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祖上有什么名人纯此呐究

大家姓氏有没有出什么名人啊,我们康家出了一个康熙大帝【利物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56,056贴子:
大家姓氏有没有出什么名人啊,我们康家出了一个康熙大帝
大家有没有祖上出过皇帝的
纳念狠殇感、nyq8257607、汉水飞鱼ok.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康熙姓爱新觉罗,哥哥别文盲了。
我们郑家有郑和
罗家出了个罗纳尔多
项羽 屌不屌
润之,你们可以散了。
康家最出名不是康乃馨?
成吉思汗秒杀之
是尔`康。吧!歪果仁
康熙不是叫爱新觉罗吗?
。。云家现在就靠你了
本云起在篱笆没地位了哭哭
你都在我村混到十级了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6bcd5f7b0c0ea9e5457e48_b.jpg&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1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6bcd5f7b0c0ea9e5457e48_r.jpg&&&/figure&&p&你跟我俩闹着玩捏?&/p&&p&琵琶女的教坊第一部,其实“于国家专业演出团队第一部门供奉”,是帝国钦定的专业演出团队。琵琶女为国家一级演员,并不是说她就是娼妓。当时的“倡”,和“优”是一样的,是“歌手”“演员”的别称,譬如“女优”就是女演员,男优就是男演员。唯有说“av女优”时,才是真正的拍av的。因此,该女子所属专业,为“倡”,家住长安蛤蟆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d7fed757d2078555bff0_b.jpg& data-rawwidth=&459& data-rawheight=&1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d7fed757d2078555bff0_r.jpg&&&/figure&&p&那么她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呢?&/p&&p&她可以婚嫁,因此极有可能是民间挂靠到教坊的艺人,类似于现在的演艺公司签约艺人,青春美少女偶像团体。老了就散了,教坊不再用,因此嫁人。五陵少年捧她,大把大把的钱往教坊送。那么她到底是清倌人还是也卖身,就不得而知了。“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陪人喝酒喝到懵圈,唱嗨了,抽了钿头银篦打节拍,证明年轻时的她,的确是无忧无虑且快乐的,的确是今年欢笑复明年的。&/p&&p&年老色衰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p&&p&这就要看,她本身有没有的选。&/p&&p&答案是没有。&/p&&p&她十三岁就学成了琵琶国家级,这就意味着,她从一开始,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就是这样被定向培养的,那时才几岁而已。即便她是卖的,古人也不会当一回事。古语有云,声妓晚景从良,半世之烟花无碍。现在的所谓“老实人”,其实最恨的是以前胡造乱玩,玩够了找个接盘的,还是不好好过日子,那就不叫从良了,叫作孽。&/p&&p&她良么?&/p&&p&良。&/p&&p&觉得孤独了,就抱着枕头哭,哭够了弹一首曲子,不行么?&/p&&p&要说不良,商人也不算不良,毕竟是去浮梁进茶叶去了。不良的是白居易,时年四十四,已婚,大半夜登女子船让人弹曲给自己听。他在鄂州也干过这么一出,夜里坐船在鹦鹉洲路过,听见有船传来女子的歌声,就靠近去问人家,“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我就纳闷儿了,你老白怎么老遇见独处的少妇呢?还都是一个套路:“这位姑娘,你的琴声听起来很忧伤啊。”&/p&&p&卧槽。&/p&&p&要论骚,谁能敌得过白居易?&/p&
你跟我俩闹着玩捏?琵琶女的教坊第一部,其实“于国家专业演出团队第一部门供奉”,是帝国钦定的专业演出团队。琵琶女为国家一级演员,并不是说她就是娼妓。当时的“倡”,和“优”是一样的,是“歌手”“演员”的别称,譬如“女优”就是女演员,男优就是男…
&p&1.鲁迅是一个矛盾的人,身上兼有传统和新式两层价值观,着同样体现在他的感情生活中。&/p&&p&2.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鲁迅的妈妈鲁老太太一手操持的,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不单鲁迅,鲁老太太在婚前都没有见过朱安。从外貌上看,朱安长得不好看,至少是不对鲁迅的审美,鲁迅和周作人都不喜欢;从教育上看,朱安不识字,只接受了有限的《女儿经》教育,思想上也和鲁迅难以产生共鸣。周作人周建人认为,鲁老太太选择朱安,很可能是受了媒人的骗。&/p&&blockquote&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这些情形,姑媳不会不晓得,却是成心欺骗,这是很对不起人的。本来父母包办子女的婚姻,容易上媒婆的当;这回并不是平常的媒婆,却上了本家极要好的妯娌的当,可以算是意外的事了。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blockquote&&p&3.鲁迅得知亲事,人还在日本留学,曾写信回家要求悔婚,遭到鲁老太太反对,要求朱安放脚、念书,遭到了朱家的反对,一次反抗一次有限度妥协未果,鲁迅借助在日留学的机会开始拖延。但是朱安本身比年纪鲁迅大,到了28岁已然是拖延不得,鲁老太太心生一计,诈病骗鲁迅归国完婚。鲁迅受骗回国,心境肯定不会太好。&/p&&p&4.鲁迅参加婚礼的时候,情绪低落并且挂了相。新婚之夜,鲁迅没有和朱安圆房,很可能把头埋在被子里哭泣以致于第二天脸都被靛青被子染蓝了。鲁迅曾经评价过自己的婚姻:&/p&&blockquote&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blockquote&&p&据后人从种种迹象和线索推测,鲁迅可能终身没有和朱安圆房。郁达夫曾回忆鲁迅冬天也不穿棉裤,就是为了压抑性欲。&/p&&p&5.婚后,鲁迅返回日本,弃医从文回国之后又到了浙江,很少和朱安在一起,即使在一起生活的时光,鲁迅也独居一屋。婚后的生活,大抵如下:&/p&&blockquote&据鲁老太太多年后回忆,她发现&b&“他们既不吵嘴,也不打架,平时不多说话,但没有感情,两人各归各,不像夫妻”。&/b&她问儿子:“她有什么不好?”鲁迅只是摇摇头:&b&“和她谈不来。&/b&”鲁老太太问他怎么谈不来,他的回答是:和她谈话没味道,有时还要自作聪明。他举了个例子说:&b&“有一次,我告诉她,日本有一种东西很好吃,她说是的,是的,她也吃过的。其实这种东西不但绍兴没有,就是全中国也没有,她怎么能吃到?这样,谈不下去了。谈话不是对手,没趣味,不如不谈……”&/b& ——乔丽华·《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blockquote&&p&6.鲁迅的策略是把朱安供起来,而朱安的策略是持久战,她得知鲁迅和许广平的感情之后曾说:&/p&&blockquote&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乔丽华·《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blockquote&&p&朱安是传统女性,家务上是一把好手,厨艺也不差,可以把鲁迅的生活起居照料得井井有条。但这也是鲁迅和朱安唯一的关联性了,二人思想上的差异导致在生活中无话可说无可交流,朱安的策略,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希望。&/p&&p&7.“兄弟失和”之后,鲁迅准备搬离八道湾,之前曾和朱安商议,征求朱安对未来的看法。假定朱安要求回绍兴娘家(鲁迅曾表示假定朱安回娘家将资助朱安生活费用),有学者认为鲁迅就可以以此为契机提出离婚。但朱安选择了和鲁迅一起继续未来的生活。鲁迅并非没有考虑过离婚,一是考虑到离婚妇女在传统社会中要受到道德谴责,二是朱家在朱安出嫁之后迅速败落,如果强行离婚会给朱安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而这是不符合“供养”这一原则的(鲁迅对母亲有着传统社会表面上服从的一面)。&/p&&p&8.
