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复盘英语怎么说:简单说几点

  日大盘回顾与明日操盘计划:        1.趋势,以大盘说趋势;  今天四大股指分时图全部窄幅震荡向上全天以最高价收盘,k线图上收实体阳线强势站上5日线,呈现多方炮走势。四大股指走势基本相似,依次排序为中-创-深-上,沪深两市上涨家数高达80%以上,涨停家数52家,一字板6家,除一字板家数上涨超过3%的591家,跌停家数6家,下跌超过3%的仅18家,整体走势强势。  下面是4大股指k线形态:          2.K线和BBI关系(如果乖离大,用5日均线10日均线补充)。  四大股指k线收于bbi下方,今天收实体阳线站上5日均线。  3.K线组合。  四大股指K线形态呈叠叠多方炮形态。  4.成交量;  四大股指成交量微微放量较昨天基本持平。  5. MACD(形态)(趋势明显的话,说说布林线);  中小板指k线今天macd零轴下方金叉向上,其他三大股指即将零轴下方金叉,四大股指k线均收于布林线下轨之上,向上反弹靠近中轨。  6.小盘次新股整体表现,以过往的历史表现来支撑;  47家红盘,10绿盘,2家涨停,无跌停,下跌3%以上个股仅三只,整体走势偏强  7. 明日预判,接下来大势走的大概率,按大概率制定操盘的总原则。  大盘继断头铡刀走势连续两根实体大阴线后,呈现缩量整理的走势,今天收实体阳线呈现多方炮走势,明天收小阳中阳的概率大,收大阴线的概率小,明天操盘计划:半仓天鹅股份,明天根据走势进行3T
5T,滚动操作。  比价效应分析:  开板的天鹅股份 嘉澳环保比价效应优势明显,可进行跟踪滚动操作。      多伦科技,汇嘉时代,接近开板临界值。雪绒生物超过临界值,比价效应分析,市值过大,明天涨停后肉少,放弃。    同时今天有几个创了新高的标的    通过比较发现2234相对来说比较好   以上仅作参考 不构成操作建议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25次 发图: | 更多
  收盘作业:  1.趋势,以大盘说趋势。  昨天    今天    今天四大股指涨跌幅表现和昨天正好反了过来。  今天四大股指低开振荡走低,尾盘有所拉起四大股指类似。    涨停家数增加约13家,跌停家数约17家。两市上涨家数不到10%,两市类似。  沪市    深市    2. K线和BBI关系  四大股指K线在BBI之下 四大股指都站下了5日均线。      5日均线、10日均线和20日均线仍然呈空头排列。  3.成交量  上证指数下跌小幅度放量,深证成指平量,其余两大股指有下跌缩量。  4.指标形态  四大股指MACD都在零轴下方,四大股指都又已形成死叉,kdj也也有死叉趋势。  5.小盘次新股整体表现,以过往的历史表现来支撑    2015年12月以来发行的59支小盘次新股表现略强于大盘股,0家涨停,1家跌停,有6家收红,52家收绿,在此稍强于大盘。  6.新股机会    这两支,换手率还未达标。  若大盘仍然大跌,有望提前打开。  个人复盘作业
不构成买卖建议
  另外 今日尾盘打入了关注的300481
有图有真相  
  这个帖子居然没有人看
  ??????楼主 我有看  
    今天复盘的时候看到的
不知道你们看到什么没有
  我看到的就是21.66   19.69*1.1=21.66  有必要这么肆无忌惮么
  赞一个  
  慢慢的我也会玩这个帖子了
我争取做一个最后价值的帖子
我会把我的一些心得和认识写出来的
都是出自自己
希望对你们有用
  其实很简单,买东西要货比三家,而A股的股票也是商品,买股票也要比价。而和价格相关度最大的其实就是流通市值,那很简单就比流通市值喽。  大数据还发现,流通市值相近的,甚至稍大一些的,但是上市时间距离现在短,一旦大势向上,涨的就是好得多,所以要找新的;  还发现有些流通市值大了些,但绝对价位低,就是涨的好,所以才有了低这个关键字。  还发现,必须大盘向上它们才能涨,所以还要分析大盘。  总结起来就是:大盘研判,加上-新 小 低股票的比价分析。  炒A股挣大钱就这么点东西!  要想做股评家,就必须要能胡吹乱侃,要能云山雾罩,否则不玄妙的东西根本没人信。而绝大部分人是喜欢让人忽悠的,如果要是能忽悠的象宗教,那很多人是最爱信的。但是,挣钱嘛,大道至简,绝杀之技通常都很简单实用。  其实,绝大部分人是这样:“求求你,忽悠我吧。”你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就开心了。但是,你要是跟他说真话,坦诚地对待他,他就说你是骗子!还是那句话,绝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脑残,要么市场上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是亏钱的呢。这里面有很多还自以为是,而且急于表现出来,他们的习惯做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先把白的说成黑的,真是傻的神奇。  十二号,天鹅没有打开,我的账户就已经买到了。网上认识的有个自称是做私募职业操盘手的给我说:“你们这样只能骗骗散户,我们不是没买过,根本就买不到。”    我能说什么呢
  来看看,以后会常来的。
  楼主刷单机,我帮你顶!d=====( ̄▽ ̄*)b
  有营养的帖子 给群主刷刷 增加点人气  
  刷一下
  收盘了 首先感谢你们的点击
今天看到300127 果然是涨停了
我想说 这样的盘口做的也他明显了
主力们 你们这么张狂 真的好么
  昨天我也把这个图发给很多炒股的人看了
他们居然看到的收拾资金流入流出 内盘外盘
真的是无语了
作为一个股民连挂单位置数字的敏感性都看不出来 咋混啊   一共就五档 除了第一档之外其他的四档都是2166 还不明白么
看来还要加大力度普及啊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 这么经典的帖子 居然都没有人看呢
  刷刷楼
  清晨寄语:上帝是公平的,不论贫富贵贱,每一个人,一生下来,死亡就在前头了。生命是一条,向死亡不断逼近的不归路。那么,为什么还要活着呢?这是每个人都千万次的问。作为一个在无始无终的历史长河中象萤火虫的光亮一样一闪而过的微尘一般的我,给不出符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以个人浅薄的理解,我的认识是:人生就是爬坡,是不断地向着一个又一個高峰攀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艰难险阻,正因为如此,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攀登的过程中,你必须有充足的准备,才能走的坚实,抓的牢靠。每个人刚生下来,拳头都是攥紧的,这就是上帝在提醒:要抓住。你努力了,你更高了,一座座高峰都被你征服了,你的生命也就快到了尽头。那时候,站在高高的生命之端,你便可以撒手了,你的精神便永留人间。
  四大指数全部惯性高开了     今天应该及时把握高抛低吸的节奏 因为目前还是熊市震荡
  今天的走势才是健康的 中小次新涨才是真的涨
由于目前都是存量资金在博弈
所以还是要注意快节奏
  今天要把能卖的全部卖掉。箱体还是没有冲破,明天不排除回调的可能
  股票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 一个股票买进以后 接下来它的起伏 是由所有参与其中的机构和个人的买卖行为决定的 大数据确实 能够提供一些 它接下来有可能运行的 端倪 但是 大数据能做的极致 也只能是......的概率大
  做股票就是一个不断的把资金从一个强势股上向另一个强势股上搬移的过程  
  每天来学习下  
  学习下
  @zyh6-05-23 19:53:12  学习下  -----------------------------  ??  
  楼主呢?
