处理生产马铃薯淀粉能做什么产生的废水

精彩文章推荐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 10:41:40&&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马铃薯淀粉以及相关淀粉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是食品工业中污染最严重的废水之一。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等,因此造成了的COD、浊度和色度都很高[1],如果直接将废水排入水体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一方面,废水中的有机质会在自然发酵后释放出硫化氢、氨气等气体从而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其有机质浓度过高,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其中有害微生物或者致病菌的大量生长繁殖,不仅直接侵害了水生动物,而且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质的氧化反应,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殆尽,使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从而对河流、水库及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
针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人们都在力求研究出一种合理、高效、低能耗的淀粉废水处理方法。目前,在废水预处理过程中作为助凝剂或初级絮凝剂的水溶性聚合物在水处理中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其优点在于产生的沉淀絮块较大且稳定,污泥量少,需用的化学试剂量少。再结合马铃薯淀粉生产废水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①马铃薯淀粉加工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0 月份至翌年的1 月份,处于冬季气温低、水温低,十分不利于生物处理;②生产周期短,生物系统启动困难;③由于搓磨机生产时加入大量气体,浓、稀蛋白水中含有大量稳定的微气泡;④蛋白含量高,曝气时还会产生大量泡沫[3]。因此本文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即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和有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并将无机和有机絮凝剂进行复配,研究在正常废水pH 下、各絮凝剂的投药量、助凝剂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较佳絮凝剂及其较经济的投放方式,为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WZT-3A 型光电浊度计;pH 计;DRB200型消解仪;UV200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剂:三级去离子水(简称去离子水)、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ercol 175)、硫酸铝(化学纯,分子式Al2(SO4)3?18H2O)。马铃薯淀粉废水(为市售马铃薯粉碎过滤液)。
1.2 溶液配制
1.2.1马铃薯淀粉废水的配制
将新鲜马铃薯去皮后切成条状,称重,按体积比1:4 加入去离子水[4],缓慢搅拌5 min 后,用单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搅拌均匀即可。
1.2.2硫酸铝(Al2(SO4)3)溶液的配制
用精密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Al2(SO4)3?18H2O,用去离子水溶解使其质量分数为7.5%。
1.2.3 PAM 溶液的配制
用精密天平准确称取一定量聚丙烯酰胺Percol175,在均匀搅拌下,用去离子水慢慢溶解使其质量分数为7.5%,待溶液变得均匀、透明即可。
1.3 絮凝条件的确定
分别取150 g废水于编号为1、2、3 号烧杯中,均放在数字磁力搅拌器下。1 号烧杯加入2.5 mg/L的PAM 后开始计时,以240 r/min 搅拌5 min,测定静置30 min 和60 min 后上层清液浊度;2 号烧杯加入2.5 mg/L 的PAM 后开始计时,以240 r/min 搅拌10 min,测定静置60 min 和120 min 后上层清液浊度;3 号烧杯加入2.5 mg/L 的PAM 后开始计时,先以300 r/min 搅拌2 min,再以240 r/min 搅拌8 min,测定静置60 min 和120 min 后上层清液浊度。
1.3.1单独使用PAM 实施絮凝
取已编号的200 mL 烧杯,分别加入搅拌均匀的150 g一号废水。将烧杯放在搅拌器下,分别准确加入3、4、5、7、10、15、20 mg/L 的PAM 后,快搅(300 r/min)2 min,慢搅(240 r/min)8 min 后静置60 min,分别测定其浊度和COD。
1.3.2单独使用Al2(SO4)3实施絮凝
取已编号的200 mL 烧杯,分别加入搅拌均匀的150 g二号废水。将烧杯放在搅拌器下,分别准确加入100、200、300、400、500 mg/L,硫酸铝溶液后,快搅(300 r/min)2 min,慢搅(240 r/min)8 min 后静置60 min,分别测定其浊度和COD。
1.3.3混合使用PAM 与Al2(SO4)3实施絮凝
取已编号的200 mL 烧杯,分别加入搅拌均匀的150 g三号废水。将2~6 号烧杯分别准确加入10 mg/L 的Al2(SO4)3溶液,快搅(300 r/min)2 min,然后分别加入2、3、4、5、6 mg/L 的PAM 慢搅拌(240r/min)8 min。静置60min,分别测定其浊度和COD。将7、8、9 号烧杯分别加入20、20、30 mg/L 的硫酸铝溶液,快搅(300 r/min)2 min,然后分别加入4、5、4mg/L 的PAM,慢搅拌(240 r/min)8 min,静置60min 分别测定其浊度和COD。
1.4 COD 测定
采用微回流比色法[5]测定COD。
2 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条件的确定
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处理马铃薯废水,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条件下的絮凝效果
Tab.1 The flocculation effec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由表1 可以看出,比较1 号的浊度值可见静置30 min 效果明显没有静置60 min 的效果好,静置时间不取30 min。比较烧杯2 的浊度值可见静置120min 与静置60 min 效果无明显差别。因此静置时间定为60 min。比较1 号和2 号,可见搅拌时间定为10 min 比较理想。因此搅拌时间定为10 min。根据烧杯2 和烧杯3 可见先快后慢,试验效果比较理想。因此,搅拌转速定为快搅(300 r/min),慢搅(240r/min)。
2.2 不同絮凝剂的单独处理效果
为了更好的确定复配加入的方案,需要定量分析PAM 和Al2(SO4)3 的单独处理效果。表2、表3 分别示出PAM 和Al2(SO4)3 单独使用的处理效果。
表2 单一成分PAM 的处理效果
Tab.2 The effect of single ingredient PAM
表3 单一成分Al2(SO4)3 的处理效果
