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没有青年记忆力下降的原因那他会怎样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另外一个人的情感与记忆,那他还会是他吗?_百度知道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另外一个人的情感与记忆,那他还会是他吗?
看清回答,,,不是情啊爱啊之类的,我只是玄幻小说看的有点多了,刚才提过一次给我的答案又失恋又是什么的,也不知道自动分在那一类.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他只是说拥有另一人的情感和记忆,没有说没有了自己的情感和记忆,那他会有变化,我觉得他应该会变得更深沉一点,毕竟他比别人拥有更多,感触也会更多吧!如果说他没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记忆,那他也会有变化,但他还是他,他的感情与记忆没了,但是他有他自己的性格,人的本质不是那么容易就变了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当然不会是他咯,两人除了外貌不改变之外,其他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会啊,记忆是怎么来的?是经历过的生活与苦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网络吞噬了你的记忆力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网络吞噬了你的记忆力吗?
本文作者:费马
互联网的到来和触手可及的包罗万象的信息,使得我们不在需要将很多东西都牢记于心。 据《科学美国人》报道,研究人员表示,将互联网当作大脑的拐杖来使用,未必是一件坏事。
互联网是不是已经将我们的社会傻瓜化,或者说仅仅成为了我们大脑的外置移动硬盘?随着谷歌、互联网电影数据库、维基百科等等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广泛使用,处理记忆的基本功能已经变得比内存卡的闪回(flashback)还要小。在7月15日的发行《科学》杂志上,据一支研究团队对搜索引擎和学习的研究所得出,这种转变并不一定是坏事,也是可逆的。
在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贝琪o斯芭罗(Betsy Sparrow)的带领下,研究人员们实施的一系列实验表明:面对难题时,人们更愿意认为网络可以给他们答案。事实上,那些期望在网上寻找答案的人可能遗忘的也很快。而如果人们认为这是在以后获取该信息的唯一方法,他们往往会去死记答案。然而,不管是否记得住那些东西,人们往往倾向于记住包含他们寻求的答案的网站。
这样,互联网就成为了在大脑外贮存信息的“外存”,或者说是“移动记忆”(这个词是由斯芭罗以前的导师、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o维纳(Daniel Wegner)创造的)。这与没有互联网的过去并无太大不同,那时,我们依赖于书本、图书馆,或者其他途径——就好像“开心辞典”中的求助场外观众——去获取信息。现在,除了口口相传和出版物,我们的绝大部分综合和公共知识数据库存在于网络和数据中心。
获取信息太容易,让我们对记忆产生焦虑
斯芭罗的研究源于许多家庭中的寻常一幕——几年前,那时她正和丈夫一起看电影,一个面熟的女明星出现在了银幕上,而她当时却想不起来她到底是谁。在笔记本上查找互联网电影数据库后,她很快发现这个女星是在1944年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中首次亮相的安吉拉o兰斯伯瑞(Angela Lansbury)曾主演过许多电影,以及八、九十年代的热播美剧《她写下的谋杀》(Murder, She Wrote)。
如果互联网不存在,那么斯芭罗会怎样寻找答案呢?要是她自己始终想不出来,她极有可能向朋友或家人寻求帮助;另一个选择也许是请教电影书籍资;或者,始终纠结着这个令人烦躁的问题,一直困扰下去。
互联网时代在许多方面上和过去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斯芭罗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信息更容易被获取了,”她说,“过去,你需要从头到尾检索你大脑中的存档系统,或者在别人的帮助下试着去回忆你想要的东西。
从互联网上收集得来的信息在回忆事实的过程中扮演着太过重要的角色,这让一些人感到忧虑。但是如果这些信息是由他人而不是网络提供的话,这种对外部信息的依赖似乎就没那么让人烦恼。“对于人们来说,这种现象在和人交往的时候并不明显,但和网络互动的时候则是非常明显的。”斯芭罗说。
记忆力的作用被高估了
另外,斯芭罗认为,记忆力的作用被高估了。“显然,在记忆方面我们需要某些简单的技巧,不过我个人从未发现记忆力能够反应出什么智力价值。”她补充道,在概念层上的理解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讲师,她见过许多学生与那些她所教授内容相关的认知所作的艰难斗争,尽管如果他们只是死记一堆答案的话可能会做得更好,但很多人没有这样做。“死记硬背总是件容易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做。”她说。
斯芭罗还在继续研究,如果导师在记忆力方面不做期望会对学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注重理解是否比简单的记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她问道。“更可能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认为一些信息以后再也得不到了,他就会设法记住它,而往往牺牲对概念的理解。”
假如明天我们的这些电子设备因为某种全球性的电磁脉冲而无法工作,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影响。尽管人们可能依靠他们的手机去记电话号码,但大脑负责处理这种记忆的那部分却并没有萎缩,她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记忆的能力。”
瑞德大学心理学教授、《网络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Cyberspace)作者约翰o舒乐(John Suler)也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我们仍会去记住那些对我们来说相对重要的信息,同时依靠网络去校验那些我们认为可能是真的或者是遗忘的信息,并且去获得那些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新东西。”
也许更迫切的问题是人们是否会提高在网络上筛选信息的能力。“只要你寻找的时间够长,总能够发现一个网站验证了所有你想相信的东西,无论是真还是假。毫无疑问,网络上充斥着不同的观点、矛盾的“事实”和各种抄来抄去、无处不在以至于让你信以为真的信息。” (详见:《
在这方面,互联网就像其他任何存储系统一样——批判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信息储存在哪里。
本文翻译自:
你可能感兴趣
地板误删了~~补上~~
有机化学博士,法学学士
个人认为~机械记忆方面,谁也比不过网络。比如谈到某个古人的生平和作品,就算是记性再好的人也未必能够记全,而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就能给出极端详细的信息。网络信息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可靠性,毕竟,网络上没有所谓的权威,人人都是信息的源头,因而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需要你自己去分辨。
倾向于记住果壳,移动硬盘
重症医学控
该记住的还是会记住~~~
肝胆外科硕士生,植物控
检索能力在这个年代越来越重要了。
我深有体会
倾向于把重要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个人认为记在网络、U盘什么里的信息总有可能丢失,不太可靠,只有记在自己的脑子里的才是最真的。
国际关系学学士
引用馒头老妖的回应:个人认为~机械记忆方面,谁也比不过网络。比如谈到某个古人的生平和作品,就算是记性再好的人也未必能够记全,而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就能给出极端详细的信息。网络信息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可靠性,毕竟,网络上没有所谓的权威,人人都是信息的源头,因而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需要你自己去分辨。+∞
互联网的到来和触手可及的包罗万象的信息,使得我们不再需要将很多东西都牢记于心。常见明显手快+搜狗拼音自作聪明导致的错误,编辑校对需给力。
记忆力越来越差的飘过。。。
引用写满青春的蛋疼的回应:倾向于把重要的东西都记在脑子里,个人认为记在网络、U盘什么里的信息总有可能丢失,不太可靠,只有记在自己的脑子里的才是最真的。倾向于把重要的东西记在电脑上,个人认为自己的大脑实在是太不靠谱了,对比数年前的日记就会发现大部分当时自以为重要的记忆早已被忘却,更糟糕的是大脑中的记忆很容易被自己或他人有意无意地篡改。
引用馒头老妖的回应:个人认为~机械记忆方面,谁也比不过网络。比如谈到某个古人的生平和作品,就算是记性再好的人也未必能够记全,而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就能给出极端详细的信息。网络信息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可靠性,毕竟,网络上没有所谓的权威,人人都是信息的源头,因而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需要你自己去分辨。上述的XX百科和XX知道不靠谱的回答也相当多……
问题是在中国,记忆力对学生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想记住东西,做笔记也是件很重要的事
科技的进步正是人类的懒惰促成的,人类已经懒到东西都不愿记了
唉,大家要操心的事可真多啊。
社科硕士,博物馆爱好者,果壳作者
人类不仅仅是记忆,还有思考、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等能力电脑只是最大程度降低了记忆的难度,但是后面的东西还是需要人们自己来完成不过说实话,以前我可以背出10个人以上的电话号码,现在只背得出我自己的……T_T
软件工程硕士
引用轻装潜行的回应:检索能力在这个年代越来越重要了。+1比较烦哪些遇到问题直接问,自己一点Google都不做的= =
现在连小学学的汉字都记不住怎么写了。。。
大脑记住信息,经过大脑处理对人影响大了去了。。
我还在担心记忆力会因为移动记忆的产生而下降呢,互联网现在这么发达,确实不需要记那么多“死东西”
大概是人类所有的记忆造就了网络,但是人类没有可以记忆,所以有些事就容易忘记,机械记忆的时代已经来临了。And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也许人社会应该反省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是记忆方式。
东西太多了,需要记的太多了,记不住,咋办。模糊它。
原文下面有个评论,很在理引用原文的评论:Betsy Sparrow said, "I personally have never seen all that much intellectual value in memorizing things."Agreed. Who had a higher intellectual value to society: Kim Peek (Rain Man), who could memorize an entire phone book, or Albert Einstein, who could not remember his own phone number?
Jack Sparrow
引用费马的回应:原文下面有个评论,很在理求译文......
引用银翼的魔术师的回应:求译文......有人能记住整本电话簿,他是雨人Kim Peek,有人却记不住自己的电话号码,他是爱因斯坦
这个其实我觉得是进化 不是退化了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如何锻炼自己的右脑,使之有更强的记忆力
我的图书馆
如何锻炼自己的右脑,使之有更强的记忆力
如何锻炼自己的右脑,使之有更强的记忆力?&& & & & & & & &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如果把一个人的记忆替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记忆,那他还是原来的他吗?【科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6,203贴子:
如果把一个人的记忆替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记忆,那他还是原来的他吗?收藏
刚看到新闻说美国专家给小白鼠植入一段虚假记忆,突然很好奇
如果突然告诉你:你并不是你,你的一切记忆都是假的,我想是个人都会疯掉吧
如果记忆不同是否人格也会截然不同?那之前的人格是否可以认为已经死亡?
