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作品先生甲戌年的作品

范曾先生四字书法作品展示【共26幅】
我的图书馆
范曾先生四字书法作品展示【共26幅】
范曾先生四字书法作品展示【共26幅】&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范曾先生的书法现在值多少钱一平尺_百度知道
范曾先生的书法现在值多少钱一平尺
我有更好的答案
范曾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1984年,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建立;1986年,捐建并主持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2008年,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揭牌;2011年,荣获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范曾先生最近一年的成交价 在10万到50万之间,早期作品10万到15万之间。主要1995年以前的。1996年到2000年的作品成交价在15万到25万之间。近期新作30万到50万之间。精品价格不论平尺,很多高达100万以上每平尺。下图为范曾先生的《观沧海》2012年曾以500万成交。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可以继续追问。希望我的的回答令你满意。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范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的位置:
&范曾老先生的画现在值多少钱?我有一幅去哪里卖?
范曾老先生的画现在值多少钱?我有一幅去哪里卖?
& 08:47:26
&扬州工艺美术集团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沿河街五十号工艺美术大楼
&&&&志趣认证
&日(距今1126天)
& & & & & & & & & & & & &范曾的字画值钱吗?
你有一幅画上面署名范曾是吗?
你知道范曾的画值多少钱吗?
你知道它的真假吗?
你看到这个帖子你想知道什么&
值不值钱?&值多少钱&&是真是假?如何鉴定?去哪里卖?能卖多少钱?还是有其他问题呢?
那么请联系你的专属金牌古玩经纪人:MR李
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风骨独具。
范曾善泼墨人物,力追梁楷、牧溪、石恪诸人,深得海内、外行家推重,是当今中国新文人画的突出异军。范曾亦善书法,用笔得益于汉孔器碑和魏张黑女碑,行书结体受王羲之、文徵明、米芾、黄庭坚诸人影响,博采众美,自成一家。
范曾对自己的评述
有二十四字: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范曾对古今关于童心的独到评述
从老庄到李贽,从孟子到朱熹等,赤子之心,天地可鉴。
范曾对艺术的评述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吸取儒释道营养,做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范曾的画最近成交价格:
&&&&&&&&&&&&&&&&&作品:《八仙图》&成交价:RMB&69,000,000&
&&&&&&&&&&&&&&&&&作品:《六朝诗意》&成交价:RMB&43,700,000
&&&&&&&&&&&&&&&&&作品:《灵泉道风图》&成交价:RMB&18,400,000&
&&&&&&&&&&&&&&&&&作品:《日出东南隅》&成交价:RMB&16,100,000&
&&&&&&&&&&&&&&&&&作品:《广陵散》&成交价:RMB&15,755,000&
&&&&&&&&&&&&&&&&&作品:《竹林七贤图》&成交价:RMB&15,680,000&
你有他的那件作品呢?想知道价格?想知道真假?想出售&还是?
期待你的来电?如遇忙,请短信。有必回!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范曾作品画龙点睛为什么现在这么火_百度知道
范曾作品画龙点睛为什么现在这么火
我有更好的答案
款识:庚午年冬,余辞亲远游,无太白仗剑豪情,有稼轩登临浩叹,最恋故里风物、庭物小草。夜阑,闻巴黎圣母院钟声,遥感支云塔铃,此时亦飘摇中也。感而为诗曰:拂海扬波动九州,点睛岂只接僧繇。谁云塞纳河中水,能洗胸怀去国愁。辛未。抱冲斋主范曾。十翼寓法惬意作也。钤印:范曾书画、家在吴头楚尾、我见青山多妩媚、范曾。平生所作画龙点睛凡四,其一藏大陆,一藏台湾,两藏澳洲。十翼题。这件作品是范曾先生90年代的精品代表作,受众多藏家所追捧。作品精心刻画,一生仅画四件。是不可多得收藏极品。
采纳率:9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红楼梦》的演变&&&&&&&&&&&&&&&&—湖山招我入画中& 笠翁绝唱红楼梦&&&&&&&&&&&&&&&&&&&&&&&&&&&&朱楼公子&【摘要】&&& 红楼梦成书于清康熙中期(1678年左右)、康熙甲戌年(1694年)前两年到康熙壬午年(1702年)、乾隆晚期(1791年)三个阶段。主要内容直接来源于文学宗师李渔的戏剧和小说。早期红楼梦,就是李渔去世前几年集成自己所著《肉蒲团》、《十二楼》、《怜香伴》、《千古奇闻》、《西湖佳话》、《豆棚闲话》等著作重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石头记》书稿,出版时由吴玉峰(吴乔)题名为《红楼梦》(李渔多部著作合集,含类《金瓶梅》的《林兰香》),东鲁孔梅溪(孔尚任)评批本则题名为《风月宝鉴》(含梅溪批语)出版,梁清标(号茶村)为《风月宝鉴》作序。中期红楼梦系康熙甲戌年(1694年)前两年到康熙壬午年(1702年),被后世誉称为清初八旗第一才女高景芳化名曹雪芹在今南京江浦五槐山庄,改编李渔红楼梦形成的《金陵十二钗》书稿(包括后面的故事发展架构),她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左右。同时,其夫世袭靖逆侯张宗仁以脂砚斋为号进行评批,又名《脂砚斋评石头记》。后高景芳手抄本和张宗仁手抄本分别在社会上流行了近百年,此时的红楼梦已是千疮百孔。到乾隆晚期的1791年,程伟元收集到李渔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书稿(无脂砚斋批语),邀请高鹗根据李渔红楼梦底本将80回后的故事改编成40回,整理出120回红楼梦刻印出版。高鹗与高景芳同为奉天铁岭汉军镶黄旗人,红楼梦在他们之间流传。抛开索隐,纯粹从现存文本文字和结构来分析,当今红楼梦系由母本改编合成。&&& 李渔编删《千古奇闻》与冯梦龙《情史》又名《情天宝鉴》体例类似,该书可看作红楼梦众多女性描写的底稿,看作《风月宝鉴》名副其实。《西湖佳话》,据笔者最新考证,编著者圣水艾衲道人就是李渔,书中小青乃林黛玉的绝对原型。《红楼梦》和李渔《肉蒲团》两部书“色空”主旨,关系十分明显,是一脉相承的。同性恋这种在当今中国也惊世骇俗的举动,在乾隆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只能存在于明末清初那段社会风气特别开明的历史罕见时期。李渔《豆棚闲话》第一篇有人物名“伯玉”通“宝玉”,神幻之梦亦同红楼梦警幻之梦。连城壁开篇有“女性从來似水,人情近日如丸。《春秋》责备且从宽,莫向长中索短”,红楼梦贾宝玉“女人是水,男人是泥”绝对翻版于之。李渔红楼梦涉嫌淫词一直被禁。当今红楼梦与李渔《十二楼》、《无声戏》、《连城璧》等著作以及《林兰香》的人物、情节、语言等多方面相合巨大,《林兰香》成书在高景芳《金陵十二钗》之前,是当今红楼梦主要的改写母本之一。&&& 清人周春记录并确认靖逆侯张勇家族是红楼梦贾府原型,笔者综合各方面历史资料,张侯家比曹寅家族更符合贾府。袁枚《随园诗话》记载的“至今已百年矣”和“作者系曹寅子”,是红楼梦最早成书于17世纪末康熙时代的力证。作为具有自传性质的《红楼梦》,作者应当是第一正面主人公宝玉的原型,宝玉对女性的泛爱主义倾向,和《林兰香》中对第一正面主人公耿朗的描述,与张宗仁生活经历相似,也颇类李渔。《红雪轩稿》的大量诗词歌赋,细腻笔法同红楼梦,出现了宝钗、雪芹、葬花魂、冷雨幽窗、酴醾等红楼梦核心人物和语言,并多处记录了康熙南巡和嫔妃省亲,是高景芳改写脂本红楼梦的重要的直接的证据,和红楼梦的女性创作笔法是一致的。&&& 大观园原型是明末清初江南如皋范湖洲庄园、清顺治时期经李渔指导建造的金陵张候府、南京江浦五槐山庄、承德避暑山庄。&&& 今天和李渔少年和青年生活时代同为江淮官话方言区的人读红楼梦很轻松,因为词语和句式非常相通。笔者意见:红楼梦作者—李渔著,高景芳、高鹗改著。&&& 笔者云:欲读懂红楼文字,先识江淮方言。欲品鉴红楼风月,先观梦龙《情史》。欲会领红楼背景,先察嬗代江南。欲确知红楼作者,先研笠翁传奇。&&& 本文立论提出下列前所未有的新观点:&&& 1,红楼梦系1678年左右李渔所著《石头记》,曾经有刻印本《红楼梦》出版。孔尚任评批本名《风月宝鉴》出版。&&& 2,脂批本红楼梦是康熙甲戌年间(1694左右)化名“曹雪芹”的高景芳在今南京江浦五槐山庄所著《金陵十二钗》书稿(含脂砚斋批语)。其夫靖逆侯张宗仁是脂砚斋,靖逆侯张云翼是畸笏叟。&&& 3,1791年,程伟元收集齐红楼梦手抄本,邀请高景芳娘家族人后辈高鹗根据李渔红楼梦改编了后40回,完成120回红楼梦刻印出版。不能否定高鹗的红楼梦后40回改编署名权&&& 4,圣水艾衲道人是李渔著《豆棚闲话》所用之号。北京西山曹雪芹可能是李渔长子李将舒后人。【关键词】:李渔、《肉蒲团》、《西湖佳话》、《林兰香》、高景芳、张宗仁、《红雪轩稿》、高鹗、五槐山庄。&【正文】&&& 红楼梦成书于清康熙中期(1678年左右)、康熙甲戌年(1694年)前两年到康熙壬午年(1702年)、乾隆晚期(1791年)三个阶段。经过清朝众多文人的传抄润色,是明清小说的最高峰,这顶最高峰的基座是明末清初诗词、戏剧、小说等多门类文学作品堆砌而成,是中国汉文学精华以长篇小说形式所延续之作,主要内容直接来源于文学宗师李渔的多部著作(因李渔红楼梦刻印本尚未现世,目前发现的《林兰香》最早刻印于1838年,故如此说),是大雅与大俗之集成。1915年,汪精卫论断《红楼梦》文本描绘中国家庭的穷形尽相,足与二十四史方驾,吐糟粕,涵精华,微言大义,孤怀闳识,非寻常史家所及。笔者也认为,因为红楼梦的自传性质,可以把红楼梦看作一部详细到琐碎描述十七世纪明清嬗代时期中国江南地区富贵家庭生活并涉猎当时社会生活百态的史书。