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族,苗族,瑶族,他们都有什么生活习惯?

揭秘地球最古老的11个民族 中国占了4个:羌族、汉族、苗族、瑶族。
我的图书馆
揭秘地球最古老的11个民族 中国占了4个:羌族、汉族、苗族、瑶族。
世界上人类划分界限的方法有很多,有国籍,有人种,还有民族。但是人与人之间始终应该追求平等的。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地球上至今为止存在了千年的种族,中国可是独占四席哦~一起来看看吧。11.犹太人 民族历史:3500年犹太人(Jewish),或称“尤太人”,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一个族群。希伯来(犹太)语:乃是指犹太教民,或者更笼统意义上所有犹太族人(也被称为犹太民族),是族群体既包括自古代沿传下来的以色列种族,也包括了后来在各时期和世界各地皈依犹太宗教的人群。根据有关犹太人组织的统计,2007年全球犹太人总数约在1300万人左右,其中540万人定居在以色列,530万人居住在美国,其余则散居在世界各地。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这么一个外人看来高智商的民族为何3000年来到处被“迫害”,连一个自己的国家都没有呢?其实犹太教的教义中,犹太人就该流浪赎罪的,长期以来犹太复国主义并不是犹太人的主流,如果不是纳cui屠犹太,以色列根本不会成立,但即便这样,以色列立国的时候,仍然遭到坚持传统观念的犹太人的强烈反对。即使现在还有这样的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却天天诅咒以色列灭亡,并反对建立任何犹太人国家,但这些人却仍然备受尊重,因为他们是最正统的犹太教徒。10.阿拉伯 民族历史:3500年阿拉伯人,泛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阿拉伯”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占这些国家居民的大多数,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估计约2.3亿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 在蒙昧时代,只有阿拉比亚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被称为阿拉伯人。大扩张之后倭马亚王朝建立,只有源出阿拉伯半岛、血统纯正的人才有资格自称阿拉伯人,拥有高贵的身份;而到了阿拔斯王朝,文明的融合进一步加强。阿拉伯人这个概念,逐渐包括了帝国属下所有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的各族人民。&9.阿伊努 民族历史:年阿伊努人(阿伊努语:Ainu),或翻译成爱努人、爱奴人、阿衣奴人,居住在俄罗斯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有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新石器时期早期(约六、七千年以前)就从通古斯北部和东南亚迁居到日本。阿依努是他们混血产生的民族。某些学者认为,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们在某个时期控制了远东广大地区后分布在本州诸岛。随着日本的一些部族逐渐向北方移民,他们的地盘日益缩小。从公元七世纪后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称为“虾夷”,系夷狄之意,这是日本人对占据日本外族或土著的称呼。大约从公元十四世纪中叶起逐渐地改称为阿伊努人。也有人说他们是绳文人(绳纹族)后人。8.印度斯坦 民族历史:年印度斯坦族,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 “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7.波斯 民族历史:4000年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尔斯地区—),有十个部落(六个农耕,四个畜牧)。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 (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境内包括70个民族,约18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6.希腊 民族历史:4000~年希腊、南塞浦路斯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土耳其。多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部分属阿尔卑斯类型。使用希腊语,属印欧语系希腊语族。文字有古希腊文与新希腊文之分。多信东正教,少数信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由古希腊人与其他民族混合而成希。分布在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是一个世居于希腊及爱琴海一带的民族,已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目前希腊人主要居住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希腊诸岛及塞浦路斯,以至世界各地,总人口约1.7千万。 公元前2000年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伊奥利亚人、多利安人等希腊部落从巴尔干半岛北部进入后,同化了佩拉斯吉等土著居民,在前8~前6世纪,建立雅典、斯巴达等奴隶制城邦国家。同时,相互间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称谓——海伦人,即古希腊人。5.瑶族 民族历史:4500~年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祖先为盘古,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 海拔一般多在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 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4. 