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机QQ上看到一篇怎么把微信文章用QQ发出去、怎么把微信文章用QQ发出去以余华《活着》一段文字结束是什么标题

忍受、活着(金句朗读)文字by——余华 朗读:Helen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余华吧-百度贴吧--爱读书,爱生活,珍惜当下,好好活着--余华,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浙江海盐人,他是目前在国际文坛声望最高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代表作品《活着》、《在细雨中呼喊》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145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爱读书,爱生活,珍惜当下,好好活着
咳,有点儿剧透啊,慎看慎看 就之前哪,福贵父亲死的时候,不是他们家佃户王喜发现的嘛,后来写王喜
余华的《第七天》为什么起名为第七天,然后开头引用的那小段话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怎么理解戛然而
三味书屋读书群,余华小说资源最全今天终于全部收集完成,喜欢的可以来看看,还有免费各种资源。不
自从我六年级开始看《许三观卖血记》之后,余华的书就放在我身边随手可得的地方。 看了那么多他的长篇中短篇,虽然年纪小,但自认为还没有理解不了的
余华书友群
千呼万唤始出来,没想到是本杂文集,更期待他的长篇小说
仅仅是结局,我和我朋友因此发生了争论
她叫李利华,我微信瓶子捡到的,我和她有很多共同语言,觉得就是知己,结果不小心删了她,她在她老
我是05年底看报纸上面的一个小文章,内容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作家,上面提到了余华。
何小勇的女人为什么是这个反应?
也算是一个爱读书之人 常常见到某书单里面推荐余华的&&活着&& 网上也搜了下 于是就将其 加入了自己的BOOK LIST 终于于上个周六在书店买下
其实我是写许玉兰论文,写了一小半没有思路,想从这里找些思路
《第一宿舍》         西湖 1983.1   《“威尼斯”牙齿店》     西湖 1983.8   《鸽子,鸽子》        青春 1983.12  
如题,余华曾经担任过虹猫蓝兔的文学顾问,但后来这部系列的动画被禁后余华一度被评为“最垃圾文学顾问”,请问我们是否就用一部子供向的动画被禁来评
既然支持余华,喜欢余华和他的作品,就应该维护他的知识版权,自己去买余华的书看,同时也作为一份收藏。如果大家都在网上找资料,而不去买书,那么作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余华老师的讲座,《活着》写的太好了,老师亲切的和我们自拍留念。
读过此书的都知道,文章是建立在福贵的回忆上。为什么到后来有大段篇幅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呢?例如
有一个情节是许三观质问许玉兰,许三观说你这个表子那天正在“过节”,就证明嫁给许三观之前他根本就没怀孕。
如题,最近看完了余华的兄弟,兄弟俩的情谊太令人感动了,有电视剧或电影吗
这几天一直抱着余华的书研究,先看了活着,再看了许三观,又看了兄弟,最后看了细雨中呼喊。 个人最喜欢许三观这本书,语言太有特点了,白描再加上一
凤凰网底下评论让我看得好不舒服
要不要看下部
本来觉得林红是个矜持的女人,可是后来和李光头不三不四,纠缠不清。她不是刚开始拒绝、反感李光头的吗?宋刚死后又变成那样,她到底是怎样个人?
昨晚看完了余华的兄弟,是看的电子书。上部就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很精彩。 看到下部,尤其是那个结尾。感觉就像剧情介绍似的,那么仓促的就完了。 我开
今天开始看《兄弟》,看了两个小时,哭了一个半小时。?太惨了,好可怕的时代……
福贵的人物形象怎么分析,感觉不知道从方面开始写,论文真的是好难哦
请个位发表一下看法.
《在细雨中呼唤》,男主角孙光林的父亲孙广才,淹死在粪坑里。 《兄弟》,男主角李光头的生父,淹死
该怎么理解《在细雨中呼喊》首章中死去的黑衣男人?
他的很多作品我觉得完全够格了啊 怎么就没获得茅盾文学奖呢 纳闷啊 ..
如题。求余华早期的作品。《竹女》《月亮照着我,照着你》《星星》。谢谢~~~~~
为什么余华描写女人都那么丑?
请问现在网上卖的《活着》有删减吗?
《余华》的活着,苦根到底怎么死的? 撑死的会不会太假?
