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萧一菊九子夺嫡一女的去向何方?

分支族谱:12支
收录:41955人
萧何至至萧一菊公世系
依据1998年四川宜宾萧卓泉编撰《兰陵萧氏族谱》资料由萧世德删节录入 子成汤为黄帝18世。萧大心为黄帝46世。萧何为萧大心16世、黄帝61世。萧衍为萧何25世。萧一菊为萧何49世。 1世: 萧何。沛县人西汉开国丞相封侯。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甲辰公元前257年六月十五日申时。卒于汉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七月初八日终年64岁葬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妣周氏生年未详卒汉文帝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生子二: 萧禄无嗣、萧延。高后二年封何夫人禄母同为侯。 2世: 萧延。何公次子。汉定侯。妣刘氏生卒未详。生四子: 萧遗无嗣、萧则子萧庆、萧嘉子萧胜国绝。汉武帝元狩三年封何曾孙萧庆―萧寿成元封四年国除。汉宣帝地节四年封何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六世萧辅―七世萧获国除。汉成帝封六世萧喜―七世萧尊―八世萧章―九世萧禹王莽败绝、萧彪。妣吕氏生卒未详。 3世: 萧彪。延公四子。字伯文号光容。汉谏议大夫。生汉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119年)终年59岁。免官归东海兰陵中都乡中都里世称兰陵萧氏。妣张氏生卒未详。妣李氏生一子: 萧章。 4世: 萧章。彪公之子字德昭汉京兆尹。生于汉文帝后元六年癸末(公元前15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壬戌(公元前119年)终年39岁。妣周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皓。
5世: 萧皓。章公之子字季华以田为业。生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庚子(公元前141年)卒于汉昭帝元凤六年丙午(公元前75年)终年67岁。妣秦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仰。 6世: 萧仰。皓公之子字惠高以田为业。生于汉武帝元朔三年乙卯(公元前126年)卒于汉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公元前58年)终年69岁。妣张氏、金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望之。 7 世: 萧望之。仰公之子字长倩汉太子太傅。生于汉武帝元封四年甲戌(公元前107年)卒于汉元帝初元二年甲戌(公元前47年)终年61岁。东海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妣张氏、彭氏生卒未详生八子: 萧(关内侯)、萧育(光禄大夫)、萧咸(大司农)、萧由(中散大夫)另四子: 萧因、萧厚、萧实、萧威官职未载史册。 8世: 萧育。望之次子字次君号广成汉光禄大夫。生于汉昭帝元凤五年乙巳公元前76年)卒于汉平帝元始三年癸亥(公元3年)终年79岁。妣陶氏生卒未详生二子: 萧绍、萧绪。 9世: 萧绍。育公长子字级本汉御史中丞致仕返居兰陵。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丙子(公元前45年)卒于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壬戌(公元62年)终年107岁。妣赵氏、杨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闳。 10世: 萧闳。绍公之子。字充闾汉光禄勋。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庚寅(公元前3年)卒于东汉章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终年58岁。妣吴氏、马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阐。 11世: 萧阐。闳公之子字德光号宣堂汉济阴太守。生于东汉明帝永平六年癸亥(公元63年)卒于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己末(公元119年)终年56岁。妣赵氏、孔氏、郑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冰。 12世: 萧冰。阐公之子字履坚汉吴郡太守。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五年癸巳(公元93年)卒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甲午(公元154年)终年61岁。妣刘氏、曾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苞。&
