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妻子是什么意思

假新闻和言论自由,扎克伯格到底是怎么看的_网易科技
假新闻和言论自由,扎克伯格到底是怎么看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扎克伯格谈假新闻和言论自由:几年前,在巴基斯坦,有人试图判我死刑)
自去年大选Facebook被用户抱怨假新闻泛滥以来,扎克伯格逐渐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通过自身算法提升、和其他机构合作、联合用户解决这个问题。Facebook先后宣布和与非营利组织First Draft在新闻Feed流上方置入「扫盲工具」,帮助用户识别异常信息,与Snopes和PolitiFact等真相核查机构合作,与法新社和Correctiv等新闻机构达成相似合作协议,引入工具,使用户能对出现在平台上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提出异议帮助提高在线报告和分享信息的技能和标准。但昨日发生在Facebook上的复活节直播杀人事件,再一次将社交平台上内容的边界和底线问题推到了小扎面前。社交和新闻聚合平台上每时每刻都在生产和传播海量信息,作为平台方和技术提供者,该不该如何介入?如果说「技术无罪」,那么技术该有价值观吗?平台介入的深度如何把控?规则又由谁来制定?这些问题是小扎面对的,也是包括中国众多社交、新闻聚合平台正在面对的。我不禁好奇,如果将同样的问题抛给中国这些平台的大佬,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回答呢?最近,扎克伯格时隔十年,再次登上《快公司》的封面,在《将你的价值观融入工作》的访谈中,他对上述问题谈了自己的理解,虎嗅将这部分回答摘编如下:《快公司》:以华尔街为代表的一种商界观点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尽可能赚取更多利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和企业领导者有责任关怀自己的社区。你对此有何看法?扎克伯格:我始终坚信Facebook是一家有使命感的公司。最初创建Facebook时,我并未将它当成一门生意。我希望它能够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多年之后,我意识到实现这个愿望的唯一途径就是让Facebook成为一部强大的利润发动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持这种观点,尤其是千禧一代。你知道吗,我创建Facebook时遭遇了很多质疑,他们怀疑这样开公司是否合理。随着更多千禧年一代从大学毕业,加入Facebook,我愈发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只是参与到一门生意中,而是为打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快公司》:企业以不同方式彰显自身价值。星巴克的霍华德·舒尔茨可能利用他的平台关注社会问题。你并没有这样做。在Salesforce,80%的员工主动投身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你也没有这样做。对于企业如何展现自身价值,你是否有自己的一套哲学?扎克伯格:我认为经营的核心就是促成你希望的改变。很多公司耗费少量资源就有不俗表现。我希望践行核心使命能够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会将几乎所有资源投入其中。如果想投资教育和科学、推进移民改革和刑事司法改革,我会通过“陈-扎克伯格倡议”(扎克伯格与妻子普里西拉·陈共同创立的非营利基金会)。这并不是说Facebook的员工不推崇这些行为。我只是认为Facebook该做的应该是让世界更开放和提高互联度,为建设全球社区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我认为这才是Facebook的使命。《快公司》:为了践行公司的使命,Facebook是否在某些领域做出了牺牲,或者放弃过经济利益?扎克伯格:经验告诉我,由于担心负面影响,人们往往不愿做艰难的长期决定。但人们又说短期的困难终将带来长远的回报。经验告诉我,长期效果出现的时间会比你预计得更早。在公司刚刚起步时,我们并没有将公司卖掉,如果当时做出这种选择,我们可以赚很多钱。当时公司内部的很多人支持这种做法,毕竟谁也不知道Facebook会有如此巨大的发展空间。但事实说明了一切。拒绝收购后,我们不到10年时间就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一年之内,事实就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我们的发展史上,我们曾多次面临艰难抉择。这些决定可能在短期内对我们造成一些妨害,但随着时间推移,通常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在我看来,如果你对某些社会问题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让持反对观点的人心生挫败,但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对你的执着表示赞赏。人们希望商业领袖值得信赖,能够坚守自己的立场。最让我感到沮丧的莫过于,人们假设你因为要付出成本就选择放弃。围绕新闻行业和虚假信息的讨论就是一个例子。有人批评Facebook为了赚更多钱就纵容虚假消息,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知道Facebook社区上的人渴望获得真实信息。无论什么时候提供相应工具,帮助人们获得更高品质的内容,人们追求的东西始终都是“真实”二字。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支持言论自由。人们有权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自己的观点不被其他人认同。言论自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人们非常喜欢言论自由——除非其他人的想法与自己相悖。在我看来,当你的决定不符合人们的期望时,人们就会认为你这样做是出于不光彩的商业目的。但实际上,很多这样的决定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快公司》:看到虚假信息传播时,你是否感到惊讶?或者说,你是否认为这些情况本就应该发生,在促进开放性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要大于任何负面结果?扎克伯格:我比以往更加坚信,让大多数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是有利的。但我们要意识到,这项工作远未完成。我们讨论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话语权,但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仍无法访问互联网。如果你没有相应工具,与所有人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就无法得到广泛传播。我们讨论的是带给人们言论自由。即使你生活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相应工具能轻松地拍摄和分享视频,你所能做的事情其实也很有限。我认为这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我们会不断努力,每一天都让更多人发出更多声音。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在任何时候,你只有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才能更上一层楼。有人会说,你居然容忍这些问题的存在。一种非常简单的解释就是,社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研发新产品,发现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几年前,我们接到很多关于“标题党”的投诉。