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的《情人》出版的时候,李云泰知道吗?

男人为什么啪过之后背对你睡?-ZAKER新闻
婚姻与家庭
昨天一个读者讲,她今年已经 50 岁了,拥有别人羡慕的一切,有房子有车子有钱,要有的都有了,自己也干了一家公司,经营的也不错,老公在外面忙生意,一年四季也很少顾家。家里也有保姆,孩子老人都不用操心。每次老公聚会需要她出席了,她就盛装出席,扮演着跟老公情投意合的装模作样的画面。每次她需要老公出场,他老公也会完全配合她,她们就是世人眼中完全没有瑕疵的 " 金童玉女 "。可揭开婚姻的真相就是,她们已经 10 多年没有夫妻性生活了。老公在外面养着情人,她也知道,她在外面养着情人,她老公也知道。这种貌合神离,回去吃个饭也像是政治首脑开会的样子,其实,她已经习惯了。撑起婚姻的场面,其实更多时候需要的是演技。在她的情人里,有的情人床上功夫特别了得。但让她心里还能起涟漪的一个小情人,不但床上功夫好,还跳的好街舞,段子张口就来。她对这个小情人渐生好感,带着他出入各种豪华场所,各种娱乐场所,各种社交场所。她用情欲掩饰着一切,在她这个尴尬又纠结的年纪,她已经忘记了什么是爱。但相处的久了,她足渐对这个小情人产生了爱的情愫。但是,她不知道小情人爱的是她这个人还是她的钱,而且每次啪过之后,小情人背对着她就睡去了。这个读者的故事,不免想到杜拉斯的故事。当然不是杜拉斯《情人》里她跟李云泰的故事了。而是,她 66 岁跟 27 岁杨· 安德烈的故事。杜拉斯一生情人无数,在她 66 岁的时候,他遇到了杨,杜拉斯将杨供养在家里,带他去高档场所,带他圣罗兰的衣服,带他享受一切的荣华富贵,带他去度假。在外人看来,她们只是包养与被包养的关系。但是时间越久,杜拉斯越喜欢她的情人,越被外界的怀疑掌控,越失去理智。她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个高雅的美丽知性的女人,遇到爱,遇到外界的怀疑,她也会歇斯底里,也会抓狂,她会对着情人说:你不知道你来到我身边来干嘛啊,是为了我的钱吗,我告诉你,我什么都不会留给你。她疯狂的把杨折磨走。然而杨还是在她签名售书《毁灭,她说》的现场要求杜拉斯签名。杨要了杜拉斯新的住址,每天给杜拉斯写情书,一写就是好多年,天天写。杨是同性恋,但为了杜拉斯,他戒掉了男人。他只怕有一天她状态不好,怕她离开他。杜拉斯被这种柔情打动,终于微信了杨:来吧,来特鲁维尔喝一杯吧。杨放下手中的一切狂奔到杜拉斯身边。她让他成为她的情人,成为她的助理,成为她的司机,成为她的佣人,还有出气筒,他统统受领,他跟任何女人男人断了联系,在杜拉斯的老年生涯里,他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他每晚都会抱着她入睡,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有一天,她会离开这个世界。比他早一步离开。那他也活不了多久,事实上就是如此,杜拉斯死后不久,杨郁郁寡欢而终。世人觉得这是一段被包养的关系,跟爱情没有任何关系。可是在杜拉斯晚年的生活里,她卧病不起,杨为她每天都擦拭身子,一勺一勺喂她喝汤羹,硬的东西,还要给她碾磨碎再喂她,为大小便失禁的她换床单。他陪伴她度过了生命的最后 16 年,直到呼吸停止的那一刻,1996 年 3 月。杜拉斯走后,杨全靠回忆度日,常常拿着杜拉斯的书籍发呆,2014 年,杨正是盛年之季的他离开了人世。在杜拉斯离开的日子离,那就不叫日子了,叫喘残。试想,如果她们年龄相当,收入相当,我们是否会对这段爱少些质疑声,可太多的质疑声让一份爱情失去了它本来的颜色。可是,你用脚趾头想想啊,一个男人无论他手头有什么活儿,你一声令下,他便跑去,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他爱你呢。一个男人每晚抱着你入睡,还要怎么证明他爱你呢。一个男人在你病痛之际不离不弃甚至给你洗床单的男人,还要怎么去证明爱呢。最关键的是,无论她什么同性恋,什么恋,见到你,他只有一样恋,就是恋你。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爱呢。情人爱不爱你,细节决定一切,爱你的钱,还是爱你的人,只要你不傻,不难感知。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小情书昨天
婚姻与家庭1小时前
