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有鬼长生,穿越之云景 顾臣臣臣的

  有人肯定以为我是标题党!甚至会破口大骂:  “尼玛,老子不识字就看动画片,电视剧和原著都看过N遍,能说我看不懂《西游记》”?  好吧,请问:“唐僧师徒为何西游?”  这下肯定会有许多骂脑残、SB,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是前去求取真经呀!  请稍安勿燥!  众所周知,唐僧取经发生于大唐贞观年间,那可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  佛教可是至少在东汉就传了东土,如果贞观盛世都还需要前去西天取经,东汉未年及随后的三国分离、五胡乱华,那些苦难的年代为毛没人前去取经呢?  “元芳,你怎么看?”  《南方都市报》文化副刊部首席编辑余少镭插话:“大人,此事必有蹊跷,且容小可慢慢解毒。”  《东土西化:李世民的不二选择》—— 余少镭“西游解毒”系列第一篇  贞观十三年,大唐政治中心长安。  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大讨论,正在朝廷上激烈地展开。  到底是全盘西化,还是坚定不移地走有东土特色的儒道主义道路?  《西游记》中之大唐,位于四大部洲之南赡部洲,原本民风淳朴,百姓只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意识形态方面,敬天敬地敬自己,不知信仰教化为何物。三皇五帝,皆以礼禅让,天下有德者居之,倒也相安无事。到了东周末年,天下大乱,人心不古,各种意识形态便趁机出来圈地盘。从春秋百家争鸣,到秦焚书坑儒,汉独尊儒术,纷纷扰扰之后,东土基本形成了儒、道平分秋色的局面——儒列三纲五常定礼乐,控制官方意识形态;道炼丹药方术求长生,独享民间香火崇拜。  几乎就在同时,来自西牛贺洲的佛教,也开始有意识地向东土渗透。佛宣扬众生平等,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信众行善积德,道德分可逐世累积,到一定值就可脱离无常之苦,进入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极乐主义社会,那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佛的这套理论,首先在本土进行试验,打造了一个“西天极乐世界”。而东土在如来眼中,“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第八回 我佛传经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还有四分之一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着我们去超度呢。  西方势力对东土的渗透,早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开始了。但是,自秦汉到两晋南北朝,东土时而兴佛时而灭佛,佛教东扩进程颇为波折。原因无他,儒道两家势力根深蒂固。  这一切,如来看在眼里。他在等,等一个可以大举渗透、全面垄断东土意识形态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机,在大唐贞观年间,被如来等到了。  如来把赌注押在李世民身上。    隋末大乱,各路势力纷起觊觎天下,李渊趁机起兵反隋,李世民随父南征北战,夺得天下。可是,按儒家游戏规则,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皇帝之位轮不到李世民来坐。这时候,权欲这个魔鬼开始发威了——李世民眼看接班无望,终于在武德九年的六月四日那天发动暴力政变,血洗玄武门,杀兄建成弟元吉,逼父李渊让位。  靠血腥暴力夺得政权的李世民,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定理,因时利势,适当放权,任用贤能的国家管理人才,成功地由“革命帝”转型为“执政帝”,开创了东土历史上少有的贞观盛世,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偏偏在这个时候,如来抹黑大唐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是西牛贺洲跟南赡部洲距离太远如来不明真相?  还是如来睁眼说瞎话?  当然都不是。我佛如来法力无边,四大部洲中哪个旮旯一只蚂蚁怀孕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他那句话,只是为佛教东扩找一个理由。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唐,不管总量还是人均,GDP都稳居四大部洲第一。  哪怕是一个小土地神都知道,民间香火上供量,跟GDP是成正比的。  也就是说,谁控制了大唐的意识形态,谁就能垄断四大部洲最庞大的香火供。  那么,历史为何选择了李世民?  大凡被新意识形态选为代言人者,必具备几个条件:1.有够大的权力,可以说一不二;2.排斥原有意识形态;3.有明显的人格弱点,易被诱惑;4.有明显的把柄,易被抓住。  权力,李世民不用说,他已顺利接班,军队也牢牢控制在手里。意识形态方面,他肯定对儒家恨之入骨。为什么?兴唐他自认功劳最大却不被其父立为皇储,根源正在于儒家的“立长”。儒家是最重名份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里面,子路问孔子说,卫出公请你执政的话,你首先干啥?子曰:“必也正名乎!”当时卫出公蒯辄正是夺了其父蒯聩之位,所以孔子如此愤慨。李世民弑兄杀弟逼父让位,在儒家眼中,就是个乱臣贼子。就算大家不敢说,腹诽是逃不了的。  所以,他迫切想为自己的统治“正名”。  这正是他的弱点,也是他的把柄,如来看得一清二楚。  如来又是如何做到的?  他让李世民做梦。  头两个梦,跟泾河龙王有关。这条无脑又倒霉的老龙,因为跟道士袁守诚斗法,私自减了天庭规定的降雨量,犯了天条。天要他死,却偏偏派李世民大臣魏征这个所谓的“人曹官”来斩它。袁守诚唆使老龙去找李世民求情,李世民答应了,拉着魏征下棋想把他拖住,人算不如天算,魏征打个盹,梦中就把泾河龙王斩了。这么一来,老龙不乐意了,说李世民不守信用,于是找他讨命,正纠缠着,如来得力助手观世音适时在梦里出现,把老龙喝退。可那老龙不依不饶,非到阎罗王那里告李世民的状,阎罗王也就听他的,派鬼卒把李世民传到地狱跟老龙对质——第三梦,是梦游地狱。  《西游记》第九至十二回所记,有诸多不合情理处:  首先,人间道士袁守诚,只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但他不但对水族了如指掌,对天庭降雨量这种“天机”精确到分且敢于随便泄露,而且,他也知道天庭必叫魏征斩龙——这天庭,简直就是袁家开的。既然这么牛,他对李世民阻止不了魏征肯定也算到了,为何又要捉弄老龙给他求生的希望?  再说那泾河老龙,当神仙界公务员也不知几千年了,如何不知私改降雨量是死罪?既然犯了天条该杀,死后又如何能自由地找李世民讨命?按理说,李世民救是人情,不救是本分,再说他又不是故意不救的,阎王怎么就听死龙的话把李世民请下地狱“三曹对案”?而李世民见了阎王,阎王又说:“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有这么把人玩死的么?  种种乖谬之处,只要看到李世民在地狱里的所见所闻,就再清楚不过了:他进了鬼门关,“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到了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这些是什么鬼呢?判官告诉他:“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  明白了吧?你夺得了江山,但手上血债累累,而且这些枉死鬼都在等着你下地狱好报仇呢!怕了吧?  当然,除了吓,也给甜头——判官大笔一挥,就给李世民添了二十年寿命。  怕死的弱点、欠下血债的把柄,都在他们手上呢,你能不听话?所以,最后判官对李世民说:“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亨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明白了吧?要真正的“江山永固”,阳间再怎么维稳,也得“阴司里无报怨之声”才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用我佛这一套。  李世民当然是“一一准奏”,不敢说半个不字。起死回生之后,赶紧就拨巨款建相国寺,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  现在明白了吧?佛费这么大周章,都是为了吓住李世民,让他乖乖听话,带领大唐全盘西化。  大臣中还真有不听话的。太史丞傅奕看到李世民有走邪路的危险,“即上疏止浮图,以言无佛”。傅奕的理由是:“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宰相萧瑀则认为:“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佛,圣人也。非圣者无法,请置严刑。”傅奕不服,继辩道:“言礼本于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以匹夫搞天子,以继体悖所亲。”书中暗表,此时萧瑀“但合掌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第十一回)仅是意识形态之争,身为宰相,动辄便要“请置严刑”,甚至直接要对方下地狱,心肠何其毒也!  其实,傅奕的话里有四个字已刺痛了李世民。哪四个?“蒙诱愚蠢”!这不明摆着说我无脑才被佛所洗脑吗?不用萧瑀开口,李世民早定了。萧瑀一说,李世民“甚喜道:卿之言命理,再有所陈者,罪之”。他不仅是说说而已,“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佛谤佛者,断其臂”。  意识形态的控制,首先靠吓。死去活来的李世民,很快就学会了。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67次 发图: | 更多
