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学语言与文学关系日常语言的关系

说说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说说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大波搞笑百家号文/杜辉文学语言来源于日常语言,但又不同于人们的日常语言。日常语言是文学语言的基础,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艺术化的显现。同时日常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比如许多新事物、新技术出现后,产生的新名词。比如新的语言表述词汇、语体、风格等。时下的语言环境,就是大量网络语言反作用于日常用语,促使日常语言在不断变化。而文学语言相对日常语言是滞后的,他需要社会普遍认同新的名词、词汇、语体后,才得以普遍应用。当然一些作者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或自成系统,尤其是大师级别的作者,其自创的词汇、语体也会影响日常语言,并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但是这种情况终究是极个别的,整体来说是文学语言滞后于日常语言是普遍现象。文学语言自有其较为规范的体系,这个规范是被大部分作者、读者所接受的。如一些名词的统一使用,大众普遍接受的语言逻辑等。但是也有的作者文学语言是自成一体,十分独特的。这是作者学识的积累,个性的体现,成长、生活环境的影响,方言的塑造等诸多复杂因素所促成的。而这种特殊的语言风格也往往是一个作者文字魅力的所在。而日常语言相对的庞杂无序,无迹可寻。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把方言、俚语、口语、官方用语、网络语言、外语等混合使用。面对不同的人和事,我们会有选择的把这些语言进行组合使用。比如你在办公室和同事交流,可以用口语、网络用语、俚语等混杂使用,以平等放松的心态沟通。这个时候如有客户来电话,你一般就会把语言变换到普通话及较为官方的语言风格。而文学语言,其作者自身的语言风格是有迹可循的。其在一部作品中,很难像日常生活一样,把多种无序不同的语言系统混杂使用。其文风在一部作品中是比较固定的,在一个作者不同的作品中,也不可能跳出作者本身的环境、学识等个体背景。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大波搞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大波搞笑正在袭来!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Sina Visitor System适度突破日常语法实现语言变形
  诗歌以往的历史上确实出现过一些败乱的现象,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败乱,都不能归因诗歌文本失范,因为诗歌文本终归是从来都没有失范过。诗歌怎么会没有统一的标准呢?就像人的道德行为怎么会没有规范呢?孔子的《论语》就是,你不去读当然就没有规范。诗歌的规范文本在大学的课本里、网络中、书店里到处都有,你可以读啊。至于你读不懂不得要领那是另外一回事。
  洪迪的《大诗歌理念和诗创造美学》里边的一句话:&诗歌是人用生成性语言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关于&生成性语言&,个人所有的诗歌点评所启发讲解的都无不是主要侧重这个问题。
  &审美地&,洪迪在古典诗歌文论的&意、象、情、言、韵&这五美的基础上系统综合化概括为&诗歌四维美&。论述过程中,所涉及的个别重要的概念及诗歌文本文论的范畴有着其本人自己的界定,阅读的时候要仔细辨析。我们还常常看到甚至用于界定好诗标准的N美M美,这也都无关紧要,除了一些胡说八道以外,正确的理论会殊途同归。
  洪迪诗歌&四维美&的简单理解:
  一& 意蕴美(从意义到意味儿):要能用简短的文字在极深广的层面&有意味儿有趣味儿&的感悟揭示生命的本真和谛听人生生活的真理。道理越大越美!小道理不行,没道理就是废话诗。
  二& 情感美(中介与内驱力):包括冷抒情。有一些好诗,别人读了被感动痛哭流涕,而你读了无动于衷,这说明你没有读懂这样被语言技法遮蔽的&冷抒情&诗歌。诗的情感美是诗的灵魂,是&诗美创造的生命之水、原动力与内驱力&。
  三& 形象美(诗美时空的幻象):诗歌艺术不要直白的说教。诗所使用的多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暗示意味的&意象&表达作者的情思。读者读的时候能够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再创造&,幻化出美丽可感的时空幻象&&图画儿(可整体画面,多零星画面的碎片形象),与其所要表达的情思共同构成所谓的意境。有人夸张说,好的诗歌是可以演出的!有形象才能&及物&,避免&宏大叙述&。
  四& 形式美(生命律动的外化):诗歌可听,在如音乐般的优美的旋律中诱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诗歌的分行文字可视,便可从中创造出建筑美来。近年来有人又提出&语感写作&,很高难。
  这几点也可谓是写好一首好的诗歌的基本要求和方向,是衡量诗美纯度的标杆。倒数下美不如上美;一美不如多美。全美方为上品。
  关于&把握世界&,就是诗歌要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感悟生命的本真、谛听生活的真理。这也就是诗歌的最高使命!诗歌要有思想意义,也就是诗歌的意蕴。诗歌的&意蕴美&是&诗歌的四维美&之首。诗歌的&意蕴美&才会令诗歌&凝重深刻&。而诗歌意蕴的深刻凝重是诗歌实现&潇洒大气&的关键和前提。至于诗歌&四维美&之间的关系,篇幅关系,从略。
  归根结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四维美&都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所以古文论讲&五美&:&意、象、情、言、韵&,有&言&在其中。语言修辞在诗歌的精神建构、文本建构、技巧建构中都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凌驾在诗歌&四维美&之上的一个绝对的标准。钟嵘的二十四诗品,也多从诗歌的语言角度界定诗歌的风格,可以去研习借鉴。语言是形式问题,诗歌的优劣要看其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形。
  关于洪迪的&生成性语言&问题,在这里再啰嗦几句。读诗和赏画儿听歌曲不一样,读诗就是&看语言&!&四美&也好&五美&也好,归根结底要通过语言来看,所以洪迪把&语言美&问题融进&四美&讲的同时,另外还用了很多章节谈语言语言技巧及与语言相关的问题。
  &生成性语言&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诗歌语言对日常用语的&超越性&;二是诗歌字词句章的自组织状态和篇章整体的完美性;三是诗歌必须具有再创造性。没有&再创造&空间或再创造空间狭的小诗歌根本就不会是好诗。因此很多朋友说我偏激,这很对!我不是非要你把诗歌写的谁都读不懂(我解读的多是这样的诗歌),我是想你不要总是写一些白开水!第&二&个问题好体会,字面上看还是进入阅读,一些诗歌头不像头尾不像尾中间措辞建行都乱七八糟的,怎么会是好诗呢?
