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的医生秘书有一个叫张仲愈的人吗?

当前位置: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53',
container: s,
size: '1100,90',
display: 'inlay-fix'
傅作义到死都不知道 自己的贴身秘书是中共王牌特工
扫描到手机
10:42:09 & &
解放后他恢复了组织关系,但他的真实身份仍未公开。按照中央安排,阎又文还要辅助傅作义完成其部队的改编工作,如果傅作义知道自己的秘书是中共特务,势必对他的工作产生影响。后来慢慢地很多地下党员的身份都被公开了,但根据组织的要求,阎又文的真实身份仍不能公开,别人只知道阎又文示人的身份一个是国民党起义将领。即便自己的妻子儿女,也就知道这些。日,阎又文因为食道癌去世,终年48岁。弥留之际他对守在病床边的妻子丁宴秋留下遗言“有事情找组织”后,带着不能说出的秘密辞世了。周总理曾要求地下战线的同志“有苦不说,有气不叫;顾全大局,任劳任怨”。阎又文这句“有事情找组织”,既是对妻子儿女的最后交代,也是对地下战线组织纪律的坚定恪守。阎又文有六个子女。他去世时,老大24岁,最小的只有8岁。他们填写家庭出身时都是“革干”(革命干部),1949年以前起义的国民党将领及其亲属都是如此。他们没想到,若干年后,父亲的身份却成了一个自己家人也解不开的谜团。谜团集中出现在一家人入党、提干时的政审上。从阎又文的妻子到小女儿,“一到政审就卡壳。”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些年代里,阎又文的妻子不但不能入党,还成了“反动军官官太太”,老二曾就职某公安机关,后被调离,一直未能归队。老三毕业于哈军工,本可就职国防科工委,却被分配到一民用工厂当维修钳工。政审的结论一般不向当事人透露,阎家人并不了解内情。直到老六在部队申请入党,部队多次向农业部发函外调政审,却仍然找不到清晰的答案,得到的回答都是“阎又文同志历史问题不清楚”。阎家子女找到统战部。国民党起义军官的档案应该都在这里,可是,统战部的名册中居然查不到阎又文的名字。线索到此中断了。熟悉的父亲似乎被重重迷雾笼罩了起来。直到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又文的在去世31年后他的身份终于被揭开。当时跟阎又文单线联系的地下工作者王玉偶然见到了一个老同事,这位老同事正好又认识阎又文的女儿。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60',
container: s,
size: '750,9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document.write('');
为您推荐: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0',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3',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var mediav_ad_pub = 'gwlNpK_1968984';
var mediav_ad_width = '300';
var mediav_ad_height = '250';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5',
container: s,
size: '300,12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6',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78',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1',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331883',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BAIDU_SSP__wrapper_u")==null){
document.write('');
tanx_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anx_s.type = "text/javascript";
tanx_s.charset = "gbk";
tanx_s.id = "tanx-s-mm_2";
tanx_s.async =
tanx_s.src = "http://p.tanx.com/ex?i=mm_2";
tanx_h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if(tanx_h)tanx_h.insertBefore(tanx_s,tanx_h.firstChild);查一下傅作义将军部下叫张守业的团长_百度知道
查一下傅作义将军部下叫张守业的团长
我有更好的答案
应该是这个张守业(),山西省灵丘南张庄人。祖辈务农,后考取秀才。曾任广灵区长和冯玉祥军队文书、教官、营长等职。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倒蒋介石失败后,回家务农。1931年任东河南高小国文教师兼“源信成”私塾教员。他学识深厚,教学认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平型关大战中,他积极参加战事。八路军进驻上寨、独峪一带,为一一五师杨得志团长带队到冉庄、张庄、长城几村了解情况、勘察地形、查号民房。当部队进驻张庄村时,张守业带领家人主动迎接部队,让杨得志团长住在他的正房内。经过接触交谈,他被八路军的抗日爱国精神所打动,为部队作战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并唤大儿子张绍祖、亲侄张绍飞为部队带路,勘察地形,参加战斗。平型关大捷后,他任东河南区区长,后迁冉庄,与民众一起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在县议会选举中,张守业当选为县议员,并任秘书,以后任副议长。还同孟祥国代表灵丘参加边区议会,当选为参事。
采纳率:5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傅作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相关资讯:
类似网站:傅作义为什么当年要起义?_百度知道
傅作义为什么当年要起义?
