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周,伟,东,三字的公司成立十周年藏头诗诗培训课程用!万分感谢!!

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请教高手写有茗泽天下的藏头诗 和茶有关,万分感谢(来自天津泽天下小区)
浏览次数:0
茗碗清新与味高泽国相逢话一宵天地一种忠良气下视红尘世界遥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2,asku:0,askr:25,askz:17,askd:3,RedisW:0askR:1,askD:51 mz:nohit,askU:0,askT:0askA:54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  先列出名单,简单评论    1、推背图,唐李淳风作(有人怀疑是伪书,但是告诉你,是真的,宋代时禁推背图不止,所以出来好多冒牌的,但是对于易经功底高的,小菜一碟,因为卦序卦辞摆在那里,傻子才看不出来)    2、烧饼歌,明刘伯温作(这个才是伪书,但是绝对是易学高手所作,目的是解释推背图,顺序也被打乱)    3、藏头诗,唐李淳风作(这个也是伪书,但是也是高手作品,目的也是解释推背图,作者的文化水平像是普通道士,总之文采不好)    4、铁冠数(透天玄机),明虚灵子(铁冠和尚)作,这个可是真货,作者张中非僧非道,居然被传成和尚道士,这个汗了    5、黄老禅师诗,清黄药禅师作,这个也是真货,顺序已被打乱    6、乾坤万年歌,周姜太公作,这个绝对假货,周朝就写七言诗?但是目的也是解释推背图。    7、马前课,蜀相诸葛亮作,这个也是假货,诸葛亮预言,司马懿没写一个?但是目的还是解释推背图。    8、梅花诗,宋邵雍作,这个也是假货,邵雍搞易经的,诗里居然没有卦象?但是但是,目的还是解释推背图。    9、金陵塔碑文,这个更假了。就抗日那段事,居然还编造个语言。          其他的预言均不见清朝以前的抄本,均属伪造,记住只有9大预言是真的,为什么都解释推背图呢?因为被颠倒顺序了,后来的易学高手怕后人受误导,所以……        ========================================    上面的这段话,是一位叫subzero2002的道人说的,看了他的贴子,也没有搞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这贴子找不到了.所以,发个记念贴!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哎,贴子被万恶的5毛给删了
  但愿道长再开一贴
道长说得没错,每朝每代都是要禁《推背图》的
  上次你说的那个找到了~~~    http://goo.gl/68T8R    ~~    
  @乱世一小兵
18:11:40    先列出名单,简单评论  ...........  -----------------------------      图说:一女子抱琵琶,刀在地下,旁有一兔。     纬书集成下册号称德国杂志元版曰:  西山女子琵琶仙,皎皎衣裳九万钱。  此时得到真朝帝,乱却君王百万年。  中央研究所傅傅斯年彩绘本曰:  西山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几万钱,  此时真到真朝帝,乱却君王百万年。  中央圖書館藏明鈔本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成万般,  此时运迹归朝市,闹乱君臣百万端。  芝加哥大学彩色版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几万钱,  此时得道归胡地,闹乱君王百万年。  八喜楼本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几万钱,  此时得道归朝帝,闹乱君王百万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彩色版曰:  西方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几万千,  此时得道归期帝,闹乱君王百万年。  美国国会图书馆明万历版曰:  西山女子琵琶仙,皎皎衣棠几X长,  此时得到真天子,乱却君王百万年。      清石印本 及 金批本 皆作:  西方女于琵琶仙,皎皎衣棠色更鲜,  此时浑迹居朝市,闹乱君臣百万般.    另本人求芝加哥彩色版
  只知道神奇,不知道具体内容。也看不懂
  我。。。原帖呢
  太神秘了
  现在网上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在胡说九大预言,什么轮子五毛美分的都有,而且解释非常可笑,欺负我等网友看不懂64卦,不识繁体字。预言经常被用于政治目的,政府就怕这个,所以好多轮子的版本被和谐了,换上五毛吹捧版,居然有人信,令人大跌眼镜。其实吧,9大预言说的都是一个事儿,时间地点事件完全吻合,不过你得看的懂。     怎么才能看懂呢?办法是九大预言攒到一起看,以天干地支为时间轴,以卦序卦辞为朝代轴,以字谜暗喻为事件轴,列出个的大表,把事件填上去,很简单的。    =============================    难怪啊,网上那么多,五毛吹捧版的最多,为什么是?谁能告诉我原因?
  先说基本原则,以天干地支为时间轴——古人记时用干支的,天干是甲乙丙丁共10个,地支是子丑寅卯共12个,干支还对应五行,比如甲乙对东方木,丙丁南方火,等等。比如黄老禅师诗中有一首“用武时当白虎年”,白虎年是哪年呢?白者为金,说的是金虎年,于是有人就联想了,2010庚寅年,庚属金,寅为虎,是不是说今年要打起来呢?这个可不能这么确定,60甲子,每隔60年白虎年轮回一次的,想年这么算都是白虎年,而且还有60甲子纳音法,庚寅(gēng yín)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7个。前一位是己丑,后一位是辛卯。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庚属阳之金,地支之寅属阳之木,是金克木相克。纳音五行松柏木。要是这么算,2010年又是木虎了,但是究竟哪个为准呢?我们用排除法,22是五行纳音的白虎年,但是1962明显无战事,排除。     以卦序卦辞为朝代轴,比如马前课第十课 中下      豕後牛前 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 朋来无咎        证曰阴阳阴阳阴阴在卦为蹇        解曰豕後牛前辛亥也千人一口为和       水山蹇卦,说的是别的预言的那段呢?     注意:     烧饼歌     偶逢异人在楚归,        马行万里寻安歇,        残害中女,四木鸡,     六一人不识     山水倒相逢。——山水颠倒正是水山蹇卦,这是卦序定位法      黄药禅师诗:     中兴事业付麟儿。     豕后牛前耀德仪。     继统偏安三十六。     坐看境外血如泥。——注意豕后牛前和马前课第十课一致,所以黄药禅师这首诗顺序颠倒了,应该是在光芒闪闪见’灾’星 统绪旁延信有凭一诗后面,说的是国民党的事,继统偏安三十六,就是说继承宣统年代后后面,1912年鼠年,到1948年正好36年,国民党一直没有统一中国,不是我党就是日本人,所以说偏安,境外二战死很多人,所以说坐看境外血如泥。     另外,孔明丞相马前课一课为一朝,但是10课特殊,因为他按皇朝算,民国没皇帝,所以就别说皇朝了,所以第10课不单指民国,五二倒置,是把 水山蹇卦的第二爻和第五爻倒置,成了地风升卦,而朋来无咎 则是地雷复卦的卦辞,这说明民国后还有二个阶段     以字谜暗喻为事件轴,比如千人一口就是共和的和字,我们现在也是共和体制      ==========================    所以第10课不单指民国,五二倒置,是把 水山蹇卦的第二爻和第五爻倒置,成了地风升卦,而朋来无咎 则是地雷复卦的卦辞,这说明民国后还有二个阶段      OMG,还有两个阶段?难道后面还是君主制????    怎么可能,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袁大头怎么没有当成?感觉像是骗人.
  @最爱吕秀龄
14:53:00    @乱世一小兵
18:11:40      先列出名单,简单评论    ...........    -----------------------------    ......  -----------------------------  我也想要.
  @w唯一y
12:26:00    但愿道长再开一贴  -----------------------------  应该不会开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乾坤万年歌清朝以后的诗句是:     人丁口取江南地 京国重新又一迁      有五毛版声称:“人丁口”是“介石”,指蒋介石取得江南之地并定都南京,京城与国家都是一次变迁。明清一直是定都北京,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这正是京城的变迁。蒋家天下一直是以江南为中心,在他统治期间,他真正得心应手的统治也是在江南地,其它地方都虽然名义上统一,他的控制力都是很弱的。     两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 ([1]相安一百九应该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时间)      这个令人大汗!谁都知道人丁口是个”何”字,难道不是蒋介石而是何应钦取了南京?     结合上一句“相继春秋二百五(现代版改成相继春秋二百余了,无语)”来看,清朝1644年入关,4年,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法,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两分疆界各保守 更得相安一百九这句被人改了,应该是“得一欠百九”,指的也不是某朝的时间,而是(没错1+190)=是什么年代呢?“那是走出草田来”,草田为苗。     推背图第四十七象庚戌 谶曰:         偃武修文紫薇星明     匹夫有责 一言为君         颂曰:         无王无帝定乾坤     来自田间第一人     好把旧书多读到     义言一出见英明          第46象也有五十年中一将臣 青青草自田间出的句子,可见草田就是苗,他很可能就是紫薇或紫薇的将臣,他出现的时间当在2086年左右         另外预言最忌胡乱猜测,朱元璋作为紫微星下凡也免不了犯这样的错误。         刘伯温曰:   迁南迁北定太平,佐王佐帝定牛星,   运至六百半,梦花有子得心惊。   
问曰:「大明有六百年之国祚,朕心足矣,尚望有半乎,国师何不留下『锦囊一封』藏在库内,世世相传勿遗也,急时有难则开视之可乎。」          六百半是六百的一半,可不是皇上认为的650年哈          ================================    感觉就是玩文字游戏,也许人生就是一场游戏.
  大家要看到真相就要有未经篡改的古书参考    请大家下载下面书籍参考,这将作为看懂下面帖子的参考。    通俗版的推背图是篡改过的,看那个一辈子别想预知未来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133836.html?from=like      ========================    道长推荐看这本书,不好看,因为是竖版的
  @w唯一y
12:24:00    哎,贴子被万恶的5毛给删了  -----------------------------  我觉得不应该怪天涯的版主,后面有些人写的都是什么,乱七八道的.道有道    不过,直接给删掉了,不太应该,因为把那个乱七八道的的删掉,然后不让再发文章了,就好了.      自从那些人乱写后,我就知道一定会被干掉.
