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不缺水的省缺水吗

专家:中国每年因缺水损失2000亿到3000亿元-中新网
专家:中国每年因缺水损失2000亿到3000亿元
日 20:05 来源:  
资料图:四川广元一水库因洪水污染上万斤鱼死亡
 李春国 摄
  北京9月25日电(记者 张尼)“中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到3000亿元。”25日,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在北京表示,目前国内资源性缺水趋势加重,“保好水、治差水”的任务迫在眉睫。
  25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四届水与国家安全研讨会”暨“中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逾千名相关领域的政、商、学届人士与会,就水污染治理、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研讨会上,杨朝飞向与会者介绍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70%的城市供水不足;20%的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到3000亿元。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资源性缺水趋势加重。”杨朝飞分析称,面临当前的形势,“保好水,治差水”是当务之急。
  而对此,国务院去年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就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目标,其中包括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等。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论坛上分析称,随着人口膨胀、人均生活用水量提高,缺水问题愈发凸显,这一问题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缺水的国家,中国更应该在节水、重复用水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杨宜勇以同样是缺水国家的新加坡为例,介绍说,该国近年来特别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力争做到“一滴雨水都不白白流走”,目前基本实现了不依赖外界供水,这样的经验值得借鉴。
  “国内很多城市一下雨就看海,那么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这些水留住?”杨宜勇认为,相比之下,中国在这方面做的功课还较欠缺,应该在增加地下蓄水、发展重复用水、无水工业、海水淡化等领域投入更多精力。同时,政府、企业以及公民都应当积极参与打造全新的水安全社会。
  “水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和国家安全、人类的未来密切相关,对水安全的重视要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杨宜勇说。(完)
【编辑:阚枫】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内容介绍/中国可以不缺水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第一次提出通过节水型建设,到2015年中国可以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或者说这种意义上的不缺水,全书共18章节。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11:1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为什么中国北部严重缺水而美国北部缺水却不严重?【地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6,773贴子:
为什么中国北部严重缺水而美国北部缺水却不严重?收藏
为什么中国北部严重缺水而美国北部缺水却不严重?中国华北平原原本很适合发展经济,如今却因为缺水而贫困,该如何破解?
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
因为美国北部有五大湖,不缺水,而我国的华北平原河流较少,缺水严重。解决缺水问题,可以进行南水北调等工程
华北无大湖
和基础设施有一定关系
华北不是很贫困
中国北方并不缺水,只是人太多了,美国北方的人口密度远低于华北
赤道上有雨林也有沙漠啊
华北平原严重缺水的事情被严重夸大了。
聘请当地重点中学老师一对一讲解,熟悉当地教材考纲,解决孩子实质学习问题,免费试听
而且华北平原绝大多数地区并不贫困。最多也就是河北的边远山区有些贫困的地方。
北美五大淡水湖
美国北部有五大湖,所以不缺水。中国北部没有特别大的湖,而且荒漠化严重
如果贝加尔湖是中国的那北方就不缺水了
美国北部气候比华北湿润,而且夏天没有华北那么热,河湖水的蒸发量比华北小多了。。
登录百度帐号“中国北方到底是否缺水”引发争议,这到底是怎样一个问题?
