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大会选手自我介绍里的选手都是记忆超强吧!请说对or不对。

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
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
【www.ruiwen.com - 诗词】
  《中华好》是一档中国传统诗词记忆大考验的大型季播节目。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娱乐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电视包装手法,通过寓教于乐的轻松形式,打造出一档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节目盛情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文化大师王凯担纲主持。另外有两位诗词专家做为节目的评点顾问。节目将选出100位诗词记忆达人作为选手,集合六位有文化的各界明星作为守关者。如果达人闯关成功,即可获得某样奖品。通过抢答、对战、终极挑战等一系列紧张而又充满乐趣的环节,决出本场的优胜者,可得到一定金额的助学奖金。
  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观感
  昨天晚上,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实现首播,因自己是一个诗词爱好者,对节目的播出特别关注,昨晚也是十点之前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和儿子一起看完了全场。节目整体效果还不错,主持人和守关嘉宾很机智,笑点频出,大学士点评不多,但有点睛之妙,文化意蕴十足,选手们也很给力。在这样一个喧浮的时代,相信这档栏目会带给观众清新和愉悦,享受诗词文化的滋养。
  好的方面就不多说了,仅就昨晚的观感,谈一谈自己对《中华好诗词》节目的忧虑:
  一是可持续性不强。这档节目主要就选手和嘉宾对诗词或者名句的记忆力进行考察,并且语速及诗词对句往复频率较快,仅一期节目就已经涵盖了百首左右的诗词作品,而老百姓耳熟能详或者说比较普及的诗词作品恐怕不会超过两三千首,那如果节目是每周一期的话,不到半年,这些诗词名句就可能被用光,面临素材危机。如果重复考察,观众难免会感到枯燥无趣;如果考察一些过于生僻的诗词,嘉宾和选手又很难对答,观众也会不甚了了。
  二是缺乏悬念。以往较成功的综艺节目,很大程度上在于制造悬念,让观众时刻都提心吊胆,充满期待。如《星光大道》、《中华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等,通过层层闯关,悬念一层层增强,观众也牢牢被吸引住了。而《中华好诗词》采取选手闯关方式,和六位嘉宾PK,获胜一位即可获得一千元奖励,一旦失败即被淘汰,悬念感不强,观众无法跟随选手的比赛而产生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跌起伏。
  三是无法诞生平民英雄。现在的娱乐节目,民众参与度较强,因为节目中可以诞生大量的平民英雄,只要你有才华,就可以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星光大道》和《中华好声音》以及之前的超女、快男,皆是如此,很多平民成为英雄、明星,可以有很多观众进行追捧,自然收视率和热度会上去。而《中华好诗词》采用选手闯关的形式,每期一百位选手中,也仅能够有四五位选手能够站在PK台上进行展示,而且一旦失败就淘汰,无法继续闯关了。观众即便喜欢某位选手,也无法继续追随。嘉宾失败后还能复活,曝光率超过选手太多,所以客观上形成一种局面,节目的主体定位和焦点在嘉宾而不在选手上,嘉宾的戏份上去了,而观众所期待的平民英雄诞生不了。
  四是不够刺激。但凡闯关类的节目,奖金设计都是非常诱人的,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奖金的刺激作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清零环节,就使得选手和观众都为之纠结。而《中华好诗词》的奖金设计,通过观看昨天的首播,就明显不过刺激。大部分选手都仅能PK掉一两位嘉宾,赢取的也仅是两千块钱而已,很少能有选手走到最后的环节。而且没有奖金的清零环节,观众的纠结也就没有了。最后的填字游戏存在一定难度,选手需要一定的时间考虑和思索,然后才能够去填字。从时间设定上看,没有留出让选手思索的时间,仅仅两分半钟完成填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首播只是开始,如果节目想走得更远,实现制作的初衷,还必须加以改进和完善。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放缓节奏。从主持人的语速及对句的速度上都要放缓,唯有缓才能匹配诗词的特点和文化特质,就如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虽然节目很慢,但一样惊心动魄,如果文化类的节目节奏太快,就有些闹的感觉了,就显得娱乐化更强一些了。
  二是改进闯关环节。增设复赛、决赛等环节,增加优秀选手的返场和曝光度,使节目能够增加悬念,得到很好的延伸和拓展。为增强节目的可持续性,在对句比赛环节,不应仅仅考察选手和嘉宾对诗词名句的记忆力,而应多增加一些背景知识、诗词常识等内容的考察,丰富节目的内涵。
  三是主体定位在选手上。嘉宾应仅作陪衬,增加选手的自我介绍等内容,展示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与诗词的缘分、和诗词相关的等。增加选手挑战的环节设置,严格设定思考时间及最后计时,而不是立刻倒数,适当减缓节目的节奏。增加选手答题困难时的求助等环节,这样不仅给选手以希望,也给观众以希望。使节目可以诞生平民英雄,增强节目的可看性。
  四是增加大学士的戏份。大学士的设计和地位很重要,应增加点评的环节,不仅仅是在选手求助时提醒和施援,而是多对诗词背景、诗人故事、涉及典故、解释等进行介绍和阐释,发挥大学士的最大作用,这也是最符合《中华好诗词》节目设置的初衷,娱乐的同时,能够为观众普及诗词知识,弘扬传统文化,让观众和诗人们的家国情怀产生共鸣,获取启迪。还可以对主持人、嘉宾和选手在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对诗词中个别字的错误发音进行纠正,借此普及汉字古文知识。