苗族 民族历史:5000年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1]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3. 爱斯基摩人 民族历史:5000~年爱斯基摩人(Eskimo)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自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总人口约13万(2000),分别居住在格陵兰(5.3万)、美国的阿拉斯加(4.1万)、加拿大北部(3.4万)和俄罗斯白令海峡一侧(约2千)。属蒙古人种北极类型。先后创制了用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拼写的文字。多信万物有灵和萨满教,部分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房屋一半陷入地下,门道极低。一般养狗,用以拉雪橇。主要从事陆地或海上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以猎物为主要生活来源: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油脂用于照明和烹饪,骨牙作工具和武器。2. 羌族 民族历史:年中国最古老民族——羌族(现集中于中国西部)羌族,炎帝正统后人,甲骨文就是古羌族人的通用文字,种族历史不下于6000年,现存约31万人。作为炎黄子孙,你知道我们民族的起源吗?炎黄子孙的起源,实际上是来自于中国上古时期的两个重要民族,一个是古老的华夏族,另一个则是古老的羌族。华夏族经过千百年的吸收融合,逐渐转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而古老的羌人经过千百年的分化与融合,一部分融入汉民族,成为了汉民族重要的成员;更多的则是经过逐步分化,成为今天十几个独立民族的重要源头,这些民族的族源史都与古老的羌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馆藏&13953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越南民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民族按人口多少为序排列如下:越族(京族)、岱依族(壮族)、泰族(傣族)、华族(汉族)、 高棉族、芒族、侬族(壮族)、赫蒙族( 苗族 )、瑶族、嘉莱族、艾族(汉族)、埃地族、巴拿族、山泽族、色当族、格贺族、占族、赫耶族、山由族(汉族)、拉格莱族、墨侬族、斯丁族、布鲁-云乔族、土族、热依族 、戈都族、叶坚族、麻族、克木族、戈族、达渥族、遮罗族、抗族、欣门族、哈尼族、朱鲁族、佬族、拉基族、拉哈族、夫拉族、拉祜族、卢族、倮倮族(彝族)、哲族、莽族、巴天族、仡佬 族、贡族、布依族、西拉族、布标族、布娄族、俄都族和勒曼族。以上民族分属三个语系, 即、和,各语系又包括不同的语族。越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1979年,越南政府正式划分并公布了《越南各民族成分名称》确定全国共有54个。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越南民族概况
2015年越南人口有9000万,主体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6%, 少数 民族约占总人口的13%。 越族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和, 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北部和西部,靠近越中、越老、越柬边境的和。少数民 族的分布特点是:在北方多交错杂居,有的山区一个乡就有六七个民族;在南方,多形成 单一的小块。许多少数民族为跨国境而居的民族。
越南民族详细
埃地族,&E ?ê (南岛语系)
艾族(汉族),Ngái (汉藏语系汉语族)
巴拿族,Ba Na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巴天族,Pà Th?n ()
布标族,Pu péo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布娄族,Br&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鲁-云乔族,Bru - V&n Ki?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布依族,B? 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达渥族,Tà-&Oi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岱依族,Tà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俄都族,?-?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夫拉族,Phù Lá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高棉族,Khmer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戈族,C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戈都族,C?-tu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格贺族,C?-h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仡佬族,C? lao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贡族,C?ng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哈尼族,Hà Nhì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赫蒙族(苗族),H'M&ng (苗瑶语族)
赫耶族,Hrê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华族(汉族),Hoa (汉藏语系汉语族)