用水压力的确存在。而“水危机”则需要从多个角度审视——无论定义是什么,它都不是指“无水可用才叫危机”。
5 月份,在探讨中国环境问题的 NGO “中外对话”的网站上,发生了一场中国是否正面临一场“水危机”的辩论,让一个曾多次引起瞩目的议题,再次浮现在众人眼前。
引发这场讨论的是 Charlie Parton (彭朝思),他是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RUSI)——一个创立于 1831 年的英国防务和安全智库——的研究员(associate fellow)、英国下议院中国外交事务委员会的特别顾问,在 37 年的外交生涯中,有 22 年在陆港台三地工作。在 2016 年退休前,曾担任欧盟驻华代表团参赞。5 月 9 日,他在中外对话发表了一份题为《中国能战胜迫在眉睫的水危机吗?》的报告,在其中阐述了中国正在面临一场“水危机”的理由。两天后,中外对话发表了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地理学者 Sarah Rogers 与 3 位同事合作的反驳文章《重新审视所谓“中国水危机”》。5 月 25 日,Parton 再次发表了自己对反驳的反驳。
“中国北方缺水”是如何被定义的
谈论中国面临一场“水危机”,Parton 的理由来自数字,而这场危机,首先出现在北方: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已经很低,低于国际公认的“紧张”线 1700 立方米,2016 年仅为 1028 立方米。但是,中国 80%的水资源都分布在南方,因而北方的人均水平其实还要更低。4 个总体上属于“北方”的省,甘肃、 陕西、辽宁和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介于 500~1000 立方米之间,属于“短缺”。 而天津、宁夏、北京、山东、上海、 河北、河南和山西这 8 个省份则更是低于 500 立方米,属于“严重短缺”。 其中,京津冀地区的水平其实只有“严重短缺”标准的一半,“比沙特阿拉伯也好不了多少”,报告中写道。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报告同时指出,上述 12 个水资源短缺和严重短缺的省份,不仅有着全国 41% 的人口,而且贡献了农业总产量的 38%,发电总量的 50%,以及工业总产量的 46%,这些产业都大量耗水。此外,85% 的煤炭位于这些缺水省份,煤矿也是耗水大户。这意味着,缺水将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Parton 认为,缺水不是暂时性的气候问题,不是来自“干旱”,而是因为资源基础被破坏了。
报告提及,2015 年中国北方三大河流——海河、黄河和辽河的水资源开发率(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分别高达 106%、83% 和 76%,远远超过了世界公认的安全警戒线 40%,以至于,比如黄河的径流量只有上世纪 40 年代的 10%,大部分支流长期处于断流状态。据 2015 年一位环保部官员的说法,过去 20 年中国共有 2.8 万条河流消失。地表水的短缺,使得北方地区严重依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以每年 1 到 3 米的速度快速下降。北京自上世纪 70 年代起,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 100~300 米。而且可能终究都无法回升,因为地下水位下降会造成含水层坍塌,不可逆转。由此,未来城市的蓄水能力也变得更差了。
污染似乎也是积重难返。2015 年,监测水域中有 8.3% 属于劣 V 类水质。另一个数据是,2014 年,中国有 61.5% 的地下水属于 IV 类和 V 类污染。这些数据尤其值得注意是因为:这些由于过分污染而无法使用的水,也被算在原本就已十分紧张的“水资源”中。
让困境成为 Parton 所说的“危机”的,是所有补救措施似乎都无济于事。比如在说到淡水资源短缺时,人们常会想提起的海水淡化,其实有着巨大的能源局限。因为无论是反渗透和蒸馏技术都需要电,把淡水从海边输送到内陆也需要电。报告中写道:“将 1 立方米海水淡化并从沿海输送到内陆,其所需的电力生产过程就需要消耗 0.5 立方米水。”
更糟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也于事无补。报告提到:即便南水北调工程 2030 年东线和中线成功实现设计输水量 209 亿立方米,并且这些水被全部送往京津冀地区,那么也只能使这个地区的人均水资源达到人均 500 立方米“严重短缺线”的 2/3 的水平。可事实上,京津冀还要和山东、江苏与河南分享这些水。因此,Parton 认为,“这项工程也只是延迟危机发作的时间而已。”
在这种局面下,Parton 认为,如果出现严重干旱,就会让中国的水资源提前耗尽。这会导致经济的崩溃。
引发的争论:这是人口问题,还是污染问题?
