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草原曾灭绝狐狸灭绝了吗有哪些?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概况
蒙古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概况
一、 蒙古族 族源族称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 是室韦联盟部落之一。在宋、辽、金时,史籍上有“萌古”、“朦骨”、“萌骨”、“蒙古里”等译称。写作“蒙古”初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13世纪初,“蒙 古”一词由民族、部落名称正式演变成蒙古民族的名称。14世纪拉施特所著《史集》一书中,记载了一个蒙古族古老的传说:蒙古氏族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屠杀,只有两男两女逃到一个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优良牧场的地方,称为“额儿古涅·昆”——“险峻的山坡”。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这个传说里的“额儿古涅”,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被称为蒙古族发祥地,传说中的两男两女的部落便是“蒙兀室韦”的先民。公元8世纪初,“蒙兀室韦”为寻找新的草场,开始西迁。到11世纪,以斡难河中上游和不儿罕合勒敦(今肯特山)地区为中心,分为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两大部。尼鲁温蒙古,是指阿阑豁阿(成吉思汗十世祖母)之后人,后来逐渐形成孛儿只斤、泰亦赤兀惕、合答斤、撒勒只兀惕、札答阑、八邻、忙忽惕、主儿乞等部落。迭儿列斤蒙古,是指阿阑豁阿后裔之外的蒙古人,他们的民族成份复杂。他们同铁勒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汉人接触,从这些族人中吸收人口。他们包括弘吉剌惕、兀良合惕、亦乞列思、速勒都思、斡勒忽讷惕、豁罗剌思、额勒只斤等众多部落。尼鲁温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出自不同的祖先,可以通婚,形成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人。蒙古族在高原上对辽、金的统治和奴役进行了多次反抗,其内部亦不断进行征战。到12世纪末13 世纪初,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历经数十次大的战争。其中经1201年和1202年的两次大战,击败札木合和塔塔尔部落后,占领呼伦贝尔地域,成为他养精蓄锐和日后统一蒙古高原的基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将额尔古纳河以西地区分封给 其弟哈撒儿,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包括今呼伦贝尔地区分封给其季弟铁木哥斡惕赤斤和阿勒赤那颜以后,又成为哈撒儿后裔科尔沁部落的牧地。语言文字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为蒙古、厄鲁特、喀尔喀、巴尔虎 布里亚特等方言。呼伦贝尔市除喀尔喀方言外,其他方言都有分布。这些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别。厄鲁特蒙古人是明清时期西蒙古分支,讲厄鲁特蒙古方言,至今保留着厄鲁特方言的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亚特方言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但巴尔虎人受俄语、汉语、东蒙古方言的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大。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迁入,他们所用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上从俄语借用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社会活动和教育的普及,呼伦贝尔地域的蒙古族语言趋向统一,但各自的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通用文字为蒙古文,是在回鹘文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已有近800年历史。字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到右。经长期使用和不断改进,现行蒙古文有5个元音字母( 其中有两个字母各表示两个元音),24个辅音字母。多数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的写法有所不同,无大小写之分,印刷体和书写体也很近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 古族使用“陶德”(一作“托忒”,明确之意)蒙古文,是1648年根据厄鲁特蒙古方言的特点,对原有的蒙古文稍加改变而成。鄂温克旗伊敏苏木的厄鲁特蒙古人原本用“陶德”蒙古 文,来到呼伦贝尔后,随客观条件的变化,逐步改用满文和通用的蒙古文字(即胡都木蒙文)。巴尔虎人靠家庭传授蒙古文,后办起私塾性质的“格仁苏日古勒”。1936年前,厄鲁特人办的“格仁苏日古勒”(私塾)都教满、蒙文。1934年办起学校后,停止教满文,而以蒙文 、日文为教学用文。日本投降后,又改用蒙文、蒙语授课至今,兼学汉文。布里亚特蒙古在1880年前,男人半数都懂蒙古文,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而学习和普及蒙古文字。1880年后,办起各类学校,特别是学俄语可以上中学、中专,甚至上大学,因而俄文普及很快。他们蒙文、俄文兼用,到呼伦贝尔后,从1924年开始,所办的学校把俄语教课书译成蒙文进行教学。1932年后,以日文、蒙文为授课用语和文字。日本投降后,改纯蒙文授课,建国后加学汉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宪法和党的民族政策的保护下,呼伦贝尔的蒙古族普遍学习和使用蒙古文蒙古语,牧业四旗各苏木镇都设有蒙文授课小学,各旗都设立中学和完全中学并办起职业教育,盟和旗两级都设翻译科或专职翻译人员,坚持蒙汉文同时行文,坚持社会市面两种文字并用。蒙古族的历史沿革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族主要由巴尔虎、厄鲁特、布里亚特等几部组成,其迁入的原因和变化亦不尽相同。巴尔虎部巴尔虎是蒙古族中历史悠久的一个部落。巴尔虎早在蒙古各部统一前就已屡见经传。南北朝 时称“拨也稽”。隋唐时期称“拨野固”、“拨野古”或“拨也古”等。《蒙古秘史》和《 史集》、《元史》称其为“八儿忽”、“巴儿忽惕”和“八儿浑”。明末清初的各类史籍称“巴尔虎”或“巴尔虎斤”等。“拨野古”是柔然部一支,公元4世纪前居住于大兴安岭西翼,后迁往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从6世纪开始受突厥汗国的统治。因突厥统治者对被统治的各部“衰敛苛重”,“征税无度”,引起“拨野古”等部的反抗,并脱离突厥的统治。唐时,“拨野古”等10余部相继归服唐朝。“太宗(李世民)各因其地土择其部落,置为州府”,“拨野古”居地在今贝尔湖一带,置“幽陵都府”。在南北宋、辽、金时期,因蒙古高原各部落间的战争,巴尔虎部逐渐北移到贝加尔湖东北部的巴儿忽真河流域,称为八剌忽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巴尔虎仍在贝加尔湖东部的“巴儿忽真河”一带过着半游牧半狩猎的生活,元代将这一地区称为“巴里灰地面”。当时的不里牙惕(今布里亚特)、豁里秃马惕等部落则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森林中,草原上的牧民称他们为“槐固亦尔坚”,意即“林木中百姓”。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之后的1207年,派长子拙赤征服“林木中百姓”,其中包括巴尔虎、厄鲁特和布里亚特等部落。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降服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诸部。17世纪上半叶,沙俄开始涉足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迫使贝加尔湖沿岸游牧的部落移到喀尔喀蒙古地区。巴尔虎成为喀尔喀蒙古的属部,生活在喀尔喀蒙古北部。清、俄两国发生冲突以后,部分巴尔虎人于康熙年间(17世纪80年代前后)南迁,编入布特哈八旗,同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一起先后驻防黑龙江各城及布特哈地区。1、陈巴尔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清军平定黑龙江流域,巴尔虎部落中除一部分加入清八旗分遣东北各地外,还有一部分迁往喀尔喀蒙古,即编入蒙古各部,另有一小部分返迁到俄罗斯境内居住。清雍正十年(1732年),清朝为加强呼伦贝尔地区的边防,从布特哈地区抽调3000名兵丁,组成索伦八旗(亦称呼伦贝尔八旗)进驻呼伦贝尔,其中有275名巴尔虎兵被编入呼伦贝尔索伦左翼的正蓝旗3个佐(每佐约60名兵丁)和镶白旗的第二、三佐,驻牧于海拉尔河以北地区。1919年(民国八年),经中华民国总统批准,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以索伦左翼正蓝旗和镶白旗共5个佐的巴尔虎人为主,组建陈巴尔虎部。由于他们编入清八旗较早,又比由喀尔喀部迁来的巴尔虎早两年,为区别他们,习惯上又称较早来呼伦贝尔的蒙古族为陈巴尔虎。1932年以后,正式组建为旗。2、新巴尔虎居住在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巴尔虎人因与喀尔喀部落统治者不合,于雍正九年(1731年)偷渡国境进入俄罗斯界内,而又被俄罗斯遣送回来,其首领黑力太等被清朝处死,余众仍在喀尔喀界内居住。雍正十一年(1733年),喀尔喀车臣汗部贝子杨其布道尔吉旗属巴尔虎管理章京车楞和都古尔领兵前往额尔德尼召军营,行前,杨其布道尔吉不但不接见并加以辱骂,引起愤恨。到军营后,车楞和都古尔联合巴尔虎各姓氏请求加入清八旗,获得批准。1734年7月,共2984名巴尔虎兵丁及家属迁往呼伦贝尔。按索伦兵制,将其中的2400人以60人为一个佐,组成40个佐,分为左、右翼8个旗,命都古尔、查干、西日布为镶黄旗章京,达利、巴特玛为正白旗章京,根敦为镶白旗章京,额布根、额如格为正蓝旗章京,车楞、阿斯日勒为正黄旗章京,博尼、图勒布日为正红旗章京,爱柱、双呼为镶红旗章京,乌日古莫勒、楚勒特木为镶蓝旗章京,同时任命都古尔为左翼总管,车楞为右翼总管。这两翼八旗巴尔虎后衍变为今新巴尔虎左右二旗。