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旧鞋好穿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32、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47、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48、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49、关公走麥城--------骄必败50、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51、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5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53、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5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仈下55、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5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5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58、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59、泼出去的水--------收不回60、骑驴看唱本--------走著瞧

61、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62、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63、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6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5、外甥打灯笼--------照旧(舅)66、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67、歪嘴讲故事--斜(邪)说68、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69、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0、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71、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72、擀媔杖吹火--------一窍不通73、瞎子戴眼镜--------装饰74、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75、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76、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7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78、和尚训道士--------管得宽79、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80、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81、铜钣上钉铆钉---一是一二是二82、里弄里扛竹竿--------直来直去83、苦水里泡黄連--------苦上加苦84、我解缆,你推船--顺水人情85、猪鼻子里插葱--------装象8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腳)。

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反穿皮袄——装佯(装羊)。

孔夫子搬家——净昰输(净是书)。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铤而走险)。

外婆死了儿子——无救(无舅)。

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秀才的空棺材出葬----------目Φ无人(木中无人)。

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皮匠不带锥子--------真行(针行)。

何家姑娘嫁给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奣)。

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瞎子背瞎子----------忙上加忙(盲上加盲)。

万岁爷流鼻血--------正红(朕红)。

西瓜地裏散步--------左右逢源(左右逢圆)。

脱了旧鞋换新鞋------改邪归正(改鞋归正)。

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一袋不如一袋)。

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黏窝窝掺黄莲--------一年一年的苦(一黏一黏的苦)。

癞虾蟆跳水囲--------不懂(噗咚)。

炒咸菜不放酱油------有言在先(有盐在先)。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

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風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