我有更好的答案
首先傅作义是一位主张“和平统一,反对内战,坚持抗战”的爱国将军。因为他有那样的思想,所以才会导致后来与蒋决裂,走和平道路。辽沈战役结束后,他为保自己的部队拒绝蒋南撤计划,留守平津线。当时考虑其爱国所以计划和平解放,在说服傅作义的同时积极采取切断其西撤路线,再利用其女地下党员傅冬菊等做工作。随后歼灭了郭景云、孙兰峰部后,使傅动摇,终于下定决心,排除各种阻力,克复重重障碍,准备迈出和平起义的关键一步。 简单的就这点,其实里面细节太多,您看平津战役就清楚了。
采纳率:65%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的条件率部起义,对完整地保留文化古都作出重大贡献。随后,又受毛泽东、周恩来委托,和邓宝珊促成绥远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绥远军政委员会主席、绥远军区司令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专辑之一
卜曲按:今年1月31日,是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率部起义的傅作义将军,在北平和平解放后,2月22日,飞赴西柏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紧紧握住傅先生的双手,称赞傅作义“和平解放北平,功劳很大”! 日,傅先生病危,敬爱的周总理又一次去看他,并俯下身子挨近他的耳边说:“毛主席叫我来看你来啦,说你对人民立了很大很大的功!”翌日下午1点40分,这位爱国将领与世长辞了。 对于傅作义将军,许多人是不了解的。 在纪念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的日子里,我撰写了几篇文章,介绍傅作义将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历史功绩,介绍傅作义将军在北京和平起义前后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介绍傅作义将军建国后在水利部担任部长期间的业绩,以及他为人处事的高贵品质。
傅作义北平和平起义内幕故事 张崇发 傅作义将军 今年1月31日,是傅作义将军领导的北平和平起义60周年纪念。 60年来,傅作义将军在起义前后的大举动,媒体一般都有报道,但一些震撼人心的内幕故事,却很少被外界所知。 笔者从1980年起,用3年多的时间,协助董其武将军搜集、整理历史资料,走访过数十位傅作义将军的部下,其中包括北平市长刘瑶章、傅作义将军的副官郝德振、傅作义将军的办公室主任智南平等人。他们有的当面向笔者讲述了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傅作义、董其武的情况,有的亲笔写了回忆材料。 最近,笔者用当年的采访笔记和傅作义将军部下写的资料,整理了一篇文稿,现发表,以纪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 一、 早在1946年,傅作义将军就有了走人民道路的思想萌芽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与傅作义将军有长达46年的共事关系。1984年我访问这位年已86岁高龄的长者时,他多次谈到北平的和平解放。他说:“傅作义将军坚持抗战,成绩卓著,世人皆知。但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于1949年1月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通过谈判使北平和平解放了,不久又促使绥远举行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董其武同志告诉我:“早在1946年,傅作义将军就有了走人民道路的思想萌芽,到了1948年春天,他的思想又有了进一步变化。一次,我在北平开完会,向傅作义同志辞行时,他曾对我说:‘其武,今年就是咱们的生死关!’我当时认为,既然走上了这条路,还有啥办法?然而,傅将军却兴奋地告诉我:‘不要紧,走人民的道路就是生路!’当时,我并不理解这句话,事后才知道,傅将军这是向我暗示:不愿再同人民解放军打仗了,平、津、绥等地要和平谈判。” 1983年笔者与董其武将军