Tab.3 The effect of single ingredient Al2(SO4)3
由表2、表3 可以看出,PAM 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PAM 投加量大于7 mg/L 时,处理效果出现波动,且在7 mg/L 时达到第一个极大值,此时浊度去除率达到98%,效果理想。考虑到处理的成本问题,认为7 mg/L 是最佳投放量。Al2(SO4)3 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浊度下降较大,并在投加量为300 mg/L 时浊度去除率出现最大值93.1%。故认为Al2(SO4)3 最佳投放量为300 mg/L。
2.3 混合絮凝的处理效果
混合絮凝的处理效果如表4 所示。试验方法为先加入Al2 (SO4)3快速搅拌2 min 再加入PAM 慢速搅拌8 min[6]。
表4 混合使用PAM 与硫酸铝的絮凝效果
Tab.4 The flocculation effect of mixing use PAM with aluminum sulfate
由表4 可知,混合使用对马铃薯废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并且投加量为10 mg/L 的Al2(SO4)3 及4mg/L 的PAM 复合使用时处理效果最佳,浊度去除率高达98%。Al2(SO4)3 和PAM 的复合使用处理效果显著提高。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絮凝剂PAM 和Al2(SO4)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无机混凝剂硫酸铝带正电荷,使废水中胶体脱稳,有机絮凝剂PAM 使脱稳后的胶体颗粒通过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迅速长大。
这是由于PAM 的分子链较大,且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胺基,胺基对硫酸铝溶液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附效应,可使溶液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或进行特性吸附,或形成分子间氢键,或改变胶体的电性电位,从而使它们被牢固地吸附在PAM 分子中的胺基基团的表面上,而后通过大分子链的交联,把分散状态的悬浮微粒和胶体网络起来,形成容易沉淀的大聚集体絮团而迅速沉降。因此Al2(SO4)3与PAM 的复配絮凝能更好地实现絮凝物的沉降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溶液的目的[7-9]。
结合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定性讨论了处理废水的成本问题。由于PAM 的价格远高于硫酸铝,考察了PAM 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如图1 所示。
图1 表明,Al2(SO4)3 和PAM 的复合使用可以减少PAM 的用量。根据市场调查,使用的PAM(Percol 175)的单价大约是Al2(SO4)3 的10 倍。本试验单独使用7 mg/L 剂量的PAM 和复合使用10mg/L Al2(SO4)3 及4 mg/L 的PAM 处理效果最佳,在达到最佳絮凝效果时,PAM 和Al2 (SO4)3 复合使用的成本比单独使用PAM 节约大约3 成。
2.4 COD 验证
由于浊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为此又测定了代表性样品的COD 以验证试验效果。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代表性试样上清液的COD
Tab.5 The COD value of representative sample
从表5 可见,无论是PAM 单独作用,还是PAM与Al2(SO4)3 的复合使用,都能对马铃薯废水的COD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并且在浊度下降率最大时,COD 下降率相同约为83.5%。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无论是PAM 单独作用,还是PAM 与Al2(SO4)3的复配使用,都能对马铃薯淀粉废水产生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使其浊度大幅度的下降即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可为废水的下一步处理以及最终的排放奠定良好的基础。
Al2(SO4)3 和PAM 能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复合使用能实现更好的沉降和分离。
混合使用絮凝剂能减少PAM 的投加量,从而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推荐产品暂时没有推荐产品
农村小型加工厂马铃薯淀粉粉条加工产生的污水采用罐式处理设备
&&马铃薯淀粉粉条加工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是当地的主要食用的粉条类食品,但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加工水,清洗水,淀粉水等,这些污水混合汇集排放,由于目前水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家加大了各种行业才产生的污水的治理以及处理技术的创新,国内的各大污水处理公司也加大了对罕见的行业污水的处理的技术探索,粉条加工污水处理设备是环源环保公司研发生产的整套设备。
&&针对这粉条加工污水处理设备的加设计流程,对于设备的整个设计包括对来水的试验检测,排放标准的实验小试,设备型号的确定,处理工艺的设计,设备每个处理单元的计算,设备图纸的绘制,工程图纸的绘制,设备的加工,设备的防腐防锈等整个过程,在粉条加工污水处理设备的加工完成之后,会通过货运的形式运往客户的项目现场,技术工程师进行现场的设备的调试和技术培训。
&&粉条加工污水处理设备是环源环保公司践行国家提出的绿色的发展理念,践行生态文明的发展宗旨,符合国家要求的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原则。上一页:下一篇:
售前服务:根据您的场地大小、产量需求,来制定整个设备的工艺流程的设计,选定设备的型号和配套机器。
售中服务:对设备的基础制作,厂地的规划,设备的详细放置位置等施工方案。
售后服务:安排公司技术人员上门协助安装、调试设备以及人员培训!
在线咨询设备
联系电话:
设备需求:请填写您所需要的污水处理要求和水量
河南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万个试题答案
找答案会员
题多,找题快,结果准
正在练习人数
今日完成人数
题库VIP会员
