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小时候看过的一本儿童读物排行榜名字忘记了但是对这本书念念不完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本雅明:打开我的图书馆
引言:自从汉娜·阿伦特在1955年把本雅明介绍给英语读者以来,年复一年,本雅明已经成为现代文学批评的象征。他的博学、睿智和独树一帜,让无数的文学读者倾倒。并不意外,他也是一个超级爱书者。下面这篇文章,足以显示他对书籍的痴迷。我正在打开我的图书馆。对,书还没有摆上书架,还没有带来和井然有序俱来的那种轻微的单调。我还不能在一排排的书架间来回检阅,或把书展示给朋友们。你们先不用害怕。此刻,我想先请你们看看书箱打开后的一片凌乱,空气中飞扬着木屑,地板上洒满撕碎的包装纸,你们和我一起置身于成堆的卷帙中,它们已在黑暗中深藏了两年,如今方见天日。这样,你们也许能多少分享我的心情(当然不是悲哀,而是期待),理解这些书在一个真正的藏书者心中引起的感触。现在和你说话的正是这样一个藏书者,仔细倾听,你们会发现他谈的实际上就是他自己。假如为了使人信服我的公正与实际,由我将一室藏书的主要部分和精华所在向你们一一道来,再谈谈藏品的来历乃至于它们对一个作家的帮助,那样的话,我是不是反而会显得过于傲慢了呢?就我而言,我想到的是些更具体、更有兴味的事情,我真正关心的是想让你们了解藏书者与藏书的关系,了解收藏的过程而非藏书本身。如果我详述搜罗图书的各种途径,那不免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其实,在品味个人藏品的时候,每一个收藏者的心头都会涌起阵阵回忆,而这样那样的话题都只是起堤坝的作用,暂且阻遏一下浪涛的冲击罢了。激情往往近于狂乱,而收藏者的激情则近于记忆错乱。不仅如此,过去一直经历的机会与运气又在这些熟悉而混乱的藏书里活生生地再现了。
(藏书简直就是混乱一片,全靠了习惯才使它看上去井井有条的。)你们都听说过有人因为失去了自己的藏书而一病不起,或是有人为了获得收藏而沦为罪犯。其实,在这些方面,无论哪一种秩序都可以平衡一下情绪的极度波动。阿纳托尔·法朗士说过:
“如果有什么知识是惟一确定的,那就是书籍的出版日期和版式。”同样,如果有什么可以对应于藏书室的混乱,那就是井然有序的书目。于是,在藏书者的生活中,就有了混沌与有序之间的辩证的平衡。当然,藏书者的生活还与其他许多事情紧密相联:比如神秘的拥有关系,这一点我们下面还会谈到;还有那种人与书的关系,不重功能与实用,不讲究有用,而是把书作为命运的场景、舞台来研究和欣赏。对于一个收藏者,最大的诱惑寓于最终的快感——即拥有者的快感之中,就在于将一件件藏品锁入一个魔圈,永久珍藏。每个回忆,每个念头,每种感觉都成为他的财富的基座、支架和锁钥。而一件藏品的全部细节:出版日期、地点、装帧手艺、先前的主人,则形成了一部神奇的百科全书,其精髓无不叙述着藏品的命运。由此也许可以推断伟大的相士是如何成为命运诠释者的,因为收藏者其实就是藏品的相士。只要看看收藏者怎样把玩玻璃橱中的藏品,把它们捧在手上,灵感似乎就能透过它们看到遥远的过去。于藏书者神秘的一面,或可称为“老者”的形象,就谈到这里吧。Habent sua fata libelli(所有的书都有它们的命运)。这句话原是对书的泛论。
《神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以及《物种起源》各有其命运,而藏书者对这句拉丁名言作了新解。对他来说,不仅书本身,就连每本书的每一册都有其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册书的命运就是与收藏者和他的收藏的邂逅。我认为这样说不算夸张:一本旧书在一个真正的藏书者的手中将重获新生。在藏书者身上与“老者”形象相呼应的正是这种孩童心态。孩子们自有无数种方法让事物获得新生,收藏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他们还会画画,剪纸,印花等等,就像他们用抚摸、取名等各种孩子气的办法来占有某种东西一样。复活一个旧时代,这是驱使藏书者去搜求新藏品的最深层的动机。由此,一位旧书收藏者比豪华版搜集者更接近于收藏的真谛。那么,书又是如何跨越藏书室的门槛成为收藏家的财富的呢?下面我就要谈谈搜集藏书的历史。在觅书的各种办法中,最值得称道的一个方法看来就是自己写作。谈到这儿,诸位可能会微笑着想起让·保尔的矮小可怜的老师华兹,他靠写书慢慢有了一屋子藏书,凡是坊问书单上他感兴趣的题目他都自己写上一本,因为他没钱买书。其实作家写书不是由于穷,而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些买得起却不尽如人意的书。诸位可能会把这话看成是一个关于作家的最异想天开的定义。不过,一个真正的藏书家的眼光里看出的事情总是相当离奇的。在一般的求书法门中,最妥贴的要算是长借不还了。我这儿设想的真正够格的借书人乃是个嗜书如命的收藏家,其标准倒并不在于他是否满怀热忱捍卫借来的财富,是否对世俗道德的催促装聋作哑,而是在于他是否根本不去读这些书。如果我的经验可以权充证据,那么有时人们宁愿还掉一本书也不愿意去读它。你们可能不同意,不读书难道能算是藏书者的特点吗?你们会说这倒是一件新鲜事,其实这一点也不新鲜。专家们可以证实我所说的情况久已有之。曾经有个庸人赞美了一番阿那托尔·法朗士的书斋,最后问了一个常见的问题:
“法朗士先生,这些书您都读过了吗?”回答是足以说明问题的:
“还不到十分之一。不过我想您并不是每天都用您的塞弗尔瓷器吧?”顺便说说,我曾经对人是否有权采取这种态度加以检验。多年之中,至少在收藏的头三分之一时间里,我只有两三架书,每年不过增加数寸而已。这一段时间里我极为严格,不曾读过的书一概不收人藏书之中。要不是一次通货膨胀,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一间名其实的书房。那时情况转眼之间大变,书成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书变得很难觅到,至少在瑞士看来是这样。在最后关头,我从瑞士寄出了我的第一份大宗订单,从书商那里抢购下当时还能买到的《蓝骑士》和巴肖芬的《塔纳奎尔传奇》这一类不可多得的好书。好了,可能你会说,在踏勘过所有这些小道之后,我们最后总该走上觅书之路了吧?也就是该说到购书的事了。这的确是一条通衢,但是并不平坦。藏书者的购求与在书店里的一般买卖实在是大相径庭。书店里的人们多数是买教科书的学子,为妻子买礼物的世故人物,或是寻找能在火车上消遣的生意人。而我念念不忘的是旅途中作为一个过客的寻觅搜求。富贵有术,藏书人就本能而论也都是有术之人,经验教会了他们每进驻一座陌生的城市,他们都要处处留心:一家最小的古玩店可能是一座堡垒,一家最偏僻的文具店可能是一处要塞。在我的觅书的征途上,有多少城市就此被我识得各自的真面目。所有最重要的书籍交易决非都在店堂里进行,邮购目录起的作用更大。而且即使买家对目录上的书相当熟悉,到手的这一册总会带来点惊讶。邮购也总是带点碰运气的性质,会有痛苦失望,也有意外收获。比如,我记得曾经为我的儿童书藏品订购过一本彩色插图书,因为那是阿尔伯特·路德维格·格林的童话,并且是在图林根的格里马出版的。我手中还有一本同一位格林编辑的寓言集,同样由格里马出版,其中有十六幅插图,由上世纪中叶定居汉堡的德国插图大师利赛所作,这是他那个时期作品的惟一传本。看来我对同音名字的反应是对的,这一次又发现了利赛的作品,目录中写的是《利纳斯童话集》,看来这部作品连书目编者也一无所知,而且比我提到的前一部更有理由详尽地提上一笔。搜集图书绝不只是靠金钱或是专业知识。两者加在一起也不足以建起一座图书馆。图书馆总是有点捉摸不透,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想要透过书目找书,除了要有我提到过的本事,还要有眼光,比如日期、地名、版式、前主人、装订等等,这些细节并非干巴巴又互不相干的事实,而是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悄悄透露着某种消息。从与书的和谐程度上,藏书者得以判断与一部书是否投缘。图书拍卖中收藏者则另需一种功力。经由书目购书的人,书本身自会提供消息;如果收藏的来源可以确定,前一位收藏家的情况就会说明问题。而要参与竞价拍卖的人则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避免在竞争中轻举妄动。他必须对拍卖品与竞争者给予同样的关注。常常会有人为了出风头而不是为了买得某书而不停地抬价,最后弄得进退两难。话说回来,收藏者最为珍贵的回忆可能是他觅到了一本原先不敢奢望的书。他看到这本书在坊间备受冷落,便买下来还它以自由,就像《天方夜谭》中的王子解救了一个美丽的女奴。当然,藏书者总是认为书的真正自由就是在他的书架上有个位置。直到今天,巴尔扎克的《驴皮记》在我书房一排排的法文书中依然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那是一次紧张的拍卖经历的纪念。那是1915年的卢曼拍卖会,由大图书鉴赏家兼著名书商埃米尔·赫希主办。此书首见于1838年的巴黎交易所广场。拿起来看,上面有卢曼藏书的编号,还有第一位主人购买此书的商店标签,那是八十年前,价格只有今日的八十分之一。标签上写着“弗拉诺文具店”。那真是个好年头,在文具店里可以买到这样的豪华版书籍。这本书的版式是由一流的法国插图画家设计,一流的镌刻师雕刻。我这就告诉你我是如何得到这本书的。我曾在埃米尔·赫希那里事先品鉴过拍卖品,过目的四五十本书中惟有这一本让我真正动心,非永久拥有不可。拍卖的日子到了,很巧,安排在这一册《驴皮记》前面拍卖的一整套分册印在印度纸上的《驴皮记》插图。竞价者坐在一条长桌旁,我的斜对面是第一轮竞买中最引人注目的慕尼黑藏书家冯·西默林子爵。他对那套插图很感兴趣,但是他遇上了对手。长话短说,激烈的竞争中叫出了整场拍卖会中的最高价,远远超过三千马克。看来没有人想到会有人出这样的高价,大家都兴奋不已。赫希则始终不动声色,也许为了节省时间,也许出于其他考虑,他趁众人都不注意时,紧接着开始了下一项拍卖。底价报出了,我的心砰砰跳着,叫了一个高出一筹的数目,我明白我是无论如何争不过那些大收藏家的。拍卖人照例喊道:
“还有出价的没有?”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拍卖的进程。三声小槌敲过,每一下槌声之间像是隔着漫长的等待。然后,他就写上拍卖方的索价,结束了这宗生意。那笔数目对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还是相当可观的。至于第二天在当铺里的一幕我就不多说了,我想谈的是另一件事,可以算是拍卖的消极面吧。那是在去年的柏林拍卖会上,拍卖品的质量和题材参差不齐,只有几部玄学与自然哲学的善本还值得注意。我对其中数本报了价,但是我发现前排的一位先生每次都像在等我报价以后专门与我较量,明显想要压过我的所有报价。几次下夹,我不再奢望能得到我看中的那本书了:《一位青年物理学家的遗作残篇》的罕本,由约翰·威廉·里特在1810年于海德堡印行的两卷本。这本书没有重印过,但我一向认为它的前言是德国浪漫主义个性化散文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作者兼编者在文中假托为一位无名氏亡友(其实即他本人)作悼词,回顾了他一生的经历。轮到这本书拍卖时,我灵机一动:很简单,既然我竞价的结果总是让另一个人得手,我何不按兵不动呢。我沉住气,不动声色。结果不出所料:无人感兴趣,无人竞价,书便搁到一边去了。我很明智地等了几天,当我一星期后再去那儿时,在旧书部找到了那本书,因为乏人问津,我在买书时还享受了优惠。一旦你来到书箱堆成的小山面前,发掘出一本本图书,让它们重见天日(或是夜光),将会有什么样的回忆源源而至啊!整理藏书之乐因其一发不可止而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从中午开始,整理到最后一批书箱时已近午夜。此刻,我手中的两本封皮已经褪色的书,严格说起来,并不该放进书橱:这是我从母亲那儿继承来的她小时候的贴画本,这也是我收藏儿童读物的起因。虽则贴画本已不再人橱,那批收藏还在不断扩大。现有的藏书室里都有一批似书非书的藏品,比如贴画本或者家庭相册,签名簿或是夹着小册子或布道传单的纸夹;有人被传单和广告册吸引,也有人喜欢善本的手写抄件或打字稿;当然,期刊杂志更是藏书室的一景。还是回头来看看那些画本相册吧。实际上,继承是取得收藏的最佳途径。一个藏书者对藏品的态度正是源自物主对于私产的责任感,在最高意义上也就是一个继承人的态度。而一批收藏的最显著特征也就体现在其可继承性上。我完全明白像我这样谈论藏书的心理学,只会让各位坚信这种狂热早就过时了,只会加深各位对藏书者这一类人的不信任感。