&&& 早期红楼梦,就是李渔去世前几年集成自己所著《肉蒲团》、《十二楼》、《怜香伴》、《千古奇闻》、《西湖佳话》、《豆棚闲话》等戏剧和小说情节创作成的长篇小说《石头记》书稿,出版时由吴玉峰(吴乔)题名为《红楼梦》(李渔多部著作合集,含类《金瓶梅》的《林兰香》),东鲁孔梅溪(孔尚任,号梅溪)评批本则题名为《风月宝鉴》(含梅溪批语)出版,号茶村的梁清标为《风月宝鉴》作序。这是李渔以小说文学形式对自己生于乱世一生自强不息的概括和总结,是他对自己红尘烂漫生活的自我解剖,是他游历中华大地观察到的明末清初社会百态的真实写照,是他赞美年轻女性和美好生活的一曲天籁之音,是他对封建旧道德禁锢迫害青年女性的深刻揭露檄文。在他“湖山招我”的生命最后几年,他集自己一生所长,一气呵成撰写出此新人耳目之长篇巨作。&&& 明清嬗代,天翻地覆,大批文人包括普通民众骨子里仍留有明朝遗民之气,危及清朝统治的正统性,故清前期数朝对汉文化大加禁锢并强制改变社会习俗,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大兴文字狱、服禁(红楼梦人物的服饰没有满服特征)等等。清人钮琇著《觚剩》(康熙庚辰即1700年成书,是受清朝文字政策影响较小的历史文献,真实性较高。觚是一种酒器,不圆不方。孔子《论语》有:“觚不觚,觚哉!觚哉!”暗指政事,后人引申“觚剩”指相对正史的余史和野史)“服禁”记载:“宜兴任葵尊,丙辰进士,犹然蓝缕,玉峰相国器之。嗣以考比为监察御史,多所建白,独《请定服制》一疏,满汉大臣意颇不惬。京师为之谣讥讽之”。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则记:“宜兴任弘嘉字葵尊,上疏请定服色,于是三品以上始许衣貂及舍利狲。一日,五鼓入朝,吾遇梅桐崖少廷尉。时隆冬,梅有寒色,予口占绝句戏赠之云:京堂詹翰两衙门,齐脱貂裘舍利狲。昨夜五更寒彻骨,满朝谁不怨葵尊,吏部侍郎赵公玉峰(士麟)曰:公诗大佳,尤难其押韵天然耳。钮玉樵《觚剩》记此,盖不知为予戏作也”。清史载1709年康熙诏云:“淫词小说,人所乐观,实能数坏风俗,蛊惑人心。朕见乐观小说者,多不成材。至于僧道邪教,素悖礼法,其惑世诬民尤甚。俱应严行禁止”。1714年,康熙再次严法禁毁小说淫词,其谕礼部云:“所关于风俗者非细,应即通行严禁。其书作何销毁,市卖者作何间罪,著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具奏。凡坊肆市卖一应小说淫词,严查禁绝,将板与书一并尽行销毁。如仍行造作、刻印者,系官革职,军民杖一百、流三千里;市卖者杖一百、徒三年”。乾隆年间,全国图书都要进献检查,大量文章被篡改。查缴禁书竟达三千多种,十五万多部,总共焚毁的图书超过七十万部①。明末清初战乱中,许多公私藏书被毀,李渔有诗云“三杯暖就千篇绝,一饭炊成万卷灰”。《风月宝鉴》风月二字影射明清(清风明月)也是被查禁的原因,也因为李渔红楼梦本身部分文字媚俗、确实涉于淫词的原因,其早期刻印本至今未能发现,后被漏洞千出且未改写完的《金陵十二钗》(含脂批等批语)及程高120回《红楼梦》夺去其光辉近四个世纪。如今,笔者试图抹去历史的灰尘,解读李渔其人和其著作,还原千古一著《红楼梦》的前世“金”身。&&& 中期红楼梦系康熙甲戌年(1694年)前两年到康熙壬午年(1702年)八旗第一才女高景芳化名曹雪芹在今南京江浦五槐山庄改编李渔红楼梦形成的《金陵十二钗》书稿(包括后面的故事发展架构),她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就去世。后其夫世袭靖逆侯张宗仁以脂砚斋为号进行评批,又名《脂砚斋评石头记》。后高景芳手抄本和张宗仁手抄本分别在社会上流行了近百年,此时的红楼梦已是千疮百孔。到乾隆晚期的1791年,程伟元收集到李渔红楼梦和《金陵十二钗》书稿(无脂砚斋批语),邀请高鹗根据李渔红楼梦底本将80回后的故事改编成40回,整理出120回红楼梦刻印出版。张宗仁名通甑宝玉,高景芳著有《红雪轩稿》(红楼梦有悼红轩),被誉称为班昭即曹大家,芹通情。高鹗和程伟元对红楼梦的完整流传起到巨大作用。&&& 据敦睦堂《龙门李氏宗谱》记载,李渔长子将舒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卒,葬北京聚宝门外安德门。李渔7个儿子为:将舒、将开、将芬、将华、将芳、将蟠、将荣。晋陆机有《鼓吹赋》:原鼓吹之攸始,盖禀命于黄轩。音踯躅于唇吻,若将舒而复回。鼓砰砰以轻投,箫嘈嘈而微吟。咏悲翁之流恩,怨高台之难临。顾穹谷以含哀,仰归云而落华。节应气以舒卷,响随风而浮沉。马遁迹而增鸣,土开蹙而沾襟。若乃巡郊泽,戏野蟠。奏君马,咏南城。惨巫山之遐险,欢芳芬之可荣。李渔戏班肯定是有鼓、吹乐器,李渔7个儿子均用陆机此赋之字。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等多部著作是其长婿沈心友和长子李将舒仝订。单锦珩《李渔年谱》转引自《李渔全集》记载,将舒生有一子一女(子李毅生于1707年,毅有二子),后流落北京,直到老死。李渔家谱记载的李渔后人只到其曾孙(乾隆二年即1737年)。在清庭的毁书严令下,张侯府、曹寅等人私藏禁书几乎不能,李渔红楼梦到有可能是李将舒及子女因生活窘困在南京、杭州或北京流出书稿。与孔尚任有交往的清人金埴《巾箱说》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春末,升思(洪升)之游云间、白门也,提帅张侯云翼(即第二代靖逆侯)开宴于九峰三泖间,选吴优数十人,搬演《长生殿》。时督造曹公子清寅,亦即迎致于白门。乃集江南北名士为高会,凡三昼夜始阕。两公并极尽其兴,赏之豪华,且出上币兼金赆行”。云间指今上海松江,白门是今江苏省南京市宣阳门的俗称,代指金陵。可见邀请家班演戏是当时官富的重要娱乐活动,李渔有闻名于全国的家庭戏班,李张两家都住在金陵,李渔和第一代靖逆侯张勇本来就是朋友,张勇子张云翼、其孙张宗仁和李渔长子李将舒等后人也应当是有联系的。&&& 红楼梦甲戌本的源流,甲戌本的收藏者刘铨福(大约),字子重,别号白云吟客,大兴人。甲戌本由刘氏庋藏至散出的经过,大致如下:(一)迟至咸丰十年(1860),书归刘氏收藏。(二)同治二年癸亥(1863)春日,刘氏为此书题跋文三则;五月廿七日,又题一则。(三)同治四年乙丑(1865)孟秋,青士、椿余于半亩园同观此书,并题一跋。(四)同治七年戊辰(1 868)秋,刘又题跋一则。(五)光绪末年,从刘家散出。(六)民国十六年(1927)夏,书归胡适。半亩园在北京东城今故宫东北隅弓弦胡同内的支巷牛排子胡同。此园.在清初原为贾复的住宅。李渔客贾幕时,为主人葺建此园,“叠石成山,引水作沼.平台曲室.奥如旷如。”此后几经易主,园就荒废。江南河道总督完颜麟庆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八月初七日嘱其子完颜崇实购入此园宅,加以重修,迁入居住。在麟庆著的《凝香室鸿雪因缘图记》(年谱体)中有八节图记,记述此园结构。崇实自订《年谱》里,也记述不断增建屋宇、葺治园圃的情况。后来又将东邻靖逆侯张勇园宅,一并购入连接,添筑堂轩,由崇实的弟弟崇厚居住。在朱一新编纂的《京师坊巷志》卷上,也记及麟庆的半亩园。麟庆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因此濮文暹、文昶兄弟两人观看刘铨福藏本《石头记》时,园主人应是麟庆的两子崇实、崇厚。震钧《天咫偶闻》记述:“完颜氏半亩园,在弓弦胡同内牛排子胡同。国初为李笠翁所创,道光初,麟见亭河帅得之,大为改葺,其名遂著”。麟见亭,即麟庆(),姓完颜氏。其子崇实,字朴山,喜藏金石,与刘铨福同好。上列为甲戌本题跋者青士,即濮文暹之字,江苏溧水人;椿余,字文昶,文暹之弟。两人同为同治四年乙丑(1865)科同榜进士,是崇实之子的老师,居半亩园达十六年之久,宾礼甚挚。两人尝于半亩园同观甲戌本《石头记》,并作题记,赞其“颇得史家法”,嘱“子重其宝之”。濮青士对《红楼梦》版本,或知之较多。周汝昌先生并假设:“甲戌本很可能是崇氏的东西,后来归入刘铨福手”。崇石的甲戌本与李渔半亩园联系。李渔之李将舒及其后人与北京半亩园主人应当有交往。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红楼梦创作和流传体系,高鹗与崇实是同朝为官。&&& 今天红楼梦各种版本,内容(包括时间表述)存在重大矛盾,除1791年的刻印本时间确定,其他版本的形成时间,因为都是过录本,并不能按脂批等批语记载确定创作时间为乾隆时代,事实上红楼梦甲戌本还有丁亥年和甲午年的脂批,说明脂砚斋批语的过程很长。从脂砚斋批语的内容看,应当是在曹雪芹前80回红楼梦改写完成后再进行的批语(大约在1705年张宗仁中科举以后)。期待国家早日对现存的红楼梦各种版本的最早母本进行鉴定,确定年代,成为继续考证的证据。笔者把它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高景芳、张宗仁脂批本的手抄本,来源于李渔、孔尚任刻印本《风月宝鉴》。第二类是高鹗、程伟元的《红楼梦》刻印本,来源于无脂批的高景芳《金陵十二钗》和李渔红楼梦。李渔为红楼梦第一作者,高景芳、高鹗是改编者。对李渔及其著作的红楼梦研究应当提升,形成一个红学新分支—李渔红学,这同时也是李渔研究的一个全新分支。&&& 上述笔者主张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当今红楼梦留下诸多修改痕迹和破绽。如前后矛盾重重,书中人物名字繁多繁杂,很多人物只出场一次,甚至同一人名前后不一致,如茗烟和焙茗。很多章回题目和大量诗词与具体内容不一致,正文有很多处只有交代没有照应,如第63回贾蓉云:“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谁家没风流事。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厉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书中它处再不提这“不干净”之事,这小姨娘再没出现过。这非体现后期改写者的高明,实仓促修改的“尾巴”。今天的红楼梦中俚言俗语多,人物名字与小说情节设计多处雷同李渔著作,写作使用的主要方言语系与李渔著作同为清初江淮官话。而秦可卿、尤三姐、尤二姐、秦钟、贾瑞这样的红楼风月人物,都是因淫而亡。红楼梦中柳湘莲说:贾家东府中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红楼梦色空概念是李渔著作色空主旨的延续。脂本红楼梦系删改而成,这是脂本明确交代的,删改者曹雪芹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一般应该是笔名。