厄鲁特部厄鲁特部来源于蒙古四卫拉特,也是当今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中最早来到鄂温克旗伊敏河中游驻牧的部落。厄鲁特蒙古在《元朝秘史》中称斡亦剌惕(也记斡亦剌),是“林木中百姓”中较为著名的部落。12世纪初活动在蒙古高原上,以狩猎为主兼做渔业牧业生产。1201年,斡亦剌惕部首领忽都合别乞参加札木合联军,充当对铁木真和王罕征战的前锋,在阔亦田之战中失败。1204年,忽都合别乞又与乃蛮部落等结盟,再次败于铁木真。1207年,成吉思汗派长子拙赤去征服“林木中百姓”,首先与忽都合别乞所率领的斡亦剌部相遇,忽都合别乞不战而降,并引导拙赤深入“林木中百姓”地域,招降斡亦剌 及其他支系—不里牙惕(今布里亚特)、巴尔浑(今巴尔虎)等各部。成吉思汗为嘉奖和争取斡亦剌部,将其女儿和拙赤之女儿分别嫁给忽都合别乞的两个儿子。随着蒙古帝国的强盛,斡亦剌部逐渐从德勒格尔河、锡什锡德河向叶尼塞河上游移动,其生产逐步转向以牧为主,渔猎生产逐步变为辅助经济。斡亦剌所处的地理位置,东南与拖雷、西南与窝阔台及察合台、西北与拙赤宗王封地相连。其骑兵骁勇善战,加之斡亦剌部女子貌美,故成吉思汗系与斡亦剌贵族世代通婚,元皇室或各宗王都极力争取斡亦剌,通过联姻结成新的军事同盟。1386年,元朝退到蒙古高原。斡亦剌惕部逐步向西、西南移动,占据东由和宁路,西至托河、额尔济斯河、叶尼塞河上游,西南达哈密的广阔的领土。1439年,斡亦剌部也先继其父脱欢之太师位,阴奉脱脱不花可汗,自掌实权。也先统一蒙古各部,占据中亚大陆,天山以西,将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孜别克等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1676年,噶尔丹统一准噶尔部,废除“斡亦剌惕齐胡兰”(会盟)民主推选斡亦剌部首领的制度,自称博硕克图汗。1680年,噶尔丹占领天山南路,相继兼并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 特、辉特等斡亦剌各部,在其地设爱马格、鄂托克、昂给、都亲、胡仁等基层行政单位,分别指派宰桑、德木其、书古楞格等官,并与清朝抗衡。清康熙帝三次亲率大军与噶尔丹作战。1696年,噶尔丹在蒙古昭毛都地面兵败,几乎全军覆没,退到蒙古塔米尔河,身边只有丹吉拉、丹津阿日布旦等几个近臣。1697年闰3月13日,噶尔丹病故,属下近5000兵各奔他处。丹津阿日布旦率自己部众移到蒙古托河,1702年归顺清朝,被封为郡王。1703年10月,丹津病故,长子策令旺布继郡王位。1718年,清朝两名公主下嫁策令旺布与其弟舍布腾旺布,并封额驸(驸马)。1723年,升舍布腾旺布为贝勒。1731年秋,噶尔丹策零率准噶尔部击败清兵于蒙古科布图。此时,策令旺布率所部500余兵投奔噶尔丹策零,剩下舍布腾旺布和手下14个宰桑、100名兵丁和420户部众。1731年11月,舍布腾旺布向清朝请求牧地,这与雍正皇帝分散厄鲁特降民、使其远离准噶尔的计划不谋而合。同年元月,舍部移牧喀尔喀河。同年2月,清廷又以“东方呼伦贝尔海拉尔河流域,水草美,林茂,兽、鱼多,益于尔等生存的好去处”,派使者带银两到舍布腾旺布处,协助迁往呼伦贝尔,并以舍布腾旺布为厄鲁特部总管,游牧于今锡尼河南、伊敏河东地区。这一部分厄鲁特蒙古因先期迁来,又称为陈厄鲁特。因舍布腾旺布是清朝额驸(驸马),其部众享受全俸。1755年,阿睦尔撒纳假降清朝,利用清朝兵力,打败达瓦奇,而后阿睦尔撒纳背叛清朝,清朝派重兵围剿阿睦尔撒纳。在这场战争中,有相当一部分准噶尔兵民被清军俘获,被遣送到黑龙江等地。其中有一部分厄鲁特人经乌里雅苏台副将成棍扎布奏请皇上,允准居住呼伦贝尔。他们是杜尔伯特部台吉布特胡、布林、白勒嘎孙和嘎拉珠得部落台吉达西增伯及明嘎德部台吉迪木其、布珠来等三个部落。1790年经黑龙江将军奏请皇上准允,平分给陈厄鲁特两个苏木,并任用布特胡、布林为佐领,迪木其、白勒嘎孙、达西增伯、布珠来等为领催,给半俸。这一部分厄鲁特又称新厄鲁特。布里亚特部布里亚特部是蒙古族的一个古老的部落。《蒙古秘史》写作不里牙惕。其先民一直在贝加尔湖附近活动。传说,古代的贝加尔湖附近住着一位叫巴尔虎巴特尔的人,他有2个儿子,长子布里亚特,布里亚特所生2子的后裔形成伊黑利德8姓、宝拉嘎德7姓,分布在贝加尔湖的北部和鲁古、朱勒格(列拿)河流域,靠渔猎为生。次子浩里太有两个妻子,结发妻西日勒代生5子,以其名后形成嘎拉朱德、华赛、浩布吐德、西日艾德、古奇德5姓;二房妻那嘎达生子6人,以其名形成哈日嘎纳、胡代、宝敦古德、巴达奈、哈拉宾(海旦) 、查岗古德(齐里努德)6姓。他们统称为浩里11姓,游牧于从贝 加尔湖南岸到黑龙江的广阔地区。1207年,拙赤率领大军,征服“林木中百姓”,浩里土默特(浩里布里亚特)部落也和其他“ 林木中百姓”的各个部落一样被征服,成为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一个部落。16世纪中后期,浩里土默特人为俺答汗的属民,居住在今呼和浩特、美岱昭及黄河一带。1590年,阿拉坦汗(即俺答汗)将巴勒金公主嫁给苏龙古德部小可汗布贝贝勒的儿子代洪台吉时,陪嫁去的1万名媵婢主要是浩里土默特的一部分。巴勒金公主和11姓浩里土默特媵婢用3 年时间,赶着畜群到达布贝贝勒巴特尔的领地—额尔古纳河流域。代洪台吉和巴勒金公主婚后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北岸的乌利仍戈之地,11姓浩里土默特(布里亚特)人从此就游牧在额尔古纳河至贝加尔湖、色楞格河的广阔草原上,直至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波及到布里亚特地区,布里亚特人中掀起了搬迁到呼伦贝尔与不搬迁的激烈斗争。正在争论不休之际,俄国白匪阿塔曼、谢苗诺夫等残部被苏联红军击败,退到布里亚特地区顽抗,使布里亚特人居住区变成战埸。他们到处抢劫役马和财产,绑架适龄男子,弄得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势下,在那木德格等上层人物的引诱下,1918年初有一部分布里亚特、“哈木尼干”(鄂温克)牧民带着家眷,赶着畜群,进入呼伦贝尔边界。那木德格带领阿尔 德那·阿毕德、扎木斯仁·阿尤希来面见呼伦贝尔副都统要求迁住。副都统衙门派出总管吉布僧格、衙门代办额尔钦巴图(佐领衔)等人,在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附近召集布里亚特的头面人物和部分牧民,宣布将这批布里亚特人安置在锡尼河地区。根据此议,1922年有160户、700多人的首批布里亚特移民进入锡尼河地区,建立布里亚特旗,辖4个苏木。此后,布里亚特与“哈木尼干”人便不断迁入,人口不断增多,到1928年,达到3000人,扩建为8个苏木。其他蒙古部除巴尔虎、厄鲁特、布里亚特部以外,呼伦贝尔境内还有主要从哲里木盟、兴安盟和自治区内外迁入的蒙古族。1960年,为解决牧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经自治区批准,从扎赉特旗等地向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旗移入1000余户蒙古族,计5000余人。这是建国后成批移入蒙古族最多的一次。鄂温克旗1949年前后至1990年,由外地移居的蒙古族有1。6万多人。上述移居的蒙古族,多属科尔沁部的后裔。他们是因工作调动或分配而来的干部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或因原居住地生活困难,投亲靠友而到此地谋生者,其迁入的形式,除上述大规 模迁入者外,以散在、个别为主,少有集体迁入者。 文史著作清雍正十年(1732 年)、十二年(1734年)蒙古族移居呼伦贝尔地区后,古柏礼和额尔钦巴图是这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古柏礼(年)是新巴尔虎右翼镶蓝旗人,达郎古德氏。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著书立说,其中流传到现在的《诸蒙古始祖记》一书,约30万字,收入了他的14篇文章和搜集整理的5篇文章。此书经花赛 都嘎尔扎布等人整理,于1989年由北京民族出版社用蒙文出版。他还著有《巴尔虎姓氏》和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可惜已失传。额尔钦巴图是新巴尔虎右翼正白旗人,曾任新巴尔虎左翼总管。1936年之后任兴安北省省长、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主席、呼盟盟长等职务。他撰写了《巴尔虎蒙古史记》、《新巴尔虎源流》、《氏族历史》、《小部落史话》等诸多满、蒙文和其他方面的作品。 文学艺术13世纪蒙古族有了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出现了蒙古人自己创作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蒙古秘史》这一时期在布里亚特蒙古部落中流传着《巴拉金夫人故事》等文学作品,在巴尔虎蒙古中流传着古柏礼所著的《乌力吉恩和珠勒格奇苏莫》(意为福寿安宁寺)、《库力也安本的荒淫事》、《这边樟松》、《汉地奇妙的三个地区》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只有传说,原文已失传)。古柏礼的诗文有《圆湖梦》、《巴尔虎史诗》等,并在其各种著作之尾多有几首短诗来结束其文稿。额尔钦巴图的《滋润的雨露》、《黑夜梦记》等也在巴尔虎蒙古中广为流传。民国时期,布里亚特蒙古文人达来·朝克图曾在1945年发表过《十月革命之后的布里亚特人民》,歌颂和介绍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及为布里亚特牧民带来的新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蒙古文学创作有了较大发展。50年代至60年代,盟内先后有一批蒙文诗歌、小说在自治区报刊上发表。年巴 丹巴仁钦的诗歌《合作社的花朵——干嘎玛》、220行长诗《当代老师》分别刊于《内蒙古日报》。60年代初,莫策布勒玛的歌词《会》在《鸿嘎鲁》杂志上发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蒙古文文学创作停止。1976年,苏德那木旺吉勒的诗集《不落的太阳》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呼盟第一部蒙古文诗集。策·孟和苏荣的歌词、色·扎木苏的诗歌、莫·策布勒玛的评论、乌云巴图(达斡尔族)的短篇小说、苏德那木旺吉勒的散文、敖嫩(鄂温克族)用蒙文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道尔吉的系列长篇小说、福·琪木格的儿童文学创作、巴日哈斯瓦迪的小说集、东尤德道尔吉的诗集、哈斯额尔敦编选的报告文学集等作家的文学作品在省区以上报刊、杂志、出版社发表出版这一时期,有5部作品在1981年自治区文学创作评奖中获奖;有9部作品在1984年在呼盟首届文学艺术创作“骏马奖”评选中获奖;还有2部作品在年全区第一、第二届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评选中获奖。蒙古书亦称蒙古说书,是蒙古族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民间艺人用蒙古族乐器伴奏说唱的艺术。其伴奏乐器有胡笳(吹奏乐器)、虎拨思(弹拨乐器),较常用的是胡琴,亦称为四胡(四弦胡)。