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晓步小堂深静无人到静对下联

[转载]千桥古韵今犹在
&&&&&&&&&&&&&&&&&&&&
千桥古韵今犹在
&&&&咸宁是湖北省乃至国内古桥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
&&&&咸宁的桥之形成和发展,是地形、地貌、自然水系流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相关数据显示。咸宁境内现存的古桥约有400多座。“石桥茅屋依山静,古刹禅房傍水幽”。风格各异,大大小小的桥分布在鄂南城镇山村,溪水河流之间,远眺长虹卧波,近看小桥流水,形成了鄂南秀美画卷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桥文化已成为咸宁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咸宁处于幕阜山脉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万里长江依境东流,自西向东经过螺山,在黄盖湖出口的白沙洲进入咸宁,经赤壁,过嘉鱼、绕簰洲湾,到上沙洑进入武汉市江夏区,江岸线长达1&26公里;巍巍幕阜绵亘南缘,自西至东过通城、崇阳、通山若干座大山,长达l60公里,高耸在千米以上。
&&&&雄伟的幕阜山脉犹如一条巨龙,向南北两方伸出它庞大的骨架和指爪,渐次形成了黄龙山、大药姑山、大湖山、九宫山、大幕山等干支山脉。这些主支又自成系统,生出许多触须,绵延曲折,或断或续,直到消失在平原深处、长江滩头。
&&&&这些山,带来了地貌的高低错落、雄浑幽深;这些山,背负着无数的名胜古迹、人文掌故。山高水长,这个寓意深刻的短语,它的本义在咸宁河流的源头活水得到了体现。当山峦隆起来,山谷凹下去,河流就从那里发源了。
&&&&咸宁的大山深处,散布着1&8244处大小泉眼,其中流量在0.1立方米/秒以上的有997处,较著名的有咸安区的三十六人泉、鸣水泉、温泉,赤壁市的观音泉、白布泉、荆泉和崇阳的桂花泉等。这大大的泉眼,汇成了254条中小河流,形成了陆水、淦水、富水三大干流水系。这三大动脉和众多的“毛细血管”,构成了几千年来生息于此的百姓的命脉。
&&&&河流是古代文明的摇篮。当人类的祖先走出森林,在大地上营造他们的住舍时,靠近河流常常成为他们最合理的选择。许多原始部落就依水而居,在河流旁边生息繁衍,创造着早期文明,河流也就成为文明的摇篮。
&&&&我们的祖先傍水而居,从渔猎到农耕,创造出了灿烂的鄂南早期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流给人们提供了灌溉和舟楫之便,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咸宁的村镇、城市大都建立在溪涧河流之畔,或屹立港湾湖泊之滨。时至今日,咸宁市六个县市区的中心城镇都是在水一方,与水相依。
&&&&然而,250多条河流,就是250多道沟坎,同时也隔阻了陆路交通,给人们带来了烦恼与无奈。被众多的河流溪涧隔开的古人,由于生活生产的需要,产生了跨越自然障碍的社会交通要求。人们迫切需要桥梁来摆脱河流的羁绊,打破空间的阻隔,沟通此岸与彼岸、现在与未来。明
人朱廷立在《西河桥记》中开篇就说:&&“咸宁要邑,邑治之西,为西河渡,盖要津云。山水时发,势汹涌,民病涉焉。”孟养浩在《重修张家桥碑》中说:“桥圮,水势溢,徒者、舆者,踉泥淖中不得前,此天下之至危也。”
&&&&于是,桥梁应运而生,成为山区的血脉、文明的纽带。
&&&&人类究竟在什么时候开始架桥?第一座桥又是谁架的?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
&&根据史前人类活动的蛛丝马迹,考古学家和桥梁专家大胆推测,认为早在靠采摘和狩猎为生的穴居时代,原始人就借助最简单桥梁,跨溪越河去扩大活动范围:一棵生长在河边的大树,由于河水的长年冲刷,被大风一刮,恰巧倒向了彼岸。刚刚从树上下地不久的原始人,顺着树干
攀援过去,这便是历史上最早的桥——独木桥。于是,人们从大自然造就的独木桥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有意识地砍伐树木到向对岸的欲望,并且很快就付诸行动。这,就是桥梁史的开端。
&&&&古时架木为桥,最初是独木为桥,平搁在溪沟两岸或墩台之间,供行人往来。由于梁式桥结构平直简单,施工也方便,自古以来应用十分广泛。先秦时代多建木式梁桥,这与当时生产力低下有关。由于木材具有较强的弹性、柔性、可塑性,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各地建造了许多木梁桥,建造形式、式样越来越丰富,使建筑艺术特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原名招贤桥,位于通城县马港镇灵官村。始建于南宋景定时期,由黄庭坚第八代孙黄子贤捐修。清乾隆间重修。青石构筑,长1&8米,高1&0米,宽5米。两边置石栏,中立“前宋黄子贤公修建”石碑。跨度1&2米,设计精巧,结构坚实,巍峨雄丽。被中国桥梁志办公室称为全国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旱的石拱桥之一。2&0&0&2年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大量使用铁制工具,为人们开采石料、加工石材、架设石桥提供了条件。历史上所说的“秦梁汉柱”,就是架设桥面为梁、墩台为柱的木梁或石梁桥。从汉唐开始,多以石代木架设石梁桥,开创了我国建桥史的新篇章。汉唐以来,石梁桥建造技术不断改进,规
模已十分壮观。《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对洛阳天津桥维修加固,&&“令石工累方石为脚”,这是古文献中第一次提到采用石块砌筑桥墩的记载。这与用木石做柱的造桥技术相比,是一大进步。唐李昭德又采用“累方代柱,锐其前,厮杀暴涛,水不能怒,自是无患”。采用这种新型船形桥墩,尖端逆流,可以杀弱水势,减轻激流对桥墩的冲击力。自唐代直至今日,桥墩仍广泛采用船形形状。到了宋代,修建石墩石梁桥技术日趋完善。咸宁现存最早的石墩木梁桥,是明洪武年间(1368—1&398)修建的通山高湖万寿桥,距今已有600多年了。
&&&&文献记载,咸宁境内最早的古桥是晋初年(公元270年前后)的沙阳桥和梅獬桥,可能都是石墩石梁桥。其次是北宋时期张乖崖在崇阳县北郭外修建的义城桥,可能是一座石拱桥。
&&&&我国的拱桥出现于东汉中后期,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桥梁史学家认为,拱桥的建造也是受到自然界的启示。含有钙质的砂岩或石灰岩,由于布满裂隙,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水流长年累月对它侵蚀、冲刷和风化,久而久之,便形成弯曲拱形,横跨在深谷激流之上,或者镶嵌在
悬崖峭壁之中,构成天然拱桥,地质学上称为喀斯特天生桥。古代桥工受其启示,开山采石,琢石成块,砌筑拱券成桥。
&&&&但也有专家认为,拱桥是由伸臂木石梁桥的折边形桥孔演化而来的,折边边数越多,就越接近圆弧形;正是这种图形的演变,才逐渐发展成石拱桥。、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又受到墓拱、水道、城门等建筑的启发和影响。国内现存的石拱桥实物最早建于隋代,而在咸宁市境内,以南宋时期所建的为最早,如淳佑七年(1&247)咸安汀泗桥、景定年间
(1&260—1&264)通城灵官桥、南宋末年的贺胜桥。经过历代不断复修,他们至今还横跨在鄂南的河流上。
&&&&石料是重要的造桥材料,它质地坚硬,不易腐蚀和风化,有很强的抗压能力。但不能承受太多拉力,这就限制了桥的跨度。所以,我国古今所建的石梁桥跨度一般仅几米,极少数达到十米以上。要修建大跨度的桥梁,就必须寻求新的建筑材料。近代以来,随着水泥和钢铁的使用,桥梁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桥梁从远古的原始简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成为建筑物中蔚为壮观的一个分支,都是人类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改善生存环境的结果,也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必然产物。因此,桥梁建设的历史,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是人类与自然既斗争又和谐的双重关系的具体体现。可以说,一部桥梁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文明史。