  《吃人事小,西游事大(上)》——余少镭《西游解毒》系列第二篇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妖怪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翻开《西游记》一查,密密麻麻的每页上都写着“大慈大悲”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原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肢解瓜分——重口味吃人事件  西游路上首宗吃人事件,非常之重口味。当时唐僧带着李世民配给的两个随从,走了约十天,刚出大唐边界,便掉进妖怪挖的坑里,全部被活捉。那坑里的妖怪叫寅将军,是个老虎精,它会挖坑,估计还是跟猎人学的。这老虎精还有俩朋友:熊精熊山君,牛精特处士。老虎精捉到唐僧三人,牛精问能让我们尝尝鲜吗,老虎精说咱谁跟谁啊这还用说吗——这时候熊精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三个妖怪,三个人,按人头分刚好,为啥要“留其一”?没说。但老虎精答应了——  (以下内容被列为PG家长指引级别,未满18岁人士请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魔王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可怜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随从,就这么被妖怪“霎时食尽”。问题在于,既然要“食二留一”,为何放着细皮嫩肉的唐僧不吃,偏偏吃两个皮粗肉糙的carefree?没道理啊!  剽悍的妖怪不需要解释。  别急,接下来更没道理的事又发生了:第二天唐僧醒来,仨妖怪没了,太白金星突然出现,为唐僧解开绳索,告诉他妖怪真相,并剧透前面“自有神徒助”!尼玛你是神仙法力通天能知过去未来,你早点出现,那俩随从就不用死呀!  剽悍的神仙更不需要解释。  ————————————————————————  以人下酒——即兴吃人事件  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这三位,书中着墨不多,吃人后神秘消失,应该都是没背景的“走地妖”。如果说,它们吃人还可以理解的话,另一宗吃人案,就更令人愤怒了。  且看第二十八回到三十一回。唐僧把三打白骨精的孙悟空赶走,走到黑松林,自己给妖怪送上门去——黑松林的妖怪叫黄袍怪,掳了宝象国公主当老婆,都十三年了,还生了俩小孩。它抓了唐僧师徒,本想美美吃一顿,却听了公主老婆“斋僧还愿”的话,善心大发,放了他们。唐僧师徒到了宝象国,替公主捎信给她爹。书中写那宝象国国王,也是暴君一个,十三年前只因为女儿失踪,“两班文武官,也不知贬退了多少,宫内宫外,大小婢子太监,也不知打死了多少”!那暴君得知女儿下落,就要发兵,却因对头是妖怪,没人敢领兵。无奈之下,唐僧答应让八戒和沙僧去降妖。  黄袍怪只因一念之仁,放了唐僧师徒,不料他们不自量力反来打它。抓了沙僧之后,黄袍怪气不过,跑到老丈人那里,施法把唐僧变成老虎,诬陷唐僧是老虎精变的。国王信它,大排筵席招待它,还选十八个宫娥唱K陪酒。于是,吃人的事又发生了——  黄袍怪“饮酒至二更时分,醉将上来,忍不住胡为,跳起身大笑一声,现了本相,陡发凶心,伸开簸箕大手,把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抓将过来,扢咋的把头咬了一口”。“那怪物坐在上面,自斟自酌。喝一盏,扳过人来,血淋淋的啃上两口”。(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那么这黄袍怪是何来头呢?猪八戒请孙悟空请回,孙也捉不了它,只好上天查底细。一查,黄袍怪居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神仙——二十八宿之一的奎木狼!而宝象国公主“本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跟奎木狼这位super star眉来眼去久了,苦逼神仙不能嘿咻,玉女先下凡投胎为公主,奎木狼“不负前期”,下凡“变作妖魔”,“摄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简直就是宝黛良缘妖怪版啊!我又相信爱情了!  尼玛你爱就爱了做就做了,普通太监、宫女何辜,拜你所赐,不仅被国王“不知打死了多少“,还得当你的下酒菜!而这奎木狼最后只是“去兜率宫与太上老君烧火,带俸差操,有功复职,无功重加其罪”,说白了,就是停职留薪,等风波过去网民注意力转移,再官复原职罢了。  这一套,天宫玩得比更早更溜!  当然,这对天上情种也不能说没有得到报应。孙悟空复出,为了激黄袍怪回山,竟想出一条毒计,对公主说“带你令郎去认他外公”,骗得她与黄袍怪所生的俩小孩,叫八戒沙僧带到宝象国,“你两个驾起云,站在那金銮殿上,莫分好歹,把那孩子往那白玉阶前一掼”。八戒、沙僧也真听话,“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捽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孙猴子如此降妖,别说一点都不智,更是非常的不仁不义不礼不信!  ————————————————————————  以人献祭——令人发指吃人事件  同样的吃人惨剧,西游路上不断重演。在车迟国元会县陈家庄一案中,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陈家庄位于通天河边,九年前,“灵感大王”从天而降。它到来之后,也算是能造福百姓:“感应一方兴庙宇,威灵千里祐黎民。年年庄上施甘露,岁岁村中落庆云。”问题是,这位“灵感大王”嗜吃人,而且口味更刁——它一定要吃童男童女,“这大王一年一次祭赛,要一个童男,一个童女,猪羊牲醴供献他。他一顿吃了,保我们风调雨顺;若不祭赛,就来降祸生灾”。  可怜陈家庄的百姓,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按家庭排定轮次,一年送一对童男童女给它吃。整整九年,“灵感大王”就吃了十八个童男童女!天下父母心,得多大的恐惧感,才能让为人父母者把亲生儿女送上门给妖怪吃?还有比这更怪的人间惨剧吗?  最令人出离愤怒之处,这所谓的“灵感大王”,竟然是来自观音莲花池里的金鱼!按观音所说,“他本是我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不知是那一日,海潮泛涨,走到此间”。  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宣称善恶有报、能够超度众生的佛经是全宇宙最伟大光荣正确的真理,为什么在观音的莲花池里养大,“每日浮头听经”的金鱼精,却一点都得不到深刻教育,一到通天河就非吃童男童女不可?安排他在这里给唐僧师徒制造麻烦也就算了,为什么一定要搭上无辜儿童的性命?这样的经,取了后回大唐宣讲,岂不是催生出更多的“灵感大王”?  更讽刺的是,当观音收回金鱼精时,孙悟空说:“菩萨,既然如此,且待片时,我等叫陈家庄众信人等,看看菩萨的金面:一则留恩,二来说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养。”观音答应之后,陈家庄“一庄老幼男女,都向河边,也不顾泥水,都跪在里面,磕头礼拜”,有画家还当场写生,创作出《观世音来到咱农庄》,供全庄人民参拜用。  从陈家庄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对“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这大名肯定是如雷贯耳的。书中介绍,陈澄家连“关圣爷爷”都有供奉,说陈家庄人也有供养观音菩萨,当在情理之中。那么问题就来了:在被金鱼精残害的九年中,没人求神佛菩萨来救苦救难吗?如果有,神佛菩萨都装聋作哑?面对这些对民间苦难置若罔闻的神佛菩萨,百姓真的就毫无怨言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投靠西方的孙悟空,现在不但死心塌地为佛家服务,而且练就擦屁股神功,危机公关无师自通,“留恩”、“信心供养”等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对观音的形象宣传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九年来被观音家的金鱼吃了十八个孩子的陈家庄人,不但没向观音追责,还自动自觉“不顾泥水,磕头礼拜”!  让你断子绝孙,你还得感恩戴德。这,大概就是西天极乐世界的基本国策罢。  大慈不见,空余大悲  大唐的两位随从,宝象国的宫女,车迟国的童男童女……西游路上,一顿顿的人肉大餐。这些葬身妖腹的无辜人命,得不到神佛的一点怜悯,哪怕是假惺惺的念几句经超度一下。而吃了人的妖怪,或安然无恙,或明降暗升,半点惩罚也无。  说好的“大慈大悲”,大慈不见,空余大悲!  这到底是为什么?  人,在神佛眼中,到底是什么东西?  没有吃过人的妖怪,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吃人事小,西游事大(下)》——余少镭《西游解毒》系列第三篇  上文说到西游路上妖怪吃人,如虎熊牛精、黄袍怪、灵感大王等,毕竟都是反面角色,干坏事是坏人的天职,吃人尚在“情理”之中——那么,那些正面角色也吃人,且吃得比反面妖怪更凶残,又该怎么解释?
  沙悟净吃人成性  还是《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灵山密室中,观世音与如来敲定取经大计,带着小正太惠岸(即托塔天王二子、哪吒他哥木叉)动身前往东土,起用潜伏敌营十八年的金蝉子。路上,她第一个遇到的,便是被开除仙籍的前天庭卷帘大将军——后来的沙悟净。这厮正是西游第一吃人精——书中暗表,他因失手打破第一夫人玩物,被贬下流沙河,七日一次受飞剑穿胸肋百余下。可这酷刑并不影响他胃口大开,他不但吃普通人,连取经人也吃,还把啃光了肉的九个取经人骷髅串一串当超级大项链。可是,当他向观音坦承这些罪过时,面对这个吃人狂魔,以“大慈大悲”旗号行走江湖的观世音菩萨不但不立即处罚他,还诱惑他入佛门,当场许诺“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请注意,这里她用的是“复你本职”,而不是佛家常挂在嘴上的所谓“修成正果”。这一点,洞悉过去未来的观世音当然明白,对于失去既得利益的前体制内官员来说,拿“正果”这种虚幻理想来忽悠,远不如许诺官复原职好使。  既可免受极刑,又能官复原职,SB才不答应。于是前卷帘大将军拜倒在观音姐姐裙下,乖乖地让她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得法名悟净,“当时入了沙门,送菩萨过了河,他洗心涤虑,再不伤生,专等取经人”。  此处证据确凿:沙悟净在遇到唐僧之前,已是佛门弟子,且向观音保证“再不伤人”了。  事实呢?  且看《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唐僧师徒仨到了流沙河,还没来得及欣赏美景,沙悟净便从河里钻出来了。据目睹了整个过程的吴承恩先生描述,他“一个旋风,奔上岸来,径抢唐僧”,接着与八戒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吴先生在介绍“这一场好斗”,夸两人武功不相上下时,对沙悟净是这么说的,“一个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亲们请注意,吃人精哦,哪里是什么受过戒入了沙门的和尚?  接下来,猪八戒再去挑战,并按古战场惯例要来将通名。这时沙悟净突然诗兴大发,即席创作一首52行长诗,将他从出生练级、上天受封到被贬流沙河的经过,吐槽得详细无比——偏偏就不提观音给他受戒这一茬。最后还不忘半炫耀半恐吓地说:“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不仅要吃八戒,连吃法都想好了——剁鲊酱(用鱼腌制成的一种酱料)。这得多饿才这么饥不择食啊,也不怕八戒是从黄浦江漂来的。  这就充分说明,入佛介绍人观音姐姐走后,沙悟净就将“入佛宣誓”置之脑后,根本不曾“洗心涤虑”,而是经照念,人照吃。  我们不禁要问,沙悟净加入组织之后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佛家的监察部门、纪检部门、特别是千手千眼观世音同志就没有觉察吗?  当然不是。  谁都知道,佛与菩萨,都是个顶个法力无边,能知过去未来,在他们眼皮底下吃人,焉能不知?
