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电网中,高压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置的作用有哪些

在高压电网中,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有哪些?有哪些补偿方式? - 知乎3被浏览131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高压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调整K值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高压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中调整K值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简单来说就是“千”的意思,为分析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常用无功补偿经济当量K来衡量,它在数值上等于无功功率每补偿1Kvar时电网中有功损耗减少的功率因数。
为分析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效果,常用无功补偿经济当量K来衡量,它在数值上等于无功功率每补偿1Kvar时电网中有功损耗减少的功率因数。
K值的最佳数值应该怎么计算,应怎样调整才可以保证功率数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动态无功补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的位置:>>>>>
电能质量提升系统
低压安全补偿系统
补偿成套装置
滤波补偿系统
中高压滤波补偿产品
大功率金属软磁粉芯产品
能量转换存储系统
能量转换存储产品
输配电系统监测/检测
输配电系统监测/检测
能源/能效优化管理系统
能效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直流充电桩
交流充电桩
中高压滤波补偿产品
INPBB系列中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主要用于6kV、10kV、35kV等工频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充分发挥发电、供电设备的效率。
  装置由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放电线圈、投切电容器专用真空接触器、隔离开关、电容器保护专用熔断器、无功电压综合控制器和相应的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组成,控制部分起到测量、显示及对各回路的投切控制作用。
  标准容量分配可根据:300kvar、600kvar、900kvar、1200kvar、1500kvar共计5个标准配置投切单元,同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投切组合来满足补偿容量及补偿精度的要求。
中压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本装置广泛适用于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煤炭、机械制造、水泥等行业的大功率高压电机设备及3~10kV感性负载,和额定功率200~10000kW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重载平滑软起动,能够节能、稳压,提高功率因数、改善供电质量。
  尤其在工矿企业,异步电动机消耗的无功功率占了很大比例,因此对于异步电动机采用就地无功功率补偿,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以及提高电能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SVG大功率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器(高压)
  INPSVG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的核心装置和核心技术之一,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无功和谐波补偿。SVG并联于电网中,相当于一个可变的无功电流源,其无功电流可以快速地跟随负荷无功和谐波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自动补偿系统所需无功和谐波电流。...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原则是什么?_百度知道
电网的无功补偿配置原则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无功补偿配置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电力系统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应能保证在系统有功负荷高峰和负荷低谷运行方式下,分(电压)层和分(供电)区的无功平衡。分(电压)层无功平衡的重点是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层面的无功平衡,分(供电)区就地平衡的重点是110kV及以下配电系统的无功平衡。无功补偿配置应根据电网情况,实施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电网补偿与用户补偿相结合,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满足降损和调压的需要。?   第四条 各级电网应避免通过输电线路远距离输送无功电力。500(330)kV电压等级系统与下一级系统之间不应有大量的无功电力交换。500(330)kV电压等级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应按照就地补偿的原则采用高、低压并联电抗器基本予以补偿。?   第五条 受端系统应有足够的无功备用容量。当受端系统存在电压稳定问题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考虑在受端系统的枢纽变电站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第六条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应结合电网规划和电源建设,合理配置适当规模、类型的无功补偿装置。所装设的无功补偿装置应不引起系统谐波明显放大,并应避免大量的无功电力穿越变压器。35kV~220kV变电站,在主变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5,在低谷负荷时功率因数应不高于0.95。?   第七条 对于大量采用10kV~220kV电缆线路的城市电网,在新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时,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在相关变电站分散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第八条 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主变压器高压侧应具备双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或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的采集、测量功能。?   第九条为了保证系统具有足够的事故备用无功容量和调压能力,并入电网的发电机组应具备满负荷时功率因数在0.85(滞相)~0.97(进相)运行的能力,新建机组应满足进相0.95运行的能力。为了平衡500(33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在电厂侧可以考虑安装一定容量的并联电抗器。?   第十条 电力用户应根据其负荷性质采用适当的无功补偿方式和容量,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向电网反送无功电力,并保证在电网负荷高峰时不从电网吸收无功电力。?   