假如科学技术发展到可以随意替换记忆的那一天,一个人被人替换了记忆,是否等于谋杀了一个人格?跟直接杀人有什么区别呢
看过一本跟怪谈差不多的书,虽然它不是怪谈,说某国特工是这样杀人的,情况如同催眠,特工被植入另一段记忆,反正他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纯意见)
如果植入别人的记忆,自己的记忆被抹去,那就等于自身意识已近死亡了吧,这个你已近不是过去的你了
人是会变的
和以前的你不同
那你还是不是你
这要看楼主对&原来的他&怎么定义
我看过一个
里面说的是 一个从未出门的女孩
居然说出了她前世住的地方
还有那里发生过的是
和她在那的朋友
科学家认为她继承了前世的记忆
记忆咋样换,又不是生来就有
呵呵,真好,今后直接给奥巴马植入一个虚假记忆——老子是他爹就行了
有部片子&&月球&&,就是讲的这个,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登录百度帐号如何高效记忆_在线翻页电子书免费阅读,发布_云展网
阅读云展网其他3D杂志
喜欢这样的3D电子杂志?您也可以在几分钟内把文档免费上传到云展网变成翻页书![点击上传我的文档]
如何高效记忆
书名:如何高效记忆(原书第 2 版)作者:肯尼思·希格比(Kenneth L.Higbee)出版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
如何高效记忆(原书第 2 版)
如何高效记忆(原书第 2 版)
Your Memory:How It Works and How to Improve It
(美)肯尼思·希格比(Kenneth L.Higbee) 著
ISBN:978-7-111-56159-0
本书纸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 2017 年出版,电子版由华章分社(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奥维博世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全球范围内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客服热线:+ 86-10-
客服信箱:
官方网址:www.hzmedia.com.cn
新浪微博 @华章数媒
微信公众号 华章电子书(微信号:hzebook)
目录页目录赞誉译者序 400 多个凌晨邂逅 7 年的全脑探索之路序言引言 你对本书有什么期待第 1 章 你应该对记忆有什么样的期待?10 大传说传说 1:记忆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传说 2:好的记忆有秘诀传说 3: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传说 4:有些人只能拥有不好的记性传说 5:有些人拥有上天赋予的照相式记忆传说 6:有些人因为太老或太年轻无法提高记忆力传说 7:记忆,如同肌肉,多用便会更强传说 8:一个记忆训练有素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传说 9:记得太多可能会使大脑一团糟传说 10:人们只使用了大脑潜能的 10%第 2 章 认识你的记忆:什么是记忆记忆的阶段和过程是什么什么是短期记忆什么是长期记忆记忆是如何被测量的什么是“知而不能言”现象第 3 章 认识你的记忆:记忆是如何运行的我们为什么会遗忘遗忘的速度有多快我们如何记住图片和文字超常的记忆如何运行睡眠学习的效果真的很好吗第 4 章 如何记住几乎所有的东西:基本原则意义:“毫无意义”组织:“把这一切联系在一起”联想:“这提醒了我”意象:“所有东西历历在目”专注:“我没有注意到它”第 5 章 如何记住几乎所有的东西:更多基本原则重复:“那又是什么?”放松:“慢慢来”环境:“我在哪里?”兴趣:“你是什么?”反馈:“你怎么做?”第 6 章 有效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减少干扰留出空间分散?背诵建立学习系统这些方法和策略运用得怎样第 7 章 用记忆创造奇迹:记忆术引言什么是记忆术首字母和关键词记忆术的基本原理如何创造有效的视觉联想更多关于高效记忆术的内容第 8 章 记忆术是真的吗:局限性和伪局限性记忆术的一些局限性记忆术的一些伪局限性第 9 章 大脑档案系统:关联和故事记忆法你的大脑档案系统什么是关联系统什么是故事系统关联系统和故事系统是如何运行的你如何运用关联和故事系统第 10 章 大脑档案系统:定位记忆法什么是定位系统定位系统的记忆效果有多好如何使用定位系统记忆第 11 章 大脑档案系统:限定记忆系统什么是限定记忆系统限定记忆系统的效果有多好如何使用限定记忆系统第 12 章 大脑档案系统:语音记忆系统什么是语音记忆系统语音记忆系统的效果有多好如何使用语音记忆系统第 13 章 记忆术实用:人名头像记忆我们如何记住人名和头像人名头像的记忆系统人名头像的记忆效果如何第 14 章 记忆术实用:精神不集中和教育精神不集中前瞻性记忆回顾性记忆教育中的记忆术教育中的记忆附录:语音记忆系统关键词章节注释你,也可以拥有一台摄像机一般的记忆!有了这个新的奇迹般的记忆系统,你将永远不再忘记任何事情。它不需要任何工作或意志力,任何人都可以立即使用它。一旦你掌握了这个超级记忆力的秘密,你将能够完美地、轻松地学习一切!
这本书从心理学角度讲解了记忆如何运作,详细介绍了记忆法体系。欧洲的“最强大脑”们运用这些方法创造了多少记忆奇迹,中国读者阅读本书可以洋为中用。我通过十多年自我训练记忆和教学的经验得知:每个人都有超强的大脑潜能,科学的方法加上系统的训练,你也可以成为记忆高手,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袁文魁(特级记忆大师、《最强大脑》脑王教练)
作者系统阐述记忆的前因后果,让我们去了解记忆的实质,解开记忆的神秘面纱。凡事皆有方法,记忆也不例外,掌握科学正确的记忆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彬晶在《最强大脑》中的表现并不是因为他天赋异禀,而是他有自己的方法和窍门,我想这也是他想在书里告诉大家的!
——王峰( 年世界脑力锦标赛总冠军,《最强大脑》第一季脑王)
彬晶兄很早就拿到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对记忆法的理解和应用自然非常深刻和娴熟。本书是美国心理学教授肯尼思·希比格的著作,除了记忆法的科普,本书绍了众多高效的记忆系统,非常值得阅读和研究。
——申一帆(世界记忆大师、《最强大脑》第二季选手、第四季名人堂选手)
广大读者不仅可以从本书学习到世界记忆大师运用的记忆方法,而且会学习到很多更高效实用的记忆方法。
——苏泽河(国际特级记忆大师、世界纪录保持者)
“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任何事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我们常说“博学多才”,博学是多才的前提,然而记忆又是博学的先决条件。此书将引领你探索大脑记忆的奥秘,你必将有所收获!
——陈浩(世界记忆大师、《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轨迹追猎者”)
钛牛哥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脑力前辈。舞台上他光芒万丈,舍己其谁;台下和蔼可亲,满腹经纶。钛牛哥翻译的这本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非常适合脑力爱好者学习。选择钛牛,没错!
——谢超东(世界记忆大师,《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国风少年”)
一切的知识都来源于记忆,好的记忆方法必然有着事半功倍的成效!讲述记忆的书籍有很多,但这本书显然是我读过的很有趣的一本,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记忆系统,将记忆方法用于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简单实用,值得推荐!
——尤东梅(珞忆教育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
本书系美国最权威的记忆教程教材,在美国畅销了很多年,受到许多青少年学生,甚至老年人的喜爱。读者愿意买它,源于它的独特性,市面上的记忆教程教材很多,但其只能帮助读者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较难继续发展,而本书从读者的思想根源出发,能够在读者脑内预先种下记忆的种子,通过各方面的养分使它生根,发芽,长大,使根基牢牢地固定在脑子里,对读者的记忆水平提高有很显著的效果。所以,我认为这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记忆教程教材。
——黄政(《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超眼少年”)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记忆和记忆术,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不仅为读者呈现了记忆术清晰而完整的全貌,也详细地讲解了获得强大记忆力的科学方法。这本严谨而实用的教程值得你去仔细研读。
——余奕沛(《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逐影少年”)
余彬晶是我的学生,他的这篇译作,关注高效记忆的内涵外延、方法策略,于人的学习和发展都极有裨益!值得一读!
——袁灿英(省特级教师、株洲市戴家岭小学校长)
信息量庞大且碎片化的今天,这本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记忆“指南”,能够帮助到大量“围城”外的普通读者,看完这本书再回过头来看“大脑明星们”,能从看热闹进步到看门道。
——刘宽成(新启航教育集团创始人,校长)
译者序 400 多个凌晨邂逅 7 年的全脑探索之路
所有的故事都是从某个时间开始的,这个故事也不例外。2015 年 12 月 10 日晚 12 点,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知乎,私信中有一段特别长的文字,细看才知道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心理图书策划发来的译书邀请。接下来的几天,我和策划来往了几封邮件便应承了这份差事,由此开启了这次压力山大又非常幸运的翻译之路。
创业期间,公司的事情本来就自顾不暇,几乎每天都是凌晨睡觉,为何还会接下这份差事呢?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我 2009 年开始全脑探索,2010 年简单培训后系统自学,2011 年自我训练后参加中国脑力锦标赛、世界脑力锦标赛,2012 年全脑教育创业,2013 年转入互联网行业。不管在什么行业,我始终怀揣着传播全脑教育的信念,希望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全脑记忆。期间也有出版社和朋友建议我将全脑学习的经验和方法集结成书,但我一直以经验不够为由婉言拒绝了,其实是工作无法分身。此次翻译,不需要自己写,想必花费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也正是在书本策划的这种“诱惑”下答应了此事,回头想想,我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其后的翻译经历是既费时间,又困难重重,这些后面再说。
其二,策划给我介绍时,提到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希格比教授的巨著,在美国畅销了 40年,再版了很多次。我也通过策划发来的电子稿细看了部分章节,书中介绍的理论、方法、实操方式等对于学生、白领,甚至专业的脑力锦标赛选手都是非常值得学习和研读的。惊叹于如此好的一本全脑教育佳作居然不能为更多国人所学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将其翻译成中文,于是更加坚定了我要翻译此书的想法。
字斟句酌,深入浅出
因为工作太忙的原因,翻译本书基本是在凌晨或者机场候机厅、高铁候车室等候的时间段完成的。真正开始翻译之后,才发现翻译比想象中要困难很多,例如书中有大量只有进行过记忆训练实践的人才能理解的“专业词语”,这些词如果翻译成中文也很好译,但难点在于如何译得让没有训练过的人也能一眼看得明白,因此一个词经常需要反复琢磨,也许按照一种翻译,前几章都很合适,但是到了某一章就行不通了。为了遵循同一个词同一个翻译的基本原则,直到整本书第一遍译完,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地方不顺畅,好在有众多朋友和出版社编辑的帮助,才得以让这本希格比教授的全脑巨著在历时 400 多个凌晨的翻译后,以中文的形式完整地呈现给大家。因为是第一次完整地翻译一本书,想必仍有不完善之处,还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教,可与出版社编辑联系。
谁该读这本书
本书不管是对于想要提升学习成绩的中小学生群体,还是对于高校师生,亦或是对于工作中想要提高效率的人,又或是年龄渐长经常感觉记不住事的长者……都值得反复研读并实践。本书到底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呢?