余华的兄弟能拍成电视剧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zct.html 书名作者:活着 [余华 1993] 读书时间:日-8月25日 基本感想: 这本书的原作远远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
记得以前写过一篇阅读,里面讲的故事就是福贵买了牛,给那些牛取名字的故事。当时阅读有一题要求写
看余华的小说,除了第七天我脑海都是同一个拍摄场景
余华的小说都这么幽默的吗?! 看过《活着》`《第七天》 我觉得他把旧社会写的很真实…… 这是《兄弟
刚读完他的《活着》,正准备入手《第七天》,但是貌似读者对这本书评价较差,有新闻串烧的味道,我
许三观卖血记 怎么没导演中意一下呢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 是禁书?怎么买到这本书呢?兄弟们
目前各大读书器上,也有余华的书,但是代金券和阅饼都需要钱。有些经济能力也许不够,所以特来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吧...
百度小说人气榜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兑换本吧会员
吧主,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本吧专属印记
定制名片背景
名人自动顶贴
定制头像边框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余华《活着》读后感1500字
我的图书馆
余华《活着》读后感1500字
&一直都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阅读。
&&&&&&& 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洗个清爽的热水澡,躺在柔软的床上,手持一本还散发着油墨味的好书,细品一杯清香扑鼻的香茗,让自己浮躁的心情在文字中慢慢地沉淀和安静下来。我想,这应该是一天之中最为惬意的事了吧!
&&&&&&& 有人说,好的阅读是对心灵的洗涤和升华,而优秀的书籍更是思想的“清洁过滤器”,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本好书是值得去反复咀嚼的,每读完一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最好的,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
&&&&&&& 读余华,我是很费了一些心思和精力的。以前有读过他的《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等,隐约觉得他是个残酷的作家,把现实撕去表皮给人看,惨淡不堪。
&&&&&&& 第一次读《》,感觉就像自己的心坠入了一个黑暗中的监狱中,令人窒息。以至于那几天吃饭、工作、睡觉都沉浸在文章的情景中不能自拔。
&&&&&&& 所幸我警醒自己,强迫自己又出来了,然后又站在不同的角度阅读了两遍,因此我保留了自己清晰的感受和洞察。这次余华把生活撕扯的比上次更加悲惨,更加零碎,仿佛就是一场浩大的人生悲剧。
&&&&&&& 但至少,我喜欢《活着》这个名字,充溢着压抑的活力和黯淡的温暖。
&&&&&&& 生活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面对生活,我们应该走去怎样面对、坚强地走下去?——于我,《活着》努力在讲述的,起初只有这些。
&&&&&&& 我且以为,余华在写《活着》的时候,思想是有过挣扎的。一个作家能把生活铺陈的如此颓圮不堪是需要一些勇气努力和对自己的说服力的。努力和说服之后,福贵被置于始终失去的位置。失去家产,然后失去在茅屋简单却快乐的生活,失去母亲,再相继失去一对子女,直至失去妻子,最后失去女婿乃至这个家庭唯一的香火——外孙。最后他还留下的是什么呢,一头叫“福贵”的老牛。
&&&&&&&& 让福贵失去这一切,余华似乎仍意犹未尽,连失去的次序都推敲再三。一次次的让福贵失去当时最不愿失去的东西,破烂不堪的生活。生活的现实,就是如此吧。生活最坏,坏不过福贵吧。撕裂,只是余华的第一道工序。
&&&&&&&& 生活撕完了,打烂了,余华又开始做针线活了。如此愁云惨淡的福贵,在如此的现实面前,该失去了生存的勇气了吧。要知道每一次的失去,都充溢着扼杀福贵生命的力量啊!但不,余华在这时候就要开始缝补了。一次一次,福贵只是直面黯淡的生活,甚至一次一次的撕裂,只有让福贵日渐习惯,习惯生活本来的样子。于是默默承受,一年一年的活了下来。
&&&&&&&& 绝望是不存的。
&&&&&&& 还有一些东西是读了《活着》之后始终萦绕的。
&&&&&&& 苏东坡讲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一直以为生活亦是如此,不曾意识到的是,就连惨淡的生活也是这样。
&&&&&&& 福贵一生经历无数,家业凋零,亲人早殁,如此黯淡,大概也是另一种绚烂了。晚年生活却并不因此而一蹶不振。他只是懒懒的赶着他的“福贵”,每天几遍的念叨亲人的名字,以此来纪念以前绚烂或者惨淡的生活。绝望是从不存在的,于他,生命变成了和吃饭睡觉同样平常的事,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死也只是不活而已。生命,终于归于平淡。
&& &&&余华活着。失去并不总是失去,就像结束并不只是结束一样。我以为,这也是余华在作品里想说的话。龙二神气活现,赢了钱,夺了地,以为日子从此就衣食无忧了。谁知命运无常,夺的地被分了,命也没了。“哪怕他有五条命也全报销了”,作家冷冷的写出这么一句有趣的话,似乎想说的是,福贵莫名其妙的就拣回了自己的命。那么前日的失去,是不是为了今日的得到呢。“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到头来命都丢了”。失去和得到,本来只是一线之隔。
&&&&&&& 那么,绝对的绝望也就不存在了。
&&&&&&& 总是喜欢很自我的去解读文本。最近看了描写二战时一位波兰犹太艺术家幸存经历的电影《钢琴师》(The Pianist),总是觉得这是一部讲述生存的片子。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不管怎样的辗转迁徙,条件恶劣,乃至生活已经变得破烂不堪,找不到继续活着的理由,那个钢琴家仍然坚持着一步一步走下去,活下去。
&&&&&&& 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既然如此,那似乎就该像余华笔下的老全那样叫一声:
