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人民医院钟宇华可以做hal-b5810基因检测吗?痛风打算吃别瞟醇,想做基因检测判断能不能吃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基因检测听起来「高大上」,即使是医生,好多也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门道。其实,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无非就是诊断疾病或指导治疗。例如在风湿科常见的 HLA-B27 基因,携带此基因的人群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明显升高。那么,治疗痛风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我们在门诊常常碰到有患者会问:医生,听说有个基因阳性的容易得痛风,能不能帮我测测?别人说痛风有个基因好测的,测出来就知道治不治得好,你帮我测一下吧?那么病友们口中的这个「基因」到底是什么?在痛风及其治疗中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呢?这个基因就是 HLA-B5801,下面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HLA-B5801很多人都听说过常用的降尿酸药别嘌醇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那是不是就应该不要用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如何尽量预防这么严重的副作用呢?一是从小剂量开始,二就是本文的主角——HLA-B5801 基因。1. 与药物过敏相关HLA-B5801 是人类庞大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根据目前的研究,它与药物过敏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高度相关,这其中就包括别嘌醇。2. 国人阳性率高在亚裔人群中(包括我国),HLA-B5801 的阳性率较高,这也成为亚裔人群服用别嘌醇的重要顾虑之一。3. 国内尚未广泛开展检测早在 2008 年,中国台湾地方行政部门就已经发布指令,在服用别嘌醇前必须进行 HLA-B5801 检测。美国风湿病学会在 2012 年的痛风诊治指南中也建议亚裔人群在服用别嘌醇前检测 HLA-B5801 基因。而在大陆,尚不能广泛开展相关检测,目前对于别嘌醇使用前的 HLA-B5801 检测并未强制要求。但是,在能开展 HLA-B5801 检测的地方,建议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前应当进行该基因的检测,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别嘌醇别嘌醇作为目前上市时间最长、价格最为低廉、应用最广泛的降尿酸药物,可以说在人类对抗痛风这场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直至今日,也在临床广泛应用。虽然别嘌醇疗效肯定,但它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别嘌醇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可能会出现超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剥脱性皮炎甚至危及生命。这种超敏反应与别嘌醇的剂量相关。因此在服用别嘌醇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每天 100 mg),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血尿酸达标(如果肾功能已经出现问题的患者,初始剂量应当更小)。但是,即使是从小剂量开始,有时候也会出现超敏反应,甚至是剥脱性皮炎(死亡率达到 20%)。因此,有条件的人群,医生还是会推荐进行 HLA-B5801 检测。如果结果阳性,医生就会尽量避免使用别嘌醇,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基因检测的前景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努力开发适合国人的更加快速、准确、价廉的检测 HLA-B5801 的方法,并且已经获得了进展,相信不久会在更多的地方得到应用。痛风病友服用别嘌醇的安全性也可以大大提高。不过,还是要提醒病友们,基因检测并不是一劳永逸,在医学上无法做到「100%」,即使是经过基因检测后的用药,也需要遵医嘱,注意不良反应并定期复诊。总结1. HLA-B5801 基因阳性并不代表容易得痛风;2. HLA-B5801 基因是否阳性也无法说明能否治好痛风;3. 检测 HLA-B5801 基因可以提高别嘌醇的用药安全性。尽管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痛风无法根治,但只要积极和正规的治疗,我们是有把握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让痛风「不痛」。此外,切勿相信网络的偏方、擅自服用或停用药物。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警惕!别嘌醇用药安全使用手册
责任编辑:
     别嘌醇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熟悉”的药物,中国许多老百姓都觉得这个药“太毒”了。就此,余医生曾撰文《别嘌醇真的很“毒”吗?》为其平反。   作者:余金泉   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别嘌醇是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熟悉”的药物,中国许多老百姓都觉得这个药“太毒”了。就此,余医生曾撰文《别嘌醇真的很“毒”吗?》为其平反。   然而,临床上别嘌醇应用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老生常谈,再谈谈别嘌醇临床应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别嘌醇的用途   了解一个药,首先了解它的用途。毫无疑问,别嘌醇是一个降尿酸治疗药物。
  CFDA的别嘌醇说明书适应症包括:
  1.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者,也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2.用于痛风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
  3.用于痛风石。
  4.用于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
