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文学奖得主是谁?

2018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原因有点尬啊
发布时间: 14:28:08
编辑:土匪
5月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将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那么2018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
近日有消息曝光称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取消,这个事情也是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那么究竟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取消呢?一起来看看2018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诺贝尔奖一直是世界上最高奖项之一,但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却停止颁布,虽然2019年将同时颁发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背后的原因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2018诺贝尔文学奖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自1949年后这次没有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并不是跟历史上仅有的7次评选人选不符合要求而取消,而是评委人数不够,为什么不够呢?因为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传出了性骚扰丑闻而遭到院士辞职出走了。
这次作为瑞典学院的18位院士成员因为不满学院处置性侵事件而退出辞去评委职务,另外也有两名评委因为其他原因退出,所以一下子少了7位评审也是无法评选出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成立以来,一共有7次停止颁奖,历史上有六次分别是、以及年,都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候选人中对于诺贝尔提出的遗嘱中要求相差甚远而没有选择,不像是这次因为人数不够无法评奖,也算是诺贝尔奖项上面的一段黑历史了。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不发了,2019年发两个!
当地时间5月4日,瑞典学院宣布,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推迟颁发,替代方案为“计划于2019年颁发”,此举意味着今年将不会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但明年将会补发2018年度文学奖,所以2019年会产生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瑞典学院近来一直处在由性骚扰指控引发的动荡之中,导致学院常务秘书和另外5名成员辞职。
诺贝尔基金会声明如下:
瑞典学院决定推迟颁发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并打算在2019年补发(今年)奖项。根据瑞典基金会法,诺贝尔基金会全权履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在过去的几周里,我们一直在与瑞典学院进行持续沟通,我们支持于本周四(5月3日)所做决定。
原则上,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但有关推迟颁发当年诺贝尔奖项的决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数次。(推迟)原因之一便是,颁奖机构出现严重情况,导致授予的奖项无法获得公信力。
当前瑞典学院的危机对诺贝尔奖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基于事态的严重性,并维持诺贝尔奖长久以来的声誉,做出(不颁发文学奖)的决定。但这不会影响到2018年诺贝尔其他各奖项的颁发。
诺贝尔基金会认为,瑞典学院现在必须尽一切努力恢复其作为颁奖机构的公信力,此外学院还需汇报后续具体措施。我们还必须清楚意识到,目前对于组织架构的广泛改革都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诺贝尔文学奖的停摆源于去年11月被揭发的一宗性侵丑闻,该事件牵涉到与瑞典学院关系密切的一名文化名流,他被控在过去20多年间,对多名女性实施性侵。此事在瑞典一直处于热烈讨论中,但到今年4月这一性侵事件开始升级,将瑞典学院卷入其中。
今年4月,瑞典《每日新闻》当时刊登了18名女性的证词,不过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瑞典媒体并未公布嫌疑人的姓名。《纽约时报》和多家瑞典当地媒体都指出该名男子为让·克劳德·阿尔诺,其妻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是瑞典学院的院士,二人经营的文化俱乐部“论坛”被认为是瑞典文化生活的门户,瑞典学院也为该俱乐部提供财务支持。
让·克劳德·阿尔诺和妻子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
自从这篇文章发布后,瑞典学院宣布要展开调查,并主动切断了与该俱乐部的经济往来,明确表示不欢迎被指控者参与学院未来的事务。瑞典学院还责成一家律师事务所调查该指控以及该名男子和学院的联系。
