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秀非遗文化园进校园 感受指尖上的绝技论文题目

【大匠童心】指尖上的非遗
六月一日9:30至17:00
二楼中心圆(宝大祥对面)
将举办指尖上的非遗
百联中环公益表演活动
活动邀请到了长江流域古船模制作大师王双淮为大家展示九州绝技瓶装船模
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英自海表演海派非遗彩蛋画
剪纸艺术家汤扣成表演海派剪纸
海派艺术葫芦创始人“葫芦爷爷”湖南卫视专题报道人物黄阿金表演艺术葫芦
海派非遗传承人、六代棕编继承人马群表演棕编艺术
更邀请到了“天工奖”获得者海派玉雕家刘明盛表演中国玉雕艺术
除此之外还有
海派动态画像、
海派艺术糖化、
海派魔术、
中国面塑、
海派花色棉花糖、
海派花色棉花糖
详情请咨询店内,以店内为准!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推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第一论文范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并提供论文代写代发服务!
高等教育学论文分类导航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研究——以福建非遗文化为例
阅读量902次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要素之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校园建设,是打造高校品牌文化、提升大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保护和传承。就近几年福建省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非遗不单要进校园,更要扎根高校,从文化校园建设的角度出发,阐述地方高校如何在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传播方式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区域非遗文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关键词] 区域非遗;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04?0149?05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既是知识传播的主体,又是人才培养的场所,也是学术研究的前沿,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当前,地方高校在校园建设中注重的是物质层面建设,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建设,造成大学风骨和灵魂的缺失和错位。校园景观越来越美化,教育设施越来越完善,而精神文化的培育却愈发薄弱,使得校园文化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该以什么样的文化来引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作者认为,应根据高校自身的区域特性、教育特点、办学特色,充分发挥文化强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对文化校园进行创造性地建设与探索,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融入到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一方面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文化校园,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探索本土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途径。
一、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非遗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凝聚着广大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民族认同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寄托。高校开展文化校园建设,归根到底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以先进文化引领校园建设,以文化培养优秀人才。
区域非遗文化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将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以当地的人文底蕴发掘大学文化特色[1],势必催生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特征的文化校园[2]。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文化育人功能,而且为非遗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区域非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提升精神文化层次
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还是民族精神弘扬、传递的过程。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广大师生通过课程、学术讲座、参与非遗活动等方式,自发接受非遗方面的知识,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传承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激发师生的爱国精神和爱乡情怀,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非遗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升师生的精气神。只有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非遗的真正内涵,才能使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觉”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升大学的精神文化。
(二)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校园文化竞争力
纵览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可以折映出各地文化的精要,尤其在福建非遗文化中能明显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妈祖的传奇,客家的故事,惠安女的服饰,畲族女的头缠,神奇的寿山石雕,精美的脱胎漆器,南音,锦歌,闽南语歌谣等等,无不传载着福建百姓借助于文化纽带,和谐于自然万物的意愿[3]。无论是莆田妈祖传说、泉州南音,还是漳浦剪纸、宁德木拱桥、福州寿山石雕、武夷岩茶等独特制作技艺或三明朱熹祭典、厦门中秋博饼、龙岩客家春耕习俗等传统文化活动,都流露出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蕴含着独特意趣和境界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教育意义。
把非遗所蕴含的和谐理念、奋斗精神引入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以此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文化、人文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闽商文化等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形式与机会,也为学校高水平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指引了新方向、新目标。
