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中药饭钱喝还是饭后喝饿心,饭后也饿心和中药饭钱喝还是饭后喝吃药有关系吗

怀孕了,可总觉得心里饿的慌,吃饭后也觉得心里好空的慌_百度宝宝知道[转载]心生正是病生时1
心生正是病生时
心生正是病生时
——释昌空调理身心理念
释昌空讲述&&&闻章(整理)
说在前面的话
人人向往幸福、安康、和乐、长寿、无病无灾、无苦无难,但是,向往归向往,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十全十美。生老病死是人生本有之意,谁也不可能逃离。生老病死是人的最基本的苦,生的苦,病的苦,老的苦,死的苦,是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虽然人人有生老病死之苦,但程度却因人而异,并不是人人同等。同样是人,有的人就得病少、得病轻,有的人就得病多、得病重;有的人短寿,有的人长寿;有的人苦楚不断,有的人轻松自在;有的人贫病交加,有的人富有安乐。为什么呢?皆有因缘。此因此缘必有此果,彼因彼缘必有彼果,就好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瓜是因,得瓜是果,但是,是不是种了瓜就能得瓜呢?不一定,这得看条件。若风调雨顺,土肥水足,阳光雨露充足,再加上种收适时,定然丰收。反之,则收成不好,或没收成。这条件,便是缘。有了好的条件,就有好的结果,没有好的条件,就没有好的结果。这便是佛教讲的因缘生因缘灭。生老病死是果,若想调理这个果,改善这个果,改变这个果,有着各样的方法,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找到它的因,找到它的缘。有好多的人,得病之后,遇到问题之后,不是在因缘上找,或者不知道如何找,或者手忙脚乱,或者束手无策,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结果是什么呢?治标不治本,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最多是延缓,甚至是延误,不但得不到好的结果,反而得到坏的结果。
因此,若想真的解决问题,就必须找到它的因缘所在,找到了因缘,就好比找到了开锁的钥匙,好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那时你就会惊讶地发现,问题竟是如此简单。原来绕来绕去的,不是问题复杂,是自己没弄对,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其实,佛陀早就教诫我们:人人有摩尼宝珠,我们却认识不到,整天捧着金碗讨饭吃。
因此,佛门比丘昌空师父慈悲,发明了空腹禅,利用空腹禅这个缘,来找身心的因,从而达到调理身心的目的。治病么?当然。好多的病,甚至说所有的病,都能在空腹禅这里得到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等的,师父讲,这简直不叫病,比感冒好治。也果然比感冒好治,绝大多数的人用不了一个星期就能治愈。但是,师父明言,他不是治病的,他不是医生。不治病,却能让人好了病,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说,我没给你治,也没给你打针,也没给你吃药,相反,原来的药还不让吃了,怎么病就好了呢?是谁治的呢?是你自己好的。自己怎么就能好病呢?因为人人有一颗万能的心。心身一体,心调理好了,病自然也就跟着好了。昌空师父不管你的病,只管你的心。你的病,恰是你心的外显。所有的病,都没有离开心,因此师父这里,百病一方,就一个空腹禅,只要你信,只要你真诚,定然效果显著。
笔者有幸,曾经跟了师父很长时间,亲身实践空腹禅,亲耳聆听师父的慈悲开解,亲闻亲见好多的人和事,看到了这些人身心发生的奇特变化。惊讶师父此方胜过灵丹妙药,但师父却说,这些东西,本来简单得很,说破了会让人笑话。这当然是师父谦虚,但说破之后也果然不复杂,这也证明了大道至简、大味必淡的道理。
今天我就试着把师父的这些宝贵财富整理出来,以飨诸位有缘人。
空腹禅里的禅
在介绍师父调理身心理念之前,先介绍空腹禅的具体做法。众人得益的也是这种方法。持有了这种方法,即便不懂得其中原理也不要紧,效果也是好的。这也好比我们看电视,不懂得电视机原理,不懂得电视机与电视台之间接收与播放的关系,也并不妨碍收看电视。
空腹禅现已办了20期,每期7天或者10天,每期70个人左右,效果显著。有好多的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有的在医院花了好多的钱,没有治愈,就是因为在空腹禅养生研修班上使身心得到了调理,治愈了多年不愈的病痛。问题还不仅仅是好了病,而且还因此使生活习惯得到了改变,心理状态得到了改善,甚或还有的人借此进入了佛门,从此找到了生命的方向。
空腹禅的具体做法:
每天早晨5时起床,起床后喝一碗淡盐水,吃几片糖醋姜片。吃多吃少因人而异。这糖醋姜片是将生姜切成片,放在放有白糖和老醋的水里腌制而成。腌制三天后可吃。吃完糖醋姜片后,就开始行禅,行禅一个小时后,开始喝水果汤。喝水果汤后继续行禅一个小时。然后坐禅一个小时。之后行禅,坐禅倒替进行。到中午喝水果汤。之后开始行禅、坐禅。下午3时到4时休息。休息后继续行禅、坐禅。晚6时,喝白菜汤或萝卜汤。晚上7时,师父开示,一般一个小时。之后休息。第二天亦复如是,这样七天下来。
水果汤由苹果、冰糖、大枣、姜片和水熬制而成。苹果简单切成块状,熬软。喝水果汤时,连同水果等一块食用,人们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喜欢,选择稀一些的或者稠一些的,喝多喝少也由自己决定。
苹果煮熟,就不起维生素作用了,起洗刷作用,大枣和糖有热量,姜通七窍。
行禅是走路,但走路不一定是行禅。禅行得好或者不好,直接影响到效果。
行禅与走路的区别在哪里呢?走路的时候,心往往是散乱的,心不在焉的;行禅的时候心应该是静的,是安详安稳的。在行禅的时候,这就需要静下心来,一心只在走路上,两只脚轻拿轻放,关注到脚底板与大地之间的亲密关系,想到脚底板的柔软。同时,下颏内收,舌顶上腭,百汇轻轻上领,气息匀称,全身放松。尽量做到心无挂碍,身无挂碍。如能做到心无旁骛,目不他顾,进入一种独往独来的境界,则效果更好。
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行禅可分为快行禅和慢行禅。最好快行的人与快行的人在一起,慢行的人与慢行的人在一起。这样避免由于步履的不一致,而相互影响。
坐禅也跟行禅一样,须静心敛意,双盘、单盘或者散盘都可以。全身放松,百汇上领,舌顶上腭,气沉丹田。
由于参加空腹禅的人不一定有坐禅的经验,因此在坐禅的时候,一般均由主持人带领大家来做一些引导。坐禅的时候,或者还会采用其他的方法,比如唱歌呀,看一些影像资料呀,由参加过空腹禅的人分享喜悦呀等等的,目的是增加信心,收敛身心。
在空腹禅期间,手机关闭,或者收上来统一保管。止语,无论行禅还是坐禅,都不须说话。空腹禅需要你说话时,你再说话。
不说话是收敛身心的一个非常好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平时我们人总是说话太多,而这些话,多是闲话、废话,总是在说人我是非,这个好那个不好,从而造口业。十恶中,身三口四,身体占三个,口占四个。身体是三个是,杀生、偷盗、邪淫;口的四个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再加上贪、嗔、痴,总为十恶。把这些止住,即为十善。造恶造善,口占的比例都很大。儒家大德也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此要谨言慎行。空腹禅期间止语,为的是收敛身心,止心一处。从而反观内照,深刻地体味身心发生的细微变化。
每晚七点,昌空师父亲自为大家开解有关空腹禅的理念。告诉大家空腹禅为什么能够祛病消灾的道理。师父讲的是佛法,却能做到深入浅出,将佛法融于世间法,以世间法来阐解佛法。说的都是身边事,都是身体上的事,都是社会上活生生的生活实例,种种比喻,种种的善巧方便,使大家感到佛法的真切,同时亦意识到佛法的不可思议。由此不仅对康复自己的身心生起信心,同时也会对佛法生出无限的向往。
随着空腹禅的进程,一般三天过后,大家的身心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走路轻快了,身体有劲了,气血充盈了,没有了饥饿感,原来的种种不适开始发生变化。血糖呀血压呀血脂呀等等的指数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大家信心倍增,由此进入康复的快车道。因此从第四天晚上开始,师父在开示完佛法之后,开始回答诸位的提问,具体解答每个人身心上的问题。这是开示的深化,亦是佛法在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落实。师父答问,不管是谁,不分亲疏远近,都是直心说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由果说因,由因说果,言深意切,娓娓道来。或劝勉、或嘱咐、或棒喝,随机随缘,应病与药。你那里可能是漫天要价,师父这里会就地还钱;你那里可能是迂回曲折,师父这里却是一针见血;你那里是欲言还止,师父这里是当头棒喝;你那里是模棱两可,师父这里是斩钉截铁。总之是活泼泼地,而又是真切切地,师父用各种方法,各种方便,来救助你、启悟你、点化你,从而使你得到切实的利益。多年不愈的病好了,多年不解的心结开了,身心出现了少有的和谐,心灵得到了很大的慰藉,因此有好多人心存感激,甚至有好多人涕泗横流。
空腹禅,是空腹,更是禅。是禅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借用空腹这个手段,达到禅的效果。空腹与禅,在这里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一不是二。没有禅,只有空腹,效益不大。只有禅,没有空腹,效益也不能立显。空腹调理身体,禅调理心灵。然而心和身本是一体,理其一端,另一端便来呼应。相互呼应的结果,便能相得益彰,互促互持,从而达到和谐。
禅的本意是静虑,平心敛意,收摄六根,反观内求,使身心达到一个大的和谐状态。这个大的和谐状态,就是定境。人若是经常地处在这种定境中,就能开发出本有的智慧。有了智慧的烛照,人的心灵就会处在光明境地,人在光明境地,无明就会消失,人的贪嗔痴慢疑等诸多习性会得到净化。而人的病痛,人的生死轮回,都是因为人的无明造作,形成业力,由业力所牵引,不得不尔。禅的意思,简单说,就是中断由无明产生的生死链条,从而了生脱死。你想,连生死都能了断的禅,消灾祛病又算个什么呢?可是,如果生死不了,人在无明中造作,怎么能不生病呢?不生病是不可能的,不仅会生病,还会死,会在六道中漂溺不休。因此师父讲:我不是治病的,而是治人的。治病好一阵子,治人好一辈子。师父所说的治人,就是让人变个样子。人变,其实就是心变,心一变人就变了。心不变,人的习性不会变。人的习性不变,造作不会止。造作不止,生死不了。因此师父的空腹禅,空腹是相,禅是体,好病是用。师父开空腹禅,用意很深,是想借调身这个手段,让人来了解、体悟禅的意绪,让人体察佛法的不可思议,从而让人近佛近禅。
本人在体验过空腹禅之后,曾经写了一首打油诗,来总结此事:
绝对神奇空腹禅,
消灾免难病悄然。
法师讲法知佛妙,
水果熬汤得味甘。
七日不吃一粒米,
一天须走百千圈。
自身本有灵丹药,
何必问医空费钱。&&&&&&&&&&&&&&&&&&&&&&&&&&&&&&&&&&&&&&&&&&&&&&&&&&&&&&&&&&&&&&&&&&&&&&&&&&&&&&&&&&&&&&&&&&&&&&&&&&&&&&&&&&&&&&&&&&&&&&&&&&&&&&&&&&&&&&&&&&&&&&&&&&&&&&&&&&&&&&&&&&&&&&&&&&&&&&&&&&&&&&&&&&&&&&&&&&&&&&&&&&&&&&&&&&&&&&&&&&&&&&&&&&&&&&&&&&&&&&&&&&&&&&&&&&&&&&&&&&&&&&&&&&&&&&&&&&&&&&&&&&&&&&&&&&&&&&&&&&&&&&&&&&&&&&&&&&&&&&&&&&&&&&&&&&&&&&&&&&&&&&&&&&&&&&&&&&&&&&&&&&&&&&&&&&&&&&&&&&&&&&&&&&&&&&&&&&&&&&&&&&&&&&&&&&&&&&&&&&&&&&&&&&&&&
