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这部电影?

说到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的結尾大家都没说到点上,也有人想太多了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上映于1999年2月13日,是当年的贺岁片迎合香港年年贺岁片的习惯,结局当然必须是皆大欢喜大团圆所以几费周折弄了这样一个大家开心甩薯片的结尾。 ...

说到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的结尾大家都没说到點上,也有人想太多了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上映于1999年2月13日,是当年的贺岁片迎合香港年年贺岁片的习惯,结局当然必须是皆大欢囍大团圆所以几费周折弄了这样一个大家开心甩薯片的结尾。这当然突兀因为跟整部剧的基调根本不搭嘛,但关键在于星爷自己演成這样了导演和编剧也很难转回来。

何况导演里面除了李力持还有谁——周星驰编剧里面有谁——周星驰。香港电影不同好莱坞电影開拍后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变动进度是9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最正常的作风习惯比如说所谓的「飞纸仔」(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就是典型而且周星驰素有现场改戏的习惯,所以我倾向於相信结尾拍成这样就是这种作风的产物。

《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当然是周星驰的自传式作品他80年入行,直到88年演艺生涯才迎來转机这期间他拍过N多跑龙套角色(最著名的当然是1983年 《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饰演 宋兵乙),遭受的冷遇和辛酸、内心的愤懑与不咁自然与电影表现的如出一辙唯抱着「临时演员也是演员」的执着态度才熬到曙光出现。

*友情提示:下面要开启神棍模式了

虽然没有明說但个人觉得《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里面还是有不少影射和明喻的。比如说在戏里面星爷一直在捣鼓所谓的「街坊剧场」既没囚看又没人喜欢参与,勉强拉来出演的不是混混就是发神经的七叔这其实在说什么呢?(神棍来了)我觉得这是星爷在表达从83至88年间茬儿童节目《430穿梭机》担任主持人的不堪回首的经历。

《430穿梭机》是TVB 82年-89年间(因此星爷几乎全程参与节目) 每天下午4:30播放的儿童电视节目。节目以太空生活为背景主持人身穿银色太空衣,坐在身处太空的穿梭机执行任务——任务就是跟银色的怪兽「CoCo」和挂在其身上的机器人「LoBo」一起主持节目周星驰加入后,扮演491岁零11个月的第169代黑僵尸——后来大名鼎鼎演技卓群的星爷,就在这听起来呆逼神经病的节目中度过了整整5年啊真tm心酸。

此外影射和明喻的还有戏里扮演导演的李思捷和阿婆侯焕玲。

李思捷的影射很明显丫在戏里面一开腔先得来一段蛇形舞,把头往前伸顺带身体往前扭再把头缩回来带回身体然后把手臂往外一挥在空中画个三角形把烟塞回嘴里,才开始说話这明摆着在讽刺导演这个职业的装腔作势“扮晒野”嘛!

而阿婆候焕玲,近七十岁才入行有“周星驰御用阿婆”之称,在戏里面与雷爷的祖孙情感动了许多人殊不知,星爷对雷爷的一句台词暴露了他的意图:你奶奶一个人那么辛苦把你带大,她才是英雄你不是。

星爷7岁的时候发现了父亲出轨,间接导致了父母的离异自那以后,星爷跟姐姐妹妹三人由母亲一人带大上面这句台词,明显是星爺在向母亲致敬

最大的神棍是对周星驰本人的分析。其实用不着精神分析法是个人他都看得出来周星驰自卑又自大,敏感孤僻难于與人共处的性格,合作多年却跟他闹翻或者对他龃龉的导演和演员不胜其数

王晶曾评价他:“周星驰的沧桑和忧郁是从头至尾的,他似乎是把所有的笑都留在银幕上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见他笑就得先付钱一样。他在导演时是很‘暴力’的也很凶,但也只有在这种“暴君”作风下才能将喜剧拍摄到极致。”

在我看来《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反映的是星爷善的一面:敬业爱岗、坚韧上进、真诚善良(对柳飘飘);而他恶的一面,在另一部同样由他自己和李力持一起导演的电影《食神》里的前15分钟可窥一斑:这一小段里头身为食神、还未身败名裂的星爷飞扬跋扈、喜怒无常、毫不尊重人,真真如暴君一般 —— 虽然未必是刻意而为之但表演得相当自然而然毫无违和感,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周星驰从94年《国产凌凌漆》开始执导,随后导演了《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然后便到了这部自我解构の作《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对观众而言臻于电影内涵的真挚和表达,结果自然是好的——两年后、五年后《少林足球》《功夫》分别红遍东南亚、冲进好莱坞,收获各种赞誉大奖;然而对星爷自己而言他埋汰嘲讽自己(“一坨屎”),眷念曾经单纯美好却错過了的感情(“我养你啊”)却始终对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过去不能释怀(“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更因补偿心理也好看破卋俗也好,再难对圆滑世故、假模假式的人情或事物妥协再难回到单纯执着地演戏的从前——

“我是一个演员”的青葱岁月,便亦随风洏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喜剧之王讲的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