&&&&古桥是咸宁历史文化的一个载体,是咸宁先民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而保护的前提,则是摸清家底。
&&&&在历史上,每一次修志,都会把桥梁记载下来。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的《武昌府志》记载了鄂南六县l&91座古桥,其中咸宁37座,嘉鱼7座,蒲圻56座,通城l&7座,崇[JB62座,通山l&2座。
&&&&民国十年版《湖北通志》“津梁”记载咸宁地区395座桥梁,其中咸宁52座,嘉鱼26座,蒲圻l&35座,通城87座,崇tjB50座,通山45座。230多年过去了,古桥增加了204座。
&&&&二十世纪八十年新修县志时,各地尚存的各种古桥共有396座,咸安233座,嘉鱼4座,赤壁70多座(55座保存完好),通城62座,崇阳3座(县志未作统计,仅记载3座),通山24座。40年过去了,古桥增加了l座。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数字,也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总是在毁坏、修复和新建中变化。现在咸宁的古桥到底有多少?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据刘明恒主编的《千桥流水》记载,咸安区现存百年以上的古桥有227座。通山县2013年4月份调查,全县现有古桥l05座,其中仍在使用的57座(1&1座为县乡公路桥),荒弃的48座(26座已成危桥)。再加上嘉鱼、赤壁、通城、崇阳的古桥,咸宁境内的古桥数应该在400座以上。根据这个数字,我们也基本可以知道古桥的地域分布。如果再从流域来分析,我们会发现,咸安区淦河、汀泗河、高桥河、官埠河,通山县的厦铺河、赤壁蟠河以及西凉湖流域的河港最为集中。
&&&&咸宁古桥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从建材来看,有石桥、木石混筑桥;从造型来看,有拱桥、梁桥和石板桥。综合建材和造型而言,现存的古桥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一石墩石梁桥、石墩木梁桥、石拱桥,其中石拱桥又有半圆拱、弧形拱、陡拱等不同拱形之分,有单拱和联拱(二拱、三拱、五拱)之别。从桥面来看,有曲桥、平桥、廊桥之分。浮桥
早已消失,而古老的石板桥则依然默默躺卧在老村古涧上。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咸宁古桥的桥型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各地的古桥各有特点。石墩木梁凉亭桥主要分布在通山以及咸安、崇阳邻近通山的少数地方,石墩石梁桥则主要分布在咸安区、通城县。
&&&&石拱桥尽管遍布各地,但从山区、丘陵向低丘地带过渡的过程中,桥墩越来越低,差别十分清楚。山谷里的桥墩高高矗立,桥拱多为半圆;湖区的桥墩几与水平,桥拱多为弧形,这便是溪谷深邃的山区与流水平缓的水乡的区别所在。另外,凉亭桥则一般建在市镇、村落附近行人来往出入的要道上。
&&&&所以,桥型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桥梁周围的自然环境,也与经济发展水平与现实需要有关。山区溪涧幽深而木材丰富,多问这种分类,有助于我们去把握他们各自的特点,了解前人是如何采取因地制宜,创造出桥梁与周围环境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另外,从建桥石料来看,就地取材的特点在咸宁各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市境内的地质构造自南至北分为三道带状分布,南线的通城、通山沙店的古桥多为麻石,北线多为青石,中线的广大地区多为灰石。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在鄂南山区丘陵地带行走,一不留神,就会遇上一座古桥。这些古桥,千姿百态,也千差万别。这些古桥,星散各地,又规律分布。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按图索骥,去探寻那散见于山水之间的古桥,追索古桥背后的故事。
&&&&跳石与浮桥
&&&&咸宁有一句俗语:快过跳石慢过桥。在咸宁山区的一些浅水溪河上,有一种称为跳石或跳桩的东西,过河者一步一石,跨越而过。
&&&&人类早就有“踩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大禹治水时代,就有了石梁桥的原始形态一一石磴桥。《竹书纪年》记载:“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梁。”鼋鼍是巨大乌龟,古人将砾石、大石块聚集水中,露出水面,远远望去,就如一个又一个露出水面的乌龟背,所以形象
地称其为“鼋鼍”。古人称此桥为“石蹬桥”、&&“踏步桥”,在古籍《尔雅》中称此类桥为“石杠”,现代称它为“汀步桥”、&&“过水桥”,咸宁则称之为“跳石”。
&&&&历史上,在咸宁浅水溪流上摆布有许多跳石。这些跳石,石块呈一字形凌波而立,一步一石,踏步过桥。洪水来时,任其从桥身上漫过,水退之后桥面露出,可供行人通行。
&&&&过去,这样的过水桥应用较为普遍。据文献记载,通山县的青云桥修建之前,&&“明弘治中,知县秦初率邑人阮福俊,筑以石,为跳桩,当溪中”,说的就是跳石。现在,跳石这一古老的渡水设施,逐渐退出了咸宁的历史舞台,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背影。
&&&&在河流中下游水深流缓的宽阔河面,跳石难以派上用场,于是浮桥出现了。浮桥主要是利用水的浮力,以浮体(主要是船)为墩,以缆索连接,其上铺板,构成飘浮在水面上的桥。浮桥易建易拆,所以,它也是古代横渡江河的主要桥型之一。
&&&&文献记载,历史上,咸宁西河、蒲圻北门以及嘉鱼陆码河上,曾经建造过浮桥。咸宁西河之上原本没有桥梁。明人朱廷立在《西河桥记》中说:&&“先令勤斋萧子立业浮舟为桥,民利之。”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时任咸宁县令的张时举让人在淦水河上“砌石为基,架木其上,为屋十七间”。后来此桥坍塌,万历壬辰知县曹维藩重修,&&“后复圮,乃造舟为梁,以铁索维之”。
&&&&蒲圻北河浮桥规模更大。北河浮桥又名济美桥,处于蒲圻县北门,从咸宁、官塘到港口的官道上。正德元年,县丞焦贵肇创,正德六年,提学佥事蔡潮增修,时人称之为“蔡公桥”。万历二+六年,知县倪斯蕙重修,南北桥头各悬一块匾额,北面是“湘江万里”,南面是“莼川一
&&&&现在,这些浮桥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可以想象,历史上那种蛟龙起伏、玉带漂浮的情景是何等壮观。长年的风雨侵蚀、流水;中击,加上战火波及,使得浮桥大都寿命不长,甚至遗址也荡然无存。尽管浮桥是一种临时性桥梁,昙花一现,匆匆而逝,但它在咸宁桥梁文化史上
留下了不灭的踪迹。
质朴坚韧的旧板桥
&&&&板桥有木板与石板之分,这两种桥,在咸宁还有它们的倩影。
&&&&木桥是桥梁王国的元老。木材远古时代就被人类用来造桥,它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横亘不磨,必定有其自身的长处。与石料相比,木材重量更轻,便于采伐、运输和加工。
&&&&当然,木材也有自身的缺点,比如强度较低,抵抗外界侵蚀能力也比较差,常常与水接触容易腐烂,干燥时容易开裂,等等。这些都影响了木桥的使用寿命。
&&&&石板桥的寿命更长,历史也同样悠久。或许村子有多老,古桥就有多老。通山县洪港镇西边垅是一座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一条窄窄的清溪将村子分为两半。乾隆年间,为了方便出入,村人在小溪上安放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板,它长近3米,宽约l米,厚约0.3米。据估算,重量可能达到两吨。这么重的石块,不知前人是如何搬运至此,又是如何安放上去的呢?