我一点也不想来动摇你们的看法。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藏书一旦离开了私人藏家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公共藏书会更受社会欢迎,在学术上也更为有益,但藏书只有在私人那里才真正物得其所。我清楚我这种类型的藏书人已经日暮途穷,我所代表的看法已经过时。不过,正如黑格尔所说,米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起飞。惟有在将近绝迹的时候,藏书者才会得到世界的理解。现在,我已整理到最后半个书箱,时间已过了午夜。各种其他的念头纷至沓来——不,不是念头,而是意象与回忆。回忆每一座我曾经收获良多的城市:里加、那不勒斯、慕尼黑、但泽、莫斯科、佛罗伦萨、巴塞尔、巴黎;还有慕尼黑的罗森塔尔饭店的豪华房间,汉斯·罗尔晚年曾经住过的但泽的斯多科特,柏林北部居森特的发霉的书窖;回忆曾安置过这批书的房间,我学生时代在慕尼黑的斗室,我在波恩的房间,布里恩兹湖上孤寂的小岛,最后还有我孩提时的房间——我身边堆满的成千卷帙中有四五本是从那里来的。哦,藏书者的一大乐事,散逸人的一大福祉。躲在施比兹韦格的“书虫”面具后,无声无息,无誉无毁。没有人比他更有富足感了,因为附体的神灵或是精怪,会让藏书者——当然我是指真正的藏书者——与书保持着最为亲密的拥有关系。不是说书因他而活,而是他就活在书中。就这样,我在诸位面前用书建起了一座藏者的居所,现在这个藏书者就要进屋去了,而这对他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藏书一旦离开了私人藏家也就失去了意义。即使公共藏书会更受社会欢迎,在学术上也更为有益,但藏书只有在私人那里才真正物得其所。我清楚我这种类型的藏书人已经日暮途穷,我所代表的看法已经过时。不过,正如黑格尔所说,米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起飞。惟有在将近绝迹的时候,藏书者才会得到世界的理解。”这让我想到德里达的图书馆,德里达的的图书被普林斯顿所收购,巴特勒说,不知道这是德里达的成功或失败,这是对德里达完整性的保存还是四分五裂的开始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阳光阳光)
(胡思乱想的机器)当前位置: >>
儿童阅读的100个关键问题
儿童阅读的 100 个关键问题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N 个理由.......................................................................................................... 1 第一章 0-1 岁阅读.......................................................................................................................... 3 给 0-1 岁的小孩宝宝读书,宝宝能听懂什么?...................................................................... 3 第 l 节 妈妈最常问的 12 个问题.......................................................................................... 4 第 2 节 最适合 0 一 1 岁孩子的书....................................................................................... 8 第 2 章 1-3 岁亲子阅读...................................................................................................................9 第 1 节:妈妈最常问的 34 个问题......................................................................................... 9 第 2 节最适合 1-3 岁孩子的书..............................................................................................22 第 3 章 3-5 岁亲子阅读.................................................................................................................23 第 1 节妈妈最常问的 28 个问题........................................................................................... 23 第 2 节最适合 3-5 岁孩子的书..............................................................................................34 第 4 章 5 岁以上儿童阅读............................................................................................................ 35 第 1 节 妈妈最常问的 26 个问题....................................................................................... 35 第 2 节 最适合 5 岁以上孩子的书....................................................................................... 47 第 5 章 提高篇.............................................................................................................................47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N 个理由在女儿呱呱落地后不久.我就开始为她大声读书了。那时.身为书虫的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有 一个理由:拿我自己觉得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我的孩子。 如今女儿快要上学了.我也在积极地做着儿童阅读推广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朋友希望我能为“让 孩子爱上阅读”提供一些具体的理由。但这件事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容易。 当孩子年幼时, 为孩子读书是大人与孩子交流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既好玩又实用. 而且还很经济。 初为人父人母,很多人感觉不太会与孩子交流.我说。那就拿一本好玩的书读给孩子听吧!天下没有 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当大人与孩子在阅读中获得共同的经历.自然就找到了共同的语言。 孩子了解这个世界.主要是通过语言。我们的日常口语很有限.父母的文化修养越低,孩子接触 到的语言就越有限。阅读却非常公平.它提供了语言上的无限可能.对每一个孩子的机会均等.只要 我们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为孩子大声读书,能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集中注意力; 培养孩子独立阅读。能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基本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阅读和讨论。能让孩子学会交流,学会思考; 阅读优秀的知识类读物.能让孩子获取关于世界万物、人类发展的丰富知识; 阅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能让孩子了解人性,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艺术的熏陶; …… 诸如此类的好处,罗列起来没完没了。可是现实的问题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人很多.但真正下决 心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父母却不多。为什么?我想大概是现实的压力吧,特别是当孩子进入到学校内外 的竞争圈,当繁杂喧嚣的现代媒体包围了我们的生活.许多大人渐渐束手无策.渐渐忘记了那些简明 的道理。-1- 美国阅读专家崔利斯先生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当阅读的书越多,你就会越聪明.你在学校待的时 间就越长,获取的文凭也会越多、越高。将来你找的工作就会越好.得到的钱也就越多 ..这个公式很 现实,但有时也会很失败,我们看到过太多望子成龙的家长,在让孩子学会阅读的同时.开始厌恶阅 读。 我想给我的女儿提供另一个公式:当你爱上阅读,你再同时学会爱的方式和爱本身.你会懂得爱 自己,爱他人,爱生命,爱世界,它能令你无所不能。 这也是我不得不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唯一理由。 (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者俱乐部创始人)-2- 第一章 0-1 岁阅读给 0-1 岁的小孩宝宝读书,宝宝能听懂什么? 岁的小孩宝宝读书,宝宝能听懂什么?如今,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从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开始为他们大声读书了,有人总是在好奇地问: “那么小的孩子,能听懂什么呢?” 美国的心理学者们曾做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了 33 位怀孕的准妈妈给胎儿背诵童话故事, 实验从孩子临产前 6 周开始,每个人背诵不同的段落.每天背诵 3 次。在孩子出生的 52 小时后,再 次给他们读相关的故事. 学者们发现每个孩子在听到那些 “熟悉” 的段落时, 明显表现出特殊的兴趣。 霉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则对已出生的婴儿做过另一项实验。他们请 50 个有 8 个月大孩子的家 庭进行配合,在两个星期内为孩子播放 10 次录音故事。不同的孩子可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次 序。甚至不同内容的故事.故事中都包含了几组常用的词语。两个星期后,研究者们测试婴儿对不同 词语的注意程度。很明显,这些婴儿对曾经听过的词语表现出更大的耐心和兴趣。 听的本能是天生的,但靠听觉读书的能力却是后天培养的。如果你的孩子在开始听你读书时, 明 显表现出不耐烦和注意力不集中.无论孩子多大了都不必着急。好戏才刚刚开始呢。 如果能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开始阅读。当然是最美妙不过的。这个阶段,你读什么都可以,声音 悦耳、节奏平和的朗读,还能起到舒缓婴儿情绪的作用。虽然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什么也听不懂,但实 际上人们总爱对他们说个不停,好象他们什么都能听懂,既然我们愿意“傻傻”地对他们絮絮叨叨. 