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大陆作家撰写了《胡琏之器全传》一书,不知什么地方能买到?

胡琏将军是大陆和台湾都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不可多得精神财富。    
胡琏将军自出秦川,立志报国,先入黄埔学军事,次跟蒋公北伐,再逐倭寇出中国,后于粟裕,刘伯承斗法与中原。    
胡琏将军的一生是曲折的,他基本经历了近代中国所有的重大的战争历程,是中国近代战争史的活百科全书。    
胡琏将军的一生是精忠报国的一生,秉承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救中国的遗志,用自己热血的一生谱写一篇伟大民族应该具有那种不屈不挠的民族魂。    
胡琏将军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一生身经百战,鲜有败绩,每每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胡琏将军热爱民族文化,服膺于孔孟之学,醉心于三民主义,耄耋之年竟还入大学研习国史,将军一生多学多思,著作颇丰,有《古宁头作战经过》、《泛述古宁头之战》、《金门忆旧》和《越南见闻》等书。    
今将此文献于作古的将军。    胡琏简介: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汉族,陕西华州(今陕西华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科,南京步兵学校,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美国陆军参谋大学毕业。曾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湾后,担任过金门防卫军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及&总统府&战略顾问,一级陆军上将军衔。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十一日)生于陕西华县会同坊北会村贫寒农家。 曾任中国国民党第七,八,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胡琏是中央军土木系的骨干将领,其指挥艺术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百度--胡琏百科)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跟陈诚混的
  望楼主继续,本人很是喜欢
  胡连也就是个军长,最后关头才当上兵团副司令,也就能和许世友,宋时轮比比了  粟裕和刘伯承都是大野战军的司令,要比就和杜聿明比比
     胡琏将军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一生身经百战,鲜有败绩,每每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  想起了一句玩笑话  我觉得五大主力中最有特色的还是猛虎加狡狐的胡琏将军指挥下的18军(整11师)。宿北战役给自家土木系兄弟整69师解围,戴之奇死了;孟良崮战役给陕北老乡张灵甫解围,张灵甫死了;洛阳战役给土木系小弟邱行湘解围,邱行湘被俘了;淮海战役屁颠屁颠千里去给黄柏涛解围,黄柏涛也死了。整11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友军便从玩完走向玩完。
  作者:khui1984 回复日期: 22:57:20 
    胡连也就是个军长,最后关头才当上兵团副司令,也就能和许世友,宋时轮比比了    粟裕和刘伯承都是大野战军的司令,要比就和杜聿明比比    ------------------------------    这位老兄说的对
  作者:khui1984 回复日期: 23:15:36 
       胡琏将军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一生身经百战,鲜有败绩,每每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    =========    想起了一句玩笑话    我觉得五大主力中最有特色的还是猛虎加狡狐的胡琏将军指挥下的18军(整11师)。宿北战役给自家土木系兄弟整69师解围,戴之奇死了;孟良崮战役给陕北老乡张灵甫解围,张灵甫死了;洛阳战役给土木系小弟邱行湘解围,邱行湘被俘了;淮海战役屁颠屁颠千里去给黄柏涛解围,黄柏涛也死了。整11师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友军便从玩完走向玩完。        =====================================  不得已晚年感叹:土木不及一粟!
  谁有台湾方面关于胡琏的资料,能不能发上来,谢谢
  胡琏为人骁勇善战、胆大心细,其剽悍程度在土木系中也远胜于方天、方靖、罗广文等。1943年5月下旬,日军向鄂西进犯,在石牌阵地遭国民党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的坚决抵抗,当战况孔急时,陈诚打电话给十一师师长胡琏问他是否有把握守住阵地,胡琏说:“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这番话深受蒋介石、陈诚的欣赏,以后就此升任十八军副军长,兼任蒋介石侍从室侍从参谋。不过,据时任十八军军部参谋长兼十八师副师长的赵秀昆回忆,胡琏已经暗中准备了逃走的木船。但打出的旗号却又是深获陈诚之心:“十一师是辞公的根基,这样使用实在可惜。”胡琏不同于罗卓英、夏楚中、郭忏这些人与陈诚的至深渊源,所以,处处都标榜自己对陈诚以及对土木系的忠贞不二,他常说:“在江西辞公(陈诚字辞修,手下尊称辞公)任十一师师长时的干部,才算是十八军的元老,象抗战过来的,只能算是半个元老。”胡琏不拘小节、精通嫖赌,对于“阿堵物”(钱的别称)更是情有独钟,他曾对赵秀昆说过:“我们一旦当了师长,首先搞它二百两,打个基础。”但胡琏手面很宽、出手阔绰,对于那些敢于拼死沙场、能征善战者一律不吝封赏、破格提拔,而那些临阵怯懦即便是同乡、同学也好不留情面。李万斌与胡琏情属同乡,又是黄埔四期的同学,可李作战胆小,被胡琏最终赶出十八军了事。1947年7月,胡琏所属十八旅某工兵营长放弃了一个据点,胡琏得报立即予以枪决,决不姑息。同属土木系骨干的原整编第66师师长宋瑞珂被俘的消息传来,胡琏脱口而出:“宋瑞珂应该自杀!”胡琏极端仇视中共,曾有“共产党如果成功,我们断无活路”的慨叹。但同时他又对中共的某些做法进行深入研究,对解放军的军事手段反复揣摩,杨伯涛回忆说胡琏曾经拿到过一本第二野战军团级指挥员的作战日记如获至宝、深加研习。对于二野的各色部队的风格胡琏均有不俗的评价,这一特色一直保持到胡琏的晚年。七十年代在台湾出版的胡琏的回忆录《出使越南记》中对于中共军事斗争模式有着老练的阐述。 1pL|syY9
  &{WB&h:hX
  时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四十六团一营教导员的左三星,在几十年后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残酷厮杀时,仍激动无比:      大王庄原来是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庄,由于双方不停地炮击,已是一片废墟了。战斗一开始,我们就觉得不大对头,这股敌人很凶,不仅成堆地上,单个也上;有炮上,没炮也上;枪打得很准,拼刺刀也行。这一仗可就打出水平来了,真够劲!以后我才晓得,上来的是十八军三十三团,有名的“老虎团”,打日本人、打中国人都不含糊!      他们有坦克,开始他们占些优势,冲到了庄前。我们就下决心要把他们赶远些。我们利用断墙、壕沟进行阻击,打退了他们的15次冲锋。“老虎团”不是纸老虎呀,确实能打。不说别的,从我这个方向一直打进去,跟我的通信员等我打到双堆集时已经死了8个,换了8个通信员啦!就我还没死。      ……      敌人又打炮了,我们一看,三十三团还真经打,又拥上来黑压压的一大片敌人,鬼喊鬼叫地冲锋。我想,这回要与阵地共存亡了。没想到华野的部队又增援上来了。好整齐的队伍,一个个小伙子白净清秀,正副班长一律的卡宾枪、冲锋枪。150多人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原来,我们也没有部队派了,华野七纵首长为了守住大王庄,就把纵队警卫连调上来了。      这回敌人不太经打,很快垮下去了。原来三十三团也打光了,这回上来的全是汽车兵、后勤兵,连伙夫、马夫都上阵了。警卫连撤下来时,150人就剩下了17人了,好漂亮的小伙子哟!  
  时任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四十六团一营教导员的左三星,在几十年后回忆起这场惊心动魄的残酷厮杀时,仍激动无比:      大王庄原来是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庄,由于双方不停地炮击,已是一片废墟了。战斗一开始,我们就觉得不大对头,这股敌人很凶,不仅成堆地上,单个也上;有炮上,没炮也上;枪打得很准,拼刺刀也行。这一仗可就打出水平来了,真够劲!以后我才晓得,上来的是十八军三十三团,有名的“老虎团”,打日本人、打中国人都不含糊!      他们有坦克,开始他们占些优势,冲到了庄前。我们就下决心要把他们赶远些。我们利用断墙、壕沟进行阻击,打退了他们的15次冲锋。“老虎团”不是纸老虎呀,确实能打。不说别的,从我这个方向一直打进去,跟我的通信员等我打到双堆集时已经死了8个,换了8个通信员啦!就我还没死。      ……      敌人又打炮了,我们一看,三十三团还真经打,又拥上来黑压压的一大片敌人,鬼喊鬼叫地冲锋。我想,这回要与阵地共存亡了。没想到华野的部队又增援上来了。好整齐的队伍,一个个小伙子白净清秀,正副班长一律的卡宾枪、冲锋枪。150多人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原来,我们也没有部队派了,华野七纵首长为了守住大王庄,就把纵队警卫连调上来了。      这回敌人不太经打,很快垮下去了。原来三十三团也打光了,这回上来的全是汽车兵、后勤兵,连伙夫、马夫都上阵了。警卫连撤下来时,150人就剩下了17人了,好漂亮的小伙子哟!  
    胡琏其子胡之光说:家父在台湾著书立说长叹:“土木不及一粟”  这是军盟斑竹霄霏988对我的一个回帖,看来此兄是一个有来头的人.    楼主一番诚恳之言,沁人肺腑。  
张老弟的文章我喜欢看,他对粟裕的“情”有独钟,其如痴如醉程度令本人惊叹不已(本人也偏爱粟裕)。  
如此又何以招来不议呢?我敬你一言:防止“偏门”,避免“厚此薄彼”。“有血无肉”之躯、神化至入魔乃军史学界之歧途也……  
较之于你们,我有幸见过粟裕的诸多部下(非常遗憾,惟独陈毅、粟裕没见过),儿时见到的叶飞、皮定均、王建安、聂凤智以及入伍后见过的许世友、王必成、韦国清、宋时轮、石一宸等等。尤其石一宸应该大书特书,胡琏身上的弹片就是石将军轰的(石一宸亲历了粟裕的所有战役)。言外之意就是说三野史、三野猛将可歌可泣的事例丰富多采,你若把点、线、弧、角连接起来那就有立体感了,军迷们绝对无话可说,佩服的一塌糊涂……  
另外,透点新闻(因你是粟裕崇拜者)。被蒋介石称为“超智超勇”的胡琏在其百年诞辰之际,其子胡之光前不久密访大陆。我的同事陪同他去了双堆集,还特地敬仰胡琏一生宿敌粟裕的墓地(粟裕部分骨灰葬于此)。据胡之光说:家父在台湾著书立说,史料存世不少,其间就是不敢提双堆集和粟裕。惟独去世前手捧32块弹片长叹一声:“土木不及一粟”(后得知,弹片取自其身,被石一宸打的)  
胡琏死后的1979年,粟裕视察南京军区、福州军区时与老三野们座谈,提及胡琏不无惋惜地说:悍将谋才,古宁头之恨难消啊。    
  还有。
  大王庄 发表于
17:51    甭胡说了,华野陈士榘牛x轰轰,来了就跟中野要指挥权,中野腾不出地方他还耍军阀脾气。    后来邓小平说“行,你指挥,你主攻,我们都配合你!”结果华野7纵刚刚冲进大王庄,就被人家18军的老虎团揍了个稀里哗啦,打了几次都没打进去,闹的华野的主官居然又厚着脸皮去跟中野要支援。当时早就分工完了,中野的部队全都分在外围给你打掩护,就让你华野去进攻,单就华野完不成任务,丢人不?而那时中野几乎已经无一兵一卒可供调派。结果还是人家刘伯承的爱将王近山把自己做临时预备队的家底46团都给拉上去,靠着人家王疯子、唐疯子(团长唐春明)的疯劲大爆发,才总算是从老虎团嘴里抢下2/3的阵地,结果人家刚说退出战场缓缓气儿,让你华野干守,你华野居然都守不住!反复被人家打出去,冲回来,又打出去,又冲回来(这还得让人家46团组织反攻),最后46团几乎拼光了,华野才派了最后的预备队纵队警卫连来打扫战场,骨头都是人家啃,你吃肉都咽不下去。就这战斗能力还“18军主要是华野消灭”,好意思说啊?   