没有人希望出现标题党,但我们当时的算法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无法鉴别它们。关键在于推出新工具,让社区向我们通报哪些是标题党,而后我们就可以将相关要素纳入到产品中。虽然不能百分百解决这个问题,但严重程度比以前小多了。现在,不管是信息多元化、消除虚假信息还是加强共同基础,都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努力。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由于潜在的邪恶动机。我的意思是说,赋予人们话语权能够实现观点多元化,但如果不妥善管理,便可能造成严重的碎片化。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合理化的过程。赋予人们话语权,发现话语背后的含义,予以关注和重视。这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一个处在进行时的过程。让大部分人发出大部分声音会让你陷入争议漩涡。某些国家的法律禁止你讨论特定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遵守当地法律。但这代表我们赞同这些法律吗?不一定。在巴基斯坦,几年前有人试图判我死刑,因为有人创建了一个Facebook群,鼓励他人讨论先知穆罕默德。这在巴基斯坦是非法的,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并不是。我们在巴基斯坦屏蔽了这个群,但在其他地方没有。有人认为不屏蔽是一种错误做法,还有人质疑为什么在巴基斯坦屏蔽这个群?我们的观点是,我们尽可能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享有话语权,但我们也意识到,在任何给定时刻,我们的这项工作做得并不完美。不过,如果我们坚持不懈,不断提高人们的话语权,二三十年之后,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快公司》:也就是说缺陷始终存在,因为没有真正的完美?扎克伯格:是的。我认为将它们称为“缺陷”很合理,因为每个系统都不完美。但我同时也认为,与其批评所有这些缺陷,倒不如努力打造一个框架——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来的更加实际。指出缺陷并没有错,但不能因此否定框架,不仅仅是Facebook,还有其他任何其他公司和系统,而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你的特定行为和选择让你走到今天,周遭世界不断发展变化,你需要去适应。《快公司》:全球文化加快了科技的发展步伐,让你我所在的社区受益。但其他社区在看待这些变化时——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起——却会感觉自己被遗忘,或者对它们心存恐惧。对于那些因为科技发展而获得巨大益处的社区,它们是否也要相应地承担起关怀被遗忘社区的责任?扎克伯格:我认为是的,你提到的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同时还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几十年来,人们只讨论连接世界带来的种种好处,并没有承认某些人被全球化遗忘。我认为全球化总体上产生巨大积极影响,但可能被过度夸大。强调积极影响虽不是坏事——仍带来巨大积极影响——但我认为我们需要承认存在的问题并设法解决,进而让每一个人受益。否则的话,全球化将不可持续。我认为社会上那些最幸运,获得最大益处的人群有责任去做这件事。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积极方向,你就有责任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从中受益,因为这是让全球化良性发展的唯一途径。正如你说的,我们需要关怀他人。我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关乎意义感、目的感和尊严感的社会问题,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诚然,经济问题很重要,但不管你在经济方面做得如何出色,你的生活仍会遭遇各种问题。你需要社会和社区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你继续前行。也许,经济发展能够解决掉某些问题。陷入经济困境的人需要获得更有力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始终是一个重要需求,我认为我们在过去三四十年一直忽视这种需求,导致某些社会和社区基础设施走向衰败。《快公司》:所以,你不认为技术是导致这种衰败的诱因?扎克伯格:这种衰败在互联网兴起前就已出现,可能是因为工业化或者类似原因。我们很难将这种衰败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在你提出“我们是否有责任关怀他人?”的问题时,我认为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就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如果你认为事情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你的责任就是确保所有人从中受益。我的理解是,让所有人受益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有目的感、意义感和尊严感,让人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你要做的并不是给予人们什么,而是提供相关基础设施,赋能于人们。《快公司》:在公开信的末尾,你提到打造一个全球投票系统。你说的并非政治投票,那究竟是什么呢?扎克伯格:我说的是集体决策。我们最近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制定一套社区标准,可以应用于近20亿人构成的社区。引发巨大争议的裸露内容就是一个实例。不同国家的文化规范存在很大差异。在某些地区,人们会认为暴露女性胸部有伤风化的观点是落后的。但在其他地区,即使没有裸露胸部,而只是摆出某些姿势,也会被认定为性暗示。问题是,在一个庞大的社区,你如何建立一个让社区和个体自行确定红线的机制?这也是运营Facebook的棘手之处。制定有关裸露内容的政策时,我们并不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所有人,而是试图反映社区的想法。我们已经意识到,加州会议室里的一群人无法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世界各地人民的价值观。我们需要改良集体决策系统。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毫无疑问,未来将出现更多全球性基础设施和全球性企业,但目前尚未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快公司》:如果这个全球社区的部分人认为犹太人不是人,应该被处死。这种观点在Facebook上出现是否恰当?扎克伯格:我认为红线始终存在。《快公司》:你如何确定这样的红线?这样的红线也由加州的一群人划定,对吗?扎克伯格:这件事情永远无法做到完美,但我认为可以划定更多范围,让我们有很多机会改善人们的体验。关于裸露内容,儿童色情内容是永远不可能被允许的。这是非法行为,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因此,不可能有这样的选择存在。人们对内容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对于某些内容,有的人认为可以分享,希望这种分享成为体验的一部分,但其他人未必这么想。我们可以展开广泛讨论。我不认为让所有人遵守同一条原则是一种理想做法,但你说的是对的,还有其他因素存在。《快公司》:这项工作的难度是否超出你的预计?