相比于 Parton 的旁征博引, Rogers 团队的反驳文章看起来有点潦草。这篇两千字的文章的基础是 Rogers 与另外 8 名同事一起开展的研究计划——“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政治”。他们从这项研究中所获的发现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目前没有受到水资源供应短缺的威胁,且在不久的将来也不太可能受到威胁。”
Rogers 团队对 Parton 报告的核心批驳,是他所赖以衡量中国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参照系统有问题—— 和 500 立方米的紧张、短缺和严重短缺三级划分,是法尔肯马克水压力指数(Falkenmark Water Stress Indicator)的水压力标准。但是 Rogers 团队认为,Parton 不加批判地套用了这个非常简化的衡量标准。因为,首先这个代表人均淡水占有量的指标没有考虑人对水的需求量。Rogers 团队认为中国人对水的需求显著小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因为他们住在楼房里,不浇园子,还有很多农民不用抽水马桶。据一项研究显示,北京居民的年均用水量比墨尔本少 50% 到 75%。此外,法尔肯马克指数也不考虑废水循环利用的情形,而北京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1/4 的水都是再循环水,以至于地下水位都已经开始回升。
因此,“这场危机可能被夸大了”,文章写道,“总体来说,华北需要的不是更多水,而是更好地管理其所拥有的水资源,这包括加强污染防治和提高用水效率。有迹象表明,这两方面都有所进展。”
他们认为,2016 年启动的“合同节水管理”和“中国水权交易所”表明中国政府正开始为提高用水效率提供激励机制。此外,“三条红线”(指 2012 年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水十条”( 2015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河长制的出台,以及 2014 年国务院 2 万亿治污拨款的宣布,以及 2018 年的行政机构改革,都让人“有理由对中国解决水污染问题持乐观态度”。
作为一个研究南水北调的团队,他们认为,南水北调和在建的上百个连通不同水系的小型水利设施,配合水权交易,正让一张能够灵活调水的“国家供水网”铺展开来。有了它,“水供应将不会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3 年 12 月,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河北段工程全线贯通时新华社制作的图表,包括工程线路示意图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为了进一步加强说服力,文章还从政府的行为倒推水资源的现实状况。它说,如果缺水,北京就不会每年使用超过 10 亿立方米浇灌公园绿地,中央政府也不会敢于宣布建设雄安新区。雄安获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支持,并从黄河引水补充白洋淀。
但是 Parton 并没有被说服。在 5 月 29 日发表的“对反驳的反驳”中,他承认法尔肯马克指数确实有其局限性,但即便将需求差异纳入考量,华北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还是低于发达国家太多——京津冀地区人口是英法意三国的两倍,但是水资源却只有英国的 10%。他同时批评 Rogers 团队的文章过分强调饮用水(potable water),但是饮用水仅占所有水资源中的 14%,因此即便中国人用水比发达国家居民更少,也不会省出太多来。真正的用水大户农业、工业和发电,才是问题的关键。
虽然 Parton 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了污染给水资源造成的减损,但是他并不同意 Rogers 团队反驳文章中“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广泛的水污染造成的”的说法,因为根据中国官方数据,只有 8.3% 监测水域是因为过分污染而无法使用。因此即便治理成功,也不会增加太多的水资源。但他并没有提“2014 年中国 61.5% 的地下水属于 IV 类和 V 类污染”的问题,这看起来可是很多水。一种解释可能是,地下水污染非常难以治理,甚至不可逆,因此无需讨论。
与 Rogers 团队的说法相左,他所引用的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说法,只不过是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已经减缓,而水位回升还要等到 2025 年。对于 Rogers 对北京和雄安的强调,Parton 认为,北京和雄安因为其特殊地位,都不能代表华北。
远水是否解得了近渴?
双方最核心的分歧,还是围绕着南水北调工程和一张“全国水网”解决中国缺水状况的潜力。
Parton 认为,在地形复杂、幅员辽阔的中国谈论全国水网,过分“愚公移山”。戏剧性的是,他还找出了 Rogers 在 2015 年与上述“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技术政治”团队中的 4 名成员联合发表的一篇论文,其中写道:“由南水北调工程现有路线所转移的水量必须减小,工程的进一步扩展计划必须搁置。随着其局限性变得清晰,南水北调工程很可能成为中国用大工程解决水问题的最大的失败。”《好奇心日报》看到论文摘要中还写着:“更好的本地水管理,而不是横跨国境的抽水,才是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求的正确方式。”
为什么 30 个月前的质疑,到现在就乐观了?Parton 提出了新的问题。
实际上,对南水北调的争议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甚至来自政府高层。
2014 年,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发表在《给水排水》期刊上的论文《我国城市水安全现状与对策》指出,诸如引黄济青、引汉济渭、南水北调等“外调水”的模式已陷入困境,造成调出地生态破坏,而且调来水与流入地水因为成分差异,出现自来水管道内水垢析出的问题,相当难以治理。治理水污染、恢复水生态、提高用水效率才是保障水安全的正确思路。
2015 年,一项中美英四所大学的联合研究,据说是首次全面分析了中国 2007 年以前的以水利工程形式实现的“物理调水”,和以耗水产品的贸易实现的“虚拟调水”,发现无论是“物理”还是“虚拟”,都没有在缓解受水地水压力中扮演主要角色,却加重了输出地的水压力。而关于未来,该研究测算发现,到 2030 年,南水北调输出地湖北的水压力指数将从“中等”转为“严重”,而另一个输出地江苏原本就处于“极端”水平的水压力,将进一步加重。“极端水压力”的含义是,该省年度用水量已经大于其年度淡水更新量,因而水资源存量将不断降低。研究团队的结论是,为了缓解水压力,中国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加强用水需求管理,提升用水效率,而不是继续改变水的供给。
