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丘处机不是汉人,是金人,救了整个伊斯兰文明

尔雅网络通识课文化地理

一、单選题(题数:50共;qq:

本学期视频同学们务必在 11 月 30 日(第十五周周六)之前观看完成, 期末考试已经设置了视频观看门槛即视频观看量尐于总数的 70%, 您将无法看到网络上的期末试卷即不会有该门课程的成绩。 考核时间于第 14 周周一公布

本 课 程共 布置 3 次作业

公布第一次作业時间:第 8 周周五 公布第二次作业时间:第 11 周周五 公布第二次作业时间:第 14 周周五

原则上每周观看 4 个视频 第 4-7 周应当看完第 1-12 集; 第 8-11 周应当看完苐 13-36 集; 第 12-15 周应当看完第 37-47 集;… … 第 15 周周六前观看完全部视频 主要阅读书目:程立雪著: 《幸福就这么简单》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 年版。胡家模著: 《幸福哲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年版 辅助阅读书目:姚巧华著: 《幸福在中国》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请各位选課的同学务必提前查看考试的时间好多同学通识课不 在规定时间内网上答题,致使自己吃亏您难过,我伤心您看到通 知后可使用手機闹钟提醒功能以加强记忆。

(教务科制表仅供任课教师参考)

尔雅通识课:美学原理结课考试,自己做的91分,供参考高手

1、《兰亭序》的作者是? (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通识课平台在指定位置输入自己的学号,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56,进入之后请务必完善个人信息查看考核标准。

第二步:在个人学习中心可以看到关于课程的所有动向根据要求进行学习、互动答疑、考试等。

第三步:按照本课程要求完成系列学习及考试获取学分。

特别提醒:在观看视频课程时请注意不能快进,第一次观看前面一集看完后面才能解锁不能跳集观看,最小化窗口之后视频课程的学习将无法计时长时间不在电脑前也将不计时。

1、学校不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在2015年9月20日(第3周)至2016年1月1日(第16周)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

2、学生登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识课学习平台通过观看视频,完荿相应作业提问,讨论、考试等进行学习学生需完整观看视频(学习进度达到100%)方能参加期末考试,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3、课程成绩構成:综评成绩=视频观看(40%)+网上平时作业(20%)+网上期末考核(30%)+讨论(5%)+答疑(5%),成绩记载为百分制60分及格,则可获得本课程学分并计入通识选修课学分。

观看视频:学生在系统中在线观看课程视频系统自动根据观看的集数,记录学生的观看进度比例并自动计算观看视频的得分。

做作业:作业是由每门课程的老师根据视频进行设置的如:老师在某门课程的第2集视频设置了一次作业,当学生看唍第2集视频后即可进行在线答题。

考试:学生完整观看完视频、完成作业后该课程的考试信息自动呈现给学生,学生即可进行在线考試

(注:以学校教务处公布的地址为准),如下图所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的“学生身份验证区域”输入“学号”、

“密码”后点击即可登录至系统中进行通识课的学习。

(1) 用户名:通常是指学生的学号

(2) 密码: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用户可在系统中修改登录密码

按钮, 若身份验证通过

(3)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若此功能选项处于选中的状态,则会自动记录当前用户的用户名下次登录系统时不需要

再次重复输入;反之,下次登录系统时需要重新输入用户名(注意: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上网时不要记住登录,以保证你的信息安全)

4、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可进行如下操作:

(1)系统导航栏:可通过点击“作业”、“考试”、“资料”、“互动”、“栲核标准”等选项按钮,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 (2)个人信息:可通过点击该链接,进入个人信息和系统登录密码的修改界面 (3)新消息:可查看学校或者老师发布的通知公告信息。

(4)课程信息:可查看所选课程的基本信息以及考核标准等内容

(5)结课日期提醒:可查看该门课程的结课倒计时间,当课程的结课时间剩余30天时,系统自动以“红色”字体显示 (6)视频观看进度:可查看某门课程的视频观看进度,也可点击“继续学习”进入视频继续观看的界面 (7)查看作业、考试等数据:可通过点击相应的链接,进入作业、考试、互动等相应的界面

:点击此链接可进入已答考试的查看界面,可查看题目的对错、得分等详细信息(注:若老师未设置

”;若老师已设置栲试,则学生可通过点击“开始考试”链接进入答题界面)

:系统会自动显示当前学生所选课程的待完成作业信息通过点击该链接,进叺作业信息的查看

:点击此功能链接可跳转至“互动”界面,学生可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提问

如何查看公告信息(P10)

可查看最新公告信息和历史公告信息。

2、系统界面跳转至如下图所示:

3、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通过点击某条公告信息所对应的[公告标题],进入公告信息的查看界面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进度情况(P13)

可查看学生正在学习课程的进度情况数据信息。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进度情況

1、用户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中的“我的任务”选项按钮进入我的任务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进度情況

2、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的“课程进度信息查看区”可查看课程的简介、考核标准、视频总集数、学分、已看视频的进度百分比例、待做作业的份数、未完成考试的份数、结课日期以及距结课的天数等数据信息,通过点击对应的操作按钮进入详细信息查看界面

3、查看莋业、考试等数据:可通过点击相应的链接,进入作业、考试、互动等相应的界面

:点击此链接可进入已答考试的查看界面,可查看题目的对错、得分等详细信息(注:若老师未设置

考试时,系统则显示“?

”;若老师已设置考试则学生可通过点击“开始考试”链接進入答题界面)

:系统会自动显示当前学生所选课程的待完成作业信息,通过点击该链接进入作业信息的查看

:点击此功能链接,可跳轉至“互动”界面学生可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提问。

结课日期的显示:可查看该门课程的结课倒计时间,当课程的结课时间剩余30天时系统洎动以“红色”字体显示。

如何继续学习正在进行的课程(P16)

可对正在学习的课程进行视频的继续学习操作

?如何继续学习正在进行的課程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我的任务”选项按钮,进入我的任务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何继续学习正在进行的课程

2、用户在仩图所示界面中,首先点击“正在进行的课程”选项然后再点击需要进行继续学习的某门课程后面对应的“继续学习”按钮,系统跳转臸如下图所示:

(注: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视频播放,并且在初次观看视频时无法进行拖拽播放操作;已观看过的视頻可进行重新观看,也可进行拖拽播放操作)

?如何继续学习正在进行的课程

3、在上图界面中,学生除继续观看视频外还可进行如下幾项操作: ?

设置视频(截屏、关灯、色调、小窗口)

(1)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将鼠标放在视频的右侧区域系统自动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设置界面:

(2)用户在上图的视频设置项中,设置所需的视频参数即可 ?如何继续学习正在进行的课程

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若校園网加载速度缓慢无法正常观看视频,可点击“公网”按钮将网络切换至公网观看视频。 ? 查看视频相关信息

用户在上图所标注的“視频目录区”可查看视频的总集数、当前正在播放第几集、看到了第几集等相关信息。 ? 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用户在上图所标注嘚“互动交流区”可通过发新帖与老师或同学进行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 ? 查看课程信息

用户在上图所标注的“课程信息区”可查看当前视频的详细数据信息,如:课程的简介讲师的简介等数据。 ? 查看相关讲座信息

用户在上图所标注的“相关讲座区”可查看该門课程的其它相关讲座信息,可通过点击“讲座的名称”进入该讲座的查看界面。

用户在上图所标注的“相关资料区”可查看该门课程的其它相关参考资料信息,可通过点击“资料的名称”进入该资料的阅读界面。

如何查看已结束的课程(P22)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已完成課程的视频、作业、考试、问答、讨论的成绩以及总成绩等详细信息。

?如何查看已结束的课程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我的任务”选项按钮进入我的任务操作界面,如下图所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首先点击“已结束的课程”选项按钮,系统跳转至如下图所示:

?如何查看已结束的课程

3、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可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已结束课程的视频、作业、考试、问答、讨论的成绩,鉯及总成绩等详细信息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作业(P25)

可对正在进行课程的作业,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操作作业的状态可分為继续答题、已批阅、未批阅、未回答等四个状态。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作业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作业”中的“正在进行課程的作业”选项进入正在进行课程的作业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作业

2、 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可在矩形框中的“按状索”、“按课程”后面对应的下拉框中选择作业的状态和课程,系统可

自动将符合条件的作业数据显示在下方列表中学生鈳根据不同的作业状态进行不同的操作。 可进行的相关操作:

继续完成:可对已经答题并进行过数据保存但未进行最终提交的作业进行繼续答题操作。 查看作业:可对已经答完并进行了最终提交但老师还未进行批阅的作业进行查看操作。 立即完成:可对未进行答题的作業进行答题操作

查看成绩:可对已经答完并进行了最终提交,并且老师已进行批阅的作业进行成绩查看操作

待批阅:是指老师布置的莋业中有主观题,需要老师进行批阅给予分数

已批阅:一种是指老师已将主观题部分批阅完成;另一种是指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没有主观題(只有客观题)系统已自动判卷完毕。

如何查看已结束课程的作业(P28)

可查看历史已结束课程的作业成绩、老师评语等相关信息

?如哬查看已结束课程的作业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作业”中的“已结束课程的作业”选项,进入已结束课程的作业界面如下图所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点击某条历史作业后面所对应的“查看”链接按钮界面跳转至如下图所示:

?如何查看已结束课程的作業

3、用户在上图界面中,可查看该项作业的详细信息题目的对错、老师的评分等详细信息。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考试(P31)

可对正在進行课程的考试根据“考试类型”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状态因此所能进行的操作也不同。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考试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考试”中的“正在进行课程的考试”选项进入正在进行课程的考试界面,如下图所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根据“考试类型”的不同,所对应的状态也不同因此能够进行的相关操作也不同。 考试类型分为:线上考试和线下考试

? 线上考试分為:未回答、继续答题、已批阅、待批阅四种状态,所对应的操作分别是:立即完成、继续完成、查看成绩

? 线下考试分为:未回答、巳批阅两种状态,所对应的操作分别是:立即完成、查看考试

?如何查看正在进行课程的考试 相关的操作说明如下:

(1)立即完成:可對未进行答题的考试进行答卷操作。

(2)继续完成:可对已经答题并进行过数据保存但未进行最终提交的考试进行继续答题操作。 (3)查看成绩:可对已经答完并进行了最终提交并且老师已进行批阅的考试进行成绩查看操作。 (4)查看考试:可对线下考试的成绩信息进荇查询

如何查看已结束课程的考试(P34)

可查看已结束课程的考试数据信息。

?如何查看已结束课程的考试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栲试”中的“已结束课程的考试”选项进入已结束课程的考试界面,如下图所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点击某条历史考试后面所对应的“查看”链接按钮,界面跳转至如下图所示:

?如何查看已结束课程的考试

3、用户在上图界面中可查看该项考试的题型、对错、得分等详细信息。

如何观看和下载课程的相关资料(P37)

可观看和下载某门课程所绑定的相关资料

?如何观看和下载课程的相关资料

1、艏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资料”,进入资料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何观看和下载课程的相关资料

2、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中,在矩形框中“资料列表”后面所对应的下拉框中选择课程名系统可自动将该门课程下的参考资料显示在下方列表中。

3、用户在上图所示的界面Φ可通过点击矩形框中的“下载”或“观看”链接按钮,进入该资料的视频观看或图书阅读界面

如何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P40)

茬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可与学生或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上的“互动”选项按钮,进入互动界面如下图所示:

(1)鼡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点击“求助/解答”选项进入向老师提问的界面,学生在“讨论内容填写区”填写“题目”、“正文”、

“选擇课程”等数据后,点击

按钮即可将所添加的问题数据保存至“讨论内容显示区”。

(2)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的“讨论内容显示区”可通过点击某条问题所对应的“题目”链接,查看该问题的所有讨论内容信息

(1)用户在上图所示界面中,点击“讨论”选项进入與同学进行互动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如何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2)可通过点击某门课程后面所对应的“贴子数量”界面跳转至如丅图所示:

(3)用户可在“发新话题区”填写“标题”、

“内容”等数据后,点击?如何与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按钮即可完成发表噺话题的操作。

(4)用户在上图界面中的“话题查看区”通过点击某条话题所对应的“标题”链接,进入历史话题的详细信息查看界面还可对话题进行回复操作。

如何查看课程的考核标准(P46)

查看所选课程的考核标准

?如何查看课程的考核标准

1、首先单击系统导航栏仩的“考核标准”选项按钮,进入考核标准的查看界面如下图所示:

7、关于做好本学期尔雅通识选修课

石经院华信教字?2015?7号

关于做好夲学期尔雅通识选修课

为规范和加强公选课管理,并做好本学期尔雅通识选修课网上报选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进入“石家庄經济学院华信学院尔雅通识课”登录页面.点击右上角“登录”输入用户名及密码进行登录网络通识课程用户名为学号、密码默认为123456(登陸后点击左侧“设置”进行密码修改)。

(2)点击 “课堂”列表中的“添加课程”进入“自选课程”页面,点“报名”进行课程的选择报名结束后点击右上角自己的名字,即可进入“我学的课”页面

(3)在“我学的课”页面,将鼠标放置在所选课程图标上(不要点击鼠标)图标右上角会出现一个小图标,点击小图标可在选课规定时间内进行退选、改选其他课程逾期不可退选、改选。点击“课程学習”开始学习并要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所选课程。

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网络通识课平台已选课程的同学在指定位置输入自己的学号,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56,进入之后请务必完善个人信息查看考核标准。

第二步:在个人学习中心可以看到关于课程的所有动向根据要求进荇学习、互动答疑、考试等。

第三步:按照本课程要求完成系列学习及考试获取学分。

特别提醒:在观看视频课程时请注意不能快进,第一次观看前面一集看完后面才能解锁不能跳集观看,最小化窗口之后视频课程的学习将无法计时长时间不在电脑前也将不计时。

1、学校不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在2016年3月13日(第3周)至2016年6月17日(第16周)完成网络课程的学习任务。

2、学生登录中南财經政法大学通识课学习平台通过观看视频,完成相应作业提问,讨论、考试等进行学习学生需完整观看视频(学习进度达到100%)方能參加期末考试,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3、课程成绩构成:综评成绩=视频观看(40%)+网上平时作业(20%)+网上期末考核(30%)+讨论(5%)+答疑(5%),成績记载为百分制60分及格,则可获得本课程学分并计入通识选修课学分。

观看视频:学生在系统中在线观看课程视频系统自动根据观看的集数,记录学生的观看进度比例并自动计算观看视频的得分。

做作业:作业是由每门课程的老师根据视频进行设置的如:老师在某门课程的第2集视频设置了一次作业,当学生看完第2集视频后即可进行在线答题。

考试:学生完整观看完视频、完成作业后该课程的栲试信息自动呈现给学生,学生即可进行在线考试

学校不统一安排上课时间、地点。学生根据自身时间在课程开放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成绩合格者给予登记成绩并获得相应学分。学生须按照要求完整观看完视频、完成布置的作业等学习任务否则将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栲试,该课程考核成绩以缺考记入成绩册归入本人档案,并取消其再次选修网络课程的选课资格

有任何疑问可以同平台在线客服联系。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

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 D.洎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 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爭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學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の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

“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囚类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以助其掌握社会发展及国际变化规则;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社会等议题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過探讨与剖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开拓视野,以更加愙观、理性地态度认识世界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学习,正确领会知、情、意的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坚强意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筑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道路促进自我人生之路的健康发展。

E.经濟管理与法律基础

“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根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學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培養学生的策划、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文学修养与艺术鑒赏”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与艺术创作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能够从艺术中吸取灵感将艺术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中。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 分) 1

历史上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嘚迁移方向分别是:()

地理大发现时代,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

下面没有经历过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变过程的一项是:() ? A、

下面例子中不属于悖论的一项是:()

下面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分布特点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

影响文化增值的因素不包括下面哪┅项:()

关于19世纪文化起源的观点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

宗教是政府进行下面哪一项统治的工具:()

所谓西斯拉夫人不包括:()

公元11--12世纪,英国的官方语言是下面哪一项:() ? A、

在“五岳”的基础之上宋代出现了几镇

下面属于欧盟成员对土耳其要求加入歐盟的顾虑的一项是:() ? A、

下面不属于犹太人特点的一项是:()

尼格罗人种是什么肤色 ? A、

关于IQ值的最高和最低的表达,下面正确嘚一项是:() ? A、

东亚最高非洲赞比亚最低

东亚最高;非洲几内亚最低

南亚最高;非洲几内亚最低

五镇之中的中镇指的是:()

古代攵献对雅利安人的称谓有什么

下面不属于自然地理学的一项是:()

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是谁

下面不属于基督教基本教义“三位一体”嘚一项是:() ? A、

民族按时间进程划分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

一切问题的起始点是什么

科举考试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

以下是Φ国本土的宗教的是

下列地区属于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 A、

下面不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语种一项是:() ? A、

汉传佛教里佛诞生ㄖ是:() ? A、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教堂是:() ? A、

圣索菲亚大教堂 ? ? C、

梵蒂冈教堂 ? ? D、

圣保罗大教堂 ? 我的答案 :D 30

俄语是哪一语系 ? A、

阿尔泰语系 ? ? B、

汉藏语系 ? ? C、

凯旋门是哪个城市的建筑

英国最早的语言是下面哪一种:()

中国第一部文化地理学书籍的作者昰:()

郁金香是哪个国家的国花

以下什么民族和古羌人有血统联系

古人认为“南”这个方向表示的是下面哪一个概念:() ? A、

淮阴指嘚是淮水的哪一面:()

穆斯林世界心目中的三大清真寺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 A、

释迦摩尼首次讲经之地是:()

下面不属于集体越軌行为的一项是:() ? A、

乡镇、县、省级领导干部们要政绩 ? ? C、

欢天喜地庆祝《毛主席到安源》这幅画 ?

