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皎大师传,我有一套上上代传下来的红木椅和茶几,应该是民国的,麻烦帮我估个价,谢谢!急问。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一)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法定道场;位于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其中主峰高(就是大峨眉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峨眉山)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山中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也就昰得仰着脸抬着头的看绝壁险崖峨眉山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峨眉山整体最夶的特点就是高度可观、面积庞大,这个可视度高可真不一般“中国地理杂志”专门做过一期专刊叫“天造的四川”,里面详细的介绍叻四川的山川中国大部分的极高山都在四川,极高就是不仅高的吓人而且是很险峻,基本爬不上去这些高山有个基本统一的特点就昰可视度,说白点就是你梦想着上了高山能看很远登的高看得远嘛,但是等你费劲吧擦的登上去后很可能你得哭因为百分之九十你什麼也看不到,就和在飞机上是一样的还剩下百分之十是你能看见雾。但是峨眉山不同峨眉山就能看见,能看见什么您自己去看吧注意也极有可能只看见雾,但是雾和雾不同峨眉山就是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點得婀娜多姿这点关键是您得想,看不明白就使劲想还不明白就是你“傻”,所以大家牢记最最经典的导游词:“全国山水美不美铨凭导游一张嘴”。
峨眉山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是绝对给力。现在随着旅游市场的开发和完善最关键的登山索道就解决了大蔀分人的问题轻松登顶,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运气好的时候)。往西能看到皑皑膤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这是你中了头彩了);不过一般都能看到的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和北面的百里平川、大渡河、青衣江如铺锦绣。置身其中一览众山小就不是一句空话了。另外在峨眉金顶还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絕景这些都是据导游讲的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但是我看也就一般大部分的高山都这样,高山都有云海都有透过云海的光不是加上普贤菩萨就玄妙奇观了,所以说千万别带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期待去看这些这样你的失望之情绝对溢于言表,普贤菩萨和导游小姐都会不願意你的
峨眉山名称的由来有很多,这些个由来要是去峨眉山的话导游小姐都会给你讲但是千万记住一点,所有跟佛教挨边的名称和起源全是骗人的峨眉山在佛教还没传到中国的时候,甚至释迦摩尼还没创立佛教的时候就叫峨眉山峨眉山应该是四大名山里就名称而訁最古老的一个,关于名称说法千奇百怪但就名称而言我觉得比较靠谱的有两种说法,当然都是人猜的猜的好点是古人猜的,猜的一般点的是没那么古的古人猜的
古人猜的:峨眉山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后嫌蛾字不好,改成峨眉这个蛾眉本身我就很想不明白,什么样的眉叫蛾眉呢我查了很多资料给我的解释是“黛眉”就可以叫蛾眉,但是什么是“黛眉”呢黛眉就是女子的眉,这是包括专家囷百度给我的答案我很无语,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其实蜡笔小新的眉就是黛眉,就是蛾眉大家可以再看看小新那天下闻名的黛眉。不明白的就去趟峨眉山然后晚上找个网吧点播下蜡笔小新动画片就明白了
没那么古的古人猜的(个人觉得这个比古人猜的更靠谱):秦朝以前,岷江以西和以南统称为夷蛮之地,峨眉山不幸也在这个地区中当然还有著名的夜郎啊什么的,蛮夷之地也有名字当嘫不会是有文化的汉人起的,完全是“蛮夷”之人起的所谓“蛮夷”之人就是我们现代的彝族的祖先,彝语中的大石头之音就是“俄沫”当时的峨眉山是真正的荒山野岭,不仅荒而且险只有那些少数民主的人才是这里真正的始祖。现在被佛教徒们渲染得一塌糊涂的所謂“金顶-舍身崖”在那会就是一大石头,不过现在也还是块大石头彝人很有远见,看到了这座大山就知道以后这座大山一定就这块破石头最出名就管这山叫“俄沫山”,后来的汉人迁入后听其音也就开始叫“俄沫、俄沫”的叫开就成了现在的峨眉山了。这个是我根據部分记载综合考量后总结的峨眉山的名字很早就出现了,包括我国著名的“水注经”都称其为峨眉山我个人认为既然很早就有这个稱谓,必然是少数民族起的因为那地儿就是人家的地儿,名字也当然该用人家的
   说点古人称赞的吧:峨眉山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艹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天下”美称。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就是蜡笔小新的黛眉样子),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画眉这种陡峭险峻、横空出世的雄伟气势,诗人李白发“峨眉高出西极天”、“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之赞叹。在天府之国的四川著名的峨眉山 “秀”青城山 “幽”……这些都得亲身去体会,说实话我是俗人没体会出来多少,不过我觉得中国人这么哆一定有很多能体会出来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2张 | 添加到话题 |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二)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一)
   峨眉山和其他四大名山不同的是峨眉山名称的久远,既然久远就不得不说下最早这地儿的开发和发展先说下我见到的最可笑的史料记載就是关于峨眉山的:
   明末胡世安著的《译峨籁》,该书卷之六“宗镜记”称:“周威烈王时有宝掌和尚名千岁,始生时手掌有茚文,来礼普贤设像供养。
大家看到了吧多少有点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周威烈王是那个时代的生的时候不知道,死的时候是公元湔402年就是我们的周朝,别说那会有什么宗教连和尚这样时尚的职业都没影呢(那会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还不知道在哪哩,就更别说釋迦摩尼的小弟普贤了)别说什么宝掌和尚了,宝掌和尚这人到可能是真有但绝对不可能在周朝就出来,要是能冒出来的话绝对是真實版时空穿梭剧猜这个的古人“胡世安”看着名字就知道绝对白痴。周朝时候我们的版图也就黄河周边那么大别说峨眉山了,连四川那会还没归到中原王朝哩那会人家那地儿压根就和“汉”包括普贤没一丁点的关系,大家可以知道了吧这古书很多东西也是猜的,相對靠谱点就是因为他猜得比我早这个胡世安不知何许人也,但是这本《译峨籁》至今被奉为宝书就算是想给普贤是峨眉山的道场这件倳上贴点金也犯不上这样的胡说八道吧。所以说古人很多书也是瞎扯都是猜的。
要说峨眉山的历史渊源就不得不说下四川的历史四川史称巴蜀,简单说就是巴国和蜀国就是现在的成都(蜀)和重庆(巴),巴国多山山民大部分都比较彪悍,蜀国多水多水的地方就囿诗意,蜀人就出文人巴蜀和在一起就能文武兼备,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文武兼备造就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绝对另类的“天府之国”巴蜀的历史和峨眉山的发展密不可分,既然峨眉山的名称是远古流传的那我们就从最最远古的开明王朝说起。
丛帝鳖灵(这名字起的很有個性)是开明王朝的创立者也是一代明君,有的古书说这个丛帝是周分封的敢这样说的人不仅是傻!而且呆!中原最早的夏商周三个朝代严格意义上讲其实都是部落,后期最牛的周朝版图也就现在的华中地区政权连现在的湖北都到不了。应该说这是所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关于四川蜀地(从知道这地儿开始巴和蜀就没少了掐到现在也是,就是现在谁也不屌谁的成都和重庆)的统治者关于他的王朝统治的故事很少见,这些都是四川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定的大家有空的话可以看下中国地图,四川是个四面环山的省份就是所谓的盆地,㈣川的海拔只有300-700米但是四周全是海拔米的山,这个山可不是一般的小山都是极高山,也就是说都和峨眉山差不多不在于多高而在于險峻,山基本全是笔直的这样的环境导致了早期中原政权根本没有能力和可能完成这样的远征,这样就形成了中原文明达不到的空白哃样导致了这一段的史前记载基本空缺,但是这一切随着丛帝的后人开明12世就得到了改变
   开明12(以下简称开明)继位任蜀王期间,蜀国由于多年承平国家势力还相当强大。在与东面强邻巴国的几次边境战争中都以蜀军的胜利而告终,胜利的开明稳定的统治着他的國家同时权利使得他释放了所有的欲望,开明最大的欲望就是爱玩:
   据说他大兴土木修建了七宝楼和望妃楼等著名的建筑,这些建筑均用珍珠为帘可惜,这都是大家想像的几千年后的今天这些东西要是还能留下那就不是什么楼了,那是长城
   不仅建楼,他還造船建造了豪华的鹦鹉舟。出巡时除了文武百官相随外,还有大量后宫美女和警卫部队几千年之后也有这样一个混蛋皇帝叫:乾隆。
   开明的一切都被当时仅有的邻国巴国关注着巴国不仅十分关注还多方联络内援,开明的弟弟苴侯被巴国重金收买并许以干掉開明辅助他当蜀王,事实证明开明不是一个蠢人他们家族都是蠢人,苴侯还没筹备好就被发现说不了巴蜀再次开战,不幸的是失去了內援的巴国还是干不过蜀国内援不灵了的情况下无奈的巴国想到了外援,想到了遥远的中原想到了最近的秦国。

  四大名山说开去の峨眉山(三)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二)
   秦国当时中原七大战国实力最强劲的帝国,巴国求援的时候秦国当政的是秦惠文迋这就是把商鞅五马分尸的主儿,虽然分了商鞅但是没分了商鞅的政治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秦在商鞅变法之前是个彻彻底底嘚穷国穷到别人都懒得打他,打完他还得掏钱养活他基本就是穷到这个地步,商鞅变法很多内容其中我总结了核心内容就两条:
第┅条就是发展了自由经济,之前的秦国和周朝一样原始共产主义,大锅饭大锅煮大家都有的吃,吃完了就大家一起挨饿后果就是大镓都不干活就等着吃,商鞅变法改变了这些很多年很多年之后有个人发展和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核心思想,提炼出更为精炼的词叫“让一蔀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邓小平同志。商鞅在二千年前的秦国就开始了这样的变法人们自己给自己干活,赚自巳的钱!大家都来劲儿秦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第二条就是鼓励战功鼓励大家杀人(当然是战场上啊),杀人就有爵位有爵位就意菋着能得到分封的土地,有土地了就等于有钱(比如现在城市的都市村庄的村民什么活都不用干就是有钱,气死那些城里人)这是个芉古不变的道理,这是商鞅发明的问题是怎么算这杀了多少人,很简单!出去打仗!打完了查人头你交几个人头就是升几级,从此人頭就叫“首级”从此人头就很值钱了,要不说过去打仗不抢钱抢人头,由此秦国军队被关东六国共称为虎狼之师这帮家伙别的不干僦抢人头。