蒙古说书早期有“朝尔齐”和“胡尔齐”两种流派。“朝尔齐”用“朝尔”(马头琴)伴奏,专门演唱蒙古英雄史诗,严格保持语言的诗韵美,无道白,主要流传在新疆蒙古族聚居区。“胡尔齐”,主要在四弦琴的伴奏下,一般是散韵结合体,说唱结合,以唱为主,说白为辅。其形式活泼,曲调多为民歌,独具民族和地方特点,为群众喜闻乐见,流传甚广。50~60年代初,海拉尔和牧区城镇文化馆都办起蒙古说书馆(厅)每天晚上座无虚席。逢年过节之际,一些生活富足的村民也请民间艺人在家里说书,10天半个月或30~50天,承担艺人的食宿,听众也给些酬金。“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蒙古说书被当作“宣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封资修文化”受到批判和禁止。70年代后期,虽有些恢复,但因影、视文化的普及,蒙古说书艺术被挤到蒙语电视台每日15~20分钟 、广播电台每天30~60分钟的专题节目的狭窄的领域,也无专设的说书场所。 民间文学 1、神话传说蒙古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和传说非常丰富,内容包括宇宙和人类的产生、人与自然斗争和英雄镇压妖魔等。《化铁出山》是一篇用自然题材来解释蒙古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民间传说作品。相传在几千年前,蒙古部落在同其他游牧部落的战争中失败,整个部落几乎灭绝,仅有两男两女逃进了险要的额儿古涅·昆山中。这两对男女生息繁衍,形成纳古斯、乞颜等血缘氏族。后来又分出 更多部落,人口渐渐增加。此时,感到这个山川狭小,共同谋划出山,选择山坡下铁矿,宰杀70头牛,以皮制成70个大风箱,然后堆积起柴禾,引火鼓风,硬是将铁矿烧化,打开了通往辽阔草原的道路。当时,翁吉剌惕部落不顾及整个蒙古人,争先涌出山口,踏坏炉灶,因而常患足疾。《化铁出山》是13世纪成书的史书《史集》摘要记载下来的,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蒙古族祖先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具有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与知识。这是一篇战胜自然的优美动人的历史神话传说,也与蒙古族10世纪前从山林走向草原的历史和《蒙古秘史》开头的蒙古族源的记载相吻合。1984年出版的《呼伦贝尔民间文学》中收集的28篇神话故事中,前7篇都是以呼伦湖、贝尔湖的自然环境为题材的神话传说,这些传说将自然景物加以神化,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也是较优秀的神话传说。蒙古族神话传说常以马为主题,而且马的故事传说特别丰富、精彩。如在“七十头红牛”中出现的八条腿的黄膘马,为其主人战胜妖魔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一篇“马头琴的传说”,是主人公巴特尔和他心爱的马“毕力贡和热”在比赛时战胜官老爷的马而惨遭不幸的故事。而在《鄂尔多斯民间故事选》中,故事情节是主人公巴特尔和他的银鬃马大战“蟒古斯”的故事。主人身负重伤,银鬃马为救主人而牺牲自己,巴特尔泪如泉涌,形成贝加尔湖;银鬃马托梦给巴特尔,用其股骨、鬃尾和皮做成马头琴。巴特尔日夜弹唱思念银鬃马的歌曲,感动了上苍,银鬃马复活,银鬃马和巴特尔最终战胜了蟒古斯。这一传说情节更具有神化性、原始性。神话中贝加尔湖的出现,说明神话最早是从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发源地产生的。2、 故事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部落民间传说的民间故事很丰富,内容丰富多彩,有关于大自然的故事,如《神奇的阿尔善》、《宝力根敖包》等。前者说的是很早以前,有位猎人在山中射伤了一只黄羊,黄羊带着箭奔逃,猎人码着血迹追踪到一块山间开阔地,血迹全无,只有几个泉眼,近前一看,自己的箭落在泉眼内,黄羊已无影无踪。猎人蹲下身喝泉水,顿感全身轻松,不断打起饱嗝,从此猎人称此泉为敖宁(公黄羊)阿尔善。后者说的是巴尔虎正白旗(今新左旗阿木古朗宝力格苏木甘珠尔嘎查)总管嫩特其(勘查草原的人)勘查草原,一天晚上,住在叫搭林高勒地方的一户牧民家,天亮时出外似见两匹公马在打斗,他好奇地走进细看,看见草原上鲜花盛开,有数不清的泉眼正在喷洒泉水。而众多的泉眼中有一个敖包,象一位高大的英雄矗立在那里。从此以后,正白旗寨苏木(满语第二佐)便在头泉旁立了敖包,每年都祭祀,并称“宝力根敖包”(泉水中的敖包)。在《西博山的故事》中,说的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呼伦湖边有一座又高又尖的山峰,挡住天神进出的路,天神恼怒,把高山拦腰砍成数截。高山的底部留在原地,如今称为“都齐”,意为打铁用砧子;中间那长方形的一截落在东边,如今称“德布和日”,意为平坦的高地;山峰的顶尖落在北边,形如锥子,这就是今天叫做“西博”的那座平地上突出的尖而陡的孤山,“西博”就是锥子的意思。《舌战陶王》说的是巴尔虎人赞颂都嘎尔将军的故事。大意是都嘎尔快10 岁时,有一天同几个伙伴在大道上堆土玩建房的游戏。这是过来一队车马,小伙伴都吓跑了,唯有都嘎尔拦路站着。轿车中的官员问:“你小孩为何拦挡去路?”都回答道:“我在守我的城!”官员哈哈大笑说:“你不走,我的车马破城而过”。都说:“是城让路,还是车马绕城而过呢?”“少废话,不想被撞的话就让开。”都说:“这城不是一般的城,是北京城,城内有皇宫,谁敢压过去,就剖他的腹。”官员说:“你这么小,我却像骆驼,看你怎么剖我的腹?”都说:“牛犊可长成健牛,驼羔可长成公驼,我也很快长成大汉。”这个官员原来是喀尔喀车臣汗君王陶特胡图日,都就是后来镇守乌里雅苏台的将军。这类故事中还有古柏礼总管《明断盗牛冤案》等。3、好力宝“好力宝”是蒙古族民间流传很广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有固定的曲调。唱词除有流传时间 长、有故事情节的内容外,还有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现编现唱。一般是两人对唱或一个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演唱,以四胡伴奏,自拉自唱。这种形式的演唱多在蒙古包或牧区乡镇的 蒙古 族居民家中进行。有的艺人走家串户演唱,有时是家人朋友相聚时演唱。50年代末随着乌兰牧骑的出现,“好力宝”说唱艺术被搬上舞台,颇受观众的喜爱。4、谚语蒙古族人民的民间谚语是在总结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容涉及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用合辙压韵的一、两句话,即可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有很强的认识作用和教育意义。关于生产斗争方面的谚语有:扑虎须有谋,役畜须有方。独木不成火,独身无后人。在做人行为方面有:马的好孬骑着知道,人的好歹交着知道。水藻多鱼虾多,人品好朋友多。驴耳朵放粪也甩,放金子也甩;有关生活经验的有:触蜜者舔手,沾屎者洗手。有百匹马也可能饿死,而有两个朋友不会饿着。好饭不必躲,坏话不可信。蒙古族谚语用语精练,形象生动,音韵和谐,通俗易懂,富哲理而耐人寻味。5、谜语(敖尼思格)蒙古族猜谜语的活动较普及。 如:看得见,摸不着,说水它不流,说冰它不化。谜底是光。谜语依据事物的特点,以否定反说、人性化等手法进行创作。6、祝词(尤若勒)蒙古族的祝词有春节长辈对后辈的祝福,婚宴上对新郎、新娘的祝福,新蒙古包的祝词,头锅奶酒的祝词等多种内容,祝词语言优美、悦耳、和谐,并有祝福吉祥、平安、富足的内容。善于唱祝词的人,被称为“尤若勒钦”。如本世纪30 年代新右旗赛汗塔拉苏木牧民公认的、每个婚宴或“那达慕”必请的 “尤若勒钦”有苏和,还有布·巴特尔,亦远近闻名。7、颂词(玛格塔勒)蒙古人把需要颂扬的人和事物,用诗歌的形式说唱给人们听,就是颂词。它有一定的曲调,也可用四胡或马头琴伴唱。如:在“那达慕”上赛马后为前三名骑手和马发奖时要唱赞颂词。8、民间音乐民歌是蒙古族民间文学中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修改和加工的具有蒙古民族形式和风格的诗体。它可分叙事歌、抒情歌两类。蒙古族叙事民歌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两个或几个人物形象。一般唱几段后用口语叙述一段,使唱词的内容衔接起来,更进一步突出人物形象。抒情歌一事一唱,灵活。如在鄂温克旗布里亚特蒙古族群众中,50年代初传唱“独贵龙”(是当时的生产互助组),其词为:锡尼河岸边的肥沃草原,使驼马膘肥体壮;自愿结合的独贵龙呀,使我们生活向上。蒙古民歌内容上可分为礼仪歌和民俗歌。赞颂圣主成吉思汗礼仪歌在蒙古民族中普遍传唱。民俗歌内容更广泛、丰富:歌颂家乡、山水、人民生产生活,思念家乡和亲人,讽刺和批判封建官吏、宗教喇嘛,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等。厄鲁特蒙古民间歌曲已搜集整理出30余首,每逢喜庆节日或亲友相聚总是引吭高歌以示庆贺。《阿尔泰、杭爱》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描绘了战祸给人们带来的背井离乡、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歌词大意:我们忍着屈辱和悲伤,离别了阿尔泰、杭爱,跋山涉水颠沛流离,我们何时再相聚?我的骨肉同胞!我们何时再相聚?我的兄弟姊妹!,,,,曲调压抑、凄凉,把人们带回遥远的战乱年代。它产生在18世纪晚期,是在厄鲁特部被清朝打败后,厄鲁特蒙古人民被分割到各个地方严加管理的背景下唱出来的歌。《蓝蓝的天》则描述了厄鲁特蒙古人民被分散到各个地区后,经过一段时间,生活安定下来的情景。歌中唱道:蓝蓝的天多么晴朗,我们老少欢聚在一起,多么欢快!我们要珍惜这没有动乱的生活……布里亚特蒙古民歌丰富多彩,节奏欢快,已经收集出版的《布里亚特蒙古民歌选集》收入民歌200余首。全书分七辑。第一辑:党啊,开创了新生活(19首);第二辑:草原,我美丽的家乡(15首);第三辑:哈达,献给额吉和阿巴(25首);第四辑:情歌,在蓝天飘荡(95首);第 五辑:友谊,属于青年们(13首);第六辑:箴言,美的记录与教诲(19首);第七辑:酒歌、士兵之歌及其他(40首)。巴尔虎蒙古民歌曲调悠长,与歌词相配,平稳抒缓。巴尔虎长调歌词简短,内容有怀念故乡、倾吐纯真爱情、歌颂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等内容。他们的抒情歌曲不但在喜庆节假日唱,朋友聚会时唱,就是骑着骏马驰骋在原野上也唱。曲调无论高亢嘹亮,还是低吟回荡,都表现了巴尔虎蒙古人宽广的胸怀、热情豪放的性格和草原辽阔无垠的气势。巴尔虎名歌手多,巴尔虎牧人也崇敬自己的歌手。如:达巴海,1915年出生在新巴尔虎左旗新宝力格西苏木。他从小酷爱民歌,童年时期向乌达巴拉老妈妈学唱《索优格宝日》、《额日宝日哈日其格》、《宝日毕力朱海》等巴尔虎人古老而深受欢迎的民歌。因其声音高吭、动听,巴尔虎人称“我们的歌手”。他于1956年被内蒙古歌舞团录用为演员,后又任内蒙古艺术学校的音乐教员。宝音德力格尔,1930年出生在新巴尔虎左旗乌布日宝力格苏木。因生活所迫流落到新宝力格西苏木,向达巴海学唱民歌。