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说说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池这首诗的意思大家意,并在此基础上,给这首诗配一幅图。

当前位置: >>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 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 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 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3.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学生反馈背诵。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 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101 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 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 (舍、朝等)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 。要求: 这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 (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 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 (背景音乐: 《阳关三叠》 )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 (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 。 《阳关三叠》 )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 基础上,学生交流已读懂的内容,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梳理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情。 】 (三)创设情境,悟酒中情。 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出示课件: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上地形地貌变化图片。 2.学生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 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 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 (板书:酒。 )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 7.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感情诵读,师生共唱千古 名曲,摘抄千古名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 (四)尝试背诵,拓展延伸。 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 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背景音乐: 《阳关三叠》 ) 2.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出示 PPT,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诗。 ) (五)布置作业,发散思维。 1.口语交际: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 2.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 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设计本环节,使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 共鸣。 】 五、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祝福 王维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 “烟花三月” “尽” “唯”等词语。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关切 期盼 元二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 (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 (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 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 (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 要给大家提个醒的?( “陵”右上是“土” ,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 “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 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 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 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 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 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 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 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 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 ? ?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为什么这么 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 (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 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 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 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 。为什么李白只看见 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 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 (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 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3. “孤帆远影碧空尽” ,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 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 5、就像老师上课开始时介绍过的,送别诗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风俗,有许多诗人都在送别他的亲人和朋友时,寄情于诗表达出 自己的深情厚义。请看(出示送别诗)古诗的学习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大家课下能多积累、多背诵送别诗。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 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 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 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 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8. 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 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 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五、小结。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 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作业。课下,背诵默写这首诗,可以搜集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好吗?下课。板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图片――扬州城图片 依依惜别《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 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 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 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 古诗的意境。拓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在操作过程中,在朗读方面效率低,范读还要多揣摩,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 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字。 