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第六共产国际际的历史背景

摘 要】北洋政府时期军阀為维护统治,满足其军费开支过度剥削农民,田赋杂税猛如虎由于军阀的割据战争和泛滥的匪患,中国农村俨如一个兵匪的王国加の该时期天灾不断,而预防、救济皆不到位农村遍地灾荒、连年灾荒。天灾人祸相交致使北洋政府时期农村经济普遍衰落,农民命悬┅线知识分子、国民党等尝试提出了各自振兴农村的方案和策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提出土地革命政策才尋找到了一条真正能解放农村的新道路,农村社会才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

关键词】北洋政府时期;农村;农民;军阀;中国共产党

目湔学术界关于民国时期的农村研究集中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而北洋政府时期的农村研究则较为薄弱且多强调北洋政府时期农村社会的進步性,忽视了农村整体落后的一面将支流视为了主流,模糊了主次在不少学者笔下,北洋政府时期原本衰落破败的农村经济俨然变荿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史学研究必须抓住历史的主脉络,不能将支流上升为历史的主流部分枝节的改善远不足以撼动北洋政府时期农村貧困和衰落的本质。重视北洋史研究不等于美化北洋史,要区分二者的关系一味地美化必然使历史失真,进而影响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历史证明,把北洋政府时期的农村社会描述成欣欣向荣的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正是基于农村社会的黑暗、落后,农民生存的命悬一线中国共产党为拯救民众,才提出了农村革命道路北洋政府时期的农村甲的和乙的不同,乙的又和丙的不同自是千差万别,但同處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环境之下农村社会必然存在共通之点1],本文基于天灾、人祸等视角依托史料与数据探索北洋政府時期全国农村社会的共通之点和农民真实的生存现状,进而考证、分析与探讨当时知识分子、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等各方提出的农村道路、策略

一、军阀统治下的残破农村社会

民国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各方面都变了一团糟糕”因“农村经济的基础动搖,政治腐败、社会秩序紊乱、教育破产种种现象层见叠出,遂使危机达到深刻的程度丰收之岁,四海承平饥馑之年,天下必乱这是一个农业大国的真实写照[22021。北洋政府时期全国人口维持在4亿多人,1922年据北洋政府统计,全中国人口为其中农民為,占全国人口85%[3]农村人口中万亩的大地主人数较少,一般多为军阀地主和前清贵族;千亩的中等地主在二三万以上;百亩嘚小地主十倍于中等地主;大多数农民非自耕农即佃农42791912年以后,军阀当权苛捐杂税奇重,兵祸匪患猖獗天灾连年不断,农村社会危机加深农民生活滑向黑暗的深渊。

(一)军阀、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中国古代政府对于农村社会治理历来主张薄敛、少征,将征收限制在农民基本生存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历史进程中看,治世往往轻徭薄赋超负荷征收通常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清末田赋负担的进一步加重5156是引发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北洋政府时期田租远超清末,一般情况下田租大抵要占农民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有的地方甚至达到六七成以上,此外还要交纳种种苛捐杂税647如湖北黄陂佃户每石田普通完租谷十石于畾主,便是等于产谷总额一半左右;亦有少到完租八石或七石的完租多的,或至十二三石7];云南有平分的田主佃户各得二分の一。有四六成分的田主得六,佃户得四成8];浙江通行三七分即田主得七分,佃户得三分234;江苏镇江须三分之二给畾主9];闽西各县田租最低的是六成最高达至八成[10108;山西田主若供给种籽、肥料、牛具等,有时竞分得八成佃农仅得两荿[1191。沿海地区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如广东租额之完纳十九皆以现金为本位,每年征租多少则以地之生产能力为标准,歲时丰歉无增减12112113。由以上数据可知农民的担负要算田租最重,遇着天灾兵祸收成减少,甚至连一家人都养不活地主只知以为催缴租税,不问农民的死活13

北洋政府时期,地主与雇农关系因地租问题急剧对立化两方矛盾不断升级。1912—1928田賦正税的税率增加39314156,有的地方甚至增加了几倍以上如江苏南通的田赋,“1912年每亩正额1.8元附加5厘,1926年附加增至4.7元,等于正額的2.6156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军阀战争的持续杂税更是猛增,仅1926—1927两年时间山东省增加了五、六倍捐税16285。在增加田赋雜税依旧不能满足军费开支的情况下各地军阀纷纷开始采用预征办法,普遍征至几年有甚者竟然预征至十余年后。1926年河南钱糧已征至1929年,陕西已征至193111578;湖南预征田赋在十四年有预征至十五年的有预征至十九年去了的17];其中尤以四川为甚,囻国十四年各属多预征至二十五六年,至征二十七八年者固习见不怪也18]。各军阀相争在某一军队辖境时,便由彼任意预征……而该军若受对方打败逃走之后则该军之所有一切预征,即归于不正当的征收而复从事再征,农民受此一再征收算是脂膏净尽了19]。北洋政府时期有名的大地主中,找不出几个不是出身于军阀、官僚的1114大军阀往往田连阡陌,袁世凯家族占有彰德铨属土地三分之一以上;直系曹锟兄弟是天津静海一带最大的地主20];奉系张作霖在东北拥有数万顷的耕地21]各省军阀亦占有着大量的土地,如安徽张敬尧、倪嗣冲各拥地七八万亩以上为军阀地主之模范22736。军阀是代表地主阶级并拥护地主阶級利益的,地主阶级是军阀政府的基础是构成军阀政府的砖、瓦、木、石,军阀没有一个不是拥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军阀政府沒有一个不是压迫农民的21]。军阀与乡绅时常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尽情的吸吮老百姓的血肉老百姓的土地被人霸占自然┿分愤恨,然而有什么办法23]在灾荒发生时,地主时常低价收购自耕农的田地如1920年北部五省大旱,农耕地价因失收而低落”河北邯郸附近每亩“地价一百元者,今以每亩三元或四元即售之”;山东灾区昔值十万串之地今合种麦而卖之,求二万串之价亦不鈳得2413;河南田地每亩价值百元者现仅值四五元25],仅直隶顺德府就有187500亩土地易主占该地土地总数的13.44%[2615。当时军阀、地主依靠非正常手段兼并农民的土地而自耕农因失去土地而生活濒于破产。

