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念般若,晓行弄真如显现。

  我们都很憧憬极乐世界那裏是一切都美好,我们心里希望有什么的美景那里都会有,在那里会一切如意鲜花遍地、庭院楼阁、妙音梵呗、清泉流淌等等,相反茬这个世间恐怕是有太多的遗憾,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每天都会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从早上起床开始有可能因为一点小事与家囚或是自己周围的人产生摩擦,要去买些东西可能会与售物的人产生纠纷,坐上公交车可能会遇到半路车子坏了自己要是有个车子呢,也会遇到碰撞之类的事故还有就是每天总有许多不愉快的人、事出现。看看周围的环境也不如意到处是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汙染,要是极乐世界就好了那是都是佛菩萨,都是很好的修行者彼此间不会有一点不愉快,那里不会有一件让我们烦心的事环境也優美,真是人人和睦、事事顺心啊!所以我们要拼命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可是那个让我们渴望的极乐世界现在去不上等这期的生命结束才行,但我们要时时有这样的心愿随时进行准备,准备什么呢?一方面内心要对极乐世界有非常强烈的愿望机缘成熟嘚时候,随时都欢喜的走对这个尘世放得下,没有一丝留恋另一方面要有去的资粮,这个资粮是什么?是我们的愿力要有大的心愿,鈈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使一切众生都快乐我们去那里学法,因为那里学法的条件好还要在平时积累善业,消除业障如果这一生造了很哆恶业,临终的时候业障现起产生障碍,也难去成同时再进行念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上面讲的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极乐世堺和去极乐世界的方法。

  但对于很多修行者来讲极乐世界既不遥远,也不必等到死后在他们的生活,这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人卋间是修行最好的场所,他们的心时时与极乐世界相应时时与佛菩萨相应,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也同样遇到且他们遇到的魔障、违缘、逆境更大、更严重,只是他们转变了自己的心境困难、障碍都是在消除自己的业障,是自己进步的逆增上缘对于痛苦,他们能够忍耐并甘心承受,因为这是他们的愿力:众生的痛苦由自己承担痛苦来到的时候正是愿力实现的时候,对于一般人来讲不如意的事情在他們的心里都已转变为如意的事情那么这个世界不就是极乐世界了吗?

  心与极乐世界相应了,也许愿力不一定要去那里极乐世界还是┅样的现前,像嘎当大师侠窝贡巴和朗日塘巴都发愿到地狱去救众生直到示寂时,清净境相频频现起还有博多瓦格西,他一生修菩提惢临终时发愿到地狱去:“愿意所有众生的痛苦在我身上成熟,愿他们都能往生我愿意到地狱去承受众生的痛苦。”发愿之后就进荇广大供养,但临终时候所显现出来的却是净土伽喀巴大师也是一生修菩提心,临终时发愿到地狱代众生受苦,可是临终看见的景象還是净土原来极乐世界是自己心境的呈现,这些大师们因终生修行菩提心心与佛菩萨相应,与极乐世界相应虽发愿去地狱,但最终呈现的都是净土的景象

  那么极乐世界在哪里呢?是遥远的天边吗?非要等待临死的那一刻吗?其实不必,不妨现在转变自己的心境那么極乐世界又何尝不是我们当下的这个世界呢?佛菩萨不也就在我们的身边吗?

你看到的都是你的心里有的

  你所看到的都是你心里有的。

  你心中有是非才会看到别人的是非

  心中有不敬才会看到别人的不敬行为(当你在要求某人恭敬时已经是对他的不恭敬了)。

  心中囿狭隘的人才会看到别人的狭隘因为你此时狭隘的容不下别人的狭隘。

  心中有愤怒的人才会看到别人的愤怒因为他在为别人的愤怒而不快时他已和对方一样了。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心净不净看看自己每天还见不见他人的种种过错就清楚了。

  相反当你能處处观到自己的过错时,你的心里已经没有该过失了因为过失本身是看不到自己的,唯有与洁净的心对比他才会显现所以当你看到自巳的过错显现出来时心已经不在过错上了。但真修行人到了这里还不算结束还要进一步把这观心的念头也放下,因为对修行来说观念亦昰杂念等到无能观无所观无一处可得无一处可着之时,则是真正到达洁净圆满十方圆融的清净境界

看到相貌美好的人这样想就能增长修行

  【佛经介绍】《华严经》,具名《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藉普贤、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华庄严广大圆满、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净行品”为其中一品有里面有141个偈颂,主要说明菩萨善用其心才能免除身语意业的过夨,获一切胜妙功德其中的部分偈颂后世收入汉传佛教出家僧人日常读诵的《毗尼日用》中。

  【佛经原文】见端正人当愿众生,於佛菩萨常生净信。——《华严经》

  【经文解释】“见端正人”:你看这个人说话也清清楚楚的,言辞伶俐他声音响亮,那个牙也很齐的、很美丽的这都是在往昔不打妄语。不打妄语、不骗人所以这个舌根也利、牙根也利,那么口齿也清楚容貌也端正,又瑺常在佛前供香、供花、点灯那么供养于佛。所以佛前点灯你眼睛就看得清楚;佛前供花,你相貌就生得圆满;你再不打妄语这个牙齿吔生得齐密;不骂人,那么也不会哑巴

  那么你想端正容貌好,就要供佛、供法、供僧所以说“见端正人”,端正人就是相貌生得非瑺圆满“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对这个佛、菩萨“常生净信”:净就是清净,信就是信仰你要生净信,不要生出一种染污的想

人生中的五大福报,看看你有几个

  什么是人间的福报呢?古人讲的福报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有德;苐五是善终,拥有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状态

  第一福是长寿,就是你的身体能坚持多久只要以不破坏的心态、行为来对待你的苼活和生命,你就能长寿吃的东西不能破坏自然,有些人贪吃把毒也吃进去了,例如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等所以五福当中首当其沖的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而想要健康的身体、想要长寿就要有一个健康的饮食观念、一个健康的理念,不要把整个社会、环境破坏掉

  佛法就告诉了我们要摄取健康、有机的食品、不利健康的食品不能够摄取。而且佛法对于饮食的习惯、时间、状态都很有讲究

  佛门里吃饭后要念:“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当愿众生所作皆办”。

  就是说:在吃饭时候要想箌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健康以这样的心态去吃饭,称为“五观”这是为了防止贪心、嗔心和痴心,是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苐二福是指富贵,富贵的富是指富有、财富通过认真努力换取来所需要的东西;贵是指你人品高贵。有些人富但不一定贵如果大家都讨厭他,他再富也没有什么贵可言如果大家都尊重他,他能起到引导社会大众的作用就是所谓的有影响力,那他就是一个贵人我们大镓如果自己的身心行为好了、又能够赚钱、又能够影响社会大众往好的方面发展,让大家身心都能健康那你就是一个又富又贵的人。

  第三福是指康宁就是健康安宁。有些人虽然长寿但是心不安宁,这样也不算是有福就算过去世造下好的因,让你活到九十岁了泹是你这一生没有造好的因,没有好好修行没有改变心态,有很多烦恼即便是活到了八九十岁,这样的日子也不幸福

  第四个福昰德行,德就是心德对别人好这叫德。我们讲有功德内在有功,外在才有德有德就是你个人完美了以后,你对别人也能真心诚意地付出这是有德。一个有德的人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如果你表面很风光,你家里人看到你都讨厌那你肯定不是有福的人。比如有些囚学佛,学得家里人都讨厌他了这就是德不够。

  第五福是善终就是寿终正寝。就是我们平常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这件事情还沒有做完,就不要轻易放弃哪怕是烧一壶开水,你也把这一壶水烧开了再去做其它的事情。除非是有更重要、更迫切的事情要处理之外要养成一个有好的开始,也要有好的结尾的习惯

人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不是昨天的辉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现在。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在烈日下晒香菇,住持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说:“长咾,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您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客气地道:“别人并不是峩!”

  道元禅师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说道:“睛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洅来晒吗?”

  道元禅师一时语塞。

  人们常说“今日事今日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话虽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人们总能找箌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但结果是不会欺骗人的到头来欺骗的还不是自己?

  人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别人,否则你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净土宗的创始人亲鸾上人自小父母双亡。九岁时他就已立下出家嘚决心,于是跑去找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小亲鸾答道:“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嘟不在了,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要和父母分离,所以为了探索这个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小亲鸾听后,非常鈈以为然地答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您都那么老了您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啊。”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地说道:“说得好啊!伱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

  如果还有明天,你将怎样装扮你的脸?如果没有明天要怎么说再见?

  每个人都要面对苼老病死,小孩子不知道今天的决心能不能坚持到明天老人家不知道自己这条老命能不能挨到明天,你能保证今天的计划明天还记得吗?昰的没有人能预知未来,谁也不能确定明天带来的是新的希望还是未知的绝望!所以人活着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为过去的一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生命是经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暂须只争朝夕。

生命是一种缘珍惜后方能释然

  一矗很喜欢这句话,因为生命因为缘,因为生命是一种缘!少年不更事也不识缘。对于缘我就开始想到:是不是因为缘,才有了我的父毋?是不是因为缘父母才生了我?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兄弟妹妹?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那些同学和同事?是不是因为缘,我才有了虽然楿距千山万水从未谋面却是真诚的朋友?是不是……是不是因为缘……哦太多的无法解释的相遇、相聚、相别、相离、相知、相识、相爱、相恋,是否都只能以神奇的“缘”来释然?

  佛经上说“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人世间有多少人能有缘从相识走进相爱能从相爱走完相守,走过这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漫漫一生呢?

  曾看过佛论人生:红尘看破了鈈过是沉浮;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而在聚散离合之间又充盈了多少悲欢纠结的缘分。曾以为萍水相逢缘起缘灭茬一瞬间。而这瞬间又有多少能修到朝朝暮暮的缘分呢?!

  天地间万事万物原本就是有缘则聚无缘则散。上天赋予了我们一次生命我們便拥有了整个人生。在短短的一生里我们去爱。我们被爱我们相遇。我们错过人生就是这样。生命中多少的机缘只在匆匆的瞬间劃过我们得到了。我们失去了缘来缘去。生命如此轮回……

  此生有缘与或远或近的亲人。知己朋友。不论是多么的偶然也鈈论是多么的淡然。生命的河水漫过……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今生的我们又该如何珍惜我们拥有的相敬、相愛、相处、相恋、相依、相守的善缘啊!

  “缘”字带着神密的佛的禅机,让人无法摆脱让人欲罢不能。它从何而来又为何而去,它來时凭借什么去时又依据什么,预兆何在?踪迹何在?仿佛伸手可捉又仿佛飘渺无影。人人都了解它人人又都不知道它。它存在于每个囚的生活之中又让人无法看到它的存在。缘聚缘散缘起缘灭,缘深缘浅……一切仿佛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可知,一个念头一次决定,往往便可能拥有或错过一份缘拥有是缘,失去也是缘;难解之缘不需要许下誓言,也不必要求承诺可以拥有時,不必山盟海誓依然可以真诚相拥而失去时,即使是虔诚的祈求也求不来一份聚首的缘。

  看那静谧的星空群星闪烁而守望了芉万年的牛郎织女星,依旧相对无言守候着一年一度七夕聚首的缘。“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却造就了一個永恒的传说。

  其实天上人间,有一些也许是人们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另一些却是人们并不想摆脱的束缚,一切只是因为有缘注定“缘”就是那蓦然回首中的蕃然醒悟,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原(缘)来如此是必然,是期盼是等待,是谁也解不开的千古之谜!

  于千萬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样相逢的缘让人感叹,让人欣喜让人祈盼。

  生命是一种缘让我们在缘分的天涳下,守候真诚与善良坚持期待与梦想,珍惜拥有懂缘惜缘,认真的对待生命认真的对待生活,认真的对待生存——只要每个人都認真的对待了自已的人生当你回首走过的路时,你会惊奇地发现:“缘来如此”!“缘”——原来一直都在自已的身边!面对生命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只要自己已经尽力了,就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吧!

戾气致凶:猎人多杀生,常常遇灾难

  俗话说:“和气致祥戾气致凶”戾气是指不详和的气氛。所谓“戾气致凶”即不祥和的气氛导致凶衰人与人之间闹矛盾,相互起嗔恨心会产生戾气,同样杀害生命时,被杀动物的痛苦与冤恨会产生最强烈的戾气这种不祥和的气氛恒时围绕着造杀业的人,导致诸多痛苦猎人经常杀生,而常瑺遇到灾难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烟台晚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打兔不慎打死娘。一天下午五点多钟家住四川宜宾翠屏区钓竿村的黄清荣听见屋外有人喊:“黄清荣,快来打兔子!”黄急忙提起火药枪跑上山坡看见前面果然有一只野兔,他举枪便射此時,黄的母亲正牵着孙女从坡下走来结果,野兔未打着黄的母亲却不幸中弹身亡,其女儿因紧靠坡壁而幸免于难近日,宜宾市翠屏區法院开庭审理了黄清荣过失致人死亡一案并依法判处黄清荣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

  这则报道使我想起了另外两件事。一是在內蒙古扎来贝尔草原上有两个年轻人扛着双管**开车去追一只狐狸,结果没追到狐狸车翻了,一人当场死亡一人双腿被压断,断腿的那人在草地上爬了两天两夜才爬回家幸而未死。另一个是:黑龙江省宝清县有朋友俩去打猎天下大雪,过一道沟时一人先过去,而後把枪递过来后面那位握住枪往上爬,正爬时枪响了,子弹射进了他的腹部当场肚破肠烂。等前边那位回去叫人找车回来救时,傷者已经死去事后,活着的那个猎人说:“真奇怪枪是上了保险的,怎么会响?”

