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为何也叫品茗和品茗有何区别

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 品茗文学 -
| 普洱茶吧 www.puertea8.com
普洱茶吧--普洱茶爱好者交流乐园--普洱茶友之家
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14:06:07来源:一把银壶用到老阅读:
修佛三境界&&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宋学士苏东坡诗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可谓一语中的,茶即是禅,禅亦为茶,佛之三境界也可推出喝茶三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还是茶&。
境界一:&喝茶是茶&
中国人最初将茶作为饮品,是由于茶能解渴甚至药用本身特性。茶为饮者之始,茶只是茶,并无后人所赋予的各种哲理与玄妙,这也算是喝茶最朴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们口渴之际端杯即饮,漫长的商业谈判和政治商谈之中举杯随饮,无聊之际闲坐茶楼小饮打发时间,都算是&喝茶是茶&境界。
境界二:&喝茶不是茶&
古时,王公贵族将喝茶赋于了各种哲理和思想,人们喝的已不再是茶。现在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茶道、茶艺、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境界的表现。
如茶道,有最简单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说,还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之论。不管简单复杂,一旦上升为道,就被赋予超乎寻常的哲理与玄妙,一言之,即是&茶以载道&。
虽因时空不同,所载之道不同,如中国的&禅茶一味&,日本的&和、敬、清、寂&,朝鲜的&中正&,但都充分体现了&喝茶不是茶&的境界。
境界三:&喝茶还是茶&
&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道破喝茶之本质,所谓茶道、茶艺、茶文化,透过浮华背后还是原本之茶。只是此时的茶,与朴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质飞跃,如佛教修行强调&放下&一样,十八界都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月明星朗,纵俗务繁杂,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品茗一杯,一个世界,想着陶渊明世外桃源的生活,感恩的心思随之浮上来,满口醇香。若是亲朋好友闲暇一起,谈身边大事小情,或好或坏,都在一盏茶间,可谓&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所谓&能所双泯,物我两忘&,回归自然,&喝茶还是茶&。
延伸阅读:喝茶品茗是件有趣的事- 紫砂知识 - 美壶网
美壶网,魅力紫砂 传统文化的追慕者!
美壶热线:400-855-8251
& 喝茶品茗是件有趣的事
阅读人气101
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可以手机查看^_^
1.喝茶是件有趣的事。
李清照和赵明诚隐居青州时,每日饭后,闲坐沏茶。常打赌言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赢者可先喝茶。结果夫妻开怀,把手中的茶都笑洒了。
清人词中有: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读来是一种轻盈持久的快乐。又红楼里栊翠庵的妙玉,以冬日梅花上的雪煎茗飨友,净境毕现。
及到郑板桥,小阁瀹茗,剪香弄笛《落梅花》。 还有李白笔下的玉泉老人,因嗜茶而暮岁朝颜。凡此种种,已是仙气氛氲,几近踏风。
于是总觉得,茶与睿智有关,与通达有关,与诗意的生活方式有关。
2.五千岁的中国,喝了四千年的茶。
神农遇毒,以茶为药而解之。到殷周,茶渐为日常饮用。而秦汉人已尚茶成风。唐人又因陆羽所著而大讲制烹之道。宋人饮茶则臻于艺境,以茗咏诗,品茗若诗。时今日,茶事仍盛,并因地因人而各有怡乐之道。
3.在虎跑喝过一次龙井。常说龙井的一芽一叶好似一枪一旗。待到宜茗佳水一冲兑,更见气势:片片新芽摇曳浮沉,频数相碰,茶烟腾绕,好一场旗枪的争战。继 而旗枪渐息,竟皆直立不倒,恍如稍息待命,一触即发,只任碧气濛濛,暗香浮动。呷一口,清甘悠长。续杯再饮,更觉醇和鲜灵,胸腑坦荡,才知龙井的灵气,都 在这第二盏上。
龚定庵却说碧螺春天下。江南人用大碗冲了这种毛茸茸的小叶子,一碗的翠碧莹澈。东坡说: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对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想到碧螺春,必是一群少不更事的小丫。
龙井、碧螺皆为绿茶。绿茶、评书、弹词,是江南茶馆所不可缺,称为&书茶& 。说不定书意还要浓于茶意。