许广平生于广州越秀区高第街的富贵人家,家族中多名人大官。祖父许昌言是浙江巡抚。父许炳樗,广东省副省长。族兄许崇智,粤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堂兄许志澄,国民党“一大”宣言起草人,中山大学三届校长。叔祖许应骙,大清礼部尚书、闽浙总督,参与东南互保。此外亲戚中星光熠熠。许卓,百色起义红七军参谋长。许锡缵,地下党人,打入国军空军,建国后是航空工业奠基人之一。许慧君,中科院研究员,夫婿两弹元勋朱光亚。许绍雄,香港著名老戏骨。&/p&&p&从经历看,许广平一出生就被订了娃娃亲,然而她先是拒绝裹脚,然后争取到念书的权利,再设法解除了婚约,从广州跑到天津投奔亲戚,入直隶北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加入爱国同志会(内有一名人邓颖超),主编《醒世周刊》,参加五四运动,最后考入女师大,成为了鲁迅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许广平有主见、执着、思想开明而叛逆,这种性格是两人感情的基础,而两人的师生关系则是感情的契机。&/p&&p&9. 1925年,许广平升入大三,正是思想混沌期,很是苦闷,遂鼓起勇气写信向鲁迅请教,3月11日写成第一封信,不日即到鲁迅手中,鲁迅当夜便写了回信。以后遂通信频繁起来,一月可有五六封,内容从人生、社会、三观到学校的大小风波,还有些对文学事件的八卦,总之是学生忧急地诉说她的困惑和焦虑,做先生的一一开释。鲁迅日致信萧军、萧红,回忆当年说:“我们通信之初,实在并未有什么关于后来的豫料的。”&/p&&p&两人的关系,从写信、拜访、参观历史博物馆、鲁迅宴请学生到握手,其实是许广平在部部主导的,这很符合许广平的性格,我估计鲁迅也喜欢这种个性。从许广平来看,外表(许广平身高170+)、性格特点几乎完全和朱安相反,这才是鲁迅的真爱。&/p&&p&10.我曾和友人谈及,感情的双方大抵都应是平等的,但是也存在一方强一方弱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生活有几种模式?答案大概是两种,一种是强的一方控制弱的一方,一种则是强的一方成就弱的一方。鲁迅和许广平的生活,显然鲁迅属于强的一方,二人相处的模式大概就是第二种。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广平也想找一份社会工作,但是被鲁迅拒绝了。&/p&&p&11.许广平和鲁迅的关系不是夫妻,二人未曾结婚,只是同居关系,而这种同居关系在当时的民国是非常流行的,甚至发展出“登报同居”这种文化现象。在鲁迅去世后编订鲁迅年谱的时候,许广平表示尊重鲁迅与朱安的婚姻,在年谱上保留了鲁迅与朱安成婚的条目(年谱的作者是力主删去的)。&/p&&p&12.以上是鲁迅、朱安、许广平三者关系的梳理,鲁迅身上既有传统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至于具体的评价,我想不妨把评判权交给每个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评价人物,需要带入到历史环境中去审查,而不要以现在的观念来做唯一的标准,更不要不加甄别的就代入到“不抗婚,不退婚,不离婚。婚内出轨,停妻再娶,一夫两妻”的简单叙事之中。&/p&
1.鲁迅是一个矛盾的人,身上兼有传统和新式两层价值观,着同样体现在他的感情生活中。2.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是鲁迅的妈妈鲁老太太一手操持的,属于典型的包办婚姻,不单鲁迅,鲁老太太在婚前都没有见过朱安。从外貌上看,朱安长得不好看,至少是不对鲁迅的审美…
&p&&b&1 &/b&&/p&&p&朱安,鲁迅的原配夫人,1878年生于浙江绍兴。朱家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小官,父亲经商,家境殷实,朱安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典型: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不识字,小脚。&/p&&p&鲁迅原名周树人,是周家长子,生于1881年,比朱安小三岁,1901年,鲁迅母亲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贸然去朱家“请庚”。绍兴传统以妻子比丈夫大两三岁为佳,所以在当时看来两人算是相当匹配。&/p&&p&鲁迅应当是知道这门亲事的,他在1902年3月离开中国,除了两次短暂回家外,在日本一直逗留到1909年。期间鲁迅通过母亲,向朱家提出一项要求,要求朱安放脚,然后进学堂读书。不过朱家并没有让朱安放脚,也没有去读书。&/p&&p&1906年7月鲁迅被母亲以病危为由骗回老家完婚。此时鲁迅25岁,朱安28岁。鲁迅的学生兼好友孙伏园,在1939年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会上也说到此事:“他常对人说:‘我不知什么叫爱’但是家中屡次要他回国去结婚,他不愿放弃学业不肯回去。后来家中打电报来,说母病危,先生回国了,到家一瞧,房已修理好,家具全新,一切结婚的布置都已停当,只等他回来做新郎了。鲁迅先生一生对事奋斗勇猛,待人则非常厚道。他始终不忍对自己最亲切的人予以残酷的待遇,所以他屈服了。”&/p&&p&完婚的第二天,鲁迅没有按老规矩去祠堂,晚上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就带着二弟又去了日本。&b&终此一生,未与朱安圆房&/b&。&/p&&p&三弟周建人说:“结婚以后,我大哥发现新娘子既不识字,也没有放足,他以前写来的信,统统都是白写,新娘名叫朱安,是玉田叔祖母的内侄女,媒人又是谦婶,她们婆媳俩和我母亲都是极要好的,总认为媒妁之言靠不住,自己人总是靠得住的,既然答应这样一个极起码的要求,也一定会去做的,而且也不难做到的,谁知会全盘落空呢?”&/p&&p&结婚后鲁迅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p&&p&1919年11月,周家把绍兴老屋全部出卖,周母、朱安和周建人一家北上,同时周作人一家也来到北京,于是鲁迅买了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一处院子,全家搬了进去,建立了一个大家庭。&/p&&p&这所宅院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外院是鲁迅自己住以及门房和堆放书籍杂物的仓房,中院是母亲和朱安住,里院一排正房最好,是周作人和周建人两家分住。鲁迅与朱安仍然形同路人,保持着一种有形无实的夫妻关系。&/p&&p&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兄弟反目,鲁迅在砖塔胡同置下了个简单的四合院,将母亲与朱安一并搬了过去。&/p&&p&再后来鲁迅买了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的住宅。家庭经济开支交朱安掌管。 在北京住处,有一次房东问朱安:“大师母,你不喜欢孩子吗?”朱安说:“大先生连话都不同我说,我怎么能有孩子呢?”朱安一直跟着鲁迅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夫妻之间既没有爱也没有恨,仅仅维持着一种形式上的婚姻关系。&/p&&p&朱安平日少言寡语,但炒得一手地道的家乡菜。每当鲁迅有客人,她总是以礼相待,泡茶、弄点心,十分尽力。剩下鲁迅和她时,家里就变得冷冷清清,即使同桌吃饭也不声不响,晚上又是各回各的房里睡觉。&/p&&p&他们甚至将一只箱子和箱盖分两处摆放,一处放洗好的衣服,一处放要洗的脏衣服,为的是将接触减到最少。鲁迅每次买回点心来,总是先送到母亲那里,请她老人家挑选,次即送朱安,由她挑选,然后拿回自己吃用。&/p&&p&1923年10月鲁迅肺结核复发,病初发时菜饭不进,朱安就在厨房里把大米泡了,亲自一下一下把米砸碎,天天煮成米汁,还把鱼熬成鱼汤,端给鲁迅喝。后来鲁迅病情稍有好转,她就天天给他做米粥吃;这都见于鲁迅日记。这一时期,也是鲁迅和朱安结婚以来唯一接触较多的时期。&/p&&p&鲁迅虽不爱朱安,却十分尊重她的人格,尊重她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她的健康也很关怀。朱安胃病复发,曾被一度怀疑是胃癌,鲁迅送她到医院住院检查,一星期才出院。&/p&&p&朱安做过种种努力,想缩短与鲁迅的距离,但往往适得其反。有一次,鲁迅在吃饭时偶然谈到一种日本菜很好吃。朱安为了奉承,就顺水推舟地说:“是的,这种菜我也吃过,的确很好吃。”其实,鲁迅所说的这种菜只有日本本土才有,中国没有,绍兴更是没有见过。鲁迅听了很反感,气得不知说什么好,这顿饭也没吃好。&/p&&p&鲁迅母亲曾对人说过:“他俩既不吵嘴也不打架,但是没有感情,不像夫妻。”老人曾问过鲁迅,为什么总是这样。鲁迅摇摇头说:“和她谈不来,没趣味,不如不谈。”&/p&&p&&b&2 &/b&&/p&&p&许广平1898年出生于广州番禹,由他父亲做主与姓马的绅士家订婚。许广平懂事后,坚决反对这门亲事。渐渐地许家上下也不支持这门亲事。&/p&&p&马父特地赶到省城来找许父商定亲事,许父几次避而不见。马父“迫得藉邮寄意”,向许父发出“最后通牒”。据后面许广平的信,此事还真惊动了官府,官府还真认可了他所谓的理,故有“官府之催迫,皂隶之临门”之语。&/p&&p&后来,许广平的三哥出面,总算退掉了这门亲事,许广平则北上来到天津的姑母家,并于当年考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但马家并未死心,1921年马氏子千方百计打听到许广平的信址,来信继续催问亲事,遭到许广平的拒绝。&/p&&p&1923年许广平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p&&p&许广平进入女高师不久,结识了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广东青年李小辉,逐渐产生了感情。许广平称他是“一位热情,任侠,豪爽,廉洁,聪明,好学”的青年。&/p&&p&1923年春节前几天,许广平患上了猩红热,李小辉打听到许广平患病住在常家,就焦虑地前来探望。后来许广平病情严重,医生一面给她吃药,一面为她粗胀的颈部开刀,挤出了大量脓液,才一天一天地好转起来。许广平在病中时时想念李小辉,问周围的人,他们总是支支吾吾地说:“小辉也患病了,但已好了。”或说:“等你全好了再去看他吧。”许广平身体康复才得知李小辉已在正月初七日夜里去世。&/p&&p&日,女师大发生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为了解除时代的苦闷,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残酷迫害女师大的进步学生时,鲁迅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了学生。此年8月8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鲁迅西三条胡同的家里。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p&&p&这段时间许广平与鲁迅两人确认恋爱关系。此时许广平27岁,鲁迅44岁。当时鲁迅一气呵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鲁迅写道:“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够了。”“枭蛇鬼怪”是对许广平的戏称,当时她有“小鬼”、“害马”之类的外号。&/p&&p&1926年8月,许广平离开北京南下,到广州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1927年1月,鲁迅也到了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4月广州进行了反革命大屠杀,鲁迅愤而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10月许广平和鲁迅在上海开始共同生活。1929年许广平生子,鲁迅48岁,老来得子。&/p&&p&他和许广平多年来的大量书信,曾被辑录为《两地书》出版。鲁迅说:《两地书》始终以“迅师”与“广平兄”相称,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其实是有的,他写给许广平的信里说: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p&&p&鲁迅在厦大任教时,班上有五个女生,他写信跟许广平汇报:“..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邪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和H.M.相见。”H.M.指许广平。