近查新出版的《董其武日记》,日的记载,印证了董其武将军所说“早在1946年,傅作义将军就有了走人民道路的思想萌芽”。原文如下: 接到绥远省政府政府的任命后,本日去张垣(注:张家口)东山坡绥靖公署晋见傅将军。在交谈中我首先向他表示自己缺乏从政经验。傅将军说:“从政和治军虽然不同,不过绥远方面没有人主持不行,让你去我才放心,而且绥远的军队还要你管。” 在又谈了一些人事方面的问题后,他问我:“其武,咱们为谁打仗?”我一时不明此话的底蕴,不知怎样回答才好。他见状又加重语气追问:“其武,我问你,咱们究竟是为谁打仗?”我看他的表情严肃又认真,略加思考然后说:“咱们的口号不是替人民服务,为国家负责,要求政治上民主,经济上平等吗?”他听我说完后未加思索,立即接着说:“是的,我们的口号是这样提的,可是,咱们又究竟是在为哪些人服务呢?是为多数人呢?还是为少数人呢?是为什么样的国家负责呢?政治上是不是民主,经济上是不是平等呢?”这些话他象是在问我,又象是在自言自语,我没有立即回答。 他还问我:“我们有多少有学识、有地位的好朋友,都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这是什么道理呢?”我见傅将军问得如此坦诚,也就毫不隐讳自己的想法:“人家是看见南京政府党派分歧,腐败无能。”他又问我:“有多少青年学生也向共产党那里跑,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青年学生是要求进步,向往光明的。”此话一出我觉得过于唐突,有点后悔,但是傅将军却未责怪我。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蒋先生有意让咱们到北平去,你怎么看呢?”我表示:“干脆不去!”并陈述了如下理由:“让我们此时去北平,是想让我们担当华北方面的责任。以我之见,咱们最好不去给他担当这个责任。”我之所以不同意离开察绥,是为了巩固察绥的局面,保住自己的实力,何去何从,以后看局势发展而定。此后傅将军一直缄默无语,我见状便起身告辞。
《董其武日记》日的记载,也印证了董其武将军谈的“1948年春天,他的思想又有了进一步变化”。原文如下: 赴北平华北剿总参加会议期间,曾去傅将军西郊寓所看望他。他神情有些忧悒,略显疲惫,但是见到我后脸上露出一丝稍绽即逝的笑意。他令卫士拉上窗幔,为我沏了一杯茶后,即让其离去。他在问了一些有关绥远的情况后,对我说他已3次致电蒋委员长,要求辞去华北剿总总司令一职。我惊诧之余问其何故,傅将军气愤地说:“蒋先生在名义上虽然赋予我华北地区最高军事指挥权,但是暗中却派军统和中统的人进行监视,像马汉三(国民党军统特务,时任北平市政府民政局长)、温崇信(国民党中统特务,时任北平市政府社会局长)等人,即是蒋家豢养的鹰犬。特别是蒋先生安插在剿总任副总司令的陈继承,更是骄横跋扈,处处制肘。在上个月剿总开会时,为行使部队指挥权的范围问题,他公开提出调动中央军必须经过他同意,即使调动咱们的直属部队也必须与他商量。他们这是想用军统、中统两条绳索来捆住我的手脚,使我一点自由行动的权力都没有!”傅将军说到此处用手拍了一下桌子,显得十分气愤。沉寂了一会儿,傅将军又蓦然说了一句:“其武,今年是咱们的生死关!”我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下一步怎么走也由不得咱们自己定了!”他沉吟了一下,说:“咱们不能听天由命,要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依我看走人民的路才是生路!”他所谓人民的路的内涵是什么,我亦不便深问,但是我却明确的向傅将军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即无论傅将军做如何抉择,我都将一如既往地追随他。 日上午,笔者采访傅作义将军原办公室主任智南平(时任水利部农田水利局局长)时,智南平先生也谈到: 傅先生走和平道路的思想由来已久。1947年,在张家口时,有一天傅来我的办公室,我告诉他说,听我姐夫说,大多数老百姓愿意跟共产党。傅先生听了后不仅不批评我,反倒说:‘嗯,嗯。’从这句话我就看出傅的思想在变化。 1948年东北的战役没结束,蒋介石来到北平,在“华北剿总”给高级干部讲话。讲到战争形势时,蒋说美苏必战,苏联必败,国民党一定成功。蒋介石这样说,表面上是给高级干部打气,实际上让一些高级干部泄了气。当晚,蒋介石走了后,11时左右,傅先生让我到他的屋里去。他问我:“你听了吗?”我看傅先生情绪很低落,就没有回答他。接着,傅先生又说:“听了蒋总裁的讲话,我从头顶凉到脚心。抗战是别人打胜的,不是国民党。形势发展到现在,他还想依靠美国!人家毛泽东手中没有多少兵,却有同日本血战到底的决心。而蒋有几百万军队,却是那样的态度,总靠美国人,我看这天下最后是毛泽东的。” 听了傅先生的这段话,我知道傅对蒋介石统一国家、建设国家的希望已完全破灭。他迟早要奔共产党去。 二、1948年辽沈战役尚未结束,傅作义便向毛主席发了请求和谈的电报 有了走和平道路的思想,傅作义便很快变成行动。 1948年辽沈战役尚未结束时,傅作义将军便草拟了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请求和谈的电报。内容为:为限国家和平统一,不愿再打内战。过去幻想以国民党、蒋介石为中心挽救国家危亡,现在认识到是错误了,今后决定以共产党、毛泽东主席为中心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希望派南汉宸来平谈判。