众人的病与师父的药
关于病与药,师父让人们多读诵《维摩诘经·文殊菩萨问疾品》,在这里维摩诘说得很清楚:“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菩萨本不生病的,菩萨的病,是以众生的病为病。菩萨生病,也是示现的,让众生认识到身体的虚幻,从而觉悟。
维摩诘让人不要执着于身体,不要执着于病,因为一切都是缘起,虚幻不实:“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谓我等涅盘等。所以者何?我及涅盘,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
佛法甚深,师父让大家多读诵经典,从中领略真谛。
佛是大医王,三藏十二部经,无非药方,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病的。众生的病,无非心病与身病。其实身病也从心上来,“自身有病自心知,心病还须心药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师父讲,“不是病的病,得用不是药的药来治”。“医治一切病,不治该死之病;佛度一切人,不度无缘之人”。病人身上的病,只要不是该死的病,都能够治。这不该死的病,其实都不是病,在师父眼里,都是“不是病的病”,你有这“不是病的病”,师父有他的“不是药的药”,此药对此病,药到病自除。
师父调理身心,用的是微妙之法。何谓微妙之法?微者,少也。师父连一片药也不用,没有比这更微少的了;妙者,好也。虽不用药,效果却出奇的好,好多的病,包括很严重的病,几天之内见大效,因此为妙。
药有效,是因为对机对症。师父针对当代社会人的心理和身体发明了空腹禅。“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空腹”,师父讲,“饭可以天天吃,药不能天天吃。药物不如饮食,饮食不如心理,心理不如习惯。”师父把习气视为根本。师父说:“读经千句,不如改变一个习气。”在师父眼里,佛法与世间法是一回事,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不离佛法。六祖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讲的是宇宙间的真理,我们人在宇宙中,因此脱离不开佛理。因此佛法与生活,不是两张皮,而是密不可分。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循佛理而行,依佛理而在,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什么人的习气是得病的根本呢?因为人是习气造作的结果,是违背佛理的,违背宇宙间的道的。好习气坏习气都是习气,因此佛说:“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若只有坏习气,生下三道;若只有好习气,生上三道。好习气坏习气都有,生人。人是好坏杂糅。若无习气,便成佛道。修佛修道的过程即是去除习气的过程。除掉习气连佛道都能成,自然能祛病强身。
现在人的习气是什么呢?人的欲望多,烦恼重。欲望多,满足欲望的方法也多,满足欲望的方法多,烦恼就更多。烦恼是一切疾病的根源。师父在这里,给的药便是去除烦恼。
在《药师宝忏》里,关于病与药已经说得很清楚。病有哪些呢?“所有贪嗔嫉妒之病,骄慢、自傲之病,不识善恶之病,不信罪福之病,不孝忤逆之病,破辱三宝之病,不修斋戒之病,破犯尸罗之病,自赞毁他之病,贪得无厌之病,迷声逐色之病,贪香爱触之病,信邪倒见之病,耽淫嗜酒、放逸无度之病,设复遇医,授以非药之病,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之病”。这些是病,哪些是药呢?“有大医王,应病设药。所谓慈悲喜舍是药,忍辱柔和是药,正信三宝是药,勤修福慧是药,六波罗密是药,饱餐甘露是药,贪求法味是药,修真养气是药,返本还元是药,有过能改是药,善巧方便是药,不动声色是药,清心断欲是药。常用如是等药,捣筛和合,时取服之。众生若病,应同一病,众生须药,应同一药。若说多法,是名颠倒。若据一乘实相而言,则何增何减?何垢何净?何善何恶?何罪何福?何病何药?观昔方便,如梦中人。梦身患病,求医服药,而得除愈。及其梦醒,则悟本来无病,无病亦无,而况医药!故众生之病,同一幻病,如来之药,同一幻药。”
昌空师父的方法,是依照佛理而来,昌空师父的药物,是依照佛法而来。
这药物便是空腹禅。
空腹是手段,禅是目的。调身是手段,调心是目的。心是禅。禅是不病的,禅是灭病的,禅的目的是让人解脱的。但是,若从禅上入,好多人还不能一下子认识。因此师父从调理身体开始。你不是看重这个身体吗?那么就从身体开始。这个身体也确实是个好东西,它是个法器,虽说是个假的,却是从真的那儿来的,是真的外在显现。没有这个假的,也就无法体现那个真的,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假的也就是那个真的。因此佛才说,“一切烦恼皆是菩提”。古大德说这个身体,不过是“臭皮囊”,因此呵斥一些糊涂僧人“整天拖着个死尸”东走西走。但同时,古大德也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身是心的体现,心是身的含摄,两个东西是一个东西,“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没有这个色壳子,又怎么修?没有这个身体,我们这个人又到哪里去体现?因此要借假修真。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都不应该忽略这个身体,对它要负责任,要保护它,爱护它,珍视它。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好的身体,修佛就是一句空话。身体好是修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一个非常重要的缘。
我们人,简单说,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外在的是身体,内在的是心灵。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身体,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心灵。心灵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身体的主宰。不但人由两部分组成,这个宇宙也是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有形有相,一个无形无相,这就是古人说的,“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无形无相的东西能量非常大,因此由它统摄着有形有相的东西。无形无相的是体,有形有相的是用。好比电,电这个东西无形无相,能量却大。电灯、电动机、电饭煲等等的电器,是用,是电的具体体现。没有电,电器是没有用的;没有电器,电是无法表现和附载的。道跟电一样,道是体,物为用。因此古人才说,这个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才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不可离,可离非道也”等等的至理名言。心和身的关系,也跟电和电器、道和物的关系一样,心为主宰,身为依附。这两者一阴一阳,一隐一显,一上一下,一体一用,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得相生,缺一不可。心是身的统领和主宰,身是心的呈现和附载。心好了,身才会好。但我们平时,只在身体上着眼、着手,有了病痛,吃药、打针、输液、手术等等的,都是在身体上下功夫,却忽略了心灵的调适。这就叫舍本求末,因此往往见效不大,或不能见效,起码不能见根本效。尤其是现在的西医,更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不能辩证施治,因此往往是好了这病,又得那病。再治那病时,又得了另外的病。总这样按倒葫芦起了瓢,拆了东墙补西墙,久而久之,这个身体就会彻底坏掉,不堪救治了。
昌空师父生大慈悲心,借助空腹禅这个形式,来帮助我们调理身心。他是既调身,又调心,既注重形而下,更注重形而上。因此好多人的病,在别处治不好,到师父这里来几天就好了,且好得彻底。且不用打针、吃药,无须开刀手术,只是喝些水果汤,走走路,坐坐禅,就莫名其妙地好了。病不一样,却是用一个方法好的。不用花钱,一方治百病。这也太便宜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特别是糖尿病人,医生专家千叮万嘱,不能吃糖。岂止不能吃糖,连块红薯都不敢吃,连块蛋糕都不敢吃,连糖分高点的水果都不敢吃。果然吃了病情会加重。可是在空腹禅这里,水果汤里有冰糖,糖醋姜片里有白糖,走路乏力,师父特嘱,要另外吃糖,大虾酥之类的糖块,在空腹禅这里随便食用。糖尿病人每次食用时要吃够一定的量,比如十块,二十块,师父讲,糖尿病重的人,一天不能少于二两糖。这个方法,若是让医生知道了,那会吓死。可是,正是吃糖,喝汤,走路,几天工夫,糖尿病人的各种病态指数都降下来了,正常了。这个谁信呢?真的是难信之法。
昌空师父之所以能调身心,其道理在哪里呢?就在于佛讲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事物的生灭,都离不开条件。“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在《楞严经》中,佛陀对着阿难及诸大众,反复解说地、水、火、风四大本空的道理,就是在解说这个“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你看他拿火做例子:“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燃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便是火不自生,亦不从他生的道理。这也便是一切事物不自生,不从他生的道理。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生和灭都由条件决定,条件够了才会有这个事物,缺了一个条件就没有这个事物。好比一粒种子,有了相当的温度和湿度才能发芽,有合适的土壤、肥料、水分、阳光雨露等等的条件才能生长。好比同样一株树,淮南则结甜橘,淮北则结苦枳。因此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生如此,灭也如此。好如此,坏也如此。一个人的病也是因缘所生,必然也是因缘所灭。关键时候,给他一定的条件,它就会因为这些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为什么会生病呢?受风受寒是一个条件,穿得太多住得太暖也是一个条件;挨冻受饿是一个条件,暴饮暴食也是一个条件;抽烟喝酒是一个条件,晚睡晚起也是一个条件;着急上火是条件,怨恨恼怒、恐惧忧郁等等的也是条件。这些都会导致生病。且这些条件不仅仅是一个,有时是好几个条件交织在一起,生病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祛病的方法,也是在条件上入手,改变或增加某种因素,使之发生变化。好比锅里的水开了,若想让锅里的水温降下来,有两个办法,一是往锅里兑冷水,二是釜底抽薪。我们平时的吃药打针做手术等等的,等于在锅里兑水,只能延缓病情,一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师父调理身心,是在对“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个道理有了深度的认知之后,采取的“缘生缘灭”法。师父不用药,却比药好使。师父直接找病因,不但找外在的因,也找内在的因,不但找近因,也找远因。比如你头疼,近因可能是受风,而远因呢?可能是你不孝敬父母公婆所致,甚至是你的父母不孝敬老人所致,或者还可能是你在前世积累下的宿债。近因人们能察觉,远因人们则不能认知。好多人不信,甚至以为这是迷信,不合逻辑,不合因果。