我简单列举一二。首先,本书解答了很多人对记忆的误解,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记忆自然就衰退了,或者认为记忆好的人就永远不会忘记……重新认识了记忆之后会发现,很多以前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变得简单很多,尽管我花在记忆教育和传播上的时间不算多,但是 7 年多以来,我一直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什么是记忆,本书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这也是我对本书的期待之一。
其次,这本书也包含了希格比教授记忆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学生案例,相信很多读者都会从本书的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记忆如何通过可操作的训练得到提升,书中的案例为大家给出了榜样。如果你读了这些案例,并能坚持按照书中的方法训练和提升,相信“好记忆”这个词将不再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有一个同事”“以前听说过一个节目”,而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让更多人通过本书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这是我对本书的期待之二,相信也是大多数读者的期待。
再次,本书第 12 章所描述的理论和方法是绝大多数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以字母为语言的国家选手使用的方法,据我所知,目前中国还没有使用这种方法的人,但是其背后的理论和记忆高效性都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选手值得借鉴的。不管是参加比赛的职业选手,还是对自己的记忆没有信心的人,都有必要反复研读这一章,这其中关于记忆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得非常精妙。让“加法”变成了“乘法”。这是我对本书的期待之三。
最后一点期待,我从 2009 年开始接触全脑记忆,特别是 2011 年参加完比赛之后,一直有很多人建议我将个人全脑记忆学习和传播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写成书,帮助更多人,这其中有曾经的学生,有出版社,有一起比赛的队友,也有从未谋面的网友……但是我大多以经验不够为由拒绝了。这一次接到出版社的邀请也是一种幸运,让我得以将个人 7 年多全脑记忆学习、传播、教育、训练、感悟等经验融合到本书中,有了一次系统面向读者和记忆爱好者的窗口。
惯例,完成一本书的翻译通常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做到的。何况我还是第一次翻译整本书。前面有写,翻译本书过程中确实遇到了非常多、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依然坚持到了本书出版的一天,这里有一大串想要感谢的名单,实在太多,我只能向与本书翻译直接相关的一些朋友在这里正式表示感谢。
从下定决心应承下本书的翻译,我的母亲就一直关注翻译的进度,她虽不是老师,但是对教育的事情一直看得很重。翻译中间遇到各种问题找人解答,最开始,大学同学余多,许钰梅、魏美芹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远在硅谷的朋友唐觅经常收到我在凌晨(美国时间早上)发给他的对美国英语地道表达的询问。
一些朋友听说我在翻译这么重要的一本书,也自主地给予了支持,这其中有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颜佳欣、徐娇、谢文瑛、张闵雪、四川大学金融学硕士张建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士刘仁啸,等等,其中很多处的翻译,出于他们有海外留学经验或其他原因,帮助我在初期的翻译上减少了很多麻烦。第 8 章是本书翻译上非常难的部分,这里要感谢中国电商企业家俱乐部周可人,她以前在英语节目做主持及同传翻译的工作经验,为这本书多处的精确翻译给出了专业建议。
还有一个不得不感谢的人,400 多个凌晨,翻译过程中虽然从未想过放弃,但确实有过松懈的时候,多少次都是因妻子的加油鼓劲而让我一直坚持到完稿,当翻译遇到问题实在找不到人交流的时候,也是余夫人给了我支持。篇幅所限,给予本书帮助的远不止以上这些人,未能一一表述的还请见谅。
最后,这是我完整翻译的第一本书,对读者,这是我希望送给所有爱好记忆、想要提升记忆的人的礼物;对我自己,这是我送给今年 5 月将要出生的宝宝的礼物。希望读者重识记忆,提升自我;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拥抱世界。
本书首次出版在 1977 年,第 2 版在 1988 年。基于最近的调查和读者反馈,本书的内容(误区、原理、方法、技巧和系统)和结构仍然适用。本书唯一能代表其年龄的是书后的参考文献,记忆研究者对它们更感兴趣,而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希望提高他们的记忆。
我不断收到许多读者的反馈意见。这些读者包括我教授的超过 36 个记忆提高班的数百名学生、成百上千的函授课学生、其他记忆提高班的老师,还有一些通过阅读本书自学提高记忆力的读者。引言中提到的那些来自学生的评论,描述了读者从本书及基于本书的课程中获得的好处,我可以再列出一些;
“我完全被震惊了。我从来不知道我的头脑有这么大的能量。”
“学完这门课,我仿佛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一直认为自己记忆力非常差。拥有了这些技能,我的世界仿佛拨云见日。”
“这门课是目前为止我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有过的最好的经历。”
“我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这套系统的使用是如此容易和有趣。”
“我教过我的几个孩子一些记忆方法。对我有轻度阅读障碍的女儿,这些方法特别有帮助。”
来自其他记忆培训师和研究人员的反馈也支持这本书的持续有效性。以下是迈克尔·格鲁内贝格博士在威尔士大学最近发表的评论,尤其具有代表性(格鲁内贝格博士是记忆和认知领域国际应用研究协会前会长):
希格比教授的书很可能是关于记忆方法价值的最广泛的科学分析。但本书远不止如此,因为它的书写思路能让零基础的读者也意识到:每个人的记忆力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都基于科学事实的严谨思考,而不是单纯的艺人炒作。希格比教授做了比其他心理学家更多的工作,表明每一个认真的记忆学习者都应该严肃地对待记忆方法的科学学习。
除了记忆提升的教学,我也在继续研究记忆提升。这使我能保持学术基础以及我的教学实践基础(本书独一无二的特点之一在引言中有提到)。自从本书第 2 版第 1 次印刷,我在美国 7 个州和其他 4 个国家超过 12 个研究会议上对我的记忆研究做了报告。部分研究结果作为选定文章的代表,我已经在书的末尾添加到章节注释中。这些文章涵盖了我记忆课程的主题,同时也是本书的一些标题:10 大传说(第 1 章)、关联和故事记忆(第 9 章)、限定记忆系统(第 11 章)、语音记忆系统(第 12 章),以及记忆的概述(第 7~13 章)。我很高兴能在你的人生历程中指导提高你的记忆力。我想你会觉得这段经历愉快而有价值。
肯尼思·希格比
2000 年 9 月
引言 你对本书有什么期待
什么是记忆?为什么你会记住一些事情,忘记另一些事情呢?如何记住更多?这取决于你学习的内容吗?还是取决于你如何学习呢?好的或坏的记忆是与生俱来的吗?记忆不好可以提升吗?能开发照相式记忆吗?如何更有效地学习?什么是记忆术?[1]记忆术可以提升日常生活中的记忆力吗?如何建立和使用自己的大脑档案系统?记忆术能帮助你记住别人的名字、克服精神无法集中,并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吗?这些是将在本书得到解答的一部分问题。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我对以上这些问题的兴趣,开始于上高中时读到了一本关于记忆提升的书。我为通过记忆技巧能够做到的事情感到惊讶。多年来,我个人图书馆的记忆类书籍一直在增加,我也一直在学习和使用新的记忆体系和技巧。我所阅读的记忆提升方面的通俗读物,对我成为一名心理学家的相关学术研究和专业训练有非常大的帮助,并在推广普及记忆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学习与记忆之间,给了我一个平衡点。这一平衡体现在这本书中。我是一个对记忆提升的教学与研究很有兴趣的大学心理学教授:我并不是一个记忆表演者或自封的“世界上最伟大的记忆”专家。(这样的“专家”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
1971 年以来,我已经在全美国和世界上的另外六个国家讲授了上百节学术课、学期专业课,并开展了工作坊。我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如何提高记忆技能,并且我把关于记忆方面的研究报告分享给了很多领域的人群,包括心理学家、记忆研究者、商业人群、相关专业人群、学生、孩子和老年人。在这段时期内,我还在大学里开展了一个记忆提高的课程。
我的教学和研究经历让我意识到,关于记忆,人们想知道的以及需要知道的是哪些内容。事实上,1976 年,我写这本书的第 1 版的主要原因,是我无法找到一本让我心仪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理应包括所有我需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关于记忆的知识。大概十几年之后,大多数关于记忆的书依然倾向于两个领域: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大学教科书,以及关于记忆术和记忆训练的畅销书。
这本书在教科书和畅销书之间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我倾向于将这本书看作思考者的记忆书籍。本书的方法、原则和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研究文献相关联,以保证本书内容的正确性(这样才能保证本书之于心理学家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本书的内容也是非常易于理解的(这样才能保证本书之于普通大众的可读性)。第 1 版出版后的反馈表明,这种结合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尝试是非常成功的。
虽然写作本书的原动力来自我想在我的记忆课程上给学生提供一本教科书,但我写作本书也是为了它可以被任何对记忆有兴趣的人所使用。这种考虑决定了我在本书中选择什么主题、如何描述它们,以及按照什么顺序来编排它们。这本书非常具有实用性,适合自学,你可以自己阅读来理解、提高你的记忆。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从读完了这本书,并上了我的记忆课程的学生所写的上百条评论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见。你可以从学生对本书的这些评价中得出本书的内容能够从哪些方面来帮助你。
在运用记忆法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变得更有效率,做事更有条理,并有相当的自信,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如果在我读大学的时候,能早点学到这些东西,会节省很多时间,而且会有一个更好的成绩。
说实话,现在我已经离开了学校,我真的没指望任何有关这项记忆的成果会对我有帮助,然而事实上,真的有。
这套体系使学习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游戏,而不是任务。我几乎要感到内疚,因为我让它变得太有趣。