  对CFDA的适应症概而言之就是,别嘌醇——这个药就是用来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   余医生参照美国ACR2012痛风管理指南、2014ACR与EULAR联合发布的多国痛风治疗推荐以及中国高尿酸血症管理指南、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总结痛风药物降尿酸治疗的指征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每年急性发作>2次;   2)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患者;   3)痛风合并泌尿系尿酸盐结石,或痛风合并痛风性肾病。   4)有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合并症但无痛风发作,血尿酸水平高达480umol/L,经指导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水平仍无改善。   5)无痛风发作且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合并症,血尿酸水平高达540umol/L,经指导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水平仍无改善。   2016年新发布的EULAR痛风指南则更进一步严格要求首次诊断为痛风,年龄<40岁或尿酸>480umol/L者都推荐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以及发作频次较低且无慢性并发症的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指征在诸多指南中存在争议,需要有经验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与患者协商共同决定。   别嘌醇应用误区   谈完别嘌醇的用途,我们再谈谈别嘌醇的应用误区。   误区1.别嘌醇“伤肝伤肾”毒如虎!?   别嘌醇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多大概率?过敏/皮疹 1.5%;恶心 1.3%;肝肾功能损害 1.2%;呕吐 1.2%。老百姓说很毒,其实更多的是担心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但是从以上概率看,就可以知道肝肾功能损害并不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对于肝肾功能损害,余医生倒不是很担心,因为使用别嘌醇期间,我们会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其实用药也是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的,所以,肝肾功能副作用方面是相对安全,可控的。   误区2.降尿酸要尽快起效?   别嘌醇用药我们永远强调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起始用药剂量小,指望一下子尿酸就能控制达标——那是不可能的。降尿酸治疗是一个打持久战的过程,我们并不着急一时半会儿的胜利。   uptodate上面是这样说的: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一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测定值仍高,可再增加剂量。最大日剂量为600mg。   2016EULAR痛风防治指南对于肾功能正常患者,别嘌醇推荐100mg/日开始,每2-4周增加100mg直到血尿酸控制达标。如别嘌醇已使用到较大剂量,仍未能达标,则应考虑更换为非布司他。   误区3.使用别嘌醇医生最怕什么情况?   上文说了,使用别嘌醇,有1.5%皮疹过敏的机会。其中,有严重过敏的情况,我们叫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皮肤坏死症(TEN),使用别嘌醇,这种严重情况发生的概率是0.1%——0.4%。SJS/TEN是什么鬼?SJS/TEN是公认的最为严重的皮肤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引起皮肤剥脱和粘膜的破坏,还会累及到器官系统。发生率低,死亡率高,SJS的死亡率约为1%——5%,而TEN的死亡率则高达20%——30%。由于这一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影响到医生对别嘌醇的用药决策,也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   说到这里,聪明的读者就恍然大悟了,医生“怕”别嘌醇,原来不是担心它的肝肾功能损害,是担心这个高致死性的SJS/TEN的发生啊!   误区4.以前吃过别嘌醇就不会过敏?   有些病人问,我以前吃过别嘌醇,是不是就没有这个风险了?非也非也。SJS/TEN是别嘌醇诱发的delayed-type immune-mediated reaction(延迟性免疫介导反应),就是说,并不是你一吃就过敏的,我们有见过连续用药1-2个月以后甚至半年左右才发生的SJS/TEN。   误区5.别嘌醇的严重副作用不可预测?   人类的进步在于会使用工具。得益于医学的发展,现在已经证实了,别嘌醇SJS/TEN副作用的发生,与一个叫HLA-B*5801的基因有关。所以,如果你在余医生这里就诊,根据你的情况,如果决定要给你用别嘌醇降尿酸,会给你先进行一个HLA-B*5801的基因检查,如果你属于低风险的,用,如果你属于高风险的,不好意思,咱选别的药。这里还要啰嗦一句,HLA-B*5801的检测也不是绝对的,基因检测低风险,并不代表就一定没有这个风险,只是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HLA-B*5801检测的故事   上周一个好朋友带她老公到余医生这里就诊,高尿酸血症外院使用别嘌醇降尿酸治疗2周多,过来复查尿酸。   余医生留心问问,有没有检测HLA--B*5801?   没有。   用药有没有皮肤瘙痒、皮疹的情况?   最近有点湿疹。   恩?建议暂停别嘌醇,先行基因筛查。   结果如下:      医疗圈有个魔咒,叫做越是熟人越容易出事。还好留心做了筛查,不然没准又是一例别嘌醇诱发的延迟性免疫介导反应。   结语:   别嘌醇其实是一个经典有效的降尿酸药物,目前在各大指南中仍列为一线用药。临床使用医生最担心的副作用是SJS/TEN的风险。HLA-B*5801基因检测是别嘌醇用药安全“信号灯”。别嘌醇的优势在于经济实惠,如果你属于低风险人群,可以使用这个药的。但是,如果你说经济不在用药选择考虑范围内的话,想用副作用小一点的药,有没有?也是有的。详见下回分享。   ★   投稿邮箱:fs@yxj.irg.cn   投稿请注明:医院+科室+姓名   商务合作:021-   ★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津巴布韦51岁的第一夫人送给中国的野生动物包括35头幼象、8头狮子、12只鬣狗和一头长颈鹿,以还清为刚果军队购买军靴和军服所欠...