为何不“傻傻”地试着读读书呢? 在孩子出生后前 4 个月开始大声读.还有一大好处:你会感觉很容易!你只需用心欢喜地读或背 给他听,不必担心他爬来爬去.心不在焉.你可以为表演自己的朗读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听众!他会 全神贯注.从不中途离场。孩子大一些后,你在读的时候还可以把他抱在怀里,让孩子看到你在读的 东西,一边读一边抚摸孩子。可经想象,这样的阅读是一种多么大的享受. 6 个月以上的孩子通常已经不那么“安分”了,他们喜欢用抓和咬的方式来表达对书的喜爱,如 果一不留意把书落在床头,可能不久就会发现有“被啃”的痕迹.如果在读书的过程中,孩子强烈地 表现出抓和啃的愿望.不妨试着找些替代品给他们。 8 个月以上的孩子可能在听书的过程中到处爬。如果书上的图画有足够的吸引力.他们往往会要 求拿在手里.学着大人的样子翻来翻去。有时候他们煞有介事地翻书页的兴趣会比听大人读的兴趣更 浓。这时,要么你准备不易撕烂的书.要么就准备一点胶水和双面胶带,因为书的适当毁损是正常的 事情。 在这个阶段.大声读书的选材和技巧就显得相对重要了。孩子对“意义”已经有了模糊的概念, 观察力和模仿能力都在加强,而且正在“咿咿呀呀”地制造一些听似无意义的声音。通常可以选择韵 律感很好的素材.例如儿歌、童谣或唐诗.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选图画故事,可以选择形象清晰可 爱的.情节简单,生活化,而且包含重复元素的故事。 1 岁左右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欲望。他们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学着大人翻书页, 如果读的是本重复多词的书, 他们会恰到好处地完成这项工怍, 如果读的过程中, 遇到一些重复元素, 如反复出现的象声词,他们会不失时机地叫起来,象童谣、唐诗时,孩子往往会在最后一个字上跟着 读。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常常会兴致勃勃地到处冲来冲去。刚学会说话的孩子,往往会一时不歇地念 叨个不停.精力特别充沛的孩子.更是一刻也停不住.无论你是否已经开始为孩子大声读,要想让一 两岁的孩子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听,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你更需要一些技巧.如选择合适的时间,-3- 合适的环境.合适的读物.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朗读方法,同时也要控制亲子阅读的时间长度(一 次不宜过长).而且还需要一份持之以恒的耐心. 大声为孩子读书,无论对孩子还是大人,都是非常有趣的活动.只要用心逐磨.它定能成为日常 生活中最精彩的节目之一。第 l 节 妈妈最常问的 12 个问题001 问 我的宝宝刚出生,先生就兴冲冲地抱回来一大堆书,什么卡片、挂图、画册、看圈识字等杂七 ? ? 杂八还挺全。他是不是太心急了点儿?这么小的孩子.会读书吗? 答:一提到读书.很多家长就会想到识字。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阅读绝非单纯地识字读书。心理学 家和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父母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圈画为主的婴幼儿读 物的所有活动都是阅读活动。也就是说.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 都可以算作阅读。 刚刚满月的孩子,抓着一张卡片,咿咿呀呀地玩着.甚至在咬…是一种阅读。 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翻着一本图书,对孩子说: “宝宝.你看.这是一只小狗。 ”孩子却只顾着 自己用小手拍画书.拍得越重越开心……是一种阅读。 看见大人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孩子也拿起报纸,学着大人的样子.装模作样地看.但报纸却拿反 了,是一种阅读。 3 岁的孩子与父母一起上街.看到自己认识的宇.兴奋地说: “妈妈,这是一,这是‘儿’ ,我也 认识…”也是一种阅读。 孩子假装看得懂电话簿.拿着翻来翻去,煞有介事地阅读.甚至口中念念有词。发现其中有好多 个“李”字出现。问妈妈: “这里怎么都是我的名字?” …??还是一种阅读。 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阅读,指的是成年人看书的一种行为习惯,而这种阅读习惯需要经过长 期不断地练习才能养成。在养成这个阅读习惯之前,我们并不能说与正式阅读有关的一些准备活动都 不能算阅读。因此,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 002 问 听说给宝宝看什么也要考虑宝宝各个阶段的视力发育.我的宝宝 2 个月。书店针对 0-3 岁宝宝的 ? 大卡片,看图识字画册种类非常多.看得人眼花缭乱.该怎么给孩子挑选啊?该给他看黑白的还是彩 色的?该把书放多远的距离呢? 答:首先要想好了为什么给孩子选图片。如果是想让他认识物 品.那么 2 个月还早了些.6 个 月以后再认也不迟。如果是想促进孩子的视力发育.那么要先了解孩子视力发育本身的程序。 单纯 从孩子视力发育的角度看.孩子一出生能看清的距离也就是妈妈喂奶时.孩子的脸到妈妈的眼睛的距 离。其他更近或更远的东西,孩子可能都看不清。这种状态会随孩子的长大而改善,一般来说,孩子 是 3 一 4 个月开始分辨颜色.然后是越来越准确地判断距离,枧敏度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而且这是 随着孩子对眼睛的恰当使用而提高的。 因此,简单地说.选择比较大一些的(孩子的拳头大小)、边界清晰的图.放在离孩子 30 厘米左 右的距离,孩子就可以看见了。要记住,这种固定的近视距地看图片.可不是看得越久越好。即便是 孩子喜欢看.看久了他也会累的。父母要适时地把他的视线引开.让孩子看看别处。 其实生活中的实物都是发展孩子视力的好材料。 如果我们能够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出现在他视野 中的东西是什么,对他认识事物无疑是最有效的。-4- 003 问 一副图片特别是逼真的动物卡片和书,我都不敢看, (比如蛇) .能给孩子看吗?还是留着以后 给孩子看? 答:大人和孩子的反应是不同的,不妨让孩子自己试一试。人的畏惧心理往往是从经验中来的,你怕 蛇,是因为你有这类怕的经验.也对蛇有些了解.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这种经验。不过如果妈妈真 的不喜欢.也完全不必勉强自己。比如换孩子的爸爸去拿给孩子看.也是个好方法。 004 问 我的孩子快满月了,从孩子多大开始可以给他讲故事呢? 答:讲故事没有什么绝对的时间界限。这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一开始,你可以在孩子清醒、安静 的时候.读上一小段自己喜欢的文字。也可以随著孩子的视线,给他讲一讲他正在看的东西。 等他长大一些后,你可以给他看卡片,边看边讲。这时,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你只要拿书. 他 就会有反应。他指一指画面,也许就是在问: “这是什么, ”你就可以自然地开讲了。也许每家的父母 都在还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的情况下.就自然地开始了。其实.讲故事不必搞得那么严肃,随时 随地都可以开始? 在孩子出生后的前 4 个月开始大声读, 你会感觉很容易! 你只需要满心欢喜地读或背给孩子听, 不必担心他爬来爬去,心不在焉。 随着孩子活动能力日益增强,要想吸引他的注意力会变得越来越不容易,除非是已经养成了倾听大 人的习惯,所以,为孩子大声读书的活动应该尽早开始。 005 问 我每次给宝宝读书的时候.他不是在看自己的手.就是来抓我的书。我想知道每次读多长时间 ? 合适?什么时间读最好? 答:每次给几个月的婴儿读多长时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界限。3 分钟可,5 分钟可,10 分钟亦 可。时间长短是要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的。但是,一次读 20 分钟.一般来说就显得长了些。 有的时候,宝宝的情绪也会告诉你他是否还想听。如果他在你的读书声中很安静,那么你不妨多 读一小段。如果他用各种办法来吸引你的注意.那么你最好快快停止,去看看宝宝有什么需要。 亲子阅读之初,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应该选择孩子比较容易安静的时候,多数人选 择在睡前,因为这种时候孩子相对比较安静。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具体时间可以视情况而定。但建 议最好能选择每天大致固定的一个时间,到了某个时间就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有点像是一个仪式。 人 是一种讲究仪式的动物,有些事情说起来很平常.一旦形成仪式,就有一种接近“神圣”的光环。 当 然,我们应该让亲子阅读变成日常生活中最快乐的一种仪式。 还有一点不要忽略,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区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会慢 慢延长,任何一种活动,超过了孩子正常的注意力区间.孩子自然无法接受。所以亲子阅读的时间不 宜一味加长。适度就好。如果刚刚开始,一次能有 3-5 分钟就可以了,随着孩子长大再自然延长。 006 问 彤彤快 I 岁了.给他读书的时候,他还是根本不理会。我读我的,他玩他的。我该怎么办? 答:不妨改变一下读书的方式.让阅读的过程更为游戏化,适当增加一些身体接触,帮助他集中注意 力。比如把孩子抱在腿上。指着书上的人或物,告诉孩子他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之后, 鼓励他用小手点出来,或者说出来,这个小动物是谁啊?或者,谁在那里啊?他们怎么啦?刚开始的 时候,孩子可能总说得毫无头绪,但多鼓励孩子: “嗯,真不错”“恭喜你,答对了” 、 。逐渐地,孩子-5- 就会慢慢地喜欢上书,会更好地参与到里面了。 007 问 我希望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什么实用的高招吗? 答:对于培养阅读习惯有多种建议.下面介绍几种轻松、实用的美国阅读专家的建议。 1、创建阅读仪式:留出一段特别的时间作为每日读书时间。把和孩子一起选择“每日一书”变成 惯例,然后坐在一个专门的位置读书。 2.依偎: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读书.让孩子紧紧依偎着你,也可以让孩子拿着一个喜爱的 玩具,或者是揽着他喜爱的被子。 3、富有表情地读:注意韵律和节奏,每个角色采用不同的声音,但不要采用“娃娃腔” 。 4、谈论图画:一边指着颜色、形状、小动物或故事中其他有趣的东西.一边谈论。 5、分享不同类型的书,色彩明快、文字简单的图画书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韵律美妙的 歌谣能让孩子感到满足开心.辨识物品、动物、颜色、数字、文字的书能让孩子获得基本的概念。 还 有诸如翻翻书、立体书那样的玩具书.可以让孩子与故事互动起来。 6、重复读书:婴幼儿喜欢一遍又一遍重复地听。多次读一本书.可以帮助孩子对一些常用词汇 熟悉起来。 008 问 我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几乎没看过什么儿童书,成长得也不差。而且现今电视、网络获取 ? 信息的渠道这么多,童书真的必要吗? 答: 没有童书. 当然照样能长大。 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没有衣服. 