师父调理身心,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见实效、显效,因为他用的是佛法。佛已经跳出三界,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具有大智慧,大慈悲,他真的是旁观者清,能够看到我们看不到的,能够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因此他的话没有偏见,没有局限,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佛讲因缘,但这个因缘不是浅的,而是深层次的;佛讲因果,这个因果也不是浅显的,而是深层次的,包含着整个的时间和空间。昌空师父依据佛法调理身心,看的是远因,用的是心法,涉及十方三世,在一个大的时空坐标上来判断病因病情,用的方法也是在这个时空坐标上。因此,师父调理身心的方法从表面看不合因果,不合逻辑。不合表面的逻辑,但合深层的逻辑,不合表面的因果但合深层的因果。这不合逻辑的逻辑才是真逻辑;这不合因果的因果才是真因果。
世上没有没有因的果,也没有没有果的因。从因上找到根本,从缘上阻断条件,病自然就好了。这个道理极其简单,大道至简,其实昌空师父用的是最简单的方法。
下面即是师父开示的大体内容。师父开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他是对机说法,见机行事,因此他说的法活泼泼地充满生机。他没有讲稿,也不打腹稿,完全是随着心性流淌,根据现场上的情况会随时跳跃或者临时转换话题。因此他的开示,单从某一个片段看,可能有时是不连贯的、跳跃的、不圆融的,但从整个体系来看,则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就好比漫天的星斗,看似随意洒在天上,无有章法,其实是有着严密的规律的。师父的开示,依照的是佛法和道法,他主修佛家大乘经典《大佛顶首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同时对道家特别是《伍柳仙宗》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体会。有人问师父,您到底遵循的佛家还是道家?师父回答: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或者其他什么家,只要比我们高的,我都学。这是一个很大的胸怀,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不自高自大,没有门户之见,择善而从,如大海容纳众流。他常说:我们跟佛比,哪儿都不比佛高,但心比佛高;佛跟我们比,哪儿都比我们高,但佛心比我们低。这真是到家的话,从这句话里可见师父的修为。
我受命于师父和庞子东老师,来整理师父的开示,师父的开示散见于各处,有师父在空腹禅上的开示,也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到处都有闪光点。为了便于阅读,也为了文字上的连贯,我只能把这些收集来,从中找到佛理上的线索,重新联缀,好处是好读了,条理上明晰了,意思上完整了,但又怕于生机有损,所以心里一直诚惶诚恐,好在高银露老师把师父的开示都录了音,这里丢了的,在录音光盘上可以得到弥补。
这些开示都是师父依据佛家的理或者道家的理,结合自己的修行体悟随机而说。他是本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精神,勉力而为。用佛经上的话说就是“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为了整理昌空师父的开示,领略师父的真实含义,我重新读诵了《楞严经》和《大般涅槃经》等经典,听了师父的录音,即便这样,也感到深深的惶恐,因为自己没有修为,怕领略得不对或有偏差。
昌空师父是随机而说,在他那里是随意而自在。但根据文本要求,为了叙述上的规整和阅读上的方便,则要分门别类,打乱重来。这就必须,不连贯的地方须连贯起来,重复的地方需要删除,该合并的地方合并,该补充的地方补充完整。因此有好多的地方,不一定是师父的原话了,但意思应该还是那意思。
释昌空师父开示
生病的基本概念
人为什么会生病?
在凡人来说,生病是一种常态,没有不生病的人。为什么?因为人的生命无常。无常的意思,就是不是永恒不变的。人的生命也像河流一样,处在不停的流变之中。《楞严经》中有佛陀与波斯匿王的对话。波斯匿王时年六十二岁,发白面皱,知道自己会老会死,不可久待,不知道自己有个不死的自性。佛陀为了启悟他,就问:你什么时候见到的恒河?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时,母亲带着我去谒拜耆婆天,经过恒河。佛陀说:你三岁见此河,到十三岁,再看恒河时,其水怎么样?波斯匿王说:跟三岁时比,宛然无异,乃至到现在,年六十二,也没有两样。佛陀借此启悟他:你现在感伤发白面皱,你的面皮与童年比起来,肯定是皱多了。可是你现在观见恒河,与你童年时观见恒河,这个见河的见,有变化吗?波斯匿王说:世尊!没有变化。佛陀说:大王啊,你的面皮虽皱,而你的见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生灭,那不变者,没有生灭,你怎么说,死后全灭呢?波斯匿王闻听此言,知道了有个不生不灭的自性,由此欢喜无量。
《楞严经》上佛陀对着阿难,七处徵心,目的就是启悟阿难,让他知道人的真心在什么地方。这个真心本我,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是太重要了,没有比这个东西更重要的了。如果不知道这个东西,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对于一个没有找到人生方向的人来说,都是妄生妄死,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如果找到了人生方向,知道了有个真心本我,则人生就有了意义。这个意义就是觉悟。人生的本质意义,是让人觉悟的,人生的种种不幸,种种的挫折,种种的逆境逆缘,种种的不如意,包括生病,其实是为的让你觉悟,让你悟到人的种种苦,让你知道人生本来是个错误,在错误的地方,为了种种错误的理由,做种种错误的事情,得种种错误的结果。让你知道这个错误,从而幡然悔悟,改弦易辙,找到人生的方向。如果在苦难中尚不能觉悟,在顺境中就更难觉悟。
可是,人却不能认知这些,在妄生妄死中不愿回头,根本就认识不到这是妄生妄死,不但认识不到,而且还在这妄生妄死中觉得有滋有味。这种认假为真的现象是普遍的。我们就为这个假象奋不顾身,奋不顾心;为这个假象着急生气上火;为了满足这个假我的种种欲求,不择手段,生种种心,做种种事,造种种业。我们就这样被这个假我骗了一生。问题是被他骗了,仍旧不觉得,仍旧不觉悟,到死不觉得,到死不觉悟。临死之前,还在痴迷中,或贪恋、或嗔恨、或贪恋加嗔恨。因此佛说我们颠倒。
我们就在这颠倒中流变,在流变中颠倒。生病则是流变的一种突出形态。“内有恶觉观,外遇诸因缘”,自然会得病。生病是不好的业因遇到了合适的条件之后所结出的果报。这个果报使我们真切地了知到人生的苦痛,如果因为苦痛而觉悟,这个苦痛就值得;如果在苦痛中不能觉悟,这个苦痛就不值得。在苦痛中觉悟了,从此改变了心态,淡化或者熄灭了贪嗔痴,就不再有苦痛。如果不明白,继续痴迷,那么苦痛不会结束,而且还会反复,还会加剧。这也好比考试,考不过,就老考。升不了级,就老考同样水平的题。人就是这么怪,宁可老考同样的题,也不愿意进步。这就是愚痴。
在《维摩诘经·方便品》中,有这样的话:“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维摩诘居士生病,是为了启悟众生,从这个层面上讲,生病也是有意义的。生病是警醒,是提示,是在给人敲警钟,让人知道人的身体是靠不住的,是不久长的,是不真实的,是病态的。让人知道不苦痛才是好,从而改弦更张,去寻找那个不苦不痛的自己。
生病的因缘
“内有恶觉观,外遇诸因缘”,是得病的根源。如果人的内心清净,总是很愉快,是不容易得病的。你夸我两句,我哈哈一笑,你骂我两句,照样哈哈一笑,不往心里去,啥事没有。关键是“内有恶觉观”,心里有问题,发烦,有内火。没有家鬼引不来外贼,比如,人得感冒,表面看是睡觉没盖被子,着了凉,或者是出门被大雨浇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不盖被子的人都得感冒,也不是所有被雨淋的人都得感冒。是因为有内因,&内因遇到外缘,才会得病。
说有一个财主,雇人干活,总是找理由不给工钱,时间长了,没人给干了。有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说我来试试。他来给这个财主当长工,财主依然想钻空子,他给这个小孩定规矩,说,我让你怎么干怎么干,有一样不听不付工钱。这孩子说,没问题,我一定随着你。这天吃饭,财主说:端饭。小孩就把饭端来了,但没端菜。财主问:为啥不端菜?小孩说:你让我端饭,没让我端菜。财主说,你得懂得连带关系,端饭必定有菜。以后要明白这个。小孩说,知道了。这天财主生病,让这个小孩子去请医生,这小孩子不但请来了医生,还把卖药的,卖棺材的,挖坑抬死人的都请来了。财主问怎么回事,小孩子说,你不是说连带关系么?这都是连带关系:看病,就得买药;药治不好,就得死;死了就得埋。这番话差点把财主气死。讲故事为得懂道理,人真的不要有恶念头,有恶念头,就有人来制你。
心里有不好的念头,就会招来身体上的不良反应,人的病都是这样得的。
财主不能怪这个孩子捣乱,只能怪自己发心险恶。我们不能怪我们身体不好,只能怪我们的心态不平和。
所有的病,依《大智度论》上说,都离不开内因与外缘,但是这内因外缘,不一定都在眼前,是把人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和空间内来看的。病是现在得的,但病因有可能在过去。这个过去,可能是昨天,也可能是多少年之前,甚至是前世。过去的因,现在的果,或者是别处的因,此处的果。三十年为一世,百年为一生。过去的事情,表面看是过去了,其实没过去,不可能过去。正如佛所说:“纵经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内因重要,外缘也同样重要。好比一粒种子,没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不会发芽。但是只有温度和湿度,没有种子更不会发芽。这就是内因和外缘的关系。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外缘引起病因的发作。
外缘多多,不一而足,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寒、热、饥、渴,感染、碰伤,传染,饮食材料,食物不当、滥用药物等,都会引起疾病。比如吃豆花加蜂蜜,近死不远。不仅豆花和蜂蜜,还有青菜豆腐炖在一起也是犯忌的,典型的还有吃鱼喝牛奶,会产生很大的毒素。因此在蒙藏地区,人们喝牛奶但是不吃鱼,而海边吃鱼的地方却不喝牛奶。但是现在的人,却没有人研究这个,没有人注意这个,因此得了病也不知道怎么得的。
