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音频能发我吗?

这大概是做書创办以来最为特殊嘚一篇编辑手记未来,也一定是要在做書大事记里写下一笔的文章——第一篇由音频编辑写成的详述“音频节目”这一特殊形态的出蝂物如何策划制作的编辑手记。坦白说音频讲座、视频课程并不是多么新鲜的产品,只是当传统的音视载体被淘汰之后用户们需要重噺习惯“新媒体免费资源满天飞”大形势下的“内容付费”,而这些藏在音频、视频背后辛勤工作的编辑们也不是天上突降的“林妹妹”,只是此前从来没有人提供这样的机会为他们发声希望通过做書的平台能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藏在幕后的、甚至被编辑同行忽略的編辑朋友们。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音频编辑处女秀

我也没想到,我的音频编辑处女秀会献给一个无法更改底本的课堂录音

管他的呢,只偠这也能算是一份真正的“编辑”工作

我想,很多身在出版行业的人都会有想成为编辑的愿望或想法吧。在茫茫选题中发现价值,選择——编辑——沟通——打磨——包装最后像一件艺术品一样,把它投放进文化市场看它渐渐进入、影响一部分人的生活。更有甚看它改变许多人的一生和追求。

新闻专业出身的我因为对编辑感兴趣,来到了理想国——做营销为什么不做编辑?来了后才发现編辑需要的功力太深。至少是我喜欢的那类编辑而我似乎已经没有时间去在某一个领域精进了。

但命运有时候会让你相信念念不忘必囿回响的事情。

纪录片《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剧照

理想国的子品牌看理想准备要做音频节目了而一个全新的工种——音频编辑需要囿人来做。绕了一个弯我竟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了一枚特殊的编辑。

深夜岑哥发来视频,白先勇的台大红楼梦导读课让我看看,我們有没有必要买下版权因为白老师说其他方面正在问他,想要买下这个课程的音频版权但他比较信任我们,想听听我们建议如果我們需要的话,他就把大陆这边的版权交给我们

看了大约四十分钟,回复岑哥:买

这个字简单,但我回复得极其艰难虽然内容非常好,但因为白老师七十多岁教课难免重复的地方及口水话很多,有时一句话中间停顿很长待第二次开口上半句已经让人想不起来了,有時候话说一半或许思维太快又话锋一转说别的去了。而且因为在课堂白老师怕大家听得不够认真,重要的地方总是一再重复

在这四┿分钟的观看过程中,我其实能体会到这绝对是是非常好的内容不仅从小说的角度切入来看《红楼梦》,打开全新视角而且讲课中融貫白老师毕生积累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中西方文学底蕴,戏曲、儒道佛的哲学、诗词、小说笔法……白老师不讲什么红学、曹学他只管从一部伟大的小说角度来解析《红楼梦》。

如果不是因为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之大成曹雪芹无法写出这样一部包罗万象的旷世经典,哃样若对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不够,也是无法去深入解读、解析这样一本巨著的白老师,无疑是最佳解语人之一

但这么好的内容,如果是其他方面来处理别说白老师了,我都不放心

这套课程最好的处理方式是精剪,而且是理解白老师原意的基础上去掉口水话、重复過多的话并且使前后连贯、表意明确。过分自信也好杞人忧天也好,总之是因为对白老师的热爱我们几乎无法放心把这份录音给其怹团队处理。

最终我们和台大出版中心签订协议,购买了这套课程的音频版权

- 音频剪辑——“雕花”

“情根一点是无生债”,白老师瑺用这句话形容他和《红楼梦》、《牡丹亭》的缘分情一生根,麻烦了

图书编辑面对文字,而我面对声音听起来似乎更有趣,但由於声音的特性“编辑”工作几乎更困难,因为它没办法在录音底本的基础上去修改字词而只能在一刀一刀的剪辑上下功夫。

这听起来潒个技术活我们也考虑过外包,最终还是不放心——他们能理解白老师原意吗他们会不会剪完了口水话、重复和停顿之后,一句话最後听起来还是不顺毫无疑问,剪完了肯定会返工但返工的时间又不稳定,而且这么细致的音频剪辑耗时长成本非常高……

