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发挥创意想想身边的哪些好东西创意品牌还能提取出颜色吗

有哪些非常有创意的自我介绍? - 知乎<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644,906分享邀请回答512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52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会有颜色?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会有颜色?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是因为光。当光射到不同的物体上就会有不同的颜色,原因其实并不在与物体本身。光是由不同的七种颜色组成的. 当一束白光照射在一个物体上时,就会有反射.不同的物体有对不同颜色光的反射程度. 哪一种光色反射的越多,进入眼睛的那束光色就是我们所看见的物体的颜色了。
因为光波照到物体上物体会对光反射,然后不同物体对七色光的的吸收和反射不同导致我们能看到这么个彩色的世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不同的物体会对特定波段的光线产生吸收,不吸收的光则会被反射或者发生透射,这时候我们看见的物体的颜色就是物体所吸收的光线的互补光!
因为光波照到物体上物体会对光反射,然后不同物体对七色光的的吸收和反射不同导致我们能看到这么个彩色的世界
★★★★★★ 色彩设计哲学 ★★★★★★ 无论你是个怎样的死硬派,你不得不承认色彩和生活的亲密程度,差不多到了难舍难离的地步。小如每天上班该穿着什麽颜色的衣服,大如设计一国之国旗应用什麽颜色,全反映出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担当了个吃重的脚色。事实上,除了黑白影片的人物外,没有人可以生活在一个无色世界中。色彩令这个世界变得缤纷,它能改变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对某事某物的看法。企业因此愿意把花绿绿的钞票投资在设计代表企业的颜色上,设计师绞尽脑汁去表现每种颜色的特质,为的是他们相信,在你和颜色相遇的一刹那,你可以意会到在那或温柔,或暴烈的色彩底下,它所传递给你的讯息。 色彩运用是门学问,它在设计中占的位置到底有多重要?就这方面我们专诚向设计师蔡启仁先生请教。蔡启仁先生表示,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文字。这三个元素中,以色彩较为重要。蔡先生解释,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其次是图像,最后才是文字。色彩给其他人的印象特别强烈,所以设计师最容易通过色彩去表达他的设计意念,而身为设计师,就必须懂得和色彩沟通,了解他们。 色彩密码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包含了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等。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徵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例如红色象徵热情,於是看见红色便令人心情兴奋;蓝色象徵理智,看见蓝色便使人冷静下来。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往往能藉色彩的运用,勾起一般人心理上的联想,从而达到设计的目的。 色彩象徵 红——血、夕阳、火、热情、危险 橙——晚霞、秋叶、温情、积极 黄——黄金、黄菊、注意、光明 绿——草木、安全、和平、理想、希望 蓝——海洋、蓝天、沈静、忧郁、理性 紫——高贵、神秘、优雅 白——纯洁、 素、神圣 黑——夜、死亡、邪恶、严肃 但心理学家也留意到,一种颜色通常不只含有一个象徵意义,正如上述的红色,既象徵热情,却也象徵了危险,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种颜色的密码,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诠释。除此之外,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他所身处的社会文化及教育背景,都会使人对同一色彩产生不同联想。蔡启仁先生举例,好像中国人对红色和黄色特别有好感,就多少和中华民族发源於黄土高原有点关系,是故在不同文化体系下,色彩会给设定为含有不同特定意思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这个色彩和心理联想的理论,对设计师来说是个重要的发现。他们在选择运用何种色彩时,须得同时考虑作品面向的是那一个社群,以免得出反效果。蔡启仁先生举例,紫色在西方宗教世界中,是一种代表尊贵的颜色,大主教身穿的教袍便采用了紫色;但在回教国家内,紫色却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不能随便乱用。假如设计师不留意色彩的潜藏语言,只自顾自发挥,传达了错误的讯息,到时就真不知道该怨谁了。 新一季流行色 下一季会流行什麽颜色?蔡启仁先生说黑色仍会继续流行,而另一种将会是明亮的绿色系列,到时,我们大概会见到一片亮丽的绿四处跳跃。 流行色彩 色彩心理不过是其中一个选择条件,还有其他的原因左右设计师的决定,其中一个极普遍的因素便是潮流。当某个时期,某种颜色或某系列的颜色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主流偏好,设计师设计新商品时,便不免会较容易倾向选择那些流行色彩。但是,是谁决定哪些是流行色?流行色的研究,是近半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蔡启仁先生指出,世界上有一个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专门研究色彩的潮流。每年,委员会会对世界各地的流行色调加以研究分析,预测哪些颜色会成为国际流行色,提供设计师参考。 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市场的无形双手中。事实上,大部份的流行色彩都是因商业因素而产生,市场中,一群商业投资者和设计师共同努力推动某些色彩,营造一种「某色是最流行」的气氛;当一般用家对这些颜色受落,新的流行色系於焉出世。这情形在时装市场中尤其明显,时装界经常带领新的色彩潮流,时装设计师每推出新一季的作品,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其他周边产品诸如饰物、手表、背包、手提电话等,都会采用类似的色调,以求合衬,推而广之,其他用品的颜色也受影响。 目前各个不同地区的交流频繁,流行色的覆盖层面越发广阔,对设计的影响力亦逐步加强。以近年为例,潮流追捧金属色系,一下子,新涌现的产品全部都不得不抹上三分金属色彩。设计师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为大前题,顺应潮流用某些色彩,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更可在几种潮流色彩中翻出新意,创作出许多精彩的作品。但值得深思的,是一些盲目跟从潮流,不假思索的「设计师」,他们的制成品欠缺新意,只求赶上潮流,创作态度极为敷衍;长此下去,整个社会对创作的要求大有可能会不自觉降低,令人忧虑。 意念为体 色彩为用 翻开任何一本有关色彩设计的书,都有谈到一些运用色彩的基本技巧,诸如注意冷暖色的对比,色彩分布的平衡,颜色的统一和谐等。但有趣的,是差不多没有一本书提过意念和色彩设计的关系,也许作者认为意念是设计之本,不用特别多谈也应留意到吧。但他们大概忘记了色彩的魔力有多大,当你面对数以千计的颜色时,那一阵子的兴奋,那一瞬间的眼花撩乱,足以令你完全忘记最初想要表达的是什麽,真正要突出的是什麽。於是我们会「有幸」目睹一些色彩很丰富,视觉效果很好,但却不知它的真正卖点是什麽的东西。 让我们还原基本步,回到创作意念的阶段。之前提过的设计三元素:色彩、图像、文字,全部都只不过是一个设计的外表,一个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设计师的创意。没有意念的色彩设计,无异於一具空有漂亮外表的躯壳,在最初目睹的一刻,或会慑住周围的目光,但观众能否长期记得这个设计,却很成疑问。只有把创作意念融入色彩设计中,整个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才晓得向观众传情达意。蔡启仁先生提出疑问,为什麽同样是运用那一堆颜料,有些设计可以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有些却只是「霎眼娇」?他忠告设计师应该认真从创作意念出发,而不要把心思全花在卖弄技巧方面。 有些设计,在色彩运用上力求大胆创新,它推翻了一切色彩的基本定律,在视觉上不错会产生颇为震撼的效果,但我们还是不得不问,这个做法是否必需?构思色彩时,最起码要让色彩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譬如一张宣传某种新食品的海报,便应尽量用鲜明的色彩,去引起观众的食欲,但如果只为吸引注意,而采用极端大胆、反传统的颜色,这种纯粹为大胆而大胆的做法,是否足取? 举个例子或许大家会比较容易理解色彩和创意的关系:蔡启仁先生的其中一个作品,是一张喜帖,帖子上面简单地印了一个绿色的「喜」字。表面看来这张喜帖除了颜色上反传统之外,没有什麽特别之处;但原来新郎倌和新娘子都是环保份子,所以绿色对他们意义重大;不过好戏在后头,当宾客打开帖子一看,发现新郎倌和新娘子一个姓黄,一个姓蓝,他们立即意会到「绿」的意义,绿色的喜,就成为两人结合的见证,绿色在这个设计上的运用极为巧妙,意义也更深远。 「大胆创新」和「标奇立异」之间,有时颇难准确拿捏,但蔡启仁先生提出的一点却很值得玩味,他认为设计师并不等同艺术家,艺术家是可以全然感性,而设计师在感性之馀,却需要有理性去制衡。当脑海中充满天马行空的意念,艺术家会不管世俗眼光,不惜一切将他的创作意念全部倾泻,因为他的作品只需向他的艺术世界负责;但设计师就不能脱离客观环境,他要考虑这个设计是否真的可行,能否促销商品,它会给社会大众带来什麽影响等等。「推陈出新」和「脱轨」这条分界线该怎样划,就要设计师自己去决定了。 色彩情味 自从出现了电脑绘图软件,电脑俨然成了设计师最忠实的作战伙伴。看着设计师的双手在键盘上飞快的跳跃,电脑显示器上的设计瞬间变化,色彩纷陈,情景煞是好看。无疑电脑使设计工作变得更方便,设计师可以很快就把脑海中设想的东西具体化,轻易做出很多效果,设计师可发挥的空间也相应增加。不过,在电脑应用普及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就是设计中的人性部份越来越少,电脑占的比重越来越多,作品看起来好像缺少了点感情,欠缺情味。 蔡启仁先生同意电脑确是设计师的好帮手,它可以记录数据,方便、准确,下次再印时有根有据,不易出错。但他亦承认有些设计师过份倚赖电脑,为客户设计时,想也不想,只在电脑上把颜色换完一种又一种,找个看起来满意的便算。严格来说,这些还算不上是设计师,他们完全无视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 人脑的思维。不错,电脑可以把图像做得很精美,但说到底,它都不过是把本身所拥有的资料,重新呈现出来。假如所谓设计师,只是在一大堆资料中左挑右选,再东拼西贴的做成一件东西,那又有什麽设计可言?这个黄,那个绿,到底为什麽要放在这儿?要表达的是什麽?根本没有人理会。这些色彩不会呼吸,亦不可能会引起观众共鸣。 设计师过份地倚赖电脑,归根究底,和他们懒得创作有关。人的脑袋比电脑宝贵得多,人有创意,有感情,电脑的资料有尽,人的创意无限。设计师通过思考,把颜色和他的意念相结合,这样色彩的设计才真正做到千变万化,摇曳多姿。蔡启仁先生认为,从人脑输出的设计,比较人性化,跟冷冰冰的电脑设计相比,具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散发浓厚情味,容易牵动观众情怀。