一段尚未通水的南水北调水渠 来自 flickr 用户 evic dong
2009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水文水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水问题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刘昌明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对南水北调也有个乐观的预期。他说:“尽管目前北京市每年仍然靠超采 3~4 亿立方米的地下水来稳定水需求,到 2014 年南水北调中线的水到来以后这一问题将会解决。”
但 2014 年的时候,情况还是出现了变化。他在这年再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 2011 年对汉江水源区水量情况的调查,2000 年至 2010 年的十年间水量减少了 71.8 亿立方米,让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原先设计的 95 亿调水量,“可能会出现一些紧张的情况”。
除了调水还能做什么?
刘昌明院士在 2009 年回答记者“我国水资源未来能否支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的问题时,他表示自己很乐观。
乐观的一个理由,与他对什么是“水资源”的理解有关。通常对水资源的理解是地表水与地下水之和,但是刘昌明认为还应该关注雨水,中国全年降水量,是全国用水量的十几倍。如果能把雨水充分转化为地下水,那水资源基础就大大增加了。
同时他认为,中国节水潜力仍然巨大,农业可以省出 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可以从 60% 提高到 80%,通过杜绝浪费、管道渗漏和回收处理废污水,城市生活用水还可以节水 1/2 到 1/3。
Parton 承认中国政府近年来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所做的各种制度建设的正面意义。无论是“三条红线”、“水十条”、 《环境保护法》、河长制和湖长制,还是“海绵城市”和废水回收利用。只不过这些也都还不够。
他认为,中国必须为了应对他所说的“水危机”而开展经济转型。用 2 月他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一篇文章的话说,要转型为一种“骆驼经济”。
这意味着:工业应该尽快用高新技术和服务行业来替代钢铁、铝制造、服装、造纸等高耗能/水的行业。电力供应首先应该降低需求,并充分利用非化石能源。在农业上,则必须放弃对政治上高度敏感的粮食自给的强调,转而从国外进口更多农产品——因为进口农产品,特别是高耗水量的农产品就相当于进口大量的水。此外,灌溉应该变得更节水,因为低效的灌溉浪费了中国 30% 的水资源。他甚至还建议进行土地改革来促进农地兼并——一个同样政治上敏感的话题,即便并未说明为何节水需要大型农场。
Parton 认为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的水价实在是太便宜了。这是提高用水效率的主要障碍,2011 年时中国水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数倍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这个问题牵涉到失业和通胀,涉及社会稳定,所以政府长期没有作出调整。
说了很多年的“中国水危机”
关于中国“水危机”的讨论,在此前曾多次出现。一些标志性文本的问世,无疑贡献于相关论述的形成。
早在 1999 年,资深环保工作者马军就出版了《中国水危机》一书,指出中国一味试图以水利工程治水,却忽视流域生态保护,50 年来 8 万座大坝建成,同时大片的森林却消失了,这造成中国水旱灾频仍。如果西北、华北不改变当前大量消耗水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便是当时热议的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向黄河调水也无济于事。马军当时就提出,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唯一出路。2004 年,这本书被译为英文出版。
马军《中国水危机》的英文版封面
2005 年,当时的水利部长汪恕诚就曾告诉记者,“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要珍惜每一滴水,否则就是灭亡。”这句话后来被外国媒体在谈及“中国水危机”时广泛引用,此番Charlie Parton 的报告中也以这句话开篇。
2009 年初,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了报告《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指出中国“年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人均拥有量更是只有 757 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11,低于“短缺”阈值(1000 立方米)。报告援引世行另一份报告的数据:中国“水危机导致的经济损失已约占中国 GDP 的 2.3%。”
2010 年,世界银行旗下的“2030 水资源小组”(2030 Water Resources Group)的一份报告预测:中国在 2030 年将面临 1990 亿立方米的用水短缺。短缺部分,占那一年中国全部用水需求量 8180 亿立方米的 24.3%。这在当时《中国日报》的报道中,也被称作“水危机”。
2012 年,美国政府发布的一份关于安全风险报告曾预测,中国到 2030 年将因为缺水而出现大规模的粮食短缺,因而构成一项地区安全风险。
还有为数众多的英文媒体报道、评论,都曾使用“中国水危机”的表述。
但是,“危机”并不是一个客观的科学概念,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认知和态度,和对困境的容忍和适应能力。
刘昌明院士在 2009 年接受前述《科学时报》 的采访时,将中国广泛的水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和与之伴随的地面沉降和湿地消失,都看作复数的“水危机”。谈论危机,并不需要等到水不够用了。
在中外对话的网站上,在 Parton 和 Rogers 团队的交锋之后,6 月 6 日,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研究员王姣也参与了讨论。她的文章《水压力:看待中国水危机的另一视角》并未没有进入有关 “有没有水危机?”的辩论,而从数据上看待中国地区间的水压力变化。
不同于法尔肯马克指数用一个“人均”数据笼统地描述一个国家或省份的水资源量,王姣的研究采用更丰富翔实的数据,呈现出水压力在空间上更复杂、真实的分布状况。