13世: 萧苞。冰公之子字茂芳汉中山王相。生于东汉安帝元初元年甲寅(公元114年)卒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乙卯(公元175年)终年61岁。妣杨氏、赵氏生卒未详。生萧德泰、萧德春、萧德秦、萧德凑。妣范氏生卒未详生子萧周。 14世: 萧周。苞公五子字晋士东汉博士。生于东汉顺帝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七年壬午(公元202年)终年66岁。妣党氏、郑氏生卒未详生子萧矫(峤)。 15世: 萧矫。周公之子字雄武汉蛇丘长。生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己酉(公元169年)卒于三国魏明帝青龙元年癸酉(公元233年)终年64岁。妣韶氏、何氏生卒未详。生子萧逵。 16世: 萧逵。矫公之子字智达号隆。魏州从事。生于东汉献帝兴平二年乙亥(公元195年)卒于三国魏元帝景元二年辛巳(公元261年)终年66岁。妣孙氏生卒未详生子萧休。 17世: 萧休。逵公之子字景安魏孝廉。生于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卒于晋武帝太康十年己酉(公元289年)终年68岁。妣贺氏、曾氏生卒未详生子萧豹。 18世: 萧豹。休公之子字文昭晋广陵郡丞。生于三国魏齐王正始四年癸亥(公元243年)卒于晋惠帝太安元年壬戌(公元302年)终年59岁。妣姜氏生卒未详生子: 萧裔。 19世: 萧裔。豹公之子字崇光晋太中大夫。生于三国魏元帝景元二年辛巳(公元261年)卒于晋明帝太宁三年乙酉(公元325年)终年64岁。妣蓟氏生卒未详生子萧整。妣官氏生卒未详生子萧缎、萧茂。萧缎迁江西建昌。萧茂迁浙江会稽。 20世: 萧整。裔公之子字公齐晋淮阴令。生于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公元292年)卒于晋哀帝兴宁元年癸亥(公元363年)终年72岁。因中原战乱于东晋初(公元317年) 公携族人南迁过江居江苏之晋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称南兰陵。妣裴氏
生卒未详生子三: 萧镌(齐房始祖―萧乐子―萧承之―萧道成)、萧辖(梁房始祖)、萧烈(皇舅房始祖)。 21世: 萧辖。整公次子字良载。晋济阴太守。生于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卒于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壬辰(公元392年)终年68岁。妣袁氏生卒未详生子: 萧副子。 22世: 萧副子。辖公之子字益昌晋州从事。生于晋康帝建元二年甲辰(公元344年)卒于晋安帝元兴三年甲辰公元404年终年60岁。妣严氏生卒未详生一子: 萧道赐。 23世: 萧道赐。副公之子字祥臻。南朝宋兰台治中侍御史。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丁亥(公元447年)终年62岁。妣史氏生卒未详 生三子: 萧尚之、萧顺之、萧崇之。 24 世: 萧顺之。道赐次子名良字文纬南朝宋丹阳尹、领军将军。梁封太祖文皇帝。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甲辰(公元414年)卒于南朝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477年)终年63岁。妣张尚柔生长子萧懿次子萧敷。妣李太妃生三子萧衍、四子萧畅。妣陈太妃生五子萧融、六子萧宏、七子萧伟。妣吴太妃生八子萧秀、九子萧詹。妣费太妃生十子萧恢。妣黄氏。 25世: 萧衍。顺之三子。南朝梁开国皇帝梁武帝字叔达生南朝宋孝武帝太明八年甲辰公元464年七月十日子时南兰陵同夏里三桥宅萧家村院子今江苏省武进县。公元502年建梁。太清三年己巳公元549年五月丙申日侯景之乱时饿死在位48年终年86岁卒谥武葬丹阳县东三十里修陵今江苏省丹阳县陵口镇东南隅萧塘河庙号高祖。皇后郗氏无出。妣丁贵嫔生长子萧统(昭明太子) 、三子萧纲(太子) 、五子萧续(庐陵王、荆州刺史)。妣阮修容无出。妣吴淑媛生次子萧综(豫章王) 。妣董淑仪生四子萧绩(南康郡王) 、六子萧伦 (邵陵王、南徐州刺史) 、七子萧绎(湘东王、江州刺史) 、八子萧纪(武陵王、益州刺史)。妣丁充华、葛修容未详。养子萧正德(萧宏之子)。 26世: 萧统。萧衍长子昭明太子。字德施生于齐和帝中兴元年辛巳(公元501年)卒于梁中大通三年辛亥(公元531年)四月己巳日终年31岁&
葬安陵。妣龚氏生三子: 长子萧欢(豫章王) 、 次子萧誉(河东王) 、三子萧(岳阳王)。妣蔡氏生四子萧敕武昌王、五子萧鉴义阳王。 27世: 萧。萧统三子后梁宣帝。字理孙生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己亥公元519年公元555年称帝江陵建后梁。卒陈文帝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年44岁。妣王皇后生长子萧寮早夭。妣曹氏生子二子未详三子萧岿四子未详五子萧岩孙萧六子萧岌七子未详八子萧岑。 28世: 萧岿。萧三子后梁孝明帝。字仁远生梁武帝大同七年辛酉公元541年卒隋文帝开皇五年乙巳公元585年年44岁。妣张氏、闾氏生七子: 长子萧琮、次子未详三子萧、四子萧琢、五子萧Z、六子萧、七子萧`、八子萧r唐开国宰相有女萧氏为隋炀帝萧皇后。 29世: 萧。萧岿六子字时章。南海王。生于陈宣帝大建五年癸巳(公元573年)卒于唐太宗贞观七年癸巳(公元633年)终年60岁葬建康。妣朱氏(或顾氏)生于陈宣帝大建六年甲午(公元574年)卒于唐贞观十三年己亥(公元639年)终年65岁生子二: 萧钜、萧钧。其后裔出了七位唐朝宰相。 30世: 萧钧。萧二子字希谦。唐弘文馆大学士。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2年)卒于唐高宗乾封二年丁卯(公元667年)终年75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甲寅 (公元594年)卒于唐高宗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终年81岁生子二: 萧仲宣、萧灌。 31世: 萧灌。萧钧次子字玄茂。唐渝州刺史。生于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卒于唐高宗仪凤元年丙子(公元676年)终年53岁葬长安城西。妣陈氏生于唐高祖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卒于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公元684年)终年59岁。生子二: 萧嵩、萧仲豫。 32世: 萧嵩。萧灌长子字乔甫号体俊。唐玄宗宰相。生于唐高宗总章元年戊辰(公元668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八年己丑公元749年)终年81岁葬长安城西。妣谢氏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己巳(公元669年)卒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己巳公元729年)终年60岁。生子二:萧华唐肃宗宰相子萧恒―孙萧俯子萧悟―孙萧仿。、 萧衡。
