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潋紫把小三都整疯了用两个和尚谈为什么拼命写作

作家流潋紫畅谈自己作品:《如懿传》《甄嬛传》无比较 像两个“女儿”
《后宫·如懿传》
杭州网讯 《后宫·如懿传》是作家流潋紫继《甄嬛传》后的第二个故事。《后宫如懿传》全书共六册,主要讲述了乾隆即位,乾隆后宫嫔妃青樱(乌拉那拉·如懿)、高佳·晞月、富察·琅嬅、金玉妍以及魏嬿婉之间的明争暗斗。
近日,流潋紫接受全国媒体微信群访,揭秘《如懿传》从小说到剧本、拍摄的种种细节。
作家流潋紫
访谈内容:
吴老师从没想过专职写作吗?老师、作家和编剧三种身份对于您各自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我从来没有想过专职写作,到现在为止我的第一职业还是老师,然后是小说,再然后是改编自己的作品,做编剧。这三者对我来说是一样重要的,当然现在我还要照顾我的家里人。
能说说接下来您想还想写什么吗?或者您已经开始了新书写作?
答:是的是的,我还在写新书,我也想透露一下,但是公司要求我先保密,等新书出来以后一定先寄给大家看。
电视剧《如懿传》是否即将杀青?预计何时播映啊?
答: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如懿传》杀青的时间,因为其实这部剧的耗资、投入,包括所花的时间在古装剧之中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就是尽量完美地呈现出小说的精髓,甚至有所提升。那作为编剧来说,具体排到什么时间我也不是很清楚。
《如懿传》的主角“如懿”在你创作最初,心中有过哪些人选吗?
答:《如懿传》在创作的最初,我心里都是很期待是周迅的样子,所以在等了两三年以后她能来,我都觉得非常非常幸运。她塑造的如懿对爱情非常执着。看她的眼神,她都是对爱情很相信的。所以哪怕最后是个悲剧的故事,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这个人物。
从《甄嬛传》到《如懿传》,其实你的作品传递出最强的一个想法,应当是“平凡的生活”吧?
答:其实从《甄嬛传》也好,《如懿传》也好,我都想传达的思想是:平凡的生活是最美的。在《如懿传》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时候,我们还特别加强了一个一个情节,就是如懿和皇帝两个人离开宫廷,去民间微服私访,在他们大婚之后去了杭州,是如懿最向往的杭州,过了一天平民的日子。我想甄嬛也好如懿也好,她们身在宫墙之中,会更渴望这种简单平淡的幸福。
写《甄嬛传》时,您还是一名大学生,写《如懿传》您已经结婚了,这两本小说说的都是后宫里的女人,二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如果拿《如懿传》和《甄嬛传》比较的话,其实很多人当时跟我说,她觉得《甄嬛传》是一个胜利的喜剧,但我觉得不是。她失去了她的爱人失去了她的本心。而如懿跟甄嬛相比,如懿在这样的一个后宫里,但她仍然坚持着她对爱情的执着和本心,虽然她最后断发被冷落而死,但我觉得一个女人拥有自己的坚持是她最可贵的地方。
您作为《如懿传》的小说和电视剧的编剧,写小说和写剧本在写作上有哪些不同?
答:我觉得写小说和做编剧差别还是蛮大的。因为写小说我只要忠于自己,我想怎么写都可以。但是做剧本要拍摄成电视剧,就是整个团队,包括服化道、导演、编剧、演员、后期剪辑的一个工作。那我做剧本就要考虑到可行性,能不能拍。这个台词演员说出来符不符合她/他的气质。就比如我们知道了如懿是周迅来演如懿的时候,如懿的气质也会更加贴近周迅的气质,会更靠近演员一些。
这次的演员阵容你可以评价一下吗?最让你心仪的是哪些演员?你在写剧本的时候有为谁量身定制吗?你自己还会客串角色吗?