让·克劳德·阿尔诺丑闻爆出后,瑞典学院院士投票决定保留佛洛斯登松的院士资格,这引起了其他院士的不满。面对这一处理结果,瑞典学院的三名院士彼得·英格伦、奥斯特格伦和埃斯普马克宣布辞职。紧接着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萨拉·丹尼尔斯在批评了学院处理性侵丑闻的态度后,也宣布离职。萨拉是瑞典学院历史上首位女性常务秘书。
彼得·英格伦
奥斯特格伦(右三)和埃斯普马克(右一)
萨拉·丹尼尔斯
更严重的是,根据瑞典媒体报道,在调查该性侵事件时发现,卷入性侵事件的瑞典名流让·克劳德·阿尔诺涉嫌多次提前泄露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
前院士彼得·英格伦先前透露,“自从去年11月围绕这位所谓的‘文化名流’的危机事件爆发以来,瑞典学院内部一开始似乎达成了共识,但随着时间流逝,分歧越来越大。 ”他还解释说,太多院士“对于个人的考虑太多,而对于规章制度的考虑则太少,甚至很少考虑到此事事关这个组织的核心理念”,基于这些理由,彼得离开了瑞典学院。埃斯普马克的辞职声明中说道,“学院内的主流意见置私情于清廉之上。”
随着危机的深入,国王、瑞典学院赞助人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也介入了此事,并宣布介入瑞典学院危机,并宣布结束院士终身制,他在一份声明中说,“我想要修改瑞典学院的规定,清楚表明,如果有人要求离开也是可能的。”
瑞典学院于1786年由当时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创立,但它不是政府机构。根据规定,只要当选为院士就终身无法辞去职位。然而,作为赞助人,瑞典国王有权对此规定进行修改。
此次瑞典国王介入此事,也实属罕见,因为通常瑞典国王不主动施行正式权力,很少介入公共事务。
随着国王的介入,外界普遍以为危机可能随之告一段落,院士马悦然也对外表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正常颁发。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右)给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颁奖。
但到了4月底,剩余的11名瑞典学院院士开始讨论是否正常颁发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一事,院士之一佩尔·韦斯特贝里于4月27日上午对《卫报》表示。“关于今年是否还会颁奖,我们或许会有一个声明。如果(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保留到明年的话,2019年10月就会有两个诺贝尔文学奖一起颁出。”此时,外界重新意识到瑞典学院危机的严重性,虽然各方希望避免出现诺贝尔文学奖停摆一事,但还是在今日不得不面对2018年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情况。
自从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设立以来,瑞典学院曾有7次停颁该奖,分别是、以及年。该奖历史上曾有六次被推迟到第二年颁发,每一次都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认为该年度被提名的作家没有达到诺贝尔遗嘱中订立的标准。
(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有料 深度 新鲜
今日搜狐热点刚刚确定,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
刚刚确定,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取消!
刚刚,瑞典学院宣布,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停发。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这是二战以后,诺贝尔文学奖首次停颁。
性丑闻和泄露评选结果是起因
早在一周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今年面临取消的消息,就已经频出。据外媒报道,由于瑞典文学院日前深陷丑闻困扰,多名院士先后辞职,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或将面临被取消的局面。今天,这一传言终于成为事实。 瑞典文学院创立于1786年,从1900年开始主办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工作,并颁发这个令世界激动的奖项,至今已经118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从2012年开始,为800万瑞典克朗,每年于10月初公布获奖者,并于12月10日颁奖,因那天是科学家诺贝尔的忌日。
这次危机的起因是瑞典学院聘请律师调查18名女性对让·克劳德·阿尔诺的指控。瑞典文化名人阿尔诺是诗人和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佛洛斯登松的丈夫,他涉嫌性侵犯和泄漏诺奖评选结果。
△弗罗斯登松与丈夫阿尔诺
阿尔诺为斯德哥尔摩一家文化中心的负责人,他否认所有指控。《每日新闻报》近日援引瑞典文学院内部调查文件称,阿尔诺从1996年起先后七次泄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姓名。据报道,被泄露的诺奖得主包括美国歌手和音乐创作人鲍勃·迪伦以及白俄罗斯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目前尚不清楚阿尔诺是如何提前得知评选结果的。因为瑞典文学院从不讨论谁有可能获奖,而提名过程的记录会被秘密保存50年。
