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穿鞋41码,亚瑟士脚型测试偏宽,买PG2需不需要大1码(不准备穿着打球,拿来散步)

新手扫盲贴~~~纯干货,史上最全最详尽选鞋攻略,跑者必读!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跑者而言,一双好的鞋很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帮助你跑得更快,也能最大程度保护你的身体。你了解自己的脚型?知道如何正确给自己选一双适合的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别着急,小编为您排忧解难,我们的宗旨是“不买最贵,只买最合适的!”常用的专业术语及基本常识扫盲pronateur=内翻过度:后掌外侧磨损前掌内侧磨损叫内翻过度supinateur=内翻不足:后掌前掌都是外侧磨损叫内翻不足三种足形:over pronation:内翻(内旋)过度&pronation:正常足under pronation:外翻(内旋)不足测量足型:每一双鞋适合不同的人,功能也不同。在选鞋之前,请先了解自己的足型。通常,足型分为三大类,每一种足型都和你的身高以及足弓有关。最快速、最简便的测试方法就是“湿脚测试”法:在浅盘中倒入少量的水将一只脚完全浸入水中脚底湿润后将脚踩在一张空白的硬板纸上深深踩下后将脚抬起观察自己脚底的形态就能清楚了解自己属于什么足型,这是选鞋首先需要做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足弓分类:正常足弓:如果你在脚印中部看到一半的足弓,那意味着你的脚型是最普遍的正常型。这种脚型的跑者通常落地时向内滚动缓冲不够,所以对冲击力的吸收减缓不明显。如果是正常足弓,你可以穿任何型号的跑鞋,一般以稳定系鞋子最佳,因为它能给你足弓中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对于轻体重、正常足弓的跑者来说,中性缓震不带任何支撑的鞋更合适,从运动力学上看,这是最高效的。低足弓:如果在纸上看到完整的脚印,且非常饱满清晰,那说明你属于低足弓,跑步过程中脚跟外侧着地,形成过度内翻,增大了关节过度损伤或疼痛的风险。你需要选一双稳定系的跑鞋,且有双密度的夹层鞋底,能给你更好地支撑效果,适合轻微的内翻跑者。如果你是一名内翻严重的跑友,建议选择控制性跑鞋,坚硬的鞋底给你更好地保护,避免减震垫太厚,同样适用于那些身材高大、大体重(超过165磅)或者罗圈腿的跑友。高足弓:如果脚印外侧狭窄,几乎中断,且足弓内部空间很大,那可以肯定你属于高足弓,最少见的一种足型。这种足型的跑友在跑步过程中脚落地向内缓冲不够,对落地冲击力的吸收不够,长期以往对膝盖的伤害很大。建议这样的跑友选择中性缓冲鞋,因为他们需要软底增强旋前肌吸收落地的冲击力,建议选择减震垫较厚的鞋。跑鞋分类:缓冲减震型跑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不过分强调对足弓的支撑和脚跟矫正功能的跑者。如果你属于正常足型,没有严重的内/外八字的情况出现,没有出现过严重的崴脚伤病,且跑步时习惯前脚掌着地,那这类跑鞋最适合你,给你提供舒适、有弹性的感觉。同时,这类跑鞋一般较轻,适合于体型小和初学者穿着。稳定支撑型:这类跑鞋主要适用于那些需要一定的足弓支撑和脚跟矫正的跑者。比如你跑步的时候有轻微的外八字脚或者内八字脚,或者跑步时习惯后脚掌着地,再或者你每周都至少要跑步锻炼4次以上,而且每次距离超过3公里,需要对脚部给予一定的支撑保护。那么这种鞋子应该比较适合你。这种跑鞋的重量一般比缓冲减震型的鞋要重一些。PS:缓冲减震型和稳定支撑型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类跑鞋,适用于大部分的跑者,无论你是初跑者还是资深跑者,这两类鞋的性能区别也比较小。控制型:如果你已经证明自己跑步的时候有内八字脚现象(比较严重),或者你的脚踝力量比较差(比如曾经崴脚受伤),或者你的体重比标准体重偏重,或者你跑步姿势习惯全脚掌着地,那这种跑鞋应该比较适合你。它能提供比其他种类跑鞋更 多的对足弓和脚跟的支撑和步姿矫正,从一定程度上防止意外受伤。不过,相对于缓冲型和稳定型跑鞋,控制型跑鞋的重量更大,这与它对脚步的保护 和震动的缓冲是成正比的。越野型跑鞋:如果你经常在小河边的泥泞小径,在郊区的山涧小路上跑步,那就选择越野跑鞋。外底的纹路粗大,鞋底较硬,上部材料一般防水泼,考虑到野外路面情况复杂,多石头、沙子、泥水,需要更结实和坚硬的鞋底, 同时鞋表面有一定防水功能,另外,还要避免鞋带被树枝、草棍等挂到的危险。如果你在水泥、沥青路面跑步,不建议你穿越野鞋,因为这种跑鞋的外底纹路往往过于突出,造成局部压强增加,在平坦路面上, 反而无法起到足够的缓冲作用。竞速型跑鞋:这一类鞋通常为竞速、追求卓越成绩而特别设计,目的为专业运动员在比赛时最大程度发挥潜能取得好成绩。重量轻、簙、反映快是它最大的特点。这类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的,如果你不是专业的跑者,不建议选择,因为技术不够反而会造成受伤。专业马拉松鞋专门给那些职业运动员设计的马拉松专用鞋,从材质、重量上都是从最轻的原则来设计。通常来说这样的鞋子寿命不长,可能一双鞋就用一场比赛。如何判断鞋子的类型:&越野鞋和路跑鞋:&越野鞋底纹路明显比较夸张,甚至有类 似足球鞋底鞋钉的构造。路跑鞋的特点是明显比较轻,材料很簙,甚至鞋带都很细。减震缓冲型/稳定性/控制型:减震缓冲型跑鞋比较轻,中底一般手感柔软,而且基本为一整块发塑胶做成。相反,稳定支撑性和控制性就不同,考虑对足弓和脚跟的额外保护和纠正功能,中底一般都采用两种以上的专利技术或者不同密度的发泡塑料。控制型跑鞋鞋底一般做的比较平,而稳定型跑鞋往往在足弓部位和后脚跟部位的外底处明显收缩,并用硬塑料垫支撑。如何购买一双合适的鞋?1.&一双合脚的跑鞋穿起来后脚跟应该非常贴合,但不紧绷。尝试系上鞋带但不绑紧,你的脚应该可以轻松从鞋里套出。将鞋带穿过最小的那个孔,绑紧后你的脚不会感到不舒服。注意,任何一点点细小的不舒服感在长时间的比赛中都会被无限放大。2.&合适的鞋子的鞋帮应该是非常紧实的,且非常贴合你的脚背。在试穿鞋子时,很多人会抱怨鞋子太紧,脚掌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除非有另一双非常合适或者松紧度恰到好处的鞋子,否则在换另一双鞋之前,先尝试换一种系鞋带的方式,或许就能解决问题。3.&你的脚在鞋的前脚掌部分,应该可以在不需要越过鞋垫的情况下左右移动,前脚掌的鞋垫要比脚掌宽。用手指挤压鞋帮的左右两侧,最合适、理想的宽度是在鞋子最宽的地方留出大约0.6厘米的空间。如果鞋子太窄,你的小脚趾位于鞋子的边缘,且会感到明显的挤压感。4.&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一双合适的鞋,当你系紧鞋带站立时,双脚不会感觉压力,你的脚趾可以自由灵活上下摆动。5. 在穿上鞋子之前,你可以这么做:握住脚跟,然后把脚尖在地板上压。鞋子的弯曲和这周必须和你脚的行动一致。如果不一致或者不对称,很容易引发足弓疼痛或者足底筋摸炎,当鞋子缺乏足够灵活的柔软度时,会导致跟腱疼痛或小腿拉伤。6. 了解自己的足弓类型,这不是全部,接下去你需要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足弓的鞋子。试穿鞋子时,不能以站立时的感受为准,穿上鞋尝试小跑一下或者在店铺里的跑步机上跑一下,尝试各种情景,例如人行道,上下坡等,这能带给你全方位的感受,让你适应各种情况。避免五大选鞋误区对于刚刚接触跑步的新手来说,在选鞋、买鞋的过程中或许会犯错或进入受到旁人的误导,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新手最容易进入的5大选鞋误区,请大家避免!1. 看样式买鞋。一些跑者太追求时尚,选择跑鞋时也不例外,希望大家不要抱有这样的思想误区。有时候,当你看到一双非常酷炫的鞋,但几个月后或许你将发出类似“这双鞋穿得很不舒服,导致我的脚受伤。”这样的抱怨。当你买鞋时,请从舒适感以及功能性来考虑,而不是时尚。2. 不问就买。当你准备付钱时,别忘了询vsk入跑步俱乐部是否有折扣。大部分大品牌专卖店都会给会员10%-20%不等的优惠。3. 宁小勿大。如果鞋子过度紧绷,将引发水泡或黑指甲这样的情况。通常女性喜欢买鞋时选择非常紧的尺码,因为她们对于鞋子的尺码非常敏感,在别人面前会因为自己鞋子看上去太大而感到害羞。小编想说:“用你的脚趾去弹钢琴。”意思是合适的鞋子必须在前脚掌留出足够的空间,差不多1.2厘米左右。4.&时间错误。很多时候,人们早晨来到商店,对着店员说:我要这双鞋。随后第二天返回商店说:“昨天下午5点我穿上鞋,发现尺码太小了。”早晨你的脚开始轻微膨胀,时间持续到下午4点,那时脚的大小早已和早晨不一样。所以建议选择晚上去买鞋。5.&主观假想尺码。这个问题很多人跑友都会犯,例如主观认为耐克穿8号,换成NB也是8号。事实上,虽然都是跑步鞋,但不同品牌不同款式,尺码都会不同,包括不同脚型不同鞋帮都将影响鞋子的尺码。当你买鞋时,不要偷懒,亲自试穿每一双鞋,因为穿在脚上的感觉是不会骗人的,是最真实的。
[&此帖被davidwen在 11:36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不错的文章,可惜很多好的跑鞋在国内的价格太贵了,而海淘的跑鞋在性价比上会更有优势。
不错的文章,可惜很多好的跑鞋在国内的价格太贵了,而海淘的跑鞋在性价比上会更有优势。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引用2楼 @ 发表的: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那些刚刚跑步的新手,个人不建议初跑者选择竞速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同,新手驾驭不了很容易受伤。
引用2楼 @ 发表的:
这篇文章把performance shoes和racing shoes描述的太邪乎了,仿佛有多高不可攀一样。
其实只要有点经验的跑者都可以穿上这类鞋追求一下速度。被那么多人推崇的adizero就是performance shoes,难道非职业选手还不建议穿了?
