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为数学老师会打篮球受学生喜爱 男主是体校打篮球的女主是学舞蹈的大学的一部小说

当老师是幸福的! 6位省优秀教师代表讲述自己的教育情缘
说起老师这个职业,你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做老师真辛苦!但也有人说,做老师真幸福!
10月19日下午,省教育厅举行基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6位发言教师用质朴的语言与生动的事例,讲述了在各自岗位上热爱教育、关爱学生、追求卓越的先进事迹。
小编摘选了这6位老师的精彩发言,他们中有坚持用爱耕耘近30年的特殊教育守望者;有奋战高校教学科研第一线31载的“好马姐”;有扎根海岛42年的“万能钥匙”老金爷爷;有从“玩家型”到“专家型”华丽转型的高校辅导员“吕哥”;有坚持因材施教和特色办学的美术学校校长,也有35年来一心一意奉献教育事业的最美书记杨奶奶……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其实当老师,是幸福的!
智慧与情怀:做一名特殊教育的守望者
省杰出教师,嘉兴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支部书记 时美玲
特殊教育,特殊群体。每天面对着一边是无声的世界,连聆听一声“老师”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另一边,则是连生活自理都有困难的孩子。作为特教人,我要让他们在这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和成长,成为幸福人生的启航地。29年间我一直实践并践行着:用爱耕耘,让有残缺的生命有尊严的活着,我坚信用“爱+专业”可以让特殊孩子绽放光芒。
精心呵护 爱生如子
“我为什么听不见?”这是我走上工作岗位遇上的第一个难题。看着外表像天使一样的孩子们,内心同样也产生这样的“不平”。看着孩子们因失聪,显得更敏感,容易自卑、固执、冲动,内心一直不平静。我决心要用“爱”去化解孩子们心头的困惑,让他们跟普通学生一样拥有自信,充满活力,享受快乐。于是,我经常与学生一起活动:打篮球、乒乓球,很快我成了学生们无话不谈的“时姐姐”。
1998年7月,我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分管德育等工作。我把“爱”提升为学校“三园建设”目标——温馨家园、开心学园、健康乐园。通过三园建设让学生们在学校的生活有家的感觉,老师的爱像父母的爱。我也就是这样以身示范,带着老师们在课堂上,更在课余时像父母一样关爱着学生们。
爱是特殊教育永恒的主题,而做特殊教育的老师这份爱不仅仅是付出,这种爱有时是无声的,有时更需要忍耐、宽容。在特殊教育学校,自闭症、多重残疾的学生日益增多,自闭症的学生情绪经常不稳定,抓咬闹是常事,有这样一名自闭症孩子,平时一直在家,没人管。去年,他十五岁进入我们学校,尖叫、不停敲打桌子,时而暴跳,面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一次次地找我,我深入班级,观察学生的行为、情绪,一方面我调整桌子,请木工把抽屉撤掉,另一方面调整他的辅具,还让专业教师、班主任对他进行个训,经常和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辅导。由于进行了有效干预策略,一学期结束前,这个孩子不再这么无厘头的狂妄了,但寒假一过,他又开始尖叫,并在桌子扔玩具,而且必须有响亮的声音,我和班主任又观察了他两天,后来我就建议先把桌子用其他材料包起来,玩具由发出声音逐步改成软体的,这次他比较快的适应了,他现在进入了二年级,虽然在认知上还不能有明显进步,但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了。孩子的进步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每年一年级新生来校,都有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专业去干预。
锤炼专业 成就教师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但更要用“专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与限制。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我提出要做一个有责任、有智慧、有情趣的“复合型”、“综合型”、“创造型”的特殊教育教师。对教师进行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理论与实操培训,还要求他们掌握康复训练、个别化教育等专业技能,能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学具、教具;同时我希望老师充分发挥或挖掘自身已有的优势或潜能,把自己最擅长的事做到极致,力争让老师成为专业上不可替代的人。
为了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适应教学,我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从评估、学生IEP制定到单元主题的构建等,我常常把新教师的课堂录下来,从教学设计、目标撰写、教学常规、教学有效性等方面进行指导。还在细节上,如教师提问设计、音高变化、体态语变化、学具制作等都进行一一指导,并为新教师上示范课,让青年教师迅速入门。
同时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学骨干,每学期请特殊教育、普教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磨课。遴选学校康复教师、心理教育教师、学校骨干参加全国不同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全体专业教师理论素养、实操能力和专业能力。
潜心钻研 力求超越