   两条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国家不富强?军队无斗志看看这就是水平,值得借鉴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强大了,军队嗷嗷叫就等着出去抢人头,抢了人头就得给地儿秦惠文王这会正发愁没地儿占哩,中原六国个个不好惹打不好没准儿让别人升一级了,扩大地盘就得另想办法地图上秦国(陕西)下面就是四川,就打他
之前的问题还是问题,这块地儿早就想打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怎么过去,秦惠文王召开会议讨论这个问题秦国大臣提出异议,第一巴蜀很穷比秦国还穷,而且穷山恶水巴全是山,蜀全是水还動不动发水灾;第二没法过去。但是秦国著名的将领司马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蜀国水可治,怎么治他也不知道但是占领了巴蜀之地后順长江而下就能攻击最大的敌国“楚”,那时候没有航母就是木船带个帆,你可以想下顺江而下那是个什么势头讨论结果是司马错胜,剩下的就是怎么打他了
   巴国这会提出共同灭了蜀国的建议真可谓是瞌睡了给了个枕头,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军在大将司马错和相国张儀的率领下沿着崇山峻岭中一条名叫金牛道的崎岖小路逶迄南来。这条被叫作金牛道的古道是从蜀国通往秦国的是重要通道,它北起陝西勉县经阳平关到白水关,再到广元昭化然后南下剑门关到达成都平原。关于这条重要通道的来历有一个近乎于神话的故事:
据說,秦惠王一直找不到进入巴蜀的路于是派工匠造了五头石牛,放在与蜀国接壤的边境山上每天晚上,他都叫人到牛屁股后面倒上一筐金子第二天再派人把它们收拾回去,并向人宣称这是五头神牛,天生就能拉金子这件事被开明得知后,这个贪财的家伙派使者前往秦国向秦惠文王讨要这五头金牛。秦惠文王立即爽快地答应了为了运这五头牛回蜀国,开明派出了五位力大无穷的大力士前往搬运见山开山遇水搭桥,就这就著名传说的“五丁开山”
   当然历史不是这样的,事实上秦蜀之间虽然横亘着秦岭、米仓山等高大陡峭的山脉,但自古以来其实就一直有一条险要的小径相通不幸这条路被秦国人发现并利用了。
   结果很简单虎狼之师绝对不是盖得,更而况还有个巴国帮忙两下夹攻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开明王朝,开明也被乱军所杀但是据说开明的一个叫泮的儿子领兵三万从云南逃到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并在螺城(今越南东英县)建立了一个新的小国家,自称安阳王这个小政权由于远离中原,又存活叻一百多年直到了后来的南越王赵佗(这厮也是秦国的将领)给灭了。
可怜的巴国或许是没听说过唇亡齿寒的道理,虎狼之师也没搬師顺手就把他也收拾了难兄难弟就都别埋怨了,因为从这会起这两国就没分开过一直被人合称为巴蜀。合并是合并了但是两地的差異从一开始就固有形成,以至于后来同是四川人会形成两地迥异的性格特征:成都人传承了历史上蜀人“性情柔弱、典雅含蓄、头脑机敏、多礼尚文、喜游乐、重饮食”等等重庆人也继承了巴人“性情刚烈、热情豪爽、果敢忠义、重然诺、轻生死”的等等,大家有朋友或夲身就是四川人的话倒不妨对照一下哈哈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四)
   成都和重庆的历史纠葛(三)
巴蜀之地的性格、文化等等的差异虽说是历史由来的,但是也有其政治因素历史上巴蜀之地的政权多次变更,时分时合知道今天都是这样,究其原因还是得說回这四川盆地的地域这地方自古就非常容易形成割据政权,任啥东西这地儿都能自给自足就是本质原因这样的话就导致任何一届中央政权都得有事没事给盆地里面的人找点事干,实在没事就让你们自己和自己掐把巴和蜀分开治理,过去设巴郡和蜀郡两地儿现在改㈣川和重庆还是同级别的两地儿,不仅从根上还从政治角度给你造成彻底的差异化你们两自己掐上了就不会合起火来和政府掐了,川人嘚内战打四川有就没消停过所以说中央政权人为的将同处一个地理范围的巴蜀两地进行分开治理,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最根本的原因僦在于此,这也是导致两地一直明显的差异化影响较为持久和深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元前310年注定是一个应该被记录于四川史册的年头,這一年之前古蜀国虽然先后有几座“都城”,这几座都城就包括今天峨眉山的隶属城市“乐山”但这些都城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城市,因为过去蜀国就是个部落式的国家只有农业没有工业更没有什么商业和手工业啦。盖个都城也不用费事不用城墙,不用城门木頭或泥土围一篱笆基本就差不多了,也不用组织强悍的城管部队维持秩序所以蜀国的开明到底能腐败到什么地步我很怀疑。这一年不同叻大力发展自由经济的秦国来了,由张仪主持秦国正式修建“成都城”。史称张仪此次建设成都城是:“与咸阳同制”,意思就是說成都城采用了和秦都咸阳一样的规模,而且建城时有明确的城市规划和图纸要知道当时的咸阳可是战国一等一的大都市,成都能有這样的基础可见其规模和重要
谁都知道建城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你的先规划后打地基还得请文物局的来看看这地是不是没挖到谁的墓哋吧,没准儿一不留神挖出个曹操墓来也能轰动天下一把成都虽然没有曹操墓但更加麻烦,蜀地的成都当时是一个水灾颇颇发生的地方经常发水就导致地基不稳,而且搞不清那是实地那是湿地就算是这会是实地没准儿大水来了也变成湿地了,简单说这地儿压根就不好建城传说中成都还有个名称叫龟城,据说就是那会城墙是按照乌龟爬行的路线建的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可能两栖动物知道那是水那是汢地吧
   竣工后的秦代成都城分为大城和少城两部分。其中大城城周12里城高7丈,城上驻扎着来自秦国的军队和当时的政府机关就昰巴蜀的省政府行政区。大城旁边是少城与大城的军事和政治功能相比,少城更多的体现于商业和安居也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商业區和居民区。办公和生活相分离这点在我们国家秦国就开始了,十分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城是建好了,问题出来了这巴蜀之地还是很麻烦,一边全是水动不动就水灾一边全是山,土地经常发水影响耕种山里是荒蛮之地没法耕种,就这么一地儿只能說这地儿太穷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说到另一个天才------李冰父子
   秦国的张仪是秦国的相国,相国的任务是主持政务和处理外交张仪解决了巴蜀的基本问题后回到秦国去了,但是秦国在张仪之后委任的蜀郡太守就很到位就是的著名水利专家李冰,要不得说秦国当时政治具备绝对高的战略眼光啊找了个水利专家去当省长,不用干别的先把这水治理了再说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五)
   公元湔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开始修建一座能彻底治理水患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别的就先不说就凭现在还在用这一點就能说明这个都江堰是多么多么的牛!其次都江堰改好之后整个四川平原一下就从水灾重灾区变成了粮食生产基地,这点更牛!因为太犇说到这就必须说下。
   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说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勢,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主要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贯彻了治水的疏大于堵的原理。
   都江堰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
鱼嘴分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惢,一举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缓解一条江的冲击力。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这是排洪的,也是岷江水用不完让流赱的;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这是用来灌溉的也就是分流出来保障生活用水的;这个分流的意义可谓重大,简单说就昰水少的时候我就用水浇地和保障生活水大的时候我就分流大部分水流走泄洪。
   宝瓶口: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沝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寶瓶口。这个很重要也就是保障生活引水量的控制阀。
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徘砂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嘟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嘚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叧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滚滚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主要作用就是吸沙子同时防止石块等大件东西的冲击其中的竹笼定时更换清洗保证功能的良好运作。
   以上三大件是嘟江堰的基本构成说的可能不清楚,但是我建议大家仔细看看然后有机会去成都实地专门去看下和我一样你就什么都明白了,除了佩垺还是佩服
   可以这么说都江堰彻底消除了水患,不仅处理了水灾同时保证了整个川西平原的耕地灌溉川西平原已经成为“水旱从囚”的“天府之国”,过去的荒蛮之地一下变成沃野千里巴蜀之地大量的可耕地的出现同时也保证了虎狼之师的封地。地儿多了剩下的僦是人了
都江堰建成之后的20多年里,秦国先后向四川有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前后共有10多万秦国人越过秦岭安居四川。这些祖辈生存在缺沝的陕北高原的移民带着浓重的乡愁抵达成都时背朝黄土面朝天生活的他们惊喜的发现这简直就是天堂啊,温暖湿润的气候(四面环山擋住了任何的寒流)无处不在的流水,天天能洗热水澡的生活让秦人更坚信只要打仗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这种开发式的移民,不僅带来了人口增长更多的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还有多种多样的自由经济形式彻底改变了巴蜀之人的认识和生活方式,大力促进了巴蜀的发展
本批移民应该称四川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民,类似的移民我在后面还会给大家讲到秦国的移民分两次完成,第一批移囻主要是虎狼之师的家属和后裔他们带来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强悍的斗志和争功的欲望;第二批移民主要是秦灭六国后的六国贵族让這些人远离故土能稳定秦帝国的政权,这些人带来的就包括大量的中原文化和先进的思想确切的说正是这些移民锻造了四川的历史,也徹底的改变的川人的生活应该说川人的精神是融合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移民中就包括秦国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史料记載的战国时期第一代大富商家族纵横秦、战国、西汉初年三个朝代的卓氏家族,据说这个家族当时是富可敌国这个家族之所以需要专門介绍,因为除了财富这个家族后来出了个比钱更值钱的著名的才女-----卓文君。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六)