我自己穿的就是图中的那双wave sayonara,我不是职业选手,但这双鞋很适合我。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那些刚刚跑步的新手,个人不建议初跑者选择竞速鞋,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同,新手驾驭不了很容易受伤。
很棒的帖子,不过我认为对于具体内容不够全面
绑定。。。。。。。。。。。。。。
好专业的帖子,收藏学习学习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mark,多学习。
引用8楼 @ 发表的: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一个拇指不算太大,根据自己情况,不管如何一定要留出一些空间。防止出现挤脚的情况。
引用10楼 @ 发表的:
一个拇指不算太大,根据自己情况,不管如何一定要留出一些空间。防止出现挤脚的情况。
一个拇指不大正常,可是前后各一个拇指啊……
引用11楼 @ 发表的:
一个拇指不大正常,可是前后各一个拇指啊……
写错了,不是各一个,是前脚掌留出空间
挺有用的 很详尽 就是跑鞋的价格还是比较高
mark!!!!!!!!!!!!!!!!!!!!!!!!!
不错。有帮助 帮顶+收藏
尺码选择 是宁大勿小吧。
好贴子 但是 测试 方面是问题
用沙子比较复杂
好贴~~~~~~~~~~~~
引用8楼 @ 发表的:
4. 跑步过程中,尤其夏天,脚会出现轻微肿胀的现象,所以确保当你穿上鞋子,最长的脚趾与鞋子顶部之间、脚后跟分别留有一个拇指的空间。
——前后都留空这么多,会不会太大了一点?
也没说大拇指还是小拇指啊,
很好,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04人参加团购629.00元&899.00元
1185人参加团购368.00元&799.00元
200人参加团购749.00元&1299.00元
1883人参加团购289.00元&619.00元
443人参加团购118.00元&199.00元
309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1243人参加团购649.00元&969.00元
302人参加团购330.00元&799.00元
296人参加团购479.00元&1199.00元
78人参加团购59.00元&99.00元
284人参加团购88.00元&229.00元
385人参加团购528.00元&1099.00元Paul George 2
漫步星河!-识物
正在努力加载...
此商品暂不代下单哦~
Paul George 2
漫步星河!
在昨天凌晨雷霆客场挑战骑士的比赛可谓是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在这场比赛詹姆斯有望冲击生涯30000分大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雷霆三巨头之一的保罗·乔治将迎来专属于他的第二双签名鞋——Paul George 2! 在这场比赛中保罗·乔治出场32分钟,轰下全场最高的36分,另外还有7篮板2助攻轻松到账,全场19投12中,罚球8中7,最终以148-124的超大比分率军取胜!本来这场比赛大部分球迷是来见证詹姆斯30000分的伟大时刻的,未曾想乔治如此高效的表现让他成功抢戏詹姆斯,打破了詹姆斯在自己头上拿下30000分的美梦,并表示:我不想成为他30000分里程碑的一部分! 回看这个赛季的乔治,确实没有之前在步行者时让人看得那么过瘾。自去年夏天乔治被交易至雷霆后,引来甜瓜安东尼,成功组建了雷霆三巨头这样的豪华阵容!但在惊动整个联盟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质疑和担忧,不少球迷为他们的球权分配问题而感到头疼。而在这赛季的40余场比赛中,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不可否认,乔治在雷霆的这段时间,确实有一些还不错的表现,但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实力。不得不说,球迷对乔治抱有的期望,还是很高的,而大多数时候手感不佳,10分出头的表现确实很难让人满意。 很多球迷觉得乔治不该来雷霆,也有球迷说乔治不比以前了,还有人说在这样下去Nike要放弃乔治了!而乔治却没有丝毫沮丧和失落,今天换上他全新的第二双签名鞋——PG2,在去年冠军队骑士的主场大肆进攻,以亮眼的表现向所有人证明:乔治永远是乔治!完全没有受詹姆斯的影响,反倒把这场比赛当做了自己新球鞋的发布会!这样高涨的状态,这样的仪式感,不得不让人对这双具有特别意义的乔治新宠充满了好奇,究竟是怎样一双球鞋,能让乔治突然回归?Paul George 2的设计依旧以乔治的兴趣爱好为灵感,这一次以乔治钟爱的游戏作为设计主题的灵感。乔治曾说自己是NBA最痴迷的PS游戏玩家,并说自己对电子游戏的热爱简直就是天生的!小时曾收到过的PS2圣诞礼物,出门时总会带着它。于是乔治希望能在新的战靴中加入一些相关的元素。 作为PG1的设计师Tony Hardman这次要为乔治设计第二双签名鞋款,听到乔治有这样的设计想法,很快就开始了头脑风暴。其实在上一代产品中就已经有了游戏主题的配色,作为NBA 2K17的封面人物之一,2K配色是必不可少的,但PG1的这款游戏配色好像并不能满足乔治的期待。于是,Tony Hardman决定与PlayStation团队展开合作,做一款能满足乔治的游戏主题配色! (注意:是动图哦,仔细看~)这一次PG2中将PS4动态主题中的星空图案应用在了球鞋的设计上,鞋垫的银河图案就是最大的体现。而更酷的是在鞋舌上的logo,只需按一下就会像PS4开机时一样亮起蓝光,有呼吸、亮起和关闭 3 种模式可供选择,同时还会发出和 DualShock 手把类似的震动回馈,科技感十足! 灯光的开关藏在鞋舌内部,据说电池能用超过 150 小时,不过可惜的是没法充电,这点确实稍有遗憾,喜欢的话多买两双吧哈哈! 另外,靠近前掌的四个前端彩色鞋带孔也是对应了 PS 手把按钮的蓝、绿、粉、红四色,后跟处衔接至两侧的大面积TPU稳定片上还可以发现游戏机手柄上标志性的“○、△、×、□”按键。 鞋身前段的两个鞋带孔也像极了游戏机的手柄形状,右脚后跟处提带上“PG13”的字体也是和PS品牌同样的字体,如果你也是游戏机爱好者,这些细节就会轻易被你发现。这双鞋还有一个彩蛋就是左脚后跟处的数字代码,这串代码可以在PS4中兑换一组乔治主题的动态主题以及一些其他的小惊喜,感兴趣的你不妨试试看! PG2的整体鞋型与PG1相比有不小的改动,加高了鞋帮的高度、将一体式内靴改为偏传统的鞋舌,摒弃了前掌的魔术贴,取而代之的是“动态翅膀”的结构设计来提供与前代同级的贴合感、固定感!这样的好处是弥补了前代由于穿着的人脚型不一而导致魔术贴稍长或稍短的问题,在自由度上有着不小的提升! 材质上依旧沿用了麂皮面与网布的经典结合,中底缓震上依旧是前掌Zoom Air加发泡材质的组合,不过这次Zoom单元的厚度加到了10mm,而且Zoom和脚部是直接接触反馈的!PG1是将Zoom嵌在上下两层发泡材质之中,而这一次脚离气垫更近,Tony Hardman想为乔治带来更好的前掌推力!这样一来一代中“漫步云端”的体验将会更加明显!另外,这次Nike的logo是倒钩设计,中底彩色的泼墨设计怕是要吸粉不少啊!当然,PG2 依旧针对鞋底做了文章,前代得益于独特的鱼鳞纹理,使得抓地力方面的表现获得一致好评。而这一次鞋底的设计上依旧采用异形纹路,密集的菱形波形势必会提供相当出色的抓地力!较深的凹凸落差也让耐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这样一个全新的外底设计已经让人迫不及待的期待实战中的摩擦了!T 代表他的姐姐 Teiosha ,她也是一位篮球运动员!PORT 是另一个姐姐 Portala ,她是一位排球运动员。MOM:乔治对妈妈的感情也被注入了这双鞋中POPS意指Paul George的父亲。OLIVIA是Paul George小女儿的名字,相信大家还记得Nike PG1球鞋左脚内侧印有 “5-1-15”,这个日期正是Olivia的生日,我们都知道乔治的老家是洛杉矶,此前他也一再表示想回家打球,鞋身中底内侧压制的93552便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邮编。这一系列的个人元素都被用心良苦的Tony Hardman注入在这一代战靴中,其实有兴趣的朋友还会在鞋子的各个地方发现一些其他有趣的蛛丝马迹,这些你最好入手之后仔细去研究体会,我相信那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 乔治在上一代的鞋盒设计中提出“漫步云端”的想法,得到一个非常好看精致的鞋盒。而这一次,鞋盒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乔治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类已经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所以不要告诉我天空就是极限。”整体鞋盒呈现出以黑黄为主色调的宇宙主题,撕裂的地表露出浩瀚的星河,也寓意着打破束缚,突破极限,追求更高的境地!如果说一代的鞋盒是精美,那这一次就是震撼! 除了这双“PlayStation”以外,目前还有一双雷霆配色,鞋身主色调采用雷霆的蓝色和橙色,鞋底还采用了与乔治酷爱的钓鱼相关的“锦鲤”花纹,看来乔治对这俩爱好还真是有很深的执念呢!回看PG1的丰富配色,想必这回的PG2也不会在配色上让我们失望,希望能有更多有趣的配色与大家见面! 最后,祝福乔治不再有伤病,保持好的状态,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好更精彩的表演吧!
Paul George 2
漫步星河!41码偏小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41码偏小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就是类比人体脚型的码小一的意思 举例:你的脚型码是41也就说你本身穿正码的皮鞋应该穿41码的但是你说的这个商家标注的是41偏小一码,就是说你要买42码的鞋子穿着才刚刚合脚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O(∩_∩)O,互相帮助,祝共同进步!