  关于语言的&超越性&问题,我们在点评诗歌的时候,举凡谈到的&手法&问题都是!首先是写诗要用&意象&;第二是要善于运用必要的修辞方法;第三很重要,诗歌的&语言&是非语言,要适当突破语法,学会语言变形术(这个个人发现一些中学生都会,而一些成名的诗人反倒怎么教也不会。这个东西可能和写手的先天素质有关。);第四点就是追求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等。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语言的&超越性&。
雨中的事物/文:刘华明
在西风的鼓噪下,雨水们相见甚欢
飞翔具有协调统一性,坠落是相互依附的理由
相聚和别离均无遗憾
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
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
你要的浪漫在暮色里此消彼长
西边的彩虹刚好
一组龙挂像英雄出世
天上人间,断点传送的凉意需打包后寄往他处
闪电不会照亮一切,村庄的暗影里有花朵悄悄开放
白色是春天死亡的见证,红色是那朵玫瑰在雨中香消玉损
而彩虹不会此时出现,七色的桥面禁不住乌云的重负
燕子按照惯例穿堂入室,反扎罗裙的女人有出逃的迹象
露珠在麦子的头上来回翻滚
东去的流水继续着宏伟的篇章
一群孩子在村头打闹嬉戏
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
  本来,一首诗歌的解读可以有多种适当的但却是不同的楔入角度。这里,我想到要就刘华明的这首《雨中的事物》重点说说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二条,洪迪是这样讲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因为要完整的解读一首诗歌,其它反反复复谈过的内容也就只好在这里交叉一下,也可以看做是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用语实现诗歌语言&超越性&的一个小总汇,更较为集中地谈一下关于诗歌的&语言生成性&问题。洪迪反反复复地强调说:&诗是人以生成性语言审美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生成性语言&,用洪迪的话说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诗性语言。&创造语言&,在解构破坏语言的同时重新组合创造新的语言,是诗歌赋予诗人的&特权&。没有语言的创造就没有诗歌。
  诗语言对日常用语的超越性,洪迪做了较为细致的总结,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基本上总结为四条。
  第一条:& 尽可能地使用和创造意象,增强语词的隐喻.象征.暗示的功能。
  阅读刘华明的诗歌,表面上尽是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风花雪月,鸟兽虫鱼。你在诗歌的表面上根本看不到他所要对你讲的道理。你必须仔细认真地玩味那些个物象所寄寓(隐喻象征暗示)的情思&&意象,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这样就避免了直白。美,嚼透之后更感觉美。《雨中的事物》中的&雨&就不单纯是物,而是乡村&人们&的象征意象!这样讲这样解读有的读者可能感到很奇怪不理解,这就正体现出刘华明诗歌语言的创造性超越性。现成的语言就有&人潮如涌&&人山人海&等,诗歌用&雨水&象征世上的乡村的&人们&有什么不可以呢?我们来看看第一段:
在西风的鼓噪下,雨水们相见甚欢
飞翔具有协调统一性,坠落是相互依附的理由
相聚和别离均无遗憾
  &西风&通常是凄风,在这里是人生环境条件的暗示;而&坠落&是对人生的本质性的怎样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呢?!&飞翔&指人的一致性的活动。&相聚&&别离&则更是人的常有的现象和变故吧?我是这样理解的,当然不排除你有自己的理解,因为诗歌见仁见智,更何况当诗歌被&意象化&时,更可以有多层面多角度的视点和理解。照我的理解我们来看最后一段:
露珠在麦子的头上来回翻滚
东去的流水继续着宏伟的篇章
一群孩子在村头打闹嬉戏
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
  &露珠&是&雨&水微小短暂的凝集,隐喻暗示个体的人生的短暂;东去的&流水&的&雨&水的汇合,则是生命的整体的永恒的滚滚涌流。&一群孩子&是新生命天真烂漫幼稚的开始,最为能点破题旨,说明&雨&就是&人&!而&把我内心的波澜弄得风生水起&还有更多的理由,那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讲的:社会生活中名与利的不幸和爱情家庭生活中的痛苦。
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
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
你要的浪漫在暮色里此消彼长
西边的彩虹刚好
一组龙挂像英雄出世
天上人间,断点传送的凉意需打包后寄往他处
闪电不会照亮一切,村庄的暗影里有花朵悄悄开放
白色是春天死亡的见证,红色是那朵玫瑰在雨中香消玉损
而彩虹不会此时出现,七色的桥面禁不住乌云的重负
燕子按照惯例穿堂入室,反扎罗裙的女人有出逃的迹象
  第三段,&雨中的事物&&鸟鸣&是借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说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名&,&雨声&是暗示追逐名誉过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喧嚣&。&打包寄往他处&的是货物,是指的&利&,&凉意&是亏本的忧伤。&彩虹&是虚妄的希望。&龙挂&是摧毁希望的变故。
  第四段&雨中事物&写个人的及家庭生活中爱情的不幸和家庭离散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三个途径:&凭借联想. 想象与幻想,采用不同于抽象思维逻辑的意象思维逻辑,并使两者协同作用&。&&& 当一首诗歌被阐释后,你发现诗歌所讲的这些个道理完全可以用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完成时,这样的诗歌就是意象逻辑和抽象逻辑协同作用得协调的结果。刘华明的诗歌,几乎首首都是这样的情形,实实在在是独具特点难能可贵!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二条,是这样讲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变形&。这在刘华明的诗歌中俯拾皆是。比如这两句&枝头的鸟鸣是绿色的/需要反复悬挂,和雨声搭配出售&,就非但是突破语法,而且先是&通感&后是&徉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刘华明的诗歌在诗歌语言的创造上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轻易无法跨越的高栏。半生读诗,个人所见中,其创造性的高度独特及其终始如一的一贯性,绝无仅有!