扎克伯格:难度很大,你永远无法让所有人百分之百满意。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场零和博弈。对于这些决定,人们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人欢呼雀跃,有的人则倍感沮丧。我认为技术最积极的影响就是把蛋糕做大了,不是吗?在制定政策时,我们可以做到因地而异,甚至因人而异。现在,世界上尚未出现能够以这种方式运转的系统。技术能够让我们做到这一点。人们可能将更多目光聚焦积极面或者消极面,这取决于我们所处环境的争议程度。经营Facebook这样的公司时,你会希望形势趋于稳定。你不可能让一切臻于完美,但每天你都能取得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如果你长期坚持不懈,重复这个过程,所能创造的价值便不断提高,进而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来源:虎嗅网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导读:Facebook CEO 扎克伯格,28岁,身价超1000亿元,但租住1居室、路演穿连帽衫、Facebook上市第二天迎娶交往九年华裔女友、上市时以编程大赛方式庆祝。神奇背后,是低调简朴、除去浮华的千亿身价的“码农(程序员)”扎克伯格。
相关评论:
扎克伯格其人
马克·扎克伯格,社交网站Facebook创办人,被冠以“盖茨第二”。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
早年岁月——电脑神童
·10岁时扎克伯格得到了第一台电脑。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播放机。
哈佛岁月——程序神人
·在哈佛时代,扎克伯格被称誉为是“程序神人”。他跟着犹太会友Alpha Epsilon Pi学心理学与运算科学。
创业时代——战略思考者
·和那些乳臭未干的同龄人不同,22岁的扎克伯格像是一个战略思考者,谈吐中充满了他对Facebook宏远发展规划。
生活态度——租房度日
·扎克伯格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是他曾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
5月18日,全球最大社交网络公司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每股38美元,估值1040亿美元。[]
中美两个“青年代表”的成长之路
扎克伯格与中国企业家的人生观
扎克伯格的工程师哲学是“黑客方式”。他表示,黑客只是快速的开发,并且“测试什么是可以做的边界”。他还表示,创建Facebook的本意只是社会使命,并非创建公司,并且在将来的管理过程中,根据的是“黑客方式”而并非利润。[]
近日,惊爆大江南北的“毒胶囊”事件可以说是上述结论的经典注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家们的信仰是“拜金”,处事原则是“利益最大化”。他们不仅缺乏道德感,没有人文关怀意识,而且以破坏市场规则和秩序为己任。[]
日,也就是Facebook上市后第一天,扎克伯格和他的华裔女友普里西拉·陈在加州的家中进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两人恋爱长达九年,结婚戒指是由扎克伯格亲自设计的一枚“非常简单的红宝石”戒指,婚礼嘉宾不到百人。[]
一场“亿万富豪十城求偶秀” 昨日在广州首演,据主办方称,有320名佳丽从2800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一名据称身家百亿的富豪还出天价求娇妻,并豪言推荐人在富豪与女方首次约会后可获得5万元现金。[]
扎克伯格的妹妹表示,家人总是“团结一心”,就像一个独立的宇宙。而对扎克伯格而言,规矩并不需要太多。扎克伯格的父亲说,“如果你对他说不,最好准备好迎接他的强烈反驳。他会摆事实、讲道理,而且逻辑缜密,有理有据。”
土豆网海外IPO前夕,其创始人兼CEO王微却卷入了一场和前妻杨某之间的诉讼。据知情人士介绍,杨某近日向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全相应的土豆网股权。监管文件披露,王微持股比例为13.4%。[]
克勤克俭是扎克伯格家族的传统,扎克伯格作为亿万富翁,租房七年。他还表示,我们能吃上肉是因为动物奉献出了生命。但人们在大快朵颐时已将感恩之心抛在九霄云外。因此,我想让自己不要忘记动物为我们做出的牺牲,并时刻心怀感恩。[]
爱马仕皮带,价值1.5万元的三星W999手机,没有羞答答的掩饰,一路小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广场上的许家印,瞬间谋杀了无数菲林。花钱如流水的许家印在被朱小弟压住一阵风光后,四两拨千金扳回一城,潇洒得很。[]