A型血在哪个地区分布最广

下媔不属于制度性文化的一项是:() ? A、

“泛埃及论”是关于下面哪一方面问题的理论:()

犹太教每年3、4月份举行的,涂羊血于门上的節日是下面哪一个:() ? A、 成道节

历史地理学是谁提出来的

阿斯旺大坝是哪个河流上的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 分) 1

南疆多蒙古语地名,而北疆则多属早期印欧语系民族的地名

朝鲜族不是中国本土民族

制度性的群体和非制度性的群体是不一样的,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嘫存在集体越轨行为

基督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

宗教就是迷信,它是所有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一种虚幻反应 我的答案 : ×

麦哲倫航海是在19世纪

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的保存必然伴随着原有的文化的丧失和新文化的添加

赣方言区是在隋唐成型的。

哼囧二将是文化整合的结果

移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移民融入或保持自己的语言

罗马时代创造的文化对欧洲没有什么影响

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中部迅速与西方文化接轨,传统、民间淳朴的文化保留很多 我的答案 : ×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重镇

安徽人发明的票号在当时遍布铨中国,另外莫斯科、日本东京、法国巴黎都有他们的票号

以小亚细亚半岛(新月地带)为中心,早期人群迁移到希腊、西班牙、大不列颠、中国、伊朗、印度于是将印欧语系带向全世界。

日语和中文不属于一个语系

维吾尔族有一部分来自于傣族蒙古族有一部分来自維吾尔族。

文化突变同样会影响文化的发展

《封神演义》是明代演义小说

文化是社会成员作为一种生物体不受生物遗传影响的所有行为洏炮制出来的东西。

随着语言与历史的发展英语进入北美洲、大洋洲;荷兰语进入南非,法语到达魁北克

明代南方进士录取的比例往往比北方低。

顶端“洋葱式”建筑的教堂是俄罗斯的建筑特色

海盗是一种文化对于西方人来说,海盗是与本国民族历史有直接联系的 峩的答案 : √

伊斯兰教有两大宗派:逊尼派和什叶派。

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所生活环境纬度的高低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欧罗巴人种的頭发、肤色受到了影响。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他提出了文化地理决定论。 我的答案 : √

陕西麦客是流动性的替别囚收麦子的人主要流动于北方小麦产区。 我的答案 : √

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他先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叻“随着纬度分布,形成不同地带的观点”

每一个民族的形成都是一个历史过程,除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历程之外另外还要经历涳间历程和历史过程。

文化整合非激烈的渐变的冲突。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活动场所穆斯林们麦加朝拜天房,内储黑石头——克尔白是真主赐予的,含有真主的信息

中国有29个民族使用汉藏语系,18个民族使用阿尔泰语系

四大天王是汉文化的土产,南方天王(托塔天迋李靖)最早流行

阿拉伯语在伊斯兰教中非常重要

物质文化是有地域差异的,而建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是有差異的,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不是对立的

研究表明,移民和基督教的传播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吴方言分布区内部差异大

清真寺修造的特點:全寺有明确方向趋向,保证圣龛的方向和克尔白的方向是一致的

南美地区即新大陆是没有民族的,他们更多的是时尚和流行

东正敎名义上的中心在伊斯坦布尔,采取三级教阶制最高领导为牧首。 我的答案 : √

在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内部的文化差异正在缩小。

俄罗斯作为一个成熟的民族迁移到了中国

中国人IQ普遍比非洲人高

中国多数民族在形成中都历经了从血缘向地缘转化

宗教组织是宗教发展Φ的中介

北欧人鼻孔比较小 我的答案 : √

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说的?()

? D、色诺芬我的答案:C

2下列人物中最早使用“物理学”这个词的是谁()

? D、亚里斯多德我的答案:D

3“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耗动地球”这句话是谁说的()? A、欧几里得

? D、伽利略我的答案:B

4“格物穷理”是由谁提出来的?()

? D、王阳明我的答案:B

5相对论是关于()的基本理论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對论。 ? A、时空和引力

? D、引力和重力我的答案:A

6欧洲奴隶社会比中国时间长中国封建社会比西方时间长。 我的答案:√

7阿基米德是欧幾里得的学生的学生

8西方在中世纪有很多创造。

伽利略与经典物理的诞生已完成

1 以下不属于伽利略的成就的是()

? C、阐述相对性原理

2“地恒动而人不知譬如闭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体现了什么物理学原理()? A、相对性原理

? D、杠杆原理我的答案:A

3哪位古希腊哲學家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A、亚里士多德?

B、毕达哥拉斯? C、色诺芬

? D、德谟克利特我的答案:D

4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嘚作用下,会保持下列哪种运动状态()? A、匀速曲线? B、加速直线? C、匀速直线

? D、加速曲线我的答案:C

5《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卋界体系的对话》与《天体运行论》都是伽利略的著作我的答案:×

6伽利略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我的答案:×

7伽利略的逝世和牛顿的出生都是在1642年。()

8伽利略认为斜面上的运动是冲淡了的自由落体运动() 我的答案:√

1物理学家焦耳是哪个國家的人?()

2以下哪一项属于经典物理的范畴

? D、狭义相对性原理我的答案:A

3谁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认识到光是横波,并提出了顏色的三色定理()? 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 D、托马斯·杨我的答案:D

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发现者是谁?()? A、克劳修斯? B、能斯特? C、开尔文

5 以下哪个人没有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

? D、开尔文我的答案:C

6以下哪个人不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現者?()? A、迈尔? B、焦耳? C、赫姆霍兹

? D、能斯特我的答案:D

7下面哪项不属于电磁学定律()? A、库仑定律? B、安培定律 ? C、能斯特定理

? D、电磁感应定律我的答案:C

8牛顿的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光学》。 我的答案:对的

9“热力学第零定律”认为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我的答案:√

10牛顿的认同伽利略的楿对性原理没有绝对时空观。

11光学上的“波动说”是由牛顿提出来的()

1 爱因斯坦在哪个国家上的大学

? D、意大利我的答案:B

2爱因斯坦是哪个民族的

? D、撒克逊人我的答案:C

3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是()。? A、米列娃? B、艾尔莎? C、波伏娃

? D、玛格特我的答案:A

4数学家唏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是小学同学()我的答案:对的 5爱因斯坦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文凭

爱因斯坦生平与科学贡献(二)

1爱因斯坦在()年到达柏林,开始在柏林大学任教 ? A、1902

2在质能方程E=mc?中,c表示什么?()

3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的主题是

? C、分子大小的测量

4爱因斯坦逝世的时候拥有哪两个国家的国籍() ? A、德国和美国

5爱因斯坦年在下面哪个单位工作?() ? A、大学

6爱因斯坦任职的第一个大学是格丁根大学()我的答案:×7爱因斯坦的儿子拿到过诺贝尔奖我的答案:×

1.“尚贤”思想的提出本来就带有人人平等的意味,它是用来打破什么的( A)

A.贵族专制 B. 皇权专制 C. 奴隶主专制 D.暴政统治

2.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C)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會 C.贵族共和 D.君主立宪

3.孔子出生于哪一年(B)

4.不属于曹胜高老师的作品是?( C )

A.《国学通论》 B.《从汉风到唐音》 C.《唐朝简史》 D.《汉赋与汉玳文明》

5.孔子去世于哪一年( D )

6.孟子将“民本”的思想发展到了什么?( D )

7.一个国家哪个阶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 B )

A.资产階级 B.中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共产阶级

8.古时对天的看法都有哪些( B )

A.自然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 B.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

C.自然之天,主宰之天文化之天 D.主宰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

9.按照儒家文化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什么?( C )

A.要有智慧 B.要有精神 C.要有善念 D.要有內涵

10.不属于周朝的文献是 ( C )

A.《诗经》 B.《尚书》 C.《大学》 D.《周易》

11.《春秋》是根据哪国历史改编的?( B )

12.谁第一次用道德来区分君子与尛人( A )

13.对于人类来讲,合乎正道实际上是合乎了什么( B )

A.文化发展规律 B.人类发展的规律 C.哲学发展规律 D.道德发展规律

14.首先摒弃了鬼神觀念,开创了人文理性时代的是( C )

15.谁把教育从上层阶级特有扩展到平民百姓之中?( C )

16.《中庸》讲的道是什么( A )

A.儒家之道 B.道家之噵 C.法家之道 D.墨家之道

17.孔子区分人的一个基本的着眼点是?( D )

A.君臣 B.父子 C.礼义廉耻 D.君子小人

18.先让国家富强再让老百姓富裕,这是哪个学派嘚观点( D )

19.《论语》有多少篇组成?( B )

20.《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过多少次?( D )

21.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什么( D )

22.我们大部分的人没有能够成为能治国的人,原因是什么( C )

A.不知道怎么去做 B.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C.我们不去做,不愿意改变自己 D.没有目标

23.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包括( C )

A.格局的大小 B.气相的有无 C.地位的高低 D.胸怀的宽狭

24.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 A )

A.┅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 B.时空关心

C.中听,契合事理 D.人的内心

25.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C)

26.中国礼制里延续比较久远而且保持最完整的是哪种礼( B )

A.婚礼 B.丧礼 C.君臣之礼 D.朋友之礼

27.礼在其前两个功能形成の后就会担负起的第三个功能是什么?( C )

28.《明鬼篇》是谁的著作( D )

29.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 C )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尚书》

30.《春秋》这本书的名字来源是( A )

A.在古代春天与秋天是朝聘的重要季节 B.春秋是古代农业耕种与收获的重要季节

C.周朝皇帝格外偏恏这两个季节 D.古代战争多发生于春天与秋天

31.礼的“禁乱”的作用再往前走一步,礼就变成了什么( B )

32.礼的空间感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什麼?( D )

A.乐 B.主持人 C.所处时间段 D.规矩和制度

33.史官在古代担任几种使命( B )

34.“吾见百家春秋”是谁的话?( B )

35.礼的第四个作用是什么( A )

A.禁乱 B.形成哲学观 C.形成价值观 D.刑罚

36.《汉记》的作者是?( C )

37.君子阶层最主要的特质是什么( D )

A.做官 B.做学问 C.普及文化 D.修身养性

38.什么是礼的精鉮在现实生活中的调整?( A )

39.吾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亡也。这句话出自( D )

A.《春秋》 B.《尚书》 C.《史记》 D.《左传》

40.“洁静精微”这昰哪一部典籍教给我们的?( C )

A.《诗经》 B.《尚书》 C.《周易》 D.《春秋》

41.《尚书》的内容不包括( C )

A.治国经验 B.管理经验 C.情感表达经验 D.政治实踐经验

42.我国古代管理学上道家的学说主张什么?( D )

A.人往高处走 B.逆水行舟 C.随波逐流 D.人往低处走

43.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是( B )

A.《春秋》 B.《尚書》 C.《史记》 D.《左传》

44.决定人们头发黑白,耳朵听觉好坏的是哪一个器官( A )

45.管理大的国家和地区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 C )

A.事无巨細 B.事必躬亲 C.无为而无不为 D.放任自流

46.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的人家不包括( B )

A.欧阳高 B.夏侯渊 C.夏侯胜 D.夏侯建

47.关于《诗经》的内容不包括?( D )

48.“今文尚书”是用哪种字体传播下来的( C )

49.法家的用人之术都有哪些?( A )

A.顺上实能,专任易制 B. 顺下,实能专任,易制

C.实能专任,顺下慎独 D. 专任,顺下慎独,实能

50.政府机关其实都是什么的产物( A )

A.妥协,折中权衡 B.妥协,利益权衡

C.利益,权力妥协 D.權力,责任妥协

51.礼在中国文化里边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B )

52.先秦五经中最复杂的是( D )

A.《大学》 B.《中庸》 C.《周礼》 D.《尚书》

53.唱歌时沒有伴奏,即清唱叫做?( B )

54.礼本身起源于哪里( D )

55.礼的第一个功能起源于哪里?( C )

A.战争 B.官府制度 C.民俗的分配关系 D.道家精神

56.伏生在牆壁里保存下来的“尚书”有多少篇( C )

57.《仪礼》这本书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历史文献,从而削弱了其历史意义( C )

58.秦时焚书,将《尚书》藏于壁中的是( C )

59.《周易》是从谁开始的?( C )

60.灾异学说是在哪个朝代形成的( C )

61.古今中外最有效率的组织是什么?( D )

A.政治組织 B.民间团体 C.经济组织 D.军事组织

62.法家的制度讲的包含了几个方面( C )

A.理、术、势 B.法、礼、势 C.法、术、势 D.法、势、理

63.对经文所蕴含的哲理進行阐述的是?( B )

64.“三礼”中形成最晚的是哪一部( A )

A.《礼记》 B.《仪礼》 C.《周礼》 D.同时期形成

65.正心有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A )

A.忠正端正 B.更正,端正 C.周正忠正 D.忠正,更正

66.我们中学时候的言行称为什么( B )

67.有曲调也有节奏的韵律,在古代叫做( B )

68.起点很低,但是经過世代流传下来的是( C )

A.《毛诗序》 B.《大雅》 C.《国风》 D.《小雅》

69.“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出自于( A )

A.《毛诗序》 B.《中庸》 C.《周礼》 D.《尚书》

70.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谣具备哪三方面的素养?( A )

A.知识能力,修养 B.知识能力,权谋

C.权谋知识,修养 D.权谋知识,人生观

71.“究天囚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出自于?( D )

A.《论语》 B.《春秋》 C.《尚书》 D.《史记》

72.中国人的“平天下”其实是指什么( D )

A.征服全世界 B.统治铨球

C.剿灭所有异己 D.得到四海的拥护

73.我国古代儒家是治国的,道家是养生的那佛教是做什么的?( B )

74.“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偅取可施予礼仪三百五篇”出自于?( D )

A.《诗经》 B.《中庸》 C.《周礼》 D.《史记》

75.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哪个保存至今( C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仳伦文明 C.中华文明 D.古印度文明

76.孔子对诗经的改革是在哪个层面进行的?( D )

77.道教的五门学问中除去宗教成分最有意思的是哪一个( D )

78.周詩有几种指向?( C )

79.《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谁( D )

80.唐代有哪位大诗人是真正的出身布衣?( C )

81.季札观乐记录的是季札出使哪个国家( C )

82.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努力进取,很大程度上他是在为谁工作?( C )

83.真正意义上记载下《诗经》的时间是在( D )

84.儒家和法家对于鼡人方面分别是怎么样的学说?( A )

A.化性说因性说 B.化性说,天性说

C.天性说化性说 D.因性说,化性说

85.基本是由贵族所创作出来的是( B )

86.春秋战国时期讲“法”的是哪位大家?( B )

87.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法”中的“义”代表什么( A )

88.《说苑》的作者是?( B )

89.“诗三百一言鉯蔽之,思无邪”这是谁评价诗经的话( C )

90.《毛诗序》是从哪个角度对“风雅颂”进行解释的?( C )

91.周文王是被囚禁哪里演绎《周易》嘚( C )

92.哪本书详细记载了儒生在战国时的遭遇?( D )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93.最晚列入到儒家经典中的是( D )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94.张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

A.改变命运 B.做官 C.改变气质 D.赚钱

95.《周易》只有哪两个卦是讲天地的( B )

A.震卦和离卦 B.乾卦和坤卦 C.坤卦和困卦 D.离卦和兑卦

96.儒家的学说在古代是立足于哪类人的?( A )

97.儒家所讲的道不包括( B )

98.改变自己包括很多方媔,从儒家思想角度看主要是什么( B )

99.从正面,发展的角度来说人的快乐就是什么( C )

A.财富的获得 B.色欲 C.自我价值的一种实现 D.成家立業

100.不属于孟子游说过的王是?( D )

A.滕文公 B.梁惠王 C.齐宣王 D.鲁襄公

101.成功的人除了善于改变自己之外还会怎么样( D )

A.善于观察 B.自省 C.乐于助人 D.坚持

102.孟子所生活的“定而不安”的时代是?( B )

A.战国前期 B.战国中期 C.战国晚期 D.三国时期

103.人在做事的时候其实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D )

104.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属性的是?(B )

105.乐在中国古代有多少方面的含义( D )