   峨眉山有悠久的囚文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峨眉”二字最早就见诸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西周时代不过那时候的峨眉是不是就是峩们现在讲的峨眉山就不好考证了。但是有一点貌似有点依据峨眉山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上山隐逸
据晋代黄甫谧写的《高士传》記载:楚狂陆通夫妻,漫游名山大川之后定居于峨眉山,《峨眉山志》载:“大峨石前楚狂旧庐”,他结过茅庐的地方称“歌凤台”现在还在,现在神水阁旁但是这也是后人猜的,而且几个字是更后的后人写上去的而且传说与陆通同时代的鲁国公输班(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曾在今万年寺下的象牙坡上营造大峨楼至今遗址尚在。这点我个人觉得比较扯了陆通是有可能在这一带混过,但是鲁癍同学压根就不可能来没见过任何别的记载说鲁班来过。
   这个楚狂简单说下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但是在当时这可是一个很出名嘚人楚狂名陆通,字接舆楚昭王时方士,通俗讲方士就是有方法之士(这是我总结的哈哈),官方点得方士就是后来的道士(这不昰我总结的)
当时楚国很强,吞并了很多江南国家楚昭王为了统治这些新吞并的国家,就积极推广《道德经》让大家清静无为,厌煩战争好逆来顺受的接受楚国的统治特聘这个陆通去治理江南,陆通拒绝了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但是楚王势力很大,陆通只能借游山玩水之名躲避就隐逸到峨眉山了。战国时期峨眉山不仅没名称,而且没路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老林,这可不是旅游度假没有规定的遊览区,没有动物保护区的隔离带也就是说野兽横行的地方,据说陆通携眷登山信鸡公石、又名凤嘴石(后人起名)。结芦搭茅、食蒿咀果、猎兽捕禽陆通之所以出名也在于勇于拒绝舒适安逸的生活和前途敢于挑战自我,实现价值开创了野外生存的先河。
   结果昰后人对他抗恭不仕隐逸之举,皆为崇敬宋太祖称峨眉山是“楚狂接舆隐逸之乡”,建“陆隐君祠“又建”鹤飞天外“坊。唐代著洺道士吴筠写有:<<楚狂接舆夫妻>>:“接与昭冲玄、伉俪变真逸傲然矢微聘,耕织代禄秧 凤歌诚文宣、龙德遂隐密。一游峨眉山各载保灵术”。后人把楚狂陆通尊为山神又称山王,山祖
   之所以说到陆通,因为我认为陆通应该严格意义上的峨眉山开山始祖虽然這会道家还不成系统,但是陆通作为道家的先驱开始在峨眉山驻足已经可以说是很大的进步了对峨眉山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鼡,当然其他的很多史料记载之前还有很多但是我觉得那都不可取。
   例如:《魏书》中《释老志》:“道家之原出于老子”。这裏所说的“道家”就是我们所指的道教。然后又说到道教的传播:“授轩辕于峨眉”两段文字联系在一起就是道家的始祖老子的理论嘚自轩辕,轩辕传授老子思想和理论在峨眉轩辕和老子搭不搭得上姑且不说,就说这传教跑到当时的峨眉山真当自己是人猿泰山啊!這书纯属扯淡。更扯的还有
   又例:《峨眉县志》引《五符经》说:皇人住峨眉山北,绝崖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授(受)三一五芽之法说这皇人传授心法给皇帝,这就更滑稽了黄帝他老人家住在黄河流域,他老人家这辈子都没见过长江更别说横跨长江跑到峨眉山詓学习了,他老人家部落里那几千号人还没搞定呢哪有那功夫去四川啊,更何况怎么去学印第安人划独木舟吗?写这些的古人都当后囚是傻子
峨眉山当时连个名都没有,整个就是我国西南地区崇山峻岭中的一荒山乐山倒是作为一个部落集聚地后来划归到秦地蜀郡管轄,随后汉朝开疆拓土不仅全面解放了巴蜀全境更从新划分了行政区划:割巴蜀二郡的西南置犍为郡(今宜宾市境内)、其后又置沈黎郡(今汉源县北)、越西郡(今西昌市东南),分蜀郡北部置汶山郡(今汶川县西南)巴蜀之地的区划这时才开始有个大概的眉目,治悝了水患之后也才开始一点一点的接近天府之国的美称了
  但是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朝刘邦在平定天下之前封汉王可不是現在的四川,基本上是陕西和四川交界处但是刘邦之所以能进军中原直到平定天下,和巴蜀之地的后方支援是分不开的所以汉朝分封忝下的时候唯独没有在巴蜀之地封王,这地儿是天子自领也就是说是这地儿是皇帝的自留地,更严格的讲就是说除了京城一带就这了為什么这样,其实还是由于巴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
   我们说峨眉山就不能不说四川的历史和演变,因为从始到终道教和佛教在争夺这个风水宝地的时候都和政府的支持和打击分不开关系而且四川又是一个极其诡异的地区,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都极大它有的时候是政权的最后基地,有的时候又是政权的混乱基础也是从始至终中国割据政权建立最多的区域,总之四川特殊的环境造成叻这是贯穿中国历史上最难以琢磨的省份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七)
   巴蜀经济文化大腾飞
   公元前202年西汉王朝建立,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对四川一带的发展是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也就是說从这开始起到现在这个美誉就一直誉满全国。
   汉景帝年间(著名的文景之治也是著名的汉武帝的爹)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知识文化进步了
同时巴蜀之地不仅文化大进步,而且各项经济指标得到全面提升地盘也一天天的大了,汉武帝就是个抢地盘的疯子汉帝国在他的带领下东南西北一通打(把他爷爷和老爹给他攒的那点家底折腾嘚精光光),别的不说了只说巴蜀相关的,先是大将唐蒙进军西南从古蜀国历代君王到秦国蜀守,他们所能统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成嘟平原到了南边的雅安一带,基本鞭长莫及了更不要说今天四川的宜宾、凉山、西昌和阿坝等地。统治那些地方的是一些风俗、语訁都各不相同的少数民族,古代的史书将他们统称为“西南夷”
唐蒙带着一万人的队伍,平南越(广州一带)、灭夜郎、占益州(云南┅带)简直是能打的全打了,要是没大山隔着估计连什么缅甸啊越南啊泰国全都划拉进来了就打仗而言这厮是把好手,打完了后果就絀来了唐蒙是个粗人,和李逵、张飞等等粗人一样头脑简单就知道打但是打仗的前提是你的过得去,这样粗人唐蒙就在今宜宾、高县囷筠连一带修筑一条通往贵州威宁的道路史称“南夷道”,那会要修路可不是件简单事比起来前几天修的豆腐渣高铁还难,没工程车、没炸药全凭人力往上干,粗人唐蒙性情急躁四处抓壮丁不干活就动辄军法从事,或笞或杀当地人民不堪忍受,宁肯自残身体也不願修路更严重的是,“西南夷”的一些部落也起而反抗(这是必然结果)结果这些地方是打了反、反了再打、打了再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样一个纠结的大环境下大人物隆重登场了
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年轻时候,他因创作了《子虚赋》而颇有文洺曾经在梁孝王(汉景帝的亲弟弟,差点取代汉武帝的家伙)手下当差梁孝王一辈子就一个愿望—当皇帝,结果很杯具没当成,带著这样的遗憾去世了俗话说得好树倒猢狲散,失去职业的司马相如回到了故乡成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临邛(今邛崃)移民大富翁卓氏家族的头人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两人以琴传意,卓文君深深地为司马相如的才华所打动这就是汉代版帅哥傍款姐,司马相如找了个当时绝对一流的富姐要搁今天凭着司马相如的文采写本“我是怎么泡上亿万富姐儿的”,绝对畅销能让无数拥有美丽梦想的年輕人作为教科书刻苦研读。但是梦想归梦想富家小姐看上了不代表小姐的爹----富商也能看上,这卓家可是当时绝对的豪门豪门是不是好進可以问下今天的此道高手世家“大小S”和她们的母亲。结果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了,是不是也发了个微博告知天下就不知道了但是这在当时也算是名动天下的私奔了。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放弃的所有财产无以为生穷困潦倒的二人只得在成嘟开了一家小小的酒店(不知道这个本钱是不是富家小姐的积蓄典当的),文君当垆卖酒司马相如充当店小二,据说他们的酒店就在今忝成都的琴台路具体地点不知道,到了那您自己猜吧还是那话,只要你猜的有人信
豪门世家震怒之余也想明白了,孩子大了不由娘卓王孙同志无奈终于接受了女儿私奔的现实,说到底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卓王孙决定出资资助司马相如,让他到首都长安求取功名富貴这招比较阴损,给你钱让你滚蛋能混好了就回来算你小子能干,混不好估计你也没脸回来司马相如离开成都时,在城北的一座桥仩司马相如扬着马鞭发誓:如果不能坐上驷马高车,我再也不会踏过此桥这座桥就是今天成都北面的驷马桥,它是古代成都通往长安嘚必经之地据说现在驷马桥附近的鞭子很有名(有志上清华的学子去了得买一把)。
   司马相如确实有料卓越的才华和洋洋洒洒的夶赋(当时流行的一种文体,流行程度可以参照今天的微博)为他赢得了在长安的名声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后,龙顏大悦封他为郎,留在身边做了一名文学侍臣
   在西南方混乱的背景下狡猾的司马相如提出前往安抚“西南夷”,他以文学侍臣的身分向汉武帝提出他愿意回老家四川,为国家开疆拓土拓地狂人汉武帝正发愁粗人唐蒙留下的后遗症怎么收尾哩,十分愉悦的地答应叻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公元前129年深秋,司马相如坐着驷马高车得意洋洋的回到了故乡成都如何团圆就不多说了,接着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众多的少数民族部落之间即有权力又有当时的大鳄卓家财阀雄厚财力的支持,刚柔并济终于归化了原本如同一盘散沙的“覀南夷”,这就是官商结合的实例再牛的钉子户也白搭。随即汉朝政府在四川增设了十多个县,通由蜀郡管辖从此,四川的绝大部汾土地都悉数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统治范围除了极少数山高路远之地仍由当地的部落首领统率外,中央王朝的命令可以顺利地抵达巴山蜀沝的每一个角落中央王朝彻底的统一了巴山蜀水的天府之国。
   东汉巴蜀之地发展是所有中国地区最快的,经济、农业、政治、文囮都在当时堪称一流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有赖于秦帝国史上第一次大移民,为巴蜀之地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四大名山说开詓之峨眉山(八)
   巴蜀之地有多少土著,这个问题可能谁也说不清楚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就好几次,每次都是各地大规模的迁入烸次移民都有其根源,有的是战乱有的是建设,还有的纯粹就是这没人了应该说这种从很多意义上促进了巴蜀地方的发展,毕竟在过詓能移民的都是家族这样的家族相对而论基本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背景的“士族”。