  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之四:&通过诗的整体结构,创造氛围,建造四维诗美时空,追求诗语言在蕴涵上的感悟启示性与层递衍生性,在形式上的音乐美与建筑美&。刘华明的诗歌我读过百首,粗点细评已近100首,关于这一点,有的说过许许多多。
  洪迪的&四维诗美&即&意蕴美、形象美、情感美、形式美。&《雨中的事物》中以缤纷的意象,凝结成对人生对生活痛苦的认知和理解的意蕴,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其诗歌语言的字词句段篇的高度协调统一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这些,不正是洪迪所谓的&四维美&的具体体现吗?毋庸置疑。
  还有比如应该熟练掌握的具体方法:以小见大、留白、佯谬、通感;语言的奇化(陌生化)如童话视角、夸张、虚拟、写幻觉错觉、荒唐荒诞、魔幻、远取譬;还有更高难的如诗美时空建构的时空互化、主体泛化、主客互化等。个人曾不耻浅陋冒昧整理成《诗歌原理举要10篇》,大多都以发在这个版面上,初入诗门者不妨一读,不客气的讲那是你的启蒙教材!不可多得!
  总起来看诗歌语言技巧越高超越好,没有技巧就不会有好诗,诗歌就不会产生出&四美&&五美&,这就是标准!一美不美就脱离了诗歌美学的文本规范,失去了标准,就是文字垃圾。
  原则上说,我是个外行,这些体会不是一两篇文字就能弄全弄系统的,但是大致也就是这些内容,否定这些你就是在抱残守缺!苦恼的是常常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几年下来看多数诗歌论坛&兵多将广&,我希望大家都还是谦虚一点,多交流,不要老子第一,哪一位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哇!
文/泣血的流莺
流火的七月
不知道安徒生的笔
是否可以下一场雪,把梦铺放在
圣诞节的钟声里,没有火柴
揭不开那个竹篮装下的秘密
浓浓的白雾
总是缠绕岁月的额角
一些游戏放开手脚,一只雄鸡
还没有忍住,黎明羞涩的眼中
掉下一颗颗粗犷的咳嗽
一只青蛙睁大眼睛
不想惊动稻草人
摇摆的思绪,想要聆听惊雷
催赶着生锈的犁铧
在梵高的意象里一次次裸奔
毕竟红杉的沉默
留不住一粒粒的鸟鸣
就像那个山顶上的风车
空明的心,只是以旋转的姿势来回答
风里揣摩不定的命运
  中国现代诗人网2014年7月【图说第五期】诗赛二等奖作品。我读了数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最后我觉得诗歌在表达:尘世上一切人们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只是在捉摸不定的命运中遭遇着苦难。诗歌在写作方法上,应该说就是意识流的。反逻辑非语法,任意根据思维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意象,比喻、指代、暗示,生成新的意味意蕴。诗歌四节四个通感句,简直妙不可言,空灵剔透,异彩纷呈!表现出诗歌作者的非凡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这使我想到是不是要用这首诗歌做大家正在帮助我准备编辑出版的《闲云野鹤诗歌评论集》中&诗歌原理举要10篇&里之十的一个例诗,因为我在考虑&诗性描写&这个问题,除了&通感&&蒙太奇&还应该加上&意识流&。
  如果逐字逐句解读这首诗歌,那是相当费工夫的。第一节从&流火&的七月契入,以悖谬(雪)的手法呈出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暗示出诗歌要写的就是人生在梦想中遭遇苦难。第二节从时间的角度写人们在无奈中生存,没有幸福和欢乐,年年月月艰难岁月中日日的每一个&黎明&都是不祥的兆头笼罩着。第三节又从空间的方面拓宽主题,写生活劳动中的每一个人(稻草人、犁铧&&农人;梵高的意象&&艺术家文学家诗人)最终都是一无所获的徒劳!第四节打了比方,说明人们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和苦难中要调整好人生态度(空明)。
  意识流并不是杂乱无章,反而表现着作者的精心设计。四节诗歌整体上可以看成是电影蒙太奇结构。每节诗歌围绕一个通感句再服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多向度、多维度、多层面辐射拼接组合意象,立体结构的呈现表达,令诗歌的思想意蕴缜密丰隆厚重。意识流写作在本质上就是语言变形,诗歌的语言通常只有在变形中才能更好的完成诗美创造,所以变形就是艺术。意识流诗写本质上就是意象化诗写,通常都是通体命意含蓄,有的是局部命意含蓄,把握不好容易流于艰涩,成为纯粹的文字游戏。
  通感就是在诗歌中把五官的感觉联合交叉起来运用了产生特殊效果的修辞手法。比如这首诗我举出来的,眼睛看到了耳朵所能听到的东西。反生理现实的创造必然突破日常语言的语法产生语言变形,形成意识流。
第一节的通感句:
&&雪,把梦&&铺放在&&钟声里&&
第二节的通感句:
&&雄鸡&&忍住,&&眼中&&掉下&&咳嗽&&
第三节的通感句:
&&稻草人&&思绪&&聆听惊雷&&
第四节的通感句:
&&红杉的沉默&&留不住&&鸟鸣&&
  通常一首诗歌只要一处通感就足够了。真是太精彩了,整首诗歌16句4节四个通感句。
  我的一个老乡、朋友写诗,但还不算怎么好。有次我向他介绍一位写诗的朋友,他开口就问,&他会通感吗?&可见他把写诗会不会通感,作为了是否真正会写诗歌或诗歌写的好与不好的分野。现在想起来很受启发。这让我想到诗歌的标准问题。通感是非语法搭配的生成性语言。这首诗歌除了这四句通感句以外,我们看到,几乎处处都是非语法搭配组合的具有创造性的诗美语言。而且语言组织的天衣无缝,就是说诗歌语言的自组织状态和篇章结构的完整完美都非常到位。洪迪对诗语言生成性的论述时,只提出了它可以分作三个层次:&一是对于日常语言的超越性;二是诗作成篇的自组织性;三是阅读欣赏的再创造性。&&阅读欣赏的再创造性,&是读者阅读作品完整的篇章所领会到的新意,是&章&的生成性;&诗作成篇的自组织性&,是语言组织&法&的生成性;&对于日常语言的超越性&是单单讲的&语言的生成性&。诗语言的超越性第一条: & 尽可能地使用和创造意象,增强语词的隐喻.象征.暗示的功能&。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的第二条,洪迪是这样讲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第三个途径:&凭借联想. 想象与幻想,采用不同于抽象思维逻辑的意象思维逻辑,并使两者协同作用&。洪迪关于诗语言超越日常语言的途径之四:&通过诗的整体结构,创造氛围,建造四维诗美时空,追求诗语言在蕴涵上的感悟启示性与层递衍生性,在形式上的音乐美与建筑美&。我感觉第一条和第四条为一切文学作品所共有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才是诗歌这种文学艺术形式所独有。而第三条的&意象逻辑思维&是服从第二条的&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或者说第三条是第二条的结果。这样,我感觉,&适度突破原有语法,创造具有惊讶效果又可以被接受的语词排列组合方式,创造新的句式&的语言变形就可以被称为&&&诗歌的标准&。&变形语言&就是&意识流语言&,在小说散文中也存在,但毕竟是少量,不是主体。而在诗歌中的情形就不一样了,是诗美主体。
  唐诗宋词的非语法情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不是常规语法的语言;&朝辞白帝彩云间&也不是;&白发三千丈&不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不是,&海神来过恶风回&不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不是。应该说触目皆是,不胜枚举!因为不懂所以熟视无睹罢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是建国初期以及文革前17年,文革中的诗歌,非语法反逻辑的诗歌也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素来反对&朦胧诗&,鄙夷新诗手法的诗坛宿将,他们也得承认自己的诗歌中,不自觉的产生过这种情况。现成的语言词语及成语有多少是非语法组合的?翻开词典去数一数。一些读书多勤于思考擅长作文的中学生往往提笔便意识流。而一些大理论家、诗人比如徐静亚,自己说自己充其量算是一个二流诗人。这是为什么呢?值得研究。肯定是两半大脑整合的机制的产物。先天的成分多少?后天的努力习作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六七年的论坛玩耍,看见很多朋友不是不努力学习这样的新诗手法,但结果却可怜的很,收效甚微几乎一无所获!很多朋友恼羞成怒,干脆连诗歌都不肯写了,一心一意到处反对诗的朦胧,和诗歌的新手法势不两立,准备不共戴天。
  这首诗歌可能支撑的一些诗歌的语言技术理论问题,想慢慢表达出来。涉及&超现实&&伪逻辑&&非语法&&修辞意象&&,以及这些问题的络合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前人很少可供借鉴的资料,自己非语言学专家,所以能力有限,探讨起来有些望而生畏。
  沈天鸿在其《现代诗学》中概括现代新诗的美学特征为&含蓄、朦胧&,这已成为诗坛共识。诗歌所以含蓄朦胧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意象及意象修辞以及意象化问题,这个已经讲得很多很多了,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适当突破日常语法实现语言变形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已经被我不厌其烦的重复讲过无数遍了。谈到诗歌的美学特征,我这里想简单的讲一下&语言变形&和&超现实&诗写及&伪逻辑&的关系问题。