说实话,我一直对记忆装置持怀疑态度,特别是鉴于我使用记忆装置的能力并不高。但现在我觉得它们很有用,也很有趣。
我现在可以意识到人类思想的某些能力(具体来说,是参考我自己),而以前,我始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当你学完本书后,你会对自己的记忆是什么以及它能做什么,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你会知道一些能指导你提高记忆的基本原则;而且在学习策略和记忆上,你会获得极大的提升,这能让你运用一些你可能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说,这本书有五个特点,能够帮助你达到这些效果。
它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讲解比课本更实用。关于记忆的教科书,一般都是面向记忆理论和研究的学术讲解,关于如何提高记忆能力的内容则微乎其微,记忆术技巧并不会在这种书里讨论,或是仅仅在介绍一些有趣的怪异现象时被简单地提及,没有使用价值。本书避免了那些只有院士和研究人员才会感兴趣,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读者来说并不重要的许多理论和侧面问题的讨论。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更为关心如何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而不是他们的记忆系统如何运转。
本书的目的是能够真正指导大家了解和改善自己的记忆,因此,本书的重点主要是如何做,而不是学术和理论问题方面的记忆理论。所以,只有前 3 章主要讲解了如何理解记忆(“记忆是如何工作”部分),并且前 3 章也只介绍了其他章节中有所提及的相关理论,并没有囊括知识体系上的所有内容(“如何提升”部分)。
在学习和记忆的相关理论上,它和教科书相比,更为通俗易懂。由于内容源于严谨的研究,大部分记忆方面的教科书往往非常学术、过于专业,对于那些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来说,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这些读者几乎需要一位心理学家向他们解释这些书籍,才能够理解其内容。而本书却是为聪明的学生和没有学习和记忆相关理论的心理学研究背景的普通读者写的,并且它的目的是在科学家和普通读者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因此,本书尽可能地避免了在许多教科书中都会用到的专业术语,对那些不可避免的必须使用的术语,也都做出了非常通俗易懂的解释。
在记忆训练上,本书比畅销书更具有实用性。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指导,而不是娱乐(虽然我并不反对娱乐,并且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学习本书,而不是简单地阅读,像对待小说或杂志文章一样。它更加针对那些真正想提高自己记忆的人,而不是那些简单想阅读一下的人。
此外,尽管本书的重点是提高你的记忆能力,也有一些内容涉及如何了解你的记忆。真正认真的读者不仅学习如何使用记忆技巧,也会去理解记忆是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这样工作的。关于这一点,大多数畅销书中并没有很好地进行介绍。
在记忆训练上,它比其他的畅销书更为客观。许多畅销书在记忆训练方面往往哗众取宠,在表述中还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方面。例如,它们给读者这样的印象,就是记忆术技巧对每一个可能遇到的学习任务都会有帮助,如果你使用正确的技巧,你将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事情。此外,它们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即记忆技巧是非常强大的,并且没有任何限制节点。很多书都充斥着类似“超级记忆力”“计算机的头脑”“惊人的精神力量”这样哗众取宠的术语,而本书则从一个更为现实的角度来呈现这些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记忆术对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些原则和方法(本书中所讨论的)也是可以应用在其他情形下的。此外,虽然记忆术技巧对于多种不同的学习来说,功能都非常强大,但它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本书在这两方面都有所介绍。我不能保证当你读完这本书(或任何其他书)后,在第一次看到或听到任何事情时,都能够迅速学习一切,并且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你学过的东西。然而,我可以向你保证,如果你运用本书中所描述的方法,你的记忆能力将大大提高,你将能够凭借你的记忆做许多读本书前,你并不能做到的事情。
本书基于最新的研究理论。许多关于记忆训练的畅销书并不会列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关于记忆技巧是真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记忆术和其他一些技巧只不过是和表演者串通好的噱头而已,或者说这些技巧是不实用的,或者说这些技巧并不值得人们付出这么多的努力。读完这样一本书,人们可能会说,“好吧,那很有趣”,并一成不变地继续他们的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并不打算真正运用这些记忆方法。本书中提出的研究证据表明了我们所讨论的理论、技巧和系统的优势及弱点。因此,本书中讨论的是那些已经被发现并被证明是真正有用的内容,而不是那些某些人认为应该有效,或者是那些看起来似乎应该有效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这些技巧都是建立在健全的科学原则的基础上的:它们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记忆任务给出非常有用的帮助。
这本书中的研究证据都是最新的,而不是那些关于记忆的 10 年前或更早的理论。1976 年,本书的第 1 版出版之后,本书中超过 3/4 的引用文献都注明了日期,过去 5 年中刚刚出现的新的参考文献则有 2/3 都标注了日期。
你会从本书中发现什么
1977 年以来,记忆训练领域发生了很多大事。在 20 世纪 80 年代,十几本 25 年前首次出版的记忆训练方面的书又一次被出版,其中有两本都是心理学家或者记忆研究者面向普通读者所写的书,而另一半则专门针对特定的受众——企业高管、老年人或者学生。(这些仅仅是我读过的书。毋庸置疑,一定还有其他我并没有注意到的相关书籍!)
在过去的 10 年中,记忆研究者和心理学家也显示出对记忆术和其他关于记忆的实践方面内容(例如,学校作业、名字和面孔、日常经验、精神恍惚、目击者证词)的兴趣。这些逐渐得到重视的研究领域在 1978 年记忆实践方面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反映;第二次会议在 1987 年举行(两次会议我都参与了)。一些新的期刊也出现了和记忆相关的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一些关于记忆术和相关内容的研究也开始出现。这一切都意味着,1988 年,人们对记忆的兴趣起码与 1977 年的时候,也就是本书出版的年份一样多,也许甚至超过了1977 年。
第 1 章阐明了一些记忆误区——人们关于他们记忆的一些误解。第 2 章和第 3 章给出了记忆本质的基本概念,回答了一些关于你的记忆可能会有的一些问题。前 3 章是理解和使用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第 4 章和第 5 章讨论了一些关于建立有效记忆策略的基础原则(包括大多数记忆术)。第 6 章介绍了一些学习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学习可能不是特别匹配记忆术的内容。第 7 章和第 8 章系统介绍记忆术,包括记忆术技巧和系统的优点、缺点。第9~12 章解释具体记忆系统作为心理档案系统的各项性质和使用方法。第 13 章和第 14 章介绍了记忆术在日常生活的三个领域中的一些实际用法:记住别人的名字、克服精神恍惚、做功课。
鉴于第 1 版之后的 10 年内我所增长的各种经历,我在内容和组织上做了许多小改动,使第 2 版得到更好的编排。在第 1 版中涉及的许多主题在第 2 版中得到了展开,又增加了许多新的主题。一些新的主题分散在整本书中,例如我记忆术课程的学生如何使用记忆术和一些辅助记忆来帮助老年人、儿童、学生与学习障碍者。其他的新课题都已安排在具体章节内,它们是:另外一些记忆误区(第 1 章),“思考周边”策略以及相关作用(第 4 章),焦虑和环境对记忆的影响(第 5 章),如何巩固新学到的记忆技巧(第 8 章),记忆术和记忆在教育中的作用(第 14 章)。
第 2 版的另一个主要变化是参考文献的更新,所以这本书仍然反映的是最新的研究结果。在第 2 版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发现和阅读自 1976 年以来的相关研究。为了第 2 版的出版,我读的书和文章几乎和我第 1 版时读的书目相同(700~800),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我这次读过的书的内容包括在本书里。
自第一个版本之后,理解和改善记忆的研究活动一直在加速发展。上千的研究文章和学术书籍都与本书所涵盖的主题相关。(事实上,所有相关的书都写在本书的一个章节中)。引用所有相关的研究是不适当的(不管之于我,还是之于读者),所以我使用了两种策略来限制引用的数量。首先,当几项研究都涉及某一点时,我会引用最近研究中的一两例。其次,综述类的文章或书籍经常被引用,而不是原本的单项研究。[1] 在第 7 章中我定义、讨论了记忆术。然而,由于记忆术在前 6 章中频繁使用,这里先给一个简短的定义。术语“记忆术”的意思是“帮助记忆”。因此,字面上来说,记忆术系统或者说记忆术技能,就是能够帮助记忆的系统或者技能。然而,通常长期记忆术指的是非寻常的、人为的记忆辅助。
第 1 章 你应该对记忆有什么样的期待?10 大传说
多年来,类似上文这样的声明已经出现在许多记忆训练的书籍和课程的广告里。事实上,我看过很多现实生活中包含类似声明的广告。如果你认为这些声明听起来太好了,以至于不像是真的,那么,你是对的。然而,它们仍然非常吸引人,因为它们中都包含着许多人相信能够改善记忆的神奇说法。
本章讨论一些有关记忆的传说,给你一个基于现实的想法,这个想法会让你知道基于你的记忆,你可以期待什么,不可以期待什么。在某些方面,人们对他们的记忆期待太多;在其他方面,则期待太少。一种极端是人们相信这种神奇的声明,像那些广告上的话;另一种极端则是人们认为他们永远都拥有一个“坏”的记忆,并且他们无力改变这一点。关于你记忆的潜力到底是什么这样一个切合实际的理解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一潜力。
当你读到下面的传说,记住它们中的一些可能都是真的。然而,所有的传说都足以误导人,产生新的误解。让我们看看一些记忆的传说,这些传说会影响你对记忆的期望。
传说 1:记忆是真实存在的事物
人们经常谈论他们的记忆,就好像记忆是他们所拥有的一种物质。他们谈论拥有一个好记性或者是坏记性,就好像谈论有良好的牙齿和健康的心脏;或者他们谈论记忆力强或是弱,就像谈论肌肉一样(见传说 7);或者他们说他们的记忆在减弱,就像他们的视力在减弱。记忆不在一种物质上(物体、器官、腺体等)被看到、感觉到,它没有重量,也不能用 X光检查到。我们不能切开一个人的头说,“这是一个好的、健康的记忆”或“记忆看起来不好,必须把它拿出来”或“这个人肯定需要一个记忆内存移植”。