  把我写的东西好好看,我不是哗众取宠的人  
  我对小盘次新股的特点的认识——  1、机构只有将资金在相对低位放进股票,再把股票打上去,在高位把股票变成资金,才能赚到钱;  2、由于小的股票(流通盘和流通市值),向上推升所需的资金少,所以,一旦大势向好,在所有的板块中,小盘次新股总是——涨幅最大的、热点持续时间最长的板块;  3、通过A股历史大数据分析发现,新:上市时间距离现在最近;小:低流通盘和低流通市值;低:绝对价位低 的小盘次新股涨幅最好。  综上所述,小盘次新股是操作起来最为稳妥的,盈利最有保障的品种。记住:小——是中国A股第一生命力,是所有上涨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而,新、小、低是选择这一类股票的最重要标准。  二、小盘次新股具有的共性——  1、它们的联动性强,齐涨齐跌;2、它们多半时间会随着创业板指的起落而起落,它们的跌涨是创业板指的放大版;它们具有——大盘跌,我猛跌;大盘涨,我猛涨的特点。  三、它们摔不死——  1、历史大数据表明,这样的股票,尽管在熊市跌的稀里哗啦,但是到了牛市依然会再创历史新高,并且不断刷新新高。最典型的例子是万福生科300268,由于造假上市败露,导致上市不久买在当时最高点(34.7元)附近的股民大幅套牢,四个月后持股者的账户总资产被消掉了71.64%(9.84元),也就是说100万资金,71.64万都不见了。但是,两个月后再度狂涨,使得套在前面历史最高点(34.7元)的筹码,不仅解套,而且翻番(76.3元,涨2.2倍)。  2、它们的振幅大——最利于倒腾(做差价)。  所以——如果基本摸清它们的波动特点,和大盘的跌涨节奏,一手持股,一手持币,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带来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我不是经常发东西为了吸引眼球的人
关注的朋友们你们好好的领悟
今天写的这些东西价值你们本金的三倍
  @牵着蜗蜗牛去散步
09:43:46  楼主呢?  -----------------------------  楼主一直都在的 炒股不要浮躁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怎样复盘才是好的复盘?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753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分享邀请回答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61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
复盘,是柳传志先生首先在企业管理领域提出的一个概念,二十余年前我读到柳总对此的阐述,不禁心神往之推崇备至,从此开始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深入应用,可以不夸张地说,我是柳总复盘理念的身体力行者和大受益者,如果说今天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
在我看来,没有人生来就掌握了他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全部技能,纵然天资聪慧也只是一棵慧根而已,要掌握工作和生活中所需的技能并成为成功者,只能依靠学习。
人学习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自书本上学前人的知识,一种是自身边的人身上学其先进,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学习。
其中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向自己学习,尤其是对于成大事者,你的所作所为越是开天辟地的创新越无人可以学习,只能向自己学习。
向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法就是复盘。我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把复盘总结了四个步骤,即目标—结果、情景再现、得失分析和规律总结。首先,对照期初的目标看结果有没有达到,差距在哪里。其次,不管有没有达到,把要复盘的项目进行回顾和阶段划分。再次,针对每个阶段总结得失,对事也对人,找出问题找出原因。最后,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下来,以期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知道如何处理并不再犯同类错误。
由此可见,复盘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善用复盘,我们就会不断成长,不断自我进化,越来越强大。
复盘有小复盘有大复盘,小到每天睡觉前对自己当天经历的事情做个快速复盘,总结一下得失,大到一个公司的战略执行的复盘。不管大小,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每一个经历都变成精神财富,我们的精神就会越来越厚实,我们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大。
我近年有幸经常和柳总接触,多次亲身感受柳总的复盘工作习惯,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借本书出版之际,我也祝愿读者都能够学会复盘,养成复盘习惯,做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人,成为自己生活的赢家。
《创业36条军规》作者
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
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
创始人俱乐部第一任联***
创业板董事长俱乐部现任联***
  少华新近在一个学校食堂盘下了一个档口(摊位),供应热菜套餐。两个月经营下来,生意一直不见起色。因为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所期望的回报,辛苦就显得尤其辛苦。
做餐饮,最重要的是要有回头客,回头客多了,就相当于稳定的销售额多了。按理说,学校的客源是最固定的,除了节假日,学生99%必然在食堂吃饭。少华之所以选择学校食堂的档口而不是社会的店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一点。固定的客源有了,但生意却并不好,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自己没有做好。
少华的朋友亚杰是做咨询的,一个周末,少华请亚杰到档口观察两天。希望亚杰能用咨询师的眼光,帮助自己发现问题,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销售搞上去。
两天观察下来,亚杰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
亚杰:看了两天,我发现,你每天只做中午和晚上两顿正餐。而正餐的菜都是三荤三素,品种也没有什么改变。既然卖得不好,为什么不改变菜品呢?
少华:这几个菜是开始做的时候就确定了的,所以就一直这样做着。
亚杰:难道你做菜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符合开始时候的设计?你刚开始确定的菜品,跟你当时对市场的预期和想象有关系。现在做了两个月了,市场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它跟你开始时候的预期和想象一致吗?
少华:很不一致。
亚杰:我想也是这样,要不销售就不会上不去了。既然不一致,为什么还要坚持做一开始确定的菜品呢,难道仅仅因为它们是一开始确定的,你对这几道菜就有了感情?
少华:扯淡的感情。
亚杰:那就应该根据你对市场的理解,调整菜品。
少华:是的。
亚杰:你卖的是套餐,两荤一素10块钱。我注意到,有一道盐煎肉卖得不错,每次基本都卖完了。为什么盐煎肉不单独多做一点?
少华:一道菜多做一些?我从来没想过这个呢。为什么各个菜做的量一样,可能是看起来比较协调,可能是其他人都是这么做的。一个菜单独多做一些,我从来没意识过这个。
亚杰:可它不是卖完了吗?!其他菜还有余而它卖完了,说明大家喜欢吃,不够卖。不够卖的为什么不多做一些?像现在这样,因为它卖完了,其他的菜就不好搭配了,很多人也就不在你这购买了,损失了生意啊。
少华:有道理。我明天就试试。
亚杰:我发现,不仅仅是你这一家,其他档口也一样,当天没卖完的菜,如果剩下比较多,都会打包放在冰柜里,第二天再卖。为什么这样做呢?
少华:当然是为了节省成本啊。难道都倒掉?那多浪费。
亚杰:把剩菜放冰柜里留到第二天卖,虽然不会太影响质量,但这么做真的节省成本吗?
少华: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这还用问?!
亚杰:可是你想一想,一道菜之所以剩下的多,说明它不受欢迎。既然不受欢迎,为什么第二天还要继续卖?这是第一。第二,剩菜毕竟跟新鲜菜不一样,即使你与第二天新炒的拌在一起,那也影响卖相,也影响口感。第三,最重要的是,将剩菜打包留下来这个简单的动作,会将你锁死在这道菜上。因为剩了些,为了凑足跟其他菜同比例的量,你必定还要新炒一些。于是,前一天卖不好的菜,你第二天还得提供,难道第二天它就能卖好吗?除非大家的口味都变了,你觉得这有可能吗?
少华:这当然不可能。不过我真没有想到,本来是为了节省成本,没想到却将自己锁死在一道菜上。卖不出去的菜,不管多节约,留下来都是浪费。
亚杰:我的意见很简单。你每天观察,看看自己哪些菜好卖,哪些菜不好卖。好卖的,第二天继续,要不要增加分量看情况。不好卖的,倒掉,第二天换新品种。这样实验下来,大约不出一个月,应该能够摸索出受市场欢迎的三荤三素六道菜了。它们就是你应该做的品种。当然,除了观察自己,你还应该观察下食堂其他的档口,看他们什么菜好卖,然后学习借鉴。
少华:谢谢。
其实,少华就是你我,常常莫名其妙地被一些清规戒律所限制,存在着思维的盲区,很容易就被自己和过去锁死。经历的往事,养成的习惯,接受的教育,所属的文化,等等,都可以让我们陷在其中而不自知,无法自拔。如果有亚杰这样的朋友,就可以给我们提供旁观者视角,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但是如果没有亚杰这样的朋友在旁边观察指导,难道就只能重复自己的老路,“唱着过去的歌谣”么?
当然不是,柳传志先生引入联想并大力推行的复盘方法,就可以让我们避开自己思维盲区的限制,不但不会被自己和过去锁死,还能够向自己和过去学习,把事情琢磨透。
复盘,本身是一个围棋中的术语,是指棋手在下完一盘棋后,要在棋盘上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下得好的要继承,下得不好的,要在重新摆的过程中探究怎么样落子才更好。复盘,是棋手们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
柳传志先生第一个将复盘概念引入到做事中,是指要在头脑中对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看看哪里做得对,哪里做错了。做对了的地方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还是偶然碰巧。做错了的地方,如何才能改正,等等。
一般来说,复盘包括四个阶段:回顾、反思、探究、提升,即回顾目标和过程、反思原因、探究规律、提升能力。前三个阶段是复盘的过程,后一个阶段是复盘的结果。
其实,亚杰在对少华的咨询中,也在使用复盘这一方法。
回顾目标和过程:做好生意赚大钱。这个动作少华也做了,正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才会把亚杰请过来做诊断。
反思原因:菜品还停留在一开始的设计上,没有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改变。卖得好的菜品没有多做以增加销售额,同时卖得不好的菜品,还一天天地被重复。
探究规律:只有做受市场欢迎的菜品才能生意好。而是否受市场欢迎,每天市场都会告诉少华。少华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保留受欢迎的,淘汰不受欢迎的,提供新的菜品接受市场检验,而不是被眼前的“浪费”锁死。
提升能力:如果按照亚杰给出的方法,观察自己和食堂其他档口,少华必然会越来越了解学生的口味,也就是说,他把握市场的能力会越来越强。结果自然是生意越来越好。
而如果少华掌握了复盘方法,他就并不需要亚杰的旁观者视角,自己就能够按照复盘的步骤,回顾、反思、探究,一步步进行自我审查,发现问题,找出方法,解决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导赵晓老师说,复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中干、干中学的方法。复盘之后,将得到的方法以及经验投入到随后的事情中,然后在随后的事情中继续复盘,这样就形成一个复盘—提高—复盘—提高的正向循环,推动我们的能力不停地提升。
依靠复盘的强大威力,联想安全地度过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应对国际巨头的挑战、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国际化等。复盘被确定为联想三大方法论之一,而且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方法论。
亲爱的,请精通复盘!