(三)有利于保护地方非遗,创新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保护全面的工作,其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对传承人的培育和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主体是青年师生,他们与文化校园的建设息息相关。由于非遗具有活态和变异的特性,造成了在判别其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上的难度,必然导致实施具体保护工作更加困难。目前许多地方的非遗生存状况堪忧,尚未形成地方特色的保护体系。
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积极推动非遗文化扎根高校,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下一代,做到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教育与精神培育的相统一。例如,做为培养地方工艺美术人才的地方高校—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实施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了珠宝制作、传统家具设计与制作、木雕等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既是有效保护和传承当地非遗的有益实践,又是创新发展本土非遗文化的有益探索。
二、区域非遗与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非遗的基本情况
中国作为世界非遗大国,近年来,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2014 年,各地共有非遗资源近90 万项,其中有45 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位居世界第二;共公布了1 372 个国家级非遗名录,认定了1 986 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18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立了2 645 个非遗保护机构,投入非遗保护工作专项资金近30 亿元;已有云南、福建、江苏、新疆、陕西等16 个省区市颁布出台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目前,福建的非遗保护成果丰硕,走在全国前列。现拥有6 项世界级、124 项国家级、364 项省级、325 项市级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9 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52 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49 人,成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二)在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精神文化建设出现薄弱环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建设,追求的是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培育。而目前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更多的是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来构建校园文化,忽视了文化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淡化了以精神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许多地方高校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往往是注重硬实力的提升,弱化了软实力文化的建设,存在重理工而轻文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和研究缺乏足够的投入。这就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教育过程中被逐渐淡化甚至边缘化,师生历史文化积淀愈来愈薄弱,造成艺术观、价值观甚至道德观方面的缺失。
(三)区域非遗进地方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研究区域非遗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模式,探索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新路径,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福建非遗进地方高校的工作也是刚刚开始,正在积累经验和理论探索,在校园中的推广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1. 非遗保护与文化校园建设关系的认识尚未形成共识,非遗在高校的文化传播难于全面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非遗申报、保护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关注非遗,并领悟到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积极主动地将其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形成了良好的了解、参与、学习和实践非遗的文化氛围,高校总体上对非遗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在非遗保护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决策者们对非遗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价值认识,教师和学生的认识仍存在不同的看法,如大学建设与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与民族精神传递、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非遗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等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复杂的差异和矛盾,直接影响了非遗进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受益面窄,持续时间短,工作机制不完善
从2006 年起,国务院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区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各地陆续启动了非遗进高校的合作共建活动。可政策制定的时间却与高校期末备考时间相冲突,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更是忙于期末的收尾工作。非遗活动持续时间短,文化传播流于形式,在校园中难于对师生进行有效的非遗教育,从而唤醒师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目前,在地方高校教育中,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并不多见。因此,在地方高校文化校园的建设中,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是当前非遗进高校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3. 传播方式单一,文化内涵的传播缺失
现阶段,非遗文化在地方高校校园中的传播方式,更多的是依托于宣传栏、报刊、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介来开展的。校园主流媒体通过向广大师生普及各类非遗文化知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师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提升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非遗艺术团体和传承人提供帮助和服务,有力的推动了区域非遗在地方高校中的保护和传承。但由于新闻报道字数有限,海报版面有限,广播时间有限,都不能详尽地介绍非遗的相关内容,直接影响了非遗文化在高校传播的效果。并且,非遗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是一种活态文化,简单、流于形式的宣传报道根本无法有效地阐释和传播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求知精神、理想追求、奋斗精神、和谐理念,造成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尤其是精神文化的建设中非遗的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三、区域非遗融入地方高校文化校园建设的举措和对策
