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一下,513026197208052706叫博实乐 李东梅梅住哪

查慎行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查(zhā)慎行(), 清代诗人,其族叔为清初文字狱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为&清初六家&之一。浙江袁花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编修,入直。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王渔洋曰:“夏重诗,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余谓以近体论,剑南奇创之才,夏重或逊其雄,夏重绵至之思,剑南亦未之过,当与古人争胜毫釐。若五七言古体,夏重丽藻络绎,宫商抗坠,往往有陈后山、元遗山之风。”沈归愚曰:“施注苏诗,行世久矣,敬业补所未及,兼多驳正。所为诗,得力于苏,意无勿申,辞无勿达。或以少蕴藉议之,然视外强中乾,袭面目而失神理者,固孰得而孰失耶?”查慎行诗学、,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查慎行生平介绍
● 5岁能诗,“始入小学”
● 6岁“通声韵,工属对”
● 10岁作《武侯论》。曾就学于,研究经学,
査慎行书法
对《》尤有心得。
● 19岁“读书于武林,从叶伯寅先生学”,
● 20岁补诸生,出门远游,遍历云贵、华中、华北、东南各地,写出大量诗作,名噪一时。曾在府中教授其幼子。
● 23岁应童子试
●康熙二十八年(1689),牵涉《》的国恤事件,遭革职,驱逐回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又号查田,籍贯改作。
●康熙三十二年(1693)始中举人。
● 四十一年(1702),东巡,因等推荐,诏随入都,入直。
●康熙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出身,特授编修,后充武英殿总裁纂述。曾3次随驾巡游塞外,岁时风土,悉记以诗。得帝器重,亲书“”额以赐。
●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人称初白先生。
●雍正四年(1726),因弟犯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世宗知其端谨,特许其父子返回田里。
● 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其长子克建、堂弟嗣珣都是进士,时称“一门七、叔侄五”。
查慎行创作背景
清兵入关以后,江南一带士人抗清斗争前仆后继。至查慎行成年时代,清建国之初的那种反满复明的斗争已先后被扑灭或压制,除西南、西北边隅以外,大规模公开的反清斗争已成过去,清政权已相
当稳固,政局已趋于平稳。康熙等一方面继续实施高压政策,残酷镇压汉族的零星反抗,文字狱压制汉族士人;一方面则大事“稽古右文”,以手段笼络人心,特别是笼络汉族士人。这种双管齐下的政策,对当时士人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政治上,查慎行之辈已不同于明末清初民族意识十分强烈的老一辈士人,大多已在政治上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他们谋求仕途,欲以此实现人生追求。
当时庄氏史案的广事株连虽也曾震动一时,但它给查慎行们的更大影响,只是造成他们对政治的恐惧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小心翼翼地为人。对查慎行的影响更尤其深刻,其族叔是首要告密报案者之一,亲历整个惨案,并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得案日记》,用以告诫查氏族人不谈民族问题以求远离文祸。在查慎行等人的诗稿中,明末清初式强烈的民族感情已逐渐少见。对查慎行这一代诗人诗歌思想成就的评价,似乎不必再拘泥于他们对亡明的态度而滞留在满汉问题上做文章了。对查慎行这一代诗人的诗作,似可转换视角,把着眼点落到他们反映当时现实和指陈时事的态度与深度上来。查慎行的诗,在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方面,与清初诗人多有异处,这一特点当引起我们注意。
查慎行成就
査慎行受经史于著名学者,受诗法于诗人;又与为中表兄弟,得其奖誉,声名早著。入朝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又饱览各地风光。其论诗以为“诗之厚,在意不在辞
《敬业堂诗集》