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 “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 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 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 40 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 5 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3、调皮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字宝宝夸大家真能干,把它们的音读得真准。字宝宝还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兴趣吗?赶快拿出铅笔,打开课本第 122 页,在这首诗中找出字宝宝,画上圈,再大声地读几遍。 5、大家的本领真大,都把字宝宝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 句)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孩子们自由练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读,教师巡回辅导。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最棒,想读给大家听?孩子们自信地读自己读得最好的一句话。 6、哪位小朋友能把第 1、第 2 句话连起来读?哪位小朋友能把第 3、第 4 句话连起来读? 这两位小朋友真能干,如果两位小朋友能合作,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就更棒了。同座之间相互合作,试着读读吧。哪两位小朋 友想合作读给大家昕?还有想读的吗?谁能勇敢地站起来,一个人读整首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准备准备。 表扬勇敢的孩子。 三、读品结合,渐入诗境 1、你从这位小朋友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 2、这首诗中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 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孩子们结合图文感悟。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 4 句诗班上部分学生曾经学过,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 验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质疑。 (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两句诗可利用草原图像来帮助学生想象、感悟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3)“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引导学生在读中通过“满”字感受不忍分离的离别之情。 3、不懂的地方弄明白了,再读读诗,你最喜欢哪句诗?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请读给大家听。分别指多名学生诵读,引导学生 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渐惭进入诗境。 四、整体诵读,体悟诗蕴 1、瞧!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诗人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齐读全诗。 2、音乐响起,老师有感情地诵读,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听。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与开课初步感知相照应,引导学生体悟 诗蕴。 孩子说完感受,请他把这种感受读出来。体现孩子对诗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可以是对草原的赞美,可以是对小草的歌 颂,还可以表达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孩子个性化诵读。 3、这么美的诗,你能把它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吗? 自由背、指名配乐背、配乐齐背。 五、小结全诗,课外延伸 这短短的几句话,40 个字,把我们的所看、所想、所感全写出来了。不过。这可不是王老师的杰作,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 易 16 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诗人。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 其中的诗情画意,激发大家读古诗的兴趣。 (任由孩子们说,说出大意即可,说得不对的地方教师伺机引导正确理解。)《诗经采薇》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1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过程 3 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 培养学生再一、激情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 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 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 1 出示古诗,指明读、齐读。教师指导学习“矣”、“微”、“依”、“霏”生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三、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 学生质疑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 组内提出来,大家互帮。 四、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 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那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 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 教师相对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 抽查学生说一说诗的大意。 五、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 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 老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心 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明读,师生互读,读后评后议,齐读。 六、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七、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布置作业 1、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的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这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从没教过这样整组诗歌的。诗歌, 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陌生的。怎样让学生对诗歌教学既感兴趣又有所得呢?于是,我采用综合实践的学习 方式来学习这一单元。下面是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诗经 采薇》教学反思: 教学 《诗经 采薇》 一课时, 我首先激情导入课文后, 接着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质疑, 然后引导学习生字“矣”、 “依”、“思”、“霏,再点拨四个字的巧妙压韵,使学生感到诗歌韵味独特,读起来有趣味。在感悟这个环节上,我还通过“读” 来使每个学生进行自我感悟。对古诗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大力提倡“以读代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书中思考、在小组中交流、在班级中展示自我,从而培养他们对古诗 的语感。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生生互动,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的理念,教学效果良好。《春夜喜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一、导入课题,品诗人 1.生背诵课前一首诗《泊船瓜洲》。讨论本诗中用得好的一个字――“绿”。生谈自己的感受。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诗人通过反复推敲,斟词酌句,表达更深远的情意,今天我们来品读杜甫的名篇――《春夜喜雨》 师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诗人 学生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介绍杜甫。 师介绍: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 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师讲解“语不惊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畅的行书进行板书。引导: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这样的呢?我们来一起品读这首诗。 二、读古诗,品诗意 (一)感受律诗韵律美 1.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字音。 2.点名读诗,教师进行点拨,读准诗的节奏,相机进行指导。请学生再读,检验指导的效果。 3.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指导学生写出每一句后一个字的拼音(生 sheng、声 sheng、明 ming、城 cheng),了解律诗的押韵方法, 注意韵脚的诵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抓住节奏,读出韵律美。 4.