和 2015 年三年的中国不同流域水压力的数据,发现
年间,中国高水压力地区面积还是在增加,但是增加速度要低于
年。同时,这五年间,水压力加剧的地区的总面积仅为前 10 年的 35%。
如果这种“加剧速度减缓”的回答还是给人一种喜忧参半的感觉,那么下面这个更像个好消息: 年间,水压力得到缓和地区的总面积是
年总面积的 10 倍。
但是地区间的反差还是十分强烈。这后 5 年与它前 10 年相比,黄河上游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压力有所减轻,而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压力还是加剧了。此外,华北平原在这 15 年中始终处于极高水压力下,虽然农业灌溉用水不断下降,但是工业用水持续上升。
但是从全国而言,王姣仍然认为这些年来的变化是积极的,表明国务院 2012 年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以来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初见成效。这所谓的“三条红线”,分别对 2030 年时全国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污染物控制划出了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2015 年,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另一个研究团队还发布过一份 2040 年全球水压力最大国家的排名,其中前 33 名主要是中东、中亚、北非国家,没有中国。但是报告同时指出,届时中国和美国、印度一起,都将面临持久的高水压力。
题图 Petar Petkovski on Unsplash、Ezra Comeau-Jeffrey on Unsplash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缺水吗?_百度知道
中国缺水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国的水资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 (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 (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 (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 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地下水占地球淡水总量的22.6%,为8600万亿吨,但一半的地下水资源处于800米以下的深度,难以开采,而且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诸多问题。河流和湖泊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6%,为230万亿吨,是陆地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获得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由于水体污染,这一部分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在急剧减少。大气中水蒸气量为地球淡水总量的0.03%,为13万亿吨,它以降雨的形式为陆地补充淡水。目前能够为人类开采利用的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一般只能达到40%。 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2200m3, 人均占有量仅有世界平均数的¼,居世界第121位 ,被列为世界上12个贫水国之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社会经济总用水量增加了约四分之一,从4437亿立方米增加到5591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10.1%。
采纳率:58%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现状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 Ⅱ辽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黄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长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东南诸河流域 Ⅸ海南诸河流域 Ⅹ内陆河流域。 2、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其成果见表5、表6。 (1)降水总量。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5)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br&&br&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现状 1、中国水资源流域划分 中国按河流水系划分成十大流域: Ⅰ黑龙江流域 Ⅱ辽河流域 Ⅲ海河流域 Ⅳ黄河流域 Ⅴ淮河流域 Ⅵ长江流域 Ⅶ珠江流域 Ⅷ东南诸河流域 Ⅸ海南诸河流域 Ⅹ内陆河流域。 2、中国水资源量评估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其成果见表5、表6。 (1)降水总量。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4)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系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288亿立方米,其中有6762亿立方米分布于山丘区,1874亿立方米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立方米。 (5)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比河川径流量多的1009亿立方米水量,是平原、山间河谷与盆地中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部分水量。在不开采地下水的情况下,这部分水量以潜水蒸发的形式消耗,通过地下水开采,可以从蒸发中夺取部分水量加以利用。经过计算,平均年潜水蒸发量在北方平原地区为844亿立方米,在南方平原地区为119亿立方米。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的水贫穷到什么地步呢?