第十一条 并联电容器组和并联电抗器组宜采用自动投切方式。    第三章 500(330)kV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第十二条 500(33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配置?   500(33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容性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是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以及输电线路输送容量较大时电网的无功缺额。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10%~20%配置,或经过计算后确定。?   第十三条 500(330)kV电压等级变电站感性无功补偿配置?   500(330)kV电压等级高压并联电抗器(包括中性点小电抗)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工频过电压和降低潜供电流、恢复电压以及平衡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充电功率,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容量应根据上述要求确定。主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抗器组的作用主要是补偿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剩余充电功率,其容量应根据电网结构和运行的需要而确定。?   第十四条 当局部地区500(330)kV电压等级短线路较多时,应根据电网结构,在适当地点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进行无功补偿。以无功补偿为主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应装设断路器。?   第十五条 500(33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安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每台变压器配置的无功补偿容量宜基本一致。    第四章 22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第十六条 220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以补偿主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补偿部分线路的无功损耗。补偿容量按照主变压器容量的10%~25%配置,并满足22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第十七条 当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所接入母线有直配负荷时,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可按上限配置;当无功补偿装置所接入母线无直配负荷或变压器各侧出线以电缆为主时,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可按下限配置。?   第十八条 对进、出线以电缆为主的220kV变电站,可根据电缆长度配置相应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每一台变压器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不宜大于主变压器容量的20%,或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第十九条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分组容量选择,应根据计算确定,最大单组无功补偿装置投切引起所在母线电压变化不宜超过电压额定值的2.5%。一般情况下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组容量,接于66kV电压等级时不宜大于20Mvar,接于35kV电压等级时不宜大于12Mvar,接于10kV电压等级时不宜大于 8Mvar。?   第二十条 220kV变电站安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每台变压器配置的无功补偿容量宜基本一致。    第五章 35kV~110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  第二十一条 35kV~110kV变电站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以补偿变压器无功损耗为主,并适当兼顾负荷侧的无功补偿。容性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按主变压器容量的10%~30%配置,并满足35kV~110kV主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   第二十二条 110kV变电站的单台主变压器容量为40MVA及以上时,每台主变压器应配置不少于两组的容性无功补偿装置。?   第二十三条 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组容量不宜大于6Mvar,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的单组容量不宜大于3Mvar,单组容量的选择还应考虑变电站负荷较小时无功补偿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新建110kV变电站时,应根据电缆进、出线情况配置适当容量的感性无功补偿装置。    第六章 10kV及其它电压?等级配电网的无功补偿  第二十五条配电网的无功补偿以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主,以高压补偿为辅。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可按变压器最大负载率为75%,负荷自然功率因数为 0.85考虑,补偿到变压器最大负荷时其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或按照变压器容量的20%~40%进行配置。?   第二十六条 配电变压器的电容器组应装设以电压为约束条件,根据无功功率(或无功电流)进行分组自动投切的控制装置。    第七章 电力用户的无功补偿  第二十七条 电力用户应根据其负荷特点,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并达到以下要求:?   100kVA及以上高压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
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电力用户功率因 数为0.90及以上,其他100kVA(kW)及以上电力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 因数为0.85及以上,趸售和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0及以上。 但是不能过补,即,功率因数不能超前(大于1),过补会被罚的更厉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无功补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无功补偿原理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无功补偿原理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负荷,在运行过程中需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等无功补偿设备以后,可以提供感性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由线路输送的无功功率,由于减少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这就是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原理简介