  五是增加奖金的刺激度。设置清零环节,挑战可以继续,但一旦失败奖金清零。也可以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最后大奖要丰厚,难度是必要的,但填字游戏应当预留给选手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设定限时让选手进行填字,这样更加合理,也符合诗词的特点。
本文来源:
瑞文网 ruiwen.com 版权所有《中华好诗词》第五季 王者归来(全文)_网易新闻
《中华好诗词》第五季 王者归来(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千呼万唤始出来,自是王者带笑归。作为全国诗词类文化节目的开山鼻祖,《中华好诗词》第五季即将于8月5日21点15分在河北卫视华彩开播。新一季节目从形式上回归常规赛,来自各行各业的诗词梦想家将在绝美的“苍穹”造型舞美之下重燃战火。并且节目在坚守初心的同时也将呈现出新的惊喜和变化。一、一直在改变从未悖初心自2013年开播以来,《中华好诗词》就坚持将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诗词”作为节目的核心,“我们曾经将诗词拉下所谓的神坛,让观众觉得诗词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么在第五季的节目中,我们不只要拉近观众和诗词的距离,更要带他们一起感悟诗词之美”,谈到新一季节目的制作理念,《中华好诗词》总制片人杨宝昆显得信心满满。1.“苍穹”舞美恍若云端“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这两句诗形容的是河北定州寺塔,也是好诗词第五季“苍穹”舞美的灵感来源。杨宝昆说:“这两句诗并不有名,甚至不知道作者是谁。但却有一种既优雅又磅礴的气度,很形象,很有画面感、可视感。”所以本季舞台以中国特色文化符号“祥云”为主要元素,整个舞台距离地面2米搭建,配合穹顶大面积的LED屏幕,以及多层次矩阵灯光设计,营造出一种恍若云端的浪漫感,充满诗情画意,仿若空中楼阁。2.赛制升级擂主回归《中华好诗词》节目历经4载,已播出6个赛季,包括4季常规赛制节目,以及特别季“诗词王中王”和大学季“恰同学少年”。节目的舞台上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诗词名人,如白茹云、陈更、李四维、孙东辉、楚凌岚等。在第五季节目中,当挑战选手依次战胜5位明星关主成功通关后,会有3位往季的诗词擂主重返舞台等待挑战,挑战者可在3位诗词擂主中挑选一位进行终极对决,挑战难度升级,比拼精彩加倍!3.题型创新带入感强第五季节目新增了表演题和图片联想题,壮大了《中华好诗词》的题型家族。表演题取名“戏说真伪”,选手一边观看基于历史的情景表演,一边找出表演者台词中预先埋设的有关诗句、历史、典故的错误,通过抢答的方式来决出胜负。图片联想题则是通过大屏幕上展示的渐变图片,让选手联想猜出相关诗词,这种题目考的不仅是选手的诗词储备量,还有他们实时“开脑洞”的反应能力。4.平凡选手激情燃梦本季好诗词的选手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既有名校博士,又有海归精英。从天才少年到二次元少女,从下岗工人到异域才子;有获得过《中国成语大会》亚军的“邯郸四美”白话灵犀组合;有过目不忘“最强大脑”的11岁“世界记忆大师”;在新一季节目选手的选择上,栏目组兼顾到了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元的选手角色,给节目团队包括我带来了新的期待。每一期录制都会给我一种感觉——原来这个世界那么大,有这么多不同的人都爱好诗词”,杨雨表示全新的选手面孔是新一季的一大亮点。5.明星学者倾情加盟在第五季的节目中,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和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将担任大学士,组成超强智慧团,为大家解开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分享他们对每一首佳作的独到赏析,为观众和选手指点迷津的同时,一起领略诗词带给我们的美好。除此之外,每期节目都会紧扣时下热剧、热点,邀请明星达人全力助阵,第五季第一期录制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易学习、周正的饰演者黄品沅、纪帅就空降现场展现超强诗词功底,诠释诗词魅力。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放眼全国卫视乃至央视荧屏,虽然诗词文化类节目蔚然成风,但很多新节目起用的选手,都是从《中华好诗词》赛场上历练出的诗词达人,一些题型的设置,也大多脱不开《中华好诗词》的影子。而好诗词成功自有无法克隆的秘密。1.原创《中华好诗词》是全国第一档尝试将中国诗词文化与娱乐形态相结合的节目。其班底源于河北卫视最早的《明星同乐会》综艺团队,本着综艺的基因与理念,他们将掉坑、素人选手挑战明星关主等娱乐元素融入文化节目,“胜留败落”,真实的悬念,真实的掉坑,真实的“吓一跳”,用娱乐的方式让节目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从而看着过瘾——“守住文化的核,保持综艺的壳”,是她的原创。《中华好诗词》的原创体还现在方方面面,题目的原创给节目的可看性加了很多分。比如沙画题、图片题、视频题、成语题、诗句填空题,以及被央视“诗词大会”演绎为“飞花令”的主题题,都打着原创的烙印,诗词游戏环节,也不乏原创的智慧。比如,从小强填字改进而来的“合纵联横”;比如,一个比划一个猜的“心领神会”;比如,诗词对战的“棋逢对手”;比如,率先抢答7道题获胜的“龙争虎斗”,等等,都采用原创的模式。2.创新在网友评价中,《中华好诗词》是一档“良‘新’节目”,每一季都会让人耳目一新,事实上每一季的《中华好诗词》,也一直都在原创的基础上尝试着“微创新”,在保持骨架不变的前提下,力争将血肉做得更加丰满,更有新意。第五季节目在策划录制之初,就备受领导重视,河北广播电视台多次召开专题论证会,武鸿儒台长明确提出,要增强节目的“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让新一季“好诗词”焕发新活力。在第五季节目里,为了让好诗词有形、有声,丰富其美感,节目组强化了在诵读中领悟诗词之美。