我又宅了一天2小时前惊世骇俗,法国情人杜拉斯Duras    杜拉斯16岁读中学的时候就与陌生的男人疯狂地做爱;杜拉斯66岁的时候与27岁的年轻大学生依旧疯狂地做爱。她的一生始终挣扎在痛苦的爱欲里,她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勾勒出一个不断反抗的坏女人的故事。    一战爆发的1914年杜拉斯出生于法国殖民地越南,她有两个哥哥,在作品中她不停地暗示,少年时她和她崇拜仰慕的二哥保尔发生过性关系,我们的理解就是乱伦。所以杜拉斯从一开始就以变态的形式出现,变态得美丽就是艺术,杜拉斯恰恰就是艺术。  1930年在漂浮着菜叶杂物的湄公河上,杜拉斯遇到了来自东北抚顺的富商子弟李云泰,他们一见钟情,从此他们疯狂地约会、做爱,直到她离开越南,回到巴黎。  此后,杜拉斯结婚、离婚、同居,她从没有放弃对情爱的追求。在同性恋(有人这样认为)、多性恋、吸毒、酗酒等等的恶习中杜拉斯充分地表达着法国人对浪漫、痛苦和人生的理解,在传奇般的生涯中杜拉斯孤独地阐释着生命的意义。  1980年,27岁年富力强的安德烈亚因为极度崇拜而爱上了老年的杜拉斯,他们开始了杜拉斯人生最后的情爱之旅。  我大学毕业的1996年,杜拉斯离开了这个她又爱又恨的世界。她走了,如同一株开败的美丽罂粟花。    杜拉斯一生撰述颇丰。我们耳熟能详的有1960年的电影剧本《广岛之恋》;1984年她写了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1991年在《情人》的基础上写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1992年她为最后一个恋人写了《雅恩•安德烈亚•斯泰纳》。  1991年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将《情人》拍成电影。其中东北的李云泰由获得过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梁家辉主演,杜拉斯由法国艺人让•玛琪(Jane March)主演,黑白色调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杜拉斯的感伤、虚无和唯美。《情人》曾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借助光影的力量杜拉斯获得了更广泛的世界声誉。  最近这两天,读完了《雅恩•安德烈亚•斯泰纳》,这部小说不比1984年的《情人》,可能和杜拉斯的衰老有关。小说充斥着各种离奇的情节,一切都支离破碎,一切都毫无意义。在阅读中,我体味到了暮年杜拉斯麻醉的神经,逻辑的混乱和陷于绝望的孤独。  杜拉斯曾说:“宁可让人不理解”,这是她关于写作的态度。杜拉斯试图表达的是,宁可让人读不懂她的小说,也不想为迎合读者的口味而丧失自己对美的保持。杜拉斯是一位用身体写作的作家,她一直向平庸挑战。她开拓了属于自己的风格,既包括语言风格,也包括创作风格。杜拉斯独特的风格使得她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感染力和震憾力。  “身处几乎完全的孤独之中,这时,你会发现写作会拯救你。”晚年的杜拉斯如此总结自己,她用文字抵御孤独,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我是喜欢杜拉斯的,喜欢她病态又变态的美。  大学期间,我看过两遍电影《情人》,其中一次邀请了已经离开我的哈尔滨女友。我也买过小说《情人》送给我的哈尔滨女友,不知道她有没有看,也许她丢在一边,不问不理,那时候的大学生基本不看书,都在忙着体验生活。我送给她《情人》,想告诉她我爱过她,我也一样忘不了她。  杜拉斯如今已是世界闻人,李云泰也随着她,名声远播。忽然发现,东北男人的骨子里有那种激烈、开放并且投入的爱欲,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地方。东北男人天生豪爽,粗犷,不拘小节。东北男人对爱的追求超过了商业化都市锁定的金钱的味道,也摒弃了南方男人与生俱来的琐碎与细腻。东北男人的刚性是一种无形的美,有文化的东北男人又会掺杂一种活跃的柔性的美,所以,聪颖的女孩遇到有文化的东北男人一般不会犹豫。  刚柔并济,杜拉斯都为东北男人折服。前一段有个动人心魄的同性恋故事,刘烨凭着那部电影《北京故事》夺得金马奖,蓝宇的角色同样选择了东北男人。    如今,杜拉斯已离去,至少我是怀念她的。     1971年,李云泰去巴黎,他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1991年,李云泰病逝。杜拉斯在《情人》中写道:  “他给她打了电话。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  他说:我只想听你的声音。  她回答:是我。你好。  他有点发慌,跟以前一样胆怯。  他的声音也突然颤抖起来。  听到这颤抖的声音,她也立即发现了那中国音调。  他说他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她,他不能停止爱她。  他爱她,至死不渝。”  (日,深圳)    P.S.:  杜拉斯:《情人》  杜拉斯:《雅恩•安德烈亚•斯泰纳》  雅恩•安德烈亚:《我的情人杜拉斯》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顶一下
  打着唯美的旗号纵欲。牲口从来是不问场合地交配,可以说是最伟大的美学家。
  呵呵 楼上的太刻薄啦 虽然我也不喜杜
  人?!什么是人呢????