;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莲坡诗话》。他以“空灵”创新为尚。得力于很深;著《补注东坡编年诗》50卷,受的影响亦大。其诗工于刻画锻炼,又多采用白描手法。《论诗绝句》称其诗“一味白描神活现,画中谁似李龙眠”。拟之以北宋画家。清初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崛起后,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作者。对诗坛影响极大。《》认为:“梅村()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后一人而已。”
查慎行诗多纪游吊古之作,又多作组诗。古体如《中秋夜洞庭对月歌》、《》、《五老峰观海绵歌》;近体组诗如《金陵杂咏二十首》、《荆州杂诗六首》、《邯郸怀古三首》、《汴梁杂诗八首》、《建溪棹歌词十二章》、《桂江舟行口号十首》等,都颇著名。反映民间疾苦的篇章则不多,只有《秦邮道中即目》、《芜湖关》,《白杨堤晚泊》、《芦洲行》、《悯农诗》、《赈饥谣》等诗,写及了这方面内容。
查慎行的诗“平生所作,不下万首”(《敬业堂诗集序》)。后经他删定为4600余篇,按时地编次为《敬业堂诗集》48卷,《续集》 6卷,另有《词集》2卷。文不多作,所存绝少,《敬业堂文集》3卷,《别集》1卷,共100余篇,子孙搜访汇编而成。小说《》的回目都是集查慎行诗中的对句。
查慎行好游山水,喜蓄典籍,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卒之日,惟手勘万卷书。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管庭芬《拜经楼藏书题跋记·跋》称其“国初吾邑东 南藏书家,首推道古楼马氏,得树楼查氏,盖两家插架多宋刻元抄,而于甲乙两部积有异本,其珍守已逾数世,不仅为充栋计也”。查氏兄弟均有藏书之好,查慎行家有“得树楼”,藏书甚富;次查嗣僳,筑“查浦书屋”藏书;季()字润木,有“双遂堂”藏书。后查嗣庭以文字狱戮尸,亲族子弟,均受株连,慎行以年老放归,三弟则遗留关西,藏书散失无存。所藏书钤有“查氏初白”、“南书房史官”、“希古”、“得树楼藏书”、“海宁查慎行字夏重又字悔余”、“初白庵主人”等印。至乾隆时,孙仍以得树楼命藏书之所。藏书散佚后,曾得其残帙数种。著有《得树楼杂抄》、《经史正伪》、《随猎日记》、《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黔中风土记》、《人海记》、《敬业堂诗集》等。
查慎行人物轶事
查慎行初名嗣琏,康熙癸未。胞弟嗣瑮,官编修。族侄升,官谕德。时称三查。上赐鲜鱼,慎行《》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颇称旨。一日,忽奉内传烟波钓徒查翰林,盖以别二查也。慎行又有“烟蓑雨笠寻常事,惭愧犹蒙记忆中”之句,一时以为佳话。(出自《》)
查慎行清史文载
査慎行,字悔馀,人。少受学。於经邃於《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康熙三十二年,举乡试。其后圣祖东巡,以大学士陈廷敬荐,诏诣行在赋诗。又诏随入都,直。寻赐进士出身,选,授编修。时族子升以直内廷,宫监呼慎行为老查以别之。帝幸南苑,捕鱼赐近臣,命赋诗。
査慎行诗作
慎行有句云:“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俄宫监传呼 “烟波钓徒查翰林”。时以比“春城寒食”之云。充武英殿书局校勘,乞病还。坐弟嗣庭得罪,阖门就逮。世宗识其端谨,特许於归田里,而弟嗣瑮谪遣关西,卒於戍所。
查慎行《瓯北诗话》评
十卷 查初白诗  与梅村同时,而行辈稍次,有南施北宋两家。愚山以儒雅自命,稍嫌腐气。荔裳 则全学晚唐,无深厚之力。此外,吴汉槎有高调,无馀味。其名位声望,为一时山斗 者,莫如王阮亭。然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秦淮杂诗》有感于阮大铖《燕子笺》事 云:〔千载秦淮呜咽水,不应仍恨孔都官。〕《仪徵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 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然专以神韵胜,但可作绝句,而 元微之所谓〔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豪迈律切〕者,往往见绌,终不足八面受敌为大 家也。其次,朱竹垞亦负海内重名,至今犹朱、王并称,莫敢轩轾。然竹垞不专以诗 传,且其诗初学盛唐,格律坚劲,不可动摇,中年以后,恃其博奥,尽弃格律,欲自 成一家,如《玉带生歌》诸篇,固足推倒一世,其他则颓唐自恣,不加修饰,究非风 雅正宗。故梅村后,欲举一家列唐、宋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 工力纯熟,鄙意欲以继诸贤之后,而闻者已掩口胡卢。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 虐今之见,轻为訾议也。今试平心阅初白诗,当其少年,随黔抚杨雍建南行,其时吴 逆方死,馀孽尚存,官军恢复黔、滇,兵戈杀戮之惨,民苗流离之状,皆所目击,故 出手即带慷慨沉雄之气,不落小家。