&&&&咸安区钟台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武昌记》记载:“钟台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上有桃花洞,洞侧有李邕读书之所,荒基遗址,石室花木犹在。”可见早在唐代,这一带就有人烟村落了。钟台山南坡的桂花镇盘源村,有一座古老的仙人桥,整个桥面是一块长方巨石,长约3米,宽1米,厚0.4米,桥面距离溪底3米左右。这座桥是建于唐代,还是年代稍晚,人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座古村,是古村就会有人越溪渡涧,就会有人铺路修桥。
&&&&古老的旧板桥,质朴、敦厚和坚韧,就像山村的父老乡亲。那些散见于田野小溪上的简易石板桥和木板桥,很少被文献记录下来,但它们确实是千千万万普通咸宁百姓脚下踏过最多的桥梁。
&&&&石墩木梁桥与石墩石梁桥
&&&&一座好的古桥就是一件艺术珍品,蕴含着科学的智慧、技术的精巧,以及造桥材料的妙用,展现出独特的造型艺术魅力。墩式梁桥也不例外。
&&&&墩式梁桥是由竖立于水中的桥墩与横搁其上的梁体组合而成。梁桥靠梁承受剪力与弯矩,抵抗弯曲变形,它包含着丰富的力学原理,呈现出直线组合的形状。梁桥的桥墩将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桥基和地层,浑朴的墩柱、垂直的线条,给人以刚劲挺拔的美学意味;梁体也是流畅的直
线,舒展地横躺于桥墩之上,给人以稳固、宁静、安详的心理感受。所以,欣赏咸宁的石墩木梁桥与石墩石梁桥,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刚直、舒展、浑朴的美。&&&&、
&&&&咸宁境内的石墩木梁古桥,以通山、崇阳等地居多。现存最早的石墩木梁桥,是通山县高湖的万寿桥,建于明洪武八年,光绪年间进行过修整。其他木梁桥,大都建于清朝中叶或末叶。为了保护桥上的木梁,人们在桥上建屋,使桥梁的承载部分避免日晒雨淋。这样,木材本身的
局限,在技术高超的建桥者手里被突破了,石墩木梁桥以它的质朴轻便的形象,在桥梁世界中闪现不灭的光彩。杨芳河干流全长7公里,原有8座古桥,全部为石墩木梁桥,由于桥面建有凉亭,又称为“茶桥、茶亭、茶铺”,当地习惯在廊桥上举行各种茶市、茶会活动,是当地茶叶贸易繁荣的历史存迹。
&&在梁桥家族中,石墩石梁桥寿命相对较长。这类桥梁多分布于咸安区和通城县,资料显示,同治六年(1868)以来,通城县境内修建的1&00多座桥梁,均以条石为材料,桥型多为石墩石梁桥,粘合、勾缝多用石
灰拌黄泥。今天我们能看见的,以通城县五里镇的磨桥大桥最为壮观。
&&&&磨桥大桥是横跨于隽水河上石墩石梁桥。这座桥建于清朝末年,由乡民捐款,黄金台主修。因为经费短缺.历时三年、分两次修成。先修东段,为梭子型桥墩;后修西段,为双柱式。全桥共33个孔,长达1&70米,宽1.5米,高2&5米。桥墩两端均为鹅颈状边饰,桥面均为三排长条石搭建。其较长的跨度,独特的造型,在咸宁甚至在湖北都极为罕见。
&&&&咸安区是石梁桥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有不下25座石墩石梁桥。其中一墩两孔的l&8座,如清代修建的横沟李君桥、樊基桥和余家桥;两墩三孔的5座,如同治二年修建的双溪麦湾桥、光绪六年修建的大幕港背桥、19&14年修建的大幕东畈桥;五墩六孔的1座,双溪桥镇墙背村港下陈庄的六孔桥。
&&&&六孔桥是一座石墩石梁桥,始建年代无考。与咸安区境内的其他石梁桥相比,这座桥的桥面、桥墩、桥孔等都有许多怪异之处。桥面平坦,长约21米,宽1米多,高3米,由长条形青石块铺成。桥面整体构架接近“7”字形,以转折处为界,一部分桥面与河道垂直,另一部分与河道几乎平行。五个桥墩都用青石块砌成,从河流的东岸数起,前三个桥墩是方形的,粗壮厚实,后两个是菱形的,瘦削单薄。因整个桥型是弯的,在拐弯处的第二个桥墩也呈弧形。桥孔虽然都是方形,但大小各
异,桥基也高低不同。第一个桥孔较小,底部也较高,在枯水季节,高出水面两尺左右,大小仅容一人爬行通过,是泄洪孔。第二个桥孔正对着河道,是主桥孔,跨度一丈左右,河水绝大部分是从这个桥孔通过。第三个桥孔在拐弯处,跨度不大,高出水面两尺左右,也应该是一个泄洪孔。第四和第五个桥孔跨度与第二个桥孔大小接近,在枯水季节,这两个桥孔的底部几乎与水面一样高,在涨水季节也能帮助洪水流过。
&&&&为什么把桥建成这个模样?是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是出于风水的考虑,还是另有隐情?真相究竟如何,值得古桥爱好者去细细探究。
&&&&柔和灵动的石拱桥
&&&&咸宁现存古桥就类型而言,还是以石拱桥为最多。因为拱券在咸宁方言中称为“卷蓬”,也写作“卷棚”,所以咸宁人又称石拱桥为卷蓬桥。这一称呼十分形象,因为桥拱就像弯卷的船篷。
&&&&最迟在宋代,咸宁古代的工匠们就开始建造精美的石拱桥了。通城境内的灵官桥,是市内现存最古老的拱桥之一,年代仅次于咸安汀泗桥。灵官桥原名招贤桥,位于通城县马港镇灵官桥村。它始建于南宋景定时期(1260—1&264),由黄庭坚八世孙黄子贤捐修。最后一次重修是清乾隆年间。全桥青石构筑,长l&8米,高10米,宽5米。桥面两边设置石栏,中立“前宋黄子贤公修建”石碑。其下单拱,跨度1&2米。这座桥设计精巧,结构坚实,巍峨雄丽,被中国桥梁志办公室称为全国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南虹桥是咸宁境内最长的拱桥之一,位于通城县塘湖镇南虹村境内,横跨在莒蒲港上游的鲤港上。石桥外型美观,桥拱似天空的彩虹,又因位于塘湖集镇之南,故名南虹桥。此桥始建于南宋,清咸丰七年(1&857),由罗姓寡妇倾全部家产捐修,为五孔8米等跨石桥,桥长65米,桥面宽5&3米,高5米、拱跨8&2米。桥东北至西南跨陆水上游支流,桥面为条石结构,桥墩采用块石砌成船形底座,后用块石垒砌成拱形桥孔立于船形桥墩之上,桥面两侧设石护栏,中墩两侧各嵌“南虹桥”&&“渡江春”石匾一方。古桥屡经修缮,至今保存完好。
&&&&嘉鱼县的净堡桥,是湖北省已知的最长的单孔石拱桥。净堡桥在西凉湖西北沿静宝咀两丘之间的峡港上。峡港古时连通斧头湖、西凉湖。峡港东侧为古集镇,西面山丘上有宋绍熙元年(1&1&90)由宝月和尚募建的静宝寺。元大德四年(1&300),当地人张绍忠入寺为僧后,&&“香火”旺盛,渡碍往还。张绍忠即四处募化,于元统年问(1&333—1&334)在峡港上修成单孔石拱桥,连通两丘。桥长60米,高7米,宽4米,孔跨8米。全桥以块型石砌成,面铺石板,两头有三级石阶。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曾经加以修葺,衍名为净堡桥。因为桥的两头立有两块石刻碑记,又称双碑桥。其中一块石碑于l&940年5月被日寇飞机炸毁,另一块在“文革”中被毁。