  之前追过
后来就不知道去哪了  LZ收藏了?可否发我一份
  @大人之堂
17:14:00    之前追过 后来就不知道去哪了    LZ收藏了?可否发我一份   -----------------------------  哪有收藏,不过网上可以百度到.
  现在从周朝开讲     乾坤万年歌    1、太极未判昏已过 风后女娲石上坐      道家认为,所有有形之物,都生于无形,这就是所谓的“无极生太极”,无形为无极 有形为太极,“判”是分辨的意思,“太极未判”也就是“太极”还没能被分辨出来,也就是“太极”还未形成出来,也就是“无极”,即世界起源之初的混沌状态。西方的《圣经》《创世记》中说上帝在创世之初,“大地是一片黑暗”,说法也是相似的。现代宇宙论者也都认为宇宙是起源于“无”的,也都同意道家的宇宙起源观点——“有生于无”或“无中生有”,即在什么也没有的原始状态中,产生了最基本的粒子,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形成万物。所以现代科学与道家理论在宇宙起源上是一致的。万年歌就是从宇宙起源说起的。“昏”就是混沌状态,“昏已过”就是在“太极未判”阶段过去之后,万物开始逐渐的从混沌状态中形成出来的意思。这句话这样说——太极未判,昏已过。   中华民族传说自己的祖先是伏羲和女娲,传说他们繁衍出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伏羲首先创造姓氏,并自己取姓为“风氏”,“后”是君主的意思,“风后”就是说伏羲是远古时代的君主。中华民族传说女娲抟土造人,又传说女娲曾经补天。“风后女娲石上坐”,大致意思就是说伏羲和女娲时代还是原始的石器时代,连君主都是坐在石头上的。    2、三皇五帝已相承 宗派源流应不错      中国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代代相承,这样的宗派源流是不会有错的。   三皇就是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就是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三皇五帝时代是一个大道昌明的时代,八位贤君圣主统领天下,协和万国,为中国其后的五千年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而今天下一统周 礼乐文章八百秋      太公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人,所以他先从上古说起,渐引至周朝。周朝,包括西周和东周,共有三十七个君主,共八百七十四年。这里说“八百秋” 就是800年,姜太公是举个大略的数字来说的。周朝是“天下一统”的,而且“礼乐文章”鼎盛,也就是说周朝的文化很发达。这些都被后来的历史发展证实了。姜太公是周初的人,对于周朝竟预言的那么准确,令人惊佩。   一出殷商史刚刚落下帷幕,一部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周史又拉开了序幕。周是继殷商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周朝历时八百多年,才被秦国灭掉。    4、串去中直传天下 却是春禾换日头      继周朝之后是秦朝,秦始皇本姓吕,是吕不韦的儿子,这是《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的。所谓“串去中直”,就是“串”字去掉中间一个直竖,是个吕字,指秦始皇的姓,就是姓吕的人能承“传天下”。所谓“春禾换日头”就是将“春”字下边的“日”字去掉,换一个“禾”字,就是“秦”字,这二句说继周而有天下者是吕秦。这当然被历史所证实了,而且,姜太公的预言写得很有艺术。所谓“串去中直”,也就是说不是依靠中庸、正直的途径得以承传天下“传天下 ”,而是用奸险权谋去夺得天下,这正合了吕秦之得天下的方式和过程。    5、天下由来不固久 二十年间不能守      秦始皇灭周,在帝位十二年,秦二世在位三年,子婴在位四十六日,秦朝共三王,合十五年四十六日,说“二十年”间不能守,是举个大致数字来说的。“天下由来不固久”说的是秦朝的“由来”是依靠暴力和权谋,所以是“不固久”的,即其江山的根基不深厚。秦朝年代如下:   公元前221年,庚辰,秦灭后齐。   公元前209年,壬辰,秦二世。   公元前207年,甲午,秦亡 汉高祖先入关、楚伯王后入关。    6、卯坐金头带直刀 削尽天下木羊首      继秦朝而得到天下的是汉高祖刘邦,“金”字加一个“卯”字,右边加一直刀,合成繁体的“刘”(刘)字,高祖于乙未年(公元前206年)被立为汉王,按中国的干支纪年法,和五行学说及十二生肖,乙未年属于“木羊”年,刘邦被立为汉王,说是王基已立,将来能“削尽天下”,在乙未年他就开始为首领了。   在短命的秦朝谢幕后,天下又处于一片混乱。曾经被灭的战国各诸侯国的后裔纷纷重新立国,并加入到争夺天下的战争中。当此之时,以项羽、刘邦实力最强,也最有号召力。历史大舞台也因此留下了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卓具军事才能的韩信的帮助下,上苍最终选中了知人善用、能行仁义的刘邦一统天下。自此,拉开了又一个绚烂多姿的王朝的大幕。   汉朝年代如下:   公元前206年,乙未,(汉)高祖。   公元前194年,丁未,汉惠帝。   公元前187年,甲寅,汉吕后立无名子。   公元前184年,丁巳,吕后立恒山王。   公元前180年,辛酉,汉文帝。   公元前156年,乙酉,汉景帝。   公元前140年,辛丑,汉武帝。   公元前86年,乙未,昭帝。   公元前73年,戊申,宣帝。   公元前48年,癸酉,元帝。   公元前32年,己丑,成帝。   公元前6年,乙卯,哀帝。   公元前1年12月25日,耶稣诞生于巴勒斯坦。   公元1年,辛酉,平帝。   公元6年,丙寅,孺子婴居摄。   公元9年,己巳,王莽始建国(新)。    7、一土临朝更不祥 改年换国篡平床      泉中涌出光华主 兴复江山又久长   “一土”合成个“王”字,就是王莽,王莽“临朝”对汉确实是“更不祥”,“篡平床”就是王莽用毒酒药死平王于床上,并篡夺了汉政权,“改年换国”就是王莽改汉的国号而自立国号为“新”,自称“新皇帝”。   “泉”字分开为“白水”二字,所谓“泉中涌出光华主”,是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从南阳白水乡出来,成为光明伟大的君主。“兴复江山又久长”是说刘秀灭王莽而兴复汉室,因为刘秀取得江山后仍用国号“汉”,史称东汉,与刘邦建立的“西汉”相区别。东汉江山是继西汉的,并且维持了二百多年,所以说是“ 又久长”。   东汉年代如下:   公元25年,乙酉,光武帝。   公元58年,戊午,明帝。   公元76年,丙子,章帝。   公元89年,己丑,和帝。   公元106年,丙午,殇帝。   公元107年,丁未,安帝。   公元126年,丙寅,顺帝’   公元145年,乙酉,冲帝。   公元146年,丙戌,质帝。   公元147年,丁亥,桓帝。   公元168年,灵帝。   公元190年,庚午,献帝。   公元220年,庚子,魏文帝。三国时代开始。   为什么说刘秀是“光华主”呢?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毒死汉平帝,篡夺了汉朝江山,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改制”。但新朝寿命极短,很快就被刘秀建立的东汉所代替。   东汉光武帝刘秀励精图治,建武之世,受西汉末年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较快的得到了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刘氏汉家天下得以完全恢复、发展和中兴,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武帝刘秀自公元25年称帝,至公元57年去世,在位33年。前31年使用“建武”年号,后2年改用“建武中元”年号。他统治时期,中国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后汉书》作者范晔评价刘秀说:“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刘秀的“建武盛世”,为后来的“明章之治”以及近200年的东汉刘氏王朝的统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刘秀在洛阳病逝,享年63岁,葬于原陵
  这个没有意思,很明显的是后人写的东西.太假了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3:54  为什么说刘秀是“光华主”呢?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毒死汉平帝,篡夺了汉朝江山,改国号为“新”,史称“王莽改制”。但新朝寿命极短,很快就被刘秀建立的东汉所代替。   东汉光武帝刘秀励精图治,建武之世,受西汉末年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较快的得到了恢复,社会矛盾得到缓和,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刘氏汉家天下得以完全恢复、发展和中兴,社会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光武帝刘秀自公元25年称帝,至公元57年去世,在位33年。前31年使用“建武”年号,后2年改用“建武中元”年号。他统治时期,中国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后汉书》作者范晔评价刘秀说:“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榄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刘秀的“建武盛世”,为后来的“明章之治”以及近200年的东汉刘氏王朝的统治,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戊戌,刘秀在洛阳病逝,享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县谢村),庙号世祖,谥曰光武皇帝。刘秀四子刘庄继承皇位,即汉明帝。东汉一直延续到三国时代,最终被魏所取代。   光武帝刘秀兴复东汉的历史事实完全证实了太公的预言。    8、四百年来更世界 日上一曲怀毒害      西汉二百四十年,东汉一百九十六年,两汉共四百一十年,说四百年是举个整数来说的,“更世界”就是改朝换代。就是两汉过了400年左右就要改朝换代了。那么接替的朝代是谁呢?“日上加一曲”合成个“曹”字,指曹操,说“怀毒害“,就是指曹氏父子篡汉,接替汉朝的就是曹魏政权。   这“日上一曲”又是双关语,“日”指天日,“日上一曲”天日上面被弯曲了,说的是此时世道不正,社会黑暗。这也正是三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显然,这个预言完全应验了。
  上面的那个根本不是什么预言,    而是纪录历史.后人写的东西.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4:16  现在讲解三国时代    马前课第一课 山雷颐      无力回天 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 八千女鬼      这一课是诸葛亮对他自己的预言,诸葛亮早已知道汉朝气数已尽,一切努力都是&无力回天”,但他还是要尽己之力辅佐蜀汉,不负刘备三顾之情,托孤之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诸葛亮于公元227、228、229、231、234年共五次北伐曹魏,力图恢复中原,再兴大汉江山。结果在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病逝于陕西渭水南岸五丈原。就如他在《出师表》中写的那样,为了再兴汉室耗尽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诸葛亮逝世后,大奸臣宦官黄皓在后主刘禅身边掌握大权,国事日乱,小人当道,可谓&阴居阳拂”。大将姜维也只能维持残局。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大举南征,姜维据守剑门关(四川剑阁北),战事胶着。曹魏的另一位大将邓艾却从阴平郡(甘肃文县),深入万山,直取蜀汉重镇江油(四川江油),进入成都平原。后主刘禅听说敌军已距成都不远,根本没有想到抵抗,也没有想到姜维大军仍完整的屯在前方,就迫不及待地投降曹魏,蜀汉至此终结。&八千女鬼”和起来就是一个&魏”字。         注意推背图第39像也是山雷颐,原本推背图说:“XXXX五色光,无情鼠子又猖狂,未曾到得三清路,不幸呜呼一命亡”(没记清不好意思,自己下载了九大预言慢慢看)     220 庚子 文帝曹丕黄初 ——这就是无情鼠子,鼠年曹丕篡汉,但是没有到三清(太上)地位的魏国,不幸中途被司马父子干掉了。     推背图第39像还代表日军侵华前的1936年,最后也被中国干掉了,可见历史有重复的必然性,不幸请看第2课和推背图第41像都是火离卦