我们的祖宗照样一代代地活了下来, 而且还发明创造了衣服。 社会环境变了.我们的孩子会生活在未来,但是如果我们只给他一个真空的现在.什么都留给他 到未来再接触.那么他的未来就太累了!且不说儿童故事或寓言中蕴涵的幽默与哲理.单是那些清新 的画面、优美的文字中,就凝聚着人类上万年的智慧。让孩子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去传承以往, 他 们的未来之路也会走得更踏实、更轻松。 当然童书的作用也不光是帮孩子拓展对世界的认识. 童书本身就会给孩子、 给父母带来许多享受. 让大家有不一样的生活品质。 爱读书的孩子会有一些书中的朋友.无论是恐龙、彼得兔,还是阿毛.都会陪伴着孩子游戏和生 活。 009 问 ? 我每天都很忙,没时间给孩子念书怎么办? 答:一册图画书,5 一 IO 分钟就能读完。所以最关键的是父母是否有给孩子读书的愿望。这样亲子 共读的时间内.共同体验,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种满足.这印象将一直铭刻在孩子心里.并将发展为 人际交流的纽带。 有时候,我们是否有时间做某件事.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对这件事的理解有关。 有时候,生活也确实让我们觉得身不由己。 当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难以改变时,也许我们最该想的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想清楚目标. 我 们就可以为每个目标找出替代的方法来。当然这需要我们把书的概念扩大。路边的广告牌、商品的外 包装上都有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的内容。身边的每一件物品、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进入我们 故事的角色。于是.边走边读、边做边读都会为我们弥补难以静下来为孩子读书的缺憾。-6- 010 问 多大的孩子可以看电视和 VCD? VCD? D?能看多久? 答:虽然许多医生都说不要让孩子看电视太早.但多大开始可以看.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来说. 当孩子的视力发展到能看清 2 米以外的东西.而在这个环境中又有电视可看.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去 看.因为电视的声光配合,对孩子来说有着比其他信息更强的吸引力。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所有的肌肉都处于发育阶段.不宜长时间紧张。因此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还 是让子有经常变换的活动.而不要让孩子的视觉距离总是不变。通常认为 3 岁以内的孩子看什么都不 宜超过 10 分钟.但其实是年龄越小时问要越短。 在 3 岁以前,有些孩子看似注意力不集中.其实是自我调节的表现,大可不必担忧。另外.看电 视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不像读书,孩子是主动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来加工信息,因此有 些学者担心习惯看电视的一代会比较被动.缺乏想像力,思维不够深入。台湾教育专家黄乃毓博士就 曾经提出了“在孩子接触童书之前不要看电视”的说法。 011 问 以前书店的书看字配图,但是现在书店有很多只有字没有图的识字卡,请问给宝宝买哪种卡片更好 ? 呢? 答: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 “图文并茂”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图画配文字 对成人或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是好事.但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出于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比较小. 他们同时加工处理不同信息的能力比较有限。 按照心理专业的说法就是 “心理负荷” 比较有限. 因此, 当同时给小小孩看图画和文字时.由于图画的颜色比较鲜艳.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由于心理负荷 有限.在注意颜色鲜艳的图画时.容易忽略随之而出现的文字。结果,孩子可能只记住了图画而没有 记住文字.或者,把文字和图画作为一个整体来识记.而不是将图画的意义赋予文字。结果是,当文 字与图画分开时,就不认识文字了。有研究表明,在教小小孩认字时,配图文字的教学效果不如只有 文字的教学效果。 不过,对于年龄稍大、有了初步阅读能力的孩子来说.图文并茂的书是有利于他们阅读的。 012 问 孩子太小.会把书弄坏.是否需要等他长大一些会爱护书了再买 ? 答: “爱护”一词,首先是爱,是喜欢都不嫌早的。如果你要等他大一些会.然后才是护,是能力。 没有爱,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护呢。 从让孩子爱书这点出发,让孩子接触书.一般来说是多早爱护书了再买书.恰恰是不可取的。 因 为,如果孩子一直都不接触书,怎么能够突然会爱呢? 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在发展中.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怎么接触书、接触什么样的书都是有讲 究的。 开始.孩子还不知书为何物.父母的读书声.便是给孩子带来书的印象的第一步。当孩子的手能 够有目的地去摆弄东西时.那能让父母读出好听的声音.且吸引着父母的目光的书,便成了孩子争抢 的目标。由于他们并不了解纸张的性质.也不知道书一旦撕了内容也就破碎了.更不知道用多大的力 量就会把书撕坏,如果让他们接触的是普通纸质的书.必损无疑。但是如果我们让孩子接触的是专为 婴儿设计的布书、塑料书.或厚卡纸做的书,就不那么容易撕坏了。小婴儿会在摆弄这些书的过程中 了解到书的一些特性:书是可以翻页的,每页是不一样的.书中有好看的图片.书中有好听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书便成了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更多的好故事都在常规的童书中。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恐怕是许多父母都头疼的:由于动作 控制能力还有限,要给孩子读这些好故事,孩子撕书就在所难免。那么,怎么让孩子尽快度过“撕书-7- 期”呢?也许,半个故事的“折磨” 、与父母一起补书的体验.都会促使孩子渐渐掌握护书的要领。第 2 节 最适合 0 一 1 岁孩子的书怎样为 0 一 1 岁的孩子选书? 在最初的 4 个月,对婴儿来说,最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大人读什么书都没问题,只要是自 己特别喜爱的, 能够在读的时候充满爱怜与温情就行。 相比之下. 节奏明快、 韵律优美的读物是首选。 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他会努力在各种事物中建立联系,颜色鲜明、图画清晰的卡片或书会给孩子留下 深刻的印象。大人在给孩子指认的同时发出声音来,就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这种关联。在 I 岁以前.大 多数孩子还不会说话.我们可以选择能对他的视觉和听觉产生深刻而美好印象的读物,可以是卡片、 认物画册、玩具书,也可以是音质优美的 CD 和内容温馨、画面清晰的 VCD。在语言上.最好能选 择有韵律的文字,比如简单的童谣、儿歌、唐诗等等。 如果选择图画书.务必选择线条简朴、颜色和谐的.画面千万不要复杂。 在这个阶段, 要着重培养孩子听和关注的习惯. 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在建立这些关联的同时获 得美好的感受。 小贴士:写给家长: 1、推荐的书目侧重于亲子阅读视角,而且仅仅起一个示范的作用,更多好书还需大 家自己去发现。 2、 书目中的年龄只有非常有限的参考价值, 给不太了解童书的家长提供基本的思考, 真正的好书并没有严格的年龄界限。 3、同一本书,在不同的阅读阶段阅读.收获是不同的。 4、在儿童的阅读中, “听觉词汇量”一般远大于“视觉词汇量” .比如小学低年龄段 的孩子可以自己阅读的书,通常也是可以读给 3-5 岁孩子听的 5、关于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好习惯等内容的分类也只是为了让家长更直接地了解一 本书的主要侧重,一本书的内涵可能很丰富.包括了各个侧面。 6、这本书在回答妈妈的问题和推荐图书时,多处提到了 “绘本”和“图画书”“绘 , 本”是由日文翻译而来,其实指的就是图画故事书.因为这个名称简洁明了.因而大多 数人愿意使用它,绘本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之处,在于它是以图画为主体,配合简单的 文字,通过图文结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这对于识字不多或还不识字的幼儿来说. 连最适合阅读的书籍。第 2 章 1-3 岁亲子阅读第 1 节:妈妈最常问的 34 个问题013 问 ? 怎样能让孩子喜欢书?-8- 答:想让孩子喜欢书,并不难。孩子向来是求知欲旺盛、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只要他认为好玩的事. 不用大人说他也会积极地做。只要他感兴趣.无论大人怎样禁止他都会偷偷地去做。所以如果一个孩 子觉得看书是件特别有趣、无比快乐的事.那根本不用大人嚷嚷“快看书” .不需要特别引导.孩子 自然会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 也就是说.如果没让孩子在幼儿期体验到“看书是件这么快乐的事” .要想让他喜欢书就会相当 困难。千万不能用书来给孩子施加压力.比如很早就教孩子识字并勉强让孩子自己看书。 不少家庭为了让孩子能早独立看书,从幼儿期就开始教认字.其实要想让孩子变得讨厌书.没有 比这种方法更有效的了。父母给孩子念书本身就让孩子欣喜.若再加上故事是孩子喜欢的,那孩子简 直是欢天喜地了。所以要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给孩子念他喜欢的书.这种欢喜会深深地印在孩子的心 里,即使大人都淡忘了,孩子也不会忘。这种欢喜将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引发出真正的读书乐趣。 014 问 从儿子几个月起我就买了一些图画书.翻给他看,讲给他听。他现在 1 岁 2 个月.有时也能安静 地和我一起看.可他总要自己拿自己翻,常常会将书撕破。怎样才能让他既看书又水撕书呢? 答:这么大的孩子撕书很正常,他们一般不是有意破坏.而是想参与.往往控制不住。这个阶段一般 会自然过去。 对撕书一般可采用这样几种对策: I.选择撕不烂的书。如硬纸板书或泡沫材料的书。 2、多准备补书的材料.如胶水、透明胶等,在补书的时候也请孩子来参观。另外.如果孩子觉 得撕纸很有趣.可以多提供一些废弃的纸.让孩子撕个痛快。 3、为孩子做爱护书的表率。大人对待书的方式往往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孩子会模仿。比 如拿书的时候小心注意;比如对待书就像对待活物一样轻声轻语. “嘟嘟熊到哪儿去了?”出击玩的 时候说“跟嘟嘟熊说 Byebye” 。渐渐地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爱护书。 我自己每次买来一堆新书.只要有条件.就会让孩子和我一起来观赏(虽然不是她的书).我会一 本一本地翻. 很整齐地放好. 稍微落了尘土就拿干布擦一下。 孩子是会爱惜书的. 只要大人多做表率。 015 问 ? ? 