非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滋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是面对传统的发掘和修复,更是面对未来的文化构建。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有责任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人才优势和手段优势,充分挖掘区域非遗的文化蕴含,实现区域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实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引领的重任。
(一)加强顶层设计,努力践行创新文化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多次的提到了“创新”,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同样,非遗进高校的传承新模式,也是近几年地方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热点。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非遗保护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非遗的教育作用有效推动文化校园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改变观念,转换思路,形成共识。
在地方高校的文化校园建设中引入区域非遗,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遗,关键在于顶层设计,这就需要结合非遗保护和文化校园建设进行全方位、多邻域、深层次的战略设计。地方高校要认真制定非遗进校园的长期规划,明确范围、措施和目标,要根据其总体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循序渐进,逐步实施。还要构建高校、政府、企业、艺术团体与传承人交流合作的文化传播新模式。通过建立包括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各自所长,努力探索新时期非遗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工作长效机制,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与校企合作、学科建设、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设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化校园,发展成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流大学[4]。
(二)完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构建长期有效的保护机制
非遗在地方高校的保护和传承,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是根本。而在现在地方高校教育中,鲜有较系统、完善的非遗教育体系和内容。非遗的教育多数是由那些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老师来完成,基础理论的缺失、教学内容的冗杂,根本无法培养出合格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那么,如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就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1. 制定培养方案,成立研究机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地方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制定非遗师资队伍培养方案,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可通过聘用非遗传承人担任客座教授来充实教师队伍,也可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科任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非遗研究机构,组织科任教师深入民间调研,开展非遗科学研究,参与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还有,要树立开放型的文化理念,拓展社会资源,建立广泛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厦门大学朱子学会,组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国际化研究团队,举办了6 届海峡国学论坛、12 次国际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会、7 届“朱子之路”研习营,积极参与福建省“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项目,并与福建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开展朱子文化和福建书院非遗项目申报。
2. 立足广大师生,培养民族文化精神的自觉性,将非遗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一直以来,大学的教育注重的是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培育,而忽视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利用。非遗文化正是当地极具人文底蕴的传统文化精髓,它以独特的风格展示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活动是文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浓郁的非遗文化氛围与良好的校园文化相融合,既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又充实了师生的精神培育。
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文化艺术节、暑期社会实践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依托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师生走访、探寻民间非遗,例如福建高校非遗保护协会组织的“青春非遗薪火相传—大学生的光影视角”摄影采风,既促进广大师生对本土非遗的进一步了解,又激发对其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另一方面,依托曲艺协会、琴社等社团,有计划、分阶段的邀请非遗艺术团体进校表演,让师生近距离了解非遗。此外,通过定期举办以地方非遗为题材的艺术创作比赛、展览和演出,例如闽南师范大学举办的“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遗展演,彰显了两岸同根同源的传统艺术魅力,推动了两岸高校文化交流与合作。这既提高广大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形成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积极的、自觉的行为模式,也发挥了大学在非遗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3. 选择合适的非遗,营造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将非遗与校园学术文化相结合