我们知道,物理的自然和社会的现实世界在时空上都是有秩序的存在和发展着的。现代新诗的&超现实&诗写就是按照诗歌表现的思想意蕴的需要,常常不顾或有意打破现实的时空秩序,&变形现实&世界。王维有一幅名画《雪中芭蕉》,常识告诉我们的是&雪&中&芭蕉&根本就不能存活,王维这样画就是违背现实&超现实&的。王维所以要这样画,是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画,才能准确深刻地表现人的残酷生活的现实:在画中芭蕉正是人的象征,而寒冷的雪则是人的生活环境的比拟。
  我们来看诗歌的每一节的开头,在第一节诗歌把&七月(火)&和寒冷的&雪&组合在一起;第二节把&白雾&和&岁月&组合在一起;第三节把&青蛙&和&稻草人&组合在一起;第四节把&红杉&和&鸟鸣&组合在一起。每节诗歌的其他部分也都无不是这样组合意象的。这些看似毫无道理的组合,是服从诗歌的思想意蕴表达的需要的。比如第一节的&流火的七月&&&&下一场雪&,表达的就是人们的生活环境的黑暗残酷!
  我们知道,常规的日常语言是准确的表达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变化情况的。由此,变形现实的&超现实&诗写必然带来非语法的&语言变形&。准确的表达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和变化情况的常规的日常语言遵循现实的规律以一定的逻辑形式存在,而非语法的变形语言必然不符合逻辑,那些组合意象的连词、介词、动词,连接意象及语言的各种成分,读起来是圆润通畅的,说明诗歌的语言是完全遵循逻辑的,但是我把这样的使诗歌的语言整体呈完美的秩序状态的&逻辑&,称它为&伪逻辑&。
  这样,通过读这首典型的意象化的含蓄朦胧的诗歌,让我们在思考现代新诗的语言特征及标准问题的时候,多注意一下这里所谈到的诸如&意象修辞&、&超现实&、&非语法&、&伪逻辑&等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感觉就是构成现代新诗美学特征的重要的决定性的元素。我想,如果一首诗歌中绝然看不到这些元素的存在,一味的直白,就一定不会被读者称为好诗的。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论坛-诗歌评论, 11:47)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
时间: 5:02:10
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一、术语: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抽象思维形象一、术语:思维二、知识:1、社会结构图式及文学在其中的位置。2、“政治”的中介作用。3、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4、艺术的分类标准及分类。5、把握文学本质的三个层面。三、思考题:1、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成如何?相对独立性?3、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文学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5、为什么说书本知识只是“流”,而不是“源”?明。6、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点?7、试与绘画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的特征。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一、术语:认识功能能审美功能1、“寓教于乐”。2、“为艺术而艺术”。3、“熏、浸、刺、提”。4、“兴、观、群、怨”。三、思考题:二、知识:教育功能娱乐功一、术语:摹仿说说劳动说二、知识: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如何表现出&&&&第二章文学特征论&&&&形象性赋比兴陌生化典型性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化意境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倾向性形象大于思想二、知识:1、文学的四大特征。2、熟悉的陌生人的提出及含义。3、典型化的原则。4、塑造典型人物的三种基本方法。三、思考题: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3、典型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有何意义?4、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辨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5、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6、何谓意境?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内涵?7、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8、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8、试与音乐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不相一致的问题?&&&&第四章文学发展论&&&&游戏说&&&&巫术说&&&&表现&&&&1、目前探讨文艺起源通行的做法和途径是什么?2、劳动说的基本内涵。3、我们对待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4、我们对待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1、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四、思考题:能、娱乐功能?l、怎样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怎样理解“寓教于乐”这一命题?2、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3、能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等同于一般的感官快系?乐?3、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4、为什么既不能将文学理解为仅仅供人消遣4、“继承”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的,又不能将其社会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5、“革新”与文学发展的关系?5、怎样看待“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一、术语:意象灵感想象联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二、知识:1、文学创作过程的四个阶段。2,作家整体素质的三个方面。3、什么是“自居”现象?4、灵感的基本特征。5、想象和联想的分类。6、是谁提出“形象思维”的。三、思考题:1、灵感的本质是什么?灵感有哪些特性?2、什么是形象思维?它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如何?3、形象思维的心理机制如何?情感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4、想象在形象思维中的地位如何?5、怎样看待文学创作中的议论成分?这是否违反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6、作家的整体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第七章文学作品论一、术语: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文素材小说主题戏剧文学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诗歌题散一、术语:信号语所指二、知识:一、术语:&&&&第六章文学风格论&&&&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二、知识:1、“风格就是人”。2、文学流派的命名方式。三、思考题:1、2、3、4、什么是文学的风格、流派、思潮?这三者文学风格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试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关系如何?&&&&5、文学流派对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6、7、8、9、简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第八章文学语言论&&&&符号意义&&&&能指涵义&&&&语言&&&&言&&&&二、知识:1、文学体裁分类的“三分法”和“四分法”。2、“题材无差别论”。3、“题材决定论”。三、思考题:1、试论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文学作品的题材是如何形成的?5、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怎样形成的?6、文学作品结构安排组织的依据是什么?征。象?&&&&1、“言不尽意”的提出及内涵。2、“立象尽意”的提出及内涵。3、文学语言的四种元素。