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翻译

周口文学翻译:你适合哪类英文报纸学习英文
获取验证码
邀请码(可为空)
周口文学翻译:你适合哪类英文报纸学习英文
发布时间: 14:32:00&&&&
浏览次数:
关于学习英语,有很多种方法是可以提高英语水平,但这些方法总结起来不外乎一点,那就是要接触英语原文的文章,的文学翻译,图书翻译认为,阅读英文报纸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英文报纸都适合用来学习英文。关于这些,周口翻译公司的文学翻译,图书翻译给出了一些分析,是针对不用阶段的人学习英文的推荐。
文学翻译,图书翻译分析:
1. 什么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适合阅读英文报纸?
我们建议,至少在四级通过后、或拥有相同水平时,再开始阅读英文报刊。因为这些报刊面向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词汇量较大,对于初学者难度较高。以一篇300字的文章为例,如果其中超过10-15个关键单词你不认识,那说明这篇文章的难度可能过高了。
那么,什么是关键单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Bald eagles are opportunistic feeders who swoop down to grab their prey in their talons.
其中加粗的单词都是关键单词。复杂点说,它们是构成句子的框架,一般是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简单点说,就是句子里你不认识就不知道整个句子在说什么的单词。
为什么我们不认识的关键单词的数量比生词总数更重要?因为我们建议在不查字典的情况下先通读一遍文章。但是如果有太多的关键单词不认识,文章也就没法都下去了。
文学翻译,图书翻译分析:
2.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文报纸?
首先,看难度是否适合自己(参见第一问)。一般来说,越严肃的报刊难度越高,不信你比较一下《经济学人》和《每日邮报》。另外,报纸中的个人专栏往往文风更多变,生词也可能会更多。
其次,看你的兴趣。例如经济爱好者推荐阅读Financial Times, 科技爱好者推荐看Nature,自然爱好者推荐看National Geographic。
第三,除了兴趣,还要广泛阅读一些兴趣之外的文章,以扩充词汇量。各大综合报纸均能满足这一需要。
文学翻译,图书翻译分析:
3. 英文报纸推荐
第一类:顶级大报。也就是英文中说的newspaper of record。
The Guardian 《卫报》 (英式英语)
The Daily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 (英式英语)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美式英语)
The Washington Post 《华盛顿邮报》 (美式英语)
有同学会问,为什么没有大名鼎鼎的《泰晤士报》?呵呵,答案很简单:要钱。
第二类:娱乐小报。我们一般不建议读太low的小报,对,《太阳报》说的就是你。但是出于兴趣,某些不太low的小报也不是不能拿来解闷。毕竟通过《人民日报》学中文挺苦逼的,偶尔也可以看看新浪搜狐。
Daily Mail 《每日邮报》 深深的怀疑这家在中国有记者,什么吴亦凡秀长腿、上海地铁打架都上过这家的新闻。
第三类:行业报刊。
经济类:Financial Times,The Economist (《华尔街日报》收费,差评)
自然科学类:National Geographic, Nature, Scientific American(学英语,英语报纸怎么选)
周口翻译公司,周口一流的人工翻译平台,专业翻译网站,时刻为您提供文学翻译,图书翻译,英语在线翻译服务。
翻译语种Language
翻译服务Service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从2005年起,我国首批高等院校的翻译专业获得批准设立。这是在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基础上直接定向培养“翻译”的新专业。翻译专业的出现,翻译学生的培养,能缓解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吗?记者对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首届翻译系学生进行了职业意愿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把文学翻译作为“第一职业”选择的,几乎为零。  这个令人堪忧的现象,值得深思。  “为出版社做文学翻译,千字50到60元,耗时费力。做商务翻译,轻轻松松,千字300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美文学专业的今年应届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个“价差”,毅然从文学翻译“改行”走上商务翻译之路。她说,每月上千元的房租是不能拖欠的。谁不想选择薪酬高的职业?  在翻译界,商务翻译包括合同翻译、广告翻译、文件翻译等,而文学翻译主要是将相关文学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商务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相较之下,文学翻译不仅“不来钱”,而且要求更高。根据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文学翻译不仅要求文字精到传神,更强调语言流畅优美。  为何文学翻译如此不被看好?受访学生表示,职业前景的黯淡,也让他们胆寒。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认为,文学翻译人才难觅的现象,与翻译行业本身的地位、待遇有关。