我的孩子 1 岁半了,怎样为他选第一本可以翻阅的书?她适合的组合读物是什么? 答:很遗憾的是目前适合 2 岁以下孩子的高品质的图书品种不是太丰富.大致有这么几种: 《宝宝认 知百科》《小圈圈认知丛书)(6 册). 、 (小酷和小玛的认知绘本》这些书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起玩;读 给孩子听的主要还是童谣、儿歌类的最为合适,比如《百岁童谣》(全 5 册)、 《童谣三百首》(新版带 光盘)《儿歌三百首》(新版带光盘)。 有一定基础以后,大致从 18 个月开始.孩子的阅读由纯认知逐步过渡到对简单的线索连贯故事 的阅读需求,这个时候像《噼里啪啦系列丛书》(7 册)、 《小熊布迪系列》 册)《淘气宝宝系列》(12 (6 、 册)、 《可爱的鼠小弟系列绘本》(6 册)等还是比较合适的。 016 问 近来书店卖的图画书越来越多,大都是翻译的.虽然很精美.但故事少.价格贵.请问买图画书 ? 物有所值吗?图画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答:要想培养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用心地给孩子读图画书。过去的父母为孩子唱摇 篮曲、儿歌,而现在很多父母却不知道该怎样与孩子交流。这个时候,图画书就发挥威力了。孩子 10 个月左右开始喜欢图画书。凭借一册图画书.母子一起高兴、一起笑、身体相偎依.体验同一种 心情.这样父母与孩子的纽带就会加强,同时孩子能借此感知语言之美和趣味。渐渐地体会很多词语-9- 的意味。 虽然 2 岁左右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呼唤性的,多次重复的词语以及充满节奏感的词语。但与这个 年龄段的孩子交流时. 需要的是用真心. 而不能光是凭借甜蜜的或太刺激的语言。 这一点绘画也一样, 孩子掌握语言关键的是能否把语言在心中描绘出具体的形象,所以孩子在读图画书时,看到精确描绘 故事语言的画.对于孩子来讲至关重要。 孩子是通过父母来充分体会图画书的乐趣的. 而且他们能由此感知聆听语言带来的快乐, 所以请 父母将孩子抱在膝盖上.互相感知着身体的温暖,一同来享受图画书的乐趣吧。 017 问 我儿子近几个月迷上一本书.都听上百遍了。孩子为什么会要求反复听同一个故事?而且对那本书 他已经很熟悉了,读错一个字他都会纠正我.可他还是不愿意自己讲故事。请问我该怎么办? 答:喜爱重复是孩子的天性.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在重复阅读一本书的活动中.孩子感受到的是一 种可以期待的愉悦、一种安全感,我们没有理由去剥夺。另外.重复阅读也可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 您可以继续为孩子读下去,同时也可以试着给孩子读别的书,逐渐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得更开阔.孩子 对安全和新奇的追求总是相伴的.在妈给其安全感的同时,为他准备一些新鲜有趣的素材.应该会被 孩子接受的。而且,可以换不同的方式给孩子读.在读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互动,引导孩子自己将故事 讲出来;还可以换不同的人.比如请爸爸、爷爷,奶奶来为孩子读。这样就能脱离机械重复的思路, 从细节着手寻求变化。同样一个故事.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讲法.给孩子讲故事要讲求与他互动。如果 孩子对某个故事烂熟于心,讲故事的人可以在讲的过程中抛出疑问,设置停顿,让孩子一颗充满期待 的心处在短暂的悬疑状态, 他极可能会迫不及待地白己嚷出来。随着故事一环一环地展开.你会发 现,原来讲故事的人已经变成孩子自己了!在重复中高明的变化手段.还可以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 去获取新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 018 问 我的儿子 2 岁半了,我发现比起原封念故事.他更喜欢我用自己的话为他讲。可写故事人字字 句句认真斟酌过.应该更符合孩子心理啊,我到底该不该用自己的话讲呢? 答:其实念故事和讲故事其根本都是要把故事用口语传达给孩子。 有的孩子喜欢让父母讲故事,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讲故事的时候你的语音、语调、语速、 节奏和其中透出的情感成分都会帮助孩子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另外.有些书中的文字会超出孩子当前的理解力,而天天接触孩子的父母却完全有能力把同样的 意思用孩子能理解的话讲出来。这样,孩子能够欣赏到的故事的范围就相应地扩大了。 当然.给孩子原封念故事也有好处。比如,孩子会知道.爸爸或妈妈此时讲出来的话是和书上的 某些符号是相对应的,这些符号和旁边的图画.还有爸爸或妈妈读的东西实际上是一回事儿,爸爸或 妈妈讲的故事并不只属于爸爸妈妈,而是属于这本书...于是孩子便在这种读书声中会自己去揣摩“文 字”这个概念中的某些内涵。日复一日地读故事.也许会让孩子未来的读书识字之路走得更顺畅些。 019 问 我的孩子 2 岁了.没办法静静坐下来把一本故事书听完。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解决? 答:当发现孩子似乎“有问题”时,是否能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孩子一切正常。然后回头再看问题在 哪里大人对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发展状况,很像是一对参照系。就好像是两辆并行的车.这部车走 快了就觉得那部车走得太慢。 而反过来, 如果把期望调低一点, 就会惊奇地发现. 原来孩子进步很快。 还有一点应该坚持:别拿别家的孩子做参照系.更不宜掐着成长的时钟来比较。每个孩子有自己 的成长曲线。总体上有个正常与否的参考.但也只是参考。具体说到孩子读书的事情.2 岁的孩子,- 10 - 读书时间不宜太长. 每次能坚持 5 分钟就算挺好的. 孩子自己要延长自然是好的, 但适当保持新鲜感、 饥饿感,反而事半功倍。是否要完整读完一本书?大人其实可自问,坦白说,很多大人经常不能读完 一本书.比如《红楼梦》 《水浒传》 。阅读是一种享受.尽兴即可.有收获即可。 020 问 我的孩子 l 岁 9 个月,读书时.他总抢大人的书.如何防备? 答:在这个阶段.书对于孩子更像个玩具。妈妈拿着书读,孩子觉给他得这个东西很好玩,想要自己 玩.自然会抢的。大人拿着扫帚或拖把,孩子也会抢,在他们眼里都显得很好玩―一大人能玩,我为 什么不能玩? 就阅读而言,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书的亲近感,只要能实现这一点.应该多给孩子些 自由。 “防备”孩子抢书.有这样几点实用招术: l、塞个东西给孩子,漂亮的小画册或小玩具什么的――妈妈读你的,孩子玩他的。如果塞给孩 子的是书就更有趣了。孩子抢妈妈的,妈妈抢孩子的,一会儿读这本,一会儿读那本。 2 妈妈做示范。常常在孩子面前读书.让孩子逐渐明白“这样就是读书了! ” 3.找一些不好抢的书。比如大挂图或特大开本的书,趴着看。 4 把书的内容记熟。这阶段孩子读的书篇幅都很短,大人读几遍就能记熟了.即使孩子拿着书也 能讲。甚至干脆让孩子拿着书大人来讲.这样可以锻炼孩子配合着翻书页或指字。当然,这样做并不 是要教孩子认字,只是让孩子建立书与“读”之间的关系概念。 总之.这个阶段父母如能抱着一种做游戏的心态来读书,就不会“头痛” 。在选择上.建议买一 些有游戏性质的书:比如玩具书、故事图画书。 021 问 我的宝宝 2 岁多了.喜欢我读书给她听.但我发现好多内容她都不理解。我给她读的时候偶尔 会同一些书中的问题,她一般都不会回答.也很不愿意回答.很着急地叫我继续读,我该怎么去引 ? 导她呢? 答: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如角色扮演等把故事讲得更形象些,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故事里有趣的情 节,这样可以加强孩子对书的理解。还可以把一个故事多讲几遍.然后故意讲错,看看孩子的反应, 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对,不对” .纠正大人故意讲错的地方。但是如果讲故事时过多地给孩子提问 题的话.孩子就会觉得听故事不是享受,而是一种负担了。过于频繁和不够巧妙的提问往往会干扰她 全心全意地享受听故事的乐趣,不受孩子的欢迎!在没有提问的压力下,孩子们会更容易接近故事本 身.并能从中体会到大人无法体会到的乐趣。 022 问 ? 宝宝 l 岁 3 个月.如何进行阅读训练? 答:想办法让孩子爱上书,比什么都重要。让孩子与书生活在一起,让他感受与书在一起时的快乐, 就像有趣的玩具,像孩子喜爱的床单、被子.像可爱的阳光、花、草,像有趣的小动物,等等。生活 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让孩子感受到这点.就是最大的成功。 如果说到书本身,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学说话, 特别喜欢模仿, 而且喜欢发各种各样好玩的声音, 所以“节奏感好、韵律优美、词意浅显的书肯定会受到欢迎。比如儿歌、童谣唐诗。童音唱的儿童歌 曲也很受欢迎。图画颜色鲜艳、线条简单清晰、故事简明的图画故事书也会受欢迎,还有各种带有玩 具性质的书,比如洗澡书、汽车书,手脚书、转转书、大拼版书什么的.也会让孩子感到很有兴趣 。 “训练”一词,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不妨说与孩子“玩一玩”书。- 11 - 023 问 ? 我的孩子 2 岁半,我每天要给他讲 40 分钟左右的故事.是不是时间太长了?每次讲多长时间合 适呢?他不是很注意听了.就该停下来吗? 答:2 岁半的孩子,一次 15 分钟就可以了,一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注意力区间就这么长。除非孩 子自己提出要延长,但最好不要等到孩子待不住的时候再停止。最好是孩子说“还要讲嘛” .大人却 说“不行啊,今天已经讲得够久了.我也好累了” 。让孩子处于这种“半饥饿“的状态是有好处的。 对于阅读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孩子.一方面更容易理解“阅读即享受”的意义.另一方面也会促使 他自己想办法去觅食。 024 问 ? 睡觉前给孩子读书好不好?睡前读书让孩子更兴奋怎么办? 答:通常亲子阅读一开始会把共读的时间选在孩子临睡前,一来是因为阅读时间难安排.往往只能安 排在临睡前,二来是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相对比较安静.希望从大人的声音中获得安全感。说白了. 即 使再调皮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也比较容易控制。 不过我们要特别注意.亲子共读的目的不是“哄孩子睡觉” ,实际上,让孩子感兴趣的阅读会刺 激孩子的语言发展,也只有不断刺激使其兴奋,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孩子 可以在睡前阅读之后安然入睡。如果某个孩子确实出现只要有睡前阅读就很难入睡的情况,可以改变 这种阅读习惯,或者在睡前阅读时选择更容易让他安静的素材。 025 问 为了让孩子顺利入眠.我家睡前阅读一般关着灯.不知这样好不好 ? 答:一般妈妈陪孩子睡前读的家庭比较多.读完了才进入睡眠程序。有的妈妈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进 人睡眠程序.坚持关着灯,经常要讲着讲着.菝子就慢慢睡着。有时也不妨请爸爸承担睡前读书的环 节.而后由妈妈陪着孩子进人睡眠。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办法,就是睡前读完故事后,履行一个睡前告别仪式.然后让孩子自己去睡. 想开灯就开灯-想关灯就关灯,什么时候睡着都可以。