这种两书合成观点已越来越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笔者拾掇起李渔历史资料中的散金碎玉,锻造出一盏探索红楼梦真正作者和最早形成时代的萤灯,廓清当今红学研究乱象。&&& 红楼梦两书合成说已存在多年,先后有红学学者吴世昌、戴不凡、杜春耕等提出。他们的观点之一,贾宝玉有两个“前身”:在《楔子》中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那块顽石,到第1回又变成了警幻仙姑处的神瑛侍者。民国才女张爱玲认为,《红楼梦》脂本现存的有:甲戍本的1-5回、25回;庚辰本的16回、39-40回、50-60回、71回;全抄本的25回。全书改至71回,74回改了一些。第5回曲子与判词所判是结局。还有如下特征:1、废除了回末的套语,也还没有诗联,但只是有改的诸回,尤其是改了结尾的回末(名为废套期)。2、有回前附页即封面,上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卷之字样,废了标题诗制度。3、只有两册四回本,其余是一回本。减少了风月,增加了政治。&&& 作家红学(网名)据张爱玲考定,模拟出当今红楼梦可能的合并思路:一时代背景为康、雍、乾三朝并立(俞平伯考为“近百年”)。二将甄宝玉的大部分情节给贾宝玉,如闹学堂、得趣馒头庵、太虚幻境秘授试雨等。将秦氏的大部分情节给凤姐,如贾瑞故事、弄权馒头庵等。三增加贾赦一房,以容嵌进《风月宝鉴》的主要情节。四将荣国公的世袭之职给贾赦;同时元春改王妃为皇妃。五把早本中的人物划拨一些给宁府与贾赦一房,如迎春、惜春、凤姐;划拨给早本中描写较弱的薛家,如宝琴(原抱琴)、薛蟠等。六为协调《风月宝鉴》甄家被抄的情节的移入,设计荣府也被抄。七因为有了抄家,早本宝玉结局改为出家(悬崖撒手),安排原白首双星中的湘云嫁后早寡。八合并后为连接或结构调整作增删,如增加“初试云雨”,作为梦游太虚的余波;黛玉初来时改为父亲尚在(原已是孤儿);九为使合并的两书风格统一,需要作技术处理,如减少早本的梦与梦性质,以协调写实风格;又如减小主人公的年龄,以适合情节;同时文字也改为“京片子”。十增加一些总揽情节,如冷子兴之演说、四大家族的传言等。两书合并后,《红楼梦》的内容无疑就开阔深刻,人物性格也显得更加多样化。&&& 今天红楼梦的漏洞绝大多数是合书时造成的。如一僧一道由“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变成了“癞头跣足、跛足蓬头”。红楼梦著名的焦大之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扒灰的指贾珍和秦可卿好像没异议。养小叔子的说法就多了,这当然是书中没有交代清楚引起的,这是红楼梦被改写又没有改好的证据。就在焦大所骂之句旁,脂本即甲戌本有墨批曰:宝兄在内,眉端有朱批曰:“一部纰搜淫邪之处,恰在焦大口中揭明”。在“宝玉问凤姐什么是爬灰”句的眉端,又有墨批曰:“反他来问,真邪?假邪?欺人邪?自欺邪?然天下人不易瞒也!呵呵”、“镜来藏春,任求起减,文情文心真旷抱宇宙也”。这几段批语虽未署名,却非脂砚斋莫属。“镜来藏春”的旋转大镜子在贾宝玉卧房内,刘姥姥醉游大观园那一节有描述,“藏春”的风月寓意十分明确。即使对照《林兰香》,第一号男主人公的行迹与情节也被大大削减了,《风月宝鉴》中的宝玉可想而知,当今红楼梦中宝玉的风月只剩下片言只语。&&& 红楼梦中交代,贾蔷亦系宁府中之正派(血缘正统之意)玄孙,父母早亡,从小儿跟贾珍过活,如今长了十六岁,比贾蓉生的还风流俊俏。他兄弟二人最相亲厚,常相共处。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专能造言诽谤主人,因此不知又有了什么小人诟谇谣诼之辞。贾珍想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如今竟分与房舍,命贾蔷搬出宁府。【蒙侧批:此等嫌疑不敢认真搜查,悄为分计,皆以含而不漏为文,真实灵活至极之笔】。这“诟谇谣诼之辞”就是说秦氏养小叔子贾蔷,蒙批也是笔者分析的这个意思。帮王熙凤捉弄贾瑞的就是这个贾蔷,说明他很成熟,王熙凤不可能养他,是利用他。再看“学堂闹事”,贾蔷挑唆了茗烟,等到要打起来时,他就先溜了,说明贾蔷很机警。秦可卿养小叔子贾蔷,被改写者与“秦可卿淫丧”情节一起删除了。这样推理删改情节是符合红楼梦残存信息的,也符合小说创作的冲突设计,给人新奇的感觉,很有李渔通俗小说(特别是肉蒲团)的风格,很精巧。&&& 今天红楼梦唯一的妓女形象云儿的唱曲:“两个冤家,都难丢下,想着你来又记挂着他。两个人形容俊俏,都难描画。想昨宵幽期私订在荼蘼架,一个偷情,一个寻拿,拿住了三曹对案,我也无回话”。【甲戌侧批:此唱一曲为直刺宝玉】。怎么直刺又是被删改的结果,早期脂本应该有宝玉偷情描写。警幻仙姑密授贾宝玉和秦可卿云雨,书中已经写的很明确了,如果再有明确的文字就是没水平了。云儿唱曲影射的两个人就是贾宝玉和秦可卿,当然,贾宝玉长一辈,肯定不是焦大之骂的小叔子。另一种可能是存在的,红楼梦秦可卿确实淫荡,或者她受“警幻之命”的精神诱导,勾引了贾宝玉,贾宝玉只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他问王熙凤“什么是扒灰”符合红楼梦交代的他的懵懂少年之“痴”,并不突兀,反而是作者的精彩之笔。至于贾珍,他多是强迫“扒灰”秦可卿。秦可卿死后,贾母、贾珍、尤氏对她的赞誉和隆重的葬礼,比较奇怪,用改写改得不彻底来解释,甚切。秦可卿可能同时与贾家三个男人有不正当关系,而且都是被动的,体现封建社会妇女地位的低下,秦是红楼梦主要悲剧角色,可见早期红楼梦并不是鲁迅先生所言渐露悲声,可惜关于秦可卿的悲剧死亡设计被改写者删除了,这是《红楼梦》的悲剧。&&& 这种“两书合成说”是很有道理的,是正确研究红楼梦的基础,这个大方向必须先确定下来,就是首先撇开所有索隐,单纯从改写过程分析,拉开两条缠在一起的线(这是当今红学研究混乱的根源),再研究红楼梦的作者、索隐等问题。笔者主要通过大量文本解析和比较,分析提出红楼梦李渔作者论,非故意标新立异,实笔者与李渔大师相同的方言基础,可能堪破当今红楼梦开篇楔子和脂砚斋批语若隐若现、欲言又止的导读提示。大家可以把脂砚斋、畸笏叟等批语全部去掉读一读红楼梦,排除了干扰,读起来很轻松,包括大部分诗词,都非常白话。没有批语,红楼梦故事一样基本完整,红楼梦一样伟大,研究红楼梦也不会局限于乾隆时代和曹寅家族。笔者以为,红楼梦人物虽然加上了作者的艺术创作,但明末清初的许多人物还是能够填充到红楼梦中去,许多真实故事能够在红楼梦中寻到痕迹。百年红学主要索隐派有:明珠家事说,和珅家事说,张侯家事说,傅恒家事说,雍正夺嫡说,顺治出家说等等,这么多索隐并非偶然。&&& 钮琇《觚剩》论述“文章有本”言:“传奇演义,即诗歌纪传之变而为通俗者,哀艳奇恣,各有专家。其文章近于游戏,大约空中结撰,寄姓氏于有无之间,以征其诡幻,然博考之,皆有所本。如《水浒传》三十六天罡,本于龚圣与之《三十六赞》,其赞首呼保义宋江,终扑天雕李应,名号悉与相符。惟易尺八腿刘唐为赤发鬼,易铁天王晁盖为托塔天王,则与龚《赞》稍异耳(笔者注,实际是谐音,同红楼梦取名规则)。《琵琶记》所称牛丞相即僧孺。僧孺子牛蔚与同年友邓敞相善,强以女弟妻之。邓携牛氏归,牛、李二人各以门第年齿相让,结为姊妹。其事本《玉泉子》,作者以归伯喈,盖憾其有愧于忠而以不尽孝讥之也。古以孝称者,莫著于王氏,裒(póu)祥其首也。若夫万里寻亲,则《滇南恸哭记》,亦系王绅之事,故近时传奇行世者,两孝子皆姓王,岂无所本而命意乎”。这是红楼梦索隐的依据。不能因为索隐的混乱而完全否定索隐,文学来自于现实生活,这是公认的文学理论创作准则。何况红楼梦里存在大量的历史密码。&&& 梁恭辰(1814生)《北东园笔录》记载:乾隆五十年以后,其书(指红楼梦)始出。以开卷之秦氏为入情之始,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摹写柔情,婉娈万状,启人窦,导人邪机。满洲玉研农先生曰,《红楼梦》一书,我满洲无识者流每以为奇宝,甚至串成戏出,演作弹词。其稍有识者,无不以此书为诬蔑我满人,可耻可恨。我做安徽学政时,曾经出示严禁。有一庠士私撰《红楼梦节要》一书,已付书坊剞劂,曾褫其衿,焚其板。那绎堂先生亦极言,《红楼梦》一书为邪说诐行之尤,无非糟蹋旗人,实堪痛恨。我拟奏请通行禁绝。此书全部中无一人是真的,惟属笔之曹雪芹实有其人,然以老贡生槁死牖下(似合李渔长子李将舒),徒抱伯道之嗟。身后萧条,更无人稍为矜恤。则未必非编造书之显报矣。笔者以为,这里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以卷终之小青为点睛之笔”,当今红楼梦没有小青这个人物,当指李渔《西湖佳话》冯小青,梁恭辰看到的是今天不知道的红楼梦古抄本,可能李渔早本红楼梦和《林兰香》一样只有六十回,秦可卿故事是第一回,到小青死亡就结尾了。二是说明乾隆五十年前,红楼梦是禁书,不光淫词,还有毁谤旗人之嫌疑。三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老贡生,与现在考证的40多岁的北京西山曹雪芹年龄身份均有异。乾隆死后文字才稍微开放,所以之前的禁书作者绝无署真名的道理,脂本曹雪芹其实是个化名。&&& 明末清初能够找到很多类似红楼梦贾家的真实大家庭,那时候三妻四妾很普遍,李渔就是。康熙之妃缤甚多,中多汉姓,那时有女做皇妃的官富人家很多,王妃更多,绝不仅指曹寅之女曹妃,写贾元春的警幻诗中“挂弓”意指张姓是明显的。曹寅家族其实没有什么情况是他家特有的和红楼梦的描述相合的。笔者认为,曹寅家已被“挖地三尺”,也无定论,且疑点重大。倒是,靖逆侯府与贾府非常契合。现在必须转变思路,红学研究才能有突破,才能早日结束各种纷争。2009年红学会年会宣言,红学研究的根本突破还需有更宏的手笔,更新的创意,更高的超越!&&& 在对浩如烟海的关于《石头记》流传的各类记述的寻绎中,通过考辨获知:《石头记》至迟在乾隆癸亥年时(1743)已经流传到浙江海宁。扣除漫长的流传时间和创作时间至少15年,其开始创作时间当在1728年前②。很多普通红楼梦爱好者都认为,红楼梦作者必须精通写小说、写诗、作曲、下棋、通药理、懂茶道等等百科知识,历史知识渊博。特别是早本红楼梦的创作,还应该有风月方面的生活经历(不能以今评古)。因此,《石头记》的原始作者只能是个千古奇才、人中龙凤。这是我们探索红楼梦作者首先应当明确的最最根本的观念。光绪《兰溪县志》云:“笠翁性极巧,凡窗牖床榻服饰器具饮食诸制度,悉出新意,人见之莫不喜悦”。相传李渔南京寓所芥子园厅壁绘有大幅云烟花树,客人忽闻头顶鸟鸣,仰观却见枝头羽动叶底翎张,彩墨间竟舞起几只鸟来,原是于画中松枝间插根铜管拴只鹦鹉,再用拳曲松枝编个笼子囚对画眉,真鸟假树,云遮雾罩浑然一体,客人拍案叫绝。开放的社会才能造就奇才,今天亦然。清初往后逐渐走向极度封闭,从概率上讲,红楼梦形成于明朝遗民李渔要比形成于清朝开国百年后的北京西山曹雪芹要高出万倍。