&&&&&&& “老子死也要活着!”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余华活着读后感&
读过本文的网友还读过:
猜猜你喜欢:
本文标题:余华《活着》读后感1500字
本文地址:
版权所有: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好好活着——看余华的《活着》--《初中生优秀作文》2014年10期
好好活着——看余华的《活着》
【摘要】:正《活着》是余华先生的一部很好的小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发行。余华先生也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虽然,小说的名字叫《活着》,但全书讲的却是同"死亡"相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福贵,他的父亲是地主,妻子叫家珍,女儿叫凤霞,儿子叫有庆。20世纪40年代,那时候的福贵还年轻,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从少爷一下子变成了贫民。也幸好是这样,新中国成立后他没被划为地主,不然被枪毙的就是他了!解放前,身为
【分类号】:G63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现钦;;[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漆福刚;[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佟晓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杨昊;;[J];新作文(高中版);2007年Z1期
高伟亮;;[J];美文(少年散文);2006年07期
大头绿豆;;[J];高中生之友;2010年20期
唐赟;;[J];华章;2011年01期
魏来;;[J];才智;2010年06期
张旭;;[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谢丹凌;;[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胜君;;[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余华;洪治钢;;[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胡澜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邵燕君;;[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张兰珍;;[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郭沫若;;[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李安纲;;[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郑江义;;[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彭国建;;[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宋智明;[N];厦门日报;2005年
张英;[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王伟瀛;[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齐霁 实习生 蒋嘉华;[N];深圳特区报;2005年
周力军;[N];中华新闻报;2005年
景雯;[N];文学报;2007年
李潘;[N];人民公安报;2002年
任志茜;[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云起;[N];人民公安报;2006年
杨鸿雁;[N];团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清茹;[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申载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魏文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苏建新;[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乔光辉;[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欧志雄;[D];暨南大学;2005年
曹禧修;[D];河南大学;2002年
董小玉;[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郎晓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李光贞;[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敏;[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巩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程凤;[D];安徽大学;2003年
曹磊;[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张罗应;[D];华侨大学;2004年
陈长红;[D];扬州大学;2004年
张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李明彦;[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霍慧婷;[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竺琼;[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余华作品_余华简介_余华故事_活着余华_余华小说兄弟_爆棚网
余华作品_余华简介_余华故事_活着余华_余华小说兄弟
余华作品_余华简介_余华故事_活着余华_余华小说兄弟