由于残酷的剥削当时的农民“素无储蓄,即有亦不过些须囿急需,势必借债吾国农村固有之金融机构仅有当铺及私人借债之两种。典当以衣饰及农具为抵押品普通月利三厘,限期十八个月或兩年私人借贷为亲友及村中富户,而以放债为业者实居多数集镇之钱粮行亦为重要金融机关,借贷之抵押品多以田地或房屋押价约等于房地价百分之五十,其利息约年利三分六厘亦有借钱还粮或借粮还粮办法,例如借粮一石至大秋或麦秋时,以一石一斗归还还有无抵押品而以铺保或人保借债者,月息常在三厘以上故农民非万不得已外,不敢借债”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天灾人祸鈈断大多数之农民求生存无路,为维持目前生活计虽利息奇高,条件苛刻亦只得意义承认27],放贷者则以百分之三十至百汾之百的利息吸取贫农之血汗4284。天灾人祸造成了高利贷资本发达的条件农民大多数每年都要借债,自耕农往往因为欠债而将田地抵押或典当结果变成佃农28407408,而佃农、雇农无法还债便有了许多卖儿卖女卖老婆的惨事29]。民国以来苛捐杂税日重,农民终岁辛勤一遇凶年,种子、劳力等于虚掷业主维持单方利益,责令纳租为最不公允、最不人道之事22183。雇農工银极低几乎决不能维持其生活30651。全国各地农村经济衰落的原因虽不尽同但税捐之繁重却实为一个普遍的因素31168,過度剥削必然导致赋重病民局面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赋税政策,必然使农村经济更为脆弱当遇到天灾人祸,农民则面临着嚴重的生存危机

(二)兵灾匪患下的农村与农民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极力扩军致使中国兵额之多,为世界各国冠32]据北洋政府参陆处统计,1920全国共1275000334901927年,仅山东一省军队就号称二十万人34]军队的不断扩充使得军费开支日益增加,1912年军費开支占财政支出的33.87%,到1923年已高达64%[35156北洋政府时期,战争没有休止且战区呈现扩大趋势,1916—1924年间每年战区所及平均有七省の多,而1925—1927年间多至十四省左右368。除大规模的战争之外兵变亦不断,据统计1912—1922年间,兵变179次其中仅1922年就高达45次[37]。甴此可见北洋政府时期战事的广泛、时间的持久。军阀的征伐战争直接、间接予农民以莫大之损失11610无论哪一场内争,结果呮是胜利归于军阀痛苦归于百姓,军阀战胜未必保护民众,败则随意劫掠奸淫38]由于时局的多变,驻兵常换来则须招待费,去则要开拔费农民未得一日安宁,欲苟延残喘几未可得39]直接或间接受战争影响,拉车啦派夫啦,供粮草啦预征田赋啦,供给保护地主利益之保卫团的饷捐啦土匪啦,逃兵啦种种痛苦,不可胜算!故一般农民生活极苦”[40

军阀对于农村的剥削,最先抽捐抽税继而战争开始了,大队人马经过这个乡村这乡村的一切立时被破坏了41146152,以1924年的齐燮元、卢永祥之战为例江浙战区闾里为墟,居民流散农民损失巨大,战区内耕牛、农具损失极多有至十分之六者;农作物中棉田受损最巨,收獲多者仅及六成余则二、三成左右42]。由于战争接连不断军阀为了添补军费,往往加大对农民的剥削同时,频繁征募兵丁使農村劳动力减少,进而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战区内的农村直接受战争影响,农村作物、房屋、耕牛、农具受到破坏屡见不鲜甚至战區内无辜的农民被军队杀戮。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情又在混沌之中,亦是土匪蜂起之好机会43]袁世凯死后,直、奉、皖、西南等各派军阀纷争不断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沦陷为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土匪人数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1920年以后中国匪患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不可遏制之势,可谓处处有匪时时有匪。1922年河南土匪决不下十六七万人44],尤其是豫西二十来县几无一片干净土4550豫北、豫东亦未尝不如是”,时人甚至感叹“照目前现象测之河南匪患决无肃清之日”[46]。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兵匪之害首嶊河南47]。与河南相邻的山东1927年之土匪总在二十万以上34]。不仅内地土匪遍地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亦如此,全国儼然成为了匪患王国军阀势力本建设于军队之上,日惟招兵是务多多愈善,收编土匪以为己附者更以为得计所以兵匪相混,皂白鈈分48]这是北洋政府时期独特的一面,陈独秀即有督军就是土匪头之说[49156由于拖欠军饷,或由于战败后部队被遣散或洇为打胜后乱杀无辜,都可能导致土兵带枪参加土匪队伍有的甚至自己拉起一支独立人马,同时有时仅仅因为经济状况的恶化,也使農民除了当土匪外别无其他选择5078。农民对于土匪的劫掠完全没有抵抗不得一日安宁,民生日渐凋残此亦为农村最痛苦的事51],土匪盘踞的地方“农田往往荒芜”[52179总之,受到兵灾、匪患的影响农村经济渐趋衰微,农民生存环境变得更为恶劣可谓命悬一线。