  柳传志、任正非、李东生、冯仑、孙陶然、周鸿祎等牛人们都在使用复盘,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要取得成功,要赢,必须善于复盘。
要提升,多复盘;要成功,精复盘。
联想有个复盘术
日,在北京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暨创业联盟成立大会上,柳传志在谈到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时说,学习能力很重要,要学会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学习,而是要懂得复盘,要随时复盘,不断总结提高。
这并不是柳传志第一次谈到复盘,甚至也不是第二次、第三次谈复盘,而是柳传志一直以来无数次谈到复盘的一次,“复盘”成为柳传志近年来提到最多的关键词。
在获得由法国里昂商学院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世界企业家论坛”的2010年度世界企业家奖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柳传志说:“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在阿里巴巴的网商大会上,柳传志在发言的时候,强调要对自己无情复盘,这样才能够知道哪里做得对,哪里是运气,哪里是才能。
在接受优米网王利芬关于联想并购回顾的采访时,柳传志说,现在联想欧洲高管没有一个中国人,但是,他们的思维全是联想的,他们也会说着“FuPan”(复盘)。
其实,自从2009年之后,柳传志在接受新浪、《创业邦》、《CD商报》、《新智囊》等媒体采访的时候,基本上每一次都会谈到复盘。
柳传志不但口头上说复盘,2011年还在联想旗下所有公司推行复盘:形成专门的培训资料,要求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复盘培训,学习复盘方法。
柳传志为什么这么重视复盘呢?
复盘对联想的价值,可以说体现在联想的每一次重大事件中。
2003年前后,戴尔在中国表现凶猛,不但市场份额的增长率比联想高,而且在商业客户方面的市场份额也比联想高。当时市场认为,戴尔的直销模式,是代表着先进的销售方式,联想在这次竞争中,恐怕要败下阵来。再加上柳传志此前在员工大会上曾经说过,要让戴尔认识认识谁是联想,谁是杨元庆。而竞争下来的结果,自然有点苦涩。不过,联想并没有因此败落,通过复盘,联想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直销还是分销体系的问题,真正的竞争在于谁的流程更卓越,谁更有效率,谁能把握更多的客户群。在此基础上,联想调整了竞争方式,并在2004年一战翻身,戴尔从此再不能对联想构成威胁。
2009年,联想用2亿美元的价格买回了此前卖掉的手机业务,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卖掉手机业务,是对2005年“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复盘后的行动结果,而买回手机业务,也是经过对苹果等企业行为的复盘,以及对行业的复盘,得出的结论。
其实,联想的每一个重大行为,基本上都可以看到复盘的影子。复盘在联想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想的战略调整,比如收购IBM的PC部门,比如投资领域的扩展,比如新公司的成立,可以说,联想任何一次大的成功,都离不开复盘的作用。
复盘,已经被联想总结提炼为联想方法论。联想方法论共有三个特点:一是有极强的目的性,二是分阶段实施,三是在复盘中成长。在复盘中成长,也被认为是联想最重要的方法论。
2001年,柳传志将复盘引入联想工作之中,对于一些重大的事情,都要进行复盘,以便发现问题、找出方法,为后来的工作提供指导。但是,在此之前,联想一直是按照复盘的方法在做事,只是没有叫做“复盘”而已。[1]
在联想,复盘有一套规范的流程。首先,在整个公司中成立了一个复盘的项目小组,根据公司里的项目前后梳理;复盘一开始,就有详细的文档,小组会根据所有项目的历史情况、现在的结果以及小组对事情的反思和总结,写出复盘报告。在10年时间里,联想已经总结出复盘文档达240多个。[2]
复盘,帮助联想战胜了一个个对手,在联想成为中国第一、收购IBM PC、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脑生产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复盘不仅仅是在联想被使用。冯仑在万通有个反省日,这被视为万通生存密码。[3]东生在反思并购汤姆逊的问题之后,写出了广为传播的《鹰的重生》。周鸿祎在复盘3721的错误之后,通过免费杀毒重新挺立潮头。孙陶然认为自己的《创业36条军规》以及管理思考,多借助于复盘获得。还有更多的人,他们在使用复盘这种方法,虽然并没有使用“复盘”这个词语。
复盘不仅仅是对企业强化组织能力、提升业绩有用,对于个人来说,复盘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为什么是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标志性人物,被认为达到了“内圣外王”的儒家最高标准,是儒家的最后一个“圣人”。曾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他: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的修为(内圣),他的事功(外王),得到了蒋介石和***这两个对立阵容领导的一致高度好评。蒋介石说:“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更进一步:“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为什么是曾国藩呢?
论聪明才智,当时与曾国藩差不多的湖南人有很多,胡林翼、江忠源、左宗棠等。论机会,他也只是当时的帮办团练大臣之一。论带兵打仗,好像只要是他亲自指挥的,都以失败告终。看起来,曾国藩没有任何高人一等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天资中庸、不显山不露水的曾国藩,最终成为清中兴第一人。
为什么呢?
除了他强大的意志力和识人用人的能力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曾国藩强大的事后复盘的习惯和能力。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曾国藩父亲去世,其时曾国藩正与江西官场交恶,遂趁机发丁忧折,请假守制,不待皇帝批准,即离营回家,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然而,摆脱了战场烦忧的曾国藩,在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一年多来,他曾无数次痛苦地回想过去三五年间的往事。他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嫉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他心里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终于酿成大病。[4]
不过,也正是这一年在家的日子,曾国藩复盘了自己过去几年的问题所在,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曾国藩想起在长沙与绿营的龃龉斗法,与湖南官场的凿枘不合,想起在南昌与陈启迈、恽光宸的争强斗胜,这一切都是采取儒家直接、法家强权的方式。结果呢?表面上胜利了,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又如参清德、参陈启迈,越俎代庖,包揽干预各种情事,办理之时,固然痛快干脆,却没有想到锋芒毕露,刚烈太甚,伤害了清德、陈启迈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这些隐患与障碍,如果不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在书斋里,在六部签押房里,是无论如何也设想不到的,它们对事业的损害,大大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意。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手法有时不能行得通,而迂回的、柔弱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目的,战胜强者,且不至于留下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代记住的诸如“大方无隅”、“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的话,过去一直似懂非懂,现在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些年来与官场内部以及与绿营的争斗,其实都是一种有隅之方,有声之音,有形之象,似巧实拙,真正的大方、大象、大巧不是这样的。它要做到全无行迹之嫌,全无斧凿之工。[5]
  复出之后,曾国藩充分实践自己找到的“柔弱胜刚强”的道路,“一连几天,曾国藩坐着绿呢大轿,遍拜长沙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善化两县知县,他也亲自造访”。[6]作为手握重兵的湘勇统帅,曾国藩如此不计前嫌、谦恭有礼的行动,彻底收服了长沙官场的人心,为自己在前线的战争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曾国藩还认识到,自己以前认为官职是朝廷名器,在保荐上太过于慎重,导致很多跟随自己多年的人都没有获得一官半职,也是战事不顺的原因。没有重赏重保,部下当然不会下死力。因此,复出之后,曾国藩就对部下“以大义剀切晓谕,以优保暗作许诺”,两手齐下,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于打胜仗后各个官员的保荐名单,曾国藩照报不误。
基本上,复出的曾国藩与之前有了一个大转变。在内心的坚持上,他还是以前的那个曾国藩,维护名教传统;对自己个人的要求,依旧按照君子的标准而行。但是在方法上,却很少再去硬碰硬地争斗,而是迂回解决问题;对他人的物质利益要求,也已经能够理解和满足,不再具有道德癖。
一个对己严、对人宽的曾国藩,终于成就了现在的“完人”。
当然,复盘不是成功人物或者伟大人物独用的方法,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复盘,也可以收获自己的成长和提升。
撞了不白撞
2008年9月,中秋节后上班的第一天,阿九竟然在办公室晕倒了,更倒霉的是,他的头撞上了两面墙交界突出的棱上,这可是墙最尖锐的地方(墨菲定律又一次应验了),于是立刻头破血流。阿九很快被送往了医院,医生告诉他,伤口有5厘米长,阿九生平第一次被缝针了,有5针之多。
为什么会晕倒呢?事后同事和朋友们不解地问阿九。
是啊,为什么会晕倒呢?阿九自己也想找到答案。自己不过三十出头,年富力强,除了感冒,任何小病小灾都没有过,生活规律,经常锻炼,怎么就晕倒了呢?带着这个疑问,阿九对晕倒前的过程进行了回顾:
当时,自己正在工作,突然,感觉到一阵胸闷,紧接着是头晕,然后就不可控制地吐了一桌子,连同前一天晚上和当天中午吃的食物都吐了出来。随后,胸闷和头晕的感觉消失了,阿九看着满桌子的秽物,决定收拾一下,等他离开座位没走出几步,头一昏就撞上了墙的棱角。
不管回想多少次,整个过程和步骤,都是如此,没有差别。
头晕,一般是因为血糖比较低,可自己并不是低血糖,也从来都没有过头晕,不可能偏偏那天低血糖,那么,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低血糖呢?