&/p&&p&鲁迅描述爱情也可以十分清新生动: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p&&p&日,鲁迅将三集《芥子园画谱》赠送给许广平,并在首册扉页上题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赠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p&&p&&b&3 &/b&&/p&&p&朱安从周作人夫人的口中得知了鲁迅与许广平已在上海同居的消息。她有一次她向周母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领着一个孩子来了,她说梦时有些生气,但周老太太对朱安的生气不以为意。因为周老太太对自己的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还是很高兴的,并且早就盼望有一个小孩在跟前“走来走去”。&/p&&p&朱安对别人说:“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她伤心地说:“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绍兴人管婆婆叫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p&&p&事实正是这样,朱安日后的生活一直由鲁迅从上海寄钱供养。1936年鲁迅去世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主要由许广平负担,周作人也按月给一些钱。但周老太太病逝后,朱安就拒绝了周作人的钱,因为她知道大先生与二先生合不来。&/p&&p&后来社会动荡,物价飞涨,朱安生活很清苦,有报社的人愿赠她一笔钱,条件是只要交给他鲁迅遗作,朱安都婉拒了。正是由于朱安的悉心照料,鲁迅在北京的故居和遗物才得以完整保存。&/p&&p&老太太去世后,朱安在周作人的建议下曾想出售鲁迅部分藏书,许广平以及鲁迅众多生前好友说是“先生遗物,应与保存。”朱安激动的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p&&p&1936年10月,鲁迅病世。他最后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p&&p&后来许广平将鲁迅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了《鲁迅书简》的影印本及《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p&&p&1947年6月间,朱安病逝于北平。许广平汇钱为朱安办了丧事。在鲁迅去世前几年,朱安曾拒绝接受周作人的钱,却乐于接受许广平汇寄的生活费。&/p&&p&朱安死前说到她和鲁迅及许广平的关系:“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并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许先生(许广平)待我极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确是个好人。”&/p&&p&朱安去世后一年,许广平在一篇散文里写道:“鲁迅原先有一位夫人朱氏,她名‘安’,她的母家长辈叫她‘安姑’”&/p&&p&1949年后许广平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p&&p&&b&4 &/b&&/p&&p&那个年代&/p&&p&1906年,鲁迅和朱安结婚。&/p&&p&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解体,民国成立。&/p&&p&1913年,二次革命。&/p&&p&1915年,护国运动。&/p&&p&1919年,五四运动。&/p&&p&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p&&p&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p&&p&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昌起义。&/p&&p&1931年,日本侵华。&/p&&p&&b&那个年代,新旧交替,传统与革新激烈碰撞。&/b&&/p&&p&&b&很多人出去见识了眼界,回国后却又被囿于传统家庭里。&/b&&/p&&p&&b&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b&&/p&&p&&b&有人顺从,有人挣扎,有人抗争...&/b&&/p&&p&&b&5 &/b&&/p&&p&关于朱安&/p&&p&&b&朱安是那个年代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b&&/p&&p&她的一生,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那就是顺从。&/p&&p&小时候让她裹脚,她就裹脚;父母教导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就没读书;长大找婆家,遵从父母之命;&/p&&p&嫁人后不管过的好坏都随丈夫;丈夫找了别的女人,她也想反抗,被老太太一句话就打回去了;丈夫的女人她当做姐妹,丈夫的孩子她视同己出---她就是典型的周家大太太。&/p&&p&她坚贞,嫁给鲁迅后7年时间没有和丈夫见面,她也没想过改嫁或者出轨。&/p&&p&她贤良,很体贴地照料家里、老太太。&/p&&p&她大度,视许广平为姐妹,视许广平的孩子为己出。&/p&&p&在她身上有很多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p&&p&但她的一生却没有为自己反抗过。&/p&&p&唯一一次为自己呐喊,喊出的却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p&&p&&b&她居然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人格。&/b&&/p&&p&如果非要找人对朱安的悲苦一生负责的话,负主要责任的就应该是她自己。&/p&&p&她太顺从命运,从来没有想过要反抗。&/p&&p&这样的女性如果遇到的是传统男性,或早生哪怕几十年,她的一生还是很幸福的。&/p&&p&可惜,她偏偏遇到的是鲁迅,偏偏遇到了那个变革的年代。&/p&&p&后人说,我们不能对当时的人那么苛刻。&/p&&p&女人们按照男人的要求把自己打造成了你们想要的样子,你却又嫌弃她。&/p&&p&命运是自己的,自己不能掌握,却又怪谁!&/p&&p&&b&6 &/b&&/p&&p&关于鲁迅&/p&&p&鲁迅对朱安的悲苦一生,负有次要责任。&/p&&p&&b&鲁迅的性格是矛盾的。他反抗过,也顺从过。&/b&&/p&&p&明明不喜欢家里给安排的婚姻,却不敢退婚。20年后许广平作为女性的退婚,差点被告到官府去,何况是20年前的男方悔婚。&/p&&p&接受,为自己,也为朱安。&/p&&p&鲁迅是那个年代的80后,他和朱安都是被传统束住手脚的。&/p&&p&比鲁迅小十几岁的90后们在新思潮的影响下,要大胆的多,纷纷脱离了包办的封建婚姻,比如徐志摩、郭沫若...也有人劝过鲁迅离婚,鲁迅却没有这么做。&/p&&p&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让怀孕的张幼仪打胎。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p&&p&相比徐志摩对张幼仪的冷酷无情,鲁迅对朱安要有人情味多了。鲁迅不能给她爱情,但给了她安定的生活。&/p&&p&后世有人说,如果朱安是个漂亮美女的话,也许鲁迅就不会对她爱答不理了。&/p&&p&其实不然,鲁迅25岁结婚到44岁遇到许广平,欣赏她的女学生肯定不少,他居然一个没找。&/p&&p&他遇到情投意合的许广平已然27岁,而且也算不上美女。&/p&&p&对鲁迅来说,他更在意的是精神层次的交流。许广平可以,朱安却给不了。&/p&&p&&b&他们三观不合,却又无力挣脱!&/b&&/p&&p&&b&7 &/b&&/p&&p&关于许广平&/p&&p&&b&许广平是典型的新时代女性。&/b&&/p&&p&小时候就敢于反对自己的包办婚姻,并且成功说服了自己家人,在男方报官的情况下也没有屈服。&/p&&p&她上新学堂,接受新知识,敢反对校长,敢跟当时的北洋政府作对。&/p&&p&接触到鲁迅后,她抓住机会,主动争取。&/p&&p&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鲁迅的爱人,更是鲁迅的助手。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她和鲁迅是一致的。&/p&&p&中年大叔鲁迅和她谈恋爱,简直像个热情奔放的青年。&/p&&p&对许广平戏称“小鬼”、“害马”之类的外号。&/p&&p&在厦大任教时,班上有五个女生,他写信跟许广平汇报:“..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邪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和H.M.相见。” H.M.指许广平。&/p&&p&“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p&&p&写七绝《赠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p&&p&情人间亲昵的称呼,短暂分离的思念,爱侣间的打情骂俏,都敢于表达出来,谁说鲁迅不懂爱呀!&/p&&p&这才是恋爱的状态嘛!&/p&&p&许广平的命运是自己把握的!&/p&&p&只有把握自己的命运,才有自己想要的人生!&/p&
1 朱安,鲁迅的原配夫人,1878年生于浙江绍兴。朱家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小官,父亲经商,家境殷实,朱安和旧中国很多中上家庭的女子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典型:脾气和顺,会做针线,擅长烹饪,不识字,小脚。鲁迅原名周树人,是周家长子,生…
&p&-&/p&&p&谢谢邀请。&/p&&br&&p&祥林嫂是《祝福》里的人物,而这是一篇小说,收在《彷徨》里。&/p&&br&&p&既然是小说,不是纪实、报告,就有虚构,有所谓人物、情节、事件等等,虽则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我”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既不能完全等同于作者本身,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p&&br&&p&鲁迅在小说《祝福》里给“我”所勾画的形象是:&/p&&br&&p&来自乡土、目睹中国近代变迁的知识分子。&/p&&br&&p&这知识分子处在新旧文化的交替之间,既为黎明唱赞歌,也是昨日世界的贰臣逆子,更多时候则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新与旧的交替中,彷徨而不知何处是归处。&/p&&br&&p&是为“彷徨”。&/p&&br&&p&这知识分子绝非不问现实的空头文学家,他激切地关心着社会,亦随时被社会的乱象所牵引,他试图充当振臂一呼的救世主,现实却每每裹挟着他,令他自身都无法厘清所正经历的变故。&/p&&br&&p&祥林嫂问他这世上——人死后——有无所谓魂灵的时候,“我”呆住了。&/p&&br&&p&他的科学常识固然能告诉他鬼神之事的虚妄,有一件事他却无法测知深浅,那就是作为信仰的鬼神之必然有,对于一个普通的底层劳动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倘若某人一生劳累,被压迫,饱受生活的困顿与凌辱,其最终目的不过是在臆想的彼世界中获得片刻的安息。而你却要拿自己的常识去告诉她,这彼世界是不存在的。此时你究竟是在除旧布新呢,抑或是将需要被拯救的人往死路上推呢?&/p&&br&&p&祥林嫂与“我”的这次交流,实际上揭开了新旧对撞的现实中,以启蒙为使命的知识分子们有意或无意忽略的现实盲区。他们自以为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却未必知道这火把对为奴隶的人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地下奔突的地火之所以能彻底地烧净地上的一切,乃是因为地火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知识分子则不同,当他看到自己的火把送来光明的同时又把人往火坑里推,而现实又确实决无供奴隶们栖息的新地,这一把火,究竟还要不要烧,以及怎么烧呢?&/p&&br&&p&是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p&&br&&p&祥林嫂此时最需要的帮助并非物质,乃在于精神,而这精神的良药,讽刺的是,从来都是由旧式的封建伦理所开具。“我”不能以文化之名担保,告诉她世界确然存在着鬼魂,只要默默承受,捱下生活所给与的一切苦,就一定能得到救赎。&/p&&br&&p&“我”不仅无法去帮助祥林嫂,连本身都在承受着巨大的信仰危机。&/p&&br&&p&《彷徨》这部小说集子里,塑造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形象。如果说有什么共性的话,那就是他们在与现实的接驳过程中遭遇难题,极有可能要彷徨于无地。做高贵而无用的多余人,他们不甘心,拿起镰刀斧头,他们又怯懦且不忍。&/p&&br&&p&在日益变坏、也可能否极泰来的现实中,他们当下还能够确定的,就是世界的糟糕,以及自我反省、自我批判。&/p&&br&&p&读过另一篇小说《一件小事》你就知道,劳动人民并非总是“怒其不争”的,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有时也会让他们面对劳动者时羞愧无地、景仰顿生。&/p&&br&&p&-&/p&&br&&p&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凯鹅”。&/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81e7bfb1a3e7017ebc8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81e7bfb1a3e7017ebc8c_r.jpg&&&/figure&