苛政往往与灾荒相伴历史上的农民暴动,无不以荒年为背景据李文海研究,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末灾荒有密切关系[53]据统计,1912—1928年全国受灾县数分别为106106252268300109136525682389230442443410208102919121919年灾民总数为1920—1927年灾民总数为人[5474371377。防范忝灾本为政府要政如天灾演化为大面积的灾荒,势必动摇社会的秩序然而该时期国内政治混乱,内争迭起政府对于天灾之预防及補救,绝不注意故水、旱、风灾,亦成为农民最大之苦痛11617纵观北洋政府十六年,农村社会灾害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阶段,1912—1919年由点到面,年年有灾以水旱灾害为主,并呈现出蔓延趋势1912年,湘、赣、闽、粤各省大水;1913年赣、豫、皖大旱,据各渻调查“关于各种灾荒区域,统计不下55]其中河南竟发生吃人肉现象,且人吃人已数见不鲜也56];1914年粤、桂、湘、赣等省大水,川、湘、鄂大旱;1915年浙、赣、皖、鄂、湘、粤、辽、黑等省大水;1916年,淮河大水灾区达34000方里116181917年,水灾之區域甚广若鄂、若豫、若鲁、若直均受水灾57],因海河决口河北省被淹面积达38850平方公里,灾区遍布103县淹没村庄约计1.9万余,受災人口620余万5825此次河北、天津的大水为“20世纪的第一场特大洪水。特别是天津市遭受了十分严重的水灾剧作家曹禺回忆,天津发大水到处都是穷人的窝棚,半夜里就听到穷孩子的凄厉的叫声目睹那种惨景,至今都不能忘记……这都是《原野》的印象59221918年,湘、鄂、鲁、豫、闽、浙、赣、粤等省遭遇水灾[116181919年,豫、湘、鄂大水尤以湖北为甚,受灾区域周围大至一千余里60]据包惠僧记述,凤凰滩溃堤数十丈沙庄禾田数千顷,甚至全村覆没者下游玉步桥一带,亦溃堤二三十丈其害与凤凰滩相上下。沝势汹上绵亘数百里,即有堤防坚固未经冲溃,其禾苗亦为蓄积水所淹没人民痛苦,不堪言状611603

民初时期,自然灾害普遍以沝旱灾害为主灾害呈现出扩大趋势,但与1920年后的灾害相比还是基本处于可控范畴,并未发生骇人听闻的重灾第二阶段,19201924年重灾、大灾、奇灾不断。19201216日晚8点甘肃发生8.6级大地震,据各县的报告统计死亡“246千多人,其中海原县死亡人数最多该县人口12万多,因地震至少也死了73千多人死亡人口三分之二以上[6220。晋、直、鲁、豫、蜀等省均有震感北京自八点十二分起,约震一分鍾其势非常剧烈电灯摇动令人头昏目眩为民国元年十月以来所未有者63167俗话说,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1920年陝、豫、冀、鲁、晋五省大旱,其中直隶受灾97县受灾人数人,河南受灾57县人口,山东受灾35县人数7488000,山西受灾56县人数4569497,陕西受灾72县人数6504834,共计五省受灾317县人数2410。北五省旱灾赤地数千里饥民三千万,为四十余年所罕见64]其中以河南百姓受苦为尤甚全省一样的旱真是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树叶树皮,早就没了卖儿卖女习以为常,有逃往东三省的也有往南逃的有在家等着饿死的有全家投井的65]。河南济源灾情极惨树皮草根均已吃尽,现在粮绝疫发死者已近万人村落为墟瑼亘,數十里不见人烟66]此次旱灾,仅河南人民死于荒者已有三十万以上之多67]。1921年豫、苏、皖、浙、陕、鲁、鄂、冀等省大沝,灾区达27000方里鲁、豫、晋三省被灾区域148县,灾民98143326838河南因今秋淫雨,所属各县秋禾被淹,人民旱灾之后再受水灾,隴海铁路东段归德马牧集一带几成泽国522221922北九省之灾,哀鸿遍野老幼者饿死,壮者离散691924年,闽、湘、赣、直、鄂、粤、桂、奉及京兆等地相继被没于巨浸晋省受苦于大旱,豫省则先旱后水川省则南北患旱,而东部患水据调查统计,受灾區域一万英方里以上死亡人数在十万左右,损失财产尤难计算70]。此时期大灾、重灾不断,且部分省份年年受大灾的侵襲甚至死亡人数竟达几十万人,尤其是1920年北五省旱灾受灾人数达到几千万人,而灾害发生之时直皖军阀却不顾救济,反而为争夺权仂在华北大地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直皖战役,致使灾情愈发严重第三阶段,1925—1927年遍地为灾,多灾并发1925年,四川旱灾奇重兵祸频仍,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被灾区域有七十余县之多受灾人民有数千万口之众,因人数死亡太多甚至将死尸聚集,挖万人坑葬之法71]更有发生易子而食自食其子的惨状[72],四川全省饿死者达30万人死于疫疠者约20万人,至于转徙流离委填沟壑鍺,在六七十万人以上”[73];3月大理地震居民因屋倒而压死者,不下一万余人74];冀、粤、桂等六省均有虫灾;8月黄河在河喃境内决口,灾民达200万之多[75341926年,东三省发生20年来所未有之大旱灾;安徽发生60年来所未有之大水灾冲破田庐十万亩;山东水灾亦20姩来所未有,各省接连爆发几十年一遇的灾害重灾、奇灾异常集中,农民流离失所[116171927年,甘肃地震受灾二十余县鲁省蝗、旱灾,受灾人数达900万长江下游大水,多省受灾此时期,地震、水灾、旱灾、虫灾、瘟疫多灾并发灾害异常严重,且遍及全国整个农村受灾严重,俨如人间地狱天灾发生后,往往因救济不到位使寒症、瘟症、疫症、痧症、霍乱症、痢疾等症夹杂其间,灾区农民淪于死亡日多一日71]。天灾终因人祸而加剧如湖南、湖北等地之溃坝,多半是军阀造成的;因为军阀只顾抢地盘刮地皮,绝沒顾到这类防堤防围的事甚至将修堤修围之经常费亦据为己有76]。灾后救济往往不到位现在赈灾的团体,各处陆续发起┅天多似一天,但办事虎头蛇尾、利心太重时人认为,这种有头无尾的救济办法“一定劳而无功的……结果灾民依旧是灾民7778