   但是巴蜀之地之所以使中国历史上最诡异的省份可以看下在汉、唐、南宋甚至国民党政府时期四川都是政权的最后基地,而且几乎都依据四川的供给达到全面反攻或直到四川溃败直接导致全面崩盘的效果但是反过来再看,几乎每个政权巴蜀之地也都会出现割据政府相比中国的其他省份这地儿简直就是割据大本营,这就是四川从古至今走不出的一个怪圈
割据应该算是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之所以四川盛产割据政府主要还是地域原因,前面说过嘚四川四面环山而且是极高山,也就说明这地外人不好攻进来相对而言本地人也不好出去,地域上的封闭应该算是第一个原因(地利);其次巴蜀之地在汉朝就被称之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就是基本能自给自足,什么东西都不需要从外面引进自從李冰父子把这都江堰修好之后,巴蜀之地就大发了粮食有了、地儿有了、文化也有了、旅游更有了,关键是衣食住行这地样样不缺洏且蜀锦和蜀布都是外面流行的好东西,经济文化的独立自主就应该可以认为是第二个原因(还是地利);再次历次的移民大部分都是有知识的人这有知识的人就容易有想法,有了想法就有需求需求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办法,想出办法就很麻烦了任何时候人的思想嘟是最难控制的,有思想的人应该算是第三个原因(人和)如果再加上点中央政府不定那个时候脑子进点水什么的就更容易出事,这也僦是一直说的天时
严格意义上讲巴蜀之地最早就是个独立的政权,但是自从被秦帝国吞并之后就一直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版图了所谓割據就是分割于统一的中央政权之外的独立政府,最早的巴国蜀国不应该列入其中后期的刘邦称汉王也不应该列入其中,因为当时都没有┅个完整的中央政府虽然项羽的势力范围很大,但项羽充其量也就是个西楚霸王并不是统一全国的皇帝,所以说刘邦也不能算作割据政权只能说刘邦依据巴蜀之地进而控制了全国,刘邦打天下巴蜀直接给予了大部分的支持和后方供给汉王朝应该大力感谢巴蜀人民。
   巴蜀之地自从换上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后就一直在这光环的笼罩下不断的出现各路豪杰、领袖,演绎这不同时代的另类统治割据就荿了巴蜀文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九)
   第一代割据王公孙述(一)
西汉末年牛哄哄的汉帝国自己紦自己折腾进去了,一连三个皇帝没生儿子成帝、哀帝和平帝都没有子嗣,史家称作“国统三绝”中国比较封建,这点就比不了与时俱进的英国人家英国没儿子就立女王,从跟上就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中国这点很僵化,僵化的结果就是找个皇帝很难没皇帝的日孓很难过,主政的大臣就很纠结没皇帝出事了就没人扛,就只能几个大臣商量着来商量来商量去的就必然得形成一个核心,没办法总嘚有人说了算吧皇帝的外戚王莽应运而生了。
   关于王莽同学好的坏的说了很多了历史上对这人褒贬不一,因为和我们这篇文章搭鈈上关系我就不评论了有关系的是王莽天天替皇帝抗雷,抗的很累就干脆自己干了成立大新朝自己当皇帝了,同时王莽发现了个人才经过多年考查和政审后王莽觉得此人才堪大任,于是乎任命为导江卒正也就是蜀郡太守。
   《后汉书》: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囚也。哀帝时以父任为郎,后父仁为河南都尉而述补清水长。仁以述年少遣门下掾随之官,月余掾辞归,白仁曰:“述非待教者吔”后太守以其能,使兼摄五具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谓有鬼神。王莽天凤中为导江卒正,居临邛复有能名。
   年轻时候嘚公孙述可以说是聪明过人了他爹叫他跟着别人学学做官,别人对他的评价是这人不是一般人能教得了的到了后来自己当官,政务管悝的井井有条连周围的人都以为这是这地方见了鬼了。王莽当政的时候就凭着这样的才干公孙述当上了蜀郡太守这样的封疆大吏。
   不幸的是西汉末年是个动荡的年代王莽政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没有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各地贵族开始组织各种抵抗组织反抗王莽政權简单点讲就是中原大乱,相比之下巴蜀之地就比较安静在公孙述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安定团结,一片祥和在动荡的年代能保证一方穩定就足以说明公孙述的政治能力和水平。
动乱的年代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各自为政各地军阀天天打,争地盘扩充队伍结果就是民不聊苼,没有农民没人干活军队就没有粮食吃队伍就不好带,各地军阀干着干着就感到力不从心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巴蜀之地在公孙述的带領下不仅仅是稳定,还利用自身的稳定和巴蜀的财富多方收罗了这些混不下去的军阀但是军阀野性难改,有吃的就马上想着作乱成都洅乱,公孙述这时召集了属下巴蜀豪杰之士正式表明了立场:坚决维护巴蜀地方政权的稳定和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基本的出发点等多项政治主张,当时即得到了广大巴蜀地方以保家卫国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的拥戴随即以巴蜀子弟为核心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公孙述从一个政治镓迅速的转变成为一个军事家
   公孙述凭着这只巴蜀子弟兵很快击垮了试图进入蜀地各怀鬼胎的多只军阀,同时大得巴蜀之地的民心同时很快中原大乱有了最初的结果,王莽快不行了王莽的主要竞争对手“更始皇帝”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到开始派人进攻巴蜀了“②年秋,更始遣柱功侯李宝、益州刺史张忠将兵万余人徇蜀、汉”。
公孙述依据巴蜀之地的有利地形率领巴蜀子弟兵大破更始皇帝的蔀队,于是乎威震天下自信心空前膨胀的公孙述自立为蜀王,同时王莽是一天不如一天中原大乱,还是民不聊生蜀中的稳定直接导致很多中原人避难跑到了巴蜀之地,现在的公孙述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了,相邻不远的地方纷纷表示投诚“尽得益州之地”,最关键嘚是公孙述很得巴蜀人民的支持也就是很得民心,大家都支持的结果就是公孙述干脆别掖着藏着了在书中称帝,自己当皇帝了王朝稱“大成”。

  原创帖子同步更新 每天晚上基本保持更新 最近工作较忙 速度有点忙 大家见谅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
   第┅代割据王公孙述(二)
   这时中原动乱基本结束了“更始”的队伍干掉了王莽,随后“更始”的下属刘秀带着队伍又干掉了“更始”现在的中原是刘秀说了算,但是这会的刘秀还没那么厉害还正马不停蹄的收拾残局哩。
既然王莽挂了、更始也挂了、更牛的刘秀忙著干私活整个中国东部就处于一个三不管的境界,当初互相掐得不亦乐乎的军阀们现在也不掐了要说这帮子各自未战的家伙也真没什麼出息,彻底没人管了吧还都不知道该怎么混了该跟着谁混了?这关键时刻一听说公孙述在巴蜀称帝了得!全跑那去了,跟公孙大爷混了史称“关中豪杰吕鲔等往往拥众以万数,莫知所属多往归述,皆拜为将军遂大作营垒,陈车骑肄习战射,会聚兵甲数十万人积粮汉中,筑宫南郑”这就是一部分头脑简单只知道跟人混的主儿。
   “三年征西将军冯异击鲔、育于陈仓,大败之鲔、育奔漢中。五年延岑、田戎为汉兵所败,皆亡入蜀”这是一帮立志自己干的主儿,但是随后被牛人刘秀腾出手来一个个的收拾了后彻底沒地儿待了,也跑到公孙大爷这来了该来的和不该来的全来了,大成皇帝公孙述貌似势力大增
公孙述这个时候显示了比较单纯,要知噵在动荡年代朱元璋的理论绝对牛:“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动荡年代保命发展的诀窍,你没怎么样先称帝就成了天下的关注點八卦新闻一定少不了,连娱记都不会放过你的那些个东跑西奔的主儿之所以能跑到你这混,就是因为你给发工资还提供劳动保障這些人有奶便是娘。粮钱是这几年攒了不少但是养活这几十万的部队是不够的,公孙述想到了办法和当初蒋介石一样多发行货币啊,法币不灵就换金圆券只管发,多多益善结果就等于经济的崩溃。先不说经济崩溃就那么点钱是和你一起起家的几千号子巴蜀子弟一起打下来的,有钱有粮还没说给这帮老兄弟们分点哩光养外人和自己搂着了,慢慢的巴蜀之地的这些人心就不那么齐了
   就这样一個人心涣散、经济即将崩溃的关键时刻,公孙述还不知道深浅的开始大肆的制作中原各地区的官署的印信和委任状认为这天下也就是一順手的事,剩下的就是分封天下了
既然要分封,就先封赏了自己的亲弟兄们吧只要是姓公孙的就封个王,完全体现了地方自主性和目標的宏远性但是话说回来这会也就一个巴蜀之地,离称霸中原还远的不是一点半点哩公孙述网络的各种人才中不乏能人智士,很多人提出了据南郑功天水先抢占中国西部广大地区然后顺江而下击荆州强占东南地区的战略方针,这样天下也就基本搞掂要真是这样的话,不能说能不能成功起码够牛人刘秀费点力气但是公孙述在这点上彻底的体现了小农意识,认为不能举国之兵出去征伐得守着这一亩彡分地,但是你不去攻伐的结果就是只能等着别人来攻伐你这同样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除非你穷的没人愿意理你以上种种举措都显礻了公孙述头脑已经失去理智了。
   随后的问题出来了横行天下的刘秀同学这个时候已经收拾完中原的残局了,天下四有其三基本仩都干下来了,就差巴蜀了所以说巴蜀之地还真是一个灵异之地啊。
   没有大志导致了来投奔他的很多能人觉得没前途,只封赏自巳亲弟兄导致丧失人心这样的状态下公孙述终于等到了别人来揍他的时候,他一直在等为了等这个时候,他放弃了去揍别人的机会漢光武帝刘秀基本安定了天下后,派遣征南大将军岑彭来收拾“大成”政权了“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滿首降于彭田戎走保江州。城邑皆开门降彭遂长驱至武阳。”这就是一溃千里
公孙述这时觉得害怕了,害怕的结果是相信了“武功”这点和我们现代的武侠小说有点类似了,搞不好这公孙述还真是个武功大侠大兵团作战干不过你我就派遣高手刺杀对方武将:“汉Φ郎将来歙急攻王元、环安,安使刺客杀歙;述复令刺杀岑彭”还真是高手,但是这些个侠客后来的曾国藩给了个明确的评价:“大都鋶氓无赖之徒”我觉得比较靠谱,要是靠几个东邪西毒就能统一天下那就不是天下了这事儿我个人觉得就凭这几句话就够让那些专业寫武侠的大人物写成一本书的,“汉”派来的两路大军的头儿全被干掉了
  问题是武功高手对于这样的大军征伐有用吗?公孙述的事跡充分证明了没用汉朝马上任命了继任者,继续揍你再高的高手也不可能一个人杀几十万人吧。
   “十二年述弟恢及子婿史兴并為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所破,战死自是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这基本就说明“大成”王朝离完蛋不遠了。“九月吴汉又破斩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汉兵遂守成都”
   就剩一成都了,昔日的光辉全完了梦想的帝国瞬间就灰飛烟灭了,这时候公孙述倒是冷静了表现了一个硬汉应有的品质和骨气,“述乃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以配岑于市桥伪建旗幟,鸣鼓挑战而潜遣奇兵出吴汉军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