记忆指的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构。最近一个有经验的记忆研究员写道:“在过去的 10 年里,我对记忆的看法从一种结构系统——大脑中固定的东西,日益转变为记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1 记忆不仅不是一个可识别的结构,并且记忆这个过程甚至不能被定位在大脑中的一个可识别的地方:在大脑中没有一个特定的部分发生所有的记忆行为。(研究者甚至不知道我们识记的过程发生了什么,更不要说记忆是在哪个部位发生的。)
因此,记忆被视为一个抽象的过程更为恰当,而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然而事实上,记忆可能甚至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许多不同的过程进行结合(活动、技能、属性等)。2最新的关于记忆的研究成果认为,记忆是围绕许多独立子系统建立的。在这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至少有三个记忆系统——感觉、短期和长期,长期记忆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记忆组成的(见第 2 章)。
即使是一个特定对象的特定记忆,都可能包含许多不同的属性或类别。3 例如,你可能还记得在一个教室里的特定的椅子(家具),它的特征(大)、它的功能(坐)和它的位置(客厅)。记忆也可以被储存在不同的感官中。记得一个东西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听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起来是什么样的,或者闻起来、尝起来是什么样的,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感官上,也可以有不同的差异。例如,一个人可以重复一次他已经听到的谈话,但不能够重现一个简单的旋律,甚至也有不存储在大脑的意识水平的运动记忆(例如,尽量描述你如何系鞋带,或者特定的键盘部位位于打字机的哪个位置)。
鉴于记忆的复杂性,面对心理学家必须测量好几个特征才能初步描述一个人的记忆这件事,你不必感到惊讶。例如,使用最广泛的记忆量表,即韦氏记忆量表,包括 7 个不同的分别测量,必须把它们都加在一起,才能给人的记忆功能一个总分。然而,心理学家总是不能对什么特征应该测量达成一致:一个分析了 9 个记忆度量标准的量表发现,这 9 个标准测量了18 个不同的记忆特征,但没有一个标准能够测量 10 个以上的特征。4
因此,当我们谈论改善“记忆”时,我们并不是说一些我们正在做的更大或更强的事情。我们已经看到,在第一个秘密中,有两个错误的伪概念。一是记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一种有形的结构,而不是抽象的过程),另一个是记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一种记忆,而不是很多记忆)。这一秘密背后隐藏着许多其他的秘密。
传说 2:好的记忆有秘诀
关于记忆改善,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做到记性好,有什么秘诀?有些人读了一本书或是上了一个关于记忆训练的课程,就希望能找到记忆的奥秘——能使他们完全掌握自己记忆的关键所在。他们希望,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看到或听到的任何事情。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
假设你在木匠课上给人们看了一个叫“锤子”的工具。你证明它能做的惊人的工作是不能直接徒手做到的。有人说:“是的,但你如何用这个工具锯开木板?”你解释说:“这个工具不是用来锯木板的。还有另外一种被称为锯子的工具用于锯开木板。锤子的力量非常强,但它不应该被认为是万能的。”人们期望一种工具能完成所有的工作,这不是不切实际吗?同样,没有任何一个工具能处理所有的记忆工作;没有一个“秘诀”能让你拥有一个好记性。许多技术和系统可以作为工具,建立一个有效的记忆,使我们能够做许多伟大的事情,如果不做训练,这些事情都是无法完成的。这些记忆工具所做的工作,都是非常强大的,但没有任何工具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工作。你不可能用一个单独的记忆工具建立一个完整的记忆,就像你不能只用一个木工工具就建造一个完整的建筑物。
如果没有一个单独的记忆方法能够完成所有的事情,那么有没有一种记忆方法是最好的?这个问题是类似于问:是否有一个最好的高尔夫俱乐部?答案是:随情况变化。不同的情况决定了哪种记忆方法是最好的。例如:
1.谁在学?一个化学教授和一个刚开始学化学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一本新的化学书。
2.要学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来学习单词表、无意义的音节、数字、诗歌、演讲和书籍的章节。
3.记忆将如何测量?为一个认知任务而做准备相比于回忆一件事情,可能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
4.需要什么样的记忆?对事件的死记硬背相比于对事件进行理解、对事件做出回应,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仅仅逐字逐句地记下来,与记住主旨、概念也需要不同的方法。
5.识记需要多长时间?在学习后立即准备回忆内容,与一周后再进行回忆,可能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
这种考虑的实际意义,是当一个人询问,他如何能提高自己的记忆,在不能使他的问题更具体的情况下,他不能期望得到一个有用的答案。5 他需要记住什么样的材料?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情况下?想记住多长时间?在本书中,我会介绍一些方法和原则,适用于几乎任何类型的学习情况,但没有一个方法或原则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况。
掌握你的记忆不仅没有唯一的秘诀,而且大多数的记忆技巧都不是“秘密”。许多记忆训练的作者和讲师给人的印象,是他们让你进入到他们自己的秘密记忆技巧中,但是,这些技巧仅仅在人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时候,才称得上是秘密。它们不是某人发现或发明的秘诀,任何人也都没有一个相关的专利,也没有人能够有权控制谁学会这些秘诀或使用这些秘诀。一个广泛被使用的记忆系统(在第 10 章中讨论)已经有 2500 年的历史了,另外其他一些秘诀已经有 300 多年的历史了(见第 11 章和第 12 章)。
传说 3: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这个传说与传说 2 关联非常密切。许多人不只是希望找到一个能拥有好记忆的关键方法,更期望能够通过好的记忆来完成更多的工作。事实上,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寻找秘诀。然而,记忆是艰苦的工作,并且记忆技巧并不能让记忆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只是它会让你的记忆更加高效。你还是得去为之付出努力,但你得到的回报会更多。有些人谈论记忆“招数”,就好像这些方法已经被用在“真实的”记忆过程中一样,但记忆技巧并不是取代学习的心理学基本原理(如在第 4 章和第 5 章中讨论的),而是利用学习的心理学基本原理(见第 7 章)。
有些人认为,一个聪明的人(一个高智商的人)会比一个低智商的人更容易记忆。确实,智力和记忆能力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如果给两组没有进行过正规记忆训练的人进行记忆测试,一组高智商和一组低智商,大多数情况下高智商的人测试成绩会更好。其中一个原因,是聪明的人可能会更容易自己学习和使用有效的记忆方法。(有研究发现,在学校,相比于差生,好学生在使用辅助记忆上,能采用更多的主动性和学习策略。)6 然而,如果一群还没有学会有效的记忆方法的高智商的人,与学会了有效的记忆技巧但智商平平的人进行比较,智商平平的人会有更好的表现。记忆是一种可被学习的技能。
因为记忆是一种可被学习的技能,提高记忆就像开发任何其他技能一样。你必须通过学习适当的技术,并不断练习。假设你希望非常擅长高尔夫、数学、快速阅读或是其他什么,你会希望只学到一个秘诀,并且固定这种技能水平,再也没有任何提高吗?当然不会。你会期待学习原则和技巧,运用它们,练习它们,从而逐步提升这项技能。
不幸的是,当它涉及记忆,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不想为之而努力。有些作者故意吸引这样的人;例如,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的至少两本记忆训练的书在标题上使用了“容易”这个词。当人们发现提高记忆力其实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认为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现在的记忆水平就很好。如果你真的想从这本书中讨论的原则和系统中受益,那么你要计划花费一些精力。(研究学生在学校中使用的学习策略的相关实验证明了这一想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在学校的表现都不容易,但这取决于广泛的培训,以及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实践。)7
我的经验和观察表明,懒惰可能使很多人无法学习和记忆,以及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他们不习惯于把必要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无法在学校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他们已经没有了学习的习惯,不愿意把它用在工作中,做到有效的记忆。研究显示,在中年妇女中,许多年的学校教育和目前正在接受的学校教育都对记忆能力和记忆技巧的使用非常有帮助,相比于那些不肯保持思维活跃的成年人,那些通过阅读和学习习惯来保持思维活跃的成年人能更好地记住他们读的东西。8
传说 4:有些人只能拥有不好的记性
“我的记性烂透了”你听过这句话吗?你说过这句话吗?首先,记忆并不是你能拥有的(见传说 1)。但是,即使我们把记忆当作一种能力或技能,而不是一种物质,这个传说仍然适用。如果人们在他们说“我的记性烂透了”时,意思是说他们没有学会一些记忆技巧,但其他人学会了,那么这句话就不会是一个传说。但是人们说他们“我的记性烂透了”时,常常意味着“我的记忆能力有天生的劣势”,这句话意味着,任何事情都不能帮助我们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所有人共同的一个基本心理过程,除了脑损伤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记忆训练的一些畅销书中认为,并没有好的或坏的记忆之说,只有经过训练的记忆或未经训练的记忆。虽然这句话可能会有一些道理,但也不是完全准确的。人与生俱来的记忆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个意义上,可能有一个好的记忆和一个坏的记忆。然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记忆方面,即使有这样的先天差异,除了一些极端的情况,这些先天的差异对记忆能力的影响远没有后天学习记忆技巧重要。
你的记忆容量是一个记忆技巧的函数,而不是你可以使用的任何一个在记忆能力上的函数。因此,提高你的技术也就是提高你的能力。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拿一个比较大的纸板箱和一个小的 3 英寸×5 英寸的文件盒。在它可以容纳多少的容积,哪一个拥有更多的“容量”?纸板箱。但是假定一个人在 3 英寸×5 英寸的卡片上写注释,然后把它们扔到纸板箱里。第二个人在 3 英寸[1]×5 英寸的卡片上写笔记,然后把它们按字母排序,放在文件盒里。现在,假设每个人都要找到一张特定的卡片。哪一个人能更容易地找到它?即使纸板箱可以容纳更多的卡,但文件盒实际上具有较大的可用容量,因为卡片随时都可以被找到。同样,你的记忆的可用容量更加依赖于你如何存储信息,相比于天生的“存储空间”。(事实上,我们会在第 2 章中看到你的长期记忆有无限的能力。)不幸的是,大多数人使用他们的记忆就像一个大纸箱,他们只是把信息扔进去,并且希望当他们需要它的时候,他们能够找到它。