答:其实这次的演员阵容,我是非常非常满意的。因为对于周迅来说,我是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自己心仪的演员。霍建华是在跟周迅合作了《明月几时有》之后,我们都非常认可他的形象,觉得他很适合来出演我们的皇帝,他又愿意来挑战一下这个有点腹黑又复杂的角色,在片场他也非常用心,一直在背台词。
答:我的台词一般都比较难,包括魏嬿婉的演员李纯都是非常用心地在体会角色去演绎。所以对于这次的阵容我是非常非常满意的。
如懿传和甄嬛传,从拍摄的效果来看,你更满意哪一部?
答:《如懿传》和《甄嬛传》其实就是我的两个女儿,我又是天秤座。你要我说选择哪个更好更满意,其实两个我都很爱很喜欢。你看我的两个女主,孙俪也好周迅也好,也都是天秤座。只能说甄嬛体现出了甄嬛的气质,如懿体现出了如懿的气质。
除去如懿,这个故事里您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答:除去如懿,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海兰,因为海兰非常的坚强、聪慧、冷静。但是电视剧版给我更多惊喜的反而是董洁、李纯和霍建华演绎的角色,都非常的有深度,生动感人。
红花还须绿叶扶,对乾隆这个被各种文人小说多次演绎的皇帝,《如懿传》如何写出您心中那个独特的乾隆?
答:其实《如懿传》里面,乾隆的角色会更加复杂,他不仅是个风流的天子,他还有对国家政治等各方面的权衡,情爱在他眼里反而是很小的一部分。至于有多么的独特,大家可以等剧出来以后看看“老干部”霍建华的演绎。
作家流潋紫
《甄嬛传》的巨大成功会给您在之后创作《如懿传》带来压力吗?
答:第一我没有觉得《甄嬛传》特别特别的成功,因为对于我而言的话,我只是把我自己写的小说亲手改编成电视剧,我没有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所以我写《如懿传》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压力,还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说的创作还是蛮自由的。
影视版“如懿”一角将由周迅来饰演,您觉得周迅是一个怎样的演员?
答:她是您心中的如懿吗?我觉得周迅是我心目中非常适合如懿的演员。真正在片场见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完全超出了我的期待。你看着她的眼睛,你就会相信,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会在后宫中在红墙中走不下去,因为她一直愿意做她自己。
阿紫,你刚才说自己喜欢看悬疑刑侦剧,会考虑自己写这类小说吗?会一直写后宫小说吗?
答:其实我也非常想写悬疑刑侦剧,但是我知道我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我只能当悬疑刑侦剧的读者、观众和粉丝。其实我跟秦明老师也交流过,他说他是没有办法来写后宫小说的,就像我没有办法写他的法医类故事一样。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郑娟娟 &&&编辑:唐延松
云巅之上 郭晓东 袁姗姗金刚狼3 X教授 斯图尔特 电影 票房 杰克曼电视剧 IP剧 剧集 市场 华策王大陆恋情 王大陆何润东 何润东太太 全家福 丁黑 孙俪陈赫 许婧 炒作 前妻
福利社 | 观影团 | 观影团 | 观影团 | 好书推荐 | 观影团 | 观影团 |
新闻热线:0
邮箱:ruochen@vip.qq.com
文娱频道负责人:郑娟娟
杭州网·娱乐频道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扫二维码关注杭网官方微信
Copyright (C)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流潋紫为什么写如懿传是为了纪念孩子柒柒?_百度知道
流潋紫为什么写如懿传是为了纪念孩子柒柒?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正值流潋紫怀孕期间,本想将此书出版作为献给柒柒来到这个世界的礼物,却不料该书出版之前,柒柒却“爽约”了。所以, 在新书的扉页上,流潋紫写着“谨以此书纪念我们可怜的未能出世的孩子柒柒”。另外,流潋紫的老公现在兼任她的经纪人,她说:“我对自己的家庭婚姻生活非常满意。” 1、流潋紫,原名吴雪岚。浙江湖州人,198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末开始从事业余写作,陆续在各大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及散文,并成为各文学网站专栏写手。2006年2月开始尝试写长篇小说,8月转战新浪博客从事博客文学创作。2007年2月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50万字长篇小说《后宫·甄嬛传》三部,由此崛起于网络文学之中,2007年9月出版《后宫》系列第四部。同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学位,因其作品《后宫·甄嬛传》而名动网络,并被誉为浙江80后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之一。现任教于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13年,当选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日,担任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 2、《后宫·如懿传》是流潋紫创作的长篇小说,亦是《后宫甄嬛传》的续集。小说以清朝乾隆时期为背景,同为描述后宫斗争。《后宫如懿传》全书共六册。讲述了乾隆即位,乾隆后宫嫔妃青樱(如懿)、高佳·晞月、富察·琅嬅、金玉妍以及魏嬿婉之间的明争暗斗。
