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喝农家乐可行性研究报告吗

放歌大西北1-西安全攻略 JOJO出品
放歌大西北1-西安全攻略 JOJO出品
我有一种感情深深牵挂在辽阔无边荒漠大野的大。
一想到大,就为一种雄伟而浩瀚的气魄所震慑,我的心就一阵阵颤动,好像随着无限高,无限远,无限美的只有大才有的那样静,那样亮,天特别湛蓝,太阳特别耀眼,蓝天上白云悠悠然而飘然回荡。
黄色的大漠,像海之波澜的起伏无边无际。
绿色的像绿洲的屏障,连绵无边。
逶曲宛转的,像琴弦,向天空发出动听的音韵。
是的,有人说你荒凉?
有人说你寂寞?
&&&&&&&&&&&&&&&&&&不用怕,我来看你了,我要流浪在你宽阔的胸膛。。。
&&&&&&&&&&&
时间轴:2011年的年末,不是一个旅行的好时期,但我还是选择了走一走,没想到一走就是16天,还越走越西,从走到了。(-----------------------------------),这应该算一场非主流的旅行,典型的流浪。
&&&&&&&&&&&&&&日&&&&&&火车至,下午游览大雁塔,晚宿
&&&&&&&&&&&&&&日&&&&&&碑林、省历史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晚宿。
&&&&&&&&&&&&&&日&&&&&&火车至,晚参观东关清真大寺。宿
&&&&&&&&&&&&&&日&&&&&&至茶卡盐湖,回黑马河。宿黑马河。
(放歌大2---链接:&&)
&&&&&&&&&&&&&&日&&&&&&早起开日出,至塔尔寺,晚汽车至。宿
&&&&&&&&&&&&&&日&&&&&&彩色丘陵,晚火车至,宿火车。
(放歌大3---链接:&&)
&&&&&&&&&&&&&&日&&&&&&莫高窟、月牙泉,晚火车至,宿火车。
(放歌大4---链接:&&)
&&&&&&&&&&&&&&日&&&&&&苏公塔、吐峪沟、火焰山,中午汽车至沙漠,游玩后晚至&&&&&宿。
(放歌大5---:&&)
&&&&&&&&&&&&&&日&&&&&&天池,晚宿
(放歌大6---:&&)
&&&&&&&&&&&&&&日&&&&&&大巴扎、省博物馆、市区一日汽车晚火车至,宿火车。
&&&&&&&&&&&&&&日&&&&&&徒步公路,胡杨林,晚至,宿。
(放歌大7---胡杨林:&&)
&&&&&&&&&&&&&&日&&&&&&大峡谷,千佛洞,晚回,宿卧铺汽车
(放歌大8---:&&)
&&&&&&&&&&&&&&日&&&&&&至,至魔鬼城,宿
(放歌大9---魔鬼城:&&)
&&&&&&&&&&&&&&日&&&&&&至五彩滩、河、冲乎尔,宿
(放歌大10---:&&)
&&&&&&&&&&&&&&日&&&&&&至至,宿
&&&&&&&&&&&&&&日&&&&&&至,至
。。。。。。。。。。。。。。。。。。分割线。。。。。。。。。。。。。。。。。。
(专门献给爱历史的你,如果你喜欢周、秦、汉、唐那段历史,请继续看下去吧)
&&&&&&&&人是幸运的,虽然他们生活在贫瘠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北风凛冽,风卷大地,但历史的辉煌却一次又一次地把机遇留给了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就象一坛保存了千年的老酒,这里山川河流钟神造化,加以历史文化的长期辐射,使得的大地上不仅埋葬着无数价值的秦砖汉瓦和帝王将相的尸骨,而且还为中华民族贡献出了数不清的杰出人才:黄帝、周文王、秦始皇、汉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的天空永远都不会寂寞。&
无言的历史把文化的大印放在了,这个城市便成了世界文化魂魄永远的栖息地。徜徉古城,不仅是“眼睛的旅行”,更是“文化的熏习”和“心灵的感悟”。的文化底蕴,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望其项背。文化,让有价值,也让人有自信。
。。。。。。。。。。。。。。。。。。。。。。。。。。。。。。。。。。。。。。。。。。。。。
&&&&&&&&市内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及价格:大雁塔广场(门票30元,不进公园免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门票60元,包含一场40分钟的3D电影,很好看,值回票价)、碑林(门票60元,淡季40元)、兴庆宫(免费)、大唐芙蓉园(门票90元,凤鸣九天剧院的《梦回大唐》演出时间为:17:00~18:10,门票:150元,其余演出免费)、历史博物馆(凭身份证免费,内有大唐珍宝展馆门票20元)、钟鼓楼(上楼套票40元,可不上)、古城墙(上墙门票40元,可不上)、回民街(小吃街,免费)
&&&&&&&&市内交通:市内交通极为便利,所有市内景点均有公交车往返,出租车起步价六元,夜间11时至6时七元,每趟次加收一元燃油附加税。每公里1。5元,七公里后每公里2.25元。每等待2.5分钟跳0.75元。地铁修建中。
&&&&&&&&给个线路图:
&&&&&&&&火车站-----乘5路(30路、500路、41路均可到达)大雁塔----步行---大唐不夜城---步行--大唐芙蓉园----乘K609至----钟鼓楼-----坐302(222、118、214)到门站下车,穿过书画街就到碑林博物馆
-----坐游6路在翠华路下车即到省历史博物馆----步行800米至长安大学公交站乘坐309至大明宫遗址公园------乘坐22路至兴庆宫。
&&&&&&&&&小吃:
1、贾三灌汤包
位于钟楼旁回坊小吃街内,北院门111号,火车站乘610(游8)到达。包子分为牛肉、羊肉、三鲜三种馅,正确的吃法是把包子放在汤匙上,用筷子将皮夹破,汤汁流入勺中,将包子一口吃下,再喝勺中的汤,味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的稀饭味道很特别,有很浓的桂花和蜂蜜的味道,可以尝试。
2、老金家羊肉泡馍
北院门216号&&&029-
回民卖水盆羊肉最有名的两家之一(另一家是老白家),味道很好,回民做法比渭北水盆羊肉油大。水盆羊肉普通6元,精品11元。精品羊肉多些,汤有点辣很鲜很鲜。
3、樊记腊汁肉夹馍,位于竹笆市北段,阿房宫电影院南侧,距离北院门很近。火车站乘610(游8)鼓楼站下车即可到达。
4、新华甜食店&在大麦市街。镇店之宝的蜜汁稀饭,用宫廷式的碗装着,里面的米一粒粒清晰可见&就是葡萄干,枸杞,莲子,山楂,红枣。。。
&&&&&&&&日&&&阴转多云&&&&大雁塔、大唐不夜城
&&&&&&&&这次本来计划只把当作中转站(来过2次了,差不多走遍了的山山水水、陵墓古迹),但在火车上却改变了主意。新开的大明宫遗址对我来说很有吸引力,以前总是觉得在省博物馆拍的宝贝太少,这次也去补上,对了,还有碑林的昭陵六骏,我想它们好久了。还有那大唐不夜城,一定要去领略下。
&&&&&&&&火车很,在火车上睡了个好觉,下午居然还提前到了。又一次来到,熟悉的火车站外充满了各种旅游广告,也许是打扮太像游客,费了好大劲才打发了各种小贩的纠缠。在KFC吃过早饭,直接乘5路(30路、500路、41路均可到达)公交前往了大雁塔。
(下一篇:放歌大2---链接:&&)
火车站外的古城墙
南郊大雁塔可算着世界上颇为有名的古塔了,远远望去,丰腴、俊美、庄重的古塔无不凝聚着历史沉淀的厚重。
当年,玄奘西去求经的时候,古长安南郊也许还是一片废土。背负着唐皇的最高使命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求得正果,圣教真经的东传为大唐的佛教开辟了辉煌的成就。慈恩寺大门对联一副,即是对佛语真经来到这片国土的无限意义。
胜地自西来竹杖回春特开千载梵境
  妙法传东土慈云垂阴广被万劫众生
慈恩寺作为玄奘高僧宏扬佛法修成正果,成了大唐人永远的骄傲。归来的玄奘被大唐最高权力机构以最高的规格礼仪迎接,将他安置在慈恩寺里。玄奘不负皇帝重托求取真经,皇帝们也不忘玄奘给他们的大唐帝国带来的佛经重典推动了泱泱大国无比灿烂的佛教文化,唐太宗御笔大作《大唐三臧圣教序》由当年闻名于世的诸遂良先生执笔并篆刻在大雁塔的底座上。
沿着大雁塔的北门走到南门,就进入了大唐不夜城
众所周知,唐代文化多彩多姿,底蕴丰富,新意迭出,思想深邃,上接魏晋而承传开拓、创新,形成独具风貌的唐代文化。繁荣、辉煌的唐文学是因发达的唐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深远、深层的影响而形成的。而且是从几方面因素进行影响的,其文化精神渗透在影响文学的因素的里面。