独享好题,拥有更多特权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回收及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回收及其水解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摘要】:马铃薯淀粉是我国继玉米淀粉之后的第二大产量的淀粉,伴随着马铃薯淀粉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工艺废水,每年有1000多万吨的马铃薯淀粉废水被排放至相关地区的河流、湖泊,这些废水中富含马铃薯蛋白,如果直接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污染相关地区的水体系统。如果将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回收并进行利用,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后续的污水处理降低难度,同时对马铃薯蛋白进一步高值化利用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以马铃薯为原料,模拟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收集产生的废水,以酸热法和超滤法两种工艺方法中回收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对两种方法回收的蛋白水解工艺和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酸热法回收马铃薯蛋白工艺研究:采用响应法优化马铃薯淀粉废水中蛋白质回收工艺。在破碎液料比值(mL/g)、pH、沉降时间及温度四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蛋白质回收率为响应值,考查四因素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破碎液料比值为2mL/g,pH4.50,沉降时间为40min,温度为35℃,在此工艺条件下,蛋白质回收率可达79.21%。
2.超滤法回收马铃薯蛋白的研究:采用超滤设备对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循环浓缩,研究在室温、操作压力为0.16MPa循环浓缩时,膜通量与料液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得到马铃薯淀粉废水超滤浓缩过程中的传质方程,依据传质方程求出形成凝胶层的马铃薯蛋白质量浓度为Cg=71.582g/L;依据阻力模型理论,建立操作压力与膜通量的模型并探讨不同操作压力区域对膜通量的影响。为了能达到超滤浓缩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目的,尽量在中压区进行超滤浓缩。对浓缩后的溶液冻干回收得到马铃薯蛋白含量为86.56%。
3.马铃薯蛋白水解工艺的研究: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酸热法回收马铃薯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组合试验对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90%、水解温度50.00℃、pH8.00和水解时间4.50h,酸热法回收的马铃薯蛋白质水解度为27.23%;碱性蛋白酶水解超滤法回收马铃薯蛋白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组合试验对水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70%、水解温度47.50℃、pH8.00和水解时间4.50h,超滤法回收马铃薯蛋白质水解度为28.29%。
4.通过测定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的不同组分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Cu2+螯合能力评定马铃薯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得出酸热法回收的马铃薯蛋白的抗氧化活性较低;超滤法回收的马铃薯蛋白水解物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同时对Cu2+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这些都说明超滤法回收马铃薯蛋白的水解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5【分类号】:X792;TQ936.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文博;王三反;石金晔;徐静;;[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7期
潘牧;彭慧元;邓宽平;雷尊国;李怀奎;牟时锋;;[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苏晶莹;;[J];轻工科技;2014年08期
宋国安;[J];河北工业科技;2004年04期
殷永泉;单文坡;纪霞;徐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年08期
马萍;郭希娟;李思荻;;[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荣宏伟,崔崇威,邹茂荣;[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苏宏,闫广平,薛秀萍,鲁长喜;[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周如金;程丽华;李德豪;钟华文;林培喜;;[J];江苏化工;2007年02期
毛海亮,邱贤锋,朱鸣跃;[J];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敏;陈超;雷尊国;范士杰;李东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李娟红;张贵清;刘忻;蒋京东;马三剑;;[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唐晓春;石辉文;冯泽民;马祥林;齐国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宋吉轩;陈超;雷尊国;李云;;[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胡文云;高媛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张洪利;康大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王姗镒;朱海峰;陈金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郝桂喜;冯永军;赵敬美;樊瑞;;[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2期
刘顺东;张鸿雁;沈萍;崔海航;;[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04期
陈彦云;曹君迈;陈晓军;任晓月;刘喜平;丁红瑾;;[J];保鲜与加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海航;刘顺东;沈萍;张鸿雁;常志英;;[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任琼琼;韩佳冬;陈丽清;马良;张宇昊;;[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杜润鸿;刘文秀;吴刚;彭鉴君;;[A];'99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杜润鸿;刘文秀;彭鉴君;吴刚;王昕伟;;[A];'2000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张亮;黄擎;;[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C];2009年
张艳玲;黄俊生;;[A];农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王蓓;马海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李树君;谢安;林亚玲;杨炳南;杨延辰;马腾;;[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许金花;汪晓军;;[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曾凡逵;刘刚;;[A];马铃薯产业与农村区域发展[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君丽;[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姬颖洁;[D];江南大学;2010年