采纳率:81%
来自团队:
并不是这么说。流潋紫创作《如懿传》的灵感来自于2010年去横店探班《甄嬛传》时蔡少芬带给她的震撼,“当时恰好遇见甄嬛去探望深陷于绝望的乌拉那拉氏皇后那场戏,蔡少芬演绎出的那种被深爱的人厌弃至死的绝望,深深打动了我,于是想写一个故事,希望将乌拉那拉氏的血脉延续下去,希冀或许还有机会由我喜欢的蔡少芬来主演,继续下一代的悲欢离合。”在新书《如懿传》第一部的扉页上,流潋紫写着“谨以此书纪念我们可怜的未能出世的孩子柒柒”,原因是在该书的创作过程,正值流潋紫怀孕,本想将此书出版作为献给柒柒来到这个世界的礼物,却不料该书出版之前,柒柒却“爽约”了。流潋紫的老公现在兼任她的经纪人,她说:“我对自己的家庭婚姻生活非常满意。”
为啥是“可怜的”呢?
未能出世就流产的孩子当然可怜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流潋紫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为什么被抄袭的作者不出名, 反而抄袭的作者更容易出名呢? - 知乎69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411分享邀请回答1.2K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804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最近台湾著名编剧琼瑶举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自己的作品,并正式提起法律诉讼一事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而提到“宫廷剧”,不能不提曾经红极一时的《甄嬛传》的编剧——流潋紫。作为《甄嬛传》的编剧、原著小说的作者,流潋紫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健笔如飞、驰骋辞藻的青年女作家。而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语文教师——吴雪岚。
&&& &吴雪岚,笔名流潋紫,大学期间,因一部文采如云飞扬、情感如水缠绵、情节如环相扣、心念如丝缜密的小说《甄嬛传》名闻网络。从一个受教育者,到一位教育工作者,刚迈出大学校门,便又踏进了初中校门。这样一个从未离开过教育、有着细腻思想的吴雪岚,有怎样的从教经历?她看待教育有哪些独特的视角,又是如何演绎自己的教师生涯的……
&&& &搜狐教育独家网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严禁改编、改写!
&&& &本期合作单位:《未来教育家》杂志
《甄嬛传》作者吴雪岚的教师身份
一心从教金不换,六载春秋苦也甜。
《甄嬛传》被拍成电视剧并热播以后,很多人都劝吴雪岚放弃教书,专职写作,每当此时,她都淡淡一笑,因为她心知,写作只是业余爱好,教育才是自己愿意终生为之的事业。
小时候,吴雪岚就喜欢做"孩子王",想象着长大后站在讲台上的幸福。高中时,有幸遇到几位优秀的语文老师,她便在心底埋下一个念头:教师,就应像他们那样,从容且富有教育智慧。高考后填报志愿,吴雪岚选的几乎清一色师范类大学,终被浙江师范大学录取。大学四年,她兴趣广泛,辅修过新闻学以及其他很多门类的科目。毕业时,《甄嬛传》已经出版,考虑到自己对出版行业有一定了解,若从事相关工作自然容易一点。事实上,她也确实去某省级出版社应聘并取得了笔试第一名的佳绩。
是什么原因使得她决意重返校园、走上教师岗位的呢?"这其中,有机缘巧合,有家庭需要,但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是教育这份事业、教师这份职业符合自己一直以来的追求。"
资料图:吴雪岚和《甄嬛传》演职人员合影。
吴雪岚喜欢学校的规律性生活,清晨披旭而去,晚上戴月而归。规律,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枯燥。很多人认为,当了三年教师后,你基本上能看到自己一辈子的状态,上什么样的课,面对怎样的学生,每天重复哪几句话。但吴雪岚认为,每一届学生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同的,同一届学生也都是在不断成长变化的。教师,正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得以不断的成长。她说:"和孩子在一起很开心,他们的童言童语、童真童趣,使自己也能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拥有一颗向上的童心。"一直以来,她都对校外生活有一丝抵触,因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起来繁琐而棘手,但学校里的每一天都是简单、快乐而充实的。