-谢谢邀请。 祥林嫂是《祝福》里的人物,而这是一篇小说,收在《彷徨》里。 既然是小说,不是纪实、报告,就有虚构,有所谓人物、情节、事件等等,虽则用第一人称叙述,这个“我”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既不能完全等同于作者本身,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dbdd66d213c979ca440c19f2ff13181d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dbdd66d213c979ca440c19f2ff13181d_r.jpg&&&/figure&&br&&br&&p&&b&文 | 听潮&/b&&/p&&p&夜未阑,人未静,听着林海的《琵琶语》,忽然想到了沈园的故事。&/p&&p&那个故事是关于陆游和唐婉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常认为那是古代最凄美的爱情之一。&/p&&p&然而,在年岁渐长之际,在重看故事之时,却发现了一个人,忽然懂得了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伤心。&/p&&p&这个人是赵士程。&/p&&p&事情还是得从头说起。&/p&&p&两宋之交时,诗人陆游降生。随后降生的,还有他的表妹唐婉。两人青梅竹马,情愫暗生,成年之后结为夫妇,琴瑟和谐,相敬如宾。&/p&&p&但这美满的一切,被陆游的母亲打破了。她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儿子休妻。挥刀断情,自然是千难万难,但陆游是孝子,虽然痛不欲生,最终还是听了母亲的话休了发妻,另娶一人。&/p&&p&之后,唐婉也改嫁给皇室宗亲赵士程了。&/p&&p&原本恩爱的两个人,最终劳燕分飞,令人不胜唏嘘。然而,如果命运的轨迹,就如此发展的话,也未必不是好事。可惜,两人之后还有交集。&/p&&p&大概是十余年后吧,某一个春日,沈园对外开放,陆游心血来潮独自游玩,却不成想赵士程和唐婉也来游园。虽然中间隔着十年光阴,但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依然不曾变改。眼见物是人非,陆游心中黯然,打算离去。&/p&&p&唐婉叫住了他,征得赵士程同意后,差人给他送了酒菜。&/p&&p&陆游见到唐婉送来的酒菜,触景伤情,举杯痛饮,于似醉非醉之间,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词曰:&/p&&p&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p&&p&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陆游这首词,将他心中的悲伤和悔恨,以及一往情深的痴恋,倾诉无遗。然而,唐婉重游沈园看了此词之后,感慨万千,竟然病了。相传她在病中,还提笔和了一阕《钗头凤》,她的词是:&/p&&p&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p&&p&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p&这首词究竟是不是唐婉所作,已经无从考证了;唐婉是否真的认为世情险恶,日常起居咽泪装欢,我们也无从知晓了。但可以明确是,那件事之后,唐婉郁郁寡欢,竟然真的一病不起了。&/p&&p&美人香消玉殒之后,赵士程没有续弦,南下赴职,十二三年后也病逝了。&/p&&p&陆游北上抗金,其后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生涯中,历经风雨。&/p&&p&但故事,就这样完了吗?并没有。&/p&&p&陆游63岁的时候,有人送来菊花缝制的枕囊,想到少年时曾和唐婉一起做了对菊枕,触景生情,写了两首诗凄美之极的诗。&/p&&p&年老隐居故乡之后,再游沈园,见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半面破壁,感慨不已,又写了断肠之句。&/p&&p&后来他就一直住在沈园附近。每年春天,必往沈园凭吊唐婉。平日做梦游沈园时,写诗。思念唐婉时,又再写诗。字字句句,都是悲痛之意。&/p&&p&84岁,也许知道大限将近,他最后一次游了沈园,并作了诗。&/p&&p&而后,陆游也走了。而后,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就那样被千古流传着。&/p&&p&千余年后,旅游业兴起,沈园整修,有了“诗境爱意”、“春波惊鸿”、“残壁遗恨”、 “宫墙怨柳”等十景,陆游和唐婉的雕像被刻在了一起,向世人传达伤心千古的凄美故事。&/p&&p&只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从来都是缺了赵士程的。&/p&&p&让我们把故事,再切回到故事最初的那一刻。&/p&&p&陆游唐婉两情相悦,共结连理。彼时赵士程是否心恋唐婉,不去过多猜测。&/p&&p&其后唐婉被休之后,日子很是暗淡。要知道在那个讲三从四德的年代,女子被休之后走到哪儿都受人指指点点,要么以死明志,要么是老死家中闭门不出,再嫁是妄谈。&/p&&p&可皇室宗亲赵士程不在乎。他不在乎这个唐婉的身份,也不在乎唐婉的过去,甚至不在乎唐婉的心里还住着一个人,顶着整个宗族的压力,不在乎整个世俗的无聊见解,向唐婉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意。以诚动之。&/p&&p&也许唐婉是真的感动了,也许是想有个归宿,她改嫁了。可以想见,她在赵家生活还算美满的。赵士程既然能顶住宗族的压力,自然也不会让她受委屈的。&/p&&p&如此一来,未必不是最好的归宿。&/p&&p&可是陆游来了。一切又都乱了。&/p&&p&唐婉打算给陆游送酒菜,向赵士程征询意见。她究竟是出于礼貌,抑或是旧情难忘希望陆游多待一刻呢?赵士程没有去想它。他爽快的答应了,一切都依着妻子。&/p&&p&只可惜陆游饮酒之后,还在墙上题了诗。&/p&&p&题诗并没有问题,然而对于一个有妇之夫,表达自己悔恨和痴恋之意,还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未必可取了。&/p&&p&后来唐婉看了,居然病了,赵士程不知道作何感想。&/p&&p&抑郁?愤怒?悲哀?伤痛?自嘲?孤伤?&/p&&p&或许都有吧。或许又都不是。&/p&&p&那时候他的心里或许只剩下怜悯,眼看着爱妻心里想着另外一个人,郁郁寡欢,日渐消沉,他请尽世上的名医,却怎么都医不好她。他也恨不得自己代替她心中的那个人,但自己却不是那个他。&/p&&p&那种无力感,那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又怎是断肠二字可以形容?&/p&&p&其后唐婉离世了,他终身不娶。这该如何向自己的亲戚宗族解释?他的亲戚又是如何没有为难他?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了,历史中也并无过多的消息,一如他安静的离世。&/p&&p&若是这个世界真有碧落黄泉的话,陆游和唐婉想必早已重逢。只不知那时候的赵士程,看着天上的二人,以及人世中的沈园雕像,会不会觉得自己天上地下,从来都是多余?&/p&&p&悲哀啊,悲哀呵。有些人活着,不被世俗所理解,即便死后千年,也注定是没有知己。世事为何残酷如此?&/p&&p&或许有些事,注定不是世人皆能知悉的。总得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后才会领悟。&/p&&p&年少时读《小李飞刀》,看到李寻欢抛弃林诗音又回来,对于龙啸云设计暗算很是失望。&/p&&p&后来看《上海滩》,看到许文强要了结和冯家的恩恩怨怨,丁力终于失手杀了他,又觉得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p&&p&这些事,现在虽然依旧难以原谅,但是终于慢慢理解。&/p&&p&陆游、李寻欢、许文强们,或许是没有大错的。&/p&&p&唐婉、林诗音、冯程程们,自然是更不会有错的。&/p&&p&但赵士程、龙啸云、丁力呢,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的千古伤心之人。&/p&&p&若是放在电影中,他们转身而去的时候,无疑都会配上一句经典台词。总会有人在说:你看那人,他好像一条狗耶!&/p&&p&- 终 -&/p&&p&文 :听潮,公众号:听潮论剑&/p&
文 | 听潮夜未阑,人未静,听着林海的《琵琶语》,忽然想到了沈园的故事。那个故事是关于陆游和唐婉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常认为那是古代最凄美的爱情之一。然而,在年岁渐长之际,在重看故事之时,却发现了一个人,忽然懂得了他才是真正的千古伤心。这个人…
&p&&b&我们都曾熟读他的诗&/b&,然鹅,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是个“&b&劈腿天王&/b&”!&/p&&p&这个人,就是诗句“&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b&”的作者&b&元稹&/b&!&/p&&p&&br&&/p&&p&“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p&&p&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p&&p&——元稹《离思》&/p&&p&&br&&/p&&p&这首诗翻译起来就是:&/p&&p&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也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p&&p&&br&&/p&&p&用现在一句话来说,就是:&/p&&p&&b&如果世界上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b&&/p&&p&&br&&/p&&p&啧啧!好生浪漫啊!&/p&&p&&br&&/p&&p&就在世人皆为这痴情种感叹情深之时,万万没想到,其实真正的元稹,是一个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萝卜派,劈腿之行径令人发指,人称“&b&唐朝劈腿天王&/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8b7b292cc4eeeef67ed5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8b7b292cc4eeeef67ed54_r.jpg&&&/figure&&p&&br&&/p&&p&&b&元稹可谓渣男版的《西厢记》&/b&&/p&&p&&br&&/p&&p&元稹这一生,著名的爱情史有三段。&/p&&p&&br&&/p&&p&先给大家介绍这位,叫做&b&崔莺莺&/b&。&b&元稹的初恋情人&/b&。&/p&&p&&br&&/p&&p&元稹21岁时,年少青衫,下放蒲州实习当公务猿,偶遇17岁的娇俏表妹崔莺莺,一见倾心。&/p&&p&&br&&/p&&p&凭借清俊的相貌和出色的才情,又是英雄救美又是写情诗,很快就迷得表妹七荤八素。&/p&&p&&br&&/p&&p&二人情到浓时,更是一度同住西厢,提前过上xing福的同居生活。&/p&&p&&br&&/p&&p&可是爱情归爱情,说到要结婚,元大才子才开始考虑婚姻的得失。&/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e27773ceff1f13844f70e_b.jpg&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6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e27773ceff1f13844f70e_r.jpg&&&/figure&&p&&br&&/p&&p&元稹再三考虑,发现这并不是他理想中的爱情。