赵国振;[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史修竹;[D];江南大学;2010年
李雅婕;[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王超;[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江国;[D];西南大学;2011年
何倩;[D];暨南大学;2011年
刘铭;[D];兰州大学;2011年
鹿玉琼;[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圣坤;唐文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曹艳萍;代宏哲;曹炜;韩志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樊红日;张立颖;黎洪;尹丽;;[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龚仁敏,汪越胜,朱升学,郑基海,陈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王晓丽,傅学起,陈长龙,高博;[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4期
柴社立,宋若海,李清泉,蔡晶,张振森,芮尊元;[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朱碧英,冯旭文,毋瑾超;[J];东海海洋;2001年02期
石继红,赵永同,王俊楼,韩苇,颜真,张英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于伟君;石俊艳;王丹;吕迅;;[J];饲料工业;1991年12期
李晓晖;[J];饲料工业;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会;[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唐亚武;[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赵冬梅;[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任俊艳;[D];郑州大学;2006年
马祥林;[D];兰州大学;2010年
陈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科荣;[J];河南科技;2001年08期
冯颖;[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1年04期
刘连吉;[J];中国商办工业;2001年12期
王国扣;[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3期
张岩,仇宏伟,栾明川,胡晓蓓;[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孙庆芸;;[J];农家科技;2002年09期
徐坤;;[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J];福建轻纺;2003年03期
毕会敏,马中苏,李欣欣,石晶,王昕,闫革华;[J];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12期
邱敦莲;[J];四川农业科技;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国扣;;[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赵凤敏;李树君;王宝华;杨延辰;;[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唐伟强;沈健;;[A];第六届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赵凤敏;李树君;王宝华;杨延辰;;[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谢开云;屈冬玉;金黎平;卞春松;段绍光;;[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治平;;[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徐坤;;[A];中国马铃薯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世界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赵萍;张珍;;[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王治平;;[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坤;;[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谭飞 屠国玺;[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王羚 李溯婉 欧阳波;[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谭飞 屠国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王宇天;[N];经理日报;2007年
戴宏;[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本版编辑 林啸、赵刚;[N];中国经营报;2006年
李晶晶?王芳;[N];兵团日报(汉);2008年
本报记者 胡晓琳;[N];固原日报;2009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智远;[N];健康报;2009年
本报记者 谢玲;[N];中国食品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喻;[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毕英慧;[D];兰州大学;2009年
李树君;[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攀峰;[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陈贻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刘丽君;[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田晓冬;[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于瀛;[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乔民;[D];天津科技大学;2009年
方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王春香;[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杜秀芳;[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林亚玲;[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铃薯淀粉怎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