吴雪岚认为做教师很有满足感。很多人有疑问:"流潋紫是不是整天专心写小说,只把教师工作当作玩票?"其实,她在孩子们身上付出的心血远胜于写小说、做编剧时的辛苦。2012年,她在杭州市、区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喜获一等奖。这,是社会对她的一种嘉奖,也是她对自己的一种证明。
刚从教时,吴雪岚是学校语文组里最年轻的一位,她一直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向前辈们请教各种问题。第一位师傅王镁,教学态度严谨,连课件上的一个标点符号都会考究得很详实;现在的师傅张燕,是情感型、智慧型的教师,能处处与学生打成一片。"我从王镁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认真的态度,从张燕老师身上学到了师生相处之道。"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有一个很好的风气——推门听课。"这让我们年轻教师随时都保持一种认真的状态,我当老师六年了,从没有懈怠过。"她的这份坚持和努力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被评为学校"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之一。
陪伴学生读书是一种言传身教
师字中藏书万卷,生花妙笔绘新篇。
吴雪岚的整个生活,都围绕着一个"书"字展开——读书、教书、写书,这千百年来的文人梦,在兰香屋室,在青葱校园,在青灯桌案,被吴雪岚静静地演绎。"教书"这一职业,使得她的"写书"和"读书"也着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现在的吴雪岚,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教学之余,仍然坚持着文学创作。"我基本上是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集中创作。创作是需要连续思维的,一旦被打断,就可能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把情节衔接起来。与其如此,我觉得还不如集中大块时间进行阶段性的创作。"
问余何意栖书山,笑而不答心自闲。飘香翰墨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吴雪岚读书有三个特点:
一是喜欢陪着学生一起读书。在教茨威格的人物传记时,她会推荐学生读茨威格的小说,通过不同的体裁来了解这位作家;散文家汪曾祺,写过很多关于美食的散文,吴雪岚就把美食和散文相联系,理解"形散神不散"的技巧。每次上完课,她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作者、内容、体裁有关的读物,希望孩子们的视野不被教材所局限。但是,吴雪岚认为,扩大阅读面应以课本为基础,这样学生就会知道眼下该读什么书。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仅仅停留在四大名著上,没有必要,"课外阅读应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不能让他们觉得两者是完全脱离的"。向学生推荐读物,吴雪岚很慎重,最近正在上映根据辛夷坞小说改编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她说要等自己看过之后,才会判断原著是否适合推荐给孩子们阅读。
吴雪岚和学生在一起。
二是偏爱古典文学。"诗词对于学生来说,一是容易记忆,二是富有韵味。如果你给学生讲解一篇很长的古文,尤其是散文的话,学生会觉得不容易理解。但诗词语言优美,意思浅显,他们很愿意去记。"吴雪岚喜欢明清小说,善于从故纸堆中拣出黄金叶,"其实,"三言二拍"这套书的篇章经过筛选以后,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很有趣的故事"。春天来了,她会让孩子们去寻找描写春天的古诗文,一方面作为随笔作业,一方面也可以有所积累,"春天,不是一个季节,而是一种心情"。在平时举办的记忆性竞赛中,如果学生能完整背诵出古诗文并了解其含义,会得到一定的加分。而在平时测试中,她也偏向出一些古诗文鉴赏方面的题。
三是不过分推崇教育学书籍的阅读。学校每学期都会给大家发一本理论性较强的教育学方面的书,可看过以后,吴雪岚往往连书名都不怎么记得了。她很少去研究这些理论性的东西,觉得教师应该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伴学生,和他们一起成长。"陪伴本身就是一种熏陶,一种言传身教,一种身体力行。"
写文章要综合才子型和状元型
言之有物情多韵,才子翩然化状元。
得知老师是"大作家",一些孩子喜欢问吴雪岚:"怎么写好一篇文章?"她总是回答:"在你没有动笔之前,我说的任何话都是空话。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不要担心写不好,首先应做的事就是动笔去写。"灵感,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涌现的,而不是动笔之前就苦思冥想得来的。吴雪岚对学生的两点建议是:敢于动笔去写,写完之后敢于拿出来让人修改。
