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诵读与解析思想总解

解读三字经(44集)钱文忠 - 百家讲坛,有声小说网
┆┆┆┆┆┆┆┆┆┆┆┆┆┆
┆┆┆┆┆┆┆┆┆┆┆┆┆┆
┆┆┆┆┆┆┆┆┆┆┆┆
论坛名称:
解读三字经(44集)钱文忠
【名称】 解读三字经(44集)钱文忠
【分类】 百家讲坛
【格式】 MP3
【音质】 32 kbps
【语言】 国语
【备注】 无
《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
共有44集&&
首页 上一页
页次:1/5页 转到: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评书吧网站 站长信箱:
如本站资源侵犯您的权利请告知,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请试听后去购买正版光盘,其版权归相关影音公司所有
ICP备案许可证: 冀ICP备号-8《钱文忠解说三字经》
《三字经》第十一讲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画外音:《三字经》认为,熟读四书之后,要先学通《孝经》,然后就该学习六经了。我们平常说的四书五经,而《三字经》当中为什么要说学习六部经典?学习六经都有哪些好处?又有哪些负面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为什么历代帝王都非常推崇《孝经》?而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些著名学者,又为什么要猛烈抨击《孝经》?对于充满神秘色彩的《易经》,我们又该如何认知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十一集。)
仅仅了解四书,当然是不足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接下来《三字经》规定的是哪一本书呢?或者它提出来的是哪一本书呢?那就是《孝经》。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什么意思呢?《孝经》学通了,四书熟悉了,那一般来讲在古代就是指背会了,能够背出来,然后可以去学习六经。当然大家要注意,《孝经》是一部很特别的经典,它非常有意思,也是非常奇怪的一点是: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传统中国的统治者都非常喜欢《孝经》,都大力地弘扬《孝经》。道理在哪里呢?《孝经》讲的不光是孝道,它指出,真正的孝是一种什么,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最根本的东西。每一个人都以什么来开始自己的孝道呢?侍奉自己的双亲,先对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直系的长辈有一份孝心。然后这个孝心推广出去,把这个孝心从自己的家族当中推广出去,推到最后推成什么?推成忠君,就是你要把国君当君主,也视作自己的父母,民之父母。你要用孝顺父母的心,用这个孝道来培养出一种、推出一种忠君的思想。这么一来,就将作为一切德行最根本的孝,和忠君的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变得密不可分。哪一个国君会不喜欢这部经典?但是非常有意思,学术界或者一些真正的学者,很独立的学者,对于《孝经》的评价历来很低。十三经里头,恐怕对于《孝经》的评价恐怕是最低的。有的学者干脆说,《孝经》这部经嘛,半个小时看看就够了。这在老一辈学者对待经典的态度当中,绝对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
(画外音:近代中国一些学者,对待《孝经》的态度,鲁迅先生是最有代表性的。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对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孝道本是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但为什么这些著名学者会反对《孝经》呢?)
这个当然跟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一种非孝的一种思想有关系,那个时候我们提倡反封建,而反封建我们发现,在封建社会里面,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孝道。如果不把这个孝道给反掉,这个忠君的思想反不掉,因为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剥离不了的。所以五四时期兴起过一种非孝的态度,当时专门有这种文章题目就叫《非孝》。当然这样的一种态度,访到今天我们可以商榷的,不一定等于当时,离开现在也将近90年吧,当时这个非孝的观点一定是对的。但是这就影响到好多学者,特别是近现代的学者,对《孝经》的评价极低,这就和皇帝的倡导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一点也是这部经的一个非常独特的,非常奇怪的一个地方。和《孝经》有关的故事很多,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讲过,比如“黄香三枕”这样的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我们怎么来看传统文化当中的核心概念,《孝经》所传达的“孝”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我讲的第一个例子是东晋孝武帝和《孝经》的故事。东晋的一个皇帝,大家看,这个皇帝名字当中有孝,叫孝武帝。根据晋书讲,这个皇帝是很聪明的,从小啊,所谓“幼称聪悟”,从小就以聪明、有悟性著称,这个东晋孝武帝。他从小在《孝经》的教育下长大,自己很早就开始宣讲《孝经》,但是大家知道,当他的父亲死了以后,他的父皇驾崩了,他什么一个态度?大家知道吗,他根本不哭,完全一点都不悲。旁边好多大臣看不下去,说皇上您啊,根据《孝经》啊,您这起码要哭一哭的嘛,你父皇没了嘛。大家知道这个皇帝孝武帝怎么回答的“哀至则哭,何常之有”,说你们啰嗦不啰嗦啊,我真要悲痛到受不了的,我会哭的,难道我经常要哭啊?这么一个皇帝。这个皇帝不仅是不孝,而且啊乌烟瘴气。最后治了他的是谁呢?谁把他给治了呢?是他的一个宠妃。他对父亲没什么孝道,但是他特别宠爱自己的一个妃子,宠爱得不得了。这个妃子姓张,将近30岁,当然这孝武帝那时也比较大了。这孝武帝跟这个妃子开了一个玩笑,什么玩笑呢?“汝以年当废矣”,你啊,要论你的年龄,我应该把你给废了,为什么,那时候年龄一位女士到30岁就算比较大了。大家知道这个妃子怎么治这个孝武帝的吗?当天晚上把他弄死。这就是一个嘴上讲孝道,实际上根本跟孝道风马牛不相及的这个一个皇帝的最后下场。
(画外音:孝武帝从小读《孝经》,自己还宣讲《孝经》,但他实际上根本不懂得孝道。而帝王之家为了争权夺利,杀父弑兄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虚伪,也使《孝经》变得复杂起来。那么关于《孝经》,还有什么奇特的故事呢?)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诵《孝经》以退黄巾。汉朝有一个人叫向栩,这个人很奇怪的一个人,年轻时候啊,在家读《老子》,好像是在研习道家的学问,好像在学道。但是他又像是一个狂生,怎么狂法呢?他经常披头散发,拿根红带子系在头上,长年累月坐在一块木板上,他不起来的,也不是打坐,就坐在那儿。坐到什么地步大家知道吗?这块木板上居然出现了他膝盖的印迹。坐功很好的,把木板都快坐穿了。不喜欢说话,平时也不说话。喜欢什么?长啸,平时不说话,一高兴就吼两嗓子,长啸两下子。有客人来了,拜访他,他也见,你进来吧,但是进来以后怎么样呢?他也不跟人家好好说话,也不跟人家长啸,他趴在那里不理你。就这么一个人,这是史书上的记载。向栩有时候骑着一头驴上街乞讨,有的时候又满大街找那些乞丐到自己家里又吃又住又玩儿。就这么奇怪的一个人,当时的人啊,看不懂,都认为这是个高人,这个人高。一般我们认为,看到这种比较奇怪的人,要么认为他疯,要么认为他傻,接着我们就认为这个人高,实在是高。那么好多那个时候当官的啊,就要征召他出来当官,我们这里还有这么一高人,做事情跟别人都不一样。他都不出来,拒绝当官。别人认为这真是个高人,越来越高。终于有一天,朝廷啊,征召他当一个比较大的官,这向栩出来了,他出来当官了。这个人还越混越大,这个向栩,混到了什么地步,混到了朝廷里面的诗中,那时朝廷里面很大的官了。每当朝廷里面讨论军国大事,他就一脸正气,大义凛然,弄得别的臣子见到他有点怕,向先生,都觉得这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终于有一天,黄巾闹起来了,黄巾军遍地起义,那么宫廷里面要讨论了,要出兵去镇压嘛。这向栩在那儿说,不用出兵。那别人就问他,你有什么高招?你平时都侃侃大言啊,他说“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就不必派兵了,派一个将领到河上,黄河上,朝着北面去朗诵《孝经》,贼啊,自然就消灭了。所以这个叫做诵《孝经》以退黄巾,很怪的一个故事。大家知道这个向栩就是提倡读《孝经》可以击退黄巾的这个人的结局是什么吗?当时有个宦官叫张让,在旁边早就看他不顺眼,看他怪人不顺眼,其实又不怪,弄得自己很怪。你不说说诵《孝经》以退黄巾吗?明摆着你是不打算让朝廷发兵去剿灭黄巾了,那看样子你跟黄巾有勾结嘛,干脆就把他下狱给弄死。这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诵《孝经》以退黄巾的故事。
(画外音:向栩以为读读《孝经》就可以退兵,这当然十分可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孝经》在人们心中是一部劝人向上的经典。我们今天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理解《孝经》,既不能由孝推出愚忠,更不应该丢掉孝道的传统美德。)
《三字经》不是讲了吗,四书《孝经》读好了,接着就应该要读六经了。顾名思义,六经应该是指六部经典。这是哪六部经书呢?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如果没有接触过《三字经》的或者第一次接触《三字经》的人,一到这里我相信脑袋就炸了,为什么?乱了啊。诗、书、易、礼、春秋,怎么号六经啊?这不才五部吗,那难道《三字经》那个作者连数数都数错了吗?为什么明明把五部经他要叫六经呢?
(画外音:我们常说四书五经,《三字经》中提到的,也只有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经,但为什么要说号六经呢?难道是《三字经》中出现了错误,还是另有什么其他原因?)
《三字经》流传了那么多年,在这方面是不会出错的,这个问题就是出在《三字经》里边的诗书易礼春秋的“礼”上头。《三字经》里边的“礼”指的是两部经,一部叫《周礼》,一部叫《礼记》。所以《三字经》的诗书易春秋,每部确有所指,而这个礼却是指的两部经。诗-《诗经》、书-《书经》、易-《易经》、春秋-《春秋》、礼-《周礼》《礼记》。这六步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各占了一个第一,也就是说,这六经有六个第一的地位在中国文化史上。哪六个第一呢?《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书经》(《尚书》)第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易经》第一部经典;《周礼》第一部组织管理和典章制度总集;《礼记》第一部文化资料汇编;《春秋》第一部编年史。所以这六经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有无可替代的崇高的地位的,大家看看,就这一点而言,谁能够说六经的价值不高呢?《论语》认为这些经典能够使人思想纯正,言语高雅,礼貌而规矩。《论语》里边就有这样的思想。真正地理解了这六部经典,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次序井然。那么难道六经所能带给我们的都是好东西吗,难道它就没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吗?