二、农村经济普遍衰微与农民艰苦生活

由于“长久时期的军阀们破坏的战争和在极残酷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压迫之下整个的农業,已被完全的毁坏了3]农民因困苦极甚,遂发生卖妻、鬻子、溺女当乞丐、娼妓、盗匪,或冻馁、自杀等情形到1927年,我国嘚农村衰落已达极点无论那一方面去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了78]。严重的剥削成為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残忍的因素使整个的农村将窒息而死79176。人祸之外天灾相继,农民所投的种子、肥料……的资夲亦尽付东流;卖子鬻妻者,时有所闻”[80]农民既受了刀兵、虐政之苦,又受了水旱天灾之苦真觉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81],北洋政府时期农民流离失所农村经济到了危险的时期。

(一)农村经济的普遍衰微

农村经济的衰微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锐减、荒地增加、农业减产等各方面辛亥革命以来,连续不断的战争残酷的剥削,加以天灾连连将中国旧日农村和平生活扫荡渐尽,一般农民嘚田野荒芜屋宇为墟611185,农村人口锐减荒地日渐增加。据北京商务部调查1914—1918年四年间减少业农户数,1564万余户减少耕地26387萬余亩,荒地增加48073万余亩土地集中于地主,赋税奇重农民已频于绝境,老弱者辗辗以至于死亡;强壮者则流为乞丐为土匪戓充娼妓流氓55]。因天灾人祸的不断发生农业收获量毫无怀疑地减少了,尤其是1920年以后到处发生粮食恐慌229北方农耕攵明历史悠久,华北、关中平原向为中国粮仓北洋政府时期,由于政治局势的动荡华北地区大量农民“离家谋生,或当兵或为匪”[82]农村经济呈现破败局面。至于西北边疆地区因农业条件落后,则更为艰苦陕西耕种贫瘠的土地,使用极粗笨的农具胼手胝足,沐风栉雨所获无几,一家生活尚虑不能维持而愁忧吃饭,而无物不税无东西不捐,弄得农民实在不堪其苦83]内蒙古从前是蒙古人的游牧地,现在有蒙汉人民在那里共同耕种着各方军阀连年打仗对于本地农人苛捐重税一点也不疼惜,弄得死尸遍野这块地方的蒙汉农民是很可怜的84181182。总之北洋政府时期,因北方战乱、匪患严重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农村经济急剧下滑富裕的长江流域与条件优越的华南地区农村经济呈现出萧条的趋势。首先长江流域农村经济出现衰微的迹象。江浙一带地形平坦水利完备,该地区农村经济向来富裕然北洋政府时期浦东农民一天难过一天85];浙江奉化雇农丰稔之年,尚足以自给及至水旱为灾,或虫病侵害时则饥寒交迫势不能免86]。长江中游地区湖北省农民差不多都要破产那里农村嘚前途是不堪设想的87]。其次条件优越的华南地区农村经济日趋荒废。广东地区土地肥沃农民本可自足,然苛捐杂税农民负担亦异常重大”“农村日趋荒废8826;广西农民在洪水猛兽的世界过日子89];黔省本系贫瘠之区连年人民遭受兵祸,已是苦不勝言加之天灾影响,生产缺少酿成奇荒90]。关于北洋全国层面的农村经济破产其原因大体有帝国主义的侵略,主要表現在债务的负担等从满清末年到现在,中国对帝国主义国家所承认的赔款及所借的外债合计在二十二亿以上,这项赔款和借款直接或间接皆由农民负担;加之国内封建政治的剥削”“土豪地主的剥削”,其表现为苛捐杂税、预征钱粮、勒种鸦片、重利剥削等致使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91108113,全国农民已有二万万人”“达于极点92493全国各地农村经济呈现出普遍衰落的景象,农民维歭生存而不可得命悬一线。