一些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是"写完就行",写完便不再回头看。"好的文章需要至少修改三遍以上,分别看立意和条理是否清晰,语段之间是否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标点和断句是否正确。学生的每篇文章,我都会逐字逐句批阅,然后书写成文,给他们一些条理性的意见,指明优点、缺点在哪里,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最后的修改。"回忆自己创作《甄嬛传》的经历,"不可能一次成稿,我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去一遍遍地修改。"每当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大家就很乐意地接受她布置的作文,相信自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
吴雪岚把好作文分成两种:一种是才子型作文,只须立意准确,便尽可以天马行空,"一些学生写作文时随心所欲,貌似不讲主题和中心,但是你会发现,形散神不散"。针对这类学生,吴雪岚会鼓励他们加深立意,多关注社会现实,思想上要有一定针对性,语言上要有雕琢。另一种是状元型作文,"我会提醒学生,由于考试的存在,你最好也会应试作文的写法"。真正会写文章的人,其实是才子型和状元型的综合。历数一下各朝各代的科举状元,尤其是明清两朝,他们既能很好地驾驭八股文,也能吟出恣意汪洋的词章,从根本上讲,这两者之间是不冲突的,无非是状元型作文更具规范性,了解如何破题、如何入手,不像才子型作文那般随意,"它所传达给学生的,正是一种规范性"。
遇到妙则虽妙、却不符合应试作文模式的文章,吴雪岚的做法是理性引导。一方面告诉学生什么时候该写什么样的文章,"既然你重视成绩,就不要拿成绩来开玩笑";另一方面则指出作文的可取之处,提一些改进性的意见,联系报刊投稿发表。也有学生会向她哭诉这次的作文题目是多么无趣,她会耐心告诉学生:"等你大学里写论文时,不可能单凭文笔就能取胜,它需要一种条理来支撑,一种思想来贯穿。"
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平时的单元测试都由语文组的教师轮流出作文题。轮到吴雪岚,她会遵循以下原则:
让学生"有话可说"。她曾出过一个作文题《班级那些事儿》,初看挺无趣的,但批改过后,发现却是最让学生有话可说的题目,因为它有效避免了一些被写滥了的题材。学生们不再"胡编乱凑",而是寻找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事情来写,以小见大,以微显著。让学生"有理撑腰"。一些学生写文章,从头到尾都没讲一件实事,而是不停堆砌华丽的语言,自认为这就是"才子型作文"。吴雪岚会告诉他们,一篇作文至少要说清楚一件事情,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否则,到了高中写议论文,就会自相矛盾,手脚互殴。让学生"有思以评"。吴雪岚发现,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有三类:亲情类、友情类、社会观察类。比如,关于老人倒地而没人去扶这件事,有的学生除了叙述事情、描绘场景,还仔细分析在场路人的心理,找出不扶老人的原因。"我觉得这很难得。好的作文,不仅是一种好的语言表达,还应对一件事有自己或理性或情感的评论。"
学生写作时,吴雪岚会和学生一起写,"写完后先由他们来点评我的作文,然后我再来点评他们的"。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觉得写作文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和老师一起来完成的工作。讲台上走笔不停,讲台下书写沙沙,师生之间的默契,就在纸上无数个横竖撇捺中悄悄融合,交叉汇流。为了鼓励学生创作,吴雪岚还把学生写的好文章整理打印出来,编成精美的班刊。有学生问:"要写好作文,用不用买作文书?"吴雪岚摸着他的小脑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范文啊。"荣登班刊的每篇文章,她会让班里每个学生写上点评,评述其优缺点,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比让他们写一篇名著的读后感都有兴趣。"吴雪岚笑着说。
立足学生三年,放眼三十年
育人贵在可持续,全面立足要统观。
日,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江南少年文学院成立,其宗旨是引导和教育学生关注文化前沿、引领青春成长、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新人,吴雪岚担任院长。文学院下设11个部门:"江南"文学社、课本剧表演团、小小诗社、"钱江晚报"小记者团等,体系庞大,除七名校内专业指导老师外,还聘请了多位校外导师。