(画外音:六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人认为熟读六经,可以使人气质温厚,通达世事,端庄有礼,聪慧有为。如此之好的六经难道还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吗?)
这也要看我们怎么去学习,怎么去理解六经。假如学习不得法,假如我们的理解有偏颇,那么六经有的时候也不是不会产生那么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一点并不是我们现代人所注意到的,古人就有这个智慧。《礼记.经解》篇接着上面的话就告诉我们,六经是可能有不良的影响的。“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诗之失,愚,《诗经》所能够可能带来的过失,它所能够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愚,愚昧的愚。怎么说呢,你用一种不是什么太好的方法去学《诗经》,你有可能变得什么,诗歌你是会背很多了,但是整天的无病呻吟,咬文嚼字,不顾大节,扭捏作态,那么这类文人,谁能说他们不愚蠢呢?所以,诗之失,愚。
书之失,诬,《尚书》也有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如果我们学的不得法,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它的真精神。因为我们知道历史都是后来人编的,里面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谁能够完全相信历史。孟子说得非常直截了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大家,如果你不加分析,不跟自己的人生经验相结合,不跟实际情况相结合,你一味迷信书本,你不上当谁上当?
乐之失,奢,这是什么意思呢?艺术文化发达、繁荣当然是值得欢迎的,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是如果走偏了,也不是不可能使社会的风气变得奢靡。我们老讲靡靡之音,靡靡醉醉的,生活太舒服了,也不是没有这个危险。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好多文明古国是在什么时候灭亡的,诸位,恰恰是在文化艺术达到顶峰的时候突然灭亡。玛雅文化,留下多少多么漂亮、多么巍峨、多么神奇,没有了。好多这种古代文明正是在它创造了非常繁荣的、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的时候,紧接着突然衰亡了。这里面透露出来的消息难道不正是证明了乐之失,奢吗?
易之失,贼,《易经》我们知道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知识,自然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这我们下面也会讲。可是呢,有些人的路数可能是有点问题,什么一个路数呢?过分地看重、机械地认识《易经》里面神秘的算卦、算命这样的一种成份。所谓掐指一算如何如何,这就难免有点贼头贼脑的。古人讲,察见渊鱼不详,什么意思啊?你往那儿一看,河里面每条鱼我都看见了,你别以为这是你眼力好,古人认为是不详的,不是好事。你有时候觉得什么事我都知道,天上一点事我都知道,大家看在传统中国好多算命的人是什么人?盲人。不是盲人也得装成盲人,不然你算命人家不信,总得这么算,这样话比较像,眼睛瞪得大大的谁理你。为什么?因为传统有一种说法,这个人泄露了天机,贼。当然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我们不在这里评论,而是讲传统中国有这么一种思想。这种思想贼头贼脑往往并没什么用,我们不说古人,举一个不太远的例子。我们知道决定中国的命运的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淮海战役。当初国民党有一支重兵,战斗力也比较强的一支机械化部队,它的司令叫邱清泉,也是很著名的一个将领。他带领部队驻扎下来,在一个院子里。他一看,这不像话,院子中间怎么有棵树啊,那院子中间有个木头这不就是困吗?他一算,不行,把我困住了,下令,把这个树给砍了。他挺高兴,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旁边有个人多嘴,说司令,您一个人在这儿走,不就是个“囚”吗?您把自己囚那儿了。邱清泉,不对,从今后就在院子外面逛,这是民间的传说。但是他忘了,他司令部的所在地叫商丘(伤邱),河南的商丘。那当然他后来兵败,他是自杀的,兵败了,最后讲这个不吉利什么的,这种就是贼。因为你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你这个房子有个围墙,并不是因为你那里有棵树,并不是因为你在院子里逛,也不是因为你的司令部设在商丘,而是你所代表的那股力量腐朽了。所以易之失也有可能是贼。讲得多好,大家听听。
礼之失,烦,非常烦的烦,烦死我的烦,为什么说礼之失烦呢?讲礼貌当然是很好的事情,我们经常说礼多人不怪,难道真的是礼多人不怪吗?我们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面,好多民族都很讲礼貌,以讲礼貌著称的旗人,也就是过去我们北京城里讲的过去传统的旗人。大家知道旗人和旗人之间打招呼那时极其讲究礼节的,一见面先给你打个千,您好,您家里老太太好,老太爷好,二姑娘好,三弟弟好,这千一直打,打到最后想起对对,您家的蟋蟀可好,最近赢了吗?您家那条狗最近胃口怎么样,您那八哥怎么样会唱歌吗,折腾半天,烦不烦?这就叫礼之失,烦。
春秋之失,乱,这是非常深刻的,历史中有好多智慧,有好多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人物和行为。但是历史当中毕竟也有好多阴谋诡计,有好多勾心斗角,也有不少卑鄙龌龊的东西,历史当中也有。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前面的那个东西。如果你把脑筋放到后头那上面去,整天去学怎么“挖坑埋人”啊,怎么去弄弄诡计啊,那什么啊,乱了。所以春秋之失,乱,学历史是好的,学得不得法,学了历史里边最麻烦那些东西,导致的结果是乱。大家看看,《礼记.经解》,古人的著作多么有水平。
(画外音:六经虽然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但如果理解不当,也是会产生负面作用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古代经典著作时,一定要注意“当讲求”,那么这六部经书应该如何去读,每部经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按照《三字经》的排序,第一部是《易经》。《三字经》怎么讲《易经》的呢?有连山
有归藏有周易三易祥。《易经》实际上有三种,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还有一种叫《周易》。咱们今天一部都知道《周易》了,但实际上在当时除了《周易》以外,还有两个系统,一个叫《连山易》,一个叫《归藏易》。只不过《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就没了,早就失传了。今天,咱们在路边买到的这个《连山易》、《归藏易》都是后面人编的,都是不可靠的。不是不可靠,就都是假的,因为没了。现在我们留下的能够被学者承认的只有《周易》。所以呢,我们就只能先讲《周易》。《周易》是什么时候的作品?具体的时间当然说不上来,但是其中有些部分,或者其中相当的部分,或者其中主要的部分写成于西周初年。《周易》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著作,这当然不是我们能够在这里详细讨论的。我想,我们要注意的是什么?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利用《周易》,或者打着《周易》的幌子或者旗号,唯一的目的在算命这样的这种行为上。我们怎么来理解这种行为,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白,古人离《周易》比我们近吧,古代人,春秋战国时候的人是怎么看待《周易》的?这个大概是最重要的。孔子,实际上是古人对待《周易》的最好的例子。孔子在晚年曾经花了大力气去读《周易》,读《易经》,孔子的学生看见就觉得有点奇怪,就问这个孔子啊,说老师,您也相信这个占筮啊,您也相信这个占卜啊,这个占筮吗?孔子说易里面有好多古人的哲理,我读它并不是钻研它占卜、占筮那个部分,我是要研究其中的道理。孔子对待《周易》的态度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周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应该为我们拥有这样的一座宝藏而感到自豪。我们也更应该感觉到自己的责任,用一种正当的方式去阅读、去理解、去感悟、去应用《周易》传达给我们的道理。  文忠寄语:要用正当的方式去理解和感悟《周易》中的哲理。
(画外音:《易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经书,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我们学习《易经》,应该努力去理解其中深刻的哲学思想,但《三字经》中说有周易三易祥,这三易祥是什么意思呢?)
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呢,这是一句总结的话,我前面讲过,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祥,这就是三易了,三种易。还有一层意思,就比较深远了。我们知道《易经》这个易在甲骨文里头怎么写的,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什么意思呢?第一,简易。就是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抬头就能看见,真理往往非常简单,真理往往非常明了,简易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变易,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是不停地在运转的,每天都在变化的,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的。所以它告诉我们,要明变。换句话说你可以与时俱进,要明变,聪明的人知道变“上智之人-知道变;”“中智之人-跟着变;”中等智慧的人就跟着变,反正我也不知道,我跟着变。“下智之人-不懂变。”呆呆的反正我在那儿,呆着就不管了。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不易。太阳和月亮永远不会相撞,所以这里边还有一种不易,永恒的意思在里面。总之啊,《周易》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大力气去研究,去领悟。至于《三字经》关于其他经典的讲述,请大家听下一讲。
《三字经》第十二讲
【童声】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画外音:在《三字经中》,《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习,探求其中的道理。而在这部经书中,尤以《尚书》这部书的命运最为坎坷。那么《尚书》是一部记载什么内容的书?他的作者又是谁?为什么它的地位如此重要?历经岁月沧桑,一部书的命运变化,又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十二集。)
那么这一讲,我们就接着按照《三字经》的顺序,要讲什么呢?要讲《尚书》:有典谟
又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这里讲的是《书经》,在它成为儒家经典以后,它更为常见的名字就变成了《尚书》。《尚书》是什么意思呢?尚是年代久远的意思,书就是历史文献,那么《尚书》就是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献,就是这个意思。《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尚书》大概是要到战国晚期才汇编成书,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谁是编簨者,我们也不知道最早的本子究竟有多少篇。《三字经》讲的典、谟、训、诰、誓、命,这六类东西都是尚书的文体。什么叫典呢?典是记载嘉言懿行和典章制度的。典,立国的基本原则。什么叫谟呢?谟是大臣为君主谋划如何来治理国家的这些言谈,这些事情。谟,治国的计划。什么叫训呢,这个跟大家的想象可能有差距了。训,教训的训,指的是贤臣训导君主的言行。我们今天的训往往认为是以上对下叫训,训令、训斥、教训,这跟《尚书》里的训有点不同,《尚书》里的训指的是那些很贤明的大臣训导君主的言行。训,贤臣训导君主的言行。什么叫诰了,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还叫诰命夫人,诰命,诰就是君主的政令。诰,君主的政令。誓,那就是君主讨伐叛逆时候的誓师,发兵的文告。誓,君主发兵的文告。命是君主对大臣的训命。命,君主对大臣的训命。
我要给大家特别解释的是,《尚书》这部书非常独特的一种命运。《尚书》是战国后期、晚期才开始成书的,赶上什么,赶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大家要注意啊,秦始皇不是什么书都烧的,种树的书他不烧,医书不烧的,占卜的书他不烧,秦始皇要烧的是六国史籍,重点是六国史籍。就是记载着楚啊、赵啊、韩啊、燕啊这样一些国家的档案材料他都要烧的,是为了把过去的那些国家的历史给抹煞掉。因为他秦朝大一统了嘛。但是秦始皇脑子不坏的,有些书教大家怎么种树的,教大家怎么看病的,教大家怎么占卜的,他不烧的。所以他并不是什么书都烧。但是不巧,像《尚书》这样的书却是要烧的重点的重点,要烧的就是你这类书,因为你记载的是古代的文献资料。这一烧,当然就把《尚书》给烧惨了,因为秦朝的查书令是很严酷的。你偶尔在街上你去讲这六国史籍和类似于《春秋》这样的书,弃市,当场砍了就给你扔在街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很严酷。所以《尚书》这一烧就烧惨了,烧到什么地步?反正到了西汉的初期,《尚书》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8篇,就这28篇。这28篇是怎么能够躲过秦始皇的焚而保留下来的呢?(画外音:《尚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从内容方面来看,很类似我们现代国家的政府档案。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历史。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重要,所以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尚书》更是焚烧的重点。然而世事难料,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又会是谁,使这部书得以保存下来呢?)