&&&&咸宁石拱桥最为集中的地区,还是号称“千桥之乡”的咸安区。咸安区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多达200余座。从拱数看,有五拱、三拱、两拱、一拱桥。其中多数为单拱桥,三拱桥21座,五拱桥尚有5座,大都建于清末民初。它们分别是浮山办事处的小龙潭桥,桥面长70米;高桥乡的阮家桥,长60米;高桥乡的高桥,长55米;桂花镇的玉峰桥,长55米;大幕乡的阮家桥,长53米。
&&&&一座座拱桥横跨于咸宁的深谷溪涧,如同卧虹饮涧,初月出云,美不胜收。在结构上,因为它桥孔高耸,便于航行、排洪,具有功能美;在外观上,强烈地显示出空灵秀美、柔和飘逸的形态美;在造桥技术上.
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精湛的造桥技艺;在建筑艺术上.积淀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其中的关键,取决于石拱桥的拱券。
&&&&石拱桥的拱券曲线具有圆的韵律。从文化心理上讲,圆在国人心中象征美好团圆、周而复始和永恒不尽;从美学角度来看,圆具有饱满、流畅、均匀的美感。因此,拱桥这一形式受到普遍的欢迎,现存数量最
多的古桥是石拱桥。
&&&&咸宁石拱桥的拱券曲线,主要有半圆拱和圆弧拱两种。半圆拱最为常见,它的跨度正好是圆的直径,适宜于桥下净空较高且跨度不大的石拱桥。桥拱倒影于碧波荡漾的水中,虚实相接,合成一个亦虚亦实、亦动亦静的整圆,如皎洁的明月在粼粼波光中荡漾闪烁。另一种是扁圆弧拱,采取小于半圆的一段圆弧,使曲线向直线靠拢。这种拱桥的矢跨比(拱券矢高与跨径的比值)越小,拱形越扁,桥面就越显得平坦,如白沙桥和汀泗桥。汀泗桥最为典型,能给人以梁桥的平直舒展之美,又有曲线桥拱的柔和之雅,稳重端庄中透出轻盈秀丽。
&&&&实际上,这两种拱券的选择,与河流两岸的高度、桥梁的功能有很大关系。像咸安区大幕乡坳下桥、泉山口桥这样处于山野的拱桥,以人行为主,即使两岸较低,也可以设计成较大的半圆拱,然后在两边桥头设置台阶。而像汀泅桥和白沙桥这种集镇中的拱桥,要考虑车、马的行
驶,不能多设台阶,就只好把拱券建成扁圆弧形了。
&&&&咸宁的石拱桥多为实腹拱,拱券与侧墙砌筑成一个整体,给人以坚实稳定、古朴凝重的美感。
&&&&形态各异的凉亭桥
&&&&桥梁在重视整体造型美和细部形式美的同时,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常重视桥梁的装饰美,常常通过建造附加的设施,运用纯艺术的造型手段,努力使每一座桥梁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最能体现装饰美的,还是桥梁上遮阳避雨的廊屋。《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第五期《中国廊桥》一文,将中国的廊桥分为浙南闽北、江南、大武陵、客家地区、西南、华北六个廊桥带,其中咸宁被划入大武陵廊桥带。
习惯上,咸宁地区一般把廊桥叫做凉亭桥或屋桥。不叫它廊桥,是因为这类附属建筑的两侧并没有封死,而是多用栅式护栏,可以透光透风,可以观山观水,叫凉亭似乎更为恰当。同时,它们一般建在离村落和集镇不远的桥上,具有方便行人歇荫与纳凉的功能。
&&&&历史上,咸宁的凉亭桥很多,这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同治《通山县志》记载,白公桥、喜迁桥、陈家桥、双港桥、保兴桥、杨家桥、西泉桥、永济桥、毓灵桥、泉港桥等19座石桥上面是建有凉亭的。现存的廊桥,主要分布在威安区和通山县。据不完全统计,通山县现存古桥
24座,跨度20米以上的l8座古桥,有7座是凉亭桥。咸安区现存凉亭桥在15座以上。如桂花镇的盘源桥、垅里桥、桃坪桥、刘家桥、万寿桥、白沙桥、渡仙洪桥、三仙桥、余膳平桥,汀泗桥镇的施姑桥、新桥,官埠桥镇的官埠桥,大幕乡的下屋桥、北山寺桥,双溪镇的周桥,高桥镇的高桥等等。
&&&&桥上建凉亭,一来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凉亭建在离村落和集镇不远的桥上,可以供行人驻足歇息,躲风避雨;二来可以丰富桥梁造型,烘托桥梁形象,以形成与村镇建筑和谐相融的景观,起到憩息、游览和观赏的作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由于桥体本身不同,所以在凉亭桥的形式和风格上,咸安和通山两地有较大的差异。
&&&&咸安区的廊桥多建于石拱桥之上。淦河上游桂花镇境内的万寿桥、白沙桥和刘家桥最为典型。万寿桥是一座三孔石拱凉亭桥,建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总长34&4米,三孔跨径总长32&4米,桥面宽4&8米,高6米。东西桥头分别建有砖拱门墙,东头门墙正上方镌有“万寿桥”三个大字。两道门墙之间的桥面上,等距离建有9道门墙,与两端门墙不同的是,门上不是架设砖拱,而是横架木梁,在梁上砌砖,形成人字墙垛。上架圆木檩椽、木板角条,覆以青瓦。两座砖墙之间,上方各以两道木梁相接,侧边也有两道护栏相连,护栏内横置着青石条凳,左右对称,以供行人憩息。这样,桥面上便有了l&oi8相对独立而又贯通的凉亭。隔开各个区间的山墙,具有防火的作用。十分明显,这种凉亭结构上借鉴了本地老式房屋的做法。
&&&&白沙桥凉亭的结构与万寿桥类似,不同的是,白沙桥桥栏为竖条栅栏,条凳为木质。白泉河上的刘家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上凉亭两侧,用青砖建起两米高的方孔花格拦护墙,另外内梁雕有龙凤八卦图。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桥的两端都有门墙,桥面上不用木柱,檩子、横
梁和护栏,都直接安插在两端的墙上。
&&&&通山的桥亭一般建在石墩木梁桥上,其特点可以从现存木梁桥上的桥亭来观察。通山县的古凉亭桥仍有不少,比如高湖境内的万寿桥、小源桥,杨芳林境内的新丰桥、驼背金桥、紫荣桥、杨芳桥,在凉亭的建筑上更显得别具一格。木梁桥上建亭,可能更多地出于防护和压重的考
虑:第一,由于梁体是用木料建造的,日晒雨淋极易腐烂。桥屋的建造,对于木梁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第二,木料质地较轻,遇到山洪暴发,木梁可能被洪水冲走,在桥面上建凉亭,可以增加重量,起到稳定桥面、抵御水流;中击的作用。