(吴雪岚(左)资料图)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虽然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但以往小学和初中各自有文学社团,联系并不紧密。江南少年文学院的成立,实现了中小衔接,在吴雪岚眼里别有意义,她希望对于学生文学兴趣的培养、文学创作的发展是持续性的,不是小学结束后便换个新环境从头再来。要让对文学有兴趣的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在相对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仍然保持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不是阶段性跳跃,而是螺旋式上升。"过早地扼杀孩子们的某种兴趣,是很可惜的。我们现在就是要让小学生明白,只要你愿意把文学爱好保持下去,到了初中也会得到一以贯之的良好指导。"
迄今为止,已有诸多文学社学生的作品在校刊《江南》上刊登,小记者们的名字也频现于各大报纸。"孩子的创作是需要鼓励和肯定的,作为教师来说,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提高文学素养,一方面要创造机会来让他们表现。"班上有个孩子,因在科技类大赛中获奖而取得了保送高中的资格。于是,现在才上初二的他,就觉得自己可以完全放弃学习了。面对老师的劝诫,他还振振有词:"学习不就是为了中考吗?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还要那么复杂的过程干什么?"老师们往往一时语塞,无可奈何。吴雪岚则巧换思路,另辟蹊径:"孩子,听过老鹰再生的故事吗?老鹰磨掉长喙,拔掉羽毛,就是为了以后更远的翱翔……"她诗意的语言和长远的眼光,令这个个性十足的孩子连连颔首,若有所思。"我觉得初中就是要培养学生沉下心来学习的一种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立足学生三年,放眼学生三十年,这种可持续的教育观念,越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就越是需要树立。
善于观察的吴雪岚注意到,偏理科的孩子普遍不怎么爱动,课上不太愿意记笔记,课下也很少去复习。"初中的孩子多少是需要一些督促的,不能太放任自流,我有时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就把作业完成,保证其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他才会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在教文言文时,吴雪岚不仅仅教学生读懂字词,还将文章与历史相结合,让学生去了解文章背后作者的故事和心境,如此一来,学生就会觉得文言文其实也挺有趣。吴雪岚坦言,自己当初也是偏科很严重的学生,但与当下孩子相比,她发现又有不同:"我们那时虽然不喜欢或不擅长某一学科,可还是会努力去学;而现在的孩子,遇到不喜欢或不擅长的科目,很容易就会放弃。我一直以自身经历引导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学好每一门课,希望他们不要走我以前走过的弯路。"
坦诚是与学生交流最重要的因素
辩证之中显乐观,坦诚之下有真言。
中文系毕业的吴雪岚拥有哲学的辩证思维,心态乐观,很多在别人眼里的教育问题,在她看来都不是问题。事物有正面就有负面,她努力挖掘并彰显正面——"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对负面则守着六字箴言:接受、适应、调整。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很多孩子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学习压力较大的时候,不满情绪更为凸显。吴雪岚的对策是引导,一方面告诉他们"考试制度是相对公平的一种选拔方式",另一方面教他们学会接受现实、适应环境、调整自己,从而得以不断进步与提高。
学生们跟吴雪岚在一起久了,都会被熏染出一种乐观开朗的性格。故而,每当被问及《甄嬛传》中的宫廷斗争戏份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时,吴雪岚的回答斩钉截铁:"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比很多成人纯净得多,他们不会在意那些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宫廷斗争,而是觉得这部戏是在讲一个女孩子的命运历程或情感故事。"面对同样半杯水,乐观者与悲观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他们各自内心有多少阳光。
针对很多教育报刊上讨论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吴雪岚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些教育现象确实很普遍,但我觉得,不必过分担忧,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解决之道。"譬如"早恋",在吴雪岚看来,初中孩子有些情感的萌动是再正常不过了。令她高兴的是,孩子们很信任她,有的男生会偷偷告诉她自己喜欢某个女生,吴雪岚就会告诉他:"感情,是非常美好的。但如果你轻易去表白,可能会得到一个伤心的结局。或许你可以埋在心里,放眼长远,就像你看到一个可爱的花骨朵,或许你应做的不是采摘,而是等待,等待它花蕊绽放的更美光景,不是吗?"