非遗的产生和流传,必然是与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紧密相连着。并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引入校园,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那些普及面广、推广性强、在当地有广泛社会群众基础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是非遗得以保护和传承的根本,这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像南音、妈祖、朱子文化等,它们的产生由来已久,流传至今,并且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因此,有选择地引进些具有优秀品质的非遗进入校园尤其重要。
利用非遗传播教育基地,开展与非遗相关的学术活动,可以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注入年轻的活力。通过主办或承办与非遗有关的各类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到校交流研讨,开设专题讲座,活跃校园学术文化活动。例如福州大学非遗传播教育基地邀请朱熹第二十七代裔孙朱人求教授为高校师生做的《朱子书院教化与当代社会》专题讲座,激发了师生对朱子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热情。还有,在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精神、人文精神、学科特色等文化馆群的建设中融入非遗元素,例如福建师范大学的漆艺楼结合了学科特点和传统特色工艺,通过漆艺术作品展示、制作汇演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福建漆艺,真实感受其历史韵味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是一种非遗生态保护的新形式。
4. 依靠课程建设,扎根教育一线,将非遗与学校教学活动相结合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边实践边讲解的方式得以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这与非遗的传承方式一致。非遗具有活态流变性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性,非遗的保护、传承归根结底还是要保护好其存在特色与存在方式,传承好传承人所需要的生活形态。因此,开发和推进非遗课程建设不可或缺。为此,高校要从“继承传统、学习民间、兼容内外、服务地方”的理念出发,以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为龙头,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克服各自局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起保护、传承非遗的使命。
根据高校不同的专业特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地进行非遗课程的建设,通过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并进、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专业教学与公共教学交叉的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课程建设的特色化。例如,泉州师范学院2003 年首次将中国民间乐种引入教学,设立了全国首个南音本科专业;莆田学院在现代舞蹈、健身操等体育课程的建设中融入妈祖信俗、莆仙戏、车鼓等民间优秀的非遗元素,编排了妈祖舞、妈祖操、妈祖功等现代健身项目;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把学校办到工艺美术企业中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三)善用多媒介,构建新旧媒体的融合传播,实现文化传承和精神培育的双赢。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遗信息是通过网络、手机、车载电视等新媒介来传播的。新媒体传播有着传统传媒所不及的优势,它具有即时性强、互动性强和富有人性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宣传不足,传播非遗文化的效果更佳。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在新媒体传播中非遗信息被师生接受的程度低,大家更多接受的是那些点击率和关注度高的信息。由此可见,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的有效传播,不同媒介的合理运用是关键。
1. 增加非遗信息的重复率,加深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
当前地方高校对非遗的宣传逐年增加,但多数的宣传报道是一次性的、概括性的,专题报道和深度报道数量偏少,后续报道更少,所以非遗文化的传播效果不佳。因此,非遗信息重复率对非遗文化在校园中传播影响巨大,信息的重复出现使师生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变化,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为此,地方高校可利用宣传栏、校报、电台、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媒介多层次多角度广泛地报道非遗活动、传播非遗知识,不断提高师生对非遗的认知度,吸引更多师生自觉参与到非遗的研究保护中。还可以推出特色非遗专题、专栏,使广大师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报网互动,校内报刊服务于校园网站,校园网站丰富校内报刊,相互推动创新和传承非遗文化。
2. 充分利用新媒介的特性,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有效的传承非遗文化
现今,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具有专业化、分众化和互动化的特性,是实现非遗文化有效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新途径。校园网络媒体通过对非遗的报道,既向师生介绍了区域非遗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唤醒并激发广大师生对它的关注和讨论,又从专业的角度很好的挖掘和阐释了区域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传播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改进网上宣传,搭建论坛、微博、微信群、App 客户端等多元化的互动平台,正确引导师生开展网上交流、讨论,弘扬非遗的内涵文化,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同类热门论文
本类最新论文
本频道最新论文扬州:非遗公开课进校园 师生感受地方文化之美---中国文明网
扬州:非遗公开课进校园 师生感受地方文化之美
  9月11日下午,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江南曲美”国家级非遗交流演出走进蒋王中学,多样的地方文化艺术形式、极具互动性趣味性的表演、贴近生活的题材以及非遗传承人零距离现场教学,一场精彩的演出突破传统舞台形式,变为面向全校两千余师生的一堂非遗公开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扬州市文广新局、邗江区教育局、蒋王街道办事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蒋王中学承办。
  表演秀,美!演员们在表演扬州清曲表演唱《虞美人 听雨》。庄文斌摄
  学评话,嗨!学生向杨明坤老师学习扬州评话。庄文斌 摄
  看演出,乐!全校师生在校园操场上观赏国家级非遗地方曲艺演出。庄文斌摄
  数十次掌声笑声
  地方艺术魅力尽情展现
  “蜀冈巍巍,运河漾漾,古风清韵最绿杨……”身着旗袍,手抱琵琶,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演员们以一曲清丽婉转的扬州弹词开篇《扬州味道》拉开了演出序幕,韵律绵长唱不尽扬州味道。随后,国家一级演员、扬州弹词省级传承人沈志凤带领两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得主登台献演的扬州弹词《啼笑因缘·误入师长府》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将扬州杖头木偶技艺与书法、国画、川剧变脸艺术融为一体的木偶表演《绝技组合》令人惊叹;扬州评话青年演员马伟带来的王派水浒经典《武松打虎》选段赢得叫好声连连……