这里面就有一个非常感人也很凄凉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儒生叫伏生,这个人10岁开始拜师学习,也就开始研读《尚书》。伏生是一个非常刻苦非常用功的人,他刻苦到什么地步?他把自己关在一个阴冷而潮湿的石头房子里。第一,安静。第二,睡不安稳,这样的房子你不可能睡得很舒服嘛,所以就逼迫你经常醒过来读书。不仅如此,他在这个房子里反复诵读《尚书》,读了多少遍,他是怎么记?他读了多少遍的呢?他在自己腰上系上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有多长?80尺。这个伏生找了一根80尺长的布带子系在自己腰间,这当然不能当腰带啊,这系完以后,腰得凸出来一大圈啊,80尺。他不是当腰带用的,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每背一遍《尚书》,他打一个结,很快这根绳子就打满了结,《尚书》自然也背得滚瓜烂熟。秦朝初年,秦始皇刚统一六国的初年,伏生因为非常精通《尚书》,声名卓著,被选为儒学博士。他在秦朝是当过官的,当过博士。但是到了公元前的213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第八第九年的关口,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开始焚书。不光焚书,还要坑儒,要坑杀、活埋儒生。伏生就冒着生命危险把他自己有一个本子,他当然把这个抄在竹简上,有个本子就藏在夹壁里。就是墙,他砌了两道墙,藏在两道墙中间,不为人知的暗壁里边。藏好了以后,伏生就逃命去了,要躲这个坑儒。汉朝建立以后,伏生才辗转回到老家,回到老家的第一件事,就打开这个墙壁,去找他藏在那里的这部《尚书》。而经过那么多年,书是没被人发现,还在夹墙里放着,但是虫子咬,老鼠啃,雨水泡,这部书已经损失了一大半,一大半没了。伏生就只能凭着少年时候所下的苦功啊,得来的记忆,整理这个残书。但是伏生回来的时候,岁数已经不小了,而且经过颠沛流离、担惊受怕,人的记忆力还是会淡忘。所以这部藏书,恐怕已经被他遗忘了相当部分。伏生本来就是秦朝的著名的学者,他保存《尚书》的这个事迹传到了汉代的朝廷。汉文帝正好在干什么,弘扬这个方面的东西,在提倡经典的研究了。所以就征召伏生到朝廷去当官,那这当然是一个弘扬《尚书》的好机会了。但是晚了,为什么晚了呢?伏生已经是伏老先生了,在那个时候已经是90岁了,所以他已经不可能出远门了。还好,这个汉文帝是非常重视经典的保留和弘扬的,你既然来不了,老先生,汉文帝就派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人上门跟你伏生学习《尚书》,谁呢?晁错。等晁错赶到伏生那里的时候,伏生已经没有什么精力了,90多岁的老人,已经不可能再教育这个弟子,由谁呢?由伏生的女儿跟着她爸爸,多少学过一点《尚书》就口授给了晁错。这一口授大家想想,恐怕又得打点折扣,《尚书》非常佶屈聱牙。所以靠了晁错用汉朝流行的文字,隶书,把他从伏生的女儿嘴里听来的《尚书》给记录了下来,结果是28篇。古人保留一部典籍,有多么困难。当晁错写下了这28篇《尚书》,带回朝廷以后,又在民间发现零零碎碎一篇。所以今文《尚书》一共是29篇。这还是《尚书》的一部分命运。
(画外音:虽说经过伏生的努力,《尚书》总算是重见天日,但毕竟已经是残缺不全了。那么是否还能够找到《尚书》的完整版?历经岁月的沧桑,《尚书》的命运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到了汉文帝的时候,在鲁国曲阜,那个时候有个刘姓王叫鲁恭王刘余,他想干嘛,他想扩建自己的宫室,自己的王宫,他想给它扩建。这一看他隔壁是谁,大家知道吗,隔壁就是孔子的故居。这个鲁恭王也够狠的,他就打算把孔子故居的墙壁给拆了,我把我这个王宫可以扩建过去,大一点。哪知道这一拆,又发现了夹墙,这个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又发现一道夹墙,而里面居然不知道谁,那就应该是孔子的子孙了,藏了好多竹简,又有一批古籍,其中也有《尚书》。但是这个《尚书》是用古文字写的,就不是用隶书写的,所以就叫古文《尚书》,58篇。说得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尚书》的命运坎坷,而且诡异,但是毕竟传下来了,应该可以庆幸啊。大家有所不知,《尚书》命运的故事还没有完。在汉代已经有了两部《尚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已经保存下来了。但是到了西晋初年,战乱开始,社会动荡,《尚书》又一次散失了,没了。因为古代的书不像今天印刷本,动不动印一万册,没几部的,没了。但是逃到南方的东晋王朝建立以后,这很晚了已经,突然冒出来一个人叫梅赜,冒出来的一个人,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的,他进献了一部《尚书》,这部《尚书》,全长26000多字。那大家高兴极了,这《尚书》又找到了。中国第一本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重见人世,大家都很欣慰,朝廷也大力提倡,所以这部《尚书》就一直流传了下来,我们今天的《尚书》就是这个本子接过来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经过一些学者,特别是清朝初期的学者居然找到确切的证据,证明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整个这部《尚书》是伪造的。所以我们今天的《尚书》其实是个伪本,但是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用它呢?没有办法,因为我们只有这一部《尚书》。而且虽然它是伪造的,但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根据学者的意见是可以被接受的。尽管我们今天已经有把握说,今天我们的《尚书》是一部伪书,但是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抛掉它。《尚书》的坎坷命运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百倍珍惜,一部书流传下来,是多么艰难,多么不容易。所以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文忠寄语:摧残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罪孽。
《三字经》在讲完了《易经》和《书经》之后,接着就是《周礼》。
【童声】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画外音: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礼教有利于人格的修养,孔子一生提倡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恢复《周礼》,以建立有次序的礼仪社会。那么《周礼》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作者又是谁?)《周礼》的作者是谁,我们是不知道的,但是传统的儒家一般都相信,《周礼》是周公作的。周公何许人?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四子,周武王之弟。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以后很快就病逝了,武王很早就去世了。继位的成王,就是武王的儿子只有13岁,周公就是成王的叔叔,周公来辅佐他的侄子。周公辅成王,就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周公非常负责,非常地勤于政事,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周公在洗头,古人的头发很长的,古人男人的头发要比现在绝大多数女孩子要长得多。所以他在洗头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头,怎么办?手里握着头发出去办公。古代又没有吹风机,他头发还是湿的,又盘不起来。手上握着头发就出去办公。吃饭的时候,只要是有人以公事求见,周公马上就把嘴里的饭吐出来,赶紧去办公,接见来人。他是一个非常勤于政事的一个典型。虽然周公如此鞠躬尽瘁,尽心尽力辅佐自己的侄子成王,可是周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管叔,一个叫蔡叔,就在外边散布谣言,出于嫉妒心,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说周公暗藏野心,觊觎王位。周公的权力太大了,成王又小。那个时候是商朝刚被灭了不久,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还在而且被周朝封为殷侯,殷商殷商,他还是是侯爵。他一直被周朝监视居住,周朝当然监视着他。所以这个武庚心里一直不爽快,一直在找机会能够颠覆周朝,盼着周朝发生内乱。那么他就可以怎么样,推翻周朝,恢复商朝,他自己重登皇位。于是这个武庚就跟管叔、蔡叔串通起来,不仅联络了商朝的残余势力,还煽动了其他几个部落,终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这就给新生的周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武庚、管叔、蔡叔所制造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连召公,另外一个贵族,非常贤明的贵族,也开始怀疑起周公。周成王,周公的侄子年纪还小,不怎么懂国家大事,分不清楚是非,所以连他都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这个叔叔,对这个叔叔不放心。周公的心里当然难过了,他是鞠躬尽瘁了,问心无愧了。所以他首先和召公长谈了一次,说明白自己是没有任何野心的,希望大家能够和舟共济、顾全大局。感动了召公以后,召公就站在周公这一边。三年后,周公就平定了武庚的叛乱,建立了不世的功勋,等于周朝是他挽救的。周朝站稳脚跟是因为周公,因为周武王早就去世了。但是一等到周成王年满20岁的时候,周公就把统治权力原原本本、毫不犹豫地交还给了成王,自己一退到底。正是周公主持整理了周朝以前的文化,建立的典章制度,确定了国体,开创了周朝800年天下的基业。
(《周礼》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一,传统的儒家也一直都相信《周礼》这部书是周公所作。但是后世关于这一点争论很大,那么《周礼》这部书到底是不是周公所作?书中都记载了哪些内容?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周礼》刚一冒头就引起很大争论,别人觉得太奇怪了,你这部书,第一,居然能逃过秦朝的焚书,你逃过了以后,你到西汉中期才冒出来,冒出来的形态还相当完整,当然缺了一点我后面会讲。所以一开始有的人干脆就认为《周礼》是一部伪书,它不是真的。后来的学者经过研究,我们今天就可以断言,《周礼》所记载的行政机构根本就不是周代现实的政治制度,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根据西周的旧制度,加以理想化的结果。现实社会中并没有这样的制度。当然它还是吸收了一些周代的典章制度的资料,所以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我们今天想考察古代的田制,就是古代农田关于古代农业的田制;兵制,军事制度;学制,教育制度;刑法等等,都不可能离开《周礼》,离开《周礼》我们没法弄。再说它终究还是儒家的经典,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要强调的是后来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变法,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已经在宋了,这些变法无一不是描摹《周礼》的制度,深受《周礼》的影响。那么《周礼》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到底有哪些影响呢?这同样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能有什么影响呢?这就必须说到六官,著六官嘛。
【童声】著六官 存治体
什么叫“六官”呢?《周礼》全书大概五万字,分了六个部分,六官,哪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以天地春夏秋冬来分,配上一个官,这个不是乱配的。比如秋官司寇,这是管刑罚的。过去杀人不会在春天杀的,执行死刑一律在秋后问斩。秋后问斩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传统的统治者认为人间的一切政治行为,应该和自然现象相吻合,到秋天了嘛,树也落叶了,草也变黄了,生机都没有了,可以杀人了。在春天不行啊,万物欣欣向荣,你这个时候杀人,这有点晦气。它的配系有它一套宇宙论做背景的。天官冢宰-吏部-组织部、人事部;地官司徒-户部-财政部、公安部的户籍管理;春官宗伯-礼部-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夏官司马-兵部-国防;秋官司寇-刑部-司法部、公安部的一部分;冬官司空-工部-农业部。这样一排,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周礼》的影响,它对于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的设置的影响,实际上一直影响到今天。当然历史进步了,会有调整,但是大致的雏形还是如此。它的六官在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配以六部,还是根据《周礼》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序列,组织管理体系的架构恐怕还没有怎么跳出《周礼》的总框架。这难道不就是《三字经》说的“存治体”,著六官存治体,保存了治理的这个体制,保证了治理、管理、统治的最主要的骨架。所以《三字经》说的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画外音:《周礼》是中国第一部组织管理与典章制度专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所记载的礼的体系也最为周全,对于后世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那么这么重要的一部著作为什么没有列入四书五经之中呢?)