不过,电脑毕竟是设计的辅助工具之一,设计师应该好好利用电脑的各种优点,去实践自己的设计意念,使作品更具情味及突显个人风格,而不该让自己只在电脑的色彩资料库内打转。 了解色彩 色彩三属性 色相(Hue):简写H,表示色的特质,是区别色彩的必要名称,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相和色彩的强弱及明暗没有关系,只是纯粹表示色彩相貌的差异。 明度(Value):简写V,表示色彩的强度,也即是色光的明暗度。不同的颜色,反射的光量强弱不一,因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明暗。 彩度(Chroma):简写C,表示色的纯度,亦即是色的饱和度。具体来说,是表明一种颜色中是否含有白或黑的成份。假如某色不含有白或黑的成份,便是「纯色」,彩度最高;如含有越多白或黑的成份,它的彩度亦会逐步下降。 两种三原色 我们所见的各种色彩都是由三种色光或三种颜色组成,而他们本身不能再分拆出其他颜色成份,所以被称为三原色。 光学三原色 分别为红(Red)、绿(Green)、蓝(Blue)。将这三种色光混合,便可以得出白色光。如霓虹灯,它所发出的光本身带有颜色,能直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而让人感觉到色彩,我们在电视萤光幕和电脑显示器上看到的色彩,均是由RGB组成。 物体三原色 分别为青蓝(Cyan)、洋红(Magenta red)、黄(Yellow)。三色相混,会得出黑色。物体不像霓虹灯,可以自己发放色光,它要靠光线照射,再反射出部份光线去刺激视觉,使人产生颜色的感觉。CMY三色混合,虽然可以得到黑色,但这种黑色并不是纯黑,所以印刷时要另加黑色(Black),四色一起进行。 色彩设计和印刷 色彩和印刷的关系极端亲密,可不幸的是设计师经常忘记了印刷。设计师和印刷师傅是一对欢喜冤家,他们「擦出火花」的场面司空见惯。设计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千挑万选了几种颜色,但偏偏到印刷时就做不出预期的效果,印刷师傅心里也暗暗埋怨设计师天马行空,不管设计是否可行。蔡启仁先生对这一点有很深的体会,他觉得一个设计师一定要多了解印刷。很多设计师,特别是新入行的,他们不了解印刷的过程,於是到付印时便出现一些本来可避免的错误。 通常最易出问题的,是印刷品的印刷色彩,效果并不如设计师心中所想。这个失误的原因很多,而其中一个原因,很可能是跟印刷物料和印刷方法有关。同样的油墨以不同的物料、不同厚薄的纸张印刷,所得的色彩效果肯定不同;即使物料相同,但以不同的印刷方法去印刷,油墨的厚度会不同,例如以柯式印刷就比柔性印刷的油墨较薄,影响所及,色彩的明亮度亦不一样。一个有经验的设计师,事前会就承印物的特点、油墨的使用及印刷方法等各方面考虑,设计时尽可能配合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设计师也应多与印刷师傅沟通,互相了解,才可尽量减低失误的程度。 蔡启仁先生相信,色彩的感染力是相当大,世界上无所谓好看的色彩或不好看的色彩,只在乎设计师如何运用。以他多年的经验总结,设计师要运用崭新的观念去表现色彩的特色,设计和组合上都要带给其他人清新的感觉,引导观众进一步发掘色彩背后的意义。另一方面,设计大多是为商品宣传服务,所以设计师要为客户打算,考虑有什麽可运用的资源,客户预备在这个设计上投资多少等,当然最重要是这个色彩可否增加商品的吸引力。大自然无形之手给我们展示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千变万化的色彩配搭令人着迷;同样,一个成功的色彩设计,它拥有生命力,可以感染观众情绪。设计师对色彩运用多作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定可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LSMH 整理)
其他6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颜色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经常感觉「色」到用时方恨少?
神烦每次不得不用‘森林绿’来画草地的话,你可以选用Photoshop的吸管工具抽取一片草叶的颜色,并将其转换成画图颜料就可以了。
Scribble涂鸦笔就是具有吸管工具同样功能的神奇画笔。这笔可以匹配世界上所有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颜色,并且你可以将这些颜色画到纸上或者移动设备上。用在移动设备上的话,可以关联其触控笔及移动APP将颜色同步,在你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肆意挥洒。简直太酷炫!
涂鸦笔配备一个16位RGB颜色感应器,可以储存任何你形容得出来的颜色。将笔轻轻触碰到小伙伴的闪亮金发、颜色鲜艳的小花或是披萨饼皮上,神笔Scribble便会分析这些颜色,并在其填充墨盒中以颜料再现。
举个例子,如果你实在被工作台上那个鲜艳夺目、香味诱人的橘子刺激得没办法了,那么为何不将涂鸦笔拿起,轻轻挑逗一下这可恶的果子呢。当涂鸦笔分析完这颗橘子特有的橘色之后,你就可以下笔上色了。
水笔和触控笔都约比6英寸长一点,依靠无线蓝牙连接,并带有可充电电池。
介绍到这边,你会发现能跟这货沾点边的大概只有比克的多彩圆珠笔了。但神笔嘛,当你想画天空的时候,比克有宝蓝色,Scribble可以画出更接近的颜色,不过天空是够不着了,唯一的局限就是你的想象力了,呵呵。
本文译自 ,由译者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给这篇稿打赏,让译者更有动力
支付宝打赏 [x]
您的大名:
打赏金额:
20:27:05 :
20:27:59 :
21:41:14 :
20:27:26 :
20:26:31 :
21:16:02 :
20:55:40 :
20:36:57 :1<input type="button" value="GO" onclick ="var val = Number(jQuery(this).parent().children(':text').val()); if (isNaN(val) || val
2){val = 2;}window.location.href = '/50-100600-detail--0-__id__.html'.replace('__id__', val); ">
哪些东西可以吃?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哪些东西可以吃?
写在前面的话:总想写点什么,工作至今也有10多年了吧,希望能够把我所理解的营养知识系统码字成功。用自己的方式来做一次营养普及,也许,真的能够帮到你,你说是不?&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指出,我一定求证后改正,如果我认为我说的是正确的,我保留我码字的权利,谢绝谩骂。感谢至极!&
这个帖子与天涯同步: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738/60358.shtml
  
  &前言
  &说起营养,上到皇家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似乎谁都能说出一个道道来。有一次我在菜市场买蔬菜的时候,在菜市场卖菜的大妈,指着她卖的野菜对我说:“这个有营养!”如果说她还是有职业背景的话,那么另一件事情,更能说明营养深入人心。那是一次我在路边听到看到的事情:一个冬日晒太阳的老奶奶,斜拄着拐杖,背依着墙壁,对着不知道是她孙子还是曾孙的孩子数落道:“这个冰棍儿很热啊,不要吃太多了!”你看,这么一个老奶奶都能断定这个冰凉无比的冰棍就是“性热”还是“性温”啊!更多的时候,我在医院会听到很多病人互相咨询:“你们家的是咳嗽吧,吃什么东西好了啊?”一位资深病人家属骄傲的说:“我们家吃麦芽糖煮鸡蛋后好了!”另外一位资深病友忍不住说出他认为正确的方法:“橄榄加冰糖,放在高压锅里头熬一下,很有效果!”
  &所以说,营养,跟我们大众密切相关,大家都有那么一丁点的知识。很多营养知识在众人的互相传播过程中完成。但是在探讨怎么营养的过程中,一些错误的观点、似是而非的观念就会不断地放大,也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惑。有一种人在我们身边一定能找得到,他们对营养也非常独到的见解。他们一般是保健品商家培训出来的推销员,比如在某某公司的蛋白质粉、营养片,或者某某公司的红枣等的速成培训班里出来的人员。如果你没有自己的营养基础,跟他们一谈,保证你对营养就晕忽忽了。我们还是来看看大专家们是怎么看待营养的吧。
  &洪昭光,著名的健康专家,很多人对他崇拜的不得了。他在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健康发表的演说——“健康活到100岁不是梦”,成为了很多人必读的一篇健康檄文。我们看看他怎么说营养的:“不喝牛奶就去死吧!”日本人一杯牛奶计划,40年后身高增加了9厘米。这个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林光常,《无毒一身轻》的作者,他说:“牛奶是给牛喝的!”在大家的一片质疑声中,林光常高调反击,仍然说出这一名言,并接受主流媒体新华网记者的采访。确实啊,牛奶是给牛喝的,那么多酪蛋白,要不,婴儿都喝牛奶了,还那么多配方奶粉干吗啊。这么一想,也很有道理。
  &我在医院给病人看病的时候,发现很多病人互相传递着一张打印的纸张,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养生经”。百度百科称“养生经”作者齐国力(齐伯力),系北京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知名专家委员会委员、原北京医学会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细一看“养生经”内容,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语:“所以,对我们黄种人来说,最合适的是豆浆。”不是么?中国不是实施大豆计划、大豆行动吗。
  &天,把这三句话放在一切,简直是个绝妙的讽刺~~~豆浆、牛奶,怎么喝啊。
  &按照网络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习惯,我到网络搜索一下,寻求一个解决方案。结果更多东西出来了:“男人喝牛奶,女人喝豆浆”、“小孩喝牛奶,老人喝豆浆”。相信你看到这儿,已经快崩溃了。喝牛奶?不喝牛奶?喝豆浆?不喝豆浆?老男人喝什么呢?小女孩喝什么呢?纠结啊。