第一期节目开场就经过了反复的推敲。讨论了旗亭画壁、击鼓传花、曲水流觞等很多方式之后,最终确定为“诗词版桃花源记”。主持人王凯化身“捕鱼人”缘溪而行,“苍穹”之下,舞台之上,祥云缭绕、桃花十里,所有人都置身在梦幻的世外桃源,共赏诗词之美。3. 新奇“让诗词好玩起来”是节目组由始至终所追求的节目效果,“文化为核,综艺为壳”这八个字在节目组内部也时常被提起。每一季节目的创新都是在原创的基础上,创新出新奇的点来留住观众。杨宝昆谈到,为了平衡节目的娱乐性与文化性时,节目始终坚持十二个字,即“外松内紧”、“深入浅出”、“相辅相成”。“外松内紧”说的是节目组出题的严谨性,轻松的游戏氛围下是对每一题答案正确性的反复考量。如同《中华好诗词》的大学士——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所言,“《中华好诗词》的娱乐性是体现在它的出题形式和环节设置上,但它从不恶搞诗词,始终对诗词怀有一种至上的敬畏心,每道题目都力求严谨。”节目中,大学士起到的是答疑解惑的作用,不同于严肃的课堂,节目组要求大学士“深入浅出”地讲解诗词,用好玩的点来带动诗词的赏析。“以文化为内核,以娱乐为手段”,经过四年的实践,节目组深觉这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的。“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华好诗词》第五季淡然怀揣着“在云端”的憧憬,寄寓着每一个“诗词人”的情怀,相信新一季的王者归来,将继承往季的初心,为观众奉上一场浸润心灵的文化盛宴,引领观众醉心徜徉诗词的桃花源。参赛选手介绍成语女神-----白娟年龄:24职业:邯郸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大四学生 & 家乡:张家口 &&现居:邯郸魅力点主打点:成语女神性格:“傻白甜”,古灵精怪。资料故事:1、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亚军“白话灵犀”成员。凭借强大的记忆力、反应力和现场表现圈粉无数。被观众称为“小白兔”。2、用成语形容大学士和主持人。赵忠祥老师,毫无疑问就是“龙章凤姿”有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简单来说就是又好看又有才。杨雨老师,“林下风范”,苏轼一首诗里面有写:“谢家夫人淡丰容,肃然自有林下风”跟杨雨老师很贴合的地方就是娴雅又大方。郦波老师用“通儒达识”这个词就是知识渊博又明智达理。形容王凯用“童山濯濯”这个成语挺合适,童在这里不是年轻的意思,是形容山上不长草木。3、成语有趣的知识。最长的成语16字,比如“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最短的成语3个字,比如“半吊子”“耳旁风” “挖墙脚”“铁公鸡”“母夜叉”等等。军中赑屃----倪霄汉年龄:26职业:国防大学硕士 副连级上尉
&&&家乡:江苏盐城& &现居:北京诗词量:A&& 身高:173魅力点:上过战场的真正军人,曾任特战分队队长。学识丰富:本科为人民大学哲学和历史双学士,硕士为国防大学军事运筹学专业,即数学、计算机和军事落点:人民子弟兵----倪霄汉资料故事:1、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硬汉军人。从军五年,身体素质、业务能力超强。一百米外用枪射击硬币,1分钟80个俯卧撑等。在执行任务期间,任特战小分队队队长,敌人闻风丧胆。2、国家安全的保卫者。执行任务期间,为保证人民安全,24小时全副武装,睡觉时仍需要带着三十多斤的装备:包括金属板防弹衣、子弹带、手榴弹、钢盔,根本无法翻身,如此持续3个多月。3、外号赑屃(bìxì)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一种神兽,被称为赑屃原因之一是两个字拆开谐音“背背背死背背背”,就是背书特别疯狂,最疯狂的一次是北京人文赛备赛期间,曾经十五天背了三十几本书;原因二是传说中摸赑屃可以有好运气,在读本科期间,人民大学坊间曾经流传“拜赑屃,得高分”,一到期末考试前,各个学院的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学弟学妹们就会带着书来问他某个学科怎么复习怎么快速记忆该学科的考试内容。4、文武双全文史知识储备一流,问起是否和曾经参赛的人大选手郝兆源、帅克相识,回答说:“曾经是他们人文知识竞赛的辅导老师和评委”,知识量可见一斑。人生坎坷,热爱诗词的足疗师---李金凤年龄:33职业:足疗师& 家乡:山东郓城&&& 现居:济南& 身高163& 总结:诗词量A- (开朗 表达不错 唐诗300首 宋词100首熟练) 文化:小学五年级小片关键词:不合时宜访谈点:1. 主持人接着小片点问,为什么在同事眼中是“奇葩”?为什么形容自己“不合时宜”?李金凤现在在济南某机构打工,是一名足疗师。平时工作之余会拿起诗词书,同事们都说“你的精力用错地方了”。(选手自己引出)但其实我一直都有这种文学梦,小时候我也是个学霸的,但是念到五年级就辍学了。2. 家里重男轻女,经历坎坷却不像命运低头。(人生经历)主持人问,既然你这么好学,为什么没有继续读书?(选手以轻松口气描述)因为一个人生路口的抉择吧。家里有三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农村家庭,但一家都是学霸,但是家里穷,当年哥哥考大学失利需要复读一年,家里需要多掏3000元学费。当时我十几岁吧,也不大懂这些事,只知道哥哥读书需要钱。有一天,爸爸(妈妈)脸色特别不好,把我叫过来说……十几岁(具体数字)就出去打工补贴家里。后来哥哥和弟弟都考上了大学,哥哥在陕西农业大学,弟弟在山东科技大学,我特别骄傲。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爸妈和我哥还在因为这事感觉亏欠我的。今年过年,哥哥回家喝醉了酒还会说“我欠妹妹的,怎么也还不完”。【此处插面对生活苦难的一种豁达感悟一句话】诗词成了她跳脱平凡生活、延续自己最初梦想的一个最简单的途径。3. 延展,归拢往季基层选手赵老师做延展:在我们好诗词的舞台上,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人的故事,但是他们身上共同的地方就是对诗词的热爱。比如第三季的白茹云(第三季第三期)、第四季的郭立峰(第四季第四期),因为他们的出现,我们……王凯:电视播出时,你的同事不会再觉得你奇葩了。4. 孩子一起来现场看节目孩子作为留守儿童总是会羡慕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其他小朋友,这次来上节目,李金凤希望,也能让其他孩子羡慕一回自己的孩子。