隋文帝在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后,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政治局面也随着结束了。但隋仅仅只维系了近30年时间,而被李氏王朝所取代,即唐朝。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后人把唐代与强盛的汉代并称为“汉唐盛世”。可想而知唐代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被后人称道。
唐代开创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这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此外,国内各民族空前的融合以及国内外频繁的交流也居功至伟。更重要的,唐代开明的文化政策和重视文人的态度,也为唐代文化的空前繁荣创造了最有力的氛围。
首先,唐代文人受皇帝赏识、社会地位高。在唐代开元年间,就封孔子为文宣王,颜回被封为公、闵子到子夏这些个孔门贤人全部为侯,其他孔门弟子被封为伯。虽然有作秀的成分,但也充分证明唐代对文人的重视程度。另外在唐代,作为国家最高的文化部门翰林院,地位也是其他衙门不能比拟的。白乐天《渭村退居寄钱翰林》诗,叙述了翰林院与皇宫的亲密关系,“分庭皆命妇,对院即储皇”,可以和贵妇对座,和公主相近,见宫女装束,用官妓陪酒,地位同“内相”,何其之高?又如文人书法家虞世南死后,唐太宗有天夜里梦见他,第二天就让人颁布诏书宣布天下,并且要求载入国史,说虞去世了一年多,皇帝回忆起他生前的美德,十分悲伤和惋惜,特决定在他家设立祭坛,选派五百僧人斋戒,并且为他塑雕像。文人地位可见一斑。唐代的一些开明皇帝善听谏言,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海、姚崇、姚璟等,使文臣有了用武之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唐代的文风相对较自由。《旧唐史·韩退之传》记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认为,自前代各朝以来,做文章都拘泥于骈偶对句,使文章中的深层意蕴得不到发扬,因此他在文章表达思想和语言运用方面打破常规,自成一家,开创了文坛新体制,为后人效法。虽然招致了一些批评,但基本以讥讽嘲笑为主,并未遭受真正的阻力。可以说唐代的文化政策较为开放,文人们可以畅谈自己的感想,自己的理念,不像有些朝代拘束那么多。
&&&&&&再者,唐代文人仁途畅达。在唐代选拔人才主要标准有四条:第一是身体,要求身体相貌丰伟高大;第二是言谈,要求言语辞令雄辩公正;第三是书写,要求楷书遒劲刚美;第四是判状,要求文辞条理优美通畅。通过吏部考选后,即可授予官职。可以看出,其中的三条都与文人相关,入仕的机会自然很大。
时逢盛世,又遇开明的国策,唐代的文人是幸福的。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之后,自我实现的愿望自然变得强烈起来,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直至空前繁荣,出现了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这些彪炳史册的大家,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不足为怪了。
从大唐不夜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就是鼎鼎的大唐芙蓉园
唐朝许多人都是以诗出名: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红楼梦》中也曾提及“杜工部之沉郁,韦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文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使得唐诗成为了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
诗词的发展也促进了唐朝乐舞的发展,著名的有《秦王破阵乐》与《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梨园子弟”传唱了当时许多诗歌中不朽的名篇。“燕乐用诗于歌唱”,从绝句开始,后来才因调填词。诗与乐的联系在唐代更加紧密。据统计,《唐诗记事》中所收录的1150诗家中,与音乐有关的有200家。《全唐诗》中涉及乐舞的诗作更多。这些作品对乐声与舞容的精妙描写,充分说明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公孙大娘,盛唐歌舞名妓,尤善舞剑,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大书法家张旭观看其舞剑后,草书大进。杜甫有诗《观公孙大娘子弟舞剑器行》赞之。公孙大娘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舞蹈,为唐朝歌舞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想她既然是唐宫第一舞人,那么她的歌舞,实际上就是代表了盛唐时期的最高水准。实际上也是如此,歌舞与诗词歌赋是与时俱进的,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同样也带来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身体上有些不适,没能等到大唐不夜城的夜景,就打车前往鼓楼的7天休息了。
。。。。。。。。。。。。。。。。。。。。。。。。。。。。。。。。。。。。。。
日&&&&多云&&&&&碑林、省历史博物馆、大明宫遗址公园、兴庆宫
今天的任务就三个地方,还都比较轻车熟路,所以睡到十点才慢慢起床,先下楼到鼓楼拍了两张,进回民街吃了早点,坐302(222、118、214)到门站下车,穿过书画街就到碑林博物馆了。
。。。。。。。。。。。。。。。。。碑林博物馆。。。。。。。。。。。。。。。。
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其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人),时任转运副使。&碑林不仅是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碑林”由于碑林丛立如林,蔚为壮观而得名。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已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唐朝时期,书法的发展也给唐朝文化增添异彩。欧阳询、诸遂良、陆柬之、孙过庭等人虽然仍以二王为法,但已渐求变,成为唐朝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与柳公权素有“颜筋柳骨”并称,颜真卿楷书天下第一,他一变晋人之神韵入于法度之中,接体端庄,用笔厚重,而遒丽自在其中,终于拓展了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条新途径。其代表作《颜勤礼碑》等,笔势开张,宽舒圆满,深厚刚健,庄严,雍容大度。“颠张狂素”即是张旭与怀素,其二人草书自成一体,最能传神体现唐士人昂扬精神风貌&。张旭是草书之圣,代表作《古诗四帖》等,其书简直就是舞蹈、音乐、激情,“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评者只有赞颂、没有微词的,书法史上,惟张一人。
颜真卿七十二岁巅峰时写的《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
王羲之《兴福寺残碑》
颜真卿《争座位书稿》
柳公权《玄秘塔碑》
碑林里最宏伟的石碑,要数巍然高耸的《孝经》,&碑高近六米,碑顶有雕满卷云的双层华冠,碑座是有线刻、蔓草的三层,碑身是有四块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亲自用隶书书写并加以注释的《孝经》,以及他为孝经写的序。
王羲之的楷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怀素的《草书千字文》
怀素的草书堪称一绝,连毛主席都得其真传
现场拓印黄庭坚的《诗碑》
拓印米芾的《四幅屏诗碑》
碑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就是这昭陵六骏
唐太宗昭陵前石刻《昭陵六骏》
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
“白蹄乌”,纯黑色,四蹄俱白,为李世民薛仁杲时所乘.