  平心而论,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比黄百韬多。台湾史籍广泛传引所谓毛泽东给前线部队的一封亲笔函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以说明共军对胡琏的畏惧之甚。毛泽东是否发过如此信函根本无据可查,但把胡琏喻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还是恰如其分的。许多三野老人认为,胡琏的整十一师(十八军),综合战力仅略逊于整七十四师,从其几次避免了被歼的命运,而且是“五大主力”中最后一支被歼灭的王牌部队来看,说胡琏“能战”,不算是溢美之词。   
   据说蒋介石在下野之前找胡琏询问其对战局的意见。胡琏表示:&战事演变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刘伯承、陈毅两股***,已不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刘伯承、陈毅如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  
  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国民党上将胡琏。胡琏戎马一生,参加过北伐,也参加过军阀混战,曾经在石牌要塞上与日寇浴血奋战,也曾经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斗法”;孤悬台湾岛外的金门曾经是他“建功立业”的福地,也成了他不堪回首的伤心处。胡琏一生追随蒋介石赴汤蹈火,征战无数,血满弓刀,实在是很有看点。     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有人评价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他麾下的十八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部队,被称为“吃人部队”。蒋军中有“二胡”——胡宗南与胡琏,前者号称“西北王”,后者号称“金门王”,但在蒋军中流行这样的说法:“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国民党军史对胡琏的评价是12个字:“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提起胡琏,背后也有一段故事:“淮海战役”时,国民党12兵团司令黄维被俘,副司令胡琏率一部由双堆集突围而去,不过受了重伤。接着胡琏住进了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治疗,借着国共和谈又起之际,胡琏派人抚慰12兵团在京沪地区的流散官兵,希望有机会重整建制。但谈何容易。此时蒋介石与李宗仁的斗争更趋激烈,国民党各军系首领只能心存观望,自求多福,不可能再调拨本身的武器粮饷给败军之将。         不过蒋介石在下野之前倒是找了胡琏一谈,询其对战局的意见。胡琏表示:“战事演变到长江流域后,山川形势,将限制大兵团的活动,刘伯承、陈毅两股共军,已不可能统一集中运用。若蒙给我三个军的兵力,深信必可协同友军,击败共军。盖刘伯承、陈毅两人以次的共军指挥官,如粟裕、陈士渠、许世友、杨勇、陈锡联、陈再道、王必成、叶飞等,数年来皆与我对战多次,根据体认,他们并非杰出之才。刘伯承、陈毅如不能亲临战阵,彼等必败无疑。”         乍听之下,胡琏似乎是自吹自擂,不过胡所言实际上反映了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感受。他们与共产党作战多年,对共产党的一级将领的才能比较推崇,至于次级将领则认为能力一般。对于国民党军队的溃退,他们则认为是政府政治上的无能,以及党政军协调混乱,令出多门,非军队本身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胡琏,共产党也与他作战多年,认为此人用兵比较谨慎实在,不打敌情不明的仗,一旦能打则是全揽,因此用兵的风格显得狡滑多变。“淮海战役”中国民党12兵团全军覆没,胡琏尚能率少部突围,足见其机巧。对于此等忠心耿耿之士,蒋介石还是乐于重用的,故以手令形式令国防部:“予胡琏以名义,配属三个军,并于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其三个军的装备。”胡琏奉令担任第2编练司令部司令官,下辖第10、18、67三个军,并指定由浙江、福建两省各拨新兵三万人,江西补拨新兵一万五千人。         胡琏在南京、杭州、南昌、武昌等处设置四个失散官兵收容站,收容12兵团和其它部队的失散人员,一月之间,约有八九千人投效胡琏,遂编成第11师,并且完成其它各军、师的干部编组。不过当他向浙江省主席周岩和福建省主席朱绍良要求调拨新兵时,两人均称爱莫能助,胡琏只好到贫穷的江西征兵。         1949年4月,第2编练司令部所属三个军大致编成。接着胡琏又四处奔走筹措武器,但各军均以本身需求殷切予以拒绝。于是胡琏透过老关系四处征集,同时又在乱局中消灭了几股有意投向解放军的国民党残部,收缴其武器,七凑八凑,逐渐完成建制。         1949年中,胡琏所部恢复了12兵团的番号,不过部队除了原有的老兵之外,乌合之众甚多。胡琏计划将主力置于闽、粤、赣当年共产党的老根据地,准备长期斗争。不过当解放军南下大军倾巢而来时,国民党国防部却下令胡琏北上南昌正面迎击解放军,胡琏认为此举无异以卵击石,拒绝执行此命令,反而率部南移,对外则谎称进攻南昌。意外的是,此时攻占南昌的刘伯承部队并没有把12兵团放在眼里,而是掉头向西进入四川、贵州等地。12兵团主力遂能捡回一条老命,幸运撤离并且集结于潮州、汕头等地。10月间又移至金门。       
  胡琏当过“空中飞人”吗?      刘亚州将军在《金门战役检讨》一文的第五章、第六章里,以重彩描绘胡琏,但事实和结论多有谬误,特商榷如下:      一、 胡琏当过“空中飞人”吗?      刘将军评论胡琏在淮海战役的表现时说“后来有人指责胡琏怕死,只身逃脱。我到不认为他怕死。其实他也不怕死。”      胡琏不怕死的根据是什么呢?刘将军举例说“10月25日金门岛上炮火连天,但海上风浪奇大,料罗湾无码头,十二兵团无法登陆。当时登陆的方法是在岸边停一艘船,运兵船靠近岸船,人再上岸。军情如火,不能再等,便采取所谓‘空中飞人’方式登陆。即海浪涌上来时,两船船身得以在瞬间靠近,人在这一顷刻跳到另一船上。巨浪退时,两艘船身立即拉开。一连长带头跳跃,由于不慎,被两舰船体挤成肉浆。人人胆寒。这时胡琏却坚持要当‘空中飞人’。结果他惊险地跳过去。给了官兵以很大的鼓舞”。       且不说料罗有码头,否则两船相靠也上不了岸。就说刘将军的整个述诉也是道听途说而来。请看胡琏在《泛述古宁之战    
  》一文中的自述:“10月25日黄昏,民裕轮抵达金门南的料罗湾,兵团部派员以L.S.T(大型坦克登陆舰——笔者注)来驳接我等上岸,但因风浪,两船无法靠拢,而民裕轮船长又因水道不熟,不敢夜航,泊停海中,时闻炮声,却不知岸上已发生战争。翌日晨,(10月26日——笔者注)启碇前往大、小金门间之水头,10时到达汤总部总务处长来接,始悉匪已登陆,昨日激战整日,……。”可见胡琏10月25日并未因“军情如火”,当过“空中飞人”。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胡琏五次死里逃生   一     在解放战争时期,胡琏曾任师长的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整编前为第十八军),跟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前为第七十四军)、第五军、新编第一军、新编第六军(简称新一军、新六军)一道被号称为蒋军“五大王牌”或“五大主力”,然而这五大王牌军最终皆没有逃脱全军覆没的命运。比起其他四大王牌军长官的个人命运(张灵甫、邱清泉先后被击毙,廖耀湘被生俘,孙立人去台后沦为阶下囚),胡琏算是幸运的。一生竟有五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死里逃生,最后官至陆军一级上将,是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为数不多的命大福大的高级将领。     胡琏,字伯玉,1907年出生,陕西华县人,中学毕业后,与其同乡、同学刘志丹、张灵甫一道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毕业于黄埔四期步科班。          二     1947年,胡琏率其整编第十一师与其同乡、同窗好友张灵甫任师长的整编七十四师一道,加入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行列。当张灵甫整编七十四师被我华野陈粟大军围困在光秃秃的孟良崮高地,陷入绝境时,张灵甫想到跟他最亲密的胡琏,便与胡琏通电话:“伯玉老弟,我恐怕不行了,你再不快点儿,只能给我收尸了!”     胡琏赶忙给他打气:“灵甫兄,我已拼上命了,只是共军阻援兵力强大,你再坚持4天,我就赶到了!”然而,我军只用3天时间就全歼整编七十四师。就在张灵甫及其整编七十四师葬身孟良崮之际,我华野几个纵队又不失时机地将驰援张灵甫的胡琏整编第十一师重重包围,后因蒋军其他部队死力救援,胡琏才得以突出重围死里逃生。          三     孟良崮战役之后,蒋介石经过40余天的准备,重整旗鼓,再次对我山东解放区发动新的进攻。     死里逃生后的胡琏跃跃欲试,想抢头功,但他接受张灵甫全军覆没的教训,行动十分诡谲小心,于6月29日,以突然而神速的动作,攻陷我沂蒙山区南麻根据地,并迅速在南麻周围大小山头和村庄构筑起密密麻麻的子母堡2000多个,形成火力相互支援的地堡群,各个据点间用交通壕连接,外围设有铁丝网、鹿砦等障碍物,阵前500米内的树木、庄稼一律砍光,驻地村民一个不留地统统赶走。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立即调动五个纵队的兵力,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南麻“捉狐”。命二纵韦国清由东北方,六纵王必成及快速纵队由东南方,九纵许世友由西北方,紧紧围住南麻。另以成钧的七纵和一个师的地方武装担任阻援任务。