还有这个糖尿病和肾结石等病,是因为荷尔蒙过多所致。这个维生素呀激素呀等等的,来源好多,有的是因为吃含这种东西的食物所致,有的是因为男女情爱所致。
还有的是使用不当的东西,比如塑胶与油锅靠近了,会产生毒素,人吸入这种毒素,也会致病。还有人和其它动物的冤报,人杀生吃肉,毁掉动物的生命来滋养自己的生命,这更是一大忌。不能说没关系,而是有大关系。你杀了它,它甘心么?它不甘心,就会来报复,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报复,疾病是一种。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作为万物之灵,应该关爱它们,保护它们,怜悯他们。而不应该以强凌弱,来欺负它们,伤害它们,甚至毁灭它们。
还有的病由父母遗传,这个遗传,不是医生所说的那样的遗传,而是因果上的遗传,比如父母或祖上有打猎的,一般来说,生下来的孩子胆小。在东北,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个人得了小肠疝气,住进了医院。遇到的医生却是一个不懂医学的。这个医生本来什么都不是,但是他的姐夫是人事科长。有人为了讨好他姐夫,就举荐他,先是让他当管理员,但他不会做账。后来又让他当赤脚医生,最后竟然有人举荐他到医院当外科主任。这天医生不在,由他来给这个患有小肠疝气的小伙子开刀做手术,他哪懂呀,结果把睾丸当成瘤子割了,送到上级医院去化验。那化验医生一看就乐了,这哪是瘤子啊,是睾丸啊,这下坏了,意味着小伙子失去生育能力了。为什么这小伙子这么倒霉?深层的原因是,他的爷爷是做兽医的,经常骟牛骟马,劁猪劁羊,所以在儿孙身上遭到了这样的业报。
还有污染环境造成的,平常所说由传染而得。这也是一个外缘,但是,这个外在的环境,比如病菌等等的,也会随着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在同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感染。心净的人,能够化地狱为清凉。
再有食用变质食物,也会引起疾病。
这些是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也有很多,如1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吃喝没有规律。2纵欲贪爱。3生活方式不当,坐禅方法不对等。4常发脾气。5操劳过度。6忧郁烦闷,压力大,压力大因为欲望大。7紧张恐惧,这也跟欲望相关。8无知之焦虑。杞人忧天,总是想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如地能否陷下去,天能否塌下来。有一个人,天天在憋气,因为什么呢?因为达尔文。达尔文说人是猴子变的,现在怎么不变呢?因此憋气,非得把这件事弄明白不可。9心理不平衡,这也跟欲望有关,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总比自己好,这个应该是我的,怎么成了他的?10幻觉和错觉。疑心重,看人挤眉弄眼,就以为是在说自己,总怀疑背后有人坏我。11欢笑过度,喜伤心,过度欢笑也能致病。12思虑过多。
这个内因和外因,有时不好划分。比如恐惧,你说是内因还是外因?外因与内因,有时是互为因果,相互依存。
地水火风之间的关系
按照佛陀教示,宇宙由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因素组成:大地、高山等坚实的物质为地大;江河湖海、岩浆、石油等液体的东西为水大;温热的东西燃烧的东西为火大;空气流动为风大。
天地自然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也由四大组成:筋骨皮肉等有形的东西为地大;血液、唾液、汗液、精液、涕沱等液状、湿性的东西为水大;温性的东西为火大;呼吸、内在的运行力气等为风大。人的病是四大之病,离开四大无病。
佛说四大皆空,为什么空呢?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是变化着的,不是永恒的。
四大组成一体,一体分为四大。四大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生亦相害。在一定条件下,四大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比如水和石油,本性是湿性的,为水大,可是石油可以燃烧,水也可以燃烧;大海之上,时常会发出火光。水大变成了火大。水燃烧变成气,气遇冷风之后,又会变成水,遇到更冷的风之后,会变成冰。液体、气体、固体,你说它是水大?是风大?还是地大?岩浆是液体吧,一见风变成固体,水大变成地大。就说一棵树,你说它是地大?是火大?还是水大?树枝可燃成火,树枝嫩叶,内含汁液,属湿性为水。木头是火,却也可以变成煤,变成木化石。煤又可以变成火。石头相击,也出火光。火大生风,风大催火。水也是火,地也是火,风也是火,火也是火。同理,火也是水,地也是水,风也是水,水也是水。水也是地,火也是地,风也是地,地也是地。地也是风,水也是风,火也是风,风也是风。
果然是四大本空,因缘而起,因缘而变。
《楞严经》说得很清楚,因妄心摇动,而生世界。地水火风,不过是人的妄念交织。
人的四大,也是相互转化的。人在健康时,本应四大调合,水是水,火是火,风是风,地是地,各安其位。一出问题,四大也跟着变。比如人一发怒,就好比农家烧饭,本该在灶坑里的火窜到了烟筒上,烟筒上忽忽向上冒火。肝里生火,心里生火,头上冒火,口干舌燥。火大,风也大,呼吸变粗,变急促。人在怒中,走路也呼呼生风。恨生火,恨也生风。但恨到极处,也会生水。满眼是恨的泪水。恨到极处,也会生风,浑身发冷,四肢颤抖。恨生水,爱也生水。两人相悦,激情到时,眼里流泪,心中柔软,身体发软,骨头也会酥软,男女二根也会有液流。但爱也是火,欲火中烧,浑身燥热。胆汁本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却变成胆结石,坚硬无比。相摩生火,相荡生风,相爱生水。地水火风互生互化,或相得,或相持,或相斥,或相击。或生情,或生气,或生病。都要看遇到什么因缘。
人的身心转化,与四大转化同理。
人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到身体。心情好,身体自然安适。心情不好,身体绝对不会舒服。“心是身主,身是心用”,心作为身体的主宰,起着决定作用。身作为心的附属,作为心的外在显现,受着支配作用。因此调心治病,是釜底抽薪,一了百了,彻底而又省事。佛陀在《楞严经》中两次谈到谈醋口酸的道理,佛说:“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踏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是佛在卷二中说的。是说,一说到醋或者梅等酸性的东西,口里为什么流酸水呢?醋或者梅子的酸味,是在醋或者梅那里,它们又没有到嘴里来,嘴里干嘛有酸水?这酸水是从哪里来的呢?身体上有哪一个地方是专门盛放酸水的呢?如果说梅子的酸味在梅子那里,那与人又何干?如果口里能生,为什么还得人说?人说时耳朵听来的,耳朵为什么不流酸水?心里想象站在悬崖边上脚心酸软的情形,与口说梅子时的情形,其道理是一样的。佛在这里,想告诉大家的是,人的想蕴是虚妄的,人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皆是虚幻不实的。这也如佛在《心经》上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在卷十中再一次说到“谈醋口酸”:“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醋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醋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阿难,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佛陀在说,人这个色身也是虚妄不实的,为什么不实呢?别说有什么具体的行为了,只是一个想法,就会发生变化。可是我们,却偏偏认为这个身体是个实有的东西,每天抱着它不放,以为这个身体代表我,为了这个我,弄出多少烦恼,搞出多大动静,出现多少是非。人的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这个我执。这个世界的热闹,也是因为我执,因为人人执着于“我”,就有了你我之别,就有了自他之分,就有了你非我是,就有了你死我活。于是争讼不断,于是战祸连连。佛在这里把道理讲出来,让人认识到这个“我”的虚假不实,从而彻底消弭掉这个我执。
其实正是这个假我,让我们颠倒,让我们因小失大,抱住了一个小小的假的我,而迷失了整个世界,用佛的话说便是,“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是说,只把一个水泡当成了大海,而不认识真正的大海。
我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体验,比如人做噩梦,狼追鬼赶,跑呀跑呀,突然惊醒,出一身大汗。实际情况怎样呢?人还被窝里,并没有跑动一步。既然身体没有动弹,为什么也像真跑了几里地一样出一身大汗呢?这跟谈醋口酸是一个道理。
谈醋口酸,思崖腿软,缘于心动,心动身体就跟着起变化,分泌系统就会分泌出不同的液体,神经系统就会产生种种的感受,身体各个器官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正像中医说的:“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眼、耳、鼻、舌、身、意”六欲,七情六欲,都会引起心动,心动身便动,身动则为病埋下隐患。所有的病都跟情绪有关,都因心动而起。
人的情绪变化都因心而动,你在这儿待得好好的,突然来了个人骂你,你火不火?肯定火。火往上冒,七窍生烟。这个时候,这个心理是什么样的?这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定然是口干舌燥,或者是心里发堵,或者是浑身发抖,或者是手脚无力,总之不会有好的表现,都是难受的感受。这个时候,身体各个脏器能好么?神经系统能好么?每个细胞都不会是好的,通身上下都处在了一个紧张、烦躁、五脏挪位、四大不调的状态。因此佛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无论你平时多么好,无论你修持的多么有工夫,嗔恨心一起,火烧功德林,前功尽弃。因此人不能生气。生气是百病之源。
你正在生气,突然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你的恩人,多年不见,今天突然来了,你的心里会起什么变化?你一下子就乐了。你一乐,身体就跟着发生变化。其实人就是这样,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或者高兴,或者烦闷,或者生气……由情绪所支配,人变成了情绪的奴隶。人的情绪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欲望。欲望支配情绪,情绪支配身体,身体成为了奴仆。人就是这么可笑。这里哪是真的?哪是假的?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想,没有认识到哪是真我,哪是自己的自性。你看啊,这房子是我的,汽车是我的,金钱是我的,种种的好东西都是我的。这是身外的,&还有自身的,胳膊腿是我的,脑袋是我的,五脏六腑是我的,这一切都是我的,可是谁是我呢?这是一个大问题。但是我们却光注意我的了,却把我忘了。忙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为谁忙的,忙出来一大堆我的,却没有想到我。可是,若是没有我了,这些我的还有用吗?
