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说起,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作家》6

用户等级: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232 小时
金币:32174
<em id="authorposton12-10-17 16:24
查看: 1139
& && &&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陆本土作家。
& && && &鼓掌祝贺!!
& &&& 现在,让小狮子带领大家认识认识这位诺贝尔中国第一人——莫言吧!
& &&&【莫言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期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一九七六年二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土、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一九九七年十月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一九八○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孔肥臀》《檀香刑》等八部,还有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野骡子》《欢乐》等二十四部,短篇小说《枯河》《白狗秋千架》《拇指铐》等六十余篇,另有剧本、散文等多部。
16:17 上传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下面让我们来慢慢品味和欣赏这位大作家的经典语句及作品吧!
& & 【莫言经典语句】
  1. 作品的影响力要靠读者来发现。有些作品名声很大,但它确实没有多少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所以不能靠名声来判断价值,还有比名声更有价值的东西。
  2. 我永远不会为了一个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
  3. 我只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4. 作家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写作,每一位作家都知道应该将自己独到的东西传递出来。
  5.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
  6. 一个作家写久了,总会想到要寻找自己的语言。……某种语言在脑子里盘旋久了,就有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一旦写起来就会有一种冲击力,我是说写作时,常常感到自己都控制不住,不是我可以要寻找某种语言,而是某种叙述腔调一经确定并有东西要讲时,小说的语言就会自己蹦跳出来,自言自语,自我狂欢,根本用不着多思考怎么说,怎么写,到了人物该出场时,就会有人物出场,到了该叙事时,就会叙事。
  7. 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的紫红色影子。一队队暗红色的人在高粱棵子里穿梭拉网,几十年如一日。
  8.【莫言作品语录】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生死疲劳》个人观点,晚安伙伴们。——《生死疲劳》
  9.“我们现在一提到民间,就会想起穷乡僻壤、荒山野岭,把偏僻以及落后两个词与之相联系。但我觉得它的涵义不应该如此狭隘。我会写高密县,因为这是我的民间;而王安忆会写上海,因为这是她的民间。民间是每个人心底的故乡,只是它以不同的形态呈现。”
  10.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级、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掌声)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掌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
  11.土地跟农民关系的转变,农民跟土地的感情也在发生变化。我记得我爷爷是一个很经典的农民,他对土地的这种感情,让我们都感觉到难以理解。在1954年,就是人民公社化的前期,他竟然把半生积蓄买了人家的5亩地。买了两年,人民公社全部入社了,这笔钱等于扔掉了,白花了。
  12.【莫言:狼一样的背叛】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地举起反叛义旗的孩子必定是乱世或者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 && &13.一个好铁匠,总是盼望着一块好钢的出世,然后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把宝刀。(月光斩)
  14.老铁匠从姑娘怀中接过那包裹,放在屋子正北方向的祖先牌位前,跪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礼毕,将包裹解开,悲切切地说:列祖列宗,保佑吧!祝毕,将右手中指塞时嘴巴,交破,在那蓝光的映照下他的血也成了蓝色,滴滴下落到那钢上,先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仿佛珍珠落到冰上,然后又咬左手中佛,将血滴上去,又发出滋滋啦啦的声响,仿佛那钢是灼热的。铁匠的儿子们嗅到了古怪的香气 ,与那用茶叶包裹着的人血馒头放到灶火里烧烤时的香气颇为接近。血祭完毕,那钢的蓝色浅了,淡了,不似初时坚硬凌厉,增添了些许温柔,与深秋时节的满月光辉有几分相似。然后,也不包扎手指,搬起那钢,如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孩,塞进了熊熊的炉火之中。(月光斩)
  15.老铁匠操着小锺,与其说是打,毋宁说是抚摸了一下那蓝钢。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各操着十八磅的大锺,各打了一锺,挟带着狂热与激昂,如同奔驰中的烈马之蹄,迅速无比但又节点分明地砸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声音。往常这父子四人打铁时发出的声响半条街都能听到,连火车的汽笛声都能被盖住,但现在,这锻打,这劳动,剧烈至极,连墙角上蟋蟀的鸣叫都声声入耳,让人感觉到深秋之悲凉,生命之短暂。(月光斩)
  16.我的老婆----这个十年前就从丙纶厂下了岗的倒霉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把左路的炮沉到底,叫了一声:将!然后抬起头,看着跑得浑身肉颤的老婆,问:跑什么?是家里起火了还是你被强奸了?(倒立)
  17.“好啊!皮发红,你这个流氓!革命革命,革到女人腚上去了!”我娘手持着面棍冲出来,对准皮发红的脑袋就是一棍---嘭----皮发红慌忙用手去遮拦----嘭----这一棍拓在皮发红的手骨上-----你他娘的还真打----“我打死你这个色鬼!”