95481 阅读
148992 阅读
173148 阅读
150366 阅读
125000 阅读
205497 阅读
将本站保存为书签
每天上头条巴士,纵览国内外最新最热资讯
上海展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C)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1 |受性侵丑闻影响,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确认停颁_城市_好奇心日报
好奇心日报好奇驱动你的世界
受性侵丑闻影响,2018 年诺贝尔文学奖确认停颁
由于瑞典文学院只参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和颁发,所以其他诺贝尔奖项并未受到影响。
*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斯德哥尔摩电 — 一个文化机构的创办人被控利用自身影响力强迫女性与之发生性关系。据说,有权有势的同伴们为其打掩护,对其不轨行为或是轻描淡写,或是视而不见。但新近鼓起勇气的受害者们纷纷勇敢站出来揭发此人的不端行为。
在 #MeToo 时代,此类丑闻虽已见怪不怪,但是周五爆出的受害者仍然让人大跌眼镜:堪称写作界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竟然也受到了牵连。
由作家和学者组成的瑞典文学院()迄今已有 232 年的历史,自 1901 年以来就一直由其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但近日,该学院却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推迟到明年颁发,届时学院将宣布两位获奖得主。上一次延时颁发该奖项还是在 1949 年,并于 1950 年将该奖项授予了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学院称,接下来它会致力于重获公众的信任,修复被丑闻所玷污的声誉。这个,不仅分裂了素来意见统一的瑞典社会,就连皇室成员也稀里糊涂地被卷了进来。由于该学院只参与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和颁发,所以其他诺贝尔奖项并未受到影响。
处在丑闻旋涡中心的是让-克劳德·阿诺特(Jean-Claude Arnault),三十多年来,这位 71 岁的摄影师与学院的关系非常密切。阿诺特的妻子是瑞典文学院院士、诗人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森(Katarina Frostenson),其他院士跟他也是交往甚密。这对夫妇在斯德哥尔摩拥有一家名为论坛(Forum)的知名文化馆,该馆还曾获瑞典文学院资助。
据《每日新闻报》(Dagens Nyheter)去年 11 月报道,多年来,他至少对 18 名女性有过猥亵、骚扰、侵犯等不轨行为。
告发者称,阿诺特利用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这其中就包括他与瑞典文学院的联系),强迫年轻女性与之发生性关系,而他的一些冒犯行为就发生在学院名下、位于斯德哥尔摩和巴黎的房产中。
其中一位女性,艺术家安娜-卡琳·拜朗德(Anna-Karin Bylund),她曾在 1996 年跟学院投诉阿诺特性侵了她,但是只收到了冷冰冰的答复。小说家加布里埃尔·哈坎松(Gabriella Hakansson)则称,阿诺特曾在 2007 年性侵了她。就在这周,有报道称阿诺特曾猥亵过。
警方已经对此展开调查;阿诺特透过律师否认了所有不法行为。
瑞典文学院的首位常务女秘书(实质上就是该学院的院长)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斩断了学院和阿诺特及论坛文化馆的联系,并委托一间律师事务所展开调查。除不轨性行为外,阿诺特还被指控多次泄露诺贝尔奖得主的相关信息,从而让押钱打赌谁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博彩公司获利。
但达尼乌斯的尽职尽责并未获得应有的回报。瑞典文学院的好几位院士(包括她的一些支持者)出于对这些指控的憎恶而纷纷辞职,而达尼乌斯,不过她仍是学院院士。(同一天,弗罗斯滕森也辞去了职位。)
达尼乌斯的降职引发了反对者的,抗议,并且达尼乌斯本来是在努力让一个抱团的团体变得开放、负责,结果却为此而受到了惩罚。
由于辞职风波让学院院士急剧减少,再加上秘密的评审工作要接受有损声誉的审查,这就使得掌管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遗产且监管所有诺贝尔奖项的诺贝尔基金会(Nobel Foundation)不得不介入进来,并警告说,该丑闻有让所有的诺贝尔奖项蒙上污点的危险。
在周五早上的中,诺贝尔基金会主席卡尔-亨瑞克·海尔丁(Carl-Henrik Heldin)称:“瑞典文学院的这次危机反过来对诺贝尔奖造成了影响。”他说,虽然该奖项意在每年颁发一次,但这个评奖团队所具有的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其所作出的获奖决定不能让人信服”,那么这样的评奖活动就该推迟。
在周五之前,该学院还坚称将会按照惯常的时间表,在夏季之前从潜在的获奖者中筛选出入围名单,并于 10 月份选出最终获奖者。代理常务秘书、文学家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周五接受 Swedish Radio 采访时称:“不过在过去半年中,我们周遭对学院的信任急剧下降,这是我们决定推迟颁奖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位学院院士、历史学家皮特·恩格伦(Peter Englund)在电邮中这样写道:“考虑到学院内部的混乱和随后人事中的种种内讧,以及该奖一贯的评判标准,我觉得这个决定很是明智。在这种情况下,谁还在乎能拿到这个奖呢?”