本文来源:网易河北
责任编辑:杜佳_HB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华好诗词第五季总决赛——人文情怀的胜利
​中华好诗词第五季终于落下帷幕了。正如凯叔所言,这里是文化的乌托邦,诗词的桃花源。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诗词之美,更让我们在诗词之外,感受到了场上选手因热爱而生出的一种流淌在血液中的人文情怀。这种人文情怀,有依依不舍,也有惺惺相惜,有积极进取,也有乐在其中,有对决期待,更有包容豁达。尤其是四强选手的诞生,更让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人文情怀的胜利。
可以说,进入总决赛的六名选手,哪个不是胸藏文墨,哪个不是腹有诗书。但是,为什么偏偏是异才和霄汉被挡在了四强之外,除了选手自身的客观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是天意使然。是上天在告知我们,诗词到底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让我们变成怎样!
前四名选手与异才和霄汉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放得更开,他们更享受其中,他们更具有人文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与诗词本意的合拍,让他们走得更远。
李绅,真正的无冕之王。他就是纯粹来享受过程的,不嗔不恼不狂不争。非但不争,估计大家都能看出来,和博文的对决他就是有意相让,把探花拱手送给了博文。即便跟舒敏的对决,谁又敢说这家伙没“自废武功”呢。但李绅的放水我们欣然接受,惺惺相惜,他用大情怀把这四个字落在了实处。谦谦君子,淡泊名利,这份潇洒与豁达,不正是“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最佳写照吗?
毕凯,为爱而来,当然会比其他人对比赛结果有一份更多的期待。这是动力但更是压力。换做旁人,或许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这种躁动。可是一身书卷气的毕凯始终是那么的气定神闲,把“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番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去强求结果,却认真地对待每一个过程,抓住每一个机会。正是这种读书人的淡定让他反而爆发出了最强大的小宇宙,不敢说运筹帷幄之中,但做到了决胜千里之外。。不知残雪里,已有暗香来。这暗香,相信比冠军来得更加美妙和精彩。
博文,看得出诗词对她而言已经超越了热爱,诗词就是她生命或者说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渴望和李绅对决,又希望李绅夺冠……获胜后强要来的一个拥抱……选手离场时潸然而下的眼泪……对小若祎的关爱和微笑……等等这些镜头一遍遍回放在眼前,才情面前,才,已经不再重要了,那种种因诗词而生的率真之情,让博文本身已经化为了让人动容的诗句,这样的女子,又怎能不得到上天的偏爱。
舒敏,放松之外还是放松。比赛对她来说就是一场游戏,胜又如何败又怎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不可攀的目标,快快乐乐品味过程,把心完完全全用在诗词之上,所有这些赋予了舒敏一份难得的纯净。诗词本该就是纯净的,与纯净的不期而遇让她心无旁鹫,把想法太多的人们远远甩在了后面,这就是诗词真正的力量。
与这四位选手相比,霄汉把游戏场当做了战场,太过执着地总想“歼敌”,少了一分文人的坦然,多了一分军人的使命感。人枪合一需要苦练得来,可人诗合一只凭苦练总还是缺些什么,这可能就是追求“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职业军人面对风花雪月永远的短板所在吧。不过,不需遗憾,不需改变,霄汉,你是战狼,你的战场不在这里,星辰大海才是你驰骋的天地。
至于异才,杨雨老师对她说的一番话已经能说明问题了。每一场比赛她都赢得并不轻松,总感觉她是在承受煎熬,看不到诗词给她带来的愉悦。我以为,她真的是输在了情怀上。或许诗词对她来说就是一份必须要面对的职业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或许就是她和其他选手的区别所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好诗词观感【中华好诗词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1,345贴子:
好诗词观感收藏
才发现“中华好诗词”不久,真是大饱眼福,那些博学多才的选手令人叹为观止。哥没事儿也常诌两句诗抒抒怀,自己个儿还觉得怪不错的,跟节目里的大神一比,自愧弗如啊。往回翻了很多期看,应该说是非常精彩,但看多了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背诵的环节占比太大了。博闻强记是很好的才能,但一个诗词文化节目沉迷于背诗有很大的弊端。诗词状元靠什么来竞争获胜呢?节目中的选手非常优秀,诗词量之大令人咋舌,如果题目都是脍炙人口的名诗名句,那谁也难不住,最后决胜在偏难怪上,未免失之于下乘。就像考某诗的“之几”这样的问题真是毫无意义,完全是记忆力,跟诗词本身已经彻底没有关系了,纯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中国的诗词浩如烟海,有限的节目时间还是要多多奉献最顶尖的诗人和篇章。应该控制纯背诵的问题,大大增加开放性的问题,评诗,赏诗,最后发展到作诗。昨天赛诗会真是非常好的尝试。其实现在的节目环节中有的就很可以开放啊。比如那个沙画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曲调悠扬,沁人心脾,意境之美深得传统文化之精髓。可主持人一问“这是某位诗人哪首作品的哪句诗的写照?”立马低了一个档次。这样最适合意会的题目最不应该配上所谓的“标准答案”,选手们可以凭自己的感悟自由发挥,方见高手才情啊。
买诗词去家装节,华夏家博品牌好家居优惠来袭,爆款特价秒杀,60天买贵就退!免费报名下单满额享优惠,家博会诗词为您省30%预算,裸价等你来!
