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涂布平板法滴加到培养基稀释提取物表面的菌液不宜过多的原因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B.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C.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D.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的大肠杆菌,经培养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多种菌落,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被杂菌污染 B.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C.系列稀释时,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 D.由大肠杆菌的种类不同造成的
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出现了多种菌落,说明污染了杂菌,杂菌可能来自培养基,也可能是因为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A、B、C项均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的化学本质完全一样B.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C.激素都含有元素C、H、OD.激素可参与细胞的构成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进行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三十烷醇的浓度,实验中设有空白对照 B.实验结果显示,浓度为15 ppm的三十烷醇对茶树插生根具有抑制作用 C.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8~l2 ppm的浓度范围增设实验组即可 D.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可采用浸泡法或沽蘸法,二者相比,浸泡法所用溶液浓度高,所需处理时间长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B.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C.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D.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海龟的连趾和分趾是一对相对性状,分趾是隐性性状。起始时,海岛上海龟的W与w基因频率分别是60%、40%,由于某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基因型WW、Ww的个体数每年减少50%,ww的个体数保持稳定。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起始时基因型Ww海龟的数量是基因型ww海龟的3倍 B.基因型为WW、Ww的海龟数量减少不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C.连趾海龟在该环境因素的作用具有生存优势 D.3年后,该海岛上连趾海龟的数量将低于分趾海龟的数量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该图可表示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有三位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106倍的培养基中,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你认为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同学 统计菌落数 平均值 甲 230 230 乙 21、212、256 163 丙 222、260 241 A.230&&&&&&B.163&&&& C.241&& D.236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科目:高中生物
题型:单选题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而使泡菜腐烂。造成泡菜腐烂的原因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涂布平板法 测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实验步骤(详细)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涂布平板法 测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实验步骤(详细)主要是培养基的制备 如何培养 方法步骤等等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涂布平板法实验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配制 牛肉膏 0.3g  蛋白胨 1g  氯化钠 0.5g  琼脂 2g  自来水 100mL  pH 7.0~7.2
  灭菌 1.05kg/cm2,22min  配制具体步骤  1.称量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依次准确地称取牛肉膏、蛋白胨、NaCl放入烧杯中.牛肉膏常用玻棒挑取,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化后倒入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后直接放入水中,这时如稍微加热,牛肉膏便会与称量纸分离,然后立即取出纸片.蛋白胨很易吸潮,在称取时动作要迅速.另外,称药品时严防药品混杂,一把牛角匙用于一种药品,或称取一种药品后,洗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瓶盖也不要盖错.  2.溶化  在上述烧杯中可先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用玻棒搅匀,然后,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溶解.待药品完全溶解后,补充水分到所需的总体积.如果配制固体培养基,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化的药品中,再加热溶化,在琼脂溶化的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使烧杯破裂.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  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pH试纸测量培养基的原始pH值,如果pH偏酸,用滴管向培养基中逐滴加入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测其pH值,直至pH达7.6.反之,则用1mol/L 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避免回调,否则,将会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对于有些要求pH值较精确的微生物,其pH的调节可用酸度计进行(使用方法,可参考有关说明书).  4.过滤  趁热用滤纸或多层纱布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这一步可以省去(本实验无需过滤).很多都是不需要过滤的.  5.分装  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内或三角烧瓶内.分装装置见图Ⅴ-1.  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以免沾污棉塞而引起污染.  (1)液体分装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2)固体分装分装试管,其装量不超过管高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如图Ⅴ-2.分装三角烧瓶的量以不超过三角烧瓶容积的一半为宜.  (3)半固体分装试管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6.加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棉塞制作方法附本实验后面).  7.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捆扎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麻绳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三角烧瓶加塞后,外包牛皮纸,用麻绳以活结形式扎好,使用时容易解开,同样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8.灭菌  将上述培养基以1.05kg/cm2(15磅/英寸2),121.3℃, 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灭菌,则应放入冰箱内暂存.  9.搁置斜面  将灭菌的试管培养基冷至50℃左右,将试管棉塞端搁在玻棒上,搁置的斜面长度以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为宜.  10.无菌检查  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的温室中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是否彻底.   1.活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剂.  2.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附录三、1)  3.器材:90ml无菌水、9ml无菌水、无菌平皿、lml无菌吸管、天平、称样瓶、记号笔、玻璃刮铲等.  四、实验方法  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图22-1).  图22-1 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  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确定.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通常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用10-7、10-8、10-9稀释度,测定土壤细菌数量时,采用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用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用10-2、10-3、10-4稀释度.  2.