比如说,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并不被纳入体系,文学翻译的学术地位下降。  而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对译者的文学水平要求相当高。“会说两国语言,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系主任吴青说:“文学作品是一个社会、民族和生活的窗口,翻译文学作品需要对整个思想根基、文化传统有所了解。作为一个翻译,应兼具母语、国学、知识面、阅历、文化积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原强介绍说:“要培养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周期很长。加上经济原因和选择多元化,年轻人选择做文学翻译的越来越少。”  翻译问题已成为中国出版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那么,如何突破瓶颈、培养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一批杨宪益那样的大师级人才呢?  《中国翻译》常务副主编杨平建议,国家应把对文学翻译现状的关注,上升到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并从体制机制上加以保证,如改革高校评估办法,提高文学翻译稿费等。  而更多人还认为,翻译大师也并不是钱能“堆”出来的,需要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下大气力。   吴青特别强调,文学翻译人才青黄不接并非翻译界孤立的现象。她认为,五四以来,一代又一代著名翻译家不少都是集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于一身,如鲁迅、周作人、冰心、徐志摩、巴金、萧乾等;有的翻译家虽以翻译为主业,但也有过文学写作经历和兴趣,并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出色的文学才华,如傅雷、朱生豪、董乐山等。“没有整个教育制度对母语的重视,就无法培养年轻一代乃至整个社会对母语的热爱。”  尽管北外翻译系非常强调母语教学,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学生太多重视。调查问卷显示,在2007级翻译系学生中,24.3%的学生在母语学习上所花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的比例不足10%,有70.3%的人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有的甚至一部都没有读过。(选自《人民日报》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学翻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翻译后继乏人,这不是翻译界孤立的现象,而是诸多社会环境因素造成的。 B.文学翻译强调速度快、准确度高地将有关作品在不同语言间转换,且要根据“信、达、雅”标准,力求文字精到传神,语言流畅优美。 C.文学翻译之难,是客观的。不是在技术上掌握了几门语言,就能做好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者,需要深厚的自身学养与文学底蕴。 D.大多数受调查者并不重视母语学习甚至没有通读过中国四大名著,所以他们就算勉强选择了文学翻译也难有大成就。2.下列陈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用经济利益的尺子来衡量,大学生不以文学翻译为职业首选,可谓现实的选择。 B.文学翻译成为大学生职业的“零首选”,从中也不难见出理想情怀的失落。C.随着翻译专业的出现,翻译学生的培养,翻译行业的地位待遇正逐步提高,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被纳入评价体系。 D.我国把对文学翻译的关注上升到落实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是因为文学翻译已成为我国出版乃至文化走出去的瓶颈。3.翻译专业的学生为什么不愿将文学翻译作为“职业首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1.B2.A3.薪酬待遇低,人往高处走;职业前景黯,体制不保证;文学要求高,成长周期长。(意对即可)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文学翻译如何走出低谷
作者:丁佳文
德国汉学家顾彬  老一辈文学翻译大师相继离世,国内年轻一代的译者青黄不接,翻译人才短缺、作品良莠不齐已经成为文学翻译的现状。中国文学翻译似乎进入了一个低谷,关于翻译的话题却持续发酵。翻译对于社会有哪些影响?中国文学翻译又面临哪些问题?  翻译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影响深刻  顾彬是的汉学家,他以德国现今图书市场上70%都是译文书为例证,并援引一位汉学家的说法“欧洲哪个民族开始翻译,哪个民族就开始发展”,从而说明翻译对于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其对谈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主任魏育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翻译对中国文化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历史上中国对于《佛经》的翻译,比如二十世纪前后大量社科著作和文学著作的翻译,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著作的引进也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例如