  鞠躬尽瘁,汉语成语,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从第一课,就知,这不是诸葛亮写的,也是骗人的,但是那个时期人写的.这就不知了.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4:48  乾坤万年歌中的三国时代    9、一枝流落去西川 三分社稷传两代      “一枝流落去西川”说的是汉朝的一个分支,流落到四川去了,西川就是四川。这个预言说的是刘备作为汉家的一枝后代,称帝于西蜀,即四川,史称“蜀汉”政权。“三分社稷”也说对了,因为蜀汉政权正是得天下的三分之一。“传两代”也说对了,昭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刚好是两代,就被魏国所灭亡了。    10、四十年来又一变 相传马上同无半      两头点火上长安 委鬼山河通一占    “四十年来又一变”指什么事呢?在昭烈帝刘备与后主刘禅在位的四十三年期间,曹魏政权也发生一次大的变化,是什么变化呢?“相传马上同无半 ”中的“同无半”,将“同”左边去了一竖就是一个“司”字,与“相传马上”的“马”字合起来就是“司马”二字,指的是带“司马”字样的人篡魏这件事情。“ 两头点火”,上下两火不就是一个“炎”字吗?这里就是指司马炎了。“委鬼山河通一占”,“委鬼”合成一个“魏”字,指曹魏的山河通通被司马炎占去了。   “相传马上”也是双关语,说的是司马父子得到曹魏江山是靠在马上,也就是靠军权得到来的。“两头点火”也是双关语,说的是司马氏既对外(蜀与吴)开刀,又对内(曹魏)点火。最后才能“上长安”——比喻当上皇帝。“委鬼山河”也指曹魏江山本来就不正。说的都委很巧妙。   这“四十年”是:   公元221年,辛丑,蜀昭烈帝。   公元223年,癸卯,蜀汉后主。   公元263年,癸未,蜀汉亡。   公元265年,乙酉,魏亡,西晋,武帝。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4:53  万年歌中的晋朝    11、山河既属普无头 离乱中分数十秋          “普”字无头上两点是一个“晋”字,“山河既属普无头”说的是此时的天下都属晋朝了,另外“普无头”也似乎说此时天下没有真主,群龙无首。“离乱中分”,说的是西晋五十二年都是离乱的社会状态。   这“数十秋”是:   公元265年,乙酉,魏亡,西晋,武帝。   公元280年,庚子,晋灭吴。   公元290年,庚戌,晋惠帝。   公元304年,甲子,永兴,汉刘渊。   公元306年,丙寅,晋怀帝,蜀孝雄。   公元313年,癸酉,晋愍帝。   公元316年,丙子,晋帝蒙尘于平阳。   公元317年,丁丑,东晋元帝称王。   公元318年,戊寅,东晋开始。前赵大兴,刘曜。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4:55  第二课 离卦      火上有火 光烛中土   称名不正 江东有虎   这一课是预言晋朝。司马家族在曹魏掌握大权,宰相司马昭已成为实质上的统治者。公元265年宰相司马昭逝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立即下令让曹魏最后一任皇帝魏元帝曹奂禅让。司马炎建立晋朝,首都设在洛阳。&火上有火”就是&炎”字,指司马炎。   公元280年,晋朝军队攻陷建业(江苏南京),把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孙皓活捉。晋朝一统天下,可谓&光烛中土”。因为司马炎的晋朝实质上是篡夺曹魏而建立的,因此&称名不正”。   公元291年,八王之乱开始,中原被少数民族占据。公元317年镇守建康(江苏南京)的亲王司马睿,宣布继位称帝,建都建康(江苏南京),史称&东晋”。建康地处江东,故曰&江东有虎”    =============================================    晋朝,司马炎因为名字中有两个火,是火运,所以晋朝是短期统一,但长期偏安的王朝.司马灭掉的八千女鬼,是金,金也是偏安朝,而且是三分天下的王朝.
  第三课 山地剥卦      扰扰中原 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 羊终马始        这一课是预言八王之乱和五胡十九国及南北朝时代的。时间跨度达298年(公元291年到公元589年)。   公元290年,司马炎逝世,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继位。司马衷,是一个白痴,听说有人饿死,他大惊说:&为什么不吃肉?”司马衷继位的第二年,爆发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八个司马家族的亲王为了权力和皇位而互相残杀,中原从此大乱。从公元291年第一个亲王司马亮被杀,到公元311年第八个亲王司马越死去,历时21年,结束了晋王朝刚刚建立起来的统一局面。   公元304年,八王之乱正高潮时,五胡十九国(又称五胡乱华)时代来临。&胡”是古代汉人对汉民族以外,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五胡,当时指的是: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羯是匈奴的一支,氐是羌的一支,实质上也可以说只有三胡。五胡乱华期间,除东晋外,各政权按建立时间排列如下 (灭亡时间标于括号中):   公元304年,氐族人李雄在成都宣布建立成汉(亡于347年);公元304年,匈奴族人刘渊建立汉赵定都平阳(山西临汾)(亡于329年)。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亡于351年)。   公元320年,汉人张茂在凉州(甘肃武威)称王建立前凉(亡于376年)。   公元337年,鲜卑族人慕容就在棘城(辽宁义县)建立前燕(亡于370年)。   公元350年,汉人冉闵建立冉魏(亡于352年)。   公元351年,氐族人苻健建立前秦,定都长安(亡于394年)。   公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垂建立后燕(亡于407年);公元384年,鲜卑族人慕容泓建立西燕(亡于394年);公元384年,羌族人姚苌建立后秦(亡于417年)。   公元385年,鲜卑族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甘肃榆中),建立西秦(亡于400年)。   公元386年,氐族人吕光建立后凉(亡于403年);公元386年,鲜卑族人拓拔珪建立北魏,定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亡于534年)。   公元397年,鲜卑族建立南凉(亡于414年);公元397年,匈奴族建立北凉(亡于439年)。   公元398年,鲜卑族人慕容德在滑台(河南滑县)建立南燕(亡于410年)。   公元400年,西凉建立(亡于421年),定都敦煌(甘肃敦煌)。   公元405年,东晋的益州(四川)兵变,谯纵建立西蜀王国(亡于413年)。   公元407年,匈奴族人赫连勃勃在朔方地区(河套)建立胡夏(亡于431年);公元407年,高句丽人高云建立北燕(亡于436年)。   公元409年,西秦复国(亡于431年)。   南北朝时代各朝按南北顺序排列如下: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把皇帝司马德文罢黜。刘裕当了皇帝,建立刘宋。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中国,南北朝时代拉开序幕。   在南中国,公元479年,萧道成篡夺刘宋建立南齐;公元502年,萧衍命篡夺南齐建立南梁;公元557年,南梁大将陈霸先篡夺南梁建立南陈。   在北中国,北魏在公元534年分为东魏和西魏两朝。公元550年,东魏被高洋篡夺,建立北齐。公元557年,西魏被宇文觉篡夺,建立北周。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称帝,改称隋。公元589年,隋灭南陈。南北朝时代结束。   从以上排列可以看出在这298年中,无论五胡十九国还是南北朝,各朝、各国国运都很短,长的几十年,短的才几年(&二三其位”)。只有北魏国运稍长一点,也就只有148年。真是&扰扰中原 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马始”指天下大乱起于司马家族的晋朝,&羊终”指大乱结束于杨坚建立的隋朝。    13、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相传一百五十载”,西晋五十二年,东晋一百零三年,共一百五十五年,预言说的很准确。   西晋的年代在上面已说了,东晋的年代是:   公元318年,戊寅,太兴,东晋称帝。   公元323年,癸未,晋明帝。   公元326年,丙戌,晋成帝。   公元343年,癸卯,晋康帝。   公元345年,乙巳,晋穆帝。,   公元362年,壬戌,晋哀帝。   公元366年,晋废帝   公元371年,辛未,简文帝。   公元373年,癸酉,孝武帝。   公元397年,丁酉,晋安帝。   公元420年,;庚申,(南朝)宋武帝刘裕。   “钊到兔儿”是个字谜,在中国的生肖学说中,卯属兔,“钊”字头上加一个“卯”字是繁体的“刘”(刘)字。“平四海”就是一个姓刘的人会结束晋朝,平定四海,建立新朝代。   在历史上,继东晋之后的,是南北朝中南方的宋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姓刘名裕,史称“刘宋”,以区别于后代赵氏的宋朝。这句预言讲的是刘裕。    12、子中一朱不能保 江东复立作皇州      预言顺序,这里是在说晋朝,先看看有关的史实吧。晋武帝有二子,太子为惠帝,中子为怀帝,被刘聪虏去后被杀,武帝之孙愍帝被汉将所杀,于是西晋就灭亡了。东晋元帝名睿是其母夏侯氏与小吏牛金生私通后生来的,起初担任安东将军,听说愍帝被害后,才在江东即位称帝,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这里所说的“子中一朱不能保”,说晋朝开国者的子孙之中有一人不能保全江山社稷,这人与“朱”字有关。东晋之所以要建立,就是因为在原来西晋的地方站立不住,也就是西晋“不能保”了,才要迁居江东建立东晋。所以这句应当应验在东晋元帝身上,所以编者以为“朱”就为“牛”,透露元帝特别的身世,即他本该姓“牛”。   建康属江东地,“皇州”就是首都了,“江东复立作皇州”,就是对应东晋建立这件事。讲是“复立”,本来晋朝差不多亡了,东晋等于是复兴了晋朝。    13、相传一百五十载 钊到兔儿平四海      “相传一百五十载”,西晋五十二年,东晋一百零三年,共一百五十五年,预言说的很准确。   西晋的年代在上面已说了,东晋的年代是:   公元318年,戊寅,太兴,东晋称帝。   公元323年,癸未,晋明帝。   公元326年,丙戌,晋成帝。   公元343年,癸卯,晋康帝。   公元345年,乙巳,晋穆帝。,   公元362年,壬戌,晋哀帝。   公元366年,晋废帝   公元371年,辛未,简文帝。   公元373年,癸酉,孝武帝。   公元397年,丁酉,晋安帝。   公元420年,;庚申,(南朝)宋武帝刘裕。   “钊到兔儿”是个字谜,在中国的生肖学说中,卯属兔,“钊”字头上加一个“卯”字是繁体的“刘”(刘)字。“平四海”就是一个姓刘的人会结束晋朝,平定四海,建立新朝代。   在历史上,继东晋之后的,是南北朝中南方的宋朝,开国皇帝宋武帝姓刘名裕,史称“刘宋”,以区别于后代赵氏的宋朝。这句预言讲的是刘裕。    14、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天命当头”就是有当天子的命运。刘宋政权共八个君主一共正好六十年。    公元420年,;庚申,宋武帝刘裕永初。   公元423年,癸亥,宋王义符废帝。   公元424年,甲子,宋文帝。   公元454年,甲午,宋孝武帝。   公元465年,乙巳,宋明帝,宋王子业。   公元472年,壬子,宋养子昱立。   公元473年,癸丑,废帝。   公元477年,丁巳,顺帝。   公元479年,己未,(南朝)齐高帝萧道成。   “肃头盖草”是个“萧”字。“生好歹”就是做坏事了。继刘宋政权的,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他篡夺了刘宋政权。这句预言又应验在萧道成身上了。  
  所谓的九大预言    最开始的是万年歌,然后是三国时诸葛村夫写的马前课.所以道长同学.先介绍这两个.    这个是我乱猜的.