古时候,诗歌都是可以配乐吟唱,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和着韵律来吟唱这首诗。 老师打拍子,指导学生进行吟唱。通过这样的 多角度的诵读,感受古诗带来的韵律和节奏美。 (二)抓题眼,品诗意 1.读诗题,品题眼 (1)生读诗题,抓题眼 “喜”,为什么用“喜”呢? (2)讲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说成语。 (3)出示大红双喜字,你看到这个“喜”字会想到什么成语呢?(喜结良缘)。了解喜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和重要意义。(渗透中 华汉字文化) (引导:诗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写《春夜喜雨》的背景资料,明白这场春雨滋润世间万物, 特别是农作物,必将带来丰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忧民”之情。 2.自读古诗,解题眼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就应该在他的诗中去品味,看你能够从这首诗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诗人的“喜”来。 学生自由的默读古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或笔记本上。 师巡视指导,适当的肯定学生自己的看法,并从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字来进行品读。培养学生品词品句的能力。 3.论诗句,品诗情。 讨论一, 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其间做出适当的引导。 预设:“好”―― 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在春季农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农谚云:“春雨贵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宝贵。 “知”―― 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 春雨! “当”――正是时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潜”和“细”―― 讨论为什么是用“潜”, 你还能换成别的词的吗?引入朱自清的 《春》 中描写春雨的部分, 老师诵读, 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来解读“潜” 的妙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 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 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尊重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感悟。 预设:“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 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学写“潜”字,注意右边的第一个“夫”捺画变成点,这是避让。 生练习书写。讨论二,学生较难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引导学生思考:这和润物有关系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解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 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 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 本句运用了常用的反衬的手法,突出了野径、云、水、渔船相辉映的春夜图,并点题。讨论三,“重”――“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句是诗人的想象,雨水下的细小,密密的,轻轻的,所以并向大雨一样,叶 子上、花上都沾上了雨水,所以显得沉重,诗人只是写了花朵,大家想一想,还会有哪些人和物会欣喜开心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 通过大家的反复品读、探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诗句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忧民”之情。 背诵《春晓》,比较一下,《春晓》中的“花落知多少”与《春夜喜雨》中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哪一种雨更喜人呢?谈谈 你的看法! 预设师讲解:轻轻悄悄的来,滋润着世间万物,特别是农民的农作物,又是一个好收成年。字里行间真情的流露出杜甫对人民 群众的关心。不禁让我又想起了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 出示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不妨也来品一品,诗人对人民大众的关怀之情。 5.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诵读《春夜喜雨》。 6.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拓展诵读,品诗人情怀 1.出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受诗人的“忧国”情怀。 读一读,说一说,这首诗用一个什么样的带喜字的成语来形容杜甫的心情呢?(欣喜若狂)他又为什么而喜呢?(收复失地) 通过这两首诗的诵读,我们能够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课外多诵读杜甫的诗,更加立体的感 受杜甫。 2.课外诵读有关春雨的诗词,进行积累。说一说诗人对春雨的不同感受。 四、小结,由此诗品人生。 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感时刻都在感染着我们,我们在品读完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后,你又有怎样的话说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不妨让大家提起笔来尽情的表达! 、 五、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杜甫) 知时节、当春、潜入 丰收有望 润物 细无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3、根据词意,借 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根据上阕词意,自学下阙词意。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凭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讨论,达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通过老师写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学生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1)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黄沙,点明地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本词写于他遭贬闲居江西上饶之时,作者对黄杀岭较熟悉。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习诗词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板书:知音 看课件,听老师朗读,你发现了什么?见:读 xiàn ,同“现”。 读对节奏,如:七八个星M天外,两三点雨M山前。 2、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2)练读。 4、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后排除学习困难。) (三)再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字音读准了,我们还要明白词意。板书:明意 1、默读词的上阕,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阕词的意思。 3、交流上阕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出示动画,理解“别枝”的意思; 出示课件作选择题: “别枝”现在有三种解释,①离开枝头。②斜枝、树枝; ③另外一枝。在本词中选哪一种? (2)指名读第二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3)齐读三、四句。讨论: A. 是什么送来一阵阵稻花香? B. 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C. 是谁在说丰年? 把词句补充完整。指名说说三、四句的意思。(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难点。) (四) 体会上阕词的意境。 (3)指名读。(4)师生评议。 明白了词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需要我们进一步领悟词的意境。板书:入境 老师伴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皎洁的月光,带着稻花香的清风,微微吹拂在脸上,乌鹊被惊醒,拍动着翅膀离开了枝头,蝉儿不 停的鸣叫着,农民在稻田边谈论着丰收的景象,青蛙在不停的唱着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板书:看 这些景物美吗?有这么多的美景陪伴着作者夜行,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学生配乐朗读。 (五)指导朗读。 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用心体会景物的美丽。2、指名读,齐读并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味,进一步感悟作者复杂的感情。) (六)我们通过学习上阙,已经学会了学习诗词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下阙吧! 1、学生自学。 2、汇报学习成果: (1)说词的大意。 (2)知道读出节奏。强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体会感情:在山野中夜行遇雨,仓皇之间,你什么心情?