入京以后,角逐名场,奔走衣食,阅历益久,锻 炼益深,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馀,得心应手,几于无一字不稳惬。其他摹写景 物,脱口浑成,犹其馀技也。惟书卷较少,故稍觉单薄;且少年急于求知,投赠公卿 ,动千百言,殊嫌繁冗,兼自减身分,此则其诗之可议者。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 放翁后一人而已。或谓古来作诗之多,莫有如香山、放翁者。初白诗之多,亦略相等 。君得毋徒震于其多,而遂欲跻之二公之列乎?是不然也。诗之工拙,全在才气、心 思、工夫上见,岂徒以多为贵?且诗之工,亦何尝不自多中得来?正惟作诗之多,则 其中甘苦曲折,无不经历,所谓深人无浅语也。今姑别择其上乘者,古体则标其题, 近体则摘其句,阅者可一览了如矣。
五古:《与韬荒兄竟陵分手后作诗以寄》、《早发齐天坡》、《连下铜鼓鱼梁龙 门诸滩》、《麻阳田家》、《送汪?昭南归》、《晓出沙窝门》、《寒食行》、《瘿 俗》、《大雨同胡朏明阎百诗登湖楼》、《拔白诗》、《游云岫不果》、《大风至刘 婆矶》、《石钟山》、《由关门石登大林峰》、《三峡桥》、《玉峡亭观瀑》、《月 夜步入邻庵》、《邓尉看梅》、《和唐实君憎蝇诗》、《裂帛湖》、《上元夜姜西溟 招饮》、《翁康饴寓斋看芍药》、《枞阳僧舍消暑》第四第六首、《大通舟中看雨》 、《雪后蒙阴道中》、《得树楼初成》第二第六七八首、《秋感》六首、《水碓联句 》、《度紫溪岭》、《观造竹纸联句》、《天游观万峰亭》、《连雨不止和陶诗》第 三四七首、《池上看雨》、《苦雨》第五首、《送女词二首》、《鹊雏为猫所攫》、 《种竹》、《齿痛》、《咏庭前花木》第一第三首、《汤婆子歌》、《乞归候旨寓庭 杂莳花木》、《题故汶州太守潘君画像》、《画叉》、《初到家》二首、《西林庵浴 》、《偕同人赴座主许大宗伯之招》、《副相揆公惠人参一斤》、《家僮以梅水涤砚 申谕之》、《庭前新设日棚》、《夜不寐步至晓》、《苦旱》、《游秦驻山》第二第 六首、《读庄子内篇》八首、《腰痛自嘲》、《古诗四章》、《望七星岩》、《双石 》、《阳朔县》。
七古:《洪武铜炮歌》、《海螺峰歌》、《天擎洞歌》、《麻阳运船行》、《送 王兔庵学博赴安顺》、《乌山战象歌》、《水西行》、《班师行》、《中山尼》、《 过罗饭牛礼洲草堂》、《金章宗手植松》、《冬日张园雅集》、《送王阮亭祭告南海 》、《送毕铁岚督学黄州》、《酬别郑寒村》、《慈寿寺》、《闸口观罾鱼者》、《 题邹毅仁书剑图》、《二虎歌》、《五老峰观海绵歌》、《自题庐山纪游后》、《断 砚歌和姜西溟》、《鹰坊歌》、《送唐实君游江西》、《题崔白健翮鏖风图》、《韩 庄闸望峄山湖》、《严滩早发》、《逆旅行》、《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宣德 素鼎歌》、《豫让桥》、《夷门行》、《朱仙镇岳忠武祠》、《董文敏临天马赋酬砎 老》、《自河南携牡丹归不待其开又出门以诗纪别》、《敬亭山怀梅耦长》、《题朱 字绿南岳考》、《常山山行》、《焦石塘抵铅山两岸山石狞劣戏作歌》、《食江瑶柱 》、《寿山石歌》、《高斯亿画竹》、《初上滩》、《逆水逆风歌》、《箭孔滩》、 《牛头牛尾滩》、《莲花滩》、《鼠滩》、《梨岭庙古松为火所焚作歌》、《海塘行 》、《打鱼歌》、《陈六谦出示唐宋各石刻》、《题初白庵图》、《观无忌兴祖骑驴 》、《额勒苏台大猎》、《上亲射石熊》、《东宫召观杀虎》、《赐观侍卫杀虎》、 《秀野草堂图歌》、《晓仙谣》、《长林丰草图》、《圣安寺同人纳凉分韵》、《贯 休画应梦罗汉像》、《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题蒋树存绣谷图》、《得石轩歌》 、《题云岫观日出图》、《题吴宝崖茌山读书图》、《庄书田笠屐探梅图》、《题润 木闭门采诗图》、《院长以赤藤杖见赠》、《十月朔五更鹰窠顶观日出》、《舶趠风 歌》、《到湖上不及访谛辉禅师诗以代柬》、《樟树鹭巢歌》、《题龙尾山僧舍》、 《邀诸兄弟赏菊》、《严陵钓台诗》、《清远峡飞来寺》、《下浈阳香炉清远三峡》 、《南海神庙》、《清凉山庄图》、《题罗浮山图》、《平蛮歌为灵川楼敬思作》。
五律: 〔恍疑天四合,长见日当中。〕《渡洞庭湖》 〔寺贫僧乞食,台古佛蒙尘。〕《东山寺》 〔死方开国运,生不点朝斑。〕《康郎山功臣庙》 〔开常先七夕,名许拆双星。〕《牵牛花》 〔一径踏残叶,半庭馀夕阳。〕《白云观》 〔远火欲投岸,孤城将掩门。〕《夜至当湖》 〔人投曾宿店,鼠瞰未吹灯。〕《旅店题壁》 〔俯视风斯下,端居户正南。〕《高岭庵》 〔座中无俗客,管内有名山。〕《游武夷赠崇安孔令》 〔品方瑶柱美,肌爱玉环丰。〕《荔枝》 〔竹身焚忽爆,花面炙多黧。〕《久旱》 〔舌在柔何益,唇亡想更寒。〕《落齿》 〔树气船船露,灯光寺寺楼。〕《东湖舟夜》 〔云随风脚黑,天逼浪头青。〕《风雨泊舟》 〔老柳飞扬絮,枯梅顷刻花。气沉千里雁,寒噤几村鸦。〕《大雪》 〔万年三月节,四海一家春。〕 〔尧阶三尺土,舜乐五弦琴。〕 〔不息天行健,无私帝好生。〕 〔与民同后乐,为政必先劳。〕皆《万寿诗》 〔四时无改火,五夜必腾光。〕《夜亮木》 〔风云开万里,日月夹双晴。〕《御马》 〔数椽天一角,万岁字中央。〕《恩赐扁额》 〔出当时有道,瑞叶寿无疆。〕《围场获白鹿》 〔优倍三年俸,荣逾万选钱。〕《恩赐白金》 〔细泉冰底咽,枯草烧馀萌。