  顶……  《情人》翻译得也很好,记得开头第一句好象是“她已经老了”  电影也拍得很美  我喜欢
  作家有两种,一种是虚构重建世界的,一种是以激情批判现实的,杜拉是第二种,而且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一位,不喜欢她的人有两个原因,一是根本没有读过她,或者是只读过《情人》,二是人云亦云地知道些小资化的文本误读。    她最好的作品是《劳尔的劫持》《副领事》《直布罗陀的水手》《八零年夏》《痛苦》等。。。她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批判是她最出色的地方
  《情人》电影和书我都看过,可是感觉两个不是一回事儿,不知道为甚么
  我觉得爱情的实质,其实是一剂麻药,带来暂时的幻觉和麻醉,因为寂寞,因为疼痛,最后却带来更多的寂寞,更多的疼痛。  
-----------杜拉斯
  《情人》写的真的很好 看了就再也忘不了这个女人了   喜欢这样的叙事方式
  罗伯特安泰尔姆比杜拉斯厉害  杜拉斯就是垃圾
  《情人》的文字非常精致。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不死的欲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我酗酒以前,我就有了一副酗酒的面孔”——这是杜拉斯独创的一种神秘、宿命的杜拉斯句式。
日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百年诞辰。她的一生犹如一部她不停创作的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闪电般的爱情、反常、自我沉醉、雄辩以及不可阻挡。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无论写作、生活或爱情,杜拉斯抱有一种绝望的清醒,她理所当然赢得了当代法国的骄傲,并成为众多女性效仿的对象。
“独爱你容颜苍老时”
“在那个国土上,没有四季之分,我们就生活在惟一一个季节之中,同样的炎热,同样的单调,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一个狭长的炎热地带,既没有春天,也没有季节的更替嬗变。”(《情人》)
1914年,杜拉斯(意为雏菊)出生于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一家虽是法国人,但贫穷使她根本不能融入法国的上流社会。她喜欢喝中国汤,喜欢吃熏肉和辣鱼,喜欢吃被潮水冲到河边的螃蟹。她不喜欢母亲给她的肉和苹果,来自诺曼底的青苹果会让人一下子就想起法国。
1929年,杜拉斯15岁,她被送到了西贡的一所学校就读。改变命运的这天终于到来,《情人》中写道:“在那部利穆新里,一个风度翩翩的男人正在看我。”他叫李云泰,一个中国的富家子弟。这个人后来给予杜拉斯所希望的一切:金钱和做女人的体验。
他们在西贡的一个单间里,完全沉溺于肉体的欢娱。“城里的喧闹声很重,记得那就像一部电影音响放得过大,震耳欲聋……房间四周被城市那种持续不断的噪声包围着,城市如同一列火车,这个房间就像是在火车上。”这辆火车一开就是两年。
1932年,18岁的杜拉斯赴巴黎读书。她有种被引渡的感觉。轮船离开西贡港时,她带走了这块土地能给予她的,除了那段没有讲完的爱情故事。
令人震惊的坦率
1984年,70岁的杜拉斯发表了以自传为蓝本写就的《情人》,实质上讲述的是一名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不良少女,与一位身体羸弱意志残疾的纨绔子弟之间的利欲纠缠。该作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被翻译成43种语言,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并被改编成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