  等着看后面的
  想起了少侠吕同学发的关于五胡乱华的贴子.    那个叫冉闵的汉人英雄,胡人屠夫.可惜被无数NC历史学家给无视了.      五胡乱华的根源是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根源是什么,是假太后的专权.司马炎选了一个白痴皇帝    司马炎与他有关系的成语很多      司马炎在统一之后,为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 ,便将州郡的守卫兵加以撤除,同时实施占田法与课田法,企图与民生息;而且将边境的少数民族迁入中原,引发少数民族与汉人的冲突。晋武帝,罢废州郡武装、大肆分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置军与无法处理少数民族内迁问题,种下日后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的原因。    ============================================    可以,五胡乱华的根源在于司马炎,司马炎五十五而亡,不算早,也不能算晚,但如果结合他的传奇: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我不得佩服这位老兄的战斗力.      
史上老婆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    原创作者:韩达尔    
【帝王档案】    
姓名:司马炎    
姓别:男    
民族:汉    
职业:西晋王朝开国皇帝    
生卒:公元236年~公元290年    
工龄:26年    
父亲:司马昭    
母亲:王氏    
王位继承人:司马衷    
最大爱好:女色、下棋    
最大缺点:纵淫过度    
最大优点:聪明大度    
最大成就:代魏建晋,南灭东吴,一统中华    
最大错误:分封了太多的诸侯王    
最大快乐:统一天下    
最大痛苦:太子是弱智    
最大妥协:虽然太子弱智,还是没有换人    
最大武功:吞并东吴    
最大文治:太康繁荣    
当前住址:峻阳陵    
【经典记载】    
〖古文〗武皇帝讳炎,字安世,文帝长子也。宽惠仁厚,沈深有度量。(《晋书·武帝本纪》)    
〖今译〗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文帝司马昭的长子。宽厚仁慈,深沉而有度量。    
〖古文〗三月壬申,王浚以舟师至于建鄴之石头,孙皓大惧,面缚舆榇,降于军门。(《晋书·武帝本纪》)    
〖今译〗三月壬申,王浚指挥水师到达建业石头城,孙皓吓坏了,把自己捆起来出城投降。    
【人物故事】    
〖三分归晋〗    
司马炎代魏建晋,是为晋武帝。魏国于是灭亡,而之前的蜀汉早已经被魏所灭,于是三国只剩下一个东吴还偏安于东南一方。    
公元280年,晋武帝南下灭亡东吴于,东吴主孙皓眼看晋军势大,不敢抵抗,把自己捆得跟个大粽子似的出城投降了。晋国统帅王浚把他的绑绳松开,送往洛阳交给司马炎处置,三国于是完全灭亡,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    
司马炎见了孙皓,笑呵呵的请他坐下,然后说:“我设这个位置,等你来坐,已经很久了。”孙皓回答说:“我在南方也设了一个座位等待陛下呢”贾充接过话来问孙皓说“听说你在南方经常凿人的眼珠,还剥人的面皮,这叫什么刑法?”孙皓回答说:“臣下弑君或者奸诈不忠的人,就处以此刑。”司马家族就是以臣下弑了君上的,而贾充等人相对于魏国来说,自然也算是十足的奸诈不忠之人,所以孙皓这番说得晋武帝和贾充都哑口无言了。只是司马炎万万想不到,这句话最终会成为一个预言——仅仅三十年之后,司马家族的后代,就在南方那个座位上继续维持他们的大晋王朝了。    
不过话说回来,晋武帝还真就比孙皓强得多,因为晋武帝并没有因为孙皓让自己下不来台就为难他,而是把他封为归命侯,让他在洛阳闲住。只不过孙皓似乎不在适应北方的水土,仅过了三年就死掉了。    
〖分封诸王〗    
晋武帝司马炎曾经分析为什么曹魏会被晋朝取代,得出的结论是:曹魏没有对自己的宗室进行分封,所以才让司马家族轻易的就篡夺了政权。为了避免曹魏的失败重演在西晋的身上,晋武帝决定大封诸王。    
司马炎即位之后,立即分封了一批宗室为王,主要有:    
封皇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伷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邪王,皇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几为燕王,皇从伯父司马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司马辅为渤海王,司马晃为下邳王,司马瑰为太原王,司马圭为高阳王,司马衡为常山王,司马子文为沛王,司马泰为陇西王,司马权为彭城王,司马绥为范阳王,司马遂为济南王,司马逊为谯王,司马睦为中山王,司马凌为北海王,司马斌为陈王,皇从父兄司马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司马楙为东平王。    
后来,司马炎又对分封做了一些调查,以汝南王司马亮为大司马、大都督、假黄钺。用以加强宗室的实权。并改封南阳王司马柬为秦王,始平王司马玮为楚王,濮阳王司马允为淮南王,并假节之国,各统方州军事。立皇子司马乂为长沙王,司马颍为成都王,司马晏为吴王,司马炽为豫章王,司马演为代王,皇孙司马遹为广陵王。立濮阳王之子司马迪为汉王,始平王之子司马仪为毗陵王,汝南王次子司马羕为西阳公。改扶风王司马暢为顺阳王,暢弟司马歆为新野公,琅邪王觐弟司马澹为东武公,司马繇为东安公,司马漼为广陵公,司马卷为东莞公。    
总之,晋武帝极尽全力的对司马家族进行大分封,这些被分封的诸王,其中许多都是拥有数量不小的的军队的,司马炎希望这样可以就可以使得晋朝得到最大的保障了,岂不是这样反而给后来的天下大乱埋下了伏笔。    
〖繁荣背后的危机〗    
司马炎即位后,尤其是统一全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罢州郡兵,又屡次下旨责令郡县劝课农桑,从而使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历史上称之为“太康繁荣”。基于这样的发达繁荣的经济基础,司马炎和他的一班功臣们开始尽情的享受生活了。    
司马炎非常好色,好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在中级以上的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选了五千名处女进宫为自己服务,灭吴以后,又在吴地选择了宫女五千人,总计一万人。这一万人可不是服务员,而是随时都有义务陪司马炎上床的。    
据统计,当时全国只有一千多万人,结果晋武帝使其中千分之一的人都成为自己的老婆。    
这么多美女,晋武帝怎么选择呢?晋武帝也够聪明的,他乘一辆由三只羊拉着的车子,任凭羊随便走
  司马炎即位后,尤其是统一全国以后,在全国范围内罢州郡兵,又屡次下旨责令郡县劝课农桑,从而使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历史上称之为“太康繁荣”。基于这样的发达繁荣的经济基础,司马炎和他的一班功臣们开始尽情的享受生活了。    
司马炎非常好色,好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在中级以上的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庭中挑选了五千名处女进宫为自己服务,灭吴以后,又在吴地选择了宫女五千人,总计一万人。这一万人可不是服务员,而是随时都有义务陪司马炎上床的。    
据统计,当时全国只有一千多万人,结果晋武帝使其中千分之一的人都成为自己的老婆。    
这么多美女,晋武帝怎么选择呢?晋武帝也够聪明的,他乘一辆由三只羊拉着的车子,任凭羊随便走,羊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下车,然后召见那里的美女。有些宫女为了能让司马炎召幸自己,就把竹叶插在门口,又把盐水洒在地上,好吸引羊在自己的门前多停一会。    
武帝如此享乐,臣下也跟着效法,加上曹魏以来就盛行一种道家主张的清谈风气整个帝国就这样在一片享乐中瘫软下去了,武帝并没有想过,他们这些统治者如此骄淫奢侈,就意味着下层百姓要更多的付出。而上层的贪欲没有止境,下层的产出却是有限的,发展到最后总有人民吃不上饭的那一天,到了那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大臣们见司马炎变得昏庸荒淫,便找机会劝谏。一次,司马炎和众人去洛阳郊外祭祀,完了他得意地问司隶校尉(当时京城地区的监察官)刘毅:&你说我能与汉朝的哪个皇帝相比?&司马炎觉得他肯定会说高祖刘邦、武帝刘彻以及光武帝刘秀之类有名的皇帝,没想到刘毅却说他只能和桓帝、灵帝相比。司马炎很不高兴,因为这两个皇帝统治时期是东汉政局最混乱的时候。司马炎不甘心地问:&我怎么会和他们一样呢?&刘毅直言不讳地说:&当年桓帝时也有卖官的事,但桓帝让人把钱都归入了国库,陛下您现在卖官所得的钱却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司马炎无法狡辩,只好讪讪地替自己找个台阶说:&爱卿所言极是,不过在桓帝时却没有你这样的直言之臣,但我身边却有,这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好一些啊。&    ==============================    历史上认为自己是圣君的,大多都是桓灵二帝  