但广式茶楼里,却必定是茶翁之意不在茶,在乎虾饺烧卖也。面对花样纷繁的点心,人们倒不怎么介意茶壶里是普洱还是乌龙了。
4.对乌龙茶偏爱有加的是闽、台、潮人。半晒半炒半发酵的乌龙,人们用紫砂壶泡开来棕黄透亮,入口醇厚,继而喉底回甘,齿溢浓香,回味无穷。而乌龙品铁观音,竟透着三分兰花香,人称观音韵。
较之绿茶,酽酽的乌龙以苦尽甘回见胜,适合沏工夫茶。正宗的工夫茶道有一套细致考究的程序,民间多承其简易。紫砂壶、白令杯、茶船、茶铫、红泥 炉,是基本的茶具。取水讲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妙玉的雪水,胜在境界,实则逊于井水。用茶铫煮水,初时沫细声微,继而巨沫浮珠,后腾涌如风鸣,人称&三沸&。冲茶用二沸水佳。纳茶后,将水沿壶口高 冲入壶,旋即倾出茶汤,是为洗茶。再冲水,用壶盖抹去茶沫,盖定,以沸水遍淋其顶,外温内香。继而注水烫杯,夹一杯侧置另一杯上,飞转成花,脆音铿镪。随 后斟茶,持壶低洒以蕴香,往复轮匀如关公巡城,回环旋洒似韩信点兵。嘉茗沏毕,各杯相均,馥韵飘濛。举瓷闻香,细啜品香,既饮回香,是为品茗三味。以上诸 般,看似繁琐,连我这个潮汕人,儿时也颇以为费事,实则有技、情、艺、意的玄妙渐进。言不尽意,唯独有心人可知之。不论春日寒晚,于营营役役之外,围炉语 茶,偷得浮生半日闲,是生活的智慧。
东坡说:茶笋尽禅味,松杉皆法音。沉浸在自然物中往往能引导灵魂的净化与回归。茶道东传后,日本人以之入禅,强调的是:和,敬,清,寂。由湛思潜返意识的初始,体会朴素淡泊、清静安宁的境界,从而完成自我的纯化。茶道成了禅悟之道,人称&茶禅一味&。
5.蜀人喝茶却是热热闹闹。四川的茶馆用盖碗冲了沱茶,茶客往竹躺椅上一靠,即可侃上一宿。奇的是冲茶。茶倌一手提壶,一手捧碗,忽一扬手,茶托、茶碗便一一摆好。投了茶叶,他就把高举的长嘴茶壶对准碗儿一倾,长长的水柱子稳落碗中,涓滴不溅,真是迅于变脸,险于蜀道。
再说热闹的茶馆。总觉得茶有一种凝聚人气的力量。《孽海花》里的傅彩云,在游园会上摆茶摊,结果游人纷,一举夺冠。当年蒲松龄设茶柳泉边,引来了 茶客说客,也引来传奇。栊翠庵里妙玉对宝玉说:& 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 据说其中也有微妙:妙玉通过请黛玉宝钗吃茶,才能亲手给宝玉煮茶,否则宝玉是没会自己一个人闯到庵里讨茶吃的。
说到小聚,英国的下午茶也是个好去处。英国人嗜茶如同法国人迷恋咖啡,当年他们慕于这种被福建人叫作Te的饮料,就称之为tee或tea,并在斯里兰卡大辟茶园。但由于气候的关系,只种出涩涩的红茶,只好加奶加糖调和之,却已和当初喜爱的味道不同了。
6.说到往茶中加料,花样就更多:回族的盖碗茶,加入了桂圆、冰糖、红枣和枸杞;太湖的熏豆茶,须添齐春茶、秋豆、冬萝卜,配以精制豆腐干;纳西人以烤茶兑酒,称&龙虎斗& ; 傣族则有竹筒茶,泡出来竟是茶香与竹香相绕而&&
更有趣的是花茶。老北京的大爷爱用大茶杯泡开这种花儿熏过的茶,昼夜不停地喝。老舍养花出了名,他家的花茶竟也是格外好喝。我则喜欢梁实秋的一段文 字:&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花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读起来是甜蜜可爱的感觉。
美壶网(WWW.51POT.COM)创立于农历庚寅年(虎年)(2010年),专注通过互联网传播实力派,培养潜力股紫砂文化网站,去繁就简,作品说话。主要经营中高端紫砂作品,不求大,只求专,精,乐~ 我们一直在追寻美壶,追摹紫砂的魅力,愿在这充满绚丽色彩的紫砂世界中和您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和成果,做专业的紫砂门户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1721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61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52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49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28123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93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92
价格:登陆后可见
作者: 容量:编号:33557
可以在淘宝店里直接下单支付
可以在京东店里直接下单支付
关注美壶微信订阅号和你一起分享紫砂之乐
微信客服扫一扫
美壶官方微信
微信号:pot51pot
(美壶雅灵)
雅灵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
容量:&cc编号:&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登陆美壶网
欢迎您登陆美壶网。您可以查看最新紫砂壶价格,可以收藏您喜欢的壶,对您喜欢的壶进行评论,并且随时查看积分。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
如果长时间无法获取动态密码,请尝试重新获取,或者请你查看手机助手是否设置【拦截短信】!