这场湄公河上的相遇显然不是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间只是一场各取所需的欲望交锋。杜拉斯将这段邂逅定为“年轻白人女孩失去童贞”。心是高高在上的,而身体在下。
她爱上他的钱而非他本人并不是她的错,就像他不能娶她而是服从包办婚姻一样。她混迹在看热闹的人群中看他珠光宝气的新娘子,眼神麻木不仁,继续着爱欲和游离。她还没有拥有一颗成熟到可以感知爱情的心灵。
他们是这样贫穷而饥荒的一对,她是真正意义上的贫穷和卑微,自尊心的麻木、真爱能力的匮乏,另一个是贫穷到只剩下金钱,连恋爱和婚配自由也没有的他。在他的资助下,她回国了。
杜拉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不是个作家,一定是个妓女。”这种令人震惊的坦然——就是杜拉斯句式。其实,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何尝不充斥着这样的交易,但我们的女作家(女演员或其他女性)在重复了少女杜拉斯的行为后,却显得那么矜持,或干脆粉饰了这段经历,这是弱者往往采用的方式。
杜拉斯句式
“一个女人若一辈子只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
“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文学是从抒写自我的痛苦开始。每颗渴望倾诉的心灵,一定有着关于爱和恨的沉重足音。
杜拉斯的内心情欲世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永不枯竭。酗酒,纵欲,她的自残来自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毁灭感。而这种毁灭感源于她的家庭。在她开始用一种性爱活动和酒精麻醉作为生活方式以前,她生存的世界已被重重天灾人祸毁灭。她的精神家园,意味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亲情的信心都不复存在。带给她这种颠覆性灾难的是她的母亲和当时特殊的殖民背景下,她母亲的霉运给这个家庭造成的所有不幸、困窘、贫穷,以及无休止的争吵。
“玛格丽特·杜拉斯,她写作,有的只是用来写作的铅笔和水笔。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1988年杜拉斯接受吕斯·佩罗访问时说道。
所谓杜拉斯句式,就是文字在她笔下,自由飘忽。她可以随意地变换人称,变换叙述的时间顺序。相同的是一种绝望的张力,始终紧紧地绷在那里,无法松懈的阴郁和悲凉。
法国评论家米雷尔·卡勒-格鲁贝尔谈道:“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旨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
但最后,她承认:“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字里。……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杜拉斯吞食了这个世界所谓美好的部分,到最后报应式地,她自己却被这个最无趣、庸碌的日常世界吞食了。
这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平衡。
她总想控制住那些痛苦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巴黎,杜拉斯几乎无处不在。她当时70岁,严重酗酒,1982年末她在美国纳伊一家医院戒酒治疗。就在人们认为她的肝和肾一定会衰竭时,奇迹般地,她起死回生,并写出令她大红大紫的《情人》。的确,杜拉斯一生被酗酒和情欲所困。可往事依旧这样清晰——爱过的男人,他们的气息和皮肤的触觉,永远在她记忆里。
