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缩病高矮不齐,把高的割了,能一齐成熟吗?

新玉米上市,价格一直不高。许多农民朋友表示担忧,种植成本不断提高,2017年种植什么能赚钱?还能再种植玉米吗?
当前种玉米普遍收益低,也卖不上好价钱,通过走访几位户发现,大家对玉米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1、品种选择
品种是种植玉米的第一步,选择好的品种至关重要。
好品种的标准:1.高产,2.棒大籽粒深,3.抗病性好,4.抗倒性好,5.结实性好,耐高温,6.抗旱性好
2、种子的价格
是不是好种子大家都可以分辨出来,每年的种子价格大家都牵动着大家的心,选到产量高的种子尤为重要。
3、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是,&玉米现在到底该咋种,价格能不能上去&。对于农民来说,仅凭自己的经验是很难把握市场的,往往产生卖难现象频出。
要想2017种玉米还得多关注以下几点
1、推进玉米种植结构性改革
玉米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即减少普通玉米,增加青贮玉米和特色玉米的种植面积。
据了解,在玉米的消费结构中,普通玉米占大多数,大趋势是引导农民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推动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推动玉米等作物改粮用为饲用,在适宜地区改种粮食作物为种经济作物,改种养分离为、循环发展,逐步压减籽粒玉米,用于发展青贮玉米和大豆、谷子、花生等作物。
2、提高产量才是硬道理
种植玉米的出路,就在于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让农民种玉米赚钱。同时,加快培育推广能直接收玉米粒的品种,让农民像收小麦一样收获玉米籽粒,实现玉米种植收贮的全程,也能进一步节省劳力,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加快土地流转,推动适度,通过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让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种玉米能赚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3、采用&一增四改&模式
&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该项技术是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在调查分析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和国际玉米增产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近年玉米最新科研成果集成的综合玉米增产技术体系,近年来增产效果显著。
一增:增密度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即根据品种特性和自然生产条件以及产量目标,因地制宜将现有生产上偏低的种植密度普遍增加。
国内外科研和生产实践均表明: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抓手。玉米亩产量的构成是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亩穗数越多,产量越高。
玉米是单秆作物,不像小麦、水稻那样可以分蘖,一般每株玉米只能收获1个果穗。因此,在影响玉米产量构成的要素中,密度最易受人为栽培措施所影响,只有在播种、定苗等环节中合理操作,就能达到所要求的密度,而穗粒数和千粒重则受到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抓手。
根据我区玉米品种特性和生产条件,一般大田种植密度增加500~1000株/亩,耐密紧凑型品种留苗株/亩,平展型品种留苗3500株/亩左右。如果每亩增加500株左右,通过增施肥料以及其它配套措施,每亩可以提高玉米产量50公斤左右。
四改:改种耐密性高产品种
耐密型品种不完全等同于紧凑型品种,而是紧凑型玉米品种的进一步发展。耐密型品种首先要具有适宜密植的形态特征,即具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开叶距、低穗位和发达根系等形态特征,还能密植(5000株/亩)而不倒,果穗全、匀、饱,无空杆,还要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耐阴雨雾照能力、高密度适应范围和较强的施肥响应能力。
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残粒和病粒,经筛选的种子应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精选后的种子应进行包衣,以增强种子活力,防止病虫损害。确保种子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四改: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
通过大小垄种植和合理密植,可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生长的边际效应,使玉米单株与群体协调发展,同时便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减少粗缩病等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密度、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
改匀垄种植为大小垄种植时,一般大行距为70~80厘米,小行距为30~40厘米,播种深度为3~5厘米,可适当延迟玉米收获的时间。
四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
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水平较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作物需要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比例、数量、时间等;采用地表撒肥等不合理的施肥方法,引起大量的挥发和流失,肥效不高。
改配方施肥,一是要按照作物需要和目标产量,科学合理地搭配肥料种类和比例;二是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在需肥关键时期集中开沟深施,科学管理;四是水肥耦合,以肥调水。
四改:改半机械化种植为全机械化作业
推广玉米机械化作业,即耕地、播种、施肥、中耕、除草、收获等各个农事环节实施机械化作业。通过机械播种可以提高播种质量、加快播种进度、增加适期播种比例和出苗均匀度,实现一次播种保全苗,保证苗全、苗齐、苗壮。通过机械收获可以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玉米行距,并对玉米品种的抗倒性、整齐度和适期成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简化作业环节,提高作业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而且提高,培肥地力,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
关于玉米种植,今天就说到这儿。明年种植什么,还要农民紧随国家政策而定,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光靠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预期,还是把握好农产品的市场,抓准时机销售。
热门推荐:分享到:54人有用46人有用52人有用51人有用近些年,新业态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阳台农业、生物农业、智慧农关于天津人才落户新政的相关细节,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内部征求意见稿》,以及后来的《审议稿》。麻烦大家啦,我想问下玉米一般能长多高,一般什么时候能长到1米2以上,还有就是南方的玉米能种植两季吗?_百度知道