  猪悟能吃人度日  说起猪八戒,很多人会心一笑:这位同志作风是有问题,曾经与多位女性发生并保持不正当关系,对待工作也有点懒散,但他毕竟还是能忠诚于佛的取经事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偏偏就看不到,或是故意遗忘,这位前天宫海军司令员,也曾是一个吃人猪妖。  还是第八回,观音在收买了前卷帘大将之后,走到福陵山,又遇到了在云栈洞里当妖怪的前天篷元帅。天篷知道面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赶紧交底,说他“因带酒调戏嫦娥”,被玉帝“打了二千锤,贬下凡尘”,不料投错母猪胎,长了一副猪样。他恼羞成怒,把他猪妈咬死,“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吃了多长时间人呢?“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这次观音倒是批评他了,“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二罪并罚?”天篷一副死猪不怕烫的样子,居然顶撞观音说:“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管甚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可见,在天篷眼中,“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是一件爽歪歪的事,有人可以吃,千罪万罪都不管。  这次,观音只好拿“正果”出来忽悠,“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归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天篷这才就范,得名猪悟能。“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还好,等候的过程中,他无聊就去了趟乌斯藏国高家庄,做了人家上门女婿,还非常勤劳,食量虽大,只是吃斋素,“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彀”。高家庄的人,只是被他吓到而已,没被他吃过。
  孙悟空吃人有理  沙悟净、猪悟能,都曾经吃人成性。西游第一正面人物孙悟空,该不会吃人了吧?  也吃。  且看《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并跟唐僧说那是一个妖怪,唐僧不信,还指责孙悟空“乱道”,这时孙悟空笑道:“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  跟沙悟净、猪悟能抓了就吃的野蛮吃法比,悟空还算是高智商吃人。这并不是他没那个“抓了就吃”的能力,而是这么“先迷后吃”,还可以说那些人都是因贪财好色才被他吃掉的,落个心安理得。  综上所述,整个取经团队,基本就是个吃人团队。如来观音的设计,让三个食人魔保护一块吃了能长生不老的“禁脔”去取经,相当于让三个刑满释放的色中饿狼深夜护送一个性感少妇回家,还得由他们来打跑一路上不断冒出的性骚扰者,这与其说是对他们的考验,毋宁说是一种最大的侮辱。
  吃人事小,取经事大  沙僧只因失手打破玻璃盏,就遭遇极刑;而他一边受刑一边吃人,却不被追究;八戒只因对嫦娥调戏未遂,也遭遇极刑,但他在凡间吃人度日,同样不用追责;孙悟空在花果山变戏法吃人,屁事没有,一上天搅翻了蟠桃宴,就被十万天兵缉拿并被压在五行山下五六百年不得翻身。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道教神仙系统里,吃人,跟喝碗粥一样稀松平常。八戒在跟观音说他吃人度日时,还用了一个词——本等(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一词道破天机:妖怪吃人,就跟人要吃饭一样,“只是依本等”。本等哦,你还有何话说?  那么佛呢?  都知道佛慈悲为怀,所谓“八戒”,第一就是戒杀生,甚至“扫地恐伤蝼蚁命”。释迦牟尼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劝人行善。这么说,对那些吃人的神仙妖怪,该立即报应才对吧?不仅没有,还放任、纵容组织成员大肆吃人。翻遍整部《西游记》,只有观音在听八戒说他吃人经历时,质问过一句:“世有五谷,尽能济饥,为何吃人度日?”如此轻描淡写,言下之意,若无五谷,就可吃人了?  这是为什么?  有且只有一个解释:佛的世界观里,六道轮回,人,跟畜生、饿鬼其实没啥区别,都是可再生资源,不过是不同时空出现的不同形态而已。只是人有意识形态,可以创造剩余价值,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香火上供。所以,为稳定大计,为了佛的伟大事业——控制东土意识形态,垄断东土百姓香火,神仙、妖怪要吃人,就让他们吃个够吧,睁只眼闭只眼就是了。  试想,如果把每个吃人的神仙、妖怪都治罪,还会有谁替他们卖力?  没有永远的善恶,只有永远的利益。  当然了,用佛家的那套思想体系,事后也可以这么解释:被吃掉的人,都是前世作孽,当世遭报,神仙、妖怪吃他们,也是超度的一种有力措施。所以,死者家属纷纷表示情绪安定。  只是,在《西游记》里,他们傲慢得,连这样的解释都懒得说。
  在《吃人事小,西游事大(下)》之后,余少镭老师其实还发了“解毒西游情欲关”6篇、“我来剥孙悟空的皮”9篇、“天上人间十大酷刑”6篇,此外还发过《一个250的500年西游梦——(新版)〈大闹天宫〉究竟要闹啥?》  不过,独狼觉得还是应该先转以下几篇。
  《西游,以劝善为幌子》—— 余少镭西游解毒之动机篇之一  唐僧师徒为什么要西游?这问题,估计五岁小孩一听都会嗤笑:这都不知道?为了取经嘛。好,那么取经来干嘛?我邻居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孩答,取经是为了教育唐朝那些人,“让他们学雷锋做好事”。  答案虽萌,跟“标准答案”却也八九不离十。这答案的中心词,是“教育”。西游故事家喻户晓,童叟皆知,取经是为了教育人。  但是,标准答案不等于真实答案,否则,西游何至于这么折腾。本专栏开篇《东土西化:李世民的不二选择》中,关于西游的真相,我们曾一笔带过。但这个真相,却是全书总毒源,若不彻底扒拉出来,以后还将贻害无穷。  【冠冕堂皇的理由:劝人行善】  在镇压了孙悟空五百年后(凡间纪年),农历七月半,如来在灵山大雷音寺搞了个盂兰盆会,会上,他亲自宣布启动西游计划。关于动机,如是我闻:“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在如来的善恶版图上,四大部洲中第一世界是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所谓“敬天礼地,心爽气平”以及“不贪不杀,养气潜灵”,简直就是礼仪之邦,理想社会;第二世界是北俱芦洲,虽然杀生,但百姓都是吃货,头脑简单,不折腾;第三世界,便是东土大唐所在的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从历史上来看,说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倒也不夸张。问题是,如来说这话的时候,恰逢大唐贞观年间。那时的东土大唐,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第八回),传说中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只有在贞观年间才昙花一现。书中第十一回还写了这么一件事:李世民游完地狱,“传旨赦天下罪人,又查狱中重犯。时有审官将刑部绞斩罪人,查有四百余名呈上。太宗放赦回家,拜辞父母兄弟,托产与亲戚子侄,明年今日赴曹,仍领应得之罪”。这事在《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只是死囚人数是三百九十人,最后全部按时回来领罪受死。而李世民也深受感动,全部赦免死罪——试问在四大部洲历史上,哪个国家的罪犯能有如此觉悟?哪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如此仁慈?  唐之前一千年里,东土真正“多杀多争”民不聊生时,如来没想过要主动传经来“劝人行善”,为什么到了太平盛世却动起此念呢?就算真的是为了“劝人行善”,他怎么不问问东土人民,需不需要、愿不愿意受他的宇宙真理的劝化呢?  我们先来看看,东土人民是怎么想的。  【反佛的理由:夷犯中国】  同样在本专栏开篇引述过,当李世民决定向西方寻求真理时,太史丞傅奕就站出来说不:“西域之法,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愚蠢,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口诵梵言,以图偷免。且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之人主。今闻俗徒矫托,皆云由佛。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至汉明帝始立胡神,然惟西域桑门,自传其教,实乃夷犯中国,不足为信。”(第十一回)  傅奕之意,佛教败坏了三纲五常,用因果学说来愚弄世人。自古以来,东土大地上从未有过佛法,不也这么“君明臣忠”地过来了吗?所以,佛教乃是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其传教的目的,是“夷犯中国”,是价值观输出,妄图煽颠我大一统的儒家礼法。这话,颇能代表当时朝野上下非佛者的观点。  先不管其意识形态方面的是非,“窥将来之福”一语,倒是击中了佛教要害,道出东土人民对佛教最深的疑惑。  佛教东来之前,东土知识分子独尊儒术,平头百姓信奉道教。儒无神仙,但有圣人,圣人倡导仁义,通过“修身齐家”达致“治国平天下”。道教虽抛却世俗的功名利禄,却通过修道炼丹搞房中术等,求得长生不老,最后移民天庭,做个逍遥快活的神仙。儒道两家,都是在修当世,以仁心道术去求得现实的幸福美满。佛呢?