余华主要生涯余华(男)(1960—)原籍山东高唐。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父母都是医生。1973年小学毕业,1977年中学毕业,曾在一家镇上的医院任牙医。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处女作《星星》发表在《北京文学》1984年1期。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研究生班。现定居北京,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世事如烟》,《古典爱情》,《黄昏里的男孩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然而他在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有2500多名文学艺术界代表及嘉宾与会,共商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繁荣发展大计。第八次文代会有47个代表团、12个艺术门类的约1500名代表和港澳台嘉宾出席。第七次作代会有38个代表团、953名代表与会,并特邀港澳台嘉宾及海外华侨华人作家嘉宾出席。
余华所获荣誉日,由腾讯网携美涛品牌合作举行的腾讯网2010星光大典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行,“年度最具影响力微博”颁发给了余华老师。作为目前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余华在腾讯微博的150条发言平均转发量都在千次以上,话题触角从文学、哲学深入至政治、社会等领域,信息含量丰富,极富启发性与感染力,互动性强,充分体现微博的社会话题属性。
余华阅读经历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金光大道》、还有《牛虻》、《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实际上像我真正有书可读的时候,已经十八九岁了,这是很可悲的。我读过一位伟大的诗人叫艾略特的传记,他在中学毕业的时候,古典的现代的名著几千部,他已经全部读完了,以后的时间他也不需要再读了。我到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我才刚开始“读”。那时候我们中国的文学杂志虽然都很差,从文学质量上来看都不好,但是每一本杂志的发行量都很大。那时候还没有其他种类的杂志,只要是杂志,就是文学类的,什么破杂志都能卖30多万份。后来我读到了美国作家杰克.伦敦,他给一个文学青年写了封信,其中有一句话:你宁可去读拜伦的一行诗,也不要去读现在的一百多种文学杂志。那时候我马上就明白这一个道理: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垃圾上,应该去读经典的作品。从那时开始,我就买了大量的19世纪20世纪已经被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否优秀,取决于他作为一个读者是否优秀。所以那几年我成为了一个很不错的读者,读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我写的跟他们不一样,但我知道怎样去判断,如何去把握叙述的过程。这是比较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很费劲的小说,写的是《世事如烟》之类的作品,那时马原说我“把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写得很不好看”。现在我发现,十多年前看得津津有味的《城堡》几乎看不下去,我喜欢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书,比如不久前我重读的《静静的顿河》,感觉与从前完全不同。并非我在阅读上变得懒惰了,能一口气读完的书也不见得就轻松、通俗。阅读与写作紧密相关,为什么我们会对一部作品有感受?我相信是作家写作时了解应该如何让读者去阅读,这种心理或有意、或无意。 任何时代,都有不浮躁的读者。读书是一个人安静下来才做的事。不是参加派对,不是社会关注的热闹。写作与阅读,都是冷清的,但这样的状态却像海底激流,始终汹涌澎湃。我有一位朋友,年轻时在大学学习西方哲学,现在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看法,有一天他告诉我说:“我的大脑就像是一口池塘,别人的书就像是一块石子;石子扔进池塘激起的是水波,而不会激起石子。”最后他这样说:“因此别人的知识在我脑子里装得再多,也是别人的,不会是我的。”他的原话是用来抵挡当时老师的批评,在大学时他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学生,现在重温他的看法时,除了有趣之外,也会使不少人信服,但是不能去经受太多的反驳。余华作品余华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北京文学》(1987-1)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北京文学》(1987-5)死亡叙述《上海文学》(1988-11) 爱情故事《作家》(1989-7)往事与刑罚《北京文学》(1989-2)鲜血梅花《人民文学》(1989-3)两个人的历史《河北文学》(1989-10)祖先《江南》(1993-1)命中注定《人民文学》(1993-7) 余华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收获》一九八六年《收获》河边的错误《钟山》现实一种《北京文学》世事如烟《收获》难逃劫数《收获》古典爱情《北京文学》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钟山》偶然事件《长城》夏季台风《钟山》一个地主的死《钟山》战栗《花城》 余华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在细雨中呼喊》)《收获》《活着》《收获》《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余华散文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我,小说,现实《今日先锋》余华发表的小说有《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且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关于他的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他和白血病女孩的故事!
