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天尺薄荷长得太高怎么办办

第三方登录:古代人的 丈量单位和现在如何换算? 身高过丈是现在的多少米?
我的图书馆
古代人的 丈量单位和现在如何换算? 身高过丈是现在的多少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寸,长度单位,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 = 15.8,1寸 = 1.58战国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231,1尺 = 23.1,1寸 =2.31,1分 = 0.231秦 1引 = 10丈,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引 = 2310,1丈 = 231,1尺 = 23.1,1寸 = 2.31,1分 = 0.231汉 1引 = 10丈,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引 = 2310,1丈 = 231,1尺 = 23.1,1寸 = 2.31,1分 = 0.231三国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242,1尺 = 24.2,1寸 = 2.42,1分 = 0.242西晋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242,1尺 = 24.2,1寸 = 2.42,1分 = 0.242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245,1尺 = 24.5,1寸 = 2.45,1分 = 0.245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南朝:1丈 = 245,1尺 = 24.5,1寸 = 2.45,1分 = 0.245北朝:1丈 = 296,1尺 = 29.6,1寸 = 2.96,1分 = 0.296隋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296,1尺 = 29.6,1寸 = 2.96,1分 = 0.296唐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小尺:1丈 = 300,1尺 = 30,1寸 = 3,1分 = 0.3大尺:1丈 = 360,1尺 = 36,1寸 = 3.6,1分 = 0.36宋元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312,1尺 = 31.2,1寸 = 3.12,1分 = 0.312明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裁衣尺:1尺 = 34,1寸 = 3.4量地尺:1尺 = 32.7,1寸 = 3.27营造尺:1尺 = 32,1寸 = 3.2清 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裁衣尺:1丈 = 355,1尺 = 35.5,1寸 = 3.55量地尺:1丈 = 345,1尺 = 34.5,1寸 = 3.45营造尺:1丈 = 320,1尺 = 32,1寸 = 3.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09-03-25 &
七尺男儿 古代有云:“七尺男儿”七尺现在是多高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是具体的身高,而是指顶天立地地意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的一寸约等于3.3厘米,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那么7尺就是231厘米,这个答案我们现在人看了会大吃一惊,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古代的一尺相当与现在的7、8寸的样子,这样一来就清楚了,7尺就是现在的165-175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七尺之躯 (qī chǐ zhī qū)   解释: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示例:丈夫~,其所学者,独立手哉? ★明·宋濂《文原》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换算单位是一米等于三尺,则七尺男儿应约等于二米三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听到七尺男儿感觉至少要有一米八以上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三尺是一米就不对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历代尺的实际长度不同从实物看,汉尺长23。2——23。6厘米;唐尺29。0——30。23厘米;宋尺31。2厘米;明清分两种,营造尺(用于建筑)31。9厘米,裁衣尺35,26厘米。在《周礼》中,“七尺”用于代指该服役的成年男子。所以这应该是一般成年男子的高度,不是准确数字。或者说,它是指成年男子,即使身高六尺也可称“七尺男儿”就像潘长江也可以拍着胸膛说“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一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两米三的样子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如果真的按现在的方法换算的话,就是2.3米左右,中国球星姚明。但是过去是说男儿顶天立地,并非指实际身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是具体的数字,只是好男儿的代称,在一米八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的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1:21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提问者: a - 试用期 一级 最佳答案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为正确 回答者: 笑笑公司 - 初入江湖 三级   5-11 17:22我来评论&&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谢谢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3 个人评价       好33% (1) 不好66% (2) 相关内容o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o  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o  &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 o  请问古代的七尺男儿倒底有多高啊,相当于现在的标准... o  古代有云:“七尺男儿”七尺现在是多高
 更多关于七尺男儿”到底有多高的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七尺男儿  其他回答    共 4 条现在 3尺=1米。。自己算算。。 回答者: dodo779 - 魔法师 四级   5-11 12:30七尺男儿岂能这样了解?!应该是天有多高,我心有多高的男人气概! 回答者: qi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5-11 12:38祸患常常是从极细小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 智勇双全的人多因过分迷恋某些人和事儿陷入绝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资料2:古代“尺”有多长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内含的量(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太高了。 很显然,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大约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长一点,到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当时各国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战国楚尺长22.7厘米。前边提到的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按一尺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个子了。又《陈情表》中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晋时人,当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厘米,这样“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说法,而并不是严格按晋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础上再缩短一点,也就是1.1米左右。 与尺比较接近的是咫。咫是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因而稍短于尺。后来咫尺连用,表示距离短,如“近在咫尺”。 除此之外,先秦的长度单位还有丈(十尺),寻(八尺),常(二寻),此外还有仞。仞是人伸开双臂的长度,如《愚公移山》中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后来,又产生了寸以下的长度单位,它们是:分(十分之一寸),厘(十分之一分),毫(十分之一厘),秒(宋以后又叫“丝”,十分之一毫),忽(十分之一秒),微(十分之一忽)。今“丝”与“毫”连用,来源于此。 