33世: 萧衡。萧嵩次子字景平唐太仆卿驸马都尉。生于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公元684年)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壬戌(公元752年)终年68岁葬长安城西。妣唐玄宗女李氏新昌公主生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公元684年卒于天玄宗天宝十三年甲午公元754年终年71岁。生五子: 萧戡、萧复、萧巽、萧升、萧鼎。 34世: 萧复。萧衡次子字履初唐德宗宰相。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壬申(公元732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四年戊辰(公元788年)终年56岁葬长安城西。妣邓氏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壬申公元732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年丁卯公元787年终年55岁。生二子: 萧俭、萧湛―萧真―萧遘―萧祯萧江氏。 35世: 萧俭。萧复长子字骞号鹏举。唐湖南观察史留寓长沙湖南始祖。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壬戌(公元752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甲申(公元824年)终年72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丙申(公元756年)卒于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终年65岁生一子: 萧萱。 36世: 萧萱。萧俭之子生于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公元781年)卒于唐代宗会昌元年辛酉(公元841年)终年60岁葬长沙城南。妣袁氏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年丙寅(公元786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公元847年)终年61岁生一子: 萧道。 37世: 萧道。萧萱之子。生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公元860年)终年56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乙酉(公元805年)卒于唐懿宗咸通二年辛巳(公元861年)终年56岁生五子: 萧乾元、萧文元、萧体元、萧贞元、萧信元。 38世: 萧文元。萧道之子唐礼部尚书。生于唐敬宗宝历三年丁未(公元827年)卒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公元923年)终年96岁葬吉安大塘。妣杨氏生于唐敬宗宝历三年丁未(公元827年)卒于后梁未帝贞明六年庚辰(公元920年)终年93岁。葬吉安大塘。生二子: 萧霖、萧霁。
39世: 萧霁。文元次子。字月轩。洪州武宁令。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卒于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终年63岁葬吉水中乡归德里螺墨潭将军山。妣周氏生于唐僖宗乾符二年乙未(公元875年)卒于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终年62岁葬吉水白沙石牛潭西岸牡丹山。生一子萧焕。 40世萧焕。萧霁之子。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公元903年)卒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公元960年)终年57岁葬吉水牡丹山。妣黄氏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癸亥(公元903年)卒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壬戌(公元962年)终年59岁葬吉水牡丹山。生四子: 萧俨、萧保、萧仪、萧仁。 41世: 萧俨。萧焕之子。南唐大理卿。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二年甲申(公元924年)卒于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公元989年)终年46岁葬吉水牡丹山。妣李氏生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丑(公元925年)卒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己丑(公元989年)终年64岁。葬吉水牡丹山。生二子: 萧忠、萧信。 42世: 萧忠。萧俨之子。生于宋太祖乾德三年乙丑(公元965年)卒于宋仁宗明道二年癸酉(公元1033年)终年69岁葬吉水牡丹山。妣贺氏生于宋太祖乾德五年丁卯(公元967年)卒于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公元1032年)终年65岁葬吉水牡丹山。生一子: 萧谓。 43世: 萧谓。萧忠之子。生于宋太宗淳化五年甲午(公元994年)卒于宋仁宗天圣十年壬申(公元1033年)终年39岁葬吉水牡丹山。妣李氏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乙未(公元995年)卒于宋仁宗景v四年丁丑(公元1037年)终年43岁葬吉水牡丹山。生一子: 萧球。 44世: 萧球。萧谓之子。生于宋仁宗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卒于宋哲宗元v七年壬申(公元1092年)终年69岁葬吉水牡丹山。妣何氏生于仁宗宋天圣元年癸亥(公元1023年)卒于宋哲宗元v七年壬申(公元1092年)终年70岁葬吉水牡丹山。生一子: 萧范。 45世: 萧范。萧球之子。生于宋仁宗皇v五年癸巳(公元1053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终年62岁葬吉水牡丹山。妣范氏