太勇浩说,就算给朝鲜1万亿美元、甚至是10万亿美元,朝鲜也不会放弃核武。他强调,金正恩主导核开发不是钱的问题,金正恩政权可...
此次试飞的是第二架原型机,它拥有更好的隐形性能,电子设备更加完善,机身构造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有效载荷得到提升。
安倍在演说中未有对过去战争“道歉”的表述,这也是为了把重点放在日美关系的未来上。奥巴马在广岛也未就投下原子弹道歉。
鲁克斯表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人变成了非常理性的投资者。他们一直为收购的企业提供支持,扩大而不是减少产能。”张征:论《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文的错误
内分泌科医生,科普专栏作者
关键字: 我在美国治痛风论《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文的错误痛风病人不能吃什么治疗痛风的最佳方法痛风能吃海鲜吗美国医生
【近日,一篇名为《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段让中国痛风患者抓狂的亲述》(翻页见全文)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疯传。作者因痛风在国内就诊,被告之该病不能治愈、终身需忌海鲜,于是度过了几年远离美食、而症状仍频繁发作的痛苦生活。直到邂逅一位美国医生,一番教导后,接受别嘌呤醇阶梯治疗,啤酒海鲜都不再忌口,而痛风也再没发作过。观察者网小编查询发现,此文并非新作,而是节选自中美企业峰会主席沈群先生在2010年出版的书籍《美国也荒唐》。
内分泌科医生、科普专栏作者张征认为,文章提到的美国医生虽然正确纠正了患者的常见饮食误区,却又将其过度引申,导致了新的误区。而在药物选择上,他甚至没有遵循本国制定的痛风治疗规范,无视患者人种差异,使用过高初始剂量。至于最终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是他的幸运,更是患者的幸运。沈群先生在文末感慨:“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我所不愿意失去的。”张征医生回应道:“是的,您不愿失去,作为中国医生,我们也不愿您失去。”本文转载自张征微信公众平台:Drzhangzheng。】
最近被一篇名为《我在美国治痛风》的文章频繁刷屏,还有几位朋友特意向我转发求证。拜读之后,深觉不妥,有必要作文以驳之。
原文大意是这样的:“作者因痛风在国内就诊,被告之该病不能治愈、终身需忌海鲜,于是度过了几年远离美食、而症状仍频繁发作的痛苦生活。直到五年前邂逅一位美国医生,一番教导后,接受别嘌呤醇阶梯治疗,啤酒海鲜都不再忌口,而痛风也再没发作过。”
作为一篇从患者角度撰写的“医学科普”,文章在传播上获得了极大成功。我觉得这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章颠覆了“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吃海鲜”的既有观点,人们对翻案文很容易产生兴趣,尤其是对那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
其次,作者所描绘的“饮食不忌口、痛风不再发、疾病被根治”的美好状态迎合了痛风患者内在心愿,人们从来都更乐意相信自己所希望的那个“真相”。
再者,作者是位知名媒体人,有较高公信力,且文章逻辑清晰,证据充分,既有科学理论支持(美国医生的亲口教导),又有成功实践榜样(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以及很大的蒙蔽性。
1、关于痛风饮食
在对文章进行批驳之前,先要充分肯定其中一个观点:痛风患者没有必要都对海鲜啤酒说不。
这确实是痛风患者常见的饮食误区,比“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水果”还要深入人心。
我们知道,痛风源于高尿酸,而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由此很容易推导出这样的结论:痛风患者要禁忌高嘌呤饮食。
这句话部分正确,而且不够全面。
高嘌呤饮食的确是诱发痛风的常见因素,相信广大痛风患者对此会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痛风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才是主要原因,外源性高嘌呤食物只是次要原因。