我们前面讲,五经并不包括《周礼》,五经是《诗》、《书》、《易》、《礼记》、《春秋》,《周礼》不是应该也是在战国那个时候起码已经成书了吗?为什么五经不包括《周礼》呢?《周礼》既然那么重要,为什么在五经里面没有它的一席之地呢?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这必须要回到《孟子》当中去寻找答案。“其祥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详细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诸侯,就各个国君啊,都非常厌恶,为什么呢?《周礼》对自己有害,对自己不利,所以皆去其籍,大家都共同行动,把这个《周礼》给搁在一边,甚至毁掉它。我们只要稍微读一读《周礼》就可以发现,《周礼》大概是那些国君都不会喜欢的。这么说,我有我的证据,随便跟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平时都挂在嘴上,今天还经常可以在报纸上读到的一句话,就出自于《周礼》,哪一句话?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在过去被理解成什么,这句话被理解成礼法是不用在老百姓身上的,换句话说,对老百姓是没有什么礼要讲的。刑法是不能施加到贵族官员身上的,也就是说对贵族官员是不能用刑法的。过去都是这么理解的,但是这句话完全不符合《周礼》的本意。《周礼》的本意是什么呢?“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什么意思啊?礼法、礼仪不应该排斥平民,刑不上大夫是什么意思啊?刑法并不能优待大夫。整个意思是蛮拧的,就是我们后来理解这句话,把它理解成为:对老百姓不用讲礼法,对官员不可用刑法,把这个下和上这两个动词给理解错了。《周礼》要告诉我们的精神和本意恰恰是礼法不应该把老百姓排除在外,不应该把老百姓放下不顾,刑法不应该优待或者照顾贵族官员,这是《周礼》的本意。有着这样的一种思想的一部经典,请问,哪个诸侯会喜欢?我想孟子是非常敏锐的,一语中的,为我们揭示了《周礼》不算在五经里面的最最关键的原因。接下来的《三字经》还是讲礼经,那这就轮到了早就成名的礼经中的《礼记》。关于《礼记》的部分,请大家听下一讲。
《三字经》第十三讲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画外音:《礼记》和《诗经》都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也许很多人没有读过这两部书,但书中的许多成语和词汇,却被我们经常地使用着,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就是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真的是这样吗?是谁整理编订了这部《诗经》?《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怎样分类的?而《诗经》中的诗歌,不仅语言凝练优美,而且记载了周朝诸侯国所发生的许多故事。那么钱文忠教授所讲的《新台》和《二了乘舟》这两首诗是如何对卫宣公荒淫无耻行为进行嘲讽的?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十三集。)
《三字经》接下来就讲到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礼记》实际上是研究仪礼的,汉代人撰写的文献。而在汉代的这些研究仪礼的学者当中,有两位最有名,一个叫戴德,一个叫戴圣,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三字经》讲的大小戴。为什么叫大小戴呢?因为前面的戴德是叔叔,后面的戴圣是侄子,这两个是叔侄两人。那么当然有辈分的问题,所以叫大小戴。大戴注的叫《大戴礼记》,小戴注的叫《小戴礼记》。《大戴礼记》在当时就出现了一些散乱,也混进了并不是大戴的学说,所以《大戴礼记》慢慢地我们也不怎么用它,我们用的是《小戴礼记》。所以我们今天讲的《礼记》实际上是《小戴礼记》。《小戴礼记》全书接近10万字,如果我们要用一个字来形容《小戴礼记》的话,该用什么字呢?杂。它的内容除了解释当时大部分的仪礼,大部分的规矩以外,它还有好多篇章是独立的,一抽出来就是一部书。我们曾经讲过的《大学》《中庸》就是从《礼记》里抽出来的,就是一抽出来它就是完整的。咱们日常使用的语言,咱们今天使用的成语当中就有很多很多很多就是出自于这部《礼记》的。比如:苛政猛于虎,瑕不掩瑜,放之四海而皆准,至死不变,诚以正心,还有孙中山先生多次题写的,今天依然有好多重要人物一再题写和强调的:天下为公。有的时候我们碰到一个人,怎么谈都谈不拢,我看到他都烦叫:格格不入。格格不入发展到极点,我实在看到你烦,大家处不下去了,弄到最后:不共戴天,没有办法生活在同义片天空下了。这些成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下去,所以实际上《礼记》里边的好多观念,好多思想,已经通过我们习以为常,挂在嘴边的这些成语,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传统思维当中,深深地进入到我们的行为准则当中。
文忠寄语:《礼记》中的很多观念已经通过很多成语,深深地进入到我们行为准则当中。
接着《礼记》,《三字经》开始讲一部非常有趣的经,一部充满了浪漫色彩,充满了文学色彩的经典,那当然,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童声】曰国风 曰雅诵 号四诗 当讽咏
(画外音:《诗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部经典,那么是谁整理编订了这部《诗经》,《诗经》又为什么会在儒家经典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那么风是什么意思,雅和颂又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是经过孔子整理、编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删改过的。那么《三字经》讲的曰国风,什么叫国风,国风是《诗经》的一个类别的名称。《诗经》里面有一类诗歌叫国风,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作品,换句话说国风就是当时各个诸侯国的民歌。我们知道周朝的疆域已经很辽阔了,非常大了,而且底下是好多诸侯国。这个诸侯国都是独立行政的,半独立行政的。我只不过拥戴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但是我自己一个国家,我一个诸侯国,我底下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官员。那么周天子怎么来掌握底下每个国家的情况呢?每个诸侯国具体发生了什么,周天子怎么能知道呢?当时又没有传真,又没有网络,没有什么信息交流的手段。也不知道谁想出这么一个制度,叫什么?采风。当时的采风是一种严格的制度,周天子专门设立了官员,摇着铃铛到各地去走,搜集民歌,这就叫采风。同时每个诸侯国呢,也有责任要把自己国内的某些诗歌定期采集,汇报给周天子。这一部分就是两回事了,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君会把民间挤兑我的、嘲笑我的诗歌我汇报给天子。但是,国风就是由这两部分组成的。汇报到周天子那里,周天子专门有官管着,乐官。所以这些国风,这些民间的诗歌既可能供周天子掌握天下大事,了解各个诸侯国的民生实际情况,同时呢,又可以配上乐,变成歌词,成为一个音乐作品,一举两得。所谓的风,就是这个意思,《诗经》里边。
(画外音:国风就是周朝各个诸侯国的民歌,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记载了当时各诸侯国发生的许多事件。那么雅和颂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着什么重要的影响呢?)
雅和颂也是《诗经》的类别和分类,雅一共有105首诗歌。雅里面还分成两种,一个叫大雅,一个叫小雅,那么大雅和小雅有什么区别呢?大雅是诸侯觐见周天子所进献上的诗歌,所进献上的歌词叫大雅。那么既然各个诸侯觐见了周天子,周天子照例要赐宴赏宴,和来朝见的诸侯宴会一番。在宴会的场合所奏响的这些乐歌,所奏响的这些歌词就叫小雅。所以大小雅是有区别的。那么颂是什么呢?这个大家一想就容易想到,颂主要是在宗庙祭祀的时候对祖先,对各种神灵的一种颂歌,一共有40篇。因为《诗经》的内容太丰富,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广,所以你通过学习诗歌,你可以积累自己的学识,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使自己成为一个肚子里有“货”的人,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带给人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人各方面的修养。
文忠寄语:《诗经》在带给人们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一个人各方面的修养。
在《论语》里面记载,孔子和自己的儿子孔鲤有一段对话。孔子非常关心他自己的儿子,你忙忙叨叨的,你是不是已经学《诗经》了?你学过诗没有啊?他的儿子回答孔子:还没有学。孔子的回答是什么呢?语重心长的六个字:不学诗,无以言。你不学诗,你凭什么说话呢?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呢?你怎么能说出非常漂亮的话,你怎么能说出非常优雅的话,不学诗怎么行呢?