A.音乐 B.舞蹈 C.按照音乐来行走 D.以上都是

106.当今世界国内外很多官员其实不是毁在能力方面,毁掉他们的其实是什么( D )

107.不属于《孟子》的篇章是?(D)

A.《梁惠王》 B.《滕文公》 C.《尽心》 D.《子告》

108.《孟子》共有多少篇(B)

109.处理好哪些关系之后我们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D )

A.父子君臣 B.夫妇,兄弟 C.朋友关系 D.以上都是

110.一个人能够交到哆少朋友在多大程度上被大家认可主要取决于什么?( A )

A.人本身 B.家庭背景 C.财富多少 D.知识多少

111.《诗经》中的类比法中常用什么来比喻君孓( C )

112.汉朝时期的汉儒们是把《诗经》当成什么来研究的?( B )

113.以下相信有天但反对有命的是( A )

114.四书中,侧重于修身养性的是( C )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115.在孟子看来什么是人类道德感的来源?( C )

116.为而不恃出自于( D )

A.《梁惠王》 B.《滕文公》 C.《尽惢》 D.《道德经》 117.关于性善论中,主张“天性”的是哪一位学者( D )

118.《周易》中的分类不包括?( D )

119.当一个人所发出的都是恶念的时候需偠用哪位学者的学说进行教育( A )

120.孟子关于“性善论”的理解是?( A )

A.社会属性 B.自然属性 C.精神属性 D.客观肉体

121.谁在心学中放大了孟子的性善论( C )

A.朱熹 B.欧阳修 C.王阳明 D.陶渊明

122.谁确立的“四书”?( C )

A.朱元璋 B.齐宣公 C.朱熹 D.商鞅

123.从伏羲画八卦开始《周易》经过了几个关键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 B )

124.《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D )

125.做到“内圣”的原则是什么?( A )

A.存心反身,寡欲养氣 B.存义,反身纵欲,养神

C. 存心反身,纵欲养气 D. 存心,躬身寡欲,养神

126.孟子认为“义”用来干处理哪方面关系的( C )

A.亲情关系 B.洎然关系 C.社会关系 D.尊卑关系

127.五经中成书比较早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是( A )

A.《周易》 B.《诗经 》 C.《尚书》 D.《礼义》

128.率性之谓道出自于哪里?( C )

A.《论语》 B.《大学 》 C.《中庸》 D.《孟子》

129.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阐释了人的归宿是什么?( D )

A.达到礼让 B.达到孝悌 C.达到有为 D.达到性善

130.在道家思想中“道”指的是?( A )

131.“道”在儒家思想中所体现为( D )

132.“慎独”是哪家的思想?( A )

133.阐述了人的来源和人的归宿的是( C )

134.《春秋》一书中总共记载了多少位国君的历史?( C )

135.《周易》概括的中国人思考的内容不包括( D )

136.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 A )

A.《周易》 B.《诗经》 C.《尚书》 D.《礼义》

137.现在流传下来的《春秋》时哪一国的史书( B )

138.《周易》在什么时期被誉为六经之首?( B )

139.《左传》里的“行人辞令”从史学意义上讲其作用是什么( D )

A.是后期策论早期的影子 B.提供经济发展规律

C.为后代史官树立里程碑 D.为后来中国的政治史,外交史保存了宝贵的材料 140.老子的智慧其实是源于什么的智慧( A )

141.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 C )

A.《周易》 B.《诗经》 C.《尚书》 D.《礼义》

142.孟子认为什么是智慧的来源( B )

A.辞让之心 B.是非之心 C.羞恶之心 D.廉耻之心

143.儒家经典中,排在第一位的是( B )

A.《大学》 B.《周易》 C.《诗经》 D.《尚书》

144.《公羊传》和《谷梁传》里的义例往往是现在什么学家们的话题?( A )

A.经济学家 B.法学家 C.文学家 D.史学家

145.“天时地利人囷”出自于( B )

A.《太乙神数》 B.《周易》 C.《占梦》 D.《孔门易》

146.《周易》中是“传”有多少篇?( C )

147.“辨而裁其失也俗”是评论的哪一蔀作品?( A )

A.《公羊传》 B.《谷梁传》 C.《左传》 D.《邹氏传》 148.“六经”不包括( C )

149.郑玄分析《春秋》三传中善于“礼”的是哪一个?( C )

A.《谷梁传》 B.《邹氏传》 C.《左传》 D.《公羊传》 150.成为影响汉朝经学发展走向的是哪一部著作( B )

A.《谷梁传》 B.《公羊传》 C.《邹氏传》 D.《左傳》 151.《春秋》在汉代之后遗失的是哪两传?( A )

A.《邹氏传》《夹氏传》 B.《公羊传》,《夹氏传》

C.《本纪传》《左传》 D.《左传》,《鄒氏传》

152.易学界普遍认为以下形成最早的是( C )

A.《周易》 B.《归藏易》 C.《连山易》 D.《尚书》

153.《周易》中“易”的解释不包括?( D )

154.四书嘚第一篇是( C )

A.《中庸》 B.《论语》 C.《大学》 D.《尚书》

155.周朝用什么来治国?( C )

156.孔子最推崇的弟子是谁?( B )

157.使孔子成为一个教育家的是什么( A )

A.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 B.提出用道德区分君子和小人

C.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努力方向 D.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158.《经学理窟》嘚作者是谁?( D )

159.在《周易》中乾卦与坤卦代表着?( C )

160.舞蹈在古代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 C )

161.要想成为君子从立心上讲需要什么?( A )

162.汉代尊君权的基本一个参考是什么( B )

A.《左传》 B.《公羊传》 C.《谷梁传》 D.《夹氏传》 16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什么词性?( C )

164.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用隶书书写的《尚书》称为什么( B )

A.古文尚书 B.今文尚书 C.秦文尚书 D.汉文尚书

165.不属于古时占卜用书的是?( D )

A.《呔乙神数》 B.《周易》 C.《占梦》 D.《孔门易》 166.“《大学》是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这句话出自?( D )

167.成熟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C )

A.做自己想做的,广开言路 B.做自己该做的广开言路

C.做自己该做的,少说废话 D.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

168.五经里最难读的是哪一部?( B )

A.《诗经》 B.《尚书》 C.《乐》 D.《春秋》

169.人类社会之所以能成为群体的标准是什么( A )

A.仁和性善 B.礼和智 C.信和义 D.勇和信

170.“亲民”与哪两个芓是通假字?( C )

171.领导干部需要具备的素养不包括( D )

A.知识 B.创新能力 C.组织能力 D.形象气质

172.《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哆少次?( D )

173.汉朝时期的尚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B )

A.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

B. 29篇今文《尚书》和16篇古文《尚书》以及孔安国嘚序

C. 29篇今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D. 16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的序

174.今文经的缺点是什么?( C )

A.无实际用处 B.不知变通 C.失去本意 D.太繁琐古板

175.朂正统,最正宗的文献记载是什么( D )

176.现在流传下来的古文《尚书》其实是什么时候“伪造”的?( A )

177.“读书的目的是改变气质”这句話出自( C )

A.《中庸》 B.《论语》 C.《经学理窟》 D.《周易》

178.羲和之官在古代是掌管什么的?( B )

17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二个明是什么词性( A )

180.真正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到了初秋时期是哪一个国家?( B )

181.“境界”这个词来源于哪里( C )

A.《论语》 B.《道德经》 C.佛教 D.基督敎

182.尧舜时期朝代的更替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完成的?( C )

A.政治谈判 B.暴力革命 C.禅让 D.农民起义

183.在周朝的官僚体制中在国家做事的时候应该怎麼做?( D )

A.克己复礼 B.克己奉公 C.克俭于家 D.克勤于邦

184.中国文化中用人有几个策略( B )

185.哪一年以后,国学在我国再次掀起学习浪潮( C )

186.修養在小时候是?( B )

18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出自?( A )

A.《论语》 B.《诗经》 C.《道德经》 D.《中庸》

188.中国古代继承大禹勤俭学说嘚是哪一派别( A )

189.“用人之为人,不用人之为我”这是哪一家学派的观点( D )

190.“以身观身,以家观家”这句话出自于( C )

A.《论语》 B.《诗经》 C.《道德经》 D.《中庸》

191.《尚书》所记录的内容包括哪三方面?( A )

A.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一个大臣,怎么认识老百姓

B. 怎麼做好一个国君怎么 做好一个大臣,怎么做好礼仪教化

C.怎么做好一个国君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

D.怎么做好礼仪教化怎么治理百姓,怎么巩固政权

192.《毛诗》的特点是什么( B )

A.严谨朴素 B.强调诗的政治功能 C.重讲阴阳 D.强调诗的文学形式 193.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哪两個学派注重培养弟子?( A )

A.墨家儒家 B.道家,法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墨家

194.汉朝时期诗经变成了四个流派其中比较重讲阴阳的是哪一流派?( D )

195.《诗经》的编订有哪三个说法( C )

A.采诗说,增诗说写诗说 B.写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C.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D.增诗说,献诗說采诗说

196.《道德经》的作者是?( B )

197.在儒家学说体系里边什么是人所有道德的来源( D )

198.要想成为君子从气度上讲需要做到什么?( D )

A.海纳百川 B.有容乃大 C.包容万物 D.仁爱天下

199.我们怎么样做才能从心态上积极( A )

A.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B.大爱无疆,仁者无敌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见贤思齐

200.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中总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C )

201.以郑樵为代表的学者是从什么方面来解释诗经的三种文体的?( A )

A.性质 B.功能 C.文本 D.语言结构

202.《诗经》主要由哪三种文体组成( C )

A.风歌谣 B.风雅谣 C.风雅颂 D.诗词曲

203.孔子最提倡用哪种方法来区分君子和小囚?( B )

A.地位和财产 B.格局的大小气象的有无,眼界的高低胸怀的宽狭

C.道德 D.三个都是

204.我们学习《周易》的目的是什么?( C )

A.学会占卜 B.避免灾祸

C.提高自己的视野品味,扩大自己的格局 D.通晓鬼神

205.儒家经典著作中保存相对完整在先秦时期流传相对较广的是哪一部?( B )

A.《诗经》 B.《周易》 C.《春秋》 D.《论语》

206.人做事分为哪三个层面( D )

A.勉而行之,能而行之得而行之 B.利而行之,勉而行之能而行之

C.利洏行之,安而行之能而行之 D.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

207.读《周易》的最高的层面是什么?( D )

A.原道之书 B.休养之书 C.易变之书 D.占卜之書

208.《中庸》里讲到的心性修炼有哪些方法( A )

A.安命修道,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

B.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师法自然

C.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

D. 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安命修道

209.中国古人在思考宇宙运动的时候认为宇宙产生这种運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 )

A.宇宙是由阴和阳两种物质组成

B. 宇宙星系之间有引力

C. 宇宙形体爆炸的结果

D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

210.我国古代能找到嘚最能表现沟通天地万物的工具是什么( C )

211.八卦中的“兑”位是与什么相对应的?( C )

212.商朝能够统一中原全国除了会使用铜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C )

A.骑兵强大 B.发明了连弩 C.发明了车 D.发明了弓箭

213.按照对人的分类,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属于哪一类的( C )

A.生而知之 B.学而知之 C.困而知之 D.迫而知之

214.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 B )

215.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C )

A.政府的政策 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礼制的发展 21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B )

217.按照章学诚《文史通义》的说法史官官职都有哪些?( D )

A.府史内史 B.外史,太史 C.小史御史 D.以上都是

218.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A )

A.不同属性 B.不同礼 C.不同哲学 D.不同政治

219.五行之中代表“智”的是什么( C )

220.《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 C )

A.《诗经》里的话 B.国家的政策

C.是代玳相传总结出来的名言 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

221.宇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B )

222.中国集权政治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匼起来而形成的( B )

A.道家无为而治 B.法家君权一统 C.儒家仁爱 D.墨家兼爱

223.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先出来做事的人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A )

A.烈士,先驱 B.称王 C.控制天下 D.被人唾弃

224.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 A )

225.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 C )

A.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B.客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德礼辩证法 226.中国社会的动乱发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什么( D )

A.政治制度不合理 B.政治残暴 C.文化矛盾噭化 D.贫富不均

227.道家所思考的问题是由什么形成的?( D )

A.政治制度 B.哲学观念 C.礼学传统 D.历史智慧积淀

228.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悝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 A )

A.《庄子》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墨子》

229.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因是什么?( C )

A.有所恨 B.有所嘚 C.有所待 D.有所为

230.使社会安定但是扭曲了人的自由自在的天性的是什么?( D )

231.在汉朝之后就流传很少的学说是哪一派( B )

232.庄子《大宗师》里讲人类最好的老师是谁?( C )

233.儒家对于人的分类最高的等级是哪一类人( D )

234.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D )

A.师法自然 B.道法自然 C.大道无形 D.道生万物

235.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特点即在教义上都认为人是怎样的?( A )

A.平等的 B.高尚的 C.恶劣的 D.卑微的

236.墨家学说源自哪里( D )

A.自然 B.丧葬之礼 C.匠心 D.清庙之守

237.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 C )

A.顺应法律 B.顺应哲学 C.顺应传统 D.顺应自然

238.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A )

A.侠客和工匠 B.侠客和庶人 C.工匠和商人 D.商人和侠客

239.在战国中期以前影响最大的是哪两家?( B )

A.儒、道 B.儒、墨 C.道、法 D.法、儒

240.墨家“尚同、非乐、节葬”等思想和哪一学派的观点相同( C )

241.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A )

242.《墨子》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D )

243.《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 C )

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昰一个阶层而变成了一个广义的称呼?( A )

A.《葵丘之盟》 B.商鞅变法 C.纵横离说 D.儒家仁政

245.用来证明现实世界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非常准确的逻辑方式是什么( B )

A.因明学 B.形式逻辑 C.墨变逻辑 D.都严密

246.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 D )

247.中国在60、70年代改造农村实行嘚政策是什么( B )

A.文化大革命 B.知青下乡 C.大跃进 D.学习马列主义

248.《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D )

249.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C )

250.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 D )

251.商鞅给秦孝公讲了三种治国方式最后秦孝公选择了哪个?( B )

A.帝道 B.霸道 C.王道 D.帝王并用

252.“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C )

253.秦国灭亡除了它的严酷刑法之外最主要的是谁反对秦国?( C )

A.儒家 B.噵家 C.东方贵族 D.大夫

254.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 D )

255.李悝的《法经》包含了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D )

256.决定并影响Φ国地质建构的基础性的学术是什么( A )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57.商鞅变法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C )

A.立法职分,定一 B.職分定一,守法

C.正名职分,定一 D.正名执法,守法

258.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 C )

A.刑法严峻 B.刑法不公 C.刑法细密 D.刑法无道

259.法律中“勢”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 B )

260.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A )

A.甘谷县 B.蓝田县 C.嘉裕县 D.雁门县

261.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A )

A.《法经》 B.《說难》 C.《孤愤》 D.《过秦论》

1.经济系数越大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安定。( × )

2.仁政其实是和后来的德政王道是一样的思想。( √ )

3.蓸胜高老师任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

4.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论语的教化作用(√)

5.“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

6.周朝是中华文明第一个文明总结时代(√ )

7.周朝的文献典籍在鲁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

8.孔子主张先让国家富强再让百姓富裕。( × )

9.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人的。(×)

10.“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昰孔子所提出的(√ )

11.一个国家里最高明的人和最低能的人是很容易改变的,不变的是中间人(× )

12.在《论语》中,小人这个词出现過90多次(×)

13.《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14.现代中国社会中丧礼是可以不办的但是婚礼一定要办,否则会遭到社会輿论指责(×)

15.《春秋》所记载的时间是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的(√ )

16.祭礼的第二个来源是人们对先祖的缅怀。(√ )

17.礼和法的区别是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18.史官在古代是专门记录史实的官不包括其他内容。( × )

19.“吾见百家春秋”这句话说明“春秋”在当时是史书的统称( √ )

20.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是符合礼的,是因为它符合礼的精神可以调整。( √ )

21.老子曾担任史官是收藏史。(√ )

22在周朝的时候巫官和卜官的地位上升明显( × )

2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 )

24.在官場上发展的好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同发展不好的人都是相似的。( × )

25.人生其实是一直得到的一个过程因此人生应该用加法来生活。( × )

26.《诗经》的产生要早于《周易》( × )

27.研究汉朝的礼治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比研究唐宋时期的小很多。(× )

28.《尚书》中的“尚”峩们一般理解为“上古之书”(√ )

29.礼的作用是将人与人区别开,而乐的作用则是让人合起来(√ )

30.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实力并不是朂强的但是他采用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最后建立了明朝(√ )

31.我们在生活中,在官场中最害怕的是看不清人(√)

32.今文经与古文经仅是在汉字上有差异。(× )

33.社会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就不会发生动荡礼只是一个辅助而已。( × )

34.我们古代最好的东覀是拿来献给君王的(×)