嘉莱族,Gia-r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抗族,Khá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克木族,Kh?-mú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拉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拉哈族,La ha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拉祜族,La H?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拉基族,La-chí (
壮侗语系仡央语族)
勒曼族,R?-m?m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佬族,Lào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卢族(傣仂),L?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倮倮族(彝族),L& L&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麻族,M?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芒族,M??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莽族,M?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墨侬族,M'N&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侬族,Nùng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热依族,Giá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山由族(汉族),Sán dìu (汉藏语系汉语族)
山泽族,Sán Chay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色当族,X?-??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斯丁族,Xt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泰族,Thái (壮侗语系侗台语族)
土族(与的土族无关),T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西拉族,Si La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欣门族,Xinh-mun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瑶族,Dao (苗瑶语族)
叶坚族,Gi?-triêng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越族(京族),Vi?t (Kinh)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占族,Ch?m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遮罗族,Ch?-ro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哲族,Ch?t (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
朱鲁族,Chu-ru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
(按汉语拼音读音排序)
越南民族历史
越南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处于亚洲与、与的十字路口,是亚洲大陆民族往南迁徙的走廊,历史上连绵不断的移民运动造成了该地区民族的复杂性。总的来看,越南民族的主体属于来自的南方,汉藏语系和语系的民族均源于此,南岛语系的民族则与来自南亚的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越南岱依族、侬族与中国的壮族同源于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迁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从中国云南迁来,时间约在10世纪以前;赫蒙族、瑶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汉族)、贡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则是在300多年前从中国西南迁来的。一般来说 ,迁入越南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坝地区,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响。迁入较晚 的民族则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区,因为平原已被先来的民族占据了,他们与主体民族的隔阂要 更深一些。南岛语系的民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纪时曾在越南中部建立过强大的,后改称,创造了发达的 占城文明。10世纪后,越族势力不断向南扩张,终于在17世纪将占城国之地并入越南版图。
华族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人们共同体。越南政府将华裔越南居民统称为华族,而在70年代以前,则分为华人和华侨两部分。中华民族向越南迁徙的历史可追溯至,自19世纪中叶以来出现了新一轮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们对越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拉格莱族Ra-glai (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拉格莱族。人口7万,主要居住在南部庆和省和以南地区。拉格莱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与占语、埃德语和嘉莱语十分接近。经济生活主要为耕种山坡旱田、狩猎和采集土特产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获季节组织隆重仪式祭拜天公。
