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汉服美女之美,醉了多少世人

生活爱分享
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装,而我们中国人,则有汉服。自古,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国之颜面”的东西。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
衣冠于华夏,从来就不是一件小事。衣冠之美纳入了仪礼之大,从此,“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便相伴流传。汉服在华夏文化中,有看“知礼仪、别尊卑、正名分“等特殊意义。
汉服饱含的是一种天人台一的智慧和敬天礼地的虔意。服章剪裁也常常取意天地日月。所谓“上衣下裳“,上衣取象乾,下裳取象坤。下裳十二幅,取意一年十二个月。
论流畅飘逸,汉服的招据及袖袂是特色。汉服袖一般都比手臂长,定制的深衣制度规定要回挽至肘,袖径可达四尺,举手间,翩翩大袖行云MA;行动处,长风盈袖,衣袂飘展。
#中国风汉服,赋予你古代之美#
衣身刺绣精细雅致,菊花化缠绕双肩,端庄秀丽。半透的棉泡纱透露着美感,搭配菊花绣花,淡雅脱俗。子母扣做工精巧,点缀领间,凸显华贵之气。
上衣为大袖设计,外套为双层带里布,仙鹤刺绣搭配玫瑰花刺绣,整体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下裙外层是纱,一共两层厚重感很好。
一树梨花黄,万朵压枝低。宛若少女不胜凉风的娇羞,叫人心生爱怜,娇嫩欲滴的黄花与绿叶,交织成一抹亮丽的风景色,点缀在裙斓周边的素雅花瓣,远远望去,浅浅淡淡,疏疏密密,错落有致。
下裙压摺间色裙间色裙子,外层挺括,褶子定性好,层次丰富,绣花饱满,蝴蝶结充满了书院气质,粉色撞色蓝灰色,淡雅的色彩舒适宜人。
灵感源自《笑卿卿》,笑向卿卿道,耽书夜夜多。出来看玉兔,又欲过银河。一群月宫小兔在槐花树上或坐或卧,庆祝中秋月圆。
裙子面银丝剪花纱,裙子里杏色雪纺,上糯叠穿,外衣绣花欧根纱,里衣浅灰色30D雪纺,裙子为银丝剪花纱,银丝的地方摸起来有点不平的感觉。
线条流畅,简洁无赘余,两侧设计有口袋,纯棉内衬,亲肤舒适,面料是30%的亚麻,70%的棉,别致的提花面料,清淡素雅,细致的花叶纹理,入手很有质感一颗手工花扣点缀,一颗发晶珠子为扣,隐隐的花草纹理上,花扣伸展花瓣。
汉服最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身穿汉服的中国人可以惊艳全世界。每个努力让自己梦想成真的姑娘才最勇敢!...
中国女性第一刊
最受欢迎女性公号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古典梦吧你可否还记得王祖贤在《青蛇》里的媚眼如丝,轻咬朱唇:▼《东邪西毒》里张曼玉对镜贴花黄,举手投足间的绮丽和落寞▼《大话西游》里的紫霞仙子变插珠翠等待意中人踩着红彩祥云来娶自己:▼是否也曾被《笑傲江湖》里一身红衣肆意饮酒的东方不败惊艳过▼美人太美,穿古装的她们更是诠释了每个人心中不能企及的古典梦。梦里有秦时明月,有唐诗宋词,有灼灼其华,也有婉约清扬……泱泱中国上下五千年,留下太多可供缅怀的古老文化了。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浓缩在贯穿华夏千年的“汉服”中了。▼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汉服”又称“华服”,专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先秦到清末,经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无不秀美华丽。就像小时候读到的古典诗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谁不曾偷偷幻想过穿着汉服的绝世佳人是何等的翩跹婀娜呢?