麻烦大家啦,我想问下玉米一般能长多高,一般什么时候能长到1米2以上,还有就是南方的玉米能种植两季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玉米品种不同高度也不一样,一般在1.5-2.5米之间。大喇叭口期一般就可以达到1.2米左右。这里是江淮地区, 可以利用地膜覆盖在清明时节播种第一季玉米,这季一般种植采收青玉米棒子的玉米品种。收获后,即可以种植第二季玉米,一般在10月上旬左右收获老玉米。
采纳率:35%
一般长两米五左右。十片叶的时候差不多一米二。海南能种两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玉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玉米即将上市,今年秋天能比去年价格高?|农产品|期货|玉米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参会报名:由新浪财经主办的银行业年度盛典“2017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银行综合评选颁奖典礼”定于8月24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举行,敬请期待。[]
新季即将上市。8月中旬,河南、山东等地新季春玉米将陆续迎来收获,8月下旬至9月初,华北新季春玉米有望全面上市。9月末,东北玉米也将进入收割季。
眼看着新一季的玉米要开卖了,玉米市场将有怎样的变化,种植户们该作何打算呢?一起来看看,这份来自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预测。
先看看今年以来 玉米市场的价格情况
3月份以来,国内玉米价格连续5个月反弹。7月份,全国产销区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1699元/吨、1837元/吨,分别比2月份回升12.8%、9.2%。但7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玉米价格开始呈现回落态势。
可以看出,无论是产区还是销区,现货还是期货,国内玉米价格全面回落的趋势较为明显,并且仍处于近年来的价格低位。7月份,全国产销区平均批发价格,与近年来的高点价格相比分别跌33.1%、33.9%。
短期看,新玉米上市前,国内玉米价格仍可能进一步趋弱。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国家玉米库存压力仍较大,去库存是当前玉米政策的重要任务,新玉米上市前,国家将继续开展大规模临储玉米拍卖活动,同时,前期成交的临储拍卖玉米,也将陆续出库,从而加大市场供应压力。另一方面,贸易商手中仍有一些存粮,需要在新玉米上市前出售。但新玉米上市前,市场仍处青黄不接时期,价格总体相对坚挺,下跌空间不大。
重点来了!新玉米上市大预测
一、价格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总体可能略高于去年
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将进一步增加,价格将面临季节性下行压力。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新玉米上市后,市场价格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总体价格可能略高于去年。形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玉米市场机制已经确立,类似去年取消临时收储那样的重大利空因素不会再现,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心态和积极性将明显好于往年。
二是当前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不存在大幅下跌的空间。
三是今年年度产需有望实现基本平衡,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矛盾有望缓解。一方面,玉米面积继续调减,预计产量也将随之下降。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明显上升。今年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上升,生猪养殖恢复增长,畜禽等其他养殖业持续发展,饲料消费也呈增长态势。产量下降,消费增长,将使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观,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作用。
四是新玉米上市季节,国家将暂停临储玉米拍卖。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明确临储玉米拍卖的原则,是在收购季节不打压市场。因此,临储玉米拍卖一般是在玉米收购季节结束后启动,新玉米大量上市前结束。比如,2016年临储玉米拍卖5月底开始,10月中旬结束。今年临储拍卖5月初开始,预计10月中旬以前将停止抛售。
五是为应对市场价格过度下跌以及“卖粮难”,国家有较成熟的应对预案。当出现价格过度下跌或“卖粮难”时,国家会启动储备玉米轮换,并加强金融服务,确保新粮收购资金充足并落实到位,甚至还可能对加工企业出台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入市收购。但鉴于国家庞大的玉米库存压力,今年新玉米上市价格也不大可能大幅上涨,对玉米价格的预期不宜过高。
二、建议农民:择机错峰售粮,保障收益
新玉米上市后,为增加收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农民朋友根据自身条件择机售粮。
1. 错峰售粮
新玉米集中上市期间,价格一般较低,收购商压级压价现象较多,东北产区通常在元旦至春节前集中售粮,应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售粮。
2.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售粮策略
不易保存或没有存储条件的玉米应适时出售;有仓储条件的农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把握销售策略。
一般在收购季节结束后市场价格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存储到来年4月份以后出售。
3. 订单售粮
农户可与用粮企业、合作社等提前签订收购合同,企业、合作社一般会提供从种子到生产技术和收购的“一条龙”服务,不仅产量有保障,价格一般也较高。
4. 改善存储条件
目前,农户存粮设施普遍较差,东北地区许多农户还是“地趴粮”,霉变、鼠害不仅造成产后损失,也往往迫使农民在上市高峰低价销售,市场风险较大。建议农民朋友多建“玉米楼子”,国家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对农户建设规范的“玉米楼子”有一定补贴,农户可积极申请。暂时无法建“玉米楼子”的农户也应尽量合理存放,采取措施避免雨雪渗入,保持通风条件,降低霉变风险。
种粮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还可申请扶持政策,兴建仓储、烘干等设施设备。
后语:大量朋友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做纯公益的农业信息工作小编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但村村联盟和大家相伴这么久又怎么能忍心放弃,毕竟还有那么多支持我们的朋友每天都在给我们加油打气,专注农业,热爱生活,坚持是因为一路有你,村村联盟——农业人牵手互助,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作者:XXX;来源:农民日报;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001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001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001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什么原因抑制玉米长势?玉米地块一块一块的,长得好的和长得不好的参差不齐的啊?_百度知道
什么原因抑制玉米长势?玉米地块一块一块的,长得好的和长得不好的参差不齐的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能是养料不均匀吧
养料均匀,看长势是受到了什么的抑制,有什么原因能使玉米受到抑制?