她于1953年4月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表演赛,获优秀演员奖。同年10月,参加中国慰问团赴朝慰问演出。1955年出席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会,她演唱的巴尔虎民歌《萨如勒塔拉》(明媚的草原)使华沙文艺舞台沸腾,获金质奖牌,为国、为呼伦贝尔争得了荣誉。此后,她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唱遍《萨如勒塔拉》、《我的家乡》、《巴彦巴尔虎引玛纳》(富饶的巴尔虎之夜)、《刚刚哈日》(黑骏马)、《美丽的内蒙古》、《赛汗啊》(美啊)等巴尔虎民歌,成为誉满内蒙古自治区和深受群众喜爱的歌唱家。同一时期,新左旗新宝力格西苏木出现了巴达玛,60年代出现了那楚格道尔吉,70年代有斯仁高娃,80年代涌现出布仁巴雅尔、米格木尔苏荣和陈巴尔虎旗的达丽等众多的呼盟、自治区级获奖名歌手。巴尔虎部是民歌的海洋,新巴尔虎左旗新宝力格西苏木是歌唱家的摇篮。新巴尔虎右旗汗乌拉的确拉布杰是位名歌手,他与新巴尔虎左旗达巴海是同时代人,同时成为巴尔虎民歌手。他善于唱搏克入场歌,并为呼盟首届那达慕大会演唱搏克入场歌。与他同代的名歌手还有关布、根桑批勒、米吉德道尔吉等女歌手,都是新巴尔虎右旗汗乌拉地区一代名歌手。蒙古族民歌在演唱时,主要有马头琴、四胡、火不思等乐器伴奏,还有三弦、筝、笛子、萧 、扬琴等。9、舞蹈安代舞。蒙古人能歌善舞,无论城镇、牧区,每逢节假日或集会,都可以看到人们挥舞彩绸,情绪激昂地跳起安代舞。安代舞不拘形式,人们拿起手绢就可以跳起来。舞蹈者围成圈,歌手领唱,众人合唱。歌词是即兴的,边唱边舞。安代舞虽产生在库伦旗,但很快传遍蒙古族居住区。呼伦贝尔地区是60年代普及的。50年代,巴尔虎草原流传着一种游艺性的舞蹈,即“公驼与驼羔”。舞蹈开始,首先由一剽悍男子领跳,在场的男女老幼纷纷下场,围成一圈,嬉戏玩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呼盟事业发展很快,除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团外,牧业四旗也都有文艺轻骑队乌兰牧骑,他们的演出以民族歌舞为主,自编自演,常年深入基层,向牧民群众送去文艺节目,深受牧民的欢迎。根据蒙古族生产、生活而创编的“筷子舞”、“挤奶舞”、“盅碗舞”、“鹰舞”等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较高的水准。陈巴尔虎的书金花、赛鲁、那仁格日勒等以舞蹈为终身职业,其中赛鲁的“盅碗舞”曾在自治区和盟获奖。10、绘画工艺美术绘画蒙古族绘画艺术产生较早,可分岩画、建筑彩画、墓葬壁画等。其中建筑彩画享有较高声誉。它是古代在房屋结构的一些重要部位绘以鲜明的彩色图案,多为卷草、花卉、龙凤八宝、雪纹等各种几何纹样,以及盘肠、方胜、动物等。新巴尔虎右旗阿尔山庙、鄂温克旗锡尼河庙都有精美的建筑彩画。工艺美术蒙古族的工艺美术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主要反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劳动生产工具、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上,蒙古包、箱柜、门窗、器皿以及马具上面都有各种刺绣或压印的图案花纹。马具座钉、银边、铜蹬也都是很好的工艺品。称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巴彦乌拉嘎查牧民乌日根毕力格从16岁开始模仿蒙古象棋学木雕,历经40年的努力,成功地雕刻出了双形蒙古象棋。它将诺颜雕刻成身穿绸袍头戴前进帽,手握毛笔而坐的形象,而把布日斯(仕)刻成雄师和猛虎,骆驼(象)是带羔的母驼,马是带驹的骒马,车是套着马的马车。八个胡本(卒)一方为蒙古摔跤手,一方为各种动态的马,或是鸭、雁、松鼠、小鸟等小动物。这些棋子雕刻得栩栩如生。在全国民族工作展览和全国民族工艺品展览上展出了乌日根毕力格雕刻的蒙古象棋 、公驼和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香牛皮制摔跤手护膝等3件工艺品,其中护膝和蒙古象棋被作为珍贵文化遗产收藏在自治区博物馆。1979年,乌日根毕力格的作品黑色公驼、神圣的白马、赤兔马、腾飞的栗色马等油画和雕刻品送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旅游点作装饰品,被美国、日本客人看中,以高价买去。此后,他的作品倍受人们喜爱。桦树皮工艺呼伦贝尔地区的巴尔虎、厄鲁特、布里亚特等蒙古部落都曾是古老的“林木中百姓”,他们生活、生产在很长时期离不开贝加尔湖以东、以南的森林地带,他们都曾经过桦树皮文化的时代。据伊敏河镇出土的桦树皮箭囊推断,其工艺已有1500年的历史。以桦树皮制作的器物轻便、防水、防潮、耐用,所以在陶器、铁器时代仍延用桦树皮器物。桦树皮器物主要有篓(饭篓、米篓)、桶、(水桶、奶桶)、盒(针线盒、火柴盒、神盒)、摇篮、刀鞘等。桦树皮器物装饰纹样主要有动物、植物、几何形图案等,动物有马、鹿、虎、熊、蝴蝶、鱼、鸟等,植物有灵芝、梅等,几何纹有水波纹、圆圈纹、半圆形等多种。另有一些文字纹。伊敏厄鲁特蒙古的维斯(桦树皮)器物有棚车、水桶、簸萁等,50年代后已不多见。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部的桦树皮器物少且无饰纹,已由陶、铁器物替代。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为蒙古语,意为游戏,“那达慕”大会就是游乐的集会,已有较长的历史。呼伦贝尔地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成甘珠尔庙之际,召集“甘珠尔庙会”,由喇嘛念经,庆贺甘珠尔庙落成。同时来自多伦县、北京、河北等地的汉商既旅蒙商人来到此地,他们出售牧民生活必需品,换回牲畜和畜产品。此后,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五由副都统衙门出面主办“庙会”,地址在甘珠尔庙东北5公里处的玛尼图。从1936年开始,又有了男子三项竞技比赛。这一活动除个别年度外一直延续至今。这种集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有“胡项(旗)奈日”、“敖包奈日”、“庙会”等不同的集会。日开始的甘珠尔庙会根据群众的建议,将甘珠尔庙会改称呼伦贝尔盟“那达慕大会”,内容也有了变化,此后在全国全区叫开,据阿·博格哲先生发表在《呼伦贝尔报》日蒙文版的记载:“甘珠尔庙会”1936年至1962年共举行20余次,其中1945年因战乱没有举行,年因“大跃进”未办,年因经济困难没有召集,1962年是最后一次。此后因政治运动而停止。“文化大革命”中,甘珠尔庙被毁。1983年在海拉尔市北敖包山举办盛大的全盟“那达慕”大会,并明确提出“文体搭台,经贸唱戏”,使蒙古族“那达慕”盛会增添了新的内容。 摔跤蒙古族形成和蒙古帝国时期,摔跤是军事竞技活动,用摔跤来选拔擢升力 士。元武宗时曾授角抵选手马可谋沙“平章政事”之职。元仁宗时,还专设有“校署”一职 管理摔跤运动。元代以前蒙古族摔跤相当于自由式。《巴督罕》一书中记载“三轮交锋中,双肩一次未着地者,誉为巴图鲁(蒙语:英雄之意)”。而在元朝后期中后期,蒙古摔跤趋于规范化,成为男子三项竞技之一。蒙古式摔跤,参加人数少则8或16人,多则512或1024人。比赛不受 地区、年龄、体重和时间的限制,实行单淘汰制。过去比赛时,摔跤手没有什么衣服,以后上身着牛皮(或帆布)紧身短袖“召德格”(摔跤衣),上面钉满铜钉和银钉固定牛皮的复合部位,后背中间多饰以圆形银镜或“乌力吉”(吉祥)字样 ,并在腹部系有“希力布格”。下身穿绯、浅绿、黄、白等色肥大的摔跤裤,外有套裤或护膝。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历次比赛获胜者,颈部戴有五色布条的“江戈”(项圈)。比赛开始时唱挑战歌,摔跤手跳着鹰舞步或狮舞步出场,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敬,然后摆出虎蹲架势,争斗相扑,腿膝互击,施展扑、拉、甩、拌、背、拍、扳等技巧以制胜,只要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而淘汰,胜者与胜者再摔,以前十六名、前八名、前四名等记录名次,最后一名不败者称为“乌珠尔博克”(第一名)。如僵持不下一时难以分胜败时,则由双方歌手高唱长调歌,以示鼓励,直至分出胜负。胜者一般奖给骆驼或备齐鞍具的“阿格塔”(骟马)。在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大会上,还可以单独进行“额布格德”(长辈或老年)摔跤和少年摔跤手的比赛。80年代始,在“那达慕”大会上还举行女子摔跤比赛。1988年,蒙古式摔跤更名为博克。 赛马蒙古族赛马历史久远,今多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届时,远近百里至数百里外的牧民赶 来参加赛事,参赛人数、姓别、年龄不拘,赛程依规模大小可60、40、30华里不等。比赛时,乘马均不备鞍,骑手不穿靴袜,身着彩衣,开赛令下,骑手扬鞭策马竞相追逐 ,先达终点者为胜。结束后举行授奖仪式,获奖马匹和骑手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由歌手在 台上从第一始逐一唱颂赞马词,向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马奶酒或鲜牛奶等。本世纪50年代后,赛马分远距离、近距离(5华里左右)、颠马等项目。从80年代始,比赛项目有1 000、2 000、3 000、5 000、1万米和1。5万米等项,并在椭圆形的赛马场进行比赛,用秒表记录每匹马的成绩,评出优胜者。奖品一般给二或三件物品,以使骑手、调教人、马主分而得之。 射箭蒙古族自古以娴于骑射著称。射箭在蒙古族形成和蒙古帝国、元朝、明朝时期是重要的军 事技术,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的式样、轻重、 长度、拉力均不限。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箭数多者为胜。主要分为骑射和静射(也称立射)居室千百年来,蒙古族有自己独特的住所——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用羊毛毡子覆盖。汉文献记作“穹庐”或“毡帐”、“毡包”。蒙古语称“蒙古勒格日”。蒙古包对风雪阻力小,下雨的时不漏不存水,门方而且小,雪不易堆积,围盖毡子搭建而成。1。木架门:过去只有门框,上边固定毡子,放下就算关门,以后逐渐有了木质的门,并在上半部安装玻璃。哈那:是蒙古包的壁架子,多用5片哈那,每片哈那有16~18头,用直而粗细差不多的柳条,每棵锥出7至9个眼,用生牛皮或驼皮条串连,张开后呈网状。奥尼:支蒙古包顶的椽子,绑在哈那头上,用来支陶努的支架,每个蒙古包有85~95个(门上5个,16头哈那×5 片需85个,18个哈那需95个)。奥尼下头固定在哈那头上,形成蒙古包木架。陶努:蒙古包顶部的天窗,常以桦木或硬质木楲成圆形,上凿与奥尼数相等的圆孔,以备插奥尼的上头。各部落蒙古包大同小异,各有做法。厄鲁特人蒙古包的奥尼上尖向里楲,陶努的孔相对平直。布里亚特蒙古包的奥尼是直的,陶努的孔从外乡里倾斜,而巴尔虎蒙古包的陶努和奥尼用生牛皮连起来,搬迁是不拆,到新地方现用奥尼杆支起陶努,外边把哈那支起,把奥尼的下头支上哈那头就可以了。