(画外音: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这句话是不是仅仅针对古时候的读书人而言的。因为我们现代人很多人都没有学过《诗经》,但是我们也可以讲出非常优雅的语言,也会写出漂亮的文章,这些难道与《诗经》有什么关系吗?)恐怕还真是,我来给大家举例子。如果我们要表达一种祝福的意思。比如我们要祝老人家健康长寿,一般说什么啊?寿比南山。如果你有朋友要搬家,恭贺,乔迁之喜。如果你要恭喜你的朋友或者你的亲属他们要结婚,有婚礼了,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新婚燕尔,天作之合,携手同行,白头到老。比如你担忧了,我这件事情想来想去,我想不明白: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所适从。有好多我们挂在嘴边的话,遇到什么事情没办法了,先躲一躲吧:逃之夭夭。鸠占鹊巢、赳赳武夫、肤如凝脂,皮肤非常好。信誓旦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人言可畏、衣冠楚楚、不可救药、同仇敌忾、投桃报李、进退维谷,这一串话,都是。你是没读过《诗经》,可能我们都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读过《诗经》,但是你脑子里就有《诗经》,你的文化血液当中就有《诗经》。《诗经》是一种文化基因在我们身上,你可能不意识。
文忠寄语:《诗经》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基因,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诗经》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好多诗歌反映了这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五六百年间许多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
【童声】曰国风 曰雅诵 号四诗 当讽咏
(画外音:《诗经》分别有国风、大雅、小雅和颂四个类型,所以《三字经》中说号四诗当讽涌,而讽涌的意思,就是对在《诗经》中记载下来的事件,是有评判的。有嘲讽,有颂咏,我们通过两首国风就能看到老百姓是如何评价发生在卫国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的。这是两首什么样的诗呢?)
第一首是什么呢?叫新台,这个诗不长。“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这诗歌的意思就是说:河边造起了一座新的楼台,河水在下面缓缓地流淌,美丽的女孩子啊,说你设了一个渔网吧,你的目的是什么啊,为了打鱼啊。“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谁知道这么美丽的一个女孩子居然逮了一只癞蛤蟆,戚施是癞蛤蟆的意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东周时代的卫国有一个公子哥,他的名字叫晋,公子晋。这个人为人非常地淫纵不检,修养很差,很坏的一个人。坏到什么地步呢?他在还没有继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储君的时候,就和父亲的一个妾叫夷姜私通。私通了以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叫伋。这个公子晋一看这事儿不对,自己的爸爸还是卫庄公嘛,还在位子上,所以他就把这个儿子藏到了民间,偷偷地给养起来。那么卫庄公过世,卫国宫廷里大乱了,经过非常残酷复杂的宫廷斗争,公子晋在公元前718年成为了卫宣公,他自己当了国君了。卫宣公一继位,马上就冷落自己的原配夫人叫邢妃,他本来自己也是有夫人的。就公然宠信自己的庶母夷姜,因为他的爸爸已经死了,驾崩了,他就干脆跟这个庶母公开地出入各种场合。而且呢,把他们私养在民间那个伋给劫回来了,立为嗣子。就准备把自己的国君之位传给这个儿子。接回来的时候,这个伋也叫太子伋,因为那个时候马上要当国君,他是被立为嗣子的,已经16岁了,在古人来讲16岁就可以到了婚娶的年龄。就打算去聘娶齐僖公的长女,齐国,比较大的一个国家,齐国国君的一个长女。这个卫宣公那个时候已经是国君了,还不改这个淫纵不检的坏毛病。他听说齐僖公的长女很漂亮,他也不顾这个是给自己的儿子聘娶的,他不顾。他开始只想看看,说齐僖公的长女有多漂亮,但是没有机会,因为不会轮到你先看嘛。所以他就动了一个坏脑筋,就派太子伋出使宋国。派这个储君,你出使吧,代表我。这个老头就赶紧在淇河边上造了一个高台就叫新台。他造了一个台以后,装饰得非常华丽。太子伋不是被他支到宋国去出使了吗,于是这个卫宣公就自己到新台去迎接远道迎过来的齐僖公的长女。这个卫宣公一看到这个齐国的长女亭亭玉立,貌若天仙,他本来就好色嘛。他在当储君的时候就很好色,跟自己庶母私通。一看,干脆就直接把这个齐僖公的长女又娶成了自己的一个夫人或者一个妾室。那么齐国是以姜为姓的,所以这个齐女叫宣姜。宣姜来到卫国,原来说好的是嫁给公子的嘛,嫁给太子伋的,也知道太子伋16岁,跟自己年龄相当。没想到自己嫁给了自己的公公,而且公公的样子就是一个癞蛤蟆样,又老又丑,大失所望,但是她也没办法。周围的老百姓基本上刚开始应该是卫国的老百姓看不惯,卫宣公怎么做这种事情,就编了一首民间诗歌叫《新台》。
在《新台》后面跟着一首诗,叫《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就这么八句,没头没脑八句,翻译成现代白话,一点都不难,就说两个公子,两个人。二子,比较有地位的人称子了,所以孔子、老子、庄子,不是谁都可以称子的。不是儿子就可以称子的,子是一种尊称。两个比较有地位的年轻人乘船远行,水里飘漾着他们的倒影,我思念你们,心中忧愁而牵挂,翻来覆去就是这个意思。
(画外音:《新台》嘲讽了卫宣公先与庶母私通,又强娶儿媳的荒淫无耻。然而《二子乘舟》却表现出对两个公子深深的思念。那么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子乘舟》又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紧接着《新台》出现这么一首诗,你马上就会想到这诗背后还有故事,它不会那么简单。而且这个诗紧接着《新台》,为什么不放在别的诗的后面啊?孔子为什么这样编啊?一定有他的道理。那么根据一些注解,根据一些古人的解释,你再去寻找,果然才知道,这个诗就是接着《新台》这个故事讲的。这里边的二子,就是两个公子,一个就是太子伋,就是这个公子伋。公子伋出使宋国回来,满心欢喜,以外自己父亲给自己把媳妇娶好了,太子妃娶好了,回头一看变成自己妈了。变成自己庶母,当然不是嫡母,变成自己庶母。太子伋回来就晕了,他马上面临的就是新台丑闻,按现在的话讲发生丑闻。但是这个太子伋很好,可能因为他早年一直被养在民间的原因,他没有那种皇室贵族公子那种骄纵,那种没有的。他反而从民间吸取了某种非常好的一种道德的滋养,非常格守孝道,非常温和。他发现原来要给自己迎娶的齐国的长女齐姜(宣姜),现在已经成了自己的庶母,他没有任何怨言。而这个宣姜,也叫齐姜,这个美女,一连给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寿,次子叫朔,公子寿,公子朔。说到公子寿和公子朔,这兄弟两个是亲兄弟,是卫宣公和齐姜生的,是亲兄弟不错,但是这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公子寿和公子伋兄弟两个非常友爱,虽然是异母所生,他们不是同母所生。但公子朔就跟他的哥哥公子寿,那是嫡亲的哥哥截然不同,非常的狡诈和阴险。公子朔自己想当国君,他想当国君,就面临着两个障碍,一个就是公子伋,还没废掉呢,一个就是他嫡亲的哥哥公子寿,这两个都成了他成为国君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个公子朔是小儿子,经常地在自己的母亲身边进谗言,在齐姜那里进谗言。
(画外音:公子寿与公子朔虽是亲兄弟,但哥哥公子寿善良温和,弟弟公子朔却野心勃勃。公子朔和母亲齐姜一起,不停地向卫宣公说公子伋的坏话,卫宣公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公子伋,那么卫宣公会采取什么方法娶杀害公子伋,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公元前的701年,齐僖公攻伐纪国。齐僖公现在变成卫宣公的岳父了,那么齐僖公就叫自己的女婿一起派兵共同讨伐。卫宣公就命令太子伋出使齐国,又叫他出使。本来他结婚的时候叫他出使宋国,现在叫他出使齐国,并且把一个使节授予了他。过去使节是要有身份标志的,持节。现在我们讲的外交使节,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你要持着一根节,你才是代表你使者的身份。而在卫国到齐国的路上,卫宣公就和公子朔安排了杀手,就准备把太子伋给杀了,就这一套都策划好了。但是大家别忘了,还有一子公子寿跟太子伋的关系非常好,公子寿有一次进宫去探望自己的母亲宣姜的时候,得到了消息,就得到了自己嫡亲的弟弟和国君还有自己的生母准备把自己的异母大哥给铲除掉。但这个公子寿,我们不是讲过,他是一个性情非常温和的人,一个非常讲友爱,兄弟友爱的人。他拼命劝自己的母亲,但是呢,没有什么效果。而且他母亲跟他讲,你父亲这么做,包括你弟弟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绝后患,能够保护你妈妈和你弟弟,包括你的性命,你千万不能泄露。但是这个公子寿,因为跟自己这个大哥太子伋关系非常好,他知道事到如今再去向自己的父亲去进谏,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已经决心定了。所以他就私下见太子伋,劝他赶紧避出去,你肯定不行,你也不要出使了,你赶紧挑掉吧,留一条性命。但是太子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回答是“为人子则,从命为孝”,我作为儿子,我是必须听从我父亲的命令的,这样才是孝。“弃父之命,即为逆子”。如果我把父亲交给我的使命扔在一边,我自己跑掉了,那我就是逆子。再说了,我即使跑,我又跑到哪里去呢?他没有地方去了。所以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不听公子寿的劝告,就上路了。公子寿心想,那如果我的哥哥这一次真的被人杀了,那么父亲卫宣公就要立我为太子了,那我怎么办?我将来怎么对得起天下的人呢?“子不可无父,弟不可无兄”,他就很两难。所以呢,我决定替哥哥先走一步。他就设了一个计代自己的哥哥而死,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由此感悟,饶过自己的哥哥。于是公子寿又招来一艘船,太子伋一艘,公子寿一艘,就二子乘舟。两艘船,大家并在一起,因为太子伋马上要出使齐国了。公子寿就陪自己异母哥哥太子伋喝酒,为他送行。他知道劝也劝不住,没什么用了。为他送行的时候呢,公子寿心里是明白自己的计划的,自己控制酒量。但是太子伋心情很郁闷,因为他完全知道这个阴谋,他完全知道这件事情了,但是他只能去死,没有办法了。所以心情很坏,这心情一坏,喝闷酒很快就醉了。当他醉了的时候,公子寿拿了他的节,就拿了他的这根使节开着船先走。同时呢,留了一封信给他自己的哥哥。公子寿先走,拿着他的使节先走,当然,就碰到了事先安排好的这些杀手。这些杀手就把公子寿给杀了,把他脑袋割下来放在盒子里。因为这些杀手杀人很简单,我就看见有使节的人就是太子伋,我就把他杀了。太子伋酒醒过来一看,自己弟弟的船怎么已经开了,再看到自己弟弟留给他的信。这个信一看,他一惊,他赶紧就下令自己的随从,赶紧开船,去追赶公子寿。这就是《二子乘舟》这个故事的由来。
(画外音:《二子乘舟》表达了当时的百姓对于两位公子的同情和颂咏,那么后来公子伋知道了公子寿被杀害后会如何反应,两位公子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而孔子又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编订在一起呢?)