还有“忽”与“微”连用的,也喻指极细微,如《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因过去得度量衡于现在的差异很大,过去讲的“七尺男儿”的身高相当于现在的大约1.75米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七尺男儿 古代有云:“七尺男儿”七尺现在是多高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分=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古代有云:“七尺男儿”七尺现在是多高  度制时代单位换算公制换算(厘米cm)  商1尺=10寸,1寸=10分  1尺=15.8,1寸=1.58  战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南朝与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南朝:  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北朝:  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唐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小尺:1丈=300,1尺=30,1寸=3,1分=0.3  大尺:1丈=360,1尺=36,1寸=3.6,1分=0.36  宋元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312,1尺=31.2,1寸=3.12,1分=0.312  明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裁衣尺:1尺=34,1寸=3.4  量地尺:1尺=32.7,1寸=3.27  营造尺:1尺=32,1寸=3.2  清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裁衣尺:1丈=355,1尺=35.5,1寸=3.55  量地尺:1丈=345,1尺=34.5,1寸=3.45  营造尺:1丈=320,1尺=32,1寸=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米7、8的样子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历代尺的实际长度不同从实物看,汉尺长23。2——23。6厘米;唐尺29。0——30。23厘米;宋尺31。2厘米;明清分两种,营造尺(用于建筑)31。9厘米,裁衣尺35,26厘米。在《周礼》中,“七尺”用于代指该服役的成年男子。所以这应该是一般成年男子的高度,不是准确数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的一寸约等于3.3厘米,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那么7尺就是231厘米,这个答案我们现在人看了会大吃一惊,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古代的一尺相当与现在的7、8寸的样子,这样一来就清楚了,7尺就是现在的165-175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就是大多数男人的身高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不知道古人的“寸”和今天的“寸”不一样吗?...古 人随便一个身高一丈二,难道是三米多,实际只有今天的1.8米高,,差不多只能 换算到今天的“尺、寸”的一半,你量量三寸以下是哪里啊. ,《史记·禹本纪》说,大禹定自身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为尺,因此男子叫“丈夫”。夏尺实际只有今日市尺的4寸8分,大禹只有4尺8寸,仅1.60米高。有关专家根据各种古籍,推算出历代一尺的长度:战国一尺为22.5厘米;汉朝为23.1厘米;三国24厘米;晋24.5厘米;南北朝24.2—29.6厘米;隋29.6厘米;唐30厘米;宋31.2厘米;明、清32厘米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文言文修辞里的虚指,不是实数,我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历史沿革各不相同,要查出具体出处,根据相应的朝代的进制来推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古代人矮小---1·60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约合现在普通男人的身高也就是一米七,一米八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其实我感觉所谓7尺男儿只不过是虚指~以前形容一个人为7尺男儿是说这个人已经是成人了`并不是真的是说他有7尺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一直听别人说“堂堂七尺男儿”云云,但一直不知道“七尺男儿”究竟是多少高~所以特地查了一下~要知道七尺有多少,先得知道一尺是多少~中国不同时代里的尺,长度不一~殷商时的一尺,大概是15.8cm战国、秦、西汉、新莽时大概是23.1 cm东汉的一尺有23.75 cm东汉末、三国、西晋的时候,一尺为 24.2 cm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一尺等于现在 24.5 cm北朝、隋时为 29.6 cm唐分大小尺,小尺为30 cm,大尺为36 cm宋、元一尺为31.2 cm明的时候分好几种尺度,裁衣时一尺为 34 cm,量地时一尺32.7 cm,营造时一尺32 cm清也分这几种,裁衣时为 35.5 cm,量地时为34.5 cm,营造时为32 cm那么“七尺男儿”出典在哪儿呢?说老实话,偶8知道~8过,偶所见过的,最早应该实在《世说新语·容止》里形容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大概成书于南朝。以当时的标准来看七尺八寸大概是191.1 cm,果然是风姿特秀~~~  而以当时的标准来看,七尺男儿大概也就是身高171.5 cm~~~另外加一句,水浒里说武二郎身高8尺,以宋朝的计量方法,那就有249.6 cm武大如果有五尺,那大概就是156 cm(剑心……也就这水平……默……)如果按着明朝的计量法,那武大就该有170cm了~武松的身高则直逼3米,为 272 cm~(姚明算啥,奥尼尔算啥~武松哥哥上~~~)不过,施老先生的书大部分写成于元末,估计是不会习惯没怎么见过面的度量衡~~~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那时,一尺约25.8cm 所以应该是170cm以上  其实古人的平均身高没有选择的高,所以170所比较高的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古代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尺”,但是历朝历代的“尺”的长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约0.23米,明清一尺约0.31米-0.33米,比秦代竟然多了大约50%! 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个说法。汉代的度量衡基本与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长度单位“尺”约为0.23米。0.23*7=1.61米。由此可见,古汉人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三尺是一米,七尺是1.66米了,过去生活不好,能长到这个身高就算正常。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三从」即包括「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父死从子」,「四德」本是宫廷妇女必备的四种修养:「德」(德行)、「言」(言辞)、「容」(容貌)、「功」(技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姚明就是七尺男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换算单位是一米等于三尺,则七尺男儿应约等于二米三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hx好像是现在的1.7M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现在的一寸约等于3.3厘米,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那么7尺就是231厘米,这个答案我们现在人看了会大吃一惊,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古代的一尺相当与现在的7、8寸的样子,这样一来就清楚了,7尺就是现在的165-175左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商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南朝与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南朝: 1丈 = 245, 1尺 = 24.5, 1寸 = 2.45, 1分 = 0.245 北朝: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小尺: 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 大尺: 1丈 = 360, 1尺 = 36, 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尺 = 34, 1寸 = 3.4 量地尺: 1尺 = 32.7, 1寸 = 3.27 营造尺: 1尺 = 32, 1寸 = 3.2 清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 1丈 = 355, 1尺 = 35.5, 1寸 = 3.55 量地尺: 1丈 = 345, 1尺 = 34.5, 1寸 = 3.45 营造尺: 1丈 = 320, 1尺 = 32, 1寸 = 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约等于1.7米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暴强回答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贵竹长太高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