阿九思来想去,最后得出结论,一定是因为头部供血不足,导致头部缺血,从而头晕。而头部缺血,是因为胃部不舒服的时候,要从胸部和头部抽血,以解决当时不可控制的想吐的动作。为了缓解胃部不舒服的问题,胃部先是就近从胸部抽血,这导致了开始的胸闷。但是这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继续向更远的头部抽血,这导致了后来的头晕。当胃部从胸部和头部抽血之后,满足了做出动作所需要的能量,于是用力将积存在胃部的物质吐出,缓解胃部的不舒服症状,然后血液回流至胸部和头部,一切开始好转。自己的问题出在情况好转之后,起身太快,头部血液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行为的能量要求,于是晕倒,于是撞墙,于是头破血流。
后来咨询了医生朋友,才知道原因是一过性低血压。
不过是快了几秒钟,却付出了几百块钱的代价和近一个月的休养恢复时间。阿九戏言,这真是血的代价,一有机会说到这个事情,他就会说:“给你一个血的教训——血换来的教训:当呕吐头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姿势不变,直到自己觉得完全清醒。”
阿九复盘出了胃部、胸部和头部的关系以及胸闷、头晕的原因,但是并没有停下来,他继续追问了一下:为什么胃部会不舒服呢?是因为中秋晚上自己吃得太好,腊鱼腊肉、鸡腿鸡蛋、月饼米饭、红酒白酒、凉拌热饮,满满当当塞了一肚子。而平常的晚上,自己最经常吃的是西红柿鸡蛋面或者是蛋炒饭,简单清爽。中秋晚上的饮食打破了胃部原来习惯的平衡,超出了胃部的肌肉记忆,只是因为年轻身体好,才没有当晚发作,等到第二天,经过外在某种因素的刺激,触发了胃部的“机关”,于是一切就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阿九想:“看来,身体的好坏并不是绝对的,关键是要保持平衡。平衡是身体各个部位经过长时间相互调适的结果,是它们最佳的工作环境。如果打破了平衡,偏离了它们工作的习惯值,一旦超出了承受范围,某个器官就会表现出不舒服并进行强行修复,这必然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从外在表现来看,就是人们常说的‘得病’。所谓‘得病’,是因为打破了平衡,并不是身体不好。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一些看起来病歪歪的人,活得要比某些看起来健康的人长,为什么人体可以带瘤生存,某些病菌可以长期存活在人体内但并不发作,因为只要没有打破平衡,人体的所有器官就都能够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抵制各种疾病,保证身体正常运转。”
可见,这次撞头对于阿九而言,也不全是坏事。通过用心复盘,他得出了很多有用的认识,获得了成长,有能力指导自己在未来如何正确处理同样的情况。
其实,复盘这种方法并不复杂,人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也早就在使用,只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所以复盘才没有发挥出在柳传志手中那样的威力。一旦人们开始意识到,并将复盘做成习惯和文化,他的工作和生活都将展开一幅新的面貌。因为最终我们将发现:本质上,复盘可能是我们唯一拥有的提升自己的方法。
什么时候复盘
什么时候可以去复盘呢?
联想集团十几年复盘实践的经验是:
1)小事及时复盘。
2)大事阶段性复盘。
3)事后全面复盘。
在事情做完的时候可以复盘,在事情进行到中途也可以复盘。当你觉得一件事情有疑惑的时候,当你觉得矛盾的时候,当你认为到了事情关键点的时候,当你怀疑事情是否按照正确的路径在进行的时候,等等,都可以进行复盘。
可以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件,只要你觉得有必要,都可以进行复盘。
参加一个会议之后,你可以复盘下会议中自己的表现,以便下一次会议能够更有成效;参加一次商务谈判之后,你可以复盘下谈判中自己的表现,以便以后的谈判会更胸有成竹。成功的事情,通过复盘发现真正促使成功的原因,以便继续成功。失败的事情,通过复盘发现失败的关键,避免下一次重蹈覆辙。
只要去复盘,你便会有“觉”,觉悟、觉醒、觉察,发现做事的关节和诀窍。
个人要复盘,团队也要复盘。
个人复盘提升自己能力,团队复盘提升组织能力。
个人的复盘,可以是一转念,一思量,一回想,一反省。
团队复盘,则需要专门的时间和空间,一起探讨。
让复盘成为习惯和本能。
现在,开始复盘!
本书讲述了复盘的价值、类型、角色、方法、内容和步骤等各个方面。
从价值上来说,复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固化规律、校验方向、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发现和产生新的想法与知识。除了提升能力之外,它还对提升个人品性和组织性格有巨大作用。三思而后行,一个习惯复盘的个人和企业,品性会更加低调和踏实,避免浮躁和冒进带来的危害。
本书还提供了一个概念:柳传志环。我将做事的“沙盘推演——执行——复盘”称为柳传志环。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复盘是由柳传志引入到做事的过程之中的。柳传志环可以简称为PDF环。P代表Preview,指沙盘。D代表Do,指做的过程。F代表FuPan,指复盘。
[1]翟文婷.柳传志:我们需要哪种创业企业家[J].创业邦,日专访。
[2]李舒芳.联想有个“复盘”术[J].新智囊,2011(1)。
[3]舒芳.联想有个“复盘”术[J].新智囊,2011(1)。
[4]唐浩明.曾国藩[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5]唐浩明.曾国藩[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6]唐浩明.曾国藩[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9。
  关于复盘,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通过推演这个动作,复盘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呈现,而是可以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正是因为推演这个动作,将复盘与总结从本质上区别开来。
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
所谓复盘,就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它通过对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回顾、反思和探究,实现能力的提升。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通过推演这个动作,复盘就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复制呈现,而是可以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探讨。正是因为推演这个动作,将复盘与总结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复盘不同于总结,就像沙盘不同于计划一样。
事前有沙盘,事后有复盘。
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才算结束?
当我们做完一个项目,完成一个工作,提交一个成果之后,一般说来,事情就结束了。
事情真的结束了吗?
我们才做到了事情的一半。还有另一半,也有很大的价值。
这另一半,就是复盘。
对于复盘来说,回顾、反思、探究、提升,一个都不能少。
回顾就是回顾过程,反思就是反思原因,探究就是探究规律,提升就是提升能力。回顾、反思、探究,是复盘的动作;提升,是复盘的结果。
我们用一次销售活动的复盘来举例。
假定销售的产品是网络培训产品,销售时间花了三个月,计划销售额是100万元,实际销售额是10万元,去过学校,搞过讲演,做过论坛。
回顾,就是对这三个月的工作进行描述:①目标是什么(100万元)。②结果如何(10万元)。③做了什么(跑了十几所学校,做了一些广告页,举办了一些讲座,在学校的网站上有一些宣传)。④与计划有什么出入(媒体宣传减少了,讲座增加了,网络宣传增加了。与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搭上关系的目标没有实现)。⑤产生了什么意外结果(渠道比原来熟悉了,在学校发展了一批做兼职的学生,如果下次有合适的产品,可以继续使用),等等。
反思,就是找出原因:①为什么实际销售额与计划差别那么大(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对,远程教育虽然看起来很热,自己代理的产品也是名牌,但是,真正愿意掏钱购买的不多。市场上卖得好的产品,都是跟收入挂钩的,比如职称类的,学习了考试了,可以得到加薪。其他的纯粹学习类产品,市场购买欲望还比较低)。②为什么实际做的事情与计划要做的事情不完全一致(主要是现在的平面媒体不能辐射校园,而大学生,现在上网是极其普遍的,可谓是长在网上。因此,增加了网络营销的投入,减少了平面媒体的宣传)。③时间上太仓促,错过了与主要消费者大面积接触的机会,只在学校推广了两个月,就到了暑假,很多学生都离校了。
探究,就是发现规律,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①对市场认知不对,是因为没有深入市场做调研。现在看来,消费者还是喜欢能够尽快得到实惠的产品,强调的是短线收益,而不关注长期可能的效果,这是消费心理。②做决策太草率。看到远程培训宣传得火,代理的也是名牌,就仓促决定上马,归根结底是自己做决策之前只看见利益没看见风险。以后应该形成一个决策机制,在决策之前,不能光听厂家怎么忽悠,而是要看看做过的人是怎么说的。③这次损失巨大,是因为不能退货,都是先付款拿的货,亏的都砸在自己手里,这相当于没有给自己任何保护。以后凡是这样的产品,都不做,不管厂家多么大牌。④在做之前,厂家说有各种支持,但是交钱后,很多支持都没有兑现。下一次找合作对象,要看接触的厂家的人,不能听他们说的,要看他们做的。那种说起来滔滔不绝、天花乱坠的厂家,不可信。
经过这个复盘的过程,我们发现,如果重新来一次,则:第一,不会代理这种远程产品,代理的将是对消费者更加有即时效果的产品;第二,不会因为厂家说得好听就掏钱,保证了自己资金的安全,也节约了时间成本;第三,决策更加慎重。