寻芳忽见美人笑,朱唇一点桃花殷。但从民国开始,“现代人”渐渐脱掉汉服,换上中西几乎统一的“现代服饰”,汉服也就渐渐被人遗忘,我们几乎只能在古装剧中一睹芳容了。然而有多少人依然沉醉在汉服的千年之美中,幻想自己成为古代仕女图上的一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但有人就真的“美梦成真”,穿着“汉服”从梦中走进日常生活中,在世界各地留下自己最美的样子!她们在韩国首尔景福宫门前和门卫比身高:▼和随处可见穿着韩服的姑娘一起合照在韩国梨花大学尽兴赏雪:▼
良辰美景未细赏,我已为你着凉。在日本奈良喂小鹿:▼
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搭公车:▼在美国环球影城和马戏团的小丑们合照:▼
就像是古时的小女孩坠入了梦幻的童话王国她们经过美国南加利福尼亚的“救赎山”,▼和当地人在一起载歌载舞,居然没有丝毫违和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马蹄湾和羚羊峡谷,仿佛于荒漠中开出一朵若即若离花:▼
也曾在泰国清迈的黑白庙,化身虔诚的信徒:▼在中国香港地铁站里留下汉服的身影:▼
而所有这些色彩缤纷、如梦似幻的“汉服”美照,全部出自中国成都姑娘:当小时。梳着羊角辫在地铁里穿梭的是她:▼大雪纷飞里在故宫拍片的是她:▼为拍新片拦腰下海的是她:▼摄影师必备技能:“自挂东南枝”的也是她:▼这就是当小时,最初只是和无数爱美爱自拍的姑娘一样,喜欢用手机留下自己最美丽的样子。而机缘巧合,热爱古典诗词文化的她有一天接触到“汉服”,立刻就爱上了这种承载了汉族千年传承的传统服饰。她开始学着去了解“汉服”背后的历史渊源,也开始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穿“汉服”的样子:▼她也慢慢学着去画适合魏晋南北朝等各个时期的妆容
自己去学摄影的后期制作,只为更好的展现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穿着“汉服”在现代浴缸里晒太阳的小时古老的文明和现代元素的极致碰撞反差,反而让小时的照片有了一种新奇的张力。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姑娘来邀请小时为自己拍片,在小时的镜头下,越来越多穿着“汉服”的妹子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而且遍布全国各地:▼在小普陀
在丽江在敦煌
在深圳小时一边拍照一边学习,最初有很多人挑剔小时拍的“汉服”一点不专业、很多穿法不讲究,甚至是错误的。还有很多人指出:现代人穿着“汉服”出现在的日常生活简直太荒诞,无法理解。但小时觉得,既然喜欢,那就是坚持的理由。不仅如此,小时和一群热爱“汉服”的姑娘们开始走出国门,带着汉服环游世界!她们走走拍拍:▼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外出旅行过的人都知道旅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护照、住宿、饮食、方方面面都需要打理但这些姑娘们带着自己喜欢的“汉服”,不怕苦不怕累手动完成各种妆容:▼走在陌生的城市和国度里,绽放自己最爱最美的一面,也吸引着更多想要了解汉服、了解古老的汉族文化的“外国人”:▼从最初单纯地爱上“汉服”表面的华美,到一步步地深入了解“汉服”背后历史和变迁,小时在这个过程里渐渐变得平和、谦逊、成熟。她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旅行心得、拍摄技巧;她见识了更多的人,听见更多的声音,却变得越来越专业和专注。▼带着自己的拍摄作品作客南京讲座
她也很感恩那些让她拍照的姑娘从2014年9月第一次带着汉服环游世界,到今天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谁也没想到小时竟然真的坚持了两年。两年很短,弹指一瞬;两年又很长,足以见证一个人不可思议的进步和成长。她的照片越来越有故事感,从色彩到构图到拍摄技巧,都能看到她的长足改变有时候我们很怕别人的否定从而畏葸不前但真正热爱着的梦想,又怎么甘心放弃?现在小时又到了西班牙,在异国的街道听流浪歌手唱情歌,未来还想带着汉服去英国冰岛和土耳其,让更多人看到汉服、认识汉服,了解曾经璀璨千年的汉族文化!▼刚刚落地西班牙的小时旅途很美也很艰辛,有善意鼓励的眼神也有批判质疑的声音,但如果不能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追逐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们来这世上一遭又有何意义呢?爱自己所爱,做自己所想,每个努力让自己梦想成真的姑娘才最勇敢!但愿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每个人也能带着梦想上路,不给自己留遗憾成为最勇敢的自己!