扎克伯格与中国大佬财富观对比
扎克伯格说,“我只想说几句话。然后我们就敲钟,然后大家就该干嘛干嘛去。现在大家可能觉得,上市是个非常大不了的事情,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李国庆:当我作为成功人士站在纽约,真为大陆崛起自豪。我在结婚前有过几任女友,不是同时,相差半年多,那是出国热的年代,每任都出国了。每次我都拍着对方后背说:不是我们不爱,是大陆太落后。[]
在2011年Facebook薪酬委员会决定将CEO工资提高10万美元,经过此项增幅调整,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水平仍然较同类企业低25%。2012年第一季度薪酬委员会批准公司CEO自日起将其基本工资降低至每年1美元。[]
山西柳林首富、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在三亚丽思卡尔顿酒店为女儿举办大型婚礼,并开演唱会,邀请了众多明星。婚礼总费用超过7000万,专门花费数千万元从北京请了专业的婚礼策划,包下丽思卡尔顿等几家顶级五星级酒店。[]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其它16个个人及家庭同意将大部分财富捐给慈善机构,加入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联合倡导的慈善项目Giving Pledge。[]
陈光标高调的慈善背后却也暗藏玄机,在过去几年,其承诺所捐项目多有水分,而作为其事业之本的江苏黄埔目前也已陷入经营困境。[]
管理观:专注洞察本质
扎克伯格在用人方面与创始人的关系处理上也是不成熟的,他的操控力早期并不强,但是后期逐渐变强,也许是他看问题看到了本质。[]
热酷CEO刘勇评扎克伯格,目标不一定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如何做,赚不到钱也要坚持,扎克伯格也为自己的坚持放弃很多东西。[]
扎克伯格在用人方面与创始人的关系处理上也是不成熟的,他的操控力早期并不强,但是后期逐渐变强,也许是他看问题看到了本质。
扎克伯格过于年轻,生活经历过于简单,他从来没有做一个公共信息获取机制。骨子里不重视经营,缺乏这方面意识。
评论认为,扎克伯格是一个梦想家,跟早期的盖茨、Google创始人、乔布斯一样,小扎信奉自己的梦想,长期保持热情投入梦想。[]
扎克伯格语录:做你所爱
国内大佬评扎克伯格
刘勇称,他2006年与扎克伯格见面的时候,他的经验并不丰富,而且还很害羞,说话脸红,而且在用人方面的关系处理上也是不成熟的。 []
扎克伯格有理想主义者的思想,“成功的创新肯定是有无数的失败才有创新,未来要面对的事情就是他的心太大,是比较矛盾的事情”。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是学哲学的,也是一个喜欢研究哲学的人。按照东方的哲学说法,扎克伯格是一个克己复礼、格物致知的人。
扎克伯格是一个梦想家,信奉自己的梦想,终身不改,同时长期保持热情投入梦想。小扎也有个软肋,就是骨子里不重视经营。
出品,欢迎收藏。
策划制作:王鹏 周超能 王威 杨睿。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马云和扎克伯格之间,差的可不止600个王健林!
摘要:从扎克伯格的乐捐中, 看得出整个美国科技企业家的特质:极度的乐观、宽广的视野、无畏的精神。反观中国IT大佬,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说柳传志、王石读书很多,马云、马化腾读书不多,马云办公室连书架都没有。
近一周前,“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马克·扎克伯格和太太又搞出个大新闻,再次震惊世界:未来10年,将通过“扎克伯格-陈计划”(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投入30亿美元(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在旧金山创立一个生物中心,资助科学家们攻克世界上最主要的疾病。
新闻发布会上,扎克伯格的妻子陈说,“我们期望Max这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少受到疾病的影响,从而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这是继去年年底扎克伯格夫妇喜添女儿之际宣布将持有的facebook股份的99%捐出用于公益事业(相当于“裸捐”)以来,又一个在慈善方面的大动作!