采纳率:8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按脚型选择跑鞋 & 脚型的测量标准有哪些_什么值得买
可能是史上最强的跑步科普文:详解按脚型选跑鞋究竟靠不靠谱
小编注:超强干货来袭!跑步为什么会伤脚?究竟背后是什么原理在起作用?如果你一直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这篇文章正是你的菜。作者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正确的脚型测量方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什么的内旋及内旋的特点,并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内旋脚应该如何选择跑鞋。感谢值友@Granis的分享。全文内容的概要在《全文摘要》和最后的《总结和建议》两部分前言最初拟定的文章题目,是《内旋控制理论是循证的吗?》,显然很多人看了题目会不明所以,所以改成了通俗的版本,按脚型选鞋(内旋控制理论的内容)有多不靠谱(循证的靠谱,不循证的不靠谱)。我曾经的题目构想还有 按脚型选鞋科学吗,但“科学”这个词在国内真的被用滥了,被等价于“正确的”或者被混淆为“技术”。科学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就运动医学而言,就是循证医学,就是以论文里的试验证据为准。然而要是以这个作为文章是否科学的标准,国内的绝大多数标榜自己“科学”的跑步知识文章都不科学。还有一个题目的想法是 关于按脚型选鞋的真相 ,但“真相”这个词同样被用滥了。在运动医学领域,有可能揭示真相的只有论文证据,所以绝大多数所谓揭秘真相的文章自己都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且,科学从不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真相,而只认为自己取得了接近真相的模型,从科学哲学角度说,科学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相(有关科学哲学推荐一本小册子,西方哲学史作者伯特兰·罗素的《宗教与科学》)。这里从文章题目上扯了一堆废话(如果小编真要改我题目,我在这儿就留了罪证),不过大家也应该能看出来这篇文章会是什么样了——只以论文证据为本,力求做到真正科学、循证。鉴于本文以科研证据为本必须得分析论文,篇幅还相当相当长,所以阅读体验不会很友好。为了方便阅读我写了个全文摘要。正文之中,我也会用一些加粗字体标出重点。正文中所有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都有原始文献的超链接,文末附有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同样所有文献都有超链接。部分论文有开源PDF全文,所以正文中引用文献的超链接是一个PDF文件的下载地址。在结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中,如果论文题目和发表期刊都有超链接,那么论文题目上的超链接是开源PDF全文,期刊上的超链接是在线摘要。引言基本每个刚踏入专业跑鞋圈的跑者都会听到以下圈内黑话:内翻、外翻,高足弓、低足弓,过度内旋、内旋不足等等。他们告诉我们,要把足型分为三类:(#译者此处使用内旋体系进行翻译,pronated使用和over pronation“过度内旋”一致的翻译“内旋”。而使用内外翻体系翻译时,pronated和over pronation有人翻译成外翻、有人翻译成内翻,supinated、under pronation同样有相反的两种翻译。内外翻的中文使用特别混乱,除了有两种相反的翻译的pronate、supinate外,内外翻的词源还包括evert/ invert、varus/ valgus等,贵圈乱得不能更乱)1.第一种脚型:over pronation(过度内旋) /pronated(内旋)/ flat feet (平足);2.第二种脚型:normal pronation(正常内旋)/neutral(中性)/ normal arch (正常足弓);3.第三种脚型:under pronation(内旋不足)/ supinated (外旋)/high arch (高足弓)。据说我们可以用水印测试等简单方法将自己的脚套用到这些脚型标准里(无论这些脚型标准本身含义有多混乱,无论每套脚型标准是否真正对应),根据这些脚型标准,我们又有一套按脚型选缓震型、控制跑鞋的理论,依据这一整套理论我们就有了由缓冲型跑鞋(neutral/ cushion)、稳定型/支撑型跑鞋(stability/support)和控制型跑鞋(motion control)三类跑鞋构成的跑鞋矩阵(矩阵的另一条坐标轴则是缓震性)。支撑系跑鞋相比常规的缓震系跑鞋有专门的内旋控制设计,控制型跑鞋相对支撑系跑鞋而言内旋控制设计更多更强。而在科研圈内,一般只有motion control footwear这一种说法,跑鞋产业称为支撑系跑鞋和控制系跑鞋的两类有专项内旋控制技术的跑鞋都属于motion control footwear。下文在不做特别说明时一律以“支撑跑鞋”指代两类motion control footwear。(如不作特别说明,本文中的鞋类商品图均来自)&跑者世界2015冬季指南编辑之选&&跑者世界2016春季指南编辑之选奖产品&《跑者世界》杂志的中提到,最早的支撑系跑鞋是1977年的Brooks Vantage。而根据足型选鞋的思想,可能受到过Colonel Harris和Major Beath在1947年的军队足部调查的影响(其中发明了一种独创性的脚印评估法,可能是今天跑鞋选择中脚印测试的起源),1980年的《The Running Shoe Book》一书可能第一次以图片形式提出了三种足型以及对应的跑鞋类型的理论。尽管我们不知道按脚型选鞋的理论的确切起源,但基本上80年代以后的每一期跑者世界杂志都使用了这一理论(第一个就是),大多跑鞋生产商商和跑鞋销售商(乃至一些运动伤病专家)都使用了这一理论,一些跑步专营店专门设置了一些(看起来)高科技的脚型检测装置。在今天,对应三类脚型和三类跑鞋的能力简直被视为检测跑鞋品牌和跑者专业性的第一关。但是,内旋控制理论真的是有证据支持(即循证evidence-based)的吗?我们对内旋控制理论的具体用法(如脚印测试选鞋)真的靠谱吗?(我不是针对支撑跑鞋,我是说,在座的专业跑鞋都是辣鸡)我们的选鞋体系(按脚型选支撑缓震是其中之一)是否循证这个问题,系统性综述论文早就进行过研究,所有对跑步科研有所涉猎的人大体都能猜到结果——我们的选鞋体系并非循证,从来就没有人有力证明过跑鞋有任何减少伤病的能力。跑鞋最多只影响一些【可能】影响伤率的中间量,甚至对这些中间量的影响都是不具有临床重要性乃至和预测相反的。更要命的是,中间量和伤率的联系往往非常非常弱甚至根本没有明确相关性,对论文数据池进行meta以后我们能确定的影响伤率的因素很少很少,就我所知,唯一在所有相关论文中都会增大伤率的影响因素只有旧伤,跑量、体重对伤率的影响都不是始终一致的(部分论文中,高跑量、大体重反而是保护性因素)。Richards等人的工作是把“现代跑鞋选择体系并非循证”这一结论真正系统化、数据化、论文化。他们众多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了英文论文(具体数据库、论文检索方法请),结论毫无意外:没有原创研究(无论是直接还是通过综述论文间接)达到本次研究的标准,即直到文献检索的上限时间2007年中旬为止,没有论文表明带有加高的缓震后跟和对应脚型的内旋控制系统的跑鞋能降低伤率、预防骨关节炎、提高运动表现、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和提高总体健康状况。(题外话:这篇论文的Background部分对现代跑鞋技术体系的科研证据进行了非系统综述,值得一看)在这篇08年发表于不列颠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 BJSM)的系统综述论文之后,新发表的论文并没有给情况带来太多变化。符合这次综述主题的论文更多了,但给出的结果互相矛盾,有几项实验显示内旋控制跑鞋几乎不影响伤率(包括3项使用足底形态测量内旋的试验,两项使用FPI-6测量体系的试验),也有最近的一项高质量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表明内旋控制跑鞋减少了过度内旋足的伤率(使用FPI-6测量内旋),没有一个算得上决定性的证据,对现在的情况我觉得应该称之为尚不明确。在总体上而言,按脚型选择内旋控制程度不同的跑鞋的理论依然是非循证的,是没有证据支撑的空中楼阁、无本之木。如果不想深入了解的,到上面这句就已经够了。本文之后的内容会更加深入地分析内旋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当我们具体审视内旋控制理论的每个假设时,就会发现,这栋空中楼阁简直是一栋千疮百孔的纸牌屋。内旋控制理论基于以下假设:内旋不正会引起受伤;将内旋控制到“正常”范围能减少受伤,内旋控制跑鞋能有效做到这一点且不引起其他有害影响。并且还有个大前提,即我们真的能准确测量内旋,或者至少我们所测的被称为内旋的东西(无论它是否真的是内旋)符合上述两项要求。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出现问题,就不能推导出“对内旋不正跑者使用对应内旋控制系统的跑鞋能减少受伤”这一结论,整个理论体系(可以称为Paradigm范式)就会崩塌。但是,单就内旋控制跑鞋是否能减少受伤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做随机对照试验检验内旋控制跑鞋是否能减少伤率。循证医学是实证研究,更重试验检测而不是物理学式的理论推导。狄拉克曾说:所有的科学不是物理学, 就是集邮&。很遗憾,医学目前还依靠试验数据作为最高等级的证据(数据来源于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CT或者对RCT的meta),可以说还停留在集邮阶段。从循证医学来说能证明疗法有效性的只有试验数据。人体我们还十分不了解,确实存在机理不明然而确实有效的疗法(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有效性远不能以足弓高度和伤率间尚不明确的关系来解释),它们只能靠实验检测出来,现有的理论解释不了,但确实有效,只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机理做进一步研究,找到新的能解释有效性机理的理论。全文摘要一、内旋是什么?我们真的测对内旋了吗?足部内旋是复杂且难以测量的,单个参数的测量容易发生偏倚[15],静态测量预测跑步时的动态情况的能力很差[7]-[14],使用皮肤、鞋面标记的动态测量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骨骼运动状况[16]-[24]。此外,每个跑者的内旋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2][25],内旋并不是终身标签。二、内旋不正真的会导致受伤吗?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争议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最近的一些系统性综述论文显示出内旋和下肢伤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很弱的联系,但远非决定性证据[26]-[28]。此外,形态学中所谓的“理想足型”本身就是个问题。人类从骨骼关节层面上就是不同的[30]-[32],不存在普适的最佳足型,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健康成人的足型均值其实是中等程度的过度内旋[33][34],按“理想足型”的说法那正常人都有“病”。&三、支撑/控制跑鞋真的能控制内旋吗?