感谢微博@当小时授权文中全部照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汉服之美,一梦千年
文 / 吴昕阳& &
  忆起当年,同学开笔,眉心朱砂,拜师礼;
  遥想及笄,与君结发,凤冠霞帔,红嫁衣。
      &&题记
  从黄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向中华民族发源地进发。千年来母亲河哺育我们成长,今日我欲来此寻一件绝美的霓裳。
  它有一个被许多人淡忘的名字&&汉服。
  纵横历史,贯通古今,从周朝便传承的汉文化,渐渐在时间的流逝中凝成了中华之血脉。昔日开元盛世,唐玄宗作《霓裳羽衣曲》,&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一时 &霓裳羽衣&被称之为最美的汉服。无奈几度烽烟散尽,唯留下残支在风雨中飘摇,而今再也寻不到当年翩然起舞的衣角。又有贞观年间唐太宗作《秦王破阵乐》,虽背景不同、心境不同,但不变的是汉服之美,永恒的是中华气度。
  似古语云:&汉服之美谓之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不愿让它在何时候消弭于触不到的远方,民族若没有共同的信仰,又怎能有团结的力量?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是否被时时动摇着思想?没有紧密相连的灵魂,又怎能意志坚定,不再彷徨?一种服饰,并非只因美而流传,莫不知服之魂,即国之魂。明清交界,天下易主,当清军入关,当铁蹄踏遍中原、血倾山野,当勒令汉人易服饰弃习俗时,终于有人冲冠一怒,用生命换取了纯净的本心,也换来了几百年后,仍有人记得已不被叫作&民族服饰&的汉服。
  汉服之美,承载了多少血与泪的守护。
  可它却被尘封,被多数人遗弃,当身着汉服的人被嘲笑、丑化时,当肯德基、麦当劳成为&速度生活&的一部分时,当大街小巷充斥着外文歌曲而无文化特色时,你是否觉得心灵中缺失了什么?是否体会到精神支柱的垮塌?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其实我们失去的,已不只是服饰,而是对中华民族的信仰,和身为汉人的基本认知与坚守。汉服,是汉族的象征。遗失的千百年来,人们真正缺失的是民族意识,还有早已被淹没在&洋流&下的草木本心。
  古人有诗云:&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说的便是独善其身的本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此为舍生取义之本心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则与人为善之本心也;&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此乃相帮互扶之本心也。汉服、周礼塑造了谦谦君子之国,汇集了无数诗词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汉服之美,汉文化之魅力,皆在于此。
  一件汉服,千年诗韵,便象征了所有,为青史留下了最美也最令人心伤的一记。
  罗袖一舞,万千佳妙;宽袖长衫,又承载了多少敦仁儒雅之风。
  汉服的退隐,导致了多少民俗礼仪的销声匿迹,又有多少社会问题的产生。难道不是由于人们失去了仁厚之心,失去了汉服作为民族精神的缩影与连结?