而去年底的“裸捐宣言”一经公布,在全球引起震惊。因为按当时股价,这价值450亿美元,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扎克伯格才31岁。在这么年轻之际,承诺捐出这么大的款项,扎克伯格创造了世界之最。
在当时如潮的评论文章中,由gauchewood发布在知乎上的一篇针对扎克伯格捐款问题的回答,非常深入地分析了美国企业家的慈善文化,以及中美科技富豪的差异。
文章的观点也许有些刺耳。但在听惯了歌颂商业传奇的环境里,这种声音也许可以启发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
为什么扎克伯格这么年轻就捐掉几乎他的所有
最近中国富豪圈最讨厌的人,莫过于扎克伯格了。小扎一捐款, 可怜的他们又被殃及池鱼地嘲笑了一通(如果按照扎克伯格这次捐出的450亿美元(人民币2879.4亿)计算,那么扎克伯格和马云(捐款145亿元,据胡润慈善榜)之间则差了600个王健林(4.4亿元)。)。但是我们普通人还是不要站在道德高地上嘲笑他们,那是会很冷的:)
其实 ,扎克伯格生完女儿后的捐款,引起的轰动 ,其实主要是他捐款的比例之大和年纪之轻是空前的, 不然他支持慈善事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2014福布斯美国最慷慨的慈善家排行榜中,扎克伯格和他的太太普莉希拉o陈以9.922亿美元高居榜首,折合人民币63.5亿元)。但是,如果考虑到美国企业家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史,那么扎克伯格的捐款力度反而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扎克伯格其实是美国企业家的慈善事业的最新一个链条。十九世纪末期的卡内基、洛克菲勒这些强盗资本家转型成的慈善家 ,通常以老年人居多。对于他们的财富、他们的退休计划,都安排好了,他们是在自己的生命接近尾声的时候放弃财富的。因此他们对慈善事业没什么野心,他们更愿意为建造一座歌剧院、图书馆、学校来写一张支票 。就是巴菲特也是这样的类型,他到了70岁左右才和盖茨一起做慈善事业,也就是开了张大支票,把他的财产捐给盖茨的基金会来管理。
而扎克伯格呢, 他和前辈盖茨一样, 是在技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新一代企业家 ,也是新生代的慈善家——所谓的科技慈善家the Techno-philanthropist。这一代人的特点,一是很年轻就开始从事慈善事业,二是把慈善事业作为一种企业来经营,亲力亲为,追求效益。
比尔-盖茨当初本来觉得,一边考虑盈利一边考虑慈善事业很分裂, 所以打算60岁时再投身慈善事业,但是母亲的病危却改变了他的这一想法。写那本著名的《乔布斯传》的艾萨克森,在更早之前的1997年,为时代杂志写了篇《探寻真正的比尔o盖茨》。在那篇文章里,42岁的盖茨说他希望再经营微软10年,然后致力于慈善事业。盖茨确实是言出必行, 2008年 他就宣布把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金会,也把大部分时间都投入慈善事业。
像盖茨这类慈善家,不再是“我开出了一张支票,我的任务就完成了”, 而是关注具体落实、强调亲力亲为。“我开出一张支票,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他们精力过人、充满自信、勇于冒险,他们想解决一些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例如核扩散、流行病或水资源等问题。科技慈善家相信,使他们在技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这些高效率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同样也能在慈善事业上给他们带来成功。慈善机构给人们的只是食物,但是科技慈善家并不仅仅满足于教会人们如何种植粮食——除非他们教会了农民如何种植粮食、如何赚钱,如果把赚得的钱回投于他们所经营的业务,然后另外再聘请10个人,他们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而正是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他们改变了整个行业。当盖茨致力于根治疟疾时,他的商业思路对成效起了很大作用。“为什么尝试治疗疟疾,而不是癌症?”“世界已经花了大量金钱在癌症上,所以我的财富起不来太大作用。 ”.他会对于疫苗的价格争论不休。“我们对于所付的钱极其精明。我们可以得到价格上的让步。我们会跟踪有多少孩子得到了疫苗。。通过这样的努力,他让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从1000万减少到了600万。
这也就是扎克伯格在给女儿的信中的两个解释: 一。 为什么这么早致力于慈善事业?“但是这些问题太重要了,我们不能等到你更大了,或者我们更老了才去解决它们。我们希望早早地开始,在有生之年就看到成果。” 二。 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比例的金钱(更重要的是精力)在慈善事业上?“个性化学习,疾病治疗,连接人们和建立强大的社区。”扎克伯格已经想好了他的方向,难道这样的方向不是和商业一样有意义吗?
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的差别在于思想高度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现在的著名富豪, 除了还剩下几个房地产投资商外, 已经和美国一样,变得以科技界为主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这类科技慈善家呢?