电报还开列了傅作义华北“剿总”所属陆军、空军数量。 11月17日,傅作义将军通过中共地下党员、大女儿傅冬,将这份电报交给在北平《平明日报》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学委负责人王汉斌,由王交中共地下电台发出。 电报发出后,毛泽东当时考虑的是包围平津,造成兵临城下之势。因此,一直未理睬傅作义要求和谈的电报,未作回复。据说,毛主席当时有个批示:傅作义要价太高,不回电。(未查证) 傅作义十分焦急。因为蒋介石那时正加紧拉拢傅作义,派徐永昌、郑介民、蒋纬国先后3次来平,封官许愿,叫傅作义率领“华北剿总”所指挥的二、三十万军队南撤,并在江南就任“华东南军政长官”。傅作义以“蒋总裁放弃北平,坚守江南,那是半壁江山。有北平在,就是一个国家”, “自己有守城经验,能守住北平”等理由,婉言拒绝了南撤,为北平和平起义埋下了伏笔。 为了早日得到共产党对和平起义的态度,此后,傅作义又请民主人士符定一、彭泽湘出面,直接到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与中共领导人见面。符定一、彭泽湘于11月18日到石家庄。他们说傅作义目前所虑为起义时间、如何对付华北中央军及与中共联络等事宜。 日、24日,日,傅作义又3次派代表出城与解放军联系。其中一次,让代表坐飞机去西柏坡,飞机飞到保定上空,地面解放军炮火袭击,驾驶员说无法飞过去,返回北平。 12月14日这次,傅作义派他的智囊之一、《平明日报》社社长崔载之坐汽车前往西柏坡谈判。同去的还有共产党地下党员、《平明日报》社采访部主任李炳泉。他们携带电台1部,连同报务员、译电员、司机共5人,乘一辆吉普车。 出北平城不远,被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扣留,无法前往西柏坡。 11纵奉命将傅作义的谈判代表转送至平津前线司令部。由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处长苏静接待。 为防止暴露平津前线司令部,接待地点选在河北省蓟县八里庄。 事后得知,解放军两次拦截、阻止傅作义派往西柏坡的谈判代表,都是毛泽东主席精心策划的,就是要在解放军未打下天津(日天津解放)、未打下新保安(日攻克新保安)之前,即大部队没有完成对北平的孤立、包围之前,不与傅作义进行谈判,避免出现傅作义提出很高的条件,共产党方面不答应,造成共产党没有和谈诚意的局面。 从12月14日开始的崔载之与苏静地接触,并不是谈判,只是互相交谈。交谈中,崔载之一再表示:“我们是代表傅作义先生来谈判的”,并表示:傅先生对谈判很重视,纯属诚意,通过谈判达到平、津、张、塘一线和平解决问题。他还提出,为了搞到一些蒋介石的大型大型飞机,要解放军让出对南苑机场的控制;为制约城内蒋系军队,要解放军放出被包围在新保安的傅系35军,使该军回到北平城内,解放军可与其一同入城;傅作义通电全国,宣布北平实现和平解决;建立华北联合政府,傅的军队由联合政府指挥,等等。 12月19日,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刘亚楼才与崔载之进行了正式谈判。刘亚楼根据中共中央的方针和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首长的指示,阐明了解放军对和平解决平、津问题的基本原则:以放下武器、解除武装为前提,绝不允许保存其反动武装力量,更不允许通电全国建立华北联合政府。如对方同意这些条件,可以保障傅本人及其部属生命安全和私人财产免受损失;蒋系顽固的军、师长反抗,可先将其逮捕;还可以给傅编两个军。 傅作义的谈判代表提出的条件与刘亚楼提出的条件,距离很大,这次谈判没有结果。 12月23日,崔载之的电台收到傅作义给毛泽东的又一份电报,内容大体是:“为求人民迅即得救,你即通电全国,停止战斗,促成全面和平统一。”同时还说:“在此转圜时期,盼勿以缴械方式责余为难”。崔载之把这份电报交给刘亚楼后,便回北平城向傅作义汇报。地下党员李炳泉和电台报务、译电人员,按照傅作义将军的意图,仍留在蓟县八里庄,与平津前线司令部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三、 重新部署兵力,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傅作义将军在日给毛泽东发出第一封要求谈和的电报之前,已经为北平和谈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1983年董其武告诉笔者,傅作义将军 从11月中旬开始调整战略部署,果断地收缩兵力,主动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他把蒋介石嫡系的3个兵团、8个军、24个师,摆在天津、唐山、塘沽一线,让这些部队处在东北野战军入关的要冲上,让蒋的嫡系在解放军进攻时首先迎战,目的在于削弱蒋介石的实力。 