因此,痛风患者要避免食用的,不仅包括超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还包括会引起内源性尿酸产生增加的食物,如高果糖和高热卡饮料,它们本身虽不含嘌呤,却会导致体内ATP加速分解,使尿酸水平迅速增加。
而对于猪牛羊肉、沙丁鱼、贝类等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原则上限制食用。在尿酸控制正常、非痛风发作阶段,尚可少量进食;但如果尿酸控制不佳、或痛风急性发作,则有必要从菜单中去除这些食物。
总之,对痛风患者的低嘌呤饮食原则,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解。并不是要对所有富含嘌呤的食物一概“忌口”,但仍需避免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而且,还要避免食用导致内源性尿酸生成的高果糖等食物。
虽然饮食对尿酸水平的影响有限,单纯的饮食调整往往也达不到治疗效果,但这绝不意味着饮食控制对痛风治疗不重要。全球(包括美国)各个痛风学术组织对此早有共识。
因此,文章引述美国医生所说“基本不用改变饮食习惯”,以及作者自己所宣称“重回美食世界,随意食用海鲜“,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会对疾病控制造成不利影响,诱发痛风发作。
2、关于别嘌呤醇治疗
说到这,也许会有读者质疑:“那位作者不就放开了饮食限制,这么多年痛风不也没发作吗?”
前面说过,导致痛风的主因是内源性代谢紊乱,它和糖尿病、高血压等一样,都属于长期、慢性疾病。在高嘌呤饮食的不断刺激下,痛风的再发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没发,不代表以后不会发。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涉及到文章的第二个不妥之处:别嘌呤醇的使用。
别嘌呤醇是一种经典、常用的痛风治疗药物,能够阻止体内尿酸的合成,从而降低尿酸浓度,预防痛风发作。
原文中的美国医生让作者“每天吃400毫克别嘌醇片”,然后再减量、维持用药,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让作者诧异并感叹于“中国大陆的医生都说一天只能吃100毫克。”
同样都是别嘌呤醇,在中国医生指导下全无效果;而美国医生却用得出神入化,立竿见影。
好一记响亮的耳光,不免让人心生“外国月亮更圆”的遐想。
是的,大剂量别嘌呤醇冲击,能让“月亮更圆”。可人们别忘了,月圆之夜,也是狼人变身之时。
中美医生用药习惯的不同,很多都源于用药理念的差异,孰对孰错,也许没那么好区分。但至少在这个例子里,那位美国医生的做法过于大胆,是危险而欠妥的。
别嘌呤醇有一个诱发严重超敏反应综合征(AHS)的药物副作用,常见表现是剥脱性皮炎,可能导致全身大疱性皮肤剥脱,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而且这种副作用常常在开始用药的前几个月内发生,剂量越大,发生几率也越大。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美国人群中,这种副反应发生的概率很低,不到千分之一,而且大部分症状表现也不太严重。也正因为此,比起国内,别嘌呤醇在美国市场更受欢迎,应用也更为广泛。
其实,个中原因并不复杂。现已探明,别嘌呤醇的AHS副作用发生与否,与一种叫做HLA-B*5801的基因密切相关。
调查显示:白种人携带这种基因的阳性率仅为2%,但在中国汉族、泰国等亚裔人群中,该基因的阳性率高达6-8%。
有鉴于此,美国早已发布痛风治疗指南,建议在使用别嘌呤醇前,对三类高危人群进行HLA-B*5801基因筛查,包括:汉人、泰国人、慢性肾脏疾病3期以上的韩国人。
同时,美国指南还指出,药物初始剂量必须不超出每天100毫克,如果有中重度慢性肾脏疾病,初始剂量应小于每天50毫克,然后再逐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适合个体的治疗量。
囿于基因检测技术和高昂费用等限制,中国大陆尚未普及对痛风患者的HLA-B*5801基因筛查,但中国台湾地区却早已开展起这项工作,对于结果阳性者禁用别嘌呤醇。
在我看来,《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文作者所遇到的美国医生并不算高明。