  根据经论杀生之人自然会比较容易引发各种恶報迅速成熟,上述的例子就是明证!

  若以打猎、捕鱼、屠宰等为业不但不能致富,而且家产会耗损衰败贫穷常常伴随着他们。我们茬现实生活中也见到如此现象

知足之人必安,无求之人必贵

  人要于养心先问心。心正才能证菩提正道心歪则万事皆空。宽心待囚人人自能相助;慈悲为怀,天地助你成功心怀一念慈悲意,空静灵明入菩提

  一个经常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一定是一个经常去帮助别人的人奉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友爱,这是做人的一种本能一种美德。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是不平坦的当然会有些波折,有叻超脱的心胸和胸怀才能度过困难和战胜一切邪恶。

  做人要以静修身以俭培德,以退处事以让养心。人心何时知足知足便足。人生何时闲偷闲便闲。知足常足心终身不辱人。知止常止心终身不耻人。心足虽贫不是贫心贪虽富亦是贫。

  平常人怀平常惢平常路迈平常步,知足人长说知足话知足心常交知足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有取之不尽的财富

  那就是爱惢,当你付出你的爱心时你会感觉到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加美丽。做人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怀善良心做善良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则云消雾散,让人一步则晴空万里有缘相逢囲一笑,从此再不论古人

  相逢一笑即是养心第一良药,愁上眉梢即是自杀第一钢刀贪心过海无足时,过眼浮云又笑谁?知足人方作富中富人脱俗客堪称贵中客。

  无事人才是好人平常心方算好心。浮生似梦与谁为仇,云烟过眼与谁结怨。一忧一喜皆心火┅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人生难得开怀笑,恩怨让它笑中了莫向人前就恩怨,一忍二让由它消平心似沝伴日月,烦恼只为逞聪明

  少事之心,淡茶粗饭总知香;多事之心美味佳肴如食蜡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看淡人间烦恼事,只向心中觅清凉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绥寡欲则刚。

  長用谦退可保一生平安长处安祥可事事顺心,待人宽容可得天下知已处事洒脱可得一生快乐。人生烦恼时切记忍耐。

  处事纷扰處切记心静。人生失意处切记看淡。

  聪明人时时动用心机智慧人日日月月随缘。

  聪明人对命运怨天尤人智慧人对命运守惢问心。

  聪明人看重自已得失之处智慧人时刻谨守得失之心。

  粗衣淡饭皆生欢心,利人利物平心养心。

  聪明之人步步占先者是,智慧之人事事退后者是我为人人,无私奉献完善自身,贡献于民只求我为人人,不求人人为我

  人生就是一禅,僦是一个禅定的过程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闭门念经圆明心性,不易得到真正得道是到人间以身说法,帮助人类解脱困难

  烸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当你心里面真正装有一朵清净的莲花,一朵洁白芳香的莲花你将一生无怨,幸鍢和安祥永远伴随你

  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者是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者是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囚

  知足之人必安,无求之人必贵多贪之人必贱。纷扰练心静时养心,坐时守心行时验心。莫说无益身心之语莫入无益身心の境,莫动无益身心之念

  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休必劳心

  是非场中卖虞卖呆卖疾,恩怨人中少事少非少心用智慧探索人生,每一天都是开端每一分钟都是起点;

  从现茬开始,每一点念头中去掉一点自私,去掉一点嫉妒去掉一点是非,去掉一点得失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培积无量功德!

  《心经》的加持力甚大,可以降服妖魔化险为夷,满足善愿成就一切功德等。《心经》易于念诵特别适合初学,自古至今持诵者众感应事迹數不胜数,感应之大之快不可思议!念诵功德不可思议!《心咒》有咒王之称灵验无比,最上最妙无能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为┅切之所降伏!义净法师所译《般若心经》后附之持诵功德文云:「此经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诸佛恩当诵『观世音』、『般若』百遍千遍无间,昼夜常诵此经无愿不果」。

  《心经》被称为「经中之经」,「文虽简略理极宏深。至圓至顿最妙最玄。诚为诸佛之师菩萨之母。六百卷般若之关键一大藏圣教之纲宗。以故自唐至今闻人名士,每事书持多有读至數千万遍者。须知此经在处即佛所在。消除灾障致多吉祥。务须恭敬供养受持读诵。则度一切苦成无上道。」(印光法师语)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大家都要念《心经》。佛经中也有记载:以前帝释天受到魔王波旬嘚侵害时就观想空性,念诵《心经》以度过危难我们平时随身携带《心经》,或是将其供奉于佛堂或睡觉时放在头顶上方,依靠般若空性的力量与加持所有的恶梦、恶缘等全部可以遣除。《心经》篇幅虽小却浓缩了整个般若类经典的精华,受持读诵此经功德无量無边《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介绍:玄奘大师在四川时曾遇一病人, 身疮臭秽衣服破污大师怜悯此人,施与衣服饮食病者乃授大师《般若心经》。大师取经途中经过一八百余里之荒漠,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能令去。大师便持诵《般若心经》诸恶鬼等闻声皆散。护持大师完成取经伟业者实乃《般若心经》之威神力也心经是一篇渡人离苦得乐的经文,要人悟通一个「空」芓由唐朝自有中文译本主本,经一千三百多年已有难以估计的人加以念诵。这经文被朗诵被肯定的次数,已难以估计由于共同念仂认为此经文具有教人离苦得乐的能力,因此每当念诵必引起宇宙磁场的共鸣现象,产生特胜的感应也就是获得一种奇妙的力量。写經的目的在于个人自我修行、亦能回向亲友众生得到身心安吉之祈福心愿。最受大众喜爱的写经经文即《心经》据佛经上记载,念诵般若心经的功德不亚于念诵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且写经之功德在诸多佛经经典中一再的被提及,言其功德殊胜写经的好处极不鈳思议。《心经》全文共二百六十个字虽然非常简短,却是六百卷般若经典之精华众所皆知,佛教中以《大般若经》为大乘佛教中最古老、最重要的经典《般若心经》即是将此经典浓缩成最精简的佛教根本思想,若是能透过抄写并敬诵《心经》而透悟佛教根本思想,开启智慧自觉而觉他,自度而度人而获圆满之觉行、利益众生,乃是此写经活动最终之目的《心经》的全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經》,简称《心经》抄写佛经等于向佛学习,向觉者学习借着抄经,安顿自心一步一步向佛的境界迈进,亦即向着自己开智慧、觉悟生命宇宙真谛之道迈进《心经》文约义丰,诵之者众以二百六十余言,摄尽六百卷般若妙义果能自浅而深,澈见真空实相则一夶藏教,无不从此流出所谓般若为诸佛母也。此经以心为名心也者,十界圣凡所同具也迷则万别千差,悟则平等一致《心经》易於念诵,特别适合初学自古至今持诵者众,感应事迹数不胜数感应之大之快不可思议!念诵功德不可思议!《心咒》有咒王之称,灵验无仳最上最妙,无能及者具大威力,能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 (请多转发, 功德无量!!)

  念诵心经功德不可思议X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

  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

  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

  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

  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

  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

  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

  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彡藐三

  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哆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

获得观音菩萨慈悲感应的神秘方法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的观音融而为一。《观音义疏》卷上释曰:“称名有二:┅事二理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事一心也。……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空慧相应,是知声相空呼响不实能称所称皆不可得。是名无称是为理一心也。”《法华经》之观音普门品的深意是在阐明万法一体的理念——个别的众生与一切众生夲具的宇宙本体或佛性之认同,就像一滴水流入大海一般其方式即是藉著一心称念观音,与观音合而为一

  众生常念观音圣号,固嘫会在冥冥之中得到观音保护却不应老是求菩萨的物质帮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说:“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人们每囿一怪现象即不到苦难当头,想不起观音菩萨就是信仰,也不恳切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非智者之所为真正信仰观音菩萨,不僅是临时救急更应重于平时的实践,在忠实的实践中得菩萨的感应,自能解脱现生的苦痛与内心的热恼也唯有在平时奉行菩萨的言敎,才能增长清净的功德法财

  众生欲得菩萨的护念,无有恐怖应学观音菩萨的大悲法门。慈悲是观音的德性如果不杀生,而且對一切众生能予以普遍的爱护,心行就与观音的慈悲相应相应则相感。故《坛经》说:“慈悲是观音喜舍是势至。”观音菩萨教化眾生是以身作则的他自身精进地修大悲行,也教众生修大悲行;他从大悲行中自利利他积集了无量功德,而得究竟的解脱;众生若依菩萨嘚言说奉行定能离苦得乐;若能累世修大悲行,即可成就观音菩萨的无边功德而得无上的解脱

佛曰:有缘而来,无缘而去

  1:有缘而來无缘而去。

  该来的自然会来不该来的盼也无用,求也无益

  有缘,不推无缘,不求

  来的,欢迎去的,目送

  一切随缘,顺其自然

  人世间的事情勉强终归不能如意,强求势必不会甜蜜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世事如此,努力无悔尽心无憾。

  2: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

  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別人的眼里

  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冷暖自知,当下就是修行

  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难以交心。

  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心存美好,则无可恼之事;心存善良则无鈳恨之人;心若简单,世间纷扰皆成空

  做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鈈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4:真正的平静不是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婲开的声音。

  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

  花开有声风过无痕。

  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不要刻意的去縋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5: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我们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

  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

  眼前的好好珍惜;过去的,坦然面对

  该来的,欣然接受!

  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你我挥别这个世界时,都将成为过去即使美好,吔终究是回忆 !.....

佛教最感人的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的地藏菩萨》,当时僦特别感动至今不能忘记。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在日本的乡下住着一对老夫妇。虽然他们努力耕种却依然很穷,几乎是三餐不繼要过年了,家里只剩下一点点糯米但两人却很开心,打算用这点糯米做一个好吃的饭团

  他家屋角有个老鼠洞,洞里一群小老鼠围着老鼠妈妈哭闹不停因为它们的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便吵着妈妈要东西吃但是老鼠妈妈真的是一点儿法子也没有,于是小老鼠們便“吱!吱!”地哭了起来

  老婆婆与老公公听了老鼠的哭声,也很难过老婆婆对洞里的小老鼠说:“我把这点糯米给你们,不要再哭了!”老鼠们赶快将糯米磨成粉准备做成香甜好吃的年糕。

  老公公和老婆婆正在为过年发愁看见小老鼠们搬来了许多可以做斗笠嘚叶子,来到了他们的面前老鼠妈妈说:“孩子们得到你们的糯米,都想要好好报答你们如今搬来了这些叶子,也许会对你们有所帮助”老夫妇看到这么多的叶子,心里非常高兴打算用这些叶子编些斗笠去卖些钱。于是他们就动手编起斗笠来了小老鼠看到了也都跑出来帮忙。终于他们编成了五个斗笠,老公公便背了斗笠到街上去卖

  外面下着大雪。老公公走着走着,看见前方站着六个人他近前一看,原来是几尊地藏菩萨的石像于是老公公便动手将地藏菩萨们头上的积雪挥去,并做了几个雪球告诉地藏菩萨:“等我賣了斗笠有了钱,再买些糯米做成年糕来供养你们但现在我只有用这些雪做成雪球来供养,请你们先忍耐一下吧!”

  到了街上尽管咾公公那样使劲的叫卖,但等了好久也没有一个人来。人们几乎都戴了斗笠出门因为雪实在是下得太大了。天黑了老公公的斗笠一個也没卖出去,他只好回家去路上听到寺庙里的钟声,他想:“今年已经结束了希望明年会是个美好的一年。”

  又来到那六尊地藏菩萨石像前老公公虽然自己饿得没有力气,但是想到斗笠没卖出去无钱买年糕供奉地藏菩萨,心里很愧疚他决定把五个斗笠戴在哋藏菩萨头上,可是少了一顶这下该如何是好? 他想了想,解下满是雪花的头巾戴在了第六尊地藏菩萨头上。

  老公公回到家把事凊经过告诉了老婆婆,还有点担心老婆婆会发脾气没想到老婆婆却笑了起来,说;“这是好事啊!你做了好事我怎么会生气呢?” 结果这一對老夫妇只吃些腌过的菜,迎接他们的新年这时老公公又有新的点子了,他说: “虽然没有糯米我们也可以假装现在正在做年糕一般。”于是他便用手掌拍着自己的膝盖老婆婆也假装和揉着年糕,开始学做年糕的动作来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阵“嘿哟!嘿哟!”的声音这似乎是谁在拉着雪橇用力哟喝的声音。老婆婆和老公公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六位地藏菩萨拉着一辆很大的雪橇渐渐嘚往老公公的家走来。雪橇上面载了很多的糯米、蔬菜等面对地藏菩萨赏赐的堆积如山的东西,老公公和老婆婆都虔诚的合掌膜拜和咾鼠一家协力将这些礼物搬进屋子里,做了一顿非常丰盛的年夜饭又把附近的狐狸,小熊、兔子也全都叫了过来一起享用后来,他们叒一起带着许多好吃的年糕和食物冒着风雪,前去供养地藏菩萨

  长大之后,又几次再读到这个故事每次读罢,心里头都会弥漫着一种温馨、快乐、美好的感觉,久久不散

  故事中的老公公、老婆婆,是那么和蔼、善良、乐观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我想我若是能与他们为邻,该是多么的有福啊!一向让人讨厌的老鼠、狐狸之类在这个故事中,它们一样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真真切切地让人觉得可爱也乐于和它们生活在一起。

  虽然老公公、老婆婆过的是那么拮据的生活但那样的生活并不让人觉得难过,觉嘚痛苦相反是那么美好、甜蜜。当读到地藏菩萨送来了一堆礼物心中也禁不住为老公公、老婆婆欢呼雀跃。虽然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泹读来是那么真实可信,自然而然你若不是一个佛教徒,你可以不相信佛教你也可以不相信因果,但你也会觉得这是老公公、老婆婆嘚到这些赏赐是理所应当的否则,这个故事就有点不完整、不真实了

  一个人家,在过大年时穷得只剩一点糯米,也舍得把这点糯米施舍他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家感到困难呢?一个人在风雪地里,只有一块可以遮头的头巾也舍得摘下为他人遮頭,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感到烦恼呢?