但开放性题目又是把双刃剑,会给节目带来巨大的挑战,头一个就是公平性。但讨论公平问题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我也就不讨论了,我想说的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非常意外地,赛诗会没给选手带来多大的挑战,真正面临风险的却是评委“大学士”。评判的时候杨雨好像只会摘句论诗,对文章整体却少有论述,对不喜爱的选手也有打压之嫌;赵忠祥老师好像钻到了平仄格律的窠臼里,搞不清他在读诗还是在读那几个关键字。不过这也情有可原,论诗也是个十分艰辛的工作,弄不好自己反而露怯。从形式上下手也是一个办法。所以如何选择开放性的题目,如何评判答案都是很伤脑筋的,节目组如何处理太考教智慧了。参考另一档姊妹节目“唐诗风云会”,那里面的竞赛环节就是以开放题目为主,节目的设置很精彩,可惜评委的质量真的太差太差,实在辜负那些优秀的选手。这两档节目要是合二为一就好了,以好诗词为班底,大力借鉴风云会的开放性思路,在现有杨赵二位老师的基础上再增加国学大家诗词大家作评委,水平会提升一个档次,节目也会更加精彩好看。
第二期决赛已经给出强烈信号:背景知识。第三期从闯关到决赛背诵以外的考量明显加强。在下才才疏学浅,观看第三期决赛的背景知识部分感觉较第二期更不轻松。沙画师对诗词和作者的理解也在进步。看看当代书画作品,对古诗的表现也不多。
赵忠祥老师特别在乎格律,尤其对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消失的入声爱不释口,这样食古不化似乎没有必要。格律嘛,主要在于韵脚、平仄和对仗。诗必须要押韵,韵文才能称之为诗。滕王阁序好不好?它不押韵不是诗。那诗为什么要押韵呢?韵文有回旋往复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有绕梁三日,余音不绝之感。俗话叫顺口,所谓的顺口溜,不就是押韵嘛。至于什么字是押韵的,根本不需要研究。只要会汉语普通话,就知道什么押韵什么不押韵。把任何一个字拖长声读出来,那个长音就是韵,长音一样的字就是同韵。押韵是为了诗词文章有回旋往复之美或者就叫顺口好听,而不是为了押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编的韵书里规定的韵。我不是说韵书不好,古时南腔北调字音没那么统一,一部韵书是很大的帮助。可经过几十数百上千年的演化,到今天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很多字音都发生了变化。古时押韵的字今天可能不押韵了,古时不在一个韵部里的字现在已经是同韵了。今人作诗难道还要拘泥于古音吗?而且你能掌握所有的古音吗?一首诗里有的读古音有的读今音那不是太矫情了。诗词作者是不是还要拽着别人的袖子说,其实我是押韵的,有某某韵书为证,你觉得不押韵不好听那是你没文化。这样的人其实并不懂什么是押韵,为什么要押韵,韵文的根在哪里。现代人作诗用古音,其实很可笑,什么“遥望”读成“遥亡”,“佳节好同过”读成“好铜锅”,岂不是别扭之极?