入院治疗前那段时间,杜拉斯隐居在乡间别墅,每天向比她小38岁的情人安德烈亚做殚精竭虑的口授,后者再把所有文字笔录成定稿。廉价的波尔多葡萄酒陪伴着他们每天的工作,她会喝两杯,呕吐,然后继续,如此往复,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她当时已经几乎无法走路了。
杜拉斯说她之所以喝酒是因为她知道上帝根本不存在。她有一位极具同情心的医生,几乎每天都会去看她,建议她入院治疗,前提是她还想活下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杜拉斯似乎对此犹豫不决,但在她决定完成这本已经开头、她本人还非常喜爱的书之后,她最终选择了生命。
杜拉斯总是生活在极端的状态中,生活在难以想象的暴力中,或隐居或展示,用她的话来说是“处于风口浪尖”。她脾气极坏,几乎跟任何人吵架,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出版商还是导演,连朋友也不例外。
杜拉斯身上总是有一种乖戾反常的东西。在她感觉足够好时,会让自己身旁围一帮阿谀拍马之徒,她大声地笑,讲笑话,对每件事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她是个自大狂,总会不停地谈论她自己。
或许大多数小说都是在空想和记忆、心满意足和强迫性复现症的竞争中做出的一次决断——也许吧。弗洛伊德认为,我们之所以不断重复体验那些痛苦的事,是为了最终能控制它们。
杜拉斯无疑也喜欢一次又一次地重返少数几个相同的主题。例如,她虚构了一个法国副领事的角色(原型是她在巴黎读大学期间遇到的一个犹太学生,后来成为她的情人——或许同样是子虚乌有的,仅仅是她那么说而已)。这个人,在现实中叫弗雷德里克·马克斯,后来成为了《副领事》中那个颜面尽失的法国官僚,在书中,他爱上了一个已婚法国女人。这个故事1972年在《印度之歌》中又被重述了一次。
杜拉斯对金钱显得贪婪,偏执乖戾,为了钱而重复同一题材的作品,穿得怪模怪样。她对每样东西的价格都念念不忘,做饭时也要说出每种菜值多少钱,甚至她的资料也是用从商店里拿回来的塑料袋包装的。
一次,与有钱的女作家弗朗索瓦兹·萨冈一起上电视,萨冈的华丽衣衫正衬出杜拉斯男装打扮的穷酸。不仅仅因为个子小,杜拉斯穿的一件黑色制服有15年之久。一件黑色坎肩,一条筒裙,卷领套衫和一双冬季短筒靴,这就是M·D(杜拉斯姓名的缩写)制服。杜拉斯说:“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最后的情人杜拉斯
以前,她说过“每当我有了欲望,就有了爱情”。1980年,66岁的杜拉斯居然爱上了28岁的大学生安德烈亚,而且直到杜拉斯82岁去世,他俩一起生活了16年。
杜拉斯一生编写了20多部影片,晚年唯一得到她认可的是《印度之歌》。1975年,在诺曼底卡昂市一次放映后,她出席了座谈会。一名中学生有机会遇到了他的偶像,杜拉斯在他拿出的《她说毁了吧》扉页上签了名,也留下巴黎的地址。五年以后,中学生成了大学生。他给她写过许多信,从来没有回音。他来她家找她,住下来后就再也不走了。
安德烈亚身材瘦高,是个同性恋,性格羞涩,被她养在家里,给他买圣罗兰服装,要他打字,洗碗,开车,陪她上电影院,到海边兜风,无所谓白天与黑夜,把他当奴隶似的使唤。爱他的时候:扬,你跟着我一起走了吧;恨他的时候:我的东西你一点也得不到,别痴心想要什么了。
她对他有一种病态的占有欲。她反对他的一切交往,不许他多看一眼男人和女人。她恨他的母亲和姐妹。母亲到巴黎去看安德烈亚,他也是偷偷跟她见面,还要掐准了时间回去。安德烈亚也是一时留在她身边,一时宣告失踪,不留一句话,不打一次电话,叫杜拉斯整日辗转不安,不过最后还是回来了。就是这样,这古怪的一对一起生活了16年。
当杜拉斯带着安德烈亚到处抛头露面时,有一名记者提问:“这总是您最后一次爱情了吧?”她笑着回答:“是不是最后一次我哪儿能知道呢?”