〕《山行》 〔运虽经鼎革,诏特禁刍荛。〕《明祖陵》 〔少闻差省事,多笑岂无情。〕《耳聋》 〔比扇三秋弃,如童五尺长。〕《青奴》 〔天孤一轮月,星散万家灯。〕《夜坐》 〔寒无虫可语,暖被鸭先知。〕《春冰》 〔一株婆律火,半榻祖师禅。〕《斗室》 〔携家千里近,得邑万山中。〕《送友宰泰顺》 〔事关同列忌,公视一官轻。〕 〔不闻廷辩语,自拜乞休章。〕《送张景峰罢官归》 〔远疑双干合,高被四邻知。〕 〔张王贫官气,遮藏陋室基。〕《双槐》 〔好官如岁酒,推让少年人。〕《同人小酌》 〔健添居士足,高出老僧头。〕《晚香长老赠杖》 〔老友他乡尽,吾生去日多。〕《赵北口怀故友姜西溟》 〔青箬平生梦,蹉跎直至今。〕《商家林买草笠》 〔后至无奔马,前飞及片鸿。〕《顺风挂帆》 〔指水言犹在,登山力已微。为报江神道,无田我亦归。〕《重经金山作》 〔中秋晴日少,乐事故园多。〕《中秋与儿辈小饮》 〔有生逢圣代,无禄及亲年。〕《西阡焚黄》 〔雨狂风正恶,勿厌草堂低。〕《燕来巢》 〔好花如子弟,笑拥白头人。〕《与子侄饮海棠花下》 〔贱日蒙青眼,流年感白头。〕《重过徐大司寇墓》 〔晨餐甘脱粟,夕爨付劳薪。此意天应谅,吾非媚灶人。〕《祭灶》 〔敢料成童日,吾犹月告存。〕《第六孙生》 〔婢牵萝补屋,奴缚草为船。〕《家事》 〔好风香世界,凉影月楼台。〕《南堂桂》 〔读书新得少,见梦故人多。〕《世弃》 〔用巫真下策,勿药得中医。〕《病》 〔留之竟安用,弃尔似无恩。改作吾何望,茅檐去负暄。〕《敝裘》 〔儿孙粗识字,兄弟继归田。此外非吾事,随人望有年。〕《元旦喜晴》 〔世乏三年艾,家无五尺童。用行吾与尔,形影略相同。〕《赠杖》 〔四海谁知己?馀生又哭君。〕《闻恺功殁》 〔终始全臣节,安危动主思。〕《韶州风度楼》 〔老僧如燕子,乞食语呢喃。〕《观音岩下泊舟》 〔地平山断续,潮满岸东西。〕《胥口村》 〔一水趋湘急,孤城入楚深。〕《醴陵县》 七律: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舟泊京口》 〔人来小雨初晴后,秋在垂杨未老间。〕《监利道中》 〔天寒落日千群鸟,叶尽疏林万点鸦。〕《登南郡城楼》 〔尸陀林下乌争肉,瘦棘花边鬼瞰灯。〕《北溶驿》 〔参天有势松何健,肖物能工石亦妍。〕《沅州》 〔鹅鸭池荒馀弃垒,渔樵人少但空村。〕 〔超石诸营儿作戏,射生别帐妓成园。〕《铜仁书怀》 〔英雄混迹疑无赖,风雨高歌觉有神。〕《寄友》 〔石光敲火三年过,铜柱无名万里来。〕《黔中接家书》 〔一县葡萄秋酿酒,千家砧杵月临边。〕《寄晋中诸友》 〔浴铁甲分秋练白,蜡丸书傍剑花红。〕 〔鹦鹉梦销江上草,鹧鸪啼老日南花。〕皆《黔中寄友》 〔人来天际斜阳影,马踏云中落叶声。〕《重过齐天坡》 〔赤帜千人争赵壁,火牛百道走燕军。危时莫以烽为戏,我意方忧玉亦焚。〕 《观夜烧》 〔燕雀君臣空殿宇,蜉蝣身世阅沧桑。〕《黔阳杂诗》,指吴逆已死。 〔雨腥双袖弓刀血,风静诸山草木兵。〕《送秦望兄东归》 〔草木连天人骨白,关山满眼夕阳红。〕《黔灵山》 〔盗贼烽销诸郡僻,英雄祠入乱山多。〕《送友入蜀》 〔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平越道中》 〔菜把恩羞叨地主,荐章名幸脱征君。〕《黄晦木乞资买山》 〔君臣如此犹嗟命,绛灌何人乃忌才。《治安》敢拟长沙策,直为先生痛哭来。〕 《贾傅祠》 〔偶然不速来三客,如此相思阅五年。〕《同人宴集》 〔山处心情三聘后,沧桑人物两朝前。〕《赠黄梨州》 〔百家小聚还成县,三面无城却傍山。〕《桐庐》 〔沙碛凉生荞麦雨,茅檐香过枣花风。〕《伴城》 〔出郭人如秋澹荡,入山天爱雨霏微。〕《游西山》 〔身名似此真无忝,进退何人绰有馀。〕《送魏环极予告归》 〔放艇有人春载酒,打门无吏夜催租。〕《石堤乌山庄》 〔失路又成三岁别,卖文何补一家贫。〕《次德尹韵》 〔饱经世味贪归路,老傍时名狎少年。〕《送友》 〔帘阁日长棋算劫,荷阴人去鹤看船。〕 〔同来我亦辞巢燕,暂止人犹爱屋乌。〕《黄晦木至都》 〔南北岂堪频送别,去留等是未还家。〕《送声山侄之湖口》 〔来参讲幄三千士,及听声华四十年。〕《上大司成徐蘋村》 〔寿母有诗存《鲁颂》,世家无例阙班书。〕《曲阜颜母寿诗》 〔旧家春燕乌衣巷,故国秋风覆盎门。〕《武陵杨长苍赠别》 〔即论世道宁无补,欲报君恩况有期。〕《送杨少司马终养南归》 〔花气清如初过雨,树阴浓爱未经霜。〕《寄园纪游》 〔可怜半世为兄弟,两度相逢在路歧。〕《喜德尹弟至都》 〔金瓯社稷销兵里,玉斧关河聚米前。〕 〔赞皇世业《平泉记》,枢密新堂《书锦》诗。〕《寿梁大司马》 〔莫问生涯流转迹,贱贫何事不曾经。〕《遇钱田间于都下》 〔残冰裂石颓兼岸,春水如油滑上篙。〕《漷县晚泊》 〔欢场易醒繁华梦,贫女羞簪富贵花。〕《闻同人登科有寄》 〔宦情自领升沉外,物望同归进退间。〕《翁大司空请假还山》 〔馀生削迹谁知己,往事伤心我负公。〕《哭朱大司空》 〔风露一天人拥被,橹枝摇梦过春江。〕《渡扬子江》 〔到岸帆樯烟幕幕,隔河帘阁雨濛濛。〕《齐门夜泊》 〔老饕不要园官送,直拟从君攫画归。〕《题陆汉标墨菜图》 〔湖海尚疑豪气在,姓名翻藉布衣传。〕《刘改之墓》 〔人间尚有君怜我,每过南湖作小留。〕《别徐淮江》 〔岂知地少云多处,别有橙黄橘绿天。〕《渡太湖至东山》 〔放眼不知何处尽,置身直觉此峰高。〕《登莫釐峰》 〔气吞湖海豪犹昔,老阅沧桑骨已仙。〕《赠钱田间》 〔招隐莫分山大小,卜居难定瀼东西。