陈毅、粟裕随即便率领华野司令部进驻南麻东北三岔店坐镇指挥。     7月17日黄昏,南麻上空炮声如雷,枪声四起,胡琏见我军发起攻击了,给陈诚发去一封表示心迹的电报:“职部已作破釜沉舟之计,不成功则成仁。”     也真该胡琏及其整编第十一师命不该绝,时间不长,四野云合,电闪雷鸣。一会儿的功夫天降倾盆大雨。华东野战军各部在雨中作战,加上南麻是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雨水加山洪不期而至,河水陡涨,部队行动受阻。在泥泞中挣扎,弹药受潮失效,致使各种战术水平很难发挥到位,大大影响了我军的攻势。胡琏则将部队分成小组,以排为单位,占据堡垒、工事和民房,以交叉火力封锁在泥水中进攻的我军,使得我军每攻克一个堡垒,都要付出伤亡上百人的代价。     这一场罕见的大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我军在滂沱大雨中连续发动进攻,而整编第十一师依恃其优势装备,以强大炮火疯狂反扑,我军往往在一天之内,要连续打破敌人十几次反攻。经过3天3夜恶战,终把整编第十一师压缩到纵横5公里的包围圈内。     此时整编第十一师粮弹两缺,士气低落。胡琏惟恐落得七十四师的下场,便急电蒋介石:敌伤亡虽属惨重,但仍有余勇可贾,恳饬援兵,空投粮弹。蒋介石于是严令整编第九师、整编第64师、整编第七十五师增援南麻。     20日上午,国民党援军进至距南麻只有10公里的地方,并突破华野阻援部队阵地,蒋军飞机穿梭般轰炸扫射,攻击我军阵地。陈毅、粟裕估计歼灭南麻之敌尚需5到7天时间,而为紧密配合晋冀鲁豫刘邓大军突破黄河,进入鲁西南地区作战,华野已派陈士榘、唐亮、叶飞、陶勇率领5个主力纵队分别向鲁西、鲁南出击,眼下手中已无预备队,不能增加打援兵力,以保证攻克南麻必需的时间,遂决定于7月21日晚撤出战斗。此战,歼灭蒋军整编第十一师9000多人,我华东野战军付出了伤亡4000多人的代价,但没有达到预期全歼胡琏整编第十一师的作战目的。     这下子胡琏又神气了,狂言迭出:“我的十一师可不是张灵甫的七十四师,想吃掉我,得有一幅铁嘴钢牙好胃口!”     战后,蒋介石论功行赏,颁发给整编第十一师奖金法币5亿元,将胡琏吹捧为“常胜将军”,并将胡琏的南麻之战列为国民革命军24个典型战例之一。     整编第二十五师师长黄百韬气得将佩有中将军衔的军上装狠狠地摔在地上,咧着大嘴骂道:“操!什么常胜将军?要不是老天爷连下7天大雨,他早他妈的跟张灵甫作伴去了!”          四     1948年,国民党成立第十二兵团时,兵团司令官本应由胡琏出任,因胡琏多次拒绝执行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命令,跟白闹翻了,闹到扬言要辞职,白、胡均向蒋告状。蒋介石不得不任命时任国防部新制军官学校校长黄维任第十二兵团司令,胡琏为副司令。黄维赴任之前,向蒋介石提出条件,说:“打完这一仗(指徐蚌会战)我还是回去办学校。第十二兵团我去过渡一下,兵团司令仍应给胡琏。”蒋介石同意了。没想到,几个月后,第十二兵团在淮海战场全军覆没。作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的胡琏本应是在劫难逃,然而当日夜,胡琏与司令官黄维分乘两辆坦克,率第十二兵团残部,在双堆集我军铁桶似的包围圈内突围逃命时,黄维的坦克开到半途发生故障,他只得混在乱兵中奔逃,在一片“缴枪不杀”声中,颤抖着举起了双手……然而,胡琏的坦克却一帆风顺地驶上公路,狼奔豕突地向南逃窜。一批一批的解放军迎面而来,竟误以为是被我缴来的坦克 在试车、在执行任务。坦克跑到涡河北岸,终因油料耗尽而抛锚,胡琏不得不下车步行,这才被我军巡逻队发现。一时,枪声大作,胡琏的背上中了流弹,在我军的追杀声中,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若丧家之犬,此时,前面正好有一条渡船,他在卫兵的扶持下,上了船,强逼艄公将他送过涡河,总算保住了一条命。          五     日,蒋介石和时任“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的蒋经国亲临金门,登太武山顶对大陆进行观察。蒋介石观察良久,深感战局有一触即发之势,于当晚返回台北时,令“国防部长”俞大维暂住金门,主持防区作战计划。     8月23日,星期六,下午5时许,在夕阳映照下,金门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一片金黄。金门岛翠谷湖湖心亭中,正举行周末聚餐,“国防部长”俞大维特地代表“蒋总统”带着慰劳品莅临慰问。白兰地、香槟及丰盛的冷餐,热闹非凡自不必说。金门防卫部司令官胡琏和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位副司令官频频举杯。胡琏兴致很高,酒量又大,暗中使劲,和吉星文比量。吉星文也不含糊,一时高兴抻开指头和胡琏划拳。胡琏划几次输几次,稀里糊涂地多喝了好几坏,不觉有些头重脚轻。     宴会结束后,胡琏和俞大维、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一齐走出宴会厅,漫步回北太武山的国民党军防卫司令部,经过翠谷湖岸边的桥头,胡琏问刚从医院出来的吉星文的身体状况,吉说:“都是过去的旧伤,医官说,不要紧,死不了。”     赵家骧一旁插嘴道:“老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吉星文开着玩笑:“你老兄不也和我一样吗?当年你在东北‘剿总’任参谋长,不也是在辽沈会战中侥幸逃得性命吗?要论八字,哪个都比不上咱们的胡长官!”     胡琏以酒三分醉,听了吉星文的恭维话,便摇头晃脑道:“彼此!彼此!”说着对俞大维做了个“请”的手势,“让他们吹吧,咱们先回司令部!”     此时,海峡的对面,从团头、莲荷到厦门,如林的加农榴弹炮、榴弹炮,共有459门重炮,不约而同地褪下炮衣,向金门方向摇起粗大的炮筒。     8月23日下午6点30分,严阵以待的金门前线我炮兵官兵,接到福建前线炮击金门总指挥叶飞从北戴河毛泽东身边发出的“开始炮击”的命令,随着一连串红色信号弹升起,459门重炮集中目标,向太武山侧的翠谷———金门防卫部及其附近地区轰击。霎时间,炮声震天,山摇地动,火光蔽空,弹片横飞,整个金门岛笼罩在一片硝烟中。金门防卫部通信系统立刻被完全破坏,指挥中断,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军发射了5万余发炮弹,都是152、172口径以上加农炮弹。蒋军猝不及防,官兵伤亡惨重。     再说,当胡琏陪同俞大维离开翠谷湖边的桥头,还不到3分钟,我军开始炮击金门。胡琏凭多年的战场经验,听到呼啸的声音,酒立马醒了,觉得不好,立即就地缩回司令部的地下室,又是一次死里逃生。俞大维被卫兵护着钻入路边的山石下,在烈陷与爆炸声中,赵家骧、章杰被当场炸死,吉星文腰部中弹,次日身亡。          六     上个世纪60年代,为美国所支持的南越吴庭艳政府,请求蒋介石派一位有反共经验的高级将领,出任“中华民国”驻南越“大使”,以指导吴庭艳集团跟胡志明主席领导的北越政权开展军事斗争。     蒋介石满足了南越政府的这一要求,便指派金门防卫部司令、二级陆军上将胡琏出任驻南越大使。由于胡琏不遗余力地参与吴庭艳集团反共战争,活动在西贡附近的南越游击队也就将他列为自己的死敌,想方设法要锄掉这个“反共专家”。经过一番暗中侦查,游击队总算摸准了胡琏的行动规律,对其生活、办公场所的一切了如指掌。日上午,两名游击队员化装成维修电线的工人,混入“使馆”,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两枚微型定时炸弹置放在二楼胡琏的办公桌下。10点30分,胡琏离开办公室,去隔壁的会议室主持会议,当胡琏刚刚迈出办公室的门,只听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办公桌子被炸飞,楼板被炸塌。胡琏有惊无险,再次地捡回了一条老命。     日晚9时30分,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胡琏因患大面积心肌梗塞,死于台北荣民总院,是年70岁。  
  很可注意的一个抗日/职业军人:胡琏  
     
近看窦文涛先生主持的凤凰台《文涛拍案》之&峰火连三月&,得识一很有性格的现代中国职业军人:胡琏。尤其 胡氏1938年在凤凰山与日军激战前所做的&祭天文&今天仍很可一读:      &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胡氏为坚定抗日的职业军人,应是铁案。      又上网查,得胡琏简历如下:,陕西华县人。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曾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湾后,担任过金门防卫军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及&总统府&战略顾问,并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西北产生如此抗日俊杰,值得我人自豪。        胡氏虽然一生反共,但以职业军人标准衡量,也算尽职尽责。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前夕,&国军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因父丧请假离军前,殷殷以'不能被围'向十二兵团黄维将军郑重留言,然不久,黄维即被刘伯承诱入口袋,包围于安徽蒙城的双堆集。------在老部队即将倾覆之际,胡琏的表现相当卓越,他乘坐小飞机降于双堆集简易机场,与黄维共策战守,与袍泽相濡以沫。此举与国民党军众多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将军相比,确让人有耳目一新不同凡俗之感&。  