  皮发红主任捂着头窜到院子里,大声说:“王桂花,我要和你离婚!”“你要是不离,就不是人做的!”我娘怒吼着。“革命啦!革命啦”我得意地嚷叫着。嘭----我听到自已头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眼前金花乱冒,接着看到王桂花红彤彤的脸,和那脸上瞪得溜圆的大眼,接着听到她说:“小兔崽子,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嘭----这一棍子也打在了我遮挡脑袋的手骨上。我抱着头,窜到院子里。和皮发红站在了一起。
  王桂花拿着面棍冲出来,我跟随着皮发红跑出院子,跑出胡同,站在大街上。(挂像)
  18.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白狗秋千架)
申请最低条件:发帖数≥500并且注册天数≥300或者总在线时间≥800
在线时间等级1
在线时间满500小时将自动发放。
Powered by> 问题详情
综合性学习(9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综合性学习(9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全国人民都为之兴奋。当时初三年级某班决定开展“走进莫言,了解诺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个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然后写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名称。(3分)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哲)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领取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12月6日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解答了各国记者提出的有关文学创作等方面的问题。莫言曾经在11年前来过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并且参观了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的地点市政厅。他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的朋友当然也开玩笑地说,你好好写,将来也有可能站在这里来领奖。我当时心里也觉得是,要好好写。一定要争取站在这里面领奖。现在我确实来到这个地方,来领诺贝尔文学奖。我现在心里除了感觉到高兴,还有很深的惭愧。我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好的作家应该获得这个奖项。另外我自己觉得我写得还不够好,我要继续努力。”小题2: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从莫言的生活或创作经历的碎片中获得了写作的哪些启示。(3分)材料一:莫言热爱阅读,但是小时候能接触书的机会并不容易。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同学家里有套绘图本的《封神演义》,就去帮人家推磨以换得书看。他曾经在与台湾作家交流时说:你用眼睛看书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就是用耳朵听别人讲各种故事,鬼怪妖狐、历史传奇、土匪好汉,哪个地方曾经有过战斗,哪个地方曾经出现过奇怪的人物,哪个地方发生过灾难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莫言小说的素材,他把听到的基本都写到了小说里。材料二:莫言从198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已经出版了众多篇幅不等的小说、散文集,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并先后斩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他在谈到自己的早期作品时说,都是模仿之作,只是模仿得比较高明,不是一字一句抄的,而是模仿人家作品的氛围、语言、感受,那种节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的范本在哪里。材料三: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小题3:诺贝尔科学奖往往是一国科技实力的“晴雨表”,请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得到的主要信息,并谈谈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感想。(3分)世界部分国家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排名国籍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合计1美国9367924893092英国232530711963德国21281618748日本662021642中国000011&主要信息:&&&&&&&&&&&&&&&&&&&&&&&&&&&&&&&&&&&&&&&&&&&&&&&&&&&&&&&&&&&&我的感想:&&&&&&&&&&&&&&&&&&&&&&&&&&&&&&&&&&&&&&&&&&&&&&&&&&&&&&&&&&&&&&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___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③缕缕白色的炊烟 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⑤ 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A.③⑤②①④B.③④②①⑤C.②③⑤①④D.②①⑤③215.阅读表格,分点说明3D银幕的发展概况(答出三点即可)。(3分)答:&&&&&&&&&&&&&&&3阅读下面实验数据,归纳出两条结论,不得出现任何数字。(6分)《中国科学报》刊文称中科院某课题组选取42只基本等重的实验鸡,分3组自由散养于同等环境条件的露天养鸡场内,每组14只(13母1公)。实验历时263天后发现:实验组别ABC饲料种类转基因玉米普通玉米有机玉米产蛋数量121349449&结论一:&&&&&&&&&&&&&&&&&&&&&&&&&&&&&&&&&&&&&&&&&&&&&&&&&&&&&&&&&&&&&&&&&&&&&&&&&&&&&&&结论二:&&&&&&&&&&&&&&&&&&&&&&&&&&&&&&&&&&&&&&&&&&&&&&&&&&&&&&&&&&&&&&&&&&&&&&&&&&4选出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一项是(&&&&)(2分)(1)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应是出名,而应是对社会对人类有利。(2)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飘飘悠悠,随风远逝。(3)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4)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就让他自己放学走回家。A记叙&说明&描写&议论&&&&&B议论&描写&说明&&抒情C议论&说明&描写&抒情&&&&&D议论&描写&说明&&记叙&&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莫言 狠狠的给了中国教育“一巴掌”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于是,红高粱红了、股票反弹了、“莫言牌”烧鸡上市了、房产开始打广告了、慈善家标哥承诺送房了、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丰乳肥臀”……只有,“教育”无言以对,沉默不语,因为正是“教育”的失败成就了中国诺奖第一人,终结了国人对诺奖的神化……
鲁迅走了、沈从文走了、老舍走了……为什么诺贝尔只“中意”莫言?