“自性如虚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理,一通一切通”。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不应该着急生气了,何必为一个假我生气呢?这个假我为什么是假的呢?就是因为他不听你的,生的时候,你做不了主,病的时候你做不了主,死的时候更做不了主,不但做不了主,死后这个身体也带不走。既然你连这个你为他服务了几十年的身体都带不走,你还能带走什么呢?金银财宝、房子汽车,老婆儿女,有哪一样能带走呢?这些都是假的,所以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是一颗心。只是这颗心有好有坏,有的心纯洁善良,有的心肮脏污秽,这就叫“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这个业,就是来世的因。
就是因为这个业因业缘,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人生。我们这一生所能遇到的人,有妻子儿女诸位家人,有亲朋好友,有仇人,有同事等等,都是跟我们有关系的人。正是这些有关系的人,让我们快乐,给我们幸福。但也正是这些人,给我们伤害,让我们着急、生气、发愁,越是亲人伤害得越深。无关的人伤害不到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非憎与爱,憎与爱都来自于我们有关系的人,大概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亲戚。因此佛说要远离憎爱,不要有分别。因此佛才讲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于所有众生作“同一子想”,所有的众生佛都一视同仁,都等同于儿子那样,恩爱于他,慈悲于他。这样的心才是大心,这样的心态肯定纯正无私,平和无邪,这样的心态,才是健康的,健康的心态,必然有健康的肌体。
因此我们要平衡心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南看成北,东看是西。你不能让这个世界来适合你,你只能适合这个世界。山里的野兽,猛兽吃弱兽。海里的鱼,大鱼吃小鱼。有一个人问禅师:“佛说万法平等,那么为什么南山高,北山低?”禅师答:“南山高,北山低。”南山高,北山低,都有它自己的因。此因此果,彼因彼果,这就是平等。这才是平等。不能离开因果说平等。
我不能尽如人意,人岂能尽如我意?不要埋怨别人不如我意,因为我也常常不如人意。人人都围着小我转,必然有是非,必然有矛盾,必然有误会,必然有伤害。世界上的事,没好没坏。从眼前看是好的事,从长远看未必就好。从眼前看是坏的是,从长远看未必就坏。从这个角度看是好事,换一个角度看就有可能是坏事。
有一个国王,带着一位大臣去打猎。国王在追一只梅花鹿,而大臣发现了一只兔子,他就去追这个兔子。结果国王在追逐鹿的过程中,被荆棘绊倒,扎伤了脸,弄得鲜血直流。国王怒斥大臣:你干嘛去了,害得我这样!一怒之下,赶走了大臣。正在这时,来了一群野人,来抓一个人杀了祭祖,他们把国王抓了。这个祭祖的人,要完美无缺,不能有伤。一看这国王满脸是血,只好放了。正是因为脸上的伤,免除一死。于是国王猛然明白了,不该赶大臣走。他想以此事问佛,到了佛跟前,却发现大臣就在佛旁边站着呢。国王让大臣回来。佛说,他已经证罗汉果了。国王问佛:我把脸扎破,对大臣不满,是什么原因?佛说:没有好坏。只是你看眼前才有好坏。人都是这样,贪图眼前利益,围绕眼前利益来看是非,因此所有的是非都是短视的,短浅的。手指头不大,搭在眼前,再大的事物也看不见了,离开就不碍事了,眼前利益看得重了,就有烦恼。这就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事情没有大也没有小,眼睫毛小不小呢?很小,放在手上没有什么感觉。可是,同样是这样一根眼睫毛,揉在眼里会怎么样?
世界上的事没大没小,而是看它在心里占的位置,你把它当成多大,它就多大,把它当成多小,它就多小,跟事情本身没关系。
同样是麦子,可磨面蒸馒头,也可造酒、造醋。东西没好坏,看你怎么用?看你是一颗什么心。如果是贪欲、嗔恨、愚痴、骄慢的心性,自然会产生四毒:见毒、荼毒、赤毒、气毒,有了这四毒,再好的东西也是毒。因此用不着吃补品,心态好了用不着补,心态不好,补又何益?好比人的手,五指有长短,能补齐吗?补齐了反而不对。
现在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可是好多人还要吃补品,补来补去一身病。不管什么东西,不管多好的东西,消化了吸收了为甘露,不消则为毒。其实越是好东西,越是营养丰富的东西,越不能多吃。多了脏腑就超负荷了,不但没有用,还有坏处。现在的人们,多是营养过剩,好东西吃得太多了,脏腑负担太重了,长期负担重,就疲倦了,长期疲倦就出毛病了。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等等的,都是营养过剩带来的脏腑毛病。甚至连营养不良,都是因为营养过剩造成的。就是因为脏腑功能出问题了。所以空腹禅,一用就灵。因为减负了,腹内有了空间,于是满腹轻松,气血有了运行的空间,于是一身轻松。
“心是身主,身是心用”,心变则身体变,心净则身体安,大家都看到墙上的话了吧,“心平百难消,气顺体自安,空腹除百病,欢喜百福生。”
人都是要死的,有生便有死,若想不死,除非不生。不生不死的境界便是涅槃,众生之所以能够成佛,关键就在于有一个真心,这个真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此心人人本具。因此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虽然人人都有佛性,但因“颠倒执着未能证得”。我们这个心被污染了,被无数劫来的贪嗔痴慢等所污染,看不到本来面目了。我们平常都不知道真心所在,用的是一颗妄心,佛在《楞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便是六道轮回的根据,缘于我们的用心不真,没有找到真心,每天在妄想中打转。所以人做不到不死,也做不到不生。生在哪里呢?人自己不能做主,说是不能做主,说到底却又是人自己做主,因为都是业力牵引,上天入地无不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生在哪里,皆有因缘决定。造了恶因,必然有恶果,做了善业,必定有善果。生天不易,须有十善业做基础。生人也不易,须有善业为前提。佛说人身难得,多难得呢?有一个比喻,如盲龟钻浮孔。茫茫大海之上,有一浮木,浮木上有一孔洞。一只瞎眼乌龟在大海中浮游,一抬头,恰好伸到浮木上面这个孔洞里。这个概率极低,佛陀以此来形容生人之难。但生到下三道容易,人做坏事多了,朝下堕落,堕落是容易的。畜生、饿鬼、地狱,堕落容易上来难,会受无量无边的罪。这一道罪报受尽,才有可能转生另一道。不断地生,不断地死,生生死死,这便是六道众生的真相。如佛所说:“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流变。”善恶交错,善生恶死,由此有六道。
有生死,便有痛苦。有痛苦,便不得自在。因此人修佛,修佛的目的,是得大自在,大自在就是不生不死。这样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所能想象到的。什么是凡夫?在生死中就是凡夫。凡夫就得死,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得死。台湾的慧律法师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转乘飞机途中,问慧律法师能不能用半小时的空隙,给他讲讲禅的要义。慧律法师说,用不了半个小时,十分钟也用不了,两分钟就够了。他跟那个人讲:“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走到哪,都在棺材里。”这个死字便是禅的要义,禅的要义,是免除这个死,达到不生不死。
虽说有生必有死,但人死却有种种的不同。有的人该死的时候死了,这是最好的,叫瓜熟蒂落,寿终正寝。但是有好多人,还不到该死的时候却也死了。这九种死因,就是不该死,还不到死的时候,却死了。这样的死本是能够避免的。“药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不该死的时候,有种种方法能救。
这九种不该死的死因,是什么呢?
佛在《大般涅槃经》上说:“有九因缘能夭其寿。何等为九?一者知食不安,而反食之。二者多食。三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四者大小便利,不随时节。五者病时不随医教。六者不随瞻病教敕。七者强耐不吐。八者夜行。以夜行故,恶鬼打之。九者房室过度。”
一者知食不安,而反食之
明明知道,吃了不好,还得吃。人把控不住自己,人最把控不住的恰是自己。欲望一来,就会跟着欲望走。别说别的欲望,就一个吃的欲望,就把控不住。明明知道,喝酒不好,还喝。明明知道抽烟不好,还抽。还有现在的这个肉,谁都知道不好,饲养业为了利益,短期促成,喂添加剂之类,本来应该一年长成的猪,现在三个月就可出栏;鸡鸭鱼等等,都是短期催肥,违反自然,违反动物的生长规律,这样的肉能吃么?摧得太肥了,人们不爱吃,为了多出瘦肉,又喂瘦肉精之类,都是毒素,人吃了能不得癌吗?还有动物被宰杀时,惊恐、仇恨、无奈、苦痛等等都会产生毒素,浸透在肉里。老吃肉,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还是大吃特吃。只为满足口腹之欲,命都不顾。人真的愚痴,却不以为愚痴,说他个愚痴肯定不干。
人为什么会吃不该吃的东西呢?还是贪图口欲。其实这东西本没有好吃难吃,好吃难吃是人的分别心造成的。正是分别心造成了舌头的味觉。“饮食与人日月长,精粗细作充饥肠,刚过三寸是什么?诸君无须细品尝。”不管多好吃的东西,其实只在口腔里有感觉,一过嗓子眼,就没有了感觉。老子讲过,“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正是这些味道重的东西,高盐酱的东西,扰乱了舌头的味觉。人的味觉本来灵敏,清淡的东西也会吃得很香。由于贪图五味,喜欢高盐酱的东西,久而久之,这个舌头的味蕾就麻木了,再吃清淡的东西就觉得没有味道了。不是清淡的东西没有味道,是你觉得没味道了。因此人要吃得清淡,吃得清淡,吃什么都是香的。连不香的东西都能吃出香来。因此,吃清淡的东西,不是幸福指数降低了,恰恰是提高了。当人吃得清淡了,少欲知足,就不会贪味了。
多食有几种原因造成,一是强食。比如你刚吃过饭,这时却又来了客人,又得赔着吃,不想吃也得吃。陪客人吃完饭,又有人带来一个西瓜或者新鲜苞米,尝尝吧,于是又尝鲜。这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给大家面子,把肚子舍出去了。本来肠胃已经饱满,没有空间了,没有空间了也得有空间,生往里挤。我们就这样虐待肠胃,时间长了能不得病么?