  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数十次自发的掌声、笑声是对演员们最大的认可,也是传统非遗吸引力的体现。
  苏扬评弹表演唱《小巷情深深》。庄文斌 摄
  木偶《绝技组合》。
  学生看演出笑开颜。
  与传承人零距离
  师生共上非遗公开课
  “《啼笑因缘》改编自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扬州弹词以扬州方言进行表演,当中有些人物角色会引用其他地方方言”……演出前后,主持人穿插介绍一些有关非遗项目的文化背景、表演形式等知识。
  “在我的印象中,扬州评话是爷爷、奶奶们坐在一起听先生说书,很枯燥,今天的演出完全颠覆我的想象。”来自高二(8)班的夏添说,一场演出不仅让自己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学习,真是太棒了。
  国家一级演员、扬州评话省级传承人杨明坤一上台,便要考考学生们的扬州话。来自高二(8)班的赵禧辰自告奋勇要说一段《武松打虎》。“武松,武二爷,在景阳冈把个酒喝醉了……”“你的这段里还是有些普通话的影子,如一般我们说‘把个酒吃醉了’……”杨明坤纠正道。
  生动的演出、普及性的介绍加上现场教学,一场精彩的演出突破传统舞台形式,变为面向全校两千余师生的非遗公开课。
  首进中学校园
  多形式传播非遗文化
  “这是我们扬州曲艺第一次以整台节目的形式走进中学校园,能够获得这么强烈的反响,有些出乎意料。”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姜庆玲说,一直以来,曲艺观众偏老龄化,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也在为培养年轻观众而努力,“如在小学校园定期开展曲艺课程,社区书场免费面向全体市民,杨明坤、马伟等人的表演视频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传播……”
  9月11日演出现场的反响是对这些努力最好的回报。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表演扬州评话的赵禧辰读小学六年级时曾在学校里受杨明坤指导,学的正是这段《武松打虎》。“从那时我就爱上了扬州评话,没想到时隔5年之后能再度向杨老师‘汇报’,很激动。我觉得传统文化的魅力值得细细品味,我们也有责任传承、传播好地方文化。”(扬州日报 记者&王璐)
来源:扬州文明网&&&&责任编辑:蔡红虹第A23版: 教育专题
&&&&标题目录
&&&&&&&&&&&&&北京晨报网
“请进来走出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探访“内联升”。
  京剧进校园。
  天坛东里小学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背倚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天坛公园的天坛东里小学,多年来致力于书法特色教育,形成了以书法教育为明显特征的“翰墨文化”,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这学期,为近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原有七大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再次受到学校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多学科联动聚焦“非遗”  中华传统文化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和精神宝藏。为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新时期育人教育内容,天坛东里小学依托学校周边天坛文化圈得天独厚的丰富“非遗”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为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学校以“非遗”为聚焦点,多学科联动合力上好“非遗”课。学校王玨主任介绍,为上好“非遗”课,学校所有学科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均围绕“非遗”知识进行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学科内“非遗”教育知识点进行备课,知识点内不涉及“非遗”知识的,&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课程资源之外的知识,引入课堂。  英语课上,老师组织学生用双语演讲的方式教授“非遗”文化知识;音乐课上,老师带着孩子领略京剧、昆曲等传统剧种的韵味;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孩子动手学习中国剪纸;劳技课上,老师给学生讲授茶文化礼仪……  丰富的非遗知识,灵活的学习方式给非遗课堂带来了巨大变化:课堂也比以前“热闹”了,“花样”多了,学生比以前积极性更高了,参与度高了。  “请进来走出去”近距离感受“非遗”  前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非遗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进近一步加强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学校通过专家课程走进来,学生活动走出去;家长课程走进来,全校实践体验走出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活动丰富了课程内容,打破了学校围墙,拉近了学生与“非遗”文化的距离。  “请进来”,学校不仅请来了学生家长,开展了“感受汉字魅力”、“中医药知识”等家长资源课,拉近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请来了民间艺术家、传人,为各班同学上民俗课程。学唱唱京剧感受国粹;捏面塑,做毛猴、打中国结学做民间手工;学花样跳绳、跳皮筋,感受民俗体育项目。通过和民间艺术传人的近距离接触,能帮助孩子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艺术素养。  “走出去”,&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中华老字号的故事,学习更多有关牌匾的知识,亲身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组织三年级走进燕京书画社,参观名家书法展,书法家现场书写讲座;四年级走进前门大栅栏,走进内联升,了解它牌匾背后曲折的故事和制作工艺;五年级走进便宜坊烤鸭店,了解美味烤鸭的制作过程;六年级走进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同仁堂,在那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医药文化历史,感受同仁堂人精益求精的自律意识。  “胸怀绝技”的家长、专家资源课,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收获了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识。为更好的展现学生学习成果,学校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等平台通过低年级绘画、中年级征文、高年级演讲的方式,把自己在“非遗”实践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展示交流,形成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  北京晨报记者  李小娟&丰伟宏
版权所有 北京晨报 1998 - 2013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晨报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1998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播放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园足球论文题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