&&& 明末,伟大的戏剧家李渔()诞生于江海之滨的如皋,其字仙侣,号天徒,别号湖上笠翁、随庵主人、笠道人、觉道人、觉世稗官、新亭客樵、回道人、情隐道人、情痴反正道人、艾衲道人(此为笔者刚刚考证提出)等,六个“道人”为号,有《石头记》作者空空道人的影子。今天庐山简寂观有李渔题联一首: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语,出我先师。又有题联: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林黛玉在《梦菊》诗提到道家人物庄周梦蝶,作者的道教倾向借林之口言出。李渔著作《豆棚闲话》有非佛十论,拿到今天看,也是逻辑严密的辩论精彩佳篇,也符合康熙时期重儒抑佛的治国理念,也致使康熙后的清朝以道人为号的现象几乎绝迹。李渔的道教倾向是《石头记》作者空空道人的渊源。李渔《肉蒲团》书中谓:大约少年者称生,中年者称子,老年者称道人。至今没有发现明末清初有用空空道人为号的历史人物,李渔是最合适的空空道人。他在《闲情偶寄·宾白》中言:“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未有真境之所为,能出幻境纵横之上者。我欲做官,则顷刻间便臻富贵。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李渔自信之口气同红楼梦第118回贾宝玉语:“一第呢,其实不是什么难事”。最后一句还可对应红楼梦警幻仙子赋:“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菊被霜。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应惭西子,实愧王嫱”。李渔“即作王嫱、西施之原配”之矫情,和贾宝玉对美女的意淫如出一辙。&&& 宋代葛郯《洞仙歌》云:藐姑仙子,天外谁为侣。八极浮游气为驭。看朝餐沆瀣,暮饮醍醐,瑶台冷,吹落九天风露。翠空云幕净,宝鉴无尘,碧树秋来暗消暑。残夜水明楼,影落寒溪,行人起、沙头唤渡。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梦不到渔翁,一蓑烟雨。这是李渔名字的出处,李渔《比目鱼》还有女主角名刘藐姑。该词意境,让人自然联想到贾宝玉雨夜探望林黛玉的渔翁形象。宝鉴一词,自然联想到红楼梦异名《风月宝鉴》。李渔友尤侗曾描述:笠翁薄游吴市,携女乐一部,自度梨园法曲,红弦翠袖,烛影参差,望者疑为神仙中人。李渔平日昔好以李白后人自居,口口声声:我家太白。道仙之气,是李渔所爱&&&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顿挫,融齐梁诗的华丽浓艳,学李贺诗的鬼异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缠绵、绮丽、精巧的风格。李诗还善于用典,使隐秘难言的意思得以表达。其诗构思新奇,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以致元好问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李诗的瑰丽和红楼梦的高贵是一个路子。李商隐七律诗:“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诗中贾氏窥帘出典:晋韩掾貌美,侍中贾充召为僚属,贾充的女儿在帘后窥见韩掾,很是喜爱。贾充知后,便将女儿嫁给韩掾。诗中宓妃留枕出典:相传宓妃是伏羲氏之女,溺水洛水,号为洛神。曹植离京回封国途中,宿于洛水边,梦见甄氏来相会遂作《洛神赋》,这里宓妃指甄氏。红楼梦的甄、贾二姓,当是来源与此。&&&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有“留得枯荷听雨声”,枯字被后人普遍引句作残字。《红楼梦》第40回,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即李商隐)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李商隐诗,很多华丽生活细致描述,是红楼梦小说构思和写作方法的借鉴。关于李商隐的爱情,唐代的历史资料更少,我们只能揣摩分析他的诗文,这和红楼梦的考证索隐是相同的,考证和索隐本身也是紧密联系的。李商隐《柳枝五首》序言:洛阳富商女儿柳枝,对李商隐心生爱慕,后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世纪才女苏雪林在《玉溪诗谜》又名《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927)书中考证,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有《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是说他与女道士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民间传说李商隐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突然身染重病而亡,以后他的诗中常以荷花为题。李商隐在再婚妻子王氏去世后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作有“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经过苏雪林的考证,多数人接受了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爱经历,苏雪林还构画出李商隐几段离奇的恋情,包括他曾与宫女偷情。可以说,号玉谿生的李商隐是红楼梦的鼻祖。李商隐提到自己少年时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同处两个封建王朝末期,李渔的人生经历和李商隐是十分相像的。江南山区大姓多是历代中原躲避战祸迁来,李商隐生于浙江,在他10岁前后,其父在浙江幕府去世,李商隐家族可能是李渔的先祖。李渔对李商隐是十分推崇的,二李诗文和红楼梦风格都十分相近。&&& 康熙二十五年(1886),任福建陆路提督军门的张云翼到真济亭瞻仰时,留下真济亭怀真文忠公诗一首,对真德秀两知泉州时的德行作了高度的概括:西山之出正学明,立朝十年何铮铮。党锢既开鲠言进,一麾外守清源城。城外江潮通岛屿,前时海舶皆畏征。公来顿增三十六,梯航街尾鲛人行。谁驾飓风欲蜃雾,洪波犹扬刁斗警。立马酹浆祭死士,指挥一定斩长鲸。更为增屯置要害,齐云山下角不鸣。再来欢声辙幽僻,百岁之叟扶杖迎。二税复严预借禁,一时雕弊皆宁盈。真公自有真经济,遗构千秋符令名。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今浦城县晋阳镇人)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生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未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张云翼对真德秀是推崇备至的,红楼梦甑、贾二家都指张家。张云翼诗中“真公自有真经济”与红楼梦仕途“经济”之说直接相合,具有时代相近的特征。&&& 《笠翁文集与李雨商荆州太守》中自序言:“渔虽浙籍,生于雉皋(如皋别称),是同姓而兼桑梓者也”。李渔祖辈自浙江兰溪老家来如皋经营药材店铺,后定居。浙江兰溪人李似源带着两个儿子如椿、如松来到如皋定居,经营医药。新中国成立前后,如皋最大的中药店“诸葛实裕”老板就是浙江兰溪人。这李如松就是李渔的父亲,李渔就出生在如皋城南名镇石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皋博物馆有一位姓张的老先生说,他早年到过石庄镇,还有当地人曾向他指认那一排旧屋即李渔家老房子的宅基地。明崇祯三年(1630)五月,李渔及其妻先后罹病,其有五律《内子病》曰:“身才离枕簟,病已及妻孥。倩谁扶病媳,翻累白头姑”,还有《凰求凤》有:“倩谁潜挽世风偷,旋作新词付小优”。诗中的“倩谁”用法同红楼梦“倩谁记去作奇传”,而红楼梦的这句中的“奇传”又合李渔著作及其人生的“传奇”。李渔《闲情偶寄·颐养部·疗病第六·本性酷好之药》中,自谓此次疾病乃食杨梅而愈,且谓“予宅邻街,卖花售果之声时时达于户内”。至今未闻李渔在祖籍有邻街之居,故李渔当时是在如皋,明天启六年(1626),李渔与徐氏结婚,次年生一女。十九岁时,父亲病逝,守孝三年。崇祯六年(1633)李渔因需在原籍应试归浙,母亲与妻女亦同回浙江兰溪。但此女后再无记载,似合红楼梦甄英莲被拐卖身世。李渔家谱记载其二女淑昭、淑慧,年龄与长女不合。《蕙风词话续编》收有淑慧词:“收晓雾,散朝烟。邃阁忙人到此闲。绣线未抛针插髻,脚根早已到花前”,来历未注。1653年,李渔曾回到通州如皋省亲交游近9个月,咏有七律《咏绿烛和雉皋诸友》、《过雉皋忆先大兄》等诗,与清初江南通州文士范国禄(范曾大师十世祖)等人游濠河(如皋南通均与此河名)赏荷花并联诗。&&& 青年李渔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商家子弟,按照古人平均约50多岁的寿命,他也可以称为半生已过,碌碌无为。李渔的辉煌(传奇作品畅销,妻妾十数,官友文友众多)是在其中年以后。红楼梦甲戌本凡例是小说缘起和作者自述,多为改写所加,其中“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身潦倒之罪”之说,符合袁枚《随园诗话》所记:“张侯家高太夫人著《红雪轩稿》,夫宗仁袭封靖逆侯,家资百万,以好客喜施,不二十年,费尽而薨。夫人暗埋三十万金于后园(笔者注,指张侯家在江浦石桥镇的五槐山庄),交其儿谦,得以袭侯”所指第三代靖逆侯张宗仁,宗仁和宝玉二字十分相近。这种描述也符合青年时代的李渔,当然也是李渔为向官家富家之友人“打抽丰”故意夸大之情形。李渔《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言:“亲戚朋友鄙而笑之者亦复不少,皆怪予不识艰难,肆意挥霍,有昔日之豪举,宜乎有今日之落魄”。李渔的童年和青年生活经历,为他的一生打下深刻的如皋烙印,如皋方言成为他创作的自然之笔和后世研究的痕迹。李渔文学成就的根在如皋,开花结果在兰溪、杭州和南京。李渔在戏剧、音乐、小说、书法、篆刻、绘画、诗词、对联、音韵、养生、美食、茶道、美容、服饰、古董、启蒙教育、园林建筑和器具设计发明等几乎当时雅俗文化的所有方面都有研究和成就,李渔研究者对其有“一人集二十四家”之誉,是红楼梦的高贵的渊源。&&& 1645年,李渔在浙江兰溪构筑了伊园。