因果论说,你今生所受的苦,是上辈子造孽之果报,所以,你只有不断“行善”积德,才能寄望来世过上离苦得乐的生活——傅奕说的“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也。  OK,就说“劝人行善”吧,道教虽不提行善,但儒家学说倡行忠恕之道,仁义孝悌,推己及人,哪一字不是在“劝人行善”?  【旁观者的理由:舍本逐末】  拂云叟,一根竹子的名字。但他可不是一根普通的竹子,而是老得成精的竹子。  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取经团队走到荆棘岭,一不小心,唐僧又被一阵阴风摄去。不过,摄走他的,却是西游路上最高雅的一伙妖精——他们掳唐僧的目的不是为了他的三层五花,而是要谈禅论道,切磋诗艺。  唐僧见他们不吃他,也就放下心来,将金山寺长老、乌巢禅师及孙悟空路上教他的禅理,来了个大杂烩,云蒸雾绕一股脑儿捣腾出来。四老仿如“青年问禅师”,也不知真懂还是装懂,“侧耳受了,无边喜悦,一个个稽首皈依,躬身拜谢”。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就皆大欢喜,正能量满满的,偏偏四老之中最“虚心者”的拂云叟,竹子耿直本性不改,从唐僧的禅理中挑刺,非要跟他来一番“体用之辩”。辩就辩吧,可辩着辩着,他突然说出一番石破天惊的话来:  “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  拂云叟此言,端的比太史丞傅奕更不留情面——你所说的这些大道理,劝人行善啊什么的,咱中国本来就有,你偏偏要跑到西方去求,白白浪费了草鞋。你求个毛啊,根据地的大婶大妈们帮你打草鞋容易吗?  身为妖精,不思吃人,却要搞文化影射政治,这首先就有违职业道德。更可恶的是,它一语戳破了取经行为的荒谬,将“劝人行善”的遮羞布撕下,不作不死嘛。所以,最后八戒要将此木仙庵连根铲除,唐僧说算了他们也没害我,这时已成为维稳斗士的孙悟空说:“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听见没有,要将散播反动言论者扼杀在摇篮里,免得日后成为大V蛊惑人心。  在设计好的九九八十一难中,这是“棘林吟咏五十二难”。但就像电脑编程也会出错一样,拂云叟就是西游的Bug。所以,最后当取经团队终于走到大雷音寺,唐僧跪在佛前求经时,如来说:“你那东土乃南赡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半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我今有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愆。”(第九十八回)  这一番话,可以说是西游动机的升级版。首先是再一次把东土黑得一无是处;接着矛头直指“孔氏之教”,称其有局限性,根本奈何不了“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人;最后将佛经的功效由“劝人行善”升级为“超脱苦恼,解释灾衍”。总结起来就是:东土不行,孔教无能,我佛搞定。  这简直就是隔空向拂云叟喊话,回应他那句“不知寻个甚么”的世纪之问。可惜拂云叟已死,无法再辩,否则,他当会如此反问:“佛说孔氏之教奈何愚昧不明、放纵无忌者不得,但你的三藏经真的就能劝人行善吗?”大家应该还记得,观音莲花池里养大的金鱼,“每日浮头听经,修成手段”,也算是一尾有追求的鱼吧?可一到通天河,就成了每年要吃童男童女一对的食人恶魔。再说那蝎子精,以前也曾“在雷音寺听佛谈经,如来见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转过钩子,把如来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来也疼难禁,即着金刚拿他”。这蝎子精跑到了毒敌山琵琶洞,平时吃的,随便端出来就是“人肉馅的荤馍馍”……  如来观音亲自讲经,蝎子金鱼们却一点都不受教育,一离开佛菩萨的眼皮底下,就无恶不作,你还指望佛经能怎么“劝人行善”?有人会说,这只是个案;有人会说,虫鱼非人,佛经不起作用——慢着,佛不是说“众生皆有佛性”么?木仙庵的花花草草都深明义理,何以西天的虫鱼如此冥顽?  好了,我不说佛经对“劝人行善”全无作用,至少,跟如来说“孔氏之教”对“愚昧不明、放纵无忌”者奈何不得一样,佛经的劝善功能也有其局限性,这么说总可以吧?  既然劝善功能有限,东土人民也不见得有多欢迎,如来为什么还是要设计这款游戏呢?要勘破这一切,还是要从大雷音寺和灵霄宝殿的关系说起。请关注本系列下一篇:《天庭的面子危机》。
  好吧,我收回上面那个回复。不打扰楼主了。
  上篇《西游,以劝善为幌子》说过,如来启动西游计划,其动机,说是东土乃“凶场”,“孔氏之教”作用有限,只有他的三藏经才能救东土。但我们分析过,首先,把东土说得那么不堪,明显是抹黑;再者,佛经的劝善功能,我们已在金鱼精及蝎子精身上得到验证——确实很一般。最后,“劝人行善”备受东土质疑,连一根竹子都知道,去西天取经,实属舍近求远,浪费草鞋。  那么,如来研发西游这款游戏的真实动机到底是什么?  一切,还是要回到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从一些不起眼的细节说起。  【佛道的从属关系】  《西游记》中,如来所领导的佛派,跟玉帝所控制的神仙道派两大势力集团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是从属关系,还是各自独立?  按书中所载,佛派根据地天竺灵山大雷音寺位于西牛贺洲,跟其他三大部洲一样,还是凡间领域。而道派则高高在上,不但拥有三十三重天,凡人肉眼所能看到的每一颗星,都是他们家的,连晶莹剔透的月球都是玉帝的行宫。除此之外,道派在凡间四大部洲都派有“地仙”屯守(除灵山脚下的玉真观外,种有人参果的五庄观也在西牛贺洲,观主镇元大仙正是“地仙之祖”),所有的山川河流、洞穴、深海,甚至地狱,都有道派专神看管。可以这么说,道派的势力范围,不但超过你想象的,也超过你可能想象的——宇宙有多大,神仙的势力就有多大。  如此背景下,佛派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所以,为了生存发展,除了接受道派领导、韬光养晦之外,再无他策。  我们先来看看,佛派二号人物观音菩萨对玉帝是什么态度。第六回,观音受邀赴蟠桃会时,得知孙悟空闹天宫,想向玉帝支招——请注意,这时她说的是:“我要见见玉帝,烦为转奏。”若按君臣之礼,她当说“我要觐见玉帝”才对,可见,观音并没以事君之礼对待玉帝。那么,他们是平等的了?No,你看接下来是“天师邱弘济即入灵霄宝殿,启知宣入”。这“启知宣入”是个省略句,即“启奏玉帝知道,玉帝宣观音进来”之意。“宣入”一词,可见玉帝是将观音当臣子看待的,否则,就该“启知请进”了。微妙之处就在这里:观音不愿以君事玉帝,玉帝却以臣待观音。  再看佛派一号人物如来。当道派拿孙悟空没辙时,玉帝想到了如来,“遂传旨着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这里有两个词,一是“上西方”,一是“请”。从灵霄宝殿到西牛贺洲的灵山,应该是“下”才对——如来见到二圣,问的便是“玉帝何事烦二圣下临”,玉帝用“上”,是相当尊重的语气,“请”也是。但如果以此证明玉帝如来没有君臣名分,那就错了,当二圣向如来说明情况紧急时,最后用了“因此玉帝特请如来救驾”一语——救驾,那又是君臣之分了。如果玉帝跟如来没这一层关系,二圣是不敢擅自使用“救驾”一词的。如来呢?“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君对臣的命令称“诏”,可见,不管内心情不情愿,表面上如来他还是认同“救驾”说法的。  镇压了孙悟空之后,如来拍拍屁股就要走,这时玉帝亲来致谢,并说要请吃饭,于是,“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不敢违悖”、“承大天尊宣命”,这些都是典型的臣子言行。  如来在玉帝面前也还算不卑不亢的。他对玉帝之臣服,当然不是怕玉帝谋害他——他已在道派众仙面前露了漂亮的一手,博得个满天彩。连个草根妖猴都收拾不了的道派,又能奈他何?  好了,玉帝既然要请如来吃饭,如来又“不敢违悖”,还亲自给这饭局取名“安天大会”。但谁也没想到,正是这顿饭,让如来大受刺激,埋下五百年后设局西游的伏线。  【都是炫富惹的祸】  第七回最后,安天大会一折,很容易被读者忽略。就像一部电影的结局,大反派伏法,皆大欢喜,庆功宴、演职员表、感谢名单……这时观众已纷纷离座了——等等,还有呢,你们可知道,若没这场盛宴,这书到这里就结束了,哪有后来的九十三回?  这位说了,一场公款吃喝而已,有何玄机?  且看如来答应留下来吃饭后,“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如来,还有他两个小弟阿傩、迦叶,三个客人,作陪的却是满天神佛——这没什么,哪场公款吃喝不是如此。问题在于,吃的是“龙肝凤髓”,喝的是“玉液”,餐后水果是“蟠桃”。这是个什么概念?就算现在的高官,以大熊猫和丹顶鹤请客,喝现挤人奶,跟这天宴比,撑死也就是人间土豪而已。至于龙凤,不见满天飞吗,就像人间吃几条蛇炖几鸡又怎么了?什么?如来吃了没有?这个……围观了整个过程的吴承恩先生没说,但我想,如果如来没吃,他应该会补上一笔的,几个字就可以了:“如来吃素,婉拒龙凤,只以蟠桃果腹。”但他没说,看来,如来也不是吃素的。否则,那也太煞风景了,大天尊安排顶级天宴,你好意思说你吃素?  不仅请,还送。“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然后,第一夫人不仅“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毛女”到佛前歌舞助兴,还亲自接桃献佛;接着,南极寿星、赤脚大仙也前来献仙草、金丹。这些,如来收了吗?“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  各位,这是在请人吃饭吗?这是赤果果的炫富好不好。有人问:天庭为什么要炫富呢?答案是明摆着的:为了面子。你想,天庭管天管地,势力范围无远弗届,可一只草根石猴,就把天宫闹得不可开交,若没如来,说不定玉帝他们真会被孙猴子赶到山沟沟里呆着呢。如来,这位表面上还得尊玉帝为“大天尊”的西方佛祖,只是反掌之易,孙猴子就乖乖殄伏——这让天庭的面子往哪搁?好吧,神通上不如你,可你有我钱多吗?要知道,经济实力也是硬实力,若不将这硬实力展示出来,以后还怎么当全宇宙的领袖?  