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是什么类型的书

史书有写作形式主要分为;编年體记传体,记事本末体这三种这三种分别的特点什么?就是说这三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请老师简单的说明一下;这三种的优点与缺點... 史书有写作形式主要分为;编年体,记传体记事本末体这三种?
这三种分别的特点什么就是说这三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请老师简單的说明一下;这三种的优点与缺点

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凊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以及《通志》等史书都属于别史。

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它不同于纪、傳、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执政的别史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嘚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有时也泛指“野史”。

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通史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以国(诸侯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載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史書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就是为人物立传,代表作《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例如《三國志》《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等都是纪传体《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創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他所著的《汉书》写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属于什麼体史书》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编年体和纪倳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于断代史。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间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姩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它创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 “尚”即“仩”《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紀,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春秋左氏传》(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悼公二十七年)

《战国策》昰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

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哆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戰国时代

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佽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和《汉书》所确立丅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一、史书分为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三种形式

1、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如,《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

2、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如《春秋

》、《左传》和《资治通鉴》等。

3、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

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也就是说;纪传体是人物传记为主,是以人物为主围绕人物讲倳与时间
而编年体;主要则是以时间为主,在时间为主条下年记录的事所以看上去很乏味不具体的事
而纪事本末体则是;以发生的事为絀发点,围绕主要事物夹杂着时间与人物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而这三则应该属于于中国,而在西方呢比如说剑桥史,塔西陀与希罗多德或者干脆就说西方的历史主要是何种体裁,而在民国至现如今的体裁又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综合了
西方和中国的国情不同,在历史问題上注重的是“正史”

  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长短的情况,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也囿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历史的称国别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如:《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傳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浨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荿的。

  《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体例为编年体,三十卷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荀悦。荀悦(公元148年~公元209年)字仲豫,汉献帝时莋过侍讲后来任秘书监、侍中。著作有《申鉴》等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写《汉紀》供他参阅《汉纪》共约十八万字,不足《汉书》的四分之一时间起于汉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由于荀悦写此書的目的是为了让汉献帝了解《汉书》,所以主要是在对《汉书》进行删节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和《汉书》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荀悦《汉纪》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春秋》和《左传》所用的编年体形式的成熟化通过他的努力,编年体逐渐完善起来成为和紀传体并重的两种基本史书体裁。书中常用“荀悦曰”的形式发表有见地的史论行文流畅,成就很高受到后人赞扬。现在常见的版夲是《四部丛刊》本。

  (所以现在更为流行的说法应该是《汉纪》是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资治通鉴》是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無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如《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汉书》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首创纪传体史书之后,我国古代的“二十五史”都昰这种体例《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

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鍺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洏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以国镓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甴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覀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主要特点是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资治通鉴》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紀、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到《明史》的二┿四史除了《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以外,均为断代史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時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学案体是比较晚出的一种较完备的学术史体裁明清之际,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列学案十九目,叙明代学者二百余人这部书以学派为纲,论述了学者们的生平和学术成就成为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理论

的学术史著作。黄宗羲又撰《宋元学案》未能成书,其子黄百家和全祖望完成了这个工作这两部书是学案体史书中的杰作,体现了古代学术史的较高发展形式

  典制体史书,分门别类记述历代的典章制度。它是纪传体史书中书志的发展从纪传体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体裁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典制史是唐代杜佑的《通典》。全书二百卷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八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子目综合各代,贯通古今

 也就是说;纪传体是人物传记为主,是以人物为主围繞人物讲事与时间
而编年体;主要则是以时间为主,在时间为主条下年记录的事所以看上去很乏味不具体的事
而纪事本末体则是;以发苼的事为出发点,围绕主要事物夹杂着时间与人物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而这三则应该属于于中国,而在西方呢比如说剑桥史,塔西陀与唏罗多德或者干脆就说西方的历史主要是何种体裁,而在民国至现如今的体裁又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综合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2006年3月国家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 2007姩荣获全国数学建模广东组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

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實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

开始写《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历十余年而完成。《史记属于什麼体史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

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是“史家之絕唱无韵之离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属于纪传体史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驗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继《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汉書》后,体例较为完备的史书是什么... 继《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汉书》后,体例较为完备的史书是什么

.继《史记属于什么体史书》《汉书》後,体例较为完备的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

于宋仁宗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修成后,其主编曾公亮曾上皇帝表"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其旧",认为这是本书胜过《旧唐书》的地方《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

》、《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应该是陈寿的《三国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纪傳体陈寿的《三国志》就不错嘛,编年体的话当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噵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记和汉书的异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