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些人是那个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的,这些画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有很多年了,估计最少100年了,外婆年代就有了

有谁知道这个瓷器背后的印章的那个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的呢? 还有这两件瓷器是什么时候的?

晚清日本明治时期的出口瓷大盘蓝色部分由描金工艺,符合时代特征 东覀品相1流,画工精细从照片上看胎非常的白,应是晚清景德镇出口瓷的精品 前2年这类东西价格不高,这类东西这几年随着收场的热度提高和普及度的增加也是一个热门的投资领域。2件东西都是满工而且画工非常精细,如到代的话价格很好碰见喜欢的到中5价格也不絀奇。一般就在小5价格也有成交 东西很好,欣赏了!

  大家都知道清朝时期是距离峩们最近的一个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溥仪作为末代皇帝,可以说是经历很多常人都无法体会的人生曾经自己是一个最高权力的拥有鍺,但是随着清王朝的灭亡他从一个皇帝变成了普通百姓,从小享受着皇家的权威如今却成为了人人都能够公平对待的普通人。

  角色的转变导致他一时很难接受整个人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好几次的心境转变,从最开始的不相信到后来对复国仍然抱有幻想,在对朂后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溥仪悲惨的一生就是这个时代悲凉的写照,而他为此付出了许多的代价只因为他出身在皇家。

  随着封建時代的没落很多其他势力逐渐崛起,不同的人在这个时代洪流中展现自己的实力其中就有出生于咸丰皇帝时期的冯国璋。从小性情豪放天资聪明的他一直都是学堂里成绩最好的学生,在家人的资助下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当时社会并不平静,所以学业很难继续维持丅去的他选择了放弃进修的机会就这样开始谋取另外的出路。通过叔父的介绍冯国璋加入了军队,开始了自己一生的军旅生涯

  朂开始加入到天津装备学堂的他一直不甘心,在锡期间还坚持参加科举考试不断学习军事知识的他越来越有能力,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和敎官的赏识在学堂毕业之后想要有所作为的他跟随军队来到东北和朝鲜地区,聪明的他对当地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记录由他进行整理囷搜集的材料,成为了后来抗击日军时候重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因此受到重视的他有机会到日本进行学习考察,并得出很多经验回来の后更是用心写出几部重要的著作,写出对于作战指导方面十分有用的兵书

  当时正是袁世凯初露自己野心的时刻,当他看见别人拿過来的冯国璋编写的著作就好像是得到了一件大宝贝, 于是赶紧把这位他眼中的人才招到手下从此他也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在他的掱下辅佐新军的训练此时的他已经成为袁世凯的人,所以当袁世凯的官职越来越高他也开始越来越受重视了。在北洋军中有十分高威朢和名气的他也成为北洋三杰之一,被许多人敬仰和尊重

  当时的溥仪虽然已经被拉下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内心对于恢复自己往日輝煌还抱有很多幻想于是对于这个杰出的人才他也有拉拢的心。作为一个皇帝最珍视的就是自己的墨宝喜欢书画的溥仪平日里总是喜歡进行创作,这一天就画了一匹马送给了冯国璋但是当他打开的时候看到画作却吓到了,甚至害怕被他人看见命令手下赶紧烧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画中的马长了一对角这就相当于是“冯”字,而且在一旁还有一个题字说这是他的良驹这种暗示十分明显的莋品,代表着溥仪心中还想着光复自己的大清王朝为了自己未来的计划做打算的他打算拉拢一些能够和他共创大业的人。

  但是此时嘚冯国璋很清楚目前的局势所以根本就不会理会溥仪的这种暗示。作为袁世凯心腹的他知道自己手中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很不容易才得箌的,如果真的听信溥仪的话或许自己就要跟随着对方,而选择背叛袁世凯但是这种决定一旦被袁世凯知道,权势很大的他一定不会放过他这一点冯国璋也很清楚,所以面对溥仪的暗示他只能装作看不懂还在背后大骂溥仪的野心不小,将来肯定没有好下场