关键在于,天庭炫富的“物力”从何而来?  龙凤、蟠桃,可以说是天上特产,野生的。玉液,那是要谷物才能酿造出来的美酒。还有那些送给如来的“明珠异宝”、“异品奇珍”,都是从哪里来的?有人说了,神仙会变嘛,他们变出来的。是的,在神话世界里,别说神仙,妖怪都能变,问题是,变出来的东西能吃吗?能用吗?经验告诉我们,所谓“变幻”,只是一种障眼法,徒有其表,没有其实,大多时间一过,就原形毕露——天庭怎么敢拿变出来的东西去忽悠如来?  其实,神仙再怎么神通广大,有一种能力是他们绝对不具备的,那就是生产力,或曰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天庭神仙如繁星,有个别神仙会织毛衣(织女)、会酿酒(吴刚),但除此之外,你还听说过哪个神仙会劳动吗?如果天上也要劳动,那他们辛辛苦苦升天干嘛?  不劳动,那些劳动成果哪里来的?  有且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人间百姓供献来的。人间哪里的百姓供献的?哪里的百姓信神,就由那里的百姓供献。查三清、玉帝及满天神仙的谱系可以得知,这些神仙,可全都是南赡部洲东土的凡人修炼而成的。那么,天庭的一切财富,当然也是由东土百姓供献的。  孙猴子闹天宫时,正是西汉末年——即王莽新政时期。汉朝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意识形态上,是如来蔑称的“孔氏之教”一统天下。但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头百姓,整个民间信仰,则盛行“黄老之术”,即黄帝老子神仙道那一套。“孔氏之教”虽能治国平天下,想消灾纳吉,还得靠天上神仙保佑。而我们知道,大汉是当时世界上两大强国之一(另一是罗马帝国),军事上是否能胜过罗马帝国,没有对比不好说,但在GDP上,大汉几乎占了半个世界。  一个GDP全世界第一、却信奉神仙道教的国家,民众对神仙的供品量,那是非常惊人的。  这,就是玉帝能在如来面前炫富的底气,他想以这天大的排场,挽回天大的面子,没成想弄巧成拙,这场炫富,确实让如来深深地震撼了……  那么,财富对佛家来说重要吗?请关注下期《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上一篇的篇名忘记输了:《玉皇大帝也怕丢面子》——余少镭 西游解毒·动机篇 之二  (其实余少镭老师自定之名是《天庭的面子危机》)    《西游记》中的“安天大会”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余少镭 西游解毒·动机篇之三  此前说过,佛讲色空,此“色”并非女色,而是一切存在。色空,即所有实相存在皆无常——换言之,神马都是浮云之意。这里面,也就包含视钱财为粪土,排斥一切物质享受的态度。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虽是儒家之言,将“君子”换成“佛子”,儒冠佛戴,也是合适的。所以,我们印象中的佛门子弟,苦修乃是常态。出外化缘,跟乞丐一般,施主给什么就吃什么,过午不食,饿着肚子也要念佛。  但《西游记》中的佛,对钱财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禄诗泄露秘密】  如来镇了妖猴,天庭失了面子,安天大会上炫富,如来大受刺激(见上篇《玉皇大帝也怕丢面子》)。回去跟诸佛菩萨炫耀,先大肆渲染伏妖猴的经过,最后说:“玉帝大开金阙瑶宫,请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会谢我,却方辞驾而回。”(第八回)寥寥几句,重点是“坐了首席”“谢我”,说明割据灵山、法力无边的佛祖,还是在乎天庭礼遇的;至于安天大会上那天大的排场,只字不提,那是他内心隐隐的痛。  人间过了五六百年,西天则“我处不知年月”,如来启动取经计划,先做了个盂兰盆会。灵山的盂兰盆会,自是不能跟天庭的排场相比,也就“百样奇花”“千般异果”而已,果然素得很。可是,接下来诸佛菩萨感恩献诗,念的却是福禄寿三诗!其中禄诗曰:“禄重如山彩凤鸣,禄随时泰祝长庚。禄添万斛身康健,禄享千钟世太平。禄俸齐天还永固,禄名似海更澄清。禄恩远继多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第八回)  禄,古代官吏的傣给,即现在的工资、薪水。对福禄寿的追求,应是凡夫俗子所为,所以天庭有福禄寿三星,因应人间的祈祝,配享香火。眼中万物皆空,以理论和实践启示众生“钱财身外物”的诸佛菩萨,献诗应该是佛诗、法诗、僧诗三宝诗或法诗、经诗、论诗三藏诗才对,如此看重福禄寿,难道不很奇怪吗?  一点也不奇怪,《西游记》中以如来为首的诸佛菩萨,对金钱物质的看重,不但与常人无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来自曝真相】  我们先来看看,最有名的阿傩、迦叶二尊者索贿事件薄,到底有何玄机。  第九十八回,唐僧师徒四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得灵山,如来吩咐阿傩、迦叶二尊者带他们去宝阁取经。“阿傩、迦叶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当唐僧说没有时,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因为没送礼,阿傩、迦叶故意给了无字真经,害得唐僧师徒多跑一趟。  这一节,有一说道,说是取经游戏的设计者为了凑足九九八十一难,故而为难唐僧师徒;也有人说,这是西天为了让唐僧知道,真经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所以才有此举。当时我就糊涂了,取经游戏设计者法力无边,何至于要出这么龌龊的手段凑齐八十一难?至于第二点,更是扯淡,取经团队一路上九死一生,历尽劫难,难道尚不足让其珍惜真经?还是阿傩迦叶的话道出真相,“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佛教徒又不嫁娶,何来后人?此后人,当是后来人之意。如来辛辛苦苦写了这么多书,如果都是免费分享,谁都可以来拿,那西天佛国靠什么吃饭?  如果你觉得,这是阿傩迦叶为了索贿而捏造的借口,那就错了,且看唐僧向如来投诉之时,如来竟笑着答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听到没有,这才是真相。三斗三升米料黄金,就算不计密度,差不多33000克,按现在金价,约850万元人民币——吓着了吧?只是“诵了一遍”,因为有“保生者安全、亡者超脱”的功效,收了这么多钱,如来还觉得“忒卖贱了”。  可见,阿傩迦叶索贿,就算不是如来授意,至少是得到默认的。所以,阿傩、迦叶第二次开阁取经之前,“仍问唐僧要些人事”。唐僧无奈,只好将“唐王亲手所赐”的紫金钵盂给了他们,“那阿傩接了,但微微而笑”,这才给了有字真经。  瞧瞧,如来多么有知识产权意识。  唐僧取经回来,向李世民汇报时,特意转述了如来的话:“佛祖道,此经成就之时,有比丘圣僧将下山与舍卫国赵长者家看诵了一遍,保祐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止讨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意思还赚卖贱了……”(第一百回)唐僧这才是要李世民明白,他冒死取回的这些经,是多么的值钱,言下之意,你懂的。  【没钱万万不能】  有人或许会问,佛要钱干嘛?  上篇已说过,天庭也好,灵山也罢,满天神佛都是不事生产的,GDP几乎为零,但在吃穿用度方面,却与凡人无异。而且,神仙诸佛菩萨,几乎都是长生不死的,千万劫之中,还不断有凡间众生通过积德行善或修炼参悟而晋级为仙佛,这么一来,人(神)口有增无减,物质需求也就与日俱增。此前我们分析过,神佛虽有变化神通,但那种变化,其实只是障眼法,连转基因技术都没掌握,并不能改变物质的原生属性,迟早都要原形毕露的,也就是说,他们再怎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连一个细胞核都改变不了。  所以,对于神佛来说,要维持高大上的体面生活,甚至要大讲排场,金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  在这一点上,灵山佛国的经济问题就更突出了。  第九十八回,取经团队到达灵山时,他们看到的雷音古刹是这样的:“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金瓦、玛瑙、蕊宫珠阙、宝阁珍楼,尼玛这是寺庙吗?这是带豪华装修的顶级豪宅好不好!  那么,如此奢豪的雷音古刹哪来的?  开天辟地时就有的?如来佛祖变出来的?还是红十字会捐建的?《华严经》《楞严经》等佛家典籍中,倒是有菩萨化身妓女的记载,但那是为了“度人”,不是为了赚钱,再说了,菩萨又不是郭美美,开不了那么高的价码。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佛显示神通,暴力胁迫西牛贺洲的百姓为他捐建——打个赌,以“慈悲”为旗号的诸佛菩萨,是不会这么干的,那是秦始皇及那些“百代皆行秦政制”的统治者才干得出来的事。所以,灵山上的奢华建筑,有且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花钱雇能工巧匠建造并装修的。  现在你说说,钱对佛来说有没有用?    (《西游记》中的大雷音寺,处处透着金碧辉煌)  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法相庄严,是靠金子装出来的。基建是刚需,事关面子,钱当然少不了花;此外,军费开支,也花钱不少。  这位说了,扯吧你,诸佛菩萨都法力无边,连冷兵器都不用,装甲车什么的就更不需要了,怎么可能会有军费开支?  且看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孙悟空在金兜山被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给打哭了,请天兵天将帮忙也不好使,只好跑到灵山请如来帮忙。如来答应,“即令十八罗汉开宝库取十八粒金丹砂与悟空助力”。这十八粒金丹砂怎么用呢?悟空挑衅青牛,将它骗离洞口,“行者即招呼罗汉把金丹砂望妖魔一齐抛下,共显神通”,这一撒,飞沙“盖地遮天”,“那妖魔见飞砂迷目,把头低了一低,足下就有三尺余深,慌得他将身一纵,跳在浮上一层,未曾立得稳,须臾,又有二尺余深”……从这描写来看,金丹砂应该就是由无数金沙压缩而成的秘密武器,见风膨散,制敌就靠“陷”字诀,喻示凡人被金钱陷住,动身不得。可惜,那青牛不是凡人,金钱陷不住它,又被它收了去。最后太上老君来收了青牛,却没有归还金沙,如来降牛不着蚀把沙,吃了哑巴亏,生生让天庭高层占了便宜(后来游鸿明写了一首歌《下沙》,歌词竟有这两句:“天空啊下着沙,也在笑我太傻……”难怪他红不了)。  现在你知道,舍卫国赵长者付出的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用在哪里了吧?  问题是,西牛贺洲有多少个像赵长者这样的土豪,能消费得起如此昂贵的超度服务?没有的话,除了念经收费,灵山还有哪些创收手段?这些手段,跟天庭比又如何?请关注下一篇《香火万税万万税》。