余华《活着》代表作赏析《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据最新消息,曾获意大利文学大奖——格林扎纳·卡佛奖、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由著名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活着》,自1998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以来,至今年7月底,已发行约20万册。并且据首都各大书店介绍,该书自上市以来,脱销是常有的事。其实,《活着》早在1993年11月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第一次出版,但年该书发行量还不到一万册。同一本书,为什么两次出版会遭遇不同的市场命运呢?据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活着》1993年版的责任编辑周季胜介绍,当初他一看完这部书稿,就决定立即采用。但是,众所周知,90年代初期,各大出版社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期,市场意识还相当薄弱。因此,该书出版后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宣传、介绍,使许多读者没有直接的机会得以了解。而且,当时国内的纯文学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普通读者关注的仍是港台武侠与言情。所以,《活着》虽然当时一出版,就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并得到相当高的评价,可是,《活着》诞生5年了,对普通读者而言,仍然是个陌生者。但是,《活着》1998年5月由南海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已得到约20万读者的“接受”,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据《活着》1998年版的责任编辑杨雯透露,出版社几乎是以每个月加印一万册的速度来满足此书的市场需求。当记者问到,《活着》一书重版后的宣传有否采用现今流行的炒作方式时,杨雯编辑边摇头边介绍道,现在的读者意识敏锐,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对图书的炒作方式往往比较反感。《活着》之所以有如此好的销售量,原因有三点:首先最根本的一点是《活着》这本书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图书也是商品,其“质量”优劣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次,现今读者的整体阅读水平比90年代初期有很大的提高,近几年多部纯文学作品的热销也足以证明这点;最后,该书在封面设计、版式装帧以及宣传介绍等方面,把握准市场因素,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这样才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它。另外,《活着》的创作者、著名作家余华也就此书的两种市场命运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国内文坛并不缺乏好的作品,缺少的是把这些好作品介绍给普通读者的途径。《活着》现在已“幸遇”20万读者,这是得力于90年代中期以来图书市场二渠道,即除新华书店以外的经销渠道的逐渐拓宽。二渠道的经销,使很多民营书店、个体书摊等零售市场能够及时、迅速地满足市场的需要,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书。此外,余华也说到图书的宣传介绍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同时还认为张艺谋的电影《活着》确实对该书重版时最初的销售产生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广告宣传、媒体推动的作用只是一时的,一部书命运的掌握者是千千万万普通的读者,读者会作出自己明智的选择。据业界人士分析,《活着》遭遇的两种市场命运再次说明,在图书运作中,一部书的本身价值是最重要的,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费时费力的图书炒作是毫无意义的。同时,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如何作好图书的宣传工作,如何开拓更宽更广的途径让普通读者接触到新的作品、好的作品,这些问题也是值得关注和努力解决的。作家余华的故事余华自其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便接二连三地以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简介: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余华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在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着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和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其作品已被翻译成日、韩、英、法、意等十几个国家的文字,在文坛和读者之间引起颇多的震撼和关注,他亦因此成为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当作家最初有功利目的谈起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余华毫不回避当初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毕业以后我干牙医,一干就是5年,一点不夸张地说,这5年我拔了至少有1万颗牙,每天7点就上班,干8个小时,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有时我站在窗户前,发现隔壁文化馆里的人成天在街上闲逛,我就问他们不用上班吗?