35.今文经的特点是能够把一本经书变得非常鲜活。(√ )

36.经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经书与原本的本意可能已经鈈一样了(√)

37.礼的第二个来源是来自对人神等各种关系的调整。(√ )

38.“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

39.“诗言志”中的志,玳表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

40.没有曲调但是有节奏的歌,更倾向于谣(√)

41.《周易》与《诗经》都不是一个时代能够造就的。(√)

42.周诗只包括大雅、小雅(×)

43.“周乐”指的是“周王室之乐”。( √)

44.《商颂》是商朝王室所管的并不是周朝所管的。(×)

45.我們在进行干部的民主测评时候更多时候考察的是能力方面(×)

46.齐桓公由于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最后被易牙和竖刁害死,下场极其悲惨(√)

47.《孔子诗论》是孔子讨论《诗经》的一些篇目。(√)

48.歌本与诗本在古代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记录歌词的。(×)

49.我们在莋人生决策的时候要考虑多个因素因为人是最大的动量。(√)

50.儒家的经典经常被称为“孔孟之道”(√)

51.《中庸》是最晚列入儒家經典中的。(×)

52.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两点不同其中之一是成功人善于改变自己。(√)

53.公孙丑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54.“商頌”经过校订后为十三篇。(√)

55.四书的确立在五经之前(×)

56.作为一地区的领导,他的孝就是让这个地区的百姓政通人和(√)

57.季劄观乐记录的是鲁国人为其演奏周王室的乐曲。(√)

58.孟子将孔子理论中的本源解释清楚了(√)

59.早期的经书是围绕孔子的五经建构起來的。(√)

60.“赋”法所担任的功能有:1、概括功能2、描写自然的生和色,3、叙述功能(√)

61.“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所说。(√)

62.“天命之谓性”是儒家思想的观点(√)

63.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鉮。(√)

64.墨家学说是反对天反对命的。(×)

65.孟子在游说各国国君的时候都会遭到很差的待遇各国国君对他的学说都不屑一顾。(×)

66.孟子一生游说过十几位王(×)

67.“定而后能静”中的“静”指的是安心下来去做事。(√)

68.孟子所谓的性善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發而言的(×)

69.人是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

70. 复礼是指要恢复礼的精神和礼的制度守礼是指要重新建立规矩和制度。(√)

71.在伏羲画八卦之前人类已经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总结。(√)

72.“逍遥游”是庄子所提出的观点主张精神的自由。(√)

73.从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到韩非子讲法,其实是体现了人类道德是在滑坡(√)

74.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是一部完整的史书,没有任何亡佚(×)

75.《孔门易》是儒家学者对《周易》的阐述。(√)

76.《易传》与《孔门易》之间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77.《周噫》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被誉为六经之首。(√)

78.周易中的“周”仅指的是周朝(×)

79.“率性之谓道”中的“率”我们一般理解为遵循。(√)

80.易学界普遍认为《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

81.儒家和道家讲的“道”其实是一樣的都是天地大道(×)

82.将《春秋》的体例阐释的最清楚的是《左传》。(×)

83.“阴阳”之说是周易的产物(√)

84.《左传》是对《春秋》的具体记载,他们的记载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

85. 孔子及诸子所提出的各种学说并非是他们个人成就,而是他们对中华历史经验積累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总结归纳(√)

86.“别异”指的是区分等级、区分秩序的。(√)

87.“乐”在古代是有级别的(√)

88.孙子,韩非子等都和孔子一样将知识尽可能多的传给人们,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才会百家争鸣(×)

89.《大学》在四书中相当于是个序言。(√)

90.《大學》在中国古代所教的内容是知识性的与礼仪无关。(×)

91.《大学》的开篇纲领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92.被社会所公认的“孝順”中的“顺”就是顺从的意思。(×)

93.《文心雕龙》在篇章上也受到《周易》的影响(√)

94.今文经的优点是能够引申诗经最大程度的為我们社会所用,缺点是不知变通(×)

95.在中国古代,日月代表着阴阳(√)

96.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仅在文字上不同,在研究思路也不哃(√)

97.孔子的学说不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改变一个国家, 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向往(×)

98.“做”带有表演的成分,“作”则是代表而来一种规范样板。(√)

99.《新君主论》讲的是如何当好一个君主(×)

100.作为管理者知识是必备的能力,但修养同样重要(√)

101.“平章百姓”中的“百姓”就是指人民大众。(×)

102.《尚书》和《国语》相比在记录的内容方面更正式、更重要(√)

103.曹胜高敎授建议我们读《尚书》的时候应该先读《古文经》,因为这个是最接近《尚书》时代的文本(×)

104.“境界”指的是人能够看多远,眼堺的高低(√)

105.古文经和今文经虽然是属于两个系统,但是彼此没有冲突可以互补。(×)

106.用人之长是用人策略用人之短属于利用。(×)

107.从理论上来讲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所积累的各项管理经验。(√)

108.人类早期的时候音乐舞蹈,歌唱是三位一体的是Φ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基本形态。(√) 109.抱怨其实是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110.国学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理论体系。(√)

111.当所有人都说一个囚好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

112.法家学说认为用人之短是控制人的一种方式(√)

113.法家主张化性说,而儒家主张因性說(×)

114.《二泉映月》是由盲人阿炳演奏出来的,但是乐谱并不是他整理的(√)

115.诗本和歌本里都可以有重复的句子,是为保持韵律(×)

116.根据现在对《诗经》的了解和阅读,献诗的种类总共有列士等4种(×)

117.“明诚”讲的是教的过程,“诚明”讲的是修养的过程(√)

118.《周易》是六经之首,在儒家经典排在第一位(√)

119.《周易》中的“天”和“地”其实就是指自然界的天地。(×)

120.根据《周噫》概括我们读《周易》的时候要先从《易经》读起然后再读《易传》。(×) 121.《周易》的占卜体系中同样一个卦对待不同的人来解释昰不一样的(√)

122.子学代表的都是一类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不代表个人的理解和认识(×) 123.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先秦典籍里,前代史官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

124.金木水火土之中土是代表礼的。(×)

125. 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表明:地方行政权利越大地方经济發展活力越小。(√) 126.当天下都是大国在争霸的时候应该积极挑头,占尽先机这样才能称霸。(×) 127.庄子对于人的划分分为:神人智人,真人这三种(√)

128.庄子说的逍遥也就是自由,就是我们的人身自由很多人都能做的到。(×) 129.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關注的个体。(√)

130.从自然万物的角度看人就是客体,人不是自然的拥有者只是自然的过客。(√) 131.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極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 132.古代的“大夫” 就是指的官位并不是爵位。(×)

133.《墨子》的上中下三篇的内容昰各不相同的是一个完整的长的篇章分为了三个部分。 (×)

134.儒家和墨家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归宿是不同的。(√)

135.《所染篇》裏讲的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136.儒家学派是尊天不信命墨家学说是尊天信命。(√)

137.霸道用的是刑政和兵政是以法治国;王道是帝道和霸道的结合体。(×)

138.“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

139.“法制”是指立法权在广大人民手里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不能干预法律(×) 140.管仲和商鞅在治国时,管仲重视农业商鞅重视商业。(×)

141.教育是假定人性为善法律是假定人性为恶。(√)

142.孔子主张先让国家富强再让百姓富裕。(×)

143.儒学是一种打天下的学说而不昰一种守天下的学说。(×)

144

原标题:老子与开派隐仙宗师尹囍

老子与开派隐仙宗师尹喜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道教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属弱势宗教,在国际上一直默默无闻始终没有超过佛教的影响力,甚至都没有喇嘛教的影响大事实上道教日趋衰落,已经被边缘化了

一、尴尬的问题:道教说不清自己的历史

道教的历史究竟昰2500年?还是仅有1800年由于中国道教各派都说不清自己的历史,因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道教研究在国外,中国道教界在国际道教论坛仩反而没有话语权尽管道教喜欢拿2500年前的老子说事,尊老子为道教鼻祖但这有个死结:道家与道教完全是两个概念,道家之道与道教の道是两回事既使老子被封神后,老子成为道教尊奉的太上老君但人家不认同道教始祖等同于道家始祖。道理很简单在逻辑实证上絀了问题,老子时代还没有道教出现

二、道学概念混乱:老子是道家始祖而非道教始祖;

老子是春秋战国人,是道家始祖而非道教始祖。道教为东汉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所创故道教始祖张陵比道家始祖老子要晚700多年,这700年的空白显然是道教史上的一大明显漏洞我们鈈禁要问:在这漫长的700多年里,究竟是何人在传承着老子之道但无论正一派或全真派,都说不清楚这一点故无法填补道教史上这一段涳白,更说不清楚道教的的历史究竟是1800年还是2500年?因为无论正一派或全真派都无视道教的前身——开派隐仙宗师尹喜的存在。

三、无論古今:开派隐仙宗都选择归隐终南山修仙了道

自古以来开派隐仙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古代抑或现代他们都选择归隐终南屾修仙了道,并认终南古楼观为隐仙宗祖庭其宗脉最早可上溯至尹喜,最晚可推至到上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道教隐仙宗领袖任法融道長。

当然也有主张以尊黄帝为道教始祖的认为这样可将黄老之道上推至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但我则认为5000年的历史太短,三皇之道的源头肯定不止5000年而应将三皇之道的源头推至8000年前的伏羲时代,以伏羲创易道为道文化的源头才对但伏羲之道属道宗的密读版,很少为人所知与后来显读版的道教既不搭边,也不靠谱故以黄帝为道教始祖的说法亦很难成立。

四、道教的前身是开派隐仙宗

众所周知道教尊咾子为道教始祖,老子被道教封神后成太上老君但其实人们有所不知,道宗隐仙派的开山鼻祖是开派隐仙宗创始人尹喜尹喜比老子归隱山林更早,是道宗隐仙派的真正祖师

尹喜早在见到老子之前,就已在终南山修道在楼观结草为楼,开道宗隐仙派之先河创隐仙派の宗主。尹喜迎见老子后得道经和德经如虎添翼,将老子之道弘扬光大、传播于世无可否认,这是尹喜隐仙派一宗最大的历史功绩

據史料记载,尹喜为甘肃天水人是开派隐仙宗师。尹少好三坟、八索、九丘善观天象,精通占星之术由于隐仙派一宗主清修,喜居罙山老林修道并有意隐姓埋名,不显于世此派著述多隐去真实姓名,大都以假黄老之名问世例如闻名后世的《黄帝内经》等道家经典著述,就极有可能为隐仙派一宗假黄帝之名所作

在中国历史上,因隐仙派的所作所为从不见载于史册所以隐仙派是一群非常神秘的囚物。不过在古书中仔细寻找还是能找到尹喜等隐仙派一宗的蛛丝马迹的。

五、拨乱反正:开派隐仙宗及后世传承关系的梳理

道教封尹囍为无上真人给其仅次于老君地位的二祖称号,可见尹喜在道教历史的地位非同小可十分重要。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囚、关尹甘肃天水人,自幼博览群书精研易道,通甲历观天象,善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

史书称周康王时尹喜曾官至周大夫但此说存疑,此尹喜与彼尹喜是否为同一个人与尹喜见老子的时间(周敬王)要相差三四百年,故肯定不是一个人

要知道,在周朝还有一个名叫宓(fu)喜的人也担任过周大夫,很多人将此宓喜与尹喜混为一谈但宓喜与尹喜肯定不是一个人。周康王时任周大夫的鈳能是宓喜而非尹喜。也就是说尹喜也曾担任过周大夫一职,但晚得多应为周景王或周敬王掌权前后的时候,与宓喜相比差三百年嘟不止

六、周至楼观台碑文记载尹喜见老子的时间有误,应予纠正;

周至楼观台唐代和元代石刻碑文上有周召王时尹喜见老子的记载,有学者认为此说与尹喜见老子的时间要差三四百年故怀疑碑文为后人造假所为。但我认为此碑并非为后人造假亦应为此概念的混乱所致,应予于纠正

七、周景王铸“无射大钟”引来杀身之祸

公元前522年,春秋时代周王朝的国君周景王(姬贵)造了一套大型编钟其中包括原来没造过的体积更大、声音更低的大钟。当时周景王与老子曾宣布要铸“无射大钟”“无射”(yì) 本为音律名,老子懂音律将其命名为编钟名。因其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但没想到这件事却成了“单氏取周”的导火索,最终迫使老子出走涵谷关周景王也为此搭上了性命。

为了铸编钟这件事周景王先征求大臣单穆公的意见,问他对造无射钟这件事有甚麽看法单穆公说:“不行!做大钱已经耗损民资,又铸大钟会使耗损加重,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钟是为了让人听的,钟声太低耳朵听不清,就不算鍾声了这就好像眼睛看东西,能看得比较清楚的不过在一步左右;再看远一点的,也不过在一丈左右能够听到大钟声音的细微差别嘚,不过只是个别人能做到的何况先前的国君制钟,大不出二尺二寸半重不过一百二十斤。还是不做为好

景王铸无射钟一事,记载茬《左传》鲁昭公二十一年原文是:

二十一年春,天王将铸无射泠州鸠曰:“王其以心疾死乎!夫乐,天子之职也夫音,乐之舆也;而钟音之器也。天子省风以作乐器以钟之,舆以行之小者不窕,大者不摦则和于物。物和则嘉成故和声入于耳而藏于心,心億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感实生疾今钟摦矣,王心弗堪其能久乎!”

这段话大意是说,周景王要铸无射钟尺寸形淛设计好以后,也曾遭到深通乐理乐官州鸠的反对州鸠认为周景王将死于“心疾”,为什么呢因为音乐有移风易俗的作用,理应由天孓所主掌声音,是音乐的基础;钟磬是发出声音的乐器。天子要变易风俗则制乐器、发声音即所谓制音作乐。音乐之道在于“和”细小的声音需饱满,宏大的声音需浑厚这样就与物相和。相和的乐声入于耳藏于心内心舒展安宁。如果细小的声音尖利宏大的声喑失去浑厚,心灵必受冲击受冲击必生疾病;时间一久,不堪承受那就玩完了。

周景王才不听州鸠那一套毅然铸造大钟“无射”,此钟果然霸气敲起来声势惊人。只可惜“无射钟”铸成的次年周景王立王子朝为太子不久之后,单氏发动政变周景王被弑,老子也被牵连其中

八、史料考证:单氏取周与老子逃亡;

韩非在《韩非子·说疑》中明确提出了单氏取周,将此事与田成子取齐、司城子罕取宋、太宰欣取郑、易牙之取卫、三家分晋并列,并指出这六件事都是臣子谋害君主。

春秋末期,周王室形成了以姬姓刘氏和姬姓单氏联合執政的局面刘氏为周顷王之子刘康公的后裔,属于王室近亲而单氏(单旗)是西周初年单公的后裔,属于王室远亲单氏虽早在周庄迋之时便已执政,七代八人世袭为卿控制王室政权,但因为刘氏属于王室近亲自崛起之后,地位高于单氏

公元前5204月,周景王想立洎己宠爱的庶长子王子朝为太子打算杀死卿士刘献公、单穆公,周景王在动手之前因暴病去世刘氏、单氏立了王子猛为周王。王子朝茬周景王下葬后发动叛乱官至周室征藏史的老子追随王子朝载周室图书奔楚,从而开始了历时十九年的王子朝之乱最终王子朝被杀,咾子被迫交出全部所藏周室图书流亡出关西行。

据史书记载周敬王23年,天下大乱尹喜辞去或失去周大夫官职,转任函谷关小吏在此处遇到老子,得授道经与德经

刘氏、单氏在排除了一大批支持王子朝的世袭贵族后,势力更加稳固公元前493年,晋国六卿内讧范氏、中行氏与赵氏开战,刘氏与范氏世代通婚周人因此支持范氏、中行氏。赵鞅在彻底击败范氏、中行氏后责问周王室,周人只得杀死劉氏的重要谋臣苌弘谢罪刘氏从此逐渐失势,至周贞定王时期刘氏灭亡。从此单氏独秉周政成为王畿内唯一的大族,终于在战国初姩形成单氏取得胜利史称单氏取周。

九、终如愿获老子全部藏书:孔子是单氏取周的最终受益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周景王立王子朝为太子之后,危及到把持着朝政的刘氏和单氏集团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孔子当时所投靠的单氏家族里有一个名叫单旗的大头目,由于不满周景王立王子朝为太子于是便发动了政变,杀死了周景王周景王的六个儿子也被杀,嫡次子王子丐被这个集团立为傀儡周敬王王子朝起兵反抗后失败,与官至周室征藏吏的老子载图书逃往楚国“奉典籍以奔楚”。

老子当时是周朝司空征藏吏,国家藏書就是由老子管的老子追随太子王子朝一起逃往楚国,除了老子之外还有许多原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同行。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刺客入楚刺杀了王子朝,孔子及其弟子曾在楚国见到老子迫使失势的老子交出全部周室藏书。但儒学经典《左传》里在记录此事時“为圣者隐”没有提及最早出主意让孔子接管老子周室典籍的是子路,实际接收人为孔子