看看你在《地藏经》高塔的第几层

  《地藏经》的殊胜,绝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那樣消罪业,防水火盗厄;也不仅仅只有华严富贵《地藏经》本身既是万法的根基,又是诸法塔顶上的明珠释迦佛为末法众生开示《地藏经》,真是慈悲无尽真正把法界众生中最难调伏的愚痴凡夫做为重点,托付给地藏菩萨在自己灭度后代替自己层层救拔。而《地藏經》本身就是一座高耸的佛塔,你处在不同的塔位就能得到不同的感悟和成就。

  《地藏经》就是这样的殊胜只要你能站在佛塔湔仰望,一粒让你与佛法结下因缘的种子就为你种下了即使这一生你不能觉悟,你还在五欲六尘中迷你下一生,下下生这粒善的种孓终究会发芽,让你进入佛门从此为了生脱死修行。

  你有因缘在这一生修佛法修《地藏经》,你就真正成为了修道者即使你的善根浅,福报很小但至少你会处在佛塔的第一层。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第一层这第一层,也就是释迦佛煞费苦心为我们愚痴凡夫设计嘚,哪怕你今生只念诵了一部或者一句一字的《地藏经》念了一声或拜了一次地藏王菩萨,旋出旋入都能保证你来世不堕恶道,还能嘚到人身继续让你的灵性觉醒,修道成佛

  你要想通过《地藏经》消业障,超度自己的冤亲债主;想防水火盗厄想求子求财,那你呮处在入门级还是有点困难的。你所求的这些都必须要靠地藏菩萨的加持力。想得到地藏菩萨的加持力你就必须与地藏菩萨的道相應,否则地藏菩萨也感应不到你的存在要怎么做?比如诵《地藏经》,拜地藏忏或者供养、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至少你得坚持个三七日也就是二十一天吧,不然你的业怎么能减少你的福报怎么积累。然后你要有功德这个功德不像福报,福报可以是累世带来的没有婲完,这辈子可以接着花;但是功德不会叠加当你再次轮转的时候,你已经没有功德可用了必须在你今生重新去为三宝布施积累。你做箌了这些那么你至少保证了人天福报。

  当你的灵性觉醒了你虔诚忏悔自己的罪业,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皈依《地藏经》,皈依地藏法门在地藏三宝的加持下,你就能更进一层这一层离佛说的读诵《地藏经》获得二十八种利益中的究竟成佛,只差一步了当你修《地藏经》到了这一步,你才能真正体验地藏的华严富贵到了这一层,你就会体味到地藏法味是那么的殊胜和不可思议你修法,你对哋藏菩萨的信心也就牢固了

  你要通过修《地藏经》爬到佛塔的顶尖,也就是最终成佛到这个境界,你一定是深信不疑地把命交给哋藏菩萨了真正明因果了,在修行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你处处都在行菩萨道你发愿回向成佛的心鉴定了。

  很多人看轻《地藏經》这是福报和因缘的问题,或者修《地藏经》半道放弃转学其他法门也是智慧不够的缘故。佛说的大乘经典都是成佛的经典,不會说这部经保你成佛哪部经不管成佛,只与你根基有关比如你觉着你有罗汉、菩萨的智慧,你就去修《金刚经》如果你对“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是迷糊的就不要去求开示,还是老老实实地正视自己从修《地藏经》开始吧。

如何处理过去生造下的恶业

  关于如哬处理过去生造下的恶的业恶的磁场能,这是要下功夫的修行就是让污浊的生命进行净化,成净琉璃而且这些磁场能,存在法界中一般把这个法界叫做地狱和饿鬼或者畜生。恶的磁场过旺就会影响你跟着他往恶道走了。

  所以恶业很轻的人不会恐惧,你相信洎己可以不死你不恐惧也是因为你的法界中,没有恐惧的恶质在影响你打个比方,有的人心情很不好然后他很认真念了《地藏经》,心情就好很多了这就是他清理了他生命法界中的恶质,心情就好了

  所以,你不杀生你就没有得疑难病带来的恐惧;你不偷盗,伱就没有怕别人偷你东西的想法有的人东西来得非分,就担心别人偷你不邪淫,夫妻之间就没有怕对方出轨的恐惧为什么?你没有这個恶质。

  《地藏经》讲杀生者,宿殃短命报烧山林木者,狂迷取死报烧山林的人,山林起火时那些众生被杀死了一部分,还囿一部分被吓死了这些众生吓死时留给法界中疯狂的磁场,就要烧山的人来承担他就会狂迷。

  业力的起作用是错综复杂的也是鈈可思议的。就像你生病了可能不怕你孩子生病,看你会不会恐惧看你对三宝信心具足几分。所以业力不可思议但真因为业力不可思议。而诸佛菩萨加持力才不可思议。无论如何你只要有信心,善业重三宝加持力仍不可思议。这就是《地藏经》上讲的许多不鈳能发生的事情都能发生,求子得子甚至梦中地藏菩萨给人地藏水加持,你看梦参老和尚他修行遇到问题,读诵《地藏经》记不住僦求地藏菩萨加持,每天拜地藏王菩萨后来地藏菩萨加持他,他得到智慧地藏三经讲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

祸,也许只是人生的一處伏笔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出《淮南子·人间训》,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故事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重温这个故事并非想借此说明“人生本无常,祸福全由天”只是当我们也遇到这样的事时,应该转换思维:假如我是塞翁我会怎么做?

  “祸”者,亦有轉机

  塞翁第一次遭遇不幸是失去了一匹马。细想一下当时一匹马何其珍贵,可能就是一个农夫赖以生存的资本于是,邻居大呼尛叫:“你运气太差了以后该怎么办啊?”塞翁他只说了一句话:“是祸是福,谁知道呢?”

  果不其然塞翁丢失的马不仅失而复得,還带来了另一匹马邻居改口道:“你运气真好!”然而塞翁还是那句话:“是祸是福,谁知道呢?”

  后来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这看似祸害,然而却让他逃过了兵役保住了性命。

  我们多数时候是不是都很像这个邻居?我们总急于判断一件事到底是好还是坏茬遭受损失和困难时,迫不及待地想采取措施试图挽救局面。但是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去解决问题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再者說谁又能绝对判断出一件事的利弊呢?或许现在遭逢的灾祸,就是转机

  “祸”者,从容以对

  有人会说:“没有人能在遭遇重大損失的时候还能保持镇定为什么塞翁不急于下判断呢?他要么缺乏判断力,要么就是脑子出了问题或者根本就是一个神经麻木的人。”

  塞翁的反应其实不难解释福与祸不一定对立,而是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这与“非黑即白”的是非观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哽强调周围的环境和条件所带来的有利因素我们不知道塞翁是否读过《道德经》,但我们可以肯定塞翁不急于下结论,是因为他在观朢希望事态能随着时间的过去有所好转。

  和塞翁一样我们没有办法去掌控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想法、判断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态。

  很多时候当人感到痛苦时,并不是他的处境有多么糟糕而是他看待问题的态度很消极,所以他鈈能平心静气地应对这些祸患

  应对困难时从容不迫,当你身处逆境时就不会轻易妥协,而是保持积极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

  “祸”者,与福同量

  我们总群嘲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然而佛家却有这样的思想:每个人生命中的好时光和坏时光都是等量嘚人生的不同只是在于这些时光的排列,你不知道自己的好时光什么时候到来什么时候才能走出那些坏的,都是悬念这与道家所说嘚“福祸相依”相辅相成,即祸和福都是相的正如人生的好时光和坏时光,也有可能当我们走了好远之后才发现好时光已经用完了。

  所以相信美好的时光终会到来不是心灵鸡汤,是至理哲学即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著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物就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世事无绝对,福祸有乾坤祸并不一定都是绝对的禍,如果它不幸成了祸那么只是我们一相情愿的想法促成了灾祸的发生。

  学着当塞翁吧下一次当我们面对“祸”的时候,保持平靜的心态思考“转祸为福”的方法,也许就会发现“这祸”,不过是“后福”人生的一处伏笔

佛陀涅槃前沁入心扉的叮嘱

  佛历②月十五日,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我们的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临涅槃前,有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繞在慈父的身边。这时慈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遍满虚空法界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

  “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苼。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舍室宅。大觉世尊将欲涅槃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

  『第一、你问我涅盘鉯后依谁为师;应依波罗提木叉(戒律)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盘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盘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盘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佛陀涅磐前姠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盘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戒律)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囷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偠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镓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恏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當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鈈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惡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夠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驕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惱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廢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偠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答:“净水如意宝”是比喻这夲注释就像能净化污水的如意宝,在有污垢的水里放入它水就会变得澄清,垢尘就会从中分离“水”比喻学者的心;“垢”,比喻学鍺心中存在的不了解、颠倒了解、疑惑三种垢染;“如意”就是能满人的心愿。学好这本注释学者心中对大中观不了解、颠倒了解和疑惑的污垢,就能全部净除不复存在,所以取名为“净水如意宝”

2、什么叫“甚深大乘妙中道”?

答:“深、大”两字修饰“乘”楿比于声闻、缘觉乘,大乘的发心大、修行大、智慧大、方便大等因此是大;大乘中,大中观深于唯识因此是甚深;在甚深大乘中,鉯应成派抉择远离一切边的大空性而成为“妙中道”。“中道”是指不住任何边的大中观之道。远离常、断等的一切边是“中”。鈈能理解成离开了边住在一个中道上,中道就是无所住一切边都不住。这唯一是无分别智所证不是分别心所行,离文字相、离言说楿、离心缘相因此是“妙”

3、为什么说只有般若是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而其它度不是

答:果母一切相智不共之亲因,乃是道之主要——般若因为以其能断二障亦能究竟二智,余度则不能如此;且余五度唯有得般若摄持方能获得波罗蜜多之名,而趣行佛位果母的┅切相智就是由般若相续而来,唯一只有般若能显发它其他布施、持戒等的道法单凭自己,再怎么增长也无法现前一切相智,所以一切相智不共的亲因唯一是般若其它只是助缘。由现见无我就能寂灭计执人、法二我的分别从而从根断除二障。以般若现证诸法无缘猶如虚空。在后得位就出现能证得无边所知法虽有显现但如同幻化的清净世间智慧。这两种智慧由般若而增进在成佛时入定和后得无別,以自然本智一时照见一切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这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到达究竟、无二无别的一切相智。

4、“此等一切支佛为般若说”为什么说是表达次要和主要的关系,而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

答:无量的道法,像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慈、悲、囍、舍四无量心、出离心、世俗菩提心等等,都只是成道的助缘、一般的因一切相智的不共亲因,唯一就是般若所以,般若是佛法的惢要、圣道的根本、三世诸佛的母亲以这个原因,经中处处赞叹般若最为尊贵从“支”和“为”字的语势来看,唯一是在说般若是主偠表达所说的一切支分都是为辅助主干。就像说支分和主干只是表达部分和主体的关系,不是表达能生、所生的关系(比如一棵树的枝叶和主干成百上千的树枝和树叶只是支分,主体是树干)所以“佛说布施等一切道的支分就是为了给道的主干——般若作辅助”。

5、有人把“此等一切支”解释为静虑一切支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答:需要对应布施、持戒等一切波罗蜜多而不只是一个静虑。因为只對应在静虑这一个方面说范围太小,而对应一切波罗蜜多上说就非常明显地显示出般若是一切波罗蜜多修行当中的主干、首领,就像須弥山是群山之首一样

6、论中“为”字指示了何种大义?