没有人真正研究过现代支撑/控制跑鞋的主要内旋控制技术是否能减少内旋,只有样本不大的几项研究表明十年前的一些控制系跑鞋相比十年前的缓震跑鞋而言,可能会抑制内旋,这几项研究还有不少数据互斥,并且暴露出跑者对跑鞋的反应是非常因人而异的[35]-[38]。鞋类中可能影响内旋的因素很多,完全不局限于某些只在支撑/控制跑鞋上出现的特定设计[41]-[54]。此外,从实践角度来看,支撑/控制跑鞋作为量产而非定制产品,能否把每位过度内旋程度不同的跑者都准确矫正到中正足型是个问题。而且,即使它们真的能准确矫正,也不能保证不会引发其他副作用,有少量证据显示它们有不良的生物力学影响[2][55]。&四、按脚型选鞋真的能减少受伤吗?在09年以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些针对跑鞋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不支持目前的选鞋理论[56]-[61],然而最近出现了一项高质量的研究部分支持了内旋控制理论[62][63]。不过,这些各执一词的论文每篇都有一定缺陷,谁都说服不了谁。而且关键的是目前相关研究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要得出关键科研结论是需要多项研究反复论证的。目前来说,既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有效性的证据,也不存在能决定性地证明内旋控制跑鞋无效或分配方式不当的证据,我们真正知道的只有“这个问题证据不足,因此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答案”。在此我依然沿用Richards等人当年写下的结论:目前根据脚型分配不同内旋控制程度的跑鞋的行为是非循证的[5]。五、总结与建议(这部分直接看原文就好了)————以下开始正文————一、内旋是什么?我们真的测对内旋了吗?内旋控制理论模型真正的核心是内旋(pronation)与内旋控制(pronation-control),高低足弓等说法是衍生品(下面会说到,足弓静态高度只是内旋的一个组分)。这里我们就来真正讨论一下内旋。内旋是什么:在足部生物力学中,内旋(pronation)一般被定义为一个关节同时外翻(eversion)、外展(abduction)并且背屈(dorsiflex)的过程,外旋(supination)与之相反,是关节同时内翻(inversion)、内收(adduction)并且跖屈(plantarflex)的过程。内旋只是一种动作,而不是疾病。“过度内旋”即是这种动作过了度,无论是在哪里出现了过度。很多关节都可以内旋和外旋,但只有当某个关节的运动轴不在人体三大解剖面(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上时才会有内旋和外旋,此时关节运动轴与三个面都存在夹角。在后足(rearfoot)的距跟关节(subtalar joint)处,后足可以相对腿部外旋和内旋,在中足关节处,前足可以相对后足外旋和内旋。足部的内旋并不只有距跟内旋这一种。当你的距跟关节内旋时,跟骨会相对距骨同时外展、背屈并且外翻,后足相对脚踝会向内旋转,足弓会下塌,前掌会外展。距跟内旋时的后足大体如以下照片所示,很多人就把这种跟骨外翻现象当成了足部内旋的全部。(图片来自)在我见过的各种对“内旋”(实际上是距跟内旋)的图解中,似乎整个脚都是一块平板,前后掌没有相对扭转,整个脚掌的扭转完全取决于后足相对脚踝的扭转(这些图解的作者似乎都忘了他们经常说的跑鞋中足支撑片有一个设计目标可就是抑制前掌和后跟之间的相对扭转)。然而事实上,前足还会相对后足内旋,不少论文真正研究的就是这种中足关节内旋,因此引用论文要注意到底研究的是哪个内旋(这篇论文就同时研究了两处关节的内旋)。距跟内旋和中足内旋两者一起影响了整个脚掌的活动方式,认为所有过度内旋都是后足过度内旋、同时前足过度外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内旋是复杂的,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过度内旋的肇因:足部过度内旋有很多可能的原因,而且每个个体上的原因都可能不止一种。腓肠肌过于紧绷、髋部控制不佳、胫骨后肌力量不足、前足内翻等许多原因都可能导致后足过度内旋,处理这些过度内旋必须对症下药,处理对应的病因(然而,过度内旋是不是需要处理的“病”其实有待商榷,这是下文的内容)。对各种病因导致的过度内旋跑者全部使用单一的疗法(如支撑跑鞋)可能在机理上就是没有道理的。不过我上面就说过,一种疗法的具体有效性不能只看机理,要看的是直接的实验数据,支撑跑鞋究竟能否有效抑制内旋、减少受伤,且听下文分解。内旋的测量:以上都是对内旋这一概念的理论分析。在真实世界里,所有理论都得落脚到测量上,真正研究、使用的都是测量量,而对内旋的测量产生了很多问题。过度内旋有很多外在表征(而内部的骨骼运动是难以测量的,鲜有研究者使用),也可以说由很多元素一起构成,因此我们有很多测量对象和对应的测量方法。脚印测试测量的是足底形状(plantar shape,也可以说是足弓的静态高度),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测试测量的是足弓的活动性,有的人测量静态时的跟骨外翻(calcaneal eversion),有的人使用动态3D运动学分析捕捉运动时的跟骨外翻。每种内旋测量标准都定义了一种“内旋”,例如对足底形状测试来说,内旋过度的定义就是低足弓,内旋不足的定义就是高足弓。问题在于,这些测量量并不是一致出现的,使用一种测量方法测出来的“过度内旋”在另一种方法下可能根本不被视为过度内旋。对足型的各种测量体系并不是等价的,而且可以说很多静态、单一的测量体系对预测跑步时的动态内旋是无效的。(来自的动态捕捉图解。复杂的动态捕捉与简单的静态测量之间可能没什么关系)跑者世界和跑鞋厂商的足型测试广泛使用的是脚印测试,常规做法是湿脚站到一张纸上,观察留下的湿脚印的足弓部分。问题在于,这种方法测量的是静态站立时的足弓,而运动时的足弓是非常不同的,多项研究表明静态测量的结果对动态情况的参考价值非常有限,两者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联系。表明,站立和行走时的足弓指数(arch index,为中足面积占脚印总面积的百分比)尽管高度相关,但有显著的差异,在行走时足弓往往会比站立时更高,而且足弓指数本身并不能表明足部压力分散的情况(即使中足触地部分很大,显现出高足弓指数或者说更平的足弓,力也可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里,表现得就像低足弓指数/高足弓一样),足弓指数和步态的其他动态参数也没有统计显著的相关性,论文结论是“静态的下肢测量对进一步预测下肢的动态功能参考价值十分有限”。发现,足内侧纵弓(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常简写为MLA,足弓有两纵弓一横弓,内纵弓是最大的一个,一般人就把这个视为足弓,跑鞋厂商的鞋垫在设计时也往往只关注内纵弓)的高度、长度和舟上角(supranavicular angle)在坐与站立、静止与行走之间都没有显著关系,结论是“对内纵弓的静态测量无法预测内纵弓的动态运动”。发现,17项静态测试参数中,仅有舟骨落差(,足在摆放于中正位置时与放松地站立时两种情况之间舟骨的高度差)能预测最大后足内旋程度(r =0.42, r^2=0 .17, p&0.002),17项静态参数中没有一项能预测最大后足内旋时间(对后足内旋的测量使用了皮肤反光标记进行2d动态捕捉)。发现,性别、舟骨落差与胫骨移动(tibial translation)间有中等程度的联系(使用的是线性模型,Translation =3.674 +1.819*sex+ 1.398 *navicular drop,r=0.551,当性别已知时,舟骨落差只能反映13.3%的变化量),膝反屈和腿足角度(thigh–foot angle),与胫骨移动没有统计显著的联系,写道“对下肢姿态的静态临床测量常被用于预测运动表现和伤病,这些静态测量和动态表现之间可能几乎不存在联系”。比较了对行走时内纵弓变形(medial longitudinal arch deformation)的三种测量方法:3D动态监测、2D动态监测和静立检测,3D动态监测有最高的重测信度,而在静立时测得的舟骨落差与两种动态监测都只有中等相关性(与3D法r=0.56,与2D法r=0.61),静立时测得的舟骨落差不能预测步态中的内纵弓变形。显示,FPI-6、内纵弓角度和后足角度这三种静态足型测量法都无法显著预测(p &0 .05)跑步的支撑阶段(stance phase)中内纵弓的动态变形。综述论文总结了数种足型分类法(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建议找找论文全文),在讨论部分写道:在临床评估中,足型分类往往基于形态学。我们假设,给定结构的足型会有确定的功能特性,并因此与足部以及整体下肢的病理力学功能相关。这种理论模型假定我们可以基于足部的形态特征对足部进行功能与运动学上的分类,许多用于分类的临床检测都隐含着这个有待商榷的基础假设。本篇综述论文中引用了更多对当前足型分类法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的文献,这里不再赘述。根据两种静态舟骨落差(这两种舟骨落差存在相关性,p&0.01),一种是上述的中正与站立之间的距跟静态舟骨落差(Subtalar static navicular drop),一种是坐下与站立之间的功能性静态舟骨落差(Functional static navicular drop,比较了舟骨高度在承重和不承重时的差异),将受试分为三类,落差大的高活动性足(hypermobile),落差小的低活动性足(hypomobile),和落差中等的中活动性足(neutral)。尽管三组人的静态舟骨落差有显著的组间差异,但他们在行走时的动态舟骨落差却是一致的,而在跑步时,仅有高活动性足和低活动性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的最大值都没有超过1.9mm。研究者认为,这种动态和静态间的差异可能来源于神经肌肉交互,大脑会在足弓在承力时进行动态控制,即使你的足弓结构在站立时有较大的塌陷,在跑动时,由于肌肉的控制,你的足弓在实际行为上却可能非常接近中正的足型,结构上的差异被动态控制抹除。我刚提到的论文说过,“我们假设,给定结构的足型会有确定的功能特性”,Jay Dicharry等人的论文显然对这个假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除了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差异外,在同样的测量状况下,不同测量量之间也存在不一致性,和内旋这个概念有复杂的关系。内旋有许多组分,例如跟骨外翻、中足内侧膨胀、前掌外展等等,这些组分的大小取决于足部各个关节运动轴的取向,而数据显示这些关节运动轴存在许多个体间的差异性(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也就意味着这些组分的“配比”因人而异,过度内旋有着因人而异的“过度”方式,仅仅跟踪一个组分并不能准确捕捉过度内旋。上述几篇论文中提了好多次的舟骨落差就是一个例子,它研究的仅仅是舟骨在矢状面上的落差,一个人可以在有正常的舟骨矢状面落差的同时有很大的舟骨水平面偏移(navicular drift),这种脚型也应被视为过度内旋。同样的,被广泛使用的脚印测试(以及它的高级版本3D足型扫描、压力垫等等)也只是对足底形状这个单一量的测量,根本不涉及跟骨外翻等其他变量,对内旋的测量也是不全面的,正常高度的足弓并不意味着中正的内旋。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的检测技术目前我知道有Anthony Redmond 博士发明的Foot Posture Index(FPI-6),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静态内旋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新论文开始使用FPI-6测量体系,目前仅有的一项发现内旋控制跑鞋减少伤率的试验使用的就是FPI-6。