  由史可知,封王必有内战.    司马封王而引两大乱.原因就在于,经过三国近百年的战争,人口增长很慢.而长时间的内战使得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及对抗外部冲击变得很低.      汉七王之乱平定是文景两帝五十多年,两三代的安定生活.而明只是一个王的反乱.规模小的多,    所以,史书说司马炎聪明,根本是扯谈,不过是小聪明而已,在人口那么少,胡人不断内迁的情况下,封王后的两大乱,汉人死亡几百万,这都是司马炎的错.只差一点,就没有汉族这个民族了,他是汉族的罪人.    我想起来了现在的计生政策.如果再坚持五十年,一定要和大乱.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13  山地剥卦在老推背图中为第六象    图为猫头鹰在树,树下无数尸骨。             谶曰: 芬芳一李树,九叶十三花     南春花正放,野鹿逃出花。         颂曰: 草头人起反中国,非青非白又非黑     川田十八无人耕,到处父南并子北。        草头人乃苻坚,起反中国说明他是胡人。九叶十三花形容政权交替纷乱,川田十八无人耕,到处父南并子北。无数尸骨形容人民的痛苦。不想唐末再遇此卦,草头人起反中国,非青非白又非黑,川田十八无人耕就变成黄巢了,嘿嘿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16  万年歌中的五代    14、天命当头六十年 肃头盖草生好歹      “天命当头”就是有当天子的命运。刘宋政权共八个君主一共正好六十年。    公元420年,;庚申,宋武帝刘裕永初。   公元423年,癸亥,宋王义符废帝。   公元424年,甲子,宋文帝。   公元454年,甲午,宋孝武帝。   公元465年,乙巳,宋明帝,宋王子业。   公元472年,壬子,宋养子昱立。   公元473年,癸丑,废帝。   公元477年,丁巳,顺帝。   公元479年,己未,(南朝)齐高帝萧道成。   “肃头盖草”是个“萧”字。“生好歹”就是做坏事了。继刘宋政权的,是南齐高帝萧道成,他篡夺了刘宋政权。这句预言又应验在萧道成身上了。    15、都无真主管江山 一百年来扰几番      耳东入国人离乱 南隔长安北隔关    在历史上,在强盛的两汉之后,中国走入了一个大分裂时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三国两晋我们前面已说过了。现在说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前前面讲过了宋和齐,继南齐之后,是南梁,开国者是萧衍。继南梁之后,是南陈,开国者是陈霸先。南齐五主共二十三年,南梁四主共五十五年,南陈五主共三十三年,合齐梁陈三朝代共一百十一年。这一百多年的社会都处于分裂混乱状态,而且朝代更频繁。所以说是“都无真主管江山,一百年来扰几番。”因为江山无真主来管,所以不断受到干扰。“耳东”即耳字旁加东字是个字,无疑是指陈霸先,这时的社会更加离乱,统治地域更加狭小,正是“南隔长安北隔关”。   这“一百年”是:   公公元479年,己未,齐高帝萧道成。   元493年,癸酉,齐主昭业。   公元494年,甲戌,齐明帝。   公元499年,己卯,东昏侯永元齐主宝卷。   公元501年,辛巳,齐和帝。   公元502年,壬午,梁武帝。   公元549年,己巳,梁简文帝。   公元552年,壬申,梁孝元帝。   公元555年,乙亥,敬帝。   公元557年,丁丑,陈武帝。   公元560年,庚辰,文帝。   公元567年,丁亥,废帝。陈主伯宗。   公元569年,己丑,陈宣帝。   公元581年,辛丑,隋文帝杨坚灭陈。    16、水龙木易承天命 方得江山归一定      五六年来又不祥 此时天下又纷争    “水龙”如果是理解为中国年号的独特表示法的话,就是“壬辰”二字,应是指壬辰年。“木易”合为“杨”(杨)字,指姓杨的人。“承天命”就是指作天子了。所谓“江山归一定”就是统一天下。    继南陈之后取得天下的人,是隋文帝杨坚。杨坚是在北朝的北周灭亡的基础上建立隋朝的,他后来灭南陈而达到了天下一统也。这些都与预言相符。唯有“水龙”如果看作是表示壬辰年的话,则不是杨坚的登基之年。难道“水龙”是指杨坚吗?   所谓“五六年又不祥”,这里可以理解为五年或六年,也可理解为五加六等十一年,还可理解为五六相乘为三十,三十年。   隋朝三主共二十九年而被唐朝所灭。其年代是:   公元590年,庚戌,隋文帝。   公元605年,炀帝。   公元617年,丁丑,泰帝义宁,隋亡。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23  现在讲解唐朝        第四课 雷水解卦      十八男儿 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 日月丽天        这一课是预言隋朝末年,李唐起于太原。公元604年杨广继位,称为隋炀帝。公元612年起,天下始乱,军阀割据。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李渊见天下大乱,乘势决意起兵造反。     "十八男儿”就是李字(十八合起来是木字,男儿就是子,木子合起来是李字)。"起于太原”指李渊是太原留守,起兵平天下也是始于太原。        起于太原 李渊因为和杨广是表亲,所以不愿起兵。当时有谣言说姓"李”的将代替姓"杨”的君临天下,杨广对他很忌讳,太原又是兵家必争之地,李渊当时如不起兵则很有可能被李密、杜伏威等军阀消灭,起兵则生,不起兵则死,李渊当时面对的形势真可谓"动则得解”。所以李渊不得不冒险起兵,死中求生。       动则得解 阐明卦象      "日月丽天” 李渊次子李世民是一代英雄,社会安定而繁荣。社会秩序安定,夜不闭户。天下大治,可谓"日月丽天”,这段历史被称为"贞观之治”。        不过"日月丽天”也可理解为武则天当政。因为武则天为自己造了一个新字作为自己的名,即“曌”字。       万年歌     17、木下男儿火年起 一扫烟尘木易已      高祖世界百余年 虽见干戈不伤体    子继孙承三百春 又遭离乱似瓜分    “木下男儿”是一“李”字,指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他们起兵在丁丑年,所以说是“火年起”(丁属火)。“木易已”指李氏一起而杨氏的隋朝就覆灭了。“一扫烟尘”指的是李氏父子是得天命之师,扫除其它各路人马就是扫除天下的烟尘,使天下恢复清净。   “高祖世界百余年,虽见干戈不伤体”,说的是由唐高祖李渊开创的唐朝在一百多年里,虽然有一些战争,但无伤大体。事实也是如此,唐初百年间,有东突厥攻唐的战争,也有唐攻谷浑的战争,但对于唐朝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方面没有什么影响。   “子继孙承三百春,又遭离乱似瓜分”,显然说的是唐朝江山有三百年左右,然后中国又走向分裂和动荡。事实上,唐朝自唐太宗至唐哀帝前后共280年,加上唐高祖,唐朝一共二十一主,共二百八十八年,然后走向另一个分裂时代,就是五代时期。   唐朝的年代是:   公元618年,戊寅,唐高祖。   公元626年,丙戌,唐太宗。   公元650年,庚戌,高宗。   公元684年,甲申,中宗嗣圣。武后废帝为卢陵王,立豫王旦。   公元685年,乙酉,武后垂拱,徙帝于房陵。   公元689年,己丑,则天帝周,旦为嗣。   公元705年,乙巳,唐朝中宗。   公元710年,庚戌,睿宗。   公元712年,壬子。玄宗。   公元756年丙申,肃宗。   公元763年,代宗。   公元780年,庚申,德宗。   公元805年,乙酉,顺宗不及任。   公元806年,丙戊,宪宗。   公元821年,辛丑,穆宗。   公元825年,乙巳 ,敬宗。   公元827年,丁未,文宗。   公元841年,武宗。   公元847年,宣宗。   公元859年,己卯,懿宗。   公元874年,甲午,僖宗。   公元889年,己酉,昭宗。   公元904年,甲子,昭宣帝。   公元905年,乙丑,唐哀帝。   公元907年,丁卯,后梁朱全忠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26  当当当,推背图终于开始了。    推 背 图        第一象 甲子 乾卦                   谶曰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 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    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    试於唐後论元机          这是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开场白,做个宣传吧,大家鼓掌(呱呱呱)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34  注意!!!!!!!!!!!!!!!!!!!!!!!!!    第二象就被后人篡改了。    第二象 天风垢    图说:鲤鱼十八尾    谶曰             枝叶方生根,东风起复翻。     将石磨二剑,十八子称尊。          `~`            颂曰       江中鲤鱼十八尾,     片片只从流水起。     子子孙孙二九人,     三百年中少一纪。        二九和十八都指李,唐朝18个皇帝,288年,正好是300-12(一纪)年    厉害!!李淳风同志        而篡改的第二象是这么说        第二象 乙丑                   谶曰          累累硕果 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               金圣叹:          「一盘果子即李实也,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凡二十一主。二九者指唐祚二百八十九年。阴盛者指武「明空」当国,淫昏乱政,几危唐代。厥後开元之治虽是媲美贞观,而贵妃召祸,乘舆播迁,女宠代兴,夏娣继之,亦未始非阴盛之象。」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43  第三象 丙寅 天山遁卦        图说,一女人拿鹦鹉    谶曰                两两逢金卯,情知不奈何。      中原乱扰扰,万国蚊虫多。        `~`                颂曰         有一女子身姓武,     手执金符坐中土。     身穿霞光五色衣,     自握金锤打金鼓。            这个是武则天无疑,篡改本推背图则说        第叁象 丙寅                   谶曰          日月当空 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 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     喔喔晨鸡孰是雄     .........................          金圣叹:          「此象主武「明空」当国,废中宗於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5:45  藏头诗是怎么说的?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             02人物             太宗问於李淳风曰:朕之天下 今稍定矣 卿深明易道 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 以及我朝之後 登极者何人 得传者何代 卿为朕历历言之              对曰:欲知将来 当观已往 得贤者治 失贤者丧 此万世不易之道也              太宗曰:朕所问者 非此之谓也 欲卿以术数之学 推我朝得享几许年 至何人乱我国家 何人亡我国家 何人得我国家 以及代代相传 朕欲预知之耳              淳风曰:此乃天机 臣不敢泄              太宗曰:言出卿口 入朕之耳 惟卿与朕言之 他人皆不能知也 卿必为朕言之              淳风曰:臣不敢泄漏              03地点             太宗曰:卿若不言 亦不强 试随朕入禁宫 於是淳风侍太宗登高楼              太宗曰:上不至天 下不至地 卿可为朕言之              04预言-毁唐[武则天690]             淳风曰:乱我朝之天下者 即在君侧 三十年後 杀唐之子孙殆尽 主自不知耳              太宗曰:此人是文是武 卿为朕明言之 朕即杀之 以除国患              淳风曰:此乃天意 岂人力所能为耶 此人在二旬之上 今若杀之 天必祸我国家 再生少年 唐室子孙益危矣              太宗曰:天意既定 试约言其人              淳风曰:其为人也 止戈不离身 两目\’长\’在空 [ ](指武则天僭位事按则天名空[空上有二目字])