吴雪岚认为,学生是否愿意听你的意见,取决于你所站立的角度。如果你从师长的角度疾言厉色,学生就会因压抑而反抗,所以她更愿意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与学生交心。坦诚,是与学生交流和相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一段时间状态不好,吴雪岚也会与父母谈一谈,但谈的时候会要求学生本人在场。"由于我能与学生直视交流,当面对话,他就会知道我是在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事情,也就更容易接受,因为在很多学生心里,老师找家长就是为了告状。"
成长期的孩子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需要依靠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才能解决。"一方面,我会让家长树立起一种意识,单凭学校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要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不管了;另一方面,我会告诉学生,老师所教的两个班级有近100名学生,对老师来说你可能只是百分之一,但对父母来说你却是百分之百,对父母的批评与教育,一定要耐心听取而不是叛逆抵触。"
立体的语文教师和她朴素的教育梦想
年年新木年年绿,梁栋起于毫末间。
"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并一直坚持下去"——这就是吴雪岚的教育梦想。和很多教育名师比起来,这个梦想显得过于朴素。其实,能全心全意地守在教师岗位上,对吴雪岚来说便已是一种略显奢侈的快乐。由于身兼作家、编剧、教师三种身份,所以她的时间分割得比较琐碎。有时上午上完课,批改完作业,下午还要外出参加活动。虽然不愿意,却不得已而为之。
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实行寄宿制,孩子们一周五天住在学校。初中生正处于情绪起伏大、心理变化快的时期,吴雪岚特别希望多一些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很多家长又都在外地,遇到降温天气,可能送衣物都来不及。这样的学生,其实是需要更多关心的。刚从教那年冬天,气温骤降,很多孩子都没有带手套,上课时一个个缩着小手。吴雪岚发现后,赶紧去买了一批手套送给孩子们。这份师生情谊的温暖,握在手里,传于心间。孩子们戏谑到:这个冬天不太冷。
吴雪岚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史优势,为学生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与活动。平时学校的舞台剧、课本剧,她都会去做一些指导。有学生反映说不会写剧本,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立体地熟悉剧本创作,《甄嬛传》正拍摄时,她组织初中、小学两个文学社去片场参观。"这次参观,也让孩子们认识到,看起来生活惬意的明星,工作时也是全力以赴,挺辛苦的,从而使他们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偶像意识。这,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收获。"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吴雪岚善于将纸上的文字与眼中的画面结合起来,使他们更立体地进行语文学习。上小说单元的时候,吴雪岚会给学生放一些配套电影:"因为小说和电影一样,都是有一种巧妙构思的。比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虽然只是短篇,却有很多的转换和跌宕。通过看相关电影,可以让学生从电影的角度来鉴赏这篇小说,更好地欣赏它的结构。"
要开诗歌朗诵会啦!孩子们一个个止不住地兴奋。吴雪岚问:"哪位同学知道什么是朗诵?"一个孩子马上举起手:"朗诵还不容易,不就是大声喊呗!"同学们哄堂大笑。没有批评,没有说教,吴雪岚开始给大家播放央视主持人的诗歌朗诵视频,品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静思轻重缓急的细节,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究竟什么是朗诵艺术。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老师让孩子们留恋。很多孩子们初中毕业后,每年都会回学校一两次看望吴雪岚,平时常常给她写信。今年,对吴雪岚的教育生涯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她从教后所带的第一批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每念及此,吴雪岚激动的心情便难以平复。因为,她和孩子们之间共有着这么一段美好的回忆。
(资料图 来源:吴雪岚微博)
三年前的植树节,吴雪岚带着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们在校园里种了一棵树,每人写了一个愿望在纸条上,装进瓶子里,埋在树下。大家相约高考结束后一起重返这里,看看是否实现了当初的愿望。谈及此事的初衷,吴雪岚说:"当时,初三的孩子压力很大,方向感缺失,还有学生觉得前途渺茫,将来要读什么学校都只是父母的一种期望,而不是跟从自己内心的愿望。为了鼓励这些孩子,让他们有一种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就组织学生去种树,埋下愿望的种子。"
"学生们那个时候就很期待,由于树是春天种下的,不知道能不能活,就经常去看看它,理理枝,浇浇水。"后来,她更是每年都会领着来看望自己的孩子到这棵树下逛逛,为的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不要忘记实现梦想是需要坚持的。爱的种子悄悄发芽,教育的果实凌枝高挂。树,已不仅仅是树,它是一种符号,被吴雪岚和这群学生铭在记忆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正峥嵘,人亦茁壮,春风化雨,万物更新,为人师者,岂不欣然?