生于宋仁宗至和元年甲午(公元1054年)卒于宋徽宗政和五年乙未(公元1115年)终年62岁葬吉水牡丹山。生一子: 萧标。 46世: 萧标。萧范之子。生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乙丑(公元1083年)卒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庚戌(公元1130年)终年47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妣周氏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乙丑(公元1085年)卒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丁未(公元1127年)终年42岁葬泰和县梅子坡。生四子萧升、萧景、萧昶、萧晟。 47世: 萧升。萧标之子。字清晏。宋进士授安仁教谕。生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己卯(公元1099年)卒于南宋孝宗乾道九年癸巳(公元1173年)终年74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妣文氏生于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公元110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辛巳(公元1161年)终年61岁葬泰和县梅子坡。生二子: 萧稷、萧稽。 48世: 萧稽。升公次子。字察庵。入国学授凤翔同知。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卒于南宋孝宗隆兴二年甲申(公元1164年)终年38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妣邹氏生于宋钦宗靖康二年丁未(公元1126年)卒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癸未(公元1163年)终年37岁葬泰和县渔衡乡。生三子: 萧一柏、萧一梅、萧一菊。 49 世: 萧一菊(湖南始祖)。宋明经进士。稽公三子。字梓贵号从之乳名长仲又名次伯。生于元泰定元年甲子公元1324五月初五日午时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颈大丘圳上梅子坡长富土地垣内。殁明永乐十九年辛丑公元1421年正月十五日午时殁享年98岁葬横板桥猴子田祖师踏座龟蛇会合形。妣廖太君生于元泰定三年丙寅公元1326正月初十申时殁明永乐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四月初二卯时殁享年90岁葬湖南邵阳县李子园。生九子萧诚、萧明、萧政、萧治、萧汉、萧室、萧江、萧山、萧统和一女晚姑适唐桂先探花郎。 九房后裔于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在湖广宝庆府买刘希鼎刘希宽兄弟房十三间去银四百八十两建九公祠修总谱。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萧姓社区]
Powered by Jiapu.tv,中国家谱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2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 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
黄帝到萧何至萧一菊 世系通谱(1至61至49世)
黄帝到萧何世系&一世: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姬水,又姓姬,有熊氏少典之子,母附宝。葬陕西黄陵县桥山。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子昌意(颛顼之父)、少昊、休、清、辉、平、苍林、万阳等二十五子,得姓十四人。元妃嫘祖,生子玄嚣、昌意。另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虞舜重华、象;黄帝--昌意--颛顼—鲧--大禹(姒姓,夏始祖)--夏启。二世:玄嚣,少昊氏。黄帝长子。青阳氏。三世:峤极。四世:帝喾,名俊,高辛氏。元妃有邰氏姜嫄生子稷(姬姓,名弃,周始祖)、次妃有绒氏简狄生子契(子姓,商始祖),次妃陈锋氏庆都生子帝唐尧(放勋,子丹朱)、次妃【女取】【此言】氏常仪生子帝挈。五世:契(子姓,商始祖)六世:昭明七世:相土八世:昌若九世:曹圉十世:冥(园)十一世:振(王亥)十二世:微(上甲)十三世:报乙十四世:报丙十五世:报丁十六世:主壬十七世:主癸(字辛)-------------------------------十八世:天乙(子姓,成汤,字履),在位三十五年。子太丁、外丙、中壬十九世:太丁。子太甲二十世:太甲(字子,太宗),在位三十三年。子沃丁、太庚。二十一世:太庚(字辨),在位二十五年。子小甲、雍已、太戊。二十二世:太戊(字密,中宗)。子仲丁、外壬、河亶甲二十三世:河亶甲(字整),在位九年。子祖乙。二十四世:祖乙,在位十六年。子祖辛、沃甲(子南庚)二十五世:祖辛(字旦)。子祖丁二十六世:祖丁(字新),在位二十三年。子阳甲、盘庚、小辛、小乙。二十七世:小乙(字敛),在位二十八年。二十八世:武丁(字昭,高宗),在位五十九年。子祖庚、祖甲二十九世:祖甲(字戴)。