原理  当电网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且电压与电流同相位时,电阻性电气设备如白炽灯、电热器等从电网上获得的功率P等于电压U和电流I的乘积,即:P=U×I。  电感性电气设备如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由于在运行时需要建立磁场,此时所消耗的能量不能转化为,故被称为无功功率Q。此时电流滞后电压一个角度φ。在选择变配电设备时所根据的是视在功率S,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
 无功功率为: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为功率因数:  cosf=P/S  的传输加重了负荷,使电网损耗增加,系统电压下降。故需对其进行就近和就地补偿。并联电容器可补偿或平衡电气设备的感性无功功率。当容性无功功率QC等于感性无功功率QL时,电网只传输有功功率P。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9以上,低压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0.85以上。  如果选择电容器功率为Qc,则功率因数为:  cosφ= P/ (P^2 + (QL-Qc)^2)^1/2
在实际工程中首先应根据负荷情况和供电部门的要求确定补偿后所需达到的功率因数值,然后再计算电容器的安装容量:  Qc = P(tanf1 - tanf2)=P〔(1/cos2f1-1)1/2-(1/cos2f2-1)1/2〕  式中:  Qc一的安装容量,kvar  P一系统的,kW  tanφ1--补偿前的角, cosf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tanφ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cosf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在大系统中,还用于调整电网的电压,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在小系统中,通过恰当的无功补偿方法还可以调整三相不平衡电流。按照wangs定理:在相与相之间跨接的电感或者电容可以在相间转移有功电流。因此,对于的系统,只要恰当地在各相与相之间以及各相与之间接入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不但可以将各相的均补偿至接近1,而且可以使各相的有功电流达到平衡状态。
无功补偿原理基本原理
无功补偿原理无功补偿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二是。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就可以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
无功补偿原理实现方式
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
无功补偿原理意义
⑴补偿无功功率,可以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数。
⑵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
⑶降低线损,由公式ΔΡ%=(1-cosΦ/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为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Φ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则:
cosΦ&cosΦ,所以提高功率因数后,线损率也下降了,减少设计容量、减少投资,增加电网中有功功率的输送比例,以及降低线损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功率因数是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规划、实施无功补偿势在必行。
无功补偿原理常用方式
① 集中补偿:在高低压配电线路中安装并联电容器组;
② 分组补偿: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和用户车间配电屏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
③ 单台电动机就地补偿:在单台电动机处安装并联电容器等。
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
确定无功补偿容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在轻负荷时要避免过补偿,倒送无功造成功率损耗增加,也是不经济的。
② 功率因数越高,每千伏补偿容量减少损耗的作用将变小,通常情况下,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5就是合理补偿
就三种补偿方式而言,无功就地补偿克服了集中补偿和分组补偿的缺点,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补偿方式:
⑴因电容器与电动机直接并联,同时投入或停用,可使无功不倒流,保证用户功率因数始终处于滞后状态,既有利于用户,也有利于电网。
⑵有利于降低电动机起动电流,减少接触器的火花,提高控制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延长电动机与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无功就地补偿容量可以根据以下确定:Q≤UΙ0式中:Q---无功补偿容量(kvar);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Ι0---电动机空载电流(A);但是无功就地补偿也有其缺点:⑴不能全面取代和低压分组补偿;众所周之,无功补偿按其安装位置和接线方法可分为: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组补偿和低压就地补偿。其中就地补偿区域最大,效果也好。但它总的电容器安装容量比其它两种方式要大,电容器利用率也低。高压集中补偿和低压分组补偿的电容器容量相对较小,利用率也高,且能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为此,这三种补偿方式各有应用范围,应结合实际确定使用场合,各司其职。
无功补偿原理其他相关
控制电容器投切的器件主要有投切电容器专用接触器、复合开关、和晶闸管。
投切电容器专用接触器有一组辅助接点串联电阻后与主接点并联。在投入过程中辅助接点先闭合,
与辅助接点串联的电阻使电容器预充电,然后主接点再闭合,于是就限制了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
复合开关就是将晶闸管与继电器接点并联使用,由晶闸管实现电压过零投入与电流过零切除,由继
电器接点来通过连续电流,这样就避免了晶闸管的导通损耗问题,也避免了电容器投入时的涌流。但是
复合开关既使用晶闸管又使用继电器,于是结构就变得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并且由于晶闸管对过
流、过压及对dv/dt的敏感性也比较容易损坏。在实际应用中,复合开关故障多半是由晶闸管损坏所引起
同步开关是近年来最新发展的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使机械开关的接点准确地在需要的时刻闭合或
断开。对于控制电容器的同步开关,就是要在接点两端电压为零的时刻闭合,从而实现电容器的无涌流
投入,在电流为零的时刻断开,从而实现开关接点的无电弧分断。由于同步开关省略了晶闸管,因此不
仅成本降低,而且可靠性提高。同步开关是传统机械开关与完美结合的产物,使机械开关
在具有独特技术性能的同时,其高可靠性以及低损耗的特点得以充分显示出来。
晶闸管是装置唯一可选的器件,晶闸管的动作速度快,可以在一个交流周期内完成电
容器的投入与切除,并且对投切次数没有限制。但是晶闸管的导通损耗大,价格高,可靠性差,除非用
于动态补偿,否则并没有优势可言。
.中国电力资料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