我们像是焦虑的母亲,把孩子交给谁都不放心最终,还是自己来

但真的下手剪之前,我没想到一张CD(即白老师的一整堂课),约一个多小时嘚原始量初剪需要花去七八个小时。做节目还要分集,每集半小时以内一张CD,两集多一点的量……

我永远不会忘记剪第一集时的绝朢差不多四五个小时,我只剪出来20来分钟的第一集虽然后面,慢慢熟练了会快一些但这依然需要硬邦邦的时间来完成。而且这还只昰粗剪还不算二次精剪、复审、反馈三剪……

然而在这过程中我竟然很快乐。快乐到天天学白老师说话一个梗笑半天,比如白老师的洎创词“康熙的奶哥”比如白老师从天而降的救人方法“刘姥姥从天而降,呜!把巧姐救走了!呜!”……白老师甚至在讲课中还提到夶陆87版的《红楼梦》提到《甄嬛传》,提到《我可能不会爱你》……

隔壁白老师的《细说》一书编辑平丽老师发朋友圈说,天天听到隔壁两个被白老师“洗脑”的音频编辑小朋友魔性的笑声白老师是八十岁的宝玉,讲得兴高采烈赤子般动情。

天哪说得真好,“八┿岁的宝玉讲得兴高采烈,赤子般动情”这就是白老师讲《红楼梦》的真实状态啊,别人点评《红楼梦》有多专业多考究我不甚了解但白老师似乎是把《红楼梦》化进他的生命中,而后用生命的真诚与热情在讲这本书

也正因为白老师深情如许,才让我们在编辑过程Φ甘之如饴


因为这一段缘分,我得以每天沉浸在白老师“赤子般动情”的讲课中为他拂去因年迈而不连贯、重复过多的地方,拼接他湔后顺序略有颠倒的地方哪怕所费时间再多,重听检查次数再多依然觉得自己在做的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八十岁的白老师依然在为嶊广昆曲艺术和《红楼梦》不遗余力四处奔走,我们做这样的工作让更多人能更顺畅地收听、理解白老师讲解的《红楼梦》,又有何怨言呢

编辑工作其实很重要一点在于注解,我想我们最终愿意和豆瓣合作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注重产品延续性的维護给用户带来不止于音频的完整、丰富的体验,而不是在上线初期大卖一通了事而后期收听量持续降低。

于是便有了音频之外的词條注解和精彩摘录部分。这一部分的工作依然不轻松

注解白老师引用的出处、复述白老师在节目中表达的原意,出处要有本有据参考《红楼梦》庚辰本程乙本,参考台湾出版的课堂实录文字参考经过书面化处理的《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书稿……我的同事,另一位音频编辑颠颠笑称白老师还不够细,我们这编完也可以出本书了叫“细说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

白先勇在美国教课所用《紅楼梦》

这一阶段的工作,让我更直接地体会到了书籍编辑日常工作的滋味并非是改改字词句子这么简单。虽然那也并不简单但我想佷多人也明白,工作中的某种被虐的快感是什么样的感觉

终于终于……在经过一系列“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的”音频、词条与上线种种准备后,3月10日晚《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终于在豆瓣时间上线,它呈现出了我们所期待的音频节目的样子:

音频连贯不冗长又保留了白老师的风格和原意,出版书籍因文字要求所去掉了的段子轶事和可爱、接地气的表达在音频里又鲜活起来,白老师提到的一些名詞也得到了延伸注解

3月11日晚上,我和颠颠(另一位音频编辑)也终于单独见到了白老师本人

原本心中还存着忐忑,害怕白老师对我们嘚剪辑不满意因为毕竟我们删润的很多部分是修正白老师讲话重复、磕巴的地方,面对作者本人总还有点心虚谁知道白老师第一句问嘚就是:你们做这样一集需要多长时间?几个人做啊

白老师还说,很感谢我们做这样细致的工作因为毕竟上课的时候节奏比较慢,有噺来的同学很多地方他又会重复这样精剪再好不过,另外尤其是课堂中提到的点的延伸解释,因为大家知识背景不同很多地方在课堂上点了一下就过了,但可能大家理解不了这个注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得到白老师肯定的一刻,觉得所有因被误解带来的委屈都烟消雲散了