他虽然正确纠正了患者的常见饮食误区,却又将其过度引申,导致了新的误区。而在药物选择上,他甚至没有遵循本国制定的痛风治疗规范,无视患者人种差异,使用过高初始剂量。
至于最终没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是他的幸运,更是患者的幸运。
但,并不是所有的类似病例,都会有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果。
引用作者自己的话:“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我所不愿意失去的”。
是的,您不愿失去,作为中国医生,我们也不愿您失去。
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段让中国痛风患者抓狂的亲述
同时生活在中美两个国度,使我有机会不停地比较着两地看病用药的显著差异,因此我愿意将我的经历告诉大家,期待着人们由此多一些思考,多一些选择,最终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快乐。
下面这段经历起源于我2004年患上痛风,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只是右腿的膝盖一下子红肿的像一个染了色的大馒头,稍一弯曲就钻心的疼。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怪病,因为我身体的其他部分没有任何异样。说实在的,我当时想,就是到了医院我都不知道要挂内科还是外科。但是实在疼痛难忍,于是我一边忍住痛,自己开车奔向最近的医院,一边打着电话咨询见多识广的王朔。
“你这一定是痛风”,王朔充满经验而又富有同情,“去医院看看内科,不用担心,吃了药很快就会止住。好的东西你吃多了,以后别喝啤酒,别吃海鲜了”。
到了医院一检查,果不其然,医生两分钟就下了结论:“你这是痛风,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产生的嘌昤顺着血液流动在关节处结晶就造成这样。其根源是营养过剩,这是40岁以上男人的多发病。以后别吃海鲜,别喝啤酒了。”
“有特效药吗?”我着急地问。
“有,专门止痛的。另外还有一种叫别嘌醇片,一天吃一粒。”我接过药方正准备出门,医生又补上一句:“那药别多吃,有副作用。”
取完药我马上服用,心里算是踏实了些。一想到来趟医院不容易,这些日子以来,我看电视时眼睛越来越模糊,以至于荧屏上的字幕都难以辨认,就想着既然到了医院,那就再看看眼科吧。于是我又上了医院的二楼,眼科医生带我走进暗房检查。
“你这是眼球蛋白体浑浊。说白了就是营养贫乏,平时多吃点高蛋白的东西。”我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这医术有没有准儿啊?楼下的医生刚刚给我下了结论是营养过剩,腿上的红肿还没消去,到了楼上怎么又变成营养不良了?
当然眼睛的问题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不便,所以关于营养不良这事渐渐被我遗忘了。但是痛风却没有放过我,不管我怎么吃药,同时也忌酒忌海鲜甚至忌豆制品,痛风还是不断地侵袭着我。每次犯病都使我不得不卧床休息,因为那条肿起的腿根本无法弯曲,害得我不得不在行走时拄拐。
那段时间内痛风的反复发作甚至使我产生了悲观的生活情绪——才刚刚四十多岁就已是疾病缠身,无法根除,而且平均不到一个月就会犯上一次,也就是说每个月都需要有几天中断工作卧床休养,这对于我这个每天都要四方跑路的制片人来讲,岂不是莫大的悲剧?
医院之外我也咨询了很多好友,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痛风在我们这个年纪竟然是一种如此常见的疾病。而且所有周围的朋友都众口一词地告诉我,这病没法根治,别嘌醇片有副作用。于是,我开始痛下决心,从此以后终身忌海鲜。
难道我这今生的口福就此终结了?啤酒和海鲜都成为我永远的奢望了吗?
我带着极大的悲伤回到了美国。圣诞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家庭式的自助餐,席间我端着盘子在琳琅满目的食品间仔细辨认,挑选着那些不会引起痛风的食品。
“不喜欢吃虾吗?”一个party(派对)上的朋友看着我绕过诱人的葱爆虾随口问到。
“喜欢,怎么不喜欢?是没那份福气了。”我回答。
“怎么了,海鲜过敏吗?”
“不是。我得了痛风,再也不能吃海鲜了。”
那人笑了,“谁告诉你的?”