而他把自己嫡系的一个兵团、4个军、16个师,摆在北平城内及北平以西的平绥线上(新保安、张家口、绥远),目的是一旦战况对自己不利,便于把兵力集中到北平,或者向绥远方向撤退。 董其武说, 傅作义将军如此排兵布阵,说明他决心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四、4次婉拒蒋介石和美国政府的拉拢,决心走和平之路 日,解放军包围北平城之前,蒋介石南京政府还不知道傅作义与共产党暗有联系。为保住平津军事实力,对傅作义展开了频繁的拉拢工作,但每次拉拢,在傅作义将军那里都碰了软钉子。 第一次是日,即傅作义的谈判代表崔载之与平津前线司令部苏静处长接触的第二天,蒋介石派他的军令部长徐永昌,飞到北平,以老朋友的身份劝说傅作义南撤。傅作义将军以故守平、晋、察、绥,双南撤对国家有利为由,婉言回绝了徐永昌的劝说。 这时,北平城内的市民、工人、学生,要求和平的呼声很高,蒋介石对傅作义将军所谓“扭转华北局势的办法”开始产生疑虑,揣测傅可能与中共和谈。于是,在徐永昌返回南京的第二天,蒋介石又派他的儿子蒋纬国带着他的亲笔信飞到北平,给傅作义封官“华东南军政长官”,表示如能把“华北剿总”所指挥的二、三十万部队撤到江南去,党国一定重用傅将军,希望傅作义当机立断,不要犹豫。傅作义不被高官所诱,仍表示“愿与古城共存亡”。蒋纬国非常无奈,只好扫兴而归。 第三次,蒋介石把他的国防部次长、军统特务头子郑介民推出来。郑介民飞到北平后,一方面和傅作义交谈,老调重弹,希望南撤,并一再表示“军统人员可以密切配合傅部南撤”。另一方面,郑介民还找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的高级将领,向他们面授机宜,暗中布置破坏北平和平谈判。对郑介民的到来,傅作义很苦恼,但不论郑如何做工作,傅作义都是一句老话:“誓与古城共存亡。” 蒋纬国和郑介民到北平拉拢傅作义时,傅作义的高级幕僚秦丰川(曾任绥远省政府教育厅长)当时就在中南海居仁堂,他亲眼看见这两个人进进出出傅作义的办公室。 日,秦丰川先生和他的孙女 日,秦丰川先生曾对笔者讲过事情的经过。他说:“那几天,傅先生办公室的耳房里,总有特殊的客人,一会儿他们到这个屋,一会儿到那个屋,很神秘,很忙碌。我们不便于打听。后来才知道是蒋纬国和郑介民来了。我看见傅先生那几天非常焦急,有一天还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显然是遇到了非常难处理的问题。我们几个人在旁边也不敢问,就暗暗地替傅先生流泪。但没有想到,傅先生竟能化险为夷,把那两个人顺顺利利打发走了。 据傅作义的早年的秘书长(1984年任全国政协常委)王克俊先生1984年4月讲,坚决支持蒋介石的美国政府,在傅作义和解放军谈判期间,也公开露面,曾派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飞到北平,拉拢傅作义。白吉尔当面向傅作义表示:可以绕开蒋介石,直接支持傅将军。意思是不通过南京政府而对他直接进行“援助”。条件是:要求傅作义将军迅速率军撤退到青岛美国海军基地。傅作义将军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相信中国人能解决好我们中国的事情,毋须外人来干涉!”“我是南京政府领导下的地方军政长官,不能直接接受美国的援助。” 白吉尔听了傅作义的话,只好败兴而归。 从以上4次拉拢傅作义的经过来看,傅作义将军在与解放军谈判期间,走和平道路的立场已经完全坚定了,不为任何外力所动摇。 五、拚着“三个死”,实现北平和平解放
1983年董其武将军告诉笔者,为实现北平和平解放,傅将军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1949年1月底,北平和平解放之后,董其武从绥远飞到北平,见着傅将军时,傅将军严肃地告诉他说:“北平和平解放,我是拼着三个死:一是和共产党打了几年仗,不了解的人可能要打死我;二是蒋介石的特务和他的嫡系,随时都会加害于我;三是咱们内部不了解情况的人,也可能要打死我。但我拼着这三个‘死’走人民的道路,终于成功了!” 董其武将军日的日记,就有这件事的记载,原文如下: 本日中午,飞赴北平。立即驱车到中南海居仁堂见傅将军。他虽然很兴奋,但是面容憔悴,显得很疲惫的样子。他一把握住我的手很急切地说:“其武,这个时候,你干什么来啦?”接着向我较详细地介绍了与中共达成和平协议的过程。随后,又说:“我作出这个决定是拚着三个死下的决心,一是,我和共产党打了几年仗,不谅解的人可能要处死我;二是,蒋先生得到这个消息后,很可能要派中统、军统的人来杀害我;三是,咱们内部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也可能要打死我。我只所以作出走和平道路的决定,因为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发展,人民的要求,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我们要跟上历史的潮流,走人民的道路。”