“特殊不是用来定义我们的学生,而是定义他们的障碍所需要的专业支持,当我们给他们有力而恰当的支持时,他们的成长也能舞出最绚烂的色彩。”我一直用这句话来和老师共勉,我认为再好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必须靠课程来落实。2008年任校长后,学校面临转型,特别2012年以来,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逐步增多,根据学生残疾类型的复杂性,为了对各类学生进行更适切的教育,满足各类学生的特殊需求,我们走向了探索个别化教育的道路。2015年1月,学校抓住了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申报工作,选择了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并申报成功。为此,我提出了为每一位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康生活奠基的办学理念,并以省市级课题为引领,探索医教结合背景下特教学校多元发展的途径。
我们在培智、提能、阳光的课程总目标基础上,探索以“医”辅“教”的特殊教育课程群。目前,我们在残障儿童动作康复、自闭症儿童综合干预、扬长教育上有所探索。主要建立了一支康复教师队伍,与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紧密合作,在残障学生的医学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康复训练、教师跟岗学习、家庭康复指导等方面进行合作,有力推进了医教结合项目的深入开展。
为做好学校转型,我率先垂范,远赴重庆向阳中心、广州越秀启智学校等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课程改革经验等,并亲自担任培智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面临很多困难,班级学生最多,自闭症学生最多,我的嗓子曾经失声了两次,每次上完课,嗓子又哑又疼,几乎说不出话。但我也总是坚持着,课后还经常和老师们讨论智障学生的数学课设计、教学策略以及如何把个别化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精心管理 特色立校
“学校真漂亮”,凡是来过嘉兴特校的人都这样评价。2010年因校安工程需要,学校进行原地改扩建,我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一直奋战在工地上。从学校设计到完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学校管理上,我组织全体教师认真总结学校60多年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精神:我们生活在阳光下,并设计了学校LOGO。确立了“为每一位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康生活奠基”办学理念,“给每一个特殊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并能过上独立的生活”为办学目标,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在体育、舞蹈、美术等方面加强扬长教育,同时听障学生加强职业技能教育,高三学生每年去酒店实习,主要从事面点制作,他们良好的技术受到酒店的好评,近两年都有毕业生留在酒店工作。
蓦然回首,我已在特教岗位上走过了的近30年时光。我也常用让特殊教育充满理想鼓励自己,因为有理想才有梦想,有梦想才会有脚踏实地地行动。我将继续用我对特殊教育特有的智慧与情怀,保持着一份静心和爱心,耕耘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甘心情愿做一名特殊教育的守望者。
教书育人 不忘初心
省高校优秀教师、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马淑琴
我是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教师马淑琴。1985年,我大学毕业后在高校任教,从当年的一枚“青椒”到今天的教授、博导,奋战教学科研第一线31载,承蒙同事关爱、学生喜爱,成为同事心中的“好马姐”、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一路走来,有些许感悟与大家分享。
沧海桑田,水聚江海,瞬息万变的一切,原本如初的唯有我热爱教育不变的内心。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从热情投入到教师行业的那一刻起,便再也没有了终点,有的只是在不断的思想传承中,更加坚定坚守教育事业的决心。
奉献师爱 爱生如子
“让学生跟着我不后悔”,这是我从教多年恪守的座右铭。诗人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在对于教育事业无尽的热爱之中,把自己的学生视同自己的孩子,无疑是我对他们尽职尽责的最好视角,与他们在一起是我一天当中最轻松快乐的时刻。“你看,这是我的学生,很优秀!”这是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以为这不仅是我对他们的肯定,更是给予他们的关爱从而感知的欣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认为“传道”和“解惑”比“受业”更重要。浙江工商大学推出的面向大一新生的“领航”计划,我是第一批“新生之友”教授中的一员,每学年都担任两个学生寝室的“寝室之友”,经常深入寝室与学生谈人生、谈理想,把组织的关心和师长的爱心传递给每位学生,把“文明寝室”建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机结合。通过走访,我发现新生在经过开学伊始的激动、好奇后,更多的是迷茫,和高中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人际交往等等,当所有的一切伴随着高度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来临的时候,反倒束手无措,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寝室之友”的活动正好可以给他们一个正确开始大学生涯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领航的机会,真正实现亦师亦友,为学生“传道”、“解惑”。