&/p&&p&&br&&/p&&p&一心奋发向上的他,远赴帝都考取功名。虽然落榜,但却得到长安市长&b&韦夏卿&/b&的赏识,无意中更是发现市长女儿竟然是单身。&/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653fd1fa43acf82daf57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653fd1fa43acf82daf574_r.jpg&&&/figure&&p&&br&&/p&&p&好不容易有门路可以一飞冲天,元稹自然不会轻易错过。&/p&&p&&br&&/p&&p&唐贞元十八年,元稹向表妹发出了分手声明,然后屁颠屁颠娶了韦夏卿的千金韦丛为妻。&/p&&p&&br&&/p&&p&所以,元稹其实才是那个“&b&始乱终弃&/b&”一词的发明人。&/p&&p&&br&&/p&&p&元稹攀上市长女儿这条线后,两人的婚后关系还不错,但却很穷!&br&&/p&&p&老婆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沦为小保姆不说,还要靠变卖首饰支持这个家庭。&/p&&p&&br&&/p&&p&直到元稹三十一岁的时候,官升至监察御史,生活才算比较宽裕。&/p&&p&&br&&/p&&p&可老婆却在此时领便当了(病逝了),一天好日子也没过上。&/p&&p&&br&&/p&&p&面对发妻的死,元稹哭得很是伤心。&/p&&p&&br&&/p&&p&还经常拉上同僚哭诉,哭得大家都被他感动哭了,不仅如此,他还写了不下30首悼亡诗缅怀妻子,首首催人泪下,其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那首《离思》。&/p&&p&&br&&/p&&p&更&情深”的是,他还许下终身不娶的诺言,“&b&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b&”。&/p&&p&&br&&/p&&p&然鹅打脸,他依旧正常去红灯区找小姐,在守制期内娶完一个又一个。&/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675c7b76fdff6cfb7c60f18fb5e587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d675c7b76fdff6cfb7c60f18fb5e5877_r.jpg&&&/figure&&p&如果说古代陈世美是极品渣男,那元稹的渣比陈世美更陈世美。&b&也许连元稹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他的沧海水?&/b&&/p&&p&&br&&/p&&p&其实早在发妻快挂之时,元稹就在四川背妻偷吃,你侬我侬,无暇顾他,和&b&薛涛&/b&玩了段横跨11年的姐弟恋,堪称古代版的“&b&锋菲恋&/b&”。&/p&&p&&br&&/p&&p&&b&薛涛是谁?&/b&&/p&&p&她可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女诗人,又是官妓,阅人之无数,尽是政界商界各名流,就连&b&白居易,杜甫,刘禹锡&/b&等,都要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8e1b9c6e183ee0aa6d79b1a284db0d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8e1b9c6e183ee0aa6d79b1a284db0d3_r.jpg&&&/figure&&p&&b&然而她瞎啊,看上了元老司机这个渣男。&/b&&/p&&p&&br&&/p&&p&元稹一首《寄赠薛涛》,几句“凤凰毛”、“公卿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就正中薛涛红心了。&/p&&p&&br&&/p&&p&薛涛甚至有种错觉,这么多男人,偏偏就你元稹懂我,所以我爱你你也肯定很爱我。&/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d40a29bb3f5a1fa3f9dde_b.jp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8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ed40a29bb3f5a1fa3f9dde_r.jpg&&&/figure&&p&&br&&/p&&p&毕竟还是玩玩而已,和薛涛才同居了四个月,元稹就因工作调动,从此分道扬镳了。此时的薛涛还傻傻的以为那个懂他的男人会回来,结果一等就是好多年。&/p&&p&&br&&/p&&p&更倒霉的是,直到十年后,元稹吃饱了没事干,才想起这个老相好,决定把她接回身边。&/p&&p&&br&&/p&&p&然而,你们觉得元大才子的承诺靠谱过吗?&/p&&p&&br&&/p&&p&就在他准备接薛涛团聚的时候,已经又和另一个女人&b&刘彩春&/b&打的火热,谁还记得你薛涛是sei啊?&/p&&p&&br&&/p&&p&可怜薛涛痴心一片苦等元稹,然鹅等到死,她的愿望也能实现。&/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cde6cc73fa442d4f6847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cde6cc73fa442d4f6847_r.jpg&&&/figure&&p&&br&&/p&&p&最恐怖的便是这种,见谁都是一副他懂你的样子,风花雪月,海北天南。&/p&&p&&br&&/p&&p&&b&明知没有以后,还遍洒柔情。&/b&&/p&&p&&br&&/p&&p&要说这个千年老司机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会写情诗洗白。&/p&&p&“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寥寥数字便打上了“旷世痴情种”的标签。&/p&&p&&br&&/p&&p&可是就是这么位“旷世痴情种”,劈了腿,负了情,却还心安理得的继续写诗,继续劈更多的人。&/p&&p&&br&&/p&&p&只是可怜了那些不为情生只为情死的红颜,一个个对他死心塌地。&/p&&p&&br&&/p&&p&【喜欢文章,就来关注&b&微信公众号:朕说&/b&】&/p&
我们都曾熟读他的诗,然鹅,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是个“劈腿天王”!这个人,就是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这首诗翻译起来就是:经历过…
&p&你对白居易的印象是怎样的? &/p&&p&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大多数人眼中,他应该就是个唐代大诗人,一个天天念诗的古板老头;更厉害一点的人眼中,知道他和元稹的基友关系,知道“元轻白俗”;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白居易在私生活方面,是个典型的多情情种,浪荡公子,现代人那些花花样,他早就玩过了,货真价实老司机。 &/p&&p&那就来捋一捋白大爷那些不为人知的情史旧事吧。 &/p&&p&白老出生于河南一个根红苗正的基层干部家庭,世代小吏。在他11岁时,碰上了家乡打仗,母亲带他逃到他爹的任所。就在那儿,年仅11岁的小白便陷入了初恋。 他遇到了时年7岁的邻家小妹湘灵。 湘灵活泼可爱,又懂点音律,唱声优美,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渐增。小白很快长成19岁的帅气青年,此时的湘灵年方十五,出落得软款温柔,世间情动,心跳失控,小白和湘灵很快坠入了爱河。&/p&&p& 有诗为证:&br&&br&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p&&p&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br&&br&——白居易《邻女》 &/p&&p&然而,所有的爱情故事当中都有一个俗滥的妈。白居易也不例外,白妈是个门阀观念很重的人,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官二代,不愿意和湘灵这种贫民结合。便粗暴地拆散了这对恋人,并感到很得意。到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作了校书郎,回到家乡时,白居易便恳求他妈让他与湘灵结婚,可白妈更加严厉地拒绝了。 她觉得自己的宝贝儿子未来一定是个高级领导干部,怎么能和湘灵这种低贱的人一块呢!于是白妈大怒,把儿子赶走了。 伤心的白居易已经有了胡须,不再是那个翩翩少年。可他无处可留,只好重回京城做官。路上,他悲悲戚戚,眼底是故乡江水,心头是故人湘灵,了然无依,一路北去……&br&&br&&br&有诗为证: &/p&&p&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p&&p&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p&&p&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p&&p&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p&&p&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p&&p&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p&&p&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p&&p&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p&&p&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p&&p&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p&&p&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br&&br&——白居易《长相思》 该诗中能读到很多《长恨歌》的影子。&/p&&p&&br&&/p&&p&最后,白居易和湘灵的恋情还是未能成行。二人40岁中年在江州相遇,白此时已被贬为江州司马,湘灵此时风韵尚在,但也垂老,飘零江湖,落魄一身,二人大哭一场,江湖作别。从此再无相见。 &/p&&p&又过了十来年,白居易变成了白老,他在杭州开始蓄妓。看到仕途也无望,唯一真爱也逝去,而身边的樊素、小蛮二人又这么妖冶风流,可谓难以自持。不知道哪天,调去苏州担任市委书记的白老彻底交心投降,他的纵欲型人格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也过上了狎妓、蓄妓的生活。白老很开放,交友也很多,于是他每次在家见客,都要把自己的美女军团摆列一排,让客人随意挑选。一般客人哪见过这个阵势,眼睛都瞪圆了口水长流,如果喝醉了,城上马滑霜浓少人行,那就不如休去!白老直接大手一挥,让客人在家留宿,然后就是红袖温柔,软款醉乡了……&br&&br&&br&&br&有诗为证: &/p&&p&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 &/p&&p&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 &/p&&p&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 &/p&&p&履舄从相近,呕吟任所须。 &/p&&p&金嘶衔五马,钿带舞双姝。 &/p&&p&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p&&p&今夜还先醉,应须红袖扶。&br&&br&——白居易《对酒吟》 &/p&&p&&br&&/p&&p&也许是湘灵的事情真的伤到他了,白老试图把年轻时的感情亏欠全给补回来。纵欲就是他的补足办法,面对言笑淋漓,樱唇紧贴的客人与妓女,一种变态的性快感被激发起来,白老抚摸着胡子,吟出一句“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现在趁着还有机会,接着嗨吧! &/p&&p&&br&&/p&&p&后来,白老后来可能是已经陷入了疯狂,感觉到自己就要老了,还不如死前多捞几把,可能也没什么人知道,毕竟自家诗作,写什么都好。 于是他的家,他的一些诗作,逐渐成为堕落し、露出した淫猥な地獄.mp4式的画风。在唐宋,公务宴请派公妓助兴是很正常的事情,白老也很喜欢喝点花酒的风流生活。喝完花酒,大家就要各自就寝,红烛罗帐,高香深堂,夜雨一帘,春梦三阶。本来是白老喜欢的事情,可是白老实在是太老,下身那话动举不得,插不进去,一时感到非常遗憾,可能第二天被邻座其他的领导干部嘲笑了一番,白老内心真是羞愤欲死,只好写了一首诗自嘲。 &/p&&p&有诗为证:&br&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p&&p&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p&&p&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p&&p&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br&&br&——白居易《赠同座》 &/p&&p&&br&&/p&&p&花丛便不入一句,在古来的艳诗中尺度之大,都是少见的。 &/p&&p&然而,白老那方面应该确实是不行,可他又好面子,其他的领导干部年轻力壮,可能常常开他的荤玩笑,白老真是觉得心头不爽,于是他想去找壮阳药——钟乳。如果能找到,果然是夜御数女,活活摘得个夜夜新郎之名。白老大喜。看看,你们以前欺负我白居易老?我现在吃了药,提枪上马,夺旗采花,倒是老也不老! 于是他立刻写了一首诗给他的朋友,时任宰相的牛僧孺,表示对他的羡慕嫉妒恨。 &/p&&p&有诗为证: &/p&&p&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 &/p&&p&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br&&br&——白居易《酬思黯戏赠》 &/p&&p&&br&&/p&&p&这里的思黯是牛僧孺的字。牛僧孺吃了一大堆钟乳,结果一晚上可夜御金钗十二,简直比嫪毐、侯景这些人还厉害。白老看得心头欲火贲张,直接说妒牛僧孺如火了!以白、牛的多年情谊,牛僧孺会不会赠给他一点儿钟乳呢? 也许应该是没有得到牛僧孺的钟乳,不然以白老的真性情,应该会做一首《中秋得思黯钟乳》之类的小诗嘚瑟一下。也许是因为牛忙于党争,实在来不及。不过,白老既然老了,也就不像牛玩得那么过火,一夜十二次肾得原地爆炸,他老人受不了。白老最喜欢的消遣是,冬日明丽温暖的阳光里,光着脚脱了衣服,裸身空心搭个毛皮披肩,然后几个颜值高的妹子就围在他身边,有美女给他挠背,有美女给他捶脚捶腿,香艳无比,惬意无比。白老认为这种是“外物内心相会”的境界,将其称为“自在”。 &/p&&p&有诗为证:&/p&&p&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 &/p&&p&移榻向阳坐,拥裘仍解带。 &/p&&p&小奴捶我足,小婢搔我背。&br&&br&——白居易《自在》 &/p&&p&&br&&/p&&p&白老毕竟是大诗人,比起牛僧孺这种不懂艺术的人来说,肯定要文雅很多。他除了狎妓,还喜欢看妓女的歌舞。然而他又喜欢未成年人,家妓多数是十二三岁,最多十五六岁时买来,这些未成年人是不会歌舞的,还得他自己动手教,于是他为了享乐,也不嫌麻烦就一个个现教,但是想到这些妓女教的再好,也不免落入他人手中,心中很不爽,很感慨地写下了诗歌。 &/p&&p&有诗为证: &/p&&p&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 &/p&&p&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 &/p&&p&三年五载间,已闻换一主。 &/p&&p&借问新旧主,谁乐谁辛苦?&br&&br&——白居易《有感》 &/p&&p&&br&&/p&&p&另外,白老也很担心这些教出来的歌姬最后都落入了他人手里,怕他哪天逝去,就没有人照顾她们,散落别家了。 &/p&&p&有诗为证: &/p&&p&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p&&p&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p&&p&&br&——白居易《感故张仆射诸妓》 &/p&&p&按理说,好好教出来的歌姬,足够享用很久啊,可是白老不一样。 &/p&&p&他最大的爱好是“年岁耆老,怀拥少艾”,他便买来一大堆年轻漂亮、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七老八十的白老每天就和这些妹子在家里开舞会,开趴。白老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年轻的妹子,越年轻越好,并且还要歌喉婉转,因为他是个有很强艺术鉴赏力的大诗人,歌舞水平不高,他是不要的。放到现在,一般的野模、外围女,白老应该是看不上的,据宋人考证,他的蓄妓数量是七个以上,然而并不止。他家里的配备应该是接近一个排的明星艺人给他当妓女,个个腰身曼妙,歌舞出众。&/p&&p&就这样,白老还不满意。 白老写诗求新求变,结果这方面的事情也要求新求变,他的习惯是,妹子超过十八一般就不喜欢了,要净身出户得换一批新的买进来。于是他得意洋洋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规矩,所有的家妓,三年之内一定要换新的。出一批,买一批。所以,他费尽心思教出来的歌姬,最后很多都给人家受用了。 &/p&&p&有诗为证: &/p&&p&十听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p&&p&&br&——白居易《追欢偶作》。作诗时白老67岁。&/p&&p&&br&&/p&&p&后来,白老应该是纵欲过度,毕竟当年买一个妓女也是很贵的事情,他那点退休工资经不起这么三年换新的折腾,终于在开成四年(839年)时,白老基本上接近破产了,女孩子都离他而去。年近七十的白老实在无法,决定把樊素这位名妓放走。当时樊素正是二十来岁,风姿绰约的年纪,整个洛阳都有艳名。然而,樊素听到白居易要抛弃她,哭着拉住白居易衣襟,惨然而拜,希望主人不要抛弃她……&/p&&p&&br&有诗为证:&/p&&p& 素事主十年,凡三千有六百日,巾栉之间,无违无失。 &/p&&p&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br&&br&-------《不能忘情吟》&/p&&p&最后,在白老生命的末年,他已经老得不能动弹了,一生狎妓,家财丧尽,疾病缠身,此时他最终决定放走樊素。主奴二人在离别前的晚上,狂荡一阵,话别一阵,又哭一阵,借酒和着夜雨浇愁,明日江湖归舟,五年来一直陪伴他的樊素就要离去,白老应该是又一次泪湿春衫了。 她都离去了,这袅袅春风还有何情趣啊!&/p&&p&有诗为证: &/p&&p&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p&&p& 病共乐天相伴住,春随樊子一时归。&br&&br&——白居易《春尽日宴罢感事独饮》 &/p&&p&又有诗为证: &/p&&p&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p&&p&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br&&br&——白居易《别柳枝》&/p&&p&&br&&/p&&p&当然,白老是一个多情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里,几乎所有与他在杭州、苏州、江州等地相伴的各位妓女,都是他挂念和放心不下的对象,他不断地哭泣,不断地写诗,来纪念这些曾经在他失去爱情的生命中擦出火花的美丽精灵们。&/p&&p&&br&&/p&&p&比起牛僧孺纯粹把妓女当做性奴的变态人格而言,白老从妓女们那里得到了关怀、理解、充实、寄托,甚至是爱。&/p&&p&&br&&/p&&p&他肯定爱湘灵,可是他也爱樊素,爱小蛮,爱春草,爱许许多多温暖过他的江湖女子们。他的诗里还说着风流,可到最后究竟又是谁,负了风流啊。&/p&&p&&br&&/p&&p&有诗为证:&/p&&p&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p&&p&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已十年。&/p&&p&又有诗为证:&/p&&p&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p&&p&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已十年。&/p&&p&———————————————————————————————————————————&/p&&p&算我一生绕遍,瑶阶玉树,如君样,人间少。&/p&&p&感谢你抽出这么宝贵的时间阅读,关注会有更多干货奉上。&/p&
你对白居易的印象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大多数人眼中,他应该就是个唐代大诗人,一个天天念诗的古板老头;更厉害一点的人眼中,知道他和元稹的基友关系,知道“元轻白俗”;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白居易在私生活方面,是个典型的多情情种,浪荡…
&p&谢邀!&/p&&p&当然要属于白居易与元稹了。千古第一好基友!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p&&p&&b&一、青春年少&/b&&/p&&p&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于是二人“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p&&p&二人形影不离,流连于花前月下,“&b&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b&。特别是&b&“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b&,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怎么想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句了。&/p&&p&而一旦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时,元稹就写:&/p&&blockquote&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b&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b&”
  &/blockquote&&p&还有元稹的《和乐天秋题曲江》中一句&b&“今来云雨旷,旧赏魂梦知。”&/b&&/p&&p&写到了巫山云雨,而且是“云雨久旷”,真是我想多了?&/p&&p&再看元稹诗《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p&&blockquote&.....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blockquote&&p&白居易的回应:&/p&&blockquote&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b&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b&……&/blockquote&&p&特别是白居易的《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中&/p&&blockquote&.......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  &/blockquote&&p&天呀,“鸳鸾侣&这一下坐实了”云雨“了。&/p&&br&&p&&b&二、两地相思&/b&&/p&&p&&b&幸福相聚总是短暂的,二人踏上仕途以后便是分多聚少。只能以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了。&/b&&/p&&p&元稹对白居易是&b&“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b& 白居易对元稹是“
&b&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b&一个是想起了对方的好仪容,一个是心里空落落了。&/p&&br&&blockquote&《禁中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blockquote&&p&元稹排行老九,古称元九。 白居易给元稹写了一封信,把千头万绪写了两页,写完也不装进信封,而是一直反复读呀读呀,生怕有表达不清楚的语句,反反复复,折腾了一夜 。这感情也太细腻了吧。&/p&&blockquote&《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blockquote&&p&元稹收到信以后,还没有看就不禁先流泪了。他的妻子和女儿问是怎么回事。得知是白居易写的信以后,也就不以为然了。“远信入门先有泪”,信的内容已经不重要了,而是那信代表的感情。&/p&&blockquote&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州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blockquote&&p&白居易梦到了元稹,早上起来顿觉得好不惆怅,只恨两人各在通州和湓水两地,远隔千山万水,不能见面,只有梦中相见。&/p&&blockquote&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 唯梦闲人不梦君。 &/blockquote&&p&元稹收到白居易的梦到自己的诗以后,竟然神魂颠倒,一病不起。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相思病么?特别是“唯梦闲人不梦君”一句,我只梦到别人没有梦到你,梦中相见也是不能的,因此我就病了。这感情太真挚了吧。&/p&&br&&p&如果说以上还不算什么,下面的两首诗真是能看出两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p&&blockquote&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blockquote&&p&元稹自注说他在梦中和白居易、李杓直到曲江玩儿去了。