后移居杭州数年间他连续创作出《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六部传奇戏剧以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他称自己的作品是“新耳目之书”,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同时代江南才女黄媛介(又名黄皆令,系杭州西湖边上开铺卖画的李渔邻居)曰:“笠翁先生性好奇服,雅善填词”,今天我们奇服管窥,如见其人,如识其性。他的小说重在以劝善惩恶,同情贫穷的下层人物,歌颂男女青年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为主题,这些都符合红楼梦的主旨。李渔在《名诸子说》中言“天下事莫妙于将,而莫不妙于既。将者,将然未然之词也。既,则令人观止矣。吾欲诸子顾名思义,人各用将,凡事皆然,不独功名富贵。富而不将,则以满致溢;贵而不将,则由高得险。戒之哉”。从该文可以领会到李渔追求完美又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和文学创作思想。&&& 李渔《十种曲》的题材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喜剧色彩十分浓郁,有世界喜剧大师誉称。特别是他指导靖逆侯张勇建造了甘肃张掖“侯府花园、五凤楼”、南京张侯府,至今尚有遗迹,可看作红楼梦大观园精彩描述的实物样本。李渔携自家戏班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得到朋友买来赠送给他的乔王二姬,相伴七年左右(与宝玉晴雯相处时间相同)。李渔《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文中言:“二姬于十八九岁先后因病去世,王姬病状腹鼓、非孕(笔者注,同红楼梦秦可卿和尤二姐之病状)。乔王二姬,生前无名,皆呼曰姊:晋姊、兰姊。既曰无名,则何以有复生(笔者注,出自白居易学佛诗偈: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并再来之号?曰死后追忆,不忍叱其小字。一则冀其复生,一则喜其再来。犹宋玉之作招魂,明知魂不可招,招以自鸣其哀耳”。乔王二姬的被买卖来历和生前无名,同晴雯等众多大观园丫头。皆呼曰“姊”之说,同贾宝玉天天挂在嘴上的“姐姐”、“好姐姐”。文中又有:“予数年以来,游燕适楚之秦之晋之闽,泛江之左右,浙之东西,诸姬悉为从者,而能候予之饥饱寒燠,不使须臾失调者,则二人之力居多”。文中王姬言:“生卧李家床,死葬李家土。此头可断,此身不可去也”,合红楼梦里如金钏、晴雯、茜雪、司棋、入画(李渔有联句“湖山招我入画中”)等丫头因犯错被撵,死活不肯离开贾府,红楼梦贾府丫头们多是花钱买来,对贾府人身依附关系很严重。李渔文中记王姬:“其性之贞烈若此。临逝,执予手曰:良缘遂止此乎?时欲泣无声,且无泪矣”。王姬的刚烈与晴雯性格非常相像,可看作红楼梦宝玉终别晴雯的情景复现,该文堪比红楼梦《芙蓉女儿诔》。乔王二姬可对应红楼梦袭人、晴雯两个大丫头。&&& 李渔生活地在今如皋石庄(东晋临江县治,又与石头关联),石庄附近很多李姓自称李渔后人。那时该地是一个大庄园—范湖洲的边缘,庄园东南是逐渐淤塞的长江支流古横江,这条江是扬州到通州漕运通道。石庄南长江之中有摩诃山,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摩诃山半在江水中,实则县之南界也。明《嘉靖惟扬志》卷一中所收如皋县图,图中的摩诃山已在大江之中。摩诃山上有大圣院,《广舆记》记载:大圣菩萨本名僧伽,自唐显庆二年来华,至唐中宗景龙四年坐化。《续高僧传》说天下凡造精庐,必立僧伽真相。有所愿,多遂人心。明代许汝忠摩诃山诗:孤峰特立万涛中,阅尽风波砥柱功。我欲借筇临绝顶,枕江听月驾长虹。笔者认为,摩诃山,兀立江中,山上大圣院立僧伽真相,有所愿,多遂人心。这些都符合红楼梦开篇的青峺峰和如意宝石,是李渔著《石头记》的实景素材。《太平寰宇记》亦以谯山(今镇江焦山)为戍海口之山, 镇江焦山以下长江均称海,明清时期,从苏州到扬州还称跨海,《履园丛话》有“道光壬午三月,余渡海游狼山”和“壬午三月,余由福山渡海到州城”(指今南通狼山)之说。《西游记》孙悟空拜师的海外仙山,吴承恩恐怕也采取了当时位于海上的摩诃山为写作素材。&&& 范湖洲处在扬州到通州的陆上交通要道上,这里的长江北岸自春秋时期始就是去江南的渡口,也是渡海去北方齐鲁大地的港口,十分繁华。唐代大诗人杜甫云游吴越路过这里曾留下诗句“金刹青枫外,朱楼白水边。云随白水落,风振紫山(今南通狼山别称)悲”。范湖洲庄边原有湖泊名车马湖,庄园名和湖泊名都出自春秋范蠡、西施“弃车马浮海入齐”故事,李渔青年时代已形成此地名。湖泊现已消失,宋代地理尚可见。明末清初族人学者朱龙鼎先生(字复庵)描述范湖洲庄园十二景:古砌泉源。断堤涛势。新梧月色。老朴风声。丝柳一村。艳荷数里。修竹百家。新涨双桥。江外遥岑(指在庄园内遥望长江之中的摩诃山)。村角崩涛。花间雅调。竹中清梵。庄园内还筑有高楼数座:梯青楼、宝砚楼、贮月楼、玉树楼、斗姥楼③,每一景均有诗咏,现留下朱楼地名。&&& (清)欒芳梅《游范湖洲记》。南花园,余太年伯朱公尚友别墅也。丙辰岁,余偕天五兄北上春官,返棹绕道东皋,謁年伯桂村先生。曾下榻于园之萝花轩,茗椀棋枰,坐卧画图中一月。今暌远近十载矣。每忆斯园,辄为神往,爰观缕以记其胜,尚恐奥美难穷也。寄天五以博一粲。园去雉城五十里,地名范湖洲,相传为陶朱公泛湖处。湖西碧水潆洄,越小石桥,修槐夹道,南数十武抵园门,东向入门,有木香一架,开时繁如碎玉,芬芳盈路。架南小屋两间,园丁居也。其北新竹数竿,黄身绿背,萧疏可爱。稍西横墙一带中有门,形如满月。门内玉蝶古梅一株,与小桂斜对。其中庭则修梧百尺,大可数围,环以参差湘竹,映以紫薇。下构桐荫书屋三间,窗户轩廠,北开二竇圆若镜,中供梓潼帝君像。砚几清嚴,图画四壁。室内稍左又二间为萝花轩,小翠台相对,台植牡丹数本,皆洛阳名种,馥郁浓香,与卍字墙外之木香棚相映也。堦下砌嶔嵜小石,秋海棠、吉祥草之类,茸茸隅隙。中庭而西,朱欗幾曲,东向一轩,颜曰挹翠轩,通春水小舫,舫外植香櫞一株,结实累累,霜时黄碧相间,树侧洋桃花作红白二色,下立廋石几堆,书带萦绕。其西则腊梅、文杏、天竹、珍珠梅参横历落。北设牡蛎墙,缘以红黄蔷薇二种,即前桐荫书屋二竇外也。轩之右,由朱欗而南转,侧开一门,稍进为听雨廊,廊有重欗,欗盡峙一方亭,窗开三面,簷外黄杨如盖,枝叶拂瓦,玉兰一树,高出其上,春时皎洁,不亚瓊花。可望里许,下有飞来鳯玉簪以附之。亭东南绕以二小梅、一老桂。其欗外隙地一隅有竹几竿,或时种秋菊数叢,傍红墙上开一穴,作峨眉月状,以窥野景。玉兰之南有石池,内蓄金鱼,岸栽紫竹,对峙一小山,山左折有小楼,署以贮月,即天五兄读书处。从紫竹欗旁拾级可登楼,外繍毬海棠相映,峰巓雜以金丝桃一丛,其石罅则繍登金萱蝴蝶,诸花草共为萦拂。山西大桂扶疏,前覆池上,后荫小屋如笠,因名笠齋,仅可容膝,斋内西向一雪洞,窥极乐所所植芍药,半庭老桂槎枒蟠曲,倚雪洞与缘蕉相对。南向一室,奉太年伯尚友公木主祀焉。左侧网户四扇,外有小庭,仍可容足,周围檀垣东角一门,更进则旷然大观矣。高柳参天,桐荫蔽日,梅杏相间,桃李成蹊。中有莲塘,形如釜,径二丈余,杂树环之,其他棣棠、天竹、奇花异卉蓋亦指不胜屈。极南一带疏篱,迎春、金茉莉、天棘之属,穿出麂眼。东隅有高榆紫藤盘旋上施,垂如璎珞。篱外大河横流,渔舟鸟榜,历乱停泊,隔岸则阡陌。东南野人之居,或三或五,蓻桑麻,种禾黍。登贮月楼可以远眺于无穷也。春日,禽声上下,蝶蜂来往。入夏,蝉琴蛙鼓,畫夜互鸣。秋夕,促织與络绎相和。冬雪,因物赋形,高低瓊瑶可玩。其月白则有玲珑影,其阴雨则有淅沥声,四时之花卉不绝烟景,遞新书声喧于晨,谈笑乐于画,固一村之秀气所钟,益足征太年伯为后嗣辟种福地,意深且远。宜夫登贤书而列膠者庠接踵,而与英贤济济,为巨族光也。余日僕僕,南船北马归,则兀坐蜗庐幽室中,每一念及君家某亭某馆,翠雨苍烟,历历在目,忆也何如,俟俗冗稍为摒挡,擬即艤舟湖上,再作十载前一月游。可见当时范湖洲楼宇的华彩,颇有红楼梦大观园的气势。&&& 艳荷数里诗云:“西湖竞盛自来稀,今日范湖是也非,仙子连群离上界,佳姬拥队出深闱(契合红楼梦众多女性描写),酿成香国全村住,垒作成堆比屋围,此际徘徊鸥亦喜,居人见惯不惊飞(人与自然和谐的佳境)”。而李渔有名作《芙蕖》,曾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芙蕖,荷花也,未开曰菡萏,红楼梦有人物蒋玉菡,名字优美,李渔的其他短篇文言文也很精彩。&&& 新梧月色诗云:“那问厨中来日米,梧桐月色休孤矣。而今月古院梧新,谁是当年屠赤水”。屠隆(),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号赤水。所著有《昙花记》讲述,唐代木清泰,世世显贵,屡立战功,赐封定边王,一妻二妾皆美貌贤慧,一日,他正携妻妾郊游,途中忽遇一疯和尚和跛道士,他们拍手唱歌,说出许多了悟尘凡、弃俗出世的疯癫话来。原来,此二人一个是十八罗汉之一的宾头卢,一个是蓬莱仙客紫阳真人山玄卿。他俩称奉释迦牟尼和太上老君之命,来点化木清泰,勿在温柔富贵之乡的朝欢晚宴之中沉湎沦陷。木清泰便毅然割断尘缘,抛下娇妻美妾,随和尚、道士飘然而去。和红楼梦开篇几乎一样。&&&& 江外遥岑诗云:“山在江南南复西,画图生就故来赍。丹青不着因思米(米芾),人物全无却忆倪(倪瓒)。峰外几层疑浪垒,天边数点拟云低。浓妆淡抹阴晴变,幻化只愁是雨迷”。米芾(),宋代杰出书画家,原籍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由于他性情狂放,故人称“米颠”、“米痴”。还有“石痴”称号,米芾喜欢奇石,传说米芾有一次,他就任无为州监军,发现州署院内立着一块大石,立刻整好衣冠,伏首大拜,并言:“石兄,受我一拜”。此后,他便称这块大石为“石丈”。他还总结出“瘦、秀、皱、透”四字相石法,时至今日,这四字仍是藏石赏石者品评石相的标准。其画水墨淋漓,烟云掩映,树木简略,妙于熏染,号为“米氏云山”。红楼梦第2回,贾雨村将米芾列入逸士高人。第40写探春的秋爽斋西墙上挂着一幅米芾的《烟雨图》。脂砚斋评语中对米芾多有提及,如红楼梦第1回:妙极,是石头口气,惜米颠不遇此石。脂批中还提到如烟云模糊、山断云连、千皴万染等红楼梦创作方法,描述语言带有明显的“米氏云山”技法痕迹。倪瓒(),元代著名画家,无锡人,性甚狷介,善自晦匿,好攻词翰,皆极古意,书从隶入,辄古而媚。工画山水,好写汀渚遥岑、小山竹树等平远景色,兼喜画竹。董其昌评价说:“迂翁画在胜国时可称逸品,古淡天然,米痴后一人也。所写山水,不位置人物,问之则曰:“今世那复有人?”李渔、贾宝玉和米芾、倪瓒二人是同样的愤世嫉俗性格。&&& 竹中清梵诗云:“社继白莲水竹居,居幽水竹之中舆。水声隐隐经声外,竹韵悠悠梵韵余。性悦林间应悟鸟,机忘波底或通鱼。道场多是深山里,指作深山却不虚”。如皋县志记载,范湖洲有水竹庵,内设玉皇殿、金刚殿等,有银杏、椐树各一株,大可三抱。