我印象深刻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1级一名本科生,由于沉迷网络,经常逃课,我第一时间约他到办公室谈心,为他设计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包括为其选购专业图书,要求他每周向我汇报学习成果。三个月后,该同学成功戒除了“网瘾”且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发现他具有研究培养潜质时,我又为其制订了一整套考研学习计划,督促和辅导他备考11个月。最终,他成功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
师爱是一缕阳光,是一滴雨露,沐浴学生成长成才的心灵。记得我有一位学生突发疾病住进医院,当她打电话求助时,我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送去5000元手术费;有位学生因自主创业向我求助,我毫不犹豫借助他5万元,并为其创业出谋划策。为师者既要热爱学生,更要尊重学生。学生中有些家庭较为困难的同学,我常常想尽各种办法,在维护其自尊的前提下帮他们解决经济困难。
从严施教 教研融合
“君子务本,本立道生”。教学是教师的职业之本,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三条要求:一是教研融合,二是循循善诱,三是生动激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寓教于乐,需要精心备课。丰富的课堂资料准备,妙趣横生的言语表达,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等,这些都需要花费心思来精心设计。
在纷繁紧凑的教学工作同时,科学研究与教学我坚持齐头并进,作为一名本、硕、博导师,自己的科研动力,无疑能给学生们的科研精神带去最大的激发与引领。从教以来,以“经世致用、科教相长”为圭臬潜心科研,我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领导批示和著名企业采纳。我结合科研工作,持续跟踪学科前沿,将国内外理论最新进展传授给学生;同时,密切关注实践发展,将国内外贸易发展态势与相关课程结合,使同学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科知识,且能够学以致用。通过在教学中将科研成果与国际贸易实务案例相融合,结合生活化的语言“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从晦涩的理论中有所领悟。“教研融合、循循善诱、生动激情”的教学课堂方法,不仅吸引了本校学生,还吸引了浙江财经大学等周边高校学生选听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研究生课程;我的《国际经济合作》本科生选修课,连续28个学期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学生,我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师生一致认可,在每年的教学考核中均位居学院第一。
授课之余,我总是待在办公室,同事们都亲切地开玩笑说我“以校为家”了。每个假期,在我校经济学院大楼里总能看到我与学生一起学习讨论的身影,不知何时起,我有了“经济楼楼长”的绰号,成为同事们心中的“好马姐”。
传帮带扶,扶青共进
在经济学院,与所有青年教师谈心是我必修的功课,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主动帮助青年教师入好门,上好课,站稳(讲)台。交流沟通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即使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能够一字一句教会青年教师上好课,我想也是值得欣慰的事情。在我的帮助下,许多青年教师的“学评教”由“差评”进步到“优评”,取得了校级和省级 “教学评比”多项奖项,看着青年教师一个个在讲台上洋洋洒洒、游刃有余地授课,我有说不出的喜悦。
在教学上,我组建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案例”、“国际商务谈判”等团队,带领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建立了“课程负责人制”,不断完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和教学体系。在科研上,我指导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探索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认真悉心帮助青年教师修改学术论文,这对青年教师拓展科研视野、提升科研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帮助,我帮助过的青年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真诚的付出,收获诚挚的回报,青年教师们也给了我一个亲切昵称“马姐”。
“马,不停蹄”,是同事们对我一直以来工作状态的幽默概括。回首三十余载的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欣慰自己未曾忘记初心:于育人,细致勤勉,不敢有一丝懈怠;于治学,严谨审慎,不曾有一丝疏忽;于扶青,倾心相助,不会有一丝惜力。
回首三十余载的教师生涯,每每想起弟子们的成长与成功,真切地觉得自己是一名快乐、富足的教师,欣慰自己未曾忘记“教书育人”的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未来我还要不断锤炼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为党和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继续不断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扎根海岛,无悔人生
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舟山市岱山怀慈小学老师 金伟智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教师,42年来我扎根于海岛,心系学校,书写了自己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她当做事业,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享受着为人师表的幸福与快乐,享受着三尺讲台的自豪与成绩。“既然选择了教育,我将无惧风雨;既然选择了农村,我将无怨无悔。”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一生的坚持和追求。