〕《朱鸿雪移居诗》 〔颓唐老境诗无格,汗漫游踪累有家。〕《衰至》 〔菰蒲深处一枝橹,摇入渔人梦里来。〕《舟晓》 〔桂树丛荒招隐伴,杨花风堕倦游人。〕《和友人韵》 〔两家前辈多凋谢,又对儿孙感白头。〕《竹溪书屋》 〔四海平交无行辈,两朝轶事有文章。〕 〔语杂诙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赠钱田间》 〔青山绕屋无修行,红袖当炉有杏花。〕《枞阳旅店》 〔怜他性命如针细,也与官家办税钱。〕《鱼苗船》 〔群入家鸡终不乱,飞随野鹤便能高。〕《锦鸡》 〔枯比老僧初入定,轻如羽客乍登仙。谁云解脱非生理,始信飞鸣是后天。〕 《蝉蜕》 〔气蒸远水浮天动,血染残霞照夜明。〕《秋暑》 〔秋阴非雨亦非雾,岚气似烟还似云。〕《金竹坪》 〔阴森前后三重殿,突兀西南五老峰。〕《白鹿洞》 〔有此别离成我老,无多才调感君怜。〕《别朱恒斋》 〔同是庚寅吾独老,始怜衣上十年尘。〕《题陈扬言小照》 〔战后河山非故国,记中花木尚《平泉》。〕《瞿相国春晖园》 〔菰蒲放鸭空滩雨,杨柳骑牛浦烟。〕《渌水亭》 〔莫认园丁作园主,种花人是卖花人。〕《丰台》 〔残荷落瓣鱼鳞活,高柳飘丝鹭顶凉。〕《青龙桥》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玉泉山》 〔青旗卖酒竿竿影,红袖骑驴幅幅纱。〕《清苑道中》 〔雨雪暗侵摇落候,冰霜偏老别离人。〕《送弟德尹》 〔自编永叔《归田录》,谁上何蕃伏阙书?〕《送座主徐公南归》 〔国门他日曾悬价,驵僧何人敢卖官?〕《门神诗》 〔亭台纵好须贤主,子弟多才必世家。〕《李文众家园》 〔柳绵渡港船船雪,麦浪翻田岸岸风。〕《闸河》 〔忽飞瀑布帘垂地,旋滴珍珠酒压槽。〕《阻闸》 〔故道视同瓯脱地,小儿争唱复陂谣。〕《新河》 〔春事无如三月好,人情特去一官难。〕《和徐大司寇修禊诗》 〔读书已悔生涯误,还望孤儿读父书。〕《哭王载安》 〔砎山客到茶如雪,箬水船移酒似淮。〕 〔烟波野渡初回棹,灯火河房半卷帘。〕《游碧浪湖》 〔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宝婺楼》 〔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家贫旧物无多在,不忍吹毛更索疵。〕《敝裘》 〔向风嘶马程程北,背雪飞鸿片片南。〕《扬州早发》 〔三年刻楮将安用?一技雕虫壮不为。〕《示揆恺功》 〔眼空江表衣冠族,摇笔犹能杀腐儒。〕 〔乱馀宾客搜亡命,赦后英雄耻故乡。随身一掬澜翻泪,不哭穷途哭战场。〕 《读白耷山人诗》 〔巧穿针孔玲珑影,吹透冰肌绰约风。〕 〔射角星芒殊ㄦㄦ,照人风骨自棱棱。〕《料丝灯》 〔倒箧易偿邻叟值,顾名原合腐儒餐。〕 〔浑忘肉食聊名俭,偶佐村沽亦足豪。〕《豆腐》 〔十年失计仍为客,一醉无名特借花。〕《同人看杏花》 〔翠幕云遮天四角,红灯人在树中央。〕《陆澹成招饮丁香花下》 〔共传清节胡威绢,自有家风赵汴琴。〕《送赵二闻分巡兖东》 〔画师正恐妨鱼乐,不著飞来白鹭鸾。〕《题画扇》 〔舆图西汉中山国,恩泽先朝外戚侯。〕《新乐县有感》 〔贫儿好作游仙梦,怪事偏传小说家。〕《邯郸县吕翁祠》 〔天垂旷野名都壮,地入中原战垒多。〕《渡漳河》 〔箧底有金贫肯借,人间无路老方知。〕《哭蒋度臣》 〔空仓雀鼠千村赋,故垒牛羊四战尘。〕《汴梁杂诗》 〔渡江船上人争看,桃叶桃根恐不如。〕《自河南携牡丹种南归》 〔时来将相皆同里,泪落英雄有故乡。〕《过凤阳城外》 〔想像承平光景好,风流边将画蛾眉。〕《题三娘子图》 〔春波门外春帆影,君是还家我别家。〕《与魏禹平话别》 〔雄关地脉来千里,古郡山头有万家。〕《登安庆城楼》 〔豪除湖海陈登气,老傍江关庾信名。〕 〔万事到头难逆料,独行何地不相思。〕《与任可话别》 〔红叶晚烧诸寺赤,碧天秋纵两峰青。〕《登孤山》 〔寒比蛰虫宜墐户,忙如巢燕正争泥。〕《宝应堤上居民》 〔劳人相傍贪同伴,熟路频经渐少诗。〕《王家营陆行》 〔桥边雪意诗催就,须上冰花气结成。〕《晓行》 〔九衢尘净月如水,一队游人一队鱼。〕《京师上元夜》 〔高楼下瞰岸百尺,美酒大书旗一竿。〕《衡水桥店小饮》 〔墙缺云流山影去,树头风截雨声来。〕《楼上看雨》 〔《五经》自课佳儿读,半刺曾嫌俗客通。〕 〔闲追昨梦惊弹指,老剩贫交幸到头。〕《过徐淮江》 〔夜月魂归吾望汝,半年犹护种花泥。〕 〔不独我怜人亦尔,空栏客过立多时。〕《伤庭前牡丹》 〔一窗归梦芭蕉雨,六月惊心《蟋蟀》诗。〕《喜雨》 〔科名得路人馀几,子弟能文事最难。〕《留别杨浴庵》 〔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仙霞关》 〔谁遣州名属流寓,却疑此地竟无人。〕《严陵》 〔鸡争野老场边粟,鼠齧先生案上书。荔枝饮啖吾知分,此福从来有折除。〕 〔箧空笑贮加餐字,吾老羞为乞米人。〕《垂橐而归家人告米尽》 〔野老岂知身入画,满田春雨自扶犁。〕《山阴道喜雨》 〔谁司水族加恩簿,开过桃花未打鱼。〕 〔也道城中妆束好,碧波回眼看梳头。〕《西湖棹歌词》 〔翠华小驻非无意,要使宫人识采桑。〕《南巡歌》《查浦书屋图》绝句四首,皆佳。 〔此理年来看烂熟,建兰盆上稗花开。〕《兰贫生稗草》 〔贪趁槐阴成久坐,归来衣上带青虫。〕《即事》 〔围炉炊火儿烹药,薄雪钩帘婢上灯。〕《冬夜》 〔殷勤听唱《公无渡》,不为风波也合休。