  薛仁杲是唐初盘踞在今自称秦帝的薛举之子。薛举曾率兵攻唐,谋取长安,事未成病死。其子继续在以东屯兵威胁唐朝,后来被李世民击败而投降。
  公元618年,唐军初占关中,立足不稳。割据、一带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便大举进攻,与唐军争夺关中。相峙两月之后,李世民看准战机,以少量兵力正面牵制诱敌,亲率主力直捣敌后,使薛军阵容大乱溃退。李世民趁机追击,催动白蹄乌身先士卒,衔尾猛追,一昼夜奔驰200余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石刻“白蹄乌”昂首怒目,四蹄腾空,鬃鬣迎风,俨然当年在黄土高原上逐风奔驰之状.唐太宗给它的赞诗为:“倚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昭陵六骏,姿态神情各异,线条简洁有力,造型栩栩如生,像这样的艺术作品,不只是造型上的,雕刻技巧的精绝,而且还寓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显示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成就,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拳毛騧”,&这是一匹毛作旋转状的黑嘴黄马,前中六箭,背中三箭,为李世民刘黑闼时所乘。
  刘黑闼本来是隋末瓦岗寨李密的裨将,窦失败后,他占据了夏国的旧州县,并勾结突厥人,自称汉东王,后来也被李世民击溃败走。
公元622年,李世民率领唐军与刘黑闼在今曲周一带作战。刘军主力渡河时,唐军从上游决坝,趁机掩杀,夺得胜利。石刻上的拳毛騧身中9箭,说明这场战斗之激烈。
  唐太宗为之题赞:“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孤矢载戢,氛埃廓清”。
  自这场战争后,唐王朝统一的大业便宣告完成了。
“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六骏中惟这件作品附刻人物,还有其事迹。
  据《新唐书.丘行恭传》记载,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决战,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为此,唐太宗才特别将他的英雄形像雕刻在昭陵上。
  丘行恭卷须,相貌英俊威武,身穿战袍,头戴兜鍪,腰佩刀及箭囊,作出俯首为马拨箭的姿势,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太宗给飒露紫的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特勒骠”,黄马白喙微黑,毛色黄里透白,故称&骠&,&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职名称,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赠。
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马与宋金刚作战,史载: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刚陷浍州(在今境内),兵锋甚锐,&特勤骠&在这一战役中载着李世民勇猛冲入敌阵,一昼夜接战数十回合,连打了八个硬仗,建立了功绩。唐太宗为它的题赞是:&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为李世民宋金刚时所乘。
“青骓”,苍白杂色,为李世民窦时所乘。
  窦原系隋军麾下将领,据说还是李世民的母舅,乘乱自称夏国王。当时,唐军扼守虎牢关,占据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敌方列阵已久,饥饿疲倦之机,下令全面反攻,亲率劲骑,突入敌阵,一举擒获窦。
石刻中的青骓作奔驰状,马身中了五箭,均在冲锋时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马身后部,由此可见骏马飞奔的速度之快。
  唐太宗给它的赞语是:&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马的矫捷轻快,后一句道出这一战役的关键性意义。
“什伐赤”.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语&马&的音译,这是一匹来自波斯的红马,纯赤色,也是李世民在、虎牢关与王世充、窦作战时的坐骑。&王世充祖上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称郑王,据,与窦结好。当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时,王向窦求救,但都被李世民击败。
石刻上的骏马凌空飞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马的臀部,其中一箭从后面射来,可以看出是在冲锋陷阵中受伤的。唐太宗赞语“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在这一重大战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伤亡三匹战马,基本完成统一大业,&青旌凯归&流露出他的兴奋。
碑林拴马桩
出了碑林,就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突兀而起、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灿灿的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
穿过书院门牌楼,沿着青石铺砌的街道东行,两旁尽是清一色的仿古建筑,关中书院便“隐身”其中。如果不是伫立在街道北侧的一尊礼学大师冯从吾塑像,多数路过者也许会错过“他”身后的关中书院。一道铁门,隔出两个迥然的世界:门外步行街,游客如织、商业繁华;门内校园,清新静谧、古色古香。
掩不住这座有着400年历史传承的院落所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常有游客在门前驻足、张望,里面错落有致的古典建筑、绿树掩映下的青瓦红柱,都不由得让人心向往之。遗憾的是,关中书院并不对外开放,学校严格的门禁制度,会将游客拒之门外。
在其他城市难觅踪迹的文房四宝,在这里可算是应有尽有
出了碑林,回到门这里有一座小塔,这便是宝庆寺华塔
宝庆寺修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原址在隋城安仁坊。唐文宗时以五色砖在寺内作塔,故宝庆寺也称华塔寺。五代时殿宇毁于兵火,惟塔存。
宝庆寺华塔为六角七层,高23米,一层檐下有龙凤雕饰,塔的第二层每面都镶有武则安三年(703年)镇国大将军、左监卫门大将军、上柱国梁义深等宦官建造的白石造像。这批造像原是唐长安城东南隅的光宅坊内光宅寺的遗物,明年间修塔时移来镶于塔上。这批造像十分精美,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典雅华丽。清末至民国年间,寺院被毁,惟有塔存。塔中原供奉有大量的石刻佛教造像,部分已散失海外,存于西方各大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从碑林到省历史博物馆坐游6路在翠华路下车即到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现出这个城市的灵魂样貌。也有人说,你若想知道一个城市的今生,你去最为繁华的街道,但你若想知道一个城市的前世,那么就去博物馆吧。
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王朝曾在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制品,不比今天的精品逊色
&&&&&&&那时候的人们已经能过使用上千度的火来烧制各种形状的制品
。。。。。。。。。。。。。。。。。。。。。。。。。。。。。。。。。。。。。。。。。。。。。
。。。。。。。。。。。。。。陕博1----在青铜器上读懂商周。。。。。。。。。。。。。。。。。。
&&&&&&&远古时期的文物,不外乎石器,陶器。直到中华文明发展到夏商周,才变得有意思起来,才有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因此中华文明的正源,都被雕刻在了这一具具青铜器上。&&
青铜器是由青铜(红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各种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的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所以也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青铜器代表着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
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据《春秋公羊传》记载,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鼎。同时。与鼎一同出现的还有簋,通常为九鼎八簋,七鼎六簋,五鼎四簋,三鼎二簋。在西周中晚期的墓葬制度中,鼎为单数而簋为双数。青铜鼎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制也在发生变化。商代早期多为圆腹尖足,也有方鼎。到了中期出现了扁足鼎等等。商代晚期尖足鼎逐渐减少,圆腹柱足鼎开始居多,鬲鼎逐渐多了起来。《尔雅》记载“鼎之款足者,谓之鬲”。鬲鼎也称为分裆鼎,是鬲和鼎的混合体,鼎从商代开始铸有各式样的神秘纹饰,多为兽面纹,如饕餮纹、蝉纹、象纹等等,纹饰变化巧妙。容器内部铸有族徽或祖先的名字。
西周早期青铜器。为周武王时官吏利所作,故名。因其铭文中有“珷征商”字样,又被称为“武王征商簋”。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2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译文大意是:
武王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岁祭,占卜,能克,传闻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歌,辛未那天,武王的军队在阑驻扎,赏赐右史利铜,用作檀公宝尊彝。
  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有司&利以铜,利觉得很荣耀,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纪念这件事。&再有是从开战后的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
簋(guǐ)&是一种盛食器,礼器。流行于商代至到战国时期。形似大碗,圆口,双耳,圈足。《周礼·地官·舍人》载:“凡祭祀,共簠簋”。青铜簋造型多样,早期无耳,后来有双耳、三耳或四耳簋,也有三足、四足或圆身方座簋。
  西周晚期(厉王世)
  1933年县上一座西周铜器窖藏
  通高58、口径49、腹深27釐米,重31.5公斤。
  立耳蹄足,腹壁稍外鼓。口沿及腹均饰大窃曲纹。
  【铭文】圅(函)皇父乍琱般(作周妘盘)盉(尊)器,鼎(簋)[一](具),自豕鼎降十又[一]、(簋)八、两(罍)、两(壶)。(周妘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日己方尊(天方尊)
西周中期前段&通高29、口径24.8、腹深22.4厘米,重8.9公斤。
方体圆口,腹微鼓。尊的四角有透雕棱脊,其上伸出口沿。自口沿一下饰蕉叶对夔纹及鸟纹,腹饰卷角咧嘴兽面,圈足亦饰鸟纹。
铭文字数,内底铸铭文20字(其中重文2)
铭文释文为乍(作)文考日己宝(尊)宗彝,(其)子子孙孙迈(万)年永宝用。(天)。
人面具和兽面具
&&&&&&&祭祀用具,兽面具是祭祀死人的时候用,人面具是祭祀活人的时候用。祭祀的时候,祭祀着会带着这些面具代表先祖和神灵。。
&&&&&&&其实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而古代又往往是礼以酒成,即无酒不成礼。酒可以说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凡国家庆典、出兵打仗、祭祖敬神、婚丧嫁娶、生儿育女、宴宾会客等一切礼仪活动,无不用到酒。而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大汶口时期,那是因为在大汶口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就已经有了明显是用来盛酒的陶制酒具。而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时候,我们祖先制作的酒具已经相当精美了。尤其在新时代晚期,青铜器的出现,更是改写了酒具的历史。特别是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大大提高,青铜酒器的品种数量之多,纹饰之精美,工艺水平之高超,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在被认为是鸟中之王,象征着吉祥、幸福,所以以做造型的器物是非常多的,但是这个斝的柱子上的造型还是立体的(圆雕),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更加显的弥足珍贵了。