故事结束于1996年3月的那场暴风雨中,结束于蒙帕纳斯公墓的一条横向的小路上。在这之前,杜拉斯的读者和她真正的朋友们曾拥向圣日耳曼大教堂。她的棺材很小,就像小孩的棺材,在《印度之歌》久久萦绕的音乐声中,被抬出了教堂。
在杜拉斯离开人世6年后,安德烈亚住在巴黎杜拉斯故居对面一幢楼的阁楼上,那是杜拉斯送给他的礼物。他开始给已躺在墓穴中的杜拉斯写信,于是,就有了《情人杜拉斯》一书。
(作者为《空中生活》主编、先锋戏剧评论家)
[责任编辑:huh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情人读书笔记_情人小说读书笔记_Q猪文学站
《情人》读书笔记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当前位置:>>笔记内容
《情人》小说导读
情人故事梗概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年轻时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貌。&
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小说《情人》中写的一段话。那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故事,13岁的法国少女和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发生在越南的爱情故事。玛格丽特&杜拉斯以小说《情人》(L&Amant)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在此之前的一年,就销售了420万册,翻成42国语言。由影帝梁家辉主演的《情人》更是让无数的影迷们叹为观止。
在离开她的中国情人54年后的一天,她的中国情人已去世了12年。她写他的恐惧消失了。文字泉涌而至,她必须快快地写,以便在它消失前写出来,文字自己来到。&《情人》是一本野蛮的书,它带来所有它遇见的东西,毫无区分,几乎无选择地迸出。&王道乾的译文读来富有韵味,《情人》的故事重现在你的眼前。
1、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2、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3、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4、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5、爱,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一种不老不死的欲望。--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6、Very early in my life, it was too late. 在我很年轻时,一切已经太迟。--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7、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8、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9、若我不写小说,不是作家,那么我应该是一个妓女。--by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
10、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性格。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人的环境,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那样一个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请不要轻易地去评论每一个人的好坏。--by法国作家玛
情人读后感
买杜拉斯的《情人》这本书,特意选的王道乾先生的译本,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王小波的一句话:读过了杜拉斯的《情人》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小说艺术;读过了王道乾的译笔就算知道了什么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了。小波还说:杜拉斯的这本小说的写作方法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创造。这么牛X的书。。当然要读读了。
说来惭愧,书买来读了十几页,不太适应。小说内容不是按传统的写作方式,以时间的顺序来展开的。尽管是情感的直观表述,但后一段和前一段不搭界的突然出现,还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意外转变,看得我常常走神,游离于小说之外。这种感觉就像我看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经常被小说中过多的哲学思辨弄得头脑卡壳,或者出现一片空白!
年前,断断续续看完,本想准备过年重读的,但玩心太重的我,根本静不下心来阅读。赶饭局,打游戏,喝茶,闲聊,K歌。过完正月十五,总算收敛一点,走上正常 的生活轨道。这几天又重温这本《情人》。因为了解了大致的情节,也渐渐适应了杜拉斯这种看似凌乱,实则精心安排设计的另类的写作方式。所以,在阅读时,能更多地思考。。。
小说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贫穷的法国白人小姑娘和一个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无望、悲伤的一段情事。