万物生存,都得有空间才行。树与树之间得有距离,山与山之间也得有距离,房子与房子之间也得有距离。城市建设得有绿地,没有绿地,都是房子,人就会有压抑感。人与人之间也得有距离才行,人与人挤在一起,长时间会受不了。人的身体内部也是一样,必须有空间。有空间才能运动,有空间才有安全感,有空间器官才能发挥作用。大家能看到的,鼻孔、耳朵,嘴巴,都有空间,不然不能听闻、呼吸和吃东西。内部的器官也是一样,五脏六腑都得有空间,都的各安其位。可是,我们吃东西不管不顾,把胃口塞得满满,胃口变形、挪位,挤占了别的脏腑的空间,一个挪位,所有的器官都得挪位。这能好受么?脚脖子错了环,人就走不了了,肠胃五脏错了位也是一样。所以人到这时候就想吐,因为脏腑已经受不了了。想消化都消化不了,没有空间,没法操作,没法运转。肠胃难受,脏腑难受,人会耳鸣,会暴怒,像气足的气球一样,说爆炸就爆炸。
时间长了,脂肪增多,到处是脂肪,脂肪把地方都占了,挤得别的脏器都得挪地方。甚至脏器上也都是脂肪,脏腑挪位,能不得病么?
因此当干部的,有这个特权那个特权的,特别当那个办公室主任的,还有经常约会请人吃饭,或者被人请的,经常有这个环境,有这个氛围,常常吃多,这样的人神经系统,肝胆,脾胃,多数有毛病。
还有的人,是按着舌头的感觉吃饭,早饭或者不好吃,不吃了,或者不想吃,不吃了。中午没时间,凑合凑合。到了晚上,猛吃一顿,把肚子吃得横起来。
多食,说到底是贪味。当年是没有东西吃,想贪都贪不了,现在好吃的东西多了,有条件了,管不住自己,吃得多了,物极必反,变成病了。现在百分之八十人的病,都是营养过剩,吃得多,喝得多,营养过剩。其实人吃饭,只须六七分饱即可,多了就对身体不好。禅宗祖师讲,“爽口之味,但用五分则无殃”。越是好吃的东西越须少吃。《易经》中有一个颐卦,讲养生的。卦辞说:“慎言语,节饮食。”这才是真养生,慎言语养气,节饮食养身;慎言语少祸,节饮食少病。
佛教徒为什么持午呢?持午就是过午不食,因为&“午前为生气,午后为死气”,这是清代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说的。佛家弟子就是为了避死气。历史上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也说:“夜饱损一日之寿。”即便早餐和午餐,佛家也主张节食。《增一阿含经》上说:“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雍塞,坐卧不安。”因此,古圣先贤提倡,“食无求饱,寝无求安”。
即便少吃,吃饭的时候,也不是随便的,如止语,吃饭止语有很大的好处。另外,刚生了气不要马上吃饭,带着气吃饭,等于吃毒,容易得病。因此孙思邈说,“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这样才好消化,营养才容易被吸收。
佛讲,身空心空身心俱空。体内干净,少饮食。千百年来,认为吃好吃饱,啥叫吃好吃饱?不饿就是吃好。所以,究竟吃多少呢?吃少了体力不支,吃多了为患。饮食如秤,一斤也能平衡,五十斤也能平衡,千斤也能平衡。人跟人不一样,我们自己检验自己,恰到好处为最好。别人你也看不明白,吃饭吃多少,是自己的事,也跟修佛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因此要少说,少吃,少睡。少说多福,少吃多寿,少睡多禄!我们人就是贪得,其实,多了不好。好的东西多了也不好,更别说坏的东西了。无论什么都有个度,宁可欠着点,在度里边,决不可过了度。看农村老太太养小鸡就知道,好多的小鸡都是撑死的,没有饿死的。都是多食闹的。“少说多福,少吃多寿,少睡多禄”,恰是少了才会多。这个少了那个才多。若是不该多的多了呢,那个不该少的就少了。
三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
上次吃得还没消化完,就又接着吃,这也会得病。特别是这个夜宿食,有百害而无一利,是坚决不能吃的。《大般涅槃经》中说:“如世间说,一切苦恼爱为根本,一切疹病宿食为本,一切断事斗诤为本,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晚上八九点之后吃的这个夜宵,喝的这个酒,危害最大。
按照佛教所说,早晨是天人吃饭时间,中午是佛家僧众吃饭时间,下午是畜生吃饭时间,晚上是饿鬼吃饭时间。因此,当年佛陀在世时,日中一食。出家僧人,一般也是持午的,持午即是过午不食,午饭之后不再吃任何东西,一直到明天早上吃早斋。
晚上吃饭真的很不好,连民间都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为什么晚上少吃好呢?因为晚饭后,一般情况下就歇息了,不再体力劳动,不大消耗能量。而吃下的东西,若是不消化,就会积成毒素。佛说的,吃下去的食物,“消化掉为甘露,不消则为毒”。特别是晚饭吃到很晚的,吃得很多的,比如晚上喝酒,吃夜宵,就更不好。因为喝多吃多之后,还没容得消化,便会入睡。人睡下了,肠胃不能睡下。虽说肠胃不能睡下,但是由于大脑也处在困顿之中,想运行也运行不好。不运行吧有一肚子东西压迫着。由于这一肚子东西压迫,所有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种种的机能,都处在紊乱状态:欲做不能,欲罢不能。由于肠胃消化需要蠕动,肝功能也要动,相互挤压,产生气浪,这个气浪的影子就是梦。因此吃完饭就睡觉的人,易做噩梦,做那种恐怖的梦,被强盗追赶,或者被狼追赶,或者登悬崖峭壁,总在险境中。睡了一宿觉,早晨起来,还挺累。这样就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埋下很大的隐患。一旦因缘凑齐,就会衍化成病。我们身上的病,表面看来是这么这么得的,那么那么得的,其实说不定就是因为某天的一顿晚饭埋下的祸根。
吃鬼食,招鬼气。经常有吃夜饭习惯的人,好饿。当年我在五台山,有同一寮房的一个出家师父,比我大10岁,吃饭没饱,别人一顿饭吃两个馒头,他吃六七个,天天这么吃,还总饿。还问我:你吃这么点儿,不饿?我说,我要是饿,不就吃了么?他说,我这么吃还不饱,你看腿都浮肿了。我就注意他了,晚上九点多打坐时,观察到有一灵堂,死尸推过来了,来了个女的,戴着孝。这个人是上吊而死。我问他,你家吊死的人,是谁?他说,不是我们家,是我家的邻居,她帮过我家忙。我说,正是这个饿鬼跟着呢,看着是你吃,其实是她吃,所以没个饱。拜忏吧。起来穿衣服拜忏,第二天两个馒头一碗汤,不吃那么多了。因此这个夜宿食,容易招致饿鬼。
四者大小便利,不随时节
大小便利,也就是大小便。人都看重吃喝,而不看重拉尿。都讲吃好喝好,而不讲拉好尿好,见面之后,都问“吃了吗?”而不问“拉了吗?”其实,拉尿与吃喝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肠道,如果把它深入研究,关系到血液、大脑、肝、胆、脾、肺、肾。几天不吃不喝一般没有大问题,但是几天不拉不尿肯定出大问题。哪个事大,哪个事小呢?都说生死事大,但生死只是一回。这个拉尿可是天天有的,只要不死,就天天有。因此从某个角度讲,比生死事还大。但就是这么大的事,有几个能明白?当年杜甫曾问一位禅师,师父您如何修行?禅师回答说:“吃饭睡觉,拉屎尿尿。”杜甫说:“这个,三岁孩子都会。”禅师说:“三岁小孩明白,八十老翁也行不得”。不管是不是杜甫,是在说这个理。真得把这个搞明白,吃饭睡觉,拉屎尿尿,我们搞明白了没有?如果把这个搞明白,肠道通畅,能做到这个,是病没有。这个大便,怎么着才是正常呢?一天一次,大便的粗细跟自己的拇指差不多,才是对的。有毛病的人,不管血压高、脑血栓的,有几个大小便通畅的?蚊子没有消化系统,喝了人血就死。人能排,如果排不好,就出毛病。这个大便在肚里不能超过24小时,应该及时排出。如果宿便不能及时排出,便成为毒,对身体非常不好。一块花生米大小的粪便,燃烧起来,放出来的毒臭气能充满一间大屋子。可是宿便呢,宿便比花生米大多了,身体比屋子小多了,想想看,会有多大的害处!