夏代至商代前期,这一时期,青铜已经开始用于生产和生活中,青铜礼器开始代替泥陶制品。在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出土了很多的青铜酒具,其中有爵、角、斝、觚、盉。虽然酒器不是很大,但它们的形状已相当复杂,并且在器物上已出现了饕餮纹、乳丁纹、云雷纹之类比较复杂的花纹。制作这些酒具,不仅需要比较发达的技艺,更需要高超的冶炼技术。
到了商代前期,青铜酒具的总体风格虽与夏代相似,但酒具种类明显增多,制作工艺也比夏代前进一步,这个时期的胎壁仍然比较薄,纹饰呈带形,花纹多以饕餮纹最为常见,也有乳丁纹及云雷纹等。较晚的商代前期青铜器,器壁变厚,纹饰也向满花发展,饕餮纹变得繁缛,并伴随着出戟(即扉棱装饰),装饰手法向繁缛、精细发展。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酒具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时代的青铜工艺,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考古发掘的实物可以看出,商代的酒具,器形硕大、厚重,很多纹饰都是复层花纹,也就是有两层以上的花纹装饰,并且在主题纹饰下面,还有衬底的纹饰花纹,使得酒具看起来更加富丽堂皇,处处显示出主人的尊贵身份。
这时的纹饰,变化多样,主要有兽面纹、云雷纹、鳞纹、龙纹、连珠纹、夔龙纹、鸟纹、鱼纹、蛇纹、虎纹、芭蕉纹等,繁缛、精美,然而这一时期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各种铸造精美的动物形酒器,主要有牛尊、羊尊、豕尊、象尊、犀尊、鸮尊、鸮卣、豕卣等,更有一类器物,觥,更是在似像非像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到了西周时期的酒具,除了形制上有很小的变化外,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唯一不同的是,西周的铭文酒器增多,商代的铭文要不就是没有,要不就是只有几个,而到了西周时期,铭文已相当普遍,多的可达十几个或者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之多。
马王镇张家坡出土,西周中期器物。铭文“白(伯)(庸)父乍(作)宝盉,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
通高41厘米,口长11.1厘米,宽14.6厘米&西周中期。
  1960年召陈村西周窑藏出土。椭方体,贯耳垂腹,颈和盖缘饰凤鸟纹,腹饰垂鳞纹,圈足为波曲纹。口内壁铭文26字,记载散车父为母作器。
壶盖如盛开的莲花状,造型别致,同时出土的还有另外的梁其壶和梁其鼎,均被盗往。
日己觥(国宝级)
西周中期的文物。1963年出土于省县齐家村西周窖藏。通高32厘米,通长33.5厘米,腹深12厘米。觥是商周之际众多酒器中造型特殊的一种盛酒兼饮酒器。西周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
  西周日己觥器、盖同铭各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日己觥侧面
日己方彝。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1963年出土。酒器。器高38.5厘米,重12.8公斤。”方彝为长方形,四壁较直,四角有扉棱,器上有四坡形的盖,器的四面以兽面纹和鸟纹为装饰。这种方彝在器形上和西周早期流行的方彝有所不同,其年代可能略晚。
酒水调合器。龙形流管细长,龙角曲折,张口瞠目,四足屈曲紧贴流壁。鋬为回顾式立体龙纹,曲角吐舌,尾巴上卷。盖作鸠鸟形,钩啄,张翼,短尾,尾部系有活链和肩部的系相套铸。腹呈扁圆鼓型,股侧饰连续式鳞纹,鼓面中部饰涡纹,周以重环纹和斜角云纹各一圈。盖内铸一“它”字,为做器人名。这是西周晚期造型特殊的一种盉,目前仅见数例。
牛尊(国宝级)
牛尊,是模仿牛的形象铸造的酒器之一。虽然鸟、兽等仿生题材的青铜器在西周中期较为常见,但是这件牛尊却独具匠心,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牛尊的整体造型在不失生物形态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牛的各个部位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使其既实用又美观。
&&&&&&&为战国时期的文物。1967年省县废品站拣选。通高32.6厘米,口径6厘米,圈足径8.8厘米,最大腹围39.7厘米。该壶呈瓠瓜形,前鼓后曲,壶盖立雕鹑鸟,鸟嘴可以启闭。壶身为宽带纹及蟠螭纹相间。八棱形壶鎜,壶盖与壶鎜有链条相连。这种瓠瓜造型的青铜壶较为少见,设计应参考了北方草原皮囊壶的造型。其细密繁缛的纹饰,生动形象的装饰,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西周晚期炊具
西周中期。为盛具。
  1978年西高泉村出土,浅盘假腹,盘饰火纹,栖饰重鳞纹,内底铭文十字,汇周生作器。
盖高29、口横31.5、口纵16厘米,重8.5公斤。状似庑殿形屋顶,下有子口,盖钮亦同,脊上均由扉棱。四坡均饰鸟纹和倒置的外卷角兽面纹,纹饰粗犷,无地纹。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48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最先进的技术最先用于制作兵器,青铜铸造技术也不例外。青铜兵器是从狩猎工具发展而来,汉代的典籍中有所谓“五兵”,指的是矛、弩、剑、戈、锻(见郑玄注《周礼》)。但《吕览》中说五兵是指矛、戟、钺、楯、矤。说法不一。现存的青铜兵器大体有戈、戟、矛、戍、剑、刀、镞、弩机等八类。
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古代王者出师,手中常持钺。
矛是用于冲刺的兵器。把矛装在戈柲的上端既可刺又可勾杀的双重性能兵器称之为戟,西周时代出现了矛戈混铸成一体的十字形戟,战国流行卜字形戟;到了秦汉,戟变成了“片”字型,如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的戟,在是家喻户晓的武器。
秦陵兵器坑出土青铜兵器
装有长柄的砍斫武器刀,在商代就出现了,尤其在地区比较流行。戈是从收割作物用的刀发展而来的,其使用方法与刀相仿。它是商周时期兵器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最具特色。
青铜乐器是夏商周三代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历史遗存。&
古代乐器,按用途可分为两类:祭祀、宴会、举行典礼时使用和军队中使用。从现存的古钟和句鑃上的铭文:“以乐父兄,以宴宾客”上看,证明是宴飨的乐器。从现存的钲的铭文:“余以行吾师,余以故吾徒,余以伐除”来看,证明它是军队中使用的乐器。但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因象钟、鼓既是宴飨中的乐器,也用于军队。古青铜乐器大致可分铙、钲、句鑃、铎、铃、钟和鼓等七类。
&&&&&&&西周中期
铭文“师丞肇作朕烈祖虢季、宄公、幽叔,朕皇考德叔大蔷钟”。
一套八件编钟,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递减。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分铸一篇铭文。钟的名称有协钟及钟。古代祭祀不仅使用礼器,也使用乐器。后世儒家所言修礼乐可兴邦国,这种思想就是根源于西周的编钟。
一般把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年;鼎盛期即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
。。。。。。。。。。。。。。。。陕博2--拾取记忆中的秦砖汉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嬴政建都,成为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
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最后虽因始皇帝的驾崩,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西南到、;北到阴山。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在辐员广大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秦帝国的出现,真正为中华大帝国的核心划下基本的疆域,我们称之中原,虽然中原的核心时时转换,不过,以和大帝国来对比,最显著的就是,是一个相当固定的核心,因此对外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地理单位,往往这核心本身比任何一边的边陲要广袤富足很多倍。这么庞大的核心,自然有他自己的引力,核心可以抓住边缘,边缘难得挑战核心。
回到秦汉帝国,秦和两汉应该是一个连续体,不必当作三个朝代,秦帝国设定了庞大帝国的内建系统,包括道和管理组织,两者都被汉帝国继承。秦帝国的内建系统是从上而下、从核心向外缘。秦朝的郡县制度,从考古学数据看得见,甚至于最小的县镇、县长或县令,往往是秦帝队的中下级军官转任,中央的命令一条鞭达到地方,效率相当不坏。
秦始皇陵位于距市30多公里的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陪伴他的是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的三坑兵马俑。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有统一的伟业,亦有焚书坑儒的罪行,关于这位皇帝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他思想敏锐,行为果觉,好大喜功,精于权术,同时又残忍暴戾,冷酷无情,刚愎自用,奢靡无度,这一切使秦始皇千年来始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1974年,市区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大小小的残俑,由此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逐渐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在今天的附近,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宫变成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建立了历史奇迹?
  197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发现大量兵器,这些兵器让人们看到了秦军鲜为人知的一面。
  在省西平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古人炼铁的遗迹。2000多年前,这一带是的冶铁中心,铁器生产在当时已有一定规模。令人费解的是,处于同一时期的秦人,似乎没有跟上时代,兵马俑坑中出土的4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秦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一次著名的谋杀事件。在秦统一前一年,强悍的秦军正准备消灭燕国时,一个叫荆轲的使者带着燕国地图来到秦国,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始皇才是真。史记上这样描述: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
  司马迁解释说,秦始皇的配剑太长了,所以不能及时拔出来。青铜剑一般都是短剑,它无法做长的原因是青铜材料易折断。春秋战国时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青铜剑普遍宽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这种长度的配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对于这个解释,历史学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考古人员在兵马俑坑中发现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铜剑。令专家吃惊的是,这把剑的长度竟然超过了91厘米!可以推测,当年秦始皇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加长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
比对手的剑长出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秦军兵器制作相当精致,在青铜剑上有三条90多厘米长的棱线,将细长的剑身分成八个面,手工完成这样的表面加工有很大难度。戈的圆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规整,箭头上三个流线型表面也完全对称。
  让专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工匠制造出几件这样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兵马俑坑中的几万件兵器几乎都是同样质量。怎样才能既保证标准,又大批量生产呢?