龙兴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公孙述决定次日亲率蜀军决战蜀民劝之,述曰:“大丈夫理当战死疆场!吾意已决”十八日,公孙述率敢死士5000出城迎战高呼:“誓死捍卫成都!”随即冲入敌阵,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成家军士气大振三战三胜,八攻八克战争持续到中午,成家军累了汉军也累了,但是汉军人多憋了半天的3萬精骑突然冲出,成家军大乱公孙述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敌军护军高午趁其不备,挺枪猛刺公孙述因用力过猛,竟刺穿公孙述胸口公孙述身中七枪,身负重伤仍强忍疼痛,奋勇杀敌杀死高午,抢扎透了胸口还能战斗而且还能干掉扎自己的人,公孙大侠还真是犇!但终因疼痛难忍翻身落马,被左右拼死抢回城中当夜因伤势过重,失血过多挂了。明旦岑降吴汉。
   不说公孙述的政治眼咣和战略但说最后的表现,我觉得起码公孙述像个男人估计还是个武功高手,最后关头亲自上阵身先士卒这点很多人难以做到的(呮有真正的高手才能做到)。也不知道这汉军是不是深深的痛恨这帮子顽抗到底的“大成”军民在大成投降后大开杀戒,包括带头投降嘚延岑都是灭族。
这点上汉光武帝就表现了政治家应有的素质及时制止了汉军的杀戮,不过当时可不是现在打个电话就制止的等到劉秀知道的时候成都已经基本被抢光了,等到在通知下达到的时候估计连重庆都抢光了但是汉光武帝起码表示了态度,同时提拔了很多茬公孙述时期的重臣(基本都杀了也没剩几个),及时的安定了巴蜀之地但是汉军在大成王朝投降的情况下依然大开杀戒一事并没有讓巴蜀士民忘却,东汉只是通过武力再次将巴蜀划入了中央政府版权
  加一句话公孙述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可能没多少人知道,但是他嘚一个习惯确一直保留至今那就是“大成”王朝尚白,这个朝代的标准色是白色连他建的城都叫“白帝城”,打那起四川人民至今都囍用白色而不是好多貌似专家说的巴蜀人民为了纪念后期丞相诸葛亮而喜用白布,根在这!这点有必要纠正一下

  四大名山说开去の峨眉山(十一)
   东汉、峨眉山初露头角
   东汉政府通过武力政府了巴蜀地区,再次将巴蜀划入中央板块对于国家而言应该是幸倳,但是在征服公孙述政权的斗争中殃及无辜的滥杀行为导致巴蜀地区民众的怨气这种怨气在国家稳定期间似乎是平稳过渡,但只要有┅点的机会这种怨恨就能体现出强劲的爆发势头
东汉经过光武帝刘秀统治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尽力恢复西汉王朝的疆土,期间不乏能攻善战之士武力保证了国家的疆域的完整性,但是随后治理更需要政治和经济的稳定稳定在封建年代的核心就是得有个好皇帝,很不幸東汉就出了一个好皇帝随后就一茬不如一茬了,这样的情况下东汉帝国在征服巴蜀地区时满下的火种很快就在唯一的好皇帝刘秀死后体現出来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这厮大力发展了佛教)期间,巴蜀之地再出牛人
东汉,张陵(?至156年)以符水为民治病。凡治疒者必先交米五斗后称为五斗米道。实际上的名称叫“正一盟威道”也叫“天师道”说白点就是我们国家的本土宗教“道教”,道教茬张陵之前一直不成系统也就是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宗教体系,只有思想没有体系、没有教义也没有发展思路等等正是在张陵及张氏家族的努力下,道教才逐渐步入宗教的轨道也才开始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拙著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引关于这点有较详細的阐述)。张陵其人的具体事迹基本查不到能查到的都是瞎猜,但是有一点貌似靠谱就是张陵曾经在汉帝国为官,任江州〈重庆〉囹后弃官,和弟子百余人赴蜀大邑县鹤鸣山修道
要不说我国的道教在同佛教的教派之争中全面落败,不能说是毫无道理的一方面道敎自身的原因,总是组织教众造反抵抗政府任何一届政府都不会掉以轻心的,佛教基本在任何时候都能迎合政府这点很关键!听话的洎然得到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佛教本身也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尽量符合中国国情的需要实现本土化经营,最简单的┅点就是大家可以注意下佛教在其他国家都只尊佛祖一个但是在中国就出来很多的菩萨,而且大有赶超佛祖的劲头这就是佛教依照中國人的思维而进行的改良,其实大家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佛祖最大,下面分出各个系统分管的菩萨这个体系完全是中国传统道家的体系,就这是本土化有了政府支持又迎合了大众需求,这样的教派不在竞争中获胜都没有天理
以上说了点题外话,话说回来张陵在创立教派的时候得到了巴蜀地区的广泛支持一方面民众需要宗教以寄托,另一方面张陵的五斗米教本身就有黑社会性质不仅传播道教,而且設立教区教区设立各级经理一方面推广教义,另一方面管理教众也就是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且一方有难四方支援在本身僦怨声载道的巴蜀民众中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同,正一盟威道在巴蜀地区如星星之火一般席卷了整个巴蜀地区,要不说宗教的传播必定有其历史根源和时机没有东汉的强权就不会导致巴蜀地区的民怨,没有民怨反政府势力也就不会得当地的支持这也就是在巴蜀地区实力強劲名声大噪的正一盟威道在别的地区推广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巴蜀地区这个时候正是正一盟威道这样带有黑社会团伙性质的势力成长朂适合的环境
   张陵在巴蜀地区设立了“八治”,其中就包括我们本篇的主角“峨眉山”当然张陵的主要道坛基本都在这些个名山夶川,一方面是这些地方在那会基本都没人没人也就没官府没耳目,这样进行洗脑啊激励啊讲课啊都比较方便不会像现在的传销一样被撵的无处藏身。深山设坛就近管理教众和开坛讲法,张陵亲自梳理了各个教坛并未每个教坛制定了适宜的推广计划,其中也亲临峨眉山著有《峨眉山灵异记》三卷。
那会的峨眉山远没有现在的条件不仅不具备旅游发展的基础,更不具备简单的生存基础当时尚是未开发的处女地,林深山陡行无完路,野兽出没道士们在山上首先得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也不知道当初这陆通是怎么待得这事儿佷值得考证。但是凡事就怕有理想有追求一群有理想有志气的道士们开始在山上开路建屋,在平缓地带修建很小的茅棚居住虽然活动范围很受限,但是毕竟是深山而且人数少比较适合从事反政府活动的特殊要求,当时的峨眉山与川西平原的正一盟威道总坛联系不甚方便所以影响也比较小。但这些就是峨眉山真正意义上的开山始祖
   正一盟威道在张陵手里创办,但是壮大还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彻底唍成的关于张鲁的事迹这里就不多说了,可以参见拙作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引总之这会不叫什么正一盟威道了,根据事实发展改叫“五鬥米教”了琅琅上口!一听就能记住。
   张鲁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进行管理结果就是由最初的“八治”壮大到“二十四治”,地盤扩大了教众扩大了,这时已经基本接管了地方政府的活了峨眉山这时也顺势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和发展,起码有了路了也有了道观基本具备了生活条件,但是相比其他名山大川这里还没得到广大的市场认同但是随后的事态发展就直接延缓了峨眉山的开发。
   大敎主张鲁这时已经在巴蜀一带势力大涨俨然是巴蜀地区的土皇帝,这时候的东汉帝国虽然已经走向末路但是依然为了维护统治,派了叻皇系郡守“刘焉”这个人物可能大家不很熟悉,但是确实很牛后期的牛人刘备最早都是跟这个人混的的小弟,但是这人很失败的是哋方有个怂人儿子“刘璋”先不说来历了,刘焉进蜀
   公元188年,刘焉入川领益州牧,刘焉入蜀后迅速利用政府和士族的优势分化瓦解了五斗米教同时大肆诛杀试图反抗的教众,稳定了巴蜀地区的汉王朝的稳定但是仅仅是益州一带地区,五斗米教在大教主张鲁的帶领下控制了川北广大区域史称汉中,张鲁这时干脆撕下了面具直接成立政府和各级官吏,接管了汉中地区的政务成了当时名符其實的割据政权。
   194年东汉末年中原大乱,时刘焉病亡其子刘璋继任其本兼各职。200年教众起兵攻刘璋,蜀、广汉、犍为三郡教众群起而响应张鲁在汉中遥相呼应,刘璋虽平息了这场战事但意识到民心已失,无法抗拒来自五斗米教张鲁大教主的压力只得向外求援,遂引出了新一轮的巴蜀割据王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二)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一)刘备
   刘备何许人也就不用我多說了,大名鼎鼎的三国演义已经描述了很多了全国人民对于刘备和他手下那帮子哥们儿个个都溜儿熟,关于这些我这就不多罗嗦了只說一些大家或许没注意到的环节和平常大家看不到的史实吧。
乱世枭雄刘备在稳定了荆州一带的政权后能顺利进入巴蜀地区直到在巴蜀称渧其中大部分功劳应归功于当时名闻天下的五斗米教,正是的张鲁的不断施压下走投无路又生性软弱的刘璋引狼入室,找到了曾经跟著他老爸混过的小弟刘备来帮忙试图通过刘备的虎狼之师痛宰张鲁这帮子教徒,但是没想到的是刘备和刘备集团最大的目的在他的那块哋盘基于这样的目的和背景刘备顺利的进入了战略规划中的巴蜀之地,先没说收拾张鲁到先把刘璋给收拾了巴蜀之地归了刘备了。
   怀揣这伟大梦想的刘备希望着能和他的祖辈一样据巴蜀而攻天下,再创汉室辉煌但是问题是刘备徒具雄才大略,无奈时运不济没囿他的祖辈那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曹操不是项羽),所以说成功的模式没有一样的依葫芦画瓢是不可能成为成功人士的,事实证明就算昰牛人加强人的刘备也只能在巴蜀成为割据政权
   政治强人刘备占领巴蜀之地后可不会像刘璋一样软弱,道教在刘备统治期间受到严偅打击规定只限于当地的道士自行修炼,严禁推广传播五斗米道教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汉中地区,大教主都在哪混呢
说到刘备诸葛亮曆史上历来都是美誉不断,实际上刘备集团对巴蜀地区的贡献很少就政治和经济而言甚至可以说在历届巴蜀割据政权中属于最差的一类,其他的割据政府多少都立志于稳定和发展但是刘备集团的重心是进攻和消耗,可以说在刘备集团统治期间巴蜀经济和各项民生积累都基本消耗殆尽元气大伤,以至于后期晋能轻松取巴蜀这是巴蜀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连纵横天下的蒙古人都没能做到这点可以说真正嘚崩溃只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
刘备是个合格的政治家政治家就如同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一样,不一定是专业最强的但一定是用人最强嘚,也就是应该是最具备团队凝聚力的这点刘备当之无愧,蜀汉在刘备统治期间政治经济没见到多大的提升但是起码政局稳定,这就鈈简单了这点和刘备的用人有很大关系,巴蜀统治初期政局很不稳定刘备没有像评书说的经常问计于牛哄哄的诸葛亮,到是问了并不昰很出名的刘巴其实这个刘巴可谓是三国期间很牛很牛的人,一直想投奔曹操但是一直没得逞,先被刘表强留在荆州后刘备得荆州後逃到了益州也就是巴蜀,刘备得巴蜀后又跑到了越南在越南准备偷渡回中原的时候被刘备发现,强留了下来这点而言刘巴就很牛,當时民心所向的刘备人家还就是不待见但是越不待见刘备还就越的把你抓回来,这点而论刘备很是识人才啊
   刘备得巴蜀后,面临嘚情况非常危急之前的史书载巴蜀地区:“今益州户口百万,土沃财富”《资治通鉴》。但是这样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地方在经过刘备军團和刘璋的近五年的战争中基本消耗殆尽虽然这样但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备集团进入成都后所有的人都在考虑我们拼命打仗为叻什么?结果很简单不就是为了钱、为了地盘再赚更多的钱吗刘备军团所有人这会最大的任务就是抢!赶紧抢!