人为什么不能及时排便呢?是因为肠胃不好,排便的功能不好。问题是为什么肠胃和排便功能不好呢?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吃禽类吃的。鸡鸭鹅鸽子等等的所有羽族类的动物,吃多了,就会闹这样的病。这是大家想不到的吧?这也是大家不会相信的吧?因为表面看来不合逻辑。殊不知,这才是真的逻辑。
这也是佛在经上讲过的:鱼在水里,见人来了,马上下沉,躲入深水中;但是鱼死后呢,死鱼必定上浮到水面。鸟在树上落着,见到人之后,马上高飞。但是鸟死后呢,定是跌落到地下。因此,吃羽族之肉,就跟身子下部的大肠、肛门有关,这个部位容易得病。比如便秘、痔疮之类;而吃鱼容易上火,头部的疾病往往与吃鱼有关。
因此大小便利,之所以称便利,是便则利,不便则不利。因此人在看重吃喝的同时,也要看重拉尿,有入有出才是对的,出入平衡才是好的,入多出少就出问题,只入不出就麻烦了。
心脏有毛病的人,大多数便利不正常。吕洞宾说:若想长生,腹内空空。若想不死,肚内无屎。
五者病时不随医教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这话乍一听是对的,其实是不对的,好像生病是应该的。人都吃五谷杂粮,不一定都得病。即便得病也不一样,各有因缘。但是要得了病,该让医生看还得让医生看。既然让医生看,就得听医生的话,吃药也好,还是做什么,都应该按时按量,遵照医生嘱咐。比如吃药,有时会有忌口,或忌荤腥,或忌生冷,别喝酒,别吃酸的,别吃辣的。或者别的注意事项。但是你不听,依然依着自己的欲望随便吃,随便做,该吃吃,该喝喝,这样也出毛病。比如有人血压高、脑血栓,有人给送了人参来,哎呀好东西,吃吧。该补的补,不该补的不能补啊,这叫妄受其福。
&&&&古人有不做名相便做名医之说,因为这是个好职业,可以治病救人的,悬壶济世,是积功累德的事业。因此古人特别讲医术和医德。但是现在的一些医院、一些医生,以盈利为目的,这就可怕了。原来的医生,是医生不是医死的,是安慰病人的,把脉的过程,问话的过程,诊病的过程,都是温馨软语,宽慰安慰抚慰,这也是一副药,且是非常重要的药,心药。病人还没吃药,病就先轻了几分。但是现在有的医生却是吓唬病人,早点干嘛去了,怎么现在才来呀?谁陪着你来的?你怎么还敢自个来呀?先把人吓个半死再说。开口便是住院吧,开刀吧。不管大病小病,用得着用不着&,先要全面检查。现在不是医生看病,是仪器看病。
有一年,有一家医院出了一件事,上了当时的报纸。一个危重病人,仪器显示,人死了。于是送到了太平间。结果,病人家属在太平间看到病人的脚好像动了一下。于是找到医生,医生说,真是闹鬼了,人死了怎么会动呢?在病人家属的要求下,重新测试,结果仪器显示出一条直线,没有了任何的生命征象。病人家属就对病人说:爸爸呀,你是真死了还是活着呀,如果活着你动动手指头。结果病人的手指动了起来。病人家属就不干了,找医院领导。最后一检查,不是人死了,而是仪器出毛病了,四根线断了三根。
医生有医德,才会有好的医嘱。好的医嘱,一定要遵守。不遵医嘱,有时也会有生命之虞。
六者不随瞻病教敕
意思是不听护士的话,宽泛点说是不听照顾病人的人的话。医生的话要听,护士的话也要听。因为是看护你的,是对你负责的。他对你负责,你也得对他负责。
不听话,缘于固执,个性强。比如病人,不该见的人不要见。比如仇人,应该避开不见。若是见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生气就麻烦。有的亲人也不该见,见面哭,伤心过度,也不好。总之要听话。听对你好的人的话。
这个脾气秉性,要把持住。《伍柳仙宗》上说:“命在一时,性在平日,经在我身,纬在我心。经纬合则身心泰,时日修则性命全。”经是竖的,纬是横的,经是贯穿始终的,纬是当下的,就像织布时的经线和纬线,经是固定的,纬是由梭子织成。生命与脾气秉性,组成了人的经纬,命是贯穿始终的,脾气秉性则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因此说“命在一时,性在平日”,命是一时造就,造就出来就贯穿始终,而脾气秉性则时时显露。这个生命的经与这个脾性的纬,要结合得好才行。“经在我身”,这个命就在我的身上,“纬在我心”,这个脾气秉性是在心上,一动心便动性。好的脾性是与生命相吻合的,是对生命有利的,因此说,“经纬和合则身心泰”,泰是安泰,平顺。“时日修则性命全”,天天修习,去掉不好的习性,则能保全性命。
七者强耐不吐
什么叫“强耐不吐”?就是人体为了平衡,有时是要吐的。吐指呕吐,比如喝了酒,吐出来就好受多了,一些东西吐出来,也就不会导致生病了。因此不要强憋着不吐。同时这个吐,还可以范围宽些,除了大小便利,一些向外排的,都可以叫吐。比如放屁、打嗝、打哈欠等,最好也不要强憋着。这样会得病,甚至会殃及生命。
正常的泻肚,也是好的。一天大便好几次,也不是坏事。凡是吐出来的都是多余的。在空腹禅期间,有的人就开始上吐下泻,有的人就害怕,其实这是好事,是在排病。不但空腹禅期间,甚至回去之后,在一个月之内,还有这样的现象,不用管它,绝对是好事。好事不好事,自己就知道,一是身上有劲,再是你看你的脸色,红扑扑的好看。这是在排泄不好的东西,清理身体内部的垃圾。
本来就不应该太满,无论什么都要欠缺点才好。比如最好的月亮是十三、十四的月亮,十五十六满了,物极必反,马上就要缺了。人的外吐,除了吐出身体里多余的东西,在心灵上也须这样。身体上的吐,是清理垃圾,心灵上的吐,是忏悔业障,把不好的心念倾吐出来。空腹禅期间调理身心,有很大程度上是在忏悔。忏悔就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众忏悔,从此断恶修善,弥天大罪,一忏即消。怕的是不忏悔。
有的人头疼,原来是与不孝敬老人有关,有的人脚疼,原来是吃猪蹄子吃的,原来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于是忏悔,再不敢了,再不这样做了。忏悔的结果非常明显,有的当即见效,多年不愈的病彻底好了。
秃就秃,瞎就瞎,不要忌秃护瞎。亮出来,也就坦荡了。不然的话,别人说秃说瞎,你总觉虚,心里不会安然。有什么事,有啥毛病,全部抖搂出来,自己一下子就干净了。人强耐不吐,佛经上叫伏藏罪恶,把罪恶藏起来,就像把垃圾盖起来一样,就会发霉、腐烂、生蛆虫。身上的病有好多是这样得的,满心的垃圾,满腹的烦恼,能不得病么?
对不起人的,伤害人的,其实是对不起自己,叫自己心里不得安稳,心里不安也是罪。你得罪了别人,别人惹你你受罪。没人惹你,你心里不得安稳,也是活受罪。全倒出来,自己给自己清理干净,就好了。
要想身心安乐,先有一个好的心理。这个心理,也需要保养,比如你买辆汽车,会开的十年二十年开不坏。不会开的,三天就开坏了。人要心底坦荡才是,可是人总喜欢发愁。国王坐王宫里,想的有没有人侵略我呀,有没有大臣谋反呀。一个要饭的,晚上刚吃完,就愁明天,明天到哪吃呀?国王和乞丐,忧愁的事不一样,但留在心里的痛苦一样。
八者夜行。以夜行故,恶鬼打之
夜行遭鬼打,大家可能以为这是笑谈,有谁见过鬼?其实我们好多人都遭过鬼打,只是不懂,不这么认为。比如爱感冒的,晚上的时候,突然一激灵,感冒了,这其实就是遭鬼打了,哪怕是在被窝里。还有吐酸水,眼花,有可能是遭了鬼打。鬼打你,你也看不到鬼,但是病到了身上了。
人的生活要随时,这样跟农民种庄稼一样,随着农时才有收成,违背了农时就没有收成。早晨6点到中午12点,为阳中阳,这个时候人不应该睡觉。这个时候睡觉的人,经常处在昏沉中,没有力气。中午12点到下午6点,是阳中阴,可以休息,到不要多,三四点休息一下可以。下午吃东西,对大脑有损害。下午6点到夜间12点,为阴中阴。人属阳,鬼属阴,人到了休息的时候,鬼到了活动的时间。因此走夜路,夜间活动,其实是侵扰到了鬼,因此好多见不得人的事都是在暗中干,因为这属于鬼事,不属于光明正大。你看那个夜总会、红灯区等等的,都在夜间热闹,这里干的都是鬼事,是鬼干的事,离鬼不远。人跟鬼本来阴阳不搭界,互不干扰,但是在鬼活动的时候,容易冲撞到鬼,冲撞到鬼,难免遭到鬼打。你不惹他,他不打你,你惹了他,就不保险了。
因此人到夜间,最好是安住的好,不要与鬼同行。不得已才走夜路,走夜路就要注意,遇到刚烧过的烧纸,最好别踢它,容易招鬼。晚上大小便的时候,哪怕是在自己院子里,也应该先咳嗽一声,有个响动,免得冲撞到鬼,不能随随便便。因为饿鬼以脏东西为食。在胡同里走着走着,觉得有人拍了一下,那说不定就是鬼打呢。还有看这个电视剧,演绎往往是七情六欲,特别是还有恐怖片、惊悚片,人沉迷在里面,跟着剧情走,跟着电视里那个虚影子走,心里有了鬼,也容易遭鬼打。
人要尊重一切,鬼也要尊重。你不尊重他,扰了鬼,冲撞了鬼,有的鬼嗔恨心重,一下子就可以把人打死,或者让人得很重的病。
一般遭到鬼打,也不必惊慌,读读经,烧点纸,念念咒,一般就会好。如果不明白,到医院去,也检查不出病来。我曾经遇到过一个遭鬼打的人,恶心,吐酸水,其实,念念咒,诵诵经,把酸水吐出来就好了,结果送医院了,医院检查不出毛病来,赶紧递红包,说是脑血栓,抽骨髓一验证不是。怎么也得落实个病名呀,落了个毛细血管出血。问题是病名好说,但病不好治。
大家走夜路时,可以念佛念菩萨,还可以持一个咒,持此咒,可以避免遭鬼打。咒语的发音:唵齿临。同时结手印:拇指掐住无名指根。一路行,一路念,包你无忧。
九者房室过度
房室过度,即是房事过度。“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只要跳出围墙外,不是神仙寿也长。”佛陀讲,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欲望不除,尘不可出。人的欲望里头,这个色欲是很可怕的。佛陀在《楞严经》中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佛还说:“淫欲恶法,正是生死之源,障道根本,理应制断,令梵行清净故。”因此学佛,须受五戒:杀盗淫妄酒。特别是邪淫,罪业很大,必须要戒除。
人活精气神,何谓精气神?肾气为先天之炁,吃五谷得的气为后天之气。这个肾炁动而成阴精。所谓的性欲,即是这个阴精在作怪。若想长生,必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不让阴精外泄,而是转化为气,转化为神。说简单点,修道的过程就是一个“聚精会神”的过程。精不外泄,与神相汇,乃成资粮。“一口饭,一滴血;十滴血,一滴精。十滴精,一滴气;十滴气,一滴大脑;十滴大脑,一滴骨髓;十滴骨髓,一滴甘露”,甘露好,却是由精气凝成。中间的精气一外泄,则甘露无望。因此,有句话叫“低级下流”。“低级下流”,不是骂人的话,而是道家真言,是说这个肾中这个阴精,如果能够转化为气,则是高级。如果下流外泄,则成低级。“顺者人,逆者仙”,顺着流下来,生人;逆着升上去,成仙。就是这一点精气,上成佛道,下成众生。众生即是烦恼,因此为低级。因此须节制淫欲,避免房事过度。此乃保命之法。
房事过度,还联系到住处,住处不安宁,也能影响到人的生命。现在都是买商品房,也更应该注意,要了解建房子的这个地方,是吉是凶。比如古战场、监狱、枪毙人的地方等等的,这样的地方多有冤魂,人住在这里,会不安宁,总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招病招灾。
以上是短寿的九种因缘,还有好些,虽然没有归纳到这九种之内,也属于有问题的。比如有的人,有病,浑身难受,到医院里检查不出来。还有的医生看出来了,但没有药,到处抓不到药。这就是生命障碍。
还有的人福尽命不尽,或者命尽福不尽。啥叫福尽命不尽?比如要饭的,没吃没穿,穷困潦倒,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岁数很大了就是不死,这就是福尽命不尽,活着受罪。啥叫命尽福不尽?有的人有钱,有地位,有房子汽车,什么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短命,很年轻就死了。
因此人要修福,福怎么修?安好心,做好人,行好事,积德行善、广行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得财,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平安。有德没德有福没福,平常看不出来,到有大灾大难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比如地震、海啸等,一下子死好多人,但是毕竟有好多人不死。别人逃不出来,有福的有德的能逃出来。
什么叫有福?钱只是一个方面。有钱的人有了享福的条件,但你能不能享受还是个问题,比如你的心态不好,脾性不好,点火就着,虽然有吃有穿,但能叫幸福么?心里不清净不叫有福,身体有病不叫富贵。富贵和有福,其实是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平和,心理安详,心理清净,这样的人才叫有福,才叫富贵。
佛法在世间,生活中体验。清净即是佛法,富贵即是佛法,结合着九种因缘,来思考忖度,想想应该怎么活,其实怎么活就怎么死,一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因此人不敢不慎重。
身体的秘密
我们生病,是因为有这个身体。正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太玄真人云:“父母生前一点灵,不灵皆因结成形,成形罩却光明种,放下原来彻底清。”本来我们的心是一个灵体,“不灵皆因结成形”,正是这个身体,成为了累赘,使得我们飞升不起来了。也正是这个肉体,让我们下坠。让我们下坠不说,还让我们这样那样,因为它生出了好多的是非,因为它造了诸多的业障。因此说我们非常爱惜的时常让我们神魂颠倒的这个身体,其实真的不是个好东西。
但是这个身体是怎么来的呢?