  研究人员发现,在兵器上刻着一些文字,它们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相邦吕不韦”。吕氏春秋是秦国最重要的一本历史文献,它的编撰者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当时秦国的丞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吕氏春秋上说: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国军事工业的管理机密。吕不韦作为内阁总理,是兵器生产的最高监管人。他的下面是工师,就是各兵工厂的厂长,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在厂长的下边是丞,类似车间主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叫“成”。专家由此推断:秦国的军工管理制度分为四级,从相帮、工师、丞到一个个工匠,层层负责,任何一个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
  秦国众多的兵工厂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大批量制作高质量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级管理制度是根本保证。当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被荒蛮和蒙昧包围时,秦人就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创造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
骑兵俑出土于兵马俑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跪射俑出土于兵马俑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文官俑,出土的极少,价值可见一般,在以前,一直存在一个争议,就是兵马俑里面到底有没有文官俑,直到这个文官俑出土,另外看是否文官不是看他的衣服,或者是姿势,而是看其腰间的挂饰。
每一尊兵马俑都没有一个雷同的表情,仿佛真像传说中的那样是由真人化俑而成。
“符”是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1973年,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农民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国兵符。
  秦杜虎符器物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虎符“右在君,左在杜”,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虎符作为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青铜龙,这个才是三分之一,可见其大小,当时上面是放置乐器,进行演奏的乐器底座
秦代泥俑,从中可窥见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服饰与起居姿势
益门村秦墓位于市,1992年出土了多达104件的纯金器及金铜、金铁复合器,金器的总重量达3000多克,品质有串珠、带钩、带扣、刀剑及金环、金圆泡、金方泡等车马饰件。该墓属战国晚期墓葬,出土金器之多在先秦中原地区当属罕见
金串珠,每粒均纯金质,圆珠状,大小基本一致,均有一穿孔,共908粒,系用“炸珠”法制成,每粒直径约0.15厘米。串珠是古代的一种项饰。
出土的金铁、铜复合器中,有两把金柄铁剑。剑身为铁,已腐蚀生锈,柄为纯金所铸,柄上饰有镂空的变形蟠纹,整个剑柄纹饰繁复,互相纠缠,系用青铜工艺中的失蜡法铸成,蟠的眼睛为圆柱形的小管,上嵌有绿松石,与金黄色的剑柄交相辉映,犹如锦上添花,十分精美。金环首的铁刀、铜刀、刃部呈弧形,长柄较直,刀刃及柄均为铁或铜,金质环首呈椭圆形,与刀柄衔接处则呈方形,有方形榫孔同柄卯合而成。以金子作刀、剑一类兵器的柄首,并不具有实战价值,反而使得刀剑本身成为一种礼仪性用品,从出土金器的数量如此之多来看,该墓主人的地位应相当高,即便是他活着之时,刀剑于他也只是一种饰品,这种死后陪葬品更只是一种象征意义,表示其死后可能要用到该类物品。
除金器外,该墓还出土了大量玉器
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汉朝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段伟大的历史,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东汉(25年-220年)、季汉(221年—263年)三个历史时期,通常将西汉和东汉合称为两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并称两大帝国。而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中期定都,又称东汉、后汉,后期定都,又称蜀汉、季汉。&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西汉王朝被视为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近210年。&
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汉代的陶器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生产的陶器。制陶手工业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泥料的选择和配制越发精细,无论是泥质陶还是夹砂陶,无论是饮食器具还是储藏类巨型用具,都比较精细,成型规整、实用。器物上或刻或划,或施彩或上釉,装饰相当美观,以后历史时代的日用陶器很少能与汉代相比的。
这些汉代制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尽沧桑却依然完整。它们都是实用器,也可以作为摆设欣赏,因为它们很好看。当我们一个个审视它们时,就会发现,不是纹饰打动我们,也不是釉色打动我们。是什么打动我们呢?是它们的形体,或者说是造型。你看每一件器物的造型虽然不同,但都是那样的规整、庄重、秀美、活泼,以型动人。
1965年秋在省市东郊杨家湾汉墓前的10座随葬坑中出土。墓主人可能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的高级将领。10座随葬坑皆为带竖井的洞穴,分成东西两列,自南往北作两两相对排列;其中南端&4座为步俑坑,北端6座为骑俑坑;总共出土步兵俑1800多件,骑兵俑580多件,舞乐杂役俑&100多件。
这批陶塑兵马俑,系采用模制烧成后再施彩绘的方法制成,造型简练,彩绘精致,神态威武。步兵俑呈站立姿态,高44.5~48.5厘米;头饰分两种:或在披发上包扎巾帻,巾带沿两颊垂至颏下系结;或挽成圆形发髻垂于脑后。身着红、绿、黄、白色短袍,腰间系带,大多数外罩彩绘的黑色镫甲,膝下裤筒裹在绑腿内,士兵穿麻鞋,军吏穿华丽的高筒靴。多数步兵俑作右手半举持械、左手下垂持盾状。骑兵俑通高50~68厘米,跨坐在马背上的骑兵,身着甲胄,左手牵缰勒马,右手握持兵器,抬头挺胸,精神抖擞,呈现威武昂扬的姿态。马的毛色有黑、红、紫、白&4种,身上绘辔、鞯、鞧等马具(未见鞍、镫)。骑俑、陶马与挽结的马尾,系分别模制后组装拼合而成。陶马多呈傲然肃立待命状,少量作昂首嘶鸣姿态,造型优美,静中寓动,器宇不凡。
这批兵马俑,有人认为是模拟送葬的仪仗,也有人认为是模拟汉初的实战军阵。自成方阵的骑兵俑不仅在总兵力中的比重有了显著增加,而且已构成具有独立战斗力的兵种,与秦代兵马俑作车、步、骑诸兵种混合编队的情况大不相同,是西汉文、景时期国力增强的生动写照。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汉镜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时期多,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了很大发展。从其发展趋势,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重要的变化出现在汉武帝时期,西汉末年王莽时期,东期。
五铢钱石范
汉代的金饼。直径在五六厘米左右,厚二厘米左右。重约250克,相当于汉代的一斤。
这个灯台是汉代人为减少碳排放所设计的,灯烟将会直接进入鹅的体内,与水相融合。
东汉时最原始的纸浆
安伽墓和围屏石塌,北方的少数名族进入中原,和汉族融合,所以产生了这个时期有很多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东西。石塌上有精美的图画。
。。。。。。。。。。。。。。。。。陕博3--大唐盛世留重宝。。。。。。。。。。。。。。。。。。
。。。。。。。。。。。。。。。。。。。。。。。。。。。。。。。。。。。。。。。。。。。。。
&&&&&&&&唐代文化多彩多姿,底蕴丰富,新意迭出,思想深邃,上接魏晋而承传开拓、创新,形成独具风貌的唐代文化。繁荣、辉煌的唐文学是因发达的唐文化及其文化精神的深远、深层的影响而形成的。而且是从几方面因素进行影响的,其文化精神渗透在影响文学的因素的里面。&
&&&&&&&&隋文帝在公元589年统一全国后,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政治局面也随着结束了。但隋仅仅只维系了近30年时间,而被李氏王朝所取代,即唐朝。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后人把唐代与强盛的汉代并称为“汉唐盛世”。可想而知唐代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被后人称道。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但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它主要是陶坯上涂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色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唐三彩在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瓷和白瓷。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征;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三彩歌舞俑1
三彩歌舞俑2
三彩马球队
三彩人马俑
三彩中的国宝《骆驼乐舞俑》(国宝级)
三彩武士俑
唐朝除了三彩之外还涌现出多种类别的瓷器
唐公主墓出土绿釉瓶
何家村窖藏出土水晶八曲长杯
何家村窖藏出土琉璃杯
琉璃器组合
彩绘怪兽陶砖
彩绘陶十二生肖
开放的政治环境和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唐朝以博大宽厚的气度与谦虚诚恳的心态同世界各国所进行的经济文化交流,其规模、层次和力度都堪称古代之最,大唐文化也因此而显示出强烈的世界性。对此,唐代金银器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鸾銜绶纹金银平托镜