&&&&通山高湖万寿桥是一座两墩--7D)京亭桥,凉亭结构与万寿桥、白沙桥和刘家桥明显不同。它是一种有柱无墙的凉亭桥,两端宽厚的的门墙建在桥台上,两对巨大的方形砖柱矗立于两个梭形桥墩的两侧,两侧桥栏和栏内的板凳就安插在它们身上。除去桥栏和板凳,凉亭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完整的全木亭子,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六对木柱支撑起上方的斗拱,斗拱又支起的檩子和椽子,上覆角条和青瓦。
&&&&无论是砖是木,是同是易,凉亭使桥梁建筑与房屋建筑在空间形象上相得益彰,桥的立面高度上升了,以梁体为中轴线,上下两部分形成一种均衡,再加上空间层次丰富了,桥的构图也更为复杂,桥梁本身的观赏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凉亭建设从压重和防护的功能性要求转化为建筑艺术的魅力,增加了桥梁的美感效果,主观上的功利性和客观上的审美性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融合。
&&&&置身咸宁的凉亭桥上,既可凭借桥梁的高度远眺,又可依栏俯瞰流水游鱼,远近皆宜,俯仰皆有所得;跟其他桥梁相比,它的形体更为突出,造型更为美观,既可使人跨过水流的阻隔,又能让游船流水穿过,桥的功能不减而兴味大增。桥而亭,亭而桥,尽得两者之风采,格外为游人所钟爱。
&&&&传统文化的力量
&&&&当我们看到众多的古桥,内心一定会感到诧异: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那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桥梁,是如何建起来的呢?
&&&&修建石桥,尤其是跨度较大的石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要“庀材鸠工”,即组织材料、聚集桥工。但是,不论是新建、修复或重建桥梁,这项工作总得有人去做。谁应该负起责任?那就要区别对待了。官道驿路,自然是官府要考虑的。古代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察是严格的,如果上级发现桥梁不通、道路不平,自然不会满意。所以,重视道路、桥梁、水利等基本建设,成了古代地方官的传统。
&&&&很多地方,特别是像淦水、隽水这样的干流的下游,河道宽阔,水流渊深,往往是先有渡船,后置浮桥,然后才能修建花费较大、技术难度较高的永久性桥梁。咸宁修西河桥就是如此,通城修拱北桥也是如此。尽管难度较大,人们还是努力去建筑“一劳永逸”的石拱桥。
&&&&作为基本建设工程,修桥理应由官方出资。然而,在古代,县一级地方政府并没有这笔经费。不知从哪个时代起,大部分是靠集资募捐来兴建。募捐的具体负责人,绝大部分是地方的士绅或寺庙里的僧道。咸宁西河桥修建过程中,知县张时举“出俸助之,具以为倡,已则邑人之
士夫耆老出资应之”,而更大范围的募捐工作,则由僧人海鹋来负责。而且,在以后的历次修葺中,都是僧人出面募化:康熙二十二年,石城和尚募修;康熙二十三年,大力和尚苦毁募修;雍正十三年,中立和尚募修。据说,“苦毁”是一种通过“铁条穿锁骨”来博得同情、换取捐
款的自残行为。
&&&&偏僻聚落,往往就只能靠小寺僧道、地方绅士和升斗小民了。据说,汀泗桥竟然是宋代一个卖草鞋的老者丁四修建的。当然,单靠卖草鞋的微薄积蓄,要修起一座三孔石桥是困难的,按常理推测,应该还有募捐一途,才能成就这一善举。
&&&&咸安区桂花镇毛坪村的“玉丰桥”,是明代一位叫师玉丰的孤寡老人捐资修建的。400多年前,在玉丰桥的上游,蜿蜒流淌着两条河流,这两条河在玉丰桥所在的地方汇集。桔水时节,水落石出,人们不用桥梁就可以涉水过河。夏秋时节,两条小河的河水汇集在一起,洪水涨
溢,严重影响了行人的过往。见此情景,师玉丰老人把一生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了这座坚固的五孔联拱石桥。为了纪念老人的善举,后人就把这座桥命名为“玉丰桥”。
&&&&古人之所以重视修桥,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积极入世为基本特征的儒家学说,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般民众又常常把它简化成劝人为善的学说。两者在对待人的社会行为价值上有着相当的一致性,这一点在对普通的缙绅乃至平民、农妇的教化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常常把“修桥铺路”当作莫大的善行加以褒扬。因此,自古以来,桥梁建造总是成为上到皇帝、下到黎民共同关心的事,地方长官、豪门望族、寺院僧人就成为这一大事的积极组织者和中坚分子。伦理宗教的教化,太平盛世的点缀,官员政绩的表现,种种动因结合在一起,最终汇合成桥梁建设的强大内在驱动力。
&&&&自利而利人,自渡而渡人,伦理和宗教的价值,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古桥建设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咸宁古桥的建造、保护与维修,主要依赖咸宁各地广大热心公益事业的民众。他们是古桥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古桥建造、保护与维修的有力参与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有了这样的文化根基,咸宁大量的古桥才得以屹立不倒,延续至今。
&&&&撬动历史的杠杆
&&&&桥梁跨越江河险阻,沟通往来交通,增进人们交往,促进文明进步,推进社会向前。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桥梁是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国家安定统一不可忽视的交通设施。可以说,一座大桥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记录,是一段历史兴衰的见证;一座大桥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升华,是
一个时代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难怪有人说:桥梁是人类撬动历史的杠杆。
&&&&古时,有一种因桥繁荣的桥市。因为桥是道路交通咽喉,是行人、车马必经之处,往往也是水陆通衢码头。古时,桥多是送亲别友、洒泪挥别之处。在行旅启程之前,送行者往往在桥头酒家为离别亲友饯行、在桥头茶馆话别,倾诉离别之情。许多名桥胜景,引来文人墨客在桥头