  第四象 丁卯 天地否卦    图为一人手持火把金钟喂一狗(指狄仁杰)    谶曰              戌群武花子,家于文泰乡(唐代并州太原人)。     止曰二月后,复见有至阳。         颂曰              已将社稷乱分离,怎奈天宫十八子。     赖得忠臣犬边火,方能重树旧唐基。            篡改版则说    推 背 图        第四象 丁卯                   谶曰          飞者不飞 走者不走     振羽高岗 乃克有後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     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     已倾大树仗扶持     .........................          金圣叹:          「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陆下之姓也,起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这么说太累了,我还是按诸葛亮卦象说快点。    第五课 天地否      五十年中 其数有八   小人道长 生灵荼毒   这一课是预言大唐末年藩镇割据演变来的五代大乱。   公元907年,军阀朱温废唐哀宗称帝,建立后梁,从此天下又乱。从朱温篡唐到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之间约有五十年的时间,故曰&五十年中”。   在这&五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有朱温建立的后梁(907年-923年);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年-936年);石敬瑭建立的后晋(936年 -946年);刘知远建立的后汉(946年-979年)(后汉950年以后只局限在太原一带);郭威建立的后周(951年-960年)这5个短命王朝,故曰&五代”。   &五代”共有8个姓氏(家族)的人当上了皇帝:后梁皇帝姓朱;后唐就复杂了,李存勖是唐朝大将李克用的儿子,李克用还有一个干儿子李嗣源,李存勖死于兵变,全族被屠,李嗣源就当上了皇帝。李嗣源死后由他的儿子李从厚继承皇位。不久,李从厚的义兄李从珂起兵杀掉了李从厚,自己当上了皇帝。这样一来,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虽然都姓李,可实质上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算下来后唐就有三个李姓家族的人当皇帝;后晋皇帝姓石;后汉皇帝姓刘;后周也复杂,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全家都被后汉皇帝所杀,郭威只得将柴荣收为养子,改姓为郭,后周实质上就是郭、柴二姓。这就恰好应了&其数有八”这句话。   五代都是短命王朝,5个朝代加一起才53年(公元907到公元960年),很多大臣都是今日保这个皇上、明天保那位皇上,古时那种大臣忠心无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忠义都不再被人推崇了。比如后唐有个大臣叫冯道,可算后唐开国元老。石敬塘灭了后唐,冯道毫不畏惧,打了个包就投奔了后晋。不久契丹大军压境而来,攻入开封,擒了后晋皇帝,冯道又去归附契丹。刘知远建立后汉,冯道又归附了后汉,后来又归附后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五代的皇帝几乎全是昏君,所以国运都不长。特别是石敬瑭为称帝向契丹国(辽国)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土地作为报酬,还称契丹皇帝为&父”,自称为&儿” ,人称&儿皇帝”;后汉的皇帝也要依靠契丹,称&侄皇帝”。故曰&小人道长”。   五代大乱,兵连祸结,其结果自然是&生灵荼毒”。         大家注意到为什么同是天地痞卦,孔明指的是五代,而李淳风指狄仁杰呢?原因是推背图被篡改了,忠臣怎么能用天地痞卦!
  注意第五象风地观也错位了,离火卦前当有风地观,这会在未来重现。            第六课 泽兑卦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 土乃生金   这一课是预言宋朝。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黄袍加身,结束五代,创立大宋,赵光义于公元979年一统天下。公元961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根绝了兵变之源。大宋创立以来对前代各朝各国的皇帝、大臣均未大加杀戮,对平民百姓也能实行仁政,修生养息,怀柔以安天下。平民百姓渴望的天下太平得以实现。古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水性至柔”,故而本课首句为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天心民心皆大快。   但到了北宋末年时,对平民的赋税日益加重,皇帝昏庸,早已不复宋朝初年太平景象。宋徽宗常常微服出宫,夜宿娼门,还在宫中设小市场,宫女们扮成商贩卖酒卖茶,徽宗扮成乞丐挨门行乞,大家取乐,昏君心中早已不存大宋二百年家国,数千里锦绣河山。徽宗时大兴花石纲、生辰纲等这纲,那纲(纲就是民间向皇上进贡的财物)弄得民不聊生,反抗四起,例如那梁山好汉智取生辰纲,替天行道。民间出现了因为百姓们无法忍受花石纲的搜刮劫掠而导致的方腊大起义,徽宗命军队残酷镇压了这次起义,而不是使用怀柔政策。可谓对内用刚(纲)。   在军事上,宋朝从创立以来一直就力量薄弱。文职人员担任军队统帅,负责实际作战的将领则是临时委派,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公元1004年辽国南征,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宋朝居然要向辽国每年进贡十万两白银,二十四万匹绸缎。公元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西夏。宋朝与西夏几乎每战必败,只好每年向西夏缴纳绸缎十三万匹,白银五万两,茶叶二万斤。可谓对外用柔。宋朝内外政策可用&刚中柔外”来形容。   本课首句为&惟天生水”指代宋朝,按五行学说土克水,那么土所生的金朝就是宋朝的克星,故曰&土乃生金”。   公元1120年,金、宋达成对辽国的夹击密约。在金、宋的夹击下辽灭亡。公元1125年,金灭辽后对宋发动总攻,公元1126年,北宋灭亡,金军把宋徽宗、宋钦宗逮捕,废为平民,赵姓全体皇族三千余人被劫往金朝。这就是靖康之耻,在历史上被视为汉民族的奇耻大辱。唯一漏网的皇族康王赵构逃往临安(浙江杭州)建立南宋。
  好了,梅花诗也登场了    其一: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1.天门荡开,指靖康元年金人攻破开封掠徽钦二帝史事。天门,即北宋国都城开封,《楚辞天问》:“天门开阖”,开阖即开封之意义,隐喻于天门也。     〔按开封,五代梁开平元年(907)置开封府。取开拓封域为义也(《名胜志》)。开封又名汴梁,宋代称东京。又称天京,神京,帝京。〕     2.人去人来,指徽钦二帝被金主完颜亮俘虏,金兵并掠去宗室、后妃、工匠数万人北上黑龙江(几人归去)。金人十万铁骑南下(几人来)。北宋由此灭亡。     3.山河非完璧,指南宋与金国划江淮而治,神州山河从此破碎。     4.黄金祸胎,指金人及金国都黄龙府也。所谓“不信”者,因女真本为北方一极弱小之少数     部族也。经济军事与大宋皆无法相比,但北宋竟以堂堂中华之大而亡于其手。今人喜言历史     竞争为“经济实力”竞争,殊不知“小国可以打败大国,弱国可以战胜强国”(***)之辩证法常见诸于历史。故西谚有上帝好戏弄强者之语。老子则谓刚强者死之邻。而邵雍亦言 “不信”,即令人难以置信也!金国始建国于北宋政和3年(1113),即邵雍死后36年。当邵雍在世时,宋之北方大敌乃辽国,宋仍强大而金人尚为一游猎小民族。不料在
阿骨打统帅下,由小而大,由弱而强。先灭辽,后竟亡宋。                                其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1.湖山一梦,湖即西湖,山即孤山。南宋人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所谓风景不殊,而世情全非也。     2.云龙北飞,云龙指龙气即王气也。南宋软弱,累世称臣纳贡于金朝,故云王气(云龙)北飞。     3.三百年一日,两宋自960年开国至1279年元军南下而亡国,历国计319年。约数300。终者,终结也。堂堂三百年王朝终结乃于一日。     4.长天碧水,指南宋末代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丙于南海伶仃洋沉水死难,南宋亡国。所谓“叹弥弥”者,邵雍乃宋人,故言本朝事特具感慨。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17  万年歌的唐宋和五代    18、五十年来二三往 不真不假乱为君      “二三”合成五,是指“梁唐晋汉周”五代,五代共五十六年。预言说的非常准确。所谓“不真不假乱为君”,说的是五代之君主有传位给儿子的,有传位给养子的,有传位给妻侄的,不象正统的传位方式。这些君主真可谓不真不假,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这五十年:   公元907年,丁卯,后梁朱全忠