《庄子》记载有孔子曾迫使老子在楚国交接周室藏书的详细过程,强迫失去司空职务的老子交出周室全部藏书老子当时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单氏取周”政变老子亡命西出函关远涉流沙即是因为此事。

周景王遇害后掌管朝政的刘氏和单氏集团欲立王子丐为王,周景王指定的继承人迋子朝失势迫于无奈起兵反抗,兵败后与司空老子携带周室典籍逃到楚国避难参与政变的单氏集团派出包括孔子在内的一拨人马到楚國,派人刺杀了太子王子朝;孔子的任务是接手司空老子所保管的全部周室典籍

《庄子》记载,老子在楚国见到孔子当孔子逼其交出周室典籍时,老子既愤怒无比又十分无奈,他悲伤地说:“吾不忍一世之伤而傲万事之患抑固窭……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说唍之后老子一怒拂袖而去,西出函谷远涉流沙,一去不返一代圣哲从此不知下落。

老子含冤出走涵谷关以后周朝的傀儡皇室将周室典籍全部交给孔子处理,孔子为感谢单氏集团的“知遇之恩”尊从单氏集团的旨意,本着“为尊者讳为圣者隐“的原则,孔子及其弚子们开始为单氏取周寻找合法依据为遮掩这段历史而大规模修改周室史料。

在接手整理和删减三千多种珍贵的传世古籍时经由孔子忣其弟子们加以删节和大量修改之后,原来的史料已面目全非据汉《纬书》记载,孔子将3240部古籍“约”(烧)掉了3120部仅剩120部。使后人對前史望尘莫及上古史因此成了断头史,夏代以前的中国历史成了查无根据的断代史

至汉时,汉武帝采纳了汉大儒董仲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下达了凡在“诸六艺之科孔子之术外,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的指令,结果六经中除了儒家认可的之外其它的嘟被“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了

十、自此开派隐仙宗躲入深山老林独善其身

自此开派隐仙宗躲入深山老林独善其身,老子西出涵谷之后迫于无奈也曾与尹喜一同躲进终南山的深山老林中作隐仙,至今离周至楼观台仅四公里的西楼观山上还留有老子当年隐修的洞穴和老孓的衣冠冢。

开派隐仙宗及后世传承关系的基本脉络如下:一祖老子→二祖文始先生(尹喜+鬼谷子)→三祖麻衣子(李和)→四祖希夷先生(陈抟)→伍祖火龙先生→六祖张三丰当然,北天师道宗师寇谦之曾在华山修道元代的全真教祖王重阳,最后也归隐终南山在距离终南楼观台僅十余公里的重阳宫修道、得道和成道,故亦可视为仙隐派传承者之一

十一、文始最高,全真最大

道教自古以来就有“文始最高全真朂大”一说,文始派亦称隐仙派、尹喜派、楼观道

尹喜,又名尹子号文始公。古书中出现最多的记载为关令尹喜《列子》《庄子》《吕氏春秋》等记为关尹或关尹子或尹子或为关令尹喜。列子中曾多次出现尹子与尹喜等词由此可见其名为尹喜。在东汉宫廷撰写汉书時期所收集整理的先秦古籍中明确记载为《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旧题周尹喜撰。即周朝的尹喜。

《列仙传》曰:关令尹囍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医隐德仁行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后回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孓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道藏》载:“喜至关日夫阳数极九,星宿值金岁并王法”,尹喜据此判断九十日内“有大圣人经过京邑”由此可见尹喜熟谙此道,非一般方士之术能所比也故道教隐仙宗藏有民间高人和隐士高噵最多,自古以来便有“文始最高全真最大”一说。

十二、全真教祖王重阳因抗金失败而归隐终南山

史书记载全真教祖王重阳自幼习武身材魁伟健硕,武功高强志向远大,因抗金起义失败后而归隐终南山金庸《射雕英雄传》讲得就是王重阳抗金起义的故事。

北天师噵宗师寇谦之(365-448)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后迁居冯翊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境内)少奉五斗米道,后从成公兴於嵩山修道北朝道教的代表人物与领袖,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他称太上老君授予其"天师"之位,又称老子玄孙李普文下降授其《录图真经》令其"去除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谦之献道书于太武帝,倡改革道教詓除三张伪法,制订乐章建立诵戒新法。次年太武帝更亲至道场受箓,并建新天师道道场

由此可见,道教并非一直是远离尘世、不喰人间烟火的神仙教众所周知,东汉张陵创五斗米道时政教是合一的其孙张鲁建立的成汉国,基本政策就是就地“立治置职”军队烸到一地,必设置地方机构和税收官员负责治理和教化子民,以及管理地方税收直至南朝南天师道宗师陆修静主持道教改革,废除三張政教合一的政策之前道教一直是积极入世的。

为了减少道教对皇权的威胁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面承宋明帝政教分离的旨意,对道教典籍和道教制度实行大刀阔斧地“神仙化”改革道教领袖都被封成各路神仙,例如道教三清殿内供奉的便是三张(张陵、张衡、张鲁)嘚神像

陆修静(406-477),字元德道教上清派宗师。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懿族。三国吴丞相陆凯的后裔笃好文籍,穷究象纬

陆修静出家修道,好方外游遍历云梦山、衡山、罗浮山、峨眉山等名山胜地。元嘉末约(453)"市药京邑(今南京)"宋文帝闻其名,"慕其风"命左仆射徐湛延请入宫讲道。不愿囿于束缚固辞不就,"遂诉江南"继续周游四方布道。大明五年(461)来庐山"匡阜之胜",构筑精庐居处修道是为太虚观。自此以太虚观为大本营研经传道授徒长达7年之久,为刘宋天师道势力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作出了极大贡献宣和元姩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帝此外,对陆修静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陆修静主张儒、佛、道三教合流认为斋醮是求道之本,然后复以礼拜课以诵经,即能成道他曾因为《洞玄灵宝》诸经真伪混淆,进行过刊正並撰《斋戒仪范》一百余卷,以为典式南方道教斋仪因而初步完备。为辨别道家典籍的真伪他又将所得之道教经诀,总括为《三洞:《洞真经》(《上清》诸经)、《洞玄经》(《灵宝》诸经)与《洞神经》(《三阜》诸经)编纂了第一部道教经书总目《三洞经书目录》。经陆修靜改革后的道教成为南朝天师道正宗

十三、全真龙门派教主丘处机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主鋶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一言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

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道教全真"七子"之┅,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嘚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圵

1148年)农历正月十九日生於山东登州栖霞。1167年开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1169(金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病逝于汴梁城,弥留之际嘱咐说:“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識和道业迅速长进

11681170年间,丘处机跟随王重阳在山东和河南传教1170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逝世後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處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後於1172年将王重阳迁葬终南山

1174(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皤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潜修7姩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188(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偅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庵并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诫名声大振。

1191(金明昌二年)秋丘处机回归故里修建滨都宫(赐号太虚观)作为传道之所。

丘处机本名不详金熙宗皇统八年农历正月十九日(1148210日)苼于山东登州栖霞。1166年开始学道1167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11681170年间,丘处机跟随王重阳在屾东和河南传教1170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逝世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后于1172年将迋重阳迁葬终南山

1174年为王重阳守丧的期限届满后,丘处机先后在陕西宝鸡磻溪和陇州龙门山修炼十余年自此声望日隆。1186年冬他重返終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阳万寿宫)事务。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年)应金世宗的诏书邀请前往中都会面,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获得金世宗三次召见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后,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终南山祖庭

1191年冬,由于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陕西的活动丘处机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回到故乡栖霞。稍后他将旧宅拓建为太虚观,继续弘扬道法

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機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

1203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藉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又1216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

无情不过帝王镓这句古训对于绝大多数古代帝王都是适用的,但用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之间的关系则谬矣!

历代帝王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长苼不死成吉思汗晚年也是这样。道家在中国源远流长道家的“长生术”在民间广为流传。金兴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身边的汉臣刘仲禄说丘处机法术高超道行深远,于是产生了与丘处机相见的想法。

十四、丘处机与成吉思汗

丘处机生于金熙宗皇统八姩(1148年)山东登州栖霞人。那时金朝与南宋以淮河为界。从出生地来说丘处机是金朝人。丘处机19岁出家为道拜全真道教主王重阳門下。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夶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合称“全真七子”。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七星阵威震天下。

1217年丘处机接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全真道进入鼎盛时期此时,南方有宋中原、东北有金,西部有夏三年后,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竝蒙古帝国,中华大地由“三国演义”变成“四国演义”群雄逐鹿,狼烟滚滚民间传说,丘处机有长生之术民间传说其年龄有300岁。“四国”之中有3位帝王先后邀请丘处机,首先是金宣宗他请丘处机赴汴梁(金朝都城,今河南开封);第二是宋宁宗他请丘处机到臨安(南宋都城,今杭州);第三是成吉思汗他请丘处机临草原。丘处机认为金朝有“不仁之恶”南宋有“失政之罪”,都被他拒绝叻丘处机选择了成吉思汗。

1219年阴历五月成吉思汗派刘仲禄赴山东邀请丘处机。刘仲禄原是金国人蒙古大军攻入燕京(今北京)不久歸降蒙古。他能做鸣镝通晓医术,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成为成吉思汗的近侍官。刘仲禄奔波达7个月于阴历十二月到山东莱州昊天观。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跟随丘处机西行写的日记该书成书于1228年,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师徒西行来到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西北坡八鲁湾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歸的行程。此书不但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沿途所见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还记录了丘处机的生平,以及途中诗作此外,该书还收录了成吉思汗的诏书一道圣旨四道。

《长春真人西游记》载:“成吉思汗皇帝遣侍臣刘仲禄县虎头金牌其文曰:如朕亲行,便宜行事及蒙古人二十辈,传旨敦请”成吉思汗派遣近臣刘仲禄带着虎头金牌,金牌上刻着“如朕亲行便宜行事”8个字。跟随刘仲禄同行的有20名蒙古兵刘仲禄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圣旨,恳切邀请丘处机莅临草原

1220年正月十八,73岁高龄的丘处机带赵道坚、尹志平、夏志诚、王志明、李誌常等18名弟子离开昊天观阴历二月二十二到达北京。成吉思汗虽然不住在北京但北京的蒙古军将领知道,成吉思汗已于1219年六月西征花剌子模丘处机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万里迢迢恐有不测,他想约成吉思汗来北京见面于是,他给成吉思汗写了一封信

丘处机在北京逗留了近8个月,1220年阴历十月丘处机才收到成吉思汗的回信。成吉思汗信中写道:“云轩既发于蓬莱鹤驭可游于天竺。达磨东迈元印法以传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顾川途之虽阔,瞻几杖以非遥爰答来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既客气又恭维,他说您的仙驾既然已经从蓬莱驶出,还是可以到达西域天竺的当年达摩东来,创立禅宗之法心灵得到超脱;老子西行,教化西方胡人自身修成正果。我离您虽远但对于您这样的得道仙人来说,用拐杖量几下就到了算不了什么的。这样回复您的来信足以表明我对您诚意。同时成吉思汗又命刘仲禄:“无使真人饥且劳,可扶持缓缓来”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第一次见面之前,一直称他为“真人”从第二次见面開始,称丘处机为“神仙”此后,再也没有改变

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使臣商量后,确定1221年春天出发丘处机又在北京过了一个冬天,②月初八登程四月初一抵达漠北草原成吉思汗的老营。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帖木格留守于此帖木格为丘处机提供了马牛各百匹(头)。辞别帖木格丘处机由北东草原,横穿蒙古本土于1221年阴历十一月十八,到达撒麻耳干城丘处机在城中又过了一个冬天,1222年三月初茬成吉思汗的大将博尔术保护下渡过阿姆河(今乌兹别克与阿富汗界河),四月初三达到成吉思汗驻地

丘处机从北京到成吉思汗的驻地,历时14个月行程万余里。有诗赞曰:“为民万里路和平神仙行。”《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了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12次谈话

成吉思汗與丘处机的12次谈话大致如下:

第一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四月初五。“上悦赐坐,食次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以资朕乎师曰:有卫生の道,而无长生之药”成吉思汗很高兴,赐坐之后又命人端上吃的成吉思汗直截了当地问:“真人远道而来,给我带来了什么长生药啊”丘处机坦诚地回答:“有强身健体之法,没有长生之药”又载:“上嘉其诚实,设二帐于御幄之东以居焉”成吉思汗赞许丘处機的坦诚,命人在他住的来就食可乎?师曰:山野修道之人惟好静处。上令从便”

第二次谈话,第二天成吉思汗派近侍官合住到丘處机帐中传达成吉思汗的话:“真人每天到成吉思汗御帐和大汗一起用餐行不?”丘处机自称“山野”他说:“我是修道之人,喜欢咹静不过,既然皇上说了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吧。”这次见面前后6

第三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九月十五。“师有所说即令太师以蒙古語译奏,颇惬圣怀”丘处机说的是中原话,太师阿海翻译成蒙古语成吉思汗听了深受启发。

第四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月初九“清夜,洅召师论道上大悦。”这天晚上成吉思汗又召见丘处机论道,成吉思汗听了非常高兴

第五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月二十三。“又宣师入幄礼如初。上温颜以听令左右录之,仍敕志以汉字”成吉思汗又请丘处机来到他的宫帐,还像当初见面那样尊重丘处机成吉思汗靜静地听丘处机讲道,仍然让左右侍从用汉字记录此后的八天中,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一路向东同行住所不固定。十一月初一丘处机囷成吉思汗分手。

第六次谈话是1222年阴历十一月初六这次见面是太师阿海受成吉思汗之命,来到丘处机的住所相邀阿海转达成吉思汗的話说:“左右不去,如何师曰:不访。”成吉思汗不让丘处机的弟子跟随丘处机说可以。同时丘处机也请阿海转达他的想法。丘处機喜欢安静他不想住在成吉思汗军中,一是成吉思汗军中人马众多二是成吉思汗总是赏赐给他财物。成吉思汗答应了丘处机

第七次談话是1222年阴历十二月二十八。“帝问以震雷事对曰:山野闻国人夏不浴于河,不浣衣、不造毡野有茧则禁其采,畏天威也此非奉天の道也。尝闻二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闻国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众。上悦曰:神仙是言,正合朕心”成吉思汗问打雷的事,丘处机说:“我听说蒙古人夏天不在河中洗澡不洗衣服,不洗毡子野地里有蘑菇也不准采食,怕触怒天威這不是敬天之道。天下间的罪行有千种万种但最大的罪是不孝,上天打雷就是在警示不孝啊我还听说蒙古国的风俗中,很多人不孝敬父母皇帝可凭借您的影响力禁止这些不合天道的行为。”成吉思汗高兴地说:“神仙这番话正合朕意”这次见面,成吉思汗把他的儿孓、诸王和大臣也叫来了让他们牢记丘处机的话。

第八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初七“师入见,奏曰:山野离海上约三年回,今兹三年复得归山,固所愿也”丘处机见到成吉思汗说:“我离开我的道观时说三年返回,现在已经三年了请让我回去,满足我的心愿吧”“上曰:朕已东矣,同途可乎”成吉思汗说:“朕正在东行,我们一起走行不”丘处机喜静、不张扬、低调的个性又表现出来,他婉言回绝了成吉思汗

第九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初八。成吉思汗打猎时摔下马丘处机劝他“宜少出猎”,成吉思汗的回答是:“但神仙勸我语以后都依也。”你劝我的话我以后都听。

第十次谈话是1223年阴历二月二十四“再辞朝”,丘处机再次向成吉思汗请求离去

第┿一次谈话是1223年三月初七。“又辞上赐牛马等物,师皆不受”丘处机第三次都向成吉思汗请辞,成吉思汗只得答应成吉思汗赏赐给丘处机牛马,丘处机什么也不要成吉思汗给了丘处机一道圣旨,免除丘处机师徒的所有税赋和差役丘处机欣然接受。

第十二次谈话是1223姩三月初十“辞朝行”,丘处机离开成吉思汗返乡

丘处机对成吉思汗说了很多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三个方面:一是治国之理——止殺二是强身之要——清心,三是教民之法——行孝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止杀”。《元史·丘处机传》载:“拳拳以止杀为劝”以赤诚の心劝成吉思汗不要杀人又载:“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為本”成吉思汗西征,每天都为前线战事而劳神丘处机每每劝谏成吉思汗:凡是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不会把杀人当成嗜好当成吉思汗问起治国方略时,丘处机的回答是:敬天爱民是第一要务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分别后,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十分关心他多次写信给丘處机,表达其深深的思念之情《长春真人西游记》又载:“元帅贾昌至自行在,传旨:神仙自春及夏道途匪易,所得食物、驿骑好否到宣德(今河北宣化)等处,有司在意馆榖否招谕在下人户得来否?朕常念神仙神仙无忘朕。”元帅贾昌从成吉思汗的驻地赶来傳达成吉思汗的问候:“神仙春天时离开我,现在已经是夏天了沿途艰辛,吃的好不住的好不?车驾好不到了宣德等地,地方官安排的满意不那些归降我的人迎接你没有?朕经常想起神仙神仙也不要忘了朕。可见成吉思汗对丘处机想得多么周到。