复盘的关键是推演
在第一眼看来,很多人觉得复盘也没什么特殊,不就是总结经验教训吗?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如果复盘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词语,柳传志完全没必要在联想的管理中引进复盘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联想的三大方法论之一,更不会要求联想集团全球的每个员工都认真学习复盘,“与复盘同呼吸共命运”。
事实上,总结只是复盘的一部分,复盘有比总结更为丰富的内涵。
总结是对事件过程进行梳理,它是对已经发生的行为和结果进行描述、分析和归纳。它关注一些关键点和里程碑。而复盘,是在头脑中对做过的事情重新过一遍。这个“过一遍”,就是说从头到尾的审视。复盘除了有总结所包含的动作外,它还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探究,探索其他行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找到新的方法和出路。
可以说,总结是静止跳跃的,复盘是动态连续的。
探究中的一个重要动作,是推演,这是复盘与总结最显著的区别。正是因为推演这个动作,使得我们可以对各种可能性及其不同后果进行审视和设计,看看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成功的地方是否有更成功的措施,失败的地方是否可以找到不同的路径。就像下围棋一样,总结只是告诉棋手这一盘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哪里是问题手。复盘则可以让棋手对下得好的子、下得差的子或者是问题手等进行探究,看看是否有不同的下法,下得好的地方是好在哪里、为什么好,下得差的地方为什么不应该那么下,问题手则试试有没有其他下法,其他下法导致的后续变化与应对是什么,等等。
复盘还可以对事件发生之前的思考和逻辑进行梳理,去审视当时思考的过程以及逻辑,并对其进行评判,以确定做事的前提是否需要重新构建。通过复盘,加上执行实践的参照比对,从而排除错误的认识和路径,找到更有效、更符合本质规律的做法,确定哪些行为可以继续,哪些行为必须终止,应该开始什么新的行为,等等,帮助今后把事情做好、做对。
可以说,总结是平面的行为,复盘是立体的行为。
说到推演,很多人熟悉的是沙盘。沙盘是人们常见和熟悉的推演,它是事前的推演。因为此时还没有实践,沙盘所得出的结论,更多的是想象中的可能性。复盘可以看成是事后的推演。因为已经有了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有了执行结果作为参照比对,复盘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就不再像沙盘推演时只是想象的可能性,而是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确定性方法。
没有人将沙盘等同于计划,自然,复盘也不等同于总结。
当一个人精通复盘之后,他对于自己的工作就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悟,具有一种惊人的直觉,这个时候,他用不着一板一眼地进行推演,就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一眼抓住关键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他究竟是在复盘还是在总结,看起来更加难以区别,但并不是没有区别,而是一般人看不出来而已。
复盘的由来
所谓复盘,是从围棋中借来的一个术语。围棋中的本义是,当我们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在棋盘上走一遍,看看哪些子下得好,哪些子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等。
这个重新走一遍并且思考的过程,就称为复盘,也称为复局。通过复盘,棋手可以发现棋路的不同变化,找到更好的下法,总结新的套路,最终甚至可以形成棋谱(固定的某种情况下最优的应对招式),从而实现自己棋力的提升。
中国围棋元老陈祖德曾经在演讲中说:“还有一个棋手林海峰,他修养特别好,输了棋还跟对手请教、研究。可是一次他的孩子到我家里说,他爸爸输了棋回家肯定三个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在摆棋,就是说梦话也是在讲棋。”[1]
这个摆棋,就是在复盘。
这种走一遍不是简单地重新将棋子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满棋盘,而是要对每一手重新进行思考,一方面是还原当时的思考逻辑,另一方面,因为是事后的重来,可以过滤对局时的情绪,获得了一种站在画面外看画的角度,也有了一种局外人的从容,从而给了自己理智的重新思考的机会。
通过复盘,棋手可以发现,自己在对局过程中,哪些是疑问手,哪些是胜负手,哪一步下臭了,哪一步是精彩的。对于疑问手,还有哪些不同的应对手法,更好的下法是什么,下法改变之后的应对是什么,不同手之间的顺序是不是应该调整……
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有比自己更高水平的人和自己对弈并帮助复盘的时候,他们可以看出选手看不到或者思考不到的地方,从而一下子将选手的眼光和视野拓宽。“二老(刘棣怀和王幼宸)训练我们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下,下完作一番简单复盘,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样的训练方法最单调,但也最有效。水平低的年轻棋手要想快速提高,最好就是有条件向高手讨教,通过实践来学习。因为对局中能够学到布局、中盘、官子及形势判断等各方面的知识,又能不断增加实战经验,还能迫使高手认真思索,拿出看家本领。”[2]
我们一直在复盘
炒过股票的人都很熟悉复盘。每天交易结束之后,他们都要对当天的交易情况进行复盘,对全天大盘的走势进行回顾,对各支股票全天的走势进行回顾,思考股票如此走势的原因,提出一个可以说得通的解释。通过复盘,每个股民都总结提炼了自己的炒股技术,形成了自己的炒股逻辑。此外,他们希望通过复盘得到“盘感”,这种盘感可以让人能感知股票未来的走势,从而占得先机,战胜股市,获得盈利。
也有一些人将复盘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许月良和刘毅将复盘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中[3],还有人强调在部队演习中要重视复盘。[4]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复盘都不陌生,很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复盘。只是可能并没有人叫它为复盘,也没有意识到那是在复盘而已。比如,人们在思考事情的过程中熟练使用的回想、反思和总结等技巧,就是复盘方法中的重要步骤,也可以说是在进行一种简化的复盘。
和朋友聚会后,会回想为什么自从某个时间之后,朋友好像并不快乐,是不是自己有什么话说错了。跟领导沟通后,会反思自己对领导的态度是否过于放松轻浮,导致领导将本该自己负责的事情交给了他人。与客户接触后,会总结哪个地方是客户的兴奋点,哪些是客户真正的需求,要在哪里着力。孩子生病了,是昨晚被子没盖好还是吃坏了肚子?背部的疼痛,好像和上次的感觉不一致,部位也不完全相同,是不是应该去找医生看一下?这次团队任务完成得不错,是运气还是实力使然?怎么上次用过的方式这次没有奏效……所有这些思考问题的过程,都是在使用复盘的方法。可以说,复盘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复盘的方法。
我们有事情的时候,常常会找到朋友说,你帮我参谋参谋。这个参谋,出主意倒在其次,主要就是复盘。通过讲述过往的经历,让另外一个人去整合梳理,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角度和结论出来,以便对事情有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为随后要采取的行动提供指导。
复盘,并不要求我们真的每一次都将原来的事情重新做一遍,除了围棋的复盘是重新按照下子的顺序一步步重新摆放之外,部队演习不用重新来一遍对抗才能知道对抗中的问题,老师也不用重新按照原来的教学才能知道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修正提升。阿九更不用通过再来一次呕吐撞墙才能得出关于血液和身体平衡的认识。这不但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行。
所谓复盘,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上对事件的重现,可以是真实情境的重来,也可以是一种纸上风暴。通过事后在头脑中和纸面上重现事件的整个过程,重新审视、思考事件中的行为和思维,从而发现问题,吸取经验,找到根源,总结规律,最终实现能力提升。
[1]http://news.chinawutong.com/fangtan/tongsu/49_8.html。
[2]陈祖德.超越自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许月良,刘毅.如何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复盘”——以人教版《以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4)。
[4]邓继林.要重视“复盘”[N].解放军报,(2)。
  复盘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固化流程、校验方向,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发现和产生新的想法与知识。除了提升能力之外,它还对提升个人品性和组织性格有巨大作用。
三思而后行,一个习惯复盘的个人和企业,品性会更加低调和踏实,避免浮躁和冒进带来的危害。
为什么要复盘?
这个问题更应该这么问:为什么不复盘?
柳传志、李东生、冯仑、周鸿祎、孙陶然等牛人都在复盘,赢家都是复盘的高手,为什么我们不复盘?!