这里直接给出有关FPI的文献超链接:,,,,。我这里不会对FPI进行过多解释,因为解释也没用,这是给足病医师的业务工具,远不像脚印检测那么简单粗暴,即使有使用手册我也没法真正拿这个准确判断自己的足型。下图为FPI-6使用手册的封面,展示了FPI-6使用的六大参数:这6项得分都为-2到+2的参数分别是:距骨头触诊(触诊确定距骨与舟骨的准直度);脚踝上下侧曲率(观察并比较踝外侧上方和下方的弯曲度);后跟冠状面方位(跟骨的内翻/外翻);距舟关节区域的膨胀程度;内纵弓的高度与一致性;前掌相对后跟的外展/内收。FPI的最终得分为6项之和。可以看出,这项检测技术真正结合了内旋/外旋的多个关键特征,可能比任何单一参数的静态测试都能更好地检测内旋。但它对运动时的足部有多强的预测能力就得另说了,前文提过已经有论文显示FPI-6无法预测内纵弓的动态变化。最后,对动态内旋测量体系来说,还存在一个非常基础而且致命的问题——我们测量到的到底是骨骼的运动,还是肌肉、皮肤或者鞋的运动?骨骼捕捉是运动捕捉的黄金标准,但我们很难找到愿意在体内植入骨骼标记的志愿者,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大多使用的是鞋面标记和皮肤标记。然而肌肉和皮肤都会相对骨骼进行运动,鞋还会相对皮肤运动,捕捉皮肤、鞋的运动可能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骨骼内旋情况。在研究鞋的后跟稳定器硬度时,对比了使用鞋面标记和皮肤标记的结果,发现对于有硬质后跟稳定器的鞋来说,除了在脚跟刚落地的时候以外,鞋面标记显示的外翻程度都要比皮肤标记显示的跟骨外翻程度小,在实验室冠状面上测得的最大外翻均值是鞋-8°跟骨-3.6°,在足冠状面上的最大外翻均值是鞋-1.2°跟骨-4.6°,鞋和跟骨最大外翻程度的差值有3到4°。Van Gheluwe等人的这一结果与其引用的Nigg (1986), Clarke et al. (1984)和的数据是一致的,他们都显示硬质后跟的鞋外翻程度会比跟骨更小,但与这三篇论文不同的是,Van Gheluwe等人发现的这种差值在接近脚跟刚落地的时刻变得很小并且不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者的推论是,在后跟落地以后,硬质后跟并没有限制住足部的活动,足部在鞋内继续外翻,最终会外翻得比鞋更严重。与之相对,软质后跟的鞋的外翻程度与跟骨的外翻程度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鞋较能遵循跟骨的活动。在比较硬后跟和软后跟内的跟骨外翻时,研究者发现两者的跟骨外翻并没有差异,硬质后跟并没有减少跟骨的最大外翻程度。至于外翻的速度,虽然在硬质后跟里足部外翻速度更小,但这种差异没有统计显著性。这也就意味着,常识中似乎能控制足部运动、减少内旋的硬质后跟也许并不那么有效,使用鞋面标记可能会有虚假的“内旋控制”效应,控制鞋的内旋可不一定能控制脚的内旋。(图片来自。在后跟落地之后,跟骨逐渐有了比硬质后跟更大的外翻)对比了外部标记与骨骼标记的结果,发现外部标记与骨骼标记测得的胫骨、跟骨旋转曲线形状相似,但外部标记的数据往往过大,骨骼最大外翻在8.6°的时候外部标记能测得16°。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跟骨外翻、胫骨内旋,发现赤足与穿鞋之间的骨骼运动差异很小(平均差异不到2°)且是非系统性的,对五个受试的影响有正有反,相比之下受试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大得多——在不同的改装鞋只能带来1°到3°的差异的时候,个体之间的差异能高达7°,触地时跟骨内翻的个体差异甚至能达到10°。但在许多使用鞋面或皮肤标记的实验里,研究者却往往发现赤足和穿鞋间有系统性且效应量更大的影响,例如发现高内旋的受试者在光脚后最大外翻角度从14.8 (± 1.5°)减小到了9.2 (± 3.2°),这个结果与之前许多使用体外标记的实验是一致的(;),但也有等研究发现赤足与穿鞋之间的后足外翻差异很小且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值得注意的是Eslami等人使用的是而不是跑鞋,这种实验设计的差异可能导致了和其他论文结果的不同)。进一步深入分析了鞋类改装对骨骼运动的影响,并对比了鞋面标记和骨骼标记的结果。数据显示,使用鞋面标记时,弧边鞋底会有最大的外翻(对五名受试都是如此),直边或加宽的鞋底有最小的外翻,而骨骼标记的结果却并不遵循这一规律,2号和4号受试在弧边鞋底中骨骼外翻反而会减小。总体来说,鞋底不同对骨骼外翻有1°到3°左右的非系统性影响,且个体间的差异能达到7°。鞋面标记的外翻速度和外翻大小都达到骨骼标记的将近两倍,但两者有显著相关性。论文的讨论部分提到,之前的数项研究发现鞋面标记与皮肤标记有2° 到 4°之间的差值,比本次研究5°到20°之间的差值小得多。之前的研究使用的是两种非侵入标记进行的2D测量,这项研究使用的是骨骼标记进行的3D测量,Stacoff等人这项研究发现的差异可能来源于脚在鞋内的滑动、脚部的脂肪垫和鞋底材料的变形。研究者在结论部分写道,胫骨、跟骨的旋转运动可能是因人而异的,鞋类的改装并不能大幅度改变它们。以上这些研究当然不至于彻底推翻现在仍在广泛使用的外部标记测量法,研究者们本身就没有彻底否定外部标记的作用(外部标记和骨骼标记的结果还是有相关性的),而且这些实验的说服力也没有强到一票否决外部标记的程度,至少他们的样本容量都是硬伤(Stacoff等人的实验是否是因为样本容量和统计功效的原因显示不出系统性影响呢?)。在实用角度上,骨骼测量目前根本不可能大范围使用,就算明确知道外部标记不准我们也得凑活着用。但这些研究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外部标记并不一定可信,控制了鞋、皮肤的内旋并不一定能控制骨骼的内旋,把外部标记的结果当唯一标准是不靠谱的。还有一种被大众跑者广泛使用,却完全没有任何科研实证的足型鉴定法,它就是观察鞋底磨损。我没有见过任何论文用过这种测量法,能找到的最权威的来源是陈方灿博士《从鞋底磨损评估您的跑步技术》一文,但里面也同样注明,这只是参考依据之一,要找对跑步运动损伤和下肢步态分析有经验的运动医学专科医生和康复师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事实上陈方灿博士的体能康复工作室就是干这个的,每位跑者他们都要从头检查到脚,而不是仅仅看一眼鞋底磨损。因为我找不到任何相关研究,所以严格的说法应该是:我们不知道观察鞋底磨损到底能否准确测量内旋,也不知道按它区分脚型能否预测伤病,更不知道按它选鞋会有什么影响。它可能有效,可能错得一塌糊涂,但我们就是不知道。我在这里做一点可能很不靠谱的个人分析。磨损是个动态过程,所以避免了静态测量的弊端。但磨损仅仅反映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方式,除此无他,它大概只反映了鞋底某部分在地面上被拖行的情况,和足弓高度、距舟关节等内旋的组分看起来联系很弱。每个跑者磨损鞋的速度能有很大区别,有的跑者什么鞋都能跑上千公里,有的人无论什么鞋几百公里必报废,这也许只是跑者磨损鞋底方式中的个体差异性的冰山一角,而其他因素导致的个体差异性可能远远超过内旋的影响。我自己的例子是,我用来走路的鞋前掌磨损得比后跟快得多,但我显然不是用前脚掌走路的(但要注意,跑步和走路时的磨损方式是很不同的)。内旋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许多经常被科研工作者使用的方法都没法很好地监测内旋,作为土办法的鞋底磨损我猜并不会更靠谱。本章小结:足部内旋是复杂且难以测量的,单个参数的测量容易发生偏倚,静态测量预测跑步时的动态情况的能力很差,使用皮肤、鞋面标记的动态测量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骨骼运动状况。在测量这个最基础的层面上,内旋控制理论就根基不稳。此外,每个跑者的内旋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柔性扁平足通过锻炼可以恢复在足病领域可不是什么秘密。国际级的跑姿分析大师在一书中明确写道,一些内旋不足、内旋过度是可以通过加强力量、加强神经肌肉交互等方式矫正的。等研究从数据上清楚地显示了内旋的可变性。因此,即使你一开始测量对了内旋,那也并不是跟你一辈子的标签。根据某个内旋标签(且不说一开始测的对不对)一辈子困在某一类跑鞋里是没有道理的。二、内旋不正真的会导致受伤吗?内旋控制理论最重要的假设,就是不正的内旋会引起受伤,事实是否如此呢?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许多研究发现内旋程度与伤率无关,但也有一些研究发现二者有关,可以说至今争议仍未完全平息。无论你持有哪种观点,都可以找出几篇论文作为“证据”。这种做法被称为摘樱桃谬误,指的是像摘樱桃一样只挑自己喜欢的东西,戴着有色眼镜只提支持自己论点的部分研究成果,而无视了其他支持相反观点的有力证据。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做法是做系统性文献综述,在文献库中通过一定策略检索、筛选出对应主题的众多论文,从而避免cherry picking。对这些筛选出来的论文还可以进行meta分析统计合并这些论文的结果,从而增大样本容量、增强统计功效,可能就会从多项结果互相矛盾的研究中找出总体结果。鉴于meta的结果依赖于原始文献的数据,不断出现的新研究提供的新数据会改变meta的结果,因此这里只提最近的两篇使用meta的系统综述论文。(1)Tong& Kong(2013) 在文献库中筛选出了29篇至少有中等级别方法学质量(3/6)的论文。研究者设置的文献检索策略相对比较宽泛:实验类型除了prospective前瞻性的以外,还包括cross-sectional横向型的和case control病例对照型的,正因为包括了这些证据等级体系里等级较低的研究类型,这篇meta整体的证据等级也只有2级(横向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只能说明相关性,不能说明因果性,可能是伤病导致过度内旋,而不是过度内旋导致伤病);实验人群除了常见的跑者、运动员、军人以外,还包括非运动人群、老人、儿童乃至运动损伤病人(毕竟有很多病例对照研究),所以总体meta结果并不针对跑步伤;测量体系也相对庞杂。这篇包含了如此多类型论文的meta目标是从总体上确定脚型/内旋到底和下肢伤、下背损伤有没有关系,而并不是内旋不正会不会引起跑步伤。在这篇系统综述论文中的meta森林图上,各种论文数据的矛盾性可见一斑。研究定性区分的脚型与伤病关系的研究数据在森林图中呈现如下(同一篇论文中能出现多组数据,例如使用不同足型测量法就能得到不同的数据,每组数据都被视为一项研究,共有66项研究):最左边括号外的数字为Odds Ratio简称为OR,是比值比。当OR&1时,表示受伤与内旋不正有关,当OR&1时,表示受伤与内旋正常有关。森林图中央的无效竖线表示OR=1。左侧括号内的两个数字为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置信区间,简称为95%CI。反映在右侧的森林图中,CI就是每项数据对应的横线,OR值对应横线上的小绿点。当CI横线与无效竖线(表示OR=1)相交时,结果不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在原始论文中就视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伤率和内旋是否中正无关。最下方的小菱形是把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合并(即meta分析)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许多研究的CI横线与无效竖线相交,结果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最后合并出来的结果是统计显著的,OR (95% CI) = 1.23 (1.11, 1.37), p & 0.001,也就是说定性地将足型分为三类时,“无论足型鉴定法如何,非中正的足型都与下肢伤有统计显著但强度不高(OR较小)的相关性,研究间有中等的”。