  这到底是一个怎么回事?你要就从这些字眼上讨论一下哪个对,哪个错,估计你把网络都捣鼓遍了,找了是各大营养专家,你不是走火入魔,歪论一大堆,就是大脑偏激,从此愤世嫉俗,对营养专业人员如同某些媒体对医生一样深痛恶绝。但是如果你真的有意愿想搞明白这个大家都可以谈的营养问题,建议你拜读一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业书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好好的读上一遍,有机会在到一所医学院校聆听一下老师的授课,我估计你会明白的。如果你觉得这太麻烦了,或者你也去听了授课,拜读了书籍,觉得专业性太强了,那你就跟随来一起探讨一下营养学的前世今生,以及一些我的观点吧。我会尽量做到客观,希望你会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看法。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一章&医学模式  &我们来看看西方的一个古老的传说,那就是吸血鬼的故事。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传说,一个故事,一段不是神的神话。但是欧洲历史上的很多记载,比如1484年,描述吸血鬼的《巫术之密》被教皇批准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基督教会第一次承认神怪力量的存在。1710年,东普鲁士当局大肆的***所谓的吸血鬼。人类当局在1731年对吸血鬼案例进行深入的调查。一位军医把整个的调查过程和结果都做了详细的笔录,并和几位军官和医生签名后以《见闻与发现》为题呈送贝尔格莱德法庭并于1732年正式发表印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要求黎赛留公爵把案件的正式结果写成详细的报告呈给他。让人就不得不觉得,在历史上某个时段,确实存在着吸血鬼这个东西。  &那吸血鬼到底是什么东西?世界上真的存在神灵这种东西吗?  &我们来总结一下,历史上描述的吸血鬼有哪些特点:1、会咬人;2、怕大蒜;3、昼伏夜出,怕太阳;4、攻击年轻女子;5、怕圣水;6被咬过的人也会变成吸血鬼……  &吸血鬼咬人,狂犬病病人也喜欢咬人  &吸血鬼怕大蒜,狂犬病病人也怕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  &吸血鬼怕太阳,狂犬病病人也畏光  &吸血鬼攻击年轻的女子,狂犬病病人也有攻击异性的特点  &吸血鬼怕圣水,狂犬病还有一个名字叫恐水症(极端的恐水,甚至听到水的声音都会全身抽搐)  &吸血鬼咬过的人,也变成吸血鬼,狂犬病本身就是一种传染病……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西班牙医生阿隆索(Juan&G&#243;mez-Alonso)曾在《精神病学》杂志上发文说,害怕大蒜气味和怕光可能是狂犬病造成的超敏症状的表现。而狂犬病会让人睡眠紊乱,出现夜行和“性狂热”的症状。同时,狼和狗被认为和吸血鬼有关,同时它们也是狂犬病的携带者。  &当然,还有很多医学工作者认为,这个吸血鬼是另外一种疾病,疾病名称是卟啉症。至于吸血鬼是什么疾病,我们就不讨论了。但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人类早期,对于一些不能认识的现象,我们就想办法解释它,比如形成一个吸血鬼的故事。而在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最为原始的方法,比如杀死所有狂犬病患者,以及被狂犬病患者咬过的人们,甚至用火烧毁他们。在那个时期,似乎是最好的一种办法。  &古人把这些东西称之为神灵,我们把古人这种认识称为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一直还延续至今。例如鲁迅先生笔下他父亲生病,当时的名医开药,需要一个药引,居然是原配的蟋蟀。这也算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一个产物吧。可以这么说,新中国成立之后,无神论的流行,使得这个模式日渐式微。不过,我所居住的福建省莆田市涵江一带,还有着神灵医学模式留下了的一些很神奇的东西。莆田的元宵节非常的热闹,绝对不亚于西方的狂欢节。每年从正月初六就开始到正月二十六,人们的激情不断的放大,到了正月十五达到了最高峰,之后才慢慢消退。正月十五各项民间仪式也达到高潮。摆棕轿,跳火坑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扔铁球。是把铁链子栓着的一个长满铁刺的球体,砸向自己的背部,然后整个背部就鲜血淋漓的。治疗方法很简单,不要打破伤风,只要把宫庙里头的香炉灰涂在身上,过了一个晚上,就结痂愈合了。这也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一个体现吧。  &应该有很多人认为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错误的吧,最起码会认为他不科学。下面要介绍的医学模式,不知道有多少人认为他是错误的呢?抑或有多少人会认为他是不科学的呢?  &还是从神话说起吧。很多人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没有系统的神话。这可能是子不语乱力怪神吧。中国没有系统地神话,但是绝对不缺神话。起码,在营养学里头,有一个神话是非常有意思的。这个神话是传说中的彭祖。据传他活了800多岁。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他就出现了。那时候的人还是吃吃谷物和家畜之类的东西。他已经敢于把天上飞的鸟射下了吃了。据说他多年的经验,把天上飞的小鸽子熬成雉鸽羹,送给帝尧吃,被许为天下第一羹,这个事情有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天问篇》为证:“答馒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之长。”这个天下第一羹很有营养。据说,彭祖有个儿子很调皮,那个时候人还不知道鱼也是可以吃的,他就把河里头的鱼抓过来,混在羊肉里头,给他爸爸彭祖吃。彭祖吃了,觉得味道非常独特。询问之下,才知道羊肉里头混入了鱼肉了。所以,天下第一鲜,就出来了,鱼肉混着羊肉吃。鱼,羊,就是鲜美无比吗。营养有了,美味有了,顺便汉字也发明出来了。彭祖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在不断的丰富一个伟大的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在中国非常的系统了,还有一本书,非常的有名,叫做《黄帝内经》。这本书的内容,至少有三个人是做了大的贡献的,那就是伏羲、神农、黄帝。《黄帝内经》包含81篇的《素问》和81篇的《灵枢》。曾经跟大家介绍过的说冰棍很“热”,这个热最早的论述,就是《素问》第31篇——热论。有关这些医学的论述,称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个跟我们国家现在推荐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几乎一摸一样。为什么说彭祖不断的在实践推广这个系统呢?我个人认为,《黄帝内经》是取代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而产生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但是还有很多人思想还是停留在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上,没有办法跳出来。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说法,比如,周武王讨伐纣王的时候,在船上,一只鱼跳到了船上。周武王非常的害怕,认为上天的神灵不允许他去讨伐纣王。这个时候,姜子牙出面了,说上天赐予我们鱼,不吃他不吉祥,就把鱼给吃了。姜子牙是经常钓鱼的,他知道鱼可以吃,所以,他继承并发扬了彭祖提出了可以吃鱼的理论,把鱼给吃了,所以说姜子牙就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忠实拥护者。  &时至今日,我们中国还有中医专业,仍然采用了《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并设置了非常多的中医学院,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已经过时了,就跟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一样,产生了比如方舟子这样的反对中医的斗士。我有点奇怪,为什么现在很多中国人把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抛弃到一边,而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却情有独钟?为何厚此薄彼,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更为有趣的事,有一天遇到一个农村的癌症患者家属,她问我饮食应该如何注意,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要如何向她解释现代的营养观点,告诉她能使肿瘤增大的食物不要吃,最后犹豫了半天,用古汉语说:“发的食物少吃。”什么东西是发的食物?结果,她听懂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留给中国人非常丰富的营养底蕴,很多时候,你认真想想会觉得真的很有道理。例如有种说法说口腔疾病皆属于“火”,因此,少吃“性热”的食物,火热火热嘛,水煮活鱼等美味佳肴在你口腔溃疡的时候,你肯定不敢吃,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说法是:上火不能吃性热的食物。是中国人,可能都会明白这段话,但是翻译成英语,让老外来读读试试,晕乎晕乎吧。当然,老外也有老外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嘴巴疼不要吃有刺激性的东西啊,等等,也是解释的通的。那我们接下来就谈谈西方的事情吧。&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如果说,没有文艺复兴,没有西方的崛起,也许现在世界的医学还是由中国的中医统治的。但是,历史的必然似乎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造成的。公元1346年,在蒙古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欧洲中世纪最黑暗的时期因此来临了。黑死病(鼠疫)困扰了欧洲三个世纪之久,约有2500多万的人们死去,就连信奉上帝的修女和神父也不例外。统治欧洲的宗教信仰开始破灭,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禁锢的欧洲开始形成现代科学的雏形。公元1492年哥伦布用行动来反驳基督教认为地球是方的理论,开始了一次远洋旅游。因为缺乏蔬菜的摄入,哥伦布帆船上很多海员牙龈不断出血而死,很多人认为是上帝的惩罚。但是,解放了思想的人们开始寻求新的东西,直到抗坏血酸——维生素C在柠檬中被发现,此后,人们认识到,人跟机器一样,需要润滑油,需要能量,需要。。。。机械时代开始来临,笛卡尔、拉梅里特等受当时机械开始发达的影响,提出了机械论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因此诞生了。在巅峰时期,甚至有人认为,俊男靓女跟枯骨脓血的最大差别,不过是原子的外部堆砌结构不同而已。  &看看这个时期拍摄的电影,很多贵族在吃饭之前,喝一杯苏打水,这个是很由涵养、很有知识的一个举动。为什么呢?他们知识丰富,知道胃酸导致胃部疾病,所以,喝点苏打水,酸碱平衡吗。维生素也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维他命。你要是觉得缺乏那个维生素,就补充那个维生素。这个时期,欧洲的理发师也很时髦,在门口弄一个蓝色和红色相间的霓虹灯,代表的是静脉和动脉。如果你觉得血压高了,生病了,没事,剃头刀拿出来,放血疗法。这个时期,算是西方医学发展的启蒙时期把。经常听到中医说:“西医算什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讲得就是这个医学模式。  &很多理发师在给顾客放血之后,热爱上了放血这门职业,于是诞生了一个新兴的职业,外科医生。他们非常认真的解决外科面临的三大难题:疼痛、感染和失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机械论医学模式带给人的绝对是无穷无尽的苦难!也许我们今天能以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来看下面发生的事情,而当时的人绝对是要有足够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最早解决疼痛的方法非常搞笑,其中之一就是把人用木棍打晕后进行手术(这绝对不是电影里头才有的镜头啊),之后一个很伟大的人物——佛洛依德(之后还要介绍)在西方最早发现了可以用作局部麻醉的药物——可卡因,到后期麻醉的盛行,基本上解决了疼痛的问题。