子廪辛、庚丁。三十&&世:庚丁(字嚣),在位二十一年。子武乙。三十一世:武乙(字衢)。子太丁。三十二世:太丁(&字托)。子帝乙。三十三世:帝乙(字羡),在位三十七年。子:微子启(周诸侯国宋一世祖)、微仲衍、帝辛(商纣王)-----------------------------------------三十四世:宋微仲(字衍)三十五世:宋宋公(字稽)三十六世:宋丁公(字申)三十七世:宋泯公(字共),弟宋炀公熙三十八世:宋厉公(字鲋祀)三十九世:宋厘公(字举),在位28年。注《史记》诸侯年表始载前841年厘公十八年。四十&&世:宋惠公(字覸】),在位30年。四十一世:宋哀公(字阚)。在位1年。四十二世:宋戴公(字仂),在位34年。子宋武公司空继位—子宋宣公力—弟宋穆公和—宣公子宋殇公与夷—穆公子宋庄公冯—子宋闵公捷,十一年南宫长万之乱(公元前682年。萧大心杀子游,立宋湣公弟)宋桓公御说—子宋襄公兹甫(春秋五霸之一)。另宋闵公--弗父何—宋父周—世子胜—正考父—孔父嘉(孔姓始祖)—木金父—睾夷父—防叔(奔鲁)—伯夏—叔梁纥—孔丘四十三世:宋衍公(字乐父)。子忠、宝、畅四十四世:宋忠公(字宣)四十五世:宋宋公-----------------------------四十六世:萧叔大心(萧姓始祖,字正义,公元前722—634,前682平定南宫长万之乱,立宋桓公)。妣秦氏(前721—634),子:璞、垳、玉四十七世:萧玉(字琢成,前692—608)),妣薛氏(前690--609),子:和、平四十八世:萧平(字鸣谦,前661--585)),妣姬氏(前659--585),子:桂、兰四十九世:萧桂(字芬芳,前632—545)),妣姬氏(前631--557),子:锦五十&&世:萧锦(字文绣,前582—514)),妣狩氏(前582--512),子:泉五十一世:萧泉(字达海,前555—480)),妣申氏(前554--481),子:焕、巍五十二世:萧焕(字有章,前526—453)),妣虞氏(前527--457),子:擎、荣、矩五十三世:萧荣(字耀之,前482—411)),妣吴氏(前479--415),子:溥&五十四世:萧溥(字泽环,前445—389)),妣范氏(前452--391),子:仁&五十五世:萧仁(字宗德,前430—375)),妣姬氏(前430--375),子:子佐&五十六世:萧子佐(字仲弼,前403—332),周显王三年宋国宰相。妣伍氏(前402--352),子:馨&五十七世:萧馨(字舆应,前376--315)),妣杜氏(前376--310),子:博&五十八世:萧博(字学圣,前358—285)),妣刘氏(前356--286),子:柱&五十九世:萧柱(字栋材,号不疑,前331—266),妣刘氏(前330—260),子:琳六十&&世:萧琳(字贡玉,前294—228),妣裴氏(前293—225),子:何&六十一世:萧何(字提,前257—193),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汉高祖六年正月丙午封酂侯八千户,功人第一。父子兄弟十余人皆封食邑。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文终侯。&&萧何至萧一菊世系通谱&1世: 萧何。汉丞相。生于周赧王五十八年(公元前257年),卒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终年65岁,葬于山东兖州兰陵(今山东峄县)。妣张氏,生子三: 萧禄、萧同、萧延。【见历史背景1】2世: 萧延。汉赞定侯。生于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承袭父爵。妣刘氏、吕氏生四子: 萧遗、萧则、萧嘉、萧彪。3世: 萧彪。字伯文,号光荣,汉谏议大夫。生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终年60岁。免官后,归东海兰陵(今山东峄县),世称兰陵萧氏。妣张氏、李氏,生一子: 萧章。4世: 萧章。字德昭,汉京兆尹。生于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终年40岁。妣周氏、曹氏、亦曰郭氏,生一子: 萧皓。5世: 萧皓。字季华,以田为业。生于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卒于汉昭帝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终年68岁。妣秦氏,生一子: 萧仰。6世: 萧仰。字惠高,以田为业。生于汉武帝元溯三年(公元前126年),卒于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终年70岁。妣张氏、金氏,生一子: 萧望之。7 世: 萧望之。字长倩,汉大臣。生于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卒于汉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终年61岁。东海兰陵(今属山东苍山)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父辈以种田为业。好学,渐为官。兰陵萧氏是山东大族,数百年不衰。妣张氏、彭氏,生八子: 萧伋(关内侯)、萧育(光禄大夫)、萧咸(大司农)、萧由(中散大夫),另四子: 萧因、萧厚、萧实、萧威无官,未载史册。8世: 萧育。字次君,号广成,汉光禄大夫。生于汉昭帝元凤五年(公元前76年),卒于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终年80岁。妣陶氏,生一子: 萧绍。9世: 萧绍。字伋本,汉御史中丞,致仕后返兰陵。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卒于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终年74岁。妣赵氏、杨氏,生一子: 萧闳。10世: 萧闳。字充闾,汉光禄勋。生于汉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卒于东汉章和二年(公元88年),终年91岁。妣吴氏、马氏,生一子: 阐。11世: 萧阐。字德光,号宣堂,济阴太守。