红楼梦则有水月庵,二庵名极相似。&&& 龙鼎先生还在《范湖洲怀古》篇中写道:“吴王宫里醉西施,子胥江上葬鸱夷。争霸中原归未早,越兵潜过越来溪。少伯驱战鼓声急,一军用命使臣泣。沼吴功首上将军,遁入五湖何处觅。挈得西施北渡江,弃将车马水之傍。轻舟荡向湖洲里,闲拈往事问夷光。百花洲(合红楼梦)上百花放,彼处繁华此清旷。渺渺烟波别有天,蒲芦萧瑟闻渔唱。古人一去三千年,万顷湖波变作田。当时风景遥难度,此处林泉宿有缘。若耶溪、浣纱石,及今犹著风流迹。莫言此地不风流,竹留逸韵花留色。馆娃宫、姑苏台,昔日豪奢安在哉?少伯西施今在此,清风不绝月频来”。难得的七言佳作,描绘出范湖洲庄园“竹留逸韵花留色”的人间仙境。传说春秋时期齐鲁著名的大商人陶朱公就是范蠡,范蠡弃政从商与李渔“大隐于市”相合。居住在范湖洲村边的李渔应该对这个庄园非常熟悉,他和朱龙鼎很可能是朋友,看过朱龙鼎描绘范湖洲庄园的这些诗句。李渔看到的范湖洲大户人家的奢华生活,必将深刻于其脑海,体现至其伟大著作《石头记》之中。清初之后,明王朝的国姓衰落是必然的,范湖洲庄园明清古建筑的逐渐湮没正是这个历史原因。&&& 据范湖洲家谱,范湖洲朱姓和江西婺源朱熹同宗,门联“鹅湖世泽,鹿洞家声”,出典于朱熹创办的鹅湖、鹿洞两个宋代著名书院。朱熹有名篇《九曲芹溪》,是“芹溪”号的出典。石庄,石是大姓。紧靠范湖洲周边大姓有贾、王、李、薛和马、梅、金、桂等,类似红楼梦四大家族及其他重要人物姓氏。李通史姓,江淮方言区民间避讳死,音读li。红楼梦的老祖宗和史湘云可以从与靖逆侯有交往的李姓大户人家寻找原型。&&& 李渔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出版家,他创办的芥子园书铺是中国出版史上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李渔年谱记载: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八月,湖广道监察御史萧震弹劾浙江官员张缙彦“守藩浙江,刻有李渔《无声戏二集》一书,诡称为不死英雄,以煽惑人心”。后连累张的上司也被革职,张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县)。可见清朝文字狱之厉害。尽管康熙两次颁布法令禁淫词小说,乾隆年间还禁毁了李渔文集《笠翁一家言》,但李渔大量名著还是流传下来,有《奈何天》、《比目鱼》、《美人香》、《慎骛交》等。还有小说《连城壁》、《十二楼》、《合锦回文传》(风格类《林兰香》,笔者认为回文诗多为女性手笔,是红楼梦所言传诗之“诗”,还有高景芳《红雪轩稿》中的60多首诗)、《肉蒲团》、《千古奇闻》、《豆棚闲话》等作品,他一生著述有五百万言之多。这些书的书名和情节,在《红楼梦》中很多能找到影子,是创作《石头记》的基础材料。在中国美术界影响颇广、一直被誉为中国画临摹范本的《芥子园画传(谱)》也是李渔芥子园书铺印行的。称李渔为文学奇才、全才并不过分,有人戏说李渔早生了400年,即使放在今天,他也是引领时尚的风流人物。红楼梦应该是李渔这样一个知识渊博、人身阅历丰富、文学修养非常之高的奇才才能创作出来。&&& 李渔删定陈伯峰所辑《女史》成《千古奇闻》,此书有清康熙十八年(1679)芥子园刻本。李渔序:“奇奇怪怪之事,尽从须眉男子做出,遂将巾帼中淑人懿行,略而勿讲,岂非天壤间一大缺陷事哉!女子与男子,识力才猷,秉彝好德,实无殊也”。该书序言、评语及编纂取舍,皆见李渔对女性看法。使我们了解到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种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集中展现了众多男性视角中的贤妇、孝妇、节妇、奇女、慧女的风貌和标准。该书颂扬女性观同红楼梦,红楼梦则对男子称呼为“须眉浊物”。该书可看作红楼梦众多女性描写的底稿,与冯梦龙《情史》又名《情天宝鉴》体例类似,冯梦龙“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是红楼风月的源泉。把《千古奇闻》看作红楼风月的《风月宝鉴》名副其实。&&& 《西湖佳话》原名《西湖佳话古今遗迹》。成书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清艾衲居士(据笔者最新考证,就是李渔)编著。红楼梦《石头记》之名源自“三生石上”,而佳话中记叙了“三生石迹”的故事。杭州的灵隐寺飞来峰,传说是从古天竺飞来的,西湖岸边有上中下三天竺,天竺寺中从唐代起,就有一块三生石。西湖边还有红楼梦提到的真实存在的“水月庵”,有水月老人姓孙名文,字文石,号水月,会稽诸生,国变后,隐于杭。卷十四梅屿恨迹云:“忽有一老尼,偶见小青,遂惊讶道:谁家生有是儿,聪慧自不可言,但惜其太薄命耳。若肯乞与老尼为弟子,尚可三十年活。万万不可令识字读书”。这可对照红楼梦第一回跛足道人之言:施主,你把这有运无命,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罢!舍我罢!和第三回:“即舍不得他,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生”。红楼梦中和尚、道士贯穿全书,而《西湖佳话》中有葛洪、济颠这两个真实存在的著名僧道,各是颠狂嗔世,隐现无形。小青自水路乘船从广陵到金陵生活亦同林黛玉。红楼梦里: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需怜我我怜卿,是李渔的《西湖佳话》原句。《西湖佳话》中小青题咏一绝云:“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不独伤心是小青”,忧郁之情同林黛玉,红楼梦亦提及牡丹亭。小青因受主妇嫉妒不久郁郁成病,医来,青伪称谢,俟无人,遂弃药床头,笑曰:“我固不愿生,亦当以净体皈依,作刘安鸡犬!”疾益盛,终年十八耳。小青又有诗云:百结回肠写泪痕,重来惟有旧朱门。夕阳一片桃花影,知是亭亭倩女魂。红楼梦第37回“海棠社里海棠诗”,大观园女儿们所押韵底也是“痕、门、魂”,一模一样。文中玉堂金马之说等同于红楼梦“白玉为堂金作马”。小青夫冯子虚与红楼梦人物冯紫英名极相似。上文《北东园笔录》提到的就是这个冯小青,是红楼梦的主角。据清初《女才子书》中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大致生于万历晚期。今天杭州西湖边还有两座令游人悲叹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齐名妓苏小小;另一座则葬着怨女冯小青。&&& 中篇小说肉蒲团,又名《循环报》、《风流奇谭》、《野叟奇语》、《钟情录》、《觉后禅》等,多名现象应为多次出版的结果,红楼梦多名现象亦可如此理解。《肉蒲团》讲的就是一个顽石的奇事,书名为《石头记》或《情僧录》都恰当,后两个也可能是李渔最初的书名,后来出版时,改成《肉蒲团》。由于《肉蒲团》的写作技巧较高,与孔尚任关系密切的曾任浙江括州(今丽水)知府的刘廷玑在其著作《在园杂志》中称此书系李渔所作。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一云“李笠翁渔,一代词客也,著述甚夥,有传奇十种。《闲情偶寄》、《无声戏》、《肉蒲团》各书,造意创词皆极尖新”。《纳川丛话》亦称:“又俗传《耶蒲缘》亦出笠翁之手,余读之,良然。”刘与孔有合编《长留集》传世,而笔者考证红楼梦中的东鲁孔梅溪就是孔尚任,《芙蓉女儿诔》还引用《在园杂志》文字。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肉蒲团》意想颇类李渔。历朝有评论,《肉蒲团》为古代性文学的代表作,或称为天下第一风流小说。日本宝永刻本肉蒲团,有“明,情隐先生编次”,说明是明朝时代的作者所著,1644年前已流传(笔者判断hi1633年李渔在如皋所著)。书末评曰:开首处是感激圣人,收场处又埋怨圣人,使圣人欢喜不得,烦恼不得,真玩世之书也。仍以《四书》二句为圣人解嘲曰:知我者其为肉蒲团乎?罪我者其为肉蒲团乎?颇类李渔的喜剧风格。李渔其它著作也有类似《四书》二句的变化语句,成为鉴别李渔著作真伪的依据之一。李渔说:女色犹如人参附子,只宜长服,不宜多服,只可当药,不可当饭;长服则有阴阳交济之功,多服则有水火相克之弊。因此,世上人不可女色过度,也断断不可舍近而求远,拣精而择肥,厌平常而求奇异。这大约就是李渔既要止淫,又不避写“淫”,说道理劝人,使听者毛发俱竦,说情欲动人,又令观者神魂俱荡的原因。“色空”味道符合红楼梦所写: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无空,遂易名为情僧,改书名为《情僧录》。红楼梦中还写有颇足道人给贾瑞的风月宝鉴,两面照人,也可以看作是《肉蒲团》色欲理论的实物写真。不难看出,两书的“色空”主旨,关系十分密切,是一脉相承的。《肉蒲团》书中还有批语:“小说,寓言也。言既曰寓則非实事”,小说创作理论的精辟之言。这是红楼梦假语村言的老祖宗。“村”言,如皋方言中意指低俗黄色下流之语,现在还常见,说荤话特别厉害的叫“辣村”、“村长”。所以是假语村言,而不是假语存焉,刘心武先生不知道方言所以误解。清《湖海集》收录的李渔同时代文人并与李渔有来往的陈维崧和朱竹文章合集《朱陈村词》,是红楼梦“村言”说法的最近出处。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后用为两姓联姻的代称。《红楼梦》第99回则有:金陵契好,桑梓情深,仰蒙雅爱,许结朱陈。朱陈代称婚姻,李渔多有表述。笔者同乡前辈,也是李渔研究专家的沈新林教授论证了肉蒲团的语言是苏北方言。&&& 红楼梦以女娲补天传说引出石头故事,托言一僧一道,托物石头,演绎一段红尘故事。《肉蒲团》则叙述,风流书生未央生,俊俏聪慧,不思功名,入赘半年,被老丈人铁扉道人赶出家门游学,经历了许多奇事,最后大彻大悟,斩断情根,出家为僧。书中有一个散尽万金家财的高僧名孤峰(合贾宝玉放弃功名出家),号三不和尚:不化缘,不讲经,不住名山,这个“三不说法”同红楼梦甄士隐(原型为大隐于市的李渔)出家后在迷津渡对贾雨村的说教。孤峰这个人物也是和红楼梦书中的一僧一道一样贯穿全书,在书的开篇就劝未央生出家,书末点化收徒。未央生出家后,自取法名叫“顽石”,书中有顽石问道、顽石听了、顽石一看等句,顽石完全人化了。未央生是红楼梦顽石的原型,《红楼梦》名《石头记》是借鉴的《肉蒲团》故事结构。&&& 李渔出生地如皋的“皋”字很古老,可上溯到中华文明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的太皋、少皋。陶渊明还有“东皋薄暮望”的桃园意境。如皋别称东皋,明清时期,商贾云集,文化积淀厚重,如皋被称“金如皋”。笔者《扬州慢?金如皋》词云:&&&&淮左名都,广陵东去,古今雉水涟涟。有《春秋》名录,传娇女舒颜。自东晋初为县治,列朝经略,苍陌沃阡。