太子伋的船往前追,就看见公子寿的船正好迎面向自己驶来。因为已经回来了,公子寿已经被杀了。但太子伋不知道,就喝问船上的人,但他也很聪明,他就喝问。他说主公交给你们办的事情办好了没有。那这些杀手不知道这个太子伋是谁啊,他也不认得,以为是卫宣公派来的密使。就捧上这个盒子,说我们办好了,我们已经把太子伋给杀了,我们应该来请赏。太子伋打开一看,看到里边装着自己弟弟的头颅,知道自己没有能够追上自己的弟弟。当然就非常地哀痛,当时就叫冤枉啊,这件事情很冤。旁边的杀手觉得很奇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嘛,父亲杀儿子嘛,有什么好冤枉的。那这个时候太子伋就回答,我才是真正的太子伋,我得罪了自己的父亲,父亲要杀我。但这是我的弟弟,他有什么罪,他得罪了谁,你们为什么要杀他。这些杀手到这时候知道自己搞错了,而这个太子伋就告诉这些杀手,我不会跑的,我跑你们也没有办法交差,这样吧,你们现在知道我是太子伋了,你们干脆把我的头也砍下来,能够完成我父亲,国君交给你们的使命,也好弥补你们误杀之罪。因为你们误杀了嘛,误杀以后回去以后没法复命。由此可见太子伋是一个心地非常厚道的人。那么这个盗贼一听这话,当然也就不客气了,就把太子伋也杀了,就把二子都杀了。把这两个公子的头都装好,回到卫国,向卫宣公复命。而卫宣公听到太子伋和公子寿居然同时被杀的时候,当时也就昏过去了。因为毕竟是两个儿子,而且后面有个儿子他还是喜欢的,昏过去。所以就叫齐姜误我,他就怪在女人身上,他说齐姜误我。由于这样的过错,一下子把自己已经立好的储君和将来可能要立好的接班人全杀了,而且是出于自己的这个使命。不久,卫宣公就是因为一种痛心和因为一种悔恨病倒在床,很快,半个月,卫宣公就死了。卫国的人非常同情这两位公子,但是他又不好明说,因为这两个公子之死,完全是自己国君下令干的,都知道。任何阴谋是瞒不过人民的,但是他不敢说。所以卫国的人民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叫《二子乘舟》在民间传唱。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宫廷继位的问题不断地发生,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彼此之间的仇杀从来没有停止过。也因此,这个时代被孔子视作是天下大乱的时代。既然孔子认识到这个时代是天下大乱了,孔子觉得自己有什么办法吗?那请大家听下一讲。
《三字经》第十四讲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画外音:孔子认为《诗经》的精神,是非常美好的。所以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但是“诗既亡,春秋作”。《诗经》中美好的精神,为什么会灭亡呢?传说中导致周王朝衰败的美女褒姒,是否真有其人?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又是怎么回事?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编订《春秋》的?《春秋》中寓褒贬、别善恶的重要作用,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后来的人们常把“春秋”作为史书的代名词,但为什么这部史书叫《春秋》而不叫《冬夏》?《春秋》还有一个名字,叫《麟经》。这里面有又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十四集。)
孔子认为,他在编订《诗经》的过程当中,他心中有一种哀怨,他觉得里面反映好多这种血淋淋的故事,好多伦常之变,孔子认为天下大乱了。那么,面临这样大乱的世界,一个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的孔子,一个手中只有刀,那个时候还不是笔,只有刀和几块竹简的孔子,他有什么办法来应对这个大乱的世界呢?他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一个办法,编订《春秋》。所以《三字经》以后接着讲: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诗已经完了,所以孔子就作了《春秋》,作了《春秋》是为什么呢?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这一段历史,而是把褒贬之意,把他要表扬的,要批判的东西,包含在《春秋》里,把他对善良的、丑恶的这种区分蕴含在春秋里。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诗既亡”,难道诗歌都没有了吗?我们今天不还是能够看到这305首诗歌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孟子里有一段话“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实际上是指诗的精神,就是我们前面讲到过的诗教的精神亡了。这种美的东西、善的东西、柔的东西、和谐的东西亡了。亡了以后,就有一部《春秋》,通过孔子的编订出现在世间。
诗既亡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从哪个时间开始,从哪一个事件开始标志着天下大乱,标志着诗的精神完了呢?又是一个和女性相关的故事。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啊,都把各种各样的罪过推诿于女性,毫无疑问这是不对的。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它发生以后,就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的一页,就标志着天下大乱的开始,就标志着孔子都害怕了,就标志着孔子不得不再来写一部《春秋》,或者编一部《春秋》。什么事呢?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们从小都听说过,就是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也就是那个非常著名的美女褒姒的故事。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过褒姒这个人,是多少有点争议的。但是,根据《史记》的记载,应该褒姒是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位女性,一位美丽但是命运悲惨的女性。
(画外音:传说褒姒的美貌倾国倾城,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位大美女,因此也被很多文人斥之为导致周王朝灭亡的“红颜祸水”。那么褒姒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她为什么会和烽火戏诸侯有关系,又为什么说烽火戏诸侯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呢?)
公元前781年,也和我们刚才讲的卫国发生的这两幕悲剧大致相当的年代里,周宣王去世,这是当时最大的王了,周天子,周宣王去世。他的儿子继位,这个儿子是谁呢?第12代周天子,鼎鼎大名或者叫臭名昭著的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跟卫宣公差不多的,到处寻找美女。他有个大夫叫越叔带,劝他你应该理理朝政,把心思放正一点。周幽王恼羞成怒,就革去了这个大臣的官职,把他撵出去,撵到荒远的地方。中国的士大夫是有一种精神的,一个人进谏不行,第二个人跟着上。第二个谁呢?一位姓褒的大夫,大臣,他一看你周幽王怎么那么糊涂啊,你连为你好都听不懂啊,他接着进谏,结果又被周幽王关进了监狱。但是这位姓褒的大臣,在监狱里关了三年,被放出来了。为什么放出来了呢?这位大臣的儿子就进献了一个美女给周幽王,周幽王觉得很爽,就把这大臣放出来了。这个美女是谁呢?就是褒姒。看样子这个褒姒是这个大臣的家人,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到民间去寻找来的一位美女,但是把自己家族的姓给了她,叫她姓褒,实际上未必是褒家的骨肉,是民间一位天生丽质的美女。周幽王一见到褒姒,哎呀,喜欢得不得了。但是这个褒姒看来是一肚子苦水,所以整天皱着个眉头,不笑,褒姒永远不笑。周幽王怎么去讨好她,怎么去逗她,褒姒就是不笑,就是不笑给你看。那么周幽王就很着急,觉得我这是天子,居然没办法叫个女孩子笑给我看,很失落,没有成就感。这旁边就来了一个人,叫礁石父,又一个大臣,就对周幽王讲啊,我有一个主意,能够叫褒大美人笑给大王你看一看。周幽王当时觉得天底下最大的事情就是让褒姒笑一笑,没有比这个再大的事了。所以就说,你赶快告诉我。这个大臣就跟周幽王讲,哎,你别忘了,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边的少数民族来侵犯我们的国都,我们不是在山上造了二十几座烽火台吗?这周幽王说是啊,有烽火台,烽火台怎么啦?哎,他说这个有意思,你这样,因为原来我们跟周围的诸侯国是约定的,只要看见这二十几座烽火台点火,那就说明天子您遭到威胁,各国诸侯就必须带着兵马前来勤王,要保护你。你想想看,你把褒姒带到旁边看着,你叫人点火,点完火各国的诸侯肯定是汗流浃背往这里赶,千军万马在底下赶来赶去,多好玩儿。褒姒肯定没有见过这个场面,她能不笑吗?这周幽王就是糊涂,好办法好办法,赶快点火。
(画外音:当时的周王朝地域广阔,但西边的游牧民族经常来侵犯。那时候通讯不便,就建立了很多烽火台。只要周王的烽火台一点燃,各诸侯国就会马上集合军队赶来勤王。昏庸的周幽王,为了搏美人一笑,竟然点燃了烽火台,这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那么烽火戏诸侯的结果是什么呢?)