说起吴雪岚,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校长黄燕明一连用了三个"聪明"来描述她:聪明而天真,聪明而努力,聪明而诚恳。吴雪岚,正如她那本就诗意流动的名字,也正如她笔下的婀娜女子,赤心一片,灵气四溢,心聪目明。采访终了,一个立体的语文教师形象,如水墨之图展于脑海。然而,最令笔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她简洁朴素的教育梦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并一直坚持下去"。
&假如甄嬛做了教师,你觉得她会是一位好老师吗?
A:我觉得甄嬛应该是一个富有教育智慧、能面对课堂和学生做出及时调整的好老师。她与人相处的方式也很不错,我觉得她会跟学生打成一片。
&《甄嬛传》里的其他角色有适合从事教育职业的吗?
A: 眉庄身上那种落落大方、坦诚相处的气质是很适合做一个好老师的。安陵容可以去做一个音乐类的教师,其实她的专业技能还是蛮强的。华妃可以当一个霸气的校长。
&你对孙俪的表演有何评价?
A:一个词:惊艳!在《甄嬛传》之前,她没有演过古装剧,最初刚定妆出来,很多人都不看好。但孙俪是一个很认真且勤奋的演员,她一个人就有九百多场戏,都是临时搭的台子;很多字她刚开始不能确定读音,她就会找助手帮她标明,一有问题就直接打电话给我。
&你的口头禅是什么?
A:我好像常会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知道这算不算口头禅。如果算的话,可能反映的是我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首先都会通过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让自己消除紧张或焦虑的情绪吧,应该也是心理暗示,希望自己用更加坦然轻松的态度来面对或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假如被困孤岛,只能带一本书,你希望是哪一本?
A: 我想我会带一本《荒岛求生指南》吧,毕竟在荒岛上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下去的问题。如果这本书可以不限制形式或属性的话,我希望是一本能够链接全世界数字图书馆的电子书,里面的内容应该海量来计算。好吧,我确实有点贪心。
&你最骄傲和最遗憾的事情分别是什么?
A:最骄傲的事,是我大学期间的几个梦想大都实现了。比如写一部小说,编一部电视剧,做教师,当媒婆等;最遗憾的事情,是目前还没有一部和自己有关的电影作品,希望能在自己30岁之前努力得以实现。
&能写出《甄嬛传》这么一个爱情故事,是不是跟自身的感情经历有些联系呢?
A:呵呵……这和我自己的感情经历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我的感情生活其实比较简单的,大学四年就谈了一场恋爱,然后相恋八年走进婚姻,远没有小说中的那样复杂和曲折。
&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新书《如懿传》吧。
A:《如懿传》的主角如懿,原型是乾隆继后乌喇那拉氏,她在乾隆三十年陪同乾隆南巡途中突然与之决裂,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我希望用自己的臆想为这个谜团演绎一种可能。与甄嬛不同,如懿是一早便深陷在权谋斗争中,希望保有自己性格中属于自我的东西,最后却失败的女人。
&将来是否想扩大文学创作的题材范围?
我觉得未来我完全有可能去尝试一些新的题材,比如说现代都市爱情题材,青春励志题材等。
&《甄嬛传》电视剧的热播,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A:其实,《甄嬛传》对我的改变并不多,现实中的我还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和其他老师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认识了我,偶尔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会有一些读者主动来找我,比如接到《未来教育家》的采访通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潋紫被赶出晋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