扎根海岛,把爱留给每一位学生
岱山县的西北角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叫渔山岛。我是岛上第一批高中毕业生,1975年2月毕业后就被渔山公社录用,担任小学代课教师。从此,我每天翻山越岭,不管刮风下雨来回奔波,一趟来回要花近3个多小时。当时学校环境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海岛出入不便,若去县城开会办事,需要在海上颠簸两个多小时,遇到八级风和雾天就无法开航。
岛上群众生活大多比较贫寒,上学困难的学生很多。每学期,我总要挤出一点钱来,帮助一些特困学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班里有两位学生,一个叫沈和世,一个叫沈安飞,他们的家离学校有四、五公里,山路崎岖,特别难走。每当遇到刮风下雨天气,我要更早起床,去接送他们。家长说:“金老师,你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关心。”
在渔山岛上,我整整工作了29年,期间担任了21年班主任,15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2003年9月,渔山中心小学也要拆并了,我来到岱山本岛岱西镇最偏远的植新小学任教,担任两个班级的数学、三个班级的体育和两个班级的美术教学。由于工作出色,加上中心学校体育教师和美术教师紧缺,我于2005年9月调到中心学校,担任四个班级体育和两个班美术教学。
从悬水小岛到岱山本岛最偏远的农村学校,从村小到中心学校,从教数学到教体育、教美术,再到搞学校特色教育,不论角色如何改变,不变的是自己的热情与工作态度,只要学生有需要,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是我作为一个教师的承诺。
敢于挑战,做学校里的“万能钥匙”
渔农村学校师资匮乏,尤其是专职教师。学校缺什么老师,我都主动担当;学校里有什么棘手事儿,我总是主动请命,边学边做。
2006年,岱山县中小学要举行风筝比赛,风筝必须自创。我主动请缨,利用将近20天的休息时间,反复尝试,做出了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风筝。比赛那天,在场的观众看到大熊猫、海洋动物类、金黄色的长龙等风筝都惊呆了,夸奖我说:“老金,看不出,你是一位能人。”同事和学生经常戏谑我说:“老金爷爷,你真是怀慈小学的一把万能钥匙。”“万能钥匙”是同事们对我的评价,我愿意做这样的“万能钥匙”。
求实创新,为创建特色学校不遗余力
对于我来说,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份职业,而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除了奉献,还意味着不断创新。
2006年,县教育局提出“抓素质教育,创办学校特色”,我回想起小学美术课本里《中国古代陶片上的刻符》一课,由此想到了本乡本土的瓦片。搞个瓦艺特色教育怎么样?我把这个想法向校长作了详细汇报,又找了几个有经验的老师共商讨论,最后定下了这个“瓦艺特色教育”。当时我手无寸铁,白手起家。我只能土法上马,反复敲打,进行尝试,慢慢学到了一手瓦艺雕刻技术。
片瓦育人,创意新奇,我在其貌不扬的瓦片上作文章,由浅入深,步步深入。2008年,学校的瓦艺特色教育初现成效。2009年,市教育局在我校成功举行“全市特色教育现场会”,我校的瓦艺特色教育受到了各级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
以德养人,以瓦育人。日益成熟的瓦艺特色教育,成为舟山市内办学特色的一道亮点。省陶研会专家评说“怀慈小学瓦艺特色教育是群星闪烁中的一颗明珠。”学校先后被列为市、省陶研基地实验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列为“优秀文化进学校”试点学校,被评为省、市、全国特色学校。2012年,《怀慈小学“方瓦树人” 瓦艺特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这一课题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我以学校为家,学校以我为荣,这是我一生无法磨灭的热情和创造力之所在。我愿为教育这方天地站好最后一班岗。
无悔的事业:一位辅导员和两本书的故事
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温州大学辅导员 吕信恩
我是温州大学辅导员吕信恩,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11年。11年来,我成了数以万计大学生贴心的人生导师和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今天,我想分享我和两本书的故事。这两本书不是别人送的,不是我向图书馆借的,而是我写的。
大学老师出书,这并不少见。但是,辅导员出书,这并不多见。出书后,读者买的少、作者送的多,这并不少见。但是,作者送的少,读者买的多,这并不多见。我这两本书,一本是长篇校园小说《花开有时》,2014年8月出版;另一本是心理咨询专著《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2016年3月出版。这两本书都已第三次重印,累计销量达10000余册。《花开有时》网络有声版的点击量已达6.6万余次;《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分别被作为全省学工部长会议、全省新辅导员岗前培训的参考书籍,以及国内部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参考手册。
我为什么要写书呢?我凭什么写书?我想结合11年的辅导员工作,和大家分享我和这两本书背后的故事。
华丽转型:从“玩家型辅导员”到“专家型辅导员”
我是温州人,本科母校是原温州师范学院。我从小小的寝室长做起,一直做到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多次拿过一等奖学金。2005年毕业,我留校当了一名辅导员。当时抱着一种当“孩子王”的心态留校,我称自己是“玩家型辅导员”。