海泽兮、江润三角,文厚多贤。&&& 金阊小宛,水明楼、残夜抚弦。更定惠山门,中华慧映,朝北容虔。俊赏萝卜如雪,青虾壮、酒老豚鲜。枕江潮入梦,桃源别样洞天。&&& 小宛姓董名白,号青莲,是王梦阮先生《红楼梦索隐》的林黛玉。梦阮先生还认为:红楼梦但经雪芹修改,当初创造,另自有人。董小宛被掳掠到北京成为顺治的董鄂妃,在明末清初就流行。如皋名士冒襄()在《影梅庵忆语》里对其妾董小宛之死写得也含糊,梁羽生《七剑下天山》有涉及。秦淮八艳还有陈圆圆、柳如是、顾媚、李香君、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其实还有很多人,李渔对她们的传奇故事均十分熟悉,是小说创作的良好题材。&&& 红楼梦中,写姑苏甄士隐岳丈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如字用于州县级地名,仅如皋也。红楼梦中交代甄士隐在女儿英莲被拐后,到岳丈家生活。姑苏与如皋一江之隔,社会各方面的交流应该很密切。这也符合李渔在如皋娶妻成家的情况,李渔是甄士隐的原型。李渔有诗文说其正妻徐氏很贤淑,与众妾相处融洽。李渔的大隐思想,和甄士隐名字及红楼梦中的描述是相合的。&&& 1640年,江南名士吴梅村()等人携秦淮八艳之陈圆圆、董小宛等人游杭州时,与李渔等人相交。吴梅村诗《赠武林李笠翁》:家近西陵住薜萝,十郎才调岁蹉跎。江湖笑傲夸齐赘,云雨荒唐忆楚娥。海外九州书志怪,坐中三叠舞回波。前身合是玄真子,一笠沧浪自放歌。诗的最后说李渔在苏州(后文初论,苏州李玉就是李渔),还自己上台扮演角色说唱。这是李渔的李十郎名字出处,李渔戏剧还有人物石坚,名石郎,可理解为李渔和米芾一样自比石头。红楼梦各种版本只有梦稿本中有“李十儿”情节,是个反面人物,笔者认为是改写者贬低李渔的创作,也可说梦稿本是改写的证据。为《肉蒲团》题序的西陵如如居士与空空道人同样叠字。“如如”叠字,还可以说是李渔对出生地、采芹入泮地—如皋的怀念。唐伯虎在红颜知己沈九娘去世后,皈依佛法,自号六如居士。而李渔的如如居士号,可见唐寅的影子,二人性格相似,唐寅在红楼梦中多次涉及。&&& 未央生之妻“端庄女”名玉香,姿容秀美,兼笔墨精工,合林黛玉。玉香是被未央生仇人拐骗误入京师妓门,后因在妓院碰到未央生,羞愧上吊而死。林黛玉则一直闷闷不乐而终,玉香开始也是被其父封闭在家,春情萌动。书中那些标准的如皋方言俗语,也说明肉蒲团成书时间在李渔生活早期明亡之前。书中有瑞珠和瑞玉两个淫娃人物,系姊妹关系,与红楼梦中贾珠、宝玉兄弟名字几乎相同(宝玉没有单字,是故意指向高景芳)。红楼梦中,秦可卿的丫头也叫瑞珠。李渔所作传奇《凤求鸾》中有公子王熙凤,红楼梦取其同样姓名,只易性别。这是脂本删改李渔红楼梦中各种著作合集的重要证据,而李渔《十二楼》与红楼梦中十二钗、十二曲“十二”这个敏感数字是对应的。李渔所著《怜香伴》中的雀笺云和曹语花、《红楼梦》中的蔷官和薇官都是女同性恋,红楼梦还写有不少男同性恋,文字比较低俗。&&& 同性恋这种当今中国也惊世骇俗的举动,在清朝开国百年后的乾隆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只能存在于明末清初那段社会风气特别开明时期。由于清初极端封闭文化政策,以后同性恋就在社会上逐渐灭亡了。《清人轶事》记载,江南阳羡陈其年,即陈维崧(),与冒襄童名紫云者有一段男同性恋故事,紫云配妇后,陈维崧惘惘如失,赋《贺新郎》赠之云:“小酌荼蘼酿。喜今朝、钗光钿影,灯前荡漾。隔着屏风喧笑语,报道雀翘初上。又悄把、檀奴偷相。扑朔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送尔去,揭鸳帐。六年孤馆相依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飚。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努力做、藁砧模样。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词中痴情洋溢,还有荼蘼酿之说同红楼梦。&李渔与陈维崧有交往,肯定是知道的,写入小说很正常。其实李渔著作中还有大量把与他交往的人作为原型,如强烈毁谤李渔的戏班同行袁于令。红楼梦中,李纨父李守中,官职祭酒,同吴梅村官职,而历史上吴梅村也有女儿嫁给相国陈之遴的儿子。这些都是良好的写作素材和红楼梦背景在明末清初的证据。&&& 书中香云故意丢扇子给未央生情节与红楼梦小红在大观园丢手帕有异曲同工之妙。汗巾子这个词,两书中都有,红楼梦第28回,北静王送蒋玉菡,蒋再转赠给宝玉的就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汗巾子这个物品,从1657年肉蒲团出版到乾隆甲戌本红楼梦间隔近百年,书面语不变化,实在难以想象,明清服饰是区别很大的。而且明末的海外贸易比清朝初期要开放得多,清朝是被西方列强用战争打开国门的。红楼梦中: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粗看这段文字本身没什么,问题出在紧接着的批语“双关,妙”,这是甲戊侧批的脂砚斋批语,把隐藏的不雅意思点出来了。下面薛蟠的“女儿乐(省略7字)”十分下流。红楼梦中,脂砚斋批语毫不忌讳处还有:第7回琏凤“柳藏鹦鹉语方知”处的披析;第12回“贾瑞正照风月鉴”时竟批“写得奇峭,真好笔墨”;第21回贾琏私通多姑娘竞有赞赏批语。红楼梦戚序本文字更不像话。乾隆时代断不会允许写出这样的文字,到符合康熙时代李渔小说的通俗风格。清朝统治阶层对红楼梦进行篡改是十分可能的,伪史四库全书就是例证。&&& 西湖有五大圣水,其中之一的郭璞井就在李渔杭州寓所层园山下。《豆棚闲话》天空啸鹤序云:“有艾衲先生者,当今之韵人,在古曰狂士。七步八叉(笔者注,类似戏剧步法,合李渔),真擅万身之才;一短二长,妙通三耳之智。乃者骄鸽弥矜,懒龙好戏。卖不去一肚诗云子曰,无妨别显神通;算将来许多社弟盟兄,何苦随人鬼诨。化嘻笑怒骂为文章。莽将二十一史掀翻,另数芝麻账目;学说十八尊因果,寻思橄榄甜头。迟迟昼永,真可下泉酝三升;习习风生,真得消雨茶(红楼梦有妙玉涓雨水煮茶,至今如皋地区还有此风俗)一盏”。而李渔有《笠翁诗韵、词韵、对韵》,合首句所指韵人。序首句以下描述,就是李渔为人处世风格。此句“莽将二十一史掀翻”指李渔论史文章《读史志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旨哉斯言!是书之不可信也,三代已然,予独谓二十一史,大半皆传疑之书也,一部廿一史,谤声如鼎沸。不特毁者冤,誉者亦滋愧”。“卖不去一肚诗云子曰”对应红楼梦脂批“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也可理解脂砚斋提示他们二人只是改写,更说明他们改书的目的是出卖书稿,而且是边改边卖。这里笔者从序言及结尾文字无意中考证出圣水艾衲居士就是李渔。&&& 李渔《豆棚闲话》第一则妒妇津故事,刘伯玉,妻段氏性妒忌;伯玉偶然饮了几杯饿酒(如皋方言),不知不觉在段氏面前诵了曹子建的《洛神赋》几句,失口说道:我生平若娶得这样个标致妇人,由你泼天的功名富贵都不愿了!那知段氏听了顿然火发,就发出话道:君何说着水神的面目标致,就当面把我奚落得不成人的地位?我死,何愁不为水神!一溜烟竟走到河滨,从空一跳,就从水面沉下去了。伯玉朦胧晕去,只见段氏从水面上走近前来,说道:君家所喜水神,吾今得为神矣!君须过此,吾将邀子为偕老焉!段氏即将手把伯玉衣袂一扯,似欲同入水状,伯玉惊得魂飞天外,忽然苏醒,乃是南柯一梦。显而易见,“伯玉”通“宝玉”,段氏的极端嫉妒之心,则合林黛玉的极端小心眼,神幻之梦亦同红楼梦警幻之梦。《豆棚闲话》中另一则是著名的春秋介子推故事,石氏(介子推妻)只说:正在恩爱之间,如何这冤家嚯地抛闪?想是有了外遇,顿然把我丢弃!叫天抢地,不料一日一日,一年一年,胸中渐渐长起一块刀砍不开、斧打不碎、坚凝如石一般,再销熔不得的了。后来介子推与石氏隐居山中,魏鮤放火烧山,寻到两个烧死尸骸,中间尚有一堆余火未熄,却又不青不红,不紫不绿,一团鬼火相似。忙教左右将那烧不过的树枝拨开看时,乃是斗大一块鹅卵石滚来滚去,石子中间却又放出一道黑气,上冲霄汉,风吹不断。这块石头和红楼梦贾宝玉带石出生,似有传承。黑石之说,又合红楼梦“西方有石名黛”,黑同黛,玉同石。黛玉与石氏,嫉妒小心眼亦相同。嚯地抛闪,突然闪电之意,读音也是如泰方言。红楼梦探春判词《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这里也出现“抛闪”,闪字如皋方言读xian,与前句“千”字押韵。李渔将传统历史故事翻新,符合他“新人耳目”之一贯追求。&&& 《豆棚闲话》结尾:“即小说一则,奇如《水浒记》,而不善读之,乃误豪侠而为盗趣。如《西门传》,而不善读之,乃误风流而为淫。其间警戒世人处,或在反面,或在夹缝,或极快极艳,而惨伤寥落寓乎其中,世人一时不解也。艾衲道人胸藏万卷,口若悬河,下笔不休,拈义即透。凡诗集传奇,剞劂而脍炙天下者,亦无数矣,谋所以销之者(指李渔大量的戏剧小说,非常有新意,很受社会欢迎),于是《豆棚闲话》不数日而成”。这里“反面、夹缝”之说类似红楼梦颇足道人给贾瑞的“风月宝鉴”,文中又说下笔不休、不数日而成,符合李渔著《评三国》之快的历史记载。书中回批用艾衲道人代替艾衲居士,道人之说,还是李渔风格。居士还有隐士之意,符合红楼梦僧道合一。&&& 《豆棚闲话》前言,艾衲云:吾乡先辈诗人徐菊潭,有《豆棚吟》一册,至今高人韵士,每到秋风豆熟之际,诵其一二联句,令人神往。这个徐菊潭就是徐文长,名渭, 1521年出生于山阴(今绍兴)一个大家族。他的父亲做过四川夔州府的同知,晚年纳婢女为妾生下徐文长,文长出生百日后徐鏓就死了,在文长十岁那年,就和生母一起被主母逐出家门。他年青时未考取秀才,以教书糊口;三十七岁才应胡宗宪之邀,入幕府掌文书。他讨厌八股文字,情感张扬,曾因杀妻坐牢。徐文长创作有杂剧集《四声猿》,包括狂鼓史、翠乡梦、雌木兰、女状元四个独立戏。《狂鼓史》描述了严嵩杀害沈鍊之事,表现出狂傲的反抗精神(李渔《十二楼》翠雅楼篇则有向严嵩儿子严世藩复仇故事)。在戏剧理论方面,徐文长主张“本色”,即戏剧语言应当使用口语和俗语,而反对典雅的骈语。此外,他还作有《南词叙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徐文长的故事在浙江民间流传很广,对李渔的创作影响颇深,李渔曾作五律《菊枕》,谓菊性于目力有裨,妻妾置菊枕赠之。徐谓之风,李渔因之。&&& 李渔友人张芳,句曲人(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茅山,相传汉茅盈与其弟固、衷修道于此。上有蓬壶、玉柱、华阳三洞,为道家第八洞天),寄籍江宁。著有《黛史》,其目有六:厚别、养丽、静娱、一仪、炼色、禅通。一仪篇言:喜颦语默,黛之四仪。心止于所,可以有仪矣。故喜之守黛也审,颦之守黛也审,语默之守黛也审。喧景含荑,黛之喜也。