平板接种培养 平板接种培养有混合平板培养法和涂抹平板培养法两种方法.  (1)混合平板培养法 将无菌平板编上10-7、10-8、10-9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吸取10-9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9的3个平板中,同法吸取10-8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8的3个平板中,再吸取10-7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7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更换).然后在9个平板中分别倒入已融化并冷却至45—50℃的细菌培养基(图22-2),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冷疑后倒置,适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2)涂抹平板计数法 涂抹平板计数法与混合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先将培养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待凝固后编号,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0.1ml菌液对号接种在不同稀释度编号的琼脂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三个重复).再用无菌刮铲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均匀(图22-3),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刮铲,更换稀释度时需将刮铲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更换刮铲.将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保温培养,至长出菌落后即可计数.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20
馆藏资源大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提出指正, 将立即删除。
 下载此文档
【步步高】(四川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0 生物技术实践 考点31 .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步步高】(四川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10 生物技术实践 考点31 微生物的利用及在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7:26:1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步步高】(四川专用)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三
关注微信公众号38.(1)平板划线法 稀释平板涂布法 灼烧灭菌 (2)菌液浓度过高 增大稀释倍数(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 严格无菌操作,或用接种针划下一区域前接种针没有灭菌 每划一个新区域前都要对接种针进行灭——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38.(1)平板划线法 稀释平板涂布法 灼烧灭菌 (2)菌液浓度过高 增大稀释倍数(或培养过程被杂菌污染 严格无菌操作,或用接种针划下一区域前接种针没有灭菌 每划一个新区域前都要对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此小题第一空1分.第二空2分) (3)DNA聚合酶 引物 复性 延伸(4)带电性质 分子大小 ④①②③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分子量小.后收集到的分子量大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接种是微生物培养和微生物选择的必要步骤之一。下列关于接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接种通常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B.接种之前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C.常用的接着方法有平板划线法与稀释涂布平板法
D.接种时接种环要将培养基的表面划破
下列有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说法不正确有(&&&&&)项。①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计算、称量、熔化、消毒、倒平板②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④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⑤平板划线操作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⑥平板划线除首次划线外,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⑦平板划线在第二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菌液 A.1项&&&B.2项&& C.3项& D.4项&
在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①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灭菌②微生物接种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③实验中常用70%的酒精对操作空间和操作者的手进行灭菌④倒入培养基的培养皿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倒过来放置⑤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⑥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应将接种环灼烧,并在灼烧后迅速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在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①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灭菌
②微生物接种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实验中常用70%的酒精对操作空间和操作者的手进行灭菌
④倒入培养基的培养皿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倒过来放置
⑤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⑥为防止微生物污染应将接种环灼烧,并在灼烧后迅速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有关的问题:(1)鉴定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将制备好的培养基放在____中保温1~2天看有无____,如果没有____说明制作合格,反之则不合格。(2)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____。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3)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___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____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4)19世纪中期,关系到法国经济命脉的酿造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分析导致生产失败的根源是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江苏宿迁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江苏宿迁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江苏宿迁市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单项: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种微生物参与豆腐的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B.含水量越高的豆腐更适合用来制作腐乳&&C.加盐、酒精和香辛料除了调节口味还有杀菌作用&&D.制作腐乳时酒精的含量高于12%会使成熟时间延长&&2.某同学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正确的做法是&&A.加入适量的醋酸菌 B.一直打开阀a通气&&C.关闭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在15-18℃条件下进行实验&&3.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菌种不同,前者为真核生物,后者为原核生物&&B.为了获得更多的发酵产物,将葡萄汁装满发酵瓶&&C.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利用乙醇发酵形成醋酸&&D.在制作腐乳码放豆腐时,要留出缝隙利于毛霉等微生物的生长&&4.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待培养基冷却至5℃左右(刚刚烫手)时进行倒平板&&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lO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6.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中,不需要的操作是A.用蒸馏水活化酵母细胞&&&& B.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溶解海藻酸钠C.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D.将固定化酵母细胞装填反应柱进行发酵7.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酶B.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酶的重复利用C.刚溶化的海藻酸钠溶液应迅速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8.下列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B.