但胡氏在现代中国军史上名声大噪,主要得自其在&金门战役&(发生于至27日。台湾方面称&古宁头大捷&)中的出色表现。胡链因&金门之战&的胜局,得蒋中正高度肯定,台湾民间自后称胡为称&金门王&。关于&金门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刘亚洲(为已故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之婿)少数2004年所著的&金门战役检讨&,可读性极强。刘文中谓: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十四天,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下属三个团共九千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发起金门战役,在岛上苦战三昼夜,因后援不继,全军覆灭,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败仗。我军历史上虽有湘江之战、西路军血战河西走廊、皖南事变等惨重损失,但均非全军覆灭。金门战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金门战役虽战于一隅,却影响全局。 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无金门之战,便无今日台湾。中国命运至1949年走到重要关口。解放军横扫中国如卷席。美国人已抛弃了蒋介石。当时,国民党军一部在西南,一部在海南岛,一部在中越中缅边境,台湾实际是个空岛。胡琏认为:台湾岛上总兵力不会超过十万。且&官比兵多,枪比人多&。但金门战役我军战败了。与其说败给蒋军,不如说败给海洋。自那以后,悠悠五十载,解放军兵锋 再未染指台湾海峡。1949年10月27日金门战役获胜的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流了泪。他太需要一次胜利了。他太知道金门战役的意义了。他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金门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它位于大陆边缘,北与马祖毗连,构成两栖性的边缘地带。金门是台湾的桥头堡。蒋介石说:&无金门便无台、澎;有台湾便有大陆。&历史上郑成功、施琅攻取台湾,都以金、厦为出发地。金门在敌手中,进可封锁内陆,退可屏障台湾。金门若在我手中,台湾海峡的交通线便面临极大威胁。台湾顿失前敌。大军渡海,朝发夕至。就是到今天,欲解决台湾问题,仍首先要解决金门问题。    金门战役奠定了国民党经营台湾的心理基础。至1949年,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心理优势崩溃于零,国军士气土崩,精神瓦解。一败如水。在这种情况下,金门战役象一针强心剂,注入国民党濒死的肌体。这个党又活过来了。五十年来,国民党认真汲取丢失大陆的教训,励精图治。今日已成为我心腹大患。蒋经国认为:&金门战役是国民党的转折点。&胡琏说:&金门战役的胜利既是军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台湾有人把金门战役比作中国历史上的赤壁之战,道理正在于此。两相比较,确有相似之处:赤壁有宽阔的江面,金门有宽阔的海面;赤壁之战是以弱胜强,金门之战总体上也是以弱击强;赤壁之战后中国三分,金门之战后祖国统一被阻挠。民进党上台后,继续接过&古宁头精神&的接力棒。吕秀琏称:&古宁头大战,两岸变两国。&民进党的一个杂志说:&金门之役,过去诸种意义都还在,今天则增添了新的意义:它是由中国中华民国过渡到台湾中华民国的一次重要战役。它的价值永远没有褪色。&我曾访问金门,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金门扮演的是小兵立大功的角色。&     (刘亚洲全文见:http://www.mlcool.com/html/ns002084.htm)    在台湾史籍中,广泛传引所谓毛泽东给前线部队的一封亲笔函称:&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胡在金门战役后长年担任金门防卫司令,历经多次沿海岛屿战事。但胡链本人在回忆文章里甚少浮夸之语,也不刻意夸耀金门战役的战功,而是淡淡地说:&过去的事没什么好提了。&60年代,胡链被派为台湾驻&南越大使&,1968年越南共产党军队发动&春季攻势&时,他还到堤岸去查看,没想到胡链一辈子与共产党顶牛,晚年竟顶到中南半岛去了。    胡氏虽然后来有站错队的历史遗憾,但在今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时候,还是不应该忘记因为他做为中国军人全力以赴地抗日的忠勇报国精神。
  不明白为何以前我们官方要把GMD说的这么不堪,强化对手难道不是抬高自己的最好途径吗  现在才敢说:胡琏老头,实大英雄也。
  南日岛之战——狡胡琏  鲜为人知的失败:南日岛之战——解放军失败 伤亡被俘1300余人    南日岛之战,是胡琏将军继金门战役之后,又一重大胜利,国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了一个歼灭战。 日,胡琏派遣汪光尧75师共6000余人,乘3艘登陆舰,10条登陆艇在南日岛登陆,登陆后向纵深穿插、分割包围守军,各个击破,守军6575部队1连、迫击炮排、重机枪排、团侦察排全部被歼、被俘虏。     大陆部队不了解情况,犯了极大的错误,分批增援,共计援兵为6575部队2营,水兵师陆战营两个连,6573部队二营,分三批增援。     每次援兵上岛,国军都佯作不支,仓皇向后撤退,解放军向前追击,两侧伏兵一齐杀出,包围分批登岛援军,在这种情况下,援军基本都被俘虏。     此战解放军共损失1300余人,大多数被俘虏,10月22日押往高雄,随后解抵台北。     南日之战,解放军被俘虏800余人,伤亡500余人,国军缴获轻武器有冲锋枪、步枪1000余支。     除了缴获全部枪支、弹药外,国军缴获小炮40门,轻重机枪60余挺,由于国军方面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损失极小,据国军统计伤亡不到二位数,也就是说在100人之内。     同时在南日岛附近海面,展开激烈海战,解放军被击沉鱼雷快艇3艘,机帆船3艘,其中一艘满载军火,当场大爆炸。国军联阳号猎潜艇负伤。以上所有资料均为我方资料。     蒋介石通电嘉奖;“出师告捷,大获全胜。以大吃小,终有所获。”     除了金门、登步、南日外,胡琏将军在岛屿争夺战中,还有如下胜利;湄州岛,大胆岛、乌丘岛、南澎岛,平阳乌岩和雾城。因都是小战斗一般介绍较少,以下介绍湄州岛和大胆岛战斗;     1, 湄州岛战斗;湄州岛属福建莆田县,守军为84师一个加强连180余人,胡琏派出经过训练的章乃安游击大队突然袭击,金门守军一个营作为后援观战,没有动手,战斗进行了8个多小时,打死打伤守军90余人,俘虏90多人,全歼守军。     2,大胆岛战斗;1950年7月下旬,解放军准备进攻金门,派出先头部队86师一个加强营先占领金门外围小岛--大胆、2胆,作为跳板,这个营共辖4个步兵连一个机炮连及技术总队若干水兵,共600余人,守军为75师2个半连,由营长史恒丰指挥,开始时国军受突然袭击,仓皇抵抗,但守军在史这个陕西大汉指挥下,拼死搏斗,在黑夜里进行了惨烈肉搏战,经过一夜半天搏斗,竟然以劣势兵力全歼86师这个营,打死三百余人,俘虏三百余人,三野86师加强营营长包成也于受伤后被俘虏。     战后蒋经国写了亲笔信给史恒丰,说;“恒丰同志:大胆战役,判断正确,沉着指挥,把握战机,诱敌深入,两倍于我之犯匪,被我英勇之官兵全部就歼,伤亡比例为二十比一,在反共革命战争史上,造成空前的全胜歼灭战之光荣记录,亦即为胡司令官所指挥的十二兵团革命精神之发扬,相信今后必能创造更大之胜利。派员送上手表一支,作为胜利之纪念。并祝安好,蒋经国手书8月12日。” 并应胡琏之请,为该岛题字勒石;“大胆挑大担,岛孤人不孤。”      本文转自莆田旅游网,出处:http://www.ptlyw.com.cn/thread-.html
  战事追忆:南日岛之战  1952 年10 月11 日,驻金门岛的国民党军第14 师和75 师各两个团及海匪突击大队,共9000 人,分乘舰艇、机帆船,在8 架飞机掩护下,第三次窜犯南日岛。     南日岛是福建省东部莆田县的一个较大的岛,东西长约14 公里,两端最宽处在7 公里左右,中间最窄处只有700 米。南日岛东部起伏较大,有大乔山和九重山、笔架山、猪母山,海拔都在130 米以上,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岛西部则是平缓的山丘、土坡,平均海拔40 多米,最高处的山边村后山才80 多米。南日岛面积约80 平方公里,有60 多个村庄,万余居民。     南日岛为莆田县第9 区,区政府设在岛西部的南日村。     10 月10 日,金门国民党军称“为庆祝国庆,举行陆海空军大演习”。     10 月11 日凌晨, 10 艘登陆舰和十几条机帆船在夜幕中驶离了金门料罗湾,编队向南航行。大亮时接近南日海面,发现1 只渔船,3 艘登陆舰集中火力射击,渔船被命中,桅杆顷刻倒下,有人被抛上半空, 1 艘国民党军登陆舰又朝渔船撞击,将其撞为碎片,几个落海渔民也被撞死。     上午9 点多钟,国民党军在万湖、土地坪、岩下村和东户、西户一线登陆,人民解放军1 个连依托有利地形顽强阻击,激战终日,大部壮烈牺牲。     11 日下午2 时后,大陆增援部队2 个营先后赶到,强行登岛,前仆后继。某部2 营试图在后埕头登陆,遭敌人火力封锁。被迫退回。只有1 个排漂至坑口,登陆成功,但与海匪部队遭遇,在众多敌人围攻下,除8 人被俘外全部阵亡。某部陆战营2 个连在坑口白沙洋强行登陆,上陆后仅剩1 个连的兵力,敌军先以撤退引诱 我军深入,后将我军包围于草埔村地区,机枪手李忠志在全排战友阵亡情况下,冲入敌群,拉响了手榴弹。某部5 连副连长荆玉珍在战友全部牺牲自己又两处负伤的情况下,只身奋战两个小时,打退国民党军5 次冲击,最后壮烈牺牲。     12 日晚9 时,某部副参谋长石洪贞率1 个营的兵力在坑口后埋头登陆,随即遭国民党军优势兵力的围攻, 13 日凌晨,双方展开肉搏,天亮时,我登陆战士大部牺牲。     在南日岛上我军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的同时,大陆一边的莆田至石城正抢修运兵的公路,数万人昼夜奋战,三天里抢修通了60 公里的公路,但渡海增援的部队一直遭受国民党军炮舰和飞机的火力阻击,众多木船被击沉,上岛增援的兵力少且分散,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     袭击南日岛的国民党军在围攻我守岛和增援部队的同时,大肆抢劫岛上居民,破坏我地方政权组织,岛上的敌特和地霸管制分子也跳出来,为国民党军带路,指认我干部党员,围攻群众积极分子。南日岛鸡飞狗跳,混乱不堪。     战后统计,南日岛区公所干部亡5 人,被俘15 人;公安队亡3 人;损失驳壳枪6 支人步枪8 支,手枪12 支,大米800 斤,税款160 万元(建国初的人民币,100 元相当于1 元);区委会、区政府、妇代会公章,县公安局通行证500 张以及民兵党团员统计表全部被劫;人民群众损失鸡633 只,鸭11 只,猪324 头,黄牛3 头,衣服660 件,粮食2835 斤,门板75 块,棺材12 口,羊10 只,还有11名群众被杀害, 43 人受伤,5 人被掳往台湾。     此战,我人民解放军共损失1300 多人。     13 日夜里,国民党军全部撤退。     