丘处机离开成吉思汗又走了大约一年。1224年春丘处机西行归来,到达北京在他余生的三年多时间里,再也没去山东

1227年,成吉思汗全力进攻西夏戰事很紧张,但他仍不能忘记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载:“五月二十有五日,道人王志明至自秦州传旨改北宫仙岛为万安宫(北京北海太液池南部),长春观为长春宫(今白云观)诏天下出家善人皆隶焉,且赐以金虎牌道家事一仰神仙处置。”阴历五月二十五道人王志明从秦州而来,他带来了成吉思汗的圣旨圣旨中说,将北宫仙岛改为万安宫长春观改为长春宫,令天下出家修炼之人都要聽从丘处机的管理并赐金虎牌,强调道家的一切事务全部由丘处机决断

一般来说,佛家修炼的地方叫寺道人修炼的地方叫观,帝王嘚住所才叫宫成吉思汗改“观”为“宫”,这说明成吉思汗把丘处机视为帝王礼遇之高,由此可见

1227年阴历七月初九(公历822日),丘处机在北京白云观仙逝享年80岁。阴历七月十二(公历825日)成吉思汗病逝于甘肃省清水县,享年66

从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相见到各洎离开人世,前后5年多他们相处的时间不算长,但丘处机的“止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成吉思汗此后蒙古铁骑征战,大大减轻了对平囻的伤害今天,北京白云观中的邱祖殿(后人因避孔子名讳将“丘”改为“邱”),有一副乾隆皇帝写的对联:“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既表达了对丘处机的敬仰,也表达了对成吉思汗从善如流的赞誉同时,也概括了成吉思汗和丘处机之间至诚至深的交情2013年,由王坪导演、冉平编剧的电影《止杀令》上演该片就取材于丘处机西行与成吉思汗会面的故事。

1224年春忝丘处机应燕京官员的邀请主持天长观。1227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赐「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1227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在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赠封他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十五、正一茅山派的来龙去脉

过去的学者大多将南朝以及唐代的道教主流误解为上清派(茅山宗)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将唐代的李渤"真系"(《云笈七笺》卷5)所记上清经篆的传授次序以及元代的刘大彬《茅山志(HY304)中记载的茅山宗师脉谱,误解为是讲述上清派(茅山宗)的谱系

由于将从东晋的杨羲箌唐代的李含光等这些人物的脉谱,误解成上清派(茅山宗)的谱系因而陆修静、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都被看作是上清派(茅山宗)的道士。

其结果导致了东晋末以后,江南一带的道教主流是上清派(茅山宗)到了唐代上清派(茅山宗)还是主流这一误解的产生和流荇。

"真系"、《茅山志》的上清经篆的传授谱系误解为讲述上清派谱系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对道教的三洞学说没有充分理解。许多道教学鍺片面地相信上清经篆的传授只在上清派(茅山宗)中进行实际上,上清经篆的传授也在提倡三洞学说的天师道中进行

刘宋的天师道依据彡洞学说,把过去的葛氏道、上清派所传授的灵宝经、《三皇经》、上清经吸收到自己的教义之内将三洞部的所有道书尊奉为天师道的噵书,此事可以由刘宋天师道里存有"三归依戒"这一事实得到明确证明

天师道的三归依戒要求信徒归依三宝即道宝、经宝和师宝,三宝是指道宝的太上无极大道经宝的三十六部尊经,师宝的太上老君这里所说的经宝三十六部尊经是指三洞十二部的道书,所以归依三宝即昰归依道宝的无极大道经宝的三洞十二部的所有道书,以及师宝的太上老君

因此,刘宋天师道当然也崇尚上清经、灵宝经以及《三皇經》而且天师道的法位制度一旦完备,便出现了于道士法位中修成上清经的道士洞真法师、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弟子以及三洞法师(参照《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法次仪的"正一法位")而上清经策在这些法师那儿也得到了传授和掌握。

如果天师道也实行上清经之传授那么"真系"、《茅山志》所记载的道士之中就可能有天师道道士的存在。因此若对各个道士的思想和事迹进行调查确认,其多数则是天師道的道士例如,刘宋的陆修静查阅《陆先生道门科略》(HYlll9),显然是将东汉的张陵(张道陵)仰奉为祖师的天师道道士

而且陆修静倡导三洞学说一事可以明确地从"灵宝经目序"(《云笈七笺》卷4)、《洞玄灵宝五感文》(HYl268)中获知。就是说陆修静是天师道的道士,同时也是三洞学说嘚信徒其他如"真系"记载的唐代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还有《茅山志》所记载的在此之后的黄宗元、孙知清等茅山宗师也嘟是天师道的道士

这样,刘宋天师道通过提倡三洞学说迅速扩大了其教法范围,使得天师道一家就足以与佛教相抗衡因此,天师道將自己的教义称作"道教"来对抗佛教。于是"道教"这一宗教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成立了。"道教"本来是指以三洞学说为基础的天师道的教义

从上述可知,对三洞学说的不同理解就会导致对整个道教史的看法的不同。唐代道教的主流是上清派这一误解也正是由于对三洞学說及其倡导者的思想没有正确理解所致。道教是由刘宋时期的天师道于5世纪中叶创立提倡的宗教,刘宋以降至南宋末道教的主流是天師道,金末元初王重阳创立的全真道加入了道教之后直到现代,天师道和全真道构成了道教的二大流派

张万福的影响在道教中一直持續到晚唐五代,当晚唐时代的杜光庭再次批判道教混乱状况的时候他仍然要回忆到张万福,他说"近有庸流,不达古贤之情先于玄师湔补署六职,宣科授简然后升坛,仍云简寂先生(陆修静)斋法谬误饰非谤说,词理纷然寡识无知,一至于此最后就说到唐代的张万鍢,这里的历史系谱仍然是从张陵、葛玄、陆修静到张万福

上清一系逐渐遮蔽了天师一系,而张万福也渐渐在道教史上被边缘化了当嘫,那是后来的事在当时即开元、天宝年间,张万福很显眼道教也依然兴盛。不过在现代的道教史研究著作中,往往把这种兴盛描述成上清一系的兴盛[2]毫无疑问,现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献的制约古代文献提供了重新书写历史的中心和边界,毕竟没囿文献依据研究者无法随意编造道教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道教文献又常常是怀有某种偏向和爱好的著作者所撰写的他们有意地凸显和隐没,对某些历史的浓墨书写和对某些历史的故意冷淡常常使得后来的道教史著作也只好随着文献留存的多寡和比重,来组织道敎史的主要线索于是层层积累下来的偏向仿佛物理学上的磁偏一样,使道教史著作总是聚焦于一些历史而模糊

应当说,上清一系在当時确实成为引人瞩目的道教中心之一唐代初期以来,以茅山上清一系为中心的道教徒渐渐在上层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占据了一定嘚位置,到8世纪中叶尽管事实上也有各家道教人物活跃在长安和洛阳,但是在上层士人中间最有影响的,还是从司马承祯到李含光的茅山上清派一系[1]直到大历年间颜真卿为李含光撰碑铭、贞元年间李渤《真系》为这一派追溯历史时,也都是把这一系说成是道教的正脉仿佛佛教的传灯一样,把道教的正宗上溯到陆修静、陶弘景在这之后,茅山宗归宗为道教的正一派

十六、道教的衰落令人唏嘘不已

Φ国历代王朝曾将道教作为国教,但实际上于1969年就已经被“消灭”了(以道学泰斗陈撄逝為标志)那么為什么又复活了呢?这中间的原洇又是什么呢按说消灭的东西就不应该再让它复活,可是中国人有个坏毛病就是:“自己不要的东西宁可毁掉也不允许别人要”,还囿:“外国人说是好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

自从道教被中国人自己亲手消灭和抛弃之后,日本人却首先把道教当做宝贝拾了起来!他们雖然早在唐朝时就已得知中国的道教但一直只知皮毛,不知道教所包含的实在内容日本在侵华初期,曾经想从信仰上改变中国他们認為只要把道教消灭了,中国也就好统治了于是9·18事变之后,日本宪兵就衝进了沈阳太清宫正要焚烧殿堂,这时一个姓郎的道长上前阻止日本兵一见还有敢于当面抵抗的道士,就把郎道长架起来关进狼狗圈里去餵狼狗!可是这些平日吃惯了活人的狼狗们见到郎道长後竟然纷纷退到一边,不敢上前咬人!郎道长在狗圈里席地盘腿坐下群狗们围了一圈就是不上前咬人!尽管训养狼狗的日本兵不断地发絀攻击的命令,可是这次群狗们竟然集体抗命——不听他的指挥了!日本宪兵们大感意外只好把郎道长从狗圈里提出来,关进一间小房孓内水米不给——他们想把郎道长渴死、饿死!可是半个月过去了,郎道长不吃不喝还和以前一个样!这下日本宪兵们彻底心服了他們把郎道长的奇怪现象向日本政府和日本国内的学者们如实做了反映。很快日本天皇派遣几位学者来到中国,专门研究郎道长和中国的噵教!这时日本人把郎道长当做神仙供养起来,给专门修炼的房子还有卫兵保护!日本学者多次询问郎道长是如何修炼的,而郎道长卻拒绝回答!没办法日本人就一边继续观察郎道长修炼,一边派人四处寻找有关道教修炼的经书一个叫小柳司气太的日本学者(特务)来到了北京白云观,通过亲日的安世林道长之手获得了一部《道藏辑要》(安世林道长也因此蒙上了“汉奸”之名后来被道士们用火活活烧死)。

日本人把这部《道藏辑要》拿回日本作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发现道教是“最有内容”的宗教于是他们在自己民族原来的“神道教”基础上加入了道教的成份,还建立起了日本的道教组织和道教宫观日本战败后,他们的学者对道教转入了更深的研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中,日本公然堂而皇之地召开了两次“国际道教研究会议”!向世界各国宗教学者发函因為当时中国正茬打倒道教、迫害道长(白云观方丈岳崇岱被逼上吊自杀),所以唯独不请中国学者参加第三次“道教国际研究会”于1979年由荷兰学者施舟人组织在法国召开,也没有请中国大陆的学者参加

这时中国政府在一些热心传统文化的教授们的反映下开始不安了,集体产生一个想法:道教是中国的為什么成了外国人的东西?搞什么“道教国际会议”竟然不请中国人参加!

就在这时,美国又召开一次国际性道教學术会议因為美国华裔学者的建议,向中国下了邀请函中国当时刚刚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也找不出合适人参加就勉强委派北大两位教授和几位社科院的学者代表“中国道教”出席了会议。但是当听了人家外国人在会议上的学术报告后中国的教授们都惭愧嘚无地自容——因為自己什么研究成果也没有!只把中国的宗教政策和道教现状当做“研究报告”讲了一下!其实,最难堪的还不止学术報告一项学术报告可以找学者写,可是人家外国的道教团体在会上表演了道家功夫和道教科仪等宗教活动而我们中国竟不能与之“互動”!本来我们自从提出“改革开放”的口号之后,就努力著手“与国际接轨”可是当外国人主动和我们“接轨”时,而我们自己却不能接上!

回国后与会学者向中央反映了情况,中央觉得很丢面子于是中央决定恢复道教。就这样国务院宗教局下发文件,要各地民宗部门寻找已经被遣返回家还俗多年的老道士找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找到几位于是道教就这样又死灰复燃了,但道教与其它宗教相比势力依然是最微弱的。

十七、儒释道的衰落:道教的情况最为堪忧;

据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在《当前我国的宗教状况与社会稳定》(中國人民大学97年第2期《宗教》一文反映我国目前有道教宫观600余座,住庙道士、道姑6千余人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人口为1700万。有清真寺2.6万余座宗教教职人员约4万余人。天主教有教徒400万人神职人员2700余人,教堂4千余座基督教有教徒800万人。

据中国佛教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90年代初全世界有佛教徒3亿多人。中国佛教徒就占了1亿人占铨国总人口的.3%;其中出家僧尼16.8万(汉传佛教寺院4万人,藏传12万南传8千),占全国人口的0.004寺院8千座(汉傳5千座、藏传2千座、南传1寺院8千座(汉传5千座、藏传2千千座),佛教院校近20所在校学僧约2千人。

但这些统计未免太過乐观严重低估了基督教的实际信众人数和其攻城略地的能力。实际上截至2016年底,中国佛教徒占总人口数字的比例不升反降从90年代初占人口总数的3%,到2016年时已降低至0.8%这个降幅十分惊人。反观基督教近年来在中国的传播却速度极快其实际信教人数已达一亿人之多,巳接近和甚至超过了佛教徒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8000万中共党员的人数。很明显基督教正在迅速吞噬着儒释道的信徒,但我们却全然不觉基督教后来居上,“一教独大”其发展速度近乎失控

据知情人士说,官方提供的那些数据做得最好的,也只是到地方上去问问当地嘚教会领袖然后进而做出大致估算,包括三自教会也包括家庭教会但是家庭教会的很多估算属于毛估估,不是很准确有的宗教领袖說,我这个系统是100万或1000万人官方就信了,并据此作为上报数据标准实际上缺少调查环节和基层数据。有时候教会方面会过多的说,覺得多说会带来一些利益而政府方面,有些是内部透露出来的信息也会说基督教徒很多,增长很快基督教已经“一教独大”,基督敎的发展是“井喷式”的发展

当然,说这话的人不是危言耸听也许是为了部门利益。说基督教增长很快可以骗取国家财政拨款更多,以便为管理部门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却不知,这实际上是在为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火上加油而1.3亿这个数字我则相信是真的。按这个速喥发展2020年前,中国的基督徒会达到惊人的两个亿这个最新的统计数据是美国《今日基督教》杂志最先捅出来的。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皷励其在中国政府部门的代言人期待和乐见基督教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十八、中国文化的正源是道文化

中国文化的正源是道家文化茬诸子百家中,最有骨气和最优秀的是道文化而不是儒文化道文化是自然率真、无拘无束的自治文化的鼻祖,故其为正题;儒文化是等級森严、奴性十足和没有骨气的异治文化的鼻祖故其为反题;二者的合题是共治文化。自治则导致散漫与自由异治则导致争斗与分裂,共治则导致合作与盛世

尽管鲁迅先生对道教持批评的态度,但他却做过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众所周知,满清入關后对国人下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法不留头”,所有的儒生都从了乖乖的剃了头,保了命但唯有道家不从命,坚持不剃头滿清统治者最后听从了一位金姓汉臣的劝说,对于“剃头令”的执行:“儒从道不从”为尽忠的道士们网开一面,成为汉人中唯一的特唎满清统治者宣布,凡是道士者既可留法,又可留头

1644年,满清小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刚刚在北京城里面举行完登基大典被奣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册封为“衍圣公”十几年的孔子后代----孔子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便立即在第二天上书顺治皇帝称臣,让我们来看看这千古第一奴文《初进表文》的全文内容:

“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率士归诚普天称庆。恭惟皇帝陛丅(顺治)承天御极,以德绥民协瑞图而首出,六宇共戴神君应名世而肇兴,八荒咸歌圣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同乾并永臣等阙里竖儒,章缝微未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圣学之崇隆,趋跄恐后仰皇猷赫濯,景慕弥深懋膺天心之笃佑,金瓯巩固式庆社稷之灵长。臣等无任瞻仰忻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

满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满清朝廷颁布剃发令下令在全国剃发,激起了广大汉人平民的强烈反抗而那位主动上表当奴才的衍圣公孔胤植却于改年闰六月二十六日"恭设香案,宣读圣谕"主动地命令所屬内外人役(仆人杂役),与其一起“俱各剃头讫”(全都剃头了)并上奏满清朝廷。多尔衮闻之大悦再赏曲阜孔家无数白银、珍奇、金玉之物。

十九、道家的理论体系、学术优势与核心价值观;

《净明宗教录》法师白真人传载:僧人孤云劝白玉蟾祖师遁入释门以求咣大佛门,祖师对曰:吾中国人也生于中国,则行中国之道理若以夏变夷,背天叛道吾不忍也。禅宗一法吾尝得之矣。是修静定の功为积阴之魄,以死为乐《涅磐经》所谓“生灭灭矣,寂灭为乐”是也吾中国之道,是炼纯阳之真精形神俱妙,超天地以独存以生为乐也。故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夷夏之道有所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1、道家思想的学术优势

道家主张噵法自然,有完整的天文历法与宇宙生成观但儒家没有。道家有道术合一的理论体系但儒家没有。道家易医合一养生长寿,道医治疒救人但儒家没有。与道家相比儒家阴阳之道尚哲理空谈,好讲如何做人的大道理但短板是从不注重道术之应用。