(着急)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理 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遇雨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经历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乐趣呀! (4)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吧! (七)拓展: 1、苏轼和辛弃疾同是豪放派词人,也写过两首《西江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的一首,读一读吧! 2、你读出了什么?给你了什么感觉? 3、师小结:是呀!好一个愁字了得!作者不同,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所作词作当然不同,所以我们再读诗词时,一定要了解词人, 悟出词情。 (八) 作业 你能不能把这首词,变成一首现代美文?自己动笔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 板书设计: 西江月 看 听 闻 想 明月 清风 稻花香 说丰年 悟情 明意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惊鹊 鸣蝉 蛙声 听 闻 想)天净沙 秋 白朴目标定向: 1. 了解白朴的生平及文学成就。2. 在诵读吟咏中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 3. 理解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曲中创设的意境,感受文学的美。 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在你们积累的古诗词中,以写秋为主题的你还记得哪些?能背给大家听听吗? 1.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秋日》一诗中新颖独到地借秋之描写表现出了激越向上的感情,今天我们来看看元代的文学家白朴在他的 散曲中是如何来表现秋之印象的。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以写秋为主题的古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刘禹锡《秋日》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自由发表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导入对本曲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古诗词 入手,意在引导、激发学生对文本曲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越调〕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①残霞:残余的晚霞。[宋]沈与求《石壁寺山房即事》诗:“画桥依约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②轻烟:轻淡的烟雾。寒鸦:寒冬的乌鸦;受冻的乌鸦。[宋]秦观[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③飞鸿:飞行着的鸿雁。(南朝?宋]鲍照《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④白草:本牧草。曲中系草名。[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诗:“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黄花:亦作“黄华”。诗词中或 指黄色的花,或指菜花、金叶菜。曲中指菊花。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遥看天际那一抹红霞,一座村庄孤独的坐落在夕阳下. 那轻淡的烟雾下,只见几只受冻的乌鸦。 想起白天飞行着的鸿雁. 飞翔着,飞翔在着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中 说明: 作者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之家,但作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悲戚,同时也为自己一生九患的 身世而伤怀,所以他通过词曲来倾诉着自己对怆凉人生的感慨,而本曲中所抒发的寄情于山水、在孤寂中感受美景的情致,其实也 正是他人生理想的抒发。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借助曲中的意象描述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能充分展开想象,对曲中的三句话作不同层面的思考。 人生就如此曲描写之境界:只有忍得孤寂冷清,在孤寂冷清中振翅高飞,努力不止,人生才会变得色彩斑斓。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学生自主思考,采用恰当而又适合自己的表现形式,个性化地再现自己对本曲的理解和感悟。 2、体会本曲的语言特色。 3、背诵这首曲《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1、复习过去学过的王安石所写的诗作,交流有关于王安石的资料。尤其要引导学生交流关于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方面的资料,帮 助学生了解诗作的背景。 2、板书并齐读诗题,重点指导“泊”字读音。 3、引导学生思考诗题中写了几样东西,并让学生将找到的几样事物连起来说说,理解诗题意思。 4、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问质疑。 二、初读古诗,自解诗意 1、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让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宏亮。 2、指名读诗,重点指导其中 6 个多音字的读法。 3、回顾过去学诗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那些方法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三、学习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教师通过画图演示,理清瓜洲、长江与京口、钟山等地的位置关系,明确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 2、结合诗意思考:诗人离家乡近还是远呢?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等词语,各抒己见。 3、从学生的辩论中,使他们逐步了解诗人的思乡心切。 4、教师结合资料介绍王安石在钟山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到这里绝不仅仅是他的居住之地,而是见证诗人成长的地方以及他实 现政治理想,挥洒青春和理想的地方??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前两句诗。 6、学生交流从后两句诗中读懂的内容。 7、引导学生抓住“绿”字,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体会“绿”字一箭三雕的妙用。 8、透过最后两句诗,想象江南春天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文字本是有情物,引导学生想象诗人除了想到家乡美丽 的春景,还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9、教师渲染情境,读出思乡之情。 四、回归全诗,升华主题 1、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综观全诗,引导学生找到诗眼“还”,发现每句诗与“还”之间的关系,离家近,应该还,思家切,却不能还,想想有什么 问题要问诗人。 3、结合学生的问题──诗人不舍得离家,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为什么靠家乡那么近却不能回去等,教师补充王安石变法失败, 辞官回到家乡,皇帝召唤重新任相,两次请求辞官但皇帝不准,只能二次上京赴任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诗人的无奈、身不由己, 进而更深入地体会王安石对家乡深深的依恋之情。 4、教师配乐创设意境,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五、拓展积累 1、引导学生回忆品味其他古诗中用词精妙的千古名句,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 枝头春杏闹”中的“闹”字等。 2、收集积累思乡诗,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秋思》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设计理念: 本诗诗句浅显但诗境悠远,诗蕴深刻。本课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两重” :重诵读品悟,重内化积淀。即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 白、情景描述、对比阅读等策略丰盈诗歌意象,立足“诗言” ,理解诗意,体悟诗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的内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教学意图]:不仅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和已有的知识,更引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生自由描述)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 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 (板书课题) 。 [教学意图]:渲染秋天凄龅姆瘴А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 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 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教学意图]: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3、 “秋”是指――秋天, “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学生反复 练读) [教学意图]:明确读诗要求,引出本堂课的中心问题。 