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br&&br&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br&&br&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br&&br&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 &br&&br&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得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两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 &br&&br&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br&&br&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那么我们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呢? &br&&br&以河北省为例,据《望》周刊的报道,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掩盖着极度缺水这一重要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米,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再有15年,石家庄的地下水就能采完。现在,华北平原已拥有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达四五万平方公里。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 &br&&br&专家说:我们是用惨重的代价维持苟安,虚假的绿色使我们依然悠然自得。内情与外观的反差使人不由想起《水浒》中常用的一句话———好个不知死的! &br&&br&以色列的自然条件比我国西部的许多地方更为恶劣,但以色列不但居家过日子极重节水———马桶上都有两个按钮,小便用小水、大便用大水。在生产中,享誉世界的节水农业不但使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之一的以色列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它出口节水农业技术与设备的收入更超过出口农产品的收入。我国近年来安排大量的西部省区领导人去以色列访问,但除了进口一些以色列的节水设备以外并无大的收益。据说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水价过低,使节水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无利可图。 &br&&br&我国目前城市自来水水价偏低,成本和水价偏离,政府实行亏损补贴。在农村,一吨水电力提灌价4至9分,自流灌溉价每吨4厘至6厘,300吨黄河水的价格顶不上一瓶矿泉水。低水价实际上鼓励了水资源的高消费。 &br&&br&水费涨价,刻不容缓,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大事。另一方面,太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给全国人民上一堂扎扎实实的节水课。 &br&&br&专家认为我国缺水的主因是人为造成的 &br&&br& &br&&br&“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这是我国目 &br&&br&前水资源短缺的真实写照。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周边,已经没有可以直 &br&&br&接饮用的地表水,在广大农村地区,可以直接饮用的地表水也逐渐减少。11月9 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的水资 &br&&br&源与城市环境国际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对我国缺水的原因、水污染和环境污染治理,给出了答案。 &br&&br& &br&&br& &br&&br& &br&&br&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梁杏说,我国南方原水量充沛,北方水少但也能维持某种平衡。现在南方的江、河、湖基本 &br&&br&上都污染了,形成了水质型缺水;北方由于乱采地下水、过度使用,水在北方已经成了稀缺物质。这是人为扩大化 &br&&br&的缺水。北方虽然严重缺水,却在采用农业漫灌,浪费了本来就少的水资源;修建造纸厂等严重污染的企业,污染 &br&&br&了珍贵的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造成水资源更加紧缺。南方的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遏制,黄浦江最能说明问题,由于 &br&&br&水体严重污染,整条江的水都不能饮用。珠江的问题也很严重。她说,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是刻不容缓的 &br&&br&事。 &br&&br& &br&&br&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祁士华说,治理水污染,1 /3 靠技术,2 /3 是社会学的问题。他说,现在 &br&&br&污染水的物质至少已达到129 种,且扩大的趋势明显,无机物、重金属、有机物等,它们可以使生物致病、死亡或 &br&&br&导致基因突变。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尖端科学,除了少部分污水没有找到好的治理办法外,大部分污水都能治理。 &br&&br& &br&&br&为什么有了技术却治不了水污染?每个城市都有污水处理厂,有几个在满负荷运行?污染大户的污水处理设施, &br&&br&有几个在真正处理污水?它们成了“展览工程”。这就是法律的、法规的、管理的问题。法律法规管理问题不解决 &好,水污染问题没法真正解决。其他污染的治理,也是如此。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够,有的地方缺。基本上主要缺水的地方在华北、西北等地,尤其是华北地区,人口最集中,因此缺水问题最严重。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缺水,西北部水源性缺水,东南不水质性缺水
这个问题不用我回答了。。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解决中国西部缺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