人在投胎之前的灵魂,叫中阴身,没有形体,只是一股气。这股气在冥冥中游荡,无依无靠,是一个游魂。这游魂也和人一样,有着欲望,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跟人的爱憎是一样的。中阴身如果没有色淫妄想,不会来投胎。游魂在游荡中,遇到的所有也是与他有缘的,是依前生之业缘,随业受报。
男女在行淫时,淫根摩擦,会散发出微微的黄光,有缘的能看见,修行人能看见。这个游魂在空中,一团漆黑,不着边际,又冷又饿又无处去,突然看到亮光,自然奔光而去。游魂见男女交媾,忽动情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一动念,就投奔过去,在母亲那里就坐胎了。因此说,单单男女的精子和卵子相结合,并不会长生新的生命,必须是三缘和合才行,即自己的灵魂与父精母血。因此世上有的人会不生育,不生育的现象表明,并不是男女结合想生孩子就能生孩子的。只两厢情愿不行,必须三厢情愿才行,必须有儿女缘。特别是一些堕胎的,孩子来时,不要,待到想要时,孩子却不来了。为什么?因为有缘的已经来过了,如果没有另外的有缘的了,就来不了了。因此不能随便堕胎,堕胎是男女二人的独断行为,没有跟孩子商量,是违背孩子意志的,因而是不好的。
胎儿是占父精母血为己有,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此说我们这个身体是虚妄不实的。因为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所以会随缘而变。生老病死,就是人遇到种种缘时发生的变化。
人因情想而生,体现的就是个淫欲心。欲界众生,都有淫欲心。猪、马、牛、羊、猫、狗、鸡、鸭等,不用教,淫欲事都会,因为本性上有。牛马比君子,人也是一样,淫欲的事不用人教,自然就会。在大街上见到有人搂搂抱抱,也愿意看。正是这个淫欲心,让游魂见淫起意,遂有投生之事。念佛修佛,就是为了修清净心,断了淫欲,不想这个事了,所以就不投生了。
孤魂游荡,又冷又饿,进了母胎就不冷了。但迷魂汤也是这时候喝的,本来这个中阴身是很灵性的,“父母生前一点灵”,一投胎就不灵了,就是因为喝了迷魂汤。何为迷魂汤?母胎里那羊水不就是迷魂汤么?一喝这个迷魂汤,前生的事都不记得了。
这个胎儿坐胎母腹,被一个胞衣包着,处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就是在大肠、小肠中间,可以说是被屎尿包围着。这时候的胎儿如处在地狱,特敏感而又不能自主,什么都得受着,因此叫胎狱,如在地狱中一样。当母亲吃一个热的东西下去的时候,他就好像是在镬汤地狱;当吃个寒冷的食物下去的时候,就好像在寒冰地狱;当母亲要坐下来的时候,是一种挤压的感觉;走路的时候就好像在桩臼地狱,有木桩把尸体打烂的感觉。所以说,在母腹中的这十个月非常痛苦。等到要出生的时候,被业风一吹,头朝下、脚朝上,这叫倒悬之苦。从母亲的尿道,非常狭窄的地方挤出来,一接触到外面的空气,就如风刀来割,所以小孩一出生,便会哇哇大哭。
胎儿在母腹中,一天天生长,由无形到有形,先是几个气泡样的东西,慢慢分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筋骨皮肉等等,以七天为期,在每一个七天里都会有不同的状态,佛在《入胎经》里说得非常详细,有兴趣者可以参看。
&&&&人们常说,夫妻是缘,无非善缘与恶缘;儿女是债,无非是讨债与还债。你看那对父母好的,非常孝敬的,百依百顺的,那是来还债的;那不听话的,让父母操心费力,处处违逆父母的,甚至败尽家产的,那定是来讨债的。大部分儿女是恶缘,来讨债的多,好的不多。特别是现在的儿女,听话的能有几个?多是来讨债的。这也别怨别人,都是自己前生所造的孽债。
学佛的断掉情脉心理,就能了生死。有盼望儿女的心,就离不开身。在梁武帝时有个志公禅师,有人娶妻,请他去。志公禅师进了屋,就说:“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大家来贺喜,我说好叫苦。”志公禅师修得好,能看得清楚:原来,这个奶奶死的时候,因为一生做善,死后本应生天。只因惦记孙子,所以,很快转生投胎为人,她不是总想着伺候孙子么?随缘成了孙子的媳妇,所以是“孙子娶祖母”。“猪羊炕上坐”,原来养的猪羊,现在都转化成人,坐在这里吃饭。而锅里煮的那些猪羊肉,都是原来的六亲眷属。人生就是业力牵引,因果报应,今生你吃它,来生它吃你。
人世间喜怒悲欢,这样热闹,其实是一场连着一场的滑稽剧。
腠理与三焦
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但它并非是机械组合,而是非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非常精密,分为几大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等,相互连带,相互依存,各行其道,却又密不可分。
我不是学医的,更不是学医学生理的,在这方面我懂得不多,因此我不可能细讲生理结构,或者医学原理。我只是简单地讲人的身体得病的机缘,涉及到的我会讲一些,涉及不到的我就不讲。人的健康与得病,与身体上的腠理和三焦有很大关系。
腠理是什么呢?从宏观来讲,是单个细胞簇拥在一起,形成了覆盖全身的细腻的表皮。从微观上看,每个细胞之间有细微的间隙,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细微的缝隙就是“腠”。理呢是指表皮上的汗毛孔和纹理,这些纹理就是细胞之间的间隙,纹理所在也就是间隙所在,也就是腠之所在。简单地说,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腠理作为人体组织的一部分,与体内脏腑气血有密切的关系。《素问》说:“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意思是说清轻无形的能量通行在腠理之间,沉淀有形的物质储存在五脏之中。
  《灵枢·论痛》指出,人体“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腠理的疏密与三焦元气和主一身之表的足太阳、膀胱有密切的关系。《灵枢·本藏》说:“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肾阳衰减,腠理也变得稀疏。《灵枢·天年》上说:“40岁,五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
  《金匮要略》上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充斥在体表腠理之间甚至散发到体外的气,中医叫做卫气,是保卫、护持的意思。卫气的来源一是人体元精所化,通过三焦散布到腠理,二是水谷经过消化,加上呼吸的清气,通过肺的宣发,散布在体表。
  人身上的这种气,一般人看不到,但可以感觉得到。比如一个人来到面前,是潇洒帅派,还是老气横秋,是喜气洋洋还是死气沉沉,一眼能见。
 腠理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
人得病不得病,这个腠理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老年体弱者容易得病?卫气衰了,就是说人的护城墙薄弱了,外敌可以乘虚而入。这个腠理,就好比大气当中的臭氧层,你看全世界争权争霸,争夺资源,胡乱开发,乱砍乱伐,这个臭氧层遭到破坏,天气也变恶劣了,各种自然灾害多了,就像人得病一样。何为臭氧?冰箱里打开里头有臭味,氟利昂就是臭氧。
糖尿病、血压高,某种程度暴饮暴食,跟这个腠理有关系。腠理是保护皮层的,腠理不被破坏,身上没有异味,腠理破坏了,身上会有异味。腠理被破坏了,怎么修复?如果总是暴饮暴食,好比是气球打气打多了,将要撑裂了,怎么修?其实,不管多重,只要少吃,一度时间内,就会恢复腠理功能。
人的外气足不足,跟三焦、五脏都有着极大的关系。
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人的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除了三焦,还有四大海。头部为脑海,胃为水谷海,肝脏为血海,丹田为气海,又叫命腑。
《西游记》里讲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本是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拿在孙悟空手里能随意大小。海是生命之海,定海神针是主宰生命的东西,人有四大海,神针是什么?是不是人的精气神?这《西游记》不是一般的小说,孙悟空被压在五蕴山,白龙马代表精气神,猪八戒代表贪欲。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如来佛的手心在哪里,自己的心就是,如来藏性。
三焦、四海,体现着人的生命体能。四大海必须充盈才行,三焦必须和谐才行,四大海充盈,三焦和谐,定然是腠理坚实细密,人血气两足,有精气神。
人活一口气,这个气与丹田有大关系,这个气与肾脏也有大关系。人有先天气与后天气,先天气在肾脏里,因此肾为生命之根,是托底的。肾气足,阳气足,肾气不足,阳气不足,就肾气虚。人的肾气不足身体不会好。后天气是人吃五谷得的这个气。道家修道,修的是这个气,先天气由哪里来?肾脏产生精,就是精液。这个精液如果不流失,通过调理气息等等的方式,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久而久之,人就达到长生不老。但是,人的情欲起来之后,往往控制不住,这个精就会外泄。因此道家说,“顺者人,逆者仙”,顺着人的情欲走,男女一结合,这个东西能生人,逆着走,向上行,化成气,上与神合,就能成仙。人们都说低级下流是骂人的话,其实不是,而是说的精气,下流的方式,是随着情欲走了,是低级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饭前吃药还是饭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