感染和失血是当时困扰止血的技术很容易掌握,理发师们在放血之前就想好了这些方法,严重失血的时候输血就遇到了很多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巴斯德发现了细菌,魏尔啸提出了疾病是由细菌造成的,到后来形成了无菌操作技术,解决了感染的问题,之后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血型,也解决了失血严重时输血的安全问题。在解决感染和失血的过程中,医学模式悄然发生变化,伟大的生物医学模式到来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医学院念书,念到心血管这个章节,我们的课本,老师仍然讲授着这个机械模式:由于血压高,心脏需要更大的力气把血液打出去,久而久之,心脏开始肥大,之后,心脏开始没有力气衰竭。药物的治疗,也是降低压力,增加心肌肌力的。但是到了新世纪,这些貌似正确的理论,已经轰然倒地。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进入了心血管系统。生物医学模式不可阻挡的来到了世间。有人称:新世界是生物的世纪。我有一个很著名的表哥,名字叫做戴建生,是英国伦敦大学首席教授,变胞机构学的创始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的变胞机构学理论,就是从生物中得到启发,借鉴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组合和再生的类似现象,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引起轰动。被称为思维体操的数学,通过模范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诞生了一种新的模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但是,这一切还远远不够。生物医学模式,把重点放在了身体和疾病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人!  &谁最早,也最系统的研究人本身自己呢?我们之前提过,就是发明可卡因的那个人,伟大的佛洛依德。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世界三大巨子,他和他写的书籍《梦的解析》、马克思和《资本论》、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被称为世界上影响人类进程的三大奇书。佛洛依德小时候就是一个传奇。他写日记都跟我们不一样。他晚上写白天发生的事情,白天记录下前一天晚上做的梦。他所创建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我表哥戴建生他伯父是四川大学病理生理学的奠基人、博导,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儿子,叫做戴思杰,也许是医生老爸的缘故吧,戴思杰对佛洛依德很有研究,他根据佛洛依德的理论,写了一本书《狄法官的情节》,居然获得了法国的格莱美奖。这个狄法官的狄,就是佛洛依德提出来最伟大的见解——俄普狄斯情结(弑父恋母情结)。可见,就是跟佛洛依德有沾边的人,就会取得不错的成就。佛洛依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很多跟营养有关的问题,比如胃溃疡,因为你看到别人拿东西出来了,想吃,嘴巴没有流口水,胃流口水了。结果别人没有给你吃啊,你不就没得吃,胃白流胃酸了,胃酸没有东西消化就开始消化胃,久而久之就胃病了。这个观点雷人吧,还有一个更雷人的观点,那就是抽烟,为什么你戒烟那么难?因为你有口唇期性格,为什么呢,你小时候喂奶不够,长大后寻求补偿的心理作怪而已。所以小时候要足够的母乳喂养。如果你抽烟的话,看到这番话会不会勃然大怒?呵呵,当初欧洲很多抽烟的绅士就为此大为恼火。没事,佛洛依德自己也抽烟,这下心理平衡了吧。很多人认为佛洛依德的理论是错误的,但是经过大规模的科学统计调查,也会得出相似的结论:比如在我国流行病学教科书里头,关于胃癌这个章节,就认为莆田人胃癌患者生病的主要原因是爱生闷气(莆田人胃癌发病率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是比较高的)。  &除了生物、心理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社会支持,行为方式。这些共同构成了目前我们认为最好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很多营养方式不对,比如吃饭过程大口喝汤导致胃病,喜欢高血糖指数食物容易导致糖尿病,吃完就躺容易向心型肥胖,喜烫食容易导致食道癌的发生,这些都是非常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人把这些不良方式总结为四个字:汤糖躺烫。  &当然也有好的营养行为,比如有名的地中海饮食。所谓“地中海饮食”,是指处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各国,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为主的饮食风格。正是这种独特的膳食行为,使得该地区居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结肠癌、直肠癌等疾病的概率远远低于其他欧美国家。  &说到这里,医学模式的改变过程终于讲完了。现代医学模式,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可能有人会说了,这个跟你要说的营养有什么关系?对了,我正要讲这个。我绕了一大堆医学模式,最主要就是最后这个结论:讲营养绝对不是单独的讲营养素,而且还要讲营养行为、营养气氛。这里的营养素以及营养学衍生出的种种知识,相当于现代医学模式的生物因素,营养气氛,比如吃饭不看电视,摆出的菜谱搭配合理,吃饭的人互相欣赏等等,相当于心理因素,而正确科学的长期营养膳食习惯相当于社会因素。所谓的色香味俱全,美妙的环境,还有长久以来养成的良好饮食习惯和运动方式,才是真正的营养。请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营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二章&营养素之蛋白质    &终于讲到营养素了。如果要说营养素,知道一些营养知识的人,就会说出三个非常著名的产能营养素,就是吃进去会产生能量的营养素,他们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哎,原来是这个啊,你可能会觉得这也太小儿科了吧,谁不懂啊?呵呵,那我问你,你如何定义蛋白质?可能你会说,学究了吧。印度的影片《三宝大闹宝莱坞》,里头由一个对于机械装置定义的搞笑情节,说的就是你这些动不动就定义的人。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你用最浅显的,举例也可以,对蛋白质用一个非常通俗的语言来定义,来描述他。我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他们会七嘴八舌,说出很多的定义,比如:  &蛋白质是我们吃的东西,比如鸡蛋里头有,还有饭里头有,鱼里头有,肉里头有……  &蛋白质是我们的组成,比如说肌肉等等,没有蛋白质无法组成我们。  &蛋白质就是所有动物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蛋白质,所有的动物就没有所谓的肌肉……  &蛋白质也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也有植物蛋白……  &以上说法,均正确,但是没有讲出最为关键的地方,你有没有可能想过,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起源,一切生命的秘密。蛋白质英语protein原意就是头等重要的。也许你不同意,但是换句话来讲,你一下子就会同意了。基因是一切生命的秘密所在。没有人反对吧。基因在哪里,在DNA里头。嗯,这个大家不会陌生,DNA赫赫有名着呢。基因的秘密就在DNA的碱基排列顺序里头。这个排列顺序有什么作用?DNA的三个碱基排列,就决定复制出什么样氨基酸。复制出氨基酸,都有两个头,一个是氨基,一个是羧基。他就像磁铁一样,相同的就排斥开,不同的就吸在一起。这样氨基吸引着羧基,氨基酸们手拉着手就连的很长很长,像一条长长的铁链,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做肽链。这么长的链子,放哪儿都容易打结,大自然界给他打的结非常漂亮,就像打中国结一样,这个打法有个专有名词,叫做α螺旋和β折叠。打成的中国结有一个非常莆田特色的名字,亚基(阿基)。不知道中国其他地方是否也是如此?我的印象中,在念医学院的时候,只要遇到莆田人,不管他姓什么,只要知道他的名字,一律加上一个姓,“阿(亚)”,就可以了。比如李世民,要是莆田人来说,就是阿民(亚民),刘基,就是阿基(亚基)了。肽链打成了这个叫亚基(阿基)的中国结之后,大自然还觉得不满意,继续把这些亚基用各种办法挤在一起,要么用绳子捆一下,要么用胶水粘一下,这才大功告成,组成了我们经常说的蛋白质了。  &你千万别小看这么打结粘合形成的蛋白质,有些人只是少打了一个结,结果一喝牛奶就会腹泻。医学学名叫做乳糖不耐症。少打的中国结名字叫做乳糖酶,这个酶,也是蛋白质的一种。这个少打的乳糖酶还没有关系,不喝牛奶,或者喝牛奶配下黑面包慢慢适应,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要是打少了一种叫做铜蓝蛋白的东西,那可不得了了,会患一种叫做肝豆状核变性的疾病,在驱铜疗法发明之前,平均寿命非常的短。少了问题很严重。  &呵呵,蛋白质非常重要吧。由于不同的生物,蛋白质的配方——氨基酸构成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把蛋白质直接消化吸收。所以我们就把自己的消化系统给进化的非常发达,就像之前介绍的,古代人类先吃五谷水果,然后吃畜类,胆子越来越大之后,鱼类、禽类也成为了我们口中的美味。人类嘴巴流着口水、胃部分泌出胃酸,肠道分泌出肠液,先把吃进去的蛋白质先分解成亚基,之后把亚基这个中国结解开,就变成一条长长的绳子,再把牵着手的氨基酸分开,就形成了很多个氨基酸了。氨基酸才可以被我们吸收的,吸收完之后,我们又开始把这些氨基酸组装成我们自己人体需要的蛋白质。一般而言,相近的部位氨基酸构成差不多,因此,肾脏不好吃猪腰,心脏不好吃猪心,呵呵,要是脑子不清楚,多吃一些猪脑,也是有帮助的嘛。粗俗一点的,就是坊间喜欢传一些吃鞭壮阳的说法,什么三鞭、五鞭的。总之,吃什么补什么,要说他有没有科学的道理,我认为在营养学里头,应该指的就是这个。这也真是非常神奇的地方,中国古代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氨基酸,但是通过长期的经验,也是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如果我来写历史书籍的话,一定要加上这句:西方在1820年代才发现了氨基酸,之后过了N多年搞明白了吃什么补什么的伟大理论,而中国在公元1000年左右的北宋年间,就已经纯熟的应用了并拓展了这个吃什么补什么的理论,中国,在这个吃什么补什么的理论发明上,至少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800年左右!只不过古代中国人想法有点奇怪,比如北宋时期的医官张君宜的推荐:吃绢。他认为绢丝很长,吃下它寿命就同样长下去,直至成为不死的神仙。当年苏东坡知道了这种服食绢的奇妙方法,调侃道,世人从此只怕要“吃衣着饭了”。张君宜早就死的不知道多少年了,他这种敢于离奇想象,敢于把这种想象等同与科学实验,敢于向领导和老百姓言之凿凿的忽悠他的歪论,这一特点,还广泛的存在在现今中国的很多所谓专家们之中,甚至其中不乏精英。  &接下来就郑重向大伙推荐一个敢于想象的无名精英,呵呵。要明白这个事情,还得先说说蛋白质的一些特性。