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均可用来拼接DNA片段C.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以用于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D.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9.某同学用洋葱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的是A.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B.在滤液中加入含蛋白酶的嫩肉粉可以纯化DNAC.加入冷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卷起丝状物D.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冷却后观察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制作时需要经过先通气发酵后密封发酵两个主要阶段B.对细菌分离和计数时,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C.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几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11.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切割产物(bp)&b酶再次切割产物(bp);00;200;800;600;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并不相同B.不同的限制酶a与b识别的序列不同,因此切出的末端不同C.在该DNA分子上a酶与b酶的切割位点分别有3个和2个 D.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主要是从酵母菌等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概述,错误的是A.基因治疗是治疗遗传病的最有效的手段B.在农业上主要是改良植物品质和培育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C.向植物体内转入Bt毒蛋白基因来培育抗病转基因植物D.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表达出抗凝血酶、生长激素等医药产品13.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C.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完全相同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14.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灭菌的培养基环境 ②激素的作用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动物血清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C02 ⑥C02能调节培养液pH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人的浆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用人工薄膜包装胚状体可以制成人工种子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不同D.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至50代以内的细胞1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胚胎分割移植产生多个后代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体外受精完成后即可进行胚胎移植操作C.卵裂期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胚胎中DNA的总量会不断增加D.ES细胞体积大细胞核小,可以分化为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17.下列有关试管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牛采所用的技术中包含克隆技术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B.卵子在受精前也要经历类似精子获能的过程C.试管婴儿技术让无法产生生殖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D.从雌性动物体内采集的卵子或卵母细胞均需体外培养后,才能与精子受精18.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是用致病微生物、转基因作物等来形成对人类的杀伤力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19.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B.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C.对湿地的恢复,只是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2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生态工程建设更注重于生态恢复,不太强调经济效益B.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和采取的措施基本相同C.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D.北京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二、多项: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半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提供适宜的pH、温度和营养条件 C.改变NaC1洛液的浓度只能使DNA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酿制葡萄酒需要人工添加酵母菌菌种2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的两端及载体,可以提高连接的有效性B.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C.用反转录法产生的cDNA片段可构建部分基因文库D.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表达23.下列描述中,从生物技术的原理看,可以实现的是A.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ARS疫苗B.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抗HIV的抗体C.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D.用发酵工程技术制造能分解各种塑料废弃物的超级“工程菌”2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b为卵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物个体①②的产生分别属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动物个体②的产生表明,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C.按照动物个体②的产生方式,后代的性别比例仍为1:1D.图中a、b、c三种细胞的产生方式,仅c为有丝分裂25.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A.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B.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D.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高产、抗性强的作物新品种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65分。26.(9分)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在北美较为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成年后会出现肺气肿及其他疾病,严重者甚至死亡。对于该病患者常可采用注射人α1-抗胰蛋白酶来缓解症状。(1)下图表示获取人α1-抗胰蛋白酶基因的两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过程a是在&&&&&&&& 酶的作用下完成的,该酶的作用特点是能识别某种特定的&&&&&&&& ,并使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断裂。②过程C需用&&&&&&&&& 酶,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③要确定获得的基因是否是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利用&&&&&&&& 技术检测该基因的碱基序列。(2)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控制该酶合成的基因导入羊的受精卵,最终培育出能在乳腺细胞表达人α1-抗胰蛋白酶的转基因羊,从而更易获得这种酶,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①获得目的基因后,常利用&&&&&&&& 技术在体外讲行大量扩增。②基因表达载体d,除图中的标出部分外,还必须含有&&&&&&&&& 。载体上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作用是便于&&&&&&&& 。27.(8分)番茄和马铃薯同属于茄科植物,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过程使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以便获得植物&&&&&&&& 。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可用&&&&&&&& 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使细胞相互分离。(2)过程③发生细胞融合时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是&&&&&&&& ,与该过程不相同的是动物细 胞融合的方法中可以使用&&&&&&&& 。(3)过程⑤、⑥的名称分别是&&&&&&&& ,⑥过程的发生其实质是&&&&&&&& 。(4)过程⑤一⑦应用了&&&&&&&& 技术获得完整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 。