  &国史&.胡琏传     作者:雪域桃源  胡琏字伯玉,陕西华县人,本名从禄,又名俊儒。父景彦,为里农人。闲时为雇工,以维生计。母王氏,名富女。抚二子一女,长进禄,次从禄。一女曰东菊。     俊儒幼入村垫,略识文字。民国九年,入华县高等小学。性质聪慧,勤学好问,学绩拔群。十四年,关中道小学童蒙毕业会试于同州。榜闻,俊儒居前。同窗讶服,遂以“子奇”呼之。师刘淼奇其才,语景彦云:“俊儒之才,不可限量。当善以栽培之。”业竟,家寒无资以继学。景彦聘里人女吴秀娃以妻之。母曰:“儿既有才,可为乡教师。”对曰:“家有五斗粮,不作猴儿王。”又曰:“儿可从商,货殖以济家。”对曰:“儿非贾才,不可成也。”母又曰:“入缙绅之家,以为家宰,可乎?”对曰:“为人奴仆,岂丈夫之所甘为耶!”母怒曰:“汝将何为耶?” 俊儒慨然曰:“投军报国,此儿之所愿也!”突闻豫省募兵,遂投冯玉祥部。以通文故,入国民二军冯子明旅为文书,改名琏。烟戚高尚杰悬壶广州,闻粤府立黄埔军校,书劝投之。琏欲往而无资行。妻吴氏当簪环,典母家青苗以与之。琏感切,语妻云:“苟富贵,无相忘也。”九月,琏至广州。入黄埔第四期,习步兵。后入国民党、孙文主义学会。     十五年十月,毕业。随师北伐。十六年夏,国府整编诸军,琏部遣散。琏竟失业,复贫困。十七年春,陈诚为南京警备司令。以关麟征为警卫第二团团长,镇蚌埠。麟征陕人,亦出于黄埔。琏奔蚌埠请谒,求以职事。麟征按验以试,以为可用。遂授第一连连长。八月,诚调为第十一师副师长,网罗黄埔诸生,多用为军尉。麟征团并入诚部,号为第六十一团,琏为连长如故。     十八年春,李宗仁、白崇禧叛。冬,唐生智叛。诚率部皆讨平之。琏皆与其役。十九年春,冯玉祥、阎锡山联兵叛。国军讨之,会战于中原。后,上令诚部攻归德。冯军死战,发炮如雨。又组敢死队,持雪刃冲锋,欲溃围出。国军士卒惊惧,败走。琏突起,持手铳发数弹。厉曰:“后退者,杀无赦!”众卒惧,遂以坚守。冯军豕突,终不得出。诚闻,赞曰:“琏,勇也!”擢晋为营长。后,诚晋为第十八军军长。将调琏为第十四师营长。琏请毋行。诚问其故,琏曰:“宁为十一师之卒,不做十四师之尉。” 诚以为忠,深嘉之。时曾粤汉为第十八军第十四师团长,有女弟名广瑜。琏慕之,竟弃吴氏而更聘广瑜。     二十年六月,随诚入赣剿共,屡战有功。二十二年八月,晋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二十三年十月,共军弃赣西走。入镇金华,隶罗卓英节制。     二十六年八月,倭贼犯淞沪。十三日,琏率第六十六团守罗店。时贼以飞机俯炸,巨炮平轰。又施烟弹,以坦克护步兵冲之。琏织敢死队,以集束手榴弹炸贼坦克,又以机枪网封敌道。贼稍疲,琏率部即跃垣出,与贼肉搏战,杀贼甚重。一昼夜之间退贼至十数次。鏖战数十日,贼终不得越罗店一步。十一月末,淞沪陷。未几,南京陷。上擢琏为第六十七师第一九九旅旅长,入镇皖南。     二十七年,琏率军入苏南,游击贼后,重创之。琏又令团长邱行湘攻溧阳、宜兴,锋逼张渚诸地,坏京沪铁路。贼不得已,遂以重兵扼守其道。六月,贼陷安庆,将攻武汉。时,为顾祝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令琏率军入南陵、青阳,扰乱贼后,以掩护国军水师入江布雷,狙贼逆江西进。琏屯兵九华山,突发奇兵袭贼。贼惊,撤江防兵以救。水师诸卒扮渔人乃入江布雷。后,贼舰触雷及被水师击沉者几至六十余艘,遂不得肆行于江,武汉稍得喘息。     二十八年春,率部入湘,隶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节制。与贼大战与长沙诸地。以功晋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副师长,隶周祥初第八十七军节制。     二十九年五月,贼犯鄂北。二十一日,陷襄阳。贼将园部和一郎为第十一军司令官,道宜城、南漳,逼宜昌。琏奉上令发长沙,星夜驰援当阳。时,琏部改归李延年第二军节制。贼破肖之楚第二十六军于襄河,琏部遂孤立,或云当弃城走。琏曰:“当阳为宜昌东北屏障,若陷,则宜昌北门虚矣!吾等必固守当阳,以迟滞敌锋。我大军在万县,必来驰援。可与贼会战于宜昌。”时,方靖为第十一师师长,许之。严令诸军饬修工事,以俟贼至。月末,壕堑皆缮。靖召诸士卒誓师曰:“当阳长坂,此刘备破曹处。倘当阳失守,宜昌不保,贼将窒息我于西南一隅。国家已至生死之关头,我师诸人,必须人人做张翼德、赵子龙,使贼有来无回。”琏曰:“吾等必效翼德闹长坂,杀倭贼至于片甲不留!”六月,贼大至。九日,贼以重兵攻城。 鏖战惨烈,伏尸遍野。未几,贼攻西北九子山。易手者数,相持不下。琏亲率第三十一团援之。又发奇兵迂贼后,夹击之。贼惊惧,退去。激战凡七日,贼撤围遁,当阳乃全。俄,彭善率第十八军入援宜昌。延年遂令靖、琏率部撤至大峡口、风洞河之间。     三十年,凋授福建预备第九师师长。     三十一年,靖晋第十八军副军长。复调为第十一师师长。        
  三十二年五月,贼陷宜昌,将攻石牌要塞,觊觎重庆。蒋公察之,严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江防军司令长官吴奇伟等,云集大军十五万守宜昌一线,拱卫陪都。时,方天觉为第十八军军长。二十二日,蒋公电令天觉曰:“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天觉即令琏率第十一师守备石牌腹心要隘,以第十八师罗广文部守外围。二十七日,奇伟令江防军诸将以攻守长阳、宜昌两县间,以稻草坪、高家堰、余家坝、曹家畈、石牌诸线为决战线。诚令第十集团军第九十四军主力转至长阳、资丘,掩护江防军右翼。又以空军战机协同陆军作战,轰炸贼军并后基地,断贼之增援给养。二十六日,蒋公手谕诸将云:“石牌乃中国之斯大林格勒,是关系陪都安危之要地。江防军胡琏等诸将领,必当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歼敌军之良机”。琏闻上谕,宣布达众,三军气壮。琏乃亲以誓祭山川,其辞云:“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坚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琏又立遗嘱与景彦云:“父亲大人,儿今奉命担任石碑要塞防守,孤军奋战,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又遗妻曾氏书云:“我今奉命担任石碑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相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置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仅祝珍重。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妥安事毕,琏亲至虫客蚂包,坐镇临敌。令诸卒依山峦以起工事,坚固壁垒,又严扼山道,设置鹿砦,凭险据守。二十八日,贼酋高木义人率第三、第三十九师团二十万众西犯石牌,贼第三师团道长阳高家堰入宜昌,攻西陵峡南林坡。贼冲锋者凡五,皆败。守南林坡之部为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予贼重创,阵前陈尸数百。我师伤亡亦迨重。贼部第三十九师团道余家坝,入曹家畈。分兵二路攻牛场坡、朱家坪。贼以一路由彭家坡迂牛场坡,一路自响铃口、柏木枰攻牛场坡正面。时,贼以空军助之,发大兵攻大松岭。二十九日,贼复大举来犯,再退之。贼屡攻不下,遂于调飞机五架,又集山炮数门,轰击我阵。草木借平,山土具焦。然我师死守,贼终不得进。三十日,贼陷朱家坪。三十一日,琏令南林坡守卒退。三百守军,归者仅七十余。俄,贼第三师团一部越桃子垭,攻天台观。循点心河攻我师后。方至,暂编第三十四师罗广文部狙之。毙伤贼三百余。贼不得进,转攻王家坝,遇狙,不得进。未几,贼将中火田率部来援,又以飞机轰炸之。寻,天台观陷,守卒皆战殁。贼又以骑兵突入窄溪口,国军炮击之,贼遁。未几,贼以空军助之,乃越窄溪。三十日,贼至石牌隘下。日出飞机俯冲投弹袭城上,以护步兵攻城。情势危急,诚电咨琏曰:“守之可有把握?”对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后,与贼大战于曹家畈、高家岭、三角岩、四方湾、八斗方之间。白刃以格,擒杀一千余。初,贼一部乘间越石牌,突入伏牛山,逼三斗坪。琏闻,令卒树青天白日旗于主峰。电白云:“打仗当打硬仗,次番定要使贼知我军之精魂所在也!”     六月初,贼遁去。是役,国军以十五万狙贼二十万于坚隘之下,杀贼一千余,是为鄂西大捷。捷闻,国府授琏青天白日勋章,晋第十八军副军长。冬,琏部军备皆更为美式。又延美尉为教官,饬训士卒。     三十四年五月,贼集众二十余万,犯湘西雪峰山,逼芷江,以畅通湘黔,进窥贵州。琏率第十八军于其役,隶第四方面军王耀武节制。六月九日,琏军集结于沅陵,辰溪。十三日,至溆浦。十七日,扼湘黔公路,断贼归路。诸军合击,贼将全灭。何应钦失计,开以罟围。贼酋上野武夫率部遁去。八月,贼降。琏引军出湘西,受长沙、岳阳降。寻,上改第六战区为武汉行辕,调琏入鄂,镇武汉。     三十五年,国府将整饬诸军,缩编军旅。三月,蒋公召见琏与杨伯涛、覃道善、高魁元等第十八军诸将。夏,改编第十八军为整编第十一师,辖第十一、第十八、第一一八等三整编旅,授琏师长。六月,国共逐鹿中原。上令琏入鲁、豫。九月,琏与邱清泉之第五军攻鲁西,与共军会战于荷泽、钜野之间。清泉遇狙于龙堌集。琏部第三十二团张幕贤部与共军战于张凤集。刘伯承以第三、第六、第七纵队来犯,激战五昼夜。共军战殁者三千六百人,旅长吴大明、团政委姚丕田皆战死。幕贤部殁于阵者二千七百。一营营长牛镇江惧共军势大,引其部溃围遁。幕贤不得已,弃城走。     十一月中,蒋公令集大军二十五又半旅,击共将陈毅、粟裕部于苏北,将攻东台、淮阴、宿迁、台枣。以琏之整编第十一师、戴之奇之整编第六十九师等六个半旅为主力,以琏为主将。十二月,十三日,琏军发宿迁,将攻新安、沐阳。十七日,之奇部被围于和圩、嶂山。十九日,之奇自戕死,三万卒尽没。琏闻之奇败,还守曹家集、宿迁。     三十六年春,琏率部入鲁,击陈、粟。五月,张灵甫率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围孟良崮。蒋公急令琏之第十一师、黄百韬率之第二十五师、李天霞之第八十三师驰援。初,灵甫素与天霞不睦,逡巡缓进。百韬为粟裕伏兵所狙之,不得至。时琏部与孟良崮颇远,亦不能急援。十二日,围急。灵甫电琏曰:“倘伯玉不速至,且为钟麟裹尸矣!” 琏答云:“敌狙甚烈,故不能至。倘钟麟兄守四日,我大军必至,可解兄围。”十六日,孟良崮陷,灵甫死。未几,琏部被围新泰。国军第三兵团急援之,围解。初,琏颇轻裕。及灵甫战殁,自是有惧。每云:“昔我部临敌,可以一当十。嗣后遇之,必以一当一。”