2、 (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指名朗读) 3、 (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 (投影出示生字“洛” )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生自由回答)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生观察后回答,师指导书写) [教学意图]:扫清读诗障碍,识记生字。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 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指名朗读) [教学意图]:结合本堂课的中心问题,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练习读出诗的韵味。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自读自悟再交流) [教学意图]: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 习惯。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 (生自由汇报) 3、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 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 。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 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 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 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 导有感情朗读) Δ 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 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 ,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 遗漏了一句。 Δ “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指导。 ) [教学意图]:在见”与“不见”的对比中,以具体的景来感知内心的情,以有形的物来映衬无形的思。在一遍遍说话、 朗读中,将学生带入了古诗的意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把诗人那种千言万语诉之不 尽的复杂心情,在反复的阅读中进行揣摩、体会。 四.情感朗读。 1、 (播放音乐,课件演示。 )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 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 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 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 情。 (板书“思乡情” ,师范读古诗。 )[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 (学生自由练读) 3、 (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 (生齐 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 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 来抒情的。 (板书:叙事抒情) [教学意图]:了解写作特点。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 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 (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 )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 (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 《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 《天净沙?秋思》是小令。 (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教学意图]:迁移延伸课文内容,课内外有机结合,通过对比了解诗歌的不同体裁,感悟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 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 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 (选做) 七、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意万重 恐----又开封 思乡情 (叙事抒情)《长相思》教案设计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示) 2.让我们走进本组以“思念故乡”为主题的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吧!(出示导语中的阅读提示: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 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者事情表达出来的。) 3.今天我们先学习《5、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4.解题。质疑。 (1)“相思”什么意思?(思念) (2)“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读题) (3)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4)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为什么长相思?)(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我们 一起走进词中探索吧) (二)初读《长相思》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 ──“更”为什么要读平声?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1)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2)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3)小结学法。 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后学生评价。 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有板有眼。 4.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出示词,划出节奏)齐读。上下阙的停顿。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内容,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回顾质疑的问题) (三)读懂《长相思》 师:好!?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释,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 么意思。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1.师:相思谁?从哪里知道? 2.师: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板书) 生:作者远离家乡。 师: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从哪里知道?(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 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 师:想象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 生:“风一更,雪一更”知道天气恶劣。(课件) 过渡: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 怎样相思呢? 3.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睡不着,心碎了),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这就是相思前要加一个“长”的原因了。 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想故园。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师:身在征途,心想故园。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放背景 音乐。 4.想象词的意境。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 交加的的夜晚,他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呢?(指导看图) 5.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 聒 更 师导: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师: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家庭及兴趣,特长) 师:了解了纳兰性德的这些情况,让我们展开想象:作者在故园白天可能朋友做什么?晚上可能和家人做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 下来。(出示) (学生写片段。)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 情景。谁来? 师: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生活呀!