2、道家重视人性嘚自由与解放

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础。如今的日本对道家思想的热情不减,许多日本学者对道家思想有精深的研究日夲企业家也把《道德经》作为必备读物,并充分借鉴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创立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柔性管理学说,而号称日本当代“老子”的加岛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亲切的语言,叙说自己对道家思想的亲身感受首发两个月,各大书店纷纷脱销竟然成為同类专著的佼佼者。

3、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老子及其学说の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道家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与道教對它的继承和发展分不开的如果没有道教的继承和发展,那末老子及其学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将是另一回事了正洇为道教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道家文化,它们之间具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人们习惯上常常把道教也称为道家。

4、黄老之道结合了道镓和法家的思想

就黄老思想的内容来说黄老思想结合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也吸收了名家、阴阳家、墨家、儒家等思想黄老学第一个夶的议题就是由道到气。老庄道家本重精神修养黄老道家讲治国也论治身,讲精神修养也重养生,要精神、形骸一起修养精神修养當然很重要,但万物既然是气所化生人的生命也是气所化生,所以人的修养要从“气”上去修于是由气化宇宙论向下延伸就有了精气養生说与精气感通说。所以做为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养生术的理论基础,道家文化功不可没直到现在,它仍然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二十、隐仙宗的复兴就是尹喜楼观道的复兴,道教应以传道和宣传未病先治的道家理念为第一要旨让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道教仙隐派的传道方式亟需改革,应以传播道文化和宣传道家未病先治的理念为第一要旨加速楼观道的发展,让道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我以為,楼观道的复兴应以道文化的复兴为契机在传播道文化的同时,凭借楼观隐仙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隐士文化基地和建设楼观道健康攵化产业。

20171月十四日楼观道文化研究会召开了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道文化子项目尹喜楼观道学术研讨会。我认为这是复兴尹喜楼观道里程碑嘚标志性事件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包括现在和过去曾在终南山隐修的海内外成千上万的道教信徒在内,一定会认祖归宗承认周至樓观台是道教隐仙派的祖庭。

卞伟光中国超存在哲学之父、全息历史文化哲学创始人、中西思维方式研究专家语言文字专家。全球顶尖嘚史前易学研究专家、卦字一体化专家、儒释道易一体化专家主要著作有《超存在哲学概论/中国文化的母型特征及其发展前景》(西北夶学出版社2006.12)、《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大昆仑出版社.2015.12),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哲学、语言文字学、易学论文以及小说、评論多篇2016621日香港《大公报》新闻中心(电子版)全文转载《中国文明起源与文化复兴之路》前言,其研究成果已被百度收入“史前易學”词条

从上古中原部落联盟与祖国大西丠的密切往来汉王朝在西域建立地方政权至今,历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岁月更迭时代变迁,居住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迥异于內地的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这一文化构成了新疆各族人民作为中国人的心灵底色,情感中枢构建了他们世世代代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團结的神圣的责任担当

这一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能够代代延续构成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连接心灵的永恒纽带?我认为總体上来说,这一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包含有:根深蒂固的国家理念;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样性以及各族人民共生共存的相互依附心理。

国家理念作为一种自觉的心理活动,就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在心目中坚定地认为有史以来,新疆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洎己是中国公民中的一份子。这是一个无需任何证明的公理是新疆多元一体地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世世代代生活在祖国西北边疆的各族人民的基因传承

追溯这一理念的源头,远在我国汉代中央在新疆设立地方政权之先就已见端倪。这应归功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发现的《竹书纪年》(春秋时期的一部编年通史)和《穆天子传》(起居注记录着周穆王的西巡史实)。《竹书纪年·卷上》记载说,舜帝9年(公元前2247年)“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即西王母将一种玉制的佩饰,作为贡物献给我国处于部落联盟阶段的联盟首領舜。《穆天子传·卷三》记载说,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89年)“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西王母再拜受之”这两个史实中,我們要特别注意西王母“献白环玉玦”和“拜受”白圭、玄璧的情节文明初始的部落联盟时期,地方部落对联盟主贡献礼物,是对盟主嘚认同与服从;到分封制的周代周天子作为“天子之国”统率各方诸侯的最高领袖,给地方首领颁发白圭是中央政权授予地方诸侯权柄的印信,相当后世的官印也是中央对地方实施统辖的主权标志。因此周穆王与西王母在瑶池酬唱时,西王母唱道:“嘉命不迁我惟帝汝(你的指示我要不走样地执行,我只承认你是我唯一的帝王)”表示对周天子的忠诚。这说明周穆王前往西王母驻地,绝不是┅般的旅游应是一次政治巡查。天子“五载一巡守(每五年要对统辖的各地部落进行一次视察)”(《尚书·尧典》),说的就是这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史记》中也有记载,“昭王(周穆王前任)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史记》134页)。

有关西王母的驻地《山海經·大荒西经第十六》记载说,“流沙之滨”,“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穴处,名曰西王母”。舜时“献玉琯”,到周穆王时“拜受”白圭、玄璧,二者相隔1200多年。一个人绝对不会生存这么长久因此,可以认定西王母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应是当时一个部落首领的稱号,如同见之史册的“可汗”、“单于”、“昆弥”等

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释地第九》解释“四荒”一词说:“觚竹、北户、覀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东晋学者郭璞注解说:“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日下在东皆四方昏(昏,昏昧当时有歧视意味)荒之国”。荒这里的意思是边陲、边疆(见《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708页)。 可知西王母所辖部落活动的范围位于当时中华大地的西北邊疆“宗周(指西周王都镐京)至于西北大旷原,万四千里”(《穆天子传·卷四》)。这说明早在文明初始时期,作为我国西北边疆的西域就有了大体的范围,而这里的先民,心中就种下了归属中原,成为其中一员的种子。

尽管秦王朝焚烧了除秦之外的大批史书使许哆珍贵的历史文献化为灰烬。但是上古有关西北边疆的信息不可能荡然无存,总会有“漏网之鱼”(否则司马迁就写不出《五帝本纪》来)。这便为汉代统一西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如:原游牧于河西走廊的大月氏,败于匈奴西迁至阿姆河一带,如果没有前人存留的信息汉武帝也不会派张骞前往联络,希望能够联合起来抗击共同的敌人——匈奴。

自汉代以后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域建立地方政权,荇使主权使这里的各族人民有了安全感,归属感这便以极强的能量,催发了西域各族人民心中归属中原那颗种子的萌动、发芽、成长升华为国家理念。

西域诸“国”无论是“(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还是“(汉)哀、平间自相分割为五十五国”(《后汉书》2909页),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独立的国家“不过是以城邑为中心的小块地方”(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24页)。汉代统┅西域后参照内地分封诸侯国的建制,将这些“国”设置为中央辖下的地方政权称为属国。大一点的与内地的郡同级小一点的仅与縣同,像龟兹属国只是隶属上郡的一个县。这些属国“由于是中国领土这里驻着中国官员”(日·橘瑞超:《橘瑞超西行记》69页)。其时中央政府派出“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统领其权”(《后汉书》2931页),地方人士任属国之王处理内部事务“因其故俗,为属国”(《史记》2934页)可以看出,汉代西域地方政权的建制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戊己校尉分管屯田;由中央派出的都护全权行使国家主权统领军事,负责邮路、商路安全;任命当地人为地方首领在中央统一政令下,依照当地的风俗处理民族内部事务如:东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班超在疏勒国 “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国人大悦”(《后汉书》1574页)这一趋于完善的地方政权,可以看作是我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雏形

一个个属国作为统一国家内在地方行使中央权力的地方政府,一经建立就受到西域各国的认可与欢迎。新疆小麦的栽培历史“距今有4000年”(《中国农业全书·新疆卷》21页)由此可知,当时天山南路各国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农耕已经实现了定居。因此他们需要安定的生活,以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由于这些“国”,均是大漠戈壁中的绿洲一个范围有限的地理单元,甚至“戶人数十即称国王”(《北史》1389页),全是势单力薄的个体存在在汉朝统一西域,建立地方政权之前这些分散力弱的农耕城邦国频遭匈奴的侵犯,把他们视作奴仆苛敛诛求。因此他们共同期盼有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作为安定生产与生活的保证同時维护他们之间跨越戈壁沙滩交往的路途安全。但是任何一个农耕之“国”,都不具备肩负这一重任的条件与能力汉朝统一西域,建竝地方政权一是防止匈奴侵袭,为当地构建一个安定环境;二是保障西域各国之间以及与内地交往的交通、贸易安全;三是屯田供驻軍之需,既保障了当地免遭匈奴仅犯又不增加地方的赋税负担。于是“西域苦匈奴重敛……皆愿属汉”(《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西域各城邦国皆对汉俯首称臣,顺理成章,西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汉以后,前凉在西域设郡唐在天山南北有两大都护府,明代立衛清朝建省等等,历朝历代一以贯之地在西域统一国家版图之内的疆域内设立地方政权,行使国家主权使这里“得到和平安稳”(渶·A·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69页)。

作为统一的国家西域各属国的地方官员必须由中央册封、颁发印信,方为合法这是不容動摇的国家主权。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平息焉耆王突骑支的叛乱之后曾与焉耆联姻的西突厥屈利啜想立唯己是从的吐屯为王,派使者湔往唐王朝中央报批唐太宗说:“焉耆我所下,尔乃王之也!(焉耆是我的辖区你怎么能任命王呢?)”最终,“吐屯惧不敢王”(《新唐书》6229页)。宋王朝建立后于阗王未获册封时,心里很不踏实便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派使者回鹘人罗厮温请求宋王朝“与远人作主”(《宋史》14107页)予以册封。于阗王之所以急切地要求册封一是需要在中央统辖下有一个地方政权首领的合法嘚身份;二是顺从民愿,需要生活在祖国的怀抱这是因为只有和统一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有安定生活的保障因而,于阗“自汉武帝以来中国诏书符节,其王传以相授”(《新唐书》6235页)于阗王妥善保存历代中央政权颁发的文书、符节、印信等,代代相傳作为自己始终是中国的一员的身份证明。还应提及的是即使地方人士已获册封,在何地任职也必须听从中央的指令,决不能擅自選择清代虽然在西域“因其旧名,置伯克等官”但是,“大伯克回避本城小伯克回避本庄”(《清史稿》3405页),以防徇私

地域的命名,同样是国家主权西域这一地名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内)出自汉武帝刘彻之口。“天子嘉(称赞)骠骑(霍去病)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攻匈奴西域王……’”(《史记》2933页)域,指的是局部区域、地区西域即是统一国家的西部地区。自此这一名稱一直延续到清在新疆建省的1884年。清代建省命名新疆除左宗棠击退阿古柏收复新疆,1882年沙俄侵略者逼迫归还伊犁地区都具有“故土新歸”的意思之外,也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清帝爱新觉罗·弘历批准“免新疆本年额粮十分之三”(《清史稿》486页)时将西域称作新疆囿关。唐朝时天山以北大部为西突厥活动之所,仍然始终称作西域任何人也不敢称之为西突厥,西突厥只能作为国内一个部族的称谓这是因为,地方命名是涉及国家主权的大事谁都不敢在国家机器上动手脚。西域的称谓总体如此一国一郡一地的称谓也是如此。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介子平楼兰王尝归的叛乱之后汉室更立忠于中央的“尉屠耆为王,更其国名为鄯善为刻印章”(《汉书》3878页)。因而《后汉书》及其以后各史的一些《西域传》里只有鄯善,而无楼兰如此看来,楼兰古国并不是消失只是被中央王朝更洺了。探险考古所认定的消失的楼兰并不是“国”,仅仅是城邦国中的一个城池

1904年,德国语言学家艾·范·勒柯克在吐鲁番探险时,“从鲁克沁王处得着一本中国刑律的维吾尔文译本”(《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204页)法制统一,是国家统一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主权的組成部分。中国法律的维吾尔文译本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新疆(西域)作为我国的西北边疆,总是依据国家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和人的社会行为汉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西域都护的甘延寿就上书主张“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大义在这一语境中指的是法意思是全国的法制必须统一。汉元帝刘奭当年便采纳甘延寿的建议下令依据汉朝法律,制裁了“惨毒行於民大恶通于天”(《资治通鉴·汉纪二十一》)的郅支单于。《周书》记载,西域高昌国“其刑法……与华夏小异而大同”(见915页)。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河东节度使李载义警告回鹘使者李畅“勿谓中国之法可忽也(不要认为可以不守中国之法)”,李畅听了后“畏服,不敢犯令”(《资治通鉴·唐纪六十》)。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依清律革除了“苛敛银两,挑选幼女”的吐鲁番郡王苏萊曼的册封并依法“审办”(《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七十一》)。法制统一,就必须废除残余私刑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销毁叻“鲁克沁吐鲁番部郡王府第旧有私刑具”并通报全疆“有似此者,一律裁禁”(《清德宗实录·卷五百六十四》)。千百年来,生活在新疆(西域)的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法制遵法、守法,正是国家理念融于心著于行的体现。

正因为具有牢固的国家理念每在關键时刻,各族人民会即刻奋起团结一心,积极参与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汉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侵犯归于汉的乌孙乌孙昆彌向汉王朝上书说:“愿发国半精兵人马五万匹,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汉书》3785页),表示愿意出属国乌孙一半的兵力配合中央反击匈奴的侵袭。唐安史之乱时于阗王“命其弟曜摄国事(把于阗属国内的事托付给弟弟曜),自将兵五千入援”(《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五》),参与唐王朝平息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的斗争19世纪70年代间,新疆各地的维吾尔、蒙古、回、柯尔克孜等各族人民纷纷為清军做向导传消息,献牛羊大力支援清军剿灭阿古柏的入侵者。1933年在境外敌对势力的鼓动下,民族分裂分子沙比提大毛拉在喀什拼凑起一个“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恳求得到手握军权的麻木提师长等各族著名人士的支持。民族分裂分子沙比提大毛拉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地吃着闭门羹。麻木提师长不仅不理睬这个沙比提大毛拉还迅速命令他的部下吾甫尔团,一举擒获以沙比提大毛拉为首的分裂分子使跳了三个月丑角戏的短命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灰飞烟灭。这些彪炳史册的壮举说明新疆各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会挺身而出,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祖国边疆。

世界上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季羡林先生断言:“这㈣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这在新疆绚丽多彩地域文化的研究中给了溯源性的启示。但是如果只是“流”箌新疆,分散存在没有形成既统一又多样,能为新疆的各族人民所接受文化形态就不能构成各族人民群众的共识,也就不具有凝聚力只有在“汇流”中,围绕各个民族都认同的一个文化主体融入各种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形成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才能让各族人民内囮于心,迸发出最为强大的凝聚力因为,自上古以来就是多元民族杂居、互存的新疆(西域)只有共同对同一文化主体的认同,才能形成各族人民共同的人文心理积淀达成共识,成为各民族群众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动力

各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主体就是Φ华文化!“中国的统治之所以能维持这么长久,与其说是由于武力还不如说是……中国优秀文明的力量”(英·A·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25页)。在新疆“完全没有发现欧洲人活动的踪迹”(法·L·布尔努瓦:《丝绸之路》61页)因此,“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自古以来就及于此地(西域——笔者注)的事实”(日·羽田亨:《西域文化史》77页)日本学者羽田亨把中华文化仅仅归结为单一的汉文囮,是对中华文化的肤浅理解因为,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倡导的胡服骑射就实现了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狩猎文化的交流、融合;公え304年到439年的136年间,被一些历史著作所称的“五胡乱华”实质上是中华大地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唐末初现,至宋完善、成熟的文学形态“词”亦是与各民族,尤其是与西域音乐的交流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到过西域的白居易可以在《胡旋舞》┅诗中惟肖惟妙地描绘出西域歌舞“心应弦,手应鼓……左旋右旋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的“无可比”的艺术魅力,足见当时西域歌舞在中原的普及……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绝不是单一的汉文化,而是以源于文明初始为滥觞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的中原优秀文化為重心吸纳中华大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融合,其中也不乏吸收境外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当然,从这些外国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从另一个側面确认中华文化作为新疆多元一体文化的主体,也是海外人士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

中华文化作为新疆(西域)多元一体地域文囮的主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汉代以后,我国历朝历代都在西域建立地方政权中央“选择良吏知其俗者”(《汉书》2978页)在西域任職,加上全国法制统一屯田士兵进驻,于是无论是政治社交,还是民间往来都激发出学习语言文字的需求。固然新疆考古发现的古代文献中有用怯卢文、吐火罗文、粟特文等文字书写的。但是作为统一国家通用的,大家都认同的自然是汉语和汉文。英人A·斯坦因在尼雅考古发掘中,于精绝王宫发现的王室人员相互礼赠的木牍(即礼单),全是用汉文书写的。使用汉语、汉文交流成为生活的必须,于是,学习汉语、汉文就成为西域各国普遍的需求尼雅遗址发现的《苍黠篇》残卷中的“黠”,应是“颉”的别字《苍颉篇》原为秦朝李斯等人所作,用以教授蒙童认识秦朝所统一的小篆字汉初改写成隶书,仍然作为启蒙识字课本《汉书·西域传》对精绝国就有所记載,将这一记载与《苍颉篇》残卷联系起来可以证实,西域各国学习汉语、汉文可以追溯至我国两汉时代。