鸳鸯莲瓣纹金碗&(国宝级)
是西方金银器工艺和东方审美情趣完美结合的佳作。金碗造型饱满庄重,锤击成型,器壁捶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金碗通体以细密的鱼子纹做底,应是多子多福之意。
碗中九两三应是唐人称重后留下的墨迹
赤金走龙&(国宝级)
1970年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长4厘米,高2.8厘米。
伸项阔嘴,双角,长尾拖卷,作奔走状,周身饰片状鳞纹。工艺精细。
掐丝团花纹金杯
鎏金伎乐八棱银杯
1970年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侈口、环底、喇叭形圈足、环柄,柄上饰有两胡人头像。器身八棱,共饰有手拿乐器的胡人乐伎八人。浇铸成型,鱼子纹地,地纹及人物细部采用平錾手法。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是迄今已知唐代银罐中最大气和精美的一件。罐盖内有一行墨书写着“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英和白英是制作“五石散”和“三石更生散”的主要原料,这表明这件银罐是用来存储药物的。
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银壶
巧妙借鉴游牧民族契丹族皮囊壶的造型制作而成,两马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印证了唐玄宗时曾驯养良马随乐起舞的历史记载,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
鎏金双狮纹银碗
桃形忍冬纹镂空五足银熏炉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国宝级)
唐代贵夫人所用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是唐代贵夫人日常生活的必备之物,无论狩猎、出行、游玩,都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
这种香囊分里外两层,有三道箍,不论外部球体如何转动,中间的香盂总是保持平衡,里面燃烧着的香料不会撒出。据专家介绍,唐代香囊的持平装置完全符合陀螺仪原理,这一原理在欧美是近代才发明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而我们最晚在1200年前的唐朝时就已掌握了这项原理。
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
九环蹀躞带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一套唐代九环蹀躞带
镶金兽首玛瑙杯(国宝级)
是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这件国宝是目前国内仅见的孤品,政府已将其收录于首批禁止其出境珍贵文物名单。它整个形状像伏卧的兽头,两只长角粗壮有力,兽嘴是一块镶金帽,高贵典雅。它造型源自西方一种人称为“来通”的酒具,产地目前还在讨论中,有专家认为出自西方,有学者认为出自唐代工匠的仿制,但不论怎么说,它都是研究唐代社会中外交流的珍贵实物。专家认为,这种对外来风格的器具的崇尚,是初唐贵族奢华生活的反映,包括镶金兽首玛瑙杯在内的这批玉质珍宝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唐代与西亚、等地区广泛而深远的物质文化交流。
唐代长安是国际性都会,上的各国使节、商人和物种、艺术等荟萃于此,并成为唐代皇家宫室、豪门官宅、佛寺道观、陵园墓室等建筑物壁画的重要装饰内容。由于土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不易长久保存,众多壁画也随着建筑物的消失而灰飞烟灭,如今保存下来的主要是一些墓室壁画和部分洞窟壁画。
章怀太子墓《狩猎出行图》
&&&&&&&莽莽之中,佛教在唐朝完成了它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谈起文明,后世人每每神往的是大唐王朝,而佛教文化便是盛唐文明犹为绚丽的一朵奇葩。
&&&&&&&佛教本为外来宗教,然经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后,仍能在根深蒂固。更在唐时大盛,成为宗教发展史中一个重要时代,并且,在当时无论在社会、经济及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佛教能够大盛於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教义已趋完备。佛教自东汉传入。起初是毫无条理的输入。故未能满足学者的要求,南北朝时,求法者如法显等人纷纷西行求经。令佛经典籍日渐丰富,可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其后,佛教与道教不断相争,皆互相发挥本身之义理。佛教之教义自始完备,在唐时,乃得以有实力大盛。
唐朝君主,皆多奉佛教,于是上有所好,下必有甚。如唐太宗诏玄奘在弘福寺翻译经典,到高宗武后时,佛教益盛。武后出身於佛教家庭,并利用佛教作为称帝的理论根据。乃大力提倡佛法,颁「大云经」於天下,又常请华严寺澄观大师入宫说法,佛教乃大盛。至于唐玄宗。他曾皈依密宗。受灌顶之礼。唐肃宗上元二年,诏僧人数百於三殿置道场;宪宗,懿宗俱于门寺迎佛骨至京师,以后,穆宗、敬宗、文宗都奉佛教,佛教乃有君主支持而兴盛。
佛学经魏晋雨北朝时的发发。西域高僧如鸠摩罗什等不断东来传法,罗什时始有国立译场。他们往往得到当时君主的支持,结果大量的佛经译了,使佛教理论发展打稳了基础。至于唐代,翻译事业更盛。译场人员分工合作,集数百人从事形、音、义等分析和组合的功夫。如玄奘、义净等人,译经更多,这对于唐代佛教之兴盛,有很大的作用。
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相较更加吸引人。孔子春秋末期就给他的学生就讲,他的学生提问题,人死了以后到哪里去了,老师你给我回答一下。孔子六个字就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就是生活生命我还在探索中,我了解的还不够,我哪里知道死后的情况呢?但佛教它恰恰是要去探索,它给你一个解答,它把孔夫子“存而不论”的那个彼岸世界,以及连接彼岸世界跟此岸世界所有的关系,都给你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为了弘扬佛法,鉴真前后六次越渡,无情的海浪一次又一次地使鉴真的雄心壮志遭受挫折,就在第五次东渡过程中,鉴真因染病而导致双目失明,但留存在鉴真心中的弘法信念并没有因此泯灭,终于,在公元753年,历尽艰辛,第六次东渡的鉴真第一次踏上了国土,实现了多年的宏愿。这一年,他66岁。
鉴真和尚受到了世界的赞许,他的顽强东渡无疑是大唐第一人,但是从大唐佛教源头的角度来说,鉴真的前面还有先行者,就在他踏上国土126年之前,一位唐代僧人已经走上了西行取经的漫漫长路。
  长安城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的佛塔名叫大雁塔。与其他佛塔不同,唐高宗李治建造大雁塔的目的,除了供奉玄奘从带回的佛像、舍利和佛教经典之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以大雁塔庞大而华丽的身躯向前来长安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臣展示大唐帝国的国威。
&&&&&&&玄奘和尚是在贞观二年,即公元627年,起身前往的。
  他为什么到去呢?他因为自己研究佛教觉得有些佛教的理论前后有矛盾说不清楚,所以为了求得真实的解答,就是他到去的最主要原因。
  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27岁,这位日后终于名震中外的翻译家、旅行家、佛学大师和中印文化交流的开拓者,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刻,大唐盛世还在孕育之中。但当一轮喷薄而出的,将山中的晨雾一扫而光的时候,玄奘被这座山岭的高迈雄浑所深深震撼。他似乎预感到,一个伟大而强盛的时代即将在这座大山的护佑下诞生。
参观完博物馆步行800米至长安大学公交站乘坐309至大明宫遗址公园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丹殿居龙首,崔巍对南山。寒生千门里,双阙间。禁旅下成列,炉香起冲天。辉辉睹明圣,济济行俊贤。”唐代诗人韦应物生动地描述当年大明宫盛况的诗句,穿越历史的天空,引我们欣然步入大唐盛世皇宫庭院——大明宫。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位于城部的龙首原,是唐帝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宫,现今在市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宫,五百个足球场。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大明宫是举世闻名的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禁苑中的龙首塬上,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门遗址
大明宫门复原图1
门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北面正对含元殿,两者之间为长600余米的御道。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是大规模营筑大明宫时,于大明宫南墙也即长安城北郭墙东段开辟修建的。肃宗至德二年曾改名“明凤门”,不久复名“门”。自建成之日起,门就成为唐朝皇帝出入的主要,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门上有高大的门楼,是唐朝皇帝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门成为了长安城内老百姓仰止皇家的标志
《武后行从图》唐张萱绘制,长159厘米,宽80.9厘米。描绘武则天在大明宫巡行的情景。武则天戴宝珠凤冠,着深青交领宽袖衣,腰系杂佩,显得气度威严,女官们着男装,相拥其周围。
大明宫地图
&&&&&&&&&大明宫位于当年长安城北的禁苑,坐落在龙首塬之顶端。以吞吐四海接纳五岳之气势,居高临下;选定坐北朝南阴阳交会之龙穴风水,左右逢源。整座宫殿,南自门起,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含凉殿、玄武殿,至太液池、山,形成一条子午对应南北中轴线。主殿两侧,有麟德殿、三清殿、清思殿、大福殿和大角观、轩辕庙,横贯东西,左右对称。前后共分外朝、中朝、内朝三大区域,纵横大街交错延伸,还设有门下、中书两省,文、史双馆和翔鸾、栖凤二阁,边道的龙尾回廊与多座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的独立建筑相连接,开合有序而各就各位。
&&&&&&&&有九座城门,门正对玄武门,望仙门、建福门、银汉门、青霄门分布四周,九仙门两旁另开左右银台门,合为九洞天九连环。统览群体,宫与殿、楼与阁、观与庙、城与门、池与山遥相呼应各成体系。亭台馆堂形象各异星罗棋布,花木园林异彩纷呈相映成趣。再说外朝有文武群臣身着朝服分班列队入宫进殿上朝面君议政,融合满朝文韬武略而群策群力,内朝有嫔妃宫女欢聚,更衣换妆扮演角色集中一堂轻歌漫舞而有声有色。