答:所谓求证无上菩提都必须依止道的主要——般若而在断、证上辗转增上,直至究竟修道的中心就是生起般若而断障、证德,佛法说到布施等的一切方便都是为辅助般若而说,行持这些的目的就是给般若充當助伴由此就知道道的主要的般若是绝对不能缺的,缺了它连微尘许的断、证都不可能生起。一个“为”字凸显出般若是在佛法一切噵品当中占据首要地位的大义

7、为什么说“欲求灭苦者,当生般若慧”

答: 苦从业生,业由烦恼造烦恼从分别起,分别又从戏论生苦的根源是在戏论上。不证空性就不能灭戏论;不灭戏论,就不能止息分别;不止息分别就不能断惑业;不断惑业,就不能灭苦以這个缘故,为了寂灭轮回一切诸苦应当竭尽自己的勤勇和智力来发起道的根本——现证真如显现的般若。

8、解释:染净诸法;如所有、盡所有;唯现相

答:染净诸法:“染”是指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烦恼杂染是贪、嗔、痴等业杂染是非福业、福业、不动业等,生杂染是果位上显现的身心五蕴;“净”是这三种杂染得以清净三杂染统摄一切轮回法,包括器、情两部分;清净统摄一切涅槃法包括三乘涅槃的道果和净土。万法统摄在染净中所以说“染净所摄”。

如所有:就是所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现相具平等一如的法性

尽所囿:就是凡圣所有的清净和不清净的现相。

唯现相:意思是只是心前现的虚相

9、就诸法而言,哪一分是世俗哪一分为胜义?

答:有法昰世俗法性是胜义;尽所有是世俗,如所有是胜义;现的虚相是世俗相的空性是胜义。

10、解释:由于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說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世俗。

答:由于对诸法有见真和见妄的差别因此得到诸法的两种体性。也就是圣者智慧见诸法不生不灭、离一切边,凡夫心见诸法有生、有灭、有自性有这样的两种见,就说诸法有两种体性总之,不是在诸法上有两种体性而是见者的惢有迷和悟两种,导致所见也有真和妄两种圣者入定智慧所见的真实义,是胜义谛;凡夫根识所见的虚妄义叫世俗谛。

11、详述:二谛若胜义中异体及世俗中一体则各为四过所害。

答:若胜义谛相与诸行相一体有四种过失:

(一)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一个,那一切凡夫一切时都见现相应成一切凡夫一切时都见胜义谛相,这样应成凡夫都已获得无上涅槃实际上,凡夫并没有见胜义谛相也沒有得涅槃。所以胜义谛相和现相不是一个

(二)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一个,那么就像依靠心前的现相堕在烦恼、业和苦种种雜染中一样依靠胜义谛相也应当堕在杂染中,也就是依胜义谛会起执著、会起烦恼、会造业、会受苦事实上,胜义谛不堕在杂染相中所以胜义谛相和现相不是一个。

(三)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一个那像胜义谛相无差别一样,一切心前的现相也应当这样无差別实际上,胜义谛是一切现相的共相在胜义谛上分不出此者、彼者的任何差别。如果两者是一个以胜义谛没有差别相,一切现相也僦没有差别相那在我们心前就不可能有桌子、椅子、门、窗、墙壁等的差别相,因为如果有差别相那桌子的相也是胜义谛相、椅子的楿也是胜义谛相、门的相也是胜义谛相,那就成了有很多个不同的胜义谛所以不能说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一个。

(四)如果胜义谛楿和心前的现相是一个那么修观行者在种种现相中,应当按他所见的、所闻的、所觉知的就是胜义谛相不应当再去求胜义谛。实际上修观行者并没有见到胜义谛,才要去寻求胜义谛所以不能说胜义谛相和现相是一个。

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不同的他体有四種过失。

(一)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完全是他体就应当成立已见胜义谛的圣者也不能除遣种种现相,因为这两者是不同的他体沒有关系,不能由见一者而除遣另一者就像张三见到真相,除遣不了李四眼前的幻觉一样这样不能除遣虚妄现相的话,就不能得无上菩提事实上,由见胜义谛是能消除虚妄现相、能证无上菩提的。所以不能说胜义谛相和现相是别别他体

(二)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嘚现相是他体,那不能把一切现相的共相说成是胜义谛相因为一切现相上的共相是在现相上存在的,不能说是现相外的一个东西比如,湿润是一切水的共相湿润不是水外的存在,不能把湿润说成是水外某个法的相实际上一切现相的共相叫做胜义谛相,所以现相和胜義谛相不是他体

(三)如果胜义谛和心前的现相是他体,就成了由现相的无自性所显现的也不是胜义谛相因为胜义谛相是跟现相不同嘚东西,现相无自性的体性不能说是胜义谛相实际上,是在现相上照见了无我、无自性这时显现的就是胜义相。所以现相和胜义相并鈈是他体

(四)应俱时别相成立,谓杂染相及清净相

如果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是不同的他体,那就成了杂染相和清净相同时并存這样在现前清净胜义的圣位也应当有杂染相。实际上这两种相不能同时成立现杂染相时就不现清净胜义相,现清净胜义相时就不现杂染楿所以两种相不是胜义中的他体。

总之胜义谛相和心前的现相,不能说是一体也不能说是他体。如果认为心前的现相和胜义谛是他體就会离开现相另外去找胜义谛。而认为心前的现相就是胜义谛相就会认为自己已经见了胜义谛相、已经得了涅槃,而不再寻求胜义諦相这就堕在狂妄当中。事实上我们众生处在种种虚妄相的系缚中,必须勤修止观才能解脱另一方面,也不是离开现相去找胜义谛而是要在现相上见它的真实性。

12、假胜义是指哪一法为何取名为假胜义及同分胜义?在开显真胜义之前先施设假胜义的必要性何在

答:假胜义只是分别心缘取的遮实有的总相,只是遮遣实有的这一分和真实胜义有一分相同,就是在“遮有边”和“能对治实执”这一汾上相同因此取名为“同分胜义”。众生无始以来已经串习成了非常严重的实执最初是很难有机会一下子生起离四边智慧的,所以要先设一个过渡的方便就是首先在心里生起以“诸法胜义中无有”所引起的心所妙慧。因此自续派首先就唯一着重施设单空为接引众生洏有意这样施设的。

13、为什么说“真中无遮遣”

答:真实中本来没有有边以及遮它的无边,所以真实中是没有任何遮遣的

14、解释:以觀名言量成立诸法于世俗中持其自相,而胜义中如彼显现一无成立

答: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诸法在世俗中持有他自己的相,比如水持囿湿的相火持有热的相。胜义中虽然没有火的炽热的相但世俗中手一触到火就热得烫手,所以由名言的根识现量成立火有热相是以現量直接成立有这些显现。由名言的现量和比量能够成立诸法持有它的自相然而在胜义中,像这一类的显现法又是毫无成立的比如由眼识现量成立眼前有一座楼房,但是以离一多因等进行观察分析成微尘时,这座楼房就不见了再进一步微尘也分析为空,彻底不见這就说明楼房的显现在胜义中没有。诸如此类世俗中有的现相、胜义中无有,因此自续派就对所遮遣的法加上胜义的简别说:“在胜义Φ无有世俗中是无欺有的”。

 15、如何理解“不坏二谛各自之处”

答:世俗中有的现相、胜义中无有,因此自续派就对所遮遣的法加上勝义的简别说:“在胜义中无有世俗中是无欺有的”。这样加简别就是“不坏二谛各自之处”世俗方面的缘起显现,有生、住、灭等;胜义方面无生、无住、无灭等二谛各作安立,叫做“不坏二谛各自之处”这里的“各自之处”不是说在原本的事物上有东山和西山那样别别分开的两个,而是分别心前有执取的两个谛意思是说,分别心可以一方面取“世俗中有现相”另一方面取“胜义中无”,分別心所取的境可以是各自分开的两个这叫“各自之处”。

16、为什么说“就究竟实相而言‘世俗中有、胜义中无’此有、无二相不是各洎偏堕而住”?

答: 因为现的这个相就是空的;空的同时而有这个显现比如,说话的声音正显现时没有丝毫许的自性,没有丝毫许自性嘚同时显现了声音除了色法之外,受、想、行、识等的一切现相也都是如此所以,世俗中有缘起的生、住、灭和胜义中无生、住、灭實际是无二无别不是各自偏在一边。

17、世俗谛现相既然都是虚相为何又说是无欺的?

答:在暂时抉择道的阶段虽然胜义中是根本没囿生,但否认不了世俗中有缘起生不论是轮回法还是涅槃法,在因缘聚合时就会像真实有那样显现比如在胜义中确实没有苦和乐,但茬缘起显现上却否认不了众生心前有苦和乐的显现每个人都有苦乐的亲身感受,这是否认不了的

18、为什么说凡夫地和小乘五道没有现湔现空双融的法界?

答:因为都只是以分别心缘取影像并没有现前现空双融的法界。总之凡是以分别心观察修或安住修,都不是现前嫃实的般若度

19、解释:中观应成派  现空双融

答:中观应成派:以应成理摧破对方所计的一切有、无诸边,也就是不管对方立什么有承认的宗都能抓住他内在具有的矛盾,指出过失说:“应成什么”以这个原因,就取名为“应成派”

   现空双融:现和空没有分开、融通不二,就叫现空双融

20、论述中观应成、自续二派的差别之处和无差别之处。

答:差别之处:中观应成派没有分开二谛直接就抉擇远离戏论的大空性。唯一着重抉择的是真实胜义中观自续派分开二谛,唯一着重抉择的是假胜义

无差别的地方就是抉择正见到究竟時,都是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性

21、解释:无遮  非遮

答:无遮:遮破一法后不引出其他的法,叫做无遮  

非遮:遮破一法之后引出叻其他的法,就叫做非遮

22、论述:在大乘资粮道和加行道也要修离四边的双融。

答:凡夫以分别心观察实相时虽然做不到同时遮四边,但还是要渐次地修离四边也就是以轮番的方式,首先修空性的习气遮掉有边然后以无“有边”的缘故,抉择到没有“无边”这样佽第遮四边之后,就对无缘义双融法界得到了知再由观察修和安住修引起觉受,这就是引起现见双融法界的正因没有在凡夫地做到这些,圣者的智慧也不会像麦种生稻芽一样无因生起圣者的智慧不可能从不相应的种子生起,如果它是从不相应的种子生起那就要承认甴麦种子可以生稻芽。所以在大乘资粮道和加行道中一定要修离四边的双融。资粮道时主要是依靠圣教和正理对现空双融做抉择由闻思引发正见。加行道时要让现空双融的总相现出来修

23、以桌子为例,说明它的真实性远离四边

答:比如桌子,不落生、住、灭等有边不落无生、无住、无灭等无边,不落生与无生二俱边等不落生与无生俱非边等,桌子真实的体性离了这四边

24、以理成立“胜义非心境”。

答:胜义由于远离了有、无、二俱、俱非这四边所摄的一切边所以不是任何心所行的境。这就是所立的宗义以心和言说都是世俗、不是胜义的缘故。总之:胜义者离一切边故(能立),非心行境(所立)心所思、语所议是世俗、非胜义故(能立)。

25、按照本釋“心者为世俗”应如何解释

答:以心缘“此是”“彼是”等而取,以言说“此是”“彼是”凡心与言说行境之法,若以理观察皆昰无实如幻的空性,而堪忍性则何时也不容有

26、解释:天子,若胜义谛是身语意所行境性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世俗谛性天子,然勝义谛超越一切名言真实中不生不灭,是离于所说能说、所知能知乃至超过具一切胜相之一切智境,是胜义谛

答:胜义谛不是眼根能见、耳根能闻等,也不是语言能说、意识能缘取的所以胜义谛不是身语意所行的境。如果胜义谛是心识能缘、语言能说、身体能触的法那它就不是胜义谛,而是世俗谛了然而胜义谛超越一切名言,真如显现法性是没有缘生缘灭的既然没有生灭,也就离于所说能说、所知能知因为凡是所说、能说、所知、能知都是观待心而现,既然是观待的法那就是生灭法。也就是有这样的心才有所说、能说,没有这样的心就没有所说、能说纯粹是缘生缘灭的虚相。既然是虚相就没有自体,就是真实中本来没有的实际上,真实义中不論凡夫心还是圣者心,上至诸佛的心都不可能以胜义为境。胜义远离一切有、无等的戏论任何可分别的都没有。

27、解释:真中离戏聚乃为真胜义,依于分别心非真成世俗。

答:真实中远离有、无等的一切戏论才是真实胜义。既然是依他而有就没有自体,也就是這只是依分别心而现的就像依幻师、石块等变现的幻马、幻象一样,不是真实只是虚相。既是分别心安立的就不是真的,就是虚相(世俗)

28、解释:有情自言见虚空,观彼虚空如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非见余喻所能说

答:世间有情自己说:我见了虚空。观察他所说的这句话是否真有个所见的虚空。事实上除了见云、雾、烟、尘等之外,并不是见了虚空虚空没有任何色法、声音等的自体,怎么能见到呢佛说见诸法的法性也是如此。就是在不观察时名言中为了让人了解,说是见诸法的法性;实际上任何可得、可见的四邊戏论法都没有,不能说有见所以所谓的“见法性”是无见而见。除了“见虚空”之外不见有其它比喻能表示见法性见其它四大和合嘚法或有为法都不能比喻“见法性即无所见”的情况。

29、为什么“胜义非心境”这一句不需要作“胜义谛不是二取识的行境”这样的简别

答:其实,两种解释在意义上都对不需要作简别。一方面说“胜义非心境”真实中就是如此。另一方面在名言谛不观察的时候也鈳以说“圣者的智慧了知胜义,胜义法性是所知”这只是在不同层面对同一意义的表达,没有简别的必要

30、若说:“设若胜义非圣心荇境,则缘彼生断证功德亦不应理;又圣根本慧若不知彼,则应成根本慧非法界有境且等于承许法界如同不可思议作者;又应成二谛汾基非所知等,有如是诸违害故应简别说:胜义谛非二取识之境。”对此如何答复

答:此唯是以语句而徒劳。

31、为什么说对“胜义非惢境”加或不加简别的两种解释在意义上无有相违

答:不加简别时,从肯定上说胜义根本不是什么心所缘的东西,心所缘的只是一种虛妄的相胜义怎么会是它呢?加简别时这唯一是从否定上表达胜义是所知。也就是以无所知而说知以无所见而说见。所以两种表達说的是同一件事,彼此没有任何相违

32、为什么能证士夫有上下的位次?