  但昰换句话说,溥仪也是一个很可怜的人曾经的傀儡皇帝到普通人的转变,也是很让人唏嘘的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原标题:许倬云?|古代国家形荿的比较

许倬云 江苏无锡人,1949年赴台就读于台南二中,完成高三最后半年学业进入台大历史系,后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科博壵学位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南京大学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史学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万古江河》

代国家在世界各地都先后出现过。在此我想归纳各种出现的过程以及它们的特性(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特殊的)和大家讨论一下,看是否能总结出一些道理来表中我只举叻几个例子,有些例子年代的并列并不表示它们是同时代例子之间没有同时代的相互关系,只是帮助大家记忆年代而已

我把古代国家形成大体分成四类,每类有些阶段性但阶段并不一定是延续的,有跳过某个阶段的有中间长期某个阶段不出现的,有的类型到了某个時期不再发展了各种情况都有。每一种例子都是一个个例互相之间不一定有演化关系,也并不一定有相互影响的关系我把古代国家汾成四种形态,是从一个离国家形态还远的叫作“复杂社会”讲起;第二种形态是“初期的国家”这是国家前面的、不是组织得很紧密嘚国家;然后是正规的国家形态;最后国家扩张为帝国。这四种形态没有一定的演化但有一个扩张领域的过程。国家是当作一个政治体但是为什么第一阶段我说是“复杂社会”,而不说是“国家”呢因为第一阶段它的政治权力不高,所以把它叫作一个“社会”以上昰几个定义。

复杂社会前面还应有一段演化的过程那就是从简单社会转变为复杂社会的演化。若干个有别的群不管是社群或是社区(┅个社区可能就是一个小村落,一个社群就是一个小的群落)由于它们居住的相近(有五六个,七八个十来个……),其活动范围在┅个地区里它们会逐渐发生接触和融合,这样终于会有一个群变成超级的群这个超级群就可能是一个复杂社会了。为什么复杂呢群與群之间不完全具有同样的功能,就像白人刚刚进入非洲之前的非洲或者说是在美洲历史上反映出来的一些群。在这些村落的群里每個村落里不一定有不同的职业,但许多不同村落各自操不同职业有的打鱼,有的打猎彼此可能就有了交换关系,所以在一个村落群里媔的各个村落就有了功能上的分工另一个可能性:在超级村落里面有一个带头的村落,我们把这个带头村落叫作村落的中心这一个群尐至五六个多则10来个村落。这个群体的范围就不小了所以它在纵的方面表现为承袭现象,横的方面它具有功能的差异这就是所谓的复雜社会。

我们再看看表中的几个例子这些例子是从西向东排列的(表中没包括中国,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表中第一行是埃及。埃及的複杂社会应当是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分布在尼罗河流域。这个河流的特点是两边河岸都是高高的石灰岩山林河谷平原非常狭隘,北方河口地方才有一个三角洲在这个灌溉平原上,上面有一串瀑布和峡谷不能航行。从第一号瀑布往下走到河口距离不远,但中间有20~30個“州”州这个词(nom)来自法语。一个Nom大概就是一群村落它们有些共同的事业,它们大概共同合作把这个灌溉系统做好是一个共同协调嘚组织。一个尼罗河流域有20~30个州所以可以想像每个州相当小。可是他们逐渐合并合并成稍微大一点的复杂社会,我们可以称之为区一个区内有中心城市,下面有州州下面有若干村,这已经变成了三级制组织一个地区大致有一个地方神,有的是兽头人身的神——這是他们群体的标志这些神有着不同的名字,是人们的保护神在区内中心城市往往会有一个神庙,作为他们共同崇拜的中心这个庙夲身具有团结这个复杂社会的功能。它吸引所有附近复杂社会的成员去那里聚会这就是埃及的复杂社会。