2。毡围图日格:是围在哈那外的毡片,长方形,每包2片,用鬃绳缝边,上边向内收,以便扣住奥尼和哈那头的结合部,两头各有两条鬃绳以备栓在哈那上。德布日(蒙古包顶盖):宽与奥尼的长度相一致,形似扇面,周围用马鬃绳做边,用驼绳线缝制。两边各缝上3条鬃绳做绑绳,先上前面的一片,用绳绑住,再上后面一片,也用6条绑绳。哈亚布其:宽尺余的长毡条,用来围住图日格与地面接合部,也用鬃毛缝边,两头有绑绳。 扎巴格:用于图日格和德布日间的毡条。乌日和:用以盖陶努的毡条,有6个角每角各缝鬃绳做绑绳,以备固定。乌迪:是绑紧哈那的绑带,用两股鬃绳6~8条,用驼鬃线串缝而成4~5厘米宽的带子。 布斯鲁日(腰带):做法与乌迪同,是用来绑在图日格毡外边中部的绑带。搭蒙古包,先找准位置和方向,把门支定,把哈那撑开对接好并绑住找平,支陶努,用奥尼支柱,木架即成;用乌迪绑紧哈那,架好后先披图日格,用绳绑牢,再用腰带勒紧;而后上扎巴格,再上德布日,先上前片,再盖后片,两头用6条绳绑出“#”格,再把绑绳的头分别栓在门两侧的腰带和哈那根上,以防被风刮跑;再上乌日和,用乌日和4个角的4条绳栓在腰带上。白天开天窗(乌日和)时把正面1条绳解开往后拉,乌日和的前半部打开,包就亮了。哈亚布其一般冬季用,并固定好以防透风,夏季卷起,以使包内凉爽。最早,包内烧火做饭用三块石头支锅,后又用焊四根铁棍的铁圈支锅做饭,烟由天窗慢慢排出。本世纪20年代前后,蒙古包内用起了铁炉子,可做饭。也可烤面包。以后又用上大风天也可烧火的装有防火装置的炉子,炉筒从天窗伸出,包内既干净又暖和。80年代以来,牧民定居的多,大部分都建有砖房和土房。交通工具呼盟境内的蒙古族交通工具主要有勒勒车、雪橇以及乘马代步。1。勒勒车俗称蒙古车,是蒙古族牧民普遍使用的运输工具,它因各部落所居环境和木材资源的不同,制作方法和用材也有所不同。厄鲁特、布里亚特牧民用车基本一致。其用途不同,有拉牛粪的车,备有木箱,箱板是用柳条编的篱笆圈,也有用板子做的长方形箱;拉水车,把水箱(木缸)、水桶固定做成的长方形柜子,柜子的盖为半圆形,外包铁皮;坐人的车上有固定蓬,防日晒雨淋。每到一处驻牧,勒勒车排成一行,颇像一列行进在草原上的列车。布里亚特人还有一种四轮车和两轮车。前者前两轮比后两轮小一些,前轮中部有可转动的装置;后者为轻便马车,可坐两人,在草原上行走如飞。这两种交通工具均为本世纪20年代前后迁居时由境外带入,至今仍在使用。此外,还有骆驼车。2。雪橇(爬犁)是布里亚特、厄鲁特人冬季用的运输工具,称其日嘎,一般用马、驼或牛拉。雪大车难行,可爬犁畅通无阻。还有一种小爬犁,只有尺余宽,2尺长,一般载些面或肉食等物,乘马时栓在马鞍上牵拉。3。乘马骑马代步在蒙古族男女老少中很普遍。一般所骑的马备有马鞍子、马嚼子、马笼头、马绊子等,这些用具都能自己制作。在制作工艺和式样上,各地各部落的马鞍具有所不同。马鞍具的讲究很多,多以骑马者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着意装饰,蹬子以铜刻花或紫铜花,鞍以香牛皮加边或压花、绣花为美。骑马者右手持马鞭,有皮条编织鞭(蛇形花纹)和藤鞭两种。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勒勒车、雪橇、乘马已变为纯生产工具,勒勒车多为小四轮拖拉机所替代,牧民进城乘坐长途客车,早去晚归,方便,不误工误事。改革开放以来,牧民收入提高,以摩托车代步,牧民买小汽车的也逐年增多。也有牧民买“中巴”(中型客车)跑运输的,如鄂温克旗巴彦托海镇(南屯)至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至满洲里段就有牧民专营此事。 婚嫁自18世纪30年代巴尔虎、厄鲁特等和以后的布里亚特部迁入呼伦贝尔直到本世纪40年代末,各部的婚姻大同小异,即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同姓不婚,大都由父母包办成婚。1、厄鲁特蒙古婚俗大致由这样几个过程:相亲,定亲,下哈达,拜天地成亲。首先,男方的父母带问安酒到女方家,以示问安,相认。第二步,男方选亲友中有声望的人,带着酒到女方家提亲,确定婚姻关系,并商定彩礼数目和送哈达日期。此后,姑娘直到结婚不能见男方和其家人。第三步,下哈达,也就是送彩礼。厄鲁特人送哈达,根据定亲酒席上商定的彩礼种数,按所定日期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办小规模的酒宴,确定嫁娶吉日和一些事宜。婚礼是最高仪式,女婿在大婚的头一天到女方家住,参加姑娘酒宴和娱乐。女婿去时骑马,身带弓箭,也有陪伴者和迎亲队。第二天早茶后,迎亲和送亲队出发,姑娘坐篷车,女婿按一定的目标,射三支箭之后打马先行,到家报信准备。迎亲队伍走到途中时,男方派人送酒肉茶之类,以便途中午餐。姑娘到了新家后,陪姑娘的嫂子给姑娘梳妆打扮,把做姑娘时梳的多条小辫子放开,从正中分梳成两条辫子,戴上银簪等饰品,身着艳服、外套长襟坎肩。然后,在院内设桌,男女新人拜天地成亲,婚宴即开始。第二天早上,新媳妇熬奶茶,喝了新媳妇熬的茶后送亲者回,只有嫂子留住,陪新媳妇至第三天省亲为止。2、布里亚特蒙古婚俗先定亲后结婚,其过程是:求亲:无论父母做主还是自由恋爱,都经求亲这一步。求亲先有男方氏族的长者选吉日,带着哈达早上到女方家,向佛桌磕头问安,接受女方家敬酒之后,讲明来意,并向佛桌讲清,要将谁家的女儿聘为谁家的儿媳妇等。交待清楚后,把哈达献在佛桌上。女方家同意并接受了哈达之后,双方商议婚礼的有关事项。姑娘走亲戚:婚礼之前数日,姑娘到自己的亲戚家串门作客、住宿。姑娘串亲戚要邀请男友女友各两名,被邀请的男女同伴从姑娘串亲始至结婚,对姑娘进行照顾和服侍。结婚的头天,姑娘回自己家,办姑娘喜宴并联欢,以绵羊荐骨部肉招待,唱荐骨礼仪歌,教导姑娘到婆家后过好日子,预祝幸福美满。婚宴: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吉祥日期举办婚宴,男方提出婚礼日期,并经双方商议确定。而后,女方邀请亲友邻居,讲明谁于某月某日娶媳妇敬请光临,或谁于某月某日嫁女儿请您作客送亲。邀请时,要摘帽子,摊开双手弯腰,以示敬重。婚礼当日,女方送姑娘到婆家,围房转三圈,男方在西南方,女方在东北方分别下马。这时,男方的男女亲家分别迎亲,接马相互问安,行见面礼敬请入席。双方从族亲中选长者为首席胡达(男亲家),并排坐主位,其左侧双方首席胡达贵(女亲家)并排入席。右侧由双方娘舅并排入席,其他客人分年长或辈分依次入席。先上奶茶、糕点,而后上熟羊头、马头,羊、马头面向客人敬献,客人用右手拿起刀交换到左手,从右侧动刀割肉,先敬天地,而后向右侧传,传到半圈之后交给献者,他再献余下的半圈,撤下后上羊荐骨部、肋等肉。婚礼一天即可结束,酒用的不多,由礼有序地进行。未被邀请者不允许参加。结束时,女方长辈向女婿赠送服装,男方给来宾增礼物。布里亚特人新婚,男方备新蒙古包,搭在父母毡包的东侧稍向后。包内东半部放碗柜,中间是铁炉等炊具,中心靠后供佛。女方备四季用的服装、床、被褥、枕头、毛胡来车(物品柜车)和备银鞍等马具的马,由条件的还可给一定的陪嫁牲畜。姑娘省亲:布里亚特姑娘每年正月之后专门回娘家探亲,第一年可以住一个月,以后渐渐减少。当探亲的女儿回去时,娘家煮羊或牛的荐骨部、胫骨为主的熟肉以及奶制品、糕点、糖果等礼品带回去。如因姑娘年岁大等原因不省亲时,娘家将特制肉食、糕点专程送去。3、巴尔虎蒙古婚俗在过去,巴尔虎青年男女结成夫妇多由父母做主,即使当事人情投意合,也必须经过父母同意。父母替儿女找对象,主要条件是看对方家庭经济情况,因此,“门当户对”是过去订婚最普遍的。其次是喇嘛看卦。青年男女成婚,一方面要听父母的意见,另一方面也要取得喇嘛的同意,如看双方八字是否合适。万一不合,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便很可能不能成为夫妇了。父母同意和经喇嘛看卦以后,就是订婚,亦有两个步骤:一是看八字,当某一家的男子看上另一家的女子后,他便请媒人(多半是他的亲友)拿着男方八字去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家也愿意,便也拿出女子的八字,和男方八字统交喇嘛看,是否同意。如果喇嘛也同意了,便仍旧请他择日订婚;订婚这一天,男方的父兄带着酒和缎子来女方家,请求订婚,并请女方亲友吃酒,共同商议婚事。得到女方应允后,男方把缎子放在佛前作证,并给女方倒酒,订婚即告完成。以往男女结婚都较早,十五、六岁结婚是普遍的。在缔结婚姻上,多限于亲戚朋友的范围之中,最明显的是表亲婚姻,也就是说舅表兄弟姊妹与姨表兄弟姊妹是很好的配偶。但直系关系、有不治之症、同姓者不能结婚。结婚礼仪必须花一笔钱,按经济情况不同在礼仪的铺张上也各有差别。较富有者的彩礼多半为牛羊,一般为40多头牛或十几只羊,富裕者有达百余只的。这些彩礼多在结婚以前送到女方家,但也有婚后才送的。女方父母当女儿要出嫁时,必须给她预备出嫁时的东西。一般有牲畜、箱子、柜、床,数目不等。最富裕的家庭甚至给出嫁的女儿预备新蒙古包,以及赠送女婿马匹、衣物等。结婚前一日,女方亲友早给新娘预备了一件蓝色或黑色的衣物,肩上有旗并有银饰,另外还有一顶帽子。新娘在哭泣中穿上这件衣服。另外有十几个女子陪伴她去向附近亲友家辞行。每到一家便哭一次,表示留恋。这时,亲友也为她杀羊摆酒,表示挽留,甚至还留姑娘住一夜。这一天在新娘的自己家里,由她的父亲坐席,招待来到家里的男方的父兄和新郎。坐席的材料多为男方带来,通常以牛羊为主,数目不一定,最多达二、三十只。男方在结婚前一日,由父兄亲友陪着新郎来女方家。除新郎的父兄带羊和酒以外,新郎多半还带上弓箭。新郎进包以后,给佛爷点灯,叩头。继之便向女方父兄亲友叩头,为他们装烟,及至吃酒,还为他们倒酒。结婚日,即男方倒女方家的第二天。新娘坐上马车,新郎在她马车顶上向前射一箭,意思是把4鬼怪射走了。在回男方家还有10来里的地方,早有人在迎接。之后,又在男方家的包中坐席。新娘在进包时,也向佛爷叩头,以及拜见男方父兄亲友。吃酒时也为他们斟酒。一直到筵席散后,新郎新娘还要送这些亲友至门口。把亲友们送走后,他们才到包里来吃合欢酒,这时由小孩在陪着他们。结婚以后,新娘到亲友家中去串门,介绍自己,让这些人认识她。同时在结婚后不久,有的是在3天以后,有的则在20天以后,去娘家一趟。完成了这些礼节,新娘便和其他的姑娘一样劳作起来。巴尔虎、布里亚特妇女在未结婚之前,其发式都梳单辫(布里亚特甚至有编8辫之风),婚后梳双辫,新巴尔虎妇女还有在婚后理去前额头发(戴头饰)再梳双辫的习俗。1949年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蒙古族的婚姻风俗虽还保留着若干旧的习惯(特别是在牧区),但已有了较大改变,趋向简单和比较讲究实际,如去饭店等,并逐步向现代方面转化。殡葬历史上,蒙古族对人的生死都以宗教迷信来解释,认为“有出生之日必有死亡之时”,所以人老病故是回归的常理。死者的子孙,要纪念他的生前养育之恩,举行一定的丧葬礼仪。早期蒙古人葬俗是,人死后将其安放在其卧处,家人把蒙古包拆掉装车,赶着畜群换一个地方居住;或把死者装上牛车,到了预定的地方赶牛车跑起来,尸体所掉之处便是他的墓地,但不理。以后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对人生死多以佛教理论解释,认为人活在世上造孽深重,死后用尸体偿还,故用水、土、火三种葬法,其意水葬可让鱼虾吃掉,土葬可喂养土里的小生命,火葬使空中各路恶鬼享用等。巴尔虎、布里亚特、厄鲁特等部落葬俗各有特点。巴尔虎蒙古早期有风葬的习俗。贫民多风葬,葬时将尸首放入袋中,用牛车或马车送到山上或草原上人所不见之处,任鸟兽啄食。后逐步改变为土葬。人死后,设灵堂,尸体以白布裹上入棺,棺前置肉乳为供品,亲友前来祭祀。当日或三日后出殡。在元、明时期,入葬时随葬一顶帐幕,使死者坐在帐幕中,还随葬一匹带驹骒马和备有鞍辔的乘马,意在使死者在阴府里有帐住,有奶吃,有马骑,并将死者平时穿的衣物同葬。死后和出殡时,请喇嘛诵经或到寺庙为死者灵魂指路,并以死者所爱的良马或衣甲用物等酬谢寺庙喇嘛。还有百日内不办红喜事,不系红腰带等禁忌。厄鲁特蒙古的殡葬一般在葬后请喇嘛念经,相地方,选吉日装殓。喇嘛死后要火化,孛额(萨满)死后用立式棺材。生活富足者死后有棺木,贫民则用布袋或裹以苇席埋葬。布里亚特部多用火葬,深埋,还有的肢解、装白布袋,用牛车拉到地方后,打牛急驰,遗体坠地处为便是其墓地。葬后招待来探视和帮助出殡者一次之后,再没有任何仪式,以后也没有给死者上坟‘烧纸等祭祀礼仪。近年来,政府号召殡葬改革,多用火葬,将骨灰盒寄存或拿到野外深埋。牧区因火化不便,仍多土葬。干部职工死后,由单位出面火化,开追悼会,清明节扫墓,以寄托亲人们的怀念之情。