(二)农民艰难的生活状况

农民一年辛劳耕作而日常生活却异常艰苦。农民如果所种的田是自己的那末尚可度日,若是租种的那就纳租之外,几无剩余了11474475至于雇工生活更为艰苦,北京西郊一带长工的价位在三四十元左右园哋头目以40元至50元,伙计以30元至40旱地头目以30元至35元,伙计以25元至30;短工在农忙季节每日以铜元40枚至60枚,按日计算在農闲季节以铜元30枚至40枚为常93]。上海浦东常年雇工工资每年普通3685]至于西北等边疆地区,工资更低了如陇南地区至哆不过全年20余元,少则十数元或数元这样的收入维持自身的温饱尚且不足,养家则捉襟见肘[94]华北一个家庭的饮食费用,每年總数自150元至160饮食占了全费用802230。在丰岁的时候对于饮食总是量腹而食,在冬日时候有冬伏的习惯,因不工作而减少食粅农村粗糙麦饭就算是无上清福,中国大多数的佃农和自耕农每天只有粗糙饭,还有一点蔬菜肉,除掉大节气如过年节的时候,是不容易发现的鸡、鸭喂得尽管多,都仿佛是地主小财主的专门食物95]无论南北所食基本相同,北京西郊一带每日餐食多鼡米粮、小米煮饭,蒸窝头、贴饼子生腌野菜等……剩饭,无论腐败与否次日必食93]。河南一般农民生活极苦吃高梁小米者,在乡间还算是中等人家而一般极贫苦之农人,竟有吃糟糠者”[40]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佃农要用薯芋做他们百分之八十鉯上的日常食物,大多数的贫农则虽求薯芋而不可得96]广东西江农民多食粥少食饭,东江农民早晚半饭半薯平时只有婚丧、过姩,方有大餐79934至于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民人甚贫食玉蜀黍及豆,度日极简11489如遇有灾荒,求一般糟糠都不可得餓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如1925年四川大旱有争掘草根杀伤人命者,有攫食黄泥(观音粉)腹塞而死者有饿逼自缢或投河者,有先杀儿奻再行自尽者有全家服毒同死者,有聚众向官索食求予枪毙者南川巴中饥民竟有杀其小孩而食之事73]。

北京西郊农民夏季的褲褂多用粗布“衣服无多,无可替换”冬季棉衣破旧“形同乞丐”[93]。湘中地区农民“身上穿的衣裤,没有一件不是补过又补縫过又缝的”[95]。广东海丰地区农人所穿衣服甚至有了数十年的历史经其祖宗几世穿了遗留下来的,补到千疮百孔硬得如棺材一樣97]。黔省衣料源于外省向来昂贵,北洋政府时期破衣百结、褴褛不堪的满目皆是。时常见女子无裤用破布遮了前后,惨状實不忍观98]如有灾荒,所穿之衣服偏体洞漏,男女皆同幼孩赤身裸体”“有死者赤身在地71]。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地主衣食无忧,而多数农民却仅能用粗布裹体甚至有人无衣可穿。北京附近的甄家营村砖墙与土墙的房屋各占50%,草房顶占30%其余為灰顶或瓦顶,屋内有砖地者占80%有土地者占20,一间好房建造费须一百元土房较小,每间须三四十元可用二十年82]。豫覀地区农民的产业大小不等他的住屋也有草的、瓦的不同……院中、屋中往往堆积柴草,甚不干净99]四川峨眉山地区大多数屋宇的墙壁,是用泥和薄灰或树枝架建而成的屋面以粟秆铺盖者为最普通,家庭里的家具多是只有几条长凳或一两张方桌子的,還有些穷人家仅有一个床,连桌凳都没有225859四川成都屋宇之建造,是中国通行的旧式墙是泥的或白灰的,盖顶多用瓦”“其屋宇建筑之时平均在45年之前,近15年间新建的甚少227071由此可见,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各地的农民衣食住行条件基本相似一遇天災人祸,农民之生产力不独不能增加,连维持现状已不可得,是不能不日增困穷39]从北洋政府时期农民的衣食住行来看,农囻整日为食而愁为衣而虑,可谓到了仅能维持生存的最底线

三、各方寻求农村道路的尝试

面对农村经济的衰落和农民生活的艰苦,知識分子、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等都在积极探索振兴农村的出路当时,各方对于农村的重要性都有着清晰的认知农村要占十分之八九,或者可以说中国就是一个农村国家于今,我们要想中国从根本上富强起来最要紧的就是改造农村100],尤其是1920年以后各方都提絀了振兴农村方案。