捐款最多的马云最近说了自己对慈善和捐款的看法。他表示, 中国企业家资源其实是有限的,企业家的第一责任是应该是把钱花在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和财富上,如果不先把这个做好,就把钱捐出来,反而没好处。而且,捐款还面临“我们把钱交给谁”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公益慈善缺乏基础设施、法律体系和整个人才体系的培养。
恩, 马云这话也不见得就是推托,他一顿也吃不了多少钱,也需要社会认同。 但是他的解释,说明了两点, 他觉得做慈善就是把钱捐出来而已,而且要求有现成可靠的慈善机构来承接。 这几乎是100多年前的卡内基时代的认识水平。
所以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在慈善事业上的天壤之别,其实不能归咎于他们的个人品行,而是可以归结为他们的思想高度。 中国企业家的思想,永远都是限制在商业范围。 对他们来说, 慈善事业有点像赚了钱以后给社会的一点回报而已。
所以虽然盖茨一直都比乔布斯有钱,中国企业家的偶像却是乔布斯,而不是盖茨。 因为乔布斯擅长的商业模式、产品设计对他们来说更好理解。 乔布斯当然是个伟人,但是在他的更为狭窄的世界里,“重要的只有两种人:生产者和消费者。“ 虽然乔布斯已经英年早逝了,我们不知道他老了本来会怎么做。 但是我们知道, 他二十五岁时财产就超过一亿美元,而且在从1985年到1997年期间并不太忙, 但是他并没有做什么社会公益事业。重归苹果后, 他马上就裁去了公司在慈善方面的预算。 所以, 虽然乔布斯是和盖茨同年出生的, 但是在抱负和作为上,却更像盖茨的上一代人。作家格拉德威尔写道“我坚定地相信50年后,盖茨将因他的慈善事业而铭记,没有人将再记得微软是什么。至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企业家乔布斯,人们却会遗忘他,谁是乔布斯?盖茨的雕像将会遍布世界。”
如果我们把范围放大, 不把目光局限在“慈善”这两个字的所带给我们的“施舍粥饭、济孤济贫”的传统印象的话,那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美国科技企业家的格局,其实不仅仅是帮助穷人病人之类,而是冲破本企业本行业的格局,用科技的力量为人类争取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为什么一个卖书的热衷于太空探索
比如说,最近有个大新闻,美国的BLUE ORIGIN公司成功地实现了火箭的回收, 很多人才惊奇地发现贝佐斯这个卖书的家伙不知啥时和太空也扯上了关系。 其实,早在2000年,当互联网泡沫破没后,亚马逊处在生死关头之时,贝佐斯却在那年悄悄建立了一家叫作蓝色起源的公司。
这家公司致力于成为商业企业,让太空游客进入近地轨道观看地球和星星。但是,它的长期目标, 是“让人类长久地占据太空”。那个目标要追溯到贝佐斯高中毕业致辞中的梦想。“我们想使人类以更安全、更便宜的方式进入太空。”他在2003年说。
在公司网站上,贝佐斯的一段话解释了公司的目标:“我们很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来降低宇宙飞船的费用,以便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去太空,人类也能更好地继续探索太阳系。实现这个使命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我们相信渐进式的改进和可持续的投资。慢而稳是取得成绩的方法,我们没自欺欺人这个研究会越来越容易。小而频繁的步骤会促进更快的学习,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给我们每人一个机会来看到我们最新的产品能够很快飞起来。”蓝色起源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充满挑战的、难度很大的技术努力的一小部分”。没想到吧,我们日常接触的书商,其实内心深处的理想是要帮助人类占据太空。
而最近很热门的特斯拉电动车的伊隆o马斯克,很年轻就靠卖掉PAYPAL赚了一亿多美元,但是他却把这些钱都投入了三项简直不可能赚钱的事业中,多年来处于破产的边缘。他是因为嗅觉敏锐,看到了什么常人发现不了的商家么?不是,在一个TED访谈中马斯克说了他的思路。
在大学时,他一直想什么样的问题会影响人类和世界的未来?那就是可持续的交通和源源不断的能源生产。
从这个思路, 他就想到要做电动车,因为即使驱动车的电能是由燃烧碳氢化合物生成的, 但是在发电站的燃烧更有效率, 可以得到60%的燃烧率, 所以电动车本身就可以节约能源。 接下来, 他考虑到如果有可持续的电的来源, 那么就更很有意义了。
于是他把目光投向太阳, 因为在他眼里, 太阳就是个巨大的核聚变发电机。为此,他创建了SOLARCITY光伏公司, 其模型是通过在在屋顶免费安装太阳能设备, 实际上就是建立大规模的公用设施,所谋极大。
接下来呢,即使人类拥有了永续的能源,但还是有问题。虽然本来对航空一点都不懂,但是从他那著名的“物理学的思考方法”出发,他又考虑到,如果我们人类自己局限在地球上的话,那么总有一 天,概率上我们肯定会碰到毁灭性的事故而坐视整个族群的灭亡,所以, 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让人类文明成为space-faring civilization(遍布宇宙的文明) ,让人类成为 multi-planet species(多行星种族),于是他就做起SPACE X火箭公司来了。这种思路对我们常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一个早已拥有巨额财富的年轻人,没有享受,甚至也不当轻松的天使投资人,而是把拥有的一切都投入到几乎不可能得到回报的项目,其出发点竟然是整个人类的未来。