生于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卒于东汉元初六年(公元119年),终年74岁。妣赵氏、孔氏、郑氏,生一子: 萧冰。12世: 萧冰。字履坚,汉吴郡太守。生于东汉永元五年(公元93年),卒于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终年62岁。妣刘氏、曾氏,生子: 萧苞。13世: 萧苞。字茂芳,汉中山王相。生于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卒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终年62岁。妣杨氏、赵氏,生萧德泰、萧德春、萧德秦、萧德凑,范氏生子萧周。14世: 萧周。字晋士,东汉博士。生于东汉永和元年(公元136年),卒于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终年67岁。妣党氏、郑氏,生子萧矫(峤)。15世: 萧矫。字雄武,汉蛇丘长。生于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卒于三国魏青龙元年(公元233年),终年65岁。妣韶氏、何氏,生子萧逵。16世: 萧逵。字智远,号隆,汉为州从事。生于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卒于三国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终年67岁。妣孙氏,生子萧休。17世: 萧休。字景安,举孝廉。生于三国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卒于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终年69岁。妣贺氏、曾氏,生一子萧豹。18世: 萧豹。字文昭,晋广陵郡丞。生于三国魏正治四年(公元243年),卒于晋太安元年(公元302年),终年60岁。妣姜氏,生子裔(一说妣王氏,生子二: 萧裔、萧裒)。19世: 萧裔。字崇光,晋太中大夫。生于三国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卒于晋太宁三年(公元325年),终年65岁。妣蓟氏,生子萧整。官氏生子萧缎、萧茂。缎播迁江西建昌,茂迁浙江会稽。20世: 萧整。字公齐,晋淮阴令。生于晋元康二年(公元292年),卒于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终年72岁。因中原战乱,于晋初(公元317年) 携族人从东海兰陵南迁晋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丹阳市),称南兰陵。妣裴氏,生子三: 萧隽、萧辖、萧烈。21世: 萧辖。南朝梁皇房始祖,晋济阴太守。生于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卒于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终年69岁。有子: 萧副子。22世: 萧副子。字益昌,南朝宋州从事。生于晋建元二年(公元344年),终年60岁。妣严氏,生子: 萧道赐。23世: 萧道赐。字详臻。南朝宋书侍御史。生于晋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卒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终年63岁。妣史氏: 生子三: 萧尚之、萧顺之、萧崇之。24 世: 萧顺之。字文纬,太祖文皇帝。历官侍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卒于宋顺帝升明元年(公元477年),终年 64岁。妣: 张尚柔皇后,李太妃、陈太妃、吴太妃、费太妃、黄氏等,生十子: 长子萧懿、次子萧敷、三子萧衍、四子萧畅、五子萧融、六子萧宏、七子萧伟、八子萧秀、九子萧詹、十子萧恢。25世: 萧衍。南朝梁开国皇帝,梁武帝,字叔达,生于南兰陵中都里(464年,今江苏省武进县)。与南齐同族,仕齐,曾任雍州刺史。后乘齐乱,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学能文,勤政爱民,是喜欢做和尚的皇帝。后于侯景之乱时饿死(549年),终年85岁,卒谥武,庙号高祖。皇后名不详,妾有丁贵嫔、阮修容、吴淑媛、董淑仪、丁充华、葛修容,生九子:长子萧统(昭明太子) 、次子萧综(豫章王) 、 三子萧纲(太子) 、四子萧绩(南康郡王) 、五子萧续(庐陵王、荆州刺史) 、 六子萧伦 (邵陵王、南徐州刺史) 、七子萧绎(湘东王、江州刺史) 、八子萧纪(武陵王、益州刺史) 、 养子萧正德(萧宏之子)。26世: 萧统。梁武帝萧衍长子,昭明太子。生于齐东昏侯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卒于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终年31岁,葬安陵。有五子: 长子萧欢(豫章王) 、 次子萧誉(河不王、湘州刺史) 、三子萧詧(后梁第一任帝)、四子萧敕、五子萧监。27世: 萧詧。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后梁第一任帝,宣帝。有四子: 萧岑、萧岩、萧岿(后梁第二任帝,孝明帝)、萧岌。28世: 萧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后梁第二任帝,孝明帝。有七子: 长子萧综、次子萧瓛、三子萧琢、四子萧璟、五子萧珣、六子萧玚、七子萧瑀;有女萧氏为隋炀帝皇后。29世: 萧珣。字时章,后梁孝明帝萧岿第五子,南海王。生于陈宣帝大建五年(公元573年),卒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终年61岁,葬建康。妣朱氏(顾氏),生于陈宣帝大建六年(公元574年),终年66岁,生子二: 萧巨、萧钧。其后代出了七位唐朝宰相。30世: 萧钧。字希谦,唐谏议大夫。