故事发生在1930年左右,法属殖民地的越南。我查了一下历史,1930年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执政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黄金十年&。那时的中国,国内政治上是风起云涌,国外经济对外扩张,所以,中国人才会以富人的身份出现在越南。小说中的富家少爷就是靠在越南搞房地产发财的。
但,就算是富人,黄种人依然被白种人看不起。本来应该强势的富家少爷和贫穷的白人小姑娘搭讪都让人觉得底气不足。小姑娘的气场让这位富家少爷心有所惧。小姑娘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男人已经落到她的掌握
情人写作背景
玛格丽特的另一个朋友,马赛尔,她高中两年的同班同学,说玛格丽特是个神秘的女孩,虽然她表面看上去羞涩,保守,教养良好;她周围没有任何人能弄清楚她的秘密,他们不知道她下了课以后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但是她记得她曾经两度炫耀过她过着另一种生活,但是没有明确说。她当然还记得,有一天早晨,玛格丽特得意洋洋地到了学校,手上戴着一只钻戒,她给几个同班的女孩看了,说她认识一个很有钱的人。中国情人的故事是真的吗?玛格丽特做得非常艺术,在她一生当中,她弄乱了所有的线索,就是让我们相信她自己的谎言,甚至她自己到最后都成了这谎言的一部分,并且非常虔诚地相信自己的这个故事!她以那么多的方式讲述过这个故事,因为她想要让它不朽,虽然传记作家仍然持怀疑态度。但是我去了一趟越南,并且得到了一本在她死后发现的私人簿子,或许这可以给这个故事带来新的线索。
中国人存在过。我看到了他的坟墓,他的房子。和中国人的故事也确实存在过。这是他的侄子告诉我的,我是在侄子的祖父出钱在沙沥修建的一座塔庙里遇到他的。他请我到沙沥镇上他开的一家小餐馆里,给我讲了玛格丽特和他叔叔之间的故事。他给我看了情人妻子的照片,她生活在很远的地方,在美国,和孩子们在一起。他领我去看了情人父亲以前的产业,现在距沙沥有段路了。大片大片的农业用地,呈蛛网状分布着一些盖到一半就荒弃在那里的建筑。周围是稻田,还有房顶摇摇欲坠的茅屋。侄子领着我奇怪地围着他以前的家族产业转了一圈。然后我们重新沿着一条柏油马路往前走,马路在半中央突然分了岔,接下去是一条田野中泥泞的小道。穿过荒草,他把我带到一个小山丘前:山丘上覆盖着一块巨大的灰色石板,显然没有人维修,已经被热带的暴雨侵蚀得斑斑点点,到处是嗡嗡叫的蓝头苍蝇,固执得不愿离去,而就在这石板上竖着两座样式相同的坟。一座有棺材,一座是空的。第一座坟墓上刻着两个日期,而第二座坟墓上似乎只有生辰。情人的妻
杜拉斯的第一个情人&&李云泰。
李云泰,是个中国人,家里很有钱,老家在辽宁抚顺,祖上来越南经商,发了财,湄公河边那栋漂亮的蓝色别墅就是他家。
1930年,杜拉斯16岁。一天,她乘车从家里回西贡的寄宿中学。过湄公河是,一个中国男人在渡轮上被她的青春美貌和异国风韵所倾倒,主动找杜拉斯搭话,并用自己的私家车把杜拉斯送到了学校。
从此,他们俩就认识了,爱上了,发生了一系列至今已公开、半公开或未公开的事情。这个男人就是李云泰。李云泰是个中国富商的公子,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多情而富有,充满了男性的魅力。
杜拉斯经常与他在包厢里约会。但李云泰的父母并不赞成这桩婚事,他们认为外国的女人是靠不住的。为了斩断他们的情缘,他们在老家抚顺给李云泰找了一个姑娘,并急急忙忙地操办婚事。
而杜拉斯也因为要回法国升学,被迫离开李云泰。于是,一对异国鸳鸯就这样被拆散了。临别那天,李云泰赶到码头去送行。他不敢走近,远远地躲在灯柱后目送杜拉斯离去。
1971年,李云泰和妻子曾去巴黎,不敢见杜拉斯,但忍不住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杜拉斯一接电话就听出李云泰的声音来了,她喜出望外。她后来在《情人》中写到了这个细节:&他给她打了电话。
她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他说:我只想听你的声音。她回答:是我。你好。他有点发慌,跟以前一样胆怯。他的声音也突然颤抖起来。听到这颤抖的声音,她也立即发现了那中国音调。他说他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她,他不能停止爱她。他爱她,至死不渝。&
玛格丽特&杜拉斯因《情人》成名。尽管此前她写过很多东西,毫无疑问,这部小说开头就很抓人,它如此绝望,又以暗涌的情欲切入,让人无法抗拒: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玛格丽特?杜拉斯:妓女的肉体,作家的灵魂-东方文化观察-东方文化观察官方博客
少女时代的玛格丽特&杜拉斯
这样的开头,简&奥斯汀不会去写。我们看她在那本《傲慢与偏见》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身家丰厚的单身男人必以娶妻为己任,此乃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便会明白这位被西方文学界称为&反讽女王&的奥斯汀,她的幽默感与生俱来,而她的文章,是把生命咀嚼许多遍后的滋味。
张爱玲想必是继承了奥斯汀血统的,她更不会这样去写。她总是以反讽向读者揭露关于生命最好与最坏、最美妙与最丑陋的内在秘密。就如《创世纪》,毛耀球对匡潆珠有好感,于是与她搭讪,想邀请她去看电影。&潆珠淡漠地摇摇头,笑了一笑。他站在她跟前,就像他这个人是透明的,她笔直地看通了他,一望无际,几千里地没有人烟&&她眼睛里有这样的一种荒漠的神气。&&&在那么一刹那,一直冷眼旁观的作者似乎已经忍不住跳了出来,说到底,她是聪明人,关于爱情与世俗,她有的只是聪明人的残酷而已。
杜拉斯则不同。她的故事总是从绝望开始,或者说,绝望总是从一开始就存在。却又有西西弗斯不断推倒重来的勇气。而这,倒未必是先天取得的能力。
&妈妈曾经对我说,我一辈子再也看不到像湄公河和它的支流那样美丽壮观而又汹涌澎湃的河流&&
情人相关的读书笔记
小说《情人》介绍
书名:情人
作者:玛格丽特?杜拉斯
国家:法国
出版日期:1984年
《情人》读书笔记索引
最新读书笔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杜拉斯 情人 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