贴一张“拉仇恨”的合影,嘿嘿

以前我一直有梦想用文字和声音养活自己,想做dj、自由撰稿人可能隐隐地,心中一直有一种囿点圣母的愿望吧——希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因为我的缘故,他人能得到陪伴或抚慰

而现在,因为成为了看理想的音频编辑我似乎以另一种方式越来越靠近最初的愿景和想要。甚至价值更大

白老师在这次来京的行程中,有一站是和余秋雨对谈对谈的主题是“一個人的文艺复兴”。《亚洲周刊》曾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白老师的《台北人》列第七,是尚在世作家的最高位今年白老师80高龄,我们鈈再看到他出版新的小说却看到他为昆曲、《红楼梦》处处奔走。

不解者有之敬佩者有之。而我想这一句“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或許是对白老师这些年来所做工作的最好诠释。

白先勇、余秋雨深深/摄

以前微信上看《树犹如此》,下面有留言:“夜半读此想白先勇先生此后只孑然一身在世上行走,不由落下泪来”

白老师如今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有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美而我们也呮愿可以让他不要那么孤单罢。

纪录片《白先勇:姹紫嫣红开遍》剧照

这样长长的一篇编辑手记满纸并无荒唐言,却也有些自怜的辛酸淚然而每每想起白老师看了我们工作后的肯定和鼓励,慈祥得不得了的样子想起我和颠颠几乎能背下他讲课内容,他又开始如赤子般熱情地和我们讨论《红楼梦》的时候我想一切都是值得的。

虽然节目已上线但剪辑编辑和注解工作依然在继续,白老师魔性而充满魅仂与热情的声音还将在春夏秋冬陪伴、滋养我和收听节目的每一个人

做書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标题:看理想首档音频节目上線: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

这是一条看理想新品发布微信

前几天看理想、理想国的推送中

一直以来以视频以飨观众的看理想

推出了他的喑频系列——

目前已在豆瓣全新推出的“豆瓣时间”上线

听理想诞生在[看理想],我们将承继一些看理想视频节目一贯的传统——

老老实實做声音的出版

相比于看理想的视频节目,这一次在豆瓣时间推出的“听理想”或许更接近传统意义上的“出版”:

  • 主讲人独立录制,无导演喊“卡”在保留主讲人原本风格和内容要旨的基础上,由音频编辑进行拨冗去杂、并与主讲人一同提炼分集主题以便于听众悝解。

  • 每集均有精彩摘录与听课注释:

  • 由于整个节目更偏向“课程化”我们还会在节目播出的中后期,请主讲人对大家在收听过程中遇箌的问题和疑惑录制语音解答。问题可留言在主讲人或看理想的豆瓣账号上

再回到那个问题:看理想为什么要开设音频节目?一如道長所言我们希望能够在现代人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偶尔脱离“日常”收获声音的教养。同时我们希望用音频这样一种便捷的方式(录制与收听都不必拘泥于地点),为主讲人与读者架起桥梁

这亦是——“看见另一种可能”的新方式。

白 先 勇 细 说 红 楼 梦

曹雪芹昰我的‘师父’《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听两位小说家跨越时空的心灵相印

《红楼梦》是一部天书,是中國最伟大的小说著名作家白先勇正本清源,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說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白先勇从小学五六姩级就开始看《红楼梦》1965年至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二十九年的《红楼梦》导读课,又于2014年在台湾大学开设通识课程将毕生对《红楼夢》的钻研体会倾囊相授。

白先勇说:曹雪芹是我的师父《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樓梦mp3》是文化品牌“看理想”推出的音频系列节目“听理想”的首档节目以白先勇台大课程录音为底本,经过白先勇及看理想编辑团队嘚后期剪辑、制作而成在豆瓣网独家呈现。

3月20日起每周二、四、六各更新一期

(目前已有6期可收听,其中第1、5期可免费试听)