在某种程度上说,复盘是我们能够提高能力的唯一手段。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固化流程、校验方向,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发现和产生新的想法与知识。
除了提升能力之外,它还对提升个人品性和组织性格有巨大作用。三思而后行,一个习惯复盘的个人和企业,品性会更加低调和踏实,避免浮躁和冒进带来的危害。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别独自用餐》的作者基思·法拉奇在书中讲过自己如何与总裁助理交手的经过以及他的解决之道。[1]
玛丽本人是Deloitte公司总裁帕特·罗肯多的助理(我估计就算帕特退休了以后,玛丽也还是他的助理),我们刚开始相处得很好……每次给帕特打电话之前我都会多花几分钟来跟玛丽闲聊,我总是说:“玛丽,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就像一个‘大喇叭’。”现在回头看起来,我能很轻易地接近帕特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跟玛丽相处得很好,而且我跟帕特的关系也成为我商业生涯里最为重要的一段关系。
然而,有一段时间我跟玛丽的良好关系有了一些变化。那时候我已经坐上了公司首席市场总监的位子,这样我也有了自己的全职行政助手——珍妮弗。我觉得珍妮弗具有了我所想要的、能够胜任行政助手的所有品质,她很聪明,组织能力强,工作效率也高。唯一的问题就是她跟玛丽完完全全合不来。
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想要把我的事情安排进帕特的日程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了。对我来说,以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绕过那些烦琐的官僚程序,而现在却根本不可能。我的开支账户开始被很仔细地审查,我的时间也被大量地占据,而且珍妮弗遇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让她不良的情绪反应变得更为激烈。
我再也受不了了,于是我直奔帕特的办公室,非常坦率地说:“你看看玛丽她在干什么?这事儿也该收场了。”
如果说在这之前玛丽已经算是被激怒了,那么现在简直就是怒不可遏。
此后的一些日子对我来说简直就像噩梦一样。终于有一天,帕特把我叫到一边说:“基思,这件事你整个都做得不好。现在我的生活简直像在地狱一般。你想想,每天玛丽都在我耳边不停说你那个助手的事情,而我真的不打算插手这个事情。还有,你真够傻的,玛丽对你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喜欢,是你该帮自己一个忙,也算是帮我一个忙吧,无论如何你一定要搞定玛丽。这件事从一开始玛丽就已经掌握主动了。”
珍妮弗走后,我在招新助手时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就是先把候选者拿给玛丽挨个看了一遍,然后让她按照她的喜好给排了个次序。于是,我就雇用了她选择的第一名。然后,我很认真地告诉我的新助手,要她对玛丽唯命是从。不久以后,我就和玛丽和好如初了。
在基思与玛丽的交手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第一回合,基思做得很好,表扬玛丽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通过闲聊,让玛丽感觉到了尊重:自己不仅仅是被当做接近总裁的通道,而是本人也被他人所关注。
但是第二回合,基思却犯了大多数人的错误:找到玛丽的上级帕特申诉。在玛丽看来,这是在告自己的状,相当于是直接与自己开战。结果呢,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以后的日子变成了噩梦,甚至弄得需要总裁出面来规劝基思。
其实基思的这种做法,是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思维。他们认为,领导的秘书或助理,不过是因为跟领导靠得近自己才需要跟他们打交道,有什么好牛气哄哄的?自己办的事情都是堂堂正正的,没必要对一个秘书或者助理献媚。他们将主动与秘书或助理搞好关系当成是降低身份。
如果基思只做到这一步,那么后面的情况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戏码了:基思不尊重玛丽,玛丽不满意基思,玛丽挑基思的错,基思告玛丽的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两人如仇人相见,相逢必反,结果必有一人离开。
但基思没有让事情走到这一步。他首先认识到,玛丽是对自己的助理珍妮弗有意见,并不就代表对自己有意见(而我们有些人则喜欢将别人对自己亲近的人有意见,当做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所谓的“打狗还要看主人”),玛丽对自己,还像以前一样喜欢。当然,这要多谢帕特提供信息。其次,他直接将自己招助理的权力交给了玛丽,让她来决定该招谁,选择了玛丽喜好排行中第一位的人。最后,他告诉新招的助理,要对玛丽唯命是从,这就给了新助理一个信息,玛丽才是她真正的上级。
基思的这些处理办法,避免了自己与玛丽的交往再次陷入危机之中,也再次为自己赢得了玛丽的支持,赢得了与总裁的顺畅沟通渠道,对于自己职业的经历产生了正面作用。
这样,我们看到了复盘的第一个价值: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人们常说,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就是因为被绊倒一次之后,人们有了经验,从而能够防止第二次的发生。而如果一个人竟然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了两次,我们十有八九会说,这人真是个笨蛋。但是我相信,我们都不会成为笨蛋,这正是复盘的功劳。
在引言中,我们曾经说过一个案例:阿九撞墙。假定后来的中秋节或者节假日,阿九又一次面对着一大桌丰盛的晚餐,如果阿九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晚上依旧是西红柿鸡蛋面或者是蛋炒饭这种简单的供应,那么,这个时候他将想起2008年中秋节第二天的遭遇,因此他会劝说自己不能太过于贪婪,不能为了口腹之欲而让胃承担过大的负担,他会控制自己饕餮一顿的欲望,这样,他就从源头上规避了因胃部不舒服而晕倒撞墙的可能性。
如果阿九的朋友过于热心,认为2008年的事故纯属意外,多吃点并不必然导致头晕撞墙,因而还是热情地劝菜斗酒,阿九觉得盛情难却,依旧是大鱼大肉、生冷不忌、红白不分地往肚子里面灌,终于将自己灌了个饱,撑得难受。这个时候,阿九的经验依旧会帮助他,他会自己小心,避免着凉,使得外在的某些未知因素失去作用的机会。即使胃部习惯和肌肉记忆,导致呕吐,阿九还会有足够的知识去保持冷静,告诉自己要保持同一个姿势,等待头脑完全清醒。甚至阿九会干脆坐在地上,这样即使晕倒了,也会因为重心低,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断定,在未来的岁月中,阿九将不太可能因撑得呕吐而头晕摔倒。这种判断的前提来自阿九对头晕呕吐等方面的知识,而它们又来自阿九对2008年头晕撞墙事件的复盘。
“打开内侧着陆灯。”
“打开固定着陆灯。”
“打开频闪灯。”
“自动油门预位。”
“应答机开。”
“气象雷达打开。”
“起飞前检查单完成。”
在任何一部关于飞行的电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话。而在此之前,飞机还需要向塔台申请进入跑道。
这些近似机械化的固定动作,是飞机起飞前必须执行的流程。为了形成这种流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对无数次飞行的经验进行回顾、审查,然后经过缜密的思考,最后形成一份起飞前动作审查清单。飞行人员按照这份清单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起飞。
起飞前的检查流程,是一个复盘后固化业务流程的典型例子。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有工作流程,我们跑步要先热身,就连菜谱中每道菜的制作都有步骤,这些流程规定都是经过复盘产生的。
最有影响的流程概念,是清单。
在《清单革命》一书中,作者调查了很多案例来说明清单的价值。
“一张小小的清单,让约翰·霍普金斯原本经常发生的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比例从11%下降到了0;15个月后,更避免了45起感染和8起死亡事故,为医院节省了200万美元的成本。”
“美国每年发生的严重建筑事故只有20起,这意味着建筑行业每年的可避免严重事故发生率不到0.002%。”
“8家试点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但持续改善的清单,让4000名病人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降低了36个百分点,术后死亡率下降了47个百分点。”
“一张清单,让投资家旗下的投资组合市值竟然增长了160%。”
但是,这些清单并不是自动而来的,而是经过无数次试验,反复推敲后得出的。或者说,是复盘的结果。与一般的流程不同,清单并不包含做事的所有步骤,它只是选择那些重要而又容易出问题的点。即便这样,清单本身,依然是关于流程的规定。
华罗庚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统筹方法》,里面讲过一个泡茶的例子。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开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开水壶、洗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谁都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因为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经常会通过复盘,形成自己独特的做事流程,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是复盘得出的。比如说打扫卫生,有的人一般是想到什么地方就打扫什么地方,但是有经验的人,一般会先清扫高处的灰尘,然后擦桌子,再然后扫除地面的垃圾,最后再拖地。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反复清扫,不但清扫得干净,而且还节省体力。
可能很多人觉得,日常生活没必要过得这么累,随性一点就可以,愿意先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一点早一点也没关系。但是在工作中,多思考,统筹安排,固化流程,可以节省很大的成本。
在管理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泰勒制。泰勒是科学管理的鼻祖,他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分解生产动作,得出科学的工序,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这导致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福特所引导的流水线生产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流水线,就是最常见的固化流程。
IBM曾经在给华为做咨询的时候,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没有时间和精力将事情一次就做对,却有时间和精力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2]
这个重复一次次做同一件事情,就是因为没有固化流程,没有优化流程,导致一次次要重新从头开始,不断试错。针对这种情况,任正非在华为引入IBM设计的系统的时候,规定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套路。
先僵化,就是不管IBM新设计的系统如何,与原来的系统不对接也罢,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习惯也罢,还是影响了响应效率,等等,不管是造成了什么问题,都不理,就是要按照IBM设计的系统执行,亦步亦趋,先学会使用。这个过程,被任正非称为削足适履:削华为的足,适IBM的履。
等到员工们熟悉了IBM的系统,能够熟练使用之后,他们自会根据使用的实践和业务的特质,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对系统做一些小的细节上的优化。一旦这样的优化经受住了考验,就固化下来,成为标准做法,在全公司传播,其他人就可以直接运用,而不必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然后,再一轮“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流程,不断取得进步。
复盘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确定不同条件下的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将这些最优的应对之策固定下来,就可以进而形成规范的流程,共享经验教训,为后来者的行为提供指导,从长期来看,可以减少组织或者个人的成本支出。
从“蒙着打”变成“瞄着打”
日,联想集团以总额2亿美元的价格向以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从而重新进入手机市场。而联想移动,恰恰是2008年联想对2005年战略(国际化、多元化)反思后卖掉的资产。当时,联想集团以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以弘毅投资为首的投资者,现在却以多花一倍的价钱买回来。