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海有一本以介绍当代外国文学艺术为主旨的刊物《外国文艺》,这本杂志翻译介绍当代外国著名文学家及美术家、评论家的代表作品和理论,信息丰富及时,介绍了斯、萨特、纳博科夫、博尔赫斯等深具影响的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中国读者了解现当代外国重要文学流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多年后,杂志编辑部曾邀请一些作家开座谈会,这些作家表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还比较封闭,对当代外国文学的启蒙主要来自《外国文艺》,也由此影响了中国作家的创作,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他们发现诗歌、小说、散文的多种写法,找到了创作的更多可能性。因为大量阅读翻译作品,可以帮助作者打开视野,能够汲取外国文化中的精华,如果没有翻译事业,中国不可能取得近一二十年的发展。  这种影响不局限于中国,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王洪涛说,他在牛津大学访学期间,英语语言文学系学者马修?雷诺兹曾经表示,小说曾经大量引入被翻译成英文,英国小说从俄文学作品中汲取很多养分。  中国作家为何外语不好  顾彬曾说,“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我一直说的,中国作家的外语不太好,无法读原著,就无法吸收其他语言以丰富自身的表达。”针对这一观点,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卢桢说,因为某种特殊原因,中国作家在六七十年代遭遇到教育的断层,特别是西方文学涉猎不如之前广泛,导致包括阅读在内的文学交流中断,中国文学在丰富性方面变差,而这种丰富性影响作家群体的创作水平。作家在阅读过程中,经常阅读二手或者三手的翻译文本,读到并不是真正西方名著的原文,影响知识和思想的接收,源头出现问题,肯定会影响创作。“比如,有的作家说自己的创作受到卡夫卡、乔伊斯的影响,但是你并不懂该国语言,你是受到作家本人影响还是译者的影响,这就不得而知。直接阅读外语原文,对于文学思想和写作技巧会有更直观的收获和认识。”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王洪涛说,外语具有社会文化建构功能。除了文学层面,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作家直接阅读外语原文作品可以学习外语里面新鲜的表达方式,词汇、句式、篇章构成,等等。此外,语言与思维方式紧密相连,通过阅读外语作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对于自己写作方式也有积极想象空间,让写作视野更加开阔。(,)运动前后,鲁迅、林语堂他们是作家,也是翻译家,鲁迅提出过“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他的用意是通过翻译来学习其他各国语言的长处。到了现当代,杨绛、季羡林都是外语非常好的作家,外语对于他们的中文创作起到积极作用。  由于欧洲各个国家语言上共同点较多,欧洲作家普遍通晓两三门外语,通过外语了解其他国家文学状况是很自然的事情。欧洲作家具有一些先天优势,他们掌握的大多也都是欧洲的语言,像顾彬先生既通晓欧洲语言又通晓汉语的仍是少数。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黄雅琴认为,尽管掌握外语对于文学创作有很大益处,掌握外语并不是成为一名优秀作家的决定性因素。拥有文字天赋、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将自己独到的思想凝练成优美的文字,这些都是优秀作家的品质。  译作粗糙缺乏“慢工出细活”,翻译稿酬较低难成热门职业  据统计,截至2014年,国内语言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约为120万人,其中翻译人员占53%,约为64万人。中国原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说,“中国真正合格"中译英"人才不足百人。基本上每一所大学都设有外语学院,每年从外语院校毕业的外语专业学生很多,但是质量一直不是很高,能完成些一般翻译工作的人并不少,但是能够和愿意完成高难度翻译任务的顶尖人才却不是到处都有。”顾彬谈到,中国文学翻译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在于母语。他最近看到《中国日报》海外版上的一篇文章,觉得非常有意思,是说基本上在中国搞翻译的人都是年轻人,20岁开始做翻译,30岁之后再去做别的。而中国业内专家认为,译者母语不够好仅仅是译作粗糙的浅层原因,背后深层原因更为复杂。  毕业后就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工作的年轻编辑陈默告诉记者,当时学校开设了“中国文化课”,但大部分同学都利用这堂课写其他科目作业,没有人认真听课。所学科目中,外国语言文学史是必修课,而中国文学史是选修课,很多同学都觉得学习中文没用。  王洪涛表示,当代译者大多出自外语专业,确实存在轻视汉语学习的现象,特别是年轻译者是古汉语功底不够扎实,虽然使用现代汉语写作,古汉语能力的缺乏直接导致译文不够凝练,缺乏美感。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可以做一些调整,增设古典文学、文学鉴赏评析的课程,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志成为翻译工作者的年轻人,也应该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著名翻译家,曾翻译了《莎士十四行诗集》《济慈诗选》等作品的屠岸先生说过:“要做好文学翻译,需要深刻掌握两种语言的精髓,而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掌握本国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好的文学翻译要把自己完全投入翻译对象中,体会原作作者的创作情绪,最终用母语再表现出来,这要求译者必须打下深厚的中文基本功底,领悟汉语言文学的精髓,使之融入血液中才行。”