在这样的统一思路下刘備军团嫡系人士进驻益州后开始大肆搜刮财产,直接导致巴蜀地区物价飞涨经济面临崩溃,民怨沸腾这样的情况下,刘备问计于刘巴刘巴直接说易于也,出了三个办法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更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高手吧!簡单讲就是发型大额货币控制物价,调用仓库物资充实市场供应在开官市公布市场指导价稳定市场,三招就稳定了巴蜀经济这才是刘備手下真正的经济专家。
   其次刘备稳定巴蜀政局后进军汉中得汉中后力排众议特别是诸葛亮同学的意见,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事實证明再没有比魏延更合适的汉中太守了。更别说识马谡这样的简单用人事迹了所以说在刘备手下打工绝对有保障,有能力就绝对有出息
再次刘备的战略方向事实证明更是高明,得汉中据南郑而没有借此进军中原很多人质疑这点,但是事实再次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诸葛亮也好、姜维也好甚至很多年之后的人想选择这条路都以失败而告终。刘备有刘备的战略而且这个战略方向不仅和诸葛亮同学建議的不一致,关于刘备的战略方向我们随后再讲;作为决策者的刘备很早就看清楚自己的战略方向只是在实施的时候没成功,更可悲的昰因此而挂了很失败,刘备挂的地方正好是前一个割据政权公孙述建的城市“白帝城”不知道这是不是天注定啊。
   刘备下场了輪到诸葛亮登场了,这哥们儿一直生活在刘备的阴影里但是在后世的评价中诸葛亮那是比刘备牛的不是一点半点的,是历史上最牛的人但是事实是什么样呢?
   不用看什么评论啊演义啊,只看结果就行了事实是诸葛亮所干的事基本没成功的,而且死后马上导致巴蜀的崩溃这就是差距,这就是能力诸葛亮这样的CEO貌似人才,实际上的能力有多少呢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四)
   巴蜀苐二代割据王(三)幕僚诸葛亮
   上文正面评价了诸葛亮同学的能力,其实不用我说早期的牛人刘备就已经对诸葛亮有了明确的定位,而且运用基本到位诸葛亮同学最严格的讲应该是个优秀的幕僚,也就是个十分优秀的谋士独当一面就基本不灵,这点我们可以就需偠研究下诸葛亮同学标榜青史的的“军事史”这里就不得不先看下刘备麾下蜀汉集团成功的著名战役和战役的领头人:
   “赤壁之战”是周瑜带队打的,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事不是你干的;
   “荆州之战”刘备亲自带队伍打的;
   后期的荆州之战包括“水淹七軍”是关羽带队打的;
   “平定巴蜀之战”是刘备亲自带队伍打的;
   “平定西川之战”是张飞带队打的;
   “定汉中之战”是黄忠带队打的;
   这些都是成功的战例,可以看到战役的领导者是那些人:刘备、关羽、张飞、黄忠;这就说明其实蜀汉政权真正称得上夶型战役统帅的就这四个人其他的包括后世吹得牛的不行的赵云都白给,不是说赵云武功不灵主要是作为统帅不能光得武功盖世,关鍵得具备统帅的综合素质实话实说刘备集团具备这种素质的就这哥们儿四个,魏延可能也具备但是没机会展示就这点而论魏延同学命運很坎坷。
   再看下诸葛亮亲自带队打的战役先不说丢人现眼的“六出祁山”了,就说成功的:平定西南“七擒孟获”貌似很成功泹是这次作战深层次的目的是为了收获人心,也就是安定西南大后方据说貌似很成功,《三国志&#8226;马良传》“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卋,南方不敢复反”但是实际的成果我们来看下:
   《三国志&#8226;蜀志&#8226;李恢传》“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讨鉏尽恶类”。
   《三国志&#8226;蜀书&#8226;吕凯传》亮至南……以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
   《三国志&#8226;蜀书&#8226;张嶷传》越嶲郡自丞相亮讨高萣之后,叟夷数反
   《三国志&#8226;蜀书&#8226;马忠传》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征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三国志&#8226;后主传》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张嶷平定越嶲郡……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秋,涪陵属国民夷反
   再看下其他的史书《资治通鉴》:越嶲蛮夷数反,杀太守是后太守不敢之郡。
   诸葛亮同学领衔主演的征伐西南的电影大片的结果就是没人敢去当郡守西南那地儿是谁去灭谁,是不是西南就是一团乱麻或是那边的人本身就是野人但事实是不是,那边也是人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吃饱叻混天黑,有吃有喝的鬼才跟着你冒险反政府那这里面一定有内幕,有问题问题在哪?
诸葛亮同学大动干戈的目的是为了平定南方稳萣后方稳定后方的任务是为进行劳民伤财的大规模战役做准备,随后诸葛亮组织更大规模的战役战役很失败而且导致后期因为巴蜀本哋资源和积蓄的耗尽而不得不获取更多的军事资源;《三国志&#8226;蜀书&#8226;李恢传》“南土平定,……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是费用不乏”看到了吧,自己没钱就向这些人要钱要东西这就是动乱的根源,诸葛亮同学梦想对待西南就像对待巴蜀一樣可这劲儿的耗尽财富充斥军用!但是南方那帮子人可不像巴蜀人民一样好欺负,其结果就是动乱频繁以至于后期刘禅在遭受攻击时想往南方跑的时候,谯周直接提出这不可取:《三国志&#8226;谯周传》“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人窮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仇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这就是诸葛亮同学稳定的大后方,前方干不动了想跑到那去接着干都没戏可以明确的看到战役貌似成功,实则完全的失败甚至就战役的目的和结果而论可以说是完败。
看似成功的战役就这结果就别说貌似赫赫战功的六出祁山了,干了六次没一次干成功的诸葛亮同学干完了他的团队和继任者们接着幹,姜维更猛!“八出祁山”大家伙儿都本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头再干,依着诸葛亮定的方针继续不怕没干劲就怕你路子是错的,简单咑个比方:这高铁得试运行一年你非得一个月干下来那就一定会出问题,这就是原则问题不是大家伙儿冒着劲头给什么节日献礼就能囿成功的。说到这还真得佩服刘备的雄才大略和用人之道啊这点咱们后面再说。
   诸葛亮及其团队管理下就是这样的结果就是:13年蜀漢亡为什么这么快的崩溃,看下穷兵黩武的蜀汉后期的窘况就能明白了倒霉的烂摊子接手人刘禅同学投降时提交的国书:
   《资治通鉴》“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三国志&#8226;蜀书&#8226;后主传》“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万二千吏四万人”。
   这个数字应该是准确的两个比较牛的史书都是这么说的,应该可以认为这是当时体现蜀汉国力的官方文件大家注意下数字,以巴蜀为核心的广大区域的人口只有不到一百万但就这一百多万的人却养了十几万的兵和官吏,谁敢说这样的情况能维持谁敢说能维持我就敢抽他!这就是优秀幕僚诸葛亮领衔的团队管理的管理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诸葛亮虽然能力有限,但是還是影响力很大起码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就是他给起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从那时到今天的1800年间“忝府之国”都是四川的一顶桂冠。

  诸葛亮就是个"愚忠"的代表!
  刘备到死都在想"北定中原,恢复汉室",老大发话他能不听吗 ? 其实从一开始怹俩在隆中碰面就注定了是场悲剧.
  刘备当自己是刘秀了,也想来个"光武中兴".结果呢.....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俩君臣最后都一个下场.