我们在传说 1 中看到,记忆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活动。这意味着没有一个单一的标准来判断一个“好”或“坏”的记忆。例如,一个自称已经拥有好的记忆的人可能意味着他可以做一些非常不同的事情中的任何一件:读一本书,然后告诉你书里的全部内容;阅读一个段落,然后逐字逐句背诵给你;关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告诉你任何你想知道的相关内容;从他童年的经历中,回忆出很多事情;永远不会忘记周年纪念日和约会;或者是依旧可以做些别的什么事情,比如下棋或讲外语,尽管他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做过了。9 很多人都会擅长上面所列出的一些领域,但在另一些领域,他们的记忆力则显得很糟糕。[1] 1 英寸=2.54 厘米。
传说 5:有些人拥有上天赋予的照相式记忆
拥有一个像照相机拍摄的照片一样清晰的记忆是不是很棒?你可以迅速地描绘一个场景,或打印出一页内容,然后在心中回忆,并在心中调出快照,随时描述它的完整细节。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吗?如果你能这样做,它能解决所有的记忆问题吗?大多数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种过目不忘的能力,虽然有一个常见的现象称为全现心象,有点类似这种能力(见第 3 章)。
作为一个致力于改善记忆的老师,我很担心照相式记忆的能力使人们相信,一个记忆力很好的人拥有其他人并不拥有的东西(见传说 1)。每当看到有人表演一个惊人的记忆壮举,他们可能会把它模糊地看作“照相式记忆”,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解释它。在看到一个人完成一个美妙的记忆壮举,他们耸耸肩膀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而我没有。这就是我从来都做不到的原因。”这个人有照相式记忆的传说,似乎给了他们一个无法做到某件事的方便借口。
从某种意义上说,照相式记忆的传说只是差的记忆传说的一面。两者都使人们强调记忆能力与生俱来的差异,而不是后天学习的记忆技巧。可能照相式记忆确实是存在的。我不能完全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就像在第 3 章所描述的,确实存在类似的罕见例子。然而,当有着惊人记忆的人在控制研究中被测试,通常可以发现,人们在照相式记忆中运用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仅仅是熟练应用的强大的记忆技巧,如在本书中讨论到的,如果他真的想学习的话,这是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和实践的技巧。
我做了几次演讲示范,说明了照相式记忆和强大的记忆技巧应用的差异。演示包含完全记住一本 50 页的杂志,直到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第 32 页是什么?关于通信的文章在第几页?一个塔的图片背面是什么?第 46 页有多少张照片?在第 9 页的左下角有多少个人,他们正在做什么?谁写的关于宽容的文章?在第 17 页开始的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的名字是什么?第19 页上发生了什么?我可以回答几乎所有的问题。
当我完成这样的演示,有人几乎总是问我是否有照相式记忆。我解释说,我没有这样的能力,我只是利用在这本书中解释过的强大的记忆技巧。(顺便说一句,我的女儿在她 13 岁的时候做过同样的演示。)关于我能记住一本 50 页的杂志,并知道每一页上都是什么,谁写了全部的内容,谁拍了所有的照片,图片和文章中都有哪些内容,其实并不神奇,但也不是轻易就可以做到的。背一本杂志到这个程度,我需要大约 3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事实上,从一个偶然被问到而我不能回答的问题上就可以体现我没有照相式记忆,如第 21 页上,有多少人戴眼镜?或者,第 42 页的第三个字是什么?一方面,如果我不自觉地记录这些信息,在我第一遍学习时,我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我有照相机般的记忆,那我就可以在我的脑海里记起第 21 页或第 42 页上的图片,数数有多少个人戴着眼镜,或者读读上面的文字。
传说 6:有些人因为太老或太年轻无法提高记忆力
你可能听过这句话:你不能教一只老狗新的把戏。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可能更准确,但不是那么为人所知:“成为一只老狗的最快方法是放弃学习新的把戏。”最近有很多研究都对老年人的记忆感兴趣。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关于成人发展研究的已发表文献数量翻了一番,一年的增长达到 1000 篇以上;研究中的 2/3 是关于记忆的,另外,20 世纪 80 年代上半叶,这些关于记忆的文献至少有 17 篇发表在学科杂志上。10
最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的研究已经表明,老年人不论是学习还是记忆都不能和年轻的成年人一样有效。然而,自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不那么消极了,这表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智力下降开始出现在更晚的时候,并且是在更少的一些方面上有所表现。
在老年人明显的记忆力衰退方面,应牢记几点重要的考虑因素。
1.一般来说,老年人指的是 60~70 岁的人(可能还包括一些刚满 60 岁和 80 岁的人);通常情况下,他们与 20 岁的年轻人进行比较。并没有很多关于 30~50 岁的成年人的研究。
2.与通常想象中的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的下降并不那么明显。中年人和老年人往往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有不科学的认知。记忆困难在所有年龄段的人中都可能发生,中老年人中发生的例子被过于强调,并被归因于年龄,这导致了老年人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出现了更多相关记忆问题的报告。
3.所有的记忆技能并不是平均下降的,例如,大多数成年人从 20~60 岁,视觉和空间技能通常会下降,但口头的技能(如记忆名字、故事、文字、数字)如果有下降的话,表现得也不会很明显。
4.我曾经读过一句话:年轻人的错误在于认为智力是经验的替代者,而老年人的错误则认为经验是智力的替代品。虽然智力和经验都不能完全替代,但研究表明,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可以帮助许多老年人在同一个或更高水平上进行一些脑力劳动,即使他们可能无法快速学习。这样的“实践智慧”可以弥补许多年龄方面的负面影响。11
5.研究人员并不赞同老年人记忆能力下降的原因是年龄。大多数研究人员都同意,在记忆方面可能没有一个单一的过程是年龄的差异引起的。一些看起来属于年龄的记忆能力差异可能是由于生理原因(例如,细胞损失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但许多影响可能是由于心理原因或其他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可以改变的。研究表明的类似这样原因的例子包括动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速度、运动机能、懒惰心理的习惯、兴趣、抑郁、健康、教育、焦虑这些新的方面,以及涉及时间压力的方面。注意,大多数这些因素并不直接与心理能力相关:这导致了一些研究人员对中老年人的记忆能力和记忆表演以及其他脑力劳动做了区分。不去考虑为什么老年人比年轻人记得少,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老年人是否能提高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你能和 20 岁的年轻人的记忆力一样好吗?”这个问题可能不如下个问题重要:“你的记忆力还能提升吗?”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可以学习和使用本书的记忆方法,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我在教学中教授老年学员的经验也支持了这一观点。12
相对于非常年老的,就是非常年轻的。关于青少年的记忆能力,也有大量的研究学习。13大多数年轻的儿童比早期的青少年更难阅读和理解一本书,也很难有效地独立使用一些记忆技巧。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成人的帮助下,8 岁或 7 岁的孩子可以使用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技巧和系统,即使是学龄前儿童也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学习。我已经给一些大概 8 岁的儿童教授了记忆课程,并且我在我的孩子 3 岁和 4 岁的时候教他们定位系统(见第 11 章)。也有一些关于婴儿记忆的实验研究,虽然,很明显,他们不能学会本书中所讲授的一些技巧。
传说 7:记忆,如同肌肉,多用便会更强
记忆训练的一些畅销书表明,记忆就像一块肌肉。如果你想让肌肉变得更强壮,你可以锻炼它。同样,他们说,如果你想让你的记忆变得更强大,你所要做的就是训练它。事实上,有些人认为,训练就是那个简单的改善记忆的“钥匙”(见传说 2):你需要做的就是训练,这样你的记忆就会变得更强。例如,在一本书中,一章题为“如何开发你未利用的脑力”,其认为“等距训练”(根据健身方面的等长练习命名)是“学得更快,记得更多的秘诀”。另一本书中关于学习章节的标题是“加强你的脑力肌肉”,其中讲道:“在某种意义上说,心智就像一组肌肉,而这些肌肉永远不会获得增强——可用性,直到它们得到适当的锻炼。”这一脑力训练被认为是我们如何可以解锁我们脑力潜能的“其他 80 或 90 个百分点”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传说 10)。14
在 19 世纪后期,威廉·杰姆斯,通常被称为美国心理学之父,测试了他是否能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他背了一些雨果的作品,然后练习背诵了 38 天的《弥尔顿》(Milton)。经过这次训练,他记忆雨果作品的效果更好,并且发现,其实他记忆的速度比以前慢了一点;他还报道了其他几个做了一样的任务,并达到了类似结果的人。与此类似,一个 12 岁的女孩练习每天背诵诗歌、科学公式和地理距离 30 分钟,每周 4 天,持续了 6 周。这项练习并没有促成她的记忆能力有什么提高。更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20 个月中每周训练几个小时后,一个大学生能够提高他的短期记忆广度,从 7 个数字发展到 80 个数字。然而,他没有表现出在其他记忆任务上的能力增强,包括字母或单词的短期记忆:他改善了他的数字记忆,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运用记忆方法记忆数字,而不是因为他增加了短时记忆容量。15
并没有证据表明,仅仅训练就可以大大改善记忆。确实,记忆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记忆力,但你在训练中做了什么比训练的数量更为重要。一个经典的研究(在第 6 章讨论)发现,训练 3 个小时的记忆并不能改善长期记忆,但训练 3 个小时的记忆技巧确实能够改善长期记忆。