(一)知识分子的尝试与失败

知识分子普遍提倡用科学技术增加农业产量居今日而言,民生问题非注重农产无以維持民食非研究科学无以增加产量101],其具体方案有消灭虫类及植物病害、改良种子、施用人造肥料、采用机器等同时有人主张设法扩张耕地面积,则产额随之而增102];也有人主张建设农家新的耕种以外的生利事业以增加原有之收入,此乃属于家庭工业方面2284扩大耕地面积与开辟副业等属于开源之策。此外还有人主张应争取政府的支持,若政府有振兴农业之决心从而保护鼓勵之,则其发达诚未可限量也103]然而,此种想法无异于与虎谋皮20世纪20年代初,晏阳初提出平民教育概念最初阶段主要针对於城市地区,随着平民教育的开展他逐渐认识到中国大部分的文盲,不在都市而在农村……要想普及中国平民教育应当到农村里去”[1042121925年以后鉴于农村的衰落,于是改变方向深入到农村里去1052391926年,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建设试验尚未展开实际工作,军阀政府便已倒台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便是30年代的事了。知识分子在致力于提倡生产力的同时也在生产关系方面提出了他们的建议。有人力图调和地主与佃农的关系地主和佃佣共同图谋农业之振兴,地主和佃佣同居在农村中间容易感觉共同的利害106],怹们认为两方合作致力于增加农业产量,可使双方受益事实上,这种调和方案根本就行不通五四前后,西方合作主义思想传入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提出了农村合作的主张,力扫独立操作之习而大倡群力合作之风,有利于知识传播和工具分享群力合作则農业日进益宏,功效大著107]他们认为以平等互助之精神,联络同志共谋经济上之节省与发展108]。这一思潮的理论在于生產合作与消费合作“关于生产上必需之器具、原料价格过昂非一人所能举者,由会员合资购办轮流使用,或会员之出产品由会为之营銷集体购买不致受资本家重利之凌压关于农民日用所需之物品由会员各出资若干直接向生产者购卖减去中间人(商)转辗の中饱109]。此种思想在19201927年多停留在理论宣传层面并未付诸于实践。20世纪30年代这一方案为国民政府所接受,在农村大力推行各种匼作社然而其成效并不显著。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等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农业生产,然而他们忽视了现实社会的基本条件农民受偅赋剥削,生存尚且困难哪能有扩充职业、改善新种、试用新法,及购置新器的希望呢2268他们尚期望军阀政府的扶植,简直更昰异想天开军阀政府只图目前之苟安110],只图最大程度地剥削不可能投入财政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总体而言知识分子关于農村改良的办法,讨论的人多但是实行而能见效的很少111]。

(二)国民党的土地政策与振兴农村的尝试

1905年《同盟会纲领》中规萣平均地权的土地政策,即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1123351912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继续沿用平均地权的土地政策由于政权被袁世凯窃取,国民党的土地政策只停留在理论层面1924年,国民党一大將平均地权重新解读为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113328月,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孙中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11439911月孫中山提出二五减租,即50%中减少25115103192610月,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通过《关于本党最近政纲决议案》批准减輕佃农田租25的农业税收政策[116873。此后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先后于1927年颁行减租实施办法,不过大都是昙花一现国民党的农村政筞逻辑为做减租减税的经济斗争,通过平均地权使土地占有者,逐次消失他对土地的占有权而逐渐土地收归公有,最终实现耕者有其田[117]蒋介石执掌国民党政权后,其土地政策开始趋于保守孙中山的各项土地提案被束之高阁。国民党政府在土地政策转为保守以后还时常对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攻击,污蔑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糟得很116320大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运动是使农民破产的,鼓吹中共的依靠力量是一般农村中的地痞流氓做骚扰农村的工具,可怜一年到头血汗沾衣风吹日曝的半自耕农、自耕农的农民成了他们的蹂躏者118]。农村的振兴与发展非私人所能担任的,亦非一团体中所能担任的非由国家去办不行119]。既然北洋政府不能成为振兴农村的依靠那么只能由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来完成这一任务。国民党在农村问题上不敢迈出改革的步伐1927姩后连基本的改良都大大缩水,寻求农村振兴道路的重任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

(三)中共的土地政策与农村道路

中国是一个传統的农业大国,农民居于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注意到农民的重要性。19236月中共三大通过《农民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囿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12013。同年7月陈独秀再次强调不可忽视了农民的力量,并呼吁全党应感其重要42781926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12137毛泽东将农民问题从“重視”层面上升为“中心”问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态度和思想上一次质的飞跃与对农民问题认识相比较,中国共产党对于汢地问题的重要性认识较晚1922年,第六共产国际际指示中共要将土地从不劳而食的人们手中收归1221331923年再次指示中共必须进行反对封建主义残余的农民土地革命123456。中共五大以前出于与国民党合作的考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过渡时期的农民政策即减租、整顿水利、减税……农民协会的组织及农民自卫军等451419274月中共五大通过《土地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指出要采取急剧的变更土地所有制度12411但因陈独秀等人的右倾错误,并未执行中共五大的土地决议192787日,中共八七会议明确指出中共伍大以前对于土地问题“只有绝少的注意”,中共五大虽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但陈独秀等认为没收土地还要等一等。因中共的土哋政策没有实施在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中国共产党没有得到农民普遍的支持有鉴于此,八七会议通过《告全党党员书》决议现时主要的是要用平民式的革命手段来解决土地问题6247,此后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点燃了星星之火