借酒咏唱或直抒胸臆。观光游览和过往经商客旅也常在客店进食歇息,还有水上渔舟和行旅的客船也喜停泊桥头。故而旧时多在桥头开店设摊,百货骈闻,商贾辐辏,形成繁华桥市。
&&&&城市中的桥梁除了沟通交通之外,也常被百姓自发作为桥市。清人罗厚瀛《咸宁竹枝词》提到了西河桥头的集市:&&“白屋青廉百户烟,金山山下有温泉。东关楼阁西河市,最好茶歌谷雨前。”清代通城诗人吴粤眺在《拱北桥》中写道:&&“甏石中担左右廛,往来辇步击摩天。”廛就是集市,说明拱北桥(九眼桥)左右桥头已经形成了桥市。这种热闹的桥市,反映出桥梁除了具有跨越的交通功能,还常常被百姓用作商贸市场,有的桥梁至今还是经济繁荣的热土。
&&&&除了县城,旧时咸宁的集镇,凡商业繁荣中心和市廛热闹之处,大都是以桥为中心。桥上、桥头成为闹市,商贾骈集,买卖喧闹。咸宁不少市镇的起源,最初就是从桥市中演变而成,许多市镇、村落以桥冠名,因而有“因桥兴市”的说法。清光绪年间,咸宁县有八个集镇,有七个
是以桥命名的:官埠桥、汀泗桥、高桥、黄石桥、横沟桥、马家桥、贺胜桥(另一个是茅屋墩)。再如崇阳县的白霓桥、通山县的南林桥、朱家桥等等。就连平原地区的嘉鱼县,在临近赤壁的丘陵地区,清代也有大桥铺、官桥铺、舒桥铺、朱砂桥四个集镇。建国以后,蒲圻县形成了
赵李桥、余家桥、斗门桥、青石桥、琅霞桥、新田桥等集镇。还有一些市镇,虽然不是因桥得名,实际上却是因桥而成市。
&&&&官埠桥镇坐落在咸安区淦水支流官埠河上。镇中有一座两墩三孔石拱桥,跨河而建,沟通南北。明清时期,桂林官道由江夏县潘呆铺入境,途经桃林铺、驾城铺、官埠铺、县前总铺、杨山铺、马桥铺、赤岗铺抵蒲圻县龙坑铺,官埠桥为必经之路。金水闸未修之前,内河水位颇高,接送过往官员的船只在此靠岸,故名官埠。据同治《咸宁县志》记载:官埠桥“有亭,有镇,港通江湖,商舶所萃”。所以,在未修铁路、公路以前,是当时的咸宁县东部各地苎麻、土纸外运的要道。通山群众也多来此地购置日用百货。1&938年前,小镇商号多达200余家,人口超过三千,为全县第一集镇,一时有“小汉口”之称。后因金水闸的修建,水位骤降,官埠桥始与江湖无舟楫相通。l938年,横沟桥火车站建成,县东部土特产均出横沟桥由铁路外运,此地日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如果说官埠桥市镇的兴起更多是因为身处官道,那么偏居一隅的崇阳白霓桥古镇,则完全是因桥而兴了。
&&&&白霓古镇始建于宋代。白霓镇位于大市河、高堤河(白石港)两河之间的平坦地带,背靠金城山。白霓古镇最初是几个临水而建的村落,这里虽然农耕发达,人烟稠密,但无商家,一般都到大市河上游的大市、高堤河上游的油市去做买卖。白霓桥本身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小单孔
桥。明嘉靖四十年(1&561),当地卖肉的屠户熊白泥为了方便百姓,在白霓圳上捐资修建了一座石桥,为铭其善巳举,人称“白泥桥”,后来雅化为“白霓桥”。桥以人名,镇因桥显,也得名白霓桥镇。随着白霓桥的建成,陆路贯通,逐步形成以桥为中心的集市。随着巷桥和余耕桥
的建成,白霓古镇最终形成了两河(大市河、白霓圳)、三街(中节街、两端河街)、三桥(白霓桥、余耕桥、巷桥)、七巷的格局。自此,商贾云集,贩旅往来,形成了一条生意兴隆、远近闻名的商业街巷,居崇阳县天城镇之外的五大古镇之首。1&935年武(汉)长(沙)公路建成,白霓桥成为崇阳东乡进出口各种货物的最大集散地。商业的发达,又促进了文教的发展,提琴戏的繁荣。
&&&&如今,白霓桥依然横卧在大市河上、中节街头。昔日曾生意繁盛、商铺林立的中节街,如今大部分商铺已大门紧闭,中节街基本上成了居民区。漫步在古香古色幽静悠长的石板街上,看着青石条铺成的石板路面被飞逝的光阴研磨得凸凹不平;看着街旁静静伫立的几十栋二层砖木
楼,马头墙、斗拱檐、板门店、朱漆柜、深天井和雕栏画柱,因走过太长的岁月而变得斑驳而晦暗,仍然不失古色古香。触摸着古老商铺一块块厚实的铺门,依旧能让人感受到昔日的喧嚣与繁华。
&&&&因桥而兴的白霓古镇,至今仍然繁荣兴旺,并成为人们研究了古镇兴盛和商贸文化的范本。
&&&&古桥命名的背后
&&&&一座古桥,就是一本内涵丰富、充满趣味的古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甚至命名这样的小事,都会充满盎然意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咸宁古桥在命名的手法上,常用人物名称、地理名称、重要事件、桥梁特征、神话传说移作桥名,而一些大型或上乘的桥名,则是采用特定的艺术手法来确定的。具体说,有这么几种类型:
&&&&一是以地理名称得名,包括以村庄、河流和道路的名称以及桥梁所处的方位来命名桥梁&&以村庄命名最为普遍,如刘家桥、张家桥、阮家桥等等。位于崇阳县桂花泉镇双港村的斤丝桥,就是因桥下的斤丝潭而得名。斤丝桥建于明朝晚期,单孔,横跨于虎爪河上游。桥下有一深潭,名为斤丝潭,相传有人测量潭深时,用蚕丝一头系上重物,恰好是一斤蚕丝的长度。通城的“灵官桥”、嘉鱼的“静宝桥”,分别因邻近灵官寺和静宝寺而得名。
&&&&二是因人物名称得名,包括出资人、建造者的姓名。历史上通城东门外的顾公桥,就是明朝都御史顾膦所建。咸宁的汀泗桥,是卖草鞋的老者丁四建的;玉峰桥,是孤寡老人师玉峰出资建的。人们用建桥者的姓名来命名桥梁,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用这一类记事方式给桥梁命名,
通过对前辈艰苦奋斗、建成桥梁的伟业的缅怀,可以达到激励后人的目的。
&&&&三是因奇闻异事得名,包括历史事件甚至传说事件,往往也成为咸宁古桥命名的一个由来=像咸安区的贺胜桥,原名罐山桥。传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入侵乡里,咸宁人王哗在贺胜罐山、青山一带,组织附近乡村中的勇士奋起抗击来犯元军。为了纪念这次胜利,王哗将罐山桥改
名为“贺胜桥”。有的与建桥事迹有关,是对有贡献的人和事的表彰。通山历史上的举桥,是县人徐观建的。因为他的儿子要参加乡举考试,为了行善积德,于是出资修建了这座石桥,并命名举桥。再如万寿桥,相传建桥挖基之时,见基坑伏着一只大龟,因为龟是象征长寿之物,于是将这座桥命名为万寿桥,给予了万年不倒的期望。
&&&&四是因桥梁特征得名,通过桥梁这一人工建造物的体量、长度、外形、材料以及桥边的事物上的奇特,揭示其物质特征,从而反映出建造桥梁的意义。比如汀泗桥镇大桥畈的“大桥”,是因为这座桥在当地最大;&&“竹刮桥”可能最初是用竹子捆扎的简易竹桥;&&“三眼桥”、&&“九眼桥”说明这座桥是一座三孔桥或九孔桥;&&“凉亭桥”说明桥面建有凉亭;&&“枫桥”、&&“竹林桥”、&&“松树桥”则点出桥边的树木,揭示了桥梁的环境特征。
&&&&五是因宗教伦理得名,赞美修桥功德。,传统文化里,儒家讲“兼济天下”,佛教讲“普渡众生”,行善积德,修桥铺路本身就是一项利人的义举。所以,咸宁不乏以宗教伦理命名的古桥。如“乐善”、&&“永济”、&&“同济”、“普惠”等。咸安区朱桥,始建于康熙年问,本名乐善桥。因为为首的是一位佛教徒一一“披发赤脚穿骨斋公曹邦男”。