目前看来,翻译时能够做到两种语言融会贯通的年轻译者少之又少。  老一辈杰出的翻译家年岁渐长,一些翻译家也相继谢世;年轻译者与前辈相比逊色很多,翻译界再难出“大师”。魏育青认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很多,除了教育制度以外,现代社会价值取向比较多元,文学翻译比起同传、商贸翻译工作来说,文学翻译是比较清苦的工作,有的年轻人中外文功底俱佳,他却不肯去做笔译。为什么?一本社科著作,千字稿酬不过80元左右,一本很有难度的、一二十万字的书认真翻译出来要花上一两年的时间,最终不过几千元的稿酬,和一场同声传译的收入差不多,付出和回报无法形成正比。  从翻译专业报考情况来看,学生对于翻译中的同声传译很有兴趣,但对文学翻译就不怎么青睐了。同声传译的市场行情是按分钟计价的,收益高,在很多具备专业技能的人眼中都是首选,但是一听到文学翻译,许多人就兴趣不大。  前不久去世的著名法语翻译家徐和瑾先生曾说:“一时译不好,慢慢磨呗。”这种“慢慢磨”的情况也越来越不被业界允许,例如 2003年10月,作家库切获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4月,浙江文艺出版社一套五本的《库切小说文库》已经上市。2004年10月,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今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已有数本耶利内克的中文译作问世。王洪涛认为,一些出版社为了“赶书展”或者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后“抢时间”,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将作品翻译完,使得译者只能拼命“赶工期”。事实上,在出版方和译者的关系中,译者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应改变重论著轻翻译现状,要建立文学翻译评估体系  “不是没有翻译的人才,而是水平较高的翻译人才积极性一再受到打击,已经不愿意去翻译了。”王洪涛认为,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的时候不被纳入体系,而文学翻译的认可度在逐年下降,并不受到人们重视。  魏育青说,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论著而轻翻译。很多人还把翻译视作一种简单的技能,认为懂外语的人都能做翻译。青年教师要想晋升,就要写论文、出“成果”。但是要出一些好的译著可是要“十年磨一剑”的,北大罗炜老师翻译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就耗费近十年时间。抓住一本著作中几个点阐释发挥和将几十万字的一部名作翻译出来,哪个投入更大,“收效”更大?面对目前的评价机制,不少人自然是更愿意写论文。文学翻译人才难觅的现象与当前的一些机制有关。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黄雅琴则持有一些不同看法:在她接触的译者中,不乏中英文水平都很出色的中生代译者,他们收入微薄,牺牲大量业余时间,热心于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目前文学翻译的收入远不具备糊口的可能性,所以大部分青年译者都是兼职。但是,他们仍然凭着自己纯粹的兴趣和理想支撑下来,社会应该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优秀中生代译者。”她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也曾经做出过一些尝试,出版社千字60元的稿酬的确不高。例如,译文社长期坚持在基本稿酬之外,支付给译者一定比例的版税。除了基本稿酬每千字50至60元外,译者还能在译文社获取基本稿酬的百分之一乘以该书销量印数稿酬。这意味着,所译图书印数每增加10万册,译者所得稿酬也就增加一倍。这无疑为全国出版界完善文学翻译的稿酬制开了个好头,但在全国范围普及还需要一点时间,  卢桢认为,目前翻译作品良莠不齐的现状,也反映出缺乏专业的监管机制,翻译的水平鉴定需要借助学术评估,而现在学术评估尚未介入市场行为中。对于文学翻译应建立一套相关的评审评估体系,对有必要在学术评价体系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给高质量的翻译作品以及优秀的译者应有的专业认可。业内专家表示,只有社会真正重视翻译这个行业,给予译者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文学翻译的行列中,好的译者和译著才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HN666)
10/21 00:3010/21 00:3010/20 10:1410/19 15:3410/18 00:3010/14 09:3810/14 05:3710/14 00:30
读书精品推荐
特色: 品牌: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好的文学翻译能扩充彼此语言的边界
  2016年由文学市场自发推动的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作品出版逾50部,今年这个数字又有所增长,涉及长篇、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也覆盖到了网络文学,然而这与我国一整年近五千部长篇小说创作数量相比,依然显得薄弱。有限的翻译资源与巨大的文学新作出版之间,仍存在失衡问题。近日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办的“如何翻译当代中国文学”论坛上,翻译当代文学应该首推好译本,还是快速拓宽从题材到类型的完整覆盖面,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当代文学翻译目前主要通过图书代理和对接译者等方式进行,前者从洽谈版权到市场调查再到翻译,往往耗时较长,但在专业性和市场反馈上有更多保证,作家麦家的作品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进入英语文学市场,让更多外国读者看到了中国优质文学的一面。据悉,此前和麦家同时被代理的还有作家刘震云,但缓慢的进度让后者最终退出了这种模式,转而与译者对接。