刚才讲到了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其组成的氨基酸含量不同。氨基酸有氨基、羧基,人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合成一部分氨基酸,但即使是这样,人还得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因为有一些氨基酸,我们人类,就是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入,这些氨基酸给予一个特定的名字,必需氨基酸。目前发现成人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分别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婴儿多一种组氨酸。这些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越接近我们人类的生物,蛋白质价值就越高了。因此,我们通常说,两条腿的肉比四条腿的肉好,没有腿的肉比有腿的肉好。就是鸡肉、鸭肉,比猪肉、牛肉好,鱼肉比鸡肉、鸭肉好。指的就是鱼肉的蛋白质组成成分,他们的必须氨基酸比例跟我们人的必须氨基酸比例非常接近,人的消化系统把这些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刚好可以等比例的拿来给人体使用。就非常营养了。自然界之中有一个食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比例几乎跟人体相同,那就是鸡蛋。  &不要说你也知道了,现在肯定是介绍敢于这位敢于想象的无名精英。好吧,不卖关子了,一起来看看这个精英吧。这个精英知道了“两条腿的肉比四条腿的肉好,没有腿的肉比有腿的肉好”这个事情,很受感动,就开始进行了很浮云的想象:猪肉好啊,鸡、鸭肉上一个档次,鱼肉更好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咱要科学研究,对了,猪会得冠心病,还挺多的,他们吃的太胖了。鸡鸭,估计得冠心病的少点,但是也是会得得,那么多肉鸡、肉鸭嘛。咦?鱼没有得冠心病!天啊,原来如此。那、那、鱼为什么没有得冠心病呢?这个问题有点纠结。学学一休哥吧,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哐!明白了,鱼一直在做腰部运动!猪牛羊狗鸡鸭等等,没有做腰部运动啊!吃鱼肉好,但是更要知道为什么鱼肉这么好,这是因为鱼经常做腰部运动!嗯。我真是天才,伟大的发现啊!中国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只卖鱼,还要告诉大家,也要勤做腰部运动。我要研究!我要研究!这个精英很是埋头苦干,还发明一种能够降血压防中风预防冠心病并集健身美容塑体减肥的全功能一体腰部摇摆机。本产品省优部优(此处省略1万8千字)……印象中九十年代国内非常风靡,很多老头老太买了,不过,最后有很多人用了摇摆机之后,腰椎间盘突出了,毛病出来了,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  早上在写这段话的时候,特地上网搜索了一下,现在还有很多卖健身保健摇摆机。这里郑重声明:我所说的摇摆机,是腰部摇摆机,机理同上。跟其他的健身保健摇摆机机理促进血液循环之类的大不相同,所以,请广大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完全不同。之所以讲这个故事,纯粹希望大家能够对营养学有个清晰的认识,没有其他意思。如果你要误解,产生的一切后果,与吾无关。我不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特此声明。  说起社会上的保健产品、营养食品,我就想起很有名的一家著名的营养品生产厂商。有一个产品的广告宣传片,拍摄的非常有水平,达到了广告的最高境界:潜台词说谎话。整个宣传片图片精美,台词精湛,虽然重点突出了他的营养产品,但是没有一句话有违反营养学的科学原则。一听起来,让人们觉得非买他的产品不可。因为涉及到版权和个人记忆力的问题,所以广告只保留大体场景,细节有所出入。这个广告是这样子的:  &场景一:一片金灿灿的稻谷出现,一些辛勤的农民在田中劳作。劳累了一天的农民,载着收割好的稻谷,存入米仓。面对着满仓的粮食,农民一脸欣慰  &台词一:中华民族是自古就是一个勤劳肯干的民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创造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当他们收获的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收获的五谷杂粮,这是他们最为重要的主食,是赖以生存的米粮!  &场景二: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后面跟着一堆科学数据,出现一个斗大的字:赖氨酸缺乏!  &台词二:你知道么?五谷杂粮最大的缺点是什么?那就是缺少人类的必需氨基酸!  &场景三:刚才还在农间劳作的农民,已经被病痛折磨的愁眉苦脸,一脸不堪。  &台词三:你知道人体缺乏赖氨酸会出现什么症状?疲劳!虚弱!恶心!呕吐!头晕!没有食欲!发育迟缓!贫血!  &场景四:一个昂首挺胸,身体挺拔,脸色红润的农民,手持某厂家的营养品,一脸欣喜,轻松的田间跑步,顺便跨110米栏。  &台词四:某某厂家出品的赖氨酸补充剂,可以有效的遏制住由于缺乏赖氨酸所带来的一切症状。他还能使你身体更加健康!  广告片大体如此。也许你曾经有看过,那现在,你闭上眼睛,慢慢思考一下,这些场景,那个场景是对的,那个场景是错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都是正确的。那结论对吗?应该说,没有错。天那?睁开眼睛看清楚了,请认准这个牌子的营养品,我们必须马上去买它。否则,我们也会出现缺乏赖氨酸的症状!错了,大错特错。看到了吧,这就是水平,广告的最高水平,每个场景都是正确的,连结论都是正确的,而留在你脑海里头的那个要马上行动购买的欲望,却是错误的。  &你猜出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嘛?没错,这家保健品公司有意识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除了吃米饭之外,还很喜欢吃另外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那就是豆制品,品种非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豆浆、豆腐、豆腐皮、油豆腐、豆腐皮、绿豆汤、绿豆饼等等。谷类缺乏的赖氨酸,却蕴藏在豆制品里。在大自然界中,经常存在着有些食物含某种人类的必须氨基酸非常多,而另外一种却少的可怜的现象。这样,把两种食物混着吃,就产生了蛋白质互补作用。因此,早餐,你可以享受吃馒头加上豆浆,也可以享受稀饭配豆腐,还可以吃稀的不能再稀的饭配些青菜,一碟的鱼肉。有些地方,早餐是面条,混一些豆制品或者配豆浆吃。可以说,吃稀饭配上豆腐,或者是吃馒头加上豆浆,他们跟味道鲜美的鱼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是等价的。还记得前言说起的营养专家齐国力先生推荐大家喝豆浆的事吧,他认为白种人喝牛奶可以,但是黄种人更应该喝豆浆,并以中国推行的“大豆行动”来做佐证,客观的说,他的结论有正确的内容,但关于不同种族喝什么这样子新颖的论据,有待考证。呵呵,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张君宜的徒子徒孙了。  &在我看来,有意忽略不能忽略的事实,在广告中应用,是一种高明的宣传手段,无可厚非。在严肃的科学理论体系中,是不道德的。林光常博士宣称牛奶是给牛喝,并在新华网高调回应质疑。他说的理论都没有错误的地方,但是故意忽略的事实,非常的不道德。上面介绍的广告片忽略了事实,很多人还是会看出来的,但是林光常忽略的事实,非专业人员几乎不懂,只能被忽悠。牛奶是给牛喝,但是不适合给婴儿喝。原因是牛奶里头含有丰富的酪蛋白,而且乳糖不足。但不能说就不能喝了。我们可以兑水稀释浓度,加蔗糖增加碳水化合物,文火煮沸部分蛋白变性利于吸收,以上缺点便迎刃而解。帮助父母做这些牛奶程序的都赚了巨额的金钱,配方奶粉厂家何其多啊。想想得到三聚氰胺危害的父母,肯定想泡浓点给小孩喝更营养。结果错了。婴儿反而要喝稀一点的。如果父母能够增加一点水,少一点奶粉,三聚氰胺的危害可能也会少一点吧。&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三章&营养素之碳水化合物  &说起碳水化合物,那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伟大之处,就是他巨大的好处,总是被人习惯之后熟视无睹,然后就被忘记的一干二净,以至于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没有很大用处的营养素。不信?你随随便便找个身边的人,问他营养成分,你要说钙、锌,还是蛋白质,他都说这个含的多那个含的多,有营养。你说碳水化合物,他说不定会蹦出一句:这也算是营养?就是同学聚餐,单位加餐,也是点上满满一桌子的鸡鸭鱼肉,米饭啊?甭提,没营养。  &如果我会写诗的话,我一定要写一篇最为美丽的文章,来赞扬伟大的碳水化合物。我会说,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中国不会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如果说没有碳水化合物,中国的版图不会如此的巨大;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中国的历史不会一直持续至今;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  好吧,好吧。我说说为什么我会这么赞扬它。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那个时候,诸侯国很多,有的强大,有的弱小,像不像现在的欧洲?是吧,但是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把这些国家都统一了,之后朝代变更,也许出现过几次类似三国时期的分裂,但很快就又统一了,而欧洲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即使偶尔有那么一回两回的产生帝国,也很快就轰然倒地。再来看看中国和欧洲的战争的区别,中国历史上汉朝汉武帝时期,因为跟匈奴作战,汉武帝很猛,进行了一次全国动员,开始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威猛无比的部队越过沙漠,奔袭匈奴,最后做到了民族的大融合,而欧洲,如果要说起战争,好像都算不上,基本都是一些战役,速战速决。纵观整个欧洲历史,几乎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长时间的战争。  &这是为什么呢?没错,就是因为碳水化合物的缘故。我们都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这些主食和主要的辅助食物,含量绝大多数就是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稻谷,不容易馊,经济且携带方便。欧洲那个地方种粮食不太行,种草比较容易,因此畜牧业相对发达,形成了主食是肉的习俗。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只能要求速战速决了,要不然肉一馊掉,士兵没有饭吃了,补给又困难,只好投降。所以,中国打上几年战争,一点没事,国家就容易统一。而欧洲只好战役不断,至今分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和文化特点,比如我们莆田就非常崇拜这样的农耕文化。原来莆田是一片汪洋,长满了蒲草。先人们就填海去水,割草造田,蒲草就变成莆田了。莆田人也就容易抱团取暖。