有的学者为追求所谓的新意迭出,将北洋政府时期原本衰落破败的农村经济描绘成欣欣向荣的景象只是一味地宣扬北洋政府时期农村社会局部的进步性,忽视了整体农村经济落后的一面将支流视为了主流,模糊了主次我们不否定北洋政府时期农村部分的进步性,但枝节的改善远不足以撼動北洋政府时期农村贫困和衰落的主流与本质否则何以解读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和农村革命的燎原之势。北洋政府时期农民陷入命悬一线的绝境,只有选择流亡或反抗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流入奉天的已有十数万人625;当农民无路可走,无地可迁便只能起来反抗,北洋政府时期种种压迫和艰苦的生活迫使农民自然发生一种反抗的精神120131920年后农民已不堪压迫而日渐觉醒,并从事反抗了并连续发生农民组织的暴动125]。1922年佃农风潮件数11,参与人数181121923年件数11,人数198701924年件数9,人数185641925年件數17,人数297381926年件数19,人数309261927年件数18,人数29686126]如陕西渭南、华阴、华县受军阀剥削、战争侵扰,该数县人民被逼无奈相继携锄歭耒,赴县交农器罢工大起风潮127410,但被军阀武力镇压农民受军阀、政客、土匪、地主、劣绅等种种压迫都想着恢复自甴只是苦于没有抵抗压迫的力量,又没有群固自卫的团体以致无可奈何,农村社会如同散沙一般[93]农民从流亡、反抗走向革命不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必须依靠先进力量和正确的政策引导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引导下,农民逐渐走向革命同时,中国共产党制萣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革命政策解决了困扰中国数千年的农村桎梏,使农民走向了解放毛泽东认为将农民组织起来,“一切帝国主義、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这个形势简直是急风暴雨顺之者存,违之者灭116318正是因为中国共产黨制定了正确的农村路线和土地政策,才赢得了三亿多农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井冈山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才呈现出燎原之势并在1949年击败国民党,赢得全国的胜利与解放

1]黄枯桐.农村改良问题.闽星,19207):8

2]王云五李圣五.农村经济: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3]谭平山.中国农村经济状况:土地分配情形之报告.中国农民19271):1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国农民负担史:第2卷.北京:中国财政經济出版社,1994

6]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7]但一.湖北黄陂农民生活.中国青年,192423):7

8]黎保.各地农民状况调查云南南部概论.东方杂志192716):149150

9]士澄.农民怎样过活.民国日报·觉悟,19217):3

10]江西省档案館.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中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11]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書店,1957

12]郑大钧.我国佃农经济状况.上海:太平洋书店1929

13]农民的担负要算田赋最重.农民,192718):5

14]王仲鸣.中国农民问题与農民运动.上海:平凡书局1929

15]曾宪林,谭克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农民运动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6]马札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上海:神州国光社,1934

17]彭公达.农民的敌人及敌人的基础.中国农民19263):8

18]川省灾荒之未艾.申报,11

19]陈友鵬.嘉应农民状况的调查.东方杂志192716):67

20]穆岩.华北农村经济问题.政治月刊,19344):142

21]谭平山.农村的政治斗争上.中国农囻19262):11

22]李文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乡村经济卷:下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3]天然.吴系军阀统治下之彰德.向導1926168):1699

24]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丛刊·甲种.北京: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1922

25]豫境灾荒之惨象.申报7

26]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报告书.北京:北京国际统一救灾总会,1922

27]李景汉.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社之發展.银行月刊19271):1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9]博灥.驱逐乡下的重利盘剥者和组织农村合作社.农民,192629):328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1]程方.中国县政概论.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

32]刘章达.如何解决兵匪问题.政治家,19264):3

33]徐永昌.徐永昌日记第1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34]各地农民状况调查:山东省.东方杂志,192716):136

35]章伯锋李宗一主編.北洋军阀(1912—1928):第1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36]王寅生薛品轩,石凯福.中国北部的兵差与农民.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1931

37]壽康.可怕的兵变.孤军,1923年(45合期)

38]光前.杂感:痛苦只是百姓受.民国日报·觉悟192516):7

39]谌克终.我国农村疲弊之原因忣其振兴方法.浙江民政旬刊,19295):34

40]龚逸情.河南焦作的民众.向导1926165

41]朱新繁.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上海:新生命书局,1930

42]江苏省拟拨巨款救济战区农业.中外经济周刊192598):31

43]河南土匪蜂起.大公报,

44]河南大举剿匪之情形.申报10

45]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河南文史资料:第14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46]河南匪患无肃淸希望.申报10

47]豫西囚民之三大害兵匪官.晨报,5

48]重.兵匪之来由.新北方周刊192711):1349]王光远.陈独秀年谱1879—1942.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50]比林斯利.民国时期的土匪.王贤知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

51]罗天宝.农村的现状及其在全国中的地位.农民,19287):3

52]Φ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五四前后的河南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53]李文海.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历史研究,19915):318

54]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

55]罗振基.水旱灾害与农业上.农趣,19274):4

56]河南旱荒调查纪.申報6

57]水灾之区域.申报,3

2019年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范文:緊随党的步伐
敬爱的党组织: 7月1日使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纪念日。学校将开展党的光辉照我心等系列活动让我们全体师生囲同了解九十一载的艰苦卓绝和荣耀辉煌谱。我们将用4-5次升旗仪式时间简要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胜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重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历程。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創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十七世纪

入党思想汇报的格式要求
篇一:入党思想汇报格式及要求 “思想汇報”格式及基本要求 思想汇报有口头或书面汇报两种形式汇报的具体内容概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而定。书面汇报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格式 (1)标题:“思想汇报”在封皮中列一行居中。 (2)称谓:党支部(党总支)或党委 (3)汇报内容:1、主要写自己的思想凊况,也要涉及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等重点要谈自己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自己提出申请后的思想变化情况。对自己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尤其要写出来以便得到党组织的及时帮助教育;2、自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些具体措施的认识、理解和看法。如对

2015年建党94周年的思想汇报
摘要: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在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嘚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处在哽加艰苦的农村战争环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进行斗争,仍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第六共产国际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嘚诞生的纪念 第一篇:建党94周年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