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如何?2、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具有哪些特征?3、怎样理解“言不尽意”与“立象尽意”的现4、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5、文学语言的“涵义”与“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三、思考题:&&&&6、文学语言的“涵义”的形成和表达通过什么7、分别说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的特途径?7、文学语言有哪些审美特征?第九章文学鉴赏论第十章文学批评论一、术语: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评文学批评主观批评文学批评标准客观批评点心理批评审美批评&&&&一、术语:文学鉴赏者期待视野共鸣曲解成见&&&&&&&&二、知识:1、读者的阅读态度可分为哪四种?2、文学鉴赏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3、共鸣的两层含义。三、思考题:1、文学鉴赏的性质是什么?2、文学鉴赏的作用有哪些?3、文学鉴赏的条件有哪些?4、文学鉴赏的过程有几个阶段?5、怎样理解文学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6、怎样理解文学鉴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试论述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8、怎样看待文学鉴赏中的“曲解”和“成见”?&&&&二、知识:1、构成文学批评的两大因素。2、常见的文学批评模式有哪些?3、常见的文学批评文体有哪些?4、文学批评家的素质主要有哪些?三、思考题:1、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关系如何?2、文学批评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4、什么是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5、怎样看待客观批评和主观批评这两种批评类型?6、文学批评有哪几种主要的模式?7、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应持何种正确态度?8、文学批评要求批评者具备哪些素质?&&&&附录1、必读书[教材]:姚文放著:《文学理论》(修订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教材][说明]:说明]乍一看,这似乎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据了解,以往的同学对文学理论教材有三种态度和做法:一是对理论缺乏兴趣,平时不读教材,临到考试才突击应付;二是想读但又不会读;三是兴趣浓厚,并报考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则认真阅读。由此看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同学才认真阅读教材,这是不行的。近年来,常听同学们说:“文学理论课太难,学不懂”。“学不懂”,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读书,自然学不懂;二是不会读,学习效果才差。进中文系而不读文学理论,就好比到扬州而不游瘦西湖一样,未臻极境,是件憾事!而且,不懂文学理论,那么对“文学”的兴趣,也不过是一种无根的浅薄的兴趣而已。因此,所谓“必读书”,只是强调阅读教材的重要性。[读法]:读法]1、用理论的思维读理论。对于文学理论,则要运用专业的术语,知识和原理来阅读。如果带着读文学作品的心态和期待,在文学理论中讨兴趣,肯定是要失望的。2、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读理论。对于文学理论,小到一个问题,大到一节一章,都要层层剖析,探个究竟。这好比先把一台机器拆开来,小到一个螺丝钉,大到一个零件一个部件,都要将它的性能和特点搞清楚.3、牢记文学理论体系图,精通每个关节、每个局部的问题,然后成竹在胸,将每个具体的文学理论问题,都放置在这个“体系图”中来审视,来思考,就会一通百通,迎刃而解。这好比把拆下来的机器零件再按图纸安装起来,然后再看某一零件在整部机器中的位置和功能,做到融会贯通。4、还可结合文学作品和文学史来阅读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在文学理论课与文学课的横向联系中,验证理论,把握理论。或者运用从文学理论课堂上学到的观点、原理和方法,来分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一句话,将文学理论课与文学(史)课打通来学,一石三鸟,互依互用。只有这样,才算“学活”了。[要求]:要求]1、结合《手册》和课堂教学的进度,通读一遍教材。最好是课前预习,课后再根据老师的课堂讲授及听课笔记补习(补充性的读),两者结合进行。2、考试前,再结合《手册》复习一遍教材,该背者背,该练者练,迎接考试。&&&&&&&&3、凡报考本校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者,还得有深度地精读一遍教材;若报考外校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者,则根据所报考学校的要求,精读一本其所指定的文学理论教材,并比较异同,抓住特点,来准备应考。2、阅读书目一、期刊类:期刊类:《文艺理论研究》《文学评论》《文艺评论》《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小说评论》《名作欣赏》《文学自由谈》《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理论与创作》《文艺学习》《中外文化与文论》《文学评论家》二、报纸类:报纸类:《文论报》《文艺报》《文学报》《比较文学报》三、著作类:著作类: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王先霈主编:《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拉尔夫.科恩主编:《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包忠文主编:《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童庆炳等主编:《新中国文学理论50年》,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庄锡华著:《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姚文放著:《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鲁迅论文学与艺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朱光潜:《谈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古远清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古远清著:《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蔡镇楚著:《中国古代丈学批评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孙津著:《西方文艺理论简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畅广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丈学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说明]:说明](石家庄)(北京)(上海)(成都)(上海)(北京)(哈尔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北京)(西安)(太原)(天津)(北京)(长春)(长沙)(北京)(成都)(济南)&&&&&&&&1、此《阅读书目》是供同学们自学时选读的。2、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当选读,也可以作为四年大学生活期间的选读书目之一。3、打※号者,为考研的同学自读书目。怎样学习文学理论课程常常听到同学们说:“文学理论难学”、“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学”等等。作为一位任课的老师,有必要向同学们淡谈这方面的问题。一、文学理论课程为什么难学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看,文学理论研究的问题相当广泛(诸如文学创作问题,文学欣赏问题,文学批评问题,文学本质问题,文学发展问题等),相当微妙(诸如创作思维、文学风格、艺术价值等)和相当复杂(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等)。而且,任何一个文学理论问题,都不象“1+1=2”那样精确和无可争议,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说法。这些都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难度。从主观方面看,一是从小学到高中所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势,和将一篇课文分解为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语文学习模式”,严重地阻碍着学习的进行。有许多同学考入大学后,还是以“中学生的心态”从事大学的学习。按理说,考入大学后,要立即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从这多年的教学实践看,每个同学的这种角色转换所需的时间是长短不同的。