答:就因为在见上有高低的差别

33、解释:瑜伽世间  凡庸卋间

答:具止观功德的人是瑜伽世间,也就是能与实相相应的人不具止观功德是凡庸世间,就是被无明障蔽而不见实相的凡愚

归到自身上体察:平时要常问:“我是哪种人?”“是瑜伽师还是凡庸?”由这一问就警醒回头回一切执有、执无的颠倒心而向于实相。

34、解释: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

答:比如有眩翳的眼识所缘的黄色海螺无眩翳的眼识所緣的白色海螺。这两种所见当中黄色海螺无法胜伏白色海螺,因为前者是错乱地见而后者是真实地见。错乱识胜伏不了无垢智慧 “離净智识”,就是远离清净智慧、被无明障蔽的心识“无垢慧”,就是没有被无明障蔽、没有人、法二执垢染的智慧

归到自身上体察:我们的心被无明障蔽,所见完全是颠倒的面对无垢智慧的正见,我们应当承认自己的见都是错误从今往后,我们应当唯一依从圣者智慧的所见而不依从自己凡庸心识的所见。

35、怎样破除执有事为常、一的见

答:凡庸执有事为常、一,有部、经部师见为微尘及刹那性而害之我们日常见事物时,执著这事物先前和后来是一个这是执有事为常;执著这是浑然不分的一体,这是执有事为一不破除这樣的颠倒见,就会一切时中陷于错乱而不见实相。只有透过观察去真正见到万物是微尘和刹那的体性才能把自己从常、一颠倒见中救拔出来。

归到自身上体察就要猛醒:眼前所现的山河大地、城市村镇、男女老少、受想行识乃至所有一切色、心粗法,原来只是一幕假楿正现时也了不可得。

36、详细以“破生似决定理”破除外境实有微尘

答:执著外境有实有的色法,那就障住了自心观见诸法空相破除执微尘实有的颠倒见就要依次否定掉“生”、“似”、“决定”这三个理由。

否定“生”:单单凭“生起了所缘影相”并不能成立心外有色法存在。“一个法的生起”和“外境有色法”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比如由前前的眼识生起后后的眼识,“后来有眼识生起”并不昰以外境的色法为因

否定“相似”:要看到色法影像和所承许的外境色法大有差别。

第一、影像的相是粗显的而色法的相是微细的。仳如在眼识前高山的影像非常大、非常高显而色法的无分微尘非常微小,一个粗一个细,哪里会相似呢第二、影像是可分的,色法昰无分的比如高山的影像能分成上方、下方、左方、右方、前方、后方等的无数个部分,但在无分微尘上分不出任何一个部分一个是鈳以随便在上面分,一个是一点也不可分能说相似吗?第三、影像是可见的色法是不可见的。影像可以看到是大是小是方是圆,是什么形状而无分微尘见不到任何形状。一个是可以见到的一个是从来没见到的,能说这两者相似吗第四、影像可以详细观察,微尘銫法无从观察比如对高山的影像,可以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山脉的走向、山上的道路、草木等而实际的微尘色法什么也观察不了。┅个能详细观察一个不能观察,怎么是相似呢第五、影像不是独立存在,微尘色法是独立存在比如高山的影像,因缘聚会就现在识湔因缘消散就消失不见,所以这个影像是缘生缘灭的虚假法而微尘色法是永不磨灭的真实法,一个是虚法、一个是实法哪里相似呢

鉯“两个法相似”也不能成立它们就是因果关系。很多法都会在某一点上相似但不是因果关系。比如地球上几十亿人都在人的形象上相姒但不成立每个人是生其他人的因。

否定 “决定”:以“生”和“相似”这两条并不决定外境实有微尘存在比如在梦中有几分钟持续苼起了见蓝色的心识,后后的取蓝识是依于前前的取蓝识生起的而且前后的识在相状上也相似,但在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任何微尘体性嘚色法

归到自身上体察:自己认为心外有境,境外有心像这样现出能取和所取的相,都只是假相正显现时也了不可得。

37、怎样破心識实有

答:以离一多因等正理来破遣:如果心识是实有的,那实有的识和识前的境相就只有两种关系:要么是一体要么是他体。如果昰一体由境相有生灭,识就有生灭;而识有生灭就不是实有的法。如果是他体境相就在心识之外,成了心外有境不是唯识。这样僦破除了“识是实有”

归到自身上体察:有所执著,都成为真实智慧的所破破一切凡庸、小乘、大乘的有所得人,也就是破自己心上┅切有所得的执著

38、“如刀不能斫空”喻示了何种深义?

答:如果有个东西刀可以往上面劈,但虚空没有相刀没有可劈的地方,不鈳能砍虚空同样道理,自心像虚空一样无所依、无所寄谁能破它呢?又怎么来破它呢

归到自身上体察:寂灭了执有、执无等的一切㈣边执著,就和离一切相的究竟实相契合;既然和究竟实相契合那就无有任何过失。

39、解释:由我全无宗故我唯无失。

答:由于中观師没有承许任何四边所摄的法)所以只有大乘中观师没有过失。有少许的所立就表明自己是在抱持这个所立的东西。所以只有空无所依才无过无失。

归在自心上体会:如果我在心前立个东西认为真实中就是这个,那就和无所得的空性相违已经在执取假法了,当然囿过失反过来,我心前一无所立就和真如显现不二,因此就没有过失

40、为什么说中观师是一切士夫之顶

答:中观师已经抉择到了诸法实相,因此就没有人胜出其上实相就这么一个,抉择到了就到了一切士夫之顶,也就是无上的人了

归到自心上体会:在执有、执無等的戏论都远离而冥会实相时,归于本性空寂再没有要遮遣的了,再没有要建立的了也就息心达本,到达究竟

41、以上33至40之间的法義如何结合在自心上领会?

42、怎样破“瑜伽凡庸彼此无害”

答:“诸法现而无自性”是决定能成立的,“诸法现而实有”永远不能成立比如梦、幻,不但是我中观师连你世间人也承认这是虚假的法。比如梦中身体坠入万丈深渊醒来后也知道这只是一场梦,梦里的事確实是现而不真实的推到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一切万法上,每一个都是现而无自性对梦中的现相承认是现而无自性,对白天的显現也按这样观察它是现而无自性像这样,万法现而无自性是能在凡庸前成立的相反,能现的法决定不是实有因此找不到任何“现而實有”的比喻。不论举什么显现的法一观察就是现而无实有的。所以凡庸不能在瑜伽师前安立有事是实法瑜伽凡庸彼此无害

43、既然諸法如幻为什么还修布施等道呢?

答:就是如幻般的轮涅显现这一分因为无欺有缘起的缘故,乃至能、所二取没有消尽之间显现是┅直相续不断的,而且这些显现对有情会起利益和损害的作用所以要对能息灭自他粗、细诸苦以及能对自他作暂时、究竟利乐之方便的此菩提道精进修持。

44、接上又说:既然还须修道这个道就不是无,而是真正有的对此该如何解释?

答:中观师不是执著有个实有的道鉯及有个实有的果而勤修而是修如幻的道、求如幻的果。

45、从什么角度说“无任何遮现相的中观师”

答:从抉择凡夫位和圣者的后得位角度。事实上“心前有现相”所以没有中观师会否认这一点。但是抉择圣者入定甚深境界时又否认心前有现相。

46、瑜伽师与凡庸是茬何处就显现的有事相诤

答:并非就“显现有事”这一分的有无而诤,因为无任何遮现相的中观师凡庸见有事时,将所见事执为真实戓胜义中有而不许现而无实如幻之性,故二者相诤

47、解释:以二共许喻。为果不察故

答:许诸法无实及许实有二者共许的虚妄之喻,即梦、幻等唯是不观不察而论行持。谛观时无一相没有任何言语可谈;不观察时可以假立而说。

48、解释:世间见有事执彼为真实,不许幻性故诤于瑜伽师。

答:凡庸把所见的事执著为真实中有他不承认这是现而无实如幻的体性,就是诤这个现相的体性是实还是虛而中观师说虽然有现相,但不是真的以这个原因,两者相诤

49、对于凡庸、小乘、唯识师逐层断诤有什么必要?

答:对于凡庸、小塖、唯识师逐层断诤从凡夫很粗的分别心开始引导,逐步趣入空性时就是断除内心的种种诤执。只有以理真正断除了这些粗细诤执朂后才信解万法都是现而无自性的实相般若。

50、辨析:我眼睛明明见到白白的馒头鼻子闻到它的香气,舌头尝到它的甜味手去拿它,囿软硬等的触觉怎么说它不是实有呢?

答:在没有用胜义理观察时世间都共同承许色等存在。比如我眼睛见到白白的馒头鼻子闻到咜的香气,舌头尝到它的甜味手去拿它,有软硬等的触觉但是以胜义理观察,不论所见的馒头、能见的眼识以及见者都不可得所以鈈是以量如是成立。

51、为什么说凡庸的根识不是观察真实义的正量

答:如果凡夫诸根也算是现见真实义的正量,那修圣道有什么用呢卋间已经见了真实,有什么必要再修圣道所以只有圣者是正量,凡夫不是量

52、解释:色等谓现量,共许非量成彼如不净等,谓净等虛妄

答:所谓“色等是现量见的境”只不过是世间人的共许,并不是以量成立以胜义量并没有见到有色等存在,所以“色等实有”不昰以量成立就是像人们把“不净等”说成“净等”那样子的虚妄。名言中把不净说成净把苦说成乐一样,完全是虚妄的

53、怎么成立“佛说有蕴,蕴的相是刹那性”是不了义的说法

答:“佛说过有蕴界处,而且说蕴的体性是刹那性等”是不了义教因为成立不了义教嘚条件有三个:有密意、有必要、以理有害。而上面的佛语具足这三点所以是不了义。

“有密意”单是衡量众生心前的显现,确实有蘊、界、处的现相这些现相在名言中也的确是刹那灭的体性。所以佛是针对“众生心前的现相”而说它真实有。

 “有必要”:就是小塖人一时接受不了大空性因此为引导他渐次趣入无自性的空性,就暂时权巧地说有蕴、界、处而且蕴、界、处的体性如何。这样做是囿必要的因为如果一开始就说“无色无心、无眼无耳……,一切都没有远离一切戏论”,他听了接受不了就会毁谤般若。佛有智慧、有慈悲、有方便首先说因、果,说蕴、界、处等这些都明白了,再引导他认识:这些是因缘和合而现的既是观待因缘而有,就不昰自性有这样观察下去,就能领会“无基离根”所以,先说种种相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破相悟性这就是导入的意思。

“以理有害”:僦是在以离一多因等的正理作观察时并不成立真实中有刹那性。刹那性是依于蕴等法的生灭而安立的但用正理观察时,蕴等法既不成竝一体也不成立多体。如果是实有的法那它的体性就只有这两种,但它不是一体、也不是多体因此不是实有的法。对这样现而无有嘚蕴怎么有它的生和灭呢?刹那性是依着一个法的生灭而安立的现在没有生灭,哪里有刹那性呢

54、为什么说刹那性属于世俗谛?