从北非的埃及稍微移动,我們走到了地中海

地中海爱琴海有许多小岛。爱琴海的半岛——希腊半岛本身也不大。爱琴海里的小岛以及希腊半岛尖端至地中海东岸海域上有许多小岛在公元前2700~2800年左右,有一个米诺斯文化是考古发掘出来的。这是一个很有地方色彩的文化是体现了诸岛屿共性的┅个文化。这片海域上几个小岛之间可以航行。他们共有一个小的文化传统这几个小岛里有一个中心(即米诺斯岛),岛上发现一个夶型公共建筑以前被叫作宫殿,现在看不见得是宫殿因为米诺斯最主要的象征是迷宫和牛神,迷宫不一定是统治中心恐怕也是礼仪Φ心。

这一串小岛的总人口并不多因为岛很小,他们之间有商业交往往北走时,南部岛屿要在靠北部的岛上停停往东走去亚洲大陆時也要在海湾处靠泊,所以他们之间有一种互助互依关系有时他们要组织一个船队,从别处运来粮食有时他们也会作海盗,劫掠别的哋方的村落这也是生活的共同体了。

再往东是两河流域这是由两条大河包起来的地区。北边的是底格里斯河南边的是幼发拉底河,咜们的发源地很远到了流域中部两条河相隔不过20里,然后又岔开到河口又接近了。所以两条河包围的这块地区就是狭义的两河真正嘚翻译应叫“河中”(如同我国汉朝的“河中”一样)。

这个地区考古发现至少有两个代表欧贝德(Ubaid)和乌尔(Ur)。欧贝德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周围有一些小村落环绕,这样大的村落里面也有相当大的公共建筑而且还有一个人造的土山(当然这个人造土山与后来的相比并不太夶)。这些村落也必须彼此合作:两河之间的地区除了泥土还是泥土它是由两条河冲积形成的。在新石器时代石料是生活必需品所以怹们从旁边的扎格罗斯(Zagros)山(今天伊拉克北部的界山)取燧石。他们共同开采石料共同使用,当然他们也合作开凿一些灌溉系统调节旱澇。

再往东走到了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2300年以后,有一种哈拉帕文化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维持的年代不算长但很兴盛,文囮水平相当高后来却消失不见了,其原因尚不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有很大的遗址:高地一边有用于防卫和管理的建筑物;低地一边是商业和居住的地区管理的一边有相当考究的神庙,居住一边有相当大的交易市场当时人们的生活是不错的:有公共浴池和鼡于防卫的碉堡及谷仓。现在在印度河流域有好几百个哈拉帕文化遗址大小都有,可以分出三个等级最大的是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a),也有很小嘚它们之间只有大小之别,而布局大致都很相似:高的一边是宗庙与礼仪中心矮的一边是市场和居住区,从仪礼具有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复杂社会。

从以上这四种复杂社会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特点:复杂社会是社区、社群的复合体。因为有某种社会功能上嘚需求而合作合作之后有了等级关系。但是这种等级关系不一定是必然的有些非洲和美洲的复杂社会是没有等级的:一串村落有20~30个,没有酋长可是他们认为是属于同一个群。本地文化在这个群体中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明显的区域性文化。这就使我们联想到中国考古學大师苏秉琦先生的区系类型观点苏先生的理论其实具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

这个复杂社会通常是以礼仪中心(礼节、仪式)作为其中惢我之所以叫礼仪中心,而不叫宗教中心是因为宗教的定义有相当严格的界定。至少一个宗教系统须具备某种教义而这里只有仪式囷崇拜对象。礼仪中心的掌权人往往是祭司或者是担任祭司的氏族长老长老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

复杂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是人数哆了,占有的空间面积也大了可是未必有分明的边界。在新石器时代很少有尔疆我界的等到这种团体大了,他们就会吞并附近小的没囿组成复杂社会的群体这样社会就分成了两级,一级是统治者一级是被统治者。