有的孩子大了,睡前还会要求自己看一会儿书, 父母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到点就去负责帮孩子把书收好,然后道晚安入睡.形成习惯后孩 子会很守信。 026 问 我儿子 2 岁 10 个月,非常喜欢看书.但书里有一点暴力色彩的情节,如鸡掉到水里喊救命.大灰 狼吃掉小羊这些情节,孩子就会哭,这正常吗? 答: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不过也可以慢慢引导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一方面可能这样的孩子相对敏 感一点。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听故事听得很投人.他暂时还无法区分虚构的情感和真实的情感。一般来 说.等孩子渐渐长大之后.这种情况会渐渐过去。我觉得大人可以先尽可能地避免选择读孩子感到太 刺激的故事.也可以想想办法,在读这类故事的时候帮助孩子从故事中跳出来。 怎样帮助孩子跳出故事呢?可以尝试在讲故事的时候掌握节奏.到了孩子可能会感到有点刺激的 地方.比如小鸡掉到水里的情节,大人可以轻松甚至调侃地问个问题,请孩子猜猜后面发生了什么事 情.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愿望加进去,那么大人也不妨尝试根据孩子的愿望修改故事。同一个故事. 其实可以变化出多个不同的结果.如果大人能引导孩子参与编故事.那么由孩子自己编出来的故事. 自然更容易接受,而且能体会到“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编出来的”的心情.这样孩子渐渐地就能进去,- 12 - 也能跳出来了。 027 问 我家宝宝 2 岁了。从几个月开始我就给他读书,他听过不少书,曾经有段时间能一动不动听我给 他读故事.能听一个小时。但最近突然不肯听故事看书了 .连他最喜欢的书都很难引起他的兴趣了。 { ?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该给他选什么书读呢? 答:孩子可能处于一个过渡期。也许这段时间他确实不太喜欢阅读这个活动,这也是正常的。可以坚 持每天固定读 5-10 分钟,然后去做别的活动。2 岁孩子的注意力区间不长,即使孩子能“一”动不动 一听一个小时.也不宜读那么长时间。读到孩子总是想要听但已经足够长的状态是最好的。平时不宜 喂得太饱,这有点像吃饭。 另外,也有可能是孩子的胃口大了,希望听稍微长一点,稍微“刺激”一点儿的故事.以前听过 的故事有点“没劲”了,这也很正常。不过在这种状态下,让孩子直接接触长的新故事是有困难的。 需要一点招数, 比如把买来的图画书像商店橱窗那样陈列摆放。 然后故意不读, 诱导孩子拿来请你读。 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少有一点执拗.有时反过来做反而能成功。 建议先做第一种尝试.缩短时间.固定时间,先作为一种仪式,坚持一段时间,观察观察再看。 028 问 ( ) 贴纸书比较感兴趣. 我的女儿 2 岁 5 个月. 目前只对(婴儿画报), 我想给孩子制订一个阅读计划, 具体该怎么设计呢? 答:其实大人读书往往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计划.2 岁多的孩子更未必需要很具体的读书计划。在制 订计划时,至少要清楚:第一.计划是必需的,因为没有计划就没有开始;第二,计划本身就是需要 被“否定”的,因为谁也无法计划“明天真的会发生什么” ;第三.越原则性的计划,越有可能落实。 1、她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书。不是说在所有权上的“属于” ,而是说“可让她选择的书” 。 2、她应该有好的阅读环境。这个环境不但很舒适,而且她待在那里会很开心;不但是指家具摆设, 还指有人和她一起开心地读。 3、她应该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既然阅读是一件很开心、很有益的事情,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准备,不 要用太多别的事情占用她的时间。 4、她应该有自己的“书房” “图书馆” 。这是一个喜欢书的某种标志。 5、没有人会强迫她读或者不读某些书。因为真正的书虫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书。不过书虫也喜 欢交流。即使对孩子.大人也应该以朋友的身份来推荐书。 6、她应该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权去选书。包括允许她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在书店选择自己的书,或者 让她到真正的图书馆去选书。 7、给她选择自己兴趣的自由,包括不读书。因为对于书虫来说,阅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如果 剥夺书虫的自由.她也会放弃这种幸福的。 , 8、为她提尽可能多的与其他孩子和大人分享阅读快乐的机会。 如果这也算是计划的话,可以按照这个计划来做。 029 问 ? 该给孩子多讲故事还是多让他看科普类读物呢? 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 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有一些父母,从来不给孩子或很少给孩子买故事书和讲故事。买书一般只买科普类和学习类的。 他 们的想法是,他们自己从小也没听过什么童话、故事之类的东西,而且到了现在他们也认为听和读故- 13 - 事、小说之类的书纯粹是浪费时间,没有用.所以也不主张给孩子讲故事.认为那些虚构的东西会导 致孩子对现实生活认识不足。 其实在给孩子讲各种有趣故事的同时.很多家长也都会有担心.担心孩子会只对文学类的书感兴 趣.会影响他的理性思维。变得唯美和感伤。这种担心没有必要.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个从小就被剥 夺浪漫情怀的人.即使他今后取得再出色的成绩,在精神上也会是很孤独的。 我们没有必要把文学读物和科普知识读物对立来看,文学以及与它相关的边界比较模糊的社会科 学,大概可以算作是一种“人的学问”吧.我们在“物的学问”中不断追寻着答案,归根结底还是会 回到“人的学问”当中来的,它们应该是一体的。 030 问 女儿只喜欢听有韵律的歌谣或看图片,对故事书没兴趣怎么办 ? 答:有几个小建议。首先可多读一点儿歌、童谣、唐诗等有韵律的书。正在学说话的孩子.特别喜欢 口里嚼着有劲的东西,哪怕读些发音好玩的外语都会特受欢迎。 可以找有韵律的故事书. 有韵律又好玩, 两全其美。 故事可以选择尽可能简单的, 就是线索简单、 人物简单、对话简单、图画线条和颜色相对简单。比如迪克-布鲁纳的书、胖胖猪爱心故事、可爱的 鼠小弟的故事。 。还可以选择图画本身的故事性很强的书.如《无字书》就是这种粪型的。迪斯尼类 型的图画故事比较依赖动画片的基础,自身的故事叙述性并不太好,图画程式化倾向比较强,不宜选 择太多。 如果孩子要求反复读.不是坏事,尽量满足吧。每天能坚持与书接触的状态,读书活动不一定很 长、很多。只要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便是爱书的孩子。 031 问 色彩鲜艳的一定比单色或色彩素净的图画书适合孩子吗? 答:以我们经验看,图画书的趣味性与“色彩和图画是否漂亮可爱” “文字有多少”并不完全相关。 有人认为孩子喜欢色彩丰富,漂亮的图画书,但孩子开始也许受这样的图画书吸引,但孩子不会满足 于这种表面的乐趣。孩子的眼睛远比大人所想象的更敏锐。 比如《可爱的鼠小弟》的插图几乎都是一色灰黑,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我是霸王龙》也是用素净的颜色画的,但孩子喜欢的程度都让我们吃惊。这是因为里面故事的叙述 与插图浑然一体,把故事表现得非常美妙。这图画书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孩子不用读文字,就能完全 领会故事的细节和美妙, 而且好的图画书画家能非常精心地将故事的文字所表现的各种细节恰到好处 地表现出来,抓住孩子的兴趣和期待。 可现实是当走进书店,满眼花花绿绿,我们常常无从选择。鲜艳的色彩往往能在这种盲目的搜索 中脱颖而出。比较理性的父母更会从书的内在品质去考虑,不大会被外表欺骗。但孩子一般在这方面 经验并不丰富,他们对书的关注首先是看外在的东西:实际不少家长在这方面也缺乏经验。过于鲜亮 的童书对孩子弊大于利,童书的颜色最好能柔和一点,更接近自然一引起。如果我们的眼睛总是接受 强烈的色彩刺激,可能慢慢就会失去敏感度。孩子在大量接触到颜色相对自然的图书后,慢慢也会有 鉴别能力。 032 问 我给孩子读过不少书,可是他记住的不多.让他简单复述也不会.更不用说讲故事。我应该如 何引导? 答: 你的问题中实际上包含了某种预先的希望,希望孩子能“记住”书。希望孩子能从“听书”中 学会讲故事,这种希望来自一种“孩子应该是这样或那样读书的预设,如果孩子的反应与这种预设不- 14 - 符,就产生了一种担忧。 我觉得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 需要把问题先还原到: “喜爱读书的孩子是怎样读书的?” 再还原成 “一 个喜爱读书的人是怎样读书的?一般来说,爱读书的人在某点是有共性的,比如说,不爱被别人逼着 读书,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读,不爱按照既定的书目来读,最讨厌别人说“某本书你应该读,必须 在今天内读完。 ” 读完书后,如果喜欢,愿意跟别人聊,特别反感的,也愿意跟别人聊,没感觉的,不想聊,但最讨厌 别人强迫: “你把这本书复述一遍给我听” “你写篇读后感吧。 ”等等。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爱书的人,只要孩子能把阅读当作生活诸多乐趣中最为重要的乐趣之 一,我认为就足够好了。 享受阅读和主动给人讲书或故事是两种不同的事情。孩子如果产生了跟人讲的瘾,只怕会追着别人讲 个不停。常常遇一到这样的情况:大人一方面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讲,而另一方面却不太会聆 听孩子自己的故事。故事有书里的.也有生活里的.也有纯粹是孩子想象的。会聆听孩子的大人, 总 是能让孩子自自在在地说。 033 问 我给孩子买了不少专家推荐的经典童书.孩子却只看那几本.是否只有孩子自己选的才会喜欢读 ? 呢? 答:书是永远不会多的。但要多考虑孩子的兴趣,读书是他的事情.应该多选孩子自己喜欢的书, 经 典不经典无所谓。孩子不爱听的可以不必读。亲子共读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爱上书.主体还是孩子自 己。让孩子更多参与书的选择.充分照顾孩子的兴趣。不过孩子的兴趣并不是一个顽固的概念.可以 观察、引导、培养,我们还能做得更为积极一些。 如果你深爱一本童书.也深知它的好处,但是你的孩子却没有表现出你所期望的喜爱.原因很可 能是你没有掌握好推荐的方法.或者时机尚未成熟。引导孩子喜爱上一本书,可以有许多种方法. 包 括变换讲故事的方法.和孩子一起画画或做手工,或设计表演等等。这是一件需要创意的事情,成功 的标准是:大人和孩子都乐在其中。这本身就是阅读的一部分。 034 问 ? 前段时间“读经教育”宣传得挺火,请问对此该怎么看? 答:对于孩子早一点儿接触古文,应该肯定。而且应该让孩子多接触韵律感很好的古文诗词,但前提 还是孩子喜欢。家长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 “读经教育”热潮在传承文化这一点上有积极的作用,但 方法和程度还是需要留意的特别是许多所谓的“经典”当中.有不少扼制儿童天性的、糟粕的东西, 应该适当筛选过滤。总体来说. 《诗经》中的一诗歌, 《论语》中的许多妙语,唐诗中的美诗句,还有 各种古籍中有趣的小段故事,都琅琅上口,很适宜给孩子读。以学一点古文的心态来做这样的事情. 而不是以“读经典”的心态来做会更好一点。 035 问 我儿子爱发脾气.闹情绪,有没有什么书能对症下药地治一治他的坏脾气? 答:首先我们要问:孩子爱发脾气.是由于什么原因呢? 