越南民族经济
长期以来,越南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越南1 945年 8月革命前,情况大致是:越族、岱依族、侬族、高棉族等民族的农村实行封建地主制度; 泰族、芒族和 部分苗族地区实行封建;占族、嘉莱族、埃地族等仍保留残余,实行 母系制或父系制。泰族、岱依族、侬族等低地民族主要从事水稻种植,赫蒙(苗)族、瑶族 、克木族、拉祜族等山地民族则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生,兼以采集和捕猎;南部沿海的 部分占族和高棉族从事渔业和商业。总的来看,越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商品 经济不发达,仅有一些小手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越南民族文化
越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是比较落后的,表现为师资短缺,设施条件差,入学率低,文 盲率高。近年来,越南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岱依族和侬族创制了,用岱依文、侬文、翻译出版了大量小学教科书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使用,并在学费、师资、升学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实行种种优惠,使情况有了较大改善。目前,少数民 族地区已普及了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有所发展。
越南民族宗教
越南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岱依族主要信仰大乘佛教,同时受道教、儒教和原始宗 教的影响也很
深。侬族信仰多神,尤其崇拜祖先神和土地神。高棉族和泰族中的红泰支系信 仰小乘佛教,山地民族一般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占族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另外, 少数民族中也有一部分人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各种各样的宗教对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和社 会生活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越南民族风俗
越南少数民族各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同时又相互影响。岱依族和侬族男女通常穿蓝色无领上 衣和宽腿长裤,只不过岱依人的上衣较长,侬人的上衣较短。住房有和土屋两种,实行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有对歌择偶习俗。泰族服饰因支系而异,妇女着圆领对襟短衫和 筒裙,喜戴银首饰,住房为竹楼。越南苗族、瑶族的服饰与中国苗、瑶族大体相似,因服色 不同而分为白苗、红苗、花苗和红瑶、白裤瑶、蓝靛瑶等支系。南部的高棉族和占族的风俗 习惯与高棉族相近,华族习俗则与中国汉族一致。是北方少数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其他如苗族的七月七、瑶族的盘王节、泰族的祭寨节和南方高棉族的泼水节、祭月节则是较具民族特色的节日。少数民族十分喜爱歌舞,岱依族和侬族在许多场合都要对歌,有专门的歌圩。较有名的舞蹈有泰族的灯舞、苗族的芦笙舞、高棉族的孔雀舞等。
越南民族中国相关
越南有12个民族属于与中国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即华族、艾族、山由族、岱依族、侬族、泰族、苗(赫蒙)族、 瑶族、倮倮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依族。其中其基本情况如下
(1)华族、艾族、山由族
华族、艾族和山由族均是汉族,属于同一民族在越南的不同划分。目前华族人口约80万人,艾族4811人,山由族126237人。其中华族分布在越南全国各地,从事着越南社会的各项经济建设。其主要为近代中国南下劳工后人、也有部分先秦至明清时期南迁汉人后代(血统、文化未被同化),越南汉族保留了原汁原味南方汉族的习俗、较为纯真的汉族血统。
(2)岱依族和侬族
越南的岱依族和侬族与中国的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虽然现在已逐渐分化并有了不同的族称,但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仍保持着共同的特征,总 的来说共同性多于差异性,可以视为一个跨境民族。岱依族和侬族约有200万人,主要居住 在与中国交界的、、、、、等省的丘陵地带,主要种植稻谷 和玉米,家庭手工业和饲养业较发达。岱依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早,受越族的影响较深;侬族迁入越南的时间较晚,有的至今不过八九代人,约二三百年的历史,与中国壮族的共同性更多一些。
有110万人,是越南第二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山罗、河山平等省 ,内部又分为黑泰、白泰、红泰三大支系。越南泰族系从中国迁来,与中国傣族同源并有着相近的民族特征。其中白泰人迁入越南的历史最早,黑泰人则是在10世纪后从云南 迁入,红泰人是后来黑泰人和白泰人中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泰族多居住在 肥沃的河谷平坝,以种植水稻为生。
越南苗族有56万人,又称赫蒙族,分布在河江、宣光、高平、老街、莱州、山罗、北 太等省的山区。越南苗族系从中国的云南、迁来,时间距今仅二三百年。内部分为白苗 、黑苗、红苗、花苗和汉苗等支系。主要以耕种山地为生,其中刀耕火种的轮荒地占大部分 。其语言和风俗习惯与中国苗族基本相同,系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