美壶网感谢您的一路陪伴!
欢迎您登陆美壶网。您可以查看最新紫砂壶价格,可以收藏您喜欢的壶,对您喜欢的壶进行评论,并且随时查看积分。
我们真诚的邀请您加入闻道丨喝茶品茗,古人才是千古茶事的真正知音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茶  “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即原来的“茶”字)也。”茶的古称还有荼、诧、茗等。茶是谁发现的?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号称“茶圣”的唐朝人陆羽,他在《茶经》中是这么说的:
...分享至:已收藏本页面
喝茶品茗....
回复 2楼:[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 1楼:普洱!
这个茶钳造型古朴,做工精湛!不知少年何处寻得!
那你拿个钳子做什么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喝茶人的三个阶段,请对号入座
  茶之优劣,本有相应的评判标准,但同一款茶,不同的人则有千差万别的体会,有人拍案叫绝,有人反应平平,甚至有人直呼难喝~何解?于是,每每茶聚时遇到此问题我都会作一番讲解。   处于不同阶段的喝茶之人对茶的认知和品茗愉悦度的追求有所区别,一般来说,我们把喝茶之人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阶段的人,对茶的认知还处于表象阶段,追求茶外在的东西,基本上比较着重看茶的色泽、条索、香气,至于茶的滋味倒是其次,只要对口腔不会太刺激、顺滑容易入口则可,并且会比较喜欢听与此茶相关的一些故事,比如某个名人、山头、炒作的价格、来路等等,津津乐道,他们基本不是用嘴巴喝茶,而是用眼睛、鼻子、耳朵来喝茶,嘴巴是用来说话的。   第二阶段的人,对茶的认知除去喜欢表象的色、香外,更注重的是茶的滋味,包括鲜爽、生津、回甘、饱满度等,这类人开始追求较为刺激的岩茶、普洱茶等,这类人开始用嘴巴喝茶。   第三阶段的人,对茶的认知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开始对茶有所理解,重心更倾向于饮后的留存度、喉韵、体感,行气(本人暂无体会,但相信会有,可能必须建立在茶好、身体好的基础上,目前只是偶有打嗝、下行等体会),处于这阶段的人,会习惯喝内含物丰富、茶气足、相对较浓的茶,哪怕茶汤刚入口时苦涩度较高但能化的开,善于捕捉茶汤微妙的变化和层次感,处于第一、二阶段的人则大多难以接受,这类人开始用身体和大脑喝茶。? 。
延伸文章:
您可能需要购买这款普洱茶
有普洱问题咨询陈剑添加微信号: 领取咨询名额
陈剑 创始人
深入云南普洱茶市场20年,深入了解普洱茶市场运作情况。
20年前作为摄影记者深入云南普洱茶村落,从此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专注普洱茶研究、销售,其普洱茶经营理念:做普洱茶市场的搬运工,只把对的茶推荐给对的人。从未有过购买普洱茶的朋友请绕行,因为只有经历过多次其它商家购买经历的朋友才能感受到普洱迷价格及质量的杀伤力
普洱价格 >
关注:4846+
关注:1200+
关注:1329+
关注:1652+
关注:1959+
关注:1226+
关注:1714+
关注:1556+
普洱茶最新问答 >
关注:1439+
关注:1776+
关注:1661+
关注:1407+
关注:1689+
关注:1086+
关注:1558+
关注:1089+
关注:1134+
关注:1116+
关注:1230+
关注:1712+
关注:1629+
热门专区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喝茶的雅称品茗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