  三十二年五月,贼陷宜昌,将攻石牌要塞,觊觎重庆。蒋公察之,严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江防军司令长官吴奇伟等,云集大军十五万守宜昌一线,拱卫陪都。时,方天觉为第十八军军长。二十二日,蒋公电令天觉曰:“石牌要塞应指定一师死守。”天觉即令琏率第十一师守备石牌腹心要隘,以第十八师罗广文部守外围。二十七日,奇伟令江防军诸将以攻守长阳、宜昌两县间,以稻草坪、高家堰、余家坝、曹家畈、石牌诸线为决战线。诚令第十集团军第九十四军主力转至长阳、资丘,掩护江防军右翼。又以空军战机协同陆军作战,轰炸贼军并后基地,断贼之增援给养。二十六日,蒋公手谕诸将云:“石牌乃中国之斯大林格勒,是关系陪都安危之要地。江防军胡琏等诸将领,必当英勇杀敌,坚守石牌要塞,勿失聚歼敌军之良机”。琏闻上谕,宣布达众,三军气壮。琏乃亲以誓祭山川,其辞云:“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坚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琏又立遗嘱与景彦云:“父亲大人,儿今奉命担任石碑要塞防守,孤军奋战,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又遗妻曾氏书云:“我今奉命担任石碑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相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置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仅祝珍重。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妥安事毕,琏亲至虫客蚂包,坐镇临敌。令诸卒依山峦以起工事,坚固壁垒,又严扼山道,设置鹿砦,凭险据守。二十八日,贼酋高木义人率第三、第三十九师团二十万众西犯石牌,贼第三师团道长阳高家堰入宜昌,攻西陵峡南林坡。贼冲锋者凡五,皆败。守南林坡之部为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予贼重创,阵前陈尸数百。我师伤亡亦迨重。贼部第三十九师团道余家坝,入曹家畈。分兵二路攻牛场坡、朱家坪。贼以一路由彭家坡迂牛场坡,一路自响铃口、柏木枰攻牛场坡正面。时,贼以空军助之,发大兵攻大松岭。二十九日,贼复大举来犯,再退之。贼屡攻不下,遂于调飞机五架,又集山炮数门,轰击我阵。草木借平,山土具焦。然我师死守,贼终不得进。三十日,贼陷朱家坪。三十一日,琏令南林坡守卒退。三百守军,归者仅七十余。俄,贼第三师团一部越桃子垭,攻天台观。循点心河攻我师后。方至,暂编第三十四师罗广文部狙之。毙伤贼三百余。贼不得进,转攻王家坝,遇狙,不得进。未几,贼将中火田率部来援,又以飞机轰炸之。寻,天台观陷,守卒皆战殁。贼又以骑兵突入窄溪口,国军炮击之,贼遁。未几,贼以空军助之,乃越窄溪。三十日,贼至石牌隘下。日出飞机俯冲投弹袭城上,以护步兵攻城。情势危急,诚电咨琏曰:“守之可有把握?”对曰:“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后,与贼大战于曹家畈、高家岭、三角岩、四方湾、八斗方之间。白刃以格,擒杀一千余。初,贼一部乘间越石牌,突入伏牛山,逼三斗坪。琏闻,令卒树青天白日旗于主峰。电白云:“打仗当打硬仗,次番定要使贼知我军之精魂所在也!”     六月初,贼遁去。是役,国军以十五万狙贼二十万于坚隘之下,杀贼一千余,是为鄂西大捷。捷闻,国府授琏青天白日勋章,晋第十八军副军长。冬,琏部军备皆更为美式。又延美尉为教官,饬训士卒。     三十四年五月,贼集众二十余万,犯湘西雪峰山,逼芷江,以畅通湘黔,进窥贵州。琏率第十八军于其役,隶第四方面军王耀武节制。六月九日,琏军集结于沅陵,辰溪。十三日,至溆浦。十七日,扼湘黔公路,断贼归路。诸军合击,贼将全灭。何应钦失计,开以罟围。贼酋上野武夫率部遁去。八月,贼降。琏引军出湘西,受长沙、岳阳降。寻,上改第六战区为武汉行辕,调琏入鄂,镇武汉。     三十五年,国府将整饬诸军,缩编军旅。三月,蒋公召见琏与杨伯涛、覃道善、高魁元等第十八军诸将。夏,改编第十八军为整编第十一师,辖第十一、第十八、第一一八等三整编旅,授琏师长。六月,国共逐鹿中原。上令琏入鲁、豫。九月,琏与邱清泉之第五军攻鲁西,与共军会战于荷泽、钜野之间。清泉遇狙于龙堌集。琏部第三十二团张幕贤部与共军战于张凤集。刘伯承以第三、第六、第七纵队来犯,激战五昼夜。共军战殁者三千六百人,旅长吴大明、团政委姚丕田皆战死。幕贤部殁于阵者二千七百。一营营长牛镇江惧共军势大,引其部溃围遁。幕贤不得已,弃城走。     十一月中,蒋公令集大军二十五又半旅,击共将陈毅、粟裕部于苏北,将攻东台、淮阴、宿迁、台枣。以琏之整编第十一师、戴之奇之整编第六十九师等六个半旅为主力,以琏为主将。十二月,十三日,琏军发宿迁,将攻新安、沐阳。十七日,之奇部被围于和圩、嶂山。十九日,之奇自戕死,三万卒尽没。琏闻之奇败,还守曹家集、宿迁。     三十六年春,琏率部入鲁,击陈、粟。五月,张灵甫率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围孟良崮。蒋公急令琏之第十一师、黄百韬率之第二十五师、李天霞之第八十三师驰援。初,灵甫素与天霞不睦,逡巡缓进。百韬为粟裕伏兵所狙之,不得至。时琏部与孟良崮颇远,亦不能急援。十二日,围急。灵甫电琏曰:“倘伯玉不速至,且为钟麟裹尸矣!” 琏答云:“敌狙甚烈,故不能至。倘钟麟兄守四日,我大军必至,可解兄围。”十六日,孟良崮陷,灵甫死。未几,琏部被围新泰。国军第三兵团急援之,围解。初,琏颇轻裕。及灵甫战殁,自是有惧。每云:“昔我部临敌,可以一当十。嗣后遇之,必以一当一。”
  七月,与共军战于临朐、南麻之间,屡败裕。裕以四纵队攻南麻,又调鲁中军区三团之众援之。以一纵队为伏兵狙援。琏部守城,败之。共将秦贤安、胡大炳、魏自强战殁于城下。激战凡五昼夜,共军死者四千六百,伤者至万余,遁去。捷闻,国府授一等宝鼎勋章。     夏,上调琏率部入华中。镇于漯河、驻马店、确山、信阳之间,守卫平汉线,攻鄂豫皖共军。冬,晋琏整编第十八军军长。十二月,共将粟裕率军攻确山。琏率部援之,败共军于正阳西北宋店,大破狙击伏兵。三十一日,锋逼城下。裕闻琏至,撤围遁去。     三十七年正月,琏率部入大别山剿刘伯承。十日,与伯承部第二十旅猝遇于包信集。时,共将多惮琏。闻琏部大至,皆欲遁走。旅长吴忠不听,与战,败绩,殁于阵四百余。十六日,围共将肖永银于王家店,永银大惧,弃辎杖引大众遁。俘其卒三百余。自是,伯承部众闻琏至,多有惊惧,闻名皆走。三月,共将陈锡联、陈赓、陈士矩、唐亮率众十余万攻洛阳。十一日,围之。守将邱行湘急电请援。蒋公急令琏以兵援之。时,琏镇驻马店、漯河。闻令即发,星夜北援。时值伊水春涨,琏军不得渡。十四日,城陷。行湘被虏,国军一万八千人皆没。五月,伯承等阳攻确山,阴图护裕部渡河。伏重兵于确山城下,欲灭张轸。琏悟,急电轸部归南阳。琏军安然脱去。六月,区寿年被围于睢、杞之间。琏发驻马店,增援,被狙于西平。未几,睢、杞陷,寿年军尽没。九月,国府去整编十八军番号,以琏部之整编第十一师、整编第三师和整编第十师入第十二兵团。以黄维为司令、琏副之,授中将。琏不悦。十月,称病归武汉。     十一月,国共会战于徐、蚌。蒋公令第十二兵团入援徐州。八日,维军发驻马店,东驰入皖。十八日,至蒙城。宿于涡河、北淝河之间。二十五日,被围于宿县西南双堆集。初,琏去未禀上闻。蒋公闻琏不如军,急电召至南京。蒋公曰:“今维被围,何以救之?” 琏曰:“卑职愿飞入双堆,为国效命。”蒋公大悦。亲令以飞机投琏入军,以助维计。居数日,粮弹具匮,围日急。维曰:“今事急矣!伯玉兄可归南京,面禀总统发大兵以援。” 琏曰:“诸军临险将死,琏安可独生?” 维曰:“伯玉在,第十二兵团即在。倘我等没于阵,可另立新军。岂可俱死于此耶?” 琏许之。七日,飞归南京,谒蒋公。九日,琏领上意,复返双堆。维曰:“上意如何?”对曰:“必当坚守待援。倘临危,可自行突围。”十二日,共军总攻,维军多战殁。十五日,维令全军突围。维、琏各乘战车突围出。维车坏于道,被虏。琏驱车南走,为国军骑兵所接引,遁归南京。蒋公召见,安抚有加,嘱以南归,督练新兵。     三十八年正月,蒋公下野。二月,国防部授琏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官,镇南昌。收江北散卒,征充新兵。时,方天觉为赣省主席,多以助力。未几,第十八军、第十军得重建,以高魁元、刘廉一分领之。四月,共军渡江。时,李宗仁为代总统,令琏率部入镇大庾岭。琏恶之,不从。五月,南昌陷。国府改第二编练司令部为第十二兵团,以琏为司令。未几,琏率部南走。九月,入镇潮汕。十月,引兵航海归台湾。二十五日,与第二十二兵团李良荣部会。大破共军于金门西北古宁头,俘毙八千有奇。冬,授福建省主席兼第十二兵团司令,镇金门。三十九年春,上改第十二兵团为金门防卫军,授琏金门防卫军司令兼福建省主席。     四十年,立福建省游击队于金门,后改为福建省救国军,自任总指挥。四十三年六月,调归台北。授第一野战军团司令。四十六年,复调至金门,授金门防卫司令,晋二级陆军上将。四十七年八月,守金门。二十三日,共军发炮猝击。副司令长官赵家骧、吉星文死之。琏以故得免。二十四日,琏令国军发炮还击大磴岛。激战凡四十六日。     冬,蒋公以刘安棋代之。擢琏为陆军副总司令,还台北。五十三年,为驻南越大使,驻节西贡。六十一年,归台北,授总统府战略顾问,晋一级陆军上将。     六十六年六月,卒于台北,年七十。     琏将兵,谋擅诡略。有灵甫之悍而无其骄。有百韬之忠而其谋过之。屡与共军战,多胜绩。毛公惮之,屡诫诸部云:“十八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保存实力,待机取胜。”共将刘、粟等皆以为智将。     史臣曰:吾闻宗庙有器,三代所重。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昔子贡尝问子以自何如,子曰:“汝器。瑚琏也。”余观伯玉,当于此名,不亦宜乎?石牌之誓,金声荡气,彻于天地。古宁之勇,挽澜存朔,安于台澎。此其可称也。然弃糟糠而更聘礼,争衔禄而致军危,此其所当薄哂焉。观其大略,可谓国之荩臣矣。