论的极是,该当让老赵看看
押韵随着诗歌的诞生而诞生,平仄粘缀则不然。平仄不是硬生生规定的,而是古人逐渐发现了诵读的规律,按平仄粘缀作诗,朗诵时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有音乐美。美文和美声相辅相成。唐以前的诗并没有这些要求,初唐以后声律渐次发展完善,最终成型。唐以后符合律法的绝句其实也是律诗,只不过省去了中间两联。所以平仄不是规定而是规律,目的同押韵一样也是为了诗词的美感。平仄要求不少,赵老师总爱念叨什么孤平、三平尾之类的,有跑偏之嫌。刚学诗的人恐怕被这些术语的定义和争论吓坏。处理好平仄最关键之处并不在这里,有句俗话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理解这个基本上就足够了。意思是五七言诗的奇数字可以不考虑,偶数字一定要控制好平仄。为什么这样?这也不是规定而是规律。因为汉语的双音词占据了绝大多数,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阅读和朗读的时候基本是二字为一单元的节奏,重音在后。读七言诗的节奏就是二二二一,粗一点是二二三。有些诗句比如“为他人作嫁衣裳”、“八万里河东入海”之类的,文字上其实是三一三,但你真正朗读的时候仍然是二字一顿的节奏。所以偶数字的平仄才真正落在板眼上,这是节奏美,音乐美的关键。当然,在这个基础上在控制连续平声和仄声字就更美了。不控制呢也没什么大问题。其实唐诗最盛的时候律诗的要求并没有后来那么严格,节目里出现过的王维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后人就认为有毛病,“出汉塞”和“入胡天”意思重复,犯了“合掌”之病。赵老师头些年有一首公开发表的七律,刚出现就立马被人指出第四五句失粘,当然赵老师很谦虚地承认了错误,也许就是这以后他就苦研并沉迷于律法了吧。其实在盛唐时律诗的第四五句失粘并非不可以,只是音调硬了一些。有个术语叫做折腰体。同以上关于押韵的分析一样,今人作诗关于平仄的考量,为了声律之美,当然要用今音而不是古音。否则诗人大概也要拽着别人的袖子让听众听他发怪声吧。
好帖,顶一下
对仗是律诗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标准格式是中间两联用对句,也有用在别处的。押韵使诗词具有回声美,平仄带来音乐美,对仗是修辞之美,漂亮的对句文采斐然,会使词章大为增色。但与平仄粘缀不同,对仗似乎并不是律诗的绝对要去。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音调铿锵,朗朗上口,与古风有明显不同,没有对句应该也算律诗。而且唐以后的绝句也属于格律诗,不要求对仗。绝句愿意可能就是指四句,中国诗词从诗经开始就有四句一章的传统。自唐代平仄粘缀的规则完善后,绝句归入格律诗。绝句多不用对仗,大概因为无论诗词或文章的技法都讲究起承转合,正好一样一句。像“朝辞白帝彩云间”、“远上寒山石径斜”、“黄河远上白云间”、“秦时明月汉时关”等诗等有鲜明的起承转合。但如果用了对句,往往内容平列,无法完成起承转合的要求。前两句起承用对句还好,转合用对句可能会有无力之嫌。读“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后两句成对,哪个转哪个合?只能大略都算在转、合之中,显得局促。除非使用难度很大,可望不可求的流水对,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外这首诗的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竟然也是对句,真是绝了。律诗有八句,起承转合分别占两句,这就给了修辞极大的空间,一首律诗中最出彩之处往往在中间两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数不胜数。杜甫作诗是最工的,他的“登高”四联皆用对句,前三联都好,尾联是平列对句,意思无法更进一层,是不是略有无力之感呢。总感觉一首诗的结句用平行对仗,风险很大。
诗词歌赋,写景状物言志抒怀,毫无疑问,作品的好坏第一在于意境,所有的文字声律技法都是辅助手段。但意境和技法绝不是对立的,一首好诗除了意境美之外,文字美、声律美都会增色加分、锦上添花。空泛地反对格律,以为格律必伤诗意者十分愚蠢,你见哪个大诗人因格律伤意境了?完全不知声律之根本死抱着韵书作诗和完全不懂声律却批判声律的人才破坏诗词之美。现代人对美声就没那么讲究了,吼吼哈嘿也能唱,这说明社会的宽容。古时给帝王君主唱这个,好似大铁锹拖在水泥地上,那叫做“呕哑嘲哳难为听”,有欺君罔上之罪,别说砍头,不株连个几族都是轻的。文字和旋律的优美可使作品更容易传播。韩愈的七古粗看都是大白话,细读另具一格,别有意趣,可是有几人能够背诵?长恨歌120句,音调高亮,节奏明快,很多人轻松拿下,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也是声韵秀丽词章优美之功。元好问批评秦观诗柔弱无骨“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可“山石”才有多少人读,而秦观的大面诗大肉诗却流传甚广,那也是辞藻和音韵更引人伤春悲秋——尽管男人看了确实易吐。那年月多几首大江东去、怒发冲冠,国家也不至于如此羸弱。扯远了。总之如果意境之外配合上声律节奏那绝对是锦上添花,试想这样的好诗由赵忠祥老师宽厚雄浑的嗓音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来那是什么样的享受!再脑补楚楚长袖飘飘抚管弄箫舞上一曲,岂不是活活美死?
好诗词第一好帖,咸菜何在,小兔子最近上哪里去了?建议加精,置顶。莫沉了
这么好的帖子为什么沉了,我顶
赵老师这么有风度的男子岂会为了区区一帖子找你斑竹的麻烦,建议加精置顶。
楼主精辟!
格律减弱了创作激情,边写边查律,哪来浑天成
关于楚楚争议颇多,她的资格和实力被质疑,节目组似乎对她也有一定的照顾。我搜到楚楚初次登台的那期看了看确实有点疑问。楚楚还没比赛杨雨就预祝守关者回家,作为评委大学士,这是自信还是绑架呀?关主们争相嗖嗖掉坑倒也罢了,楚楚挑落喻恩泰那段最是不可理解。最终破关的考题里有一句“子规枝上月三更”,问作诗的时节。这诗我也没见过,但月三更显然是晚上。聪明博学的喻博士抓耳挠腮想半天说自己实在不知道,于是猜了个“春日早行”!? 就是自杀么。节目组打算力捧楚楚完全可以理解,我要是制片人我也捧楚楚。这样的颇具古典气质美貌女子,诗书画俱佳,擅长舞蹈吟诵,特别切合这档节目。如果她当上诗词状元,无疑对节目的未来发展以至于对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播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几场看下来,楚楚自身实力不足以在这个赛制下争状元。楚楚绝不是不优秀,实在是对手太强大了。几个国学少年的诗词储备量,石继航老师对古典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年青的楚楚尚无法与之抗衡。节目组有意无意地给些便利,想帮她在节目中闯关夺塧,反倒增加了无形的压力,甚至都影响了楚楚自身水平的发挥。节目组不要再帮倒忙了,让楚楚自由发挥吧。秀丽可人的容颜,长衣飘飘的姿态,清新的诗文,挺拔的字体,婉转悠扬的吟唱,哪一点不是为节目添色增光呢?至于状元不状元的,能得状元固然好,但这里的对手太强大了,输了也不可惜。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节目里不是经常提吗?