。   公元912年,壬申,梁友珪。   公元913年,癸酉,末帝梁友贞。   公元923年,癸未,后唐庄宗灭梁。   公元926年,丙戌,后唐明宗。   公元933年,癸巳,后唐闵帝。   公元935年,乙未,废帝   公元936年,丙申,后晋高祖。   公元943年,癸卯,晋王重贵立。   公元944年,甲辰,出帝。   公元947年,丁未,后汉高祖刘知远。   公元949年,己酉,汉隐帝。   公元951年,辛亥,后周
郭威。   公元954年,甲寅,世宗柴荣。   公元959年,己未,周恭帝。   公元960年,宋
赵匡胤。    19、金猪此木为皇帝 未经十载遭更易      “金猪”就是辛亥年,因为辛属金,亥属猪。后周皇帝郭威是在辛亥年得天下的,所以叫他是“金猪”。郭威无子,以妻侄柴荣为子,传位给他。“此木”二字合成“柴”字,指柴荣。   郭威在位六年,柴荣与他儿子在位共三年半,三主加起来共九年半,就禅位给赵匡胤的宋朝,所以说“未经十载遭更易”,就是后周变为大宋了。    20、肖郎走出在金猴 稳稳清平传几世      “肖郎走出”是个字谜,是繁体的赵(赵)字,“金猴”就是庚申年。继后周之后是宋
赵匡胤,肖字加一个走字合成赵字,而且,
正好是在庚申年[金猴年]得天下的。    21、一汴二杭事不巧 却被胡人通占了      三百年来棉木终 三闾海内去潜踪    这道预言写的相当准确。北宋建都于汴京,南宋定都于临安(即浙江杭州),所以说“一汴二杭”。“胡人”指蒙古人的元朝,宋朝就是灭亡于元朝的,中国古人把北方少数民族通称“胡人”。北宋一共九个皇帝,共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也是九个皇帝,共一百五十三年。二宋合起来一共三百二十年。“棉木”大概是盖住木的意思,这里很明显是“宋”字。古人解释说“棉木的棉与[家’去豕]同音,所以才借棉来替代[家’去豕]”,其实就是个宝盖头。“棉木终”讲宋朝要灭亡了。宋朝末代皇帝是个小孩子,受元兵所逼,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入大海,所以说是“三闾海内去潜踪”。   大宋的江山三百年:   公元960年,庚申,北宋
。   公元976年,丙子,太宗。   公元998年,戊戌,宋真宗。   公元1023年,癸亥,仁宗   公元1064年,甲辰,英宗   共元1068年,戊申,神宗   公元1086年,丙寅,哲宗   公元1101年,辛巳,徽宗   公元1126年,丙午,钦宗。   公元1127年,丁未,高宗   公元1163年,癸未,孝宗   公元1190年,庚戌,光宗。   公元1195年,乙卯,宁宗。   公元1225年,乙酉,理宗   公元1265年,乙丑,度宗。   公元1271年,辛未,元始定国号。   公元1275年,乙亥,恭宗。   公元1276年,丙子,端宗。   公元1278年,戊寅,帝丙。   公元1279年,宋亡。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19  藏头诗的那段历史    太宗曰:此人平後可治乎              淳风曰:己丑有一口 一巾不成 五者乱之(指韦后弑乱事) 幸有五天罡下界平治              太宗曰:此後可太平乎              淳风曰:前二十四年可媲美於尧舜 後二十四年又有乱天下者 危而不危 \’一人大口 逢杨而生 遇郭而止\’[常穿一件火牛无心每饮水](指安史背叛事)              太宗曰:何人平治              淳风曰:\’光\’子作将 \’然後\’平治 [木][仁义元帅]             太宗曰:此後可太平乎              淳风曰:越五十年 稍稍太平 後六十年 混世魔王下界 日月生於面目 杀人无数 血流成河 幸有独眼龙[李克用/李一目]平治之 後又树挂\’拐\’尺者乱之[曲](指朱温篡夺事) 此时天下荒乱 人民饥饿 四十年中 有五火猪 更递为君(指後五代事) 唐家血食尽矣 天下非唐有矣              05预言-宋960~1279             太宗曰:此後何君出焉              淳风曰:有真龙降世 走随小月(指宋
之姓曰赵) 阳火应运 木时戴帽(国号曰宋) 开天地之文运 启斯世之朦胧 礼乐作 教化兴 真太平 有道之世也              太宗曰:乱此国又是何人              淳风曰:有乱之者 然君臣皆贤 惜不\’善其後\’[悟其悟] 後得拨乱之臣 始得渐平 迨二百年 有春头之人[出也] \’蒙蔽主上 陷害忠良\’[时常带二小者乱之](指秦桧误国事) 使此国之君 另守一方(高宗南渡) 迨百年之後 有人之王 头\’腰八\’者乱之[八腰](金人入寇) 然亦不得此国之天下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27  今版推背图的兑卦        推 背 图        第五十七象 庚申                   谶曰          物极必反 以毒制毒    叁尺童子 四夷 服          颂曰          坎离相克见天倪     天使斯人弭杀机     不信奇才产吴越     重洋从此戢兵师         可见今版推背图却被篡改,卦序错乱了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29  现在来到元朝    万年歌    22、一兀为君八十载 淮南忽见红光起      八只牛来力量大 日月同行照天下    土猴一兀自消除 四海衣冠新彩画   继宋朝之后是元朝,“一兀”不就能合成个“元”字吗?元朝十个皇帝共八十九年,正是预言所说的“八十载”。   元朝江山亨年如下:   公元1280年,庚辰,元世祖。   公元1295年,乙未,成宗。   公元1308年,戊申,武宗。   公元1312年,壬子,仁宗   公元1321年,辛戌,英宗。   公元1324年,甲子,泰定帝。   公元1328年,戊辰,明宗。   公元1330年,庚午,文宗。   公元1333年,癸酉,顺帝。   公元1368年,戊申,明
洪武。   元朝是被明
朱元璋所灭的,朱元璋起兵时正是红巾军,正是在淮南发展壮大的。另一种解释说朱洪武是江南凤阳府(钟离太平乡)人,洪武初生时有红光照天,异香通宵不散。所以说是“淮南忽见红光起”,其实洪武姓“朱”,朱也是“红”的意思。“朱”字也是“八只牛”(牛字下面加个八字就是朱字)。“力量大”一方面说朱元璋的军队的力量大,另一方面,朱元璋的年号“洪武”也是力量大的意思。“日月同行”是一个“明”字,指明朝。这首预言不但是字谜,而且话中的意思也很清楚,就是说朱元璋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建立的明朝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朝代,能普“照天下”。   “土猴”指洪武元年戊申年,那里元朝灭亡、“消除”,改朝换代,明朝的天下焕然一新,衣冠服饰文化各方面都大改蒙古元朝的特点,所以说是“新彩画”。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31  第七课 水风井卦             一元复始 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 尔西我东       这一课是预言元朝。&一元复始”暗指元朝的国号。   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是很严厉的。蒙古人把汉人列为三等和四等的国民(一等的国民是蒙古人,二等的国民是色目人即中亚人)。元朝规定每二十家编为一 &甲”,首长称&甲主”,由蒙古人充当。严厉规定:禁止汉人打猎,禁止汉人学习武术,禁止汉人持有兵器,禁止汉人集会拜神,禁止汉人赶集赶场作买卖,禁止汉人夜间走路。故曰&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是指元朝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到元顺帝脱欢帖木儿为止,共有十位皇帝,五五相加即为十。   蒙古人从成吉思汗开始东征西讨,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面积有三千万平方公里、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由于太巨大了,只好分成各个汗国,由蒙古大汗总辖。蒙古大汗忽必烈把蒙古帝国总部迁到中国,并起国号为&元”,兼任中国皇帝。元朝灭亡,各个汗国也分崩离析,不久各自消亡。故曰&尔西我东”。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34  第叁十二象乙未(水风井 李自成灭明的预言[1644年])——看看今本卦象又颠倒了    谶曰:     马跳北阙 犬嗷西方     八九数尽 日月无光    颂曰:     杨花落尽李花残 五色旗分自北来     太息金陵王气尽 一枝春色占长安    金圣叹:「此象主李闯、张献忠扰乱中原,崇祯投环梅山,福王偏安不久明祀遂亡。颂末句似指胡后,大有深意。」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36  梅花诗      05预言-元             有一兀之主兴焉(有天下者曰元) 人皆披发 头生花 听其语 不知其音 视其人 恶见其面(指元朝系鞑子事) 若非天生一牛(指朱