如果谁在外地被欺负了,一定是一大堆老乡跑出来助威,对方看阵势就吓坏了,小混混们打架,也经常是群架。反过来看一下欧洲人,他们有了冲突,就只能是单打独斗,还会交代其他人不要参与,他们要进行公平的决斗。  &看到了吧,碳水化合物不显山不露水的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培养了大家集体主义精神,增大了我们国家的版图。你能不佩服碳水化合物吗?我对碳水化合物的崇拜之情,从来都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  对碳水化合物的崇拜完了,就言归正传,说点科学道理。碳水化合物其实是糖类化合物,或者糖类的一个乳名。因为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叫的,等取了正式的名字,还是习惯这个乳名,所以这个乳名一致沿用至今。碳水化合物家族有四个个兄弟,分别是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单糖这个小伙儿就一根筋,做事情就是直来直去,所以生的男孩就是暴脾气,女孩就特别粘人。他的大儿子葡萄糖脾气有点像他,我们要吸收利用葡萄糖,也必须是直来直去的,刚到小肠就等不及了,一窝蜂的直接进去,而且,还必须是D型的,谁要是给他转了个弯,变成L型的,他就不给你吸收利用了。就因为大兄弟这么直接,人身体的重要要害部门最喜欢他了,葡萄糖一来,可以立即提供给对能量需求比较急的神经组织、大脑、红细胞等。要是两个葡萄糖在一起,就变成一种双糖,麦芽糖的了。很多葡萄糖在一起,就变成一种叫做淀粉的多糖了,脾气就更急了,你要是拍打他的话他就气的满屋子都是,你要是再给他来点火星,他就爆炸给你看,看不炸的你血肉模糊。单糖的二女儿叫果糖,这家伙比较烂漫,经常花前月下,要么躲在水果中,等着别人采摘,要么常常徜徉在蜜蜂和花朵恋爱之后的蜂蜜中。要是让果糖和葡萄糖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双糖——蔗糖了。暴脾气和温柔合二为一,甘蔗就是,咬着咬着,那个刺人嘴巴的渣滓就去掉了,留下的是满嘴的香甜。  &在碳水化合物里头最为离经叛道的就是叫做纤维的多糖,他既不甜,也不被人吸收,很多时候你对着蔬菜咬啊咬,剩下一堆难以下咽的东西,他就在其中,更可恨的是,纤维中的纤维素,基本上混迹在肠道中跟粪便为伍,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充当增加粪便体积的角色,还喜欢跟粪便早早的修成正果,直奔那五谷轮回之所。所以很多人很愤怒的就要把它赶出碳水化合物的家族。但是别看纤维素通便,就以为纤维是急性子,纤维其实很能坚持,有时候会发挥他的三寸不烂身躯,死缠烂打,劝说一部分不太坚定的站在血液中的胆固醇跟他一起走,也会在胃肠道消磨时间,跟葡萄糖他们打打牌,不让葡萄糖那么快就被吸收,纤维还常常发挥二楞头的风格,要是你身体内积聚太多能量的话,他可以这边磨那边磨,可以降低血脂,减少你的吸收能力,更神奇的是它会增加食物的块头让你肚子感觉不到饿。所以纤维虽然经常与粪便为伍,还被同侪瞧不起赶了出去,却因为太能坚持,到最后另辟蹊径,开宗立派。很多营养书籍把它称为另外一大营养素,还为他摆脱粪便为伍的恶名,把人们对膳食的美好想法加在他身上,他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膳食纤维。  &大道理都讲完了,就要开始其他营养素的叙述,对于碳水化合物总有点恋恋不舍。不仅因为他简单可爱,他可以饱腹,提供必须的能量,也不仅仅是因为我崇拜他带来的力量和精神,更因为是他直接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他能包容一切,就是与粪便为伍的纤维,都一直不离不弃。你要是学不他那种包容的性格,对纤维轻易唾弃的话,肥胖胖,气喘,高血压就离你不远了。最后总结一下:碳水化合物告诉我们:做人要直接,做人要包容,做人要坚持,做人就要像碳水化合物。&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四章&营养素之脂类  &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性的大饥荒来袭,人们吃草根吃树皮,是些什么样人活下来?今天的危机似乎很奇怪,没有饥荒,没有灾害,可当初活下了的人,却得到了各种疾病。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问题的答案,就是叫做甘油三酯的脂类。甘油三酯经常就是肥胖的代名词,只要是聚集在肚子周围的那一堆脂肪,基本上就是甘油三酯搞的鬼。能够在大饥荒中存活下来的,基本上就是胖子,或者是那些看上去不胖其实甘油三酯非常多的人。在那些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头,能量谁储存的多,谁就撑得更久。就像骆驼的驼峰一样,横跨沙漠的时候,这些储存好的能量,会缓慢的释放出来,补给营养需求。甘油三酯,就是人类的驼峰。除了不断的储存能量此之外,甘油三酯也常常聚集在皮下、肌肉纤维之中,给人们穿上一层厚厚的衣服,帮助人们抵御寒冷。人类历史上有多少次的大饥荒,就有多少人死于饥寒交迫。每一次优胜劣汰之后,活下来的人,就把这个基因遗传给后代,让后代子孙永远不要忘记惨痛的历史,永远掌握动荡中活下去的营养本领。因此,人类体内脂类中的99%是甘油三酯。受到基因的影响,只要采用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肪进行烹调,色、香、味、形便大大改善,我们就会觉得食欲大增。  &可惜的是,现在食品丰富了,更要命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膳食习惯在这些年被击个粉碎,中国人赖以营养安全的避风港不复存在。每日摄入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后,就一直得不到释放的机会,储存下来的东西渐渐超过人类所能承担的最大值,疾病就接踵而至了。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何在那么早的时候,营养如此匮乏,又如何诞生那么多人才?在古代,每当皇帝要坚壁清野的时候,莆田就首当其冲,因此莆田有很多地方都被称为“界外”。就是这样穷乡僻壤的莆田,历史上出现了1700多名进士,最后被神化为妈祖的女圣人林默娘,宋朝朝廷上六个能说莆田话的六部尚书,还有建国后的林兰英、闵桂荣等众多院士。莆田本地人常常说是因为“家贫子读书”,要读书也要有物质基础,没有大脑,怎么读?我认为,是莆田一个很好的传统主食,给了这些先人们聪慧的大脑。莆田的父母常常把肥猪肉放在铁锅里一熬,油水就滋滋的冒出香味出来,然后,子女吃的是油拌饭,满嘴喷香,父母吃的是酱油拌饭,心里滋润。这个油拌饭,提供了让人聪慧的重要营养素!时至今日,在莆田,比较好的单位,也都称之为有油水的单位。没错,这个重要营养素是脂类中的一种:磷脂,尤其是卵磷脂。不仅蛋黄、猪肉、猪肝这些动物食品里头有含量多,大豆、花生里头也很多。  &人类为什么会是最聪明的?不是因为脑组织大,大象的脑组织比人类大多了,而是因为大脑表面特别皱。大脑越皱,人就越聪明。如果放大一点看,这么皱的地方,其实就是很多的坑坑哇哇,上面盖了一层被子,这条被子采用的原材料就是磷脂。  &此外,脊髓负责传递大脑的命令。传递的越快,身体就越灵活,身体越灵活,人就越聪明。为了更好的传递讯息,脊髓磊了一条叫髓鞘的长城。长城隔一段就有一个唤作郎飞氏结的烽火台。这样,就快速很多了,大脑一发出指令,不需要一个个神经的传递,郎飞氏结燃气烽火,指令跳跃性的传递下去。构筑髓鞘这条长城的砖头,主要原材料也是磷脂。  &甘油三酯承担着人类的生存重担、磷脂负责构筑人类作为聪慧的基石,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专家、媒体、书籍,乃至小学生都会讲:不要吃的太油腻,油腻对身体不好。医生下医嘱的时候,也是很喜欢写下这几个字:低脂饮食。  &这可能是脂类家族中最为“恶名远扬”的胆固醇起的作用吧。胆固醇过多,粥样硬化、血栓什么都来了,但是你不能因为自己胆固醇多,就说胆固醇不好吧,水喝多了还塞牙缝呢。我就纳闷了,都是营养素,蛋白质摄取过多了,干扰其他营养素吸收,甚至有促癌症发生的可能,可是大家对蛋白质还是津津乐道,胆固醇怎么就没这待遇?  胆固醇可是胆汁、性激素、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的合成材料。假如没有胆固醇的话,肝脏分泌不出胆汁,消化吸收受影响;性激素合成不足,传宗接代都成问题了;维生素D合成不足,缺钙软骨的何其多?至于肾上腺素,呵呵,那可威猛了。临床病人濒临死亡,医生经常在旁边喊: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没有活过来,就换一个猛一点的医生,喊:肾上腺素,2mg静脉推注,还没有活过来,最猛的医生就会发话:肾上腺素,3mg静脉推注!结果病人就要么活过来,要么死去了。这么说你还会对胆固醇有偏见吗?很让人可气的是,经常听到坊间传说,说鸡蛋是很不错,蛋白质含量高,蛋黄里头也有磷脂,非常不错,但是蛋黄里头还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鸡蛋不能吃。就因为这个含胆固醇高就不吃鸡蛋,这简直是害人嘛。  &因此说,脂类从来就是好的,任何营养素都是过犹不及,并不止是脂类。低脂饮食是在特殊时期,大家过度崇拜脂类,摄入过多,才出现的一种宣传方法,如果脂类就上述三种的话,那可能还是要提倡一段时间低脂饮食,但是有了赫赫有名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这句话就要斟酌一下了,现阶段的科学叫法就是调脂饮食。  &多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非常的热门,经过几轮的炒作之后,欧米茄脂肪酸、DHA、EPA、AA几个概念大受商家欢迎。其中登上国际舞台,星光四射,特别有范儿的,就是艺名“脑黄金”&的DHA。顾名思义,DHA参与构成大脑脑膜,在婴儿时期,对智力发育非常关键,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可降低血脂、延缓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等等。因此,上至80岁的老奶奶,小到哇哇坠地的娃娃,几乎都是DHA的铁杆粉丝。你看,所有的婴儿食用配方奶粉,都会声明强化了DHA,所有的老年人保健品,也在说明书上声明自己拥有DHA。一时之间,粉丝们开始分出派别,烽烟四起,争吵不断。比较著名的有深海游鱼派、海藻派和花生油派。  深海游鱼派的掌门人名字比较长,叫做阿拉斯加深海鱼。他发现阿拉斯加地方的人群大块吃肉,大口黄油居然没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一调查发现他们都吃深海游鱼。于是就竖起一面大旗,自称是阿拉斯加深海鱼油,很是火了一阵。直到国内媒体大佬新华网又是调查又是取证,证实了这些阿拉斯加根本不生产深海鱼油,即使有部分私人作坊制作也是作为工业用料,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可是阿拉斯加继续我行我素,阿拉斯加深海鱼油又不是非得是阿拉斯加州的深海鱼制作的鱼油,也可以是我阿拉斯加深海鱼自己出场的油吗。看到阿拉斯加深海鱼的灵活,一时之间,金庸巨深海鱼、古龙著深海鱼纷纷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互相抢着掌门人的位置。  &海藻派就乘虚而入。海藻派宣称:深海游鱼活动灵敏,什么都吃,食品安全大成问题,而且自身会排便,把DHA里头的EPA给增多了,不适合人类。相反,海藻是海洋中纯天然绿色食品,安全可靠,DHA含量高,EPA含量极低,更适合人类,尤其是儿童。扯完大旗,海藻们就把所有DHA的优点都往自己头上扣,言必称海藻DHA,四面出击,纷纷投怀送抱,也抢占了半壁江山。  &花生油派是土生土长的正宗中国血统。花生油派大打亲情牌,为什么DHA等那么热门?国外来的,那里的饮食习惯是吃比较多的黄油,很少吃植物油,因此在食物中没有DHA的来源。是中国人?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DHA,这个就是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等。