烽火台的特点是白天点烟,晚上点火。烽火台不是整天点火的,白天点火看不着的。所以白天点的烟叫狼烟,晚上点火才看得到。所以周幽王就找了个晚上,还得找个晚上,就点起火来,这一点当然满天是火光了,二十多座烽火台点起来。临近的诸侯看见烽火,赶紧带着兵马,全副武装就往京城赶。赶到京城一看,听说大王在山上,那以为大王已经逃出京城躲到山上去了。赶紧带着兵马又赶到山上,结果一看,怎么一个人没有啊。听见山上奏着音乐,唱着歌,一点事没有。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个时候周幽王就叫人跟他们说,哎呀诸位辛苦了,very
sorry,很辛苦。说你们啊,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别在这儿待着了。诸侯们这一想,这上了天大的当,要动员全国的兵力赶过来了,上了一个大当,很愤怒,但是怒不敢言,因为那时候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这就是最后一代天下共主的周幽王。只能灰溜溜地带着自己的兵马,整队,向后转,回去了。褒姒一看,这太好玩儿了,褒姒就嘿嘿一笑,周幽王就大为高兴,就重赏了出主意的礁石父,这个大臣。周幽王变本加厉,因为他是个很昏庸的王,就开始压榨老百姓,剥削老百姓,而任命一个非常不好的一个大臣叫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了国人的怨恨。这个时候,他台宠爱这个褒姒了,又听信了褒姒的话,废掉了自己的王后和太子,把褒姒正式立为皇后,立褒姒之子叫伯服,这是现代汉语读伯服,古音不这么读,立他为太子。原来的皇后和原来的太子就逃回了自己的国家,申国。公元前772年,申侯,等于是这个娘家,被废掉皇后娘家看不过去了,我这个嫁过来的女儿又没什么过错,你凭什么把她废了。我的外孙也没过错,本来是太子你怎么把他废了。联合谁呢?联合犬戎,联合西北非常彪悍的少数民族开始进攻西周。周幽王这一看,怎么办,点火。赶紧点起烽火,那这一下诸侯谁也不来了,狼来了叫第二次。我上次来跑一次,就换你褒姒笑一笑,我汗流浃背又回去了,你这次再点火我知道你干嘛,所以诸侯谁都不来,一个救兵也不到。京城的兵马本来就不多,这下子只有一个人叫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下,但是这个人兵马太少,而且一出去就被叛军射死,乱箭射死。京城就被攻破了,周幽王被杀,礁石父被杀,就是出主意点火一笑倾城、一笑倾国,真是倾城倾国,把国家都给弄掉了。出主意点火的这个人也被杀了。褒姒被掳走,褒姒是不知所终的,就被攻进城的这些人给抢走了。
(画外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博得了美人一笑,却失去了作为天子的信用,最后导致了国破身亡的结局。周幽王虽然死了,但周王朝并没有因此而结束,但为什么说从此就天下大乱了呢?)
原来被废的太子就被立为天子,就是周平王。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周幽王之前叫西周,周平王把国都迁到了比较靠东的洛阳,所以这以后叫东周。东周就是开始于公元前770年,东周分哪两个阶段?春秋战国。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什么?四个字:天下大乱。为什么?没有人再拥戴你周天子了,你周天子没了,就是一个傀儡啊,接下来就是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整个中国就在战火当中,连统一的象征都没有了。东周虽然还有周天子,是有的,大家别忘了,周天子一直有的,很晚才被灭掉的。但是号令不行,你这个号令下去谁都不理你,没用了已经。政教不修,周天子有点自暴自弃了,我就躲一个洛阳里头,你爱干嘛干嘛,你想来朝见我就朝见我,你想进贡你就进贡我,不想进贡我也拿不着。过去不进贡我发兵讨伐你,现在反正也就这么回事了,就躲在那里。这个天子好像没有一样,没了,这天子有什么用啊,各国诸侯怎么会把这样一个天子放在眼里呢?谁都不理他。于是各国就不采风了,采风这个制度就完了。采风这个制度完了,国风就没了。那些诸侯国也不去拜见周天子了,大雅完了。周天子也没有诸侯好宴请了,谁都不来看他了,小雅完了。谁还会在意去祭祀自己的祖宗呢,乱世啊,庙都没人管了,颂完了。风雅颂都完了,诗歌的精神就亡了,所以叫“诗既亡”。“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完了,到了这个份上完了,世道乱了。乱到什么地步呢?邪说暴行,各种各样非常邪恶的学说,完全不以真善美为追求的学说,开始横行。暴行,那没有规矩了,周天子完了,没有规矩了,谁也管不了谁了,暴行,满眼皆是。臣弑其君者有之,臣子怎么能杀国君呢,按照中国传统伦理,这个时候有,哪个臣子强大了,看看这个国王傻不傻,咔嚓一刀杀了。子弑其父者有之,中国传统当中什么时候允许儿子杀父亲,这个时候也出来了,动不动儿子杀老子。于是“孔子惧,作《春秋》--孟子”,孔子害怕了,孔子看到世道乱成这个样子,人几乎要变为禽兽了,孔子害怕了,“作春秋”,所以叫“诗既亡春秋作”。孔子没有什么办法,他就是一介文人,一介书生,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编订《春秋》。
(画外音:周王朝名存实亡,诸侯争霸天下大乱,《诗经》的精神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孔子开始编订《春秋》。《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以后来的人们常把“春秋”作为史书的代名词。但这部史书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又为什么说孔子是编《春秋》,而不是说写《春秋》呢?)
为什么说孔子不是写《春秋》,为什么说《三字经》里边的春秋作,这个“作”,不能理解为今天的写,只能理解为今天的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知道,《春秋》实际上是先秦时代再早的时代,孔子以前的时代都已经有的一种书,是一种编年体的一个史书。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呢?我可以叫《冬夏》啊,这个是有道理的诸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都有它的道理。为什么?古人特别重视春秋两季,为什么,春天播种,秋天收割,所以就用春秋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就好像我们去买东西,没有人说买南北的,你可能说,我要买南北也行了,为什么叫买东西,不叫南北啊?因为东西对应的是金木,南北对应的是水火,过去买东西拿个篮子,买块金子,买个金属买个木头,我可以拎回去,你能买一篮子水和火回去吗?所以叫东西不叫南北,这有五行学说在里面的。所以古人的一些称谓都是有它背后非常特别的哲学思想,不是随便的。
文忠寄语:古人的一些称谓,其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哲学思想。
那么孔子是怎么修订《春秋》的?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孔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标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下断语,做评价,希望以此来确定是非、善恶的标准。希望通过历史来确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孔子已经没有办法,他只希望通过自己给后人留下一种标准。在这样的乱世里面,孔子最担心的是是非的标准都没了,善恶的标准都没了,将来的后来的人,连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都分不清楚了,孔子觉得这才是更大的事情。所以《三字经》讲“寓褒贬别善恶”,它每个字都有它的立足点,都不是随意讲的。别善恶还好理解,因为我记一件事情,我把一件好事情记下来。比如这个人拾金不昧,我一般认为这个人总归是好的。这个人捡了十块钱,自己给贪了,怎么都是坏的对吧。所以“别善恶”我们还好理解,怎么去“寓褒贬”呢?怎么把褒贬能够蕴含在一部历史学的著作里呢?孔子又是怎么做的呢?那就是春秋笔法。我们过去经常讲春秋笔法,什么叫春秋笔法呢?
(画外音:《春秋》与在此前的各诸侯的史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有着寓褒贬别善恶的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春秋笔法体现出来的。那么什么叫春秋笔法,它又是怎样寓褒贬别善恶的呢?)
就是用最简洁的、表面上很平淡的、不带个人好恶、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文字,寥寥几笔,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结论。孔子在这方面用词极其讲究,比如弑,古人关于杀人有好几种说法,弑就是一种说法。如果孔子讲甲杀乙,那么这个杀呢,这里头估计孔子也不去分辨到底是甲对还是乙对呢,就是一个事实,叫甲杀乙。但是如果叫甲弑乙,那甲一定是有罪过的,甲一定是错的,乙是对的。因为弑是指以下杀上,以小辈杀长辈,以坏人杀好人,这一个字褒贬就出来了嘛。只要是弑我就知道谁对谁错了。比如说用讨,比如说甲讨乙,那就说明甲是有道理的,因为讨是以有道伐无道,甲讨乙一定是乙有问题,甲去讨伐他。这个就叫春秋笔法。据说孔子《春秋》一个字的评语,既可以表彰伟人,也可以将乱臣贼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个话又是孟子说的“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铖。”《春秋》只要有一个字赞扬你,你荣耀得不得了,就好比穿上国君赏赐的华贵的服饰。一字之贬,严于斧铖,如果他在《春秋》里面对你有一个字贬斥的,对你有一个字批判的,这个罪过比被斧子砍脑袋还惨,比死还难受,因为你死是一时一刻的,你现在死了接下来什么事情我不知道,但是你可别忘了,你的臭名就留下去了。你在人间活80岁,死了,你的臭名后面三千年还在传播呢。你死了不要紧,你还有子孙呢,子孙也抬不起头来的,所以叫一字之贬,严于斧铖。所以孟子讲“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把春秋编好了以后,乱臣贼子都害怕,老想去打听打听孔子怎么说我的,里边到底对我是褒还是贬,还是孔老夫子把我给忘了,忘了也不错。这就是孟子的话。当然,真的要去和我们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去考核的话,恐怕未必。真正的乱臣贼子谁怕你“春秋”两个字啊,这只不过是儒家的一个理想,儒家传统的一种梦想,一种美好的梦想,希望文字具有天大的力量,希望灌注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文字,有至高无上的力量,这是一种希望而已。
《春秋》还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叫什么呢?叫《麟经》,这个大家知道的不多,麒麟的麟,叫《麟经》。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字呢?这里边有一个令人哀叹的故事,而且也是标志着中国一个时代的结束。
(画外音:孔子作《春秋》用心良苦、寓意深刻,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春秋》之中感悟到孔子对那个时代各种事物的鲜明态度。但《春秋》为什么又被称为《麟经》,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又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标志着中国一个时代的结束呢?)
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孔子正好70岁,正好在修订《春秋》,在编《春秋》,因为编《春秋》是孔子晚年最重要的工作。而这个时候有个猎人,捕获了一只野兽。这个猎人不认识,这种打猎的人野兽认识多了,就这只野兽他不认识,就去请教孔子,这是什么东西。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儒者是什么都要懂的,孔子当然是懂的了,最起码在当时老百姓的心目当中,孔子是知识非常渊博的。所以这个猎人就扛着这只怪兽就去问孔子,说我打到个什么东西。孔子一看,眼泪就流下来了,孔子就哭了,哀叹道,这是麒麟啊。说麒麟啊麒麟啊,你到这个乱世来干什么啊,你怎么会到乱世出现呢?麒麟是中国传统当中一种神兽,非常吉祥的一种兽,它只会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太平。孔子认为这个时候天下大乱是乱世啊,你麒麟没事在乱世的时候跑过来干什么啊,这不被人打死了吗。孔子就哭了,也正因为这只麒麟被打死,孔子就停笔,《春秋》就没有再编下去了,就停在这一个时间上,《春秋》就编到这个时刻。两年以后,孔子去世。《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那是公元前的722年,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就是麒麟出现的那一年,那是公元前的481年,公元前的479年孔子去世。记载了鲁国12位国君在位242年间各个诸侯国的历史,这个242年,就因此被称为“春秋”。这个242年原来只不过是东周历史当中的一段,没有专门的名称,就因为《春秋》被称为“春秋”。我们都知道,这个年代的古书,都是写在或者刻在竹简上的,又有所谓春秋笔法的限制,所以文字非常的简略,简略到什么地步诸位,整部《春秋》,记载242年的历史,整个字数一万八千多字,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不到80个字,平均每个月不到7个字,平均每个星期一个半字不到,《春秋》就简略到这样的地步。后人怎么会轻松呢?读起来怎么会容易呢?怎么会不需要解释和注解呢?
