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梅竹石宜养正心的前半句是什么

已解决问题
古往今来,三明出现了许多名人,他们的名字是什么?
提问时间: 18:47:19
古往今来,三明出现了许多名人,他们的名字是什么?
浏览次数:3711
现将从该书中抄摘下来的资料,按姓氏笔划实录如下: &&& 丁从戈:宋&泰宁人。绍定中以击贼功授保义郎。复领兵克复淮安。转忠翊郎,后于广西怀集县与贼战死。字必达,工书画、永乐进士。民扶携泣留,遂以知州复署县事,后改任仓州。致仕归。太平兴国进士,累官陕西转运副使,加工部员外郎。后除忠武军行军司马卒。实好谈方略,以功名为已任,能为诗、善篆书、工鼓琴。有集二十卷。又撰写《谈苑》及《江表志》。字良材,号梅泉。善画竹石兰草,画梅师王冕,名盛海内。生平气度萧爽,喜吟咏。康熙中,由太学生充篡修。笔力尤奇古。博识美文辞。博学强记,以声律魁乡举。幼孤。母为寇所虏,敬求之不能得。刻木肖母像,晨皆侍奉。一夕妻馈奠,误侵母像仆地。敬哭泣擗踊几绝。因卜筑交溪之上,服丧三年,春秋祭享。后人称其所居里日:&孝乡&。正统间沙寇作乱,挈家寓汀。贼数万攻城,铜宝择里人善战者数百,列阵挑战,屡胜敌。迁礼部左侍郎掌翰林院。家无余赀。教饬诸生,与讲性命经济之学。丁母忧哀毁致疾,终承直郎。至正间邓克明犯境,宗尧率邑人之。松为政和尉。历事高孝光宁四朝。凡所奏闻,皆正心诚意齐治平均之道。喜原籍婺源。居崇安时,榜厅事日紫阳书堂,故称紫阳。自称云谷老人,亦日晦翁。及长,艰苦跋涉寻父于汉中,竟得父以归。善画山水花草翎毛。由金溪令征入密谏。两京陷,与兄豫俱慷慨就义。洪武末为大理评事。谳狱多平反。工墨竹,飞白宗朱熹,苏轼,楷草似祝允明。宏没,又与张栻游,筑室衡山下,取程子澄浊求清之语,榜之日澄斋。尝集大观升平词若干首以进。为文沉深峭刻,雄伟棲丽。居檀河,世称檀河先生。傅冠弟子。庐墓三载。是一虎方攫其夫,即弃盍奋挺连击之。每当日午,市豆饼充饥而已。弘治中任监察御史。因论刘瑾媒孽。谪襄阳府推官。旧勇先登。擢汝宁卫指挥使。又仿范氏义田法,捐田为瞻族费。调临川簿。会盗起。杨行密据合肥,训往见甚欢。授黄头都虞候。行密曰,吾梦一妇人衣真球衣告我。少负气节。编管郴州,处郴六年,怡然不介意。好豪屏迹。和足苦被刖,玉坚不可磨。穷神尽妙。辄自题句。幼时风采特异。丞相伯颜遇于道。维勋破走之。侂胃败。景炎初文天祥入汀。三益同丙、戊、庚三子应召。文章简要冲夷。此何时递迁贵臣耶。其言激切。元佑中召试馆职。巡接雨广。受命往南丹结约罗蛮。宪司檄并督捕。雍正拨贡。母未迎养。曾官北平参议。或许赐罪。帝颇轻之。郑茂七乱。用贤躬调汤药。兼精岐黄术。禄孙含唾煦之。聘入粤闱途次为宸濠所执。宜满。任重诣极。汪应辰制置全蜀。高邮守欲拜之。忤秦桧。授武英殿待诏。楼主自己参照下,注意哦!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竹石郑燮①__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②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①郑燮:号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为“扬州八怪”之一。②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①请从“认、咬”两词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空白处。应填__________。②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写人。诗人在赞美竹的__________品格的同时,寄寓了自己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中考真题①咬   ②坚韧,执著(意思对即可)考点:考点名称:古诗词鉴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欢迎转载:
推荐:    查看: 11826|回复: 180
[郑在播出]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文化会所举行
本帖最后由 莱子游艺 于
17:11 编辑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29.JPG (296.91 KB, 下载次数: 54)
15:16 上传
谢汉彬,字一言,号放庐。1978年生,广东清远人, 2003年获哲学学士学位;2009年担任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全国美术创研基地(连州)负责人,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山水研究生班;2013年7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题班结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山书社执行社长。师高庆春研习书法篆刻、山水花鸟拜师刘彦水。现居北京从事书画印、陶艺研究创作。& &&&个人艺事:2003年五月于广东省潮州市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2005年六月于广东省清远市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2008年九月于广东省清远市国际汇展中心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2010年策办《学术的品格》——中国美术名家作品展;2011年四月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全国美术创研基地(连州)主办谢汉彬国画小品精品展;2012年七月广东省惠州市举办《炼火丹青》陶瓷艺术七人展;2013年六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心如既往》谢汉彬书画艺术展;2014年一月受邀广东省电视台《百年艺术》栏目个人专题片录制;2014年十月于北京海棠居文化会所举办谢汉彬甲午绘事个人艺术展。& &&&入选作品:2005年十月篆刻作品入选“榄菊杯”广东省第六届篆刻展;2007年书法作品入选广东省千人千作展;2007年国画作品《清心四友》入选广东省首届中小学教师美术作品展;2007年篆刻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八届书画摄影联展并获银奖;2007年书法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八届书画摄影联展并获铜奖;2007年国画作品入选广东省第八届书画摄影联展并获优秀奖;2008年九月于广东清远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2009年书法作品《笃守正道》入选广东省南粤清风书画摄影联展;2009年国画《清气》作品入选广东省南粤清风书画摄影联展;2010年国画作品《水墨国色》入选广东省中青国画名家邀请展;出版作品集:《『炼火丹青』陶瓷艺术作品集》;《『心如既往』艺术作品集/花鸟篇》;《『心如既往』艺术作品集/书法篇》;《纸本·瓷本》画集。
本帖最后由 莱子游艺 于
16:29 编辑
A36A2197.JPG (322.97 KB, 下载次数: 38)
15:21 上传