所以谷歌的拉里佩奇表示,如果自己死了,他宁愿将数十亿财产捐给像伊隆o马斯克这样的资本家来改变世界 。他表示,他认为马斯克将火星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想法意义深远。他说,“这才是一家公司应该做的,这也是一家公司博爱的象征。”
而佩奇自己呢,其实也具有博大的抱负的。且不说GOOGLE X 的那些匪夷所思的项目,比如用气球为大家提供免费WIFI的 GOOLELOOP计划。 就是现在取得很大进展的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也起源于佩奇在母校密歇根大学旁冒着大雪等公车时萌生的想法 除了交通方便,他还认为城市土地应当用在更好的方面(而不是停车场和道路)。此外,导致美国34岁以下人士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车祸。所以他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接下来呢?谷歌不是致力于分享信息的公司么?而无人驾驶的本质是如何获取周围信息、如何确定自身位置和方向、如何反馈,这不就是谷歌的强项么?于是这个无人驾驶项目就没有商业筹划地开始了,希望它也将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从扎克伯格的乐捐中, 看得出整个美国科技企业家的特质:极度的乐观、宽广的视野、无畏的精神。这种特质, 来源自他们宽广的知识面和极度的好奇心。 我们都听说过小盖茨从小的阅读热情,也每年都看到他推荐的书单,这些书单看得出他的广泛的关注和深度的思考。 扎克伯格也以他的每年挑战闻名,从学习普通话、每天写感谢信、每天写一封感谢信给某位让世界更美好的人,到今年的两周读一本书。 这说明他们每天都在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
上市后的阿里没有在轨道上继续前行,反而开始跌下神坛
反观中国IT大佬,吴晓波在一篇文章里说柳传志、王石读书很多,马云、马化腾读书不多,马云办公室连书架都没有。他解释说可能跟互联网行业属性有关。这个实用主义的说法其实有点可笑。 正因为互联网行业的前无古人的属性,才需要从书本中寻找具有前瞻性的灵感。 (不然就只能还是等待从硅谷溢出的灵感来抄袭了)。
前阵子方兴东在一篇《大跌眼镜!如何评价阿里巴巴上市一年表现?》中叹息道,“阿里上市,马云全球成为神话。而在此之前,我们心中早已经将马云放置在代表未来的中国企业家旗帜。是远远超越柳传志、张瑞敏等,更不用说王健林、张近东等传统领域的企业家。甚至李嘉诚也是俱往矣。所以,上市之后,马云不再是一个中国的马云,更应该是一个全球的马云,是一个与库克、小扎等全球最顶尖企业家们整天厮混一起的超级企业家。但是,察看马云这一年的活动,频频拜见省委书记,频频参加国内土豪们的盛会。怎么要大刀阔斧走出去的马云反而更加往回走,与传统领域的土豪们更加亲密地厮混一起,开始分不清差异,分不出彼此高下了。 一年的马云和阿里没有继续在神话的轨道上继续前行,反而开始跌下神坛。 ”
何以如此?
其实, 原因从方兴东在去年写的很正面的那篇《阿里巴巴正传》的前言里,引用的马云的谈话就可以解释了“ 谷歌在拓展技术的边界,今天搞软件,明天搞技术,后天搞……我很简单,技术拿来赚钱,我们是干系统。世界上有信基督教的,也有信佛教的,但只有一个教大家都相信,就是钞票,这是最容易理解的。这世界上人们最通用的信仰就是钱,其他都不通用。”
忽然想起个故事。 清末郑孝胥曾论重臣:“袁世凯不学有术,张之洞有学无术 。”袁世凯作为清末能臣,有术肯定没话说。 而他的 “不学” 连他本人都不否认。复辟帝制失败以后,袁世凯向幕僚张一麐感慨:“……我历事时多,读书时少,咎由自取,不必怨人。”
梁启超说:“袁氏自身, 以为一切人类通性,惟见白刃则战栗,见黄金则膜拜,吾挟此二物以临天下,夫何其不得者。”黄金为钱,白刃为刀,袁世凯对人性与社会的认知,浅陋如此,陈旧如此。正因为袁世凯虽然善于办事,但是对于政党、共和等现代政治观念,茫然无知, 一旦国家爆发重大危机,执政者的知识局限,决定了他的视野,不是习惯于向前看,而是习惯于向后看 。譬如遭遇共和危机的袁世凯,不是坚守共和,奋然前行,而是甘于逆流,退到他熟悉的帝制。执政者的知识水平, 它决定不了一个国家的上限,却足以决定一个国家的下限。
所以说, 在阿里已经功成名就时,遇到瓶颈时,它的上限决定了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到了今年,反而更加用力炒作已经意义没那么大的“双十一”,滥用现金购买各种现有的导航、音乐、社交网络平台,做各种商业化变现,甚至魅族被入股后也变成了一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低价低质的小米二世。 这就是为什么阿里股价一直跌的原因。上市后,才被人看穿它的发展的上限之低。
《三体》的宇宙情怀,被简化成几句时髦的商业口号
当然读书也是要看原有的境界。在中国现在的商业化气氛中,什么东西都会被吸入现实主义成功学的话语黑洞中。小札一捐款就有人说他时为了避税,因为人们习惯批评他们不能理解的东西。 (就算是有一定的避税意义, 把这部分钱留在扎克伯格手里支配,和交给美国政府支配, 哪一种方式会更有利于整个社会呢?)像这几年大热的《三体》,本来是体现了大刘的宇宙情怀,但是对国内IT界来说,简简单单地把里面那些“黑暗森林”“高维打低维”之类的概念给生吞成商业竞争的口号而已。