【童声】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画外音:《春秋》作为一部史书,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短短的《春秋》读起来却十分难懂,所以就有后人为《春秋》作注释,也被称为作传记。那么历史上主要有哪三个人写的传记,这三个传记又各有什么特点呢?)
所以《三字经》接着讲“三传者
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三字经》的作者非常明白,你仅仅去看一万八千来字的《春秋》,你是没法看的。你必须根据后人的注解,后人的解释,才能阅读《春秋》。那么在汉代,讲解《春秋》的主要就是这上面讲的三家,《春秋公羊传》的作者叫公羊高;《春秋谷梁传》的作者叫谷梁赤,都是属于今文学派,它们比左传都要晚一百来年。按照宋代学者的说法,《公羊传》和《谷梁传》是传义不传事,也就是说它偏重于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春秋》里面当然有很多微言大义,我们不是讲春秋笔法吗,《春秋》里面有褒贬、有善恶,它是解释它的意义的。《公羊传》和《谷梁传》主要是解释它的意义的,它的重点不在于补充《春秋》背后的历史故事,它主要是来阐释《春秋》所特有的道德的意义、评断的意义、是非善恶的意义。但是《左传》不同,《左传》属于古文学派,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事实,来说明《春秋》的笔法,并且补充了好多《春秋》里面没有记载的史实,所以《左传》特别受到史学家的重视。《左传》的作者大家一般都知道,是左丘明。这个左丘明本身是鲁国的史官,他在鲁国当官的,就是负责历史的,和孔子的关系是什么呢?亦师亦友,他跟孔子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弟子和老师的关系。他当然很尊重孔子,把孔子当老师,但同时也像朋友一样交往。孔子未必把他当学生,两个人是差不多的。所以他主动来接过孔子的工作,为《春秋》作传,而作传的时候,左丘明已经失明,他是盲人,左丘明在作传的时候是盲人。《左传》是由他口授,嘴上解释,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书的。《左传》以叙事为主,文笔生动,渲染表达能力极强,几千年来吸引着无数的人。特别是什么呢?“春秋无义战”,这是非常有名的话。春秋战争很多,但是没有哪场战争真正有道义的。就是你打来打去,我打来打去,只不过是为了争霸,所以《左传》描写战争场面的文字特别有名。《左传》还特别擅长刻画人物,比如它描写晋文公、描写楚灵王,都是千古之笔,人物性格都非常的丰满,曲折复杂,这对后来中国的小说都产生了根本的影响。经讲完了,《春秋》是《三字经》所讲的最后一部经。那么接下来应该读什么了呢?请大家听下一讲。
《三字经》第十五讲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代表人物。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那么,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它们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呢?留下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对于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敬请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十五集。)
上一讲我们把《春秋》给讲完了。这也是《三字经》讲的儒家经典的经,那一部分的最后一部。那么接下来以后,《三字经》讲什么呢?经既明
方读子撮其要
记其事,这个话表面上看很清楚,也就是说经,我都给大家讲清楚了,哪些经要读的。“方读子”,这才开始读子,子书怎么读呢?“撮其要记其事”,也就是说你大致把它里边的要点给记住就行了,记住里边记载的一些事件就行了。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实际上恐怕未必如此。因为《三字经》的作者无论如何他是以为笃信儒家学说的学者,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在他眼里,儒家以外的诸子,他们的学说就不那么纯粹,也就是说,他们很庞杂,这就意味着诸子的学说里边固然有值得学习的东西,但是也有需要防范的东西。你不能一上来就读子,你一上来就读子的话,你脑子里一片空白,你没有任何免疫力,好的坏的一股脑地涌进来,那就会有问题。当然这是《三字经》作者的意见。
(画外音:《三字经》作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在将儒家的经典全部讲完以后,开始向我们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诸子百家各抒己见,言论观点各不相同,那么这其中都包括哪些思想,它们的代表人物又是谁?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春秋的中期,在中国文化史上,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动,什么变动呢?从学在官府变成了学在民间。在春秋中期以前,假如一个人想要学习什么东西的话,你都只能到官府里去跟随官员学习,在民间没有办法学东西的,没有这个条件。而到春秋中期以后发生了变化,各种的学问,各种的学说,在民间开始传播。到了战国时代,由于欧学在民间的前提,而社会剧烈地动荡,前面我们讲过,战国时代就是争雄,你打我我打你,整个社会不太平。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民间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著作,议论政治,讨论时事,激扬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非常辉煌的一页。这个百家,是不是真有100家呢?这个家不是流派,而是一个流派里边会有好几家。比如儒家里边,孔子、孟子、荀子,这就是三家嘛,当然还不止这三家。所以这个百家是指成名成家之家,并不是指流派。而在当时主要的流派是儒、道、法、墨、名、纵横、杂,这么几个大派,是百家争鸣里面最重要的,别的当然还有一些派,相对不那么重要。儒家在《三字经》里边主要讲的就是儒家,我们还要接着往下讲。道家接下去,在《三字经》里面就会讲到。我想在这里,诸子里边我特别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墨家、法家和名家。为什么我选择这三家跟大家讲呢?这是有依据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就认为除儒道以外,这三家最重要。“儒道墨法名五家是诸子里面最重要的--章太炎”。章太炎是何许人啊?在民国的初年,大家知道,北京大学的国学门或者中文系里边,一大半是章太炎的学生,鲁迅学生就是章太炎的学生。章太炎还是一个革命者,参加了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他怎么反对的?拿着一把扇子,下面吊着一个吊坠儿,这个吊坠是什么呢?是袁世凯授予他的大勋章。他把这个大勋章做成一个坠子,扇着扇子,跑到袁世凯这个宫门前,大骂袁世凯。说你包藏祸心,想恢复帝制,你恢复帝制,把共和的成果给毁掉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袁世凯也不敢杀他,袁世凯见他也怕,就把他软禁起来。软禁起来,章太炎先生面对袁世凯派来软禁他的军警,大家知道章太炎先生什么样吗?他要去这些军警每天向他磕头请安,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是伺候我的嘛,不是袁大总统叫你们伺候我的吗?来来来,磕头。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是学问又好,各种人格、道德都是鼎鼎大名,非常值得人敬仰的。章太炎先生就认为,儒道墨法名五家是诸子里面最重要的,所以我想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家。
(画外音:先秦诸子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诸子们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其中,尤以儒道墨法名五家的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深远。那么在这五家中的墨家,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又有什么不同?)
墨家的创始人据说是墨子,墨子实际上说不清楚,他到底是在孔子之前,还是在孔子之后,不太知道的,各种材料的说法不一。墨子的理论,当然这也就是墨家的理论和孔子的理论是大不相同,可以说在战国时代,儒家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墨家。而墨家在当时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儒家,他们的好多意见是针锋相对的。比如儒家比较讲究慎终追远,比较讲究孝,讲究对祖先长辈的恭敬,所以儒家提出什么?厚葬。就当人去世以后,我要有非常丰厚的陪葬,这个丧事要办得很风光,很隆重,有的时候往往流于铺张,这个到今天还是如此重要。但是墨家明白地主张薄葬,人走了嘛,随便裹裹埋了就是,这是针锋相对的。又比如儒家讲仁爱,但是大家别忘了,仁爱是有什么,有等次之爱。什么叫有等次之爱呢?它不一样,比如儿子对父亲的爱,儿子对爷爷的爱,儿子对叔叔的爱,儿子对阿姨的爱,那不一样的,里边有轻重等级的,所以什么样的亲属去世了,他要服丧的期有多长,比如有的要服三年期,有的服三个月。有的亲属去世,我要穿麻布衣服,有的亲戚去世了,我麻布衣服还不能滚边,它都有规矩的。墨家主张兼爱,什么叫兼爱呢?墨家的爱是没区别的,天底下的人爱是一样的,无等次。所以也有人攻击墨子什么:无父无君。你既然讲大家都一样的,那么父亲和君主是不是在你那儿也没区别,跟普通人一样啊?所以这又是不同。而墨家还有一点非常有意思,他的思想方法和近代试验科学的精神很接近,对中国古代的几何学、物理学、光学、工程技术都有重要的贡献。我们记载当中,墨子会造好多器械。大家都看过前一段放映的电影《墨攻》大家看过吗?就是当人家来攻城的时候,来了一个墨者,墨者就是墨家学派的成员了,是刘德华演的吧。全城人觉得有救了,为什么,他有技术,他懂当时的科学,他会筑城,会设各种各样的机械来对抗你的进攻。《墨经》里面,有好多牵涉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内容,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解释,依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很深奥,今天读起来,还是不能说完全都读通了。同时墨经非常强调实践,他有这样的说法“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他非常强调你一定要去实践,一定要亲身实践,这个观念在当时也是相当特别的。他反对天注定,反对每个人的命定死的,这种观念他也反对。墨经对自己要去极其刻苦,刻苦到严苛的地步。《庄子》里面曾经有一句非常有趣而有名的描写墨者的话。墨者怎么样,庄子的观察很厉害的,这个话现在讲起来有点好玩儿。庄子盯着墨子的腿看,看他的大腿,再看他的小腿,叫什么呢?叫“腓无拔,胫无毛”。庄子发现,只要是墨子的门徒,这个大腿上没毛,小腿上也没毛。他就记下来,为什么?经常卷着裤腿,那么抗击洪水,要么就在从事农业。所以这样的人腿上的毛都没了,庄子觉得很奇怪。但这也反映墨子对自己的确非常刻苦。
(画外音:墨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字经诵读与解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