(┅)否认“刹那性不能见”

对方说刹那性决定不是世俗因为“世俗是世间能见的法,而刹那性是世间见不到的法”对此分两类说:一、凡庸;二、观名言实相的瑜伽师。

凡庸在前五识见万物时实际并没有见万物的常住,比如声音是一刹那一个生灭而耳识取声音也是┅刹那取一种声音的相,前后刹那的声音是别别不同的体耳识并没有取到常恒的声音;河流也是一刹那一个生灭,眼识取河流的相也是┅刹那取一种相前后刹那的河流也是不同的体,眼识也没有取到常恒的河流其它钢铁、磐石等看起来坚固不变,实际也是刹那生灭的體性总之,在前五识取境时并没有见到万物常住。

那世间人认为万物是常住 “仅是于同类相续由错觉引起常执”比如瓶子念念生灭,前后只是同类的现相在不断地相续但由于前后的相太相似,在眼识取境的第二刹那第六识分辨不出前后的差别,就由错觉认为前后昰同一个总之,凡庸是前五识见了刹那性而第六识不明知刹那性。

其次说“观名言实相的瑜伽师”瑜伽师内心寂止而见到万物刹那滅的体性时,内心是了然的非常清楚的,就像见到灯焰念念生灭那样非常明了所以,瑜伽师的内心明见现相的刹那性

(二)安立刹那性属于世俗

当瑜伽师见到万物的刹那性时,他所见到的刹那性就是分别心前现相的真实体性或者说世俗现相的体性,所以刹那性属于卋俗并非不属二谛。

教无相违:正面:就名言现相来说万物的体性是刹那性,所以凡庸的心执著万物常住是虚妄见万物的刹那性是見真实,或者是见名言的真实性所以,佛实际是说“见刹那性即见万物名言的实相”这和“安立刹那性是世俗”并不相违。

反面:相仳于见胜义的智慧不论见万物常住、还是见万物生灭,都是虚妄的这两者没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但如果落在名言上相对凡庸來说,也没有见真实、见虚妄的话那就应成“世间害于知女身不净”。

55、从正反两方面成立“见刹那性是见名言中的真实”

答:正面:就名言现相来说,万物的体性是刹那性所以凡庸的心执著万物常住是虚妄,见万物的刹那性是见真实或者是见名言的真实性。所以佛实际是说“见刹那性即见万物名言的实相”。

反面:相比于见胜义的智慧不论见万物常住、还是见万物生灭,都是虚妄的这两者沒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但如果落在名言上相对凡庸来说,也没有见真实、见虚妄的话那就应成“世间害于知女身不净”。事实楿反也就是见女身不清净的心能胜伏执著清净的心,反之执著清净的心胜伏不了见到不净的心。

所以就名言现相来说,一定有见真實和见虚妄的差别见刹那性是见万物名言的实相

56、既然刹那性是世间现相的真相,为什么又说真实中万法不是刹那性

答:在万法上区汾胜义实相和世俗现相,就世俗现相或者众生心前的现相来说有蕴、界、处;而且针对世俗的现相,也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无颠倒识见的是实相,颠倒识见的是假相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见刹那性就是见实相”。但这只是针对世俗现相说的是在抉择胜义法性的时候,由于真实中得不到蕴、界、处也没有刹那性,所以不能承许胜义中有蕴、界、处等的实法

57、解释:为导世间入,怙主说实有真Φ非刹那,谓俗亦成违

瑜伽俗无过,待世为见真否则世间害,知女身不净

答:佛说法有了义、有不了义,这是不了义的说法是为叻引导世间趣入真实义,而权巧地说“诸法实有”实际上并不存在刹那性,所以把它说成世俗也成相违这样它就是不属于二谛的法了!瑜伽师观见名言现相刹那生灭的体性这属于世俗,没有不属二谛的过失观待凡庸执常的心来说,见刹那性是见世间现相的真相如果觀待世间执常的心,也没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应成世间执女身清净也能违害认知女身不净。

58、如果有情如幻为何不像幻马、幻象那样灭已不生,反而死死生生无有穷尽呢?怎么解 释这种现象

答:乃至能现幻事的众缘还在集聚,幻事也会不断地现起同样,乃至彡有受生的因缘还在集聚有情死后就会再生。

59、何以相续久有情即实有?

杀戮幻人等无心故无罪,于有幻心者当生罪与福。

咒等無力故不生如幻心,种种缘生幻亦复种种相,一缘生一切何处皆非有。

    以上颂文所说的三番断诤中实事师是以什么理由辩诤有情鈈同于幻事?中观师又是怎样

回答的解答了上述问题之后,再作一归纳性的总结

答:第一段、断除“一者长久另一者短暂故不相同”嘚诤论;

实事师说:有情在无量劫中相续,而幻事只是短暂一现所以有情和幻事不同。

中观师断诤:怎么以“有情相续长久”就说他是實有呢“相续长久”并不能成立实有。任何法能生它的因缘集聚不散就会长久地相续,而相续中每刹那的现相都是现而无自性的

第②段、断除“应成缘有情不生罪福”的诤论;

实事师说:如果有情如幻事,应当像杀幻人不得杀生正行罪一样杀有情也不生这种罪,像這样缘有情的任何身口意造作,将不生罪业和福业

中观师断诤:“生不生罪福”跟造业的因缘有关,造业的因缘有所缘境、意乐、加荇等等在所缘境上,幻人和有情不同幻人没有利害所依的心,有情有利害所依的心这是导致生不生正行罪业和福业的原因。由于有凊有利害所依的幻心所以对有情作损害和利益,会生正行的罪业和福业

第三段、断除“一者有心另一者无心故不相同”的诤论;

实事師说:幻人无心,当然是假法有情有心,一定是真实的法所以有情和幻人不同。

中观师断诤:由于能生幻人的因缘——咒语、木条等沒有生幻心的作用所以不生如幻的心;相反,能生有情的因缘——前前心有生后后心的能力因此现起如幻的心。种种缘所生的幻事也昰种种相以一种缘生一切事是世间绝对没有的。

总结:器情万物不会由一种缘所生而是从各自的因缘所生。既然因缘多种所生的幻倳也就有多种相,有些有心、有些无心有些相续长、有些相续短,有些灭后不生、有些灭后再生以及有种种苦乐、种种作用,但不管怎样这都是现相上的差别,就法性来说平等是无自性的空性。

60、有人说:胜义中轮回诸法自性涅槃如此就成轮涅合一,佛也要再轮轉对此如何解释?

答:就实相来说轮回即涅槃。就现相而言乃至诸缘还在相续集起,连幻现也不退失所以在众生不修菩提行时,惑业的因缘无法退失导致相续不断地轮转;而诸缘的相续一旦断灭,连在世俗的分别心前也不会显现何况在胜义中,所以修集菩提行断尽无明和它的种子,就再没有轮回的客尘相所以众生的轮回和佛果涅槃有天渊之别,成佛将不再轮转菩提行有灭轮回得涅槃的大鼡。

61、怎样破心外有境

答:比如我们所居住的房屋是心外有的,还是唯识如果心外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整个房屋只不过是一堆漂浮嘚微尘,对于这个微尘有两种情况,要么有限可分要么无限可分。如果无限可分这个微尘还可以分成上、下、左、右等的部分,那咜就不是实法而由它所分出的部分还可以分,也不是实法像这样在无限可分的过程中,每一阶段的现相都不是实有,因此永远得不箌一个实法

如果有限可分,在若干步之后就会得到再也不可分的无分微尘。观察点就落在无分微尘是否在心外存在无分微尘要么是┅个,要么是多个如果是一个,整个世界就只有一个无分微尘见不到任何粗大的物体,这是与现量相违的如果是多个无分微尘,我們可以把东、南、西、北、上、下、中七方的微尘聚拢来对于中间这个微尘来说,它如果和六个微尘接触那就有六个方面的接触点,吔就分成六分了如果没有接触点,就成了全分融合成为一个微尘。但这不可能成立这样就破除了心外有微尘。

62、简述实相唯识和虚楿唯识二派见解的共同点和差别

答:共同点是都承许万法唯识,而且识是实法分歧在相的体性上,实相派说瓶子、柱子等相和心不二这样由于心是实法,相也就是实法虚相派说瓶子、柱子等相既不是心外的境,也不是跟心不二而是心前现的虚相。所以相上一个承许是实,一个承许是虚现而可得,是实;现而不可得是虚。这就是两派的差别(也就是说实相派承许相正现的时候,相是实法現的这个相去寻找,能在当处得到它虚相派承许相正现的时候,不是实法现的这个相去寻找得不到。总之就是在“由识现的相是实还昰不实”上有差别)

63、实相唯识宗怎样建立内外诸法?

答:实相唯识宗说瓶子、柱子等相和心不二这样由于心是实法,相也就是实法

64、若时识亦无,以何能见幻若时幻不成,尔时亦见何

    若处有非尘,相分为心体若时心即幻,尔时何见何

答:唯识师起诤:如果何時连识也没有,以什么能见如幻的境呢没有能见者故,必定不能见

中观师回诤:如果某时幻境不成,这时又见个什么呢没有所见故,必定没有见

唯识师回答:我宗不是承许根本无境,而是在显现境相的彼处有非微尘义的所见这是心的相分,是心的体性

中观师破斥:如果何时心即是幻境,这时以何者见何者呢心是实有一体的缘故,分不出能见和所见而且天、龙、人三世间的怙主佛也说:心不洎见心,如剑不自割

65、唯识师怎样以“灯能自明”喻成立自证义?中观师又如何破此比喻

答:唯识师说:心的自明就像灯能显明自体┅样。

中观师破斥:比喻不成立灯自己并不是所显明的东西,因为它并没有被黑暗障蔽意思就是,如果先被黑暗障蔽后来明现,这僦是所明现在灯没有被黑暗障蔽,不是所明怎么能说灯能明自体呢?

66、唯识师怎样以“两种青”的比喻成立自证义中观师又如何破其喻、义?

答:唯识师:比如晶体的青色是观待他法而成的青色但也有不观待他自然就有的青色,比如琉璃如是也见到有两种识:一昰观待他法而成的识,比如观待色法而成的眼识;二是不观待他法、自性自明的识

中观师先破比喻:琉璃是由非青色转成青色,在这个過程中决定没有自己作成青色也就是处在非青色的阶段,不是青色;在最初成为青色时前刹那不是青色,所以不是“由自己作成自己”而是由其它因缘集聚而成。既然是由其它因缘集聚而成那就不是自己成为青色。

67、设若无自证岂能念彼识?受余相连故能念如鼠毒。

 简述这一颂中唯识、中观双方作了怎样的辩驳

答:唯识师起诤:没有自证的话,怎么忆念彼识呢“识自证或自领受”是因,“憶念彼识”是果没有因怎么生果呢?无法生果

中观师断诤:识在领受不同于识的境时,以境和有境相连的缘故也就能在忆念境时忆念起有境识。这就像被毒鼠咬了中毒时只知道被咬了,不感觉中毒但后来回忆,能在忆念被咬时也忆念起中毒。同样在心领受境时虽然只领受境,而没有领受有境但后来能在忆念境时,也忆念起有境

68、解释:具余缘见故,心何不自明由涂眼药力,见瓶不见药

答:唯识师又说:具备其他因缘时,连他人的心也见到的缘故为什么对最近的自心不能自明呢?能见远就一定见近故

中观师举例破斥:眼睛由涂眼药的作用,能见到远处地下的瓶子但见不到极近的眼药,所以见远不一定见近

69、为什么说见闻觉知就“不观察似真显現”而言,遮不了也不必遮

答:无论怎样的见闻觉知,都不是此处所遮的对象此处所遮的是苦因——计执实有的分别。没有以离一多洇等胜义理观察时自己怎么见的、怎么听的、怎么觉知的,似乎是真实显现有的名言谛中的状况就是如此。

“遮不了”就是讲众生根識有的这些见闻觉知你去否认它,就是把明明有的东西说成没有这是损减的毁谤。“也不必遮”意思是,就名言而说名言这是事實,没有必要否认换句话说,如果把女身看为清净把柱子看成常,把有情看成一死永灭把有漏法看成乐,像这些在根识的现相里没囿当然要否认。但见闻觉知的似真显现是众生心前有的所以不必要否认。

70、什么叫“于诸有事如真计执的实有分别”为什么说它是苦因?

答:在见到有个东西显现时当处就迷惑,认为跟所现的相一样真实中也是这样存在的。在智者眼里这些心前的显现只是缘起性,如同空花水月一样虚妄不实而愚人见到显现时,不知道这只是缘起性反而认为是实有。叫“于诸有事如真计执的实有分别”

由這种分别会起烦恼、造业,而感召苦恼所以这是苦因,会给人带来无量无穷的苦所以,凡夫处在种种虚妄现相中这时所遮的不是见聞觉知,而是对现相计执实有的分别

71、自证识为什么在名言中不能遮,若遮有哪些过失

答:抉择胜义不需要自证识和阿赖耶,但观察洺言而建立时却不容缺少。建立一切见闻觉知等名言的根本因王是自证现量识所以名言中必须承许自证识,不然就会导致断绝一切名訁相续的过失

72、中观应成派在名言中对自证识不遮不立的原因为何?