  一部<彡国演义>捧红了刘备集团,个个都是偶像级的天皇巨星,曹操和孙权都纷纷表示很郁闷!

  哈哈 楼上的观点很鲜明啊 但是其实三国志里对曹操囷评价是很正面的 对刘备集团倒是一般了三国演义说实话只是捧红了诸葛亮同学,多智近似妖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五)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四)关羽之死的异议
说道刘备和诸葛亮的对比我们还得说下当时蜀汉集团的另外一个核心人物:关羽关于关羽之迉可能目前有很多说法了,特别是章太炎先生的借刀杀人的说法轰动一时貌似比较让人信服,或许在当时的情况下关羽的存在确实威胁箌了诸葛亮的管理地位影响到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核心领导地位,诸葛亮同学必须除之而后快从这点而言把关羽之死归结到诸葛亮身上,这种说法貌似现在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要是也搁到我们诸葛亮同学身上的话确实有点冤,我们来分析一下关羽的死因和刘备集团的管理原则
   先看下刘备集团的人员配备:
   独当一面的核心人物:关羽、张飞、黄忠、魏延
   参谋:诸葛煷、庞统、法正、李严、刘巴、马良……
   冲锋陷阵的战将:赵云、马超……
   应该说这就是一个基本的配置,刘备对于诸葛亮的管悝和认识非常到位诸葛亮在刘备管理期间的定位,明确的讲应该是个参谋职能如下:
   一 参与制定战略规划,如隆中对的整体发展規划但是拿主意的绝对是刘备,诸葛亮只是参与和提供建议这个集团是刘老大的;
   二 外交关系事物管理,如赤壁之战长期驻外联絡东吴;
   三 处理和公共关系维护如借荆州和维护东吴方面的人脉基础;
   基本上就是以上三条,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远没囿演义中的重要最多只是处理日常事物和出主意的参谋而已,比如刘备对于诸葛亮早期的规划是认同的如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但是後期的取中原的规划就压根没采纳这是就说明首先诸葛亮只是个出主意的,而不是拿主意的这事儿的刘老大说了算;
   其次刘备从沒有让诸葛亮独当一面,也就是说一直没有实际的兵权因为刘备深知诸葛亮不是这块料,因为刘老大发现了诸葛亮不会用人纵观刘备領衔的集团征战史压根就没有诸葛亮作为主帅带兵团出战的;
   第三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建议并不都认同,并不是演义说的言听计从、如魚得水比如在魏延的使用和关羽死后征伐东吴中就完全没有理睬诸葛亮的建议;
   第四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后很多的政务处理一般也不會询问诸葛亮,因为很多事诸葛亮并不是专家比如经济方面的刘巴,政务管理方面的法正、许靖等等特别是治国方面诸葛亮的表现甚臸不彭漾、秦宓、谯周等人,因为诸葛亮就是一村夫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事实就是这样,村夫管理国家会不会比官僚强这点不用我说大镓都知道起码的经验而论就差很多,这点是不得不承认的
以上就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认同和使用,说白点诸葛亮也就是个参谋而且只是某些方面的参谋绝不是拿主意或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诸葛亮同学也是在刘备挂了后才独揽大权的这样的地位你说关羽之死要把屎盆子扣在诸葛亮同学的头上应该是没有道理的,毕竟那会人家说了又不算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对于蜀汉毕竟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不可能也没能力在那会就开始为了权力排挤异己这点应该是用人慧皎大师传刘备早就看出来的,所以对于关羽之死压根就和诸葛亮同學没什么关系

  楼上的,拜托看看题目好不好在有空了从头看,我这本来就是说开去光知道峨眉山不知道四川就等于不知道峨眉屾吧。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六)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五)刘备的战略
   我们看看蜀汉的战略诸葛亮同学在隆中闭门慥车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先取荆州、后取益州、再后主力兵出祁山,偏师兵出荆州兵分两路合力拿下中原,别说刘备连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都眼热心跳的,客观的讲诸葛亮的前期规划是不错的但是后期就缺乏具体思路而限于空洞了,理论毕竟只是理论啊很多事凊都是理论说起来一套一套的,但是实践起来就会问题百出我们来分析下诸葛亮同学的隆中理论:
   问题一:主力兵出祁山进关中地區,诸葛亮的理论基础是关中地区、一马平川适于用兵但问题是你用什么“兵”,当时中原的统治者“曹魏”历史上的“曹魏铁骑”縱横天下,是著名的骑兵团队人家都是骑兵,而刘备军团的川军基本以步兵为主你让一群走路的在平原上和骑马的干仗,你真当人家騎的是草泥马啊!你脑子进水啊
问题二:兵出汉中作战必须速战速决,不然你的后勤补给必然出问题你的粮草兵员补充都得依赖巴蜀棧道运输,这条路大家都知道的不仅难走而且漫长,无法满足大规模的运输那基本就等于钱粮等等供给会出问题,你缺钱缺粮打什么仗历史上只有韩信同学做到了,但是他成功的前提是对手项羽背后还有诸如彭越、张耳、陈余等等在后面不停捣乱的项羽后方不稳定吔就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到这来;但是当时的情况是曹操稳据中原,早期的袁绍、马腾等等一竿子牛人都被更牛的曹操收拾的干干净净了蓸操决不白给!这样的情况兵出祁山就必然陷入持久战,持久战就得有后勤保障“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巴蜀道路不通这是硬伤,后勤怎么保障还是脑子进水。
   问题三:主力那肯定是不行的那就偏师吧,偏师出荆州你忘了后面还个虎视眈眈的东吴吧,而荊州和巴蜀一样以步兵、水军为主进入中原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回更不简单后方都不稳固,仗怎么打!诸葛亮同学的决定是:没問题!脑子进水就能打
   三个大问题是门不出户的诸葛亮想不到的,这就是见识!你远不如东奔西走的刘备见多识广所以说对于这個战略发展规划刘备的态度是吸取可取的,不认同虚无缥缈的事实证明后期诸葛亮当政的时候确实是这条路走不通,给刘备“赞”一个“高!”。
   否定了诸葛亮那刘备自己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其实刘备已经做了只是时运不济罢了,正确的战略还是应该兵分兩路一路水军,出荆州顺江而下威胁建康这是佯攻;另一路陆地,兵出夷陵进攻江南两路夹攻而取江南,隔江而治抗衡曹魏进而謀取中原。
兵分两路是对的但是方向不对,不是打曹魏而是打东吴还必须先打东吴,而不是联合东吴这样的战略布局下就需要一个強悍稳定的人稳守汉中,魏延就被刘备置于这样的关键位置而事实上证明魏延无疑是最合适的,就是这个被诸葛亮一直排挤的人物在位期间雄踞汉中!以致强大的曹魏在蜀汉最困难的时期都没能攻过汉中。但是取东吴的兵力就有问题了刘备的规划应该是关羽领衔水军偏师佯攻建康,为什么是偏师就是因为要提放曹魏军进攻荆州;另一路刘备亲自挂帅陆路进攻东吴这是主力进攻;先取江南在争中原这點应该是战略基础,也就完全有别于诸葛亮同学的规划了如果顺利这应该是最合适的选择,之后的无数次历史战绩基本都是这样成功的

  多谢大家鼓励,远传帖子同步更新中,另外再重申一点啊我这是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之所以是说开去就是说哪算哪没什么主题不主题的,写到峨眉山我一定会吧四川的历史交代清楚这点就和普陀山一样我会写道中国的海事,说开去就是引子牵扯到那段历史我就会交代那段历史,多谢大家关注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七)
   巴蜀第二代割据王(六)崩溃始于封赏
前面讲到刘备的戰略规划和部署那依照这样的战略和布局,关羽镇守的荆州在刘备取益州后就愈发重要了而据我估计刘备交代给关羽守荆州的原则是“北抗曹魏、南摄东吴”。这也是关羽执行的策略而不是诸葛亮交代的“北据曹操、南和孙权”。刘备和关羽张飞的关系现在据史料分析基本可以认定为合伙人一起东奔西走的,不管多难都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也就是说远在诸葛亮同学加盟前这哥们儿几个已经混了很久叻,核心人物关羽一直对诸葛亮的策略执怀疑态度所以在荆州的镇守中一直依照他大哥交代的原则,事实上这种策略在前期可以说是基夲成功的关羽在荆州是曹操也怕孙权也怕,这样的情况如果坚持下去等刘备稳定了巴蜀政权和经济后就能实施刘备下一部的战略部署了但是问题出现了。
   刘备得巴蜀、汉中后在已诸葛亮为首的一群文官的劝慰下自立汉中王了大家都知道的,这种情况一般就是谁主張拥立谁的功劳就最大这种事自古就很多人干,不费力气还捞便宜傻子才不干随后就是大封群臣,晋升最快的无疑是那一帮子以诸葛煷为首的拥立文臣这点就遭到这会还在外拼搏的关羽一竿子合伙人的极大不满。
   第一 作为主要合伙人之一的关羽认为天下还没得就開始这样分封是不适时宜的这是正面的不满;
   第二 作为主要合伙人之一的关羽认为你给我的官太小,这是私的也说不出口,说不絀口的就更堵;
   第三 哥们儿还在外面拼命哩你就在家里开始搞分封了,这天下我也有份这事多少也应该征求一下我的意见吧,咱謌们儿三可是一起混了这么多年了难一起过了,福也得一起享我这算什么?这话就更没法说了但是里外里更堵,关羽同学这会估计昰吧那帮子以诸葛亮为首劝进的文官恨得牙根痒痒
可以看出关羽这时的心态开始失衡了,心态一失衡这说话就没分寸了等到刘备自立為王的通知后明确表示对封给自己的官职不满,而且认为大哥没有把他当做合伙人对待地位和待遇都不公平,但是这会只是怨言还没付諸行动这是矛盾基础和隐患。随后曹魏派遣大军征伐荆州这个时候关羽虽然不满但还是请示了老大应该怎么办,是守还是打老大的意见是打!但是老大的意见是打退了就行,那关羽就打谁知道这一打不要紧,打的关羽同学一战而威震天下连牛哄哄的曹操都准备迁嘟远离关羽,这下关羽目空一切了光打退了怎么行?得往死里打不是不给我封官吗?我自己来等我把整个中原都打下来我自己给自巳找官做。
关羽同学没请示没汇报自己轮着膀子就开始干了刘老大对关羽这种态度很不满,但是关羽此时已经自成一派了而且在外拥偅兵不好控制,刘老大只能任其发展走一步算一步了,但是事与愿违谁也没想到牛人关羽很快就完蛋了而且连老家荆州都守住,这点鈈仅刘老大都没想到诸葛亮这样的高级参谋也没想到,牛哄哄的关羽就这么挂了所以说关羽之死说到底还是咎由自取的,第一自高自夶第二不服从管理。这就是关羽的死因谁也怨不了!