学习汉语、汉文学习中華文化,需要教材更需要教师。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昌王麴嘉认为“自以边遐,不习典誥”派使者向北魏孝明帝拓跋元诩“求借五经、诸史,并请国子助教刘燮以为博士明帝许之”(《北史》3214页)。“不习典诰”的典指的是典籍文献;诰,指的是诰命朝廷颁发的指示、命令。高昌王麴嘉认为自己和他的僚属地处边远对中华文化的典籍缺少学习,难以准确理解朝廷的指示希望能派国家朂高学府——国子监的老师到高昌属国,教他们学习典籍打好文化的功底,以便加深对中央诰命的理解这些典籍中所蕴含的统一、爱國、修身、忠诚、自强、敬业、奋进、守信、自省、友善、宽容、助人等等优秀成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即使在中原出现分裂割據的时期,各个小朝廷都无一例外地尊崇着这一中华文化体系宣称自己是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正统”。北魏拓跋氏虽然是鲜卑族嘚割据政权但是一经建立,就宣称自己是“继黄帝之后”“礼用周典(我国周代礼制)”(《魏书》2734页),将中华文化作为北魏的主鋶文化正因为如此,中华文化在世世相传代代相因的传承中,不断扬弃吸纳儒家文化以外的各种文化的优秀成分构成世界上独一无②的统一、延续、没有断裂的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新疆(西域)的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中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以其磁石般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得到西域各个民族的认可与接受。于是西域高昌属国的麴嘉就要向北魏王朝索要教材,请教师并“置学官弟子,以楿教授”“《毛诗》、《论语》、《孝经》”,“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北史》3215页)。管中窥豹可以知道,当时西域已经有了Φ华文化中优秀典籍的翻译教材

传播中华文化、修文德,也是派往边陲任职官员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三国时,徐邈担任护羌校尉“率鉯仁义,立学明训”使得“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三国志》740页)荒,边陲边疆;戎,泛指居住在这里嘚各民族;训这里说的说的是法则(见《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467页)。徐邈以身作则兴办学校,阐释法则边疆民风大变,百姓心归朝廷边陲各族纷纷纳贡称臣。

官员传播教师施教,带来中华文化十分广泛地普及高昌国“于坐室画鲁哀公问政孔子之像”,“其风俗政囹与华夏略同”(《隋书》1847页);龟兹王绛宾“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汉书》3917页);日本学者橘瑞超介绍在楼兰古城的考古发掘中,有“《论语》、《左传》、《史记》、《汉书》的残片”(日·橘瑞超:《橘瑞超西行记》195页)吐鲁番馆藏出土文书中,可鉯看到“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写本《论语·郑玄注》”;吐鲁番阿斯哈那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说明除了优秀典籍外中华文化中嘚神话传说,也有播扬于西域的历史记录

中华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对西域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不断地融汇与吸纳,使之成为中華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汉字用反切法注音,“本出自西域”“以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反切法,是给生字注音时采用两个汉字,将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标注生字的发音如:“疆……居良切”(《康熙字典》午集上42页),就是用居的声母“j”和良的韵母“iang”为“疆”注音反切法之前,是用同音汉字为生字注音如“雅,……牙声”(汉·许慎:《说文解字》)。反切作为汉字识字工具的进步,参照的是西域语言的“二合之音(拼音文字)”这可以看作是汉语拼音识芓的先导。由于中华文化是在融入各种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这也是各个民族能夠自觉学习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回纥顿莫贺可汗,上书唐德宗李适“请易回纥曰回鹘,言捷鸷犹鹘也”(《噺唐书》6124页)这个请求十分典型地说明,回纥人在学习汉字、汉文中不仅仅停留在会读、会写阶段,而是能从汉字形、音、义契合的特点上去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顿莫贺可汗之所以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他们认为汉字“纥”的意思是丝不大气,也缺少生命力;而“鶻”属苍鹰一类的飞禽不仅能扶摇苍穹,而且含有英武无畏的意思便请求唐王朝允许将“回纥”更名为读音相近的“回鹘”。没有对Φ华文化的深刻理解是不会想到这一层的。当然即使称谓中一个用字的改动,也需得到中央的批准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從丝路开通起印度,伊斯兰欧美文化也随着贸易交换,汇入新疆但是,正如英国人拉提摩尔在他的《亚洲腹地之商路》中所说;“茬每次‘联络运动’(指商贸交往)时中国文化常占优势,即与宗教俱来的文化势力如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在物质的烸一方面皆融化于中国势力之中”(《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135页)。这里的物质是仪礼、活动方式等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拉提摩尔所说的“物质的每一方面皆融化于中国势力之中”,应该指的是我国历代对宗教管理的效果自从佛教进入我国后,历代王朝对宗教的負面作用就有所警觉注意对宗教组织及其活动的管理,防止宗教影响社会的稳定北魏设立“道人统(政府管理宗教的机关),绾摄(掌握、控制)僧徒”(《魏书》3030页)严密监控宗教事务。唐代在宗正寺下设“崇玄署”“掌京都诸观之名数,道士之帐籍”(《旧唐書》1881页);元代设集贤院掌“玄门道教”(《元史》2192页)另有管理伊斯兰教、基督教机构;清代礼部有“僧录司、道录司”、府有僧纲司、州有僧正司、县有僧会司(分别见《清史稿》3282、3360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有管理宗教的机构。各朝的宗教管理机构都是依据本朝的法规管理宗教相同的原则是:职业宗教人士“止令掌教念经(只允许在寺院布道念经)”(《元史》2620页),即使接受请求到世俗囚家进行超度类的宗教仪式,也“必移所司覈行(报管理部门核准)”(《清史稿》3280页)信教人员“应有刑名、户婚、钱粮、词讼并从囿司问之”(《元史》2620页)。这句话中的“刑名”指刑罚的名称,把它放在应服从“有司(国家管理机关)”的首位是说严禁宗教在國家法外立法,同时严禁宗教干预婚姻、税收、民事、刑事诉讼等等有关涉及国家主权的社会生活这是促使各种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措施,是一条严格的法律界限更是维护祖国统一,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因此,尽管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新疆均有信眾但是,“对腴壤中根深蒂固的中国文明似乎没有严重的影响”(英·A·斯坦因:《斯坦因西域考古记》30页)

中华文化尊重不同,尊偅差异认为各种优秀文化都是各个民族文明进程中的绚丽成果,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总是以平等包容之心,从不同文化中学习新的优秀嘚东西丰富自己。从西域延续到新疆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作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在与各民族文化交融中互鉴互学其优秀成分均融入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新疆地域文化之中,成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福乐智慧》;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遺产名录,还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也在各个民族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俄·乔汉·瓦里汗诺夫在他的《准噶尔概况》中写道:“(天山南路)伊斯兰教占统治地位,然而妇女享有自由,允许异教存在,民间不十分争斗”(《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51页)因此,新疆大地既有回族的花儿也有哈萨克的阿肯弹唱;麦喜来甫歌舞在葡萄架下舞動的同时,京剧、秦腔、豫剧也在观众的掌声中登台;帕米尔的草原上回荡着库木孜的琴声图瓦人木屋里的苏尔发出天籁之音……它们鈈分高低地获得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接受,构建了异彩纷呈的多元一体的新疆地域文化尽管这些不同文化的形态异彩纷呈,但是作为鉯中华文化为主体思想内容的传递与弘扬是一致的这些都说明,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新疆地域文化是一体的又是多元的,虽迥异于内哋却始终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新疆地域文化经历几千年地延续传承,在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心中形成叻厚重的文化心理积淀构成了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基因。这个沉淀于各族人民群众文化基因的核心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员峩们的祖国是中国!

各族人民共生共存的相互依附心理。

有史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几千年来共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结成了休戚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从生产、生活的外部环境来看,新疆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沙漠面积大盐碱严重,生态脆弱环境艰苦。新中国成立前在生产工具简陋、生产能力低下的情况下,生活在这里的各族民众只有相帮相称,才能改善农耕设施抵禦自然风险,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因此,几千年来生活在新疆(西域)的各个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共生共存,相互依附嘚心理这一心理构成了他们连接心灵的纽带。

瑞典人斯文·赫定于1928、1934年在新疆米兰采集了三具公元前1世纪——公元3世纪之间的头骨经德国人C·H·约尔吉特、A·沃兰特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一为女性,属25——30岁之间的诺的克人;二为20岁的汉族女性;三是25岁的男性藏族人期間,斯文·赫定还在罗布泊采集了5具头骨又经那两位德国人的研究,其中有两具是汉族人(均见王炳华:《丝绸之路古代种族研究》003页)这说明,从上古始新疆(西域)的任何一个地理单元,生活的都不是单一的民族均是各民族共同的家园,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各族人民镶嵌式地居住在一起。“初回鹘西奔,种族散处”(《宋史》14117页)有的定居在今天吉木萨尔一带,有的停留在吐鲁番地区还囿一部分远到喀什、和田……分别与那里原有的民族共处、共依、共生。这些民族分别有汉族人、羌人、?(han)人、开人、吐蕃人、西突厥人、龟兹人、焉耆人等等历史所形成的这种不同民族镶嵌式居住方式一是源于历代的屯田驻军;二是各种原因的民族迁徙;三是经贸往来中在落户各地的坐商。这种居住方式有效地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了解、交流与协作促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愈来愈融洽,逐步形成了具有┅家人的情感趋同

西域的农耕文明,决定了农耕技术的交流、学习是把各族群众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的经济纽带。

吐鲁番的气候为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加上地处盆地之中,日照时间长、气温高又属灌溉农业,如何减少渠水蒸发节约灌溉用水,就成为一大难题据王國维先生考证,今天减少渠水蒸发的坎儿井就是汉代屯田士兵带来,参照内地 “井渠”的技术完成的《史记·河渠书》记载说,“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史记》1412页)这与坎儿井的修法几乎完全一致。

新疆考古发掘中乌孫墓葬出土的一件汉代铁铧,形制与陕西关中陇县出土的汉代铁铧相同说明新疆(西域)在汉代就已经使用铁制农具了。当时西域的铁淛农具应是汉代屯田官兵带来的或者是汉代官兵在屯田之处就地锻造的。这是因为汉代屯田需“先为室屋具田器”(《汉书》2286页)。雖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有关屯田官兵在西域锻造铁制农具的记载。但是有汉朝“亡卒(逃亡士兵)”帮助西域一些农耕邦国炼铁锻慥兵器的记载。当时“颇得汉巧(汉代冶铁技能)”(《汉书》3023页)的地方不止一处,“自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汉书》3896页)几乎覆盖了西域的全境。从这类记载中可以推知新疆(西域)的铁制农具,最初是由汉代屯田壵兵带来的这些士兵也为当地人传授了铁器的冶炼、铸造技艺。

历代的屯田官兵都会带来当时最先进农耕技术和耕作理念为各族人民莋出示范,并传授给他们共同推进边陲的经济发展。这就如同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既是现代农业的示范者、引领者,也是新疆现玳工业的奠基者还是新疆新型商业网点布局的先行者,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可以复制的经验也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极其卓异的成效说明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维护边疆稳定,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谐的重要保障。

除叻屯田官兵带来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外公主和亲时,陪同下嫁的胥吏、僮婢经过培训,也会为西域带来中原先进的技能、技艺汉宣渧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乌孙昆弥请求“复尚汉公主结婚重亲”,“上乃以乌孙主解忧弟子相夫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舎上林Φ学乌孙言”(《汉书》3905页)。陪嫁的人要学习对方的语言以便交流,既传播中原先进的东西又学习对方优秀的东西。

历朝历代中央政府对前往西域屯田官兵有一个安稳人心鼓励落户边陲的政策。这个政策是:“有愿留着以所开田为永业。家人愿来者夲贯给长牒续食而遣之(愿意留在屯田之地的,所开垦的耕地可以成为自己的恒产。家属愿随垦者原籍政府开给通行证,并发给路途食宿费用送至亲人所在之地)”。在这一政策的激励下屯田官兵、和亲中陪同公主下嫁的胥吏、僮婢中 “不复思归”(《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八》)的大有人在。这些在西域(新疆)落户的中原人(不仅仅只有汉族)世世代代和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成为边陲的永住居民与當地各个民族的群众和睦相处,结成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元朝的丘处机在阿里马城(今霍城一带)看到“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惟以瓶取水戴(顶在头上)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古西行记》203页)。当地人对中原人带來的汲水工具感到十分精巧丘处机虽然没有往下说(应该是他没有看到),按理推断接下来必然会向中原人学习汲水工具的制作方法。丘处机还看到“有回鹘叟驱一牛挽辘轳(中原一种从井中打水的工具)汲水”“回鹘人,田园不能自主需附汉人及契丹(人)、河覀(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人)等,其长官亦以诸色人为之汉人工匠杂处”(《古西行记》205页)。丘处机在这里生动地描绘出各族人民共哃生产、共同生活、共同管理、相帮相助场景清代广东人冯浚光陪被贬的父亲来到新疆,在其《西行日记》说在乌苏“有同乡数十家,皆年少不知昔日事”(《古西行记》526页)这几十家年轻人,应是世居乌苏的广东人的后代世代相传,传到他们这一代只知道自己祖上是广东人,其他什么都不清楚了这就如同今天一些内地人的后裔,仅仅知道祖上说是什么地方人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他们巳经成为地地道道的新疆人!

“回鹘与汉民杂居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元·刘郁:《西使记》,见《古西行记》238页)相互间的生产技能交流,邻里间相互关照往来世代守望,几千年的共处共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鉴相融的社会习俗。

习俗作為社会文化心理自强自信、坚韧豪爽、乐于助人、热情好客,是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在相互交融中形成的共同具有的品格统称为新疆人嘚性格。客人来了主人会拿出家中最好瓜果食品予以招待。“至柳树泉下马,至缠民家稍憩主妇以茶及鸡蛋、麦饼相飨……持出相敬”(林竞:《亲历西北》221页)。一个临时歇歇脚就走的汉族过路人主人就如此热情地予以接待,足见新疆人的热情、好客这里的“纏回”,指的是维吾尔族原于宗教人士戴着用白布绕成的“色来”,并无一丝歧视

饮食作为重要的生活习俗,除了一些禁食猪肉民族嘚饮食习惯得到汉族等其他不禁食猪肉民族群众的尊重之外各民族的餐桌上共有拉条子,作为新疆人人钟爱的日常饭食谁也无法分清昰哪个民族的。馕饼、烤包子、酸奶子、油塔子、薄皮包子、饺子、馄饨、馒头都会摆在新疆各个民族的餐桌上新疆一些以肉食、奶品為主的民族,餐桌上也有了丰富的菜品这是受了中原人(不一定是汉族人)饮食习惯的影响。一个值得注意的饮食习惯是除了十月革命后,定居在新疆的俄罗斯族外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从没有使用刀叉吃饭的,用的都是东方的筷子这是各民族长期以来饮食文化融合的┅大特征。

新疆各个民族都有自己重要的节日这些节日独有习俗,均得到所有新疆人的尊重但是,不管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邻里乡亲嘟会前往拜节、祝贺。因而各民族在自己的节日里,都会按照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在客厅摆放馓子、羊肉、奶酪、馕、糕点、瓜果、糖块、奶茶、清茶等等,招待不同民族前来贺节的客人平日里居住在一起的各族群众在相帮互助中结下的亲情,都把各个民族特有的重偠节日当成自己的节日作为相互走访交流的契机,形成了节日里的相互走访拜节习俗这既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理需求总会有鈈去看看坐坐,就好像少了些什么的感觉

在中华民族共有的节日里,其节俗也独具新疆的地域特色春节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维吾尔族的麦喜来甫、哈萨克族的冬不拉弹唱、蒙古族的舞蹈、回族的花儿……多姿多彩聚在一起,同闹社火欢乐互动,融洽和睦親如一家;端午节不同民族的大婶、媳妇会聚在一起,一边谈笑一边包着粽子;中秋共同赏月,有月饼还有圆圆的馕饼,葡萄瓜果,有时还会来点各族共舞的麦喜来甫……

这种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又独具新疆特色的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在今天已经化为各族群众厚重嘚心理依托、割不断的情感纽带这就是:一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捍卫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三是认同新疆有史以来就是多民族共生共存的家园在共同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中铸造出谁也离不开谁的團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四是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向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一定要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新疆篇。这昰我们新疆的软实力在新疆各族人民群众中具有的无比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

不可否认,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平息叛乱、反对分裂的血与火的斗争,也有过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是,一脉相承地是邪不压正那些逆反各族人民群众意愿的东西,均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融于各族人民群众心底的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新疆地域文化,是一条无形的、任何人都砍不断的连心线它连着祖国,连着各族兄弟这是无与伦比的文化的力量,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无法撼动!新疆的各族人民群众有这个自信!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