但合并不同足型测量体系这种做法是否恰当其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之前就说过这些测量体系可不一定等价,这些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因为每种不同的测量体系都定义了一种不同的过度内旋。更糟糕的是,这些论文中有些根本不具有严谨的测量体系——四项研究是受试自我汇报足型,而我在前文努力想指出的一点就是,足型鉴定对研究者都是个难题,自测足型就更不靠谱了;一篇论文细节不足根本不知道是怎么鉴定的足型,而结果却惊人地好,p值极小(&.0001,其他测量体系中显著性最高的&.01),OR极大(8.05,其他测量体系里最高的仅3.44且仅有一篇论文使用,有多篇论文使用的测量体系中OR最大的FPI测量法也只有2.58的OR值),样本容量有800+,在meta中权重不小。进行meta的前提是不同的研究都来自同一个总体,因此需要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各项研究的数据是否是同质的,然后才能进行统计合并。而在分析是否有数据上的统计学同质性之前,首先要保证的同质性是临床同质性,如果不具有临床同质性(即循证医学中的PICO不同),例如问题的对象并不一样,那无论数据自身统计异质性如何都不能合并,必须亚组分析或者取消合并。合并不同足型测量体系的做法在临床同质性上并非无懈可击,前文已经论述过很多测量法的足型鉴定结果并不一致。将所有这些不同测量法的试验一视同仁地合并起来的时候,可能出现“被平均”的情况,一两种有效的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可能会带动一些效果不良、与其他测量法不等价不相关的测量体系得出的结果,让结果总体变成统计显著的。反过来也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不当的合并“冲淡”了一些显著的结果,掩蔽了真实存在的差异,让总体meta的结果变得没有统计显著性。以下我分定性和定量两类测量体系描述一下,在对各个测量法进行亚组分析后,论文中各种测量法的一些具体情况:□ 定性测量法:亚组分析显示,在定性测量体系中,仅有Foot posture index(有6项研究使用)和Visual/physical examination(有4项研究使用)两种测量体系的结果是统计显著的(p都&.01),也就是说只有使用这两种测量体系的试验总体呈现出定性区分的内旋不正足型可能与受伤有关。◆ Foot posture index:OR = 2.58,95% CI: 1.33, 5.02,P&.01,χ^2 = 8.21,I^2 = 39%,研究间的异质性较低共有6项研究使用,这6项研究包含:2项前瞻性研究,高方法学质量的一篇为军队研究,中等方法学质量的为五人制足球运动员研究;1项中质量研究同时有病例对照部分和前瞻性部分,受试为铁三运动员;1项中质量病例对照研究;2项中质量横向研究。可见,非前瞻性研究的数量能和前瞻性研究五五开。具体到样本容量上时差距更大:前瞻性研究样本共有316人,非前瞻性研究772人,在进行meta的时候非前瞻性研究的权重是前瞻性研究的两倍以上(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非前瞻性研究比前瞻性研究好做,很容易找到很多大样本的非前瞻性研究)。此外,这些使用FPI的研究没有一项是针对娱乐型跑者的,最接近跑者的就是铁三运动员了,但从人群身体素质、运动形式来讲还是差异很大(铁三运动员的耐力运动水平应该高于娱乐型跑者,需要的力量和柔韧性也与纯粹的跑者不同;铁人三项本身具有交叉运动的形式,有数据显示进行跑步之外的其他体育活动能降低跑步伤率),其中非前瞻性研究针对性尤其差,包括了老人研究、病例研究。以上一点简单的分析显示,作为本篇论文中数据最漂亮的一种测量法,FPI对跑步伤的预测能力其实并不那么靠谱,支持它的证据远不算坚实,远称不上是无懈可击的决定性证据。我们至少需要有一个针对娱乐型跑者的大样本(或通过meta合并形成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而这次meta里一篇这样的都没有(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Visual/physical examination视觉/物理测量:OR = 1.17,95% CI: 1.06, 1.28,P&.01,χ^2 = 10.94,I^2 = 73%,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大在亚组分析的表格中显示有四项研究使用了视觉/物理测量。然而你如果回到论文上文,就会发现只存在2篇使用视觉检测的论文,1篇使用物理检测的论文,2+1≠4,多出的一篇是什么情况?根据我对论文的理解,似乎是把另一篇同时使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和Denis grade(一种加强版的脚印测试)的论文最后分类到了视觉测量里。所以这4篇论文的测量体系其实有3种。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每一种测量法:视觉观察:两项使用视觉观察鉴定足型的研究都在以色列国防军新兵中进行,似乎是同一群研究人员做的先后两项研究,合并这两篇论文是毫无问题的。所谓视觉观察,其实是靠军队内的矫形外科医生鉴定足型,要检测被测者正常站立和踮脚两种状态。所以和FPI类似,这也是只有专业医务人员玩儿得转的业务工具,和大众跑者、跑鞋厂商使用的鉴定法毫无关系。第四篇论文同时使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和Denis grade,先用矫形外科医生鉴定是否是平足,然后用Denis grade进行平足分级。论文中没有提及医生鉴定足型的具体方法。物理检测:仅有一篇论文,研究对象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有测量者要集训至少两天,之后实习至少一天,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专业人员指导,之后才能真正参与实验数据收集。鉴于指导测量者的专业人员是医务工作者,研究者没准算办了个矫形外科足型测量速成班。但具体所谓物理测量是怎么测量、测量的是什么量论文中并没有提及,所以如果不联系论文作者一切都只是猜测。这四篇论文的结果异质性较大,但要我说它们从测量法上可能就有本质差异,远不能跟有官方使用手册、标准参考值的FPI相比。我倾向于应该认为应该将其视为2+1+1篇论文,而不是4篇论文,meta中合并这几篇论文的亚组分析结果参考价值不大。◆ 其他定性测量法:研究者用了常规的0.05作为显著性水平,以这个标准只有上述两种定性测量法是有效的。在这两种测量法之外,p值最小的测量法也有0.10且仅有一项研究使用;使用数量最多的足弓指数(上文提过的arch index,中足面积占脚印总面积的百分比,高级版的脚印测试)有27项研究使用,OR=1.06 (0.88, 1.29),p=.53,I^2 =0%(研究间没有异质性),面对这种很差很差的数据已经不是考虑有效性的时候了,应该说我们有不小把握认为用它来预测伤病是无效的;使用数量其次的舟骨高度指数(Navicular height index,一种足弓高度的测量法)有10项研究使用,OR=1.03 (0.77, 1.37),p高达0.85,I^2 =17%(异质性较小),这种测量法同样极有可能不具备伤病预测能力。由于不具有最基本的统计显著性,其他定性测量法我们目前均认为是无效的(虽然满足了统计显著性也不一定有效,科研圈早就对p值千夫所指,把p&0.05作为显著标准一刀切的二元论做法是导致今天论文的可重复性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中,有相当多数据表明其无效性的足弓指数和舟骨高度指数均是足底形状测量法,可以说是高级版本的脚印测试,它们的无效性也许表明了测试静态足底形状并不是预测伤病的上策。□ 定量测量法定量测量体系的结果更加庞杂。衡量定量测量法的是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 SMD),SMD&0表示内旋不正程度越高受伤率越高,&0表示内旋不正程度越高受伤率越低。同样,SMD的95% CI过了无效竖线(SMD=0)的视为没有统计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差异。定量体系结果如下:以下测量法显现出高足弓和下肢伤的联系◆ 舟骨高度navicular height:SMD, 0.34;95% CI: 0.16, 0.52; P&.001;3项研究使用,I^2 =0%,χ^2 = 1.23,研究间没有异质性◆ 外跟骨螺距角lateral calcaneal pitch angle:SMD, 1.92; 95% CI: 1.44, 2.39; P&.00001;仅一项研究使用。◆ 外侧距跟角lateral talocalcaneal angle:SMD, 1.36; 95% CI: 0.93,1.80; P&.00001;仅一项研究使用。以上两种射线测量法的数据均来自同一项中质量的足球运动员第五跖骨应力骨折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容量共100人),SMD远高于其他定量测量法(除它们以外,SMD最大的才0.54,而且还没统计显著性),p值远小于其他定量测量法。以下测量法显现出低足弓和下肢伤的联系◆ 舟骨落差测试navicular drop test:SMD, 0.45; 95% CI: 0.03,0.87; P&.05;4项研究使用,I^2 =64%,χ^2 = 8.44,研究间异质性中等。CI下限仅0.03,到达0时就会与SMD=0的无效竖线相交不再具有统计显著性,所以目前呈现出的显著性并不稳定◆ 静息跟骨位置relaxed calcaneal stance position:SMD, 0.49; 95% CI: 0.01, 0.97; P&.05;4项研究使用,I^2 =84%,χ^2 = 18.53,研究间异质性较大。CI下限仅0.01,显著性极不稳定小结一下定量测量法:没有一种定量测量法能同时有效联系两类内旋不正(高足弓、低足弓)与下肢伤。显现高足弓和下肢伤联系的两种放射学(Radiographic)测量法证据非常有限,舟骨高度的数据相对来说要好得多,虽然SMD较小(0.34)。显现低足弓和下肢伤联系的两种人体测量法(anthropometric)数据的统计显著性并不稳定,异质性都不低。内旋控制理论一直更看重过度内旋/低足弓,为其专门设计了内旋控制跑鞋,然而本篇meta中定量测量法在低足弓上的数据并不良好,徘徊在显著性水平的边缘。顺便小结一下定性测量法,也相当于总结了论文的其余部分:FPI测量法的数据OR较大、异质性较低,但这个结果三分之二以上的权重在非前瞻性研究上,证据等级不高,且这些研究没有一项是针对跑者的,对跑步伤参考价值有限。视觉/物理测量法从数据上就有很大的异质性,但从原始论文来看它们可能在测量法上就是存在本质差异的。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足弓指数、舟骨高度指数对预测伤病是无效的,而它们均是定性区分静态足底形态的测量法,脚印测试、静态3D足形扫描也是这类测量法。(2)Neal et al.(2014)在之后,最近的一个对静态足型测量法进行的meta是,论文检索时间上限提高到了2014年4月,筛选出了21篇论文。这篇系统综述论文筛选更严格,针对性更强,只选取前瞻性试验,对不同的下肢伤和不同的测量法(这次没有什么自我汇报之类的鬼了)都进行了亚组分析。其中对证据的评估基于:较强证据(Strong evidence)指有至少3项研究支持,其中至少有两项统计同质(statistically homogenous)的高质量研究;有限证据(limited evidence)指有一项高质量研究或数项统计异质的中低质量研究支持;非常有限的证据(Very limited evidence)指的是仅有一项中质量或低质量研究支持,等级仅仅高于“没有证据”。的整体结果和较为一致,过度内旋是下肢伤一个极小但统计显著的影响因素。