&&&&六是用文学语言命名&&一类描绘桥梁形象和桥边景物.如“南虹桥”、&&“玉涧桥”、&&“芙蓉桥”&&“花桥”等等;一类讴歌桥梁作用,如“通津桥”;另一类是抒发感情,寄托愿景,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新生活的希望。如崇阳的“福星桥”,&&“朱紫桥”&&“永安桥”、&&“万年桥”、&&“万安桥”、&&“普福桥”、&&“锡福桥”等等。这类桥名用得恰当,可以增加欢乐祥和的气氛。
&&&&古桥命名,用语言的巨大表现力,表达人们对桥梁的思想感情,起到扩大桥梁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拓展桥梁艺术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作用。它既是咸宁人生活多姿多彩的反映,也是咸宁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一个侧面注解。
&&&&古桥诗意
&&&&一座桥建起来了,就平添了一处风景。
&&&&咸宁大大小小的桥梁,都是诗人赞美的对象,像西河桥、通津桥、济美桥、拱北桥这样城市中的名桥,写诗记胜的人自然不少,即使是无名的乡野板桥、小石桥,也不乏诗人的歌咏。如明代王守贞的“石桥茅屋依山静,古刹禅房傍水幽”&&(《东流寺》),朱廷立的“湿衣何厌莺花雨,问酒频过杨柳桥”&&(《郊游》),清初李宙复的“娟娟萦篆水,曲曲引虹梁”&&(《桃溪道中即事》),李德一的“树多山隐屋,桥转水围村”&&(《宝林山村居》)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把山野中的小桥入了
高雅的艺术殿堂。
&&&&综观咸宁古代的咏桥诗章,大致可分为咏物和写景两类。咏物类的咏桥诗也有两种,这从两首《西河桥》可以看出。一种是直接描绘桥梁建筑的壮观,赞美建造者造福于民的业绩。如明代名人朱廷立的《西河桥》:“虹桥新跨西河波,霜发初逢北海尊。地主治功碑篆在,邑贤标格古风存。涉川尚忆图形日,作社聊寻傍水村。天晚不需灯火报,直将怀抱醉中论。”这类诗歌一般观察细致,刻回具体,描摹桥梁的形状特点,它是通过对物的描绘去赞颂造物之人。另一种咏桥诗则是托物言志,在对景物的描绘中感悟人生,抒发怀抱和志向。清代乾隆贡生、咸宁诗人胡文健《西河桥》:&&“古道中分一水流,行人径渡未呼舟。谁将十丈长虹架,能便三千骏马游。洞口桃花吹细细,山间月色动幽幽。临邛自昔传司马,借问题桥可再不?”诗歌不仅形象描绘了西河桥的功用、壮观和周围美景,而且表达了自我激励、发奋成才的意思。
&&&&一般描绘桥梁美好形象的诗歌,大多从桥梁的态势、构造、色彩、功能入手,运用细致刻画、生动比喻及引发想象的表达手段,描写作者的审美印象,用诗的美烘托桥的美。比如清代嘉庆年间蒲圻诗人贺裴观的《北门浮桥》:&&“盈盈一水涨晴河,几度临江唤奈何。锦缆自牵青
雀舫,红桥偏稳白鸥波。舳舻接拟连环妙,辐辏来如折苇过。依样周行平似砥,胜他溱洧济人多。”这首诗艺术创造的重点,是对浮桥的摹写和渲染,由此引发读者对这一人工建造物的喜爱。再如顺治年间蒲圻诗人邱今芳的《万年庵桥》:&&“绀宇平开拥象王,双涵冰玉水生光。虎溪清绕达官道,鲸背高临选佛场。忆昔拈来芦是筏,只今鞭得石为梁。驻听钟磬晴烟外,几度声声送夕阳。”赤壁新店港口万年庵前,有瑞鸾桥与嘉凤桥,合称港口双桥。这首诗把万年桥的环境氛围、自然音响、桥梁形态用精练的语言写出,可以说这是以桥梁本身为艺术表现重点的咏桥诗的基本模式了。
&&&&另有一类诗歌,以描写桥梁及其周围的景色为主。在这类诗歌中,桥梁只是诗歌所反映的内容中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桥梁连同周围的绿树红花、碧水白帆都是诗人所关注的,清风明月、春光秋色都让桥梁带上了特殊的意境。诗人往往能够抓住桥梁景观的个别特征来写,与咏物诗只抓桥梁的常态美相比,写景诗中的桥更有特定的时空形态,更能强烈地传达诗人的情感色彩。
&&&&在各县县志中,都载有当地“八景”及“八景诗”。“通山八景”中有一个“石桥秋月”。这里抄录的三首诗,都是以“秋月”为特定背景来描写石桥及其周围景物的。一首是明代通山教谕陈铨《石桥秋月》:&&“跨水石梁驾,照天孤月悬。潜蛟凛秋令,清夜抱珠眠。”一首是清初唐振烈《石桥秋月》:&&“濯濯清光映碧潭,飞觞送月出城南。一桥秋色无人取,好召嫦娥夜半探。”一首是舒之烈的《浪淘沙》:&&“城角野生凉,崖挂花香。薯空云净欲凝霜。皓魄一轮银汉影,彻散河梁。&&赊入辟飨筐,借到书房。爱时还许赏溪旁。尤喜当街三百户,照满清光。”
这三首诗属于风土诗,其手法是都是以桥写景、以月衬桥,意境清美,反映了古时通山城南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更多的写景诗,则是融情入境,寓情于景,诗人寄情于山水,借描写桥景,或咏怀喻志,或感喟人生,或惜春恨别,抒发诗人的情感。如吴世雄的《三山桥》:&&“七里盘回曲更低,三山路转石桥西。林深晓步无人境,疏雨桐花幽鸟啼。”诗中抒写的是一种闲适。又如胡春灿《过官埠桥遇雨》:&&“春烟蓊碧不成丝,马过桥边细雨时。为爱如酥官道润,袖边觅句意迟迟。”诗中流露的是一种惬意。再如胡春灿《宿稼成铺》:&&“稼成铺外屋寥寥,几个人家傍古桥。一夜小楼浑不寐,语声嘈杂滴春宵。”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惆怅。这类诗作,意境深婉,感染力强,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或生出莫名的欣喜、惆怅或伤感,从而得到一种朦胧、飘忽的艺术感受,增添了桥梁的魅力,也会使人们对桥梁更加喜爱。
&&&&还有一种情形,诗中好像并未写桥,甚至没有写与桥有关的景物,桥名在诗人笔下只是一个地名,而这个地名被诗人用作了诗的题目。然而在诗人心里,这个地名有着特别的意义。比如这首《舟抵汀泗桥》:&&“卧身蓬窗浙沥声,起来勿见雨初晴。一溪骤纳千山涨,寸步如登九折
程。舟子途迷问远近,野人记里欠分明。却看童仆欣然喜,遥指前村有吏迎。”诗的作者袁秉亮是江苏武进人,江南举人,同治年问赴任通城知县,途径汀泗桥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无一桥字,眼前分明又是桥下的情景,汀泗桥作为赴任途中的一个里程标志,诗人必然心有所念;既
已到达,则心有所幸:离通城越来越近了。诗中表达的,是作者急于到达目的地的迫切心情。
&&&&小桥处处随人意,自有泉声伴乌啼。咸宁古桥的奇思巧构,古桥下面的清流游鳞,以及桥畔的乌语花香,再加上与桥有关的历史烟云、美丽传说,这一切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思诗兴,让古桥成为诗人吟咏不辍的题材。