另一本彼得泰尔的《从0到1》充满着乌托邦的隐喻,考虑的是一个由科技进步来推动的未来,而在中国仅仅被用于谈论互联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和商机。如果从高维低维的角度来说, 我倒觉得很多国人好像是在二维的纸面上爬行的蚂蚁, 只知道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后走,对它来说高与低这样的第三维度很难理解。
从维度这个概念上来说, 其实更重要的是时间这个维度。 也就是过去和未来。扎克伯格在少年时喜欢的书里提到了两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并曾经背诵过里面的句子 “knows no boundaries in time and greatness。”“时间无所边界,伟大没有尽头。”这是伟大的过去。 关于伟大的将来,是他在FACEBOOK个人资料里提到的《安德的游戏》,勇敢的少年在未来的世界里探索宇宙和人性,这是未来。 而在扎克伯格给女儿的信里, 关键词就是“未来“——“我们的社会有义务去为所有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去投资,而不是仅仅关注眼前和当下。”22岁拒掉10亿美元的少年,他那善于看到未来的眼光……
扎克伯格对未来的偏爱其来有自。 彼得蒂尔回忆过2006年7月扎克伯格拒绝雅虎10亿美元收购邀约的决定。那时Facebook才2岁,是一个有800万~900万大学用户的社交网络,每年大概产生3000万美元回报。雅虎提出收购时,扎克伯格、蒂尔和风险资本家吉姆o布莱尔(Jim Breyer)是董事会成员。蒂尔说:“那时布莱尔和我想拿钱。我的态度稍微不那么坚决。扎克伯格走进会议室说:‘这就是走个过场。董事会会议不能超过10分钟。我们肯定不卖。’”那时的扎克伯格22岁。蒂尔与布莱尔告诉扎克伯格:“你有25%。这笔钱可以做很多事情。”扎克伯格说:“我不知道拿这钱干什么。不过是再开一个社交网站。这个我就很喜欢了。”扎克伯格拒绝大公司的收购,在蒂尔看来,在硅谷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扎克伯格最后说:‘雅虎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想法。它们无法对还不存在的东西做出正确的估值,所以它们低估了。’”这件事让蒂尔学习到如何认识“未来”的价值。
根据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o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观点,人到中年时最典型的任务是繁衍后代。其中包括传递某人的基因和模因。前者指的是生育孩子,后者指的是向后代传递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知识和技能。当知道自己的一部分在自己死后还能继续存在于世时,人们可以更从容地面对死亡。医学家乔纳斯o索尔克将这种态度称为“做一个好祖先”。 这才是一种对未来的更健康的期待。即使纯粹从自利的角度,对扎克伯格来说, 通过资助教育、医疗和社区, 留给他的孩子一个更健康更友好的世界,岂不是比留给孩子一大笔钱,高墙深垒地隔绝于贫困和疾病的汪洋大海中明智得多么?
至于所花费的时间和失败的可能, 扎克伯格在信里也说得很清楚“治愈疾病需要时间。短期比如五年或十年可能都不会有很大进展。但长期来看,播下的种子总会开花结果;终有一天,你或你的孩子会见证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景象:一个不受疾病困扰的世界。我们有许多这样的机会。如果社会可以在这些问题上投入更多,那么我们就会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记得以前我和一个读生物的朋友探讨过无政府主义的问题,关于现在和未来孰重的问题,被她教训了一番:“我上学期有门课叫《作物遗传育种》,老师在课堂里总是会提到的一件事就是“时间”。你知道,育种是件很花时间的事,差不多一代作物就要一年,而许多育种方法需要连选9代才能开始在局部地区种植鉴定!而且工作量很大,结果又没法保证,所以育种“是门艺术,而不是科学”。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工作的时间也就那么几十年,那么,一个育种学家在制定计划时,必然会着眼于“现在”,他的计划必须能在近期内出成果。不错,他们的工作也是有延续性的,但这种事落实起来毕竟困难,育种学家也是有家庭要养活的,那么,出现的结果就是:没有长远的、超出一代人时间的育种计划,或者育种结果无法整理——因为当时的人已经退休或死掉了。这种情况,实在很难说是恰当或正确的。有时候,对‘现在’的努力把握,的确会给未来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而作为一个年轻人,你不得不承认,你的大部分时间将度过在‘未来’里面。”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好像永远活在当下这个瞬间,但是,不仅是个人,每个国家、群体、家庭,除非灭绝,不然大部分时间也是度过在“未来”中,这个是扎克伯格的行为给我们指出的有点反直觉的一个事实。 而在内心深处,未来和现在孰重孰轻, 愿意花多少努力在未来,多少努力在现在,也就是可以标明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的未来前途的隐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扎克伯格 听证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