  滇西抗战之石牌之战:义薄云天的胡琏将军      03:37:05 来源: 网易历史       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我不知道在几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但战争的结果是,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国门石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胡琏,成为了在石牌最有名的将军。他的英名从此流传。    本文摘自《父亲的战场: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田野调查笔记》 章东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原题:石牌 网易历史特别推荐    西线的战事发端于东线日军受阻,而阻挡住日军沿长江西进的,恰是叶佩高将军曾经的部下胡琏。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门做了一期“山河抗战”的专号,讲述在中华民族此次抵御外敌的战争中,在最典型的地理环境中的故事。他们节选了我所写的三峡石牌的文章。这个杂志可能影响是比较大,刊出不久,编辑部的一位年轻编辑打电话来告诉我:胡琏将军的长公子从台湾来信了,并且寄了一本有关他父亲的书,请杂志编辑部代为转交给我。我很高兴地期待着那本转寄的书,想着可以从胡琏将军后人手里再得到将军当年抗战的史料,实为幸事。    盼望中的台湾赠书终于到了,我兴冲冲地打开,封套里只一本书,没有信件。我捧着那本辗转而来的礼物,却不禁心里一阵绞痛,我们自己人内战结下的梁子,真的比侵略者给我们的伤害还深吗?胡长公子赠我的那本书基本没提将军抗战中的伟绩,只标出书名就足见内容——《胡琏将军的金门岁月》。我翻看着讲述荡寇大英雄驻守金门那个弹丸小岛时的故事,他广植树木,他兴办学校,他率兵拼死作战,扛住了大陆方面雨点般的炮击和渡海登陆。将军确是神勇,但此等内战中的业绩,能够让将军彪炳千秋吗?    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忘记,也期望所有中国人铭记的,仍是将军1943年的石牌之战。那场战后整整一个甲子的时候,我去过石牌。那次是为了台湾《经典》杂志总编辑王志宏兄的嘱托,为他写一本关于三峡的书,在那次旅行中,我们与胡琏将军遭遇于江边。    石牌是长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由于三峡大坝施工截流,从葛洲坝到三峡大坝的几十公里江面上已经没有了大船的踪影。我们乘坐的是傍江的农民们往来于各村与江两岸的小船。那种小船大概可以坐20来人,有带窗户的棚子遮蔽江面上阴冷的冬雾,船尾装着单缸的柴油机,嘣、嘣、嘣、嘣的机器声在二山夹峙的江面上响得有点夸张。    小船从宜昌西行,驶入西陵峡。由于是阴天,由于有江雾,从水面上拔地而起的百丈石壁在朦胧中显得特别地苍凉,很有铜墙铁壁的气概。峡口有一座凸起于水面的小山,当地人说那是三国猛将张飞的擂鼓台,山上修有在哪里都看得见的那种点缀风景的亭子,黄黄的瓦顶,挺别致的,但怎么也跟那位豹眼将军连不到一起。    我们是在昨晚才知道的石牌。这个村子让我感觉到了猛烈的撞击,许多年来,我一直留意着几十年前的那场中日战争。由于政治因素,那场战争中的大量史实都被曾如兄弟般比肩浴血的国共双方商量好了似的有意淡化甚至涂抹掉了,所以发生在石牌的厮杀竟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出现在我眼前,仅仅几十年,中日双方投入几十万兵力,出动陆海空三军的那么惨烈的战争竟被隐藏得如此不留痕迹,就像被淹没在江水下的巨石。    我们的船东是一对年轻而和气的夫妻,丈夫开船,妻子则包揽了船上年轻而和气的夫妻,丈夫开船,妻子则包揽了船上而和气的夫妻,丈夫开船,妻子则包揽了船上的其他琐事,她见我们是外地人,便热心地约我们在她家吃午饭。    石牌很美,从石牌望出去,仿佛此处就是江山如画这个词汇的诞生地。石牌距西陵峡的东口有二十多公里,长江恰到石牌向右转了一个很硬的弯,石牌就挡在那个弯角的尖上,所有的船都要在它的脚下转弯,也正因为这个弯和两岸兀立的石壁,它成为了据守长江的天险。    船东家的小楼临江而建,屋前一块对着长江的小坝子,再前面是一排半米高的水泥墩和花砖垒起的胸墙,上面栽着几盆红黄相间的花,灿烂地绽开着。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悠闲而贴近地俯视长江。船东搬来几把竹椅,几个人并排坐在胸墙前,懒洋洋地把脚翘在水泥墩上,让目光透过那些金黄色的花去眺望长江。    没有船的长江既静且美,冬天水量本就不大,又没有泥砂,江水相当清澈,幽幽的,碧绿碧绿的。三峡两岸是柑桔的重要产区,江岸上一片一片柑桔树仍然挂着果,那是准备春节采摘的。橙黄的果实为黛绿的远山勾出淡淡的金色的边。时近中午,白墙土瓦的邻居家中升起炊烟,飘散着新米饭和蒸腊肉的清香。寒假中的孩子们挤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些陌生人,奔跑后的脸红扑扑的闪着光。    真是这里吗?整整六十年前,一场无情绞杀了几万人生命的恶战,沿长江两岸铺排开1000多华里的战场,目的真的就是争夺这个如此娇小而温暖的小村,这个人人都会从心里对陌生人微笑的小山村吗?    船东家的老太太摘来脐橙,亲手剥给我们吃,很甜。我问她:跟日本人就是在这里打仗吗?    老人说起战争都一脸慈祥:就是这,那时江里都是水雷,是防备日本军舰的,还有拦江的铁索,我们家爷爷就帮军队去布水雷。她指指我们脚下,你们搁脚的那些水泥块,就是吊水雷用的。    我吃惊地抬起脚。战争从未离去,不经意间你甚至会与它肌肤相亲。传说就是石牌和更上游的百姓,除了驾着小木船帮国军布雷,更砍了无数的树枝和茅草投向江中,想要缠绕住日本炮船的推进器,让它们停住,打它们。一时间偌大长江竟为百姓们投下的枯木朽株所拥塞。    六十年前的中国,从湖北到四川还没有一条可以走车的路,少有的羊肠小道也是险峻万分,高山大岭终于阻止了日本陆军西进的势头,而攻不到重庆则就断断不能停止中国绝死的抵抗。进攻重庆必须打通长江,而打通长江必须占领石牌。就这样,石牌这个当时不足百户的小村,竟成了广阔的中国战区最关键的要塞。    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几乎所有国人都闻所未闻的小村子。在那一刻,成了阻挡我们免受丧国之辱的大门。人们常把严肃的事情说成是历史的抉择,而历史有时候竟离奇得像故事一样。    小村石牌在当年一战成名,在这场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前,日本陆军所向之处,虽然也大多遇到过顽强的抵抗,但在日本军队一浪一浪的强攻之下,都是以中国军队的最后退却为结局。然而就在石牌,中日陆军并无天险阻隔,面对面厮杀,贴身肉搏,喋血拼刺,中国军队在数量超出自己的日本王牌陆军面前像钉死在石头上一样,一步也没有后退。    恰在三峡,中国军队神话般止住了败绩,是三峡成就了这支忠勇之师。    一切若有神助。整整六十年前的5月27日正午,石牌要塞最惨烈的战斗开始的前一日。石牌守军的统帅,那位年轻的胡琏将军却在准备着一件与现代战争似乎全不相干的大仪式,他要拜天。那一天,这位将军起得很早,军人的直觉告诉他,血战将在明晨。晨曦中他一连写了五封信,五封诀别的信,我看到了他写给父亲和妻子的两封。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我第一次捧读胡琏将军给父亲的诀别书,真是受到了撕心裂胆的震撼。决战将临,胡琏心里并没有底,他清楚地知道,此一役打下来,无非成功成仁两个结局,他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这石牌已是守国的最后一道门坎,中国人退无可退了,他显然没打算逃跑,当然也不会投降,心存胆怯的将军绝然写不出如此滴血的家书来。在明知战死可能更大的时候,他这样安慰着等待丧子凶耗的父亲,有儿子能为国而死,父亲你应该感到至大的欣慰,静如止水的一句话,却是何等的血气。胡琏当是孝子,诀别之时,他殷殷地叮嘱父亲要注意自己的温饱,只要父亲好了,就是在超度自己未能尽孝而且远逝的灵魂。    我在想,自1840年始迄百年的丧权辱国,以至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样的忠臣孝子,才最终能与亡国灭种之灾擦肩而过。临危受命的将军,从一开始就已打定主意要埋在石牌这块黄土上,用一己之躯尽忠全孝。    他在诀别书中如此留话给妻儿:“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    