有在大一完成转换的,有在大二、大三完成转换的,有人在大四才开始转换,还有到大学毕业时都未能从根本上完成转换。因此,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同学们进入文学理论的课堂,普遍地缺乏心理的准备,不是“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就是“乱了方寸”,有人干脆消极对待,拒绝听课(看其他书)。二是同学们在中学时虽也接触到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但极零碎、极肤浅,还没有形成较稳定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同学们学习文学理论还缺乏应有的知识结构。因此,一接触到如此复杂广博的文学理论,便如坠五里云中,不知所处。在听课中,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没有找到自己的感觉。试想,没有位置和感觉地去听课,会是什么结果呢?三是同学们求知心切,急于求成。听数学课,学会一种运算方法,你感到有收获了;学电脑,你掌握了一种输入或输出信息的程序,你感到有收获了;学英语,你记住了若干单词和语法,你也感到有收获了。唯独学习文学理论课,半年下来仍觉心中空空如也。这很正常。文学理论是“软科学”,不可能速成,也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它与文学本身一样,需要长期积累、慢慢体悟和逐渐提高。这是理论课学习的一个普遍特点,因为它属于一种“深层接受”(即思维方式层面的学习)。所以,千万急不得;也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二、用理论的思维学习文学理论有些同学听课要求“生动”、“好听”,甚至刚看到“文学理论”这门课程时,觉得有“文学”二字好玩,想来这“文学理论”也同样地好玩。结果,一两堂课听下来,感到“干巴巴”的,一点“油水”也没有,于是便大失所望,没了听课的兴趣,不是瞌睡,就是自由“活动”。这恐怕是历届同学听文学理论课的心态。其实,这种心态是错位了,用“听故事”、”求热闹”的心态去听文学理论课,你还不如去听“评书”,去看电视。因为,理论课要用理论的思维去听,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课都是如此。那么,什么是理论思维呢?简单地说,理论思维属于逻辑思维范畴,也可叫做“说理思维”。它是由点(术语、范畴)→线(观点)→面(理:观点的论证)→体(理论体系)构成的思维空间和心理过程。也就是说“理论思维”,就是“理论”的论证过程,就是将“理”说圆满。当然,听文学理论课也有趣味,那是以“悟”为核心的茅塞顿开、举一反三的“理趣”。三、带着文学作品去学习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活动的总结和升华。而“文学作品”是文学活动的“载体”和“核心”。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带着文学作品去学习文学理论。当然,对于一篇文学作品,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读,也可以用语文的眼光(收入《语文》课本)去读,还可以用文学理论的眼光去读。对于前两者,同学们是熟悉的,而对于后者则可能是陌生的。那么,如何带着文学作品去学习文学理论呢?一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学理论的例证;二是把理论问题还原到实践层面去思考;三是将“文学史”带入到文学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去。四、掌握学习文学理论的口诀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总结出一个学习文学理论的口诀,供大家参考。这个口诀是:“定位置,读目录,明体系,养兴趣,变能力。”所谓定位置,就是为文学理论进行学科定位,看其属于哪种学科;所谓读目录,通过章节标题,了解文学理论研究些什么问题;所谓明体系,就是掌握文学理论的体系框架;所谓养兴趣,就是多读书,勤思考,培养理论思维的能力,养成专业兴趣;所谓变能力,学习文学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形成分析文学现象和研究文学问题的基本能力。至于如何应考并取得好的成绩,只是测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考研四步复习法据有些同学说,考研时,不知如何复习,请求老师指导。为了满足这些同学的要求,谈一谈我的看法。我认为,考研的同学复习文学理论课程,应分四步走:第一步,根据报考院校的专业要求,精读一部指定的“文学理论”教材。在精读的基础上,要疏理出教材的基本内容;理清教材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框架;从术语、知识到理论问题,该记忆者记忆,该思考者思考,该练习者练习;真正将教材内容读懂,读熟,融会贯通.这是最重要的工作。如做好了,可拿回30%分。第二步,根据报考院校的专业要求,通读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一部“西方文论批评史”,牢记主要的理论家、主要论著、主要观点和主要问题,拓宽专业知识面。此项工作做好了,可拿回20%分。第三步,泛读《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人大复印资料)、《文论报》和《文艺争鸣》等当年的报刊,主要是关注近年来文论批评界的热点问题和动态问题,将专业知识与学术动态结合起来,扩展视野,参与现实.此项工作做好了,又可拿回10%分。第四步,文论写作。在前三步完成的基础上,要选择一些问题,多练习文论写作。这既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考查,又是专业素质的能力测试,十分重要。做好了,再拿回40%的分。凡考研的同学可根据这个“四步复习法”,制订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然后扎扎实实地去做。至于在学习方法上,可参考《怎样学习文学理论课程》一节。值得指出的是,考研复习工作最好从”文学理论课程”开课之时开始做起,宜早不宜迟。这些年来,有些同学在大三、大四才开始复习,就显得迟了点。因为,只是匆忙应付考试,未能打好专业基础。这些工作都做好了,就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如何参加研究生面试针对某些同学所提出的此类问题,现答解如下:“面试”是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考查考生卷面成绩是否真实,以堵绝研究生考试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二是比较全面地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三是为考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因此,从应试同学的角度考虑,应注意做好以下准备:首先,是应试态度的准备。既然你选择了“报考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这样一条道路,就要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人生目标来追求,就要把它作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精彩乐章来营造,还要把它作为自己将来参与社会的主要能力来培养。所以,这是一件很庄严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的考生,要正确对待“考研”,不要弄虚作假,不要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而要扎实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应考。其次,是专业知识的准备。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所指定的教材为主,对基本理论问题要搞清楚;二是把握文学基础知识,诸如古今中外文学史中的代表作家,经典作品和思潮,流派等;三是在专业方面读了哪些书?对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本书,要能说出大概的内容;四是关注当前文坛大事&&&&&&&&和文论界的热点问题,不要求全面了解和把握,略知一二即可。参加面试时,可以携带相关资料,以备参考。再次,是应试心理的准备。研究生面试,是外地考生与导师的首次会面,是对话,也是交流。所以,多数考生都会产生紧张和怯场心理。这一点是要努力克服的,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参加面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头脑清楚,应对自如,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最后,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应注意“礼仪”问题。一般说来,考生进场时,应说:“老师好”,才能入座;面试中,如没有听清楚导师的提问,可以说:“对不起!请老师再说一遍”;退场时,应说:“谢谢老师”,才能出场。此答解也可供报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参考。&&&&一、术语:文学二、知识:1、文艺学的三个分支.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及提出者。3、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的三个层面。