&/p&&blockquote&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blockquote&&p&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也就是同一天,他和杓直(李十一)去曲江慈恩寺了,他两喝酒时想起元稹。二人真有心灵感应。&/p&&br&&br&&p&元稹到嘉陵驿,望见浩浩嘉陵江水,思念之情又如江水:&/p&&blockquote&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blockquote&&p&白居易回诗:&/p&&blockquote&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b&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b&&/blockquote&&p&看看最后四句:谁知道你在江边想我的时候,我也在池塘边想着你。我很后悔我们一起说想着对方,不如让我先寄信给你吧。天呀,这句诗真让我想起现在人说的一句话“让我对你的思念比你对我的思念多一些,这样你能好过一点”。
&/p&&p&元稹在嘉陵驿,又赋诗《嘉陵驿二首·篇末有怀》。当时他为了娶韦丛( 宰相&i&裴皋&/i& 的外孙女)抛弃了《莺莺传》的女主崔莺莺,现在此时回首往事,不觉感慨:&/p&&blockquote&嘉陵驿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声。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墙外花枝压短墙,&b&月明还照半张床。&/b&无人会得此时意,&b&一夜独眠西畔廊。&/b&&/blockquote&&p&白居易的回诗:&/p&&blockquote&露湿墙花春意深,西廊月上半床阴。&b&怜君独卧无言语,唯我知君此夜心。&/b&
不明不暗胧胧月,不暖不寒慢慢风。独卧空床好天气,平明闲事到心中。&/blockquote&&p&你的心情只有我知道,让我来安慰安慰你吧。&/p&&p&元稹行到望驿台,因思念结发妻子韦丛,做《望驿台》:&/p&&blockquote&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blockquote&&p&没想到白居易以苇丛的口吻回了一首:&/p&&blockquote&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blockquote&&p&人家想念自己的老婆,你怎么这样有这样深的感触,难道想表达你比别人老婆更爱他?&/p&&br&&p&&b&三、患难真情:&/b& &/p&&br&&p&当元稹母亲去世,归乡守丧“丁忧”时,过得十分艰苦,元稹的《遣悲怀》中说“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然后白居易大力资助他。
 &/p&&p&当白居易也因为母亲去世,元稹慷慨送他二十万钱,让丧母后又失去幼女的白居易得到不少安慰:&/p&&blockquote&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
  &/blockquote&&p&元稹的爱妻韦丛去世后,曾写下三首著名的《遣悲怀》。而白居易竟然以韦丛的口吻写了首《答谢家最小偏怜女》:
&/p&&blockquote&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
  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blockquote&&p&  借人家亡妻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秀恩爱真让人看不过去。
&/p&&p& 元和十年(815年),他被贬到通州当司马,心情本来不好,当元稹知道白居易被贬到九江做司马时候,内心痛苦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p&&blockquote&寒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blockquote&&p&居然到了病重惊坐起的地步,为了你的忧愁我更加忧愁。
元稹为了白居易担忧而“垂死老病”,患上疟疾,几乎死去。以后赴山南西道兴元府求医才好&/p&&p&。&/p&&p&白居易得知元稹得病后,立刻寄去轻透衣服:&/p&&blockquote&.....浅色彀衫轻似雾,纺花纱裤薄于云.......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blockquote&&p&白居易还寄去江州出产的凉席:&/p&&blockquote&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清润宜乘露,鲜华不受尘。通州炎瘴地,此物最关身。
&/blockquote&&p&白居易真是体贴周到,真能和人家妻子能有一拼。&/p&&p&这二人相互慰藉,酬唱之作180余首。这简直就是二人精神寄托了。&/p&&p&最能表达感情的就是白居易著名的《与元微之书》。&/p&&blockquote&《与元微之书》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blockquote&&p&微之啊微之!不见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没有收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日,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何况把胶和漆一样紧紧相联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在一起。后退不能相忘,内心牵挂,身体分离,各自的头发都要白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天意确实造成这种际遇,对这怎么办呢! &/p&&p&微之啊微之!此时我的想念你的心,你可知道?&/p&&br&&p&即便到了这里,元稹还忘不了与白居易的床底之欢,写了《酬乐天劝醉》:&/p&&blockquote&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blockquote&&p&前四句彻底赤裸裸的写的“滚床单”的事情。然后问白居易:“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你想灌醉了,想干什么啊?这也太露骨了吧,我都脸红了。天呀!&/p&&p&还有一首《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p&&blockquote&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blockquote&&p&这完全是以一个女人口吻写的深闺春怨的心情。我简直崩溃了。&/p&&p&但是,唐朝是个相当开放的的朝代, 连当时的人也深受感动。《旧唐书·元稹传》记载:(元稹)“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流放荆蛮者近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来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b&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放逐之意,靡不凄婉。&/b&”《旧唐书·白居易传》亦如此记载:“时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p&&br&&p&&b&四、至死不渝&/b&&/p&&p&这二人可以辜负众多妹子的心,但是对彼此忠贞不渝。&/p&&p&元稹先对崔莺莺始乱终弃,然后为了前途娶了宰相的外孙女韦从。韦从知书达理、贤惠淑德。韦从一死,还真让元稹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但这首诗居然没有写完多久,便不再“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了。马上就和当时的名妓薛涛好上了,最后对痴情的薛涛又是始乱终弃。&/p&&p&白居易更不用说了, 即便七十岁还 蓄养家妓上千人。白居易为了寻欢,逼死当时为夫守节的 关盼盼,一代名妓 香消玉殒于燕子楼 。
白居易《燕子楼》与盼盼的和诗,更成为他晚年的污点。&/p&&p&而且这二位基友甚至交换自己的性伴侣,真是做到了性福共享了。
白居易刚到了杭州,便占有了当地的官妓商玲珑,后来居然借给元稹了一个月。薛涛虽然被元稹抛弃,但是薛涛一直以元稹的侧室自居,白居易居然赤裸裸写诗去勾引薛涛-----这位朋友的妻子,元稹居然无动于衷。 &/p&&p&二人对不起天下的女人,却能对的心中的那个男人。&/p&&p& 到了晚年,二人都成为金章紫绶的三品大员,几乎就是人臣中的顶峰。后来外放到越州当刺史,白居易于是也跟着要求出京,到了相邻的杭州做官。真是不离不弃。
  &/p&&p&两人的治所相近,用传递公文的驿使来互通“情书”,虽然这时已头白如雪,但更珍惜相聚的日子。&/p&&p&元稹来杭州探访白居易聚了三日,临别时候写到:
&/p&&blockquote&  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奈何。垂老相逢渐难别,白头期限各无多。
&/blockquote&&p&  尽管时光不断地飞逝,现在早已白头,感情却岁久弥深,对彼此的更是深深的依恋。,&/p&&p&元稹和白居易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洛阳,当时元稹从越州回京师时,去探访闲居东都的白居易,临别时,写下这样两首诗:
&/p&&blockquote&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
  自识君来三度别,这回白尽老髭须。恋君不去君须会,知得后回相见无。
&/blockquote&&p&  吟罢这两诗,二人执手良久,才怅然分别。不久,元稹在武昌突发急病而死。最后的两首诗真成了的临别赠言啊!
 一辈子的好基友去世了,白居易痛不欲生,在给好友的祭文中写道:&/p&&blockquote&呜呼微之!始以诗交,终以诗诀,弦笔两绝,其今日乎?呜呼微之!三界之间,谁不生死,四海之内,谁无交朋?然以我尔之身,为终天之别,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与公缘会,岂是偶然?多生以来,几离几合,既有今别,宁无后期?&b&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b&&/blockquote&&p&  特别最后一句,就是现在版的“你死了我也不活了“。&/p&&p&以后,一直到死,白居易怀念这元稹,看这首悼亡诗:&/p&&blockquote&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blockquote&&p&好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真的能和“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相媲美了。&/p&&br&&p&晚年的白居易,他一直没有忘元稹的《寄乐天》:&/p&&blockquote&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blockquote&&p&诗中明确表达出来死后也要结缘。&/p&&p&所以,晚年的白居易开始求佛积善,捐钱建寺,只盼来生再和元稹后生之缘。他的《修香山寺记》表达真是情感至深:&/p&&blockquote&呜呼!乘此功德,安知他劫不与微之结后缘于兹土乎?因此行愿,安知他生不与微之复同游于兹寺乎?&/blockquote&&p&如果有下辈子,我们还在这个地方相聚么?