  《西方没有白送的“理”》——余少镭 西游解毒·动机篇之四  上篇《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说到,《西游记》中的灵山佛国,领导人法力无边,经济实力却远不如天庭。而日常用度、基建、军费等,洋洋都需要大量金钱。怎么办呢?充分利用法力资源,提供超度凡人免签上西天的服务,念经收费,庶几也可贴补佛国经费的不足。这也就有了如来跟唐僧说的,众比丘下山到舍卫国赵长者家念经,为其家人超度,“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取经原是被传经】  将佛经吊高来卖,定位高端人群,制造品牌效应,不失为有效的饥饿营销策略。问题是,那么贵的“经”费,贫瘠的西牛贺洲有几个给得起的?既然消费得起的目标客户太少,开拓国际新渠道,寻找高端客户群,就是摆在经营决策者面前的当务之急。  有一个常被忽略的细节,足以说明很多问题。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取经团队到了西牛贺洲天竺国外郡金平府,遇到慈云寺的和尚,和尚问唐僧打哪儿来,唐僧道:“弟子中华唐朝来着。”那和尚一听,突然倒身下拜,把唐僧吓了一跳,问他为何行此大礼,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  真相帝有没有?  如来口中的东土大唐,“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而天竺国(至少是金平府一带)“向善的人”,看经念佛,却都是“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敢情舍卫国的赵长者花巨款请众比丘僧到家中念经,也是为了超度亲人,好让他们投胎到东土大唐啊!  前不久昆明圆通寺辟谣“加五百元就可超度到美国投胎”,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辟谣,就算真的没这业务,借势开发,利寺利民,功德无量,何乐而不为?  慈云寺和尚的话,再加上六十四回荆棘岭竹子精石破天惊的那句:“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见前篇《西游,以劝善为幌子》)在在都说明一个事实:从经济到文化,当时的东土大唐都是世界老大,是全世界人民向往的福地,实没必要费那么大周折去向西方求什么真理,所谓“取经”云云,听起来像是东土大唐多么渴望那些宇宙真理,其实是如来主动要传经的。  那么,如来主动传经到东土,就为了卖钱吗?  这么想,也忒小看了灵山领导人的野心了。他又不是罗永浩,怎么会干这种一锤子买卖。
  【送理之前先送礼】  如来启动传经计划,刚开始不但打出白送的营销手段,还有礼品送呢亲。  这礼品,看起来还挺贵重的——那就是著名的锦襕袈裟、九环锡杖。这两样东西有多珍贵呢?  且看观音是怎么对李世民说的:“这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第十二回)  那它有啥功用呢?  如来对观音如是说:“着我的袈裟,免堕轮回。”(第八回)  观音对大唐宰相萧瑀说,功效就增加了:“着了我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  再对李世民说的时候,又更夸张了:“这袈裟,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一佛随身。”  后面还有一大堆天花乱坠的广告词,最后来一句最牛逼的:“自从佛制袈裟后,万劫谁能敢断僧。”  到了第十六回,又从另一侧面印证这袈裟的宝贵之处——那就是观音院那位喜欢炫富的老和尚,一看到唐僧的袈裟,当场泪奔,拚却一生修行,也要杀人夺宝。按理说,观音院,观音自己的地盘,和尚都是观音嫡系,其善心、觉悟,纵不及观音之万一,也不至于杀人劫宝吧?怪只怪,袈裟实在太让人眼红了。  如此无价之宝,观音也开了价:五千两。按唐贞观时物价,一斗米五文钱左右,折算今天米价,这五千两白银,约合人民币一千五百万,可买六部郭美美的玛莎拉——蒂。多乎哉?不多也,北京动物园原副园长肖绍祥,贪污的公款就差不多这数。  别急,还有九环锡杖呢,虽没袈裟值钱,也要二千两,这两样加起来,没有两千万人民币是拿不下来的。  那么观音卖了吗?没有,免费送给李世民呢。不卖开价干嘛,逗人玩儿呢这是。不是,他只是要让大唐皇帝知道,我们向你们输送宇宙真理,并不是为了你们的钱,这不,连巨额活动经费也提前给你们了。  这么看来,如来也挺舍得下血本的,经济不景气,出手还这么壕——慢着,这袈裟与锡杖,真的白送出去的么?  是,也不是。说是,观音把它们给了李世民,确实分文不取;说不是,在此之前,观音设了一局,空手套白狼,从李世民的国库里讹了一笔巨款,数目远在七千两以上。  哪笔巨款?第九回至十一回,李世民因泾河龙王案被弄下地狱,受尽惊吓,最后借了河南开封人相良通过“地下”钱庄汇到阴间的一库金银,分给那些在他的暴力夺权过程中被害死的孤魂野鬼,才得回平安回魂。  返生后,他不敢食言,赶紧命尉迟恭亲自押送金银一库,到河南开封还给相良。  问题是,相良他敢拿皇帝这钱吗?  他不敢拿那咋办呢,李世民也不敢食言啊,好办,大唐有的是钱,“即传旨教胡敬德将金银与他修理寺院,起盖生祠,请僧作善,就当还他一般。旨意到日,敬德望阙谢恩,宣旨,众皆知之。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有五十亩宽阔,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即今大相国寺是也”。  瞧见没?河南人存在阴间的钱,被讹去维稳了;李世民的真金白银,建了一座面积五十亩的大相国寺。五十亩地值多少钱?再在上面盖寺院、装修,又得花多少钱?七千两肯定不够的。  众所周知,寺院是谁的地盘?当然是佛家的。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观音的锦襕袈裟和九环锡杖,真不是白拿的。    (港版《西游记》中,李世民被崔判官带着游地府,受尽惊吓,最后崔说,你拿钱出来就行。)
  【解铃还需系铃人】  有人说了,这事跟观音有关吗?  别忘了,从袁守诚妙算、泾河龙王失算、魏征斩龙、太宗还魂,这一系列不合常理的事,可都是在观音领了佛旨到达长安之后发生的。  自始至终,将李世民弄下地狱进行恐吓讹诈,就是观音编剧、导演的一出好戏。当然,观音一直躲在幕后,只是百密一疏,也有露出破绽的时候,且看第十回,魏征斩龙当天晚上,李世民即梦见泾河龙王来找他索命,吓尿之时,“只见正面上香云缭绕,彩雾飘飖,有一个女真人上前,将杨柳枝用手一摆,那没头的龙,悲悲啼啼,径往西北而去。原来这是观音菩萨,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此住长安城都土地庙里,夜闻鬼泣神号,特来喝退业龙,救脱皇帝”。  那倒霉龙在梦中来找李世民索命,观音也就及时在梦中出现,赶跑了它——说这是巧合,你信吗?
  泾河龙王,传经计划的早期牺牲者,它的任务只是为了给李世民下地狱一个理由;如果李下地狱前就被吓得魂飞魄散,那西游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所以观音看那倒霉龙闹得太厉害,她不出手谁也镇不住它,这才系铃解铃,现身“喝退业龙”,而那倒霉龙也就“径到阴司地狱具告”去了。  可见,原来的计划,只是让倒霉龙直接到阴司告状就成,没成想那龙头被砍断,脑洞大开,竟直接找李世民索命——也难怪,谁的头被砍掉后还能理智地配合砍头者的计划啊!这也是后来,李世民下了地狱,十殿阎王说那倒霉龙已被他们“送入轮藏,往生去了”的真正原因——不是要“三曹对质”吗?怎么就急急忙忙把原告送入轮回了?只是怕它看到李世民,失去理智,打乱全盘计划。  传播宇宙真理之前,先设一局,抓住对方把柄,一步步,从精神上完全控制对方,让对方死心塌地相信,只有往生极乐才能解放全人类,附带试出对方的资金有多雄厚,同时让对方出血先为我方建一基地;接下来,再送出赠品,打消对方可能有的疑虑——我们真不是为了钱。不能不说,这计划,真是完美。观音作为传经计划的二号人物,其执行能力,估计如来都要自叹弗如。  到这里,如来设计传经——取经计划的动机,已呼之欲出……请关注“西游解毒·动机篇”的最后一篇《香火万税万万税》。
  泾河龙王,传经计划的早期牺牲者,它的任务只是为了给李世民下地狱一个理由;如果李下地狱前就被吓得魂飞魄散,那西游这出戏还怎么唱下去?所以观音看那倒霉龙闹得太厉害,她不出手谁也镇不住它,这才系铃解铃,现身“喝退业龙”,而那倒霉龙也就“径到阴司地狱具告”去了。  可见,原来的计划,只是让倒霉龙直接到阴司告状就成,没成想那龙头被砍断,脑洞大开,竟直接找李世民索命——也难怪,谁的头被砍掉后还能理智地配合砍头者的计划啊!这也是后来,李世民下了地狱,十殿阎王说那倒霉龙已被他们“送入轮藏,往生去了”的真正原因——不是要“三曹对质”吗?怎么就急急忙忙把原告送入轮回了?只是怕它看到李世民,失去理智,打乱全盘计划。  传播宇宙真理之前,先设一局,抓住对方把柄,一步步,从精神上完全控制对方,让对方死心塌地相信,只有往生极乐才能解放全人类,附带试出对方的资金有多雄厚,同时让对方出血先为我方建一基地;接下来,再送出赠品,打消对方可能有的疑虑——我们真不是为了钱。不能不说,这计划,真是完美。观音作为传经计划的二号人物,其执行能力,估计如来都要自叹弗如。  到这里,如来设计传经——取经计划的动机,已呼之欲出……请关注“西游解毒·动机篇”的最后一篇《香火万税万万税》。
  没有留评吗?