用功弥勤、见钜丽之观 & && && && && && && && && && && && && && && & —— 读汉彬之案牍绘事& && && && && && && && && & & & 时雨夜过,春泥皆润。晓起,碧翁开霁颜,舒经活络,可谓畅悦。& & 适逢汉彬造访,邀之品茶游艺,其乐融融。谈及近况,获闻其作品新集即将付梓问世,甚喜。嘱余文稿一篇。基于共勉,亦允作之。& & 结识汉彬,源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授课之时。机缘巧至,师友相待,甚为融洽。& & 汉彬,中国书法院研习书艺、篆刻。书印皆能,乃自然而然之事实也。尔后又得知其修画艺多年,并于学士学位后攻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课程,一路风雨,马不停蹄,实属意外,甚为感动。& & 前贤从艺,艺心为本;艺品为上。若论艺心,今谓之态度,必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进以修身、齐家,达济天下。汉彬禀性谦和、进德修业、心正意诚、含忍涩行、孜孜不倦,今之时世,亦为难得,实感欣慰。& & 论及艺品,亦即素养,必要有三:其一、树哲人思辨之能;其二、含诗者之情怀;其三、植将军之气魄。三者互养,不可划缺也。& & 以之对照,汉彬,哲学学士,参悟圣贤,礼拜宗学;天性烂漫,感怀真挚;果敢担当,乃翘楚之质也。& & 今观赏汉彬所作松梅竹石、禽鸟虫鱼皆顾盼生情,格调秀逸,韵致隽永,画面明丽,入幽出朗,别样新颖,禽鸟相逐,合和吉祥,翳荟之趣,如坐幽谷。得此之气象,表为意料之外;实为情理之中。& & 假以时日,持之以恒,脱尽凡近,用功弥勤,则以期钜丽之观,此众可待耶!& & 简文素句,籍以共勉,述至如此, 是以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彦水& && && && && && && && && && && && && && && && && && && & 癸已初夏于北京季丰堂
本帖最后由 莱子游艺 于
16:29 编辑
DSC_0551.JPG (162.3 KB, 下载次数: 51)
15:23 上传
本帖最后由 莱子游艺 于
16:29 编辑
DSC_0403.JPG (191.58 KB, 下载次数: 62)
15:26 上传
本帖最后由 莱子游艺 于
16:29 编辑
DSC08408.JPG (199.95 KB, 下载次数: 45)
15:30 上传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26.JPG (300.79 KB, 下载次数: 33)
15:40 上传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30.JPG (190.27 KB, 下载次数: 49)
15:41 上传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31.JPG (222.57 KB, 下载次数: 42)
15:41 上传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34.JPG (230.3 KB, 下载次数: 54)
15:42 上传
甲午绘事——谢汉彬国画艺术精品展在海棠居举行
DSC_1035.JPG (156.9 KB, 下载次数: 33)
15:42 上传
Powered by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古诗三首(墨梅 竹石 石灰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赏菊的诗句
时间: 09:40:00 && 阅读: 次 && 来源:学习啦
&人的一生中,都会沐浴和,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痛苦往往与幸福并存。学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享受痛苦
关于登高或赏菊的诗句
1)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着遍山隅。&&陈毅《幽兰》
2) 驿外断桥边,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菊花》
4)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5) 龙髯凤尾乱飕飕,带雾停风一亩秋。待取满庭苍翠合,酒尊书案闭门休。&&《移松竹》
6) 万枝朝露学潇湘,杳霭孤亭白石凉。谁道乖龙不得雨,春雷入地马鞭狂。&&《竹十一首&其二》
7)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8)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董必武《赏菊》
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0)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杜甫《云安九日》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林和靖《山园小梅》
12) 高?楚江?,婵娟含曙气。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李峤《咏竹》
13) 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
14)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孙岘《送钟元外赋竹》
15)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6)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 前松后修竹,偃卧可终老。&&《玩松竹二首》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
19)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20)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张正见《赋得阶前嫩竹》
21)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秋菊》
22)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23) 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24)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25)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26)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李师广《菊韵》
27) 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8)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29)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唐&太宗《赋得残菊》
30)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云安九日》
31)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32)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33)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34)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35)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宋&梅尧臣《残菊》