不过在亚组分析更为精确,把和过度内旋存在关联的具体伤病种类锁定到了内侧胫骨应力综合症(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 - MTSS,在这些研究中占所有伤病的11.5% 到44.1%)和髌股关节疼痛(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 PFPS,有人将之称为跑者膝,占研究中所有伤病的3.0% 到15.7%)上,其中过度内旋和MTSS的相关性有较强证据支持,而和髌股关节疼痛的相关性证据非常有限。在这两种伤病以外,脚/踝损伤、骨应力反应(bone stress reaction,从诊断上来说可以粗略视为非常轻度的应力性骨折)、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没有找到和过度内旋的相关性。仅有两种伤病和内旋可能相关本身已经意味着过度内旋至多只是下肢伤一个极小的影响因素,但如果深入探讨一下亚组分析的数据,就连和这两种伤病的相关性都有待商榷。□ 内侧胫骨应力综合征MTSS和MTSS相关且数据可以进行meta的9项研究使用了三种定量测量体系:舟骨落差,FPI-8和静态跟骨外翻。◆ 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SMD=0.19(0.01,0.36).有6项研究使用(I^2 =0%, p = 0.82),较强证据。这6项研究独自都没有显示出和MTSS的相关性(都与无效竖线相交),但合并的结果显现出了统计显著性,然而这种显著性极不稳定,CI下限仅0.01◆ FPI - 8SMD=0.62(0.23, 1.02). 仅一项中质量研究使用,证据非常有限。这项实验中,得了MTSS的海军新兵FPI-8均值是7.45(标准差3.17),未得MTSS的FPI-8均值是5.47(标准差3.15),两组之间的FPI-8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但巨大的标准差说明个体层面还存在着很大差异,而且如果用FPI-8进行定性脚型分类的话结果还没这么好。研究者使用的有八项参数的FPI-8是旧版的Foot posture index,新版的是六项参数的FPI-6,FPI-6比FPI-8更加有效()。◆ 跟骨外翻calcaneal eversionSMD=0.33(0.05,0.61). 两项中质量研究使用(I^2 = 0%,p = 0.51),有限证据。CI下限仅0.05当把所有这三种测量法得出的结果合并到一起时,效应量更大的有限和非常有限的证据的实验数据平均到舟骨落差上,最后meta的总体结果就不像舟骨落差亚组分析出来的那么不稳定,得到了过度内旋和受伤有较强证据的相关性,SMD=0.28 (0.14,0.42),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 = 0%,p = 0.56)。不过SMD仍然较小(0.28),联系的强度较弱。然而这三种测量体系的相关性是存在问题的。舟骨落差与FPI没有直接联系,FPI只测量站立时足弓的构形(这也仅仅是FPI中的一项参数),然而无论足弓在站立时高低如何,舟骨落差都可能有相近,比如说,低活动性的平足和低活动性的高足弓的舟骨落差都很低,但因为足弓形状不同,得到的FPI分数是不同的。而静态跟骨位置测试仅仅是FPI中的一项参数,试验中用的FPI-8可是有八项参数的(新版FPI-6是6项参数)。运动理疗师认为这篇论文的数据稳定性、选取合并的方式、临床实用性等,论文作者在回复时说他记得有论文显示这些测量法有中等相关性,不过并没有给出原始论文。此外,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就能足以让合并无懈可击吗?理想的meta中不同研究应该属于同一总体,但几乎没有两种足型测量法是完全等价的。总之,能否合并这些结果还存在争议,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不能简单合并。◆ 定性测量体系RR=1.09(0.78,1.52).两项中质量研究使用(I^2= 0%, p = 0.41),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当使用非连续的测量体系将足型分类时(分类基于舟骨落差是否大于10mm),有限证据显示MTSS和足型的种类并没有相关性。□ 髌股关节疼痛 PFPS◆ 舟骨落差navicular dropSMD=0.33 (0.02,0.65).仅一项中质量研究使用,证据非常有限。CI下限仅0.02◆ 定性测量体系RR=1.22(0.73,2.02).两项中质量研究(I^2 =0%, p = 0.95),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两项使用定性足型分类(使用FPI和舟骨落差分类)的试验均显示过度内旋足型与PFPS没有相关性,它们的合并结果也是“没有相关性”。不过,虽然从数据上来说这两项试验不存在统计异质性(I^2 = 0%),但FPI和舟骨落差这两种测量体系能不能合并还不好说。□ 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就是未分类的总体下肢伤,也就是整体的运动伤率。◆ FPI - 8SMD=-0.50(-2.28, 1.28).一项高质量研究使用,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这是一项对128名铁三运动员进行的为期10周的追踪研究,而FPI-8的数值变化并没有显著影响伤率(FPI数值越大,内旋程度越大)◆ FPI-6(定性)RR=1.18(0.68,2.04).一项高质量研究,有限证据,无统计显著性。这是一项对730名娱乐型跑者进行的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实验开始时有927名受试,在一年中退出了197人),而根据FPI-6将脚型分成五组时(高度外旋/外旋/中正/内旋/高度内旋五种足型),根据使用BMI修正后的模型的计算结果,内旋不正的脚型与中正脚型之间并没有统计差异(受试不分脚型一律使用缓震系跑鞋Adidas Supernova Glide 3)。◆ 数据无法进行meta的研究对非特定下肢过度使用损伤筛选出了4篇论文,仅有以上两篇的数据能够进行meta。以下简述一下没有进入meta的两篇论文对449名海豹突击队员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显示了一些下肢过度使用损伤的风险因素。摘要里写了好几个风险因素,但回到原文会发现,有些因素的影响连最基本的统计显著性都没有(p&0.10),有些因素的p值仅仅小于0.10,以常规的0.05作为显著性水平来算的话,这些因素都不算风险因素。实验中对足型的测定同时用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静态足型的测定用的是骨骼足弓指数bony arch index,是舟骨高度与足部长度(从跟骨到跖趾关节)之比;动态足型的测定使用的是行走时测得的动态足弓指数dynamic arch index,为中足触地面积与足部(从跟骨到跖骨头)触地面积之比;静态与动态足弓测量法的数据有相当大的不同,只有较弱相关性(r = 0.22 ~ 0.24)。有统计显著性的风险因素具体数据如下:在穿鞋情况下测得的动态平足与应力骨折有相关性,p&0.10,RR=2.45,95% CI& 0.89-6.70;跟腱炎与后足内翻程度较大有关,p&0.10,RR=2.79(0.91, 8.55);跟腱炎与踝背屈较小(可能由于腓肠肌较紧)有相关性,p&0.05,RR= 3.57(1.01, 12.68),CI下限仅1.01(不过效应量比较大,问题不是很大)。第二篇未进入meta的论文是对532名新跑者进行的13周追踪研究。男跑者受伤的风险因素包括:较大的身体质量指数BMI,HR=1.15,95% CI& 1.05-1.26;过去一年中的旧伤,HR=2.7(1.36-5.55);过去参与过无轴向压力的运动(游泳和骑行),HR= 2.05(1.03-4.11)。女跑者的风险因素仅有舟骨落差,HR=0.85(0.75-0.97)。论文全文总结:我认为系统综述论文并不能决定性地证明静态测量出的内旋程度和下肢伤有联系,即使是有“较强证据支持”的MTSS其实证据也远算不上坚实。meta虽然在一些证据等级体系中地位要高于随机对照试验,但meta对论文的选取、合并过程不是都没有争议,meta也存在着可重复性问题。这篇论文的作者们还有第二篇分析动态测量与伤病的meta分析论文,结果更加不确定。研究者只找到了一些中低质量的论文,从中找出的风险因素的证据是有限至非常有限。而且在临床实用性上,研究者承认并不清楚这些风险因素在没有复杂设备的条件下能不能用于临床检测,也不清楚是否能改变这些因素从而预防或处理伤病。在之后,又有了一些新发表的结果,可能会影响以后的meta。例如,发现,在使用缓震系跑鞋的跑者中,有过度内旋的跑者存在更高的伤率。还有一些没被包括在已有meta里的论文,例如的军队报告,日后的meta如果包括了这些论文结果可能会有变化。meta这种实证研究(集邮,手动狄拉克微笑)的方法对论文的选取、合并有很高要求,即使是同一个课题,论文筛选、合并的方法不同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包含新论文的meta也有可能推翻之前meta的结果。总之,对于内旋和下肢伤到底有没有、有多少联系这个争议问题,我们只能期待下一项高质量前瞻性试验和下一篇严谨的meta的结果,通过不断增大数据池以回归均值,让我们能更接近真相,科学就是个错误不断减少的过程。就像经典的抛硬币实验,实验者必须扔足够多次才能接近真相。但如果硬币两面有明显重量差异的话,其实扔的次数比较少也能显现出结果,而两面的重量差异越小(效应量越小),就越难通过抛硬币来判别差异,需要的抛硬币次数就越多。从目前有关内旋和下肢伤的各种科研数据的矛盾性上来看,硬币的这两面即使有重量差,差值也非常小,内旋不太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3)脚型分类真的合理吗?讲完了数据,我想回过头来问一个很多人都问过的问题:把千变万化的人脚,分类到几种足型里,认为其中一种最好,应该把其他足型都“矫正”到这个“完美”足型,这种范式真的合理吗?在上文对一些论文数据的分析中,我们就已经对人的个体差异性略见一斑,跑步科研中充满了个体差异。而涉及到内旋时,数据显示,后足内旋外旋的关键关节距跟关节,从骨骼解剖层面上就有个体差异,有的人距跟关节有两个关节面,有的人距跟关节有三个关节面,每种关节面构型之下还有亚种(,);人与人之间的足部动力学差异很大,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因此合理的推测就是,人们的足部功能表现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他们的“理想姿态”(如果真的存在的话)因人而异,可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最佳姿态,不存在普适的最佳内旋程度,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第二点我有疑问的是所谓内旋正常的定义(且不说内旋的“正常”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按内旋分类是一种基于形态学的分类法,而非基于功能的分类法(上文有综述论文提过,形态学分类往往隐含一个有待商榷的基础假设,形态决定功能),而形态学上的“理想形态”可不对应于事实。比如说,研究者们往往假设跟骨和胫骨之间没有夹角的“理想”情况属于“正常”或“中性”,把跟骨角度的标准值定位到了0±2度,但人群中的跟骨角度均值其实是5-6度左右,按理想标准都属于中等外翻()。在我多次提到的FPI测量法里,0分是标准中正,各项参数的0分都很“形态理想”(比如跟骨和胫骨没有夹角),大于0的都是形态学上的过度内旋,小于0的都是内旋不足。但FPI总分的标准化数据里,却把中正足型的范围定义在0 - 6,健康成人的均值约为+4,(,其中提到之前有多项研究一致发现人群均值超过了+5),也就是相对完美形态而言,人群中的“正常”其实是中等的过度内旋(人群的种族成分没有特别提及,但亚裔应该不会是主体。