〕《题陈叔毅桃叶渡江图》 〔一夜花光如积雪,误他啼鸟到天明。〕《白丁香花下》 〔心如井底无波水,云肖城头没骨山。〕《荆州兄移寓》 〔官秩稍增秦博士,文章独辟汉西京。却笑武皇亲制策,牧羊牧豕尽公卿。〕 《董子祠》 〔绣谷好风莺历历,绿阴微雨燕双双。〕 〔开径自来原属蒋,入林从此又交咸。〕《蒋树存集绣谷》 〔我与鹭莺同照影,白头相对立多时。〕《独行池上》 〔借取薰衣香一瓣,忏余成佛尔成仙。〕《吴船花烛词为谈未庵作》 〔道是故吾吾不识,那将颜状问他人。〕 〔故交大半已黄土,剩尔人间作白头。〕《展阅旧时小照》 〔露草灯明鸡喔喔,风林月黑马萧萧。〕《秋山晓行》 〔忽闻风雨来天半,知是君王落笔声。〕 〔万钧腕力皆天授,欲补虞戈一笔难。〕 〔不似当年《淳化阁》,帝王法帖本无多。〕《敬观宸翰》 〔宫中诗句元才子,天下神仙李邺侯。〕《赠揆院长》 〔云开阊阖趋冠佩,风过江湖识姓名。〕《胪传恭纪》 〔曾陪鼓箧三千士,重到桥门二十年。较他侪辈承恩早,独在青衫未换前。〕 《文庙释褐》 〔此意旁人犹感涕,那教身受不生悲。〕《送高江村》 〔明珠吐晕泥沙外,爝火分光日月边。〕 〔潭空秋水清无底,壶贮春冰薄有痕。曾经隔雾看花后,老恋馀光尽主恩。〕 《赐眼镜》 〔感逾学士蓬池脍,味压诗人丙穴腴。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赐鲜鱼》 〔好是万株红叶满,已经霜后未经风。〕《舒库里口》 〔六合一家宁恃险,九边三面总无关。〕 〔牛羊白散千屯雪,草木青回万灶烟。〕《扈从兴安岭》 〔万钧腕力强于弩,朝射熊罴夜赋诗。〕《从猎》 〔雉堞连云军角壮,虎牙凭险戍旗闲。〕《古北口》 〔回圈岂易充臣数,祝圣惟当转佛名。长恐维鹈讥不称,也如老马锡繁缨。〕 《恩赐数珠》 〔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却为思亲成感涕,君恩归遗已无从。〕 《除夕恩赐羊鹿等》 〔蔓引龙蛇皆上走,花披璎珞总交垂。〕《紫藤花》 〔亲老讵应虚子职,天高原自近人情。〕 〔星汉文章唐许国,胪云名第宋安阳。〕 〔馆阁清才传子弟,蓬壶归路著神仙。〕皆《陈乾斋乞假省亲》 〔燥湿推恩惭厚庇,短长称意荷终身。从今听雨听风候,儤直堪夸梐楯人。〕 《恩赐哆拈罗雨衣》 〔一轩傍水看云起,万木无风待雨来。〕《喜雨》 〔除却入朝须起早,两鳏何事不如僧。〕《与馀扶九同寓道院》 〔明灯照壁何愁蝎,绿树当门定有蝉。〕《王给谏移寓》 〔耕凿万方民击壤,箫韶九奏帝垂裳。〕《恩赐新刻御制》 〔驺虞囿小樵无禁,钩盾田宽岁有秋。〕《南海子》 〔松声落涧风泉合,药气浮山露草香。〕《晓过青石梁》 〔峰皆似染供屏幛,树不论年绝斧斤。〕《黄甲营》 〔偶分高士篱边色,仍是仙人洞里花。〕《金丝桃》 〔炎凉气隔无三伏,覆载恩深抵万间。〕《蒙赏官房》 〔石吻仰喷泉作雾,云根倒拔树干霄。〕《桦榆沟》 〔岩壑不须多架构,下因流水上因山。〕《行宫后苑》 〔千峰雪作漫天雾,万帐风兼动地雷。〕《伊苏河》 〔尽消伏莽山无树,不断灵源地涌泉。圣朝不画长城界,一道平岗是九边。〕 《兴安岭》 〔踏遍峰峰沙似雪,始知身到白龙堆。〕《校猎归》 〔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毡。〕《载青毡大帽上顾而笑》 〔丹青妙合将军画,声价高逾都护骢。院中例借如应免,众里齐驱学渐工。〕 《赐马》 〔大抵无峰无好树,一峰不与一峰高。〕 〔不知湿气消何处,万灶炊烟万帐灯。〕 〔忽见万松齐落叶,人言山后是阴山。〕皆《木兰作》 〔四山雷转车声外,万帐灯浮水气中。〕《扈从密云大雨》 〔一门老去仍同爨,八座归来只旧庐。〕《吴总宪请假归里》 〔自觉温能回黍谷,或云下必有砂床。〕《温泉》 〔风云嘘吸千寻表,日月回环一窍中。〕《玲珑山》 〔马足声乾千涧叶,雁群寒警一裘霜。〕 〔沙碛人归黄落后,山家烟起翠微中。〕皆《随园塞上作》 〔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闲。〕《随猎归途》 〔一家饱暖逾初望,百里弦歌尽国恩。成就汝为无过吏,保全家是旧清门。〕 《至儿建束鹿县署》 〔此中闭置疑新妇,一笑那知是老翁。〕《坐巾车题旅店》 〔与谁好作江湖伴,怜汝亦从关塞来。残月晓催千片落,长天寒曳一绳开。〕 《新雁》 〔今日渔蓑堪入画,天公原不薄归人。〕《大雪泊瓜洲》 〔夜雨一篙平岸水,春蒲十幅渡河帆。〕《清江舟中》 〔驿路马嘶泥滑滑,野田雉鷕麦渐渐。〕《送驾自龙潭抵江宁》 〔早年同学晚同官,永诀俄从小别拼。哭有馀哀何日尽,死无遗恨古来难。〕 《哭声山侄》 〔时平久罢中原戍,地险犹沿五代名。〕《清流关》 〔羊角旋风随曲曲,磨牛陈迹转团团。〕《磨盘岭》 〔浊漳最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邺下杂咏》 〔青山濛濛作云气,白浪滚滚留沙痕。〕《渡漳河》 〔同槽厩马无蹄齧,典谒家僮互使令。怪底群情皆贴妥,多缘君与我忘形。〕 《与汪紫沧同寓》 〔风清李泌神仙骨,帝锡张华博物名。茗碗登堂无俗客,篮舆持路有门生。〕 《寿朱竹垞》 〔谁能不领园林趣,每到君家爱少留。〕《陈南麓挂云书屋》 〔城空鼓角声初动,月出楼台势尽低。〕《月夜》 〔石如解听无生话,风岂能摇久定心。〕《塔铃声》 〔羊角团团多借势,马头滚滚似趋名。〕《咏尘》 〔颇讶渡河冰易泮,不知吹鬓雪难消。〕《春风》 〔飞鸿印雪原无迹,倦马辞槽又一嘶。