  @巧笑嫣嫣然1 19楼
20:53:10  真是写的太好了,佩服  -----------------------------  不是我写的,作者余少镭,转自“腾讯大家”
  2014年贺岁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由郑保瑞执导,汇聚了甄子丹/周润发/郭富城/何润东/夏梓桐/陈乔恩等名星,号称“承载着500年西游梦,被广电总局及中影领导夸赞”。首轮在全球32个国家地区隆重上映,仅在中国大陆就过10亿票房大关,“刷新中国电影史19项纪录”。  在当初看过此片后,余少镭老师很快在腾讯大家发了《一个250的500年西游梦-—&大闹天宫&到底要闹哪样?》。考虑到读者可能会有贡献10亿票房之人,如今我转载时时把该作的第一部份【剧透部分:不明真相的孙悟空】移到最后
  余少镭:《一个250的500年西游梦-—&大闹天宫&到底要闹哪样?》  【颠覆与解毒】  《西游记》忝列四大名著,故事家喻户晓,但其主题,却暧昧不清,或反抗,或妥协,或救赎,或开悟,任何人都可以借西游之情节,浇胸中之块垒。  成书以来,评书、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都对其进行过改编,或截其片段,或全本照搬,每一次改编,都是二度创作,因而也就打上了改编者的个人印记。  情节改动较大的,如经曲动画片《大闹天宫》,通过提纯,突出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宣扬了革命英雄主义,所以,电影在孙悟空打败十万天兵,“齐天大圣”大旗在花果山高高飘扬时戛然而止。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典型的解构作品,在无厘头的面具之下,爱、责任和牺牲这一深度母题,通过“当你明白了什么是舍身取义,你就会回来和我一起取西经”这句台词得到升华,嚼久弥新;同样是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走的是另类还原的路子,所谓魔由心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每个妖怪不是生来就想当妖怪的,是社会环境激发出他们恶的一面,而爱则无小爱大爱之分,能降住魔性,除恶扬善,就是世间真爱……这些改编,可以说,都有其颠覆之处,而这种颠覆,是否为人所接受,则见仁见智。  以此反观最新出炉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可以说,指责其情节之荒谬、台词之雷人,本来是多余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喜欢,不去给他贡献票房就是了。  所以,原书中老实本分只是被逼到绝路才反抗的牛魔王,在电影中变成真正大闹天宫的大反派,也就算了;  原书中神秘莫测的菩提祖师,在电影中变成被观音和玉帝一呼即应的小跟班,被牛魔王一击即败,也就算了;  铁扇公主成了玉帝他妹,也就算了;  二郎神给牛魔王当卧底,也就算了;  孙悟空和九尾狐交尾拍拖,也就算了……  但是,有一点绝对不能“算了”的,那就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若不进行解毒,毒死了花花草草也就算了,毒坏了小朋友的脑袋,那可就贻祸无穷了。  【美化与污化】  电影《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中的仙界人物,除被牛魔王蛊惑的二郎神外,几乎全是高大全的正面形象:  女娲娘娘为天庭牺牲小我,炼石补天;  观音娘娘为使孙悟空走上正道,派菩提去教化他;  菩提与反动派牛魔王英勇斗争,最后不幸牺牲;  一度上当受骗的二郎神最后也幡然悔悟,愤而揭发牛魔王的阴谋,站到正义的一方来;  而全剧刻意塑造的玉皇大帝,则是一个英明神武、慈悲为怀、平易近人、为三界和平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的伟大领袖形象。片中借观音之口,说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原书中此为如来所说),这就是他能坐上玉皇高位的原因,也是天庭政权合法性之所在。  因此,任何觊觎灵宵宝殿的行为,都是破坏三界和平的恶行。所以,片中的魔界诸角色,自牛魔王以下,一个赛一个丑陋、恐怖。而牛魔王这个反动头目,则集中了所有反派的特点,暴戾、凶残、阴暗、狡诈,他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牺牲魔界众生,不仅欺骗并利用了九尾狐、二郎神、孙悟空,还欺骗了深爱着他的铁扇公主,最后被觉醒的孙悟空打残,可谓罪有应得。  如此正邪分明的角色设置,80前观众是不是觉得很面熟?  再说一个细节:原著中,孙悟空闹天宫后,花果山群猴及七十洞鬼王等附庸者大部分被天兵天将剿杀,而在电影里,这笔血债被安到魔界头上。  孙悟空上天报仇时,玉皇大帝说:“天庭不可能干出这种事!”不得不说,这句话,如此耐人寻味。  原著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虽也不见得有多少自发反抗的精神,毕竟还有追求公平的诉求在(参见我的“8+1评孙悟空”系列)。  而电影里的孙悟空,完全成了一只脑残猴,除善良、多情外,几无亮点可言,他自始至终处处受骗受控,牛魔王骗他、二郎神激他,他都被玩得团团转。  菩提说这就是你的命,他就乖乖认命;  如来说这是你的罪,他就乖乖服罪——电影最后,孙悟空都已忏悔了,愿意花几百年来重装天庭赎罪时,如来还是莫名其妙地冒出来,将他压下,而他也就俯首贴耳地表示服罪。  说白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想告诉我们的是:反抗是找死,认怂也白搭。用粤话说:问你怕未?  怪不得电影里,孙悟空跟九尾狐互问年龄时,九尾狐说他,“你应该250岁左右吧”,孙悟空立刻自黑道:“哈哈,我是250,我是250!”  据说,该影片承载着500年西游梦,呵呵。
  【剧透部分:不明真相的孙悟空】  吐槽之前,请允许我剧透一番,不如此,不足以将怎么都消化不了的胃积物倾泻一空。如果你不怕被恶心到死都要花钱去看这电影,那么,你可跳过剧透部分,或者,直接关闭本文。  话说世界分为仙、人、魔三界,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天庭神仙,是三界各族人魔利益的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人魔服务的。但是,以牛魔王为代表的一小撮反动魔族,为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屡次向我天庭发起猖狂进攻。天庭在英明神武的玉皇大帝领导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最后,三界公敌牛魔王被我玉皇大帝亲自捉拿,不料,玉皇正要代表三界处死他时,被牛魔王所迷惑的玉皇他妹——铁扇公主却出来阻拦,一哭二闹三上吊,哀求其兄放过牛魔王,她保证牛不会再反,实现三界真正和平。我仁慈的玉皇大帝答应了,将魔族驱逐到火焰山,让他们自生自灭。  大战过后,天庭一片断壁残垣。这时,女娲娘娘炼石补天,完成了天庭重装工程。但补天之时,一块晶石跌落在花果山,孕育出一只石猴。这时,亡我之心不死的牛魔王,在魔族预言家的启示下,决定利用这只石猴,再次大闹天宫。同时,他还买通了南天门门神杨戬,让他卧底天庭,以便魔族反攻天庭时当内应。  石猴出世,观音闻知,特地派菩提去当他师父,教他武功,并让他存善去恶。菩提亲上花果山,刚好石猴因不慎捏死一只蝴蝶而懊恼不已,菩提现场秀出“起死回生”功,让石猴羡慕不已,答应当他徒弟。菩提将石猴带到他的地盘,给他取名孙悟空,并教他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最后却跟他说,要学会起死回生术,得靠你自己。将他赶走。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打败了混世魔王。又下东海龙宫借兵器,抢得金箍棒。这时,牛魔王派他的宠物、童年时跟孙悟空有过一面之缘的九尾狐回去使美人计,潜伏在悟空身边,伺机而动。  龙王上天告状,被二郎神拦住,二郎神说一只石猴不用劳动玉皇,派哪吒去将他擒来就是。哪吒到了花果山,孙悟空敌不过他,危难之际,牛魔王现身,打退哪吒,救了孙悟空,同时撺掇孙悟空说,要想得到起死回生之术,只能上天找玉皇大帝。孙悟空不知是计,闯入南天门,偶遇正在玩马的玉皇大帝。玉皇见他跟马有缘,封他为弼马温,让他掌管天马。二郎神杨戬故意鞭打天马,激怒悟空。悟空误入蟠桃园,吃桃毁桃,他师父菩提为免他祸上加祸,用捆仙绳捆住他,二郎神却激他跳进炼丹炉里烧断捆仙绳,炼就火眼金睛。  孙悟空踹翻炼丹炉,逃回花果山,发现群猴及九尾狐都被杀死。牛魔王告诉他,这都是天兵天将所为。不明真相的孙悟空,为报仇再次上天,牛魔王则趁机率领魔族再次反攻天庭。天宫大战中,菩提被牛魔王所杀,孙悟空发现了野心家阴谋家牛魔王的真面目,反戈一击,助玉皇大帝打败牛魔王,断其一角,并将其赶下火焰山,化成独角残牛。此时铁扇公主已产下红孩儿,发誓不管老牛变成什么样,都跟他在一起。  天宫经此一闹,再度满目疮痍。孙悟空后悔莫及,问玉皇说,重新装修要多久,玉皇说要几百年。孙便表示,愿致力天庭重修,以补其过。不料,如来佛突然出现,伸手将他压在五行山下,让他用几百年时间静思己过,以接受另一光荣任务。  没错,以上内容,便是刚上映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剧情,让我们先记住导演的大名:郑保瑞。还有四位编剧:黄子桓、司徒锦源、霍昕、陈大利。
  《我来剥孙悟空的皮(一)》——余少镭 西游解毒  “《西游》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这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是毛泽东1974年评《水浒》的名言,只不过把《水浒》改为《西游》罢了。毛泽东将宋江定为“投降派”,说他“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甚至还穿越几百年搞“修正主义”。当然了,毛泽东这么评《水浒》,也不是原创——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早就说过:“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毛(泽东)、周(树人)批宋江革命不彻底,但宋江毕竟曾经是体制内公务员,上梁山造反实出无奈,甚至带有被迫的性质,最后的受招安,也是大势所趋。用毛(泽东)、周(树人)的革命标准去衡量,《西游》的主角孙悟空,才是彻头彻尾的投降派。  取经团队人员构成中,唐僧是奉皇命踏上西行之路的,他的真正身份,是如来第二大弟子,因言获罪下放到人间挂职以备重用;而保护他的四位徒众之中,八戒、沙僧、白龙马,都曾经是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犯错误后被逐出体制外,保护唐僧取经,是西天和他们达成的回归体制内的条件。  只有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是绝对的草根出身,也曾在天上闹革命,本应是最彻底的造反者才对。不料,他被如来拿住并压在五行山下之后,痛定思痛,知道他根本斗不过庞大的佛家机器,投降才有活路。于是,当观音领佛旨赴东土经五行山时,他求观音放他出来,这时,“菩萨道:‘你这厮罪业弥深,救你出来,恐你又生祸害,反为不美。’大圣道:‘我已知悔了,但愿大慈悲指条门路,情愿修行。’”(第八回)  知悔了、投降了的孙悟空,在西行路上碰到跟他一样草根出身的妖怪时,是最凶残的,动不动就一棒打成肉酱。而对那些有背景的体制内宠物,他则听从其主人的招呼,根本不管它们犯下多令人发指的罪恶,一律放它们归天。  “终于是奴才。”鲁迅评宋江的话,套在孙悟空身上,更合适。  如此奴才,却一直被主流学界吹捧为英雄;革命话语系统里,他硬被加上“造反精神”“革命精神”“英雄主义”等光环,差点就再搞一个“学悟空日”了。毛泽东也对他大加赞赏,虽没题辞“向悟空同志学习”,却惺惺相惜地写下“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这样的诗句,全然忘了,西行路上“孙大圣”对大部分的“妖雾”都是无能为力的。他再怎么“奋起千钧棒”,也就打死几个低层级妖怪而已。  接下来我们就来剥剥孙悟空的皮,看看他“皮袍下的小”到底还有多少。    一评孙悟空:信仰紊乱  不管怎么评《西游》,有一点是绕不开的——这是一部描写宗教战争的小说。佛道两家为争夺早被儒家一统天下的东土大唐,合纵连横,勾心斗角,无所不用其极。在此背景下,第一主角孙悟空的宗教信仰问题,便是三教此消彼长的一个映射。  由石卵孕育出来的石猴,本来应该像一张白纸没什么信仰的,但他不是。