在教育领域,记忆-肌肉的传说已经表现为心智训练。“正式纪律学说”表明,头脑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这一概念在世纪之交的教育中普遍存在,并被用在教育论证中,如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教学。有人认为,关于这些科目的研究能够锻炼并维持心灵的训练,由此让学生在其他科目也做得更好,并观察到,那些学习比较难的科目的学生往往在他们的其他学校科目上也做得更好。然而,在 20 世纪上半期,对上千名高中学生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学习希腊语的学生在学校里做得更好的原因,是那些选修希腊语的本身都是比较聪明的学生。并不是希腊语让他们变得更优秀。一些教育工作者仍然坚持心智训练的概念,尽管这并没有被研究证据所证明。16
传说 8:一个记忆训练有素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那些知道我已经写了记忆方面的书,并教授记忆方面的课程的人,当他们发现我忘记了一些东西时,他们会感到惊讶。(当我不记得一些事情时,我说“我不知道”而不是“我不记得了”;这样,大多数人并不会把我和骗子关联起来,并指责我是“遗忘”骗子)。一个著名的记忆专家和演讲者同样指出,人们有时会来问他,例如,“你看了今天的报纸吗?”当他说看了,他们就会问:“嗯,第 6 页,第 4 行写了什么?”而他并不能回答。或者是,人们跟他聊了几分钟后,他们要求他重复他们交谈的内容,而他并不能做到。为什么不能呢?因为他读报纸的时候,并不是抱着记忆的目的;他参与谈话的时候,也并没有抱着记忆的目的。17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记忆受过训练的人不一定记得每一件事。正如我在传说 2 中所提到的,他们期待着一旦他们学会了一个好的记忆秘诀,他们将永远不会忘记任何事情。但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记忆的优点,是你可以记住你想记住的,而不是一定要记住每一件事。实际上,即使有一个训练有素的记忆,你仍然有可能忘记一些你想记住的事情。你只是不会忘记太多,或者像你曾经忘记的那么多。
事实上,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忘记”东西,因为它已经被记录在我们的大脑中——不管是经过训练的,还是未经训练的记忆。然而,当我们谈论“记忆”时,我们的实际关注点通常是当我们需要它时,能够从我们的大脑中提取信息。如果我们不能把它提取出来,我们就不知道我们需要的信息是在哪里。记忆训练可以帮助你在你的大脑中储存信息,让你更有可能在你想要的时候找到它,并把它提取出来(就像在考试或演讲的过程之中,而不是在你考完之后)。
传说 9:记得太多可能会使大脑一团糟
当人们看到有人展示记忆——涉及记忆大量有用或没用的信息时,人们会想到这个传说。他们认为,人的头脑会因为无用的信息变得混乱,当他真的需要记住东西的时候,这些信息会扰乱他的思路。
其实,说记得太多会扰乱你的头脑是一个非常讽刺的关于记忆的传说,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已经混乱,他们不记得了!你要记住的东西更多地取决于你有多少内容储存在你的记忆里,而不是你是如何学会它的(见第 4 章中的“组织”部分内容)。让我们回忆一下传说 4 中的例子,那个大的散乱的纸板箱和很小但非常整齐的文件盒。那些思维像小但有组织性的文件盒的人,相比拥有思维像大但散乱的纸板箱的人,可以更好地找到所需的信息。纸板箱是混乱的,但并不是大箱子的材料总量在阻碍记忆。一个大的有组织的文件盒相比于一个小的随意提取材料的文件盒,将是非常有效率的。
在某种程度上,你学到的东西越多,它实际上可以更好地帮助记忆。我们将在第 4 章中看到,你越是了解某个特定的话题,就越容易学习与之相关的新事物。我们也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大多数记忆法实际上都是增加你需要记住的数量,但他们这样做,是会提高你的记忆能力的。
“大脑一团糟”传说的另一个方面,可以通过更进一步地探讨文件盒的比喻来说明。假设你只是把材料扔到纸板箱里,很快箱子就会被填满。提交任何更多的材料将意味着把它填充进去,而有些东西就不得不从箱子的另一端掉出来,以腾出空间给它。这就是一些人认为储存大量物质的记忆的方式。不仅这些东西会扰乱记忆,而且它们会占用宝贵的存储空间,占用你可能要使用的更重要的信息的内存。这是完全不对的,因为你的记忆容量实际上几乎是无限的(见第 2 章)。因此,记得太多并不会使大脑一团糟或塞满你的记忆。
传说 10:人们只使用了大脑潜能的 10%
有人经常抱怨,我们只使用了 10%的潜能在记忆和其他脑力活动方面。这里有三个公开发表的例子:“心理学家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使用我们原始记忆能力不超过 10%。”“你可能听说过我们只使用了我们的大脑潜能的 10%或 20%。那怎么可能?是否有一些秘诀让我们释放其他的 80%~90%?”“如果你像大多数人一样,你只使用了你的脑力的 10%。”18
虽然声称的潜在使用量一般在 10%左右,一些科学家认为,实际的百分比甚至可能更小。作者观察到,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统计表明,我们只使用了 10%的大脑潜能,但在过去的 10年里,更多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他们很难量化我们的大脑潜能。到目前为止,研究进展是顺利的,但他们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唯一一致的结论,是我们已开发的大脑潜能的比例可能接近 4%,而不是 10%。那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96%的大脑潜能未被使用。”为什么停止在 4%?另一位作者写道:“最常听到的情况是,一般我们只使用了大脑的 1%很可能是不对的,因为现在看来,我们使用的甚至还不到 1%。”19
使用的是 1%还是 10%还不确定。通常有这种说法,大脑能力的大幅度改善是因为这样的改善只需要大脑使用非常小的提高。例如,如果你已经使用了 10%的潜能,你只需要使用剩下的 2%的潜力,就可以让你的能量增加 20%(对于原来只使用 1%的人来说,提升了 200%)。在一本书中表明,平均智商是 100,天才的水平是 160,而普通人可能使用他们的潜在智力是 4%,然后问:“如果普通人能学会使用他们的大脑从 4%提高到 7%,他就能达到天才的水平吗?”当然,提高 75%(从 4%到 7%)相当于智商提高了 75%,从 100 到 175。20
另一本书给出了一个精密科学的假设,通过大脑使用率(MPR)的数学公式计算推论,MPR 也就是你所使用的大脑容量所占的比重。假设一个用了 10%脑力的人,智商为 140;他的“学习力”就是 14.0(智商 140×10MPR)。现在假设一个智商为 120 的人(约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值)只可以增加 1/5 脑力的使用(从 10%到 12%),他的学习能力将高于智商 140 的人(智商 120×12MPR=14.4 学习力)。21
10%的说法和表明以上复杂计算推理的原因到底有什么问题?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一个这些作者(或任何其他我曾读过的著作),提出任何证据来支持 10%这个数字。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找到任何实际的研究支持 10%这个说法,也没有见过任何大脑研究人员提出这样的说法(我可能已经使用了超过 10%的我的潜在搜索能力寻找这样的证据)。我甚至还给我的学生安排了任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听了这个 10%的说法,让他们帮我找到证据,甚至是为了额外的奖励!但还没有人能找到!
有可能会有一些研究证据支持这个 10%的说法,但基于几个原因,我持怀疑态度。首先,我怀疑研究者能不能在“大脑潜能”或“潜在的智能”的概念上真正达成共识。其次,即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大脑潜能的定义,我怀疑他们是否能够测量它,以确定一个人的总潜力到底是多少。最后,即使他们能够定义和测量大脑潜力,我依旧质疑研究人员可以定义“已使用”我们的大脑潜能意味着什么,并会不会有什么方式来衡量所占的百分比。
我个人认为,我们确实有更多的大脑潜能还没有被我们使用。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为了帮助你更了解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然而,我不认为我们可以量化我们的潜能,或者下结论我们使用的潜能百分比到底是 1%、10%、50%,还是 99%。
第 2 章 认识你的记忆:什么是记忆
人们可以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我们可以学会走路、跳舞、游泳;我们可以学习打字、修理手表和编写计算机程序;我们可以学习驾驶汽车、骑自行车和驾驶飞机;我们可以学习语言、化学公式和数学证明;我们可以学习阅读地图、填写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以及保持收支平衡。我们可以学习做的事情几乎是无限的。
当然,如果我们不记得,所有的学习都是无用的。没有记忆,我们将不得不对每一种情况做出新的反应,就好像我们从未经历过一样。我们用理性的事实证明,并用记忆的事实做出判断,记忆是有价值的。此外,我们能够应对时间的变迁,将现在与过去相联系,并依照记忆中的经验对未来做出预测。即使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也依赖于我们对过去的记忆。
人类记忆的用途和容量确实是惊人的。你可以存储数十亿的信息在你的记忆中。你两磅[1]重的大脑可以储存超过当今最先进的电脑的信息。1 但人们也会忘记,我们会忘记我们想记住的事情。我们忘记了名字、生日、周年纪念以及约会,我们忘了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通常在考试后的短时间内,有时在考试之前)。
记忆是什么?记忆是如何运行的?第 2 章和第 3 章试图回答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两个章节中,我选择讨论的有关记忆的方面是为了让你了解记忆,从而足以去了解这本书的其余部分。对该理论的一些理解是记忆技巧的基础,它们可以让我们更有效地以及更加主动地去利用记忆的技巧。2 因此,第 2 章和第 3 章为理解后续章节对记忆准则、方法以及系统性的讨论提供了基础。对于希望能更全面了解记忆本质的读者,可以在最近的记忆教科书中阅读更多关于第 2 章和第 3 章大部分主题的更全面的(和更多技巧的)报道。3[1] 1 磅≈0.4359 千克。
记忆的阶段和过程是什么
记忆被普遍认为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1.读取或编码,这是学习任何内容的第一阶段。
2.存储,保存内容直到你需要它。
3.检索,寻找需要的内容并在需要的时刻提取它。
为了记住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记忆 3R”(记忆三部曲):recording(读取)、retaining(存储)和 retrieval(检索)。记住记忆的三个阶段的另一种方式是“遗忘 3F”(遗忘三部曲)(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忘 3F)。与读取、存储和检索相对应的分别是 fixating(固定)、filing(归档)以及 finding(找回)。
记忆的三个阶段可以通过比较一个文件柜的内存来说明。你先在一张纸上输入所需信息(读取),然后你把它放在一个文件柜的适当标题下的抽屉里(存储),之后你去文件柜,查找信息,并把它取回(检索)。