  &/p&&p&好感人的一句话,这辈子我和你没有呆够,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当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说出如此平淡的话语,其感情已穿越时空。&/p&&p&此情千古第一!谁还能比?&/p&
谢邀!当然要属于白居易与元稹了。千古第一好基友!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一、青春年少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于是二人“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二人形影不离,…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cb7ce3c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cb7ce3c9_r.jpg&&&/figure&&p&唐 张萱捣练图 局部&/p&&p&&br&&/p&&p&&b&00&/b&&/p&&p&&br&&/p&&p&“我家里养的家妓,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弃她们老了丑了,把她们赶出去,再换一批鲜嫩年轻的来,这十年里,我已换了三次了。” &/p&&p&&br&&/p&&p&大魔王白居易说这话的时候,已经70岁了。&/p&&p&&br&&/p&&p&有人问他:你知道在远方有一个人还在等你吗?&/p&&p&&br&&/p&&p&白居易皱起本就爬满纹路的眉头,想了又想,笑道:忘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5ada7c5be8fd118ccfb994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9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5ada7c5be8fd118ccfb994e_r.jpg&&&/figure&&p&&br&&/p&&p&浔阳江头,雾气茫茫,秋叶瑟瑟。一位女子立在江畔,怀抱琵琶,等着远方的归人。 &/p&&p&&br&&/p&&p&她早已不再年轻,银丝满头,皱纹斑驳。她在等一个人。&/p&&p&&br&&/p&&p&旁人告诉她:那人不会来了。&/p&&p&&br&&/p&&p&她不信。&/p&&p&&br&&/p&&p&她说:“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娶我。”&/p&&p&&br&&/p&&p&15岁的那个夏夜,他曾亲口许诺她。&/p&&p&&br&&/p&&p&她这一生都在守着这无法兑现的诺言。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在寒风中等,他却在暖阁中抱着美人儿···&/p&&p&&br&&/p&&p&···&/p&&p&&br&&/p&&p&她等的那个人,成日成日地宅在家里不出门,只搂着杨柳小蛮腰听曲儿喝小酒。&/p&&p&&br&&/p&&p&都说人到70古来稀,白居易却还不服老。他在家里养了几百个歌妓舞姬,一个一个都是嫩得能掐出水的二八芳华,甚至还有些豆蔻年华的少女。&/p&&p&&br&&/p&&p&他看着那些年轻女子的姣好面庞,听着小蛮与樊素轻柔的歌唱,只觉得自己犹是少年时,嘴边泛起一丝苦涩笑意···&/p&&p&&br&&/p&&p&&b&01&/b&&/p&&p&&br&&/p&&p&白居易少年时,是在安徽符离的小乡村里摸泥巴长大的。&/p&&p&&br&&/p&&p&但符离并不是他的老家,他是在河南新郑出生的,只是出生的时候运气不好,赶上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乱世,小军阀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p&&p&&br&&/p&&p&白家世代都是当个县令之类的小官,战乱起时自然赶紧逃,小白居易跟着家人先去了徐州,不料徐州很快也起了战祸,于是又举家跑到了符离乡下去。&/p&&p&&br&&/p&&p&与白家比邻而居的,是一农户,那农户有个女儿,名唤湘灵,比白居易小了四岁。乡下地方,自然没有那么多礼教束缚,小孩子更没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条框,白居易和湘灵很快玩在了一起,一起上树捉知了,一起下河摸鱼虾···&/p&&p&&br&&/p&&p&熊孩子贪玩任性本没什么大不了,但白居易却不可以。白家世代诗书,只是因一时战乱避祸于此,长辈哪能放任白居易一辈子窝在村里?他必须要读书,要考取功名,要光宗耀祖。&/p&&p&&br&&/p&&p&到了读书的年龄,就不能日日和湘灵在一块儿胡闹了,但是没关系,但凡有空闲,湘灵总来悄悄敲他的窗。&/p&&p&&br&&/p&&p&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两个少年就这样悄悄地相爱了。&/p&&p&&br&&/p&&p&白居易姓白,却不是个小白,他认真读书、刻苦努力,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p&&p&&br&&/p&&p&湘灵并不嫌弃少白头的白居易,反而觉得他这样很非主流很帅气。&/p&&p&&br&&/p&&p&白居易的诗写得很好,湘灵的琵琶弹得很好,两人经常悄悄在星空下一唱一和,浓情蜜意。&/p&&p&&br&&/p&&p&所有的爱情故事里都有个俗滥的妈,白居易也不例外。家里不同意他们俩在一起,他母亲是一个门第观念很重的人,在白母看来,白居易将来是要干大事的,怎么能娶一个乡野村姑?这门亲事遭到了长辈的反对,湘灵也生怕自己的家世连累了他,十分自卑。&/p&&p&&br&&/p&&p&白居易写过一首《邻女》:&/p&&p&&br&&/p&&p&娉婷十五胜天仙,&/p&&p&白日嫦娥旱地莲。&/p&&p&&br&&/p&&p&在他眼中,湘灵是嫦娥、是天仙,是四海八荒第一绝色,这辈子非她不娶。&/p&&p&&br&&/p&&p&他怎么也不肯和她分开,就这样一直与母亲僵持着,婚事也一拖再拖。&/p&&p&&br&&/p&&p&这样的日子一直到27岁那年,为了前程,白居易离开符离去江南的叔父处,这是白居易第一次与湘灵分离,一路上,他写了三首诗:《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表达相思之苦。&/p&&p&&br&&/p&&p&泪眼凌寒冻不流,&/p&&p&每经高处即回头。&/p&&p&&br&&/p&&p&为惜影相伴,&/p&&p&通宵不灭灯。&/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e255e7ed8d7deeb8a1300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9&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e255e7ed8d7deeb8a13008_r.jpg&&&/figure&&p&&br&&/p&&p&两年后,他终于考上进士,回到老家符离,郑重地向母亲提出婚事,但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又一次毫不留情地拒绝了。&/p&&p&&br&&/p&&p&考取功名后,他在长安谋得校书郎一职,以为终于有了可以和母亲谈判的资本,可母亲却千方百计阻拦两人见面,并以死相逼。&/p&&p&&br&&/p&&p&他母亲有点间歇性的精神病,逼急了说不定真出事儿,所以白居易不敢勉强。&/p&&p&&br&&/p&&p&白居易无可奈何,从此竟与湘灵分离。&/p&&p&数年里,他不断地写诗怀念湘灵,秋来时想念她、冬至夜想念她、晚上下雨想念她、看见镜子也想念她···(《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夜雨》、《潜别离》、《生离别》等诗词)&/p&&p&&br&&/p&&p&古时通讯不便,他几乎失去了湘灵的一切消息,只能将满腹相思都写于纸上。正是:&/p&&p&&br&&/p&&p&欲忘忘未得,&/p&&p&欲去去无由。&/p&&p&&br&&/p&&p&他一直不肯结婚,直到37岁,母亲以死相逼,他也知道该留个香火,才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p&&p&&br&&/p&&p&但杨氏在他眼中只是一个生育工具,他心中没有一刻停止过思念湘灵。&/p&&p&&br&&/p&&p&多年以后,白居易仕途蒙冤,被贬江州,途中竟遇见了四海漂泊的湘灵父女,多年未见,湘灵仍未嫁,却早不是那个轻灵天真的少女,而是岁月冲蚀后饱经风霜的中年大妈,而他,也再不复当初的少年模样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dec9fe44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24&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dec9fe440_r.jpg&&&/figure&&p&&br&&/p&&p&两人抱头而哭一场,最终又散。&/p&&p&&br&&/p&&p&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p&&p&&br&&/p&&p&回去以后,他挥毫写下两首《逢旧》:&/p&&p&&br&&/p&&p&其一&/p&&p&我梳白发添新恨,&/p&&p&君扫青蛾减旧容。&/p&&p&应被傍人怪惆怅,&/p&&p&少年离别老相逢。&/p&&p&&br&&/p&&p&其二&/p&&p&久别偶相逢,&/p&&p&俱疑是梦中。&/p&&p&即今欢乐事,&/p&&p&放盏又成空。&/p&&p&&br&&/p&&p&从青丝等到白发,这场年少时的痴心绝恋,终以一个“恨”字结束。&/p&&p&&br&&/p&&p&或许,在传世名篇《琵琶行》与《长恨歌》里,他所思所想的,仍是那位符离乡下的少女湘灵。&/p&&p&&br&&/p&&p&不得哭,潜别离。&/p&&p&不得语,暗相思。&/p&&p&两心之外无人知。&/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c04e3b1feef80a50a3fa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4c04e3b1feef80a50a3facd_r.jpg&&&/figure&&p&&br&&/p&&p&&b&02&/b&&/p&&p&&br&&/p&&p&白居易的母亲十五岁时嫁给了自己四十一岁的亲舅舅白季庚,然后生下了白居易。&/p&&p&&br&&/p&&p&(此说为民国考古大师罗振玉首先提出,史学大家陈寅恪亦赞同此观点)&/p&&p&&br&&/p&&p&都说近亲结婚生出来的小孩要么是智障怪胎,要么就是天才龙凤。很幸运的是,白居易属于后者。&/p&&p&&br&&/p&&p&他从小读书就聪明,六七个月大就能认字,3岁会提笔,5岁能写诗,8岁懂声韵,16岁就能吟出:&/p&&p&&br&&/p&&p&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p&&p&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p&&p&&br&&/p&&p&这样的绝句而名满天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fbe2b5e23b0dc7b025b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8fbe2b5e23b0dc7b025be_r.jpg&&&/figure&&p&&br&&/p&&p&说起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还有个小故事:&/p&&p&&br&&/p&&p&白居易从小就被母亲教导,立志要靠学问开出一条康庄仕途,16岁那年怀揣着理想去了繁华帝都,带着诗文去拜见当时的文坛大腕儿顾况。&/p&&p&&br&&/p&&p&顾况对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后生很不以为意,见他姓名中有“居易”二字,便调侃:“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呀!”&/p&&p&&br&&/p&&p&但顾况一打开少年的诗卷,立刻就被他笔端的才情所折服,纸上所写正是这一首“离离原上草”,顾况大赞道:“有才如此,居天下也不难!”&/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92d4af9dcec40ff39f72265dcae3fb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17&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92d4af9dcec40ff39f72265dcae3fb4_r.jpg&&&/figure&&p&得到大V加持以后,白居易的声名立刻在京师流传开来。&/p&&p&&br&&/p&&p&27岁那年,白居易高中进士。&/p&&p&&br&&/p&&p&别看27岁已经不是少年人了,好像没啥值得炫耀的,可在唐朝,这已经很了不起了。&/p&&p&&br&&/p&&p&那时科举取士,分明经与进士两科,明经比较简单,死记硬背默写古诗词就可以,进士则还需要考时策什么的,特别难考,所以有“三十老明科,五十少进士”一说。&/p&&p&&br&&/p&&p&白居易舍弃较简单的明经科而选择hard模式,的确不易。&/p&&p&&br&&/p&&p&新科进士们意气风发,一起相约去慈恩寺题名。&/p&&p&&br&&/p&&p&他们先在一张方格纸上书写自己的姓名、籍贯,并推举其中书法出众者,作文一篇以记此盛事。&/p&&p&&br&&/p&&p&然后交与专职石匠,刻在大雁塔石砖上。白居易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轻,得意之余挥毫写道:&/p&&p&&br&&/p&&p&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p&&p&&br&&/p&&p&如此狂傲,标榜自己的同时还顺手贬低了一下同僚。&/p&&p&&br&&/p&&p&白居易是有狂傲的资本的,他是那个时代最有才的名士之一,唐代诗人中,除了“李杜诗篇万口传”的诗仙与诗圣,便要数这位“诗魔”,所以有人笑称白居易是千年老三。&/p&&p&&br&&/p&&p&但白居易是不甘心只当老三的,他的人生信条叫做“男人就是要狂”,所以,他要当老大。&/p&&p&&br&&/p&&p&他曾经跟自己的好基友说过自己为啥要写诗:&/p&&p&&br&&/p&&p&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馀首,至于贯穿古今,覼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然撮其佳章,亦不过十三四。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p&&p&&br&&/p&&p&翻译一下,意思就是说大唐两百多年来只有两个人诗写得好,也就是李白杜甫,但是李白这个人写诗没有章法,他的人配不上他的才华;&/p&&p&杜甫的诗写得很多,格式上比李白要好些,但写得太死板了没意思。&/p&&p&这俩人都不行,这个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究极绿宝石z纯晶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