端午诗会,楚楚一首词风格清新,亦动亦静,文辞秀丽,节日美景似在眼前,确实写得好。杨雨对此爱徒赞不绝口,喜上眉梢,打了高分没啥说的,可她对继航诗的评价似乎有欠公允。杨雨批评继航诗立意不高,创新不足,这都是些通用的说辞,任何时候都好像有道理,又好像说跟没说一个样,实际上也是立意不高创新不足。楚楚诗纯写景也谈不上什么高远的意境,但她的诗非常切合作者的形象和视角,景色描摹生动传神,这就是好诗了。继航主要输在了诗体。绝句篇幅所限,跟律诗、中长调比内容上肯定吃亏,做得要么逸兴遄飞,要么沉郁悠长,中规中矩已输了三分。可这种命题作诗,除了白居易离离原上草钱起湘灵鼓瑟,历史上也没几个名篇呀。十分钟做得中规中矩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末句还是值得思考和回味的,打个3分实在是太低了。往回翻看了石继航初登场那期,他婉转地指出了苏轼名篇“十年生死两茫茫”,用了唐代某未传名的妇女怀念丈夫的诗中“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的句子。王恺来了句:这可能犯了某人的忌讳。正疑惑这话什么意思,杨雨立刻就炸了,高八度的嗓音宣布,苏轼那叫“点石成金”!梁子就这么结下啦?据说偷诗分三种情况,偷语、偷意和偷势。皎然说偷势可以不究,我觉得偷意也没什么问题,后两者都属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再创作。苏轼词上半阕千里孤坟,下半阕年年肠断明月夜,这是典型的偷语加偷意。江城子写得确实好,但一半的好却是前朝不知名的寡妇贡献的。苏轼是“金”不假,“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写得哀婉凄切情深意长,怎么就成“石”了?至于“点石成金”的论调,直如被戳住痛处而胡搅蛮缠一般。唉!各位想想,如果苏轼词在前,后人写了那两句,那百分之百被定义为剽窃呀。至于王恺说批评苏轼犯了杨雨的忌讳,这个没看懂,不知有何典故。
楼主也注意这个问题了,我早就发现了。苏轼确实是惊天动地的大文豪,千古奇才,但无名氏的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确实写得好,否则苏子也不借用了。说点石成金过了
楼主分析的实在太好了,这一篇文章写的到位,佩服。
高手在民间啊
楚楚之外另一首被打了满分的是李四维的水调歌头,杨雨对它的溢美之辞更甚。但我总觉得这首词比较虚,没有落在实处,失之于空泛。既以端午为题,如楚楚般就写端午,字字扣题便很好;或者你志存高远,感事抒怀,要在“立意”上做文章,那也应该从端午起笔,下半篇再天马行空,展开无尽的遐想,挥洒才情文思才好,这总算有些逻辑性。看四维这首作品,开头和结尾被杨雨认为立意高最精彩的部分,跟题目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文笔虽好但却是在任何聚会上都可以通用的大水词儿,只是中间罗列了几组与端午有关的意象,匆匆忙忙蒸煮点儿什么算是扣了题。这让我想起了侯耀文说过的一段相声“新扒马褂”,说是吃嘛儿嘛儿香的李嘉存爱画画儿也卖画儿,平常画了好些个鹌鹑当半成品备着。求画的来了——想要鹌鹑?好,直接拿走;想要鹰是吧?好,底下再垫块儿石头,拿走;想要鸡?好,上面儿再添一冠子,拿走;。。。。这诗也是,头尾全都不用改。中间嘛——端午聚会是吧,蒸点煮点,划划龙舟,带上三闾,拿走;重阳聚会是吧,爬爬山赏赏菊插插茱萸,三闾改亲友,拿走;寒食聚会是吧,灭灭烟火,拌俩凉菜,亲友改子推,拿走;中秋聚会是吧,赏赏月吃吃饼饮饮桂花酒,子推变嫦娥,拿走。。。。为什么会这样?这首词通用的部分太多太水,切题的部分非常弱,流行语讲没有存在感,全诗像是专业作坊流水线批发量产的商品。所以词句尚佳,立意也好,但装配在一起,似乎不太好。另外对于屈原的称呼,平有灵均,仄有屈子足够用了,叫三闾可真难听。这个纯属个人喜好。
登录提醒里看到本贴有几个回复删掉了,我不清楚怎么回事,可能是系统原因。
楼主继续,本来我想开帖子,现在觉得不必要了,你写的比我好。
中华好诗词本来是一档不错的节目,可是文化栏目太过商业气息就显得假,可记否,遥想当年那个最美女胖子,明显是过于炒作
同样的水调歌头,悦笛那首要好得多。此诗起首直切主题,由此抒发个人的感悟,有情有景,文辞亦佳。绝大多数情况下表达一件事物用不着腾云驾雾、高屋建瓴,有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情感就好。如果太用力,反倒做作了。但这首词把自己卷入过深,似乎不如楚楚那首跳出事外,以客观的描写来投射自己内心的宁静和愉悦。赵忠祥老师没有点评这首词,而是大赞了左岩这姑娘朗诵水平高,平仄念得这么好!这跟我的观点太不相同,尤其是朗诵到最后一句“好铜锅”的时候,实在把我难受坏了,甚至可以说恶心着了。今人作诗是给今人看今人听的,不用今人的语言发音那不是太可笑?除非你写好诗准备去前辈先贤的墓前焚化祭奠。真是这样也得注意所有的字都要用古音,否则先贤们听着也不伦不类,再怀疑你的诚意不就麻烦了?悦笛是次前人的韵,字改不了,平声韵念成仄声也别扭,这就是今人死抱着古人编的韵脚韵书作诗的问题了。前文写过,古代韵书是好东西,这么大的国家语音各异,无法统一。各地的诗人都有自己的发音,你通吴语,他好楚音,那位还想用川普,这不乱了套了。