我们看第一回,当他第一个跳入瀑布泉中,发现可供群猴居住的洞天福地之后,猴子们一个个只顾着“抢盆夺碗,占灶争床”,这时,石猴忍不住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这情节大家都熟,只是没多少人注意到,一只山中石猴,怎么就说出如此文绉绉的话来?我要说,恰恰是这句话,暴露了他是个天生的儒家子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出自《论语·为政第二》,原文是:“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信,是儒家修身“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孔子的意思,人失去了诚信,就像车没有了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寸步难行。石猴以此来提醒其他猴子,要守信用,拜他为王。  石猴此话一出,“众猴听说,即拱伏无状,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此“千岁大王”,又是儒家的玩意儿——天子称“万岁”,分封诸王只能称“千岁”。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皆权倾朝野,也只敢称“九千岁”,不敢僭越称“万岁”。  称王之后,“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注意这个“分派了君臣佐使”,也是儒家“君君臣臣”那一套。  石猴脱口而出就是《论语》,生下来就懂“三纲五常”,这些都足以证明,他天生就是一个儒家信徒。  可这个儒家信徒,偏偏粉的是道家那一套。当他为了学长生不老术,听从通背猿猴的话离开花果山寻仙访道,到了灵台方寸山时,一听到樵夫唱歌,歌中有“静坐讲《黄庭》”,他立马就说:“《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黄庭》,即道教《黄庭经》,该经为上清派重要经典,全真教功课之一。这只能说明,石猴在寻仙访道的八九年时间里,关注的全是道家学说,否则,他怎么可能一听歌词中有《黄庭》二字,即知道是“道德真言”?  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是一个神秘人物。很多人为他到底是佛是道吵得不可开交,“菩提”一名属佛,但其本人及手下仙童打扮,却全是道家装束。他的讲义,则什么都有,“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他想教给孙悟空的“术门之道”“动门之道”全是道家功夫;而“流门之道”,则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只有“静门之道”,才是佛家参禅打坐的功夫——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斜月三星洞”就像黄埔军校,什么意识形态都有。所以,说孙悟空拜菩提为师即入佛门,是不合事实的。  被太白金星宣召上天,当上“弼马温”之后,孙悟空算是正式加入了道教一派。但他跟道派的蜜月期很短,在天宫发动政变未遂之后,被如来镇住,见识了佛家法力的可怕,五百年痛定思痛,为了重见天日,终于皈依佛教。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写孙悟空跟唐僧正式踏上取经路没多久,走到观音院,进了山门,唐僧诚心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钟”,“祝拜已比,那和尚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这时有和尚问他怎么撞这么久,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这虽是玩笑话,也透露出孙悟空的潜意识,并不是真心皈依,只是迫于无奈罢了。  孙悟空弃道归佛,在书中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因为很多时候,在利益驱动下,佛道总是联手对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毕竟,以曾经的道教身份成为佛教徒,还是会遭人诟病的。  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孙悟空毁坏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无奈到蓬莱仙境求仙翁活树。碰到老寿星时,寿星第一句话就是:“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遂日奔波山路,那些儿得闲,却来耍子?”寿星还算厚道老头,话没说绝,但言语之中,不乏揶揄之意。也可以看出,这位号称敢“大闹天宫”的愤青,为了“脱性命”而“弃道从释”,已成为仙道之间的笑话了。  综上所述,从孙悟空的信仰史来看,说他是“儒教叛徒,道教弃儿,佛教鹰犬”当不为过。为利益而信仰者,其信仰随时可以动摇,这是天上人间的铁律。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央编译局前局长衣俊卿,这位研究马列主义的专家,为何会跟情妇躺在床上探讨到底是五台山还是普陀山拜佛更灵了。  且看下文《我来剥孙悟空的皮(二):权欲熏心》。
  《二评孙悟空:权欲熏心》——余少镭 西游解毒“我来剥孙悟空的皮”之二  孙悟空出世没多久,就想当王,其实这也是猴性使然。俗话说,不想当猴王的猴子不是好猴子,看过《动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别说是自然界中的猴群,连被人捉来关进动物园里弄几堆假山石当“猴岛”的可怜猴子,也常常为争夺王位打个你死我活——“暴力最强者说了算”的法则,虽然不够文明,却还是要比世袭、禅让、钦定等公平些。当上猴王,就意味着对猴群中的母猴拥有绝对的性权利,其他公猴不得觊觎。但孙悟空不同,我们已分析过,他是只没有性欲的石猴,他想当猴王的原因,除了权力,还是权力。  当花果山群猴发现大瀑布时,好奇心使然,都想知道背后有什么,但都因为对未知之境的害怕而不敢一探究竟。有一只猴喊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这时,石猴就勇敢地跳进去吗?且慢,且看书中所写:“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为什么连呼了三声他才跳出来?就因为这是一场豪赌——以生命去博王位,所以他权衡了一下,三声过去,才决定押上生命去赌。  可以想象,权力的诱惑,对这只石猴来说有多大。  
  闹龙宫闹地府之后,孙悟空终于再次引起天宫高层的注意。玉帝想派天将收伏他,最终依太白金星所奏,派他下凡招安。当太白金星来到花果山,道明来意时,“美猴王听得大喜道:‘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第三回)请注意“大喜”这个词。  在他第一次闹天宫打败托塔天王之后,太白金星再次下凡招安,孙悟空问天上是否有“齐天大圣”官衔,金星道:“老汉以此衔奏准,方敢领旨而来;如有不遂,只坐罪老汉便是。”此话一出,“悟空大喜,恳请饮宴……”如果说,第一次“大喜”尚可理解,被骗之后,天宫重施伎俩,他还“大喜”,那就只能理解为权令智昏了。  一再的“大喜”充分说明,得到体制内承认,是孙悟空最渴望的。  加诸孙悟空头上的光环,有一个最牛逼闪闪的,叫“反抗精神”。而能够证明他有此精神的,有且只有大闹天宫这一节。但是,在这两次的闹天宫中,他到底“反抗”了什么?  第一次上天,他被封为“弼马温”,让他管天马,他也就屁颠屁颠去“上任”去了,还干得挺欢的。只是在干了半个多月后,有一天,跟手下众监官喝酒,“正在欢饮之间,猴王忽停杯问曰:‘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衔?’众曰:‘官名就是此了。’又问:‘此官是个几品?’”当得知“弼马温”只是个无品级、未入流的养马职位(相当于农业部畜牧业司里面的一个小公务员)时,他才勃然大怒,反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  当时他说了一句话:“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问题是,一开始叫他养马,他根本没觉得“下贱”啊!所以,关键还是官位太低。如果“弼马温”是一品或二品的官,那么,他也就乐于继续养马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二次上天,闲逛了一段时间后,玉帝叫他去管蟠桃园,“玉帝道:‘朕见你身闲无事,与你件执事。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大圣欢喜谢恩,朝上唱喏而退。”(第五回)  说养马贱,管桃园不更贱?从马夫到农夫而已,可他又“欢喜谢恩”,为什么?因为这一次,他已经是玉帝封的“齐天大圣”了,有了这头衔,再低贱他也愿意干的。  其实,站在天宫的角度来看,招孙悟空上天,已经是破例让一个既没背景也没功劳的低层级妖怪进入体制内了。虽然“弼马温”没品级不入流,好歹也是“在编”——你知道公务员多难考吗?你知道有多少大学生为了能有个“在编”的身份,挤破头也要进环卫局当清洁工吗?你知道天蓬元帅、卷帘大将等高层,要历经多少修炼、“三千功满”才能上天获封吗?  既想进入体制内,又不耐烦循序渐进的游戏规则,一听说官职小就闹,这不叫反抗,而是撒泼。而当他在花果山前竖起“齐天大圣”大旗时,被镇压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如果说,第一次闹天宫,是因发现受骗而恼羞成怒,尚值得同情的话,第二次闹天宫,说起来就更令人不齿了——简单一句话,就是:国宴没他的份。  七仙女来摘桃,说王母要开蟠桃宴。孙悟空问有谁参加,仙女回答,东西南北海陆空各路神仙都请了。这时,“大圣笑道:‘可请我么?’仙女道:‘不曾听得说。’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还想坐首席呢!却不知,“齐天大圣”听起来牛逼,也就是虚职,离核心权力圈如此之远。而他的实权,也就监管特供农产品,最多偷吃几个特供桃也就是了,还想参加国宴?省省吧。  这一次,他却没发火,“反抗”更谈不上。一开始他用下三滥手段骗过老实巴交的赤脚大仙,只想变成他的模样混进国宴骗吃骗喝。不料到了宴会厅,国宴没开始,他闻到特供酒香,受不了,变瞌睡虫放倒厨工,“放开量痛饮一番”。最后喝多了,却怕了,“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去也。”回府途中迷了路,走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想进去探望老君,老君讲道去了,宫中无人,他却偷吃起老君的仙丹来。“一时间丹满酒醒,又自己揣度道:‘不好!不好!’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不如下界为王去也!”(第五回)于是逃回花果山。  瞧瞧,这就是孙悟空的“勇敢”和“反抗”。  分析到此,已很清楚,孙悟空被迫和天宫的对抗,并不是自觉的“反抗”。当他闹得不可收拾,如来出场时,他和如来有了一段对话。如来问他为什么要闹天宫,孙悟空说了一句话,将他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就是想当玉皇大帝。如来告诉他,玉帝并不是随便就能当的,他让孙悟空做一道数学题:“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受无极大道?”  我替孙悟空算了一下,答案是两亿多年,也就是说,玉帝是从侏罗纪时代,混在恐龙堆里就开始修炼,两亿多年后才当上玉帝的。所以,如来骂孙悟空:“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  这时孙悟空说了一句话,被很多人拿来作为他有“反抗精神”的铁证,他说:“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七回)《史记·项羽本纪》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即项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孙悟空跟项羽一样,都想“取而代之”。这种豪情壮志,不是“反抗精神”,而是“取代精神”。因为他们都看到绝对权力带来的绝对威势,但并不反抗这种不合理的
制度,只是想取代,想让自己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臣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