有时候,当一个人无法找到他想要的文件柜中的文件时,可能是因为信息没有读取;也有些时候,可能是因为读取的信息没有放在柜子里;但通常是因为信息虽然放在了柜子里,但并不很容易找到。假设一个人使用文件柜的方式是把信件和文件随意放入抽屉。几个月后,他到柜子里检索一个特定的文件,他可能并不容易找到。为什么?因为文件没有被读取吗?不是的,这个文件已被读取;因为文件没有存储吗?不是的,这个文件已被放在文件柜里。所以,问题是如何检索文件。
类似地,记忆出问题大部分都是在检索阶段,而不是存储阶段。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从记忆中找到信息要比把信息放入记忆困难得多。存储记忆要比检索记忆容易得多。我们能为直接提高检索能力做的不多。但检索受如何读取和存储内容的直接影响。因此,无论是从一个文件柜中,还是从你的记忆中,改进的读取和存储方法都将提高检索能力。在这本书中讨论的原则和方法将帮助你读取和存储信息,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检索它。
区分内容到底是“可获得的”还是“有用的”是很有帮助的。这个区分可以用下面这个例子阐释。男孩问父亲:“爸爸,当你知道某件东西在哪儿的时候,它算是丢了吗?”他的爸爸回答道:“不算,儿子。”男孩回答道:“很好,你的车钥匙在井底。”在这里,钥匙是有用的,但它不能被立刻得到。同样地,在文件柜中放错的材料是可使用的,因为它被存储,但它不能访问,因为它不能被检索。然而,如果材料不是在文件柜里,那么它既不可访问,也不可用。同样地,在你的记忆中被读取和存储的内容可能无法访问,即使它是有用的,你知道它在某个地方,但你无法找到它。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问题的答案可能是:是的,有些东西即使你知道它在哪儿,也是丢失了。
记忆除了三个阶段以外,至少还可以被分为两个不同的过程:短期记忆(也称为初次记忆和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也称为二次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字面上的时间长短。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两种不同的存储机制,虽然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它们不是真正的不同机制,只是相同机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不同级别的处理)。这个理论问题我暂且不做讨论,只按照传统的方法,将它们视为两个不同的过程。
什么是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同一时间有多少项内容能被感知到,即一个人能一次性有意识地关注多少东西。它类似于“注意广度”的概念。短期记忆有快速遗忘率。存储在短期记忆中的信息将在不到 30 秒的时间内被忘记,有时遗忘速率会更快(没有测试准备的人,只有经过 2 秒后才能够正确地回忆起 3 个辅音)。4 对抗这种快速遗忘的方法是复习,通常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信息。复习可以有两个用处:它可以使你在短时间内记住信息,以及经过时间巩固后,让你长期记住信息。这两个功能适用于对图像(图片)以及言语材料的记忆。5
短期记忆的快速遗忘率可能在你熟悉的经历中有所体现。你有没有查过一个电话号码,然后在你拨打电话之前忘记它呢?也许你还记得(通过重复)并去拨打它,但你收到忙音后几秒钟或几分钟后,你就得再查一下这个号码然后拨打。如果有人在你查看了电话号码的一个数字后问你一个问题,比如“现在是什么时间?”你回答了这个问题后会发现你不得不重新去查看电话簿找号码。这说明短期记忆会被打乱。一项研究发现,这种被打乱可能仅仅是因为接话员对你说了一声“祝你愉快”。6
除了会快速遗忘且容易被打乱,短期记忆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短时间可以记住 7个项目(这种能力对于老年人和年轻人、东方人和西方人来说都是相同的)。7 你可以通过每秒一个数字的方法去读一个数来证明短期记忆能力的有限性。每次读完后再去重复一遍,看是否能够重复。从一个 4 位数的列表(例如,8293)到下一步尝试一个 5 位数的列表(例如,27136)。每次加 1 位,最多到 12 位数字(例如,)。
大多数人,当他们读到超过 7 位数时,会发现他们不能完整地记住足够长的每个数字,从而无法重复出要记忆的数。看起来好像他们必须先把前几位数字忘记,从而腾出地方给后面的数字。有少数人能记住 10 个或 11 个数字,但很少有人能记住超过 11 个数字。这个演示也可以用来说明短期记忆的快速遗忘率。如果不是立即重复数字,而是在数字第一次读完后等待 5~10 秒再去重复它们。你会发现你能记住的数字位数显著下降。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组块”(chunking)的过程来提高短期记忆容量有限性。组块是指将分散单元的信息分组进入大的模块。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可以记住下面 8 个字母,c-o-m-p-l-e-t-e,并组成一个词,“complete”(完成)。如果也把数字 2 个或者 3 个的分成一组来记忆,也会更加容易记住。一个数字,如 ,可以作为 12 个单独的数字,但如果分成四块,每块 3 位数,即 376-315-374-264,将更容易被记住。用 601-394-1217 的方式来记忆电话号码可以比
记得更好。同样,社会安全号码(类似美国的身份证号码),用 513-63-2748 的方式将更容易被记住。当然,组块的过程需要时间;如果需要记忆的东西(数字)呈现得太快(例如,每秒 1 位),与慢速呈现相比(例如,每5 秒 1 位),组块过程的有效性就会降低。
短期记忆可以比作一个钱包,可以容纳 7 个硬币。如果这些硬币是便士,那么钱包的容量只有 7 美分。但如果硬币换成 5 分镍币(每个代表一个“块”,即 5 便士),那么容量就成了35 美分。如果它们是 10 分的硬币,容量就增加至 70 美分。同样,虽然短期记忆大约只可以容纳 7 个项目,但我们可以通过分组信息,将信息分成单独的大块来增加项目中的信息量。例如,短期记忆的容量约为 8 位数字,或者是约 7.3 个辅音、约 5.8 个具体名词以及大约 1.8个由 6 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假设每个名词平均包含 4 个字母,我们就把记忆容量从 7.3 个辅音字母增加到约 23 个字母,用句子的形式表达的话,记忆的字母将达到 40 个以上。8
组块也可以用国际象棋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一个优秀的国际象棋选手可以花 5 秒看一盘进行中的棋,然后转移视线,凭记忆记住棋盘上每一块的位置。这表明,国际象棋大师有不同寻常的记忆。然而,如果棋子随机放置在棋盘上,而不是在一个正在进行的游戏中,那象棋大师相比于一个刚开始下棋的人也不能记得更多棋子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国际象棋大师利用他丰富的国际象棋经验去认识熟悉的视觉模式和相互关联的记忆碎片去记忆,而不是记住每个棋子的位置,他实际上把棋子进行了分块。他只能记得大约 7 块,但他的每一块都由更多的小块组成。9短期记忆有什么好处
因为短期记忆容量有限且其内容遗忘如此迅速,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它会成为我们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其实,短期记忆有这几个方面的用途。
1.短期记忆的快速遗忘性不一定是不可取的。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意识地记住所有的信息细节,你的大脑会是多么混乱。如此一来,我们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或者选择出有用的信息。例如,把以下数字相加:1,8,4,6,3,5。在做这个题目时,你的头脑中可能经历了如下过程:1 加 8 是 9,加 4 是 13,加 6 是 19,加 3 是 22,加 5 是 27。你脑子里唯一一个需要长时间记住的数字是 27。所有其他数字只需要在用的过程中记住就好。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进行下一步运算的同时无法抹掉上一步的数字记忆,你的整个运算过程会有多么困难。
因此,短期记忆可以充当暂时的便笺本,使我们能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保留对中间环节的记忆。短期记忆不仅用于数值问题,而是对我们经常遇到的广泛意义的复杂问题有效。10例如,当国际象棋大师规划下一步的行动时,他对棋盘上关键部分产生了对局几步之后暂时的想象中的画面,再者,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服务员不能忘记他已经完成的每一个命令,那他的服务过程将是多么困难!
2.短期记忆帮助我们维持我们目前周围世界的画面,指引我们知道什么对象存在以及它们所在的位置。通过构建和维护这些世界框架,短期记忆使我们的视觉感知稳定。我们的视觉感知过程实际上会有一个场景,每秒钟在视网膜上产生 5 幅图像或“快照”。然而,每 1/5秒,我们在构建一个新的场景时并没有放弃前一个图像。相反,我们将信息从所有的“快照”整合到一个持续的关于我们周围场景的图像或模型。短期记忆使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我们注意到小的变化,我们更新这个模型,删除旧的对象,添加一个新的,并改变对象的相对位置。
3.短期记忆保存我们当下时刻的任何目标或计划,通过保持我们对当下活动的意图,我们能够引导我们的行为朝着这些目标前进。
4.在最近的谈话中有提到,短期记忆跟踪话题和参照物。如果我提到我的朋友约翰,那之后我提到“他”或“我的朋友”时,你会知道我正在想什么。关于约翰的这个概念仍然在你当下活动的记忆中: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是指约翰,而不是斯科特或戴维。
在注意到以上所使用的短期记忆后,最近的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做了以下有趣的观察。
也许因为短期记忆是如此的有用,几乎每一个存储信息的计算机系统都设计了一种短期记忆体(内存),位于其中央处理器(CPU)中。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接收数据,存储在内存中,检索它,执行各种计算,或将结果存储并呈现在一个屏幕上或者打印它。这些功能与我们的短时记忆功能非常相似。事实上,相似之处是如此接近,许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计算机的 CPU 可以作为人类短期记忆的一个有用的隐喻模式。11
什么是长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我们大多数人通常意义上的记忆,也是大多数记忆力提高技巧所针对的方向。许多心理学家相信长期记忆是由几种不同的类型组成的。例如,一种常见的观点将长期记忆划分为三种类型。
1.程序记忆,包括记住怎样做事情(例如,打字或者解决二次方程)。2.语义记忆,包括记住与所学时间地点没有任何联系的实际信息(例如,数学公式或单词意思)。我们不会记得我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学到了这些信息。
3.情景记忆,包括记住私人事件(例如,你的第一次约会或在何地学会了一个特定的公式)。12
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点。
1.在大脑中发生的神经变化可能不同。
2.短期记忆是一种活跃的、正在进行的过程,很容易被其他活动所干扰;长期记忆是不容易被破坏的。
3.短期记忆容量有限,长期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4.从短期记忆检索是一种自动的、倾倒过程;检索出现问题来自长期记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6岁记忆力严重下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