是中国人,就吃花生油!什么?国外吃橄榄油?橄榄油里可没有这种可以转化成DHA的物质。什么?DHA含量太低?我来告诉你,什么是相对含量,什么是绝对含量的问题。一个礼拜吃几斤鱼?几斤海藻?其他营养成分不谈,这里只计算DHA。咱不可能天天吃鱼,却不能一天没有油,是吧。平均一天10g鱼,一天50g油。10g某鱼含5%的DHA,够多吧,DHA0.5g。50g油就算含1%的AA,也能变成0.5g&的DHA来。你犯得着去碰什么鱼啊、海藻之类的?买我花生油就可以(以上数据纯属戏说,只说明大概意思,没有正确的数字依据)。  不管各派如何争斗,营养素界执牛耳者,唯能者居之。脂类各个派系强悍无比,随便扔出一个甘油三酯或者胆固醇,就可以独挡一面,其能量最强,一克能产生九千卡热量,因此位极人臣,称“九千岁”。碳水化合物因显赫历史战功,麾下二愣子多如牛毛,能征善战,供给能量迅速,且一克碳水化合物能产生四千卡热量,官拜守四方兵马大元帅。蛋白质则遗传基因好,温文尔雅,内涵十足,脸不红心不跳的,一克蛋白质也产生四千卡热量,位居文四宝宰相之职。三大产能营养素火力比拼之后,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位,从此天下大定,营养素们安居乐业。  &中国文化不断流传西洋,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西洋人——马克波罗带回了中国大量的科学技术文化财物。西洋人有识之士认为,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在拿到指南针技术后,他们摒弃了中国传统的营养之道,迫不及待的学习航海家郑和,开始杨帆海洋。从这一杨帆不要紧,从此营养界大乱,各个营养素小弟轮番上场,数百年之后,最早领悟中国营养之妙谛的英国借一水果大败葡萄牙,成为日不落帝国,称雄世界。这个是后话了。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五章&营养素之维生素  &划时代的东西,他的名字也必然是划时代的,不管历史是如何的不同,文化是怎样的差异,只要是人,认识到他了,从嘴巴发出来,必定是相同的音调,相同的意思,相同的感情。就像英文Gene,汉语基因;英文Cola,汉语可乐;英文Vitamin,汉语维他命。  &中国明朝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在海上奔波20多年,访问30多国家。有人说是瓷器里头种菜,有人说是甲板放筛架子种豆芽,还有人说在陆地补给,不管事实真相如何,郑和总是根据中国传统营养习惯,不偏不倚的给船员们补给大量的蔬菜水果。而欧洲的航海者们,除了面包,就是罐头,因此饱受坏血病骚扰。这个肆意蹂躏海者生命的海上恶魔,在300年后英国恰巧任命了一个信奉柠檬的医生管理海军的时候,才得以消失。上个世纪20年代,维他命C横空出世,带动了维生素家族的巨大繁荣,开创了保健品的一番事业。  &1980年,多年从事微生物生理代谢、微生物工业发酵及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尹光琳,发明了“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荣获了1980年国家发明二等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励。作为国际巨头瑞士罗氏制药公司,一听到这个消息,几经辗转,于1985年斥巨资购买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法的国际使用权。历时20余年的维生素C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比起维生素C的商业大战,蒜你狠,姜你军,简直是小菜一碟。1990年代,蛰伏了数年之后,瑞士的罗氏公司,联合另外两个商业巨头——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针对中国厂家发动了价格大战。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何曾见过如此局面?一时之间刀光剑影,风雨飘摇。法律上没有反垄断法,金钱上没有巨大的财力,维生素C二步发酵新工艺的国内使用权,成为了国内厂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挡不住国外一轮又一轮的垄断风波,中国内陆原有的26家维生素C药厂被迫关闭了22家。关键时期,中国人膳食习惯挺身而出,再次拯救了中国人。时至今日,基本上是中国人,吃饭还是米饭为主,大口大口的蔬菜,口袋里头有了票子,也开始多吃水果了。中国人的维生素C使用,基本上在医院内使用,剂量最大的也不过是心血管科病人静脉滴注3g的维生素C,几乎很少的人会跑到店铺里头去购买。所以这场大战,由于中国人特殊的膳食习惯,并没有波及到我们生活,也给出乎国际商家意料之外。因此,财大气粗的国际垄断巨头同样受巨创,结果是日本武田制药的维生素C厂卖给巴斯夫并停产,罗氏公司一怒之下也把维生素C厂卖给荷兰的DSM。2005年6月、2006年2月,美国一些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利用法律对中国残存的4家维生素C厂家提起反垄断诉讼。在法律诉讼的展开过程中,一大批国内外维生素C厂家轮番停产。但这一切,都已阻挡不了中国人的步伐。在2001年维生素H投产成功后,中国已是全球极少数能够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之一,中国不少维生素品种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除了从经济的角度,法律的角度,国外势力还从思想上占据中国。从1990年代开始,某美国著名日用品公司,就开创了一套洗脑制度,利用销售团队,对化学工艺维生素C,进行恶意的污蔑,造成了很多人误以为绿色植物提取的VC才是最强大的。但是中国人是很难被打败的,不是么?当年欧洲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使用宗教、教育和医学进行文化侵略。英国人登上澳门,听到Macau,知道妈祖在中国沿海城市的威望,立即侵入妈祖故乡莆田,在莆田市区的梅峰寺左边建立了一所教堂,右边设立了圣路加高级助产学校,对面建立了圣路加医院。首任院长叫做康施恩,他没有想到,时隔30多年,在1937年,当上校长的莆田人余文光,他说,你施你的恩吧,我照单全收,医学和教育我要发扬光大,开创了妇幼和高级助产本科教育,实施新法接生,去伪存真,教堂么,就放在那儿吧,让他自生自灭吧。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个二步发酵工艺的国内使用权,也许,我们现在的维生素C跟进口的最高端的药物价格是相当的。饮水思源,在介绍维生素章节的时候,特地重现历史,并以此向伟大的博导,尹光琳教授致敬!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是,还是想你表示崇高的敬意!  那么,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各方都想独霸维生素的市场呢?维生素又是如何风靡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三大营养素在人的观念中称雄的时候,维生素还是三大营养素的跟屁虫。蛋白质比较洁身自爱,比较少传绯闻。维生素就投靠另外两大阵营,分成了两派。一派则坚决是站在“九千岁”王脂类那边,在食物中常常与脂类共存,容易储存体内,被称为脂党,主要包括维生素A、D、E、K。一派是经常和“守四方”元帅碳水化合物形影不离,容易溶解在水里,常常不小心,就从尿给排泄出去了,被称为水党,主要是C和B族维生素。虽然说是脂水不相容的两党,但是他们也玩潜伏,比如维生素K比维生素B12更容易在排出体外,当然,最大的潜伏,就是维生素D这个家伙,其实他是一种激素。  &水党的领袖维生素C是个包装高手,最有文化内涵。他内心非常不服气脂党领袖维生素A,自己家大业大,居然A这第一个字母给有视黄醇结构的家伙给夺了去。可是他总是笑嘻嘻的,不漏半点痕迹就成为了维生素一族的老大。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件事情,第一,大肆宣传自己抗坏血病的光荣历史,动不动就摆出水果、蔬菜的后台背景,搞得人神皆知;第二,不断提升自己的内涵,除了老本行抗坏血保护血管壁通透性外,还参与了儿童时期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年轻人防衰老抗氧化过程、老年人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民主评议得票数高。第三,适当的玩一些政治手腕,不争是争。不参与竞争番号位置,A位置脂党拿走了,就把B这个好位置让给了水党的第二领袖维生素B,让维生素B这个没什么文化的家伙,傻乎乎的跟维生素A冲锋陷阵去了。就这样,三斧头一耍,自己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在维生素C带领下,维生素家族很快就风靡全球。有独无偶,就在维生素C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国内有一个叫做徐悲鸿的画家,郑重的三请齐白石,并让他与张大千相提并论,搞了一个所谓的“南张北齐”,最后自己稳稳地占据了画界老大的位置。所以说,有文化的人啊,一定要讲政治。有文化的政客,才能走的更远。  &B族维生素简直就是文盲,还是超生游击队。孩子生了一大堆,也不会给孩子取名,老大叫B1,老二叫B2,就这么一直排到B22。这群没人疼的孩子,想想老爸不靠谱,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一盘算,全部跑医学院念书去了,最后还都成了名医。老大是个神经科大夫,比较附庸风雅,取了个跟豆腐创始人几乎一摸一样的名字:刘安(硫胺)。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取了大名的B1,一下子就很顺起来,酒精中毒性脑病,他可以搞定;消化、神经和心血管诸系统的功能紊乱的脚气病,也可以顺利解决。老二是皮肤科医生,绰号比较寒碜:核黄素,听上去像“很黄素”,事实也是如此。你要是吃了一片维生素B2,拉出来的尿肯定是非常的黄。要是不很黄,那说明你体内非常缺乏了,搞不好就有什么嘴唇裂的、舌头肿胀的、眼睛害怕光的、阴囊(阴唇)皮炎、鼻翼两侧脂溢性皮炎之类疾病了。尤其是膳食结构奇好的中国人,不留神少吃了蔬菜就是容易口角炎,这些人给老二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虽然都是皮肤科的,老三烟酸这个皮肤科大夫,主要顾客是以玉米、高粱为主食的西班牙人,皮炎,腹泻,痴呆为主要症状的癞皮病是老三的主攻方向。老四选的是个冷门,在于提升甲亢病人药物治疗后的免疫力,老五则是在手术后腹胀这个领域说的上话,老六经常跟老大、老十二一起混迹在神经科里头。由于跟正常人接触的比较多,在妇产科上行走老九叶酸名气最大,很多孕妇对于叶酸,总是趋之若鹜。好不容易,这些大儿子刚混的有点人摸鬼样,老爸发话了,不能分家。儿子们吐血啊。又没有办法,只好混一块儿,复合维生素B。先发达的B1、B2、叶酸在外面还开开小灶,B5他们的事业就这么彻底奉献给他老爸了。多子多福,真的是多子多福。  跟水党走群众路线,抱团取暖有点不同,脂党的走的都是高端客户。如果说维生素C从政、维生素B从医,那么脂党领袖是维生素E,就是从商了。早期还做一些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影响机体的代谢这样本质的工作,后来名气大了,什么预防衰老、抗癌、增强免疫等,哪里有世界性难题,哪里就有他的影子,神奇的跟中药都不相上下了。可惜他跟中药没得比,当“四物汤”乐此不疲的在各大膳食营养汤出出入入的时候,维生素E却受制“是药三分毒”魔咒的严管,刚炒作把量提升,结果就过量中毒了。维生素E一怒之下,远走边疆,营养专家摇身一变就成为了美容养颜的资深教授了。维生素E先涂一层脸,保湿,再涂一层脸,三涂一层脸,祛斑,四涂一层脸,抗皱,五涂一层脸,护毛发……神奇啊,不能再神奇了。