36)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37)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38)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39) 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40) 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41)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42)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43)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44) 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45)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46)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47)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8)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
49)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50)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关于菊的诗句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杜甫《叹庭前甘菊花》
2) 近从年长来,渐觉取乐难。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诚知不为我,借尔暂开颜。&&白居易《东园玩菊》
3)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中能道。&&晁补之《洞仙歌&菊》
4) 清香`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5) 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程垓《蝶恋花》
6)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7) 簇簇竟相鲜,一枝开几番。味甘资Lf,香好胜兰荪。古道风摇远,荒篱露压繁。盈筐时采得,服饵近知门。&&李建勋《采菊》
怎奈花残又莺老。槛里青梅数枝小。新荷长池沼。当晴昼燕子声闹。亭栏花绽颜色好。风雨催催等闲开了。酒醒暗思量,无个事甚刚烦恼。&&杜安世《菊花新》
9)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菊》
10) 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杜牧《将赴湖州留题亭菊》
11)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顾况《黄菊湾》
12) 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陈叔达《咏菊》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谁偏管领。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高观国《齐天乐&菊》
14) 黄花过也。月酒何曾把。寒蝶多情爱潇洒。晴日双双飞下。沈吟独倚朱栏。采芳贻向□边。枕上醉排金靥。幽香付与谁怜。&&晁补之《清平乐&对晚菊作》
15) 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韩愈《晚菊》
16)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贾岛《对菊》
17)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相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陆龟蒙《忆白菊》
18)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露浓曦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李世民《赋得残菊》
19) 风雨过中秋,愁对画帘银烛。那更气迟节晚,负重阳金菊。&&晁补之《好事近》
20)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陈师道《西江月&咏丁香菊》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罗隐《咏白菊》
22) 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
23) 袅风惊未定,溪影晚来寒。不得重阳节,虚将满把看。神仙谁采掇,烟雨惜凋残。牧竖樵童看,应教爱尔难。&&崔橹《村路菊花》
24) 寒轻菊未残,春小梅初破。兽炉闲拨尽,松明火。青毡锦幄,四壁新妆里。重暖香篝,绣被拥银屏,彩鸾空伴云卧。&&陈允平《满路花》
25)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着单。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陈师道《南乡子&咏棣棠菊》
27)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韦庄
28) 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鲍溶《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花之作》
29) 东篱黄菊。细捻香枝人事熟。少缓芳尊。且醉侬家L米春。&&陈三聘《减字木兰花》
30) 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陈德武《鹧鸪天&咏菊》
31)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32)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3)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34) 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短文学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赞赏金额:随机金额
选择支付方式:
赞赏金额:20元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深度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律平和参松养心胶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