  在很多人看来,先卖出,还是低价,然后再高价回购,联想是在瞎折腾。更有阴谋论者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利益输送的猫腻。但是于联想集团而言,每一个动作恰恰都是复盘后深思熟虑的表现。卖出联想手机,是因为当时的核心业务联想电脑受到很大冲击,国际化的步履也正是关键时期,联想集团很难抽出更多的精力关注联想手机。而同时,国内的手机市场已经狼烟四起,山寨横行,联想手机要做大做强,必然要求联想集团投入更多的资源。联想对2005年的战略进行了反思,决定收缩战线,回归核心,稳住阵脚,于是卖出联想手机成为必然动作。而2009年后,由苹果iPhone引领的智能手机风头无双。更重要的是,在随后的发展中,iPad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机和电脑的融合趋势。掌控自己的手机产业,是联想集团在未来移动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然要求。因此,买回联想手机就成为最佳选择。2012年9月,惠普也宣布进军手机产业,这为早就如火如荼的手机产业又添加了一把柴火,同时从侧面证明了联想集团买回手机业务的正确性。
从数字上看,我们或许可以说联想集团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但是如果从战略考虑,则可以有不同观点。因为正是在2008年所进行的战略归核,一方面通过卖出联想手机获得了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全力投入联想电脑业务,才保障了联想电脑国际化的成功,它所带来的市场稳固和利润,让联想集团有底气去做其他的动作。如果当时没有卖掉联想手机,很可能因为力量不能往一处使,国际化不成功,多元化也不成功,造成两头都需要输血,反倒可能使现在步履维艰。
复盘,可以让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随时审视事情的进展,看看事情是否偏离了原来设定的方向,也可以确定在目前的资源下,原来设定的方向和目标是否正确合理,同时,通过阶段性复盘,还可以回归校验开始的决定是否正确,从而确定是否应该做出调整。
人们之所以失败,往往并不是缺少方向和目标,也不是缺少努力,而是在做着做着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偏离了计划好的方向,原来设定的目标不见了。柳传志常说,要能够“退出画面看画”,指的就是要经常跳出来分析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致于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根本目的。
所以,在联想的方法论中,除了复盘之外,还有一条就是:极强的目的性。每做一件事情,都要问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是否符合更高层面的要求。通过对目的的追问,牢牢把握事情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目标。而复盘,就可以帮助我们来看看每一步的目的是否正确,方向是否准确,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校正。
3721曾经开创了很多创新,比如在地址栏就可以进行搜索,它为普通人上网提供了方便。同时,3721也为周鸿祎带来了第一桶金。2003年10月,周鸿祎以1.2亿美金将3721卖给雅虎。当然,3721也给周鸿祎带来了巨大的骂名——流氓软件之父。
3721是方便中国人上网的产品,它在客户端的安装方式是插件弹窗方式:当用户浏览一个网页的时候,3721会用脚本看看该用户有没有安装3721的插件,如果没有安装,IE就会自动弹出一个窗口,询问用户是否安装,点击“YES”就能自动安装。这种安装方式简便迅速,为3721带来了巨大的客户端资源的增长。
但是,这种方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没有考虑用户的感受。对于那些选择“NO”的用户,每打开一个新的网页,就都要重新面对是否安装这个老问题,这让用户非常反感,影响了用户对3721的评价。而这还不是3721最致命的错误。
最致命的是,后来CNNIC也开始做客户端,在市场上与3721针锋相对。两家公司产品相似,都采用弹窗技术。为了争夺用户,两家公司在用户的电脑里面大打出手,你删除我的客户端,我删除你的客户端,而且这样的互删不告知用户,是在用户对此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更恶劣的是,后来百度也参与了进来,这样就变成了三家混战。在用户的电脑里面打来打去,有的故意弄得用户难以卸载,即使卸载了,也删不干净,还留有隐藏的模块,让用户不胜其烦。后来,三家走上了互相诉讼的地步。
回顾这次竞争,周鸿祎觉得,其实并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自己,而是用户打败了自己。在竞争的过程中,眼睛里面没有用户,只有竞争对手,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做企业的目的本来是希望通过赢得用户获得收益,现在却变成与竞争对手打仗,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面对这次竞争的痛定思痛,周鸿祎获得了很多对商业和竞争的新领悟:真正地懂得了生意的本质是什么。生意就是人性,一定要尊重用户的利益,尊重用户的体验。这些领悟为后来他创建奇虎360提供了很多借鉴。
其实,3721时代的周鸿祎在中国并不少见,比如最近的加多宝与王老吉员工为了争夺渠道打架,房地产代理商链家地产和我爱我家的员工为了争夺顾客打架,等等,都是忘记了竞争的本质不是打击对手而是赢得客户。
不仅仅是企业,个人也一样容易出现这种偏离目标的情况。比如,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手段当做了目标。在工作中,这样的案例随处可见,随时会发生。
一家公司的老板让他的秘书联系下客户,看是否有机会过两天见一面,要求秘书下午5点前给自己回复。到5点了,下面是他们的对话:
老板:跟王总联系好了吗?
秘书:我打他电话了,没人接。
老板:那我要不要空出那个时间段?
秘书:还不知道呢,我问下他秘书吧,刚才跟他秘书打电话也没接。
老板:那什么时候能确定呢?
秘书:不知道,我待会再跟他们联系下?
老板:那如果还联系不上呢?
秘书:……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发短信?
秘书:没有。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微博私信或者即时通信上留言?
秘书:没有。
老板:有没有给他们写邮件告诉他们想要交谈的事情?
秘书:没有。
老板:就是给他们打电话?
秘书:……是的。
很明显,这个秘书将目标替代了,把约王总见面的目标,转换成了给王总和他秘书打电话的目标,偏离了老板的本来要求。当然,经过市场竞争和职业化教育,这样的秘书越来越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也越来越少见了。但是,职场中,用手段代替目标的事情并不少见,不过有时候手段可能会以原因或者借口的形式出现。比如说,你问他为什么没有准时到会,他会说因为公司的车都出去了(可能以前去一个地方都是公司的车接送);你问他为什么迟到了,他会说昨天睡过头了。这都是典型的用原因或者借口形式将目标给替代了。
复盘,正好可以帮助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自我审视,看看是否偏离了原来的路线,如果有所偏离,可以及时将我们拉回原来的轨道,保证航向的正确,向原先预定的目标前进。
在日联想之星创业联盟成立大会上,联想控股旗下公司拉卡拉的总裁孙陶然就创业如何从“蒙着打”变成“瞄着打”时候说:“创业过程是蒙着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盘至关重要。边做边复盘,不断反思过程,才能有效地总结得失,使过去的成败对未来更有价值,成为继续发展的动力。”
从盲目开枪变成瞄着打,有计划,有步骤,有准星,有效果。
看清问题背后的问题
开会迟到,这在很多公司是常事,普遍且常见。理由可以千奇百怪,而且还都冠冕堂皇。有的人说,我刚见客户去了,回来的时候堵车了,所以迟到了。有的人说,我打印会议需要的重要材料,打印机卡住了,所以来晚了。有的人说,刚好那谁谁谁找我说点事情,他是领导,他不结束我也不好结束,所以来晚了,等等。总之,全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全部都是外部不可抗力造成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只要我们去复盘一下就会知道,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开会的时间和事项是早就定了的,因此,每个人都知道底线。如果说出现迟到,那一定是自己做事或者考虑事情的方式出了问题。要准备资料的,不能在开会前几分钟去准备;有人谈话的,要估摸好谈话的时间,或者先告知对方自己什么时间有什么安排;外出的,更要自己留出提前量。总之,复盘后就发现,迟到没有任何理由,出现迟到,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提高。
复盘,可以让我们看到,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究竟有多少是外在的不可控因素,有多少是主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哪些是运气使然,哪些是实力的原因,从而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环境,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更不找借口。
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合资公司取名TCL汤姆逊公司,简称TTE公司。由此,TCL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商。
当时,汤姆逊公司彩电和DVD业务亏损2.54亿欧元,但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并不以为意,喊出了18个月盈利的口号。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李东生的预期发展。并购不但没有给TCL带来欧美市场的机遇,反而给TCL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包袱。收购汤姆逊后的2005年和2006年,TCL集团遭受巨额亏损,股票戴上了*ST的帽子。
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这是2003年左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标志性事件,但是,与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后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脑厂商相比,TCL并购汤姆逊彩电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为什么会失败?
不同的人复盘后有不同的结论,大概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些观点。
1.对彩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判断错误。
“李东生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出现了失误,他认为CRT电视还有多年的发展前景。但事实是,进入2005年下半年,CRT电视不再受宠,取而代之的是平板电视。如果在收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汤姆逊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彩电业务?全球第一台彩电就是它发明的,当年欧盟向中国电视机企业提起的反倾销诉讼中,汤姆逊就是幕后主使之一。它享受了专利的红利,所以就不愿投资开发平板电视。但平板电视是未来的消费潮流,卖掉电视业务就可以甩掉包袱。即使如此,TCL在并购它时连‘过时’的技术都没获得,人家不卖。”原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刘步尘说。[3]
刘步尘的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李东生自己的佐证。2012年年初,李东生在谈及并购汤姆逊教训时候说:“我们并购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没看准,就是说未来电视会往哪个方向走,究竟是等离子还是液晶电视,当时更多人认为是PDP等离子,当时汤姆逊有很强的DLP技术,我们认为汤姆逊的背投(DLP)更胜等离子,结果一脑门子扎下去,结果赔了大钱。”[4]
2.对法国政策不了解,导致人事成本巨大。
在《TCL国际化:李东生出海惊魂》中,作者还提到:“TTE很快陷入了‘招人招不到,裁人裁不了’的尴尬情形。一方面原因是彩电行业在欧美属于夕阳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很少,也很难招;另一方面是欧洲裁员十分复杂,除了提前3个月通知外,还要支付高额的补偿金,如果裁员超过10人,补偿数额要由资方与工会谈判决定。所以,TCL在欧洲收购企业后,因为工会压力国际整合迟迟到不了位。而在国内,这是根本不可能碰到的情形。”
在复盘这次并购的时候,李东生说,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在欧洲,解雇一个员工这么难,这极大地推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李东生在自己的微博中透露,在欧洲解聘人员,对于那些老弱病残必须优先安排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解雇员工,必须先解雇那些有能力的、年轻的、能做事的,因为这些人能够轻易找到工作。这就与解雇的初衷矛盾了,本来是想解雇那些能力不足的,留下能力强的轻装上阵,现在按照法律要求,要解雇先得解雇他们,那不是自断手脚吗?