真得感谢先辈们的雄才大略和精心策划,他们建造出大明宫空间组合的大气度,雍容华贵的大气魄。设计造型巍峨壮重,构思格局开阔风雅,刚柔明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大明宫雄立于皇天后土之福地,紫气东来朝日升华岳,天光夕照晚霞落太白。终南山天然屏障,渭河水涵养福荫。呈现出“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的盛唐气象。
门遗址侧面
门遗址博物馆
钻探和发掘结果表明,门基址主体(包括护基和散水)东西长75、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门道共有5个,除西边的3个门道及其相邻隔墙和西墩台保存较好外,其余的门道、隔墙和东墩台皆遭严重破坏,钻探发掘可知东部外轮廓与西部大致对称。保存较好的3个门道均宽9.4、残存进深23、隔墙宽3米,门道地面较平整,局部可见有均匀而密集的圆形小夯窝。门限位居门道中部偏南约4米处,现存的3个门限坑东西处于同一直线上,坑内皆有残存火焚后余留的木炭块,门限两侧置有砧。门道两侧的夯墙下皆置有南北向排列的长方形排叉柱坑,个别柱坑中尚保存有未曾移位的石础,顶面中央凿有长方形的卯眼。西墩台夯基南北长33、东西最宽处15.6米。其西南部转角与城墙衔接处唐地面保存较好,局部残存有包壁砌砖。由此可知,门主体基台外壁应是以长方形砖包砌而成的。
门与身后的含元殿遥相呼应,中间就是神道广场
神道广场,旧日的皇家步道现在已成为市民娱乐休闲之所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大唐礼仪、外交场所)
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含元殿遗址位于自强东路革新街北口,保存较为完整。
含元殿复原图1
含元殿复原图2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两侧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有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的龙尾道。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相互呼应,轮廓起伏,体量巨大,气势伟丽,开朗而辉煌,极富精神震慑力。古时有人形容它的气魄“如日之生”、“如在霄汉”,不愧为大唐建筑杰出的代表。含元殿662年开始营建,翌年建成,以后的200多年间一直被使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典之处,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含元殿复原图3
未建遗址公园前这里是一个居民区,闹市中的这块碑才表明了这里曾经的皇家身份
含元殿的微缩建筑
地砖均采用仿唐风格
大殿内部遗址
内部复原图
遗址博物馆藏含元殿内的兽面纹方砖
大殿内部遗址
遗址博物馆藏含元殿内龙柱
大殿龙座遗址
大殿龙座还原图
含元殿后墙遗址
含元殿之后则是宣政殿
大明宫宣政殿遗址(大唐行政中心)
宣政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二大殿,位于含元殿后,紫宸殿前。殿基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130米处为3门并列的宣政门,东西则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
  大明宫宫内分三个区域,依各区域的功能又分为前朝和内庭二部分,前朝包括外朝、中朝两区。外朝以宏伟高大的含元殿为主体,是大明宫第一大殿,重要的国家庆典都在此举行。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位于含元殿之北。是皇帝平日朝见群臣、听政及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也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皇帝经常在这里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宣政殿复原图1
遗址博物馆藏宣政殿殿顶鸟瓴
遗址博物馆藏宣政殿内花砖
宣政殿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别有中书省、门下省和弘文馆、史馆、御史台馆等官署。在殿前130米处,有并列的宣政门,左右是横贯式的宫墙,墙、殿之间形成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于宣政殿以北95米处,称为“内朝”,群臣在这里朝见皇帝,称为“入阁”。含元、宣政、紫宸组成的外朝、中朝、内朝格局多为后世的宫殿所效仿,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这种格局的体现。
宣政殿复原图2
电影《大明宫》剧照
《大明宫》记录电影剧照---李隆基宣政殿殿试
《大明宫》记录电影剧照---武后宣政殿议事
《大明宫》记录电影剧照--李治宣政殿上朝
唐代崇尚道教,供奉老子。大明宫内有多处道教建筑,望就是大明宫内的一处重要道教建筑,建于唐武宗年间(约公元84
年),唐宣宗时改为文思院。该遗址位于今含元殿,含元殿遗址北侧300米,夯土台基为方形,边长各20米。
大明宫望遗址(大唐宗教中心)
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大臣跪在宫殿外劝谏皇帝的情节,这种事曾在位于宣政殿西面的延英殿前发生过。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四月宰相陆贽被贬,甚至有消息说德宗怒气未消要杀了陆贽。谏议大夫说,不能让天子信用奸臣杀害无罪的人。他带领众谏官前往延英殿上书替陆贽喊冤。元稹在回忆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时写到:“延英殿门外,叩阁仍叩头。且曰事不止,臣谏誓不休。”
  这次跪在延英殿前上书是谏官们的一次大的行动,在此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谏官们并没有受到重视。有一段时间谏官减员后就不再重新补足名额,结果满朝只剩下两个谏官,一个是谏议大夫韩皋,一个是拾遗归登,而这两个人的处境也不妙。唐朝中央机构的官员在上班时能享受一顿免费的工作餐,当时的宰相下令停发了归登的伙食费,让他去中书舍人那里蹭饭,朝中的官员戏说:“韩谏议虽分左右,归拾遗莫辨存亡。”因此,等人这次跪在宫门前上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八十多岁的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有谏官伏阙上书后,三步并作两步赶到现场,高声祝贺说:“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
大明宫延英殿遗址(大唐皇家会议厅)
延英殿是大明宫内宫的宫殿之一,中唐以后,下朝之后的时间里皇帝如果认为有事情需要商量时,会让大臣到延英殿议事,而大臣们如果认为有紧急情况需要面见圣上,也可以写下奏表要求开延英殿,这种奏表叫做“牓子”。
延英殿微缩建筑
宣政殿左旁是中书省遗址
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若以现在话来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汉朝只有一个宰相,但遇政府有大政事,亦常有大会议,这是皇帝宰相和其他廷臣的会议。唐代则把相权划分成几个机关,这几个机关便须常川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
大明宫中书省微缩景观
宣政殿右旁是门下省遗址
大明宫门下省微缩景观
现在再说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之分配:中书主发令。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此种最高命令,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叫做“敕”。凡属重要政事之最高命令,一定要皇帝下敕行之。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并不拟“敕”,而系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
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是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敕而止。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在门下省侍中侍郎之下,设有若干第三级官,谓之“给事中”。给事中官位并不高,但对皇帝诏书亦得参加意见。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意即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之意。涂归亦称“封驳”“封还”“驳还”等,其意义略相同。此项涂归封驳之权则属诸门下省。若以今日惯语说之,门下省所掌是一种副署权。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而于决定命令则无权过问。
宣政殿之后则是大明宫三大正殿的最后一殿---紫宸殿
紫宸殿遗址(皇帝处理国家机密事务与家族事务之所)
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入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机密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
紫宸殿复原图
大明宫紫宸殿遗址
紫宸殿之后的大明宫则是皇家休闲娱乐之所
大明宫北部的太液池是当时皇宫中风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大明宫北面的中部低洼处,凿于贞观与龙朔时期。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闰五月,又加浚修,并在池周围建造回廊四百问,使其周围绿水弥漫,殿廊相连成为一处著名的宫苑风景区。池中又垒土成山,名山。据考古实测,太液池西大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余米,位于北部中间;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可以看出,两池面积均不小。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池中富产鱼,当时东内皇帝赐宴,“皆池鱼脍”。
大明宫太液池遗址
太液池复原图
太液池遗址
在太液池的西面是皇帝夏天最爱去的地方--&含凉殿
大明宫含凉殿遗址
含凉殿依水而建,夏天非常凉爽,不但如此,这座宫殿中还配备了“绿色环保”的“空凋装置”。
  根据史料记载,唐代时,皇帝在宫廷中建有专供避暑的凉殿,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据《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含凉殿复原图1