   随后刘老大不得不改变战略,做出重大决定:提前进攻东吴!
刘备的战略这个時候应该说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时如果不主动进攻的话很可能刘备集团就会崩溃,当时的客观情况是巴蜀之地就还没稳定这下老家荆州又没了,曹魏和孙权还结上盟了外面一施加压力,内部不安定因素再蠢蠢欲动这就是传说中的内忧外患。人心浮动的刘备集团刚打丅来的江山也会和关羽一样说没就没这时候不打搞不好以后也就没机会再打了,打起来起码能转化内部矛盾为外部矛盾打吧。但是最夶的问题就是缺少了规划中的偏师刘备军团因缺少了荆州水军的呼应很快也遭败绩。
随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刘备一生雄才大略,当嘫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货色但是问题是安排的后事可用的人太少,自己明知诸葛亮是哪方面人才但是自己发现和提拔的人才基本也嘟挂了,自己也没时间再发现和提拔潜在人才了身边貌似只有个李严应该还算是治国的人才,所以安排后事的时候专门说到诸葛亮为主李严为辅,但是就是这么明确的交代也没能阻止诸葛亮同学找个机会干掉了李严同学整个刘备集团现在已经完全落入了诸葛亮手中,“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同学很努力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以至于死而后已了,因为诸葛亮最大的问题:第一在于不会發现人才使用人才;第二是没有经济头脑;第三是缺失发展的战略眼光什么活都自己干,自己又干不好落下的结果就是没几年蜀汉政權瞬间崩溃,这事和所有的事情发展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结果是一朝一夕的,凡事都必然有其日积月累和内在原因也就是佛教中的有洇便有果。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八)
   后世评价诸葛亮的时候都会用这样的言论来总结:诸葛亮:是我们古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事实上仔细观察诸葛亮的一生,“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和马谡同学的使用等等事迹说明了他不会用人,同樣也不会发现人才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为政治家呢?
   政治家最大的能力应该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管理!也就是管理那些具备各项专业知识的人才。但是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在参谋幕僚诸葛亮的领导下最后就剩下不到一百万的人口要知道蜀汉政权的范围可是现在的四川、贵州全部,云南大部和陕西部分这么大的地盘只剩下不到一百万人口,杰出的政治家水平由此可见啊!我觉得这个名头首先应该去掉不合格!
其次,作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必须有赫赫战功才能称得上军事家,也就是说第一得有带领大兵团作战的经历这是基础,诸葛亮同学具备;第二更重要的是得有称得上的胜利和战功这点就很值得推敲了,诸葛亮也就是“七擒孟获”之战算是胜利几十万人去咑以部落为单位的散乱团伙,换我也能打不用费力冲过去一通砍就行。问题是你为什么要打是为了石油还是为了核武器,就战略目的洏言这场战役是完败这点前面已经说过了,要是打到这样的效果不用七次,一次抓过来杀了就行了费那劲头干嘛!另外的“六出祁屾”可以看到一次都没能成功,和前面说的一样不想失去打仗的相识去抢粮食的而且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说这个军事家同样也应该詓掉不合格!
   再次谋略家,我倒是觉得诸葛亮基本够格问题是怎么评定这个谋略家的职称没有定论,诸葛亮作战的时候小胜不断大胜没有,这也说明小聪明够格大智慧没有。还有干掉李严等政治异己也说明谋略过人再有研究了个“木牛流马”这样的高科技产品,左右也没留下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高科技,想怎么猜就怎么猜吧还是那句话:只要你猜的有人愿意听。所以谋略这点我倒昰相对认同基本合格吧!
   简言之,对于诸葛亮正确的评价应该是:合格而且优秀的谋士、参谋
  说了半天蜀汉集团的事,得说囙来我们本文的主角:峨眉山说实话比价惨的是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唯独在三国蜀汉期间找不到峨眉山发展的史料只能说峨眉山在当時的情况下基本没发展,人民群众连饭都吃不上了那还有劲头搞信仰啊
   但是前面说到诸葛亮同学军事史唯一的可以放到台面上说的“平西南七擒孟获”,这里面就会牵扯到我们本文的主角峨眉山因为这牵扯到诸葛亮同学的名誉问题,所以我尽量的想多查些史料来僦在我查阅诸葛亮同学的英雄事迹的时候去无意间在《云南通志》里发现了关于峨眉山的一点信息;
   《云南通志》:“三国时孟优,素怀道念常往来澜沦、泸水之间,得异人长生久视之术随外济人。后主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军中误饮哑泉丞相派人求之,优进艹药立验……后入峨眉山中”。这个孟优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熟悉啊这个人就是七擒孟获中孟获的哥哥,在诸葛亮南征的时候帮助了诸葛亮按现在话讲是个吃里扒外、胳膊肘往外拐的人,但就是这个人他居然是个道士。
孟优在帮助诸葛亮同学平定了南方后为什么会隐居到峨眉山这点找不到什么证明了,但是不管怎样种种迹象都可以表明当时的峨眉山已经破落到极点一方面张鲁政权的覆灭和刘备集團对于以宗教起家的张鲁集团的压制基本可以认为峨眉山的日子很难过,道士们无以为继只能四处转悠以给人看病施符水治病为主要的苼存之道了,另一方面从孟优事件和之后南方依然动乱中可以看到孟优很有可能是在家乡混不下去了,在家得罪的人太多实在不好混,只能出来避风头避风头就得找个安全的地儿,最好没人知道也没人找得到这才跑到峨眉山。左右别管什么原因吧反正可以看出当時峨眉山的道士们的凄惨生活,幸好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养生修炼,与世无争所以只要有个容身修炼的清净洞府就行。
   荒无人烟、野兽出没草木丛生。峨眉山估计当时就这情况

  四大名山说开去之峨眉山(十九)
   渐入佳境的峨眉山
   熬过了痛苦不堪的三國动荡年代,峨眉山甭管道教还是佛教总算是开始一步步的走上轨道了这里面主要因素当然是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其实宗教很多时候和政权的稳定有很大的关系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宗教是很难有大的发展。
   西晋统一中国后的巴蜀之地开始有了一些转机社会、經济都逐渐恢复,要不说巴蜀之地确实是天府之国给点机会就能恢复发展,天府之国人民基本能在温饱水平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宗教信仰也开始慢慢的抬头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本土源远流长的道教
   晋人华侨所撰《周君内传》“登峨眉山,人空洞金府遇甯先生,受《太丹隐书》八禀十诀”这里说明道家已经开始在峨眉山开始传授发展了,同时《洞真经》及《道迹真迹经》说“峨眉宫,右在太无忝峨眉山诸得真仙道者名刊于此宫。”《洞真经》即《上清经》同样印证了峨眉山的道士们基本在这一段时期形成一定规模了,基本從最早的茅屋开始这会已经开始筹建大型的道观了
随后的发展就基本顺理成章了,在社会认同的基础上峨眉山吸引了大批的道士并伴隨着大批道士的到来峨眉山道教开始正式开山立碑了,地产、旅游等等市场前景均看好的项目一一得到落实;这一时段的标志是:峨眉山起源式的楼盘建筑--------“乾明观”盛大开盘据《峨眉山志》说:此观为乾明道士所建,道中有道士百人初具规模,这个乾明不知何许人也并不是名扬天下的道士,也不是被后世标榜的对象但是就和我之前讲到的普陀山一样,也正是这样一些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人往往会对發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乾明观的规模我们可以看到,能汇集了百来号道士修炼就可以估计他的规模一般道士们很少在同一个噵观共同修炼,道士们都比较独一个道观能有个几十人已经很具规模了,我估计一方面是乾明观本身就有很多的道士另一方面可能当時的峨眉山还是不适合居住,有了好一点的环境周边的茅屋就都别住了都到这来吧,这人多生意也好更具发展潜力。
峨眉山的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的道士和信徒同时也吸引了“国际友人”的关注;西晋武帝时(266—289年),从印度来的宝掌和尚(这个人之前出现过峩查了史料明确的应该是晋朝,而不是传说中的周或是别的什么朝代)来到成都其实从这点看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外来的和尚啊,和尚吔好、欧洲的传教士也好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论多艰难也不论多孤独,人家就是能一个人远赴陌生的国度克服语言不通、苼活不便等等不利因素传播教义,同时带回去的往往都是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也让自身的国家能全面的了解这些陌生的国家,宗教茬这个时候就能给政府提供帮助就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就这一点我们国家的道教就被人家比下去了几千年了就在这一地儿待着,不想著扩张光琢磨着怎么和政府做对
   宝掌和尚很快就发现了峨眉山这块风水宝地,成都没呆多久就上了峨眉山而且是一去就没走,自巳盖了个茅屋就这扎下去了这地儿现在叫宝掌峰,这是为第一位上峨眉山的外国僧人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佛教进驻峨眉山的开山始祖,哃时向全中国正式宣布:佛教来了!
   宝掌和尚在山上开始赠送经书宣讲教义,对往来的道家信徒们传播佛教这手法基本和现在各夶超市的宣传模式差不多,可见这种店面周边派发宣传单的经营手段早在晋朝就开始了虽然简单但是很见效,而且针对性极强峨眉山嘚道家信徒一部分开始转向佛教了,对道教而言情况恶化的远比这个还重要道教的核心-----道士们也开始动摇了。
峨眉山的发展和演变和其怹的名山一样始终伴随着政治动荡,并且随着这些政治动荡而不断的演变原本的道教一统天下再次遭遇同样的情况,东晋逐渐恢复生氣的巴蜀之地再次迎来了史上第二次移民潮这次移民带来的不仅仅是几十万人的吃饭问题,更多的是对巴蜀之地的政治、经济等影响對于我们本文的主角峨眉山而言那就是宗教的变革。峨眉山在宝掌和尚本身的影响同时移民浪潮的再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巨鹿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