工作第一年,我和许多新辅导员一样,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那一年,有的学生因为寝室同学打呼噜找我诉苦;有的学生因为失恋找我诉苦;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没兴趣找我诉苦;还有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婚找我诉苦……我还常常半夜被手机铃声惊醒,送学生去医院急诊室,这就是辅导员的“午夜凶铃”;常常周末带着学生东奔西跑,开展各种学生活动。我忙得像一只陀螺,不知疲倦地转着,完全进入了辅导员“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状态。当然,也有不少欣慰的事情:过年过节时,手机里满满的都是学生充满感情的祝福短信。
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无可奈何的事情:比如一位男生,他不敢跟女生交谈。一旦和女生说话,他就会脸色发红、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心出汗,仿佛每位女生都是一部恐怖片。比如一位女生,她每次洗澡要洗两个小时,刷牙要刷十几分钟,仿佛一只电池动力十足,室友们却苦不堪言。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惑,重获阳光心态,我主动向学校学生处申请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去学习破解这些困惑的方法。可是,我本科学的是物理,现在要跳到心理,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我对自己缺乏足够的信心,也对心理学是否真的能帮到学生缺乏信心。
2006年8月,我参加了省教育工委宣教处举办的新辅导员岗前培训班,并有幸聆听了浙江大学王东莉教授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我没想到,浙大的学生也有那么多的心理困惑。在王教授的影响下,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不是被点燃了,而是被引爆了!2006年底,我通过努力,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成了当时温州市最年轻的持证心理咨询师。我决定要练就一技之长,把自己从“玩家型辅导员”变成“专家型辅导员”,从“一把抓型辅导员”变成“一专多能型辅导员”。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选定一个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去奋斗,这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能够喜获丰收的事情。
十年里,我咨询、面谈了近1000余位学生,处理过100余起各类突发事件,至少挽回过10位大学生年轻的生命。为了让大学生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为了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新辅导员、班主任们在一线学生工作中有所参考,我前后花了五年时间,创作完成了《花开有时》和《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这两部作品。一位看完了这两本书的读者说:吕老师,如果把大学校园比做一口锅,那么你的这两本书就是“锅贴”,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勤勉好学:从“增加阅历”到“提高学历”
从2007年起,我开始大量接触学生的心理个案。最多的时候,一天咨询4个个案,直接累成了最近流行的“葛优躺”。不过,接触的学生越多,我对辅导员这个职业产生了越深的情怀。在我的帮助下,一位曾因被性侵犯而产生自杀念头的女生,如今已是一位大学英语老师;一位曾因学业迷茫而想退学的男生,如今正在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工作中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然而,学生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我想分享这样一个个案:
一位大一的男生小A,入校两周后的一个上午,他的室友们过来找我,说他的行为很怪异。晚上睡觉前,小A把席子拿掉了,直接睡到了木板上。他们问他为什么拿掉席子,小A说,他要学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昨天半夜,大家都睡得好好的,小A起床去挠他们的脚底板,把他们一个个挠醒了。小A说,天亮了,该去早读英语了。凭着咨询师的敏感性,我判断小A应该得了精神疾病。于是,我立即找他谈心。通过交谈,我发现小A存在幻觉、妄想、思维不连贯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初步判断应该是精神分裂症。之后,我联系了他的家长。家长来到学校后,很快把他带回去治疗了。一个星期后,家长又把小A送回了学校,说治好了。我很惊讶,让他们提供医院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证明。他的母亲说,他们采用的是民间疗法,就是找了几个道士给小A做法事驱鬼了。我哭笑不得,后来通过一整天耐心的、艰辛的工作,才说服家长带小A去正规医院治疗。
这个案例让我明白,学生工作中仍有很多难题亟待破解。接触的案例越多,我越发感觉自己遇到了专业成长的瓶颈。我梦想着能够继续深造,变成一位辅导员中的武林高手。于是,2009年,我使出了“洪荒之力”积极备考,如愿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专业。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它真的实现了呢!而温州大学给了我最大的关怀,为我保留工作岗位。在北师大心理学院求学的三年里,教授们站在思想的云端,犹如仙人指路,为我拨开层层的思想迷雾,让我在心理学的世界里撷取灿烂的思想火花。2012年6月,我从北师大毕业后,继续回到辅导员岗位上工作。而这时的我,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学无止境,如今,我正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攻读在职博士学位。我希望学到最好的技艺,并将之运用到我深爱的教育事业!