含凉殿复原图2
太液池西部高地上有一座规制宏伟,结构特别,堪称唐代建筑的经典之作的大殿---麟德殿
大明宫麟德殿遗址(皇家起居宫宴之所)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西的一座高地上,它的遗址已被发掘,底层面积合计约达5000平方米,由四座殿堂(其中两座是楼)前后紧密串连而成,是最大的殿堂。
  在主体建筑左右各有一座方形和矩形,台上有体量较小的建筑,各以弧形飞桥与大殿上层相通。据推测,在全组建筑四周可能有廊庑围成庭院。麟德殿以数座殿堂高低错落地结合到一起,以东西的较小建筑衬托出主体建筑,使整体形象更为壮丽、丰富。&殿下有二层台基,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三殿”。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总面阔582米,总进深86米。在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郁仪楼、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在前殿东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
麟德殿复原图1
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唐朝诗人张籍的《寒食内宴》中这样描述盛唐时期唐大明宫麟德殿的盛景。这里是唐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会见来使的活动。公元703年,武则天在此会见并设宴款待遣唐使粟田真人,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遗址博物馆藏麟德殿内唐瓦
遗址博物馆藏麟德殿内唐墙砖
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广场。
麟德殿微缩模型
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复原图2
&&&&&&&梨园位于大明宫太液池。这里是皇室游乐和休闲的地方,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离宫别殿,酒亭球场。史料记载,唐玄宗酷爱音乐和舞蹈,在艺术领域有着非同一般的天赋,由他倡导确定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从而使唐梨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歌舞戏剧综合艺术学校,唐玄宗也因此被尊奉为戏曲艺术的鼻祖。&
  “梨园”有内廷梨园与宫外梨园,两种都是培养选拔音乐人才的教育机构。内廷梨园是唐玄宗亲自执教的地点,主要教学内容是对梨园艺人(亦称“皇帝梨园弟子”)传习法曲。梨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音乐家,如李龟年、雷海青、黄旛绰、(女)等皆为梨园艺人。这些人成为全国音乐界的精华,为唐代音乐的高度兴盛及其音乐分工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北苑。”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大明宫梨园遗址(大唐皇家音乐学院)
李隆基自己担任了梨园的崔公(或称崖公),相当于现在的校长(或院长)。崔公以下有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两套人马。李隆基为梨园搞过创作,还经常指令当时的翰林学士或有名的文人编撰节目,如诗人贺知章、李白等都曾为梨园编写过上演的节目。李隆基、雷海青、公孙大娘等人都担任过乐营将的职务。他们不仅是才艺极高的著名艺人,又是诲人不倦的导师。
大明宫梨园复原图
《太真外传》记载道:“阿蛮,女伶,美舞,上(玄宗)与妃子(杨)就按于清元小殿(唐华清宫内)宁王弹筝、上羯鼓,妃子弹琵琶;李龟年吹觱篥;张野狐弹箜篌,贺怀智拍板。自旦至午,欢怡异常。曲罢,妃子命侍儿红桃取红粟玉臂支赐阿蛮。”这些唐时的舞蹈家、音乐家、宫庭歌舞艺术家欢聚一堂,酣奏《凌波曲》,与相匹配的舞蹈者,必然是当时出类拨萃的舞蹈家了。这良辰美景,人间妙曲,配上阿蛮那罗袖飘香,水出芙蓉的舞姿,简直是人间仙境了。
遗址博物馆藏唐歌舞俑
梨园遗址旁的雕塑
不仅如此,唐玄宗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为更进一步提高乐工、乐伎的音乐素养与技艺,使乐才源源不断,他还在梨园法部专设了一个音乐“少幼班”——小部者。“小部者,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为唐代音乐艺术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基础。这种对于儿童进行早期的启蒙性的音乐教育尝试,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少见的。
盛唐无疑是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国时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显示了一个大国充分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主要表现在政治的开明和对外的开放。在那个原始交通年代,唐朝已与亚、欧等7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当年长安就像今天的,是世界各国民众心目中的阳光都会。为了鼓励外国人来唐,当时政府对外国僧侣和留学生均免费提供衣、食、宿等费用。律法甚至规定,在处理人与外国侨民纠纷时,须依据当事人所在国的法律断案。
唐朝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外输出的文化和价值观,用那时的话说就是“以华变夷”。盛唐的执政者对自己奉行的价值和文化非常自信,不仅民众和国家达成了充分的默契,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执政者也是如此。那时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各国都是极具吸引力。
大明宫是唐文化的发祥地,从这里曾走出一代文豪大儒,走出了一代诗圣、诗仙、诗佛和画圣、医圣,还走出了欧阳询、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书法大家。从而成就了影响深远的唐诗、唐书、唐画、唐曲、唐舞、唐文化。唐代的经济文化兴盛繁荣,让全世界的人都敬仰、羡慕。古都长安成为世界文明的制高点,而大明宫则是长安的龙首之冠。
。。。。。。。。。。。。。。。。。。。。。。。。。。。。。。。。。。。。。。。。。。。。。。。。。。。。。唐兴庆宫遗址。。。。。。。。。。。。。。。。
出大明宫遗址公园乘坐22路至兴庆宫
在碑林博物馆里珍藏着这样一块唐代石碑,从模糊的杯面上依稀能看出这是一幅宫殿地图,经过学者的辨认,确认了这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唐政治中心--------兴庆宫
兴庆宫,是唐玄宗时代的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长期居住的地方,号称“南内”,为唐代长安“三内”之一。宫内原有兴庆殿、南熏殿、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建筑物。&&&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大唐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方来朝,唐玄宗、杨贵妃常在兴庆宫内举行大型国务活动、文艺演出,因而在唐诗中留下无数佳作名句,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公元742年即天宝元年,李白于应召再入长安,被任为翰林院学士。那时长安城内王侯们的深宅大院多种,玄宗更是在沉香亭前广植此花,并辟为花园。李白供奉翰林的次年,在眼,贵妃在侍,心态极好的玄宗不想闻旧乐而欲听新词,“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乐为”?于是,在长安市上不知哪一处酒家召来醉乡中的李白,酒意尚自醺然的李白绣口一吐,立成风流俊逸的《清平调》三章。歌唱家李龟年一边以檀板击节,一边引吭而歌。多才多艺的玄宗不知是讨贵妃的欢心呢,还是一时技痒,也轻吹玉笛相和。&
  待我来时,已是千年后的一个寒冷冬日。龙池之畔的沉香亭,为今日重建的膺品,而昔日的也早已和杨贵妃一起玉殒香消,李龟年的歌声虽然可以绕梁三日,但却绕不了千年,任你如何在池畔亭前侧耳倾听,那不绝的余音也早已断绝。
玄宗时代,翰林学士们要在翰林院轮流当值,李白呢,也许他此时正在翰林院里值班吧?我去金明门内寻寻觅觅,只见昔日翰林院的北部,早已为居民住宅区所占压,南部也只有考古学家才能查明的瓦砾残迹,许多游人到此,绝不会想到他们足之所履,也许正好踏上李白当年的一枚脚印。
李白的足印已然是凭空想象了,距翰林院不远之西南角,却有班班可考的勤政楼遗址。勤政楼原名勤政务本楼,原是一座东西宽五间
进深三间面积5百多平方公尺的大建筑,登楼可俯瞰远眺宫外的街市。此楼是兴庆宫内最重要的皇家楼台,节日庆贺、盛大宴会、策试科举及咨询朝政等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曾经极一时之盛。中唐诗人王建的《楼前》写道:“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声音总点头。”八月五日玄宗诞辰为“千秋节”,每年届时盛宴三日于楼上,舞马于楼下。王建的诗追怀天宝旧事,可见当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
数十年后,杜牧也前来吊古伤今,写了一首《过勤政楼》:&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惟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霉苔随意滋生,甚至爬上街门环的铜制门饰。虽未明言,但勤政楼的破旧荒废已意在言外。时间呵,这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主宰,人间任何位高权重者,都无法与之抗衡,哪怕贵为帝王;世上任何坚固的建筑,也无法经受它的风吹雨打,哪怕坚如金石。&
  待到我千年后跟踪前来,勤政楼不仅早已人去楼空,而且连楼也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几个石石楚,凄凉在蔓草荒烟之中,兀自回忆它们当年所承载的歌声与笑语,煊赫与繁华。能与时间角力并取得胜利的,不是手握重权的帝王将相,而是杰出的诗人和紫苔不侵风雨不蚀的优秀诗篇。这个问题,最好去询问李白,他当年虽然被唐玄宗赐金还乡,等于逐出长安,但现在早已凯旋归来,在兴庆公园内高达的“彩云阁”前,在一泓碧水中央,他以手支颐侧身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乐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