莫言将成功归功于自己支离破碎的教育经历,这是他最庆幸的地方。
莫言的成功没有证明教育的成功,反而站在了教育的对立面。
从幼儿园到大学十余年的“圈养教育”是否能驯化出下一个诺奖宠儿?
世界的莫言,莫言的世界。
莫言获奖,纯文学阅读有了“起搏器”。为什么莫言独品诺奖大餐?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语,说莫言“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你读懂了吗?
苏童:以纯文学作品问鼎,无关政治
麦家:打动评委的是他的写作态度
  莫言的书完全可以跟所有那些诺奖大师平起平坐,莫言的书一直偏向农村题材,可能青年读者没有那么多,但是他的作品一直在专业读者中非常有口碑。而且莫言始终注重当代写作,苏童说,这是莫言在一定时间里的写作趋向,作家通常会关注现实,想对现实发声。
  “我觉得莫言打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肯定是他整体的写作态度、精神和质量,是作为中国作家一以贯之地对中国这片土地以及人的灵魂状态的一种探索,最重要的是他每一部作品的探索都不重复。”麦家认为,历来文无第一,但莫言一定在第一流的作家之中。
陈村:立足当代、走在大地上的土作家
龙应台:莫言是人民的文学家 他违反了创造与政治的规律
  “他像江河一样的写作,他是走在大地上的作家。很多人抛开当代,写那些缥缈的东西,但是他却一直立足当代,这是值得尊敬的。他用不同方式、艺术形式去记录,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今天。莫言还是一个非常土的作家。他非常有原创性,用中国民间元素,比如猫腔。他一直要突破一种东西,这种努力很可贵。 []
  “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诞又现实。”他有山东人浑然天成的自然和率真,充分显现在他个人的风格。谈到她心目中的莫言,龙应台乐开怀地说,“他长的就很有喜感,胖胖的一团,他常笑”,龙应台认为,莫言创作当中充满土地的元气,“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
莫言,一只拒绝归化的“野猪”。
莫言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名校的光环,没有完整的求学生涯,就是这样靠着“土”走向世界,亲吻诺奖。
  我理解的普世价值也没那么复杂,就是真善美的东西就是普世价值。诺贝尔奖是一个重要奖项,但绝对不能说是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也只代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的看法和意见,如果换另外一个评委小组,评委群体,可能得奖者就未必是我,因为它只代表了一部分评委的看法。
  “因为我的小说有个性,语言的个性使我的小说中国特色浓厚。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认为,任何作家之所以走进西方读者,不是政治或其它原因,最终是靠文学作品的自身力量。
  我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因为我读书比较少,所以我的想象力发达。如果我读上三十年的书成了硕士、博士,可能想象力要大打折扣。这个听起来是在调侃,实际上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学五年级辍学,当时的胡思乱想现在看起来就是一种想象力的培养、开掘。
“中国式”教育的践踏,唯有脱离才能问鼎?
纵使中国文人墨客“丰乳肥臀”,我们也只有一个莫言……
  美国自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至今,该奖项约700名得主当中,有将近一半是美国人。仅仅芝加哥大学就培养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比之下中国国内的大学培养了多少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小学学历的莫言咋成了文豪?因为正是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让莫言走上创作之路。莫言要庆幸的不是接受了中国的教育,恰恰是要庆幸接受太少中国填鸭式的教育。
信力建:莫言获诺贝尔奖要庆幸躲过应试教育
   从那些受承认的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简历的,都非常清楚两点:第一,他们不是中国国籍;第二,他们在内地没有受到任何教育,或者仅接受过极少的教育,而且在国内所受的教育还是在民国时期而非新中国时期。在明晰了这两个问题后,就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之所以没法获得诺贝尔奖,除了中国的环境,最明显的短板就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因此,莫言要庆幸的不是接受了中国的教育,恰恰是要庆幸接受太少中国填鸭式的教育。
熊丙奇: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拯救了莫言
  莫言的教育经历更说明,作家获得诺奖,与其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关系并不大,那些指望通过办作家班来培养作家的想法,是不符合作家成长的规律的,这与办画家班来培养画家一样,都是灌输教育思维。莫言支离破碎的基础教育,却让其走上创作之路,反过来倒值得我国当前的教育深思:按照我国当前的教育方式,一名学生完整的接受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他们还会有创造力,想象力吗?