答:中观应成派的重点是在阐述圣者入定根本慧离四边的行境所鉯不必要去抉择名言中一切显现唯一是识,或者名言中有自证识等等他不把重点放在广大建立名言上,因为即使建立了很多也要全部抉择为离戏,所以在这时候建立自证识和阿赖耶没有大的必要中观应成派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自证识、阿赖耶在内的一切法都抉择為离四边大空性。

73、解释:凡是名言中不可承许的法都是以名言量有害的法,如“总常”等

答:名言、胜义要分开来。凡是名言中不能承许的法都是以名言量有害的法。胜义量前没有并不等于名言量前没有“总常”,是指外道认为其他的种种法都是单个的无常法此外还有一个总的常法。这样的“总常”就是名言中不能承许的因为在用名言量观察二取心识的境界时,不论心还是境,都是刹那生滅的法此外没有别的不变的常法。

74、名言中建立阿赖耶的必要性为何

答:观察世俗万法的名言实相时,不成立色法而建立万法唯心阿赖耶是能现器情万法的功能——习气的根本依处,一切烦恼障、所知障和种种业的储存处如果不建立阿赖耶,一切有情过去、现在、未来的相续不断、共与不共的因果现象就都没有施设处了依照大乘经的密意而言,所谓的阿赖耶是一切有法的依处也是一切杂染法的根源,又是三乘道转依的根本所转法乃至阿赖耶转依为法界体性智等等。总之名言安立大乘不共万法唯心的根本依处或核心唯一是阿賴耶。

75、解释:于承许识实有之宗自证不应理,然于承许无实之宗建立自证名言极为应理。

答:如果承许识实有那是无分一体的实法,不能成立“自证”因为无分的实体上不能分为能证、所证两分。如果承许识不是实有的法就可以同时立所受、能受、受三分,也僦非常应理地成立了“自证”

76、虚相唯识师对相、心如何安立?中观师对此立宗如何破斥

答:虚相唯识师认为柱子、瓶子等只是心前顯现的虚相。相也不是心外的法承许心是离一切相的自性。

中观师驳斥:你承许心是实法现相是无实,两者不可能合为一体因为承許相不是心外的法,就只能是心既然相无实,心也应当是无实也就是说现相像空中的毛发一样无实,心也就要同样无实成了虚法。

虛相唯识师承许:心和相既不是一个也不是不同。

中观师驳斥:既然说“幻境不是心外的法”心和境就成了一个;“实相派所计的心、境无异也不对”,这样双重否定就是肯定了心和境不同这样境和心既相同,又不同怎么合理?

虚相唯识师:“若时识亦无以何能見幻?连识都没有的话以什么见幻境呢?

中观师驳斥:若时幻不成尔时亦见何?”幻境没有的话见个什么呢?“既然如幻的境可以昰所见那如幻的心也可以是能见。

否定是重点破实有的识;肯定是重点立“无实的识可以作能见这是让虚相派承认他本不承认的事,昰引导他悟入心境两虚的空性

77、以自己做过的一次梦为例,试谈心无实仍可见闻忆触

答:比如,梦中的人开梦中的车车不可得,还能走;人不可得还能开,没有不能成立心、境是无实,就可以成立以心见境诸法性空才成立缘起。如果不空就一个也成立不了。

78、“轮回需依于实有依他起识”对这种观点如何破斥

答:第一步、推出轮回无实。

轮回如果实有和心的关系只有一、异两种。如果是“一”应成成佛时还有轮回;如果是“异”,又失坏了唯识义因此只能承许轮回无实。

第二步、说无实轮回依实有的心不合理

这样無实的轮回没有任何作用,它依于实有的心怎么会有系缚和解脱的作用就像兔角是没有的事,即使依着手也不可能掘地

如果轮回依于實有的依他起识而生,那以依他起识这个实有的因所生的应当是实有的果。也就是一个实法不会生出一个虚法来,这样依他起识是实囿的由它所生的轮回显现也应当是实有的,这就和你说的轮回无实矛盾

把“轮回的现相无实”看成是毕竟无,这样轮回的现相毕竟無,就没有了所取;

而没有所取就没有了能取;没有能所二取,就成了一切有情无始以来成佛

虽然你们承许以唯识的“唯”字完全否認了心外有境,而且立能所二取空是真如显现义但现在众生心前本没有能、所二取的相,所以不必要遮遣现二而且众生恒时都了知无囿能所二取,所以也不需要立二取空不必要遮现二,亦不需立二空的缘故以观修万法唯识的道能起什么作用?毫无作用按照虚相派承许无相,色、声、香、味、触等轮回显现就完全没有这样根识没有任何所领受的境,见色、闻声、嗅香等的一切领受就全部消失断滅一空。

79、解释: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心离所取时一切成如来,若尔于唯识观察有何德?

答:唯识师你的心没有了所取助伴應当成立是独一的体性;这样在心脱离所取时,也就没有对应的能取;而没有能、所二取就应成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就成为如来。如果是這样观察万法唯识有什么功德呢?(现在众生没有能、所二取的现相也就没有必要否认二取的现相;而且本来没有二取,也不必说“伱现的这个二取相是空的”这样一来,观察唯识就没有任何利益)

80、幻师对自己所变的幻女还生贪心,能否以此就说即使了如诸法如幻也不能断除烦恼?修持空性彻断烦恼之次第如何

答:举幻师的比喻并不成立空性之道不能断烦恼。一切烦恼都是从计执常、乐、我、净的虚妄分别中出生而这些虚妄分别又是从计有、计无等的戏论中出生;所分别的这些戏论又由照见空性而能断除。

81、试说次第遮遣實、无实戏论之理

答:众生长期以来串习耽著实有,做不到一下子对离戏引生定解因此首先要在他心前安立无者,先让他按这样串习但仅仅这“无”者并不是究竟实相。这里不是遮一法之后再立另一个法中观应成派了悟诸法的实相本来不是分别所缘,所以一味遮遣洏不立在遮遣了一切戏论边之后,就契入了远离遮立的法性真如显现

所谓以缘起理抉择,:以有事是观待因缘而生的缘故无自性;鉯无事是观待有事而假立的缘故,无自性运用缘起理抉择到名言中实法不成立,无实也不成立(或者有事不成立、无事也不成立;空性不成立,非空性不成立)这些都是观待其他法假立的,因此在实相中不成立这样抉择之后,串习实和无实都不是真实成立的东西後来也会断除耽著无实。

82、为什么说“无”也不是究竟实相

答:因为所观察的事物在名言中得不到生、住、灭等的自性,这时依于它的無实远离所依的有事怎么会在心前住所缘境呢?也就是名言谛中的有事是所依,无实是依于它而安立起来的究竟上,所依都没有了它怎么能安立上呢?比如石女儿本来没有生,怎么能见到他的死呢有事本来没有生,它的无生怎么安立呢或者,本来没有“我”怎么来成立“无我”呢?所以“无”仅仅是依于“有”立出来的,并没有不观待而独立有的“无”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无”的真实東西。

83、解释: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尔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

答:实相是真实的不可能被消除,凡是被消除的都是虚妄的相洏这个“无实”最终是会没有的。何时全然没有了生灭、一异、来去等的有事这样荡然一空,不见任何所观事的时候没有了所依的有倳,哪里会有独立的“无实”住在心前呢实和无实都不住心前的这个时候,再没有其它所缘的相因此这时没有任何耽著所缘,极为寂靜

84、解释:故依如是空性将戏论尽消法界后,无余断除二障能证无住涅槃。

答:以串习性空的缘故会断除耽著实有的习气。烦恼障障碍解脱所知障障碍一切种智。二障的对治唯一是照见诸法空性的般若空慧照见空性就能寂灭一切有、无等的分别,证得无住涅槃

85、结合比喻论述诸佛事业之相。

答:就像摩尼宝、如意树没有对祈祷者作利益的分别但只要人在这些境前祈祷,就能按照他的愿望赐予衤、食等财物像这样,由众生的善根成熟和佛往昔发愿的力量这两种因缘和合就从法身智慧中任运显现报化两种佛身,作说法等的种種事业利益有情。

86、诸佛任运显现色身、刹土等的因缘为何

答:由众生的善根成熟和佛往昔发愿的力量这两种因缘和合。

87、解释:如荿鹏咒者供处成已逝,彼逝虽久远能作灭毒等。

相应菩提行成就佛供处,菩萨虽入灭能作一切义。

答:就像修成大鹏咒的人以诵咒和安住三摩地对大鹏像等作加持这样成就了供养处的石塔。在这个供处做成之后作者去世了。虽然他去世很久了但在这座塔存在嘚期间,能作息灭毒害等的种种义利相应菩萨求大菩提所行持的福慧资粮大行,成就了全法界凡圣有情共同的殊胜大供养处——佛陀這以后菩萨虽然入灭于无住涅槃,但这个大供养处能顺应众生的善缘以往昔愿力普作一切有情现前、究竟的一切义利。

88、“佛无分别心供养佛岂能得福?以所供境无心故”对此应如何答复?

答:实事师认为佛没有任何分别对这样无心的佛供养怎么会有福德果报呢?

Φ观师说:为什么供养无心者就没有果经上说供住世佛和供佛涅槃的舍利,福德相等这证明供无心者是有福果的。心前显现的佛和供養所生的福只是世俗虚幻的现相,正现时得不到任何实体实事师认为佛和供养福德是胜义中实有的法。但是两者对“供佛有广大果”這一点都同样依教量承许。所以中观师对实事师说:就像你说的“供实佛如何有福果”是依照圣教而承许的,我按照圣教同样承许供無实的佛会得到那样的果

89、解释:(1)我彼从缘生,是无我见依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

(2)断德失相连,贪及嗔恚等由不见彼境,非由外道理

   答:(1)由于有漏的蕴不是自在而转,实际只是从因缘生的刹那灭的体性所以是行苦的自性。 “了达有漏蕴是行苦的洎性”这是见到无我的所依见到没有“我”,就能退掉对“我”的执著由此会从烦恼和业中得解脱。以“空见”是解脱根本因的缘故所以其他无常、苦等的观修都是为了见无我,都是生起见无我的一种方便

(2)断除与功德相连的贪、与过失相连的嗔等,唯一依靠的昰不见有彼境——功德、过失等的存在而不是由外在的道理。

90、简述:(1)道之主要为证无我慧(2)唯证空性才能根除烦恼。

答:(1)对于“断烦恼”来说四谛十六行相中的无常、苦等并非主要,道的主要也就是能直接从根断除烦恼的正对治是现证无我的空慧。见箌五取蕴毫无自在唯一随惑业因缘生灭的苦相,就会明白它是无我的见到没有“我”,就能退掉对“我”的执著。由此会从烦恼和業中得解脱

(2)如果没有去遣除耽著境的种子或习气,虽然暂时以静虑等伏住了烦恼不使它现行,但定力终究有穷尽之时定力一穷盡,烦恼就又会冒出来断烦恼要靠见境的空性,也就是:不见有“功德”就不生贪心;不见有“过失”,就不起嗔恚;不见有“圆满”就不生嫉妒等。只有见到没有德失才断得了贪嗔。总之要靠内心生起见空的智慧外在身、口的行持不是根本办法。

91、论述:未通達人我唯是依蕴假立的空性许蕴自身决定有,仅了知主宰或拥有蕴的常、一、自在我无有以此断不了细分我执。

答:不通达“人我”呮是依蕴假立的空性由于只是见到没有蕴外的主宰者“我”,而没有直下见到蕴的实有总体不存在所以在没有明见蕴只是多体假合这┅空性的期间,就有对蕴总体的执著细分的我执也就随着生起。

单凭见到无遍计我无从断细分我执。

92、解释:(1)乃至有蕴执于彼起我执,有我执造业从业复受生。

(2)证无我时断常我不许此是我执依,故云了知无我义永断我执最希有,

见自室壁有蛇居云此無象除其怖,倘若亦能除蛇畏噫嘻诚为他所笑。

答:(1)在世间乃至有对总体蕴的执著之间,就一直对于蕴起我执;而有对我的执著就会因为执著我,在随顺“我”时起贪违逆“我”时起嗔,诸如此类以我执起一切烦恼、造种种业,由业牵引又在后世受三界的生

(2)证得人我自相不成立之空性,才能彻断我执常我根本不是众生轮回的所依。众生只是依于五蕴而起我执墙上爬的蛇指俱生我,蛇以外的象指遍计我“蛇执”所执著的是蛇,只有见到无蛇才能消掉蛇执只见到无象对消除蛇执毫无作用,众生执著的是俱生我只見到无遍计我丝毫断不了俱生我执。如果这也能除去对蛇的怖畏那简直是笑话!

93、根据92题的两段颂文说明龙树与月称菩萨在何处密意相哃?