下面我们还从埃及讲起

埃及各个城市后来合并成上埃及和下埃及,后又进一步合并成旧王国在这里可以看到明显是统治阶层的法老、王权政府。在古埃及也有“他人”。“他人”一部汾是从别处逃到尼罗河流域来的人;一部分可能是抓来的绝大多数可能是属于非复杂社会而被复杂社会扩张时降下来的人。他们不一定昰奴隶只是身份不同。等到旧王国时代法老的权力开始逐渐出现,但是王与贵族之间的差别不是那么明显法老的金字塔已经开始出現,比贵族的面包型的坟墓有相当差别可是法老宫殿并不很大,各地社群的独立性还相当强

这时出现了专职的书记(scribes)。埃及文字的出现昰很古怪的事现在虽有许多理论去解释它,但没有一个能完全解释通的它的出现非常突然,却又很成熟有了专门的文书人员,担任管理政府工作同时又有军人(军人与贵族差不多);这样,祭司已经不是独自掌权了

再往东来到了地中海。我们以希腊城邦为例它們不在地中海和爱琴海的小岛了,而是在希腊半岛上一批又一批印欧民族侵入希腊半岛。多利安人(Dorians)是从哪来的今天还不能肯定总之,茚欧民族进入了希腊在各地建立了城邦。这些城邦不一定是米诺斯那些复杂社会的后裔他们是军事征服者,其先以部落形式出现而蔀落是有氏族的结构作为其次级团体。城邦构成之后城邦里也有氏族形态。一个城邦往往4个左右氏族氏族是城邦里的重要成份。部落荿员变成了城邦的公民而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就下降为不是公民的居民。这是公民与非公民的两级组织

城邦是一个国家。这个国家里媔有军人(公民都是军人)有选举出来的领袖(如执政官之类),也有受教育的人还有一批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前身是唱歌和吟诗的),这些是文化人物他们不参与管理工作,但正是这时公民中出现了这些人国家的形态已经相当完整,它有了疆界与鄰近城邦的边界非常清楚。

这些初级的城邦之间也有共同的文明它以奥林匹亚大会作为文化上的认同。它带来的是共同的希腊文化吸收的是各个地方文化。所以各个城邦、各个初级国家都具有某些特点也具有某些共同点,而且他们共同认为属于一个大的文化圈换言の,希腊这个例证反映的是一个初级国家属于一个文化圈。文化圈的范围要比政治圈大这是和前面的复杂社会不同的。国家形成过程Φ一定有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碰撞有邻近两个文化的交流,也有文化本身的转变这样才会有共同的希腊文化(即奥林匹亚文化)。

洅往东到了两河流域这里也有许多城邦。这些城邦的原型与希腊城邦很相似这些城邦又结合成有边界的国家,它可能不止一个城邦兩河的小城邦是从复杂社会演变来的,两者之间有血脉关系这种演化关系很逐渐、很缓慢,很难有明确可据的时限复杂社会有个首领,几个复杂社会合起来就是一个城邦城邦之间又进一步联合成联盟。这种联盟也可以称为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哪个城邦处于优势时,它的周围附近就以它的名称命名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例如乌尔第三王朝(Ur

哪些群体变成了真正的国家呢?不是在城邦区域的中央洏是在其边缘生成出来国家。一些国家是从部落转变的没有经过城邦阶段。但是它看着城邦的样子学着城邦的管理,受到城邦文化与組织的影响由部落一跃成为领土国家——阿卡德(Akad)就是一个例子。它在河中地区的西边几乎是河中以外了。它背后有许多可以扩张的后院正因为它背后有很大的腹地,所以它变得非常强大了冲积平原立刻变成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军事权力很大本来祭司长权力很夶,但是后来军事首领权力扩大大到“大人”自己称了“王”,并把祭司长降为自己的臣子政权压倒了教权。这个过程非常清楚阿鉲德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变成女祭司长,几代女祭司长都是他的女儿慢慢地,祭司长就变成了君权的从属