二、达斡尔族 族源族称族称:“达斡尔”一词是达斡尔族自称。清初,达斡尔族及其居住地区被称作“索伦部”和“萨哈尔察部”(满语,意黑貂部)。康熙六年(1667年),《清圣祖实录》开始记载为“打虎儿”, 此后 在我国史籍中常以“达呼尔”、“达古里”、“达呼里”、“达古儿”、“达乌儿”等音译 出现。各种不同音译写法,都指的是达斡尔族的这一族称。中华民国时期,当时的执政者只承认汉、满、蒙古、回、藏等民族,达斡尔族被纳入蒙古族之内。1949年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份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1956年4月,国家正式确认达斡尔族为中国的一个单一少数民族,并统一书写为“达斡尔”。族源: 关于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民间有许多传说,从清代道光年间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期,一些达斡尔族知识分子著书立说,探索本民族的族源问题。在《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族源问题分列有下几种论点:隋唐年间黑水国的后人;唐代室韦部或室韦部中某一部(达妒)的后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宋元年间塔塔儿部或其中的“白鞑靼”的后人;与蒙古族同源。中外史学家及本民族学者对于达斡尔族族源问题的论述可归纳为:隋唐时期室韦部的遗人;辽代契丹人的后裔;蒙古族的分支等。持室韦部遗人观点者认为,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分布在黑龙江以北及精奇里江河谷,是隋唐时期室韦部分部地,当时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贡,以此推断达斡尔族与隋唐时期的室韦某些部落有渊源关系。持契丹后裔说者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灭辽时迁到黑龙江以北地区。主要论据是:契丹族的历史变迁与达斡尔族的历史传说相吻合;契丹语与达斡尔语有很多相同词汇;其生产生活方式较为接近,如定居、从事农牧猎渔等各种生产、能 建造房屋、修筑城堡和制作大轮车等,习俗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凿冰捕鱼、放鹰捕猎、击曲棍球等,达斡尔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古代契丹人的传统习惯。史学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较多,论据也比较充分。持蒙古分支观点者认为,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有很多相同相近之处,尤其是《蒙古秘史》中的一些古老词汇在现代蒙古语中已经消失,而在达斡尔语中仍然保 留着,因此达斡尔人应是蒙古的一个分支。对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尚未统一定论,有待于学术界继续研究探讨和考证。达斡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也是达斡尔族通用的语言,没有文字。 方言:达斡尔语是斡尔族通用的语言,由于达斡尔族居住地域的不同,在达斡尔语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方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工作者对达斡尔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在1956年召开的达斡尔语文科学讨论会上,根据达斡尔语的实际情况,提出并把达斡尔语划分为4种方言,即布特哈方言、齐齐哈尔方言、海拉尔方言和新疆方言。 民间文学1、神话传说这是达斡尔族民间文学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它可分为两类:自然神话。由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不理解,创造出各种神话,表达人们的神奇信念和美好的向往,并对天神寄予无限尊崇和信赖。如:神话中把太阳说成是男性的,所以才光焰强烈,威力无比。他每天从东边出来,一天就能走到大地的尽头。而月亮是女性,所以文弱淡雅,走得也慢,一个月才走完太阳一天的路程。人类起源神话。说的是开天辟地的时候,人是天神用泥土捏出来的,所以人身上的泥垢总是搓不完。天神捏出许多男男女女各种长相的泥人后,放在太阳下晒干。这时下起了暴雨,天神急忙收拢时,把好多泥人破坏了,所以有了肢体残疾和鼻子、眼睛有毛病的人。达斡尔族的传说较多,有人类社会发展传说、人物传说、宗教传说、农业传说、自然景物传说等。如传说人类最早身上有毛,不穿衣服。有了弓箭以后 ,打到的野兽多了起来,用火烤吃兽肉,又开始在河沿吃到盐,人们身上的毛才减少,并穿兽皮衣。农业传说中,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达斡尔族是一个有农业 文化文明 的民族。传说很久以前,达斡尔人听说很远的地方有五谷杂粮山,就派了一条狗去采集种子 。那条狗到了五谷杂粮山上,打了个滚儿,把五谷杂粮的种子都粘在了身上。返回时,游过一条江,江水冲掉了身上的种子,只有露出水面的尾巴上粘的种子留下来 。所以,达斡尔人种的稷子、谷子、荞麦、燕麦、大麦的穗,都像狗尾巴一样。 关于烟草来历的传说,说是一对夫妻,或一对恋人,在一方去世以后,其坟头上长出了开粉红花的野草,日夜怀念已故情侣的人,便把晒干的野草放在嘴边吸起来,从中得到安慰。从那时起便开始种植黄烟。2、民间故事可分为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笑话、儿童故事和动物故事等。魔法故事。可分为四种:一种是古代英雄故事。民间故事中的古代英雄,许多是好猎手“莫 日根”,他们 有 的生来能骑善射,有的是在部落骑马、射箭、摔跤三项竞技中练就了本领。二是动物精灵故 事。这类故事中把植物和动物看成是有灵魂的,并能够成精变成人,如《人参姑娘》、《狼婿》、《 狐大哥》、 《貉子精》等。三是怪孩子的故事。在《拇指孩儿》中,老俩口日夜盼望有个孩子。一 天,老婆子不小心切断了大拇 指。大拇指变成了拇指大的小孩子,他一出现就能帮父母干活,什么都会。一个有钱人瞧不起拇指孩子,跟他比试,结果输掉了肥猪、骏马和珍珠。四是得宝获福的故事。 如善良的穷人无意中或因救人助人而得到宝物,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可是贪婪、 凶残的富人却用敲诈、威胁和欺骗的手段,夺去宝物,而且加害穷人。但富人获宝后, 不是宝物不显灵,就是富人遭横祸,令人啼笑皆非。生活故事。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活 斗争故事,通过劳动群众与贪婪、凶狠的富人的斗争,表现了劳动群众的鲜明爱憎 和聪明智慧,如《智斗哈番》、《爱吹牛的皇帝》等。二是家庭、爱情故事,以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描述和表现了男女爱情和家庭伦理关系。机智人物故事。“乌卡铁”是达斡尔族机智人物的代表形象,正直,高尚,智慧超群,箭法 高超,勇于反抗封建势力,敢于鞭挞不良现象,如《乌卡铁斗莽盖》、《乌卡铁接嫂子》等。笑话。这类故事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在令人开心发笑的戏剧性情节中,道出了生活的 哲理,如《伊玛迪》、《比力气》、《黑棒子和红棒子》、《没有脖子的富哥哥》、《吃偏希》等。儿童故事。如《向莽盖夺回金银萨克》、《孤儿的一碗 芝麻》、《大萝卜》、《铁嫩花》、《哈尼卡》、《去杀莽盖》等。这些故事以儿童日常接 触到的事物为线索,非常形象、细腻、生动,富有教益。动物故事。这类故事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在《老虎、牛、狐狸》中,老虎和牛本 是友好兄弟,可经过狐狸的挑拨,两者互相争斗,酿成两败俱伤的结局,使狐狸从中渔利。呼伦贝尔境内达斡尔族善长讲民间故事者,是莫旗腾克乡的萨吉拉乎(1992年去世)。1983年,他用13天时间向采访者讲述了约120个民间故事,涉及远古神话、人物传说和魔法、动物故事等。他讲的故事绘声绘色,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很有感染力和历史文化价值。奇克热、 苏荣扎布、鄂义和、娜仁挂、金约、鄂金祥等也是讲故事能手。3、民间谜语、谚语谜语:达斡尔族谜语是一种特殊的韵文体作品,在单一句子的谜语中,句 子的第一个词和中间的词要押韵。在复句中,每句的开头词押韵,有的每个句子 里也押韵。在语言上采用谐音的技巧。从内容上看,物谜占大多数,也有部分行为谜。达斡尔族谜语语言简洁凝练,节奏明快,以丰富的想象和描绘,来揭示事物的特性。如:用手抓时不满一把,松手放开占尽天涯。——眼睛。山上升金碗,冰上落银碗。——太阳,月亮。谚语:达斡尔族谚语短小精练,具有语言生动 ,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特点。如有关生产的:山鹰的本能,鹰主的本领; 团结协作是放排人的命根子, 舵手是放排人的主心骨;怀念故乡,更想“昆米乐”(柳蒿菜)。有关道德修养的:高山不是堆起来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树直用处多,人直朋友多。