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没有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故园的宁静,没有家乡的温暖,在这里有的只是――(师范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与志趣相投朋友骑着骏马到野外打猎的舒畅,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师:在这里没有在暖暖的灯光下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温馨,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指名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 (四)拓展。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 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 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1)理解大意。(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妻子、孩子、父母、兄弟) (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 (学生说问“夫”)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 ,他 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 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齐读《长相思》) (五)作业。 1.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心系祖国五年级下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 2 个生字,会写 2 个认识的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老师很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读,大家愿意吗?你们喜欢哪一首?我们一起读。 1.大家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古诗。 2.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一首古诗,是一首有关牧童的古诗。 3.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牧”字,写“牛”字应该特别注意哪一笔呢?“牧”的部首是什么?谁来给牧字组词。 4.老师板书牧童,牧童是做什么的?(放牛,放羊) 5.哦!放牛,放羊的孩子就叫牧童,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 1.过渡: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是我们熟悉的吕洞宾。 通过课前预习,你对吕岩有哪些了解?谁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 2.指答。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诗人吕岩因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被称为“逍遥大仙” 。 4.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诗中的每个字、词。 5.(手势,双手向下)非常好!大家都读得很投入,谁想来读一读。谁来评一评。 6.太好了!同学们都能把诗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老师也想读读,想听吗? 7.想。 (注意:听老师怎么读。 )师范读。 8.老师哪里停顿了,指名答。 9.对呀!读诗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谁来试一试。 10.读得真好!我们一起再读读吧! (师前四字,生后三字,倒过来,师后三字,生前四字) 三、理解第一、二句诗。 过渡:这是一首描写牧童的诗,牧童出现之前,诗人首先描写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你是从哪个诗句知道的?(草铺横 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1.同学们真会读书。 2.请大家再认真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了什么?(原野辽阔) 3.哦!你知道了原野辽阔,你是从诗句中哪些词知道的?(六七里,横) 4.这六七里是不是指原野实际的长度?(不是) 5.对了,这原野不是真的六七里长,这六七里要形容从原野的这一头到原野的那一头很广很广。这六七不是确切的数字,其 实,古诗中像用到这类虚指的诗句很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三千尺”指什么?(指瀑布很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千尺”也是要形容桃花潭水很深。 1.原野真大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原野的辽阔。 2.同学们读得不错!这里的六七里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老师想用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 更能体现原野的广。 3.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 (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 (再大些) 4.如果你站在这辽阔的原野上,还会感受到什么?(美,绿,平坦等)诗中哪一个字体现呢?(铺) 5.“铺”字什么意思?(铺开,铺展) 6.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张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这铺字用得太好了! 7.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原野的大与美吧! (全班齐读) 四、理解第二句诗。 1.师:置身于这绿地毯式的大原野中,怎能不让人陶醉呢?此时此刻,原野上传来了什么声音?(笛声) 2.那是什么样的笛声?(悠扬,优美,隐隐约约,断断续续) 3.吹笛的人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题目是牧童,善于从题目入手,理解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课文插图,懂得利用 ) 插图,理解诗意。(诗句中的弄,懂得抓住重点词,理解诗意。 ) ) 4.你还可以从哪句诗中知道是牧童在吹笛?(笛声晚风三四声) 5.这诗句中的“弄”是什么意思?(逗弄)你是怎么知道的?(借助注释,弄清诗意,很好的学习方法) 6.是啊!晚风中的牧童骑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手中的笛子,伴随着晚风吹来,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 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 7.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诗,读完这句诗,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天真,可爱,调皮) 8.多可爱的牧童啊!谁再来读读这句诗。 (真棒!同学们读出了牧童的可爱,调皮,天真。 ) 9.现在,我们把这两行诗连起来,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看谁更能读出诗的韵味。 10.读得太棒了! (把掌声送给自己。 ) 五、理解三、四句诗。 过渡:瞧,牧童上场了,他在干什么? 1.谁来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 2.相机教学“蓑衣” ,你们知道什么是蓑衣吗?你能从图上指出来吗?蓑衣有什么作用? 3.对了,其实,蓑衣还有御寒作用,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气味,防蚊虫叮咬。 4.谁再来说说你从图上还看到了什么? 5.广阔的原野,一个可爱的牧童,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悠闲地躺着草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这种情景,诗 中怎么写?(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6.这两句诗还告诉我们什么? 7.师小结:牧童放牛回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后,他没有脱下蓑衣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欣赏皎洁的明月,谁能美美的读 读这两句诗。 8.老师也想读读这两句诗,请听好,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睡月明。 ” 9.你们发现了什么?(把“卧”改成“睡” ) 10.把“卧”改为“睡”不好吗?为什么?(说得真好! ) 11.对啊!牧童选择了这种最舒服的仰卧姿势,欣赏着天上皎洁的明月,此时,他可能会想起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和同 学交流交流。 12.学生小组交流。 (师下去巡视) 谁来说说,此时,牧童可能会想些什么? 13.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概括牧童的生活,你会用哪个? 师: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自由自在啊,读―――― 牧童的生活多么快乐啊,读―――― 六、小练笔。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你们能不能选择这首诗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2.生动笔。 3.交流。 七、指导背诵。 同学们展现的这一幅幅画多美啊!白天有牛、笛为友,晚上有明月作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难怪诗人吕岩会有感而发, 写下这首《牧童》诗。让我们带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把它好好地背下来。 1.生自由背。 2.老师相信大家已经能熟读成诵了,想不想接受一个挑战。 ①谁来背。 (老师想配上音乐,更能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能走进牧童) ②全班背。 (指名,男生,女生,全班) 八、拓展: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山村原野的迷人景色,同时认识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牧童,其实不少诗人也写过有关牧童的 诗,你们知道这样的诗吗?老师带来几首,大家一起欣赏。 九、作业: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背诵《牧童》 。《舟 过 安 仁》教学设计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怪生无雨都张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借助图画及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3、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及图画中两个小孩的聪慧、顽皮,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4、把古诗编成故事。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板书:小练笔要求及《稚子弄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首诗,诗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牧童》,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回顾。(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过度:童年捕蝉的经历是那样的有趣,也勾起了老师对另一首描写儿童生活诗的回忆。(教师背诵:《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 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是伟大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有关儿童生活的诗作。是的,他就 是这样一个童心不泯的诗人,他的诗以写田园生活为主,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尤袤、陆游、范成大)。今天他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做 了一首诗,是什么情景呢?我们一起看图画。 二、学习古诗 1、看图,说图意。 收篙停棹坐船中。 不是遮头是使风。 打开书,看到这幅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生自由汇报,教师梳理学生一两个关键问题,留在理解诗意时 解决) 2、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出示《舟过安仁》,要求自由练习朗读――抽生读(2 个)――男、女读――齐读(重点指导“篙”、“棹”的读音及“遮”的 写法) 3、学习古诗: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2、借助插图。3、发挥想象) (1)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A、理解诗题、词语、诗句。 “舟”、“安仁”指什么、(谁的舟?)“一叶”、“篙”、“棹”、“怪生”什么意思?学生据诗句说――两个小孩坐在一艘船 中,收起了撑船的竹竿和船浆,却坐在船的中央撑起了一把伞。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 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学生说不全不强求) B、演古诗,再现情境。 过度:当时杨万里乘舟路过安仁时,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来到一千多年前的那叶小船上,你们同桌俩就是诗里 的两个孩童,老师就是当年的杨万里,现在我们来演一演当时的情境。要求:有对话、动作。 ?角色转换:学生用表演来再现诗句的意思。 (1)同桌扮演这首诗的那两个男孩,教师巡视。 (2)选择表演到位的一对同桌到全班表演。 ?师生配合表演。 老师:我是诗人杨万里。(指上台表演的同学)你们就是那两个可爱的顽童,(老师用语言渲染情境,学生用动作配合表演):一 人撑竹篙,一人划船,忽然他们把竹篙和船桨都收起来了,接着撑起一把伞。 老师:(做出百思不解之状,自言自语)我左思右想,总也想不明白。哎,两位小朋友,你们怎么大晴天撑着一把雨伞啊!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作出恍然大悟状),原来是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奇思妙想,别出心裁啊!好两个顽皮、可爱的孩子!(学生评价表演 的孩童:可爱、聪明) 过度:如此有趣的一幕,诗人杨万里知道了原因后,为小孩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让我们带 着对小孩的喜爱和聪慧的赞赏又一次走进诗里,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情感朗读:读出诗人对这种童年生活的向往。(齐读) 过度:诗有诗的境界,诗有诗的情感,如果我们带上节奏读,那么会更有诗的味道。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自己读,一边给诗画上节奏再读。 (生自由练习读,画出节奏。指名读,抽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节奏) 4、背诵: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也把这几个孩子形象记在心里吧!(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三、改编故事 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看到的是儿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镜头,如果我们把诗中的镜头再放大一点,就会成为一幅流动 的画,画里会有声音,也会有色彩,请同学们把这幅画画下来,不过不是用画笔,而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这首诗改写成一个 故事,看谁的故事写得更生动。 要求:1、写上小孩的动作、语言,能恰当地用上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就更好了。如:笑嘻嘻、着急、目不转睛等。 2、字数 100 字左右,限时 5 分钟。 小小渔船江边靠,我和同伴上了船,《清平乐?村居》教案 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bāo)莲蓬(peng)。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2、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 3、认识本课 5 个生字,理解 “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背诵和默写课文。 、 教学过程 一、揭题,初知“美”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 2、释题: (1)介绍作者辛弃疾。 (2)简介宋词以及词牌名:清平乐。 (3)村居,词的题目。 “居”什么意思?(居住) “村居”呢?(居住在乡村) 二、初读,走近“美” 1、 听朗读录音,看图画。 2、请同学自由地来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流利。做到字字读准,句句通顺。 3、读得怎样?请你的同桌来评一评,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 4、学生再读。读读、看看、想想。读懂的记下来,不懂的做记号。 5、出现了这么多疑难之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通过你喜欢的途径进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资料,可以相互讨论,可以看图、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师 请教。 三、品读,感受“美”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 (先说前面的,再说后面的,依次说。注意说话要有条理,先说字意、词意、再说句意。 ) (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看图知道。你感到了什么?(简朴的乡间生活,但很美。特别是青青草让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 感受。 )学生朗读。 (2)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学生自由的轻声读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妇满脸通红,大概刚喝了 ” 酒,他们亲热相待,用乡音聊天说话。 ) 仅仅是酒让他们醉了吗?如此温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 (4)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 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 (5)读读看,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 ,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 ,这户人家翁媪之间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 发夫妻陶醉了。 2、用生动的语句将你欣赏到的这副画面描绘给大家听听。 3、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他的朗读仿佛让老师和同学们亲眼目睹了那充满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 四、再读全词,回味“美”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继续品味“醉”字。 )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 4、配乐朗读或背诵。 