微云拂汉,黛之颦也。朱弦拂袖,黛之语也。清月翳林,黛之默也。喜颦语默,无作也。而感诸黛,黛无作也。而感诸近侍,感诸同类,感诸君子矣。故息妫不言,强宰销其蛊术;李妹善对,狞妪戢其嚣风。是曰。张芳上文和林黛玉名字“颦儿”相合,不是偶然。&&& 小说《五色石》,前四卷又名《遍地金》、后四卷又名《补天石》(合红楼梦的奢华和补天之说),题笔炼阁编述。然笔炼阁主人为谁?历来颇有争议。现在一般认为是徐述夔()所著,因其所著多有怀念前明、诋毁清朝之语,故酿成诗案文字狱,在他死后仍遭剖棺戮尸之祸。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毁。其孙食田、食书皆论罪(后代不准种田和读书,实际就是让其绝户)。书尾有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徐述夔是今江苏东台人,东台在海边,无山,题者当不是徐述夔。近来有学者“通过从外在形态到内涵的审美意趣的对比”认定两书确实出于不同作者之手,又从朝代用语的不同,确定《五色石》“可信为明人作品”。书中回评:“托任是假,姓王亦是假;认儿是假,呼婿亦是假,是一假再假也。任茜本有,王回卻无,是两假之中,又有一真一假也。假子难为子,侄婿可为婿,是同假之中,又有半假半真也。至於任之死是真,若死在中式之后,则死亦是假;呂之病是假,乃病在治丧之前,则病又疑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总非人意想之所到”,句式和红楼梦林黛玉论宝玉和宝钗关系“宝姐姐和你好、不和你好,你要和她好”之写,也极似红楼梦“假作真来真亦假”。书中还有:“至於文词之美,想路之奇,又勿谓是余技也。苟曰补天,天非顽石可补,须此文成五色,差堪补之。天下慧业文人,必能见赏此书。笔炼阁主人尚有新编传奇及评定古志藏于笥(盛饭或衣物的方形竹器)中,当並请其行世,以公同好”。非常合李渔的传奇小说和评三国志,很可能是李渔所著,至少回评是李渔所批。书中还有:“陶公性爱清幽,于住宅之后起建园亭一所,以为游泳之地。內中多置花木竹石,曲涧流泉,依仿西湖景致。陶公日常游泳其中,逍遥自得。次日即命园公於双桥中间编篱遮隔,只留一小小角门”。400年前的陶公游泳池,生活享受方式只有李渔才想得出来。角门之说在红楼梦数十次出现,李渔书中也出现多次。八则独立故事都是喜剧结尾,合李渔喜剧风格。几处瞒婚情节类似红楼梦。&&& 有现代学者论述,笔炼阁主人提出缺陷世界理论,自言他的小说是补天的。在明清时期,小说还是不登大雅。汉代桓谭《新论》目为“丛残小语”,班固《艺文志》则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乾隆《四库全书》绝不收白话小说,而对于一些文言笔记小说,还要以“诬谩失真,妖妄荧听”加以删改。因此,很多文人不敢染指小说,即令写了也往往不愿或者不敢署上真名。于是,一些文人格外标举小说跟正统文学一样有匡时济世的社会功能。于是,警世说、醒世说、喻世说、觉世说、照世说、嘲世说、劝善说、医国说等小说理论就纷纷问世了。毫无疑问,“补天说”正是其中举得最高的一面旗帜。笔炼阁主人将补天的“补”字化成了回目首字的“补、反、培、续、正、明、劝、醒、续、选”等等,教化读者。笔炼阁主人说,“女娲所补之天,有形之天也,吾今日所补之天,无形之天也。有形之天曰天象,无形之天曰天道”。要补的其实就是有缺陷的人类的行为世界。李渔《闲情偶寄·宾白》: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他认为他的词曲创作是他生活中不得满足的欲望的变相满足、心理满足。李渔有言:“我能用天,而天不能窘我”。李渔去世前两年有《赠朱修龄典籍》曰:“许多缺陷倩谁修,赖豪杰登坛,惯作补天娲氏;无限分离从此合,喜神仙出世,现为缩地长房”(直接和红楼梦缘起以书补天合榫)。《五色石》写:从来缺陷难全。却赖如椽彩笔,谱做团圆。钱钟书先生在《诗可以怨》中曾精辟地指出: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局天嵴地的“真”的“反”映—剧本照映了生活的反面。可见,李渔的戏剧理论和笔炼阁主人的小说观都是标标准准的“反”映论。笔炼阁主人非李渔莫属,他还敏感到这封建末世之天未必能补了。联系红楼梦的多处末世表述,笔者认为李渔其实是说当时的社会处于末世,与今天还经常出现的末世之论,从人的心理上看是一致的,是对现实的不满的表现。特别李渔到晚年人生即将谢幕,他有这种正常的心理反映。&&& 有人认为这末世是南宋,笔者来寻找渊源。《红楼梦》有贾妃贾元春,南宋末理宗专宠贾妃,其弟就是贾似道,这贾家兄妹的父亲叫贾涉,贾涉嫡妻姓史,合《红楼梦》。贾似道因为其姊受宠,成为南宋末年权臣。元朝仓促修成的《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可信度不高。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祐七年已死,更是由于他的才能。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南宋末名将孟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继任京湖制置使,不是偶然。传说贾似道著有《促织经》,人称“贾虫”,其实宋朝的皇帝子民都是玩家,后人非臣不非君。《西湖老人繁盛录》载:“促织盛出,都民好养,或以银丝为笼,或作楼台为笼”。最著名的写贾似道的野史就是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木绵庵郑虎臣报冤章节,丑化贾似道。贾似道的限田法,其实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增加了国家财政。历史上的改革者都被人诟病。今藏故宫博物院的《快雪时晴帖》、《游春图》等,均有贾似道的收藏印鉴。宋端平元年(1234)贾似道辑成《全唐诗话》,《三台诗话》载:贾秋壑虽纨绔子弟,然好书籍、名贴,能诗。南宋末的杭州与明末的杭州境况很相似,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当时杭州:“京师城广一百迈当,有浴室三千所,皆温泉。妇人望之若仙。国君侍从的男女数以千计,皆盛装艳服。城中有湖,周围皆崇台别馆。临岸多佛寺,湖心有二小渚,崇殿巍然,为士大夫饮宴之所,有时容集多至百余辈。青楼盛多,皆靓妆艳饰,兰麝熏人,贮以华屋,侍女如云,尤善诸艺,娴习应对,见者倾倒。故凡游京师者,谓之登天堂,归后尤梦京师”。贾似道的生活轨迹在杭州、在扬州,其故事一直在江南民间流传,李渔把他写入小说很正常。从李渔怀疑历史的观点看,贾似道的人物形象至少是中性的。&&& 《林兰香》又名《第二奇书》、《美益奇观孝义传》,《金瓶梅》是第一奇书。清道光十八年(1838)本衙藏版刻本,六十四回。作者:题随缘下士(下士之说,是李渔风格,李渔在北京因受人冷落自题过“贱者居”,与有人自号“居下流”异曲同工,涵义深刻)编辑,寄旅散人(合李渔携戏班周游)点评。时间交代在明初,以林云屏、燕梦卿、任香儿三美人(极类金瓶梅)的婚姻为主线,叙述耿郎家族百余年间的兴衰荣枯(合贾府)。人物众多,景物描绘细致,还有看戏情节浓墨重彩和《红楼梦》极相似。全书涉及北京地理、民俗甚多,当指明朝时期的北京。《林兰香》开端写有江南科考舞弊案和《东华录》记载顺治十四年科场狱案很多细节皆同,如副主考钱可用之姓氏(李渔《万金记》也写此案,也在副主考的钱姓上作文章)、初审较宽而后天子执意从严、一考官在案发前病死等。康熙年间尤侗有传奇《钧天乐》影射此案。中间平岛寇事则影射康熙二十一(1682)年施琅克台湾,结尾征甘凉隐指第一代靖逆侯张勇征噶尔丹。书中人物恭顺侯吴瑾可对应现实中清初的恭顺侯吴惟华儿子镜庵居士吴穆,而孔尚任年谱记载吴穆与孔尚任有交往。恭顺侯只袭侯到吴穆,故此书成于康熙中晚期的可能性很大,和笔者判断的1700年左右的红楼梦脂本改写时间接近。书首序【觉隐有诗云: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产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又有收人在后头】、【孟宗一哭,冬自生笋,孝之所感也。寇公归葬,枯竹生芽,忠之所感也。梦卿死去,花木亦枯,情之所感也】,合大观园海棠之枯。尾署寄旅散人引和序中“觉隐”,与李渔号引觉道人、觉世稗官、情隐道人相似。正文【林耶?兰耶?香耶?有其人耶?无其人也?又何幸而无贤无不肖皆留姓字于人间耶?总之经洪熙到嘉靖八朝一百余年,特为几女子设一奇谈,将以己为梨园外弹词外梦幻外之人欤?人或信之,吾不以为然!】,合红楼梦开篇“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一并使其泯灭也。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不亦宜乎?”,这句也是指作者是与戏班有十分关联之人。【于是查明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宁河王邓愈,黔宁王沐英,越国公胡大海,郢国公冯国用,颍国公傅友德,东海公茅成,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复,蕲春侯康茂才,沔阳侯丁普郎等六十四户】,合红楼梦第14回为秦可卿送葬王公的众多王公侯将军描述。书尾【红雨(笔者注,堕入风尘的侍女,另一为绿云,云雨指风月)道:蕉鹿浮生欢几何?】,书中写庄园内有“蕉鹿庵”,蕉鹿典故同红楼梦“蕉下客”惜春和李渔友人程蕉鹿。【二难既奏燕田颂,两美复赓梦畹歌】对应贾政贬低宝玉和贾环为“二难”和“兼美”。【耿朗见梦卿红不施朱,白不敷粉,一双秋水,藏多少幽情;两道春山,蕴无边秀气。欺小蛮之杨柳,不短不长;胜潘女之金莲,不肥不瘦。极江之波,穷汶之竹,不能书其美也】,可联想红楼梦对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的描述,作者把女一号主人公比美潘金莲,可见与《金瓶梅》有关联,作者同情潘金莲之类女子的倾向与李渔相似。【那莲花瓣儿纵纵横横不知印了多少】对女人小脚明确描述,红楼梦则刻意隐去,这也是红楼梦成书在其后的判断依据。【他姊妹影不离形,形不离影,好似一对小夫妻,偏都是女子】,是女同性恋倾向。【俨然一丽人袅袅亭亭,若怕若羞,若语若默,且相离咫尺,走近床边矣。乃大悦道:“此乃离恨天,吾乃离恨仙伯也。与有宿缘,切勿见却”。那丽人不喜不嗔,亦推亦就】。此乃贾宝玉秦可卿云雨之梦的原型。【却说大刚身体已是弱极,如何当得夜露风寒,加以精滑不固,马口开张。及至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曾先生作品包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