有关学习的:鱼往深处游,人往高处走。有关团结互助的:失群的孤雁难活,离山的老虎无威。苏荣扎布是讲谚语的能手,为有关方面讲译了400多条谚语。4、民间歌谣可大致分为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情歌、儿歌等。劳动歌是达斡尔族在田园耕种、草原放牧、伐木与放排、山野采集时以“扎恩达勒”的形式唱的。如反映艰苦劳动的《放排人》,妇女在大自然中劳作的《采野菜》,还有《拉柴歌》、《快去撒网罗》等。仪式歌是达斡儿族婚姻有送“察恩特”彩礼的习俗,在婚宴时,陪同未婚女婿的长者要以唱的形式介绍彩礼;婚礼宴会上亦唱。生活歌非常丰富。有诉说过去苦难生活的,有赞美新生活的,,有热爱家乡和大自然的,还有娓娓动听的的摇篮曲等。情歌是达斡尔族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爱情为主,具有委婉、优美的风格。如在《何日我们才能相见》中道:比嫩江的流水还要温柔,是你那温柔的脾气;比一汪秋水还要明净,是你那多情的眼睛;比翠柳飘摇还要轻盈,是你那春枝般婀娜的舞姿;比天鹅的鸣叫还要动听,是你那银铃般的歌声;比天上的织女还要巧,是你那双美丽灵巧的手;干起活来比男人还强,使我在梦中难把你忘。5、 音乐达斡尔族的音乐可作以下分类:“扎恩达勒”,在田间耕作、草原放牧、伐木放排、山野采集和骑马赶车的时候,不论男女,唱 出的悠扬、高亢的歌都叫“扎恩达勒”。它的曲调具有山水自然的优美、和谐、朴实的韵律。可分为无词即兴编曲、词曲即兴编创、有固定曲调即兴填词和有固定词曲几种。这类歌曲很多,内容也很广泛。“鲁日格勒依道”,也叫“哈库麦依道”,即舞歌。达斡尔族民间舞蹈以歌唱来统一众人舞蹈的节奏步调。其曲调华丽明快,节拍严整,能达到感染众人,联系情感,烘托气氛的效果。这类民歌起初都是在跳舞时唱的,随着音乐的发展,许多歌曲可以单独演唱。“乌春”,即诗歌唱诵。每首“乌春”都有一定的基本曲调。曲式短小,旋律简单,一般以四句为单乐段。基本曲调可以随诗歌内容的情节、情感的发展而有所变化。“雅得根依若”,即雅得根曲,是达斡尔族萨满教神职人员雅得根在跳神时所唱的曲调,具有深沉、肃穆的特色。“木库莲”: 达斡尔族传统乐器有:“木库莲”,即口弦琴,其琴鞘由圆形的两端延长成锥形的铁条制成, 中间嵌头部弯曲的薄钢簧片,长约十公分。演奏时一手拿住其尾端,口中虚含琴鞘,用另一只手弹拨簧片,便能发出清脆柔和的音调。技艺较高的艺人可用此弹奏多种曲调。1949年后, 达斡尔族中涌现出许多音乐人才,如在 作曲方面有通福、特木其勒、敖云图、乌嫩奇、楚伦布和等,演奏方面有特木其勒、巴依尔 等,歌唱方面有索德米德、那仁、敖铁叶、杜国明、孟玉花、苏菊红、讷莱芳、郭丽茹、郭灵光等,音乐研究方 面有其那尔图、奔布达拉志、金铁宏、吴鹏飞等。 达斡尔歌曲在自治区、省和 国家级舞台上和在广播电视中演唱,而且编为电视剧、电视片、电影的插曲、主题曲,录制出版了《摇篮》、《达斡尔人家》和《春到达乡来》等达斡尔族歌曲盒式磁带,并创编许多 管弦乐、电声乐演奏的乐曲,被录制和播放。6、舞蹈达斡尔族把民间舞蹈称为“鲁日格勒”,也叫“哈库麦”。其舞蹈多为群舞,众人两人一组围成一圈,以逆时针方向前行绕圈。舞蹈动作中上身和手臂的动作丰富,有双臂向侧压腕摆动、两手轮换在胸前摆动、双手高举过头摆动、双手搭肩、双手叉腰、一手叉腰另一手举起拳头一伸一缩挥动等多种动作。脚下以滑步为基本步伐,向侧前方顶胯呈“X”路线前行。 其过程,开始时随着徐缓轻快的歌唱,人们陆续加入舞蹈队伍。中间,舞蹈气氛 逐渐热烈,节奏加快,人们边舞边背对交叉位置。最后,歌唱变为“哲嘿哲”、“德乎达” 、“哈莫”等简短有力、风趣动听的呼号,把舞蹈推向高潮。在“鲁日格勒”中,有表现采 集、提水、梳妆、照镜子等生活劳动动作和鸟类飞翔、兽类搏斗形象的。1949年以后, 莫旗乌兰牧骑创作了《映山红》、《嬉水姑娘》、《采集舞》、《巴特罕当格丰收了》、《凿斯巴特贝》、《莫力达瓦伊“乌春”》等 。莫旗文化馆还深入基层搜集民间舞蹈,在馆长金花的组织下,改革、创编了六套达斡尔族集体舞,并组织开展了职工、中小学生集体舞比赛,以及在自治旗成立三十周年庆典的大型表演。他们还应邀把集体舞传授给扎兰屯 市达斡尔民族乡、黑河市达斡尔、满族民族乡等地。金花创编的舞蹈《纳文 江畔的情歌》,在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业余歌舞小戏录像比赛中获三等奖。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团的满族演员朱朝霞创编表演的达斡尔族独舞《嬉水姑娘》,在1983年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调演中,荣获优秀创作、表演奖,并在1989年参加首届深圳、珠海国际艺术节,获得荣誉奖。1990年,舞蹈《鲁日格勒》、《嬉水姑娘》由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团带到荷兰、瑞典参加国际民族民间艺术节的演出。7、绘画:传统的达斡尔族绘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萨满教绘画。过去达斡尔人曾把山中的粗白桦树 去皮,在上面绘制“白那查”神像。在木板、纸和布上绘制神像。在纸上绘的神像比较复杂 ,其形象细腻,涂有彩色,技艺较高。二是桦皮器皿绘画。在用桦皮做的桶、盒等上面用墨绘制图案,内容有草木、山水、鸟兽、亭阁等,在图案上面再涂上一层桐油,不仅能保 持图案色调不退,也使桦皮制品更为美观。三是图案绘画。达斡尔族妇女在缝绣鞋面、烟荷包、枕头顶等时,都要先打墨稿,把图案先绘在纸上。这些墨绘图案,勾线匀称流畅,造形 美观,是达斡尔族传统绘画艺术的珍品。莫力达瓦旗文化馆的索布德1978年以来搜集了 120多幅有代表性的民间绘画图案,他们整理、复制的工艺品还参加了全盟民族民 间工艺品展。达斡尔族老一代画家耶拉、耐勒图在绘画艺术上取得很大成就, 他们二人都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中年画家鄂·苏日台创作了不少颇 具北国特色的美术作品。他 的部分油画作品已由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9年,他获得第二届中国艺术节 美术展览组织奖。他还发表《达斡尔族民间美术发展简况》等40多篇美术史研究论文。吴团良、索布德、晓青等年轻一代画家和美术人才迅速成长起来。这些画家的绘画作品,所采用的技法、形式 和内容,已远不是达斡尔族传统绘画那样。他们用油画、水彩画、水墨画、工笔画、版画、连环画等艺术形式,反映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8、剪纸:包括图案剪纸和玩具剪纸。前者主要作为衣袍鞋靴、摇篮头衬和桦 皮器皿上的装饰图样,古朴大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根据图样再剪布、皮、桦 皮制作装饰图案。后者有“阿尼卡”(纸偶)头形剪纸,它是把折纸对称剪出人头和发冠 形状,发冠有梳辫,戴各种头饰,是十分精湛的艺术品。它还包括近代用硬纸剪折的车马,供幼儿游艺。在这方面,索布德的剪纸艺术作品颇有造诣。9、刺绣:达斡尔族姑娘到十二、三岁就开始练习刺绣,并成为衡量姑娘、媳妇灵心巧手的标志。 达斡尔族的刺绣艺术用于鞋面、枕头顶、摇篮头衬、烟荷包 、衣袍领、袖、襟、下摆的边等,风格朴实,色调和谐,生动秀美。绣像内容有花草、鸟兽和山水树木、小桥亭阁等,也有汉字吉祥图案和汉族古典名著中的情节。 10、体育:射箭射箭活动是达斡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过去在狩猎生产中,用弓箭猎取禽兽是一重要手段。达斡尔族的射箭比赛有二种:一种是射靶,一种是射摔跤摔跤是达斡尔族人比较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每当聚会比赛时,必有摔跤项目。闲暇和劳动休息时,亦以摔跤锻炼身体和娱乐。优秀的摔跤手,达斡尔人称“布库”。再民间传说故事中有不少被称为“布库”的人,他们具有机智勇敢和坚强不屈的英雄品德。达斡尔族摔跤手没有摔跤服,比赛时,腰间系宽布带,双方互握其腰带后即可开摔。被摔倒地者为败,一人被摔倒地后围观者任何一个人均可上场。与胜者摔,经与多人较量而不败者为优胜,可赐予“布库”(大力士)称号。 赛马达斡尔族农牧兼营,马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孩子从小就训练骑马,每到节日或重大集会都举行赛马,这是人们炫耀自己马匹和骑技的机会。赛马分比速度和比耐力二种。比速度距离短,比耐力路程长。比速度的距离一般在五公里以内,比耐力则在十至二十公里以外。比赛开始前,骑手们集合在起点处,一声令下,挥鞭催马飞驰,你追我赶,十分壮观。比赛以先到达终点为胜,给予奖励。板棍与颈力赛扳棍赛,备一根长2尺、直径3公分的光滑木棍,参赛者两人脚蹬脚,伸直腿坐在地上,两人双手相 互交叉握紧木棍,待裁判一声令下,两人用力扳拉,把对方拉起臀部离地为胜。如果比赛过程中屡次分腿、斜倒或突然松棍者则为败。扳棍围观者喊号为双方鼓劲,当被扳起者败下场 后,别人可以接替上场较量。颈力赛用宽布腰带一条,比赛双方脚对脚伸直腿坐在地上,将结好扣的布带套在两人的脖颈上,双 手按各自的大腿。比赛开始,各自用力后仰,努力把对方拉起,被拉起臀部离地者为败。颈力赛同扳棍一样,不得分腿、斜倒。扳棍和颈力赛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是简便易行、男女老幼皆宜的 体育项目,在任何场合下,均可随时进行。曲棍球莫旗达斡尔族曲棍球是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运动项目,相传是辽代契丹人“击鞠”运动的继承和沿袭。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在2006年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唐代宫廷盛行的“步打球”运动,极类似当代曲棍球运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此项运动后来在我国其他各民族中逐渐消失,唯有在莫旗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中保留并发展了该项体育运动,而且是在民间广泛流传。每逢重大节日,民间的曲棍球比赛热火朝天,余兴未尽的人们还经常在夜色笼罩下打起火球来。火球用桦树上长的已硬化的白菌制成,球上穿通数孔,注入松明点燃,任往来飞驰,不熄灭,别具情趣。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族的火球表演赢得了各族观众的热烈喝彩。为了填补我国体育运动的这项空白,发展濒临失传的曲棍球运动,1974年,正式成立了莫旗业余曲棍球队。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在我国开展曲棍球运动做一切准备工作的通知》,并将莫旗作为开展这项运动的重点地区。1976年,在北京体院正式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曲棍球专业队———莫旗曲棍球队。该队组建后,按国际标准的现代曲棍球规则进行严格训练,自1978年开始代表国家迎战外国队,中国曲棍球运动开始走向世界。1980年11月,以莫旗10名队员为主的中国队赴新加坡参加第一届亚洲杯曲棍球预选赛,战胜了世界十强之一的马来西亚队,获第三名,在赛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此后20多年的岁月里,莫旗先后涌现出一批批以郭旭东、孟慧臻、苏英、德力英等人为代表的优秀曲棍球运动员,以莫旗曲棍球队员为主体组建的国家队东杀西荡,在许多重大国际比赛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在国内比赛中,以莫旗队员为主力的内蒙古曲棍球队更是战绩显赫。1980年莫旗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女子曲棍球队,开创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之先河,并有了第一个国际女裁判哈森。1988年3月,国家体委正式命名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为“曲棍球之乡”并予以表彰。猎棋猎旗达斡尔语叫“博格·那德贝”。棋盘上画有大山和小山,棋子有两只鹿和24个士,山口处,执士者把8个士摆在里层4角形的8个点上。开棋时鹿先走,在一直线上可跳格吃士,执士者摆手中的士堵鹿,鹿再跳士再摆,这样反复跳摆直到执士者将手中16个士全摆完后,鹿和士在棋盘上按格逐步挪动,鹿寻机跳格吃士,士尽力堵鹿,并防止被鹿吃掉。对弈结果鹿既无法跳格又被堵死出路,即执鹿者失败。这种棋,从其棋盘和棋子及下棋方法都说明是狩猎经验的产物,并充分体现了达斡尔族的早期围猎生活方式。 生活习俗饮食1。主食达斡尔族的早期农业主要是种植稷子、荞麦、燕麦、大麦等早熟作物,故主食方面有米食和 面 食。米食以稷子米饭为主,分为两种,一种是把稷子用锅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敖苏莫 ” ,是熟稷子米,饭粒大而不粘连,有糊香味,是达斡尔人的主要饭食。另一种是直接 碾成米叫“希基莫”,是生稷子米,颗粒较小稍有粘性,除作干饭外可作粘粥,还可再压成 面作糕点。面食主要是荞麦面。荞麦磨成面粉后,传统的吃法是压荞面(饣合)