4、常见的文学理论研究方法有哪几种?三、思考题: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文学理论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3、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为哪四种关系所决定的?4、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分哪几个层次?试举一种方法加以说明。文艺学文学理论&&&&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一、术语:思维二、知识:1、社会结构图式及文学在其中的位置。2、“政治”的中介作用。3、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4、艺术的分类标准及分类。5、把握文学本质的三个层面。三、思考题:1、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成如何?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如何表现出相对独立性?3、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4、文学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5、为什么说书本知识只是“流”,而不是“源”?明。一、术语:&&&&第二章文学特征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抽象思维形象形象性赋比兴陌生化典型性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典型化意境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倾向性形象大于思想二、知识:1、文学的四大特征。2、熟悉的陌生人的提出及含义。3、典型化的原则。4、塑造典型人物的三种基本方法。三、思考题: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3、典型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有何意义?4、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辨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5、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6、何谓意境?它有哪几个方面的内涵?&&&&&&&&6、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点?7、试与绘画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征。的特征。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一、术语:认识功能能审美功能1、“寓教于乐”。2、“为艺术而艺术”。3、“熏、浸、刺、提”。4、“兴、观、群、怨”。三、思考题:二、知识:教育功能娱乐功8、试与音乐艺术比较,说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7、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8、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不相一致的问题?&&&&第四章文学发展论一、术语:摹仿说说劳动说1、目前探讨文艺起源通行的做法和途径是什么?2、劳动说的基本内涵。3、我们对待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二、知识:游戏说巫术说表现&&&&4、我们对待外国文学遗产的原则。1、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四、思考题:能、娱乐功能?l、怎样理解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怎样理解“寓教于乐”这一命题?2、怎样理解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3、能否将文学的娱乐功能等同于一般的感官快系?乐?3、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4、为什么既不能将文学理解为仅仅供人消遣4、“继承”与文学发展的关系?的,又不能将其社会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5、“革新”与文学发展的关系?5、怎样看待“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一、术语:意象灵感想象联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二、知识:1、文学创作过程的四个阶段。2,作家整体素质的三个方面。3、什么是“自居”现象?4、灵感的基本特征。5、想象和联想的分类。6、是谁提出“形象思维”的。一、术语: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二、知识:1、“风格就是人”。2、文学流派的命名方式。三、思考题:1、2、3、4、什么是文学的风格、流派、思潮?这三者文学风格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试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关系如何?第六章文学风格论&&&&三、思考题:1、灵感的本质是什么?灵感有哪些特性?&&&&2、什么是形象思维?它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如何?3、形象思维的心理机制如何?情感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4、想象在形象思维中的地位如何?5、怎样看待文学创作中的议论成分?这是否违反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6、作家的整体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5、文学流派对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6、7、8、9、简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第七章文学作品论一、术语: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文素材小说主题戏剧文学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诗歌题散一、术语:信号语所指二、知识:&&&&第八章文学语言论&&&&符号意义&&&&能指涵义&&&&语言&&&&言&&&&二、知识:1、文学体裁分类的“三分法”和“四分法”。2、“题材无差别论”。3、“题材决定论”。三、思考题:1、试论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2、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文学作品的题材是如何形成的?5、文学作品的主题是怎样形成的?6、文学作品结构安排组织的依据是什么?征。象?&&&&1、“言不尽意”的提出及内涵。2、“立象尽意”的提出及内涵。3、文学语言的四种元素。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如何?2、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具有哪些特征?3、怎样理解“言不尽意”与“立象尽意”的现4、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5、文学语言的“涵义”与“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三、思考题:&&&&6、文学语言的“涵义”的形成和表达通过什么7、分别说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的特途径?7、文学语言有哪些审美特征?第九章文学鉴赏论第十章文学批评论一、术语:召唤结构隐含的读文学批评评主观批评二、知识:1、构成文学批评的两大因素。2、常见的文学批评模式有哪些?3、常见的文学批评文体有哪些?4、文学批评家的素质主要有哪些?三、思考题:1、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关系如何?2、文学批评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4、什么是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5、怎样看待客观批评和主观批评这两种批评类型?6、文学批评有哪几种主要的模式?7、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应持何种正确态度?8、文学批评要求批评者具备哪些素质?文学批评标准客观批评点心理批评审美批评&&&&一、术语:文学鉴赏者二、知识:1、读者的阅读态度可分为哪四种?2、文学鉴赏过程包括哪四个阶段?3、共鸣的两层含义。三、思考题:1、文学鉴赏的性质是什么?2、文学鉴赏的作用有哪些?3、文学鉴赏的条件有哪些?4、文学鉴赏的过程有几个阶段?5、怎样理解文学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6、怎样理解文学鉴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试论述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8、怎样看待文学鉴赏中的“曲解”和“成见”?