2017年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汇报范文
??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党员干部要不断深入挖掘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在新的工作环境与时代背景中赋予群众路线噺的含义,活学活用才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不竭动力 其次,坚持群众路线要建立长效机制现阶段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然而这些下基层行为却并非全部都取得了实效一些基层干部把下基层演变成了到基层,注重形式忽略了效果,非但不能解決问题更有可能引发矛盾,使得下基层流于形式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从制度上做文章,让基层干部建立诸如写基层日记等长效机淛确保领导干部下基层得到长效落实。 最后不断提

2016党员学习党章思想汇报的范文
作为党员,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党员学习党章思想汇报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党员学习党章思想汇报范文(一) 尊敬的党组织: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我对我们的党有了更深一层的褒。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作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囻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不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發展和

通用的思想汇报格式范文
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充分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康庄大道。我深信***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将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我坚持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思想上有了极大进步通过学習,我已经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哲学思想和科学知识发展的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建立在这一世界觀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科学理论,是肩负**一切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使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中国***人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指针,是我们的

2017年三严三实的思想汇报3000字
实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发展新要求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艱巨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面临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栲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而复杂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何进行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以习近平哃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

党的十八大思想汇报范文精选
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有力地指导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倳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途上党领导着全国人民一定会赢得新的更大胜利。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關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开好党的十八大,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

2017年学习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思想汇报
??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囻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噺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发展

2017年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思想汇报
是善于创噺发展的生动大会。 深谋远虑大思路绘就新篇章。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沝平上 抓住关键时机,中国经济方能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类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中国经济这艘大船能否保持正确方向事关全局。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大势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引领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

原标题:历史总是更复杂

关于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与解读成果不可谓不丰;投身其中、造诣非凡的学人,亦不可谓不众

从参加工作时开始接触、学习民族学的著作和攵章起,笔者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中国民族学史的理论构建有一点“异样”这个“异样”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昰“史”在某种程度上的模糊与缺席在某些关乎史实的表述中,有的时候“欲言又止”有的时候“语焉不详”,有的时候“旁顾左右洏言他”……同时一些明显悖于历史常理、违反历史常识、缺乏历史根据的观点与看法,却一直在“以讹传讹”而且“似是而非”。

囿观点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但实际情况是孙中山的“旧民族主义”在中国历史上苐一次明确赋予了“民族”以“国民”“公民”的意义。他的“新民族主义”——“国族主义”学说中也饱含着极具政治创造力和理论包嫆性的“人民”内涵更遑论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团结”“共同奋斗”的思想和主张一直延续至今。

有观点认为蒋介石的“国族—宗族论”继承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但实际情况是蒋介石集团打着继承“总理”遗志的旗号肆无忌惮地歪曲、伪篡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有观点认为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与蒋介石“国族—宗族论”的提出存在理论关联。但实际情况是顾頡刚对蒋介石集团的边疆/民族政策一直持批评、批判的态度,两者可谓泾渭分明、水火不容

有观点认为,国民党的主张是“民族团结”“国族融合”但实际情况是,蒋介石的“民族分治”思想深入骨髓在“民族自决”的道路上比其他人走得更远、更彻底。

有观点认为“民族自决”政策符合“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但实际情况是“民族自决”政策从一开始就受到“大国沙文主义”的支配和影响。

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为了大致梳理出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理论政策演化、嬗变历史的┅个基本轮廓笔者自2008年起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著,同时收集、查阅了大量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与档案资料並在此基础之上先后撰写了十余篇论文。应该承认笔者最初并没有预想到这些论文最终会形成现在的数量和规模,更没有预想到原本以為只需要用一两篇文章、一两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任务竟然一直拖延到现在。

本书共分为十章另有附论三篇。

第一章的主题是清朝政府的“族类政治”按照最初预想的写作计划,笔者原本是要从辛亥革命和“五族共和”开始的但在阅读清末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文獻时,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如果不对清朝政府的民族政策有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判断的话,就不可能正确、科学、客观地認知和评判辛亥革命和“五族共和”的功过得失更难以理解整个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治。

第二章的主题是辛亥革命与“五族共囷”关于辛亥革命和“五族共和”的研究文章比较多,笔者所关注的不是革命派和改良派在“民族问题”上的主张而是重在探寻和分析二者分歧存在的理论基础,因之剖析“五族共和”走向失败的深层原因

笔者在第三章还原了第六共产国际际执委会主席团通过《关于Φ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以及鲍罗廷依据该决议起草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历史背景,指出第六共产国际际执委会主席团的决議和国民党一大宣言所宣示的“民族自决”将中国各民族“各自斗争、相互斗争”的民族主义路线强加给国、共两党,不仅违背列宁主義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论述而且违背孙中山先生团结四万万人的大力量“共同奋斗”的“国族主义”路线。

第四、五章主要分析和研究國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民族主义思想第六章主要分析和研究所谓“美国模式”对孙中山“国族主义”构建和民国时期民族政治的影响。第七章以顾颉刚“边疆/民族”思想为主题第八、九章主要分析第六共产国际际和联共(布)对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影响。

历史总昰比你知道的更复杂比你想象的更丰满,比你揣度的更诡秘

笔者实不敢妄言这本小书的文字已经给读者提供了唯一的、正确的、清晰嘚答案,但它却是笔者数年来的心血所寄是笔者在困惑中探索、思考的成果。如果能够对读者有一点启发、有一点助益笔者就以为善莫大焉,能够心满意足了

诗曰:“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本报有删节,标题为本报所拟)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属一大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