  去年瑞士译者林小发完成的德文全译本《西游记》让外界逐渐意识到,有志于翻译中国文学的外国译者近年呈现数量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并且与传统汉学家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参与论坛的两位捷克译者李素和爱理,和林小发相似,都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浓郁兴趣,然后通过留学深入中国日常生活,并着手编译文学作品,随着深入接触作家之后开始选择具体文本进行全本翻译。
  在此过程中,两位捷克译者最初也碰到了这样的疑问,是选择最好的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翻译,还是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作家译作空白来推荐当代作品?李素认为,选择文学性好的作品来翻译是她的首选,她提到捷克读者对中国文学印象如今有了许多变化,以前捷克读者读到的许多中国唐诗作品,并非是专业译者翻译的,而是一些捷克诗人从别的语言转译而来,许多时候她都找不到原文到底是哪首,这是一个翻译专业性的问题。而从完整性角度说,读者可以找到中国现代小说如鲁迅、茅盾、丁玲等人作品,如果想进一步阅读当代作品,选择则太少,在可选择比较的情况下,则是倾向于忠实于原文的译本。李素也提及一部作品能否受到翻译所在市场的欢迎,存在许多因素,但优质文学性是一个基础,因为如果挑选的作品不够优秀或是翻译得不够好,只是为了求全求快,这是特别容易损害作家名誉的,很可能这位作家的作品声誉在那个国家文学市场就被定了基调。
  这种情形似乎是作家梁鸿正在感受到的,她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目前有多个译本在进行中,她说日文版刚翻译完,是一位在大学教书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碰到了一个人称的问题:“我书里面有一个叫五奶奶的,对方说日本的亲属关系里是没有什么三奶奶、二奶奶的,就是一个奶奶的称谓。那这个人该怎么转换?因为在梁庄里面,亲戚的谱系是庞大的。他觉得这个处理很难,所以他给我写信反复商量怎么处理人的关系问题。这是梁庄里面最本质的问题,还必须得面对。后来我们商量,把整体梁庄的人称减少一些,把关系变得相对简单一点,但是仍然是亲属的称呼,比如奶奶、堂哥。”这本书的英译本也是如此,美国译者就方言问题和梁鸿讨论了很久,比如“我稀罕你”这样一个既有亲情又有爱情的比较有意思的说法在英语中就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但梁鸿也疑惑为何法语版的译者似乎一点问题也没有。对此,李素回应说,当她碰到偏僻的方言词汇时,会选择口语化的捷克语言来处理,但不会按具体的方言去翻译,这容易造成读者阅读的障碍。
  换个位置来观察,中国读者在阅读翻译文学时,却很少有这种阅读障碍存在,作家宁肯回忆自己在大学时读了大量外国作品,一点都没有那是外国作品的感觉,为何外国读者阅读中国作品会有隔膜感?
  这个疑问在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眼里,意味着不同的翻译传统,中国从汉唐兴盛翻译佛经以后,翻译问题经过了大量的探讨和沉淀,到近现代形成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对译者的专业性和文采都有很高要求,这是使如今我们阅读外国作品畅行无阻的重要原因,而在美国出版的翻译作品则有不同的情形,译者常常充当了编辑的角色,对作品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理,甚至有译者成就作家的说法。李素认为这更像是中文和英语有不同语言特征的缘故,具体到美国文学市场,的确存在语言霸权的现象,重视本土文学轻视翻译文学。她举例说,2016年国际布克奖得主韩国作家韩江的作品英译本在英国市场很受欢迎,但细心的韩国读者比较发现,英译本使用了一种类似19世纪狄更斯语言的翻译风格,而实际上韩江语言是非常现代朴素的,这就反映了英语译者的处理方式。因为语言特征问题,汉语处理往往是从信到雅,李素则认为西方语言弹性较小,当出现翻译对象找不到对应时译者便会自行发挥,这不能简单说好或者不好,但从雅走到信的过程无疑是需要尽快完成的。
  尽管每个时代的语言特征都有所不同,但翻译的基本原则依然需要遵守,李素提到的这种译本差别在韩敬群看来,很像自己阅读福楼拜小说时,两位翻译家李健吾与周克希之间的差别,前者中文功底出彩,用词古雅,但从准确性来说,还是周克希更为接近福楼拜。对于那种自由发挥到改变作品本意的译者,宁肯和梁鸿表示即便在翻译后很受欢迎,也是那位作家的悲哀,难以接受。
  拥有好的翻译文本是大多数作家所期待的,正如傅雷、王道乾这样的翻译家以翻译语言影响了众多中国作家,扩充了汉语的边界。中国文学若能遇到这样的翻译家,来扩充另一种语言的思维、思想,这才是最理想的。中国当代文学一方面需要更全面地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精选作品和提高翻译质量上给予重视。(郑周明)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春暖
“扬州大学农学院食堂最火爆的窗口,都...
以网名安妮宝贝而闻名的女作家庆山,最...
数据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文学似乎大有成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