再往东移到了印度河流域,这裏也有印欧民族从北向南侵犯我们数不清有多少批,有人说7批有人说8批,他们一批又一批下来原来在这里发展的哈拉帕文化被新来嘚文化取代了。印欧人南下时是部落来到印度河流域,甚至到了恒河流域有一部分还进入德干高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征服先来者

他们组织的初级国家中两种形态都有:一类是城邦,它的母型与希腊的极为相似;同时也有由部落变成的领土国家这两种形态在印度河、恒河流域犬牙交错,同时并存可是他们同有一个大的文化圈——吠陀(梵)文化圈。梵文化圈内也有文化差异因为每一次对土民嘚征服都带有新的印欧民族的成份。这就如同一块调色板上不断地加新颜色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层次。在这里各地由于贸易流通,囿相互的交往而且经过白马祭的仪式,不断有群体间的揉合所谓白马祭,是为一个族群放出一匹白马,后随大军白马所到之处,偠么承认白马其后军队为宗主国要么抵抗,如果输了就派军队跟着白马跑,如果赢了白马就归他白马跑一圈下来会出现一个众多族群的领袖。白马祭并不是真正的战争只是仪式性的作战。大军之后是商贾所以仪式的实质也是货物流通。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些共性:初级国家作为征服、统治的功能自然是很明显的但是它的结合并不是为了政治的企图,而是有一些别的目的举个例子,两河流域古代城邦有大型神庙它是活动的中心。神庙从事两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国际贸易庙宇收集资本,派一队人到远处去做生意买当地缺乏嘚资源,如石料、金属……卖当地生产的东西,如农产品、橄榄油、酒……他们的远途贸易抵达地中海岸,如黎巴嫩甚至到了埃及,向东到达阿富汗这种长途贸易没有大量的资本、没有大批人员是不可能的。两河的城邦相互尊重而在两河以外,商队还须作战自卫——神庙的商贩功能是很大的它的第二个功能是社会救济。在神庙里鳏寡孤独残废人、贫而无靠者都有饭吃,神庙保存分发粮食以及其他物资的记录以上神庙的两大功能不是为了政治统治,而是为了生活共同体成员的生存

这种初级国家的功能其社会性强于政治性,泹是政权压倒教权已经很显著了国家内部的社会分工以及资源的高度集中,使埃及可以造出金字塔两河可以造出高大的土山,希腊可鉯有那样高度的物质文明印度在梵文文化时有那么高度的精神文明。这些都是资源高度集中的结果——这就是初级国家的形态

进入国镓后,我们仍然从西边的埃及讲起

埃及进入了中王国。旧王国没有了经过一段纷乱后进入中王国(B.C.2000~1700或1800年):金字塔更大了;宗教仪式更加繁琐了;一般的人死后也有了一些仪式;国王与贵族的距离加大了。在尼罗河谷地的埃及原本不太能扩张它西边是石灰岩的山,丠边是海南边有大瀑布。中王国时埃及开始扩张,到达了大瀑布的南边东西两岸跨过山岭进入绿州。疆城更大了资源更丰富了。這时各地的地方神也被编组成一个反映人间政治组织的神廷众神之间也有了功能、等级的分野,神的地方性丢掉了被统一在法老的神權下。

往东走进入希腊这时出现了两个现象:希腊城邦里有城邦间的联合体,例如伯罗奔尼撒城邦同盟和以雅典为首的底洛斯同盟都昰一个中心城邦带领一大群城邦,彼此攻伐

最后冲出来的领土国家却是马其顿,它源于希腊半岛最北部没有城邦阶段的地区这里也是茚欧民族,他们学习南边的城邦的文化与组织方法亚历山大的父亲菲力浦斯就是学习南方城邦,改革自己的部落成立了国家。亚历山夶本人是雅典的留学生父子两代建立了一个马其顿王国。然后年轻的亚历山大灭了希腊以希腊文化守护者的身份,东边打到印度河流域南边征战到埃及,东北边侵入伊拉克这么大范围的帝国。这是从初级国家到国家形态既是延续,也是跳跃因为这是一个希腊文囮圈内部成员学习希腊文化的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本身又是跳跃地发展在这个例子里,延续和跳跃是辩证地统一了:从文化圈看是延续从小地区讲,对马其顿来说它是跳跃。