28.(8分)下图中的供体DNA中含有无限增殖调控基因,该基因能激发动物细胞的分裂,图示是利用该基因和小鼠制备新型单克隆抗体的过程。&(1)该过程的目的基因是,质粒被酶A切割后形成&&&&&&&& 个游离的磷酸。经酶A处理后的Ⅰ与质粒可产生相同的&&&&&&&& ,所以能够实现重组。(2)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适宜方法是,Ⅱ细胞是已免疫&&&&&&&& 。(3)通常用&&&&&&&& 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Ⅲ细胞,Ⅲ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 。(4)该过程涉及到的生物技术有&&&&&&&& (答出两点)。29.(8分)下图表示生物技术繁殖高产奶牛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1)高产奶牛A培育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至少答出两点)。 (2)过程③常用&&&&&&&& 激素处理,其目的是排出更多卵子,然后从&&&&&&&& 中冲取卵子,用于受精。(3)若过程④是体外受精,在受精前,要对采集的精子进行&&&&&&&& 处理。阻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 。(4)若要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双胎或多胎高产奶牛B,可对发育到&&&&& 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 处理,再植入到代孕母畜体内。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 条件下。30.(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市市郊建立的以沼气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猪一沼一鱼一肥一果蔬”小型农业生态工程时绘出了如下模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 、&&&&&&&& 的特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经济效益和&&&&&&&& 的同步发展。(2)图中的消费者有&&&&&&&&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 开始。(3)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食物链:水稻→鸡→猪,该食物链&&&&&&&& (填“正确”或“不正确”)。(4)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更能净化环境,主要原因是&&&&&&&&&&&&&&&&& ,建立该农业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 (至少答出两点)。31.(8分)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喜爱。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研究人员设置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1)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 ,该菌种与酵母细胞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 。(2)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3)乙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 、&&&&&& 。在装置瓶乙中,发酵菌种先将乙醇变为&&&&&&&& ,最后变为醋酸。(4)可以用经过酸化的&&&&&&&& 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32.(8分)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1),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实验步骤: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l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表)。菌株&透明圈直径(D)&菌落直径(d)&D/dM-3-01&18.8&12.3&1.5B3-5-6&20.7&8.0&2.6T1-4-01&9. 1&6.5&1.4请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理形态上看,培养基A属于&&&&&&&& 培养基,为了筛选出优良解磷菌株,培养基中加入的磷源是&&&&&&&& 。(2)步骤1中的接种方法是&&&&&&&& ,应该在&&&&&&&& 旁完成操作。步骤2中对接种环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灭菌。(3)根据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r•min-l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①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的好处之一是增加培养液中的&&&&&&&& 。②图2所不曲线结罢表明最优良的解z菌株是&&&&&&&& 。33.(8分)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 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有关问题:(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制剂有四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碱性蛋白酶和&&&&&&&& 。联系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分析加酶洗衣粉是否应用了固定化酶技术&&&&&&&& (填写是或不是)。(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溃、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肽或&&&&&&&& ,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力。(3)下图为加酶洗衣粉的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依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③的原因:&&&&&&&& 。注意事项①请将本品D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②不慎溅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4)下面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有关探究实验,请据表回答:脸盆编号&洗涤物(等量)&洗涤温度&洗衣粉 (等量)&水量&洗涤所需 时间1&油污布&45℃&加酶&2 L&4min2&油污布&45℃&普通&2 L&7min3&油污布&5℃&加酶&2 L&9min4&油污布&5℃&普通&2 L&8min①据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该实验设计中体现了&&&&&&&& 原则。②若1号实验组,洗净衣物所需时间也接近7分钟,请分析最可能的原因&&&&&&&&&&&&&&&&& 。(5)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不适宜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填序号)。①棉织品& ②毛织品& ③腈纶织品& ④蚕丝织品& ⑤涤纶织品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1-5.BCBAD&&& 6-10.DBCAD&&& 11-15.CCDDB&& 16-20.CBACC21.BCD&& 22.ABCD&&& 23.ABC&& 24.ABD&&& 25.ABD26.(9分)(1)① 限制  核苷酸序列&&& 磷酸二酯键& ②逆转录  4种脱氧核苷酸&&& ③DNA分子杂交 (2)①PCR  ②启动子、终止子(答全给分)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或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27.(8分)(1)原生质体 & 胰蛋白酶 (2)聚乙二醇(或PEG)& 灭活的病毒 (3)脱分化、再分化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植物组织培养 &&&&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8.(8分)(1)无限增殖调控基因&&& 2&&&&& 黏性末端(2)显微注射法&&&& B淋巴细胞(3)选择性&&&&&&& 专一性抗体(只答抗体不给分)&&&&& (4)转基因技术(DNA重组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9.(8分)(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或早期胚胎培养、动物细胞培养)(2)促性腺&& 输卵管&&&&&& (3)获能&& 透明带反应(4)桑椹胚或囊胚(答一个也给分)&&& 胚胎分割 & 冷冻(或液氮)30.(8分)(1)多效益&&& 可持续&&&& 生态效益(2)鸡、猪、鱼(答全给分)  水稻、大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不正确&&&&&   (4)粪便、秸秆等“废弃物”被及时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或物种多样性原理) 31.(8分)(1) 醋酸菌 &&& 醋酸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温度和氧气(答全给分)&& 30~35℃;(3)甲&&&& 丙&&&& 乙醛&&&&&& (4)重铬酸钾32.(1)固体&&& 难溶性磷酸盐&&& (2)稀释涂布平板法&& 酒精灯火焰&& 灼烧& (3)B356&& (4)①溶氧量(氧气含量)&&&& ②M30133.(8分)(1)碱性脂肪酶&&&& 不是& (2)氨基酸(3)温度影响酶活性,30~50℃是洗衣粉中的酶适宜温度范围(合理给分)(4)① 温度和洗衣粉种类(答全给分)&& 单一变量、对照(答一个也给分)& ②酶变性失活或失效&&&&& (5)②④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没有了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基稀释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