越南瑶族有48万人,分布地域较广,沿越中、越老边界一直延伸到北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他们系明代以来从中国两广和、云南迁入,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一迁徙过程的 传说和民间文献记载。内部根据服饰特点又分为红瑶、白裤瑶、蓝靛瑶等支系,其语言、风俗习惯与中国瑶族大体相同。以山地农业为生,大部分仍处于游耕游居状态。
越南倮倮族有3100人,居住在河江省的同文县和高平省的保乐县。他们系16世纪后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但已定耕定居,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越南哈尼族有12500人主要聚居于莱州省孟碟县和老街省的巴,莱州省的封土县也有少量分布。他们系300多年前从中国云南省、绿春两县迁来,语言和风俗习惯 与中国哈尼族相同。其耕地分为山地和两种。以善筑梯田而著称。
越南拉祜族有5300人,聚居于莱州省的孟碟县的巴维苏、巴乌、哥朗、布得等乡。 其祖先系从中国云南省的金平、绿春两县迁来,距今不过二三百年。内部分为黄拉祜、黑 拉祜、白拉祜三个支系,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并辅以采集和狩猎。
越南布依族有1400人,分为布依、都依两个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坝县和老街省的 孟。其祖先系19世纪从中国贵州经云南迁来,由于人数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并成为新的民族。如越南热依族就是从布依族中分化出来,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中越两国的跨界民族是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迁徙和融合而形成的。虽然他们居住在不同 的国 家,但分布地域基本上连成一片,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大体相似,相互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探亲访友、通婚互市、节日聚会等从未间断。直至今天,其内部的共同性仍多于差异性。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第一章 自由王国(1)
泰国有 30多个少数民族,6500余万人口,泰族约占 75%,华人约占 14%,马来族约占 2.3%,其余为缅族、高棉族、巴通族、嘎良族、拉祜族、苗族、瑶族、桂族、汶族、克伦族、掸族、塞芒族、沙盖族、孟族等民族,而巴通族、嘎良族、拉祜族、傈僳族主要居
  第一章 自由王国 &&泰国全景  1.1曲折坎坷的王国源起暹罗,是泰国的古称。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曾经被称为素旺那普,意思是&黄金地&。它的一部分先民(泰族)原来居住在中国云南,为了躲避蒙古人的战火才移居到暹罗。泰国有着自己的独特艺术和灿烂文化,泰国人民满怀对佛教及国王的虔敬和忠诚,享受着世代传承下来的简约而又奢华的生活方式。  如果要了解泰国可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三世纪。从游客的角度了解泰国历史那就要先从南诏国说起。南诏国在哪里?如果不是学习历史的专业人士,您可能对这个地方不熟悉,它在中国的云南省。据传公元 2世纪,汉人在云南发现了一些少数族裔,并称之为&蛮人&,这也是&南蛮&最早的来历。他们在爨氏家族的带领下茁壮成长,控制了云南、湄公河流域乃至四川,738年被李氏大唐册封为&云南王&,这就是南诏最早的记录。不过泰国历史研究者对此也有争议,有的认为泰人来自南诏,有的认为泰人来自其他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只要了解一下背景就可以了。  1238年,素可泰王朝建立在今泰国北部,直到 14世纪中叶被大城王朝取代,这期间断断续续受到了缅甸人的入侵。18世纪,一位华裔将军&&郑信,带领军队击退了缅甸的军队,建立起吞武里王朝。只是好景不长,1782年的一场政变,却克里(后称拉玛一世)上台,吞武里王朝统治结束,却克里王朝时代到来。  曼谷王朝,始于拉玛一世将都城从吞武里移到了曼谷,是泰国历史中辉煌的一页,其历代国王都不遗余力地去建设国家。譬如说,拉玛二世为了振兴国家商业,和欧洲国家实行通商政策;拉玛三世英勇善战,在与越南和柬埔寨的战争中赢得胜利;拉玛四世,因为当时的英国殖民主义猖獗,迫于压力不得不签下了不平等条约,但是理性地倡导国民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并且以身 作则;到了拉玛五世,对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扫除了大部分的封建制128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土地。1949年暹罗改称泰国。  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了泰国的主要军事同盟国,因两国之间的经济和军事来往密切,也就给芭堤雅等地的经济带来迅速崛起的机遇。  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是东盟的创始国之在积极政策的激励下,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的重击,泰国经济一度陷入低迷状态。随着 2006年的军事政变到 2008至 2009年泰国的政治危机,旅游业也随之受到影响。但无论如何,泰国旅游业的发达程度,在东南亚是首屈一指的。柬埔寨暹粒小吴哥寺浮雕壁画中刻画了吴哥与暹罗战争的场景 1.2多方面了解泰国  1.2.1独特又严峻的泰国环境  泰国拥有 96个国家公园和 100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大约占泰国国土面积的13%,这样的比例在全世界来说也是名列前茅。这里的鸟类有 1 000多种,占全球鸟类品种的 10%左右,其中许多鸟类都是从欧亚地区迁徙过来的,稀有的品种很多,所以泰国是观鸟爱好者一个非常好的去处。