之姓)              05预言-明             日月并行(国号曰明) 天下几无人类也 女生须 男生子 地裂山崩矣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37  其三: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1.天地相乘,天数五、地数六合则为十一。元自世祖忽必烈兴国定都北京至顺帝亡国共历11帝。一原读为一圆,即圆合也。     2.甲子兴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1264甲子年(至元元年)定都燕京,国号大元。至1324(甲子)年60年间元帝国达到全盛。正为一个甲子。此时之中国本土疆域,南跨粤海,西统新疆、西藏、云南、北括西伯利亚,东北到鄂霍次克海,乃是当时地球上最强大之统一帝国。马哥波罗来华所见之强盛世界帝国,即在此期间(约当年)。近人忘祖,多不知大元帝国之强盛伟大,盖以其为少数族统治之王朝也,而羞言之。仍乃大汉族主义居正统之偏见也。       元帝国(蒙古)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被忽视了的伟大帝国时代。蒙古征服世界,使用的是骑兵以及公元10世纪于中国兴起的包括火炮和通讯在内的新技术。正是汉文化与强悍的草原武力通过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这两位伟大政治家给予的巧妙组织和整合,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宋的失败,是柔弱而注重享乐的宋文化以及缺乏效率而腐败的行政及军组织即政治的失败。这种制度,终两宋时代均未能改革。所以尽管有众多的人口和人才,伟大的经济实力(每年以极其巨额的贡奉献于异族王朝)、技术实力(三大发明都产生于宋代)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宋却屡战屡败于落后的少数族小边国——西夏、北辽、女真(金)和蒙古,直到亡国。     3.“年华二八”,指元至正28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攻克元大都。元朝历祚共计163年,亦略应于“二八”(16)之数。1351年黄河崩决,红巾白莲教起义反元。元至正28(1368)年亡国,朱元璋立新朝大明。故云“乾坤改”。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44  铁冠数    伯温曰:“今在何会之中,气运如何?”        道人曰:“赤地冲天(朱元璋初生时有红光照天,异香通宵不散),地鸣天崩,牛生两尾(朱元璋的朱),日月并行(国号为明)。木上挂曲(还是一个朱字),即真主也。”(1)吴地黄冠,霞光万道,族旗下界,收留抚 :养。(2)先有五瘤使者应此劫数,传播瘟疫,人人遭难,乌梅可解,乱世妖之拾起首,有两丁运马,火虎出世,黑猿领兵,金枪出现,木钟自鸣。尔乃登州指行,候赤气冲天,方可指行。石人一眼,二足乃起兵之时也。(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伯温曰:“紫微起兵,元人如何?”        道人曰:“元乃光明佛转世也。应善善而去,有人追赶至黑 水,一河有角端,且一统化佛也。太平三百载,只有二百余年, 万子万孙之年(万历年间),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45  明朝    万年歌    23、三百年来事不顺 虎头带土何须问      十八孩儿跳出来 苍生方得苏危困    明朝江山,十七主共二百七十年,而且明朝很多事情确实都不顺,所以说“三百年来事不顺”。“虎”(在地支属寅)的(前)“头”带上一个“土 ”(在天干属戊)就是戊寅年。同时也表明虽然明朝是很强大,象老虎,但虎头带土,未免减去了很多威力。从历史事实来解释,祟祯十一年是戊寅年,当年两畿(北京和南京)、山东、河南大旱,蝗虫成灾,加上当年九月清兵分三路南下,自此以后天下荒乱日甚,而天下不堪问也,所以说是“何须问”。   请看明朝纪年:   公元1368年,戊申,明
洪武。   公元1399年,己卯,建文。   公元1403年,癸未,明成祖。   公元1425年,乙巳,明仁宗。   公元1426年,丙午,明宣宗。   公元1436年,丙辰,明英宗。   公元1450年,庚午,明景宗。   公元1457年,丁丑,英宗复位。   公元1465年,乙酉,明宪宗。   公元1488年,戊申,明孝宗。   公元1506年,丙寅,明武宗。   公元1522年,壬午,明世宗。   公元1567年,丁卯,明穆宗。   公元1573年,癸酉,明神宗。   公元1616年,丙辰,清天命。   公元1620年,庚申,明熹宗。   公元1627年,丁卯,清天聪。   公元1628年,戊辰,明怀宗。   公元1644年,甲申,明亡,清顺治。   “十八孩儿”是个“李”字,指李自成,“跳”古代读“逃”是逃走的意思。明祟祯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陷京师,祟祯帝自缢死于煤山,五月清兵攻入北京,并定都京师,李自成兵败。苍生在流寇动掠下遭受危困,到清兵攻入京城就无事了,所以说“苍生方得苏危困”。“苏”是解除的意思。明末天灾、人祸濒生,李自成为盗将,流寇于山西河南等处,淫掠极惨,到清兵定鼎后人民才能安定下来。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48  马前课    第八课 风雷益卦         日月丽天 其色若赤        绵绵延延 凡十六叶        这一课是预言明朝。   &日月丽天”是指明朝国号,日月合起来就是&明”字。&其色若赤”暗指明朝皇帝的姓氏为&朱”,&赤”就是红色,&朱”也有红色的意思。   明朝从
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排列如下:   1.明
(1328年-1398年)   2.惠帝(1399年-1402年)   3.成祖(1403年-1424年)   4.仁宗(1425年)   5.宣宗(1426年-1435年)   6.英宗(1436年-1449年,1457年-1464年)   7.景帝(1450年-1456年)   8.宪宗(1465年-1487年)   9.孝宗(1488年-1505年)   10.武宗(1506年-1521年)   11.世宗(1522年-1566年)   12.穆宗(1567年-1572年)   13.神宗(1573年-1620年)   14.光宗(1620年)   15.熹宗(1621年-1627年)   16.思宗(1628年-1644年)   明朝在李自成攻克北京,思宗朱由检自杀后,残余力量南逃江南,一连串出了三个皇帝,但都不计算在内,因为此时下一个正统王朝清朝已经开始。   大明王朝16位皇帝,正好应了&绵绵延延 凡十六叶”这句话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51  而今本推背图的风雷益呢?——竟然是民国!太超前了吧    推 背 图        第叁十七象 庚子                   谶曰          汉水茫茫 不统继统    南北不分 和衷与共          颂曰          水清终有竭     倒戈逢八月     海内竟无王     半凶还半吉     ..................................          金圣叹:          「此象虽有元首出现,而一时未易平治,亦一乱也。」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52  其四: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1.英雄起布衣,指朱元璋本为乞丐出身。     2.朱门黄几,朱门指朱姓。黄几谐音皇基。朱元璋定都于南京,但皇基尚未稳固,故云“朱     门不是旧皇基(畿)”。     3.飞来燕子,燕子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废建文帝。迁都于北京。飞来飞去寻常事也。     4.李花,指李自成。李自成曾为流民,后为“流寇”。故称“李花子”。1644年春,李自成     攻入北京,崇祯帝缢死景山,明朝亡,故言“春已非”。李闯改朝换代国号称“大顺”。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53  藏头诗    太宗曰:後太平乎              淳风曰:此後大水在\’足\’[共] 以有道之主生焉 然数年後 幽燕\’并\’起[兵] 皇孙遁去(指燕王篡夺事) 又越数十年 有承天启运之主出焉(指熹宗年号曰天启) 又得忠贤之臣 委以重任 斯坏国家(指魏忠贤乱政事)              太宗曰:忠贤之臣以坏国家 卿言何颠倒也              淳风曰:天意如是 斯时人皆得志 混世魔王出焉 一马常在\’门中\’[地][闯] 弓长[张]\’不肯解弓 杀人其势汹汹\’[恒倒列](指李自成张献忠等乱事) 其时文士家中坐 武将不领人 越数年 乃丧国家        ==============================    解的都太勉强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57  铁冠数    伯温曰:“万子万孙何为江山三百载也?”        道人曰:‘万乃国号帝之孙也(万历年间),斯时群魔下界,劫贼为害,万物乘变,瘟疫流行,家头戴侍郎帽,户户手执枪刀棍,草寇纷扰,各据一方,先逢两丁金克木,后是壬年火克金。”        伯温曰:“应何地何兆?”        道人曰:“东方星象映天宫,遍地天泽起妖风。天下人民死如阜,白浪冲破白虎天子不非凡、煞星下界三十年。八牛曳粮无气力,能死人民有千万。口中口,莫良斗,一万子孙遍地走。黄虎出世满江红,白蛇尸骨喂饿狗。甲申之年尽灾侵,木子登传不知魂。两眼只做观日月,日月无当昏星斗。        伯温曰:“帝将如何下落?”        道人曰:“马嵬坡下血淋淋,大风吹过五花门。大哭一声天色变,(崇祯皇帝)八牛曳倒犬都钟。赤足散发归梅山,尸骨遍野入山林。        伯温曰:“此人在位几年?”        道人曰:“日月垂落李村头,十八孩儿坐幽州。门前一马入金殿,拍手哈哈三春秋(李自成)。有一裹脚鬼,天门头上一个嘴。(吴三桂)勾引北方百万兵,扫灭群鬼生后悔。(3遍地开红花, 绝是哭声里,太平人两个。但等果子来。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6:59  清朝    万年歌    24、相继春秋二百余 五湖云扰又风颠      “相继春秋二百余”指清朝统治中国有二百多年,此后,中国(即“五湖”)又将是风起云涌的社会状态。   清朝帝号纪年如下:   公元1644年,甲申,明亡,清顺治。   公元1662年,壬寅,康熙。   公元1723年,癸卯,雍正。   公元1736年,丙辰,乾隆。   公元1796年,丙辰,嘉庆。   公元1821年,辛巳,道光。   公元1851年,辛亥,咸丰。   公元1862年,壬戌,同治。   公元1875年,乙亥,光绪。   公元1909年,己酉,宣统。   本文所据版本是汉严光的注释本,汉严光是清朝人,清朝维持了200多年,这已经被历史证实了。
  本文所据版本是汉严光的注释本,汉严光是清朝人,清朝维持了200多年,这已经被历史证实了。    如果是真的,倒是有些意思
  作者:subzero2002 提交日期: 17:01  推 背 图        第八象 辛未                   谶曰          枪血中土 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 帝日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宇航我喜欢你藏头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