3.文化难以融合。
TTE副总裁童雪松在2005年末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透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根本看不起‘暴发的中国老板’,TCL曾设想把中国设计的模具与汤姆逊共享,以此节约模具设计的巨大成本开销。虽然按照这些模具生产的彩电在美国很畅销,但法国人却怎么也看不上这些模具”。[5]
这种尴尬TCL遇到了很多,“例如,法国人有语言上的优越感,不愿意说英文,TCL又没有什么人会讲法语,双方的沟通非常困难,一个简单的事情开很长时间的会,往往也达不成共识”。[6]
4.没有及时改进自己运作企业的习惯。
锡恩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姜汝祥则从另外的角度给出了答案:“蛇吞象式并购的成功要点在于,你如果能够向对方证明你在彩电、手机业务上的赚钱能力比他们强,他们就听你的,如果不听你的,你就一步步淘汰他。但TCL凭什么证明自己比对方赚钱能力强?自然就要使出拿手的习惯运作,问题是,TCL在国内的习惯运作,在西方市场未必适用,不适用,人家自然就不会听你的。”[7]
  5.并购从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如果只是复盘到前面几个原因,我们不禁要问:
(1)法国的人员解聘政策,这是白纸黑字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只要找一个懂法语的人问一下,立刻就可以了解清楚。为什么TCL竟然没有了解到?
(2)文化难以融合,这是用脚后跟都能想到的事情,两种不同的文化要融合,肯定要花很多的精力。为什么TCL竟然没有预计到?
(3)打法要改进,环境变了,打法自然要变。为什么TCL没有做好相关预案?
而且,TCL当时为了这次并购,是邀请了摩根斯坦利、波士顿等大牌咨询公司提供支持的。可是,TCL偏偏在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上栽了跟头,这就只能说明一点:上面这些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
有人说,TCL并购汤姆逊注定会失败,因为早在1987年,韦尔奇的GE就曾经将亏损的彩电业务卖给了汤姆逊而不是与汤姆逊合资。这就说明,韦尔奇也没有信心与汤姆逊合作好。韦尔奇都不行,李东生怎么会行呢?甚至传说李东生在与韦尔奇的晚宴上,还请教韦尔奇如何才能让自己这次并购结出硕果。
我个人也认为TCL并购汤姆逊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之所以这么认为,原因并不是韦尔奇没有信心经营好,李东生就没有能力经营好,而是因为经过复盘后发现,李东生此次并购的发心不对。
发心有多重要,看看乔布斯评价微软的音乐产品为什么失败就知道了。乔布斯在谈到微软跟风iPod的产品zune为什么会失败的时候说:“随着年纪增长,我越发懂得‘动机’的重要性。zune是一个败笔,因为微软公司的人并不像我们这样热爱音乐和艺术。我们赢了,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8]
乔布斯所说的“动机”,就是发心。
TCL并购汤姆逊,最大的动力来自成为全球第一彩电生产商。李东生本人,将并购汤姆逊视为千载难逢的做大做强的机会。估计李东生当时已经被成为全球第一彩电生产商这个目标蒙蔽了双眼,深怕这个机会一去不复返,所以才会在仅仅花了4个月时间接触就决定并购汤姆逊,所以才会对自己花大价钱请的智力机构给出的风险警告也视而不见。(当时,摩根斯坦利对这一并购持中性看法,而波士顿则持反对意见,认为风险偏大。[9])连上面提到的显性风险都没有考虑到,那些隐性的风险,李东生可能连想都没有想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并购不失败简直是没有天理,除非是上帝要显示自己的神奇送给人间一个奇迹。
成为全球第一彩电生产商,这是李东生的目的(动机),但是这个目的不是为消费者服务的,它的指向是竞争对手。也就是说,李东生并购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而是如何将其他的竞争对手踩在脚下。而作为企业,它的一切思考和行为都应该是面向产品、面向消费者的。这就是发心不对。
而发心不对,后面的一切就都错了。
后来,李东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说,不要被机会所左右,失去机会比做错事更好一些。相信这是李东生对并购后的沉痛总结。当然,李东生毕竟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2006年,李东生就TCL国际化道路陷入的严重困境写出了反思性的文章——《鹰的重生》。2007年4月,合资公司的欧洲公司申请破产清算,TCL才摆脱亏损,重回盈利轨道。
复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情,探索问题背后的问题,直到事物的本质,让我们思路清晰,对事情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明确的预期,对未来的行为加以指导。
发现新知识和新思路
复盘,是我们知识组成的重要来源,也是自己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通过复盘,可以发现新的信息,提出新的假说,总结新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一步步接近问题的真正解决。
在《粘住》中,作者讲述了一个“指挥官意图”(CI)的概念。[10]
美国陆军士兵在做出每一个举动之前,都要遵从相当多的计划方案,这些计划可以上溯到美国总统最初制定的命令。总统命令参谋长官们完成一项任务,这些参谋就会为这项行动设定一些具体的计划,然后命令这计划就开始逐级向下贯彻——从上将到上校再到上尉。
这些计划都极其详尽地规定了“行动计划”和“行动定义”——每个阶段将做什么,将会使用什么设备,将如何取得军需品,等等。命令则越来越多,直到能够具体地指导每一个步兵在特殊时刻及时地采取行动。
美国陆军在计划阶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计划的流程往往要经过多年改进,这个系统充满了反复沟通的过程。它只有一个缺陷:计划到最后经常失效。
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军修改了计划流程,创造了一个叫“指挥官意图”(CI)的概念。
指挥官意图是一种清晰、明确的表述,出现在每一份命令书的最上方,它详细说明了计划的目标,以及此项行动最终的理想状态。在陆军的高层,指挥官意图可能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摧毁东南地区敌军的士气。”在战术层面,对上校和上尉而言,指挥官意图则更加具体:“我的目标是让第三营占领4305号山头,清除山上的敌军,让敌军只剩下无关大局的残余势力,因而在第三旅侧翼通过此处时我们可以提供掩护。”
指挥官意图绝不具体规定很多细节,细节会因为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变得无效。“你可能失去执行原定计划的能力,但是你永远都不会失去执行最终意图的责任。”科蒂茨如是说。换句话说,如果只有一个第三营的士兵在4305号山头上,他也得尽他所能保护第三旅侧翼的通过。
美国陆军通过对计划经常失败的事件进行复盘,提出了“指挥官意图”的概念,为完成任务提供了新的思路。
我们每个人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思路,都可以说是复盘的结果。
一个人的知识分为三类:基因知识、文化知识和原子知识(个体分立的知识)。[11]
基因知识,是人类千百年进化后内化的知识,是遗传给个体的,是我们生来就会的,它是本能的部分。比如,当一个人向我们脸上打一拳的时候,不用谁教,我们自然知道闪躲。当手靠近火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保持在合适的距离,避免被烧伤。当我们饿了,就会到处找东西吃,如果是小孩子,则会通过哭闹等手段发送信息,让父母们赶紧喂奶。天冷了会穿更多的衣服保暖,口渴了会喝水,等等。这些基因知识,为我们的生存保驾护航。
文化知识,是我们所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所获得的知识,是潜移默化的知识,是我们所处环境教给我们的,是本民族或者本群体演进而来。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欧洲人吃饭用刀叉;古代的中国人见面拱手,现在的中国人见面握手;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友爱,等等。我们从小到大生活在文化的氛围中,必然要被文化打上烙印。
不管是基因知识还是文化知识,都是在我们无意识情况下习得的,只有原子知识(个体分立的知识),是我们主动获得的。
所谓原子知识,就是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属于个人自己的知识。一般来说有三个途径:一是个人通过实践,经历不同的事情,不断试错,总结而来。二是看别人做事,总结别人的成败,成为自己的经验。三是学习别人总结的经验,从书本上学,听别人的培训讲课。
不管是第一种途径(总结自己亲身经历),还是第二种途径(总结别人的成败),都是复盘。因此,看书和复盘,就是我们学习提高的两种方式,而且只有这两种方式。通过学习和复盘,将我们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看书,是我们学习提高的常见方式。我们花在学校的时光,大多数时间就是看书学习。看书,主要是学习他人总结出来的知识和规律,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框架,帮助我们提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简单的复盘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