本节目為付费专栏定价128

购买后可获得陆续更新的132期内容

并免费收听主讲人答疑番外

扫描二维码,订阅 [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 音频专栏

你懂嘚我们当然有福利

扫描下图二维码,可领取30元限量抵用券

注:30元抵用券数量有限没领到的还可以登录豆瓣领取限量10元优惠券,领完即圵

节目刚上线分享朋友圈时,《细说》一书的编辑老师也分享了她说:“天天听到隔壁很魔性的笑声,来自两位被白老师‘洗脑’的喑频编辑小朋友白老师是八十岁的宝玉,讲得兴高采烈赤子般动情。”

套用白老师的话:说得真好!这一个多月来每天与白老师的聲音相伴,既在做编辑工作也是学习的过程,笑称自己又开始上学了同时还担任助教与音频编辑。我确乎被“洗脑”了因为我好像從未遇见过这样好的老师——他始终怀着热情,真如赤子而且完全带给你不一样的角度与视野。

反正我已经迷妹很久了各位不妨听听看。

2、为什么是白先勇来细说《红楼梦》

《亚洲周刊》曾评选中文小说前100强白老师的《台北人》列为第7,是还在世的作家中排名的最高位评选固然带有专家们的主观看法,但白老师作为华文世界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作为小说家,白先勇老师以《台北人》《纽约客》《孽子》等闻名于世他曾数次提到“《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曹雪芹是我的‘师父’”作品中也可见《红楼梦》的影响。

在这档音频节目中他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细说曹雪芹的谋篇布局、人物形象与意涵等等,并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知识与見解融贯其中这是其他人讲解《红楼梦》难以做到的。

白先勇老师从年少时开始看《红楼梦》通篇看了不下几十遍,翻找细节和回目哽是无数次他曾在美国教授了29年的《红楼梦》导读课,后又回台大开设了三个学期的课程。对于今年80岁的他而言《红楼梦》早已化叺他的生命。

3、这档节目和理想国图书《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有区别吗

最大的区别当然就是——有白老师的声音啊!(笑,白老師声音确实很有魅力和魔性哈哈。)

在纸质版《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的出版上白老师和编辑们将课堂上过于口语的表达修订成叻适合书面阅读、理解的语言,与此同时修改了课堂上的一些引用和表达上的错误。而在这些工作完成后白老师数次回看书稿,再次修订了语言表达并且补充了一些课堂上没有讲过的、同时对于理解红楼梦非常重要的内容。

对于音频节目《白先勇细白先勇说红楼梦mp3》洏言则又是另一角度的考量——这是最初的课堂呈现,许多白老师富于魅力的表达和课堂上的小段子、轶事实在有趣但或因口语随机,或因缺乏严肃、严谨的学术价值被白老师和编辑们狠心删去这是我们所遗憾的,因此借音频节目的出品得以保留

在这档音频节目中,看理想的音频编辑对白老师在课堂上因年迈而出现的磕绊、重复表达和偶尔长时间的停顿进行了删润处理并按照要点重新整理成每集20—30分钟的长度,较之于原版更方便收听和理解每部分重点。

同时编辑们还对白老师提到的一些原文、人名、书名、版本差异、甚至英攵单词进行了注解,对课堂上出现的错误纰漏做了文字补充和说明……后期看理想还将收集整理听众们在收听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请白咾师挑选有价值的回答亦作为音频节目的补遗答疑的番外课。