怪底老怀多恋恋,西山多在短墙西。〕 《移居别寓》 〔旧巢未扫痕犹在,赐马相随骨渐高。〕《由南书房出赴书局》 〔鸥鹭不争车马道,自遮荷盖领雏眠。〕《过玉蝀桥》 〔绿野天开裴令墅,冶城人识谢公墩。〕《甲秀园》 〔比似天边一行雁,飞鸣食宿总同群。〕 〔身如旧赐天闲马,暮齿犹馀见猎心。〕《与汪紫沧同年接驾》 〔诗如老将浑无敌,花到残年亦少朋。〕《同人看菊小饮》 〔居民老不知兵革,耕遍松桓旧战场。〕《送汤西崖赴奉天丞》 〔笑把屠苏甘最后,白头何事肯先人。〕 〔枯枰三百多平路,莫斗新翻巧手棋。〕《除夕》 〔灯火参差亭北面,管弦清脆月三更。〕《陶然亭公宴》 〔高士累朝多合传,佳人绝代少同时。〕《早梅插入菊瓶中》 〔不管小桃攀折苦,竞携春色入城来。〕《寒食词》 〔入关雨后蹄双躞,粥市朝来尾一金。〕《揆恺功从口外寄栾鲫》 〔人情旧雨来宾客,家信秋风报子孙。〕《将移寓》 〔出塞双雕盘远势,入关万马壮秋声。〕《登密云县城楼》 〔回首神伤三黜后,过车腹痛十年馀。〕《哭杜大宗》 〔阁道风清千步辇,庆霄日丽九层坛。〕《郊坛侍祠》 〔老鹤林端排雾出,高云天上作霖归。〕 〔《流水》一弹真绝调,朱弦三叹有踪音。〕《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 〔旧游屈指谁还在,我是当时末座人。〕《重经朱大司空花庄》 〔竹篙撑到水穷处,腊雪不香春雪香。〕《题探春图》 〔征衣长短曾蒙赐,箧笥三年倍感恩。〕《赴西苑送驾》 〔旧巢天上重来燕,残局灯前未了棋。〕《修书竣重入南书房》 〔菰蒋幸有单栖处,莫入群中更作奴。〕《闻孤雁》 〔累朝岂少文章祸,圣主终全侍从臣。莫怪两家忧喜共,十年同事分相亲。〕 《汪紫沧出狱》 〔家承曲阜先师学,郡领陶唐古帝都。〕《送孔彝仲出守平阳》 〔繁华肯斗春三月,澹荡偏宜水一方。〕 《明相国自怡园荷花旧授经处今将去官归故云》 〔得免徒行犹有愧,更争先路欲何求?冗官只算骑驴客,老向天街阅八驺。〕 《有笑余乘驴车者》 〔更上一层宜有阁,特开西面为看山。〕《顾侠君招饮晚翠阁》 〔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祝胡东樵寿》 〔便作小同呼也得,可怜花甲一周天。〕 〔惭愧比渠多两世,满头白发望曾孙。〕《德尹弟六十生子》 〔雪点旌旗秋出塞,风传鼓角夜临关。〕《题天山坐镇图》 〔故应天与佳山水,生长山乡宦水乡。〕《送盛东田出宰兴北》 〔可怜孙又为人父,二十年前膝上雏。〕《得长孙举子信》 〔夜似小年寒渐信,病非一日老方知。〕《岁暮杂诗》 〔后来或者居人上,先处无如占地宽。〕《弈棋》 〔读书自要师前辈,知己谁能托后生?〕 〔敢夸愿大难成佛,肯舐丹馀早得仙。〕 〔樗本不材良匠弃,屠非绝技善刀藏。〕 〔钟鸣漏尽人谁觉,又听门前过早朝。〕皆《岁暮将归作》 〔馆阁文章天上草,门墙桃李日南春。〕《送海天植视学云南》 〔贫思饱暖原奇福,老恋桑榆亦至情。〕 〔若是登真须拔宅,良常何敢独为仙。〕《将归别弟润木》 〔被他三品闲鸥笑,出没成群听象奴。〕《洗象词》 〔感深纨扇秋风箧,梦散宫衣旧日香。〕《次韵留别廖若村》 〔齿序余惭居客右,诗成君肯让谁先。眼前看是寻常事,或有人从异日传。〕 《张匠门席上作》 〔万事蹉跎羊视后,一帆迢递雁争先。〕《叠前韵留别》 〔画里烟波鸥境界,灯前风雨雁程途。〕 〔云步改迁寻丈地,《霓裳》吹散大罗天。〕《次汪紫沧送别韵》 〔久无书寄孤鸿外,曾记身穿万马中。〕《大雪》 〔两山钟磬东西寺,十里烟波远近帆。〕《游硖石精舍》 〔只消一夜东风力,扶起花头五百枝。〕 〔道是吾乡第一花,花时无客不矜夸。两朝二百年门第,得似君家有几家?〕 《葆光居赏牡丹》 〔上界神仙风肃肃,下方楼阁雨濛濛。羽人何福能消受,长在晨霏夕霭中。〕 《南山道院》 〔厌逢俗客谈时事,闲与乡人结善缘。〕 〔高人入社同招隐,大老还乡例好禅。〕《和许大宗伯》 〔一片绿阴行不到,家家门外有黄鹂。〕老农信口言皆验,比似儿孙阅历多。 《村家四月词》 〔出波鳞甲飞如活,透骨玻璃冷放光。〕《古镜》 〔身忧天下原非分,老觉浮生亦有涯。〕《雨后》 〔半月前期传父老,一家喜气到儿孙。〕 〔行处聚观倾里巷,有时问答及樵渔。〕 〔报答朝恩还有处,白头相见祝年丰。〕《许宗伯等枉过村居》 〔陋邦笑我诗同郐,雅量输君酒到齐。〕 〔行处人言星聚五,坐为吾忝齿居三。〕《五老会》 〔劳动里中羊酒贺,一家遂有两闲人。〕《闻弟德尹官满将归》 〔耗磨毛遂囊中颖,零落江淹梦里花。〕《秃笔》 〔病不求医吾有命,老方学《易》世无师。〕《隙光》 〔芥纳须弥中有地,杯浮沧海四无邻。〕《芥舟》 〔两湖地主今谁在,每到徒增感旧诗。〕《过鸳湖》 〔正自不嫌山少肉,肉山无此好毛尖。〕《龙井茶》 〔他生行脚缘犹在,又入骑驴度岭图。〕《过庾岭》 〔天上故人开府出,田间野老辍耕来。〕 〔两袖有风驱瘴疠,百蛮无警静波澜。〕 〔节钺威名行地远,文章坛坫比官高。〕 〔浪迹又看经万里,著书何敢望千秋!〕 〔天下迂儒犹剩我,平生知己孰逾公?〕《到广州赠大中丞佟陶庵》 〔独客远来朋旧少,贫官没后子孙贤。〕《访梁药亭故居》 〔翠辇几经偏霸主,素馨曾识故宫人。〕《花田》 〔牛李恩仇初植党,京攸父子互争权。〕《分宜感事》 〔轻负岭南三百颗,此行刚看荔枝花。〕《归家》