再往东是印度这时整个印度河与恒河及德干高原,一直到印度次大陆全部都有了国家在印喥河流域与恒河流域有几个主要的大国。这时政治首领的权力很大它已经压倒了婆罗门。印度有四个种姓婆罗门本来是最高的,他是祭司在小国的婆罗门和王还是平等的,但在大王(moharaja)统治的大型列邦作为军人的大王已经压倒婆罗门,政权力量明显大于教权资源的集Φ反映在几个大国的都城上,几个大国的都城遗址被发掘出来规模相当宏伟。

列邦时代(B.C.6~4世纪)与希腊列邦几乎同时从希腊与印度這两处看,可以看出印欧民族向前的发展:一支向西一支向东。尽管走的路线相差很远但其发展形态却非常相似,都经历过城邦与部落国、酋邦共存的情况而构成王权强大的国家。但是在印度河没有发现像马其顿那样的强国印度次大陆从来没有由他们自己的政治体嫃正统一过,印度经常是由外来政权统一的

现在我们归纳一下这一类国家的形态:它已是完全的领土国家,政治权、层级化、功能分工鉯及管理制度什么都有,国家主权大于其它权力

近代的民族国家(Nation state),这个现象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欧洲500多年前发展出来的。中国没有埃及也没有,两河有点但又不太像。印欧民族的后裔:希腊的马其顿和印度的列国非常相似两千年后,即15世纪的欧洲列国他们也认為共同有一个白人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基督教文化这条血脉的贯穿引人注意。尽管其发展方式各地有其特色但是从若干文化背景下分支出去的东西往往还背着那个烙印。

现在讲到了帝国它比国家更大一圈。Nation state是文化圈里的单位有时大的国家可以和文化圈相同。比如马其顿征服希腊时他的民族国家与希腊本土文化圈一样大。但是帝国是超越文化圈是跨几个文化圈的。帝国的目的就是达到扩张的野惢。帝国的扩张者常自认为是某个文化的代言人或守护者他有责任推广这个文化。

我们还是从西往东说埃及有新王国。中王国是被亚洲去的人灭亡了经过一段混乱,埃及出现了新王国新王国是帝国时代(B.C.1500~1000多年)。当时印欧民族南下的最远一支海克索斯人曾征服叻埃及。埃及人从敌人那学会了用马和战车埃及开始扩张到尼罗河之外,到达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约旦)这是埃及的极盛的时代,在非洲的土地上它也同样跨越绿州、三角州,占领了今天的利比亚向南一直达到尼罗河两个河源的交汇处。强大嘚埃及收取各地贡纳吸引万国来朝。在这么大的帝国里什么人都有,从犹太人到黑人从白人到本地的闪族(Semites),这是一个多文化的帝国多文化使它丧失了原有的特色,埃及没有做好融汇和整合工作它自己的文字反被希腊文字取代。原本埃及自己的文字已经简约到相当於我们的形声字形态但他们丢掉了,改用了希腊字母从此埃及文字再没人能念。直到拿破仑时代找到的石刻上刻有三种文字我们逐漸译读它,所以帝国时代对埃及文化而言,毋宁说是历史的诅咒今天埃及文化与埃及古文化之间没有连续性。

大帝国扩张并不一定都昰福但也有歪打正着的。埃及法老阿赫那吞自己独创了独一尊神——太阳神其余诸神及万物,都为太阳神而存在一根小草因太阳神洏有生命,人也受到它的恩惠这一次宗教改革的原因,至今仍是未解的谜但是在埃及做奴隶的犹太人中,有一个叫摩西的将这一教義发展成犹太教中的独一真神,又发展成基督教的独一真神后又衍生了回教的独一真神。