(饣各)浇野味肉汤,是最佳饮食,还可以烙苏子馅的荞面饼。荞麦磨成面粉,过箩留下 的颗粒叫“尼基”,可做粘粥食用。荞麦蒸熟炕干后碾成米叫“阿勒莫”,可以作饭食。炒米、炒面:将熟稷子米用锅干炒成焦糊状为炒米,作炒米鲜牛奶粥和炒米奶茶,饮用非常 可口。燕麦炕干后碾成米,可作稀粥喝,把燕麦炒熟后磨成面,过箩筛,漏下去的细面叫 “ 哈格”,留在箩筛上面的碎米叫“新特勒”。炒米、炒面可以干嚼着吃,越嚼越香,可以用 开水 冲食,也可以拌着牛奶、奶油、白糖等食用。由于炒米、炒面易存放和食用方便,达斡尔族人在野外劳动、进山狩猎、采伐放排、长途运输时经常携带。从民国年间开始,达斡尔人从汉族农民学会了种谷子、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早熟低 产 作物逐步减少,新的粮食品种不断增多。达斡尔人主食品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米、玉米、大米、白面已成为主食,吃油饼、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多了起来。传统的稷子米 、荞面、燕麦、苏子等成为稀少的食品。2。副食达斡尔族的副食品有肉类、奶食品、蔬菜和采集食品等种类。食油:农区达斡尔人除食用动物油外,还有植物油,主要是苏子油。每家田间地头都种苏子 ,苏子除 可做荞面馅饼外还可以榨油。过去达斡尔族村庄都有几架木制榨油床,榨出的苏子油除食用外,还可点灯照明,润滑大轱辘车轴。肉食:农区达斡尔族各家农区普遍养猪,肉食中猪肉较多。山区的猎人还吃猎获的狍子、野猪、鹿、(犭罕)、野鸡、兔子、沙半鸡等野味。各家还养鸡、鸭、鹅等家禽,禽蛋中多吃鸡蛋。牧区的达斡尔人多食牛羊肉。各地达斡尔人都喜欢吃鱼类,如鲫鱼、鲤鱼、细 鳞、白鱼等。奶食品:达斡尔族素有饲养奶牛习惯,用鲜牛奶煮米粥,熬奶茶,或煮面片和炖豆角菜 等。达斡尔人非常喜欢吃酸牛奶,用酸奶拌饭、拌炒米、炒面吃,吃完手把肉用肉汤熬酸奶粥喝,既开胃又助消化,夏天在野外田间劳动时携带酸奶掺凉水饮用,既解渴又消暑。牛奶 还可以加工成奶皮子、奶干、奶油等奶食品,是赠亲友客人的上等礼品。达斡尔人还用牛奶酿制奶酒饮用,用于宴席上。蔬菜食品:达斡尔族每家都种有大片的园田地,种植黄瓜、豆角、茄子、辣椒、西红柿、马铃薯、白菜、萝卜、角瓜、窝瓜、葱、蒜等各种蔬菜。夏、秋多吃新鲜蔬菜,秋天腌制酸菜、各种咸菜贮存,并晾晒豆角、茄子、角瓜等干菜条,准备在冬春季节食用。还制作豆酱、白菜末、辣椒末、韭菜花等调味食品。达斡尔人过去多吃炖菜,近几十年,已普遍会做各种炒菜。采集食品:达斡尔族采集的 野菜有野葱、野蒜、江葱、 野韭菜、野芹菜、黄花菜、柳蒿芽等。每逢春季和初夏是采集上述野菜的旺季,其中以采柳蒿菜为最多,除鲜食以外还要晒干贮存,并用饭豆、肥肉、肥肠、排骨等炖吃柳蒿菜。柳蒿菜是青黄不接时最早采食的野菜,有去火、消炎、利尿的药物功能。秋季是江河套子里山丁子、稠李子、野山楂、野桑等野果挂满树梢的季节,人们携桶提篓成群结队奔赴江河套子里采摘野果。采野果时不准折断树枝,如有人不慎折断树枝时,别人责备说:你来年想不想采摘啦。达斡尔人把山丁子、稠李子晒干后压成粉末,调合制成野果糕即“瓦特”,与稷子米糕点“ 希日格勒”用于婚礼上招待客人。秋天山上的榛子成熟,木耳、蘑菇生出后,上山 采榛子、木耳、蘑菇,除自食以外,还作为一项副业。达斡尔人采集野生食品多是集体行动,未等成熟以前 不得个人私自进山或下河套采摘,待成熟后确定开 山和开河套的日期,大家集体进山、下河套采摘。服饰1。男装衣着:达斡尔族男装早先多穿皮衣,冬季穿绒毛厚的狍皮袍叫“德力”,下摆前后开衩,又轻又暖,便于骑马,但这种皮袍毛脆易断,只能穿二三冬。春秋季节穿毛短毛稀的狍皮衣“ 哈日米”,皮板厚实,挡风耐磨。夏天穿光板皮衣。寒冷时下身穿带毛皮裤,天暖时穿光板 皮裤或穿单布裤套上皮套腿。久居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人则多穿羊皮衣服。随着棉布和质地良好的衣料传入和增多,皮衣已不多见。帽子:过去冬季普遍戴狍头皮帽子,用狍头皮毛朝外作帽盔,兽耳向上挺立,嵌入两只眼睛,用狐狸、猞狸皮做帽耳,防寒耐用。猎人戴此帽可起伪装作用,便于接近野兽。温暖季节多数人愿戴毡子礼帽。现在都戴市场上出售的帽子。靴子:传统靴子有三种:“奇卡米”,用狍腿皮拼缝靴面,用鹿脖子皮做靴底,里边穿狍皮袜子,垫乌拉草,轻暖柔软,最适涉雪,猎人愿穿这种靴子;“斡洛奇”,布腰布底 或是皮底,是春夏秋穿用的便靴;“得热特莫勒”,布腰皮底有长绑带,里边穿毡袜垫乌拉 草,系扎绑带不进雪,轻暖,适合冬季劳动时穿。还有皮底、犴腿皮拼缝的靴子。手套:冬季戴,只有一个大拇指的长腰皮“手闷子”,用细皮条扎胳臂上,手腕处有一道开 口,必要时能从开口处伸出手。冬季劳动时戴长毛皮套袖,可防止冻手,劳动操作也很方便。腰带:过去达斡尔族男子都喜欢扎腰带,而且要佩挂烟具和火镰。近些年已很少见。2。女装达斡尔族妇女多数穿布料衣服,根据不同季节穿棉、夹、单布料衣裤。青年妇女愿穿浅蓝色 ,中年人愿穿蓝色。每个妇女在结婚时都要做几件面料较好比较华丽的服装,外面罩艳色大绒长坎肩,穿绣花鞋,戴头饰、耳环、手镯、戒指等装饰品。衣襟上佩带绣花荷包和手绢,为 老人或客人敬烟时用。老年妇女愿穿深素色服装,外面罩黑色大绒短坎肩,穿黑色布鞋,头戴黑大绒头匝,中间嵌有色玉宝石。中、老年妇女劳动时多用白毛巾包裹头发。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达斡尔族的服装除一些老年人穿长衣外,多数人普遍都穿当今流行 时装,民族服装只是在节庆时用。居住达斡尔族从黑龙江北岸迁到嫩江流域时,多以“莫昆”为单位建屯居住。随着人口流动和异族的迁入,其村屯不仅有本民族各“哈拉”、“莫昆”的人口混居,而且很多村落都是各民族杂居。院落配置:
达斡尔族的庭院都很宽敞,围有柞木杖子或篱笆墙。院落中间靠后是住人的主房,东西两侧是厢房。东厢房是离地二尺多高的台式仓房,有用原木垛成的,也有用木板镶成的或柳条编制的。这种仓房通风良好,防潮湿,防鼠害,存放粮食不易霉烂。西厢房北头存放农家具,南头是碾房。院内大门东侧是马厩,西侧是牛棚,东北角 有猪圈和厕所,西北角是烟、菜苗的温池和花池子。院宅东西北三面是大菜园子,栽种各类蔬菜和黄烟。房屋结构及室内设施:
达斡尔族居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首先,在房基上垫土夯实,挖出柱脚坑,坑内垫柱脚石,用落叶松木做房架子。房架由立柱、梁柁、檩子、椽子组成,互相嵌铆,拉力强不易倾倒。房墙多用草筏子或塔头砌成,既保暖又不怕水泡,房墙内外用泥抹平,室内墙壁用白土粉刷。房盖用柳条编织房笆,上面垫草抹泥,干后用苫房草苫盖屋顶。为了防止大风刮散苫草,用木马架压屋脊,房盖周边和中间压数道木方子。房屋的特点是窗户多而大,一般南面 是三扇窗,西面是两扇窗,木框方格窗户,分为上下两开,上半扇可向上抬举,挂在房檐勾上,下半扇拉出放在窗台下,整个窗户可以全部大开,使房屋充分通风。窗户外面糊一层窗 纸,喷涂豆油提高透明度,可增加抵抗雨雪浸湿能力。达斡尔人的房屋全靠火炕取暖,烟囱垒于屋外离南墙角约5尺远处,高过屋顶,烟囱与房屋中间用烟囱脖连接,抽力大又防火。达斡尔族的住房多是二间或三间,个别人口多的人家盖五间。二间房屋,西屋住人,东屋是厨房。住人的西屋搭南、西、北三面工字形连炕,南炕是长辈的寝位,炕头有琴柜,摆放日用物具,靠西墙放置长辈成婚时的衣柜,内装衣服和被褥,未出嫁的女儿住此柜前,3~4岁的 孙子往往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北炕是儿子儿媳的起居处,靠西墙放置儿媳陪嫁的衣柜,柜上放一对衣箱,箱上放针线匣和梳妆匣。炕沿上端有幔杆,儿子儿媳入寝时放下幔帐。西炕 待客,如有未成婚的小儿子则住西炕。西屋两侧梁柁之间架一根横檩,挂婴儿摇篮之用。东屋房门两侧有码窗采光,进门靠南墙设有锅灶,烧暖 南炕,靠北墙有一小池炕和锅灶,小池炕用做炕干谷物,北锅灶烧暖池炕和西屋的北炕和西炕。三 间房中间是厨房,东西两侧住人。西屋与二间房屋相同,东屋有南、东、北三面连炕,南炕、东炕住人,北炕用于炕干粮食。三间房屋的东屋住家长的弟弟,或成婚的次子居住。三间房设四个锅灶。五间房屋正中为厨房,两侧四间住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达斡尔族的居住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旧式三面连炕、老少三辈同室的房屋 逐步减少。新盖的房屋多是砖瓦结构分屋而居,有客厅、卧室、厨房等。交通过去,达斡尔族的交通工具陆地是乘马和木制大轮车,水上用独木舟和小木筏子 ,雪地上使用雪橇。外出远行骑马赶路,走屯串亲坐大轮车。远征出猎、伐木放排、长途运输、拉庄稼和烧柴都用大轮车。故达斡尔多数家庭讲究饲养好的乘马,每逢佳节都要举 行赛马活动,一比高低。木制大轮车最适应在山区、沼泽地使用,分别有三种车型:普遍适用的是有车箱的大轮车,它是主要运载工具,载重量约为500公斤;另一种是车箱夹苇 ,箱上搭棚的篷车,它是专为乘坐之用,也可用于在野外宿营;还有一种是没有车箱, 车辕很长,备有绞扛、绞棍、绞绳等工具,专用于采伐放排,出排时吊运原木之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行车、摩托车、小四轮拖拉机、汽车等 现代化交通工具也为达斡尔族广泛使用,旧的交通工具已逐渐被淘汰。 婚姻与丧葬 婚姻1。婚姻制度达斡尔族为一夫一妻制。实行氏族外婚制,同一个“哈拉”(姓氏)内部不通婚,有的地区同“哈 拉”内的不同“莫昆”(氏族)之间偶有通婚的事例,但是同一个“莫昆”内部绝对不准通婚。达斡尔族婚姻与家庭比较稳定,离婚事件很少,双方实在过不下去,也有离婚 的。达斡尔族有句俗话:“写离婚书的地方,三年不长草。”认为离婚是最不吉利的事情。从清末开始,少数富贵者因原配不生育而纳妾。年老无子嗣,或 虽有男孩但年幼不能养家时,可以招养老女婿,无嗣者招终身养老女婿,家产由女婿继承, 有嗣者待儿子长大成人后,女婿可领妻子分出另过。年轻寡妇为其亡夫服三年孝期满后可以改嫁。2。婚姻过程过去是父母包办,没有婚姻自由自主权利,婚事要经过说媒、订亲、过礼、娶亲等一系列的繁杂过程。订亲:由男方家长请与女方有亲友关系的人做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媒人要向女方家长详细介绍男方的年龄、相貌、身材、人品及其家庭状况。如果是两地生疏、素不相识的双方家庭,为了谨慎从事,女方父母对媒人暂不表态,经过从侧面充分了解后,认为这桩婚事可以时 才能应允。所以,媒人说媒往往不是一次就成,有时往返数次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蒙古草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