他们告诉我这就是工作,我当时就想:‘这工作好’。后来我问文化馆里的一个朋友:‘怎么样才能进文化馆工作?’他告诉我写小说吧,我想我认的汉字也有五千多个了,做音乐、画画不行,写小说大概行,于是我就开始写小说了。”开始写小说的余华在文学道路上有些幸运,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相中,请他到北京进行修改,这在余华当时所在的海盐县是件大事,用余华的话说:“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是我们县第一个上北京改稿子的人。回来后县委宣传部的人说我是个人才,不能让我再干牙医了,干什么呢?进文化馆吧,这一下满足了我的愿望。”没有冠冕堂皇,却是那么的真实,这就是余华。余华说他到文化馆第一天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到单位一看自己竟然还是第一个上班的,于是他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个单位我来对了。此后他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成了每个月只有领工资的时候才去单位,最后干脆辞职,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大概文人都有自嘲的特点,有时候还愿意拉上一些同行,余华在说完自己从事写作的原因后又补充了一段:“后来我发现我们这批人里面和我一样的有不少,有一次我和莫言、王朔几个人去意大利,主办方让我们写一篇‘我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的文章,我才知道莫言是为挣钱买一双皮鞋,王朔则是为了换个工作,和我一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不过自嘲归自嘲,但和每一个成功的作家一样,余华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是严肃的,“现在我写作已经完全是因为热爱,没有一点功利性。其实作家在从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功利的一面在内,但当他真正进入到这个领域之后,功利性就会慢慢消失了。”一个好作家首先是一个好读者余华虽然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接受正规高等教育,但广泛的阅读让他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他自己称自己的写作最初受川端康成的影响,而后卡夫卡的着作又让他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川端康成让他学会了细节的描写,而福克纳又教会了他如何描写心理。不妨让我们来听听他对几位大师的感受:“杰克·伦敦的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那句话就是:宁愿去读拜伦的一句诗,也不要去读一百本文学杂志。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读到的话,当时我明白应该去读经典名着,而不要仅仅去读文学杂志,现在看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我开始读外国小说的时候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的笔法给了我极大的影响。记得他有一篇文章,写一位母亲坐在已经死去了的女儿的床前,结尾是这样写的: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一位出嫁的新娘。这种比喻对我影响极大,让我知道了以后在写文章时比喻应该向哪个方向走。“但凡大师都注重细节,鲁迅就是这方面的大师。在《孔乙己》的开头,一句话就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交代清楚了:咸亨酒店的格局,穿长衫的是坐在里面的,穿短衫的是坐在外面的,而孔乙己是惟一一个穿长衫坐在外面的。鲁迅在这篇文章里最棒的一笔是写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来酒店的场景,当时他摊开手,手里有几文铜钱,这时鲁迅用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是怎么来的:他满手是泥,原来他就是用这双手走来的。这一细节的描写说明了鲁迅的伟大,可以说这篇文章如果不写孔乙己是怎么来的,鲁迅就不能称之为鲁迅。“我一直迷恋川端康成,直到最后有些走投无路了。幸运的是我碰到了卡夫卡,读到了他那篇《乡村医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章中的那匹马,当时我奇怪,怎么这匹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后来我认识到,作家应该是自由的,可以说是卡夫卡解放了我写作的能力。“教会我如何去写心理描写的是美国的福克纳,这个本领让我可以用一辈子。我读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一个人杀人后的心理。他全部采用了客观的视觉的描写,看完这篇小说,我总结的心理描写是:让心脏停止跳动,让眼睛睁开,去看。真正要写一个人的心理,恐怕一百万字也不够。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确实是这样,内心的宽阔不是可以去描写的。”余华自己称他一直坚持在读一些文学名着,在他看来,真正的文学作品,能给人极大的改变,改变你的想法,改变你感受的能力,甚至改变你的思维。他对此的总结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说,他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一个读者。任何一个作家他首先是一个读者,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他能够体验文学作品中的力量究竟在什么地方。