如果是由于你和他关系不好,那光让他读书也许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如果问题的症结没有解 决。书也不是万能的灭火器。如果孩子先天的气质中有容易使他情绪不好的因素,那么通过滋养孩子 心性的优秀的童书,可以让孩子在这方面受益,比如,情绪容易低落的孩子.多看点风趣.快乐的, 情绪积极的书,会让孩子的心境好起来;那些容易急躁,生气的孩子,可以从书中找到劝导情绪的办 法,从而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甚至,书中人物的情绪逐渐可以帮助孩子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15 - 从而获得心情的宁静。 另外,孩子的情绪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同时也缺乏表 达自己需要和情绪的有效方法。 比如,孩子可能因为妈妈关注来访小客人而心情不快.但是他可能 只感受到不快,却难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不快.更不会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是,童书却提供了 一个让孩子反观自己的机会:因为童书常常能反映孩子的生括、经历和情绪,因此孩子常常能够通过 书中的描述,来认识自己的心情.同时.他们也能够参照书中的描述,来找到适合的情绪表达方式。 一旦情绪有了适当的通道,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孩子也就会表现得“脾气好” 。 036 问 讲故事时.我家孩子问题不断.所以一个故事要讲半天.有时真有些心烦,干脆让孩子听完后 ? 再问行吗? 答:为什么要等呢?对孩子来说,故事的完整性那么重要吗?如果孩子打断你问问题。那么,孩子要么 是对故事的理解出了问题,要么是故事的某些情节让他产生了新的联想。显然,此时故事情节的后续 发展并不是孩子关注的热点。其实,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孩子关注一个问题的时候,和他讨 论这个问题.孩子的收获是最大的, 如果我们硬要坚持把故事讲完再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我们需要想想, 那么小的孩子是否还记得他 刚才都提过哪些问题?如果记得,说明他一直在想刚才的问题,后续故事也许他根本没怎么听;如果 不记得.那么你再来和他讨论也已错过他的兴奋点了。你的答案的作用对孩子来说就小多了。如果父 母总是按大人的逻辑做事,恐怕很容易就把孩子要主动吸收的愿望给磨灭了。如果孩子处在非常关心 故事的完整性的阶段,那么他的问题也就自然会变成了迫不及待的“然后呢” 。 037 问 我的儿子 2 岁 5 个月,我在给他读《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 。他很喜欢听,但我觉得他好像没明白 小皮科让大象和河马互相拔河是怎么回事,遇到这样怎样解释清楚呢 ? 答:在故事里,作者常常会设计一个难解的矛盾.然后再巧妙地解决它,让读者感到惊喜。这种矛盾 用通俗的说法叫做故事的“扣” 。给孩子讲故事时,碰到孩子不理解的“扣”是很正常的事。 “扣” 是 否能解开,主要是与孩子的生活常识有关,遇上不理解的问题,正好是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帮孩子增 加一点常识.我曾经在给女儿讲“猴子捞月”的故事时遇到类似的情况.孩子不怎样能明白为什么水 里会有月亮,猴子又怎么捞不着,因为在大城市里确实很难见到“水如镜”的情景。我于是找了一个 水桶,装上半桶水,然后用台灯对着照,又拿来一个纸板,中间剪个圆蒙在台灯上.再把房间的大灯 熄灭。这样.灯光射到水里.正好是一个圆圆的亮光。我说.这里有月亮.我们来捞月亮吧。女儿玩 得很开心,洒得一地都是水。 《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中的“拔河”是很经典的.相关的寓言和童话不止一个版本.主要情节 是小动物运用智慧让大动物们自己跟自己较劲儿。类似的“扣” .如果要让孩子明白,最简单的办法 就是“表演” 。比如请爸爸来扮演河马,妈妈扮演大象,让孩子扮演小皮科.这样比较夸张地表演一 两次,孩子肯定就明白了,而且会很开心的。弄好了,还可以成为家庭的保留节目。 038 问 我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但我有点担心孩子会不会去学故事里的坏习惯呢 ? 答:担心孩子模仿儿童故事里的“坏习惯” ,是家长们的普遍心理。 确实, 儿童故事中的主人公往拄比真实的孩子“过分”得多.比如过分的傻(如(小熊维尼))、过分的淘气(如 &猫和老鼠)、过分的厚(如《小猪唏哩呼噜)》等等,是常见的几种典型。家长往往怕孩子真 的也会学 得这么过分。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过分”地夸张实际上能对孩子起到情感宣泄的作用, 孩- 16 - 子看到别的孩子傻、淘气、 憨厚,往往会哈哈大笑,会显出“自鸣得意”的样子。首先.对于孩子 来讲这是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极少有孩子会去真的模仿。孩子似乎天生就能区分这类的虚构和现实。 其次,这种“过分”本身带着一种儿童天性的东西.故事中只是夸张了一点而已,认为“过分”其实 只是大人的一种态度。换句话说,即使孩子真的如此过分.仍然是可爱 的孩子,仍然是好孩子。这 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暗示:在天性的释放方面,对孩子不要有过分的大力。总之.我认为对此我们不必 太担心。 039 问 ? 多大的孩子能听无图或少图的童话书? 答:实际上,可以给很小的孩子讲完全无图的书,比如给刚出生的孩子背唐诗什么的,而两三岁的孩 子,如果家长能完全脱稿讲故事。不用借助任何图片,孩子一样会感兴趣。图画书的作用不单纯是解 释文字,一方面图可以作为孩子比较容易自己参与的媒介.一方面它自 身有一个阅读培养的过程。 听书的系列和看图画书的系列,是可以划分开的,不宜看作一个先后过程。常常有人与我探讨. _孩子总是在读图画书,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少看点儿图画,多读点儿文字。我个人认为这种探讨的 意义不大。我自己就爱读有图的书.即使是读大部头的作品也喜欢有插图 的。从文字中读出来的东 西和从图画中读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读图画书也是要训练的。 听书也是要训练的,不是天生就会倾听。关于“多大的孩子能听无图或少图的童话书”的问题. 我认为随时可以开始。市面上还有许多故事磁带.连书都没有,都是可以的。在有些幼儿园里,老师 为了省事也常常放这些故事给孩子听.这也不赖。只是故事与故事不同.理解故事所需要的智力的、 情感的、社会的背景知识是不同的.所以一般需要选择在这几个方面适合的素材。 040 问 我小时候特喜欢妈妈讲故事,可是我儿子为什么不让我讲.只让我念呢? 答:孩子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还是念故事,和孩子最初接触故事的年龄、接触的方式都有关系。 能 令我们记忆非常深刻的事,大半不是发生在我们 3 岁以前的事。以前我们的父母在我们能够听得懂一 些事情的时候给我们讲故事.的确很让我们神往。 现在,孩子接触故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由于孩子还听不懂什么,妈妈最初一般会捧着本童书给 他念。妈妈也知道,重复对孩子学习语言有很大好处。 对于孩子来说, 对熟悉信息的期待和每天又有新理解的兴奋. 使孩子在妈妈重复的读书声中感受 到最大的享受。因此.在一定阶段,孩子不希望妈妈变。 041 问 我的孩子很喜欢动,只听我干巴巴地念故事,他似乎嫌没意思,太枯燥,可我该怎么讲呢? 答:不错,大多数孩子都很喜欢动。如果你只是在那里干巴巴地念, 没有停顿、没有语调的起伏, 恐怕没有哪个孩子能够坐得住,特别是当孩子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而又听不太懂你念的东西的时候. 如 果你只是自顾自地念下去,孩子要么打断你.要么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即使是给小婴儿读书,语调和韵殷律是非常重要的。小婴儿也许听不懂你在读什么,但他听得出 你语音中的情感。如果这声音能够给他带来安慰.这便是你们之间最好的互动。 亲子共读.关键在于亲子之间要有互动。因此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对故事的反应:他理解吗 ?他 喜欢吗?故事的难度、孩子的兴趣、图画的色彩以及你讲故事的方式都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互动。 说到讲故事的方式.每个家庭都会有自己的创造。下面是一些和引发孩子兴趣有关的要点.供父 母参考: ①简单――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如果讲的故事中不理解的东西太多,对他来说便成了无意义音- 17 - 节。从孩子身边的常见事物讲起,他的理解力便会逐渐增加。 ②重复――即使是简单的故事.也包含多个概念.对于处于语言学习中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 比自己的预期被证实更兴奋的事了。因此他需要你重复。 ③夸张――人的情绪就像一个调节器,控制着人吸收信息的方向。语调的夸张会给孩子带来更 强烈的印象。 ” ④停顿――进展不要太快.有时候要停下来给孩子一个消化的时间,看看孩子是否跟得上你的 语速.跟得上故事的进展。 ⑤读图――图片提供着比文字更丰富的形象,色彩和情景信息.可以帮助孩子对故事进行理解。 有些父母在讲故事时候会用一点手势动作或身边的小玩偶来表演故事的情节, 同样会起到引起孩 子的注意,帮助孩子理解的作用。但这决不意味着为了给孩子讲故事.我们就要准备许许多多的遗憾 的道具。 042 问 ? 为孩子选书到底该听谁的? 答:其实,一开始.童书都是父母选的.因为孩子还没有选择能力。父母最初给出孩子影响.会在一 定程度上决定孩子今后选择童书的品位 “到一定的时候, 孩子会从你常给他读的书中主动选―些他喜 欢的故事让你反复读。这时候尊重他的兴趣,往往是取得最佳读书效果的开端。 再往后,也许你们要一起去书店、图书馆选书.听谁的,当然是既听孩子的,也听你的。 首先告诉孩子一个原则,要选家里没有的。否则,一不留神,孩子就会把老朋友选回家。当然如 果你发现孩子还处在总选老朋友的阶段,就没有必要频繁带他上图书馆或书店,太多的新书过早呈现 在眼前,孩子也会消化不良。 其次是要教会孩子一点评判书的眼光,孩子容易受个别图片的吸引,比如强强有一阵子特别喜欢 兔子,看见有一本书的封面上有一只漂亮的兔子,就抱在手里不肯放。爸爸笑了 : “强强是想吃兔肉 了吗?这本书是教人怎么做兔肉的。 ”于是爸爸把其中几两油,几兜盐的配方一念,强强才彻底明白, 这不是他要的大白兔的书。 孩子一般也不会注意到文字是否优美。父母可以轻声为孩子读一小段,让孩子来感受其中的文字 风格。 印装质量,是父母要负责把关的。如果连续几本都有印刷质量问题,则说明此书的出版社可能有 问题,不值得一买,这一点一定要向孩子解释清楚。 有了这样一点共同选书的经验,你会渐渐发现孩子选书的眼光在提高,有一天,你会放心地让他 自己选。 043 问 我买了不少专门讲培养儿童好习惯、好行为的图书,但买回家读完以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 收效。怎样利用童书让孩子学点好的习惯和行为呢? 答:所谓好行为就是指符合社会规范、被社会所接受并赞赏的言行举止、习惯和做事方式等。一般 来说,好的童书会通过各种方式,如寓言、故事或漫画等将各种被社会赞赏的行为方式推荐给孩子. 同时对各种不良行为方式进行批评或指责。通过以书面的方式扬善惩恶,间接地教育孩子、培养孩子 的良好行为。 然而,影响孩子好行为养成的因素很多.童书能起到一定的怍用.但是,最直接影响孩子的是父 母的言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直接的作用。如果童书上讲的道理和父母平常的言行相一 致,那么,孩子的良好行为就容易养成。如果父母内心不认同童书上的说法.