其实他就是一个抗氧化剂。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A,是最勤奋的一位,他整日钻研功课,最后练就了一身抗寒本领,目能夜视,肿瘤不生,百病不侵。因此维生素A也自重身份,一直不屑与其他为名为利奔波的维生素家族成员相处,却跟混入维生素家族的激素,维生素D形影不离。别看维生素A清高,在维生素家族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维生素E一起,成为当今国际维生素市场上的三大支柱产品,年销售额合计约20亿美元。正所谓是营养至尊,维CEA,钙质不出,谁与争锋!&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第六章&营养素之矿物质  很多网友看了之前写的,评论说拟人化不好。医学专业背景看了,绕了,多此一举,非医学专业看了,太深,糊了。还是,讲讲故事比较好,浅一些,如果针对非医学专业人员。好吧,认认真真设计一下,要从哪个地方开始说矿物质呢?  &想法一:维生素风靡一时的时候,矿物质的恩恩怨怨已经纠结人类几百万年了。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细菌寄生在生物体内,变成了线粒体,从此,生物就活了过来,生物可以进行内呼吸了。生物活了很久,之后,生物寄生到了地球表面没有水的陆地上去了。于是,生物开始利用地球表面岩石里头成分而活下去。矿物质溶解在陆地上水流中,植物也从土壤里头吸取矿物质。再之后,人类诞生了,他身上就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营养素,既不能在体内生成,也不可能在体内自行消失,除非被排出体外,这个营养素就是矿物质。    ……CUT,这种开头方式太老套啊了,换一个开头。    &想法二:玛雅人信奉铅文化,小孩戴铅镯子,大人戴铅项链,最后铅中毒文化都消亡了;古罗马贵妇喜欢铅饰品,也有用铅进行皮肤增白,结果生育下的一代不如一代,渐渐衰落;秦始皇大练丹药,企图长生不老,结果服用红丹、密陀僧等含铅化合物,带着长生不老的梦想暴毙了。自然界存在着大量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无机盐。只有对适当剂量下对人体有用的,才是矿物质。否则,就是重金属,毒物。  &  ……CUT,还有极少数的人认为低剂量铅可能存在好处而归入矿物质,虽然我一直反对这个观点,认为铅不管剂量多寡,都是有害的。再换一个开头。  &  &想法三:老山战士在山上打战,喝的全部都是服用矿物质的泉水,结果一大堆人得了尿结实。都是矿物质惹的祸!于是乎,战士们想了一个办法,先喝一大罐水,然后义务兵就免费登上了公交车,在山路上一路颠簸,尿越来越急,尿路结石也颠簸的差不多了,下车,方便,尿路结石也就解决了。喝水坐公交车治疗!老山战士回家后,给妈妈买了钙保健品,结果老妈妈知道钙服用多了不适合,就很小心的用一把菜刀,把一片钙片切成三块,嘴里不停地抱怨,一片顶三片,真害人啊~~    ……CUT,这个太搞笑了啊,最多只能算是广告。再换一个开头!  &导演,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啊。那还是干我的老本行吧,正规一点吧。  &好吧好吧。上课了。先说矿物质的定义:他是人体内无机盐的总称……哐~~崩溃。为什么每次上课都要讲定义呢?好吧。矿物质有100多种,他们有宏亮元素和微量元素……哐~~崩溃。请不要讲那么多好不好。讲几个重要的。好吧。那就一个个讲吧。  &第一双,钠和钾。钠少了,没有力气。钠多了,高血压。经常说少盐少盐,有一次一个高血压病人很听话,医生一说少盐,结果一粒盐也不吃,最后,病蔫蔫的回来继续住院了。钾也是,要是没有钾,很吓人,浑身无力,基本是抬到医院治疗的,没有力气吗。80年代,莆田出了个名人,叫做刘仙峰。他除了卖蛔虫药外,顺便还看些病。刘仙峰最喜欢缺钾无力的病人了,拿出一个橘子,吹一口仙气,让病人吃了,病人立即有力气,行动自如。为什么是这样子呢?钠和钾是人体必需的。我们的细胞,都是泡在血液里头。细胞内钾多,细胞外血里头钠多。钠、钾在细胞里面外面跑来跑去一下,人就特别有精气神。肌肉细胞里头的钾不够了,就没有力气。吃了橘子,钾补充了,立即就恢复过来。要是挂瓶的时候输入到血液里头的钾浓度大了,很疼很疼。为什么啊?因为挂水里钾比较多,细胞内外钾都一样了,那细胞就要死掉了,当然疼的不得了。钾浓度非常大的话,人也会死掉。有一天一个病人到莆田名人刘仙峰那儿看病,说,刘仙峰,我要治疗性病,要打青霉素。刘仙峰一听火就大,打青霉素,这么精,都不让我赚钱了,青霉素才几毛钱而已。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原来这个刘仙峰也给猪看病,猪也要用青霉素,但是人用的都是青霉素钠,猪用的是青霉素钾。青霉素钾更便宜。刘仙峰就给病人用青霉素钾皮试,结果,这个皮试刚打完,病人就哭爹叫娘起来,皮试的地方肿了老大。钾啊,能不疼吗。刘仙峰就发话了,你这个过敏的这么厉害,还打青霉素,换药吧。这个方法太危险、太危险,各位走江湖的医生千万不要模仿。当然,你要是喝一瓶氯化钾下去,除了口涩的不得了之外,还会活的好好的。营养就是这么神奇,胃肠道是个很好的屏障,保护着你的身体。我在心血管内科上班的时候,电业局有个中年人,每天早上打了篮球,就会跑到医院,要求挂一瓶葡萄糖盐水。呵呵,无知真是很可怕啊。这水挂进去,血液中的钠、细胞内的钾肯定很不舒服。我试图跟他沟通一下,他就说,挂瓶快一些,比较补,吃太麻烦,还加重胃肠道负担。什么理论这是,一点不懂胃肠屏障这个说法。典型一个被社会上假大空营养专家给洗脑过的。  &80年代改革开放,刘仙峰卖蛔虫药后不久,就加入了那时候一个赚大钱的行当,就是买卖鳗鱼苗。那是交通还不发达,日本人一杯牛奶计划之后,补钙补上瘾了,开始流行吃鳗鱼。哎,说道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下日本人,刚改革开放那会儿,就日本人会跟莆田人做生意,虽然莆田应该最恨日本人的。明朝时候日本人在大年初二就血洗了莆田,至今,莆田还保留着贴白头春联,初二不能走亲访友,初四重新过一个年三十的传统习惯。为了日本人刚刚兴起的补钙计划,很多莆田人就开始走南闯北,花些钱买了鳗鱼苗,然后千里迢迢的回到家乡,如果幸运的话,回家后还剩两成活的鳗鱼苗,就发家了。鳗鱼厂源源不断的把鳗鱼出口到日本,很多人都发家了。  &日本人喜欢吃这个。除了牛奶之外,这个鳗鱼也能补钙。后来又开始发展到鳗钙了。我们解剖一下日本人为什么要补钙。这个原因之一,就是日本人比较矮小,小日本日本,这里除了说他们地域小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说他们人矮。人为何矮,就是因为腿骨,长的短。为什么长的短,因为,我们人类腿骨两头,有两个头,比较膨大,叫做干骺端。小的时候,这个干骺端没有闭合,所以腿骨越长越长。但是发育了,这个干骺端就开始闭合,一旦闭合之后,就长不长了。只能长粗。日本人就想长个儿,就想抢在干骺端闭合之前,多补充构成骨骼的钙质,所以就搞了一个一杯牛奶计划。牛奶也会喝腻吗,最后就想出了这个鳗鱼的招来。  &说起长个儿,我就想起我在福清接待北京体育大学体操教练张教授的日子来。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体操队队员年龄很大了,还没有发育,跟小孩似的,是不是有造假啊。张教授说,每个适龄发育儿童,体内脂肪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启动发育,我们控制体内的脂肪,延迟他的发育,也可以让干骺端晚点闭合,我恍然大悟啊,控制能量需求,控制体内脂肪含量,多补充钙,身高就会高一些。
注册时间: -
注册时间:
好了,这么说,大家都知道钙的重要性了吧。而且,牛奶是含钙丰富的食物。这个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喝牛奶不要跟钙剂同事服用,否则反而不利于吸收,钙和钙会携手沉淀,结果人没有补充钙,体内的结石反而给补充了。如果说起什么高钙奶,我第一个举手反对,什么呀,这不是&*^%%¥%……吗,让人无语。但是如果喝酸奶,活菌酸奶,我赞成。上个礼拜,论坛里头的小荆到莆田出差,请我吃饭,他的一个观点我受益匪浅,纯牛奶的质量不好的话,不适合做酸奶,因为细菌不好活。除了牛奶之外,还有小虾米什么的,也是含钙量非常多的。  &很多人会问了,那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钙产品,要如何选择?呵呵,这个,你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也许会有所帮助。  还是那个刘仙峰,莆田话谐音是“老仙翁”。早期是莆田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他能够在街上卖蛔虫药,喋喋不休的,每次我路过看到他的时候,总是觉得来迟了一步,因为他说他刚刚表演完武术。然后,他准备要继续表演一下武术,就呆呆站在人群中围观,直到他亮出蛔虫药开始发话出来:“一包两毛五,好处万万年”出来,才一哄而散。我7岁那年,刚春节,还没闹元宵呢,又一次在街上遇到了刘仙峰。这回他完全不同,耍了气功。先是拿出砖头,一个指头转下去,砖头粉末纷纷掉下,两个小青年上来,被他给点了穴,一动不动。太神奇了。然后说,想不想学点穴功夫。我才7岁啊,激动地哆嗦,举手想要。刘仙峰说:“今日师父落难在此,本来学习不要学费,但是给些饭钱”。我刚好有2元压岁钱,都给了。之后,还有一些小伙子想加入学习队伍,犹豫不给钱,刘仙峰说,这个小孩都给了2元,我一下子觉得精神焕发。结果,不说你也知道。我们被带到了一个酒店的空地上。刘仙峰让大家都蹲下,然后手往前举,深呼吸,体会手臂麻麻的感觉,专心体会。不久,一个小伙喊,刘仙峰不见人,大家才醒悟被骗,讪讪离去。呵呵,80年代,小孩还不值钱,压岁钱还是论五毛的,一毛可以买4颗咸橄榄。  &后来听说刘仙峰去卖鳗鱼了。很久没有看到。直到1995年。那是一个夏天,我一个人在福州大街压马路。无意之中误入一家卖钙营养品的,讲钙营养品的是一个中老年人,声音充满了煽动性,莆田口音,我之前觉得耳熟,以为可能是遇到莆田老乡,结果一句话,“一盒二十五,好处万万年!”我儿少的记忆一下子就出来了。认真一看,果然是刘仙峰!这个连小孩都骗的老骗子!天可怜见,让我遇到你。神圣的钙营养品,你不看看都是一些什么人在卖你~~这个事情告诉我两个道理:第一,只要是姓刘的,要谈什么保健,养生好处万万年之类的,都不可信。比如刘太医谈养生。第二,要有自称专业的人员来销售营养品/保健品,不管营养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多么好,都得大打折扣。比如某销售团队销售的安利蛋白质粉。&  &好吧,扯远了,还是说钙的营养品,可以看一下钙营养品刚出来的时候跟他处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就会知道这个营养品是怎么一回事了。我个人觉得,正常人买钙的营养品,或者保健品,不如喝牛奶实在。请看清楚,不包括药品。这句话我说的,不负任何责任。哈哈。大话营养吗,你觉得有道理,就姑且听之,觉得没有道理,就当耳边风。我最近干一份很轻松的工作,就是给做健康咨询。很多有骨量减少的体检者,我都会告诉他,请多喝牛奶,尤其是酸奶。尽管我引导了他们在正常的食物里头补充,但是还是很多人希望给点药,更多的人会说出各种各样的钙保健品。我都不知道是推荐好,还是不推荐好了。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对钙的需求,似乎成为了所有人的需求。现在,钙的营养品真的是铺天盖地,大有君临天下的感觉。让矿物质出人头地,风头完全盖过了维生素CEA等等。还提拔了一直跟他的小弟,那就是锌。  其实,我们沿海人可以不缺锌的。可是钙都那么牛了,不拉锌出来补充补充队伍,还真的不行。锌的功能很强悍,他可以提高味蕾的感觉。我有一个儿子,很讨厌吃富含锌的食物牡蛎。极其顽皮,好吃懒做。问他长大后最想干什么?还提供了诸多选择给他,比如科学家,医生,教师,领导,商人等等。结果他的回答让人大跌眼镜:想当美食家。好了,我告诉他,想当美食家啊,舌头要很灵敏,吃了什么都得尝出来。要练成这项本领,必须要吃富含锌的牡蛎。这个家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创意的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