我不种玉米,只能给几个可能的建议了。1、玉米地得土壤是否未翻松,不通气。2、有些地是否养分过多,导致过肥了。3、是否有虫害。4、玉米种苗良莠不齐。5、水分不足。6、是否缺少某种养分。等等原因,你可自己去寻找并判断。
采纳率:27%
地的问题,再可能是除草剂或其他什么原因
一、脱毒(毒素和病毒),防治病毒性病和细菌性病:
玉米脱毒(毒素和病毒),壮苗,增产,并显著病防治毒病和细菌性病害,用第二号农用链霉素混合液。从小苗期开始(3-4叶),每10天左右一次,连续喷苗2-3次,使苗茁壮,增产功效显著,同时防治玉米病毒性矮花叶病,条纹矮缩病,粗缩病与细菌性青枯病和细菌性茎腐倒伏病(又叫烂茎病,烂腰病)。其中病毒病,务必在小苗期开始预防,或在初发病期5-7天一次,连防2-3次。茎腐倒伏病,发病迅速侵染后2-3天就使株倒折死亡,对该病首先用该混合液预防,若开始发病,3-5天一次,防2次即可,因该病属细菌性欧氏杆菌,用该混合液防治该细菌病可谓是药到病即除。
二、防治玉米真菌性病:
防治玉米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灰斑病、锈病、干腐病、穗(粒)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用第七号粉锈宁代森锰锌混合液。玉米纹枯病是普遍发生的严重病害,损失严重。该病是在即将抽雄穗开始显现病状,此时株高大,给防治操作带来不便,但该病危害部位与穗(粒)腐病,茎杆干腐病,均在果穗及果穗下部茎杆部,建议在即将抽雄穗前,株高在1.5米左右时(主要为了防治操作方便)喷全株。主要喷近地面处的茎杆预防。已经发病,在初发病期,喷果穗及果穗以下部分茎杆,7-10天一次,防1-2次即可控制不再发展。而防锈病、叶斑病、灰斑病,则要喷到全部叶面2次左右即可。
三、防治玉米螟虫、芽虫、夜蛾类、叶螨类害虫:
用第十号防虫混合液。虫害严重者,用较大的药量,3-5天连续防治2次。对钻入茎杆和果穗内的螟类害虫,专喷苗心。也可将其全部消灭。也可将杀虫药加进以上各混合液里防虫。
注:一季生长期,可加20%锌肥50克共2-3次,要在拨节前加最好。玉米是需锌较多的农作物,缺锌对产量影响较大,拨节以后加锌,增产作用降低。可加磷酸二氢钾100克,5%硼肥50克,尿素50克,三者可混合,共加2-3次。主要在拨节和灌浆期加,这由用户自主决定。~~~~~~~~~~~~~~~~~~~~~~~~~也可能是多年种玉米造成的吧
玉米出苗不齐原因:整地质量不均、播种时机掌握不同、播种深度不一致、重镇压质量差。由于当前出苗不齐,出苗偏晚等原因,有些地块出现了二、三类苗,生长很不平衡,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做好玉米促早熟措施。具体方法:一是搞好多铲多趟,以便有效地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玉米根系发育和早生快发,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二是对二、三类苗要采取吃偏饭的办法早追肥,增加追肥次数,实行单株管理,消灭三类苗。三是推广苗期深松技术,松土深度要达到20-30厘米,打破犁底层,接纳田间降水,蓄水保墒。四是采取化控促熟措施,在苗期、生育中期普遍推广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叶面肥,对玉米植株长势较高的地块,可在玉米抽雄(出蓼)前喷施“壮丰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既可防倒伏,促早熟,又能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提高产量品质,保证玉米安全成熟。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参差不齐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条纹矮缩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