  大将临战,淡定如此,除了战事,再多的情丝他也全然斩去了。    “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    在给老父的信中,他还多少为翘首临窗的慈父留了些许成功返乡的希望,而对结发爱妻,则已直截了当地交待后事,他心里清楚,此一仗,我生则国死,我死则国生。后事只有一件,将军告诉尚还年轻的妻子,所有年轻的妻子,所有的妻子,所有的儿子长大成人,都要去当兵报国,和日本人打子孙冤家。    “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读过这二封信,我久久不能做声。这两封短短的绝命家书,可以让多少人真正理解什么叫义薄云天。    料理完自己的后事,将军依古例沐浴更衣,他换上崭新的军服,在太阳最高的时候,着人设案焚香,亲率师部人员登上凤凰山巅,这位绝死的年轻将军虔诚地跪拜在列祖列宗的苍天之下。    胡琏琅琅誓曰:“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想一想60年前的那个场面,每一个男人都会热血奔腾,那个年代的中国,有多少家庭的父老妻儿孤苦无依地盼望着,盼望着真有一堵墙,能挡住那似乎在自己的土地上像洪水一样肆虐的血色的日本军旗,胡琏们用血肉之躯挽起了这道城墙,这道墙遮挡着尚未被战火摧残的半壁江山。    血战果然在第二天清晨展开,竟日厮杀的凶险与残酷,远非亲历者之外的人可以讲述的。只知道敌我双方都以不惜生命为代价摧夺着石牌前沿的阵地时,战区总司令陈诚上将曾给胡琏打过电话,询问“守住要塞有无把握?”也许战况紧张到不容细说,胡琏据说回了一句:“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参战的老兵回忆说,在石牌阵地,曾有三个小时听不到枪响,那时候当然不是在睡午觉,那仗打到不能打枪了。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    我曾经听和日本人拼过刺刀的老军人讲,日本军队拼刺很厉害。用武士意志和三八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上刺刀和退子弹是一个战斗命令,日本陆军在战斗相持阶段决胜的法宝,就是用冷兵器决输赢。面对那样的一群军人,除非你决心必死,否则断无取胜的机会。    而今天的这群中国军人恰是决心必死的。他们拜过天了,他们发了誓,除非死,绝不让日本人打过去。对天发誓就是对祖宗发誓,中国人是不欺骗祖先的。    我相信,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我不知道在几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但战争的结果是,日本人输了。    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国门石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胡琏,成为了在石牌最有名的将军。他的英名从此流传在三峡沿岸,就像关羽和张飞。    船东家的后山上,就有一座当年抗敌将士的墓园,宜昌的朋友告诉我们,那座墓很大。但已经许多年没有去过了。    船东十二岁的女儿很可爱,家里门上贴着几张她历年在学校得到的奖状,她自告奋勇为我们带路。还有两个男娃娃正好到家里来玩,一呼百应,我们的祭访之行变成了一小群人。    小路几乎只有大人的一只脚宽,还几处紧邻悬崖,那些孩子们每天要在这么窄的山路上往来奔走,想想真是不易。走起来反是人家娃娃们像有翅膀一样奔跑着,把几个都吹自己能爬山的大人扔得远远的,又一眨眼冲到你身边,“累了吧,帮你背包吧”。小姑娘灿烂而真诚的笑脸,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城里哪有如此懂得体贴的孩子。    这山本来就很美,再加上长江的映衬。几个人走走停停,用各种词汇对这美景赞叹不已。那同行的八岁男孩突然冒了一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脆生生的童声,毫无雕饰的语调,高深的文人们久已弃之不用的语句,此时却显得分外贴切,让人顿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直是奇妙。    快到山顶,小姑娘指指一栋教室模样的房子,“就在那,快到了。”我问她:“墓地在学校院子里吗?”“不是,学校就建在墓地上”。我惊愕地听着她的话,小姑娘又告诉我“刚建学校的时候,伙房里烧的都是挖出来的棺木”。    我望着那可爱的小姑娘,她纯真地笑着,带着期待看着我。她刚刚把那么新奇刺激的事情告诉了我这个外地人。我怎么不如她预期的那样会笑呢?    我怎么会笑呢,孩子。难道老师们从来没告诉过你们,那被剖开的墓地里埋的是什么人吗?    一万五千多士兵就阵亡在这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土地上,其中还有刚刚十六七岁的少年。那时候,中国农民家的孩子营养普遍不好,十六七岁的小兵,大多还没有上了刺刀的步枪高。他们就端着比自己还长的枪上阵拼命。如果他们活着,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也会在自家的桔园里啜着小口的香茶,悠闲地看着儿孙,温暖地颐养天年。可他们为了别的中国人能有这一切,死掉了。    天认得我们,就在此刻,下起了极细极细的雨,那雨珠细小得像眼泪,只有飘到脸上你才觉得到,暖暖的,在脸上缓缓地流。    我熟悉这种雨。1999年和2002年,我曾两次拜祭滇西腾冲的国殇墓园,那是抗战后期国军强渡怒江,克复腾冲的烈士墓,整个墓地就是一座百余米高的馒头山,全部的山坡上都是层层叠叠的墓碑,成行成排,从最下面的马伕到山顶一圈的校官,像军队列阵。军人的墓地,整齐而森严。山脚下,几块独立的墓碑,是战死的将军和十几位来华助战的美军官兵。    那两次分别是五月初和十月初,都是滇西气候最好的日子,都是风和日丽的中午。那墓园里本已有不少的人,但当我们抱着刚刚采摘的鲜花和白酒踏上坟山石阶的时候,天就变了。两次一模一样,都在那一刻下起了绵绵的小雨,天会哭。    此刻,在几千里外的湖北,悲凉的苍天再一次伴着我,笼罩住这长江西陵峡边的莽莽群山。    从今天的小学校能看得出来,这片墓地曾经很有规模。这里是紧邻江边的一座山顶,山很大,山顶也宽。许多高耸插天的巨树环绕着学校,那些叫不上名来的树与周边的树都不相同,依稀可以看出它们排列得很有规律,像军人一样,显然是60年前构筑坟墓的士兵们栽种的。    过去墓地阔大的石台,变成了整个校园的地基,石台阶梯正前方几十米外的杂草中,有一座干涸的水池,丈余见方,用巨石和水泥垒砌而成,池壁上,刻着“浴血池”三个字。这是战死的将士们在告别人世,将被埋葬之前,最后一次沐浴更衣的地方。那时的三峡尚没有电,水抽不到这么高的地方来。为了让逝者干干净净地走,生者们把江水一挑一挑运到山顶上,在这池子里为他们拭去遍身的血迹和泥土,为他们换上虽然破旧,但已洗净的军衣。    临近春节,正放寒假,学校里很清冷。山中本就没有外人往来,除了桌椅别无它物,所以这学校连墙都没有。校舍两层的楼房白墙黑瓦,颇有古风。墙上挂着古今科学家们的画像,校园里倒也纤尘不染。    操场前有一根旗杆,怎么看都觉得那底座与校舍风格相去很远,基座特别高大,还刻出一圈圈有棱有角的饰边,一座乡村小学当不会在旗杆上下这么大功夫。猛然想到,这基座本是墓地纪念碑的,周边的装饰,正是上世纪40年代的民国风格。只是那本应硕大庄严的碑身不知去向了。    教学楼后面是用做教职工宿舍的平房,角落里有一个大厨房,旁边堆放薪柴,我特意走过去看那堆柴,都是树枝,并没有看到疑似棺木的痕迹。想来也不可能再有,1992年建学校,十来年时间,挖出来的棺木早烧光了。何况当地老人告诉我们,除了不多的军官,士兵们下葬的时候,只着单薄的军衣,连棺木都没有。    这山里怕并不缺地,也不知是哪位德政的官员将学校建在这片本应永世得到尊重的墓地上。其实坟头推平了,教室就修在上面也未尝不好,让那些远离故乡的死者可以倾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可你为什么要挖坟,为什么要烧棺木,为什么要毁弃那记载了上万人忠勇拼搏,为守卫脚下这块土地而捐躯的石碑呢?    我们看到了那块蒙羞的石碑,它仰面朝天地躺在石阶脚下,就像中弹的士兵。它无奈地仰望长天,裸露着胸膛上的碑文。每天都有无数的孩子在它身上跳跃嬉闹,几乎磨平了那用血肉刻写下的碑文。碑上积满了尘埃,片片斑驳。我们取出随身携带的饮水,小心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洗净了它。    溯自七七事变,抗战均与本师,驰驱南北,喋血疆场。首创敌于房山,告捷于娘子关,……年春,台儿庄会战,以训练未满三月之兵,当敌精锐强悍之师,我官兵尤能坚守半城于一壁一室间。火光熊熊之中,搏斗苦撑,开巷战未有之先例,遂造成辉煌之战绩。同年秋,敌犯武汉,师再布阵于大别山,孤军苦斗,力却强敌。浴血搏斗达十八昼夜,士气之壮,牺牲之烈,可动天地而泣鬼神。……摧坚破锐……势如破竹……歼敌于湘水,挺进扬威……凡此诸役,我忠勇将士为国牺牲者达万余人。……年夏,师于豫南受命援鄂……急趋,冒暑长征……旋奉命接防石牌,扼守要塞,肩荷重寄。……为策应常德会战,……攻击中堡山,官兵神勇,力搏敌垒,前赴后继,争相先登,受伤不退,裹创杀敌……尤属英烈。……湘省战起,攻事再兴……九十两日,先后猛攻,克敌坚垒四座,……士气鼓舞,……官兵殉国者又近百数余。……杀敌之勇,牺牲之烈,历历在目。……每当……呜然,……缅怀忠良……于石牌西侧,四方山之阳,……筑公墓于其上,……,从此忠骸有寄,九原欢腾……    读着记录这一万多士兵一步一个血脚印而终至献身的碑文,除了心如刀绞,谁都不再出声。未死者将牺牲战友的忠骨埋在了他们用血守卫住了的土地上,他们深信:从此忠骸有寄了,可结果呢?    天色渐晚,我们不得不离去。为了行船安全,我们坐的小船不准夜航,再晚就回不去了。    我恭恭敬敬地肃立在早已不是墓的墓前,向英灵们脱帽致敬。寂静的山里已有耐不住的孩子们早放起过年的鞭炮,远远的,一阵紧似一阵就好像从几十年前一直留到今天的枪声。每年的春节和清明,还会有人来此地给他们放鞭炮吗?我很后悔没有带几瓶白酒上来,不能在春节之前,在他们捐躯六十年的时候陪他们多坐一会儿,陪他们一起守岁。“真对不起”,我在心里默念着。他们会听见我的这句话吧。脸颊有热热的水流下来,我没有擦,任由它流。那不是雨。    小船离开石牌,向峡口驶回去,天渐渐地暗下来,两岸的峭壁伸到云里,看不到顶。一只焦黑如墨的苍鹰在阴雾中盘旋于我们头顶,久久地不肯离去。鹰的翅膀就那么张着,动也不动,好像定在天上,但我们的船走出很远,那鹰仍然在我们头顶上,它在送我们。那一刻我知道了,无论墓地在不在,那上万忠勇的灵魂都永远不会离开。    我们都抬起头,注视着那只鹰,苍鹰优雅地滑翔在冰冷的天际,沉默而高贵。    历史真是眷顾三峡,两千年前就给这块土地送来了那么多的大英雄,使这道从高山中喷涌而出的峡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民族忠勇之源的殊荣。三国之后,三峡上下的战火停息了很多很多年,也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胡琏南麻战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