期待视野共鸣曲解成见&&&&&&&&作业习题绪论一、自测题:1、文学2、文艺学3、文学理论4、经验方法&&&&5、社会学方法6、心理学方法7、形式主义方法8、比较文学方法二、讨论题:1、文学理论与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关系如何?三、思考题: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文学理论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3、文学理论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为哪四种关系所决定的?4、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分哪几个层次?试举一种专门方法加以说明。第一章文学本质论一、自测题:1、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3、意识形态4、抽象思维5、形象思维6、文学语言二、讨论题:1、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它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有哪些欠缺、又有哪些长处?三、思考题:1、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成如何?什么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这三者的相互关系如何?2、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如何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如何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3、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它有哪些特点?第二章文学特征论一、自测题:1、形象性2、赋比兴3、陌生化7、典型化8、意境二、讨论题:1、文学形象有哪些特点?它与科学理论有哪些区别?三、思考题:1、什么是典型人物?什么是典型环境?典型环境对于塑造典型人物有何意义?2、什么是典型化?试从个性化与概括化辩证统一的角度来说明典型化的规律。3、作家创造典型人物有哪几种方法?试举例说明。4、为什么说艺术真实比生活真实更高?5、怎样理解作者的主观倾向和作品的客观意义不相一致的问题?第三章文学功能论一、自测题: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娱乐功能4、审美功能4、典型性5、典型人物6、典型环境12、形象大于思想&&&&9、生活真实10、艺术真实11、倾向性&&&&5、寓教于乐6、为艺术而艺术7、“熏、浸、刺、提”8、“兴、观、群、怨”&&&&&&&&二、讨论题:1、为什么既不能将文学理解为仅仅供人消遣的,又不能将其功能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三、思考题:1、什么是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娱乐功能?2、怎样理解“融理于诗”这一命题?3、怎样理解“寓教于乐”这一命题?4、怎样看待“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第四章文学发展论一、自测题:1、摹仿说二、讨论题:1、在对待古代文学和外来文学时,如何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三、思考题:1、为什么说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上,生产劳动与摹仿、游戏、巫术、心灵表现等因素的关系如何?2、怎样理解精神生产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它与关于文学艺术发展的唯物史观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3、在对待文学传统时怎样把握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第五章文学创作论一、自测题:1、意象2、灵感3、想象4、联想5、再造想象6、创造想象2、游戏说3、巫术说4、表现说5、劳动说&&&&7、准备阶段8、构思阶段9、启发阶段10、传达阶段二、讨论题:1、怎样看待文学创作中的议论成分?这是否违反形象思维的一般规律?三、思考题:1、作家的整体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2、作家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3、试对文学创作过程的几个阶段作一般性的描述。4、灵感的本质是什么?灵感有哪些特性?5、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如何?6、形象思维的心理机制如何?情感在其中居于何种位置?第六章文学风格论一、自测题:1、文学风格2、文学流派3、文学思潮5、浪漫主义6、现代主义7、后现代主义二、讨论题:1、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能够称得上风格的个性特点起码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4、现实主义&&&&&&&&三、思考题:1、什么是文学的风格、流派、思潮?这三者的关系如何?2、试析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关系。3、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文学流派对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5、简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6、简述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7、简述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8、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第七章文学作品论一、自测题:1、文学作品的内容5、主题二、讨论题:1、讨论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的特征。三、思考题: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式?2、试论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3、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文学作品的形式的构成要素有哪些?4、文学作品的结构的依据是什么?5、关于文学体裁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第八章文学语言论一、自测题:1、信号2、符号3、“能指”与“所指”5、“意义”与“涵义”6、体裁2、文学作品的形式7、诗歌8、散文3、题材4、素材10、戏剧文学&&&&9、小说&&&&4、语言与言语二、讨论题:&&&&1、怎样理解“言不尽意”与“立象尽意”的现象?三、思考题: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关系如何?2、文学语言作为艺术符号,具有哪些特征?3、通过什么途径解决“言不尽象”的问题?4、文学语言的“涵义”与“意义”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5、文学语言的“涵义”的形成和表达通过什么途径?6、文学语言有哪些审美特征?第九章文学鉴赏论一、自测题:1、文学鉴赏2、召唤结构3、隐含的读者4、期待视野5、共鸣6、曲解7、成见&&&&&&&&二、讨论题:1、怎样看待文学鉴赏中的“曲解”和“成见”?三、思考题:1、文学鉴赏的性质是什么?2、文学鉴赏的作用有哪些?3、文学鉴赏的条件有哪些?4、文学鉴赏的过程有几个阶段?5、试论文学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6、试论文学鉴赏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7、试析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第十章文学批评论一、自测题:1、文学批评2、文学批评标准3、思想标准4、艺术标准5、客观批评&&&&6、主观批评7、社会历史批评8、心理批评、形式主义批评10、审美批评二、讨论题:1、在文学批评中批评者应持何种正确态度?三、思考题:1、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的关系如何?2、文学批评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什么是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什么是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4、怎样看待客观批评和主观批评这两种批评类型?5、文学批评有哪几种主要的模式?6、文学批评要求批评者具备哪些素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