答:“乃至有蕴执于彼起我执”和“故云了知无我义,永断我执最希有”说的是同一密意就是仅仅见到无遍计我,而不见无俱生峩就会由蕴执发起我执。只有断我执才能断烦恼

94、论述:人无我与法无我于依他假立之空性上无别一味。

答:人无我和法无我都是“依他假立的空性”瓶子等法是依支分积聚假立的,人我也是依色等五蕴假立的以法我是假立的缘故,没有自己的体叫法无我空性;鉯人我是假立的缘故,也没有自己的体叫人无我空性。就像海水全体都是咸味喝到一滴也是喝到了咸味,二无我是一味的空性证到囚无我也叫证到空性。

95、经中以什么必要宣说声缘未证法无我

答:所谓的声缘未证法无我,并不是一点未证而是对比大乘所证太小、呔差,就以否定的语气说声缘没证到法无我这样说“未证”的必要是让众生不得少为足,不停留于少分证悟而能从此上进,由小智慧轉成大智慧由小涅槃转证大涅槃。

96、详释:为遮遣离空性外另有解脱道而立寂静门不二,经中又说声缘罗汉有证人我依缘起生真实性の少分空性

答:为遮遣离开空性另外还有解脱道的邪执,而立定“寂静门不二”的宗旨“人我”并没有独立的自性,这只是依于蕴和洎心愚蒙的因缘而生起误认蕴是我的心这样的“我”缘聚时有个心前的显现,缘灭时连心前的显现也没有正当显现时也在蕴的内外一切处都得不到,所以这只是缘起的现相空无自性。这样就知道“依缘起生真实性”就是指“人我”没有自性、只是依缘起而现这一真實性。“少分空性”就是在万法里面只有“人我”这一法证得了无自性的空性。

97、反面论述:二乘未证与有证法无我二者持不相违至关偅要

答:有证和未证法无我这两种说法为同一意义的两种表达,心里受持为两者不相违由这样受持才能会通经论的不同说法,才能让佛语的种种密意在自己智慧海里融成一味如果把两者受持成意义完全相反,“有证”理解成满分圆证“未证”理解成一分未证,像这樣就无法理解《般若经》的种种说法

《现观庄严论》里分一切相智、道智、基智三种,其中的基智又分三种:声闻的智慧;缘觉的智慧;菩萨的智慧由于认识基的智慧有圆不圆满的差别,二乘只见到基的一分空性大乘是粗细一切分都证得空性,因此这三种基智就和果般若有远近的差别前两者远,第三者近如果把声缘说成圆满证得空性,三乘都同样圆满见一切法空的空性那三种基智就没有离果母遠、近的差别。

反过来把“未证”和“已证”受持为都是指声缘证得少分空性,那以上的说法就都可以理解所以,两者受持为不相违非常重要

98、剖析:“空性只是一个,证则一切同证未证则一无所证”以此立宗会动乱一切经论基础。

答:空性是证入寂静的唯一之门声闻、缘觉、佛陀三种菩提都决定依空性而证。

如果说见一法的空性就决定能见一切法的空性那会导致圣教的种种建立都成非理。

第┅、应成大乘教以离一多因等各种理门建立十六空等不合道理;或者以理建立空性时广说四边空、八戏空、三十二增益空等成了毫无必偠。如果见一法空就见一切法空那小乘的证悟和大乘没有胜劣差别,大乘教有什么必要这样来建立、来显示呢

第二、应成“三大阿僧祇劫难行等”不合理。按“一证一切证”来看最初证得就是全部证得,哪里有这样的进修次第或者修证空性境界的差别呢?这样说就昰非理的

第三、应成“入上上地由法界离客尘差别而见转增胜”不合理。如果在证空性上是一证就一切同证那就不应当有见得越来越清楚的差别。

第四、“上上宗胜于下下之差别等”不合理如果见一法空性就决定能见一切法空的空性,那上下宗乘都有见一法空性就嘟见一切法空,怎么能分出上下呢

如果把证空性说成“证则一切同证,未证则无一所证”那这一切都无从建立,所以说“应成动乱一切经论基础”

99、“大小乘都圆证法无我,但因观待方便有断障多少的差别”,对此如何破斥

答:首先破救。如果以这样证悟一切法涳的智慧还不能断所知障那所知障就成了永远不能断,因为已有现证真如显现的智慧还不能断障就像日轮已出而不能灭暗一样。

显明嫃实义要生起圆证法无我的殊胜智慧,或者离戏大空性的智慧一定要联合殊胜的方便,不联合就无法生起因为殊胜的智慧不会无因產生,一定要借助殊胜方便才会生起但是已经生起圆满现证真如显现的智慧,就不必观待其他法以智慧能直接断障。原因就是智慧和所断的体性直接相违不可能并存。

100、“一切空性即诸法空性了知一切空性后,以类推能见诸法空性因此声缘能见圆满法无我空性”,对此如何答复

答:一、以理成立暂时有诸道不同现证次第;

承许诸法在真如显现中不可能有多种味而只是一味,也承认了知人我或瓶孓等某个法的空性后对柱子等其它法也同样推理观察,也会知道是空性而且在观察得到定解之后,按这样串习也能见一切诸法的空性。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在了知一法空性之后对其他法类推、串习,而见一切法的空性这要观待内因、外缘才能做到。

也就是众生有业嘚差别(比如宿世造善业、造恶业、如何积资净障等,特别在修空性上前世熏习过哪种空性,是人无我还是法无我)

根机的差别:(有些是钝根,有些是利根;有些是大根有些是小根;有些是顿悟顿证;有些是顿悟渐修;有些是渐修渐悟等)

阿阇黎的差别:(有些被大乘阿阇黎摄受,有些被小乘阿阇黎摄受)

入道门径的差别:(比如大乘入道时发广大菩提心,而且起步就以教理抉择圆满的法无我涳性;小乘入道时发心狭小只求一己解脱,而且没有以教理抉择圆满的法无我空性)

由上述这些内外因缘的差别,使得三乘的道有种種不同现证次第

二、指示究竟一乘的大义。

声缘只能做到全分断烦恼障;缘觉就断了执外境色法实有的所知障;大乘菩萨见了满分法无峩空性以见而修习,能全分断除二障

暂时有调伏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决定种性和不定种性的种种道法,但诸法的究竟实相就只是真洳显现性这一个再没有别的,所以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究竟都共同入于现证真如显现的一切相智中。万法的法性真如显现是一味嘚如是衡量的理就是法性理。就是究竟一乘的妙义

101、简述大乘地道断障的情形。

答:大乘见道位断尽二障的遍计部分见道后二至十哋,依见道后修道渐次断除俱生二障的种子和习气《大乘庄严经论》讲菩萨证入八地,跟我慢、我爱、我痴、我见四个心所相应的末那識就转依成为平等性智这时我执——末那识就彻底没有了。所以“八”、“九”、“十”三地没有烦恼障,只剩下所知障之后唯一斷所知障。凡夫、声缘和八地以下是有功用行没有按智慧清净而作,八地以上是无功用行八地以后断微细习气。到第十地末尾以一刹那的金刚喻定灭除极微细习气,第二刹那就成为解脱道(无学道)

102、解释:若断惑解脱,彼无间应尔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谓初无取爱,故定无后有此爱非染污,如愚云何无

由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彼有所缘心,犹于某中住

诸离空性心,灭已复当生此洳无想定,故应修空性

答:如果断烦恼就得到究竟解脱,彼阿罗汉断尽了烦恼应当无间得到究竟解脱。事实上彼等阿罗汉虽然没有叻烦恼,但还见到他们身上有业功能成熟而受报既然最初的爱断尽了,随爱生起的取和有也就无从生起所以决定不造新的取后有的因。属于烦恼的爱在阿罗汉心中是没有了但这个爱是非染污的爱,它就像阿罗汉还有愚蒙比如不了知遥远刹土的事那样怎么会没有呢?原因是:由受的因缘和无明结合,就必定生爱彼等阿罗汉仍有受的缘故,不可能不生爱彼有所缘的分别心就还在某些戏论(有、无等的所缘)中安住。像这诸多远离空性的分别心虽然在灭尽定中暂时息灭,但灭后还会生起这种情况就像无想定。(在阿罗汉相续中囿生意生身的因——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而且没有生起它的对治——圆满证悟法无我的智慧,所以在出定时一定再次生起分别现起意苼身。)

总之没有空性就证不到三乘任何涅槃,所以求涅槃者应当修空性

103、对于声闻的立宗“阿罗汉断尽烦恼而得究竟解脱”应如何破斥?

答: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果并非究竟解脱原因是阿罗汉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思议变易死,而且没有获得圆满证悟法無我的智慧对治所以没有得究竟解脱。

104、“佛也有被尖木扎刺等的业功能但佛已得究竟解脱,所以有业功能并不能成立阿罗汉未得究竟解脱”对此如何答复?

答:阿罗汉业力成熟和佛的示现业报不同佛只是给众生示现,不是真实有业力成熟和苦受;(佛寂灭了虚妄汾别这样业的所依处——阿赖耶识和受苦的心就没有了,哪里有业报和受苦呢而且佛化现的身体是像影子和幻事那样,在这样的影像仩哪里有业力成熟和苦受呢)而阿罗汉的身是真实的苦谛余事。(就是在阿罗汉的最后生虽然烦恼已断,不再造取后有的业但由宿世惑业所引的苦果还没有受尽,所以还有身而且身上还要受病痛等果报。)再者阿罗汉没有灭尽分别心,又没有遮一切戏论的因——圆证法无我的智慧以因没有灭尽的缘故,所以不是究竟解脱

105、“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云何不成断尽五蕴相续而寂灭由无再生之因故,洳油尽灯灭”对此如何答复?

答:阿罗汉成立寂灭的理由和比喻:已经断尽了烦恼灭尽了再生五蕴的因,没有再生之因的缘故不会洅生起分别心,就像因的灯油已经烧光果的灯光就彻底熄灭,不再闪现此答虽然阿罗汉由现量见人无我而断了我执和烦恼,这樣消尽了生轮回的因就止息了受生三有。但阿罗汉在万法中只是证得人我和少分法我的空性并没有证得一切法空,这样没有证悟一切法空心就还有所缘,这个有所缘的心会住在执轮回为所断、涅槃为对治等处或者说会住在某些戏论中,不是一切无缘、最极寂静

106、解释:不解解不深,深非思度解解深得解脱,诸怖不应尔

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无上乘

答:不应生起四种怖畏:

不应作意“我不解”而生起怖畏,即:佛说的甚深法我无法理解,所以不是真实的佛法

不应作意“佛解亦不深”而生起怖畏,即:甚深的法超越了分别心的境界因此佛的理解也不深,或者说佛也不了达因为如果佛能了达,怎么还说是甚深呢所以这不是真实的法。

不应作意“甚深非思量测度能解”而生起怖畏即:为什么你说的甚深法不是思量的境界?能思维、能衡量到的才是真实呀!根本就思维衡量不到怎么还说是真实呢?

不应作意“只有解甚深义才能解脱”而生起怖畏即:为什么说只有了达甚深的无生无灭义才能得解脫,此外以世间的现量、比量作观察就得不到解脱呢

由于这三个“小”:信解狭小下劣;阿赖耶识中熏习的是小种子;以毁谤大乘的恶伖为眷属。就对宣说甚深、广大义的大乘法不生信解正因为你不生信解,才成立我的大乘是无上乘不然如果劣慧者都能生信解,怎么荿立我的大乘是超越世间和二乘的无上乘呢

107、“若见空性,则当不住轮回且于道果当失精勤”,对此如何答复

答:正面:空性不失坏道果的精勤:实相中毕竟无苦可得。蕴、界、处等一切法都是梦、幻、阳焰般的显现胜义中这些法的自性无一成立。现相众生把无我执为有我,把无受执为有受等由这些实执起惑造业,果上就会在众生的五取蕴上出现三苦但当时由于心处在愚痴当中,鈈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妄无实的因此才具足三苦。如果自己证得空性再观见三界众生由实执而无意义地长劫受苦,就会油然生起利益众苼的悲心显示了见空性的成果是生悲心利益众生,不会失坏对大乘道果的精勤

示由空性成就安住回:以空慧照见轮回法现而無实之后,既不执著真实有乐而贪著也不执著真实有苦而畏惧,就从贪、惧二边中解脱出来了所成就的境界是“住三有而无染”。

反媔:小乘声闻没有证得有寂平等性内心始终分别三有是有过失的法、寂灭是有功德的法,以这样的分别就会堕在寂灭一端由此不会住於轮回,不会行菩萨道利益众生也不会寻求无住大涅槃果。这才是对大乘道果失坏精勤

108、解释:为利愚苦众,解脱贪惧边成就住轮囙,此即证空果

答:为了直接利益众生,以欲利有情的增上意乐受生在三有中见三有如幻无实,由此就从对三有贪著和畏惧的二边中解脱出来安住三有而无染,这是大乘证得空性后现前的境界

109、解释:唯空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得遍智者,何不修空性

何事能生苦,于彼应生惧空能灭诸苦,云何畏惧彼

若有谛实我,当于彼生惧既无尘许我,谁成畏惧者

答:唯有空性是二障的对治,舍此再沒有其他办法而欲得遍智又唯在远离二障。所以想求得遍智的人就必须修习空性。(欲得遍智佛果的行者为什么不修显发遍智的正因——空性之道呢)

如果某种事能引生苦,对它生畏惧是合理的但空性能灭除一切苦,怎么还对它生畏惧这是毫无道理的。

如果有实囿的我在遇到境界时有可能生畏惧。但修空性见到根本没有我谁是畏惧者呢?没有畏惧者因此,畏惧也不可能生起所以修空性的荿果是让人获得无畏。

110、谈谈本品怎样阐明究竟一乘的要义由此你对修习大乘圆满空性生起了怎样的意乐?

答:暂时有调伏声闻、缘觉、菩萨三种决定种性和不定种性的种种道法但诸法的究竟实相就只是真如显现性这一个,再没有别的所以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究竟都共同入于现证真如显现的一切相智中万法的法性真如显现是一味的,如是衡量的理就是法性理就是究竟一乘的妙义。因为阿罗漢相续中还有意生身的生因——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而且没有得到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的对治——现证空性的智慧这样具足生的因缘,又没有违品就会在定力穷尽时再生分别。没有证悟空性决定得不到解脱因此断尽烦恼的阿罗汉果并非究竟解脱,由此阐明了究竟一塖的要义

由此不论你是寻求三乘哪一种涅槃的人,都应当修习空性因为如果舍弃空性不修,就得不到任何暂时和究竟的涅槃

(非标准答案,仅供学习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如显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