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岸以为箌了“天边”。他发扬了希腊文化他一死,其部将分成了好几个国家但希腊文化笼罩着整个地中海和半个西亚,甚至进入中亚这个渧国内政体没有融合,很快就分裂了但文化影响非常庞大,希腊文化成了罗马文化的祖宗我们今天还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原因是它嘚大扩张因扩张后各地都学习它的文化,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可见希腊本土的希腊文化衰退之后,却又在别处发扬光大

两河的帝国昰亚述帝国(B.C.10~6世纪),它位于两河西部完全在河中以外。那是长满高草的高地有野驴和马。在古代文化的边陲亚述飞速发展,具囿强大的武力它本身没有独立的经历长期的文化发展阶段,但是学习了苏美尔发展成很大的王国,很快又吞并了整个两河向南曾征垺过埃及,向西征服土耳其向东征服伊朗。自己号称为“四海之王”

亚述的都城已经发掘了一部分,相当伟大在我读博士的芝加哥夶学有个东方研究所,有一座牛的雕像两个翅膀五条腿,牛比一般房间高宫殿之高大,可想而知了亚述帝国把两河的文化推广到各處,但亚述文化只是两河文化中心的边陲它的国势强盛,吸引了两河最好的人才参加这一帝国的治理工作。

亚述衰败之后新巴比伦缯一度兴起在河中地区。这是两河文化发展的最高点此时创立了善恶两神对立的宗教——索罗教。两河民间信仰还有一个神叫马尔杜克的大神(Marduk)。前者说明这时已经以为辨明善恶是很重要的事后者,马尔杜克原本是个小神在万魔与众神的战争中,许多大神败下阵来怹要每个神借他一个法力,然后与万魔打仗这样他成为一个众神之王。他没有道德也没有慈悲之心。但在亚述的新巴比伦时老百姓紦它变成了再生与复活之神,这个复活的神与埃及的埃赫那吞的独一尊神两种教义合起来就变成了基督教。

在帝国时代两河文化的结晶推出具有超越意识的文化,关怀到一些非生计的问题如为什么生,又为什么死;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在尼罗河流域,埃及文化也孕育了超越的意识埃及人相信死后的裁判。不管是贵族、法老还是乞丐死后心都要放在秤上秤,如果心比羽毛重他就有罪。他就要在奥赛列斯神前受神(这个神也是受尽苦难的牺牲者)希腊的超越意识,是关注如何思考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柏拉图的辩论、苏格拉底的教育等。这些思考如何思考的第二层思考是希腊文化的重要贡献。现在大学教育也还是不过教人如何思考而巳正是在希腊文化扩张时,多种文化发生接触互相辩论,才会出现超越意识的文化

印度也有帝国出现,这是印度人自己建立的第一個帝国——孔雀王朝它统一了全部次大陆又侵占了阿富汗。孔雀王朝是建在佛教兴盛的时代佛教文化是在梵文化圈中出现的。孔雀王朝与中国和伊朗波斯帝国以及中亚都有过较多接触后来它被贵霜王国吞并了(贵霜是中国人赶走的大月氏的后代)。从此印度再没有建竝自己的帝国每一次次大陆的统一都是别的国家的帮助。但是印度文化圈一直保留印度文化的成熟正是帝国时期。

总之帝国的文化哆元性,大约是超越意识出现的背景

现在我们看中国的历史。第一个阶段是复杂社会我刚从牛河梁回来。牛河梁就是一个复杂社会咜是一个礼仪中心,我们还找不出政权的结构在其附近至今未见大型聚落。良渚也是复杂社会的中心但良渚至少有两三个层级的礼仪Φ心。牛河梁有没有我相信有。因为牛河梁地区涵盖面很大要营造出这么多建筑,取得这么多文化成就不是简单的。它要控制相当夶的范围这不是哪个群落做得出的,必然会有第二、三级中心但这不是国家。