我让笔下的人物自己说话余华说,很多人看了他的书后问他关于书中的人物描写是否有他的影子,对此,他一再强调人物是人物,而作者是作者。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余华给自己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刚开始写作到上世纪90年代写的三部长篇之前,对于这个阶段,余华称自己的写作风格为“霸道”,“这段时间里我创作的时候是抱着人物不说话的态度,我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余华开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笔下的人物开始突然说话了,“我当时很奇怪,因为这并不是我想说的,但他的确从我的笔下写出来了,当时的感受是我只是在记录着。”虽然还一直克制着,但小说中人物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话语越来越多了,《活着》就越来越多,“到《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我就完全放开了,随着人物走,让我笔下的人物自己说话。这种感觉非常地美妙,我当时发现人物是有生命的。”余华把这段时间称之为第二阶段。虽然一直咬定作家与笔下的人物是两回事,但余华也承认童年的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比如在《活着》中关于人物的描写,他认为现在20多岁的小说家不会再这样写了。“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作家有着一生的影响,童年对世界的印象就像是一张白纸在复印机里一下复印下来一样,而我后来所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在局部做一些修改。”在余华的文章中,干净、简洁是他的一大特点,那么这一特点是怎么来的呢?余华的答案是:音乐。“我以前不愿意写长篇,像《战争与和平》那样的书,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我一直认为太复杂。但有一次我听到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我发现如此宏大、如此丰富的一部交响乐,采用的音乐却是如此地简单,给人以极大的震撼。这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发现单纯是如此地有力量,后来的《许三观卖血记》我就尝试着用这种风格来写,尽量把语言用得简单一些。”对于将来的写作会朝着什么方向走,余华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有写出来了才能知道。作家余华和白血病女孩的故事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文/高粱红成都女孩宋静不幸患了白血病,经过多次化疗,仍不见好转。单亲家庭在经济上的窘境让她渐渐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最大的心愿,是在死前见一见崇拜的作家余华。因为她最喜爱的小说就是余华的《活着》。远在海外的余华获悉后,立即回国,把少女接到北京治疗,捐助10万元治疗费,积极帮她寻找骨髓移植的供体……“寻找余华” 最温暖的寻人启事“无论如何,我要在女儿死之前见到余华。”日,宋绍欧用电动车载着400份《寻人启事》,来到成都市犀浦镇。她要为女儿寻找作家余华。宋绍欧在街头竖起广告牌,上面是宋静和余华的大幅照片。“白血病女孩寻找著名作家”、“作家余华,我很想见您”,两行大字格外醒目。宋绍欧知道,尽管她们和余华素不相识,但为了女儿最后的愿望,她还是想试一试。这感人的一幕,被成都多家媒体报道。“史上最温暖的寻人启事”立即爆红网络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就在母女俩几近绝望时,宋绍欧的手机响了:“您好,我是成都晚报的记者胥帅。余华老师已联系上了,他写了一张纸条,托人从北京捎了过来。”余华突然“出现”,让绝望中的母女不敢相信。很快,胥帅将余华手书的纸条送了过来,上面写着:宋静小友: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面等着你。余华日原来,远在欧洲游学的余华从网络上得知宋静在寻找自己。他无法想象,一个濒临死亡的女孩,竟然依靠自己的《活着》艰难支撑到现在。他立即动身回国,想看看能为她做些什么。回国后,由于倒时差,余华在北京稍作停留。想到宋静的心情,便托人先捎来一张纸条。在宋绍欧和宋静租住的房子内,胥帅拨通了余华的手机,宋静兴奋地说:“余华叔叔,我忍受了很多痛苦,为了不拖累妈妈,我想到了死。但读了《活着》后,我决心要活下去。您要鼓励我啊!”余华回答:“宋静,你还年轻。我有一个朋友,和你的病一样,现在早就康复了。你要记住,信心比什么都重要。”1991年,宋静出生于四川省彭州市太清乡棋盘村。从她记事起,父亲便嗜酒如命。1997年,父母离异。不久,母亲改嫁。然而,因各种矛盾,母亲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尽头。从此,母女相依为命。2011年7月,宋静从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毕业,并在成都市一家医院找到了工作。然而好日子刚刚开始,她却被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为《活着》而活着 “余华效应”情动京城余华出现了,宋静的生命有了色彩。几天后,她接到余华的电话:“你们赶紧来北京治疗,我已联系好了北大人民医院,费用大家会帮你们的,咱们月底见。”原来,考虑到北京医疗条件更好,几经奔波,余华联系到北大医院血液科黄晓军教授,安排了宋静的手术事宜。宋静激动得泪流满面。宋绍欧有些担心,余华叔叔这么忙,我们可不能太麻烦人家。余华却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以备联系。余华原本要到美国讲学,但宋静的病情最终还是让他退掉了机票。余华在电话中说:“宋静,你们明天来北京吧。”日晚,宋绍欧和宋静来到北京,见到了黄晓军教授,并进行了相关检查。余华把见面时间定到20日下午。就在这天上午,宋静接受穿刺手术,以便确认和宋绍欧是否配型相合。