&&&&飘过桥头的硝烟
&&&&桥梁是交通的咽喉,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地。有时候一座重要桥梁的得失,关系到一场战役的胜败,关系到一座城池的安危,关系到战争的局势,甚至影响历史的进程。
&&&&清代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奏章,记载了发生在西河桥上的一次战事。清军在夺取蒲圻县城之后,经过十余日休整,接着猛扑咸宁,意欲扫清夺取武汉的通道。太平军聚集五六千兵力,据守咸宁,把城西西河桥上的凉亭用石块堵塞,试图阻止清军北上。次日黎明时
分,清军将领罗泽南率领大队清军至城西桥前山上扎营。其时大雾弥漫,军行无声,太平军竟没有发觉。日出雾散后,太平军忽见城外大批清军,惊乱之余,纵火焚桥,打算截断清军渡河攻城之路。罗泽南撇开西河桥,
指挥清军从西北和东南方向攻城,各营直逼城下,太平军无力抵抗,纷纷由东门出逃,咸宁遂被清军占领。
&&&&汀泗桥和贺胜桥是北伐战争中的名桥。汀泗桥地处湘鄂险要位置,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鄂南山乡的咸宁、蒲圻两县交界处,横跨泗水河岸,三面环山,一面依水,地形险要,自古以来兵家常常踞占纷争。据史载,汀泗桥上发生大小战事达50余次,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就有15次之多。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进逼武昌,吴佩孚凭借汀泗桥的险要地形,重兵把守。时值洪水暴涨,汀泗桥依山扼水、易守难攻、如同天险,北伐军发动十多次总攻都未能攻下。此时,吴佩孚乘机组织千余名“大刀队”,在炮火掩护下反扑,一直打到北伐军前线指挥部附近,在这危急关头,北伐军叶挺指挥的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独立团,组成“敢死队”勇猛还击,绕道攻占汀泗桥,并乘胜连克贺胜桥,北伐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一举攻占武昌城,为北伐胜利进军开辟了道路。从此汀泗桥名扬天下,叶挺指挥的独立团也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郭沫若在《登阅红楼怀叶挺及独立团诸同志》一首诗中赞道:
&&&&北伐从征忆昔年,铁军独立一雄团。
&&&&纵教汀贺传天险,终使吴刘受痛歼。
&&&&一九八二年四至六月,北伐老战士、时任中纪委副书记的李一氓考察湖北,五月到达咸宁。在咸宁参观之后,顺路重游五十六年前跟随北伐队伍经过的贺胜桥,写下了《重到贺胜桥》一诗:
&&&&跃马横枪指武昌,咸宁直下夜茫茫。
&&&&潇潇贺胜桥头雨,六十年前旧战场。
&&&&汀泗桥始建于南宋,是座三孔石拱桥,历代饱受战争创伤,屡毁屡修,l954年被洪水冲毁,1962年按原样修复。桥畔山冈上屹立着一座“国民革命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和周围布满弹痕的明碉暗堡,是发生在汀泗桥上北伐战争的见证。
&&&&无数的历史画卷,一幅幅展现在桥上。许多古桥上演了刀光剑影的故事,留下了硝烟烽火的遗迹,有的由此而名闻天下,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桥乡新貌
在历史的长河中,咸宁的古桥为鄂南的社会进程绘就了独特的风景。新中国成立以后,六十多年弹指挥闫、沧桑巨变,特别是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咸宁的桥梁建设事业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上世2ff60年代前期,咸宁地区的公路桥梁仍以半永久性临时性木质桥梁占主导地位,各主要干支线基本上未建永久性大中桥梁。到1970年,全区干线和主要支线公路上的大中型永久性桥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如全区首座大型双曲拱——桥蒲圻大桥;全区第一座深基础桥——新街大桥;全省第一座特大型单拱石拱桥——通山新桥大桥。80年代的扶贫公路、经济路、断头路建设的加快,使加宽老桥成为8&0}年代咸宁桥梁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典型的桥梁有全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钢架拱大桥——隽水大桥;全区第一座宽面桥——温泉新二桥(双鹤桥);全区第一座大型平面弯桥——西河大桥。
&&&&进入新世纪,咸宁的桥梁建设事业有了新的飞跃。截止到2012年,咸宁境内永久性桥梁总数为l979座。其中,仅新建公路大中桥梁就有442座。桥梁建设的巨大变化,加快了鄂南四通八达、快速便捷交通网络的形成。其中,许多古桥仍在为鄂南的交通事业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古桥保护尤为重要。
&&&&时间如同流水,;中刷着世间的一切。咸宁古桥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总的数量正在不断地减少。这些古桥,有的年长月久,经受不了山洪的猛烈冲击而轰然垮塌;有的则是因为战争和建设的原因被人为地毁坏了。
&&&&建国以后的四十年中,人为毁坏古桥的现象十分严重。一是使用性破坏,由于桥梁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性,很多古代桥梁在汽车时代来临之后依旧被使用,毁坏进程大大加快。二是建设性破坏,因为建设现代公路桥,不少古桥被无情地拆毁;因为修建大中型水库,很多古桥淹没在水库之中。
&&&&最近二十多年,人为毁坏古桥的现象减少了,但自然性毁坏则继续加剧。随着现代交通快速发展,许多古道已改变路线,许多古桥随之失去使用的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在风雨飘摇中自生自灭。
&&&&无情的现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护古桥,刻不容缓。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澄江静如练下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