收听过程中出现的疑虑可留言看理想豆瓣号

现在订阅,可免费领取10元抵鼡券噢

本文编辑 | 看理想dy

初高中开始看《红楼梦》从头徹尾看了不下三遍,红学观点也看了很多每过一段时间,总有一个版本说《红楼》周汝昌的、吴世昌的、阮若琳的、刘心武的…从结構布局至修辞手法,再到警示真言…各家各言声声入耳,这一次又遇见白先勇。
而今距痴读《红楼》已十余年之久,再读和它相关嘚书籍又是一番风味。似乎更能体味事态无常儒、道、佛这三种哲学智慧夹杂在曹雪芹的笔尖。如跛足道人给的一个警告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给恋恋在红尘中的人醍醐灌顶。人大概都会经过人生的经过年轻时,入世哲学儒家那一套,要求功名利禄到了中年,夶概受了些挫折有了些智慧,道家至有所醒悟。年岁更大些要超脱人生境,修佛参悟从儒道释,大致都经过这么三个阶段不冲突,水到渠成我所读的《红楼》喜欢突出佛教哲学,了生死、断恩怨、往无极因为最终贾宝玉也是跟随一僧一道回去了,如六道轮回曹雪芹笔下的各色人物在我心里生生死死,很多遍了
白先勇先生是大家,写作之好我就不一一赞赏了仅拿评书里有几个细节和我理解出入的地方,抱着学习的态度加以异议有一笔写到刘姥姥进大观园,看到了黛玉的书房满桌子的书,刘姥姥就问这是哪位哥儿的书房贾母就讲了,这是我外孙女儿的屋子并看到黛玉那个窗子的纱旧了,她就吩咐王熙凤把窗纱换掉,白先勇先生说这段显得是老太呔的品味与荣国府的奢华因为吩咐用软烟罗和霞影纱,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銀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而我见那一段是充分表达贾母当着众人挺黛玉的表达,《红楼梦》中的人物很多都是对比着写的比如王夫人、袭人她们“战靴”站薛派,就有贾母这样嘚“茯苓”扶林派所以更作证了贾母是疼外孙女的,毕竟大女儿当时还是得宠的以及血亲关系,前面夸宝钗更像是和外人客套,这吔符合传统美德没有当着外人说自家孩子怎么好怎么好的道理…从曹雪芹一贯的写作风格,应该印证着贾母始终保全着黛玉这与后四┿回有出入。
还有一个地方是他说在曹雪芹的眼中很少对人做绝对的批判,即使对人批判也非常微妙,非常含蓄地在某个地方显现出來我觉得像这个的评论不该出现在他的笔下,因为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本就没有绝对的事情都是相对的。所以曹公只昰以一个正常的再正常不过的视角去表达人物当然,构思、逻辑、文笔还是非常惊叹而白先生之所以三番五次的强调曹公写作的这个現象,只能说很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太过决绝非黑即白,这绝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表达出来的东西所以也不值得在这方媔大家赞扬。
再有一处我个人认为是争议最大的他书评“至少巧姐后来在乡下嫁给一个员外的孙子,庚辰本说嫁给了板儿不是的!”巧姐嫁给板儿这件事儿我认为佛手那儿预示明显。而且按照曹雪芹的笔法不会无缘无故写这么一段儿对后面没有意义的文字来,白先生吔说红楼要注重看细节这点自己到忽略了,是极为不应该的
写到刘姥姥他们到妙玉处吃茶,她单叫宝黛一处吃且提到刘姥姥道“还恏那杯子我没喝过,我要是喝过那个杯子我砸碎了也不给她。”黛玉问:这是不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囚你黛玉这么一个人也不识货,也俗了白先勇先生赞妙玉多讲究啊!你看看,喝杯茶都这么讲究!而我觉得这段更像是对比宝玉与妙玊对待普罗大众的态度构架的妙玉只是清高的不入世罢了,真正修佛的人只是精神层次胜过入世标准而修为只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妙玉是自视清高,就算身在出世精神实质还在入世。或者说没修到家,自然无法成佛但宝玉虽然身入世,精神层逐渐出世故说哋狱门前僧众多,因为食得是百家供养修不上去,自然坠入地狱按曹公写黛玉、宝玉为仙人,宝玉更是得道成佛妙玉不识,自不是修佛能成的悟性之人佛祖面前,众生皆苦众生平等,且怎会专门挑了三个人专门吃体己茶对刘姥姥的态度,也不是能普度众生的作為所以白先生以此只见妙玉讲究,有点儿差强人意吧
这文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跟贾母讲,你是享福的人贾母说:“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儿顽笑一回就完了。”看她的态度真是个会享福的人。过贫穷的日子当然很艰难富贵的日子也要会过,一个囚能够受富贵也不容易光有钱,不会过日子也不行富不等于贵,有钱还要有识不然和暴发户无异,故多读书读好书,岁月不败凊致高雅。当今物质充裕的繁荣中国最该做的就是有知识、有情趣避免被贴上,人傻、钱多、快来的标签这段儿是劝读用的,共勉
這样的千古一梦,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最喜欢晴雯,最不喜欢妙玉你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先勇说红楼梦mp3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