另外,泰国也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海洋资源,喜欢大海的朋友一定要来感受一下这里的海洋气息。  遗憾的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泰国很多动植物都面临着威胁。尽管泰国在 1992年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但是违法伐树、工业污染等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导致森林覆盖率从 19世纪 50年代的 50%左右下降到了今天的不足 20%,各种珍贵保护动物死在了盗猎者的枪口之下。就东南亚虎和马来西亚虎来说,尽管王国森林保护部门等做了大量保护工作,但盗猎行为依然猖獗。造成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于虎骨的大量需求,按照泰国传统医学说法,虎骨是可以入药的。不光老虎,海洋鱼类和珊瑚等也面临着这一生存危机,同时还有日益严重的象牙走私问题。  1.2.2让人爱恨交织的特色泰国气候  泰国全国均属热带季风气候区。除了北部山区之外,年均温度约为 28℃,年温差仅有2~4℃,年平均降雨量在ml。可以说全年皆夏。  严格来说,全年主要分为 3季,2至 6月为夏季,7至 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 2月为干凉季。  首都曼谷被世界气象组织称为全球最热的五个城市之一,3~5月是最热的时候,白天气温都在34℃左右,湿度为90%。  TIPS: 泰国南部海岛观光季节 1. 代表诗琳通公主的旗帜2.年曼谷王3. 代表泰国九世王的旗帜 朝使用的法轮旗 4. 四世王时期的白象红旗5. 六世王采用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旗帜6. 代表泰国王后的旗帜  1.2.3不断改变的泰国旗  泰国现在的国旗是 1917年启用的三色旗,由红蓝白三色组成,红色代表国家,白色代表宗教,蓝色代表国王。  泰国最早使用国旗是大城时代开始,那时的商场都悬挂着红色旗作为贸易标志,到曼谷王朝一世王时期,在红色旗的中央加上了一个白色法轮,二世王时期在法轮的中间加入一只白象,到了四世王时期法轮被去掉只留下了白象。在泰国,除了国旗之外,我们往往还能看到佛旗及代表王室的专用旗帜。  1.2.4泰国的礼仪泰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立、行、坐、卧、说话、吃东西、穿衣、行礼都有要求。  1)跪拜礼这是最尊敬的礼节,双手合十举至额头,然后弯腰低头至前额着地。跪拜分两种,一种是拜长者、恩人,须头着地,手掌无须张开向下,拜一次即可;另一种是礼拜佛祖、僧人的&五体投地&式,双肘、双膝、额头都要着地,手掌张开向下三拜。  男女在跪拜时脚的姿势不同,男立女平。跪拜时要文雅、大方,不可过快或过慢。  2)合十礼  泰语中合十叫做&Wai&,如果有人向你行这样的礼,通常你要回礼(如果对方是小孩、服务员除外。)在泰国,僧人无须对任何人还礼,即使是王室人员向僧人行合十礼,僧人也无须还礼。  在行礼时,指尖、唇、鼻子和眉的位置根据受礼人的年龄和社会地位不同,指向的位置也不同。如果你不想冒犯别人,最安全、最标准的动作是双手合掌,十指并拢,低头。在寺院遇到僧人讲经说法须跪下双手合十,若僧人坐在椅子上,信众须侧坐或跪在地上。若与僧人合影,信众须合掌。1.2.5相对单一的泰国民族  泰国有 30多个少数民族,6500余万人口,泰族约占 75%,华人约占 14%,马来族约占 2.3%,其余为缅族、高棉族、巴通族、嘎良族、拉祜族、苗族、瑶族、桂族、汶族、克伦族、掸族、塞芒族、沙盖族、孟族等民族,而巴通族、嘎良族、拉祜族、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泰北山区,靠近清莱府还有少数掸族人。介绍几种我所了解的泰民族:  1)阿卡族:阿卡族来源于中国,我们称为哈尼族。阿卡族人生活在泰北,目前有阿交阿卡、阿克阿卡、贝阿卡、乌皮阿卡、乌洛、阿卡泰、洛密阿卡、那卡阿卡八个府分支。2)长颈(克伦)族:长颈(克伦)族是泰北最著名的山地民族,在夜丰颂、清迈以及清莱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成年女子会在脖子和手腕上套上铜圈,年龄越大铜圈越多,脖子因此越来越长,她们以此为美。3)黑泰族:黑泰族又叫老松族,过去生活在越南、中国南部和老挝的交界处,如今他们生活在泰国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拥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文字和风俗。4)孟族:孟族是一个擅长制作罐子、水缸甚至铁器的民族,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在中部地区的江河边。信仰佛教和本土宗教。5)泰国高棉族:泰国高棉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泰国的东北和东部一些府,信仰佛教,主要以务农为生,除泰语外也说高棉语,与柬埔寨高棉族同宗。6)莫肯族:这是一群生活在泰国安达曼海上的族群。他们主要生活在船上,有&海上吉普赛人&之称。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大部分人不会说泰语,没有国籍,可以轻易地从海底捞上贝壳、海参。他们一会儿到缅甸一会儿到泰国,漂浮不定。  在 2004年海啸时凭借生存经验,全族无一人遇难。7)泰泐族:他们说着自己的泰泐语,从西双版纳迁徙到泰国北部,他们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泰泐人具有超高的纺织艺术,最擅长的要数他们织出的&流水纹&,像流水一样美丽的图案。8)沙盖族: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南部近马来西亚的森林中。有记录显示他们最开始住在泰国中部地区,缅甸和高棉人入侵后他们迁徙到这里,目前仍有部分沙盖人过着狩猎的生活。  泰国,是很多人踏出国门的第一目的地,是背包客百去不厌的旅行热土。本书作者以他3年间数次深入泰国旅行的体验,向读者全景展示了泰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并重点介绍了他在泰国北部、中部、南部和东北部的旅行收获。  网名韩大黑,80后旅游达人,著名旅游评论人,就职于蚂蜂窝旅游攻略,热衷于鼓励年轻人自由行。
关键词:&&&&&&
请选择星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