带着满满的自信,2013年,我被温州大学推荐参加第二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一等奖。之后,作为全省仅有的三名代表,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获优秀奖。此外,2015年,作为仅有的四名代表,又被省教育工委推荐参加第六届浙江省微党课授课大赛,获优秀奖。这些学习经历和比赛经历,历练了我的胆量,拓宽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自信,也更加深了我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热爱!
工作11年来,我从抑郁症发作的学生手中夺过刀,也曾被躁狂症发作的学生踢过腿;我曾被同性恋爱的男生表白过,也曾凌晨两点,在江边找到了想不开的女生;我曾口苦婆心,把一位跑到厦门曾厝垵准备跳海的学生劝回了学校,也曾为了寻找一位失踪的学生,到刑警队辨认无名尸体的照片……这些经历和经验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和最宝贵的财富!凭着这些经历和经验,我写了这两本书。《花开有时》出版后,一位大学生读者给我寄来5000多字的读后感,说她很喜欢这本书;一位后勤宿管阿姨读完书后,问我还有没有续集。《大学生心理咨询手记》出版后,河南一所高校一次性订购了300册。这是对我的极大鼓舞,也让我把辅导员职业变成了辅导员事业!
精心育人:从“喜爱学生”到“学生喜爱”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同样,关爱大学生时,不仅要有一颗温暖的心,更要知晓学生的冷暖。我想起了2013年参加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时,教育部出的一道演讲题目:教师走进课堂,辅导员走进心灵!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像一名中医,能望、能闻、能问、能写,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带着心理学的视角,在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因人施教、量体裁衣。
平时在学校里,学生喊我“吕哥”。今年我带的新生里有一位2000年出生的女生,她已经开始喊我“吕叔”了。再过20年,也许会有学生喊我“吕爷”。我能感受到,学生们把我当成了家人。11年前,我因为“喜爱学生”而留校,如今,我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带着对我的记忆毕业离校,又带着对我的追忆回母校看我。这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无比荣耀!一些我过去带过的学生结婚的时候,都会特意给我寄喜糖,或者邀我参加婚礼,甚至邀请我当证婚人。我想,在高校里,除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外,很难再有老师享受如此的待遇!
十年前,我用肉眼看学生;五年前,我用心眼看学生;如今,我学着用“慈眼”看学生。我发现,每一位学生不仅都有自己的特点,还都有他们不同的精彩人生!我热爱教育事业,学校对我来说,永远是一个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我走了就不想来的地方。这是我无悔的人生选择!
省“春蚕奖”获得者、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杜卫建
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创办于1987年,在校生1500人,全部学美术。2005年9月受丽水市委市政府之邀到莲都创办古堰画乡分校,为古堰画乡的招商引资和转型升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学校以“教一批受人欢迎的学生,做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积极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好评。
一个学生改变一个村庄
2000年春节刚过,学生胡水满来校说因家境贫困准备不读书了,此次回校是拿了别人送的50元来还钱(上学期向同学借的车费)。经学校商量,决定帮助胡水满完成学业。首先为他减免了学费,又积极帮助他联系一些墙绘工作,解决了他的生活费。后来胡水满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创办了事业。在经营石雕产业时,凭着在美校学到的扎实的美术功底,当着客户的面,瞬间就画出产品造型,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和信任,企业越做越大,后来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从此他用“雕琢文化”的理念来经营该村的石雕产业,引导该村创办石雕石材加工厂33家,从事石雕加工业的村民达1000多人;同时启动了“文化一条街”建设,根雕、奇石、国画、油画等相继在此落户,他所在的村也被评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如何让贫困生和后进生都能成才,这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更成为我们办学的方向。最后我们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因“家庭财力”引导施教、因“学生之材”施教,因 “社会所需之才”施教的办学思路。
1.因“财”施教。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及学习情况,既考虑学生本人的“才气”,又考虑学生家庭的“财力”,合理分班。让经济条件较好的读升学班,争取考进高等学府,动员家庭困难的学生读职业班,学一门过硬的技术,先就业脱贫,积累财富,等有经济实力后再继续学习深造。
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专业特长的不同,引导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想象思维丰富的学生选择设计类专业;相对内向的学生选择商品油画专业;外向的鼓励学习婚纱摄影专业。学生在这里激起了兴趣,找到了信心,看到了未来。