晚上,傅将军请我吃饭,李文、石觉(注:蒋介石嫡系,当时驻北平高级将领)也在座。 据董其武将军给笔者讲,傅将军为了控制北平城内的蒋军嫡系,防止他们闹事,在与解放军谈判期间,把几门大炮悄悄地拉到景山公园的最高处,并派侦察人员严密监视城内部队的动向。不出傅将军所料,日午夜,驻北平朝阳门内的蒋介石嫡系部队一部,在国民党特务的策动下,发动局部兵变。由于早有提防,傅将军迅速调动部队,于18日凌晨干净利索地平息了这次兵变,使北平城内的秩序得到恢复。 六、巧借共产党之力,成功阻止蒋介石派飞机接人 蒋介石在多次派人拉拢傅作义无效的情况下,得知傅作义已与解放军草签和平协议,出于无奈,只好在日致电傅作义,求傅作义协助,从1月18日起,把中央军少校以上军官,分批送上南京政府派来的飞机。 接到这个电报,傅作义动了一个脑筋,他一面令秘书拟出“遵照办理”的电文,发往南京,一面致电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把蒋介石电报的内容告诉他们,希望解放军部队以炮火阻止南京飞机着陆。 1月18日,当南京的飞机飞临北平天坛机场上空时,解放军的炮火齐轰,飞机无法着陆,蒋介石企图空运其嫡系部队将校级军官的计划完全落了空。 1983年董其武将军对笔者讲这件事时,非常兴奋,说:傅先生在最关键的时刻还是和共产党一条心啊。 同时,董其武告诉我:由于解放军的炮火是乱炮齐轰,有一发炮弹竟打到天坛祈年殿的屋檐上,打坏了一个角,解放后才得以修复。 七、到西柏坡去,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由于傅作义将军的坚定,日,傅作义将军终于排除一切干扰和破坏,向他的高级将领和军政人员,宣布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并于第二天在报上公开宣布了“北平和平解放”这一振奋人心的喜讯。 周总理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等人 2月22日,傅作义将军飞赴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当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紧紧握住傅先生的双手,风趣地说:“过去我们在战场见面,清清楚楚。今天,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 1984年全国政协常委王克俊先生介绍傅先生会见毛主席的这一段情况时,告诉笔者:那天,毛主席还谈了党对傅作义将军所属军政人员的政策,表示均给予妥善安置。同时,毛主席也就绥远问题,同傅作义先生交换了意见。傅先生向毛主席表示:“半生戎马,除抗日外,罪恶不小。”傅先生引咎自责之后说:我的部属,还请主席免于追究。毛主席说:“和平解放北平,功劳很大”,备加慰勉。 王克俊先生说:毛主席和傅先生亲切交谈,使傅先生茅塞顿开,如释重负,受到很大鼓舞。傅先生回到北平后,心情格外舒畅。他很快接见了我们一些旧部属,畅谈了西柏坡之行和毛主席的谈话内容。随后,傅先生便向全国、全世界发出北平和平解放和他率部起义的通电。 ★ ★ ★ 60年过去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彰显了傅作义将军过人的胆略、博大的胸怀、超人的智慧,他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多次赞扬傅将军,指出:“傅作义将军能够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完整地交出,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能够把北平古都完整地交给人民;能够用北平和平解放推动全国的解放,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毛泽东主席 “两个完整一个推动”的极高评价,傅作义受之无愧!
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野南下,淮海战场国军失利。天津沦陷。20万孤军被困北平。在加上傅是一个有正义感不愿打内战的军人。种种因素导致其起义。
被围在里面都已经没办法了,又没有援兵,还不如起义获得一个好名声!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傅作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傅作义的医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