诗写性情,原不专恃数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则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诗者借彼之 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此后代诗人不得不用书卷也。吴梅村好用书卷,而引 用不当,往往意为词累。初白好议论,而专用白描,则宜短节促调,以遒紧见工,乃 古诗动千百言,而无典故驱驾,便似单薄。故梅村诗嫌其使典过繁,翻致腻滞,一遇 白描处,即爽心豁目,情馀于文。初白诗又嫌其白描太多,稍觉寒俭,一遇使典处, 即清切深稳,词意兼工。此两家诗之不同也。如初白与朱竹垞各咏甘泉汉瓦,两诗相 较;竹垞诗光怪陆离,令人不敢逼视;初白诗平易近人,便难争胜。至与竹垞《水碓 联句》、《观造竹纸联句》,各搜典故,运用刻划,工力悉敌,莫可轩轾。有书无书 之异,了然可见矣。
初白古诗,微嫌冗长。其遒炼者,如《送王兔庵学博赴安顺》、《送王阮亭祭告 南海》、《送毕铁岚督学贵州》、《二虎歌》、《自题庐山纪游后》、《夷门行》、 《朱仙镇岳忠武祠》等作,豪健爽劲,气足神完,宋以为无此作也。《水西行》、《 五老峰观海绵》、《赐观侍卫射虎》、《楼敬思平蛮歌》等作,虽气力沛然有馀,究 须删节。至如《董文敏天马赋酬砎老》及《五更鹰窠顶观日出》等作,则兴会所到, 酣嬉淋漓,力大于身,虽长而不觉其冗矣。
初白近体诗最擅长,放翁以后,未有能继之者。当其年少气锐,从军黔、楚,有 江山戎马之助,故出手即沉雄踔厉,有幽、并之气。中年游中州,地多胜迹,益足以 发抒其才思,登临怀古,慷慨悲歌,集中此数卷为最胜。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 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惬。五律如《韶州风度楼》吊张曲江云: 公进千秋录,开元极盛时。知几同列少,去国一身迟。 终始全臣节,安危动主思。高楼瞻画像,风度俨须眉。 此等格律气味,虽置之唐贤集中,莫能优劣也。七律如《与汪紫沧同寓》下半首云: 同槽厩马无蹄齧,典谒家僮互使令。怪底群情皆贴妥,多缘君与我忘形。 《将去官归有笑其乘驴车者》下半首云: 得免徒行犹有愧,更争先路欲何求?冗官只算骑驴客,老向天街阅八驺。 此种眼前琐事,随手写来,不使一典,不著一词,而情味悠然,低徊不尽,较之运古 炼句者更进矣。又如《长告将归过别揆恺功园中看荷花》云:〔繁华肯斗春三月,澹 荡偏宜水一方。〕以花自比,正喻夹写,句中有意,句外有味,此画中神品也。以初 白律诗与放翁相较:放翁使事精工,写景新丽,固远胜初白,然放翁多自写胸膈,非 因人因地,曲折以赴,往往先得佳句,而足成之。初白则随事随人,各如其量,肖物 能工,用意必切,其不如放翁之大在此,而较放翁更难亦在此。
查慎行诗作选摘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口号二首】
来船桅杆高,去船橹声好。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
桥坏笮系绳,水浅跨。牛背度溪人,须眉绿如画。
【渡百里湖】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初入小河】
鱼米由来富,入秋饱啖只寻常。如今米价偏腾贵,贱买河鱼不忍尝。
雨后秋花到眼明,闲中扶杖绕阶行。画工那识天然趣,傅粉调朱事写生。
【晓过鸳湖】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邺下杂咏(四选一)】
一赋何当敌两京,也知土木费经营。浊漳确是无情物,流尽繁华只此声。
【大小米滩】
掀波成山石作底,风平石出波弥弥。秋天一碧雨新洗,大滩小滩如撒米。
【集杜集(选一)】
漂泊西南且未还,几曾蒿目委时艰。三重茅底床床漏,突兀胸中屋万间。
【初得家书】
九十日来乡梦断,三千里外客愁疏。凉轩灯火清砧月,恼乱翻因一纸书。
【三闾祠】
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雨过桐庐】
江势西来弯复弯,乍惊风物异乡关。百家小聚还,三面无城却倚山。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雨蓑烟笠严陵近,惭愧清流照客颜。
【汴梁杂诗】
梁宋遗墟指,纷纷禅代事何轻!也知光义难为弟,不及朱三尚有兄。
将帅权倾皆易姓,英雄时至忽成名。千秋疑案,一着黄袍遂罢兵。
【寒夜次潘岷原韵】
一片西风作,卧闻落叶打窗鸣。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灯明。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银鬛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度题天雨庵壁】
虎啸猿啼万壑哀,北风吹雨过山来。人从井底盘旋上,天向关门豁达开。
地险昔曾当剧贼,时平谁敢说雄才?煎茶好领闲僧意,知是芒鞋到几回!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夹住了晚上我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