“所有的中国医生都是这么说的!”我对他的表情感到惊讶。
“所有人这么说也不见得就对呀!美国医生的结论是你基本不用改变饮食习惯……美食是生活中多么重要的享受呀!你知道,我就是内科医生,你要不要听一下我的建议?”就这样,我俩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他跟我说的话使我耳目一新,深受触动:“你知道吗,你就是一天什么都不吃,只吃海鲜,按照美国标准,你血液中的尿酸值最大幅度也只能提高1.2,而只要你吃200毫克别嘌醇片,你体内的尿酸值就可降低2.0。”
听他这话,我真有点半信半疑,因为这与我在中国看过的所有医生的嘱咐完全不同,这其中还有很多是经验老道的主任医生、专家门诊。
“你要不要明天到我的门诊试一试?我给你进行检查诊断。”
“好啊!”我欣然应允,我生活观都开始变得黑暗了还有什么不能一试?
以前我不愿在美国看病,主要是因为美国医药费太贵,看一个普通的医生,挂号、简单的诊断就要在100美元左右。这使得我多少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有了病,只要不是太急的都留着回到中国再看。
一进他的诊所,我就感到了与国内的不同。虽然检查的程序是一样的,无非就是验血、验尿两种,但检验的方式却大有不同。首先,验尿使用的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容器,而且取完尿样以后立刻全部封闭。这不禁让我想起在北京某医院验尿的经历——随着医生的一声令下,一群验尿者每人手持一个不带盖子的像果冻盒一样的软体容器,蜂拥一样走进楼道的厕所。可能是化验者们只考虑到自己的方便才使用一个又浅又软又小且无盖的容器,但这对于提供尿样的人来说有多么不方便啊。走出厕所后,听到医生喊:“验尿的人把尿样送到楼下化验室。”于是这三四十人的队伍便开始了在窄小的走廊中的鱼贯而行。为了避免常常是擦身而过的其他行人,很多送检者都将那敞的尿样容器高高地举过头顶。看着一只只高举的手臂和容器中荡漾的黄色液体,我竟然奇怪地想起一个话剧的名字——《为了幸福,干杯》。
美国获取尿样,不仅容器方便操作,全部封闭,而且尿样要从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段获得,医生说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你血液中真正的尿酸含量。
化验结果出来以后,这个医生的治疗更是吓了我一跳——“你先每天吃400毫克别嘌醇片。”
“大夫,我听说别嘌醇片有副作用,吃这么大含量行吗?”
医生又笑了:“是会有副作用,但每天400毫克,你要连续服用两个星期以上才会有副作用。我不会让你吃那么长时间。一个星期就就可以减量。”
“减到多少?”
“每天300毫克。”
“那不还是很大的剂量,中国大陆的医生都说一天只能一片,也就是100毫克。”
“300毫克,要连续服用两个月以上才会有副作用,像你这样吃上一个月就可以继续递减,变为每天200毫克,等到症状消失以后,再减为100毫克。”
“真的?这有根据吗?”
“当然有!所有我刚才说的都是有实验依据的,虽然每个人的体质会有不同,但不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当然,万一你在服药中有什么不适可以随时跟我联系,我会做出相应调整。”
听着他的话,我心里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他看出了我的疑惑,就说:“其实这道理非常简单,整个过程就是一个酸碱中和。当你体内尿酸过多时,放一些碱性的东西进去中和掉它,血液中就不至于产生嘌昤了。”
“那我吃东西要注意什么吗?”
“不要大量地吃带壳的东西就行了,像螃蟹、海胆等等,少量食用也没关系,你记住我刚说的话,中和嘛!至于大虾、生鱼等等绝大多数海鲜都不用忌掉,啤酒也可以适量饮用。美食是生活中一项多么重要的享受啊!”
这话真说到我心里去了。带着无限的期待,我开始按着他说的方式服药治疗。半年以后我就开始重回美食世界,随意地食用海鲜。
直到今天,五年半过去了,痛风再也没来找过我麻烦,而这五年多里我没有减少丝毫美食方面的乐趣。但是想想那些生活在中国的痛风病友们,他们失去了多少美食的乐趣?
从那以后我非常愿意在美国看病,虽然医药费比国内昂贵许多,但我知道这钱花得值。因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我所不愿意失去的。
原标题:论《我在美国治痛风》一文的错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陈佳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海市合浦县人民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