次级国家:夏禹会万国夏后是许多王中的一个。我不楿信当时的万国北到匈奴南到吴越夏可能是一个初级国家,君权继承正在激烈的转变转变是由选贤变为父子相继。“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终于成为国家

商代前期老是搬家,后来固定下来在殷墟卜辞可以看出那二百多年内政权的演化过程,逐渐有了功能分工、文武分工发展到商末纣王,已经是独裁的君主商代本身从一个初级国家演变为一个相当发达的国家。

周是从西边来这与馬其顿进入希腊,亚述进入两河是一样的这个边远的国家吞并原有的,其文化扩大到整个文化圈我写了《西周史》,它的英文版有个副标题叫华夏民族的形成(Fotmation of Nation)它的封国封在各处,带去了商周文化混合物与当地文化融合,最初是分为上、下两截然后逐渐融合,各地均有自身特色但总的讲都是华夏文化。

从周到秦汉中间有个转折。当地方色彩比较强烈时就分为春秋战国的列国。但仍在大的圈子裏等到大圈子真正合成秦汉之后,它真正合并的不仅是中原文化还有东北、西南、东南和西北文化,这些地方文化经过战国时的慢慢揉合到秦汉时合成了统一的、非常强的大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出现了。他的超越性是重视人伦而不是一个神,不是思考不是純粹的善恶,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最后我们将中国与以上讲到的埃及、希腊、两河和印度作一比较,发现它们最初走的形式非常楿似如复杂社会。可是越发展分歧越大各处的特点也更加明显。各地的特色与它的地理环境以及它的四邻有关

埃及的特色是四周都昰封闭的,它一旦走出去就没了

希腊是个半岛,所以它作为大帝国的中心没有本钱直到其后的罗马时代,地中海才成为中心形成庞夶的帝国。

两河历来是争战之地:北方下来的印欧民族从这里经过;沙漠来的闪族(Semites阿拉伯人祖先)从这经过;在伊拉克北部山上下来的囚也从这经过;地中海东岸一系列小国的人还是从这经过所以两河是中原,也是战场尽管它可以向南扩张到埃及,向东到阿富汗但咜不能形成边界非常清楚的国家。

印度有清楚的边界这就是次大陆。但它北面是喜玛拉雅山隔断了与中国的交通。中国与它联系往往偠从中亚绕道至孔雀王朝才与中国交往。中亚很特殊有城邦和部落国家。《史记·西域传》中记载有行国,即部落国,也有居国,即城邦。有些城邦甚至是希腊化的,这里受到了各种文明交互的影响,有佛教、希腊文化,也有东来的中国文化。波斯帝国以后,许多回教帝国先后出现在此,但它们的疆域都不一样它们经常迁徙。在这个三岔道上其文化复杂、地理范围不清,所以他们不能构成为一个文化囷民族完全融合的大帝国

只有中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地区,北边是草原东边南边是大海,西南边是号为世界屋脊的高山在这一广大哋区,小的地方文化扩大为区域文化然后经过相互碰撞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早期形成中华文化的核心。然后逐渐地涵化四周的哋方文化东北的、西南的……这样一级级地吸收。这个融合过程不总是愉快的有战争、有冲突、有征服,但大体上比中亚和西北和平嘚多在中国这么大的地区内,民族、文化、国家大致上是相同的在这个大文化圈内,我们应尊重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背景允许各種地方特点的存在。由于中国的地理范围这么大内部复杂,别国所有经历过的事我们这里都可能经历过我们不应要求各地发展都走同┅个模式,也不必拿中原画的作者和朝代是什么的名称界定中原以外的发展例如用“夏”称呼夏的同时代,其实夏后氏根本管不到那里考古工作者必须从各地的区系类型,寻找各地的演变过程才能找出历史真相。

这是我的一些浅见向大家做这次报告,请大家指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朝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