  追寻汉服之美,实则是寻找遗失的文化,寻找那颗洗尽铅华、不染尘俗的本心。
  愿矢志不渝地追寻。
  回望历史,我一袭素衣,不愿理红尘事。而心中的疑虑却似涟漪荡漾;何时才能恢复盛世汉唐?何时才能续写礼仪之邦?何时才能着汉服入厅堂?何时才能在古风诗韵间游走徜徉?抹不去的是初心和梦想,哪怕,我们追求的只是梦一场。
  可遗失的何时才能回还?若仍有权利怀念那永远也回不去的时光,如今只想重拾被遗忘在历史与文化一角的碎片,圆成一个晶莹华美的梦境;若能穿越千年不回头,愿执一把桃花扇,饮一盏桂花酒,布衣蔬食走一遭逍遥游。
  因为汉服之美,一梦千年。
  此梦此生不醒。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汉服,沉醉中国千年之美……
中国,服饰华采之美为华,
疆界广阔道德兴盛为夏。
华夏之美,源远流长;
礼仪之邦,衣冠上国。
是中国女人最美的衣服。
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
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
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
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夜峦钟鼓,香山白府,
寄情一镜红尘信,不枉人间。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杆,夜深花正寒。
春园灼灼自颜色,愿言岁晚长相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懒起画娥眉,
弄妆梳洗迟。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西园春去绿阴成,已觉南窗枕簟清。
帘卷斜阳归燕入,池生芳草乱蛙鸣。
无边愁绪系苍天,琵琶声残歌亦残。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见花忘忧兮爱芳馨,
吾身渐老遂减喜。
困夏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仙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
羡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胭脂鲜艳何相类, 花之颜色人之媚。
若将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红花自美。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若教眼底无离恨,
不信人间有白头。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都做连江点点萍。
不恨黃昏菰蒲雨,
一眸長對可憐宵。
蝉鸣里,竹影间,盛夏轻轻慢。
小舟旁,旧屋中,小憩悠悠然。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拂落千万株,侬在花间依杯宿。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 石中火,梦中身。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莫将菩提子,化做相思豆。
留待相思绪,缠绕在心头。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小暑已至。
浅衣绣新绿,晓风青踏门。
春来仍觉困,花期不待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双双眉黛,对锁春山。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花自染风去,佳人端淑来。
春心莫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绵绵青丝,使君多情。
彤管在意,念念不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汉服之美 ,一梦千年...
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汉服之美,一醉千年!汉服之美,一醉千年!黄桥历史百家号没有一件衣服,能穿梭千年的轨迹,留下经典不变的模样,唯有民族服饰。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抚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衣,向来为生活住行之首。日本人有和服,洋人有西装,而我们中国人,则有汉服。自古,汉服一直都是被老祖宗拿来视为“国之颜面”的东西。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无数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延续。汉服,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几千年来,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但最初的“深衣”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一为“交领右衽”,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为向右掩。二为“褒衣宽袖”,汉服的衣服都宽松,且袖子宽大,长过手臂。三为“系带隐扣”,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依着如此特性,古人在身着汉服时,走起路来自然会潇洒飘逸,轻挥衣袖,便带起一阵清风。服饰在华夏文化中,除了“避寒暑、御风雨”等一系列实用功能之外,还有着“知礼仪、正名分”等特殊意义。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衣服的上片由四块布拼接而成,意味着一年有四季,深衣的下摆所用布帛共十二幅,以应一年有十二月之意。 以最典型的深衣为例,其形制必须符合“规、矩、绳、权衡”。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汉服的袖子皆为圆袖,意为天道圆润;汉服的交领处则成矩形,以应地道方正,就是衣襟向右掩,深衣的衣领交叉呈字母y形。这代表做人要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古人每天穿衣时,都不断在激励自己,规矩做事,规矩做人。深衣背部的正中间,有一条贯穿首尾缝合的线,叫做“中缝”。 当你穿上汉服站直时,中缝垂直于地面,代表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权衡。《礼记·深衣》: “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 背缝垂直而领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义理公正。正所谓君子之伤,君子之守,一个人遇到困难,不因环境变化而改变他的志向和德行,这才是君子之道。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抚柳。眉梢眼角藏秀气, 声音笑貌露温柔。如今的中国,几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丢失自己传统服装的民族。在日本,任何一个日本女人穿着和服踩着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会侧目。在苏格兰,一个男人穿着苏格兰短裙也不会让人惊讶。可如果你在中国穿着汉服上街,别人不是以为你疯了,就会误以为你是穿着和服的日本人,让人心痛又无奈。汉服最美丽的归宿,莫过于是在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时,我们都可以郑重其事地换上自己民族的传统汉服,做一些充满仪式感的传统习俗。比起那些时髦的新衣服,想来只有延续华夏千年的汉服足以撑起这个角色。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身穿汉服的中国人可以惊艳全世界。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黄桥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哦耶,带你穿越历史海,带你飞!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汉服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