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卒于唐高宗干封二年(公元667年),终年76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生于隋开皇十四年 (公元594年),终年82岁,生子二: 萧仲宣、萧玄茂。据福建黎畲《河南郡萧氏族谱》记载,萧钧,谏议大夫,后为崇文馆学士。生子萧灌。31世: 萧灌。字玄茂,唐渝州刺史。生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卒于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终年54岁,葬长安城西。妣张氏,生子二: 萧嵩、萧仲豫。32世: 萧嵩。字乔甫,唐宰相。生于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卒于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终年82岁,葬长安城西。妣谢氏,生子二: 萧衡、萧华。33世: 萧衡。字景平,唐太仆卿驸马都尉。生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卒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终年69岁,葬长安城西。妣李氏新昌公主,生五子: 萧戡、萧复、萧巽、萧升、萧鼎。34世: 萧复。字履初,唐宰相。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终年57岁,葬长安城西。妣邓氏,生二子: 萧俭、萧湛。35世: 萧俭。字骞,唐湖南观察史。生于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卒于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终年73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一子: 萧萱。36世: 萧萱。生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卒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终年61岁,葬长沙城南。妣袁氏,生一子: 萧道。37世: 萧道。生于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卒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终年57岁,葬长沙城南。妣李氏,生五子: 萧干元、萧文元、萧体元、萧贞元、萧信元。38世: 萧文元。唐礼部尚书。生于唐宝历三年(公元827年),卒于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终年97岁,葬吉安大塘。妣杨氏,生二子: 萧霖、萧霁。39世: 萧霁。后唐进士。生于唐干符元年(公元874年),卒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终年64岁,葬吉水中鹄乡归德里螺陂墨潭将军山。妣周氏,生一子: 萧焕。40世: 萧焕。生于唐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卒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终年58岁,葬吉水牡丹山。妣黄氏,生四子: 萧俨、萧保、萧仪、萧仁。41世: 萧俨。生于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卒于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终年47岁,葬吉水牡丹山。妣李氏,生二子: 萧忠、萧信。42世: 萧忠。生于宋干德三年(公元965年),卒于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终年69岁,葬吉水牡丹山。妣贺氏,生一子: 萧谓。43世: 萧谓。生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卒于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终年39岁,葬吉水长畲山。妣李氏,生一子: 萧球。44世: 萧球。生于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卒于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终年70岁,葬吉水长畲山。妣何氏,生一子: 萧范。45世: 萧范。生于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卒于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终年63岁,葬吉水长畲山。妣范氏,生一子: 萧标。46世: 萧标。生于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卒于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终年48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圳上(今之泰和县中龙乡黄砂村下车田)。妣周氏,生四子: 萧升、萧景、萧昶、萧晟。47世: 萧升。宋进士。生于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卒于南宋干道九年(公元1173年),终年75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圳上(今之泰和县中龙乡黄砂村下车田)。妣文氏,生二子: 萧稷、萧稽。48世: 萧稽。宋吴湖县丞。生于宋靖康元年(公元1127年),卒于南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终年39岁,葬泰和县梅子坡圳上(今之泰和县中龙乡黄砂村下车田)。