四、课外拓展,延伸“美” 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四年级上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导入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请全班打开课本第 22 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 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 对, 师: 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 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 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 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 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 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 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 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 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 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 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游山西村》教学设计板书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叙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 /疑无路, 柳暗/ 花明/又一村。 写景抒情 景色迷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 游山西村 上一堂课学习了《题西林壁》,我想检查一下同学们会不会背 诵这首诗。个人背――齐背。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严 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 三、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诗,正音。 4.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 足) 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 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 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 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 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 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 自由读――个人――齐读。 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 说。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 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个人说――同桌说。(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 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 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个人――集体。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试看,个人――个人――集体。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四年级下册 《独 坐 敬 亭 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独 坐 敬 亭 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的内容,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质疑。 2、先由学生介绍敬 亭 山,再由教师补充。 3、多媒体出示敬 亭 山的画面。 4、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看诗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众 2、小组合作学习,试解释诗句的意思。 3、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 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 “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 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 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2、朗读感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闲 相看 厌 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他的作品。 1、朗读诗句。 2、根据注释,体会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 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 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 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 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 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2、朗读感悟,试背诵课文。 三、练习背诵。 四、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 2、背诵李白其他的古诗。《望洞庭》教学设计《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 庭湖,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 而著称。 秋天的朗朗清月,洒下如水的月光,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 今夜为何如此静谧?因为“潭面无风”,风平则浪静,才有第一行中湖光秋月、水天一色。“镜未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湖面的缥 缈、朦胧之美,就像古时没有经过磨拭的铜镜一样,没有鲜亮的光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 磨的镜面,平而不滑,明而不亮,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一个“遥望”将我们的视野一下拉向广阔的八百 里洞庭。此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洞庭湖面之美,还可以看到美丽的山水之景。作者展开了奇丽的想象,给整幅画画上了点睛之笔: 如果把月光下泛着银白波光的洞庭湖比作一个巨大的白色银盘的话,那么,湖中风景秀丽的君山就如同古时小妇人的青螺髻了!全 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⑶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⑵ 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认识“螺”,掌握“庭、镜、磨、螺、潭”5个生字。⑵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洞庭湖的静美。体会诗人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 【策略与方法】 反复朗读,背诵,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 2、教师准备: 写好古诗的黑板、古诗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前三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来看看祖国风景名胜的美。谈谈自己到过哪些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 风景名胜的向往。 二、自学古诗,感悟诗情 1、读诗。 2、解诗题: 诗题“望洞庭”“洞庭”指的是洞庭湖。从一个“望”字你了解到了什么? 3、解诗句: ⑴ ⑵ ⑶ ⑷ ⑸ 请大家读一读诗句,对哪些字词还不明白。 学生质疑:根据学生发问和回答,课件出示难解字词意思,让学生板书(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诗句的意思。 你学懂了哪一句,向大家汇报一下:根据学生发言进行补充纠正(连字词意思、看插图等)。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如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如《望洞庭》中“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镜”“遥望”“山水”“白 银盘”。 2、读着诗句让你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解答疑问: “两相和”“镜未磨”“翠”“青螺”等词语的理解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师可以结合资料进行说明。 4、读全诗,体会望洞庭的动之美。 5、品味吟读,入境背诵:理解了诗歌意思后,如果你能够入情入境地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就 更好了。鼓励学生背诵。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认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2、指导学生找形近字的方法记忆“庭、镜、磨、螺、潭”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我们来比较背诵欣赏。《忆江南》教学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什么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