3.因“才”施教。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提前为市场培育需要的工艺美术人才。
因“家庭财力”引导施教、因“学生之材”施教,因“社会所需之才”施教办学思路的形成,对因材施教做出了新的诠释。我们始终坚信: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一个专业引领一个画乡
一所受人尊重的职业学校,除了教出一批受人欢迎的的学生外,还要积极对接区域,服务区域,为区域的文化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通过对市场调查,瞄准市场变化,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前瞻。当前主要开设了下列专业:婚纱摄影、商品油画2+3、电脑设计、电商美工。其中商品油画专业助推古堰画乡升级。
学校1990年就创办了商品油画专业,专门培养油画技工,是全国最早开办名人名画复制临摹专业的学校。如今毕业生遍布深圳大芬、广州、福建等地。
日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丽水的古堰画乡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表扬,让丽水的秀山丽水、美丽生态被全国人民所知,更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践行者。古堰画乡由原先的油画集散中心,转型升级为现在集写生、摄影、休闲、养生为一体的4A级风景区,我校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5年丽水市委市政府邀请学校到丽水莲都区大港头镇创办古堰画乡分校。同时5月18日中共丽水市委就举办我校“古堰画乡”分校召开专题会议,形成纪要,要求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古堰画乡”分校于当年9月按时开学,以培养油画后备人才吸引画商加盟,并号召在外地的校友和油画经营生产者回乡创业,为家乡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
一所学校提升一个区域文化
我校在引领古堰画乡的同时,积极参与区域旅游、经济、文化等建设,努力提升着全县的文化品味。
1.婚纱摄影专业助推市域文化发展。2013年和2014年先后组织师生参与《百人万岁》拍摄活动,得到市委书记王永康充分肯定,后编辑成册出版,成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现场会上宣传丽水长寿之乡最有力佐证,更成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上的一大亮点。同时也引发政府对老人的高度关注,缙云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全面铺开成立老人照料中心,使孤寡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料理。
日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再次到缙云县工艺美术学校调研时说:“学校的学风很正,学生很努力,培养的人才也很不错,《百人万岁》和《老夫老妻》这两本书很好,是‘秀山丽水、长寿之乡'最好的佐证,我要了,欢迎下次到省政府食堂来拍‘缙云烧饼'。”
2.电商美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2015年初缙云烧饼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该产业不仅在全国18个省市开有连锁店,同时已进入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中国披萨”正走向世界。省委主要领导先后批示,要大力发展该利国惠民的好产业,我校积极响应并贯彻各批示精神,在担任该产业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参与宣传推广、网上营销等活动,组织师生参与全国缙云烧饼店的拍摄活动,先后到浙江省政府和各县市政府食堂、全国各省市拍摄,县委书记作序,编辑成册出版发行,有力推动特色小吃缙云烧饼向全国发展。小产业带来大民生,不仅让全县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缙云烧饼也由此走上中央电视台,登上《人民日报》,成为创业富民的一大亮点。
3.电脑设计专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我校积极电脑设计专业依托缙云县文化创意协会这一平台,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设计与规划工作。①笕川花海。我校积极参与缙云县笕川花海的设计与建设工作,使得原来荒芜的庄稼地种出彩色庄稼,有力促进我县旅游的发展,更增加了农民的收入。②打造江南敦煌项目。日,我校举行“美丽缙云”艺术o经济恳谈会,共聚人脉,齐商发展。市委常委、县委书记朱继坤等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知名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我校优秀校友等出席会议,商讨缙云石窟打造“江南敦煌”项目。
办一所受人尊重的学校
历经多年的艰辛付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
教师信赖:我校于2006年提出“健康生活,愉快工作,和谐美校”的家文化理念,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各种锻炼活动,大力铸造积极健康乐观的工作心态。目前共有12对夫妻在我校任教,毕业的学生积极回校任教,目前已经存在四代教师同校的好氛围。目前我校有中国摄影家协会2名,中国书法家协会2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8名。
家长信任:在我刚担任校长时,缙云县共有14所职高,生源非常紧张。当时是花钱招学生。到了2005年,很多家长选择交择校费也要到美校就读,同时每年都有原毕业生将子女或亲戚送到学校来就读。
同行认可:先后有云南工艺美术学校、河南商贸职校、嵊州职校、绍兴职教中心、新昌大市聚职校、海宁职高、杭州人民职业学校、杭州工美、安吉艺高、宁波象山职高等30多所学校到校参观交流。