莫言入教材,还有何用?
  莫言得奖了,莫言要入教材了,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入了教材又有何用,被固化的课堂教学再也无法挖掘学生的创意。莫言入不入教材,其实无关紧要,但重要的是,必须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多读几本教材之外的书,有阅读的自由,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至少,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使教材不再主导学生们的生活,也不再决定他们的命运,更不能限制他们的思想。无论课堂学习还是课外阅读都摒弃了功利化,都成为快乐的享受,都成为潜移默化促进人生向上的阶梯,难道不是更有意义?
百年之后 再见莫言
难道你能期待韩寒、郭敬明、蒋方舟……这些人成为下届诺奖的候选人吗?
  鲁迅走了、老舍走了、沈从文走了……这些老一辈作家的诺奖之路已“灯尽油枯“,再看科学类的奖项几乎是陷入了彻底的沉默。尽管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博士和最难的奥数,但中国的科学家们却似乎离诺奖越来越远。再看看现在所谓的“作家“,你能想到他们中的谁,可以与诺贝尔奖再有一次“亲密接触”?我不知道。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奖,启示了啥?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的文学家的意义,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教授多罗特娅维佩曼表示,莫言的写作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自己一直将他视为非常优秀的作家。“总体而言,一名生活在中国的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奖已经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这对中国而言是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但若问我这会不会全面改变中国文学,我认为这仍旧是非常困难的”。
勿“东施效颦”,花拳绣腿从来就不能立足?
  莫言获诺贝尔奖,是对中国文学的肯定,但更是一种鞭策,中国文学仍需努力。任何时代的社会转型,如果没有深处其中的当事者的自觉参与和心灵契合,终将演变成一场悲剧,中国百年现代化转型中,也已不乏先例,希望当代的文学家们肩负起如山重任,为国人的心灵之旅早日开山搭桥,成为时代的开路先锋与盗火者。而不仅仅是时髦笔法的模仿者,炫技者。[]
获不获奖 中国文学的实力就在那里
   著名学者周国这样说:“莫言获诺奖,真好,诺奖由神话变成了身边故事,中国作家从此可以平常心对诺奖了,得和不得都没什么大不了了。” 确实,在莫言获奖之前,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甚至是整个国人的一个心结。纽约时报中文网在头条位置报道了这则消息,其报道说莫言的获奖打破了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所垄断的局面。确实,在莫言之前,诺贝尔文学奖好像一度被欧洲作家所垄断。那么,挡住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道路的,仅仅是欧洲作家吗?
总策划: 专题策划/制作:
出品:搜狐教育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违者必究1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51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正在加载中...
现场:莫言获颁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瑞典演讲《讲故事的人》
莫言着中山装现身瑞典发表演讲《讲故事的人》,演讲结束后全场起立持续近3分钟的雷鸣掌声向莫言致敬。
莫言:我不拿作品向诺奖献媚
莫言作品《蛙》遭批评,外界认为其作品中角色以日本诺奖人物为原型,莫言是在向诺奖献媚。
《蛙》中的妇科医生曾扼杀数千超生婴儿,莫言均在作品中直陈事实。莫言说,文学应该从人物出发。
莫言自曝从机场打车,因为路途比较短,上车后先送的哥一包中华烟,然后才敢说出目的地。
莫言自曝文革时伤害老师的经历。莫言说,一个不懂得自我反思的作家就不是一个宽容的作家。
莫言自陈不喜欢计划生育,当年在军中做低级军官,为了升职才选择放弃超生。
莫言理解计生政策的出台,称当时人口膨胀太快,强制推行也有一定道理。
获诺贝尔奖青睐的华人
曾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作家
舒乙认为诺奖获得者该是父亲,但“文革”时期,瑞典寻访老舍下落一直没准确音信。
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斯文赫定了解鲁迅在中国巨大影响,与刘半农准备推荐他为候选人,被鲁迅婉拒。
1975年,林语堂被选为国际笔会副会长。会上通过以国际笔会名义推荐林语堂竞逐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某团体曾推举巴金,称赞他对人性和人类尊严的执着探讨,已被载入人类文化的史册 ”。
美国一团体曾提名王蒙参加诺贝尔奖评选,称其“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
2000年台北有消息称李敖系以其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一书获提名推荐参评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创作之路
我们的诺贝尔奖病愈了吗?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文轩是什么的中国作家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