现已退休的著名编辑兼出版商马茨·斯维夫斯(Mats Svegfors)称,这一事件可能会损害整个瑞典。
“机构犯错会让我们对其逐渐失去信任,而这又会让我们社会丧失信心,”他说,“在我们意识到瑞典文学院并未认真履行其职责时,这个事实伤害了我们的自我认知。”
前瑞典政府兼联合国高官因加-布里特·阿勒纽斯(Inga-Britt Ahlenius)被视为是可以领导调查此次丑闻事件的人,她称瑞典文学院“没有行政管理,这使得其很难改变或改革”。她将该学院比作“没有火车头”的火车。
辞职风波使得学院只剩下了十名在任院士,而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院士人数太少是无法选出新院士的。
学院任命是终身制的,就在这周之前,这一机构的制度中并无辞职一说;离开的院士仅被视为不积极参与学院事务,但无法被取代。
周三,声称说“极为关切”该事件的学院赞助人、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King Carl XVI Gustaf of Sweden)宣布,他已经更改了学院章程以允许院士辞职,允许院士小组替换任何不积极参与学院工作长达两年时间的院士。瑞典国王的这次介入很是罕见,因为他的主要职责在于庆典等事务。
新任代理常务秘书奥尔森说:“我们会引进法律专家,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必须快点选出新的院士。”他承诺将会提升学院的透明度,不仅会在内部之间进行“更频繁、更有效的对话”,面对王室及诺贝尔基金会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
周五,该学院还承诺“涉及到利益冲突问题时将会收紧例行程序,并且会将信息管理设为机密”,“内部事务安排和外部交流也会焕然一新”。
不过这还不足以平息众怒。请辞的学院院士之一、历史学家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称,他不会回归学院,因为学院内部还需进行更为彻底的清理。
他说,这些事件暴露出“学院内部已经腐败”。“它的高尚目标早就让步给任人唯亲了,不仅试图掩饰严重的不法行为,违背公众的利益,而且还秉持着陈腐的大男子主义,更甚而嚣张地恃强凌弱”。
周四的会议过后,学院院士都对诺贝尔文学奖可一如往常在十月颁发表示乐观。因而该奖将会推迟颁发的报道一出,随即就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认为学院是在诺贝尔基金会的施压下不得不屈从。
诺贝尔基金会主席海尔丁先生说:“诺贝尔基金会认为瑞典文学院会全力恢复其作为颁奖机构的公信力,并会公布其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瑞典文学院建于 1786 年,是瑞典语及其文学的权威仲裁机构,在诺贝尔的遗嘱中,它被指派负责颁发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该学院于 1901 年开始评选获奖者,而自其颁奖以来就一直争议不断,被人指责其所挑选的获胜者中有一些或是出于政治目的,或是地方观念作祟,又或者根本就是选错了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众多,其中有许多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这些人被后世记住的不多,而该文学院却从未将奖项颁给马克·吐温、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等人。在其中一次臭名昭著的评选中,该学院将 197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它的两名院士——埃温特·约翰逊(Eyvind Johnson)和哈里·马丁松(Harry Martinson),而冷落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和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等候选人,而且他们也从未获得过该奖。
2016 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鲍勃·迪伦(Bob Dylan),这可谓是近些年来最具争议性的艺术奖项之一。而鲍勃也是自 1993 年小说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之后首位获得该奖的美国人。
翻译:熊猫译社 彭喻俞
题图版权:视觉中国
(C) 2018 THE NEW YORK TIM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