言行就难免有所流露. 那么,敏感的孩子面对矛盾的信息.内心就会产生冲突,这时童书能起多大作用,就很难说了。- 18 - 044 问 我听说国外的图书馆孩子从很小就可自由借阅图书,但我的印象里国内的图书馆只向成人开放. 请问有对儿童开放的图书馆吗? 答: 图书馆是最佳的公共图书资源. 国内的许多大城市都有专门的少儿图书馆或者公共图书馆少儿部, 不过国内的少儿图书馆一般都有最低年龄限制.比如在广州少儿图书馆借书需要满 3 周岁。为符合条 件的孩子办个借书证,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上图书馆,逐步教会孩子自主查找,使用那里的图书资源, 将会大大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阅读举趣,让孩子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 孩子对书的选择。大人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但应当鼓励孩子挑选想要阅读的书。不要担心孩子不会 选书而总是为他代劳,一个人只有在拥有自由后才能学会如何选择。从小就多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学 会自己选书,有利于让孩子成为真正爱书的人。 045 问 我每次给女儿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都哭,但又要看。现在我都不敢给她选这种让人落泪的书。 为了让孩子保持快乐。的状态,我是不是只应选些结局圆满的图书呢 ? 为此我常常很矛盾。 答:如果这个问题放到大人身上,也许就不会成为问题,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出在孩子身上,我们就 会担忧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觉得伤心不是好事.所以要避免让孩子伤心,但是,人生本来就是有苦有 乐,不知道痛苦悲伤的滋味,怎么能够体验幸福和快乐呢?丰富的情感体 验,是孩子的财富,这点 情感经历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品味人生,并且学会应对生活中各种不幸和挫折。 其实,孩子看了伤心的故事感到难过,本身不是坏事,悲剧之美,就在于它能够唤起人类的同情 心等高贵的情感.一个悲剧在让我们感到悲伤的同时,也体验到美,所以我们会喜欢它。 孩子如果喜欢一个让他悲伤的故事,说明孩子能够体验到悲剧之美,这是孩子有同情心和审美能力 的表现。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也要关注:孩子能否承受这样的悲伤。如果书中带来的情绪主宰了孩子, 影响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甚至使孩子沉溺于书中的情感不能自拔.那就需要注意了。如果孩 子能够跳出书中的情绪,使自己在生活中恢复正常.那么这种心灵经历不仅不会伤害孩子,而且还会 滋养孩子的情感。一般来说,父母不必太担心,孩子都有修复自己情绪的能力。 情绪这东西有时候很难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的确有相对,与我们对世界的感受、评价有 关。 我现在很难想象当我屏蔽掉所有悲伤的故事,是否真的能让孩子以持久的快乐状态。因为有的孩 子会因为妈妈倒水慢一点儿而悲伤.有的孩子会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悲伤.有的孩子会因为别的小 朋友不和他玩而悲伤.有的孩子会因为妈妈女不是第一个来幼儿园接自己而悲伤…也许你的孩子到目 前为止这都没有出现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经历过悲伤的人.便不会处理悲伤 我更愿意让孩子通过各种故事认识认世间百态,故事就像孩子的心理“免疫制剂” ,这样孩子能 尽早地在父母的监控和帮助下学会梳理自己的情绪,建立起积极的世界观。 当然,作为“免疫制剂”显然是少量即可,而不是多多益善。 046 问 专家们提倡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参与一起进行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可我总是觉得儿童 书是针对孩子的.内容很浅,大人有要看吗? 答:儿童的心理与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一般来说,好的童书都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的,因此 比较受儿童的喜爱,家长看童书有几个好处, (1) 了解儿童喜欢的故事书,在教孩子或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有共同,语言, 。 (2) 可以了解童书的创作特点,以便在需要时,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时,进行自由创- 19 - 作; (3) 可以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童书,思维特点是怎样的.从而能更好地 认识孩子; (4) 童书中给孩子们讲的道理,对家长也有教益,特别是给孩子们讲的这点浅显的道理,可以提 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以身作则,对家长开展言传身教有好处; (5) 可以通过看童书,帮助孩子挑选、筛选一优秀图书,由于市场上的图书良薅不齐,如果家长 不看童书.则很难指导孩子去读好书, 总之.无论是从教育孩子的角度看,还是从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喜好看,家长应多看点童 书好的儿童书,不仅为孩子考虑得很细致,它同时也是很精致的文学作品。许多经过千锤百炼的人类 智慧,往往借看童书的形式,以轻松,幽默,甚至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同时会 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产生新的感情。当我们放下所谓的育儿任务,以欣赏的目光去读童书时,我们自 己从书中感受到的快乐也一定会感染我们的孩子。第 2 节最适合 1-3 岁孩子的书3 怎样为 1~3 岁的孩子选书? 这是孩子学习说话非常童要的起步阶段:多数孩子会在这个阶段拥有第一本自己可以翻阅的书, 孩子的第一本书,语言应该非常简单,甚至可以没有文字;插图应该非常丰富,最好是图画书;内容 应该是故事性的,可以是贴近生活的.也可以是幻想的,但应该有想象力。 贴近生活的认知卡片和 读物也不错,有的家长热衷于给这个阶段的孩子选择认知性的贴近生活的认知卡片和读物,其实帮助 不大,这方面的知识到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去接触会更有意义。 选择图画书,要特别留意适合于孩子的接受能力。通常在 2 岁以前.孩子对故事的线索,结构和意 义不甚明白,选择情节复杂的故事(哪怕是经典童话).孩子会感到相当困惑,注意观察孩子对书的反 应.慢慢来。 图画书的形式,不是越精美越好,大人看画是欣赏艺术,孩子读画却是在读故事,图画的故事能力 是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和谐仍然是颜色和线条的最高标准.颜色和构图的关键是要符合故事的需要, 有许多经典的图画书,颜色并不那么鲜艳,但形象很有个性。孩子也会喜欢。孩子对图画的理解能力 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千万不要低估。 为孩子选择书,尽可能选择图画幅面相对开阔,字体偏大,阅读舒适感强的。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形 下.最好不要选纯粹电脑制作的图画。第 3 章 3-5 岁亲子阅读第 1 节妈妈最常问的 28 个问题047 问 我买的一大堆书,有童话故事类的,也有科普类的.图画也不少,还是彩色的,可他碰也不碰. 怎么才能让孩子看这些书呢?- 20 - 答: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尴尬的局面,高高兴兴买回来的书孩子似乎并不感兴趣。但同样的局面. 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正好赶上特价书市,可以买到一堆很廉价的书;基于对某种推 荐的信任。买回一堆被推荐的书;基于对孩子发展某方面能力的期望,买回一堆相关的书籍;基于自 己的理解,买回一堆据说别的孩子都很喜欢的书。 这里的真正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准确把握孩子的阅读兴趣 ?是否能让孩子按照既定的阅读轨迹去 执行?而最终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培养孩子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好书是不怕等待的,可以把这些书先放起来:样子很可爱的书,放在孩子日常能接触到的最显眼 的地方,摆出诱人的姿势,针对内容特别有趣的书,找机会摘取一牲段落讲给孩子听,不怕他不“上 钩” 。如果希望用书的内容吸引孩子,你还需要先把书读一遍,请记住,真正热爱书的人从来不按照 别人预先设定的轨迹去读书;因为阅读本身就是非常个性的活动,也没有哪位专家能准确预知某个孩 子的阅读兴趣.在这方面你才是真正的专家,因为只有你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048 问 我儿子最近迷上了“奥特曼” ,其他的书都不感兴趣。我认为那是垃圾文化,情节粗糙,造型、颜色 生硬,连印刷都不大讲究,是否应限制他读呢? 答:孩子喜欢上某种东西自然有他的道理。大人应该学会理解他们。孩子能够如此喜欢一样东西, 这 本身是好事情,不应当简单粗暴限制。奥特曼对帮助孩子实现某种心理的宣泄有作用,孩子喜欢奥特 曼就像他们喜欢霸王龙一样, 在想象中异常强大的形象会成为弱小的孩子心目中的英雄,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孩子的喜好受同龄小伙伴的影响很深,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如果大家都喜欢,你的孩子非 要说自己不喜欢,这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不过任何东西过度泛滥都不是好事情,奥特曼的流行从一 个侧面也说明我们正常的儿童阅读环境的缺失。针对迷恋“奥特曼”的孩子,有效的办法是”淡化” 。 同时,该很努力地为孩子提供足够多的选择。让孩子从更多好的选择中取得快乐。说白了,孩子可能 会忙不过来,不去理会那种东西。 比如说不断地,寻找一下孩子喜爱的动画片,图画书给他看.不断寻找不同风格的作品给他看, 一个人对书的品位,对音乐的品位,对电影物品位,对动画片的品位,等等,都是训练出来的训练的 方法很简单,就是多接触好的。一旦你喜欢上好的,就会对不好的产生反感。孩子天生喜欢动画片. 所以应找好的动画片给他看,我相信慢慢地孩子会很自然地拒绝不那么好的动画片。不过假如孩子跟 父母的喜好就是不一样.还是应尊重孩子的选择。也许他喜欢的东西会更好呢 ?不能说因为我是个大 人,就一定比孩子高明.至少就动画片而言.孩子普遍比大人高明。 049 问 ? 我儿子 3 岁.开始喜欢上漫画书,最近在读《父与子》让孩子从小接触漫画好不好?我有点担心。 答:漫画是一种特殊语言,包含了许多幽默元素,而幽默是通向智慧的,3 岁多的孩子从漫画中获 得阅读快乐,有点不容易.可能《父与子》恰好触功了孩子的某根幽默抻经吧。最近译林出版社出版 了一套漫画集,其中有一本就是《父与子全集》 。孩子比较容易亲近的漫画集还有《猫和老鼠》《史 、 努比》等。国内原创的漫画《三毛流浪记》是最顶级的.不过 3 岁的孩子未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年儿童读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