黑人的平足相对其他人种更多一些)。所以,理论上假设的“理想形态”并不符合实际,如果按这种理论,那大多正常人都有“病”。个人觉得,“理想足型”就有点像以柏拉图固体为基础的开普勒太阳系模型,或者古希腊人的正圆行星轨道太阳系模型,是拍脑门子的美学创造,而不是反映事实的严谨模型。古希腊人认为正圆最对称最美,所以完全不能设想行星竟然不是正圆轨道,而是不对称、不美的椭圆轨道;开普勒曾提出五种柏拉图固体对应于五大行星轨道的太阳系模型,优美地解决了行星轨道半径的问题,但这个理论连行星的轨道速度都预测不了,也不能解释除了五大行星之外其他行星、卫星的轨道半径。这些太阳系模型虽然优美,却不能符合精度越来越高的观测数据,最后均被淘汰,现在我们有了基于广义相对论(它解决了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复杂而丑陋但是最接近观测事实的太阳系模型。“美”从来不意味着“真”。(开普勒的柏拉图固体太阳系模型。很美,但是毫无意义。图片来自维基百科)(4)本章总结:研究内旋和伤率相关性的大量研究显现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争议至今仍未完全平息。最近的两篇系统性综述论文对多项研究的数据进行了meta,显示出内旋和下肢伤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很弱的联系,但远非决定性证据。此外鉴于目前各种试验和meta结果的矛盾性,内旋应该不可能和下肢伤存在统计显著并且效应量大的联系,或者说我们没有很大的把握认为内旋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受伤率,否则的话所有试验都会一致地显示出内旋不正是个极大的危险因素,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在一些高质量试验中它根本不影响伤率。另外,形态学中所谓的“理想足型”本身就是个问题。人类从骨骼关节层面上就是不同的,不存在普适的最佳足型,把不同的人都“矫正”到相同的姿态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人群数据表明,健康成人的足型均值其实根本不是理想中正,而是中等程度的过度内旋,按“理想足型”的说法那正常人都有“病”。三、支撑/控制跑鞋真的能控制内旋吗?相对研究内旋和下肢伤的那些浩如烟海的文献而言,研究支撑跑鞋对内旋影响的高质量论文简直少得可怜。这个主题下我见过两篇系统性综述论文,自己也见过一些综述论文没有引用的原始论文,但里面真正意义上对现代支撑跑鞋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屈指可数,字面意思上的屈指可数。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所谓支撑/控制跑鞋和缓震跑鞋的区别,因为本文讨论的内旋控制理论的假设是这类跑鞋有独特的内旋控制技巧,相比缓震跑鞋而言能抑制内旋。因此,论文必须研究支撑/控制跑鞋与缓震跑鞋的设计差异,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支撑跑鞋、缓震跑鞋给钱都能上的妖艳贱货,那它对三类鞋的选择就毫无意义。那么,支撑跑鞋和控制跑鞋真正区别于缓震跑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支撑系跑鞋相比常规的缓震系跑鞋有专门的内旋控制设计,这些设计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从后跟内侧延伸至足内纵弓下方的高密度支撑中底,被称为medial post(但也有人将中底侧面的TPU支撑片称为medial post,如)。可以说市面上九成以上的支撑跑鞋和所有控制系跑鞋都有这个设计。我这里列举出所有不是用内侧高硬度中底控制内旋的支撑跑鞋:Brooks Pure Cadence 5、Transcend,HOKA ONE ONE Infinite,这三双均是鞋底两侧有突起的导轨;Altra Provision 2.5、Impulse是中底内侧的高度比外侧更高(New Balance Fresh Foam Vongo也是内侧更高,但它也同时提高了中底内侧Fresh Foam的密度)。如果非要再提的话就加上美津浓的全线支撑系产品,它们均使用扇形Wave,中底材料本身没有密度差。但扇形Wave的效果就是提高内侧中底的硬度(内侧Wave更陡更密),效果应该类似于中后足内侧的高密度中底。还有其他不用medial post的支撑/控制跑鞋吗?“舍此之外,备实不知。”其余所有支撑/控制跑鞋都有medial post。因此我认为,支撑系和控制系跑鞋区分于缓震系跑鞋的代表特征就是中后足内侧的高硬度中底。(顶级支撑系跑鞋 ASICS Gel Kayano 23,中底绿色的部分是高密度材料)&Kayano 23鞋面外层依旧使用了Fluidfit鞋面技术,使用的织物面料与ASICS的Gel-Quantum系列的鞋面材料非常相近,手感要比Kayano 22好很多,另外在Kayano 23的内侧鞋面加入了ADAPTIVE STABILITY自适应控制技术,利用鞋面上大大小小方向不同的透气网格实&至于支撑跑鞋和控制跑鞋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只在于内旋控制的程度。控制跑鞋的内旋控制程度更令人发指,最著名的控制系跑鞋之一的型号名可是叫Beast(野兽)。但这个“度”的区别确实不算非常明确,一些支撑跑鞋的支撑很强很强,都不好说算支撑系还是控制系,比如有全掌内侧支撑架的Nike Zoom Odyssey。为了明确分类,这里只提定义最严谨、技术最专业的控制系跑鞋,这样的跑鞋一只手数得过来,Brooks Beast 16(顶级)、Addiction 12(次顶级),Saucony Redeemer ISO(顶级),New Balance 1340 v2(顶级),ASICS Gel Foundation 12(次顶级)。从设计角度来看,它们虽然同支撑跑鞋一样有内侧高硬度中底,但高硬度材料的密度、使用量都大大提高了。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它们的中底侧面大多有TPU片支撑,起类似扶壁的作用(但有一个例外,Brooks&Addiction 12并没有TPU扶壁),而当今的支撑跑鞋、缓震跑鞋里基本看不到TPU扶壁。(顶级控制系跑鞋 Brooks Beast 16,中底灰色的部分是高密度材料,黑色的骨架是TPU扶壁)&&基于以上内容,我认为,要真正研究支撑/控制跑鞋究竟能不能控制内旋,就应该首先研究内侧高硬度中底能不能控制内旋。这一设计是目前最主流、最标准、最有代表性的内旋控制技术,在很多跑鞋中是主要甚至唯一的专项内旋控制技术。那有没有相关研究呢?很可惜,我一篇相关论文都没找到。也许是鄙人不才不擅长查找论文,不过我知道的是一些研究者也完全找不到这样的论文。我曾看过两篇研究支撑跑鞋能否控制内旋的系统综述论文,里面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检索到的论文无一是针对性研究medial post的。跑姿分析大师、活跃的研究者在12年发售的一书中也说过,他从没看到有一丁点证据显示medial post有用。完全找不到medial post研究这件事确实相当尴尬,那退而求其次,有没有对比支撑/控制跑鞋和缓震跑鞋的论文呢?有,但我仅仅能找到3篇,而且试验用鞋可以说相当没有代表性,因为这些实验都有些年头了,型号太老。这里还是细说一下这仅有的三篇论文。缓震跑鞋VS支撑/控制跑鞋(上图来自Butler等人的原始论文。左为缓震系跑鞋1022,右为控制系跑鞋1122)、都是场地跑(而非跑),使用了控制系跑鞋New Balance 1122MC和缓震系跑鞋New Balance 1022NC。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双鞋有相当大的差异。1122鞋底平直且在中底之上有一片固定鞋面的硬纸板(所以说鞋楦设计属于straight cardboard last),1022的中足是架空的(semicurved last),中底直接连接鞋面(而当今的跑鞋主流工艺是Strobel Last,在中底之上有一层织物或者泡沫材料固定鞋面),架空的部分使用了TPU拱桥作为支撑,且TPU片延伸到中底的侧面形成了扶壁。这两双鞋前后掌都有Abzorb夹层,但1122MC中后足内侧还有高密度中底,且在后足中底侧面有TPU支撑片(Rollbar)。研究者挑选这两双鞋是因为这是他们能找到的内旋控制最强和内旋控制最弱的跑鞋,1122是为体重102kg以上严重过度内旋的跑者设计的(顶级控制系跑鞋),1022则完全没有内外不对称的内旋控制设计。的样本是20名高足弓跑者+20名低足弓跑者,实验时先穿哪双鞋测试是随机的。实验中发现1122相比1022,跑者跑步时的外翻峰值(peak eversion)减少了11%,外翻冲量(eversion excursion)减少了6%。的样本是12名高足弓跑者+12名低足弓跑者,两双鞋的测试之间间隔一天。这项实验中,无论是低足弓跑者还是高足弓跑者,外翻峰值(peak eversion)和外翻冲量(eversion excursion)都不被鞋影响。这项试验的特别之处在于考虑了体力因素,记录了从起跑和结束时的数据。低足弓跑者的胫骨内旋峰值(peak tibial internal rotation - PTIR)在跑步前后发生了变化,穿缓震跑鞋的跑者PTIR在疲劳时变得更大,穿控制跑鞋的跑者PTIR反而在结束时减小了(前后差值都是1度左右)。高足弓跑者中则不存在任何和内旋有关的发现。的第一作者是运动医学、生物力学专家Roy T H Cheung陈方灿博士,是跑步机跑步实验。实验中有25名女性娱乐型跑者,都是内旋足,对内旋足的检测使用了物理检测(包括检测距跟关节位置)和视觉检测(监测动态后足角度)。实验中使用了内旋控制跑鞋Adidas Supernova control(论文中称其为控制跑鞋,但这点有争议,跑者世界将其与支撑系跑鞋并列)和缓震系跑鞋Adidas Supernova cushion。研究者没有给出具体跑鞋代数,也没有给出实物图,只说了是最新款,个人推算似乎在Supernova cushion 5左右。Supernova cushion 5在中底侧面的中足部位有TPU扶壁,这是当时跑鞋的普遍设计之一。Supernova Control中底内侧的TPU扶壁设计更夸张,应该有更高的支撑强度,且中底内侧是高密度的,也就是说有medial post。对两双鞋的测试在一周中分开进行。陈博士等人发现,无论跑者有没有疲劳,穿缓震跑鞋的时候后足角度都大于穿控制跑鞋的时候(p&0.01)。在疲劳时,如果跑者穿缓震跑鞋,后足角度会增大6.5° (95% CI 4.7–8.2°,p&0.01),穿控制系跑鞋的跑者仅有非统计显著的微小变化(0.7° ,95% CI 0.3°-1.4°,p=0.06)。不过回头看看每位跑者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个体的差异性大得可以,后足角度最大能相差十几度(均值也才十几度)。涉及后足角度的变化时有更多个体差异性:总体趋势虽然是穿缓震跑鞋的跑者疲劳后后足角度会增大,但有几位跑者疲劳前后的后足角度非常接近,其中两位疲劳后的后足角度反而会略微减小;总体趋势虽然是穿控制跑鞋后足角度更小,但也有跑者穿控制跑鞋疲劳后反而后足角度比穿缓震跑鞋时还略微增大(15.50 vs 18.40);有的跑者无论穿什么跑鞋,疲劳前后的后足角度差异都非常小(19.11→20.35,14.21→14.22);有的跑者初始后足角度很小,疲劳后会变得很大,穿了控制跑鞋以后则前后差异大大减小(7.20→19.29,5.90→7.07)。我想表明的是,即使同样被分类到内旋足,跑者与跑者之间也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对鞋的反应也有巨大的个体差异,跑步是一个个体差异极大的领域,对跑者做个体性的临床建议是需要量体裁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sics在线测试脚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