手术结束后,余华发来短信:“我从网上查到了你们的捐助账户,已汇去10万元。这是我和家人的一点心意。”当天北京零下十几度,但宋静的病房温暖如春。余华走了进来,宋静见到了崇拜已久的作家,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随后,余华详细询问了宋静的病情,让她耐心等待检查结果。他还把1993年最早出版的《活着》送给宋静,并签名赠言“宋静小友,活着!”宋静激动地说:“余华叔叔,我想见您,其实就想弄明白一个道理,对于我这种患重病的人来说,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余华说:“活着是生命对你的要求,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生命要求你活下去,要求你承担这样那样的责任。我写《活着》,就是让福贵这个人物告诉读者,人是为活着而活着,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时还有人批评我宣扬‘好死不如赖活着’。其实,这是一种误读。”顿了顿,余华又说:“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有些人经历的可能不是疾病,比如我们这代很多人经历了苦难,但都坚强地活了下来。”宋静的内心似乎突然被火把照亮:“余华叔叔,我一定好好活着,只为遵从生命的诉求。”余华和宋绍欧都笑了。“活着,真好!”生命之光在前头在“余华效应”下,腾讯文化携手腾讯公益、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为宋静发起了募捐活动。第一天,素昧平生的网友就给她捐款8000元。得知母女配型失败后,宋静反而安慰母亲,没关系,我相信余华叔叔,他一定会想出办法。主治医生说:“你们可以联系中华骨髓库,也许能够找到合适的配型。”日,一则消息让母女俩惊喜不已,主治医师告诉她们:“你们很幸运,余华得知你们配型失败后,已联系了中华骨髓库,说有一个小伙子与宋静配型很有可能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宋静立刻给余华发短信证实。余华回复:“生与死其实就在一念之间。继续加油吧。”2013年大年初一,宋静第10次化疗结束,将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余华再次发来短信:“宋静,为你捐髓的小伙子和你一样,都面对过死亡。因此,你们对于生死比一般人更有感触。请相信,你们的合力一定可以让你重新走进阳光里。”读着短信,宋静的眼角再次湿润了。3月1日,宋静被推进重症监护室。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她将与外界隔绝。进仓前,她收到了余华托人送来的鲜花,内置的红色贺卡上写道:“为了苦命的妈妈和那么多关注、牵挂你的人,你要活着。”3月11日,宋静用手机从网上搜到了为她捐献骨髓的武汉志愿者操石杰的信息,泪如泉涌。她在微博上写道:“这一刻,我哭了。我不是为化疗、清髓难受。而是得知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操石杰哥哥,他父亲原来是得癌症去世的。因为亲人的去世,他感到了生命的转瞬即逝和无私捐助的金贵。他的话太感动我了,我觉得这个病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要谢谢他。”3月14日,操石杰500毫升造血干细胞缓缓输入宋静的身体。由于术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严格隔离,宋绍欧通过视频告诉女儿:“这几天我也读了余华叔叔的《活着》,明白了一个道理。上帝让我们母女承受这场灾难,也许是为了更好地体验人间真情。”宋静露出了几年来难得的笑容,向妈妈打出一个V型手势:“妈妈,活着,真好!”
余华人物言论作家成名不宜太早听说“80后”的小作家埋怨前辈作家不愿交出“文坛接力棒”,余华付诸一笑:“他们还年轻,不明白。其实文坛的认可始终要比市场的认可晚十年左右。我80年代初开始写作,直到1987年才得到文坛认可。现在回头来看,我觉得作家成名不应太早。” “由于成名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长期对作品精益求精,养成了不断修改的习惯。”余华透露,此次出版的《兄弟》上部,他曾不厌其烦地修改过3次,才最终定稿,“我写作的时候文思喷涌,难免有粗糙的地方需要改动,修改的习惯非常好。作家如果太早成名,对作品的要求就不会那么高。特别是一旦得到市场认可以后,作家可能就会不断地为市场去写作,像一台复印机,而不是真正地去创作。这样非常不好,年轻人也许无法意识到。”余华说,其实人的一生成名的感觉只能有一次,“我年轻时给很多地方投稿,天天邮差过来,往我家邮箱里塞东西。我父亲如果碰上厚重的来信,就知道是我的退稿。某一天,我一下子收到了十几封约稿信。我突然明白,我成名了,以后几乎再也不会有退稿了,心情非常激动。但是此后,我对这再也没有强烈的感觉了。所以人家问我,盛名之下有无压力,我觉得是没有的。而现在的‘80后’,也不必太在意成名的问题,好好写作就可以了。他们这代人中,必定会有大师出现。”
余华人物评价书约余华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峻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对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余华蛰伏十年分上下两册推出自己的最新长篇《兄弟》,使人们关心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热度从去年持续到今年。面对十年巨变的文坛与图书市场,《兄弟》在迅速成为畅销书的同时,也遭遇了文学界无情的批评,甚至有专著《给余华拔牙》随之出版。《兄弟》能否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余华还能否占领自己在文坛上的地位,一切大约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长按上图保存二维码,使用微信扫一扫右上角的"相册"扫码,再分享好友或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着 余华读后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