领导肯定:习近平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于日到校视察;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于日、日和日先后到校视察;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时任省委常委、省宣传部长)曾两次到校视察,并批示:“缙云工艺美术学校办得很有特色、很有成效,在欠发达地区开办这样的职业学校很有意义,也很不容易。”日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国勋到分校视察;日浙江省教育厅刘希平厅长到校视察,指出我校“你们很有理想,很有工匠精神,很有心,我很感动,你们学校是一所富矿,我对你们很有信心!”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曾三次到校视察,鼓励学校做强、做精、做特。日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到校视察,对学校的办学特色给予充分肯定。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曾于2007年3月到校作专题报道。
缙云县目前有人口40多万,每年初中毕业生4000多名,我校每年招生500多人,占十分之一,这500多人都有美术基础,且具备一定审美标准,他们毕业后,不仅以自己的美术理念影响着自己的家庭,而且将影响着一个村庄,甚至是一个区域。再过30年,缙云将成为真正的艺术之乡,我校将为提升整个区域文化做出贡献。
全心全意服务师生
一心一意奉献教育
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杨云芳
积极履职,做发展的引路人
2002年初,校领导交给我一把钥匙,让我筹建建筑工程学院,从此,我就投入全部精力,把“领导就是责任、就是服务、就是楷模”的理念贯穿于工作中。学院从建院初的一个专业67名学生,如今已拥有五个专业、三个硕士点,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800名学生,百余名教工。全院师生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上下团结和谐心齐气旺,形成了很好的氛围。
作为书记要带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开展好各项教育活动,对师生中的思想问题能“释疑解惑”。我上课时,发现一学生听课不是很专心,下了课一个人闷闷不乐地坐着,我就找他聊,了解到他父亲得肝癌,全家人压力很大,他要退学去打工。我和他讲道理,分析利弊,鼓励安慰他,及时把情况告知辅导员和班主任,给他困难补助,给他找勤工俭学岗位,最终使他完成了学业,也使他父母的一块心病放下了。
作为书记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了更好地推动班主任工作,我带头连年担任,并用班主任津贴建立了助困基金,老师们也都积极响应主动地来承担班主任工作。我带的一个班获得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今年毕业的班,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整个学院13个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
作为书记要勇于担当。去年学院一研究生意外身亡,第二天早上学校在行政楼召集相关部门研究该事故,此时很多家属在二楼闹的很凶,我二话没说挤到人群中,用我的肩膀撑着该学生的父亲,扶着他始终没放,嘴里一遍遍地说,“大哥我理解,我们都和您一样心痛”。最终把大家劝出了行政楼。事后民警对我说,杨书记你真厉害,能把他们劝出。说实在不是我厉害,而是以自己的真心去感动!在处理该事件的四五天中,我一刻也没离开过学校,始终在第一线。老师们怕我穿着皮鞋整天奔波太累,就去买来布鞋让我换上,这些都是激励我拼命做好工作的动力!
作为书记,不仅“说”、而且“做”,不仅“说得好”而且“做得好”,才能使师生佩服、信赖,从而愿意服从管理,接受教育、指导、建议和批评。
关爱师生,做师生的贴心人
了解爱护师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要针对不同情况辅之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向大家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包括师生个人受到特殊问题的干扰和某个积极因素的激励而表现出的情绪波动等,我们都要关心了解,并给予帮助。如一女教师得了抑郁症,我看她话多了人兴奋了,就知道她发病了,就一次次地开导她,及时联系其丈夫和系主任,大家一起帮助她。而另一男教授得的是同样的病,如他不爱说话了,走路也低着头,我就知道他又发病了,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同时我又去找学校书记和校长,希望学校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我们始终本着“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开展各项工作。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教工的业务、经济状态。我院的教工多数是新引进的,且以年轻教工居多,面临的困难也多,如业务上的提高,经济上的压力,大龄青年的婚姻,教工家属的工作,子女的入学问题等等,都尽最大努力给以帮助和解决。教职工生病住院、动手术,我会对医疗方案进行再三比较,手术过程中寸步不离、守候一旁,住院期间安排好教工日夜陪护。平时学生遇到经济困难,我会立马拿出钱装进信封给他们,困难生毕业了要面试,我会给他们送上新衣。师生的事我都挂在心里,把他们都看成自己的亲人,给予关爱。我把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学生们也都亲切地叫我杨奶奶。
我非常爱教师这个职业,真想生出三头六臂为党的教育事业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媒中心记者:马丹一 实习生 方柔嘉
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明天再见!
----------临海教育,您身边的教育专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主是打篮球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