韵书就相当于规范性的字典,与现代字典用拼音和部首笔画检索不同的是,韵书相当于以字的“韵”音来检索,按平仄又分了林林总总许多个韵部。本来就是本儿字典,后来才情不高的诗人却奉之为圭臬圣经,诗也越发成了文字游戏。今天韵书不说彻底无用也可说基本无用了。什么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元寒删现代汉语都是押韵的,它却放在了三个不同的韵部。这也罢了,有些现代汉语不押韵的也在同一个韵部,古诗里经常可以看到“回”和“来”押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少小离家老大回,,,笑问客从何处来”“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但今天用了这样不押韵的字,诗文失去了回旋往复之美,根本不上口不好听,那还要它何用?现代人只需会普通话发音,就知道字押韵不押韵。发不准音可以查现代汉语词典,还可以查网络有声字典,直接给你读出来。古音韵书剩下的唯一作用恐怕就是你在读古诗的时候发现怎么不押韵不好听啊,一查韵书,哦,原来古代是押韵的。
作诗押韵大概谁都没意见,但看帖发现有些人异常痛恨格律(主要是平仄规范),恨不能废除而后快!这样过激的态度令人十分不解。格律只规范格律诗,你不做格律诗,何必恨格律到咬牙切齿?前文已有论述,格律是规律不是规定,自有其好处,你不欣赏别人都不能用了,何必如此霸道?究其原因,痛恨格律的人可能对格律的理解有偏差,作诗前一看到密密麻麻的平仄谱先吓怕了,何谈才情诗意?前文说过,平仄的关键在第二四六字(五言是二四字),一首诗的平仄音调应该是这样的:1句,平仄平;2句,仄平仄;3句,仄平仄;4句,平仄平;之后以此类推。1、2句,3、4句这样的上下句平仄相对;2、3句,4、5句这样的“下上”句平仄相同,称作粘缀。同理,如果第一句是仄平仄,后面就是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以此类推。这样一看,平仄有什么难的呢?一首诗第二个字的平仄就决定了全诗所有关键字的平仄,这还需要记和背吗?一个极其简单的法则,使你诗文平仄相生错落有致,读之朗朗上口,又何必痛恨呢?有这个简单的二四六规则,能解决90%以上声律美的问题。赵老师爱提的“孤平”,还有其他什么三连平、三连仄,平头啊之类的规范,能处理一下更好,不处理也没什么大伤害。说到底,格律和平仄规范是美学工具库的一件工具而已。一个大厨面前摆满了锅碗瓢盆刀剪铲勺,鸡鸭鱼肉菜品果蔬,这些都是为最终呈现美味佳肴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没人规定所有工具都要用一遍,所有材料都要荟萃一锅,选可取之物,物尽其用即可。小帮工只会下面条,所以痛恨用不到的工具材料,想把其他自己不会用的都砸了,这不有病嘛!
说吧,你是不是石继航老师,楼主大才,写的好,虽然我不太看的懂
楼主显然不是石老师,鉴定完毕。
有想废除平仄格律的,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平仄根本不够用,提出只有全盘考虑现代汉语的四个声调才更美。 这个说法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任何事物分得越细,越能找到最精致最合适的。常看新闻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英拉讲话特别柔美好听啊,因为泰国语有五个声调。越南语更厉害分六个声调,几年前我在越南旅行时正好赶上顺化国际旅游文化节,每天都有十几场露天免费文艺表演从早到晚不断。很多国家的艺术团体轮流登场,而我最喜欢的是越南的民族歌舞表演,女声独唱简直是天籁之音,歌喉似莺啼燕啭余音绕梁,其美不可言传。 回到现代汉语,简单的平仄都已经让一些诗人头疼了,加强版的四声格律更没有可操作性。比如音乐,中国古代是宫商角徵羽五音音阶,西方后来发现两个半音也很美,形成了当代最流行的七音。可音调的高低无非是频率的不同,如今定个50音500音也没问题,理论上音分得越细也就越能找到最美的位置,可是有用吗?音乐家的耳朵也分辨不出这么多音阶,更不用说听众了。现在用平仄来控制诗文的节奏已足够,没必要分得更细。 推销四声格律者举例“北京大学”比“复旦大学”好听,因为“北京大学”四字有四个声调,而“复旦大学”只有两个声调,并且连续三个去声读之不美,以此来论证四声格律理论的正确性。单是这几个字他的理论是对的,前者声调变化确实比后者好听些。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即汉语绝大多数都是双音词,我们朗诵的习惯都是二字一单元的节奏,并且这二字的地位不同,总是后一字主导音节。真放到诗文中,“北大”和“复大”这两字都弱一些,关键的两个字是“京学”和“旦学”,前者平平,后者仄平,反而更容易入诗。 所以这个四声格律理论只有在非常短的每个字不分强弱的句子里才好用,比方说取名字,取三到四个字的名字时考虑多声调确实有用。超过四个字以上,五言诗里勉勉强强有点用但是太复杂,带来的麻烦可能比好处还多,七言诗则彻底无用。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诗词大会最小选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