妣邹氏,生三子: 萧一柏、萧一梅、萧一菊。49 世: 萧一菊(湖南始祖)。字子贵,号从之,乳名长仲,又名次伯。生于宋绍兴十四年甲子(公元1144年)五月初五日午时。因避金乱,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鹅颈大丘圳上梅子坡长富土地垣内分出,携九子一女徙家湖南,旦落横板桥罗子塘茅坪。嗣孙遍及湘、黔、桂、蜀等地,为我国西南部的开发和农业发展广辟田园,为培育人才增添新秀。宋淳佑元年辛丑(公元1241年)正月十五日午时殁,享年98岁,葬隆回县横板桥镇立志村罗子塘。他一生以清白传家,理学育人。妣廖太夫人,宋绍兴十六年丙寅(公元1146年)正月初十申时生,宋端平二年乙未(公元1235年)四月初二卯时卒,享年90岁,葬于湖南隆回县李子园。生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九男和一女,闺字晚,适唐。据宝庆府志载:萧一菊及其次子明、六子室、七子江、九五统的嗣裔共有进士五人,举子一人,贡生五人。【见历史背景2】&附件:【历史背景1-萧何】:汉代为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中国继秦朝后第二个大统一的王朝。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则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王”算起。汉朝前期为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又称西汉、前汉(前202年—8年);后期为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又称东汉、后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文官首长丞相管行政,武官首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张骞出西域(今新疆)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全国已有长安、洛阳、邯郸、江陵、吴、寿春、番禺、成都等商业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西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在史学方面,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科技方面,西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丝絮和麻造纸,是纸的远祖,而东汉时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纸。造纸术成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张衡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够预报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张仲景因《伤寒杂病论》而被尊为中华“医圣”、中医之祖,医学家华佗因医术精湛更是享誉盛名。汉代也是中国最早发明瓷器烧造的时代。汉代历史名人主要有刘邦、张良、萧何、韩信、司马迁、李广、李陵、张骞、司马相如、卓文君、孔融、张骞、班超、张衡、霍去病、东方朔、蔡伦、张仲景、华佗等等。&【历史背景2-迁湘始祖萧一菊】:宋朝自建立以来,强盛时期不长,战乱迭起,民不聊生。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公元1126年,宋钦宗清康元年,金兵攻入开封,劫走徵宗、钦宗两位皇帝,掳走皇后、太子和太后,禁锢金国十多年。接着割让城池、掠夺财宝、残害百姓,致使赵宋南渡,北宋灭亡。次年宋高宗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金国攻占北宋后,野心勃勃,力图吞食南宋江山,多次大举入侵,进攻江南。南宋为了抵御金田掠夺中原,召赏岳飞,并从云南召回其次子岳雷统兵抗金。在民众中,诏旨迁户移民,安营扎寨。以江西江阴为要地,倚江为险,置营寨于城北君山山麓,为战守重地,抗击金兵吞食中原。由于宋室权奸当道,奉行投降卖国政策,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忠良岳飞。国力衰弱、战祸连年,生灵涂炭,出现了有名的赵宋南渡,称南渡逃生民众为“南人”。在战乱纷纷的年代里,萧一菊激扬爱国热情,响应南宋迁户移民诏旨,舍弃家园,躲避金乱,离开祖籍。毅然携九子一女,别离吴地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迁徙楚地湖南宝庆府,落横板桥罗子塘茅坪安居创业(今湖南隆回县横板桥镇立志村)。【萧一菊墓园文物史迹】萧一菊墓园由其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九子始建于公元1241年(宋淳佑辛丑),距今近800年。墓园地处湖南省隆回县横板桥镇立志村罗子塘茅坪猴子田,占地约10亩。墓园肃穆壮观,一派古风。墓座为龟蛇会合,前带河,后披山,坟冢隆起,仰卧微坡,上枕群峰,下视平川。墓堆是用青平板料石镶成的乌龟形。坟冢空阔处两侧是料石砌成的略低于主碑的蛇形石墙,半圆形与主碑衔接,合抱祖墓,显出龟蛇会合形状。墓前是可容纳百人的拜祭台。台前摆设着精雕细刻的石质香炉、香案、供桌、矮凳等祭祀装备,令人肃然起敬。台下是用四方形料石铺成的宽大的轿马停羁场,场两旁有石级阶梯,供人出入。萧一菊子孙已逾百万之众,遍布祖国中西部各地。萧一菊墓园雄伟壮观,肃穆严谨,是宋朝以来隆回境内少有的一处历史悠久、艺术高深、富有民族特色的一座古墓。保护好这座古墓,意义深远,价值甚高。隆回县人民政府以隆政发(2002)10号文件,确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生九子之重生小龙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